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旅融合方案范文

农旅融合方案精选(九篇)

农旅融合方案

第1篇:农旅融合方案范文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切实加强旅游项目建设。一是积极跟进31团楼兰城重建旅游建设项目,强化问题协调解决,目前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选址等工作,其他工作正有序推进。不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完成了31团、33团、34团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对2019年旅游发展专项基金、旅游基础设施补短板等项目进行了认真谋划部署。积极申请2020年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二是申报了2019年文化产业专项资金项目、旅游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29团博古其镇园九连设施农业园区旅游道路建设项目。8月,大力创建将军河和“丝路雄关”关楼AAA级景区。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充分利用一切时机,加大师市旅游招商引资力度, 陪同山东客商对环博斯腾湖、天格尔岛等旅游资源进行了重点推介,陪同西安谷禾田文旅考察铁门关市、库铁大道、29团香梨园、21团、25团、24团、31团,与郑州游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意向协议,投资房车营地建设、银沙滩景区项目、24团红酒项目。33团与深圳旅游协会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考察了阿拉峡海子等线路旅游。四是召开师市旅游发展大会。5月31日召开了师市旅游发展大会,会上明确下一步发展目标,确定下一步任务。师市旅游发展大会结束后,制定了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和扶持政策的通知。8月7日师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召开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上审议了《第二师铁门关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第二师铁门关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第二师铁门关市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19-2021)》、《第二师铁门关市以奖代补促进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

(二)切实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一是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清明”“五一”“端午”期间旅游市场安全工作的通知》,突出重点时段,对旅游市场进行了全方位、不间断巡查检查,实地深入到沙海、金彩、康辉、博斯腾酒店等旅行企业社就责任险、旅游安全、食品卫生等问题进行了专项检查;与工商等部门一道,组织开展了保健品市场整治“百日行动”。二是根据上级要求,对旅游厕所建设情况进行了自查检查。围绕暑期旅游安全,对旅游企业进行了检查。9月24日,师市文旅局陪同兵团文旅局对二师旅行社、酒店就旅游安全、食品卫生、业务档案等进行了专项检查。

(三)不断加大旅游招商力度。一是不断加大旅游工作兵地融合力度。主动与巴州旅游局协调沟通,将旅游工作纳入兵地融合发展大格局,组织参加了巴州“智慧旅游”“华夏航空2019夏秋季航线产品会暨万人游新疆启动仪式”、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工作会、举行“库铁大道”通车仪式,加强兵地融合,推进兵团与地方的交融。二是精心组织开展旅游节庆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铁门关元霄灯展”、联合团委、文广局、教育局等部门组织开展“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活动等旅游节庆活动,有效聚集起人气,拉动师市旅游发展。依托沙海旅行社组织开展了环塔克拉玛干精英徒步挑战赛等活动开展后响应效果颇大。三是加大旅游宣传推介。着力加大师市旅游宣传力度,组织参加了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积极参加了参加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陕西西安)、第十二届艺术节和文创产品博览会(上海)、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特别是廊坊518经贸洽谈会期间专门参加了京津冀旅游恳谈会,专题推介师市旅游资源收到了良好成效。

(四)创新开展旅游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铁门关市第二届丝路文化旅游节”,通过开城仪式及文艺演出、半程马拉松赛、美食节、特色商品、汽车展等活动,有效聚集了人气,提升了商气,扩大铁门关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活动期间接待游客30000人。精心开展5·19旅游宣传日活动。推出“中国旅游日”惠民措施近百项,参加国内旅游赠送库尔勒周边一日游、参加国内游赠送200元优惠卷、参加夕阳红,夏令营的客人送背包和帽子等,活动开展后响应效果颇大。

(五)深入开展休闲农业调查摸底。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师市旅游产业发展,对师市范围内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农家乐、休闲农庄、民俗村、休闲农业园区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详细了解其经营类型、接待能力、经营规模、区位布局、消费季节、特色项目等方面情况,为下步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下一步主要工作安排

(一)狠抓项目建设,夯实旅游发展基础。不断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各类旅游项目申报工作,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

(二)推进产业融合,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文化为依托,强化全域旅游思维,深入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不断释放旅游业综合带动功能。把美丽乡村、庭院经济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鼓励和支持职工开办农家乐、民宿,组织开展水果采摘、农事体验、节庆活动等业态。

(三)深化宣传营销,增强旅游发展动力。广泛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旅游宣传营销,加大对师市旅游资源、民俗风情、特色活动的宣传报道,不断提高师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扎实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和旅游产业博览交易会和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2019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推进工作。充分借助河北省对口援疆机会,加大兵地旅游融合力度,联合巴州旅游局共同邀请河北旅行商、媒体记者、旅游专家、旅游企业赴巴州二师踩线报道、市场调研,帮助设计旅游资源、线路宣传品,开展旅游项目投资合作对接。组织举办旅游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及导游等相关培训。

(四)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不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督促二十五团芦花港、二十二团桥头堡农家乐按标准建设完成旅游厕所。积极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加大对旅行社、星级饭店、星级餐馆等旅游服务领域的检查督导。健全完善旅游安全监管责任机制,持续开展旅游安全督导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区域内优质旅游资源较少,开发程度较低,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完善,与附近景区同质化严重,吸引力不强。

第2篇:农旅融合方案范文

关键词 网络信息文化;植入;桂林农业旅游社区;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4-0300-02

桂林是一个旅游城市,周边有很多的农业旅游社区,农业旅游的快速发展在桂林市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丽的桂林山水是大自然赋予桂林人民的一笔丰厚财富,如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在这块美玉里孕育着丰厚的文化。互联网是一个通往世界的窗口,体现着强大的不可抵挡的作用,它使世界变得更小,让人的眼界变得更宽阔。

联合国贸发会议最近的研究报告指出,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发展为国际旅游市场带来巨大的商机,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倾向通过现代通讯技术手段寻找旅游目的地,这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在互联网业界颇有声望的波士顿顾问公司(简称BCG)的最新报告指出,亚洲区的个人消费电子商务正在蓬勃发展,“企业对消费者”(B2C)的网上交易收入有望再翻1番。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颇有声望的公司网上的活动推动了亚太地区的B2C市场。由此可以得出,桂林市的网络信息文化与旅游文化资源的融合势在必行。

1 桂林市周边农业旅游文化略影

1.1 山

桂林的许多农村地区山峦绮丽,俯览群山,山石层层如绸缎相叠,春季山花竞相怒放,美丽非凡。壮观的龙胜农村地区梯田层层碧绿,为洗涤喧哗、净化人们心灵起到很好的作用。

1.2 水

桂林地区乡间的水清澈透明,空中云雾朦胧,山间绿树红花,河上竹筏小舟,旅游者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成了画中的人物。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让旅游者和当地的居民品味着生活的美好,提升着人们的生活品质,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洗涤着人们的心灵。

1.3 洞石

桂林乡间的洞奇石美,千姿百态,瑰丽壮观,鬼斧神工。洞奇、石美是桂林的“四绝”中的两绝。桂林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位于桂林西北郊的的一些岩洞路线迂回曲折,洞内色彩缤纷的钟乳石、石乳、石柱、石幔和石花,构成了众多五光十色的景物,美不胜收。

1.4 少数民族文化

以桂林市为中心,辐射到周边的12个县,浩瀚森林的苍翠葱郁,峰峦幽谷的神奇险峻,溪流瀑布的细泉奔腾,高山梯田的层层碧绿,壮、瑶、苗、侗、仫佬、毛南等10多个少数民族文化,无不对世界各国旅游者充满着神奇的诱惑。众多的少数民族节日,如四月初的龙胜红衣节、侗族花炮节、瑶族禁风节、壮族三月三、恭城桃花节等盛大节日也吸引着不少游客。这些都形成了独特的桂林人文景观文化。此外,桂林市少数民族村寨的建筑也风格奇异,坡前涧边的楼寨,红墙青瓦,颇具美感;风雨桥、吊脚楼依山傍水,体现了建筑与环境的自然协调,同时也将传统建筑思想精华融会其中,颇具观赏价值。

2 网络信息文化与桂林市的农业旅游文化的融合策略

2.1 成熟社区

桂林的旅游文化远不止“桂林市周边农业旅游文化略影”中提到的,那些是经过桂林市各界及旅游文化专业人士和桂林市人民长期努力,并经过时间和岁月洗礼已经成熟的旅游文化,这些旅游文化均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传播,为众多热爱桂林旅游文化的人们所熟知[1]。

2.2 不成熟的农业旅游社区

此外,还有许多在桂林工作生活多年的人都未曾去过并欣赏到的美丽“无名”的农村地区的美丽景色:有些景色是去过的朋友介绍的;有的是在旅友微信朋友圈中看到的,让人们发自内心地感叹风景如画[2]。

网络信息文化平台可以让热爱桂林旅游文化人士很集中地将这些新发现的景点在桂林旅游信息文化平台上,让从事旅游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开发,对弘扬桂林旅游文化和快速发展桂林农业旅游事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从而实现旅游文化的资源共享。

另外,也可以开设在线旅游企业网,通过资源共享来扩展价值空间。每一个专业人士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旅友不断发掘原始景点,专业人士组织开发,可以缩短开发的周期[3]。

2.3 融合策略

一个被旅友们无意发现的原始村景点,为专业人士组织开发后,可以在桂林市网络媒介和平台上做宣传。全球化是信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前任何形态的文化因地理障碍造成的交流障碍是不可克服的,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地理障碍已经不再成榻涣鞯恼习,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地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文化,信息文化将是全球性的,或具有全球性的。将其应用在桂林市旅游文化宣传中,是一种很好的工具。通过这样的宣传,让桂林新的旅游景点像醇香的美酒,飘荡在世界各国那些渴望在旅游中领略到美好的旅游者中间,让他们少走弯路,同时也为桂林市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3 桂林市乡土旅游社区文化与信息文化融合的教育培训

3.1 桂林市乡土旅游社区文化适应性

许多新发现的景点多在桂林市郊县的区域。随着旅游的发展,大量旅游者进入乡土农业旅游景区,可能面临较复杂的文化适应过程,景区文化也面临着变迁与发展的问题。旅游文化与互联网信息文化的融合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这是文化融合的适应性问题。教育培训可以加大这种文化融合的适应度。

由于桂林市乡土旅游社区文化与旅游者源区域某些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要增加桂林市乡土旅游文化向旅游者本土文化区域的延伸度和融合度,这样从业人员能真正与旅游者做让其感兴趣的沟通和交流,让非本土旅游者有宾至如归的温暖情怀[4]。

但是,距离以及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让景区从业人员无法在短期内寻找到旅游者的兴趣爱好点,这就得借助于信息文化平台。

3.2 乡土旅游社区文化与信息文化融合的教育培训

在职培训机构在课程设置和培训内容上要多考虑这些问题,使得乡土社区从业人员在经过培训后,可以灵活地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收集和整理来自世界各国旅游爱好者的习惯、风俗和民情,有的放矢地将这些异地文化融合在乡土社区的旅游服务中。这样旅游者既能领略到本地奇异美妙的风土人情和绝妙的景观,又能在异地体会到家乡的温暖[5]。

而旅游院校可以考虑开设一些专业,比如旅游计算机应用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完成学业后可以走进乡土社区,特别是来自这些社区的学生。这些毕业生可以为地方旅游从业人员建立旅游文化网站,并对其进行维护,及时更新网页信息,加强对从业人员在旅游淡季计算机知识的培训,比如办公软件结合社区旅游管理的应用、摄影作品的计算机图象处理、数据的搜索和筛选、电子商务平台的使用等等。

这样乡土社区旅游工作人员就可以灵活地使用计算机进行日常的旅游资料报表及数据的整理,游客数据库的建立,也可以熟练地将日常生活中拍摄到的美丽乡土风光、民俗照片,经过系列计算机图象软件的技术处理,到旅游文化网站上,让旅游文化网站更加精彩、生动;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有效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图表创建等工作;可以旅游服务的项目、线路、价目等。

网站负责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地更新网络旅游信息服务内容,及时地将网络信息沟通平台的生动性、实效性及互动效果加以完善。

这些工作的原始资料都来自社区旅游工作人员。这样可以减轻网站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数据的原始性和质量也得到很好的保证,更利于旅游者和从业人员的沟通。

同时,网站工作人员还可以信息,将当地农民的土特产拿到网络上销售,那么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样可以融入到桂林市乡土旅游社区中。旅游电子商务信息文化既可以富裕地方农民,也为桂林市的土特产做了很好的宣传,使桂林的乡土旅游文化与信息文化真正地融合在一起。数据后台资料的建立还可以为桂林市旅游文化发展提供很多有用的数据资源,以供给学者和专家们共享。

当然由于信息网络的结构是开放的和高度自组织的,在这种开放的技术环境中人们可以在网上随时随地地以匿名的方式浏览各种信息发表各种看法,这为信息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因此,在信息获取的同时,要注意在培训过程中加强对本土旅游从业人员的自治性、自律性的教育。

3.3 需要考虑的问题

总之,在实现旅游社区文化与旅游信息文化的融合的培训过程中,同时要考虑几个问题:第一,网站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问题;第二,乡土社区旅游从业人员的计算机网络使用技能的培训问题;第三,各国本土文化的收集、、筛选、组织;第四,自治性、自律性的教育问题。

4 桂林市旅游文化与信息文化交融的具体个案

4.1 红岩村个案

很多年前的一次节假日,单位组织旅游,去了一个叫红岩村的地方,这样的一个不知名的景点带给旅游者有关美丽的震撼却是惊人的。

红岩村的景色让旅游者从内心读到一种震撼心灵的美丽。透明的溪流映着山石的红色,配上山中的翠绿,堪称人间仙境。但是互联网上有关红岩村旅游的广告介绍却很少。多年过去了,除了记得那里很美,山石是红色的,水很清澈,树很奇特,却始终没有再去。因为这个地方的旅游文化与信息文化融合不够。

若能经常在互联网络上看到红岩村美丽的景色,回忆会让旅游者再次关注红岩村,从另外的角度观赏其独特的美丽,那么作为旅游者,定会再去;如果有专人为这些美丽的树木景观撰写出独特而让人回味的文字,那么作为旅游者,知道红岩村还有许多更深层的文化信息的时候,就一定能激发再去的愿望。这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也许现在红岩村有了很大的改观。

4.2 古东瀑布个案

另外的一个地方是位于桂林灵川郊外的古东瀑布。这个景区水路爬瀑布是一种创新和特色,是激发旅游者再去的诱因。

第一次去,没有走水路,下山时见到那些台阶上用桂林方言书写的文字,当时未能细细品味。如果了解了桂林方言,知道了很多与方言相关的让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就会想再去细细品读和玩味。

第二次去,体会到了走水路的乐趣,知道了古东是最好的避暑旅游点,同时也细细阅读了那些石阶上的桂林方言,让人开怀、舒心。

第三次去,是带东北的大学同学去的,做了一回开心的全程导游,也为同学解释并用桂林话阅读了那里的文字,讲述了从互联网上搜寻来的典故。走水路的快乐不用提,桂林的方言和板路带给的感觉也是愉悦的,一起回忆起在哈尔滨上大学时来自不同地域同学的方言和笑话。

从那以后,每次在互联网络上看到古东瀑布的宣传,就想起那些有趣味的桂林方言,还有爬瀑布带来的乐趣。网络信息文化和旅游文化如果融合得好,可以为景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其实红岩村和古东瀑布比起来,红岩村的景色更新奇更独特,古东实际上就一个瀑布群,全国的瀑布很多,大同小异。但是创新和善于使用信息文化与旅游文化的融合为古东带来了很多的收益。

5 结语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其实桂林周边许多农村社区的风景都有独特的韵味。之所以看这个风景比那个风景更美,是因为看惯了本地风景,当发现有不同于原来欣赏过的风景特色和其他的内涵,会觉得这个风景比那个风景更美。借助网络信息平台,把网络信息文化和桂林农业旅游文化进行完美的融合,使桂林市和郊县的每个成熟或者待挖掘的旅游景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在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上加强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应用的普及,借助于网络信息文化的平台加以独特的宣传,让世界各国有不同审美需求的旅行者选择自己的旅游需求,在其过程中感受独特、温暖的情怀并留下舒心的记忆是最重要的。网络信息文化植入桂林农业旅游社区实现起来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6 参考文献

[1] 肖建中.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2] 赵建华.农业多元价值导向下郑州城郊宜农社区发展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3] 梁伟军.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第3篇:农旅融合方案范文

1、农业生态旅游的特点及类型

1.1 农业生态旅游的特点

(1) 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旅游资源可以简要的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与工业不同,农业本身就包含许多自然属性,如土地、气候、水源等,因此注定了农业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人们在劳作和生活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将文化与农业融为一体,为农业增添了新的内涵,如农村的农耕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正是农业携带的各种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融合,才形成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吸引物,吸引城镇居民回归自然。

(2) 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中国在地理上跨越面积大,地理区位的不同导致农业耕作条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北方干旱,多种植小麦,南方高温,多种植水稻。在这种巨大的差异下,地区之间的文化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就写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特定的地域、气候环境,使得人们的耕作方式、生活习惯、居住建筑都富有地区特色,如陕西全年干旱少雨,人们就住在窑洞里;福建等地全面湿热,人们为了防止洪水冲击,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吊脚楼。

(3)具有资源利用率强的特点。农业生态旅游既具有农业的属性,又具有旅游业的属性。农业耕作要依赖当年的气候、降水量、温度等自然条件;而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表现为人们出游的时间的不固定性。两者之间共同作用,相互补充,能够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创造多重经济效益。在气候条件不利于传统农作物耕种时,可以选择种植成熟期短的植物,满足游客体验农耕的需求;在气候条件有利时,种植传统农作物,通过传授种植知识、技巧等方式提高农业生态旅游的知识性。

(4) 具有体验性强的功能。农业生态旅游除了具有生态旅游的特性之外,与其他旅游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参与性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旅游活动。旅游者要自己种植农作物、除杂草、收获果实才能够体会到农业生态旅游的乐趣。旅游者参与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参与农作物的耕种、果实的采摘、家禽的喂养等多种方式,深度体验农业生态旅游。

1.2 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形式。从我国目前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来看,不同地域之间农业生态旅游存在形式有所差异,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观光型农园:主要以展示各种农产品为主,介绍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及生产过程。通过开放农产品种植园区,满足游客观光、采摘、品尝果实等各种需求。同时,根据园区自身实力配备多媒体、指示牌等,展现农业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如广东省番禹龙农业大观园。

农业公园:将农业生产、农产品交易、旅游者休闲融为一体。农业公园一般以高技术农业生产、农村自然环境、农村民风民俗为主要内容,方便游客多样化的体验农业生态旅游。目前国内农业公园多是综合性的,包括服务区、观光区、水果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

民宿农庄:以乡村宁静的环境、独特的乡村文化和丰富的农产品吸引近距离的旅游者。旅游者在农庄内干农家活、吃农家饭、住农家房,真正体验农民日常的生活;如山东泰安的家庭农庄。

2.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生态旅游认识上存在误区。农业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个分支,具有生态旅游的重要特性,即旅游者渴望体验原生态自然及人文环境。而许多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商和当地政府加大投资力度,盲目的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大规模的修建楼房,将原本乡土气息浓郁的乡村,改为坐落在乡村的“城市”。不仅不能够吸引旅游者,反而让前来旅游的游客失望而归。此外,有的地方仅仅把农业生态旅游作为吸引游客的噱头,当地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当地的文化在缺乏保护意识下被游客所同化,失去了生态旅游的内涵。

2.2政府引导不到位。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政府部门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农业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分支,涉及的行业众多,如林业、牧业、建筑业、餐饮业、旅游业;需要政府部门统一、协调各个行业同步发展。但目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缺乏政府部门的有效管理,造成行业混乱、旅游产品良莠不齐等现象。

2.3 旅游产品同质性严重。农业生态旅游具有地域差异性大的特点,但纵观我国各地发展现状,开发的项目多为观光型农园、农业园区等;而活动的形式仅仅局限于“干农家活、吃农家饭、住农家房”的层面,旅游产品同质性严重,文化性不强,缺乏高端、精品旅游项目;导致游客在目的地滞留时间短、重游率低。部分旅游地已注意参与对农业生态旅游的重要性,但挖掘还不够深入,造成旅游产品形式过于单一,落入“春季赏花、秋季摘果”的俗套。[4]

3、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农业生态旅游规划要合理。在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前,必须对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以及目标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特色拟定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应涉及对产业的布局、对客源市场的分析,并且充分挖掘当地特色的资源,发展具有独特性、条件优越的旅游地区。在开发过程中,要进行综合性、多样化的旅游活动项目设计,将生态旅游与农业完美的结合,将现代化农业科技、农业知识与生态旅游理念融合,充分体现出农业生态旅游的参与性、观赏性、科教性、娱乐性,尽可能的发挥农业生态旅游多样化特性。

3.2 完善行业经营管理制度。健全的行业经营管理制度是行业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些制度既要约束经营者的行为,同时也要约束旅游者的行为。一方面,农业生态旅游经营者多数为农民,缺乏管理经验与意识,造成服务和管理质量不高。另一方面,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文明现象,造成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行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建立,从旅游的六要素方面约束经营者和旅游者的行为,既提高了旅游地的接待条件和能力,又能够督促旅游者制约不文明行为,从而促进农业生态旅游健康的发展。

3.3 政府部门加强监管意识。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农民是发展的主体,政府是行业发展的倡导者和支持者。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行业法规法规,保证行业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此外,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组织,定期不定期的明察暗访,以保证法律法规起到监管和保护的作用。另外,应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积极的参与农业生态旅游。

第4篇:农旅融合方案范文

【关键词】 创意农业;创意农业旅游;现状;建议

一、创意农业的概念

研究创意农业,首先要以农业产业化为起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新的发展契机。创意农业是农业产业化运作的一种新的形式,是指利用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资源,发挥创意、创新构思,研发设计出具有独特性的创意农产品或活动,具有为城市功能转型、为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的特点[1]。

二、创意农业旅游的内涵

创意农业旅游是以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资源为基础,通过创意理念、文化、技术的提升,创造出具有旅游吸引力、带来农业和旅游业双重收益的旅游新业态。如果将创意农业旅游比喻为一个人体结构,那么它的构成也就诠释了它的内涵。

1.农业生产过程及产出品是骨架。

农业的产中、产前、产后全过程的投入品(技术、品种及物资等)、生产过程及产出品是创意旅游农业主要对象和基础,以多彩的农村生活为特色,以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在农村范围、有农民参与、有游客融入的农业活动。因此说,创意农业旅游是创意、农业和旅游的完美融合。

2.旅游经营行为是血肉。

创意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必须有旅游者参与,由旅游活动带来收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因此,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产品)和将二者联系起来的介体(经营行为)是构成创意旅游农业的必要构成条件[3]。

3.智力富集是灵魂。

创意农业产品凝聚着人的创造力,与传统农业相比,智力富集是创意农业旅游的灵魂所在。通过技术、理念等方面的创新,赋予农业新的旅游生命力,提供智力支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的融合和升级。

4.高文化附加值是特色。

创意农业的重点在文化。将单纯的农业生产与农耕文化结合起来,将农产品与文化开发结合起来。将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过程赋予文化内涵和价值,给人以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提高了农业的文化附加值。即有效地将科技、文化、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创意元素,融入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使农业与旅游市场消费需求衔接,创造出满足旅游和农业双重市场需求、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型农业旅游发展模式[2]。

三、创意农业旅游根本在于创意

1.种植方式和方法上打破常规,敢于创新

打破“横平竖直”的传统农业种植形式,使农作物行成一种有特定含义的图案或形状,如迷宫、地图等;打破种植区域上的局限,将山区的一条沟、一个谷、一个村庄,甚至一个乡镇,都按照统一的思路进行规划,产生规模效应,使创意农业与旅游紧密结合;改变种植的劳动主体,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扩大宣传,使得旅游者参与到整个的农业生产活动中来,满足他们回归自然、体验农耕文化和休闲健身的愿望。

2.种植品种上讲求新奇,敢于创新

人们对新鲜事物总是好奇的,求新猎奇是人类的天性。所以谁能在这一点上满足消费者谁就能赢得消费者;将城市里的园艺艺术引用到创意农业旅游上来,把农作物的颜色、高矮、大小等合理搭配,使之形成景观;通过将不同成熟期的农作物合理搭配,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的采摘欲望,并能进一步提高收益。

3.营销方式和广告宣传上标新立异,提高辨识度

通过各种节庆活动提高知名度,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者体验与以往不同的节庆;大力开展观光采摘,农民节省人力和运输成本,消费者体验农耕文化回归自然,一举夺得;采摘与健身休闲相结合,开展健身项目,甚至精彩组织特色比赛,丰富休闲内容,延长消费者滞留时间。

四、我国创意农业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产业链条短,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特色农产品缺少唯一性,且未形成品牌和规模;旅游农产品的创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尚待提高;创意农业旅游节庆活动的高端化还需加强。创意类型还需拓展;创意农产品品牌运作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紧缺。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给他们在接受新观念、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带来极大困难。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农民对创意农业的认识和了解不足,土地流转和融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我国创意农业旅游发展建议

针对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政府主导,科学规划

将创意农业旅游纳入国家创意产业旅游的范畴,强化组织领导,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整合资源,聚集资金。编制创意农业旅游发展规划,做到有组织保障、有计划导向、有优先领域、有重点项目、有资金保证,促进创意农业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2.以农为本,加强产业融合

建立创意农业产业园区、创意农业总部基地、打造中国创意农业百亿产业园区,建立中国创意农业产业带,打造创意农业万亿产业,发挥产业功能集聚和重大项目带动的作用,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互动与融合。

3.开拓创新,实现产业链延伸

开发高端农业节庆模式,如“创业农业旅游博览会”“创意农业旅游文化节”等高端农业节庆活动,此外还可发展创意农业教育旅游,创意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以获得更多的增值并实现产业链延伸。

4.低碳节能,确保可持续

在产业融合过程中难免会有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要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的提高能源利用率,真正达到“绿色、环保、可持续”。

第5篇:农旅融合方案范文

一、农旅融合模式下的传统农业园区转型与重构框架体系

目前,学术界虽未对农旅融合的概念作具体界定,但对其发生机制与本质特征已有共识,即农旅融合的本质是创新,农业与旅游业交叉联动而形成新型业态,正成为当前我国传统农业园区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与路径之一。且我国传统农业园区的“农旅融合”模式才刚起步,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其产业融合对策的研究如王安文(2016)就从产业、空间、功能、文化四个方面探讨了德江县农旅融合的发展路径。本文从产业经济、功能空间、景观生态、支撑体系、管理经营、五个转型方向所构建的框架体系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以实现农旅融合与园区转型与重构,具体如图1。

二、案例研究

(一)@区概况

地处秦巴山南麓川陕结合部的广元朝天区、利州区、旺苍县等三县区交界处的汪家乡蓝莓园,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过渡到温带气候,夏热冬暖,四季分明,空气质量极好,森林覆盖率高。其海拔、土地酸碱度和有机质富含量、光照使得玉米、荞麦、“三木”药材、天麻、香菇、蓝莓等作物生长良好。并且广元市、朝天和曾家山景区的旅游经济条件和发达的交通路网,使得该地区位优势明显。

(二)汪家乡蓝莓观光园的转型策略

1.产业深度融合策略

基于当前蓝莓园产品开发层次低和功能单一,经济效益低,体制不顺,接待水平弱等一系列问题。规划选取蓝莓、蓝色寓意、蓝色时间、蓝色音乐和蓝调精神5个“蓝”元素和蓝调文化、佛禅文化、女皇(女性)文化3个文化元素,以花果木、休闲度假为产业引擎,带动区内创意精品农业、文化产业、特色手工业以及旅游商品、农副产品和养生产品等加工产业的融合发展。目前已逐步形成以高端度假为核心,蓝莓花海、乡野民宿、康体运动、文化体验为辅的五大空间景观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高端养生度假品牌产品体系。

2.空间结构转型策略

基于由小景点向大景区空间转型战略思维,整合当地五大特色资源,优化布局,延长产业链,强化科技,拓展农业功能,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等措施,最终构建一心(蓝调服务中心)一镇(蓝色风情小镇)三区(蓝田果庄采摘区、蓝花漫山休闲区、蓝山康体运动区)两谷(蓝心谷、悠蓝逸养谷)的空间结构。

3.支撑体系优化策略

蓝莓园应在平衡游客量的前提下从基础设施(包括旅游交通、给排水、电力电信、环卫设施)、服务设施(包括乡村餐饮、乡村民宿、休闲娱乐、特色购物、标识设施、医疗服务)、防灾(包括虫害、消防、抗震、防洪以及紧急救助)三层面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完善,提高服务水平和运作效率。

4.景观生态营建策略

应巧妙融合原有植物、湖泊与溪流水势、山体、良田、村落等自然原生元素,改造原农村风貌打造高端度假环境格局。同时提炼该地非物质形态乡土景观元素,将蓝莓文化以及蓝调文化特色用艺术手法变为可视景观形象,并依托园内良好建筑群落,集中打造以自然主题元素特色名宿区。

5.管理经营体系

深度挖掘三大文化,紧抓蓝莓产业,创建“蓝调”为主题的蓝文化旅游品牌。并采用O2O营销模式做到线上下双渗透加强诸如SNS、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和旅游咨询平台(包括网络软文和地图信息、销售信息)的创建与运营,大力合作传统媒体,精准投放如百度、腾讯等顶级门户造势,并通过四季节事活动,引爆市场关注度。

6.旅游路线设计

第6篇:农旅融合方案范文

关键词:旅游经济;主要形式;旅游精品;发展趋势

2006年04月24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会的最新报告预测,中国将在10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旅游和旅行经济强国。报告预测,2006年中国在旅游和旅行上的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等将实际增长14%,达27703亿元,预计2007年至2016年,年均增长8.7%,旅游和旅行经济的直接、间接贡献加在一起为国内生产总值13.7%。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旅游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越来越重,旅游经济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旅游经济的几种形式

(一)利用特色产品举办大型庆祝会、商贸会高层论坛来牵线搭桥,吸引游客。例如扬州每年都搞的“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台商投资洽谈会”“扬州经济发展高层论坛”等各项活动就吸引了大量投资商和游客同,时也很好地宣传了扬州。

(二)利用具有特色的风土人情、风景名胜等人文景观吸引游客,游览山水,瞻仰前贤,参观宗教建筑,了解民俗风情。扬州近来挖掘、整理、修建了朱自清故居、八怪纪念馆、宗教禅寺平山堂、观音山等。现在很热的红色旅游,也是这种形式,此外还有丽江的东巴文化、泸沽湖的女儿国等。

(三)利用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回归自然。例如九寨沟的水、张家界的山、青藏高原的冰雪、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等。此外,还有沙漠访古、海底探险等形式。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为风光旅游提供了无尽的资源。

二、发展旅游经济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旅游经济与名城保护的关系。旅游经济与名城保护应该相得益彰,名城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正因为有了名城,旅游资源才更加丰富。名城又是旅游亮点,有很高的知名度,能吸引四方游客。名城保护得好,能延长旅游资源使用时间,吸引大量游客。旅游经济靠名城吸引资金、吸引游客;名城又靠旅游经济发展实力,来装饰、保护、发展。旅游经济在名城会得到更大助推力,名城实力增强后又会促进旅游经济更快发展。

(二)旅游经济与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关系。旅游经济是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杠杆,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为旅游经济增加了实力,又反过来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但经济快速增长必须是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工农业是服务业的基础,服务业快速增长才能实现工农业的产值,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旅游经济与社会经济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三)发展旅游经济与规章制度和法制健全的关系。服务不规范、旅游接待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法制不严密是发展旅游经济最大的障碍。游客们满怀热情而来,却遭遇住宿、餐饮、游览收费不合理,卫生未能达到标准,游览项目打折扣,在正规商店买的珠宝首饰也是假货等,导游吃回扣更是公开的秘密。要杜绝这些情况的发生,净化旅游环境,必须健全规章制度,严明法纪,为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在法制建设的同时,还应进行道德教育,大力宣传“八荣、八耻”,在旅游业树立讲道德、知荣辱,游客与导游间、游客与环境间和谐友好的新风气。

三、旅游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趋势也有了新的方向,突出表现为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农民和大学生旅游、参与互动型旅游。

(一)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确保旅游事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共存、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同时也包括到森林、海滨、乡村这样一些生态环境好,让人可以和大自然结合在一起的旅游方式。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很大发展,但由于缺乏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指导,我国目前有近四分之一的自然保护区遭破坏,有十分之一强的旅游景观出现旅游资源退化,有些地方甚至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青藏铁路开通带来的旅游热潮,向人们打开了我国最大的绿色净土,若不注意生态环保,这块净土终将消失。发展生态旅的关键在于节省资源,保护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态平衡。

(二)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是指以景点内涵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学、艺术、民俗风情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旅游方式。文化动机是旅游者最重要的旅游动机之一,旅游活动主要属于精神文化活动的范畴,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名胜古迹等更具精神人文和心灵感悟性,能使人得到更多的教益。一流品位的山水和自然景观,也都在不断加工中被注入、融合了文化因素,并因此而大大增强了其审美价值。如果没有了那些早已融入了它们肌体风骨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故事、神话、传说、诗词文章,楼台亭阁、殿堂庙宇、碑刻雕塑、民俗风情等等,那么它们的价值、品位和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形成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各级各类文化旅游产品。

(三)农民与大学生旅游。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会成为旅游市场的消费者或潜在的消费者。他们的旅游以城市风光和游乐项目为主,对吃、住、行的要求不高,只求开心、新奇。和一般旅游者不同的是,他们不但是旅游者,还是农业生产的经营者。如果能在旅游的同时,还为他们设计一些先进农业生产的观光,农产品信息的交流,会更受他们的欢迎。大力开发农民旅游市场,设计适合他们需要的线路、项目,为他们提供耐心热情的服务,我国这样一个人数最大的群体,会逐渐成为旅游市场最大的顾客群。这不但对发展旅游业,更主要的是对提高农民群体的文化素质,都有极大的意义。

(四)参与互动型旅游。人们旅游动机重要的就是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改变和解脱,释放压力,放松身心。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满足于旅游中单纯地看和听,要求参与互动。同时,现代社会的人即使在休闲场合也不愿作被动者,愿意做各种活动的参与者。世界旅游景点中效益最好的依次是美国的迪斯尼乐园、东京的迪斯尼乐园、香港的海洋公园,三者共同的特点就是参与互动。不分年龄、性别、身份、种族、肤色的人完全被那种欢乐的气氛感染,毫无保留地投入其中,身心得到完全的释放。这种游乐项目也许是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释放自己最好、也是最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多参与这样的活动,不但有助于心理健康,甚至对一些封闭、刻板、孤僻的性格会起到很好的改变作用,这也许就是人们喜欢参与互动型游乐项目的原因。目前我国本土类似的旅游景点极少,且质量不高,服务不到位,很难满足国人这方面的需要,也是我国旅游业的一大损失。要开发此类项目,必须经严格的规划,根据我国的国情、民族性格特点,社会习俗进行设计,以求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第7篇:农旅融合方案范文

 

一、农林院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优势分析

 

(一)社会发展趋势

 

1.生态旅游的兴起与快速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实践把人与自然紧紧地联

 

系起来,即建设生态型和谐社会,在此背景下,高校也提倡办学生态化、推动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此相应建筑专业有园林建筑方向,法学专业有环境法学方向,信息专业有信息化林业方向,旅游管理增设生态旅游方向。中国旅游局民意调查显示,生态旅游是最受欢迎的旅游主题,2009年1月1日,由国家旅游局、海南省政府主办的2009年中国生态旅游年启动仪式在海南三亚举行。生态旅游正成为最受游客们追捧的一种旅游模式,越来越多的旅游区域如河南、山西、西藏在旅游路线方面都推出了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因此,结合农林院校的办学特色,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中侧重并加大生态旅游增进环保、崇尚绿色、倡导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旅游特色的教育,形成农林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事实证明,具有生态旅游知识的高水平人才,是我国旅游行业长效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国内这方面的人才紧缺,这恰恰是农林院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_个重要机遇与巨大优势。

 

2.“三农”问题愈加受到重视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锁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三农”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重要时期,更加受到重视。发展现代农业,息化和农产品科技含量以及绿色农业服务业的重要使命便落到了高等院校的肩上,对于农林院校而言,是_个难得的机遇。农林院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本身就独具鲜明的农林特色,在和谐解决“三农问题”的进程中将大有作为,既使我们在现代服务业与农业中找到了用武之地,又为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育人舞台与就业创业空间。

 

3.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也掀起了“低碳潮”。从2005年国家能源领导小组成立到2010年两会代表、委员在北京召开“论低碳之路”座谈会,国家低碳经济政策陆续出台。我国利用上海世博会的机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它与农林院校的办学目标、发展方向不谋而合。生态旅游是低碳的_个重要内涵和目标,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必将带动生态旅游的发展=“广东省低碳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于2010年6月在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挂牌成立,该学院于2006年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直以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为教育特色,该研究中心的成立有助于促进该校林学、旅游管理、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融合与发展,从而提高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知名度和实力。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前景将更加光明。

 

(二)农林院校自身优势

 

与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相比,农林院校拥有雄厚的占据领先地位的农林教学资源。绝大部分高等农林院校都设有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园林、城市规划、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等专业,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经验的储备等方面都可以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知识的构建提供有力的保障2。

 

农林院校有实验田、温室、网室、大片动植物区等旅游生态资源,可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教学基地。而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如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也是农林院校的挂钩实习与实践基地。生态旅游区在旅游景区景点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可为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实习单位和更为广阔的就业资源。

 

二、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一)学生专业认同感不强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大多是出于喜欢旅游这一心态,忽略了“管理”二字。入学后发现认知与现实反差较大,专业认同度较弱。此外,旅游行业的低门槛导致企业招聘的对象是高技能型,对学历要求不高的人才,且进入企业后都从最底层做起,现实情况是,专科生和本科生都会被放在同—个应聘地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感到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甚至由于刚开始技能不如专科生而出现自卑情绪,认为自身没有竞争优势,这对在校学生而言是_种专业思想压力。另外,该专业的毕业生流向其他行业的比例较高,出现低就业率高流失率的现象,导致在校生的专业认同感不强。农林院校因其优势是农林学科等,在当前生态旅游还没有充分发展的背景下,其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会相对较窄H。

 

(二)课程设计失调

 

旅游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技能的要求很高。但一些高校的课程设计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突出表现在:

 

1.理论更新与实践操作脱节

 

我国旅游行业发展迅速,信息更新速度快,要求旅游知识的及时更新,目前高校理论更新稍显滞后,教材更新较慢,学生掌握的知识没有及时“刷新”,如毕业生普遍反映学不能致用,实际操作与课堂所学有较大区别。

 

2.专业实习被视为“辅助性”课程

 

教学实习场所缺少且相对简陋,没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教学实习安排,形式化现象严重。学生对实习课不重视,实践、创新与应用能力都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3.实习管理松散,指导不到位

 

课程实习缺乏明确的计划,教师也没有进行实质性、深入性的指导。而农林特色课程教育与共性的旅游管理科学教育在教学大纲中没有得到合理体现,共性与个性课程设计失调。

 

(三)教学方式单_

 

目前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还属于传统模式,其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实习以被动性实践为中心,学习方式单调,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不佳。事实证明,_些农林院校对新兴的旅游管理专业重视不够,又扩招过快,教学软硬件跟不上,只能采取单一可行的教学方式,不能切实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薄弱

 

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行业相关度高、就业容量大、就业领域宽,但就业门槛低,人才流动快而多,因此,该专业的大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就业择业时容易产生一些认识误区,尤其是自我定位方面,经常出现眼高手低,看不起基层工作的现象,或者与专科生相比而质疑自身价值,因此,科学的职业规划教育及就业指导对该专业大学生是极其重要的。但目前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处在初始阶段,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特别是由于学生个性差异大、人数多,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难以实施。同时,农林院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时间不长,正处于探索期,如何结合专业和学科特点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是_个现实的问题。

 

总而言之,由于全国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逐年增加,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多,农林院校开设专业的时间不长,特色和优势发挥不够明显,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再加上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发达国家,因此,人才培养质量良莠不齐,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就业竞争力有待加强。

 

三、提高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_)树立一种育人理念:以生为本

 

学生是学校生存的根本,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农林院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实习、就业指导、教育管理等方面,都要尊重和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时代背景。如针对学生在学习农林学科知识上比较吃力,要加强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法,推行教师带队、学生组队外出实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知识记忆与理解。

 

(二)发挥一种自身优势:生态型教学知识库

 

农林院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固然存在挑战,但

 

自身办学特色也是显而易见的,应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全世界对低碳经济的追求,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生态文明的兴起,生态知识的积累,农林院校生态特色专业的办学底蕴,都为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要充分利用生态型教学知识库,加强管理型与生态型知识的融合,培养有特色的人才。

 

(三)强化一种意识:学生专业认同感

 

针对一些学生对农林院校存在偏见,对农林院

 

校兴办的旅游管理专业认同感不强的问题,要通过新生入学教育、班团活动、专业竞赛、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校友资源开发以及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群策群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学习自信心,引导学生明确专业、就业与事业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断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增强学生的技能,提高学生做人做事的素质与能力。

 

(四)完善一个方案: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方案

 

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案。针对当前一些农林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专业课程设计失调、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等系列问题,学校有关部门和专业负责人要在“教学以生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育人方针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方案进行足够而且及时的创新和完善。首先,是要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特性,增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方案中的地位和比重,通过专业实习、团队课题作业研究、科技创新和专业学术竞赛,增强旅游管理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动手能力。其次,是要加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素质培养,特别是通过课程引导和实践安排,启发学生进行自学、团队学习,推动教学由单向转向双向,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真正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最后,是要加强农林院校的通识教育。旅游管理是管理学科范畴,本科毕业生领取的是管理学学位,因此,不能顾此失彼,要协调好生态特色与管理学知识的关系,加强包括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在内的人文学科知识的教育,激发大学生融会贯通的潜能,切实培养全面发展的旅游管理高素质人才。

 

(五)加强一个队伍建设:师资队伍

 

教学相长,教是学的基础,优质的师资队伍是提升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要积极聘请校外知名行业专家、教授和颇有心得的相关企事业单位管理者、企业家来学校讲学、开办讲座和实习实践指导,通过与他们交流学习,多方面开拓了解、掌握旅游行业发展动态的信息渠道。还要选派_些责任心强、工作勤恳、有_定外语基础的教师到生态旅游开展较早、发展较成熟的国家进修、学习和考察;到具有不同学科优势的院校进行访问,或以实习教师或见习者的身份,进驻宾馆、饭店的各个服务、管理岗位,进_步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丰富专业经验。

 

(六)优化一门指导课程: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针对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就业方向,结合社会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农林院校旅游管理本科生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要把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贯彻于学生四年的学习中,把职业规划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把技能培养与素质提升紧密结合起来,一年级主要是进行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二年级的教学把重心放在专业课上,同时引导学生开展职业心理测试,让学生对旅游管理就业方向和自身就业选择有进_步的了解与评估。三四年级则应进行专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学生选择不同方向的旅游专业模块,如生态旅游、酒店管理、会展或旅行社方向等。

 

(七)利用一批育人资源:图书馆与校友资源

 

1.图书教材

 

农林院校图书馆更多地是收藏农林理工类图书,对旅游管理等新兴学科的藏书量还不够。要购置大量学科书籍与杂志,完善电子阅览室和网上图书馆,发挥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开拓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2.校友体系

 

校友在协助毕业生实习、就业,提供专业学生学习资源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是人才培养过程中隐性的资源库。要建立一个强大的校友体系,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推动人才培养。旅游管理在农林院校大多是新开设的专业,人数少,更容易联系,他们的就业方向和发展路径更值得总结与借鉴。

 

3.社会资源

 

当前,现代服务行业快速发展,对“三农”问题的愈加重视,以及社会对生态文明和低碳经济的追崇,为农林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必须要利用社会包括资金、人才和政策等在内的各项资源发展好专业,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综合实力,这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八)畅通一条培养路径:产学研通力合作

第8篇:农旅融合方案范文

关键词:文旅融合;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实践

一、引言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乡村振兴的任务和价值追求是文化振兴,而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如何将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农业三者进行有机融合,并推进文、旅、农一体化融合发展,解决此问题的落实落地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以乡村产业振兴为目标,加快农村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推进乡村休闲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体系是落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开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基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乡村振兴需依托乡土特色资源、生态环境资源、人文历史资源等创建乡土文化旅游品牌,并促进乡村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利用“文化+产业+旅游”的多元模式,使其成为乡村文化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国内外的大多数专家学者以公共理论研究为基础,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研究。国外学者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和实践性研究较少,而在重点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方面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提供借鉴。国内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起步较晚,随着城市化进程,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举措的提出,专家们已着手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本文旨在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文旅融合的方式、类型和机制,以期发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困境,寻求其解决途径,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体系,为公共文化事业和农、文、旅产业振兴提供实践参考。

二、文旅融合的节点

“文旅融合”作为一个热点话题,与多方关联。“文”与“旅”融合中的“融合”有具体业务工作深度整合的意思,真正为验证职能机构合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产生。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相辅相成的关系体现,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文化产业具备的亲和力与凝聚力助推旅游产业拥有更强的获得感和认同感。因此需要我们本着“宜融则融”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在两个产业链上找到能够融合的节点(见图1),勾画出文旅融合的原则、产品与服务、宣传与营销等运作机制。(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点。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在文旅融合成为热门话题前就存在的,从图1可看出,在宏观上文化与旅游的耦合性。首先,我们通过文化价值观体系的引导功能,去实现旅游产业从业者与旅游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从业者为旅游者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与服务,旅游者从旅游产品和服务中获得附加的体验感知价值,并得以提升自我文化认知和遵守行为方式准则。其次,通过多方参与的手段,治理旅游行业主体准入门槛低所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为旅游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最后,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将政策治理的目标借助旅游经济实现途径而达成,从而形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互促发展。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文化资源中的经济功能日益体现,各种文化资源需要依托旅游产业的发展来实现其经济价值[1]。文化以旅游为载体,最终可以结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互促互利的硕果。(二)文旅融合是全面的融合。按照通常的价值观,追求文化与旅游的全面融合是必然的,与其说是技术问题倒不如说是价值观问题。但是,从实践层面,文化与旅游的局部融合比全面融合更容易,按照“能融尽融”或“宜融则融”的实事求是的指导性原则,我们应该把两种类型的融合看作是不同阶段的融合,两项产业在不同领域的“理念融合、交流融合、市场融合、产业融合、职能融合、服务融合”等科学、合理的全面融合。(三)文旅融合是内在需求的融合。当我们笼统地讲文旅融合时,“文”的内涵往往不太明确,在以往的解释中,文化是以人文特色资源、文化创意产业的形式与旅游产品相结合,而“旅”的释义比较明确,专指旅游产业。在各地区打破文化与旅游的体制分割障碍发展的形势下,历史文化的优势转化成文旅产业的优势,并为旅游产品的增值提供服务。从文旅融合落实落地角度来考量,我们最终是以旅游产品的形态落地,其实它是一个融合文化产品属性的旅游产品。因为文化产品本身无法完成空间位移,如果不与旅游融合,文化产品只是一种地域性产品。借助旅游,文化产品才可以移动起来。从静态发展区域性传统文化产品,到构建动态的多元移动传播渠道,乡村努力吸引大量旅游者到访当地,使传统历史文化更好地转化成产品,形成产业链,促成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在当今文旅融合的语境下,文化不应该只是一种元素,而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催化剂。本着“全域覆盖、融合共享”的发展理念,文化与旅游产业链之间发生了“点线面”的互通交融。这种“文”与“旅”的全方位融合,从落地、实效层面来看必须依托旅游者和居民的需求来实现。旅游产业为文化产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文化产业的奋起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一座城市带来人气,进而激活经济,但是这个过程并没有刻意的文旅融合,它是全面、真实、立体的融合,是统筹文化发展渠道,使其步入良性运作的循环轨道。

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原则

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国家与地方文化建设持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的驱动模式,但在发展过程中各地仍依靠财政支持,缺乏活力和自适应能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利于为地方协调和统合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全新的发展思路,并为文化资源丰富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带来旅游市场开拓的经济动能,激活了本土的特色文化资源。从文旅融合的角度看,文化是包括旅游产业与公共文化事业的融合,而乡村旅游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可以是两种方向: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构建新业态的创新模式;与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形成民俗文化的研学基地创建模式。那么,站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立场,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可以挖掘乡村文化内在的深度价值,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并惠及更广大老百姓。(一)合理性原则。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推进的发展关系,旅游与公共服务的融合空间上有较大的融通性。我们归纳出旅游公共服务主要内容的四个方面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旅游安全保障、旅游便民惠民服务,由此得出旅游公共服务只是旅游产业的一部分,是为了政府与其他社会职能机构协助旅游产业发展或满足旅游者共同需求并向旅游者提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全部内容[2]。总而言之,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旅游公共服务虽不是核心构成,但也是公共服务框架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为旅游者提供有效、便捷的帮助,使其愉悦地完成整个旅游活动。旅游公共服务是整个旅游产业的附属部分,它能够使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成为和谐的整体。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视角下,整个旅游产业发展的链条上,需要真正找到适宜的契合点,保证其合理性。(二)公平性原则。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正在寻求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点,而其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融合模式有所创新,在探索过程中我们把旅游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分支进行排列组合并操作落地,产生了多个“融合”项目或成果,但随着各类型组装项目的运行与落地,很多问题慢慢浮出水面。如很少有专家学者对融合项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考量,导致公共文化服务体现的公益性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商业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因此,选择探究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关键节点时,应该秉持坚定、公平的立场,确保旅游公共文化服务的特色资源是面向所有受众的,保证其共享文旅服务的公平性。融合的合理方式是让公共文化服务面向所有人,公共空间具有公平性和共享性。

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问题

(一)乡村文化保护和利用机制的缺位。个体乡村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时,由于乡村文化资源禀赋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无法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依托农业资源的多样化旅游项目,或在发展中大量引入外来资源模仿照搬,同质化发展严重,导致乡村手工技艺、物质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缺失。近几年,造成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无序和保护不利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城市文化和外来文化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得青年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导致乡村人口空心化,逐步丧失村民的文化认同感;二是未健全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人才的培育机制,最终导致传统文化技艺部分传承的断代;三是在农村商业化的开发中忽视对传统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致使传统乡村文化资源遭到破坏。(二)忽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游客使用。需求的吻合度当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以标准化和基础性建设为导向,在政府主导模式下,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忽略了旅游的功能适用性,未来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样本、传统文化“双创示范”区、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文旅项目建设为基础,不仅满足村民文化的需求,也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在公共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趋势下,旅游者的需求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与旅游者的需求难以吻合。(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低。乡村文化产品与服务供需转化率低,以致与文旅融合的主要要求和大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农村文化公共服务发展被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联结国家文化事业发展政策与农民文化需求的纽带,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乡村旅游信息整合挖掘及传播上具有一定的地方优势,农村多数的旅游信息推送和宣传推广依托官方渠道和社群渠道,未能明确文化产品定位、品牌定位、目标游客定位和竞争定位,需有针对性地选择最适宜传统特色的实体文化的推广渠道。2.新闻自媒体和视频自媒体利用率极低,未能制定合理的推广渠道组合以及音乐舞台表演作品、技艺文化资源档案等数字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设计。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应做到从不同视角拉动乡村公共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使乡村公共文化生活在线下呈现丰富多彩的形式。3.专职文旅管理工作人员和文化遗产创意产业人才缺乏,团队运营管理经验不足,开展实操规划团队的特色性、创新性开发设计不足,从业人员稳定性差、流动频繁,从事文旅行业的人员大部分为兼职,直接影响农村旅游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进展。(四)缺少文艺表演团体的培育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形式和内容均有提升,村民自建文艺表演团体初步形成,本地村民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但在自建团队过程中出现了阻碍其发展的突出问题,如受限于村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识淡漠,主动参与性差;地方政府疏于组织、管理和引导,使自发团体数量与质量无法把控;旅游演艺人员变动频繁、总体旅游展演品质不高,工作开展很难达到高品质、常规化的文化遗产旅游艺术活动的要求[3]。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应以文化惠民为导向,村民是文化建设的受益者和输出方,让他们逐步成为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角,但现在面向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与面向游客的游历体验活动处于割裂状态,无法衔接,不利于村民和游客共享文化旅游的优良成果。

五、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融合的途径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带动文旅融合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公共文化空间的利用和整合,还要注重特色文化内涵的创新挖掘。本文结合对文旅发展视角下的乡村公共文化实践特征与成因分析,以及202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关于“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指导依据,从文旅融合的视角提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路径。(一)建立传统物质文化历史遗产档案。乡村众多传统技艺只有村中少数老人掌握,缺少传承人。因此,应及时建立乡村传统技艺传承人数据库,创办各市、县传统文化技艺传承协会聚集人才,并记录、传播、打造传统文化传承技艺活态化的场景,让传统手工技艺者有更多机会和场合施展传统手艺绝活,让更多人体验乡村的传统文化技艺,让经典的文化技艺得到传承和发展。及时开展文化旅游遗产资源普查工作,建立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档案。将大量文物古建、农业生产遗存、器物锻造工艺和技术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登记、归类、梳理,建立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电子数据库,为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并提供大量数据信息服务。以民俗文化的研学基地为基础,保存整理完善乡村博物馆、村史馆、民俗民风展示馆等大量历史资料,为修编乡村史志,制定乡村特色文化资源保护制度,确保乡土文化原真性和完整性而采取举措[4]。(二)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科技性。农村公共文化旅游设施的设计以满足本地村民文化需求为基础,并兼具满足外来旅游者的需求。改建以往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结合线下和线上展开,创建以公益性文化服务与经营性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创新型旅居共享空间的公共服务设施。具体内容如下:1.改造原有的村史馆、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等为乡村民俗文化展演与游客特色服务融合的乡村文旅集散中心。2.依托影视、动画等载体开发线上文化体验模式,将乡村特色旅游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数字化产品相结合,突出线下旅游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延伸类服务。3.构建乡村文化旅游的地标性建筑,凝聚区域核心特色文化资源,提升展示场馆的创新设计感,形成特色文化标识。4.镶嵌乡村传统文化“双创”和文化孵化空间至旅游景区,如“乡村民宿+文化创业园”的模式,根据游客需求配置相关文化创意展示,并依据民宿主题,设置文化遗产创意产品和展演。5.融进科技创意元素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计中,通过智能数据信息设备呈现,使游客获取独特文化的体验和感受。(三)建立村际文化资源共享体系。各个村落文化资源存储量先天条件不一,由于乡村文化资源禀赋的局限性,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特色,各乡村之间可依据区域和产业的集聚原则,进行资源的共享和共建。如整合流动演出团、借用村际之间场地、共享会员等形式,构建村际文旅圈层,完善村与村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机制,完善旅游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性,以提升社会文化旅游服务的效益。(四)培育志愿者和村民文艺表演团体。动员社会志愿者力量,以解决乡村旅游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人才短缺的问题,据此探索适宜当地发展的公共管理保障体制。将人才选拔范围扩展至各大高等院校,并有针对性地与高校合作,开设乡村研学旅游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主题课程,招募大专院校的学生做管理实践生和志愿者,形成“政、教、研”融合式发展的创新服务体系。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村民既是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生产的主力军,又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者。同时深入培育乡村文化技术人才,培育村民文艺表演团体,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文旅活动,并丰富村民自建的文艺表演团队的表演内容,开展村民与游客互动参与的体验活动,提升当地旅游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5]。(五)扩展外部宣传渠道,提供精准化信息服务。职能部门依托主流媒体,以图片、音视频形式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成果展示,努力培植“互联网+”的乡村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和互联网发展的深度融合。为各个村落设立文化旅游导向的电子宣传栏和演示屏,重视文化旅游宣传渠道的建立和拓展,让广大农村居民早日拥有数字时代的发展活力与科技文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而加强当地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的推广与普及,让当地百姓近距离感受乡村传统文脉。这样会更有效地打开乡村文化信息传播渠道,吸引旅游者的到来。(六)建设乡村智慧文化旅游的服务平台。针对当前缺乏面向乡村文化旅游精准指引的问题,推动公共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大胆创新数字文化服务的传播渠道,利用智能手机等新兴传播渠道,大力培植“互联网+”的乡村文化。通过对旅游基本信息、行为信息、旅游情境信息的整理分析,描绘个性化、标签化的特色旅游者群体画像,推送游客需要的文旅资源和服务信息;创建乡村智慧文化旅游服务示范样板,提供在线体验、预约、查询、投诉等服务,打造乡村智慧文化旅游的服务平台。

六、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文旅融合实践创新

我国农村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立足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举措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创新供给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传统村落文化价值的研究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将成为旅游者的强烈需求,而有品位的文化旅游产品十分缺乏。这就可以发挥公共图书馆自身优势,将新型乡村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与运行,纳入当地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统筹,进一步强化图书馆专业指导,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根据区域实际使用效果,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开发的创新项目孵化、阅读推广培育、旅游指南信息服务等,以“服务活动化”的理念,为游客和当地居民开放和提供适用便捷的服务信息。以研学活动促进服务,激发旅游者居民阅读兴趣,提升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服务效能。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各市、县的公共阅读空间在旅游服务和生活信息的挖掘、收集、整合传播上下功夫,创新供给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成为以“图书馆+”为突破口的专业建设模式,持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实践[6]。(二)创新乡村旅游服务集散中心融合体。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了适应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不少旅游资源富足的村落将建设乡村旅游服务集散中心。乡村旅游服务集散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存在资金短缺、用地紧张、内容单一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地域范围的村落,采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与旅游服务集散中心的融合的发展模式,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对于乡村旅游服务集散中心来说,新型的乡村服务融合体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样本。乡村旅游服务集散中心,是从组织体系、服务对象、设施设备、人员等多角度的全方位融合,为乡村旅游服务和乡村基层文化服务创造了多赢的新局面。将乡村旅游服务集散中心内设文史展示厅、乡创工作坊、艺普讲习所等全新内容板块,能够为游客提供影视体验、文创产品展示、数字阅读、文旅信息等服务,为布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建新型乡村旅游服务空间格局,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乡村文旅服务集散中心拥有文化和旅游双重服务功能,为乡村文化服务和旅游服务的融合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三)创新构建旅居共享的公益场所。旅游景区景点或服务中心的建设也未充分考虑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所需的设施设备移入旅游景区景点。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共享,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和图书馆,让其嵌入老百姓的生活空间,进一步编实织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体验和日常阅读形成一种氛围;设立文创体验馆、非遗文化体验馆等嵌入到人流密集的公共文化区域,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共享和重塑,需要从形式设计到内容选配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而不是简单地把城市所需的设施设备移入旅游景区[7]。我们必须深入探讨旅游者的需求、把握科学规律、合理适度供给,使嵌入的公共文化设施成为旅居共享的公益场所。(四)创新发展文旅多元化模式。随着《国民休闲纲要(2021—2035年)》的推出,政策红利下的市场也意味着巨大机遇。利用乡村人文与自然资源开展研学课程和中小学研学旅行的乡村研学旅游市场的开发,以期学校课堂延伸至乡村,激发乡村活力,提高研学旅行活动的互动性、实践性和教育性,促进研学旅行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乡村发展需要城市支持和关注,城市孩子的成长也需要乡村视野。在乡村建立民俗文化研学基地,开展德育和乡村民俗类研学课程可以延伸至农事操作、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认知的农耕文化体验和非遗手工技艺等实践课堂教育上。发展乡村民俗文化研学游需依托优秀乡土传统文化资源和大型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来综合建设研学旅游基地。大多数非遗传承和农耕基地都建在乡村,这需要我们在“学”和“研”上动脑筋、出创意、想办法、见实效做足文章,不能仅提供一个“游”的场所,必须将文化生活体验和课本知识深度融合,探索创新呈现方式、内容挖掘、活动设计等方面和学校教育的有机衔接,以增强乡村研学旅行的创造力和吸引力,这是未来农耕展示场所、非遗传承场所、公共文化阅读空间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多元、创新发展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五)创新打造文化旅游精品路径。目前各地涌现不少城市和乡村的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年轻人旅游的网红打卡地,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一些乡村通过打造农产品展示馆、农事操作场地、非遗传承场所、村史馆等,设计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场馆,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到访和参观,成为人文旅游的又一批热门目的地,也成为了乡村研学旅游的重要景点。我们将这些具有一定辨识度、标志性鲜明的公共文化设施连点成线,串联标志性乡村特色文化设施就是为了形成独具魅力的人文旅游精品线路,丰富乡村全域旅游产品线,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这是公共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又一有机独特的结合点。

七、结语

中国的乡村旅游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公共文化设施分布广泛,公共文化艺术活动处处可见,乡村文化氛围浓厚,旅游者置身其中可以体验真实的乡土文化带来的淳朴情景。城乡文化发展的品质提升是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需求,基于特色乡土文化展现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唤醒城市公共文化的创造力和生机,推动乡村文旅融合的举措,应以落实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需求为重任;应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创新服务,使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融合在遵循规律、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发挥专长。本文通过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文旅融合的方式、类型和机制,从而发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困境,并寻求其运行规则,进而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密切联系着乡村文化资源禀赋的深度挖掘。文化民生能够驱动文旅融合,形成特色区域内生发展的动力机制,从而推动从区域内部实现综合发展目标的行动框架和实践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吴理财,郭璐.文旅融合的三重耦合性:价值、效能与路径[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62-71.

[2]李超平,杨剑.文旅融合之“融合点”及公共文化服务的原则[J].图书与情报,2020(4):74-78.

[3]李国新,李阳.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9(10):29-33.

[4]毕绪龙.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和路径思考[J].文化艺术研究,2020(4):1-7.

[5]李梅.盐城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105-108.

[6]许秦田.文化资本视角下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动因、空间、策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第9篇:农旅融合方案范文

县镇位于最北端,距县城23公里,与区、区、区和三台县交界,地处两市五县(区)八镇交汇之地,是北部重镇,素有“北大门”之称。全镇幅员面积81.88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0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总户数15492户,总人口39901人,非农业人口4665人。全镇有耕地面积39901亩,其中:水田18300亩、旱地21601亩。

二、发展优势

交通:

水源:

区位:一是地处八镇交汇之地,近邻百万人口城市,流动人口对比常住人口成倍增加。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乡村休闲旅游消费需求和需求量更加突出。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带,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农业生产条件好。

三、农业产业现状

我镇按照“山上林果药、田里稻鱼虾”的生态农业模式,依靠科技进步,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持模式,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特种水产、生猪和蚕桑养殖、多经产业四大产业。

四、下步产业发展重点

按照省委《关于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实施方案》等“1+24+1”工作方案和市、县农业发展规划,立足镇粮油+水产特色产业实际,实施产业基地提升工程。推动“12316”工程(1指“1个镇种养循环农业发展园区”,2指“建设片以产业大道为主线的产业核心区,青市片以花岩村为主的稻鱼综合种养产业核心区”,3指“优质粮油2.5万亩、特种水产8000亩和优质牧草10000亩”三大主导产业,16指“16个行政村,每个村着重建设一个‘一村一品’产村相融示范片”)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连片建设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基地。把县众合粮食发展中心建设成全省首家功能齐全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基地,把正大龙泊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成为川北特种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凤凰熊猫草”科研示范基地,为把省委1+24乡村特色产业试点镇建设落到实处作出努力。

五、存在的困难

1、资金不足:无工业无税收收入,运转靠财政转移支付。敢想无钱干事。无法跳出看未来的发展和定位,无法高起点做出特色农业小镇全域产业和发展规划。

2、建设用地困难:可用建设用地和一般耕地太少,完全不利农旅融合发展。

3、水库不能合理利用。农旅融合休闲旅游缺乏亮点。

六、对策和建议

1、规划先行。以区域性特种水产小镇、对外窗口和后花园定位,请专业机构高起点量身定制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