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时代基础教育范文

新时代基础教育精选(九篇)

新时代基础教育

第1篇:新时代基础教育范文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文章通过对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的分析,从教育地位、教育目标、教育改革、教育基础等方茴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概括。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对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方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的历届领导集体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认真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观。邓小平、、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分别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和实践特色的教育思想,形成并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教育地位观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都高度重视教育,一直把教育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方面。

邓小平把教育放在国民经济战略重点的地位。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现代化的基础,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在他看来,教育和科技都是国民经济的战略重点,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大事。邓小平重视教育,他认为:知识不是立即就能得到的,人才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所以要抓教育,而且要从娃娃抓起。为了要实现教育的优先发展,他曾经指出:我们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在邓小平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下,党和国家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一个根本问题。

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思想,强调将教育纳人国民经济战略发展的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切实将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指出:教育是人才培养之基和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基础工程。“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发展教育事业,才能开发和培养科技人才,普及和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技知识和水平,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教育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强调教育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他再次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并对教育地位作出了一个新的定位,把教育问题放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之首。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还指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他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为我们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二、教育目标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呢?围绕这个问题,邓小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时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明确提出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作为我国新时期教育的培养目标。“四有”目标集中反映了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它既是我国教育理论的重大创新,又是教育实践的新的理论指南,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继承邓小平“四有”新人目标的基础上,同志进一步提出,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此同时,还对青年学生提出了“四个”统一,即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要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

一、脚踏实地的人”。

强调“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优先发展教育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一新的更高要求紧密地联系起来,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人才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化与科学化,也反映了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坚定信心。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必须进一步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

三、教育改革观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的教育改革思想,提出了“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三个面向”揭示了教育与社会、中国与世界、现在与未来的辩证关系。集中体现了邓小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是一项宏伟的工程,需要千千万万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能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当前,经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的提高,民族凝聚力的增强,都同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面对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人才培养标准等,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已经和正在日益显露出来。”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我们要进行教育体系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努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注意研究和解决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人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规律,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与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突出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进展。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间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并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着力完成好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教育基础观

重视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发展的基础工程。邓小平指出,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他分析我国现实和基础教育现状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核心内容。邓小平在探索和回答如何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把发展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工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邓小平从全局发展的高度来看待教育工作,强调把发展基础教育摆在重要地位。邓小平同志说:教育要狠狠地抓一下,一直抓它十年八年。我是要一直抓下去的。我的抓法就是抓头头,抓方针。各级领导必须重视教育,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成为真正的办学实体,才有可能推行素质教育,办出有特色的学校,才有可能通过创造和积累逐步探索出进行素质教育的规律,学生才能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新晨

第2篇:新时代基础教育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 县域基础教育

一.引言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1]。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推进落实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国家教育部2012年3月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基础教育信息化既是信息媒体引入到基础教育领域的过程,也是基础教育思想、观念变革的过程,目的是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基础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2]。

当前,我国各地正在抓紧进行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如何根据现在的发展状况,找到并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来进一步切实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使之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已经引起教育领域相关人员的深思和关注,尤其成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全方位、深层次的实施信息化教育,我们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规模实验到全面普及、实现以信息化发展带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1982-1990年是起步阶段,在该阶段计算机教育以选修课或课外活动小组等形式在基础教育学校中出现,主要以让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2)1991-1999年为稳步发展阶段,在此阶段,基础教育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思想初步形成;(3)2000年至今是全面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已经普及,教学规范和课程标准得以统一,信息技术学科成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建设,"校校通"工程项目基本完成,中小学校连网率达到70%以上,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快了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步伐,缩小了城乡教育水平的差异,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开展了多种方式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目前,我国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已经跨入了持续、均衡、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三.对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的思考

1.进一步提高了县域基础教育现代化水平

信息技术和教育是决定21世纪世界各国发展水平的两种主要力量。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有效融合必然会形成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同样,教育现代化又会推动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和信息化自身的发展,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3]。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县域教育发展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了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县域基础教育全面改革,进而加深教育现代化的程度。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之所以能够提高县域基础教育现代化水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电子信息技术是对教育最具革命性影响的技术之一,它的发展必然会推动教育各领域的现代化发展;二是教育自身的基础性决定了教育信息化能够推进教育现代化,进而直接推动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三是教育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源自于教育的需求,二者之间联系密切;四是接受教育的群体是接受信息化最快的群体,并具有恒久的活力与生命力。

2.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和教育公平的理念,要求政府重视每所学校的投入与建设,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位学生能够充分、均等地享受教育资源和就学机会。基础教育信息化在基础教育上的建设与发展必将带来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全新变革,也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一种快捷、方便的方式,为人力资源合理分布提供了可能。

3.逐步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学方式、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学校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信息化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育信息化促使教师教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环境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转变;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发生了变化,师生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场所从校园延伸到网络,网络已经成为师生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场所;三是网络所蕴涵的丰富信息资源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再只局限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广泛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日益宽泛。

4.明显地促进了教师与管理者角色的转变

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过程,蕴含着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认识等多方面的转变,是用信息的观点对学科知识传授过程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观念发生本质上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在运用信息化设备与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帮助者,已经不是传统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应该是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主导+主体"[4]的教学思想。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置于其中的教师从观念到角色要发生巨大转变,作为教育管理者更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四.结束语

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已逐渐成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基点,决定着县域基础教育教学的未来发展走向,涉及到硬件、软件、人员、应用、培训等诸多方面,事关基础教育发展全局,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更是一项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扎实做好县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是我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侧面。

参考文献:

[1]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张臣文.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院,2013,29(21):62-63.

[3] 郭绍青,杨晓健等.甘肃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的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12):26-32.

第3篇:新时代基础教育范文

当今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是旨在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的教育活动。而要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必然要大力推行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创新教育。面向基础教育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内涵的拓展与深化,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为其长大后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全面素质基础。而教育要成为创新的承载体,基础素质教育不但首当其冲,且其重要性日趋突出。目前进行的素质教育的实践表明,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新的成长点和制高点。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推行创新教育,即创新性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有利于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新世纪教育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基础教育必须改革与创新,必须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即搞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有利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过去教育的弊端是重知识、轻德育、轻能力,特别是轻视对获取知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其弊端,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使基础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由于认识与理解上的偏差,有些地方只注重琴棋书画的第二课堂活动,忽视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忽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不是对立的两回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实施素质教育不进行创新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完成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其素质教育就没有抓住重点,没有抓住关键,没有实施到位。反过来讲,创新教育决不能离开素质教育而另搞一套,必须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有利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它区别于农业经济靠土地,工业经济靠资本、资源。其明显特点,就是以高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灵魂。所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战略部署。其目的就是为知识经济输送具有创造思维和能力的人才。而培养创新性人才,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必须突出创新教育。所以,提出全面实施创新素质教育,这既是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生活在当今时代,即使是一般的生活、 工作,也离不开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说,没有创造能力在现代便无法生存,没有创新精神就不会享受现代文明。所以,学校教育应站在新时代的高度,积极主动地抓好创新素质教育,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自身创造潜能的生成,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发展。具有情感、具有思维能力、具有创造潜能,这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从国内外心理学家及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创造能力是每个健康个体都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理能力。人的大脑在两周岁前基本发育完成,五岁前的脑重量已为成人的95%,而智力发展则为一半。这个时期的素质可塑性大、记忆力强、是大脑思维最活跃时期,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最佳期。所以,在中小学要树立正确创新素质教育观,积极开展创新素质教育。对学生身上创造性的萌芽,要积极、适时,按着创造心理规律给以培养、扶植、拓展、开发、强化,不断提高创造性素质。这既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任务,也是青少年创造性心理潜能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第4篇:新时代基础教育范文

【关键词】机械基础教学;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价值

一、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是什么,通常的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的理论和技术,其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通过对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的使用,实现对教学资源的应用、设计、管理和评价,优化教学设计,完成教学现代化的转变。

机械基础教学对于学生的机械基础知识以及机械的基本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对于机械类的专业教学中也属于主干课程,它对于机械工程方面的人才培养具有关键的作用。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受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技术的限制,以及教师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有限,导致课堂的教学气氛僵硬,死气沉沉,只有老师在讲台上讲课,而学生表现的昏昏欲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够,严重地影响到了教学的效果。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原因是此课程属于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有一定的难度。

结合机械基础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我们发现,在机械基础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会使学生对于抽象的机械知识有了直观的印象,改变了过去此课程内容抽象枯燥、学生不容易接受的局面,从而使教学效果大为改善。总之,在机械基础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论述。

二、机械基础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价值

机械基础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价值是由机械基础教学的特点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共同决定的,其中机械基础教学的处要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学生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和知识的基础内容上有待提高;第二,其课程设置的学时偏少,内容的跨度比较大;第三,机械基础课程的实践要求比较高;第四,机械课程教学中的难点比较多。

针对以上所说机械课程教学中的困难,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笔者总结出了机械基础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价值,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丰富了教学资源,充实了教学内容

由于现代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式的设备和技术以及工艺层出不穷,然而对于这些内容并没出现在以往机械基础知识教学的教材中。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就会借助多媒体实行网络化教学,在网络中就可以搜集到各种最新出现的机械设备,通过各种图片以及视屏,不仅向同学们展示了最新的知识,而且也以一种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魅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获得了大量鲜活材料的证明,大大增强了教学的效果。从另外一方面来讲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也将会大大丰富多媒体教学的资源,因为将会有更多的老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此将会使得多媒体教学得到更好的推广与普及。

2、现代教育技术使得传统教学手段单一的不足得到了弥补,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将会使得很多机械设备的资料很直观地呈现,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上台来使用和展示,这样将会丰富机械教学的手段,实现教学效果与教学水平的提高。举个教学实践中例子,像在讲授渐开线的标准齿轮实现啮合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在上课前就把这种啮合的齿轮在运动中的状态在网络中寻找到。同时把它储存在计算机的硬盘中,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把这段视屏放大显示在投影仪上,通过慢放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很清楚的看到其运动的变化过程。这就使得学生以前可能需要长时间理解,教师也需要费很大劲讲解的信息,现在学生可以很快就得到理解与掌握,并且为下一节课内容的讲解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这样的教学形式生动形象,学生也更容易在课堂上集中精神,跟上老师的节奏,在老师的调动下积极配合,使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消化很多东西,大大增强了教学与学习的效率。

3、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将会使学生与教师共同进步,实现教学相长

很显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增强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同时也使得课堂节学的内容设置有了更多的要求,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对自身领域内的知识要有扎实的基础,而且要对多媒体技术的制作有更多的学习与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水平也成为了教师授课水平的评价标准之一,刺激教师不断地去学习和进步。同时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了,也要求老师准备的内容更多了,老师准备的越充分,学生学的越多,形成教与学相互促进的局面,实现教学相长,从而使得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水平。

4、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机械基础知识教学的实践性得到很好的体现

前面已经讲过,机械基础知识教学是一门实际性比较强的课程,主要原因是此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学生做很多的实验,有很多的现场参观,比如材料静拉伸中的实验和机械的拆与装以及热加工的实验、硬度测试的实验、连杆曲线试验等。这些实验的完成需要具备比较完备的实验设施,而且要有专业的指导人员和时间上的保证。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课时安排紧张,人员和设备不够齐整,以至于相关试验的完成有限。但是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之后,就可以对这些难以做成的实验通过网络上的模拟实验,使学生对这些实验有了直观的认识。另外多个模拟试验的展开,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学生在运用现代的技术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具有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柯.现代教育技术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9):3

[2]钟凯乐.现代教育技术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2012,(20):18

第5篇:新时代基础教育范文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要从国内外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来进行整体的分析和研究。第一时期,主要是在计算机发明的初期。这个时期的计算机教育重视专业性的技术信息,侧重于对程序的设计。仅有少数院校才开设相关的课程。第二时期,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始涉及到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使用技能。侧重点也转变为基本操作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二、简述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现状

在中专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知识素养和学生的职业规划出发,开设相关的计算机课程,实现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计算机教学经验。现在的中专计算机基础教育基本是从实际教学出发,探究在中专计算机教学课程中对学生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路径的探究中,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思考方式为主。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多元文化已经成为时展的趋势。创新理念要与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教学情况。在创新理念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还为实现切实有效的改革情况的分析,如何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创新式的教育教学是摆在所有计算机教育者面前的时代命题。

三、浅析计算机基础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在中专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中要形成系统性的计算机技能课程教学系统,需要一线教学的教师整体努力,对一线教学的实际情况仔细归纳、总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课堂表现进行整体的分类规整。但是,在中专的具体教学任务中,因为众多综合性因素的影响,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教学观点和经验的分享模式,难以达到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系统性的整理和分析。在中专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中,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整体的综合能力没有达到新时代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标准,中专教师大多数没有经历过相关的整体培训,或是在经过短期培训后,没有实现能够进行创新型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中专一线计算机教师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同时,要具备开展创新型的教育教学的探究的能力。现在中专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教师的整体科研能力还有待提高,真正成功地获取第一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真实数据、相关教学案例等资料,才能真正地做到在众多理念下,根据中专的具体实际计算机教学情况开展教学改革的探究。在中专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因为中专学生的特殊性和中专教育的职业导向性,中专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要实现符合社会的发展,要经过反复的实验验证。在实际的中专教学中,实验课、总结、反馈、研讨材料的准备等还没有得到切实的实现。这是未来中专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一线教师可以带着教学问题、反思和科研的态度去开展中专计算机教育教学,实现对中专教学的科学性的实验验证。

四、探究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路径

新时代的发展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加强,多元文化时代已经到来。并且人们已经开始从多元的方向来思考,创新已经的到普遍的认可。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可以从创新理念出发,与中专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挖掘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探究新的改革路径。

1.教学观念上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中专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灌输的被动承接者。中专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要实现在教学观念上的创新。在创新的教学观念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并且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教学中占据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良好发挥,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的形成和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形成。

2.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中专的计算机教学中,要根据中专学生的特点实现在实际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中教学模式的创新,改变原有的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授课模式,形成新型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模式。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进行班级、小组之间的探讨、协商和知识的交换,并且可以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充分地、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让学生来选择他们迫切要学习的内容,自行搜集信息和让大家理解的方式把内容完全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来呈现完整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在相关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设定特定的场景和任务目标来开展相关计算机基础技能的学习,让学生带着目标开展活动,让学生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发现学生所缺乏的技能,进行分解性的讲解。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中形成一种朝气蓬勃的学习氛围。

五、总结

第6篇:新时代基础教育范文

近年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性任务,摆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面前。在努力探索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课程改革被鲜明地提到了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位置上。这是因为,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由此,课程改革便成为了整个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目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实施,已经进入了试点实验阶段。通过学习《纲要》,笔者更增加了对这次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思考。

一、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延续性和继承性

当前的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后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是对前面所进行的课程改革的延续和继承。我国曾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成就。最后一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这次课改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比如增加了“选修课”和“活动课”;引入了地方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和需要。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在吸收了前几次课程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弊端而进行和开展的,因此,相对于前几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说,本次课程改革是历次课程改革的一种延续,是课程完善过程的一个阶段,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

(二)时代性和发展性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新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因此,21世纪将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

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科技的日新月异,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能迅速作出反应,增加一些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的新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新的挑战。确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面对时代和未来的挑战,根据“全教会”的精神,审视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部分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脱离生活;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重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缺乏灵活性等等。

因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

2、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体现了时代特征。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确定了这样一些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主义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这些理念和策略的提出,无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三)综合性和开放性

我国以前的课程计划在课程的分科性、统一性和持续性方面考虑得比较充分,而对综合性,选择性与均衡性方面关注得不够,因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依据国际课程发展趋势,课程现代化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传统,重建新的课程结构,需要特别关注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

1.综合性。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照学科来确定的,各门学科有其独立的,严密的学科范围和体系。现代科学的发展逐渐打破了学科壁垒森严,相互割裂的状态,科学知识综合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加强。科学的这种发展趋势一方面要求现代人具有一种综合的科学素质和全面认识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课程内容实现综合化。为此,本次课程改革中,注意矫正传统的不合理的学科分类,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按照科学综合发展的本来面貌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的方式体现出来。

当然,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的发展并不一概地否定分科,而是反对那种认为完整的事物可以通过孤立地研究其中的每一部分而得以把握的陈旧观念。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做到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尤其在小学阶段,综合学科和综合活动所占比重应超出分科学科。.

2、开放性。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课程内容既要继承人类历史积累的正确的、合理的知识,又要剔除旧的、已过时的、不合理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及时吸纳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新知识。国外就有一些将教材或教师用书以活页形式呈现的做法,以便随时增添,修改,调整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当今课程设置的开放性。

另一方面,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改变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做法,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要积极创造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四)自主性和互动性

1自主性。《纲要》指出,中国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发挥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只有当每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而不是课程改革的被动执行者、实施者时,课程改革才有希望。因此,在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的规定上也有了较大的弹性。学校和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及本校的条件,自主决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选择并设置有关课程来创造和形成本校的校园文化特色。

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每门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形成的,逻辑性强的学科如数学是按逻辑要求来排列的,时序性强的学科如历史则是按时序来排列的。这些做法都是以具体学科本身的特点为出发点,没有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条件、需要和兴趣。现代学校课程除了以学科为本的结构形式外,还可提供个别化,处方化的课程形式,构成多种可能的组合,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如能力,需求,兴趣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来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互动性。《纲要》中提出了体现时代要求的新课程的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中国的学生遵守纪律,课堂秩序良好是很多国家难以比拟的,而在新的课程目标的要求下,我国的课堂教学必须讲求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

二、教师培训中心面临的新任务:

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作为教师培训中心,在当前的课程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新的任务,那就是加强教师培训,加速教师角色的转换----由传统型教师走向现代型教师,为实施新课程作好师资准备。

(一)认识到位,重抓落实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重要性,切实做好新课程实验和逐步推广的师资培训的规划工作,确保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并适当超前。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首先培训中心的教师要确立正确的新的观念,并将这些观念传递给广大的中小学教师,从而为新课程的大范围实验和推广奠定基础,要将新课程培训作为正在实施的“继续教育工程”中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观念更新,形式多样。

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创新的过程,课程思想的创新,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结构的调整,最终都得靠人来实施。培训中心的教师首先应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新思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例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认识到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课程功能观等等,按实施新课程的要求,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多种形式,倡导培训者和教师的平等交流、对话,了解他们的疑惑和困难,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深入地讨论,使他们能全身心的参与到培训中来,使培训工作收到实效。

(三)结合实际,加强实践。

第7篇:新时代基础教育范文

教学模式的改革随着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在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大。授课方式从最初的多媒体演示授课的传统模式发展到计算机教室一人一机,老师教学生跟着做的同步教学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了项目式的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的改革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要能随着时代的要求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学内容的更新将是第一要素。随着电脑的普及,新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平均水品也在提高。打字、上网发邮件、WindowsXP的操作、Of-fice软件应用等教学内容已不再能完全满足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的范畴。为此,我们将一部分计算机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逐步的添加到其中来以充实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容。如:计算机硬件结构、数据库的基本运用及原理等。

现如今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看到这里可谓是发展良好,亮点颇多,但这只是教和学,真正运用起来又如何?是否真的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呢?社会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需求的变化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的录用要求代表了社会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的需求,它是极具代表性的,因此也成为了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革新的重要依据。但是当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的不断进步将这一标准变为社会公众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的普遍水品之后,它不再能代表社会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的需求,它的代表性将被剥夺。然而社会对计算机基本能力的需求是不会终止的,新的需求代表是什么呢?我们来认识一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覆盖,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做很多以前做不了的事情,比如上网看新闻、看电影、订票、交水电费、购物、炒股、聊天等等。计算机使用范围不再单一的局限于工作,更多的运用到了生活娱乐中,相应的对使用者的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也越多元化:计算机的各种外部设备如何安装、台式电脑如何合理的升级换代,笔记本电脑如何挑选的价优物美,单一的学习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很难满足需求了,需要更多的理论知识来补充。现如今社会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的需求不再是计算机怎么用,而是要知道什么样的计算机的好用,不好用的怎么变得好用。

现阶段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新认知新的社会时期,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的需求有了重大的变化,对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我们需要从新去定义,去认识:新的社会计算机公共基础能力,不再是简单的运用,还要知道如何更好地去运用,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是以在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的课程里简单的教会如何去使用计算机已经不是唯一的目标。在教学内容上,不再以基本的就业需求为目标,而是将它作为计算机概念传播的一种手段。通过教授计算机的基本理论,让同学们了解计算机的概念,懂得计算机的结构,知道计算机网络结构知识及市场营运模式。把运用计算机的动手能力提高到可以根据需要动手配置适合的机器、装载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的常见问题进行简单维护处理的能力。

第8篇:新时代基础教育范文

一、战后美国的三次基础教育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初期,美国整个教育界受到杜威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术教育得不到重视;美苏由战时盟友走向敌对等等,这些都促使美国进行反思。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基础教育经历了三次改革浪潮。第一次是50年代末60年初的认知结构主义改革;第二次是70年代的人本主义改革;第三次是80年代至今的建构主义改革。

1.认知结构主义改革

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国防教育法》的出台,使美国认知结构主义改革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理论对整个认知结构主义改革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它是一种以开发智力,培养科技人才为宗旨的教育思想。布鲁纳在改革一开始,就鲜明地提出了其改革思想,即要解决有限的学习时间与无限的知识增长之间的矛盾,必须将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与开发智力相结合。“不仅要教育成绩优良的学生,而且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教育旨在发展潜力。一方面,教育过程向学生传替作为组成人类文化的总和的某些部分,形成个体的生活能力、自觉性和生活方式。教育还必须寻求发展学生的智力以便学习者有能力去超越现有社会的文化水平,以适当的方式革新现有的文化以营造本身的内在文化体系。”[1]

其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一是革新课程内容,力求现代化,着重教授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二是选取螺旋式课程的编制形式,打通中小学和大学同一学科的界限,强调基本学科的早期学习;三是广泛采用发现法:注意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的兴趣等等。

2.人本主义改革

由于认知结构主义改革忽视教师的作用以及编制的教材脱离师生的实际水平,再加上战后60年代中后期,美国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而以失败告终。基于对认知结构主义改革“非人性化”的批判,主张“人本化”的人本主义改革理论的兴起,引领了60年代中后期人本主义的改革。人本主义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存在主义和马斯洛的“第三思潮”。它把存在主义者追求“人的存在”之观念作为核心内容,并以动态的观点发展了“存在”的概念,把“人的存在”看成人的潜能得到实现的一种能动的过程。在情感发展问题上,它也吸收了存在主义哲学家布贝尔提出的著名的“我与你”(I-YOU)关系理论,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2]

人本主义改革适合学习者的需要,把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看待,倡导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统合”,强调个性和自我实现的个人价值,提倡为学生提供有个人意义的学习内容。但也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在理论上,人本主义改革理论过分夸大自然潜能的作用,没有看到“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3]

忽视社会对学生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的必然制约的一面,这种制约又影响到人整体的发展,使人的自我实现最终难以如愿。人本主义课程论者对课程评价作了大量的探索,设计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评价方法,如“陈述性报告”、“学习档案法”“、契约评价法”“、自我评价法”等等。这些过程方法强调多元化评价,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评价过程。总之,这是一种以“促进”而非“检查”为宗旨的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打开他获得经验的道路”。[4]

人本主义改革的评价方法对促进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起了开先河的作用,至今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这也是人本主义改革对现代课程理论的发展做出的一大贡献。

3.建构主义改革

1983年美国“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揭开了8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序幕,掀起了美国战后第三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这次改革在吸取前两次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走向综合治理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大众教育”,与20世纪60年代的改革有很大的不同。这次改革强调“科学为人人”,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此次改革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

80年代是美国“基本的智力训练与学术性学科教学”的年代,其核心是“优异”与“质量”。进入90年代,美国继续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在《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的指导下,美国教育界又掀起了一场以建立全国统一课程、提高教育质量为主旋律的新一轮改革。

进入80年代,美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结构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的调查报告也指出:“造成美国长期教育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课程上的问题。”因此,美国80年代基础教育改革首先从抓课程结构的调整入手。改革后的中学课程加强了必修课程,减少了选修课程,在保证一定的必修课的前提下,又给学生留有选课的余地和自由。这一措施对改革美国中等教育长期以来在课程设置和选课自由化的不良倾向上起到了很好的扭转作用,对保证美国基础教育的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

世纪之交,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也轰轰烈烈地进行。毫无疑问,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是我国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关键所在。

1.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已取得的成绩

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都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第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也开始启动。理念的创新是本次改革的一个最显著特点。新的改革理念提出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学科的综合性与选择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显示情境,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5]

2003年3月对13个部级改革试验区的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取得了一些成就:教师教学观念和方式有所转变;学生学习表现出合作、探究与交流的学习行为;学校评价追求多元性、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学校呈现出教师合作的文化氛围。[6]

2.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必将对我国未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深远影响,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基础教育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对于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必然要和一些旧有的一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发生激烈的碰撞和摩擦。目前在改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高考、中考改革滞后

要落实基础教育改革,就要重视考试改革。在调查中发现,高考、中考几乎成为制约改革理念真正落实的一个瓶颈问题。教育行政管理者、校长、家长、教师,尽管他们处于改革的不同层次,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即是考试。高考和中考作为一个导向,一根指挥棒,对于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羁绊与束缚。只要国家的高考、中考仍然保持原有的取向,学校、教师就不可能真正贯彻落实改革精神。当前,要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国家急需出台与新改革理念相应的考试政策,进行考试改革。

(2)教师面临的压力重重

主要表现在:第一,超负荷的工作量。调查中发现,有92.2%的教师反映“工作量”有所增加,普遍反映感觉教学工作负担重,心理压力很大。第二,教师学历亟待提高。教师学历影响着教师对新改革的适应性。一般来说,学历较高的教师对新教材比较适应。而现实的情况是教师提高自己学历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在职进修机会。第三,教师培训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教师培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需要与意识。二是培训的内容与形式难以符合教师的需要和特点。三是缺少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组织。[6]

(3)课程资源严重匮乏

课程资源对基础教育改革至关重要,课程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因此,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对课程改革实施所需要的空间、材料、设备、环境、场地进行改善,保证基础教育改革顺利进行。

因而,为保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健康、持续地发展,借鉴战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三、战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通过对战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措施及成败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总结其得失,并揭示其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1.要把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危机意识与基础教育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

美国的整个基础教育改革与国家的危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美国的教育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被揭示出来似乎只有美国才如此尖锐,其他国家没有与整个国家的民族危机联系在一起。如果承认美国教育在危机中,并导致国家在危机中,恐怕多数国家也得承认自己的教育在危机中,并导致自己的国家在危机中。只是有的国家视而不见,满足于自我陶醉罢了。中国的教育存在着各种各样地问题,但每次教育改革都没有把教育危机与整个国家的危机紧密联系在一起。危机的警钟也应对我们敲响,真正的危机不在教育问题的严峻,而在于我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峻,多一分危机感,多一分批判,我们就会多一分成就,多一分强大。因此,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应该与国家的危机联系在一起。

2.加大财政投入,保证教育经费

教育的发展需要经费,教育的改革也需要经费,而经费的来源应该是多渠道的,不仅要求政府增加拨款,也要求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捐钱捐物支持教育。目前美国对教育的总投入已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7.9%,各州的教育经费也有明显的增长。而中国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有限。

3.地方、国家管理和学校管理相结合

从战后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史可以看出,美国的基础教育已形成了国家建议、州级标准、学区决策、学校实施的一体化的教育管理体制,这也是当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完全用大一统的要求,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次改革要妥善处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三级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是:国家制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管理体制,宏观指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的总体设置,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这样,使基础教育改革更适合我国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更有利于调动学校和教育的积极性,使学校办学更有声有色,学生发展更有特长。

4.改变教育理念,加强师资建设

战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表明,如果在教师群体中,没有观念与实践上的深切变化,改革就很难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都是由于教师对改革的新理念没有正确理解、充分把握,而且教师的能力亦不能胜任新任务。联系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确实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例如,在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上,政府和学校都应在时间与经费上提供保障。教师的人事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少地方教师待遇偏低等。就教师的继续教育而言,尽管各级政府都纷纷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各级政府与学校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在实践和经费上提供保障。然而,由于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严重失衡,许多问题都没有达成共识,没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不少文件都只能是“空中楼阁”。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质量的不断提高,进而直接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加强师资建设,成为目前我国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可以通过多级多元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教师认识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此外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展示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教学不仅是教书,而且还要育人,特别要关心学生道德生活及人格的培养。

5.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形成良好的尊师氛围

纵观战后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改革的问题应提到国家的层面来对待,并应举全国之力,动员全社会来参与,才能取得较好的整体效果。而在我国,由于教育改革的倡导者主要是教育家以及政治家,缺乏广泛的社会参与,最终使改革停留在形式上。我们目前迫切所需要的是充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基础教育改革,形成专家、行家、教师和广大师生、家长相结合的改革队伍,为推进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添砖加瓦。尤为可贵的是,党和政府在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中已充分注意到这一问题。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强调:建立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的制度。[5]

第9篇:新时代基础教育范文

从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混合发展向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分离转变,是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但长期以来,我国高师院校并未能解决好促进学科专业教育与提高学生从教能力两方面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问题。因此,必须创新传统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培养的基本模式是定向招生、定向就业,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同步进行。随着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这种混编培养教师的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华中师大积极开展了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推行“4+2”、“4+X”模式的探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从1997年起,我校相继在物理学和化学两个专业实验4年本科专业+2年学科教学论的中学骨干教师模式(简称“4+2”模式),通过重组课程,建立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高素质”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学科教学论硕士研究生阶段则实行以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为主的教育类课程学习,灵活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及拓展深化原学科专业的教学与科研训练三个模块课群的渗透与融合。为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我校从2004年起将这项实验推广到思想政治教育等10个专业,同时对其进行了适度的发展,形成“4+X”模式。

“4+X”模式的基本内涵是:教师教育培养方向的学生在修读某一学科专业课程学分之外,均应专门修读教师教育课程学分。其中,“4”代表主修学科专业四学年,“X”代表多种修读方式:一是让学生在主修某学科专业时修读16学分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含教育实习);二是经选拔让学生在完成四学年的主修学科专业之后,继续攻读二年制的学科教学论硕士;三是让学生在完成四学年的主修学科专业之后,攻读一学年的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第二学士学位;四是让学生在修读某学科专业四年内攻读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辅修或双学位专业。

技术创新是推动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目前,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机构,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相对比较薄弱,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尚未普及,在教师教育中还不能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手段,这种情况难以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教师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是加强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素养。华中师大1998年启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研究计划,广泛开展了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和应用研究。目前,我校已自主开发了网络教资源管理平台,组织了6期网络课程立项建设,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00多万元,立项建设网络课程225门。

二是发挥技术优势,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作为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核心成员,我校努力构建人网、天网、地网相融通的教师教育体系,在更大范围内为基础教育提供引导与服务。与此同时,学校整合信息学院和教育学院等相关力量,投入近千万元组建了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三是重视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在全国师范院校中,我校较早开办教育技术学专业,不仅专门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而且承担全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学校借助教育技术基础平台实验室等教学条件,专为选择教师教育方向的学生设计了6个模块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项目。实践创新是推动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办学过程中,华中师大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改革实验、人才培养和培训、教育咨询和服务等工作,在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发展方面作出积极探索:

一是发挥教育研究优势,以理论服务基础教育。我校充分发挥教育学科优势,以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为研究重点,推出了系列研究成果,如在国内首倡“主体性教育”思想,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新教材开发和评价、教师培训等方面的研究,获得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科研经费近千万元,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

二是积极开展基础教育教改实验。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校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如农村中小学整体结构改革实验研究、中小学课程结构优化实验研究、中小学数学教育实验研究等,均坚持开展10年以上。其中,中小学整体结构改革实验研究跨鄂、湘两省,由原省教委发文确定为全省基础教育改革的龙头项目,并由省教委副主任担任实验领导组组长,形成重点实验学校33所、省级挂牌实验学校近百所、县级实验学校近千所的规模,并将一些薄弱学校转变为省市级示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