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第1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古诗教学 音乐 绘画

一、先画后文,促进理解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较弱,借助直观学古诗能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如教学骆宾王的诗《鹅》,我先引导学生细致有序地观察“春鹅戏水图”,从鹅的外形、活动环境及神态,充分利用学生视觉、听觉和动觉的各种形式感受表达画面,把学生导入有声有色、动静朴实的诗情画意中。那色彩缤纷的画面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述欲望,驱使他们积极地观察,主动地思考,并且寻找恰当的语言表述鹅。然后再趁热打铁学古诗,学生从直观上升到抽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自然而顺利地从画面的观察过渡到对于诗句的理解。这鲜艳醒目的画加上色彩明丽的诗,激发了学生爱美的情感,学生都能理解作者那种喜爱鹅儿和对美好春天无限热爱与追求的感情。

二、先文后图,深化理解

要认识事物,只有感受到东西,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我在教学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时,就采用先学诗,在初步弄懂诗义的基础上再通过创设的画面感受诗的情感,这符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学习作者是什么样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的要求。

首先,我和学生共同查阅讨论《宿建德江》诗的诗句意思,在对诗的内容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就与学生一起讨论作一幅“烟渚月下泊船图”:水上烟渚朦胧的树形,渚畔的孤舟月影,诗人伫立船头眺望远方。面对画面,反复吟悟诗文,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观察景物,体会情感。学生一致认为:作者所处环境孤独寂寞,凄凉忧郁。再加上我对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的介绍,学生对这首诗通过夜泊建德江借景抒情,抒发诗人思念家乡的愁苦心情,以及孤独寂寞平生不得志的忧愤之情有深刻的理解。

三、边文边画,帮助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各年级都应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我在古诗教学中,遵循大纲要求。如教学白居易的《草》时,边文边画,逐句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离离原上草”。抓住“离离”的理解,用绿粉笔勾出绿草茸茸、姣好可爱、充满盎然生机与无限活力的旷野图。

2.“一岁一枯荣”。用黄粉笔绘出一幅茎枯叶黄的金色原野图,与第一幅图形成对照,结合理解“枯荣”。

3.“野火烧不尽”。在金色的原野上用红笔渲染出翻滚的烈焰,在讨论理解“烧不尽”的基础上,又画出草深扎地下的生命之根。

4.“春风吹又生”。在草根深扎的原野,寥寥数笔春风即起,草芽儿破土而出,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春草图。

通过“离离草”、“草枯荣”、“野火烧”、“春风吹”的描绘,一句诗引出一幅画,画面更深刻地帮助理解和记忆诗句。面对画面,学生体会到野火的凶残与虚弱,春风的温暖可爱,草的坚强不屈。

四、以画释疑,引导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对于含义比较深刻的词语,要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和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如教学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借景抒情,是该诗的重点所在。我从“孤帆”一词入手,让学生作“孤舟”和“孤帆”二图进行比较,把抽象的文字用形象的画面表达,启发学生想象和理解。讨论后,学生知道:近见是舟,远望为帆。引导学生想象出一组画面:近舟远帆碧空尽。舟帆的空间变化和时间相连,望帆时间长,正表达诗人对故友离去的无限眷恋,显示出诗人与孟浩然交往之密,友情之深,两位诗人依依惜别之情也就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

文字是抽象的画面,图画又是形象的文字。学习古诗一边学诗学句,一边吟诗作画,这样不仅营造了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而且发展了思维,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

五、音画结合,真切体会

“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小学教材中每首古诗都配有中国画,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图画,如第六册课本古诗《小池》中,景物的描写仅寥寥几字,要让学生领会到景物的“小巧”、“有趣”,则离不开有色彩的配图。欣赏了图画后,才能体会到泉水的细小清凉,荷叶鲜嫩,树阴的浓密,蜻蜓的俏皮可爱,俨然一张定格的初夏池塘风景照。

第2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新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不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第3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摩课 模课 磨课 专业成长

2011年10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应加深专业理解,更新知识结构,形成终身学习和应对挑战的能力。”金庸先生曾对大侠独孤求败的武功描述了三个境界:第一层:他年轻的时候使用一把锐利的剑,所向披靡,这代表了一种青年人的境界;第二层:他用重剑,叫做举重若轻,能干很大的事业了;第三层:独孤大侠武功练到最后,能做到举轻若重,用木剑,甚至用飞花摘叶,即可伤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需要经历这样的几个境界,这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笔者认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摩课、模课、磨课是实施这一过程非常有效的途径。

一、摩课——在观摩中站稳讲台

摩课,就是要多听课,特别是公开课。公开课依据目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诊断教师教学能力为目的诊断课;二是以比较不同教师教学水平为目的的竞赛课;三是以引领某些先进教学理念的展示课。地理教师通过“摩课”,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授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吸收,对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为站稳讲台,成为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奠定了基础。

虽然有学者批评各种公开课是“作秀课”,课堂的教学效果过于追求完美,甚至将授课内容提前“演练”多次,所以公开课是无法更多地进行推广的。但我认为,公开课是授课教师经过精心准备的,其中的教学结构、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学生的活动,甚至教学的精彩片段等,对有1—2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有着很强的示范性,青年教师千万不要忽略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例如,某节公开课上,一名教师在讲授《世界农业地域类型》这一课题时,讲到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时,用了以下语言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一望无际的草原伸向遥远的天边,一群肥壮的牛儿在草原上啃食鲜嫩的牧草,牧牛人骑着骏马,唱着高昂的民歌来回奔驰,天上飘着几朵洁白的云朵,地上流淌着几条清澈的河流。每一个来这里的人,无不为它那壮丽辽阔的景色所倾倒,无不感叹大自然赐予阿根廷人民的这笔永恒的财富。这里是阿根廷的心脏,方圆60多万平方公里,坦荡无垠的大草原上,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充足,土层深厚,适合各种牧草生长。这里有景色迷人的风光:春风吹来,遍地翠绿,红花吐蕊,温暖的阳光洒落在肥美的牧草上,犹如给草原披上了一件耀眼夺目的金装;秋高气爽,牛儿满地,如血的夕阳把美丽的色彩留在了令人神往的草原上,粗犷的牧民唱出雄浑歌声飘向草原的深处。”

这位教师还列举了我国内蒙古和阿根廷在畜牧业上的区别,并不是仅仅从理论到理论,而是讲了“凤凰传奇”中的女歌手——杨魏玲花在内蒙古的经历,使学生对于我国西部与阿根廷在放牧业有了形象、感性的认识,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对知识点有了清晰的比较。对阿根廷人为改善放牧条件所做的措施“培养良种牛,开辟水源,种植饲料,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教师则利用幽默的“良种牛吃草喝水坐火车”很好地进行了概括,使人印象深刻。

因此,青年教师在听到这样的课例时,完全可以用“拿来主义”,借鉴这些精彩的教学瞬间,在观摩课的过程中加深对教授法的理解。在摩课时,地理教师最佳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审美者,要多学习授课者的长处,要用美的眼光去感受授课教师的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等外在的美。此外,地理教师还要领略授课教师是如何通过精巧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严肃的实证来充分展示地理科学的理性美,并且要假设自己如果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该怎样处理相应的教学环节,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备”而听,才能为自己上好一堂地理课奠定基础。这个阶段相当于金庸先生笔下的独孤大侠以一把锋利的宝剑达到“凌厉刚猛,无坚不摧” 的境界。

二、模课——在模拟中加入自己的思考

齐白石先生曾经对他的学生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工作3—4年的青年教师切不可把摩课中获得的信息全盘照搬,那样会导致思维“僵化”,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况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要实现专业化成长,要在观摩优秀教师授课的同时,尽可能地多参加各种公开课,在教学实践中加深对教学理念的理解,以尽快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正如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说的:“公开课是青年教师最好的炼炉,你会在宽泛的阅读中积淀自己,在众多师傅的搀扶下学会站立,当你蓦然回首,就会发现在公开课的舞台上,你所成就的,绝不仅仅是几节课,而是脚踏实地走出精彩的人生。”

我曾三次参加河南省地理优质课比赛,在公开课的赛场上,有自己的一点体会:公开课的选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所选的课题手头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料,这样可以博采众长,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选的课题可以是地理课程中的“热点课题”,因为有众多的经验可以参考,但需要加上一些自己的思考,这样才能避免课题的“撞车”。当然,也可以选择课程中的“冷门课题”,但是要有几个条件:(1)必须要有较强的创新,才能出奇制胜;(2)自己必须要擅长这个课题;(3)避免理论性太强,这样不适合学生的实际,课堂气氛也显得枯燥乏味。例如,我曾经上过《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并获得河南省地理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我并不是完全照搬、模拟优秀教案和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更没有按照教材的顺序平铺直叙,而是在模拟的同时加入自己的思考,特别是和学前教育的实践结合在一起。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以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本节课的基本环节如下:

我先利用儿歌《转呀转》设置教学情境,通过歌词“月亮围着地球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地球的自转分出黑夜白天,地球的公转分出岁岁年年”说明地球运动有两种最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在学习地球自转时,我引用了同志的七律《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在地球上居住,我们是否每天都可以随地球漫游八万里呢?”在学习地球公转时,学生看到“地球公转示意图”时,立刻产生了质疑:地球在近日点(1月初)怎么反而是冬天?因为,按一般常识,距发热物体越近,应该感到热。比如,冬天我们烤火时,距离火炉越近,感到暖和。地球距太阳最近,我们这里应该最热,所以应该是7月;同理,地球距太阳最远,我们这里应该最冷,应该是1月。为什么此时地球距太阳反而最近?

原因如下: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远日点和近日点只是相对的,仅差500万公里。因此,整个地球获得的太阳热能总量只有很少的差异,并不是决定因素。而决定因素在于太阳直射点往返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导致了南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能有所不同。近日点与远日点分别是在1月初和7月初,而1月初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地区距离直射点远,所以是冬天;7月初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地区距离直射点近,所以是夏天。

因此,教师在模拟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时,可以模目标、模教材、模教法、模学法、模环节、模细节,但更重要的是要模出“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根据实际寻求适合自己上课的最佳方案。此阶段相当于独孤大侠在中年期以玄铁重剑达到了“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境界。

三、磨课——在行动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一个故事:一位教师的一堂历史课上得十分精彩,令所有听课者叹为观止,下课后大家请教他有什么良方。那位教师说:“我是用我的一生来准备这节课的。”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教师“修炼”的境界,最高境界的课堂正是要用一生心血去“备课”的。

对于教龄在5—10年的地理教师来说,非常容易产生职业的倦怠。所谓“好事多磨”,“磨课”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和改进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感动自我的过程。教师要形成了内化的个人教学理论,提炼出属于自己的科学、先进、有特色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也是决定一名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重要因素。当教师一次次体验自己精研的课堂,一次次在反复修改中完善自己的设计时,将会感慨,课堂上的精心设计就如人生,没有精心策划,是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如果将此理念渗透到日常的每一堂课中,那么堂堂都将是公开课,就达到了金庸先生提的“无招胜有招”的最高境界。教师驾驭的是招招不露痕迹的课堂,是用心“修炼”后的结果。此时,教师不能仅满足于讲解——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而要研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将参与式学习、讨论式学习、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自学辅导式学习等教学方式与讲解—接受的教学方式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行动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例如,我在进行《月相》的教学中,在不同的班级尝试了进行“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方案一:运用直观语言,配合板图、手势,讲解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之间的运动关系,说明月相的变化。方案二:将“月相成因示意图”做成纸质教具,配合演示,讲解月相的变化。方案三:将一个排球涂成黑白两色,示意月球,请学生模拟月球、地球太阳的相互位置关系,结合“排球”位移和色彩变化,说明月相的变化,并请学生判断以下诗句分别描述的是什么月相:“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杨柳岸晓风残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方案四: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采用Flas的方式,模拟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之间的运动关系,解释月相的变化过程,并总结了《月亮歌》(初一月亮看不见,初二月亮一根线,初三初四像镰刀,初七初八月半边。一天更比一天胖,直到十五月才圆。十七十八月出迟,廿二半夜月半圆,一天更比一天瘦,廿九三十见月难)。

地理科学的新进展,地理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度推进,社会对地理教师要求不断提高,更加需要每位地理教师将“摩课—摩课—磨课”作为专业成长的推动器,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在地理课堂中收获喜悦,体会“破茧成蝶”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孔庆东.金庸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2]赫兴无.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08(1).

[3]马骏.给地理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蔡永.摩课 磨课 悟课——教师教学特色形成的三部曲[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7).

[5]张辉. 磨课“磨”出了什么——从一线教师的视角看磨课之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6).

作者简介:

第4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训练 语言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新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不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第5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训练

1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新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2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不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3增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反省。享受丰收的感觉

第6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

一、情感的沟通源于语言的诱导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是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但要准确,还要形象。语言的生动形象,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得风趣,更主要的是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使学生爱学习。

我曾听一位老师在上《会摇尾巴的狼》时,在让学生质疑时,一学生提出:“狼的脚上有脚趾吗?”面对这样一个不着边际的问题,老师竟说:“你倒不如问狼身上有没有毛?”全班同学听后哄然大笑,继而是缩回一个个小手――他们都怕自己的问题招来冷笑。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个性还会张扬吗?课堂还有快乐、还有童真吗?NO,这简直就是一种摧残!如果我们真有爱心,关注学生的情感,你不妨这样说“你的问题很有意思,有机会我们到动物园去仔细观察一下吧。”这样巧妙的引导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使得课堂不会节外生枝。总之,只要心中有爱,我们就会想出一切办法去鼓励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学生也才能更有兴趣听你讲课,学习也更积极主动。

二、音像传情,利于调动情愫

根据小学生具有情景性易兴奋,易受感染的心理特征,若能适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的情愫会更容易调动起来,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具体形象。而音乐是最容易表现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之一,如果我们善用它,以音导情,就更容易将学生理性的思维转移到情境交融的境界中,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播放《草原民歌》。不但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课文内容,而且让没到过草原的同学也感受到了草原的广阔与壮美,还有那里的民俗风情;教学《桂林山水》先播放《我想去桂林》以轻快美好的音乐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让学生如临其境,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震撼他们的心灵,从而得到情感共鸣。怪不得我国古代的先哲孔子说:“感人心者,莫大于乐。”

三、以情传情,渲染气氛

古语言:“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情感,教者动情,学者方能动容。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所蕴含的情境,才能让他们沉浸于教师所创设的氛围里,领悟语言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丰韵。如果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全神贯注于所讲的内容中,讲起来声情并茂、兴致勃勃,这种形象和状态本身就会产生一种诱人的魅力,激发起人们听他说下去的兴趣。反之,假如教师在讲台上,一面讲话一面打着呵欠,抑或是漫不经心、不苟言笑,这样的状态本身也会产生一种无形的“传染力”,它渐渐销蚀学生听讲的兴趣,使一种冷漠、无聊、沉闷的气氛笼罩整个课堂,它将切断和堵塞伴随着语言交流的渠道,这样一种抽去了情感情绪因素的语言,正如没有灵魂附体的僵尸,又怎能产生动人的魅力和生机呢?

如在教学《海上日出》时,就运用了这种方法:“当曙光冲破黑暗,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的时候,蓦地,一轮红日越出海面,将一片金辉洒向人间。于是,农舍、山峦、树木、花草……大地上的一切宛如镀上了一层金色,显得那么有诗意。那金色的彩霞、浅黄色的薄光、偶尔闪光的露球,像甘露沁人心脾,像醇酒叫人心醉,多美的清晨啊!晨光中的大地是美的,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去观赏一下《海上日出》的美景吧!”

这段导语,既传神描述了客观景物又抒发了主观情感,语言形象生动,一幅多姿多彩、极其绚丽的晨光图展现在学生眼前,激起学生对日出的美好憧憬,从而满怀激情的投入到学习中。

四、朗读激情,领悟情感

第7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郭雪波 生态文学 创作源泉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方现代文学对新时期蒙古族生态文学的影响研究” (13CWW014);内蒙古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西方生态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当代蒙古族散文创作的影响” (NJSY163/2014QDW024);内蒙古科技大学外院外语教学基地研究项目“西方生态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及其思想的传播”(JY2014107)的阶段性成果

著名蒙古族生态文学作家郭雪波的作品在中国生态文学界享有很高声誉,曾被誉为沙漠之子。纵观郭雪波的作品,基本都是抒写蒙古草原生态或蒙古传统文化的,其主题大多是对草原生态遭到破坏的揭露,对人类贪欲的批判。本篇文章从生态学、宗教学、民族学以及外来文学等角度探讨了郭雪波生态作品的创作源泉。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蒙古草原生态危机

蒙古族世代生活在蒙古草原上,他们把草原当成自己的母亲,当成了自己的家。著名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的一首《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优美的歌声让人们仿佛感受到了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色。然而,随着中国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矿藏的过量开采,草原的生态遭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破坏。内蒙古迅速扩大着沙化的领地,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滥砍滥伐令人吃惊,曾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辽阔的蒙古草原、茂密的大兴安岭森林正在渐渐地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每年春天都会发生的遮天蔽日的沙尘暴和肆虐草原、日益扩大的沙漠化。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以及内蒙古草原荒漠化的日益严重使内蒙古少数民族作家80年代早期就开始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鲜明特色的蒙古族生态文学就在这些作家的笔下诞生了。有血管里流淌的是沙子之称的蒙古族著名作家郭雪波就是其中之一。郭雪波出生在科尔沁沙地西南部库伦旗沙坨子村,村子的后边就是大片的沙漠,叫“塔民查干沙漠”,汉语的意思是“地狱白沙”。这片沙漠面积几十万公顷,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寸草不生。郭雪波在小说《银狐》的创作自述中曾说:“虽然我现在常年居住在北京,但是我的心还是在我内蒙古大草原上,在我的故乡科尔沁沙地,那里是我文学创作灵感的来源,那里是一片令我魂牵梦绕的富有灵性的土地。”[1]在创作语录中,他还说:“我要感谢天――大自然,就是在那沙沱子,在那不枯不竭不灭的生命群体中间,我感受到生命的含义、生命的哲学以及生命的伟大。于是诞生了我的《沙漠文学》、《沙狐》、《沙狼》、《沙棘》、《苍鹰》、《饭荒》、《狐 啸》、《火宅》、《大漠魂》、《大漠狼孩》等长、中、短篇小说,几百万字的东西就那么喷薄而出了。”[2]由此可以看出,全球化背景下的蒙古草原生态危机为郭雪波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二、世代传承的蒙古族传统生态思想智慧

在与自然长期交往过程中,蒙古族认识到自然力量的可怕,人只有与自然和睦相处才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否则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因此,蒙古人对自然有着极为复杂的情感。自然的神秘与可怕,让他们心中充满着好奇与畏惧;自然的恩赐,又让他们心中满是感激。出于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激,蒙古族对自然采取了各种各样的保护措施,从而形成了一些可贵的环保思想与生态智慧。蒙古族生态意识的形成离不开那些包括习俗、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的指引和督促。而郭雪波认为民族传统习俗的遗失和民族自然生态危机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

在《父爱如山》这篇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中他以事实告诉读者,蒙古人不尊重地理特点,放弃传统居住方式必将带来严重恶果。蒙古包的居住方式凝结着蒙古人长期游牧生活所总结的民族生存智慧,小说中丢弃了传统居住方式的蒙古人最终遭到了自然的严厉惩罚。

萨满教是蒙古游牧文化的基础,萨满教认为万物有灵,所以蒙古族特别反对对草原的滥垦,对森林的滥伐和对湖泊、河流的污染,这样的宗教观对蒙古族生态意识的形成有不可磨灭的贡献。郭雪波的许多作品多充满着萨满宗教的神秘,有着一种亲近自然、关爱自然万物生命的宗教情怀与宗教精神。在《天风》中萨满教法师老孛爷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久远的一个存在,是一个非常陌生的事物。故事最终以老孛爷和列钦达日玛老奶奶两位老人的离去结束。这其实是一种暗喻,萨满教或者说老孛爷的受冷落,也就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失衡。作者借这个故事表达了对这种原始宗教渐渐远离人们的忧伤之情,并以此传达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

在郭雪波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对蒙古族传统生态思想智慧的传承。有些作品对传统生态保护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描绘,有的作品则对萨满宗教生态思想情有独钟,体现了作家对传统生态思想智慧的认可与继承,表达着他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三、历史悠久的蒙古族民间文学的滋养

民间文学起源于原始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宗教观念。它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头,为作家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蒙古族民间文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而具有浓厚的生态意味,古代蒙古族就曾把狼、鹿等动物视为图腾,民间文学则很好的保存了这一观念,成为了包括郭雪波在内的当代众多内蒙古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在郭雪波的众多作品中,动物成为他们笔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如《银狐》、《沙狐》中的狐狸,《狼孩》中的母狼等等。小说《银狐》中塑造了集魅惑、邪恶和聪慧、善良于一身的狐狸姹干・乌妮格,它的行为警醒人类反省自私自大的骄傲情绪,召唤人们要对自然有敬畏情怀。在《狼孩》中,失去了狼崽的母狼,抢去了人类的孩子,并抚养长大。其间,人类与母狼交锋多次,当人带走了狼孩后,那已经老态龙钟但依然勇猛无比母狼独自穿越大漠,几经生死,最终寻得狼孩,双双出逃,重回荒野。那种不折不挠的精神,让人为之动容,狼孩的回归暗示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类最终被荒野中的母狼打败。作者通过“狼孩”的回归荒野,表达了人类欲逃遁工业文明、回归荒野的精神漫游,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主题。

四、不断输入的西方生态文学思潮

外来的文学影响对于任何阶段的文学革新都是重要的文化推手。西方生态文学思潮的不断输入,或刺激着蒙古族生态作家在思想上的观念更新,或促使他们对于西方生态文化进行吸收与借鉴,或为其文学创作提供崭新的内容启迪与艺术观照。在西方,一般认为,1962年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逊的生态文学作品《寂静的春天》的问世标志着世界生态文学时代的来临。《寂静的春天》犹如生态文学的一声春雷,在美国掀起了生态思潮,这种思潮又迅速蔓延到了欧洲乃至全世界。郭雪波曾说“感谢蕾切尔・卡逊女士,一部《寂静的春天》撕开了人类贪婪虚伪的面纱,勇敢地首次举起环保的大旗。”[3] 90在《大漠笔记》中,他对当代文学的病态评论道:“如今的人类,已不畏惧曾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即对神秘大自然的敬畏,对天和上帝象征的宗教神灵的敬畏。尤其对大自然,唯剩下征服和践踏、掠夺。如今我们的文学,已读不到海明威的‘海’、福克纳的老人‘河’,读不到杰克・伦敦的‘荒野’,读不到屠格涅夫、艾特玛托夫的‘草原’,也读不到略萨、马尔科斯南美神秘荒原以及沈从文湘西柔美山水了。当今的们,龟缩在混凝土的巢壳里,在冰冷的电脑里敲打着冰冷的文字,编写着缺少大自然想象的、只有人之间尔虞我诈逐利逐权和无病的故事,有的索性套仿好莱坞三D 片式声色犬马警匪枪战类感官刺激的肤浅东西。”[3] 115郭雪波曾多次提及印度裔作家拉什迪的话:“作家要有上帝的视野”,他认为,“一个好的作家应该是一个思想家,他应该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很高的视野,来认识、反思、反视自己的民族和整个人类,才可能达到更高的境界。”[4]可见不断输入的西方生态文学思潮为郭雪波的创作提供了另一源泉。

五、结语

文学就是人学,文学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作家不断创作的不竭源泉。郭雪波的文学创作既是对全球化背景下的蒙古草原生态危机的反映,又受到世代传承的蒙古族传统生态思想智慧的启迪,还从历史悠久的蒙古族民间文学中得到滋养,同时还受到不断输入的西方生态文学思潮的影响。郭雪波的生态文学作品总是对人类生存的现状与未来表达严肃审思、责任关切,呼吁人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合理适度利用自然,提倡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使人类的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环境更加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雪波.银狐[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封三.

[2] 郭雪波.我在跋涉[A]//郭雪波创作语录[M].红豆,2004(12):8.

第8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

陈宣章陈珑玥编著

八十五、石蒜之怪

石蒜科石蒜属共20余种,为东亚特有属。我国有15种,集中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微;浙江是分布中心之一。我国西南部分地区、越南、马来西亚也有分布。

多年生草本石蒜四大怪:

一、花叶永不相见:春天是球根,叶始发于万物枯萧的秋末,隆冬嫩绿葱翠,落于夏初;而花期夏末秋初,约7-9月,自球根处抽出花茎,破土而出。花开不见叶,有叶必无花。虽为同根生,花叶永不见,生生相错。

石蒜为自花授粉,蒴果背裂,种子多数;一般以鳞茎3-4年繁殖一次。花茎30-60厘米,顶端常4-6朵排成伞形,花萼单生,花瓣倒披针形,花被红色(亦有白花等)如龙爪,向后开展卷曲,边缘呈皱波状,花被管极短;雄蕊和花柱突出,花型较小,周长6厘米以上。因花大艳丽、色彩多样深受人们喜爱。

石蒜分为:1。黄色品系:中国石蒜与忽地笑(金花石蒜)。2。红花品系:石蒜。3。白花品系:乳白石蒜与长筒石蒜;4。复色品系:换锦花石蒜与变色石蒜。

香石蒜原产中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及西南各省。日本、美国及欧洲已成商品花卉。主要生产国为荷兰。用于切花、盆花和园林景观配置。香石蒜还是优良的赏叶植物,从出叶到叶长成,叶挺拔直立,形似兰草,姿态幽雅,为最佳观叶期。台湾淡水地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即开始大量栽培金花石蒜,远销日本大阪和东京。

香石蒜多用于别墅花园种植,一般成百上千只一起种,秋季大批开放,景观效果极佳。花茎单一,实心直立,高30-70厘米,膜质总苞片2枚,顶生伞形花序4-8朵,花大而色彩艳丽,有白色、乳白、奶黄、淡黄、金黄、粉红、玫瑰红、鲜红至紫红色,还有带条纹或彩晕的品种;花型有百合花型、萱草型、龙爪型等多种;花被漏斗状,上部6裂,基部合生成筒状,花被裂片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3-7厘米,不反卷、轻度反卷或强烈反卷,边缘不皱缩、轻度皱缩或强烈皱缩。以花形优美多姿、花色艳丽丰富、花茎健壮坚实成近年新开发的球根独特观赏植物。南京中山植物园大量种植。

石蒜观赏胜地主要有云南大理、丽江,台湾太鲁阁、马祖及日本日高等。

球根含生物碱利克林毒,可致呕吐、痉挛等,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影响,可用于镇静、抑制药物代谢及抗癌作用。红花石蒜能消肿、杀虫、治淋巴结结核、疔疮疖肿、风湿关节痛、蛇咬伤、水肿、灭蛆、灭鼠、防瘟疫等,又被称为健康的“守护神”。宋代就有其记载,还被称作“无义草”、“龙爪花”,虽观赏性较强,但根茎有毒,不可随意食用。石蒜的根茎中提取“加兰他敏”可治疗小儿麻痹症。

二、佛教天界四华(花):《法华经·卷一》:“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珠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曼佗罗”是梵语音译,藏语称“吉廓”,即坛城。曼佗罗含义多层:象征宇宙世界结构本源,是应用很广泛的供品之一;变化多样的本尊神及众神聚集居处模型缩影;供奉曼陀罗意义是用世间最珍贵的宝物盛满三千世界奉献给佛、法、僧三宝。

佛经云,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休息,天鼓齐鸣,发出妙音,天雨曼陀罗花,曼珠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至此,释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开始教收徒,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

佛教四大天华:曼陀罗华即白花石蒜,曼珠(殊)沙华即红花石蒜。“摩诃”即“大”,“华”即“花”。大乘梵语发音“摩诃衍那”,“衍那”是乘载的意思。摩诃曼陀罗华即大白莲花,摩诃曼珠沙华即大红莲花。

曼陀罗华是天堂之花,与曼珠沙华同样代表死亡,意义却大不相同。通往天堂途中遍地开满曼陀罗华。据说,亡灵每走一步(因已死,“走”指脚尖点地)就会盛开一朵花,直至天堂之门。金色大门花朵簇拥,白色曼陀罗华与金色丝框门相互交映,分外美丽,显现圣洁而肃穆的场景。佛教第六道中天界道普遍存在。

相反,曼珠沙华盛开于第一道地狱道,位于第三道人间道的对称点(又因距地狱道较近,人间的丑恶灵魂终将堕入地狱),故又称彼岸花。它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传说中,接引之花,花香有魔力,能开在阴历七月,大片大片倾满大地,鲜红如血,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亡灵总是不断轮回、重复六道的生存,第一道与第六道是衔接点。天堂与地狱终究是一线之隔,却像一个圆环,人类是离这“线”最远的直径另一端,只得顺势去重复着无限的“存在”。

佛经中,曼陀罗花是“适意”的意思,见到它的人都会感到愉悦。花鲜白柔软,诸天可随意降落此花,以庄严说法道场,见之者可断离恶业。它包含着洞察幽明、超然觉悟、幻化无穷的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就可成曼陀罗仙。作为密宗的神秘图案,曼陀罗显示出复杂性。心理学家荣格看出其中的奥妙,说它像数学公式符号似的,代表着一种精神秩序。《本草纲目》详细记述曼陀罗的来历:当佛说法时,从天空降下曼陀罗花雨;而道家秘籍却记载,北斗星有叫曼陀罗使者的,手执此花。曼陀罗花的梵语是Mandarava,关于它的颜色,说法十分不一。

曼陀罗华花语为“天堂的来信”;曼珠沙华花语为“地狱的召唤”。同是代表死亡,一个偏向于对死亡的另一种解释:新生;另一个偏向于对痛苦与悔恨的彷徨与徘徊:堕落。

三、日本人与彼岸花:在日本,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是日本人上坟的日子。彼岸花开在秋彼岸期间,非常准时,所以才叫彼岸花。由于石蒜往往盛开在墓地附近,色泽鲜红似血,花期近秋分(日本祭礼节日),加之石蒜叶落花开,花落叶发,永不相见,因此在日本,石蒜便带上了死亡和分离的不祥色彩,常用于丧礼。

彼岸花,花开彼岸,开花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所以,又称为“无情无义之花”。彼岸花,恶魔的温柔。日本民间传说中自愿投入地狱的花朵,被众魔遣回,但仍徘徊于黄泉路上,众魔不忍,遂同意让她开在此路上,给离开人界的魂们一个指引与安慰。

彼岸花只有红、白两色。红色的才叫曼珠沙华,也称往生花,白色的叫曼陀罗华。曼珠沙华常生长在田间小道、河边步道、墓地丛林,是令死者都深深陶醉的死者之花。相传此花只开于黄泉,红艳却惨烈,一整片似血般盛放,远远看像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得似火,因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人就在它指引下通向幽冥之狱。于是,又有“死人花”、“引魂花”、“幽灵花”、“地狱花”等别名,是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它的美是妖异、灾难、死亡与分离的不祥之美。

“彼岸花,开彼岸,只见花,不见叶,生生相错。”有“永远无法相会”、“相念相惜永相失”的悲恋之意。然而,在中国并无此种说法,石蒜反因其鲜艳色彩而成为常见的喜庆用花。日本花语:“悲伤回忆。”朝鲜花语:“相互思念。”中国花语:“优美纯洁。”

四、有意思的是黄色石蒜,有个极美的名字叫“忽地笑”。这令人想起回眸抿笑的少女。据说石蒜还有紫色的,三峡的野生植物园里就有。更有意思的是:石蒜花的颜色常常与种植地酸碱度有关,同一种石蒜种不同地方会开出不同颜色的花。

红花石蒜有种特殊味道,有点象大蒜,所以昆虫和老鼠之类不喜欢靠近它。

第9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

一、引发创新的动机

科学家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创新的重要准备时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幼儿创新意识的关键。以往美术教育是以向幼儿传授粗浅的美术技能为主线进行的,虽然教育内容题材广泛,贴近幼儿生活,但大都停留在平时所积累的零碎经验的层面上。拓展幼儿视野,带孩子走向大自然,让孩子在观察、体验中进行绘画,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创造动机。

案例一:小班绘画小草活动时,我虽讲解示范了小草的画法,但孩子们还是画得长的长、稀疏的稀疏。课后,我带孩子来到草地上,让孩子和小草做朋友,请他们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并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看到、摸到、闻到的小草是什么样的。“小草的叶好尖,刺痛我的手了。”“小草长得短”、“小草长得很密……”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发现的。这种多通道的感知让幼儿对小草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在区域活动时,美术区特别受欢迎,他们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感知到的小草画出来。画面上的小草显得密了、短了,有的指着歪着小草说,说是风把小草刮歪了,还有的画上了小花、树叶,甚至小虫子,说它们在一块做游戏……画面内容丰富多了。

反思:幼儿的创新意识还处于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要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幼儿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表现出来。而我们则要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孩子,要注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由创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去教,若任凭幼儿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会导致美术教育仅有过程而没有结果,不利于幼儿成功感的产生和美术表现力的发展。幼儿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能,才能有助于创造性的发挥。

二、积淀创新的沃土

创造教育要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善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引导幼儿自主、自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幼儿发展个性的土壤。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意识,将活动变成师生互动的阵地,形成一种宽松自由愉快的气氛,让幼儿能够自由思索、想象、选择和做出决定,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同时,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要用心感受童心世界,解读童贞、童趣,与幼儿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让幼儿在充满生机与活动的氛围中展现自我的个性,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案例二:小班绘画活动“好吃的饼干”,我提供了圆的、方的、三角形的等各种各样的饼干,让幼儿选择最喜欢的一种,先说说它长什么样,然后进行品尝。通过这个环节让幼儿了解饼干的特征,为后面的“画饼干”活动作好铺垫。最后让幼儿动手画出自己喜欢的饼干,在这种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幼儿自由发挥想象,每个人都有对这块饼干的理解。幼儿绘画 饼干的兴趣和自信心也被激发出来了,在课后的作品展示中,没有出现完全一样的饼干作品。

反思:在以上师生互动的情境中,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维的培养。而且,我在教学中没有停留在示范、范例讲解上,而是引导幼儿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学习、领悟,并创造宽松的氛围让其大胆想象,主动选择,从而表现出其独创性、特异性。

三、激发创新的灵感

“问题”是激发思想火花的导火线,是创新的源泉与起点。在美术活动中设计开放性的提问,提出相关的疑问,能积极鼓励幼儿“标新立异”,用自己独特的见解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激活创造的源泉。

案例三:在美工“金鱼”活动中,我没有示范操作,而是给幼儿提供金鱼的各个组成部分,让幼儿对各个部分进行观察想象。之后提出用这几个部分拼金鱼,让他们进行尝试性的操作。我提出了疑问:“你觉得哪个部分是金鱼的头(身体、尾巴)?”幼儿和好朋友进行讨论,有的还不停地比划,各抒己见,讨论非常热烈。之后,把自己的想法用拼贴的形式表现出来,向大家展示了各种姿态的金鱼,有的幼儿还编出了关于这条金鱼的小故事。

反思:在以上活动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问题”这把钥匙的作用,精心设计出富于创造性的问题,引导幼儿兴趣盎然地沿着正确的路径去思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寻求所有可能的答案。当然,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可以引起思考、讨论的问题,应该是大多数幼儿有所认识而又不完善的问题,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应尽可能让幼儿投入讨论中,鼓励幼儿在争论中独立思考,用自己的理解来解释问题,创造自己的结论。

四、激发创新的动力

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孩子完成了一个作品时,总喜欢拿给老师看,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赏识和表扬。这实质上是幼儿的成就感的闪现,在成就感的驱使下,幼儿便会产生希望得到赏识和表扬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一旦得到满足,幼儿的情绪愉悦走进最佳的思维状态,潜能被唤起,灵感也就在这时产生了。因而利用幼儿成就感强的特点,教师通过赏识和表扬可激发幼儿创造的动机。所以,教师千万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儿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像不像”、“干净整齐"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幼儿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的自由意识。

案例四:在一次绘画“多彩的”的活动中,我发现钱俊尧的画得最棒,色彩丰富,姿态各异,然而却在画面上部涂上了一团团的黑色。虽然看了心里不大满意,可我还是耐着性子问:“为什么要在这里涂上黑色?”他得意地告诉我,“天黑了啊!”他的回答让我出乎意料,庆幸自己没有贸然地去批评他,否则的话就伤害到他的想象力了。

反思:在幼儿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时,不妨冷静下来听听他们的意见,让幼儿在个性的基础上大胆表现,让他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从而形成积极的创新热情,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但有时幼儿的想法也会超越现实,甚至很荒诞,教师也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横加指责,而应敏锐地捕捉其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并加以有效的引

导,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五、体验创新的乐趣

成果展评是幼儿提高认识的过程,是培养他们审美能力的过程,当然更是他们体验创新乐趣的过程。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艺术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明确提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教师应充分肯定幼儿的作品,采用幼儿自评、小组互评、全体讲评、分层主评等形式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对完成质量好的作品给予表扬,并引导幼儿谈一谈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对有进步的幼儿作品给予肯定,对其不足用商量的口吻、建议的方式提出改进意见;尤其是对那些有新意的作品,教师更应给予大力的鼓励和表彰,使幼儿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逐渐树立创新的信心,并能主动地进行创造,从而更有效的培养创新能力。

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创造力……”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活动更应发挥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作为教师在美术活动内容的设计上,活动方法的实施上,活动结果的评价上,都应该围绕服务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