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目前世界经济走向范文

目前世界经济走向精选(九篇)

目前世界经济走向

第1篇:目前世界经济走向范文

人民论坛:许多人对目前是否面临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持有不同看法。一些经济学家把连续两个季度的经济负增长定义为“衰退”,所以尽管美国有次贷危机,但是否已陷入衰退还在争论。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李旭章:最近《纽约时报》载文指出,技术上是否严格符合衰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人人都感觉到衰退,不得不按衰退的状态行为,而这又加重了正在衰退中的衰退。针对此,伦敦著名金融评论员本杰明诙谐地说:“左看是只鸭子,右看是只鸭子,那它是什么?它就是一只鸭子!”。

对世界经济危机从来都没有各方都能接受的量化定义,但是我们感觉到了危机的存在:我们感觉到了石油危机,从2003年到现在石油价格涨了3倍,美国人天天议论油价,甚至说“谁控制了油价,谁当总统”;我们感觉到了粮食危机,从2006年以来,小麦、大豆、大米价格涨幅均在100%以上,甚至更高,几十个国家因粮价出现动荡,联合国不得不紧急成立专门委员会处理粮食危机问题;我们感觉到了金融危机,不仅是美国次贷危机,还有我们的邻居越南股市动荡,亚洲新兴经济体个个面临挑战,不禁在想:下一个受到冲击的会是谁?

人民论坛:有观点认为,正是美国的金融危机,拖累了全球经济。中国应该如何在处理以美国为主的国际关系中展示应对危机的智慧?

李旭章: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各国为保持出口份额本币纷纷贬值,中国以大局为重,坚持人民币不贬值,避免了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为我国赢得了负责任大国的声誉,事后看来也最好地捍卫了我们的国家利益,显示了决策者的大智慧!10年多过去了,正在来临的危机至少不比当年的小,还要复杂许多。比如与美国之间在美元、人民币升值贬值与否等诸多问题上的争议,如何应对现在的危机,或者说如何继续走好前行的路,其实是与如何处理好与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的关系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世界性经济危机与经济的国际化直接相关,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经济全球化。上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以及70年代的危机与我国几乎无关,因为我们与主流世界分离。现在不同了,世界经济已经融为一体,因此没有任何退路可走,与世界只能走合作共赢的道路,与美国也要“以斗争求团结”。次贷危机暴露出西方金融体系的一系列弱点,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全盘否认这套引领许多国家走上繁荣之路的制度。

我们是幸运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为我们提供了太多可以借鉴的东西,但我们不可以走极端,更不可以走回头路;现代金融改革的路要继续,在“游戏”中把我们行之有效的规则融入到共同的规则中。我国宏观调控遇到了困难,但基本面稳定,与越南的问题不同,强大的外汇储备和稳健的内外平衡可以使我们避免陷入越南式的危机;我们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也不同,大国的回旋余地会帮助我们持续更长的经济增长期。

第2篇:目前世界经济走向范文

关键词:和平发展 必由之路 有利因素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紧紧把握世界进步潮流,分析总结了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利弊得失,深刻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选择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发展道路”充分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完美结合。这里所说的“和平”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国内和平,就是国家内部的安定、有序;二是指国际和平,就是国家、地区之间不发生冲突、战争,至少是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中国的发展既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又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所谓“发展”,指的是摆脱贫穷、走向富强,使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迅速提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抓住世界总体和平的历史机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和改革创新,通过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和平途径,谋求自身发展以及与各国的互利共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首先,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是,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就是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最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其次,走和平发展道路,在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历来强调亲仁善邻。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始终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开展贸易,交流文化。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00多年间,中国曾长期遭受外来侵略,中国人民最能体会和平之可贵。

再次,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时展潮流和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创造和平环境,各国才能具备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加强交流,扩大合作,各国才能实现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既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和繁荣。

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包含的内容

首先,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进行了不懈努力,十分珍惜世界上爱好和平与追求进步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奋斗得来的和平国际环境。中国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自身的发展,不断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增添积极因素,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发展。

其次,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从根本上要靠中国自己。这既是对中国人民负责,也是对世界人民负责,是保证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一条重要原则。中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发展的基点放在立足本国实际上,同时坚持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努力实现更为均衡的发展。

再次,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坚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中国努力推动多边经贸关系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制定和实施国际经贸规则,与各国共同解决合作中出现的分歧和问题,促进世界经济平衡有序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给世界各国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巨大的市场。

最后,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既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多年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着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精神,为建立和谐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取得胜利后,尽快发展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使之适应国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成为中国社会长期面对的基本矛盾。在安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大力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不仅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也要以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为依据。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

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内现代化建设事业上,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在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中国威胁论”是错误的。中国今天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来强大了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四、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从有利的方面看,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的贡献在国际上受到高度赞赏,国际空间不断扩大;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趋向稳定,并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深化;周边形势继续向相对有利于中国方向发展;中国在解决地区热点问题上作用上升,在朝核问题上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推动地区合作过程中,中国继续有所作为,区域合作南北两翼齐飞,南亚联盟已经吸纳中国为观察员。中国参与的有关周边区域合作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总体看,在亚太战略格局的调整过程中,中国处于相对有利和比较主动的位置。

冷战结束至今,中国的国内外环境均发生了深刻变化,总体形势有利于中国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经济实现快速、稳定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走出一条与历史上许多大国崛起方式迥异的和平崛起之路。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目标定位应该是“成为世界强国”。但中国决不谋求“世界领导地位”,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样一个国家要实现在国际上和平发展是史无前例的,这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奋进过程。其中存在着不少困难和不利因素。

第3篇:目前世界经济走向范文

中国的改革是积极稳步向前推进的,可以说是世界改革史中最成功的,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旧貌换新颜,其成就已超过了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19世纪的美国。中国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七条: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路子、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整为辅――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改革策略,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良性循环,重视经验总结和理论指导,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30年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并影响世界。这30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一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平均以9.75%的速度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00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07年的24.66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已超过七国集团的加拿大、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目前正在赶超德国;中国的人均GDP也由1978年不足100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2200美元以上,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在这个基础上,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全面向前推进,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和扩大。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就曾预见到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必将崛起。他在《1999年:不战而胜》一书中说:“我们时代的奇迹之一是中国在惨遭20世纪各种最可怕的天灾人祸之后,在21世纪必将成为一个头等强国。”又说:“如果中国继续走邓小平的道路,我们孙辈的世界会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是世界超级大国”。美国华盛顿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前院长、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何汉理2006年说:“二战后崛起的大国包括苏联和日本,但是这两个国家都是‘单一强国’。苏联是军事强国,而日本只是在经济上称雄。但中国不仅仅是在军事和经济领域突飞猛进,而且在国际舞台上的‘软实力’也大大增强。”“中国以一种过去许多年来我们从未见过的方式崛起为一个全方位的大国”。

二是挽救了世界社会主义。20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曾发生过大危机。资本主义大危机发生在1929―1933年,危机期间一片萧条,一片恐慌,后来罗斯福在美国实行“新政”,经济迅速复苏,其他民主国家也效法美国,逐步走出了“大萧条”的阴影。从这个意义上说,罗斯福的新政,挽救了美国,也挽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社会主义大危机发生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间出现了剧变,社会主义遭致前所未有的“大挫折”,而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出现“新局面”。邓小平指出:“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就垮不了并充满希望。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挽救了中国,也挽救了世界社会主义。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俄罗斯学者阿・雅可夫列夫说:“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在目前世界条件下体现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发展,不仅扭转了20世纪后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趋势,而且必将对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国已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三是改革开放和“中国模式”影响深远。中国经济30年的大发展不仅使中国从贫穷走向富裕,而且发展成果惠及全球,各国都从 “中国制造”的廉价商品中得到好处,中国已成为全球的经济驱动力之一,中国发展模式也越来越有吸引力。正如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阿塔尔・侯赛因所说:“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发展模式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模式,它不同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型快速发展的经济,也不同于以消费为主导的美国模式,或者是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国家调节下的市场经济模式,中国的模式是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保持中国数千年的社会、文化传统的前提下,经济快速实现市场化,国内和国际市场迅速全球化的发展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模式是兼具‘四小龙’、美国和欧洲等经济模式的中国特有模式,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邓小平在1987年时就曾指出:到下个世纪中叶,中国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不但给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本世纪中叶必将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内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为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名誉会长)

第4篇:目前世界经济走向范文

柯伟林(william Kirby)是美国人文科学研究学会院士,也是哈佛大学历史系及商学院讲座教授,哈佛中国基金会主席。近日,《中国经济报告》记者就G20杭州峰会的重要成果、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地位,以及全球化、世界经济发展等相关问题专访了他。

G20杭州峰会的重要成就

中国经济报告:2016年9月,在中国杭州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你如何看待此次峰会?会议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柯伟林:对于首次出任二十国集团主席国的中国来说,这次峰会是一次展示全球领导力的好机会。与会领导人围绕杭州峰会主题,就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创新增长方式、实现更高效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式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G20杭州峰会开启了世界秩序形成的新阶段。《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提出,“承诺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强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透明、非歧视、开放和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尽管全球还面临着孤立主义、美国大选、英国退欧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次杭州峰会在很大程度上凝聚了G20所有成员的共识,激发了多个结构性改革,提出了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议题和方案。因此,“杭州共识”很可能会成为全球化历史上的重要节点。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地位

中国经济报告:此次G20峰会的议题涵盖金融、贸易、税收、环境、资源等诸多领域,成功举办此次峰会是否有利于促进中国更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

柯伟林:过去,G20峰会一直关注经济和金融事务,特别是与国际金融体系相关的事务。尽管不同政体有不同的金融体系,但谋求和平与发展是所有国家的共同期望。此次G20峰会取得多个成就,包括达成了“杭州共识”。此外,这次峰会主要目的不仅在于做决策,更在于让各国领导人互相协商和交换意见。可以说,杭州峰会所获成就的影响将是长远的、战略性的。中国在峰会上展示了举办国际会议和进行国际协调的能力,令人敬佩。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如何才能成为形塑全球经济秩序的重要参与者?此次G20峰会是一个契机吗?

柯伟林:中国主办G20峰会,意味着其在世界经济和全球金融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我认为,中国现在不仅在大规模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而且在更多领域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在我看来,如果能继续深入开展国有部门改革,中国在创业方面也能成为典范。此外,我相信中国在高等教育方面也能成为世界领先国家之一,这是因为中国的公立大学拥有几乎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资源。

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国家主席参加G20峰会时表示,“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但是,近期孤立主义势力兴起,还有英国退欧等事件,引发人们对全球化的反思。你如何看待全球化与这种“分离化”?

柯伟林:无论世界怎么变化,全球化仍将存在。15世纪以来,人类已成为全球经济时代的一部分,现在的全球化程度更加深入。我认为政府应该代表人民争取更多的全球化积极效应(而且是广泛的积极效应),同时,使全球化消极效应最小化。与我们的祖先、父辈生活的时代相比,当今世界更安全、更和平,原因在于维护和平是全球化繁荣的关键,没有和平就没有繁荣。

中国经济报告:此次G20峰会提出,“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的作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企业应当如何参与到这一进程中去?

柯伟林: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需要长期的努力。通过研究中国企业全球战略可以发现,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在当地获得接受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国正通过自身努力推进世界发展模式的变化。当前,世界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是继续走向深度的全球化,让全球化更加包容、更加可持续、更加普惠,还是任由这个世界走向分裂,甚至走向新冷战。

第5篇:目前世界经济走向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義;现代化;中国;创造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发展进程显现出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的竞争和比较。当下,“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成为世人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是一种理论思考的反映。当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事业在金融危机的考验中表现出强大优势时,我们对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更加明确,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義道路上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必胜的信心。

一、中国走向社会主義现代化

建设的历史意義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把一个落后的中国引向现代化的中国。一百多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变所揭示的是中国走向现代化里程的一次次艰苦探索。其中,其他各个阶级的代表人物相继表达过他们的救国救民主张,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他们都未能找到真正解决中国社会根本矛盾的出路。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人从新民主主義继而走向社会主義的路线才能够把中国引向现代化入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党的领导集体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義工业化国家的口号,并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的近代工业体系。但由于其后党在指导路线上的失误,“以阶级斗争为纲”占据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导致中国现代化实践与理论的中断。

在中国社会主義发展的紧要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作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上来”的英明决策,由此不仅提出关于社会主義现代化的完整概念,而且引导中国走向新的发展方向,其深远的历史意義值得认真总结和记取。

(一)向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转移使中国走出了“贫穷社会主義”的历史误区

中国社会主義建设在艰难曲折中探索。一段时间里,我们曾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抽象地谈论社会主義,把社会主義仅看成一种对资本主義的道德批判和政治革命,而降低了它与资本主義相比更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能够推动现代化的实质意義。这样一来,社会主義本与现代化共生的内在关系被隔断,或对立起来。这种忽视生产力发展和对社会主義与现代化认识的误区,曾严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致使20世纪中期以来的中国社会主義建设与世界现代化潮流擦肩而过。

完成社会革命之后,尽快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马克思主義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義始终注意到经济因素在社会变迁中的基础作用。辩证法的革命性在于它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一致时,才是现实的和合理的。马克思主義最讲发展生产力;在人民掌握国家命运的社会主義下,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更是全社会的利益之所在。

建设社会主義现代化目标的确立,正是对社会主義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在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实践上的拨乱反正;同时,也使我们在关于社会主義的根本认识上走出历史的沼泽。特别是在原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发展生产力所解决的历史课题,正包含在实现社会主義现代化的一系列任务中。这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義设想与实践找到了坚实可靠的基点。

(二)向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转移是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开始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时代主题发生着变化;与此同时,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际竞争变成一场没有枪炮的特殊“战争”。现代化问题日益受到不同国家、不同代表人物的关注,成为世界未来走势的轴心。不能不承认的是,中国在“文化大革命”后,拉大了同世界发展水平的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敢不敢提出现代化问题,能不能把党和人民的注意力引到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上,是对中国的严峻考验。确立社会主義现代化目标,正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把握当今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革命和现代化浪潮,对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保持警醒的结果。

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社会主義中国面临极大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好的机遇。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加速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步伐,是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关键。这样就可以经过20世纪末和21世纪的努力奋斗,在社会主義与资本主義的共存与竞争中赶上世界强国,走向复兴之路。

向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转移,是中国共产党人正视世界的新变化,正视由科学技术革命引发的国力竞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勇于迎接挑战的战略抉择,是迎接随之到来的全球化时代递出的第一份答卷。

(三)社会主義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中国人民树立起团结奋斗的政治目标

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義现代化宏伟目标使中国共产党形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意志,形成坚强的战斗力,使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内生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共同开创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这是党和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尽管起初我们对现代化的体会是肤浅的,但在社会主義现代化事业的进展中,我们从理论与实践上对现代化的认识都向前跨进和大大地丰富了。此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義现代化国家成为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成为全党和全国各项工作的一个纲。由此在围绕“什么是社会主義,怎样建设社会主義”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上发生了一系列转折性变化,党和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的构想下,走出了一条实现社会主義现代化的新路。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说,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当前的最大政治。在社会主義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義现代化,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行动归宿。

概言之,中国共产党人立志为实现中国现代化而奋斗的理想,终于变成中华民族正在完成的跨世纪伟大工程。今天,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党成立90年来的历史经验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国道路,才能把中国引向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并且把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作为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历史任务,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社会主義现代化把中国人民的现代化理想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结合起来,是完成中国现代化的唯一途径,也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对社会主義提出的历史性课题的回应。在这里,社会主義的复兴与中华民族的复兴统一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二、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在当今世界,我们党所领导的中国现代化不是一般意義的“现代化”,而是如邓小平所说加了

 

四个字“社会主義”,是社会主義现代化,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義道路上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目标。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上的划时代创造。

第一,中国现代化不是“西化”、不是照搬资本主義走过的现代化道路,而是与社会主義相结合,是“社会主義现代化”。

我们党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表明“只有社会主義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義才能发展中国”的立场和态度。邓小平曾严肃指出:“中国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如果搞资本主義,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義,不能靠资本主義”,“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義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義、毛泽东思想”;以此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理解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起点。

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出路时起,将中国引向现代化的探索就存在一个“中国现代化向何处去”的问题。如果说在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先生之前,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西化”主张(包括孙先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可以称作关于中国前途的一种探索的话,那么,在此之后(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关于在中国建立资本主義制度的主张,就是一种错误的主张了;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有过倒退到资本主義的声音,一直到今天,关于中国是否离开社会主義而选择别的道路的议论也并未绝耳,那就更说明关于“西化”之争的实质与警示值得引起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斗,建立起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義道路,并为走向现代化奠定了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这是中国最大最根本的实际。中国的现代化不应该也不可能离开这个基点,否则,就会失去立国之本和广大的民众基础,就可能造成民族和社会的分裂,就可能陷入深重的社会危机,那就什么美好的事情也做不成了。

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正表现出世所瞩目的伟大成就;在现代化建设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主義本质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其价值取向的理解,由此把握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内在根据,使我们在效率与公平上选准定位,坚持公平基础上的效率原则,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以克服“左”的和右的干扰,保持社会主義现代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发达资本主義国家虽然走在现代化前列,但在发展中仍不可能解决社会的分裂及其阶级矛盾,其现代化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选择开创了一条通过社会主義而不是通过资本主義来实现现代化的新路,打破了只能按西方现代化模式行事的神话。

第二,以改革开放来释放现代化的伟大活力,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中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我们党在重新确立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时,就同时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并且把这看作一场深刻的革命。二者在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实践中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又一大特色。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动,是一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和深刻革命,正如邓小平所说,“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事实说明,在僵化的体制上是建不成现代化的,一般意義上对旧体制的修补和小改小革,也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建设社会主義现代化,进一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建设中国现代化的要求又使我们进一步打开了思路和眼界,并在改革开放中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

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大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敢于在批判和创新中前进的勇气和胆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事业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改革推动着经济加速发展,出现了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改革和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在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下,我党按照现代化的要求和标准,重新设计和建设中国社会主義经济发展的格局,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积极寻找加快发展的途径,争取在现代化进程中赶上发达国家。

为实现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进一步认识坚持改革的意義,开创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社会主義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在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同时,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要在改革中切实加强。把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与发展,使我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表现出宏大气魄和较高起点,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与进步的进程中表现出伟大创造力。

第三,中国现代化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与世界的发展相同步、与全球化外部环境相关联,在与当代资本主義的竞争与共处中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是开放的社会主義,我们的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中国现代化必然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国共产党人要把握独立自主与向世界开放的关系,致力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为了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的宏伟目标,我们的现代化必须注意学习和汲取先进技术、科学和文化知识以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可以向西方学习,利用资本主義创造的有益经验和管理方式,为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服务。邓小平反复说明了建设社会主義现代化就应当打破闭关自守、故步自封的道理。他指出,“社会主義要赢得与资本主義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義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对外开放与中国改革事业的推进相呼应,是中国坚持走向世界的、开放式社会主義的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对外开放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利用资本主義,发展社会主義,在文化的和而不同中保持自身的安全和发展空间,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正确观念。

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力还表明,与其他大国崛起的方式不同,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既是中华文化的历史传统和灵活的政治韬略所致,也是中国人民有信心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成就的表现。

第四,中国现代化必须克服资本主義工业化时代的发展弊端,使社会发展和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持一致。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社会主義市场经济的活力,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经济协调发展路子,是我国现代化的当前战略。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推进社会主義民主政治,促进社会主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形成社会和谐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在现代化意识上表现出很高的水平,对建设绿色现代化寄予极

 大希望。中国现代化坚持的是科学发展道路,创建社会的和谐和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解决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避免把现代化仅仅当做经济指标增长的倾向,绝不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发展经济,在构建社会和谐、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中,使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向前进。资本主義工业化留下的最大灾难就是生态环境的破坏,中国现代化必须避免这种结果,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社会主義现代化是一项创造性事业。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事业的兴衰和成败,是认识现代化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的基本点,并将在中国现代化未来实践中被反复提出和继续深化。

三、中国现代化是对世界发展进程的贡献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大业,是一项世界性的和世纪性的难题。在三十年锐意进取、励精图治中,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新的局面,并且从理论上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義关于现代化问题的认识,使社会主義现代化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命题。

中国现代化正如邓小平所说,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而中国式的现代化又应当是世界性的,它所达到的水平应当是世界认可的,与西方资本主義国家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当然,我们是在一个原有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达到和超过当达国家的水平,但中国的现代化不是重复过时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不是亦步亦趋地走别人走过的路,而是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根据自己的特点达到较高的水平,甚至是别人难以企及和未曾估计到的水平。在一个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大国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目标,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大贡献。尽管不同国家所选择的现代化道路可能是不同的,但中国现代化实践却包含着现代化道路的一般性和普遍性。从其实践意義和世界性评价来看,中国现代化事业已成为21世纪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崭新篇章。

社会主義现代化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全新的中国及其独特的体制和发展道路正为世界所瞩目。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在创造经济高速增长奇迹的同时,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与以“华盛顿共识”为主导的自由经济模式在实践中的失败形成明显对照,引起世界的深切关注和评论。

“中国模式”提出的意義,在于寻找一种与“华盛顿共识”不同的经验、模式和道路,并且承认中国的成功已经表明了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存在。实际上,“中国模式”应当是立足于中国国情,以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为目标而逐步形成的道路选择。它的形成是马克思主義中国化不断深入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发展道路上积累的成功经验的总结。从实质上看,“中国模式”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義道路上实现现代化,从中国实际出发寻找现代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在此次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发展模式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随后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不能不使人们重新看待中西两种现代化道路的比较。中国现代化道路宣告了《历史的终结》之类的断言“美国模式优于任何发展模式”的破产。于是,在全球各个消息来源地都开始惊呼“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让一半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时,中国模式相对于西方模式更具魅力的评论比比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发展模式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正在引起世人的重视,其影响力在扩散。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开始暴露出一系列新的矛盾,其现代化经验并不全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选择,开创了一条通过社会主義而不是通过资本主義来实现现代化的新路,拓宽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多样性。

可以说,这场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发生不仅证明西方现代化道路并非他们自己鼓吹的那么先进,而且证明我们选择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发展道路的正确性。中国在积极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又始终保持本国经济体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坚持独立自主的“中国式”道路,而不是接受西方“现代化”模式,没有按照西方某些人的“教导”来搞私有化类型的改革以及经济“全面右转”,就能在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面前保持主动。

第6篇:目前世界经济走向范文

摘要:当代中国的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把一个半世纪以来先进中国人的理想变成了中华民族正在实现的跨世纪工程。社会主義现代化在中国的创造和前景,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贡献,是关于当代社会主義历史命运的有力回答。深刻认识中国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与创造,在继续推进中国未来发展中具有重要意義。

关键词:社会主義;现代化;中国;创造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发展进程显现出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的竞争和比较。当下,“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成为世人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是一种理论思考的反映。当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事业在金融危机的考验中表现出强大优势时,我们对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更加明确,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義道路上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必胜的信心。

一、中国走向社会主義现代化

建设的历史意義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把一个落后的中国引向现代化的中国。一百多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变所揭示的是中国走向现代化里程的一次次艰苦探索。其中,其他各个阶级的代表人物相继表达过他们的救国救民主张,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他们都未能找到真正解决中国社会根本矛盾的出路。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人从新民主主義继而走向社会主義的路线才能够把中国引向现代化入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党的领导集体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義工业化国家的口号,并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的近代工业体系。但由于其后党在指导路线上的失误,“以阶级斗争为纲”占据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导致中国现代化实践与理论的中断。

在中国社会主義发展的紧要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作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上来”的英明决策,由此不仅提出关于社会主義现代化的完整概念,而且引导中国走向新的发展方向,其深远的历史意義值得认真总结和记取。

(一)向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转移使中国走出了“贫穷社会主義”的历史误区

中国社会主義建设在艰难曲折中探索。一段时间里,我们曾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抽象地谈论社会主義,把社会主義仅看成一种对资本主義的道德批判和政治革命,而降低了它与资本主義相比更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能够推动现代化的实质意義。这样一来,社会主義本与现代化共生的内在关系被隔断,或对立起来。这种忽视生产力发展和对社会主義与现代化认识的误区,曾严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致使20世纪中期以来的中国社会主義建设与世界现代化潮流擦肩而过。

完成社会革命之后,尽快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马克思主義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義始终注意到经济因素在社会变迁中的基础作用。辩证法的革命性在于它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一致时,才是现实的和合理的。马克思主義最讲发展生产力;在人民掌握国家命运的社会主義下,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更是全社会的利益之所在。

建设社会主義现代化目标的确立,正是对社会主義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在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实践上的拨乱反正;同时,也使我们在关于社会主義的根本认识上走出历史的沼泽。特别是在原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发展生产力所解决的历史课题,正包含在实现社会主義现代化的一系列任务中。这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義设想与实践找到了坚实可靠的基点。

(二)向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转移是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开始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时代主题发生着变化;与此同时,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际竞争变成一场没有枪炮的特殊“战争”。现代化问题日益受到不同国家、不同代表人物的关注,成为世界未来走势的轴心。不能不承认的是,中国在“文化大革命”后,拉大了同世界发展水平的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敢不敢提出现代化问题,能不能把党和人民的注意力引到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上,是对中国的严峻考验。确立社会主義现代化目标,正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把握当今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革命和现代化浪潮,对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保持警醒的结果。

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社会主義中国面临极大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好的机遇。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加速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步伐,是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关键。这样就可以经过20世纪末和21世纪的努力奋斗,在社会主義与资本主義的共存与竞争中赶上世界强国,走向复兴之路。

向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转移,是中国共产党人正视世界的新变化,正视由科学技术革命引发的国力竞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勇于迎接挑战的战略抉择,是迎接随之到来的全球化时代递出的第一份答卷。

(三)社会主義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中国人民树立起团结奋斗的政治目标

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義现代化宏伟目标使中国共产党形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意志,形成坚强的战斗力,使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内生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共同开创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这是党和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尽管起初我们对现代化的体会是肤浅的,但在社会主義现代化事业的进展中,我们从理论与实践上对现代化的认识都向前跨进和大大地丰富了。此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義现代化国家成为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成为全党和全国各项工作的一个纲。由此在围绕“什么是社会主義,怎样建设社会主義”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上发生了一系列转折性变化,党和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的构想下,走出了一条实现社会主義现代化的新路。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说,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当前的最大政治。在社会主義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義现代化,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行动归宿。

概言之,中国共产党人立志为实现中国现代化而奋斗的理想,终于变成中华民族正在完成的跨世纪伟大工程。今天,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党成立90年来的历史经验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国道路,才能把中国引向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并且把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作为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历史任务,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社会主義现代化把中国人民的现代化理想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结合起来,是完成中国现代化的唯一途径,也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对社会主義提出的历史性课题的回应。在这里,社会主義的复兴与中华民族的复兴统一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二、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在当今世界,我们党所领导的中国现代化不是一般意義的“现代化”,而是如邓小平所说加了

四个字“社会主義”,是社会主義现代化,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義道路上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目标。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上的划时代创造。

第一,中国现代化不是“西化”、不是照搬资本主義走过的现代化道路,而是与社会主義相结合,是“社会主義现代化”。

我们党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表明“只有社会主義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義才能发展中国”的立场和态度。邓小平曾严肃指出:“中国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如果搞资本主義,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義,不能靠资本主義”,“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義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義、毛泽东思想”;以此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理解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起点。

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出路时起,将中国引向现代化的探索就存在一个“中国现代化向何处去”的问题。如果说在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先生之前,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西化”主张(包括孙先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可以称作关于中国前途的一种探索的话,那么,在此之后(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关于在中国建立资本主義制度的主张,就是一种错误的主张了;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有过倒退到资本主義的声音,一直到今天,关于中国是否离开社会主義而选择别的道路的议论也并未绝耳,那就更说明关于“西化”之争的实质与警示值得引起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斗,建立起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義道路,并为走向现代化奠定了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这是中国最大最根本的实际。中国的现代化不应该也不可能离开这个基点,否则,就会失去立国之本和广大的民众基础,就可能造成民族和社会的分裂,就可能陷入深重的社会危机,那就什么美好的事情也做不成了。

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正表现出世所瞩目的伟大成就;在现代化建设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主義本质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其价值取向的理解,由此把握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内在根据,使我们在效率与公平上选准定位,坚持公平基础上的效率原则,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以克服“左”的和右的干扰,保持社会主義现代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发达资本主義国家虽然走在现代化前列,但在发展中仍不可能解决社会的分裂及其阶级矛盾,其现代化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选择开创了一条通过社会主義而不是通过资本主義来实现现代化的新路,打破了只能按西方现代化模式行事的神话。

第二,以改革开放来释放现代化的伟大活力,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中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我们党在重新确立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时,就同时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并且把这看作一场深刻的革命。二者在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实践中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又一大特色。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动,是一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和深刻革命,正如邓小平所说,“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事实说明,在僵化的体制上是建不成现代化的,一般意義上对旧体制的修补和小改小革,也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建设社会主義现代化,进一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建设中国现代化的要求又使我们进一步打开了思路和眼界,并在改革开放中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

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大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敢于在批判和创新中前进的勇气和胆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事业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改革推动着经济加速发展,出现了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改革和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在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下,我党按照现代化的要求和标准,重新设计和建设中国社会主義经济发展的格局,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积极寻找加快发展的途径,争取在现代化进程中赶上发达国家。

为实现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进一步认识坚持改革的意義,开创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社会主義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在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同时,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要在改革中切实加强。把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与发展,使我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表现出宏大气魄和较高起点,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与进步的进程中表现出伟大创造力。

第三,中国现代化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与世界的发展相同步、与全球化外部环境相关联,在与当代资本主義的竞争与共处中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是开放的社会主義,我们的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中国现代化必然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国共产党人要把握独立自主与向世界开放的关系,致力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为了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的宏伟目标,我们的现代化必须注意学习和汲取先进技术、科学和文化知识以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可以向西方学习,利用资本主義创造的有益经验和管理方式,为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服务。邓小平反复说明了建设社会主義现代化就应当打破闭关自守、故步自封的道理。他指出,“社会主義要赢得与资本主義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義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对外开放与中国改革事业的推进相呼应,是中国坚持走向世界的、开放式社会主義的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对外开放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利用资本主義,发展社会主義,在文化的和而不同中保持自身的安全和发展空间,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正确观念。

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力还表明,与其他大国崛起的方式不同,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既是中华文化的历史传统和灵活的政治韬略所致,也是中国人民有信心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成就的表现。

第四,中国现代化必须克服资本主義工业化时代的发展弊端,使社会发展和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持一致。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社会主義市场经济的活力,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经济协调发展路子,是我国现代化的当前战略。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推进社会主義民主政治,促进社会主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形成社会和谐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在现代化意识上表现出很高的水平,对建设绿色现代化寄予极

转贴于 大希望。中国现代化坚持的是科学发展道路,创建社会的和谐和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解决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避免把现代化仅仅当做经济指标增长的倾向,绝不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发展经济,在构建社会和谐、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中,使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向前进。资本主義工业化留下的最大灾难就是生态环境的破坏,中国现代化必须避免这种结果,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社会主義现代化是一项创造性事业。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事业的兴衰和成败,是认识现代化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的基本点,并将在中国现代化未来实践中被反复提出和继续深化。

三、中国现代化是对世界发展进程的贡献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大业,是一项世界性的和世纪性的难题。在三十年锐意进取、励精图治中,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新的局面,并且从理论上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義关于现代化问题的认识,使社会主義现代化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命题。

中国现代化正如邓小平所说,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而中国式的现代化又应当是世界性的,它所达到的水平应当是世界认可的,与西方资本主義国家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当然,我们是在一个原有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达到和超过当达国家的水平,但中国的现代化不是重复过时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不是亦步亦趋地走别人走过的路,而是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根据自己的特点达到较高的水平,甚至是别人难以企及和未曾估计到的水平。在一个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大国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目标,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大贡献。尽管不同国家所选择的现代化道路可能是不同的,但中国现代化实践却包含着现代化道路的一般性和普遍性。从其实践意義和世界性评价来看,中国现代化事业已成为21世纪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崭新篇章。

社会主義现代化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全新的中国及其独特的体制和发展道路正为世界所瞩目。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在创造经济高速增长奇迹的同时,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与以“华盛顿共识”为主导的自由经济模式在实践中的失败形成明显对照,引起世界的深切关注和评论。

“中国模式”提出的意義,在于寻找一种与“华盛顿共识”不同的经验、模式和道路,并且承认中国的成功已经表明了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存在。实际上,“中国模式”应当是立足于中国国情,以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为目标而逐步形成的道路选择。它的形成是马克思主義中国化不断深入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发展道路上积累的成功经验的总结。从实质上看,“中国模式”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義道路上实现现代化,从中国实际出发寻找现代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在此次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发展模式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随后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不能不使人们重新看待中西两种现代化道路的比较。中国现代化道路宣告了《历史的终结》之类的断言“美国模式优于任何发展模式”的破产。于是,在全球各个消息来源地都开始惊呼“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让一半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时,中国模式相对于西方模式更具魅力的评论比比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发展模式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正在引起世人的重视,其影响力在扩散。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开始暴露出一系列新的矛盾,其现代化经验并不全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选择,开创了一条通过社会主義而不是通过资本主義来实现现代化的新路,拓宽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多样性。

可以说,这场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发生不仅证明西方现代化道路并非他们自己鼓吹的那么先进,而且证明我们选择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发展道路的正确性。中国在积极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又始终保持本国经济体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坚持独立自主的“中国式”道路,而不是接受西方“现代化”模式,没有按照西方某些人的“教导”来搞私有化类型的改革以及经济“全面右转”,就能在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面前保持主动。

第7篇:目前世界经济走向范文

《延世韩国语1》作为韩国延世大学引进的经典教材,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培养了众多优秀的留学生,对高等院校的韩语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韩语在国际上的教育体系日益成熟,也标志着韩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这促使学者对韩语在国际上的传播进行不断研究,《延世韩国语1》一书对当前形势下韩语的传播问题进行了论述,作为小语种,韩语和英语、汉语相比,有着更强的语言魅力和影响力。从世界各国火热的韩语学浪潮就很好地说明了韩语的受欢迎程度。

韩语也被称为朝鲜语言,它与汉语同属亚洲语言,是东方语系的组成部分,主要流传于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区域,将其作为母语的有近8000万人,我国东北部的朝鲜族也使用韩语。那么,韩语与世界许多大语种相比,其传播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根据《延世韩国语1》的论述,推动韩语走向世界的优势主要可分为四点。

首先,韩流是韩语传播的首要推动力。所谓韩流,是指包括饮食、服饰和生活习惯等在内的民族文化的总和,受韩流影响最大的地区当属亚洲地区。《延世韩国语1》曾经以中国为例进行了分析,书中写道:自中韩建交后,中国便在次年播出了第一部韩语电影,这部电影在中国受到许多观众的关注,人们对电影中的服饰、发型、语言开始模仿,对韩国文化津津乐道。随着此部电影的开播,越来越多的韩国影视节目开始走进中国市场,韩国其他文化领域也开始与中国有了交集,两国这种文化交流的逐渐加深,都对韩流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当然,韩流不仅仅局限于在中国境内的传播,世界许多国家都受到了这一潮流的影响,这也恰恰是我们谈及的韩语从亚洲走向世界的优势。其次,经济增长是其根本的推动力。对于韩语的传播而言,经济增长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一直是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韩国出口贸易所占的份额一直居于世界前列,正如《延世韩国语1》中所说:在韩国与中国建交之前,韩语于中国人仅仅是一门小语种,而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两国经济往来的加深,韩语甚至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少数语言。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韩语加快了其传播速度,这不仅满足了民族文化交流的刚性需求,也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再次,大韩民族的意识是韩语走向世界的优势。《延世韩国语1》认为,文化的传播对语言而言具有重大的影响力,这其中有许多显著案例,一直以来,韩国的流行文化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事实上,其真正的文化并不逊色于流行文化,无论是体育项目还是文艺活动,均在世界比赛中位居前列。从教育的角度出发,韩国拥有数所世界百强大学,其政府对于教育的投资与重视不言而喻。近年来,韩国申领中国传统节日为自己节日的行为一直被中国人民所唾弃,事实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韩国政府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我们应当引以为戒,认真反思自己对待传统文化的行为与态度。最后,韩语的自身语言及历史文化价值,也是韩语从亚洲向世界传播的重要优势。韩文可以通过少量的拼音表达出精准的语言,具有高度的科学性,这是被众多人所认可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其传播的基础。

本文是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16JK1255),在调研过程中对韩语的传播外界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找出对其传播的利好因素,分析其传播范围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各国之间联系加深的大环境下,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开始愿意接受其他国家的文化,他们将掌握一门语言作为兴趣爱好进行修炼,以此来提升自身修养,丰富业余生活。加之韩语在韩流、韩国经济、韩国文化意识等条件的促进下,为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提供了必要条件。良好的国际交流环境,是韩语从亚洲走向世界传播的良好契机,要想使韩语被更多的人熟悉、认可甚至喜欢、学习,就需要不断地维护良好的国际交流环境,这同样是一个必要条件。对《延世韩国语1》一书而言,作为韩语教程,其中包含了许多学习语言的方法,这是众多韩语研究者多年教育经验的结晶,是一套权威性极强的教学参考书籍,此书的出版为韩语学习者提供了重要的学习参考,受到众多留学生的青睐,而对于韩语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一本难得的参考教科书。

(崔文婷/硕士生,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第8篇:目前世界经济走向范文

一、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一般意义

世界现代化进程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战后以来,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和深化,随着世界在冷战与竞争中压力加剧,现代化意识和价值取向在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得到了强烈表现,并在实践上演化为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不息浪潮。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今世界,不仅发达国家为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而继续把现代化推到战略高度,许多欠发达国家也提出了拒绝落后、注重发展的现代化目标和方案。现代化在实践上构成席卷全球的壮观景象,在理论上形成广阔的研究领域。

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现代化的认识更加深刻。应该说,仅从经验上感受现代化,还不能掌握其实质,只有从理论上把握这一概念,才可能避免实践上的偏移。关于现代化的概念虽然存在千百种表述,其内涵也不尽相同。但从理论上形成对于现代化的一般认识,是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现代化是以近代工业和科技进步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及社会制度等各个领域和层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和历史主体的深刻变化。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发生在其中的主要特征,被称为现代性。现代性实际上构成了现代化运动的阶段性结果。从目前对现代化的理解来看,现代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生产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和标志,而生产社会化所表示的一定高度的生产力即现代生产力,是区别传统的以小农、分散的生产及其水平的。它是现代化过程中最根本的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其他方面进步的第一位因素。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生产力发展尺度上,又区分为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不同水平。

——经济市场化。现代经济是一种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经济类型,其基本模式必然是对社会资源实行市场配置,即市场经济。当然,由于其实际形成中的特点,以不同国度相区别的市场经济形式存在种种具体的差异,但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市场化(并且是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则是其实质的东西。

——城市化。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移,传统的乡村或逐步建成现代城市,或为城市化所改造,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城乡差别在逐步消失。城市化不仅是居住地的转变,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工业化过程所造成的物质生产方式延伸到社会生活、直至精神生活方面的一系列转变过程。

——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社会的物质技术和经济结构的进步,亦将在上层建筑领域引起相应变化,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一步步提上现代社会的建设日程,并成为现代社会的制度规范。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社会将更加重视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且在制度文明建设中推进。

——历史活动的主体化。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现代化运动的最后意义在马克思看来,应当是人向其本质的回归和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物质技术上、经济结构上,还是社会与政治层面上,现代化的目的都在于人的现代化,或人的解放,即人在历史活动中主体性的发挥。在现代化过程中,人民群众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历史活动的主体不断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却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

如上所说“经典的现代化理论”在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得到了总结和证实,但在其继续发展中也把这一理论抛到了后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工业比重已经超出发达国家,而其现代化程度却低于发达国家,这是“经典的现代化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原因在于,世界范围里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仍在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走,而发达国家却进入了非工业发展轨道,即工业部门逐步向服务业和知识产业转移、向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转移。因此,中国学者何传启认为,现代化已经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一次现代化)进入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

“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与“第一次现代化”过程的不同之处,突出地表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与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的差别。“工业经济的特点是机械化、电气化、标准化、专业化和规模化,而知识经济的特点是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和多样化。”(参看《光明日报》2002年4月5日B1版金振蓉文)中国学者在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比较研究中提出的“第二次现代化”观点,根据当今社会的新变化来看待“什么是现代化”问题,这对于全面地发展地认识现代化是卓有启发意义的。当然,现代化进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发展程度的明显差别。根据各自的发展水平而选择不同的现代化目标,关系到其现代化战略的成败。

总之,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一个在层次上递进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作为客观进程与主观作用的统一,现代化要求人们用新的眼光和新的探索精神,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二、在世界现代化过程下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和归宿

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路途上,中国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代里处于领先位置。但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主要国家在近代化浪潮推动下,相继走上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轨道,在现代化进程中超过中国。落后就会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割地赔款,倍受屈辱。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猛烈冲激起国人自强自立的民族感情,先进的中国人慨然把睁眼看世界和追赶西方列强的意识提到了历史使命中。现代化理想承载着中国未来的命运,寄托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

中国现代化必然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走过的老路。面对近代中国社会的磨难和选择,中国共产党人把俄国十月革命后学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用以解决中国问题。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摸索出适合中国特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终于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并在胜利地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之后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近代中国历史证明,在旧制度下是不可能完成中国人民期盼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大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旧制度的人民革命,才是扫清现代化的障碍和打开通向现代化大门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仅为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所必需,同时又是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第一步——不扫除中国社会前进的羁绊,就无法提出现代化任务和到达现代化建设的前沿。在现代化面前横着一个阻塞现代化通道的旧制度障碍时,奢谈什么“告别革命”,岂不是反现代化之道或把现代化推到遥遥无期吗?正是从中国现代化的内在根据和深刻把握历史本身的昭示中,中国共产党人把党的最高纲领和党的当前纲领结合起来,背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向旧制度发起坚决的冲击,去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开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门。在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等老一辈党的领导人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口号,并且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巨大成就。这时,曾自豪地表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更大的贡献。但由于其后党在工作指导路线上的失误,未能及时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极大地干扰和改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

当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作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英明决策。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指引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坚实起点。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确立,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在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实践上的拨乱反正;同时,也使我们在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认识上走出了历史的沼泽。在新中国成立已有二三十年后,仍不能把生产力搞上去,不能使人民生活水平有相当程度的改善,是难以解决中国的任何问题的。而在原有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现实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所解决的历史课题,正包含在实现现代化的一系列任务中。

从20世纪70-80年代以后,时代主题发生着变化;与此同时,科学技术革命催动着全球性经济竞争,这是一场没有枪炮的特殊“战争”。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所以,发展问题与现代化问题日益受到不同国家、不同代表人物的关注,日益成为世界未来走势的重要因素。不能不承认的现实是,中国在“”后,拉大了同世界工业先进国家的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敢不敢提出现代化问题,能不能把党和人民的注意力引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是中国面临的严峻考验。重新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把握当今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革命和现代化浪潮,对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可能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保持警醒的结果。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我们对现代化从理论与实践上的认识都大大地向前跨进和大大地丰富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形成为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成为全党和全国各项工作的一个纲。众望所归,纲举目张,由此在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上发生了一系列转折性变化。以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励精图治,与时俱进,不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局面,从理论上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问题的认识,在实践上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现代化里程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长卷和主线;百余年来先进的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把一个落后的中国引向现代化的中国,走向民族的复兴。中国现代化历经几番起落,痴心不改。各个阶级的代表人物相继表达过他们的救国救民主张,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都不可能找到真正解决中国社会根本矛盾的出路。中国现代化进程“九死一生”(中国学者张琢持此论),终于变成了全民族的一项宏伟工程。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座最重要的里程碑。党成立8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国道路,才能把中国引向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并且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现阶段的历史任务,真实地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中国人民的现代化理想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结合起来,是完成民族现代化的伟大进军,也是全球化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上实践上给予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交出的答卷。

三、现代化中国是对世界发展进程的贡献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大业,是一项世界性的和世纪性的难题。这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任务,又要完成现代生产过程的商品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双重任务,同时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潮流;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增长的较高速度,又要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完成这一艰巨任务,需要制订出科学的审慎的规划,经过长期的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奋斗。

当面向21世纪时,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规律和特点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战略与政策更加明确。目前,我国已经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正在向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前进。党的十六大的召开和对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预示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光辉前景。从新世纪前20年这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进一步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即将迈出的新的步伐和我们党对实现中国现代化认识的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富于魅力的口号,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伴随着对中国现代化认识和实践的深化,现代化中国的蓝图更加实际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以新的姿态担当着民族复兴的大业,使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集中表现。

应该说,21世纪上半叶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包括现在中国沿海发达地区所达到的现代化),都未能超出“经典的现代化理论”所表述的范围,而不是发达国家所走的“第二次现代化”。如我国城市化进程近年在加快,城镇和城镇人口的比例出现持续攀升的势头,农村人口急速向城市流动,但城市化水平总体来看还很低。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现实就不需要关注和推进“第二次现代化”,就可以将“第二次现代化”与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两者截然分割开来。事实上,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跨越式发展”的决策,沿海比较发达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过程,都包含“第二次现代化”的因素,其中一些现代化指标也是可以与“第二次现代化”进程相印证的。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指明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方向。所以,关于“第二次现代化”概念,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预见和前瞻意义。

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但它走着自己的道路,以自己的特点来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开创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建设现代化的先例,开创了在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实行改革开放的任务,并且把这看作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构想中,二者在现代化实践中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大特色和成功经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坚定不移地领导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深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在批判旧体制中前进的勇气和胆识。

中国的现代化不是关起门搞建设,那样是不可能走在世界的前面的。中国现代化应当与世界范围内的外部环境相联接。为着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我们的现代化必须注意学习和吸取先进技术、科学和文化知识,以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可以向西方学习,利用资本主义下创造的有益经验和管理方式,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在对外开放的扩大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而能够表现出宏大气魄和较高起点,能够形成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与进步中的伟大创造力。

第9篇:目前世界经济走向范文

[关键词]国际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富国强民之路,开创了亘古未有的宏图伟业。在国际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下,我们党应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主动的精神,积极把握新机遇,沉着应对新挑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国际化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的重要态势

(一)国际化是与全球化相联系的一种世界潮流,是以经济国际化为主并同时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综合性现象

从超越国家界限而相互联系来说,国际化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全球化的范围更广,层次更高,更侧重于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超越政治、经济、文化差异和地理分割,趋于形成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体。每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和适应全球化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种参与和适应的过程反过来又会推进国际化进程,这是一种现实和循序渐进的选择。在全球化中推进国际化,在国际化中参与全球化。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世界日益紧密联系的过程。可以说,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处在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变动和浪潮之中,就其态势来说,是无法阻挡和躲避的。

(二)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不仅仅限于自己的国境线之内,而是日益广泛地体现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之中,需要更多地通过这种联系来谋取和维护自己的利益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且这种“离不开”的程度越来越高。范围也越来越广。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加深,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更加紧密地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大家庭中,外部因素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影响也明显增大。突出地表现为对外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对外人员交往和流动越来越多、文化和科技的合作与交流日益深入等。可以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也愈益广泛地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不仅仅限于自己的国境线之内,而是日益广泛地体现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之中,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的联系等,需要更多地通过这些联系来谋取和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并将更多地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和制约。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既独立自主、立足国情,又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在继续立足于自身力量的同时,需要有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市场、资源等条件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任何时候都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坚持中国的事情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按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进行处理,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同时,我们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开展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坚持趋利避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共赢方向发展,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立足于中国自身实际,紧密地把握世界发展的潮流和动向,充分利用有利的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成功开辟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作为全面而系统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丰富而充实的科学内涵。

(一)它是始终立足于中国国情的道路

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也就是说,人们创造历史、发展现实只能在既有的历史基础上进行,要超越或丢弃历史条件,那是不可能的。任何国家确立正确的发展道路都必须考虑本国国情,如果脱离本国国情,再好的发展道路也会走入歧途,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深刻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逐步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它是按照党的基本路线发展前进的道路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我党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制定的,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这里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坚决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实践证明,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才能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社会力量,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坚定正确的方向,才能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因此,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三)它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道路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们党逐步形成并完善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在经济方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坚持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文化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方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这些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拓展的根本依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这四个方面的建设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道路,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道路。

(四)它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目标,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目标的本质要求。其中,“富强”是经济领域的目标,“民主”是政治领域的目标,“文明”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目标,“和谐”是社会建设的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惠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再到今天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始终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大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伴随。我们坚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建设目标,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更大程度和更高层次上造福于全体人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国际化潮流的辩证关系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国际化潮流的辩证关系,坚持在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始终立足于中国国情,又密切关注和努力跟上时展的潮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从实际出发,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注重结合我国实际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与时代潮流相随、与世界文明相伴的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随时关注时展的潮流。紧紧瞄准世界生产力、科技、文化等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不断吸取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经验,使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能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党的实践经验证明,凡是能够正确地认识国情并深刻理解所处时展的潮流,就能实事求是地制定出切合客观需要的战略方针,并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否则,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二)始终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也善于应对世界各种风险和挑战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在较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通过世代传承积淀在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中,有其稳定性和延续性。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在全球化大变革的今天,需要我们更加自觉地弘扬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将其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健康发展。同时,我们的文化发展必须面向世界,把历史文化传统和外来文化的引进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尤其是国际形势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我们面对着来自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风险和挑战。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必须着眼大局,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各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问题,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积极地应对世界上的各种风险和考验。

(三)拒绝照搬国外各种模式,也善于大胆吸收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的发展模式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在确定自己的社会发展模式时必须以本国的国情为出发点,不可盲目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正如邓小平所说:“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脱离本国实际的发展模式不仅难以实现发展,而且最终还会使本国深陷困境。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完美无缺和一成不变的,每种模式各有长短。且需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我党正是立足我国国情,尊重全国各族人民的选择,以实现人民的利益为目标,寻找和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此外,还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所用。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越来越宽广。

四、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国际化进程中继续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的形势下,我们必须面向世界,扩大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开放性的、与外部世界紧密联系和融合的社会主义;同时要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学会用国际化的视野看事情,理智而全面地分析国际国内局势,在国际化进程中继续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对历经艰辛终于找到的正确道路,必须倍加珍惜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为实践所证明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在本世纪还要用十几年时间,下世纪还要用三五十年时间,继续向人们证明,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而逐步形成的,是一条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只有坚持走正确的道路,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志强调指出:“在今后的前进道路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从历史比较和国际观察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很不容易;对于历经艰辛终于找到的正确道路,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二)坚决走充满生机活力的新路,决不走实践证明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放弃共产党领导、放弃社会主义的邪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活力源泉,是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源泉。改革的实质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新体制。通过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使中国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发展的浪潮之中,全面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中国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在求同存异中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形成和发展起来,它不仅拓展了自身的发展空间,也为世界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事实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的繁荣富强,就没有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起步与发展。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坚定信念,排除万难,坚决走充满生机活力的新路,决不走实践证明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那种改旗易帜、放弃共产党领导、放弃社会主义的邪路。

(三)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明确地向世界表明,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决心走一条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发展道路,是一条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社会自我完善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中国的和平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也离不开中国的和平发展。从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看,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中国政府和人民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同时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正是和平发展与互利共赢,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世界人民的利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潮流和自身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符合当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惜和平的崇高追求,符合时展潮流和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

(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中掌握发展全局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是适应中国同国际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有着十分特殊的国情,处于极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们要清醒地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制定出符合本国实际和世界潮流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各种有利条件,有效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真正把握住难得的发展机遇期。要充分发挥国内资源优势并借助国际资源的力量,在国际、国内资源的相互流动中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充分估量国际因素对国内发展的影响,做到未雨绸缪、趋利避害,有效应对来自外部的风险和挑战,在深刻变动的国际格局中赢得主动。总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们要把国际、国内两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思考,特别注意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制定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世界潮流的发展方略,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使我们国家在世界风云变幻中始终占据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585页。

②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7页,第2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