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范文

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精选(九篇)

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

第1篇: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范文

--走基层看变化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我们系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走进了长春市进化社区,这是我们第一次走出教室在社区中参与这种活动,意义非凡,并且收获颇丰。

一、我此行的主要目的:

(一)调查社区老年人口

(二)调查如今的养老状况如何

(三)调查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四)调查老年人的生活条件。

二、活动流程

(一)首先社区主任为我们介绍了社区的基本状况,等一些列的自然情况,其中提到进化社区老年人数量与其他社区相比人数较多,并且两劳释放人员也居多,老年人口数量每年呈一定数量增加,这是关键所在。

(二)我们由陈老师带队首先走入当地一普通居民家中做实地调查,并发现一些问题,老人通常都跟子女生活在一起,我们调查的这位老人就是跟女儿生活在一起,为了照顾老人,女儿没有任何工作,无收入来源,老人常年吃药,家庭负担较重,且居住条件并不是良好,面临的养老问题十分严峻。

(三)在经过我们一番详细调查与沟通后,发现诸多问题,这位老人83岁,有心脏病史等,视力也有问题,但思维相当清醒,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大病小病总会有些,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老人的精神状况十分不好,对生活没有充满希望,郁郁寡欢,并且不愿意与人沟通,我试着用我在课堂上学的学的知识与老人进行谈心,努力与老人寻找相同的话题,并手握着老人的手,给与其亲切感,老人在我的带动下与我渐渐的愿意与我交流了,并且难得的是在老人的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容,可见之前老师教给我们的福祉知识是多么的有用,遗憾的是自己学到的专业技能不够多,以至于不能更进一步的为老人服务。

(四)老年人的生活条件不容乐观,老人居住的是一幢老居民楼,可谓"历史悠久",残破不全,在进入楼里之前我甚至以为这栋楼已经被废弃很久了,然后进入房间后的第一感觉是阴暗,房间窄小,墙上斑驳不堪,家具破旧,且一张床就已经把房间的一半地方占据了,由于是一楼,而且地势较低,潮气重,居住环境根本不利于老人的健康,进入老人家的时候天气已经很冷且没有取暖设备,老人穿的较多,总说冷不爱走动,与老人谈心唠嗑时问起是否参加社区活动,老人根本不知道社区为何物,更别说参加社区活动了。

三、总结与体会

总结:整个社区之行发现了许多优点,社区主任非常热情,态度很好,耐心为我们讲解,社区也有意识的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也有一定的场地与硬件设施,能够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这是值得我们赞赏的,但是通过调查也发现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社区活动的宣传不是很到位以致于许多老人都不知道有社区活动,不能更好的发动全体老人参加,而我觉得更重要的问题则是在于老人当今的自身状况与养老状况令我较为担忧,身体健康状况不好,心理精神状态也不是令人乐观,再就是由于老人自身需要照顾则家庭中必须有一人给与照顾,劳动力减少,家庭的开销增大,收入减少,使家庭生活困难,加重家庭负担,何谈幸福,何谈福祉,根据以上问题,我给出的建议是:

(一)社区方面:

1.社区应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让所有老人参与所有的集体活动中去,做到老有所乐,从而改变老人的精神状态。

2.针对老人自身的情况,应当找专门机构给与其照顾帮助,好让家庭成员解放出来,投入到社会生产之中,才能减轻家庭负担,才有资格谈幸福,才有本钱谈福祉,还需要的是懂得心理的社工入户走访谈心,解决老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得让老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对自己充满信心。

3.逐步帮助老人改善身体健康,充分组织动员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各项活动。

第2篇: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范文

关键词: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养老;现状;调查分析

人口老龄化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经济问题,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提供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截止2010年,天津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4万,占总人口17.91%。比2000年上升了0.07个百分点[1],老龄化水平在超过全国平均值的11个省份中位列第2[2],其中独居老人约占1/3[3]。相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天津市老年人口将达到333万,占全市总人口比例35.2%[4],其中90%利用居家养老,由此可见发展居家养老已迫在眉捷。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天津市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本文调查和探讨的重点所在。

1 文献回顾

20世纪40年代,日间照料中心起源于精神病医院,主要是为了帮助出院的精神病患者在社区继续接受医疗护理照顾,减少入院率[5]。20世纪50年代在英国得到迅速的发展,随着二战后的"反院舍化"运动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并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认了社区日间照料的政策目标[6],20世纪60年代,日间照料服务开始从单纯的精神科转向其他健康保健服务。在此期间,美国各州开始设立成人日间照料中心[7]。随后,日间照料中心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渐盛行起来[8]。

我国的社区日间照料最早始于香港,1973年香港政府率先将"社区照顾"概念引进到社会服务工作,1977年香港政府又将安老服务定为社区日间照料的主要方向,希望尽量让老人能在社区内接受服务,从而减少对院舍服务的依赖[9]。大陆对社区照顾关注的较晚,较早的社区日间照料研究来自社会工作领域[10]。2008年之后,随着一些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照料问题也变得异常突出,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手段,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又得以发展,上海、深圳、天津、沈阳等地都开始大力加强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设[11]。

为满足不同自理能力及健康状况的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日间照料中心一般分为社会模式、医疗模式、特殊模式这三种模式[12]。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健康欠佳或身体功能受损,日间需要照顾的老年人、痴呆患者、残疾人及其照顾者,是一种"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日间照料中心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生活照顾、膳食服务、社交活动、休闲娱乐、接载服务、护理服务、康复及治疗活动、健康教育与咨询、照顾者支持等。根据服务对象和内容的不同,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组成和配置也不完全相同,但基本是1个工作人员照料4~7名服务对象[13]。日间照料中心的营业时间一般是每周5个工作日的日间,有的也在夜间和周末营业。由于日间照料中心提供的服务内容存在差异,隶属机构及盈利性质不同,加之不同地区的福利和保险制度也不一样,所以服务对象需要负担的费用也各异[5]。

2 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基本情况及调查研究的方法

2.1天津市政府对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整体规划 从2009年起,天津市准备利用3年的时间,在全市107个街道和137个乡镇建设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在社区和自然村建设300个老年日间照料服务站。同年3月,天津市民政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建设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以生活照料、老人就餐送餐、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为主要功能,以生活困难、行动不便、空巢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体系"。同时,文件还对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的建设规模做了规定,规定其建设规模不低于300m2,并对休息室、配(就)餐室、文体活动室、健身康复室、医疗保健室、老年人学校的具体面积都做了相应规定[11]。2011年,天津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我市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出台了针对居家养老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市财政对每个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给予30~5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福利公益金对每个托老所按每张床位1万元给予一次性资助[14]。截止到目前,天津市已建成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和服务站577个。

2.2调查研究的方法及情况 本研究从2013年9月开始,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形式,走访了天津市民政局基层单位和社区建设处有关人员,了解了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情况。随后选取和平区、南开区、红桥区、河东区、河西区及河北区6个市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作为调研对象,通过进入照料中心、入户访问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86份,收回有效问卷161份,回收率86.56%。同时,运用座谈和个别访谈方式,先后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领导、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

在被调查的161位享受社区日间照料的老人中,男性所占比例为53.13%,女性所占比例为46.88%;年龄在60~69岁、70~79岁、80岁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4.45%、45.17%和20.38%;文化程度方面,中专以下占60.94%,大专占28.13%、本科占9.38%,本科以上占1.56%;婚姻状况方面,独居的占58.24%,两人的占41.76%;子女数量方面,只有1个子女的占16.21%,2个子女的占45.46%,3个及以上子女的占38.33%。健康状况方面:身体状况良好占65.62%,身体状况中等占29.69%,身体状况差占4.69%;来日间照料中心的频率:1次/d的占26.56%,2次/d的占7.81%,1次/w的占20.31%,3次/w的占7.81%,不确定次数的占37.51%。

3 存在的问题

3.1社区居民和服务对象对其认识较模糊 根据调查,天津市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有日托和居家2种服务形式。日托服务指的是生活能自理或部分自理的老年人,白天接受照顾,并参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在所调查的6个区中,采用这种服务方式的照料中心占98%。居家服务指的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家中无人照顾,将老年人送到社区照料中心居住,由照料中心来长期照顾。然而,在天津市2009年下发的《关于建设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的实施意见》中我们可以得知:主管部门把日间照料服务对象界定为生活困难、行动不便、空巢老人,并把其功能定义为集生活、用餐、医疗康复为一体的服务机构。但是,在天津市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设施的配套、工作人员的配备等方面,中心并没有购置护理设备,如轮椅、康复设施等,有些设施的设计也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忽略了老年服务设施本应具备的防滑、防碰撞、防摔跤等功能,服务设施在布局上不合理。虽说所调查的市内六区的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老人来这里活动和接受照顾,但在谈到"照料中心的服务性质"时,普遍认为是以满足居住、吃饭、娱乐等起居性生活照料和日常娱乐为主的场所。与享受居家照顾的老年人谈起"医疗康复能否满足需求时",大部分老年人的回答是"没有配套的康复设施";在问及工作人员"日间照料和居家照料有何区别时"大多回答"不知道或是没有区别"等。

3.2日间照料中心开设很多,实际享受人数很少

3.2.1宣传不到位 在与照料中心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当问及"是否宣传了日间照料中心时",他们的回答是肯定的,问及宣传方式时,大多回答是"通过文字方式宣传,例如黑板报和发传单,并未进行过入户宣传"。但与照料中心所在社区未享受过日间照料的老人交谈时,问他们"是否知道所居住的社区有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时",有53%的老人表示不知道,在这其中7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59%,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8%,听力及视力下降的占62%。这表明宣传不到位,社区居民知晓度低。

3.2.2传统观念较重 在中国传统的养老文化中,家庭养老观念根深蒂固,随着老年人在社会中角色的转变,使他们家庭中处于弱势地位。60%的老人担心邻里之间的看法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20%的老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认为子女能够照顾他们,不需要到日间照料中心。进入日间照料中心对老年人自尊心的伤害,以及让邻里误以为子女的不孝顺成为入住的心理障碍。

3.2.3经济困难 虽然在过去的3年中,市级财政为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购买服务,投入资金近1500万元,1.4万生活困难老人受益。市财政和福利公益金投入资金近6000万元,为居住在家、白天无人看护的老年人开展日间照料服务。加上区县财政投入的资金,虽然绝对数量不少,但被200万的老人群体平均下来,投入到每个老人的数量就少得可怜了。所以大多数入住日间照料中心的费用,很大一部分需要老人自己支付,对于中高收入且需要照料服务的家庭,这样的费用可欣然接受,而大部分低收人且需要老人日间照料的家庭则认为负担过重。

3.3护理人员少且工资待遇低 调研中发现,有48%的老年人看重照料中心的服务质量,因为日间照料中心没有家庭熟悉的环境,一个人在这若无人陪伴更憋屈。但现实中由于社区干部没精力,居委会没财力,加之没有编制,社区根本腾不出人手专门负责看护老人。而有看护人员的照料中心,文化水平又普遍偏低,且未接受过与照料相关的培训,每日的工作也只是为老人提供一日三餐,且薪酬非常低。这与星光计划中提到的"三室一场一校"即日间照料室、文化活动室、医疗保健室、室外老年健身活动场和老年学校这些服务项目是相违背的,这就造成了社区老人能走能动的不愿来,不能自理的不敢来,资源闲置的现象。

4 对策

4.1明确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对象和功能 为使社区日间照料这种服务形式在天津市有理有节的发展,首先要明确日间照料的服务对象,它是针对身体健康状况处于自理、半自理状态,能支持自己的日常生活,但由于行动不便或者机能/智能有轻微障碍,需要别人适当照顾的老年人的一种服务机构。其次,要明确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内容和功能,除了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休闲活动服务外,还要为他们提供保健康复、体检服务、精神和心理慰藉服务等,尤其是有长期慢性病和失能的老人。同时,按照以上的服务对象和功能,建设居住场所和居住环境,配置运行资金和交通工具,配备服务和康复训练器材,尤其要建设和配备不同层次的服务人员队伍。

4.2加大宣传力度,整合社区资源,引入专业机构 从调查数据看,有53%的老年人不知道自己所在社区有照料中心这个机构。访谈中,有部分老人表示愿意到日间照料中心享受服务,这说明照料中心有一定的市场。为此,建议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①采用新的信息传播和宣传方式。随着生活节奏的进一步加快,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采取的工作方式应该积极地切合群众的口味,利用网络传递相关信息。例如,以发送微博及纸质宣传材料相结合的方法来传递信息;②社区居委会可组织老年人以及家属,定期参观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文娱活动等,消除老人子女的顾虑,倾听老人对日间照料中心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和完善服务。

积极挖掘社区资源,尽可能降低社区老年日间照料的费用和开支。①对于半失能且行动不便的老人实行接送制。可以整合政府、社会组织或个人的资源,为老人的出行提供便利条件;②充分挖掘社区义工志愿服务;③充分引入社会资金。例如专业保险公司、地产公司、物业管理公司[14]。

4.3适度提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待遇,强化其专业技能 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仅有硬件设施和一时的财源保障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服务内容和持久性。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文化知识和专业化服务技能,直接影响着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健康发展。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改善:①要适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提高工资待遇就是对她们心理减压的一种体现,也是对她们地位身份的一种认同;②要加强专业护理人员的培养工作,建立护工的考核与认证机制,根据技术等级来区分护工的职业级别,级别越高得到的工资越高;建议在天津大中专院校内开设护工班或设置陪护、护理专业,专门培养陪护服务方面高素质人才。

5 小结

天津市对日间照料中心这种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还要清醒的认识到问题与不足,就目前来讲,在发展机制,人员配备,服务标准这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社区、家庭、市场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希望通过这些部门的有效协作,建立一个多主体参与的养老服务长效机制,使更多的老年人得到更好的照顾。

参考文献:

[1]郑杭生.减缩代价与增促进步:社会学及其深层理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31.

[2]肖童.天津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现状与需求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12.

[3]张鹏.天津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分析与设立方式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2.

[4]郑杭生,李路路.中国社会发展报告2005-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5:19.

[5]陈鹏,刘宇,王敏.国外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开展状况及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1):67.

[6]荣增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青海西宁市为例[N].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13(2):19.

[7]National Adult Day Services Association.Historical Highlights.Fuquay-Varina:National Adult Day Services Association[C].

[8]陈伟.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日间照顾中心服务体系的构建[N].河海大学学报,2010(1):45-51,91.

[9]甘炳光,梁祖彬.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251-252.

[10]王思斌.社区照顾对中国社会的借鉴意义[J].社会工作研究,1994,2(3):1-6.

[11]王莉莉,陈刚,伍小兰.社区照顾理念下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N].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2):46.

[12]Tom King.Adult Day Care Assessment Procedures[C].

第3篇: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范文

[关键词]农村孝道;衰落;孝道工具化;兴盛

当前,在农村一个有目共睹的现象就是孝道在衰落,孝敬老人的淳朴民风在消逝。一句顺口溜“爹住瓦房孙住楼,爷爷奶奶住地头”形象地反映出农村祖孙三代的代际关系和孝道衰落的现状。社会各界对农村孝道都予以了高度关注,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就自费普查全国农村孝道现状,并表示“乡村孝道调查让我忧心如焚”。

一、观点评析:当前农村孝道衰落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农村孝道衰落在学术界也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成果逐渐增多。其中,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由郭于华、阎云翔、陈柏峰和贺雪峰提出的。郭于华通过对河北农村养老的调查,认为

几位研究者对农村孝道衰落的分析都很精辟并给人以启发。郭于华关于代际互惠的观点,陈柏峰关于农民价值观的倒塌对孝道的影响,阎云翔的深入调查分析,贺雪峰的本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概念对农村孝道的解释力,都对农村孝道的机理有独到的解释。不过,他们的研究成果仍有不完美之处。首先,各种观点互相都缺乏足够的说服力。陈柏峰不同意阎云翔把孝道的衰落归为权利意识的增长,而坚持是农民价值观倒塌所引起;贺雪峰也不完全认同郭于华的父母积累财富给儿子就能获得更多回报的观点,提出农村现在普遍情况是子女心安理得地受惠,却不愿在赡养父母方面多花心思。那么,哪个研究者的分析更有解释力?其次,研究者并没有对农村传统孝道维持机制,特别是孝道衰落机制作进一步的分析,阎云翔在文章结尾用了简短的几句话提了一下就打住了。贺雪峰和陈柏峰的相关分析则散见于文章之中,不是文章的主题。第三,研究者没有真正找到农村孝道衰落的根源,导致分析不够深入。这从他们对孝道衰落分析的争论中就可以看出来。郭于华认为是父母与子媳对交换的理解差异,事实上,父母和子媳年轻时生活所处的社会发展程度不一样,积累的财富当然会有差异。仅从经济方面而言,虽然父母因为贫穷无法体面地为儿子结婚和建房,但是他们为儿子付出了自己的所有,虽然儿子条件好,赡养父母的支出多,但也许这只是他们收入的一小部分。即他们的相对付出是不一样的。贺雪峰同样也把孝道主要归结为经济因素,他观察现在有些父母在为自己养老积蓄一些资财,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在农村,如果没有儿子的照料,他们老了行动不便就会造成有钱也无法买到东西的窘境。陈柏峰把孝道衰落的根源归于价值观的倒塌,但问题是,现在中国绝大多数问题,如诚信问题、贪污腐败问题等似乎都可以归为人们价值观的倒塌和信仰的缺失。所以,他得出的结论过于宽泛,即使这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孝道衰落的根源应该既具有引起一些社会问题所共有的因素,又有其独特性,否则就不会有强解释力。最后,也更为重要的是,几位研究者并没有界定孝道的内涵与外延,导致自己所用的概念与访谈对象所用的概念常常不一致,使得分析有些凌乱,影响了文章的说服力。这一点在郭于华的研究中更为明显,她用的概念主要是指赡养老人,既包括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而访谈的老人则常常超出这个范围,常常指传统孝道,不但包括赡养与精神安慰,也包括老人在家里要有绝对的权威。从她对河北农村养老事件的访谈记录都可以看出来。

在本文中,笔者所指孝道主要指两层意思,一是儿女尽其所能地赡养父母,使他们过上与自己同等水平的生活;二是尊老敬老,在人格平等基础上使父母等长辈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与满足,不包括古代孝道意义中的不合理成分。为了区分两个概念,在本文中“传统孝道”一词,则既包括合理部分,也包括古代孝道中不合理成分。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地上,结合上述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分析我国农村孝道衰落的运行机制和动作逻辑,揭示其根源并找出救助之道。

二、反例:基于江西丰城市三个失地农民社区的调查

从2004年至今,笔者一直对所居住过的老家村庄及旁边的四个村庄做失地农民问题的历时态调查。2002年底,这几个村庄被卷入到江西丰城市的城市扩张中,农民在一二年时间就全部失去土地,2005年政府把这五个自然村组成为三个安置区,并成立了三个居委会。征地前,这几个村庄的孝道也呈衰落趋势,和以上几位调查者调查的情况相差不大。但是,孝道却经历过戏剧性的变迁。从2002到2004年,失地农民在分配土地补偿款时,家庭纠纷剧增,且完全集中在父母与子媳之间,孝道急剧衰落。2005年进入失地农民社区时,令人惊奇的是孝道居然又重兴了,2005年以后再也没有因为赡养问题而出现家庭纠纷。

在分配征地款时,孝道急剧衰落,甚至有的父子反目为仇,其主要原因是,父母与子媳对父母的征地款归属与支配意见不一。按分配标准,一亩承包地能获得一万元左右的征地补偿,父母认为自己的钱应该归自己支配,而子媳认为自己尽了赡养义务,平时也是自己出钱赡养,且最终这些钱要用在父母身上,因此,钱应该归自己属有。经过争吵,有些坚持己见的父母虽然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补偿款,但子媳以父母已有钱为借口再也不给赡养费,有的形同陌路。当时,由于家庭内部父母与子媳闹矛盾的数量很多。在此仅举两例。

事例一:一位90多岁的老奶奶,有两个儿子。征地前,一个儿子一年出600元钱,200斤稻谷,生活比较安逸,儿孙也较孝顺。大儿子在同村居住,小儿子原来和母亲同住,但后来一家人到外地打工。在分田到户时,这位老奶奶的田分给了两个儿子,一人一半。小儿子出去打工不久就把责任田交还了村委会。2004年分征地款时,大儿子耕种母亲的一半田有4000多元的补偿,而小儿子耕种母亲的那一半田因为早就上交到了村上已不能分到补偿款。这位老奶奶在分征地款时向大儿子要属于自己责任田的补偿款,而大儿子认为,如果他要交出母亲的补偿费,弟弟也要交同样数额的钱,再说弟弟上交承包地的时候为什么不把母亲的一半田交给自己?结果,原来平静的家庭争吵不休,大儿媳认为婆婆要钱就是要帮助小儿子,基本不理婆婆,大儿子也基本一样。

事例二:征地前,有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妻一直和独子一家共同居住,经济不宽裕但家庭也算和睦,在分征地款时,父母坚持要自己管理属于自己的2万多元的补偿款,这样可以买平常喜欢吃的东西,而他们的儿子觉得自己平常也没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父母的钱应该归自己管理。儿媳抱怨婆婆年轻时在家里作惯了主,还想抓住权力不放,儿子则担心母亲会把钱补贴已出嫁的妹妹,最后闹得分家,虽然同住一屋,但子媳基本不再搭理老人。

事例三是三兄弟与母亲创造了住房安置规则。2005年初,失地农民要搬入安置区,因为年老的父母基本无钱买房,也考虑到住楼房上下不方便,都面临着老年人和儿子居住的问题。居委会在分住房时提出了几个原则供失地农民参考:分房不具体分到户,由居民自邀关系融洽的住在同一单元;为照顾父母,多个兄弟最好居住在同一单元,父母原则上和楼层低的儿子居住。详细可行的方案则是由三个兄弟在安排母亲时自创的。这三个兄弟在和母亲协商和谁居住时,共同制定了一个规则,母亲和谁居住,安置费和补偿款就归谁支配,其他儿子一年出200元供母亲零花。在选择和谁居住时,他们先由母亲选择和谁居住,母亲不想得罪儿子,主动提出按居委会的原则。哪个儿子抓阄住低的楼层就和谁居住。当时,市政府为不买房的老人一次性补贴1850元,社区经济组织也能给每位60岁以上的老人一年1000—2000元不等的补助金。也就是说,和母亲居住的儿子基本照料日常起居就可以。后来,在实践中这三兄弟和母亲创造出的规则竟成了一条社区共同遵守的规定。父母与儿子,兄弟之间关系明显好转。比如,2005年后,在笔者居住了二十多年的村庄和其他村庄(实际上组成了安置区,本人和其他居民都仍习惯这样区分)再没有发生过一起兄弟间因赡养父母而吵架,或者父母与同住子媳闹纠纷的事情。

经过访谈,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因素导致失地农民社区孝道的复兴。而这三个因素相互关联,环环相扣。

第一,父母公平对待子女。在农村,子女间特别是儿子问对父母的不公平之举十分在意,有时兄弟姐妹长大后在一起聊天时还会说小时父母最喜欢谁,父母给谁吃的东西最多,虽是笑谈,但反映出儿女对父母是否一碗水端平很看重。成家后如果父母偏袒于一方,其他一方或几方就会在赡养问题上表现逆反心理。比如本文事例一。

第二,父母家务事和收入公开透明。公开透明的家庭常常在赡养问题上子女们容易达成一致。我国城市居民收入一般较透明,由于父母与子女分开居住,父母为孩子做家务也很少。因此,城市孝道比农村孝道要遵守得好一点,在赡养问题上子女们容易达成一致。而农村不一样,农村农活较多,家务事多,收入不多且不固定,这是造成父母很难一碗水端平的重要原因,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俗语的来源。面对难以计量的家务和隐性不固定收入,恐怕谁也为难。因此,这种情况就经常在农村出现:父母假如和一个儿子居住,其他儿子则认为父母为共同居住的儿子做了很多家务,甚至收入也补贴给了他,自己却要付同样的赡养费,进而感到愤愤不平;相反,和父母一起居住的儿子则认为,自己平时照顾了父母,还要和其他兄弟付一样的赡养费,所谓“花了油不见光”,费力不讨好还落兄弟的抱怨。结果,谁也不愿意和父母居住。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但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笔者在失地农民社区调查时就发现,儿子们对父母要征地补偿款格外警惕,担心父母有钱会补贴自己喜欢的孩子,特别是小的儿子,在当地有句俗话“爷娘爱细崽”(爹妈天生爱幼子),而在农村父母有多少钱和钱花在什么地方,儿子们经常是未知的,即使这些钱的数额可能很小。

进入失地农民社区后,情况有所变化,家务劳动少了,父母收人已显化,这使得以前难以计量的家务基本消失,收入显化且可以计量了。情况和城市差不多了,这为父母与儿子的关系好转创造了条件。

第三,父母与子女平等协商处理家庭事务。在进入安置区时,不管父母与子媳平常有什么矛盾,都必须坐下协商解决。有的虽然经过不少次的协商甚至争吵,但基本都采用了前面论述的三个兄弟赡养母亲的方式。调查时,很多失地农民说,在赡养父母问题上也要“亲兄弟明算账”,吃亏没什么,但吃亏要吃在明处。本文事例二中的父母与子媳也最终达成钱由儿子管理和支配,父母零用钱从养老补助中支付的“协议”。其实,这对父母也认识到。没有儿子的照顾,老了不能动有钱也没地方花,甚至钱都拿不到。这对老夫妻就曾经因为身体不好和行动不便无法到镇里的银行取养老金,而不得不委托笔者父亲去办理。

总之,这三个失地农民社区在不长的时间里经历了孝道衰落到孝道急剧衰落,最后又到孝道重兴的过程。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家务越来越透明,采用 了平等协商解决家庭问题的方法。

三、理论深思:农村孝道维系机制的“凤凰涅槃”

(一)农村孝道维系机制溯源及其崩解

维系

尽管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批判了传统孝道,同时保持其蕴含的精髓,但文化体系一般都具有很高程度的连续性,又由于传统孝道的维系机制太严密,文化的力量又非常强大在短期内很难改变的特点,使以中国传统孝道为表征的家庭文化体系在作出一些适应性变化后,很大部分仍一直延续至今,稳固地存在于家庭之中。

恐怕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不孝敬老人的中年人不去想自己老了以后儿孙会不会仿效自己的原因。那种谁掌握家庭权力谁就可以在家庭中任意发号施令,让家庭地位低的人俯首听命,唯命是从,不讲平等与尊重就成了一种布迪厄所说的惯习,一代代传下来,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成了人们根深蒂固又不易觉察的意识。所以,虽然人们强调我们从不缺少孝道教育,但收效甚微,根源就在于此。我们家庭生活中长期缺少平等意识、权利意识、民主协商精神,而人们价值观通常又不是靠教育获得,而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习得的。孝道不是建立在发自内心的愿望基础之上,孝道的工具化和家庭教育的奴化,使农民缺乏理性精神,结果,我们在倒洗澡水的时 候,把孩子一起倒掉了,即现今的年轻人在掌握家庭权力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守孝道。

第4篇: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范文

【关键词】养老保险;新农保;安徽太湖县

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中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7765万人,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1883万人,占总人口的8.9%(中国网,201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新华网,2011)。按照国际“老龄社会”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其规模是城市的1.69倍,其中80岁以上已增加到1100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1.3%,其中失能老人1894万人(“我国农村老龄问题研究”课题组,2011)。张旭升、吴中宇(2002)指出,中国养老问题的真正重点和难点不在城市而在农村。

因此,新农保应运而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概念;2009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开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0年10月28日,酝酿已久的《社会保险法》出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设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政策依据。关于安徽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情况,2010年12月,安徽省老龄工作办公室、省统计局和省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了《安徽省老年人口预测及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成果,指出2021-2040年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养老、医疗等经济社会压力增加,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最为严峻;2032年前后,安徽人口红利期将结束,总抚养比将超过50%;2044年前后,安徽省的总人口将达到峰值,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历史顶峰,进入重度老龄社会,高龄老人规模增加,总人口出现负增长,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将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太湖县根据省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09〕131号)和《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11〕77号)精神,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太湖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施办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笔者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正式、非正式访谈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太湖县X村的养老服务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尤其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运行现状。

一、安徽省太湖县X村老年人口的生活现状

笔者调查的对象是安徽省太湖县最北边的一个偏远的村庄――X村(以下简称X村)。太湖县地处大别山偏远深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因此X村老年人不论是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在实际行为方面都保留了比较完整的农村村落特质。X村主要经济来源是中、轻年外出打工,老年人则靠种植农作物自给自足。本次调查显示X村截止2012年12月,总人数1389人,371户,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口283人,占总人口的20.37%(来源于与村长的访谈)。可见X村养老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经济收入吃决定其物质生活水平低

访谈1:对象:女,73岁,丧偶,有1个女儿,4个儿子,女儿在20多年前病故,有一外甥,来往不多。大儿子和三儿子因病在10年前和6年前去世了。目前独自居住,生活上是三个儿子每年提供十担稻子,自己种菜,每年养个猪能卖一千来块钱,还有就是过年孙子、孙女们给点零花钱,大约五六百块钱。老人说,身上到处疼痛也没管过,将近10年没出过村子,没买过新衣服……可见,X村老年人自身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简单农务劳作勉强温饱,加之各种老年疾病,导致物质生活无法保障。

(二)文化程度低造成其精神慰藉匮乏

访谈2:对象:男,63岁,已婚有配偶。有1个女儿,1个儿子。和老伴住在一起,子女都已成家。儿子、儿媳带着3岁的孙子常年在外打工,已有两年没回家。女儿远嫁湖北,最多就是过年前后在家呆十来天。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今年一大家子能一起过年……X村老年人大多都是1950年之前出生的,很少有人识字,大多听不懂普通话看不懂电视。唯一娱乐就是劳作之余串串门、聊聊天,精神生活极度匮乏,没有精神上的追求,也无法得到较高的精神生活。

(三)农村养老资源的缺失导致空巢家庭养老困难

访谈4:对象:女,65岁,已婚有配偶,有一子。儿子10年前就去新加坡居住了,期间只回来过5次。老人说他们在经济上还算富裕,在别人眼里他们很幸福,“儿子孙子几年才能见上一面,又不想拖累他们,苦只有自己知道”……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的家庭结构在不断缩小,向“4-2-1”家庭结构转变。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人口的高流动性,大量的农村人口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举家在外,导致空巢家庭越来越多,这些老人的养老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二、安徽省太湖县X村新农保实施取得的成绩

随着2011年7月太湖县颁布实施了《太湖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施办法》,其下属的X村于2012年初推行了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近一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45岁以上人群全部参保,16岁以上参保率达80%(数据来源于与村长的访谈)。

三、安徽省太湖县X村新农保实施运行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X村新农保的实施虽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但其运行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村干工作效率低

据X村村长的描述,在新农保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首先是需挨家挨户进行政策宣传;然后是收费的处处碰壁;最后是保险金发放的复杂程序,这都大大加重了村干部的工作负担。加上村里未建相应的信息系统,大多是采用传统的办公方式,使得新农保管理工作复杂繁重,效率极低。这也必将会给今后县级、省级、甚至是部级统筹和转移接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但短期内却无法改变现状。

(二)村民参保积极性不高

在实地调查X村的村民中,只有50%的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知道一点或曾经听说过,有近20%的农民对新农保相关政策不完全清楚,主要是外出务工人员,还有近20%的农民对新农保政策完全不知道,这一部分主要是63岁以上的老年人,对新农保制度几乎完全不清楚。可见,农民对新农保政策不了解、主要内容不清楚、相关认识不到位,加之缴费时间长、领取基础养老金数额少,所以参保的积极性、自觉性很低。

(三)保障能力偏低

除了基础养老金,还设立了年缴费标准从100~2000元12个不同档次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从目前X村的缴费结构看,绝大多数参保农民选择了最低的100元缴费档次,每月只能领取69元钱。加之通货膨胀、物价等因素的考虑,农民实际的保障水平很低,就会对养老金真正的价值产生怀疑,导致。另外,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经达到60岁的老年人只能享受55元基础养老金,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水平更低。

(四)政府财政投入不足,集体补助难以到位

在调查中,很多受访者都认为政府应增加财政补贴比例,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农民更期望国家增加养老保险补贴,提高保障水平。而目前,在政府承担养老保险主要责任的前提下,政府财政投入少,新农保保障水平低,因而影响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另外,因X村集体经济盈利能力差,又缺乏集体补助运行机制,使得集体补助形同虚设。

四、提高新农保作用的对策

(一)建立信息系统,设立专业人员

《社会保险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全国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建设,尽快开发和建设全国统一的新农保系统软件,并与公安、民政、残联、计生等部门共享人口信息资源,实现业务、财务、基金和档案管理等规范化管理,保持信息通畅,逐步建立省、县、乡镇、村4级农保网络信息系统。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配备专职人员,解决经办力量不足和效率低下等难题。

(二)广泛宣传,追求实效

X村需采取不同的宣传形式,严格贯彻落实政策,可通过地方电视台、村民会议等方式,进行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让农民知晓新农保的重要作用,将党员、村民代表、村民组长培训成宣传工作新力量,提高参保的自愿、积极性。还应坚持宣传新农保联动参保政策,帮助参保人员算好经济利益账,积极引导中青年农民早参保,增强新农保的可持续性。

(三)强化政府责任,增加县级的鼓励缴费政策

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方面,安徽要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认识农村养老保险建设的重大意义,紧跟中央步伐,在努力实现农民增收的同时,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推动经济不断发展,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另外,以目前的基础养老金补贴标准为基础,参保率低的地区应增加县一级的鼓励缴费政策,依照一定标准做到多缴多补,减小县、村间差异。

(四)推动新农保配套政策落实

虽然财政部和人社部已经制定下发了新农保基金财务制度,要求切实加强新农保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封闭运行,但在X村仍是村干部或经办人员代收保费,没有建立和做实个人账户的问题,这明显不符合经办规程要求,直接影响新农保基金安全。因此,新农保制度与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等的有效衔接和落实,将会充分发挥好激励机制的双重促进作用。

第5篇: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范文

【关键词】城市社区;老年人需求;对策

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177648705人,占13.26%。相较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了解和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以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作者以贵阳市花溪区的明珠社区为例,了解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和情感需求,分析老年人需求满足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与地点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明珠社区的溪北居委会、朝阳居委会和松山社区选取100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

(二)资料收集方法及分析方法

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收集资料,问卷及访谈提纲内容涉及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对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对情感支持的需求、对环境改善的需求等。对定量资料的分析是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频数分析等,对定性资料的分析是采用归类-分析总结-分析-总结的方法。

二、明珠社区老年人需求分析

(一)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100名老年人中男性48人,女性52人。年龄分布:60~69岁28人,70~79岁38人,大于80岁34人。文化程度:33人没读过书,读过小学的13人,读过初中14人,有17人上过高中或大专,有23位读过大学。读过大学的23位老人都是在G大教过书的副教授或教授。婚姻状况:已婚有配偶的占68%,丧偶的占31%,未婚的占1%。生活自理情况:47%完全能自理,43%基本能自理,10%不能自理。在100位老人中,大多数是有退休金的(65%)。其次是靠子女供养(19%)和靠自己的积蓄(11%),靠领低保金的有4人,靠自己的劳动或老伴劳动的有1人。从数据可以看出对经济需求的老人不多,大多数老年人都有退休金作保证,即使没有退休金也有子女供养或者存有积蓄。在访谈中多位老人都表示自己能够凭借退休金很好地生活,对经济的需求不高,但是对健康保障、服务设施及场地、养老服务员、环境改善和情感支持的需求很高。

(二)健康保障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老人追求的不再仅仅是温饱,也希望提高生命质量。老年人很重视身体健康,最希望得到康复保健和疾病预防的养老服务。对于养老服务项目,100位老人共做了220个选择,在这些选择中,康复保健被选择51次,占回答总数的23.2%,成为老人对养老服务项目需求的首选。其次是疾病预防,被选择27次,占回答总数的12.3%。再次是定时探望,被选择20次,占回答总数的9.1%。而按摩推拿、体检的被选择数也相对较高。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正如一位被访问的奶奶所说:“现在我们也没什么要求,只是希望身体好点,不要出什么问题。现在吃吃喝喝都花不了多少钱,但是一旦生病了花钱花得多不说,自己还得遭很大的罪。”老人的身体状况远不能与他们年轻时同日而语,所以老年人也就更加重视康复保健和疾病预防,更加懂得健康的重要性。只有拥有一副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安享晚年,才能让子女放心地去拼搏,才能让生命更有质量。

但是目前明珠社区所提供的养老服务项目有限,所提供的大多是代购商品、扫地、做饭等服务项目,并且只针对行动不便或身有不适的老年人。目前社区在疾病预防方面做得相对较好,溪北居委会和朝阳居委会设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免费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教活动、健教讲座、发放健教宣传资料;每年免费为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含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常规、心电图等)和健康指导;免费测血压、指导高血压保健及用药;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以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每年免费为辖区内残疾人进行全套健康体检1次(含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常规、心电图等),提供康复服务。

但是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做的都是比较常规的检查。通过对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进行的访谈得知,卫生站能做的就是平常的输液和配药,要是病症稍微复杂一点他们就没法治。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是老人去服务站寻求帮助,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很少上门对老人进行服务,究其原因,一是怕上门进行医疗服务会有纠纷;二是人手不够,设施也不齐全,比如上门输液,老人家里没有挂输液瓶的架子等。松山社区没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所以老人没有从社区获得疾病预防等服务。

(三)服务设施及场地需求

通过调查发现明珠社区100名老人对老年人活动中心的需求度最高(42.5%),然后分别是康复保健室(27%)、紧急救助设施(22%)、无障碍设施(3.5%)、日间照料服务中心(3%)和阅览室(2%)。可见,老年人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一是能满足他们的娱乐和交友;二是能保证身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三是能保证生命受到威胁时能有紧急救助设施。

溪北居委会有一个露天健身场所,但是由于居民不爱护加上维修不力,健身场所里的健身器材都已经上锈不能使用。朝阳社区和松山社区都没有老年人健身场所。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溪北居委会、朝阳居委会和松山社区既没有老年人活动中心、阅览室,也没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无障碍设施,更没有紧急救助设施和康复保健室。也就是说既没有能满足老年人娱乐及交往的场所,也没有满足提升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场所,更没有对生命受到威胁的老人进行紧急救助的设施。在对G大7位老人访谈中得知:G大北校区只有离退休处,没有专门的老年人活动中心,而且离退休处里面的娱乐设施也不多,只有几副手搓麻将桌、一副很小的象棋。所以,很多离退休老人只能自己找好棋友、牌友,在露天场所比如老朝阳村书报亭、G大礼堂旁边的石凳上去活动。

(四)对养老服务员的需求

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员所具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护理知识、急救知识、老年生理学和老年保健学。对护理知识的需求最高(19.1%),其次是急救知识(16.1%),然后是老年生理学(15.7%)、老年保健学(15.3%)、老年心理学(8.9%)、家政服务能力(7.2%)、沟通能力(4.7%)、老年膳食(3.4%)及其他(9.7%)。但是溪北居委会、朝阳居委会没有专业的养老服务员,能对老年人进行服务的只有居委会工作人员和网格社工。而且居委会工作人员和网格社工都不具有专门的养老知识和技能,他们的工作面向全居委会的人,不仅仅对老年人进行服务。所以对于护理知识、急救知识和老年生理学知识等所知甚少。松山社区不仅没有养老服务员,连居委会工作人员和网格社工都没有。严格算起来,G大及家属区并不是社区也没有成立居委会,之所以成为松山社区只是为了警务管理上的方便。

(五)对环境改善的需求

溪北居委会与朝阳居委会的老人对环境改善的需求较低,但是松山社区的老人对环境改善的需求很高。主要集中在社区安全、路面维修和空气质量等。老人K说小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小区里面发生很多次偷盗事件,但是没有一件有结果。“有一次我抓到一个小偷,打电话让一个老头帮我报警,结果他磨蹭半天耽搁5分钟。小偷看我报警没报成,就慢悠悠地走了。我又打电话给110,结果他们问我住在哪里,身份是什么七七八八的,等他们来的时候已经是5分钟之后,小偷早就跑得没影了。这真的是成问题啊。”可见社区的安全问题得不到有力保障。除此之外,老人H说他家住在老朝阳小区,在小区下面有间房子学校出租给别人开宠物店,但是法律明文规定不能在家属区开宠物店,这个事情老人反映很多次都没人管。“要是有老人或者小孩从那过被吓着怎么办,而且宠物店里面的狗有时候会冲出来。”

老人L也是住在老朝阳小区,他说在回家的路上有个地方漏水已有多年,但是一直没有管。“要是一不小心在那摔倒了怎么办。虽然只是小事,但是关乎群众生活的事就是大事啊。”同样在松山社区的刘奶奶对生活环境也多有抱怨:“哎哟,生活环境很不好,我们楼下的公共场地开了几家餐饮店,每天油烟味、煤气味重得很哦,窗子都不敢开呢。我们的要求不高,至少得有新鲜的空气,要不得病了怎么办。还有公家的草坪被围起来养鸡,每次经过都是一大股的鸡屎味。”

(六)对情感支持的需求

传统的养老主要着眼于对老年人的物质赡养,老年人只要有吃、有穿、有住,就基本达到了养老的目的。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老年人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年人不仅要有吃、有穿、有住,还要有精神上的享受,要有尊严,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老人都希望自己能尽享孝道和天伦之乐,作为提供养老服务的一方不仅要让老人体面地活着,更要让老人有尊严、有意义地活着。如果每天除了吃喝,没有精神上的交流、没有精神上的慰藉,老人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可言。“我家是四代同堂,过年会聚在一起,等我把压岁钱发好了,他们就各干各的去了。打的打麻将,玩的玩游戏,也没人来陪我这个老太婆聊天。过年过得我压力还大一点,孩子们回来只会索取,从不会陪我说说话、聊聊天。自从老伴走了之后,我就特别孤单,我不缺吃、不缺穿,就是精神上特别孤单。”老年人不愿意成为一种负担,会本能地产生自卑感,无形中变得脆弱,甚至精神崩溃。如果提供服务者不能从精神上关心老人,便不能真正了解老人。不论为老人提供服务者是其子女还是养老服务员,都应该孝敬老人。孝敬是比物质赡养更高的一种伦理尺度和道德要求,属于精神赡养。孝敬的重要内容是对父母的精神、心理、感情、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关心和满足,也可以叫做“精神赡养”。此外,来自邻居的情感支持也很重要,朝阳居委会熊奶奶在访谈中说:“现在的邻居很冷漠,东家不管西家事,见面很少打招呼。现在的人很奇怪,猜忌心太重,生怕别人接近你就是要图你的东西。”

综上所述,明珠社区的老人对健康保障、服务设施及场地、养老服务员、环境改善及情感支持都有很高的需求,但是目前社区提供的服务供不应求,不能满足老年人对健康保障和服务设施及场地的需求;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员及志愿者,不能满足老人对养老服务员的需求,而环境改善的需求也未得到满足。

三、对策建议

(一)社区注重整合资源

明珠社区所辖溪北居委会、朝阳居委会和松山社区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溪北居委会和朝阳居委会都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免费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和做一些常规的检查,而松山社区则没有。松山社区较为特殊,它是为警务方便而设,并没有居委会等。有老人说“我们有什么事学校不管,也没有居委会管,我们处在两不管的状态中”。明珠社区可以整合资源,让松山社区的老人可以在朝阳社区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去做常规的身体检查。同时,可以多举办老人联谊会,让溪北居委会、朝阳居委会和松山社区的老人一同参与到活动中来,分享人生经验,交换生活心得。有老人反映“可以让居委会的人组织社区的老人隔一段时间就聚一下,大家可以互相认识,互相帮助”举办老人联谊会,不仅可以促进居委会内部老人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促进各居委会之间老人的交流,提升老人的自助能力。

(二)丰富对老年人的服务内容

朝阳居委会与溪北居委会目前对老人的服务内容较少,要开发更多老年人需要的服务项目,如康复保健、疾病预防、按摩推拿,这些都是老人所需要的。有老人建议社区建一个老年食堂“我们没有太高要求,只要清淡一点,饭菜软和一点就好了”。 我们提供的养老服务必须要立足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而不是想当然地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否则就等于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却费力不讨好。

(三)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溪北居委会目前有网格社工,但是他们是为全居委会的居住户服务,对老人进行的服务较少,且目前的网格社工所受教育程度不高,掌握的老年生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不多。明珠社区毗邻贵州大学与贵州民族大学,两所大学都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他们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巧,对老年人进行服务会做得更好更专业。明珠社区可以引进社工专业的学生与志愿者,更好地为老年人进行服务。

参考文献

[1] 奚志勇.中国养老[M].文出版社,2008(5).

[2] 姚远.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政府对居家养老方式的选择[J].人口研究,2008(3).

第6篇: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范文

这个“文明人”就是达能,这个“农夫”就是1996年前的宗庆后先生。

美国1890年就通过了第一部反垄断法《谢尔曼反托拉斯法》,1910年,已经有了纽约州的Inre-Timmis资产交易案例,资产并购在西方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31年宝洁公司就开始设置品牌经理这一岗位,品牌运作在西方也有50多年以上的历史。而中国在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才第一次在政府文件中出现的“市场营销”字眼。中国营销者的启蒙之作,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第9版)于1999年才正式作为国内营销专业通用的教材面世。正如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在继承前辈物理学家们的理论基础上才能发明相对论一样,即使英明如宗庆后者,1996年前对品牌、对资产运作也最多处于朦胧的摸索阶段。请恕我不敬,冒昧得以“农夫”来称呼我一贯尊重的宗庆后先生,但相较于继承并积累了西方近百年的资产运作以及50年以上品牌运作经验的达能公司相比,1996年的宗庆后在品牌和资产运作方面的确只能算一介农夫。达能肯定不承认他们当初的做法有道德问题,可在讲究“仁义礼智信”的中国人眼里,如果他们去欺骗一个无知的农夫,这种做法是带有一定的欺诈性的,就是不道义的!!

其实,达能当初设得的圈套并不高明 ,这个圈套是怎么设得呢?达能告诉宗庆后先生:我出资41%,香港百富勤出资10%,您老人家的娃哈哈美食城股份有限公司和娃哈哈集团公司两家公司出资49%,共同成立一个合资公司,但娃哈哈品牌必须归合资公司所有。您看三家公司还是您老的股份最大,当然是您老说了算,所以您老人家不需要担心商标所有权会被我们夺走。就是这么一个并不高明的圈套,受当时时代局限的宗庆后先生就上当了。96年成立的合资公司,97年香港百富勤就把10%的股份卖给了达能,达能一跃有了合资公司51%的股份,成为了控股的大股东,娃哈哈的商标所有权就这样被达能骗走了。

这个局是达能设的,达能在设局前就应该想到了可能会发生的种种结果,也肯定做好了应对措施,宗庆后先生与达能之间的官司,笔者看来宗庆后先生肯定凶多吉少。如果合同确实是合法的,那么按照法律宗庆后的做法无疑是违反合同的,所以如果说还有一线生机的话,建议宗庆后先生应该在合同是否合法上作足文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否认合同的非法性:1、证明达能和香港百富勤当初就是恶意串通,意图达到占有娃哈哈商标所有权的目的。这样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者,合同是无效的。2、如果双方1996年签署的《商标转让协议》,国家商标局确实驳回没有批准,说明国家行政法规不允许娃哈哈的商标转让,转而证实双方签订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实质为变相的商标转让合同,那么这种行为其实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是无效的。3、如果《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必须备案,而当初双方为了通过备案采用简式《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私下却签订另外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也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果以上三点在法律层面上都不成立,建议宗庆后先生尽早做好应诉失败的准备:1、准备赔偿金,把他看成是中国企业家在成长过程中应交的学费。2、尽快成立新的公司(如成立“营养快线食品公司”),用新的公司名称替代“娃哈哈”公司名称,大力推动属于自己的品牌如非常系列、激活、营养快线、爽歪歪等,彻底摆脱商标权已经属于“娃哈哈”。3、在全国媒体发表声明告诉中国消费者娃哈哈商标所有权已经归法国达能公司所有,原娃哈哈集团公司更名为“营养快线食品公司”,非常系列、激活、营养快线、爽歪歪等品牌产品将由“营养快线食品公司”生产。4、把在海外注册的公司尽快注销,在中国重新注册!新成立的公司如果仍由在海外注册的公司控股,怎能让中国消费者相信宗庆后先生是在维护中国品牌呢?这会给达能聘请的公关公司以口舌!

如果宗庆后先生这样做了,笔者相信中国消费者一定会站在他这一边(笔者现在已经不准备喝娃哈哈水了),加上宗庆后先生一代经营宗师的能力,新的公司很快会发展起来,留给达能的将是一个空壳。

另外,笔者提醒中国企业从这件事上应该得到以下启示:

1、外企并购中国企业最终的目的是获取最大利润,绝不会好心挽救中国的某个企业或者某个品牌,他们所有的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帮助中国企业等等的宣传只是其公关活动的需要。

2、品牌管理和资产运作知识应成为现代企业家的基本常识。如果说宗庆后先生在1996年转让商标中了达能圈套是因为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而今后如再有企业在资产并购方面上外企的当,就只能怪这个企业无知和无能了,也不会象宗庆后先生现在赢得这么多人的同情和支援。

3、要高度重视应对外企的谈判技巧。

第7篇: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范文

为认真贯彻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部署要求,扎实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准备工作,增强团市委机关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助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6月30日***团市委全体机关党员干部赴“包村联户”所帮扶村——峡山区郑公街道尚家庄村开展走访慰问老党员和生活困难群众活动。在与村民面对面交谈中,深入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全面了解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基层矛盾纠纷和容易引发信访的突出问题;广泛听取基层党员和群众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及基层班子的意见建议,有效开展民情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村庄情况: 尚家庄位于郑公街道西南方向9公里处,东靠潍河,西靠渠河,南靠诸城,北靠峡山水库,周边自然环境优美;村后为沂胶路,交通较为便利。全村共521户人家,总人口1874口,其中常住人口1758口,村居面积310亩,总耕地面积3100亩。

2、基层组织: 村委位于村中心,硬件设施较为齐全(二层楼共40间房)。全村党员共73人,其中65岁以上老党员有40人。村委班子健全,村基层选举、财务公开、议事决策等重大事项都通过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的制度。

3、经济情况:2012年全村人平均纯收入5788元,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劳务输出、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等。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花生等。畜禽养殖业规模较小,主要是肉猪、肉鸡养殖户,村内规模较大的肉猪养殖户3家,肉鸡养殖户2家。

二、走访情况

1、入户走访:团市委全体机关干部分组对该村24户老党员和生活困难群众家庭代表进行了入户走访,重点围绕群众生活现状、利益诉求、“包村联户”工作等情况与广大村民进行亲密交流,广泛征求老党员和群众对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的意见建议。通过行政经费、希望工程专项款向老党员、困难群众及贫困家庭儿童发放慰问金共7500元。

2、座谈走访:自年初团市委帮扶尚家庄村以来,团市委班子成员已多次深入尚家庄村,与街道领导和村两委班子座谈,共同探讨村居发展规划。在座谈中,针对青年农民致富增收、村内饮水和村容修葺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讨论。

三、主要问题

1、村级经济基础薄弱。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该村村级经济比较薄弱,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村集体企业规模较小,集体收入少,周边没有规模较大的企业,部分身体健康的农村青年有外出打工意愿,但因不便照顾家人和管理耕地而犹豫不决。二是基础设施较为薄弱,需投入资金大的水利、农机设施等尚在筹措,防涝抗旱能力相对较弱。三是村民收入偏低。该村青壮年等主要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主要是45-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体条件较差,文化水平较低,劳作效率较低,科学种植的思想意识比较薄弱。

2、村居环境有待改善。一是家庭养殖影响环境。由于部分猪舍鸡棚在村民院内中建设,导致人畜混居,猪、鸡产生的粪便、污水等影响村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二是在调研中发现村内尚存在一些垃圾乱堆滥放、设施乱搭乱建等不文明现象,村容村貌有待修葺。

3、应对重病难症等风险能力有待提高。在走访部分常年患病的困难群众时,了解到尽管目前社保、新农合等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群众抵御灾害和变故的经济压力,但在应对例如癌症、癫痫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重病难症方面,与群众的期待和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四、下步打算

一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团市委将发挥部门优势,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志愿者和创业能手下乡服务,向群众提供各种咨询或培训帮助,组织农村青年参加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组织就业创业导师和金融部门给予创业青年一对一帮扶和信贷支持,鼓励有志青年回村创业。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在原有的传统种植、散户养殖的基础上,逐步摆脱粗放的初级产品生产模式,不断提升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提高农村环境质量。着力解决垃圾乱堆滥放、设施乱搭乱建现象,动员村干部和广大村民行动起来,开展大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保持村容村貌干净整洁,逐步提高村民生活环境质量。同时,丰富群众娱乐文化活动,深入发挥团员青年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为村民送去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使他们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和谐文明的春风。

三是解决农民生活困难。时刻不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耐心倾听村民的迫切需求和意见,扑下身子为村民排忧解难,真心为群众服务,办事让群众满意。帮助村委建立图书角,方便村民和青少年就近就便阅读,开展城乡中小学生结对帮扶等希望工程活动。节日期间走访慰问孤寡老人等贫困群众,送去关怀与爱心。

第8篇: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社区居民;文化素养;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博物馆作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非营利性公共文化机构,它的教育职能也应当向多元化发展,积极开拓教育渠道及教育方法。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城市居民提高文明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教育也开始走进社区,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本人就此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及建议。

一、博物馆教育走进社区的必要性

(一)具有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养的责任和义务

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居民文化素养的提高,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推动着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与日俱增。博物馆是社区中的特殊成员,重要的文化机构,有责任和义务利用其自身特殊的资源优势,为社区文化建设做出贡献,在提高居民文化素养方面义不容辞。

(二)便于了解观众需求

博物馆在办好展览之后征求观众意见是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等待观众上门参观提出意见及建议,这种方式有利也有弊,大多数观众不会当时主动提出意见,观众在参观完之后,需要有一个回味的时间,进行知识整合,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意见会更加中肯,更加全面。博物馆到社区进行教育活动时,深入群众中去征求参观意见,效果比较有效,以此揣摩公众心理,了解社会动态,以便更好的提升展览品质。

(三)依靠社区力量保护文化遗产

社区虽然是一个小的社会,但有着多种资源和力量,如果博物馆能很好地让群众了解博物馆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就能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科学研究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①社区居民了解最原始的当地历史发展情况,能够为博物馆提供文化遗产的最直接的相关信息,便于博物馆搜集学术资料,到社区多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增强保护意识。

二、社区文化需要博物馆教育

(一)社区居民精神生活急需提高

社区文化是一项不断满足和丰富广大居民精神生活需要的内容,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以及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都会产生深远的社会历史意义。②社区居民精神生活快速提升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当务之急,也是群众在丰衣足食之后最迫切需要提高的。

(二)社区文化需要增强知识性

现在国家发展社区文化的途径和渠道正在增加,比如组织下棋、跳舞、运动项目比赛等,但是目前活动的娱乐性较强,知识性较弱。博物馆教育在充实居民文化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就非常重要,因为博物馆展览内容具有很强的普及知识的功能,内容涉及生活、科技、地理、天文等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博物馆本身就是一本“百科全书”,社区居民从中能学到许多知识。

(三)社区居民需要方便快捷的展览形式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步加快,空闲时间不多,有时间首先也喜欢到娱乐性强的风景旅游区去,所以到博物馆的相对就少一些,在学习知识方面就相对薄弱,或者博物馆自身宣传力度不够,社区居民不太了解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也希望博物馆送展上门,节约时间,足不出户就能学到知识。

三、博物馆教育走进社区的具体措施

(一)多种宣传教育方式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博物馆应该多层次、多样式、多方位举办简易展览,将博物馆内适合在社区展览的内容精炼化,形式简洁、高效,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并且展品易于运输、置放。比如制成图片展,文字说明简单明了,展品缩小比例复制,再配以影像资料,创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流动博物馆”。展览内容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要求适时更新内容。展览还要有计划性、针对性,社区居民有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文化层次,也具有不同的文化修养及欣赏水平,所以展览要切合实际,贴近群众,例如北京市科普协会组织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深入街道社区为老年朋友讲授花、鸟、鱼、虫知识,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内容,排解了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孤独、单调,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③

(二)加强趣味性与互动性

经常在社区展览动植物知识、生活常识,配以小实验,定期在社区制作宣传栏,进行民间手工艺制作,如剪纸、刺绣、贴画等,现场制作,形象的展示给群众,利用画像砖复制件教授观众制作拓片,在新鲜有趣的互动学习中,让群众探寻感悟中华古老文明的奥妙。强调娱乐中学习,内容生动,增强趣味性,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群众面前,尽量采用互动交流的宣传教育方式,激发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公众感受到当代博物馆既是“高雅的知识殿堂,也是充满趣味的奇妙屋”。宣教活动充分体现休闲娱乐,减少严肃压抑的气氛,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三)利用特殊时间来扩大宣传力度

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春节、中秋节等特殊节庆及各种传统节日来宣传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介绍节日的来历,活动内容及影响等,使群众增长见识,领略古今文化的魅力,激发爱国、爱家、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进行与节日相关的征文、书法、绘画、摄影等比赛,激发群众的参与性,丰富居民业余生活,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居民文化修养。

(四)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作用

在社区招募志愿者,会使博物馆宣教工作办的更圆满、更完善。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因为他们更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容易和居民沟通,不仅能够缓解配备博物馆人员的紧张,而且更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使宣教活动进行的更顺利,更圆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方案

博物馆对宣教活动实施效果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认真落实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精神,把群众的意见及时收集、整理,发放活动调查表,设立意见箱,开座谈会,了解观众需求,调整活动方案,不断更新内容,保持新鲜活力,提升教育活动的质量。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开拓博物馆教育新思路,将教育触角向更深层次、更广方面延伸。

博物馆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的存在与发展将对社区文化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它影响着社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博物馆应该采用各种教育手段,组织多样化的社会活动,激发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以达到真正促进全民精神生活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勇.浅析博物馆与社区文化的互动关系[A].新世纪博物馆的时间与思考,2013

第9篇:谈谈对居家养老的基本认识范文

1.“如何形成工薪阶层买得起房的政策机制”(得票率为87.8%)

2.“破解城镇低收入群众、农民工住房困难问题”(74.6%)

3.“楼房坍塌引发忧虑,期待加强房屋质量监管”(60.1%)

以上调查结果说明,住房领域公众最期待“买得起房”、“住得上房”和“住得安全”的改革。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房价逐年高企,住房焦虑应运而生。在人民论坛记者采访过程中,受访群众纷纷谈及自己面临的种种住房焦虑,主要包括:“买不起房”、“租房贵租房难”、“蜗居”、“居无定所的漂泊感和无助感”以及“房奴的辛酸”。还有不少受访群众提及自己居住条件太差,房屋破旧难修,甚至难以抵御极端天气侵袭,时时担心楼房坍塌事件不期而至。有受访者进一步谈到,相比较一些人的住房条件差和买房梦难圆的问题,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更加令人忧心,拾荒者、农民工蜗居桥洞、烂尾楼以致冻死的新闻令人警醒,破解这一问题的改革令人期待。

(二)收入分配领域:

1.“遏制各类灰色收入,使收入更加透明、阳光”(90.6%)

2.“缩小企业高管与普通职工收入差距”(80.1%)

3.“形成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保证机制”(72.5%)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公众期待的收入分配改革以调节为主,主要基于“公正”(遏制灰色收入)、“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和“增收”(国民收入倍增)三个方面;期待通过合理的机制和制度改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对此,有专家分析指出,经济增长过多地依靠政府投资拉动,一些权力寻租利益链条有可能形成巨额的“灰色收入”,直接导致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要根本解决收入分配失衡问题,还是要通过制度改革堵住导致收入分配扭曲的一系列制度漏洞,建立一个公开、透明、有严格管理、受社会公众监督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财税体制。

(三)教育领域:

1.“教育资源分配、受教机会不均,期待教育公平”(94.5%)

2.“杜绝择校费、赞助费等各种乱收费现象”(84.1%)

3.“期待异地高考走向实质”(60.1%)

有受访专家总结了当前“教育公平”的待解难题:择校热蔓延,明显违规收取的择校费已经“尾大不掉”,成为危害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一颗毒瘤;高昂的教育费用已成为家庭中一项沉重的负担,屡禁不止的教育乱收费令多数家长觉得难以承受;关于高考加分政策和录取政策的质疑之声纷起,教育诚信缺失让公众对高考公平充满担忧;教育领域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贫困学生、残障学生、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公平教育的问题难以落实。以上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四大待解难题的尖锐程度和紧迫性。

(四)医疗领域:

1.“降低医疗费用,让百姓看得起病”(96.8%)

2.“解决看病难、挂号难、大医院人满为患问题”(84.4%)

3.“假药流入药店和医院,期待治理假药泛滥”(72.9%)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最期待医疗领域进行让人“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的改革。卫生部部长陈竺曾对长期困扰我国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针见血地总结道:“看病难”,难在大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难在中西部地区基本医疗资源绝对不足;“看病贵”,贵在社会弱势群体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贵在全社会医疗费用的总水平不断增长且增速居高不下。

近年来,随着“新医改方案”实施以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措施已经在全国推广和展开,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缓解,但此次调查中百姓的期待也反映出,进一步的实质性改革尚需更多努力。

(五)就业领域:

1.“杜绝招聘中‘萝卜’、‘拼爹’等暗箱操作”(84.1%)

2.“取消事业单位、国企双轨用工”(79.3%)

3.“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毕业即失业’问题”(65.2%)

分析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公众期待的就业领域改革主要侧重于“公平就业”。有受访者谈及对就业改革的期待时直言,“不怕自身条件不够影响就业,就怕没人‘帮忙’,连个竞争上岗的机会都没有。”对此,相关领域专家犀利指出:“公平就业已经成为横亘在群众个人发展之路上的一大绊脚石。‘背景’、‘关系’愈演愈烈导致社会阶层分化越来越严重,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愈加困难。”

(六)养老领域:

1.“养老待遇差距过大,期待取消养老金双轨制”(76.7%)

2.“养老金上涨较慢,期待健全养老金调整机制”(74.7%)

3.“养老资源严重缺乏,亟待增加公办养老院”(60.2%)

调查结果表明,公众集中关注“养老公平”、“调整养老金”和“公办养老院”改革。受访者对人民论坛记者表达了他们对于养老问题的各种忧虑,包括:“养老金缺口巨大,未来养老没有保障怎么办?”“空巢老人和失独老人谁来照料?”“养老金远远赶不上物价上涨幅度和速度,不足以养老。”“养老院、护理人员资源不足。”“农民养老没保障”……对此,相关领域专家认为,作为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情况最特殊的国家,必须将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加以重视和解决。完善老年人供养体系建设,加强城乡老龄设施建设,完善老龄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应该是改革不能忽视的重中之重。

(七)政治体制领域:

1.“权力缺乏有效监督,期待形成真正制约机制”(96.6%)

2.“期待在全国推广官员财产申报制度”(89.2%)

3.“改进党政机关作风、文风、会风”(80.5%)

值得关注的是,在网友对本次调查的讨论和留言中,有近半成网友表达了对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制约和惩治腐败的殷切希望。其中不乏恳切之声,譬如“贪腐不除,国将不国”,“政治改革是解决腐败的有效途径,加强人民民主监督机制是解决官员腐败的关键措施”,“权力不受监督不受限制,官员不接受人民监督,腐败滋生在所难免”。对此,只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有效遏制腐败,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使全体国民共享经济增长的果实,从而使中国走上一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之路。

(八)环保领域:

1.“粗放式发展加剧环境污染,期待形成治理机制”(82.7%)

2.“完善环境指标科学监测和公开制度”(76.6%)

3.“环保政策法律法规落实难,期待做到有法必依”(72.3%)

有受访者表示,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后果已经渐渐显现,如今青山绿水难见,碧海蓝天不可得,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了治理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有受访者认为,应该尽快完善环境监测数据(譬如PM2.5)公开制度,以便人们更好地树立起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一些官员也谈到,在一些地方的确尚存保护主义,环保部门“小马拉大车”,监管力量薄弱,环保法律法规有法难依,在这些方面的改革应该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