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肺结核预防治疗范文

肺结核预防治疗精选(九篇)

肺结核预防治疗

第1篇:肺结核预防治疗范文

[关键词] 肺结核化疗;药物性肝损害;中医药预防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7-0127-02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在本世纪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在肺结核化疗过程中,以肝功损害、胃肠反应等毒副反应最常见,占所有毒副反应的72.68%[1]。有效预防肺结核化疗毒副作用的发生,从而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痛苦,是肺结核临床医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笔者经临床多年实践,应用传统中医药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2年5月肺结核初治患者204例,其中男133例,女71例,年龄16~81岁,平均(39.5±19.8)岁,全部病例均按卫生部印发的《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2007年)》的诊断和治疗标准进行。

1.2 治疗方法

将就诊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因为不良反应大多数发生在化疗的开始2个月内,故本研究的预防性用药设计在化疗前2个月[1]。

1.2.1 空白组 利福平(R)0.45 g,异烟肼(H)0.3 g,乙胺丁醇(E)0.75 g,晨起空腹顿服。吡嗪酰胺(Z)0.75 g,2次/d,口服。服用2个月后,改服异烟肼、利福平,到完成疗程。

1.2.2 对照组 在空白组治疗方案中,加用护肝片(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具体用法:每天3次,每次4片。同化疗一起开始进行,疗程2个月。

1.2.3 治疗组 在空白组治疗方案中,加用我们精心研制的中药复方(组方:南五味子、轮叶党参、光山药、北黄芪、炙甘草、炙柴胡等),每天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同化疗一起开始进行,疗程2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归纳各组肝损害出现时间、例数,其中肝损害包括转氨酶升高、黄疸、乳酸脱氢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等其中一项或以上[3]。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参考值≤40 U/L,血清总胆红素(TBIL)正常参考值≤19 μmol/L,乳酸脱氢酶(LDH)正常参考值≤220 U/L,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参考值≤150 U/L,谷氨酰转肽酶(GGT)正常参考值≤58 U/L;分别采用0.5、1、2个月及2个月后(停用干预药物后到化疗结束的时间段)作为观察点。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а=0.05。

2 结果

2.1 各组肝损害发生时间、例数及比例分布

治疗结束后,共有6例脱落病例(空白组3例、对照组1例、治疗组2例),各组肝损害出现的时间、例数及比例见表1。各组肝损害绝大多数发生在抗痨开始2个月内,尤其是2周内发生率最高,占所有肝损害病例的48.00%;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肝损害发生率分别是11.94%和6.06%,均低于空白组的20.00%,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治疗组更显疗效优势;停用预防性药物后,对照组有少数病例仍发生肝损害,治疗组在停用预防性中药后到治疗结束无再发肝损害病例。

2.2 肝损害患者不同肝损害类型的分布

对发生肝损害的病例,根据肝功能化验指标情况,进一步分析其肝损害类型。参考文献[3]把以转氨酶升高为主要表现特征的病例归为肝细胞炎症坏死型;以黄疸升高、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等升高为主要表现特征的病例归为胆汁淤积型;二者均突出者归为混合型。各组发生肝损害的类型及例数见表2。各组肝损害的表现均以肝细胞炎症坏死型为主,共17例,占所有发生肝损害病例(25例)的68%,其表现类似急性病毒性肝炎;而胆汁淤积型占20%;混合肝损害型仅占12%。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抗痨药物引起肝损害多在治疗开始的2个月内发生,占所有发生肝损害病例数的88.00%,尤其是2周内发生率最高,占肝损害病例的48.00%。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抗痨治疗前2个月为化疗强化期、抗痨药物使用较多有关[4]。我们在临床中预防性治疗抗痨药物肝损害,可主要集中在化疗开始的前2个月,这样既节约了患者的医治成本,又起到很好的预防目的,事半功倍。其表现以肝细胞的炎症坏死为主,以急性肝损害为主要发病方式,认为可能与抗痨药物,特别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诱导细胞色素P450增加了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有关。有人认为与抗痨药物的“毒性”或“过敏”有关[5]。抗痨药物发生肝损害,一般认为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高龄、女性、酗酒、乙肝或丙肝感染、HIV感染、低蛋白血症等,肝脏是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其对外来化合物的代谢过程可分为Ⅰ相反应和Ⅱ相反应,Ⅰ相反应主要是由P450介导的氧化反应,可使化合物转化为极性较高的物质;Ⅱ相反应使有活性的代谢产物与葡萄糖醛酸、硫酸、谷胱甘肽等结合,转化为无毒性的水溶性高的物质,易于排泄。朱冬林等认为抗痨药物进入肝脏,形成酶促反应代谢产物,代谢产物作为免疫原与内源性蛋白结合而使肝脏发生免疫性损伤或直接使肝细胞中毒[6]。

肺结核属于中医“肺痨”,主要是因为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感染痨虫所致,内在病理基础是阴血亏虚、虚火偏旺;肝脏具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二者在生理、病机上有密切关联,因此肺痨的患者容易导致肝脏的生理功能紊乱,有其内在原因,而出现纳差、乏力、胁痛、口苦、黄疸等肝胆病症;另外,抗痨药物易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常,导致气机不畅、肝失疏泄,而出现肝病相应症候。因此,本研究中所运用中医药复方,以“养阴血、益中气、调气机”为立方原则,五味子养肺、肝、胃之阴,选为君药;黄芪、党参、山药调理中气,以和为顺,并防君药之阴柔损阳;柴胡疏达肝气,调畅气机,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方中药物顺应人体生理机能,共奏益气养阴、调畅气机、阴平阳秘的作用。近年来文献[7-9]报道五味子、黄芪、党参、山药、甘草等具有修复和保护肝细胞、保护胃黏膜、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诸多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本研究中药复方能降低体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提高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调节肝脏新陈代谢,降低肝细胞损伤时所致升高的酶谱活性水平,对损伤的肝细胞有显著的修复和保护作用。本研究表明,中医药预防性治疗,可以降低抗痨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率,而作者自行研制的中医复方在预防肝损害方面效果甚佳。

有效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等毒副反应,是保障抗结核化疗方案能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采用中医药预防性治疗,疗效显著,价格低廉,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星,欧阳松,林鸳. 453例抗结核药物引起副作用的临床分析[J]. 江西医药,2010,45(4):334-335.

[2] 王仁安. 医学实验设计与统计学分析[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8-19.

[3] 陈岳祥,张兴荣,谢渭芬. 肝脏病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8-92.

[4] 沈俭,顾鸿生,冯茜. 药物性肝损害高危人群300例不同抗结核治疗方案的疗效观察[J]. 上海预防医学,2012,24(6):343-346.

[5] 裴明帅. 抗结核药肝损害前后应用保肝药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1,8(15):61-62.

[6] 朱冬林,席云,吴雪琼. 抗结核药物性损害易感基因研究进展[J]. 中国共患病学报,2012,28(2):172-173.

[7] 孙世君. 五味子的药理学分析以及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2):190-191.

[8] 贾艳. 山药多糖的药理学研究[J]. 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10(9):54-55.

第2篇:肺结核预防治疗范文

【关键词】肺结核 治疗依从性 规律治疗

肺结核患者以不住院化疗为主,住院患者出院后应由医疗机构转至结防机构继续实施治疗管理,因而,县、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着肺结核患者主要的治疗和管理工作。近年来,随着化学药物的广泛应用,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导致耐药肺结核,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发生,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亦成为严重的社会及公共卫生问题。国内现用的全程督导短程化疗方案(DOTS)治疗效果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密切相关,患者不规则治疗可导致治疗失败、结核复发、病情加重及耐药。笔者对两年中中断治疗的肺结核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并提出干预对策,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

2005年12月20日至2007年12月20日在武穴市疾控中心结核科就诊的治疗中断病例155人。入选病例均符合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免费条件,其中男性125人,女性30人,初治130人,采用2H3R3Z3E3/4H3R3,方案治疗,复治25人,采用2H3R3Z3E3S3/6H3R3E3,方案治疗,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9.5岁。

2 方法

以入户调查的方式,对中断治疗的155例患者进行调查,均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调查人员面视下,由患者独立或指导下完成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为中断治疗的原因,包括:①外出打工或居住地不稳定;②交通、工作不便;③缺乏对肺结核规律治疗重要性的认识;④药物副反应;⑤症状好转停药;⑥心理原因;⑦治疗费用高;⑧其它因素;⑨对改善DOTS管理的建议。根据患者反馈的意见进行资料汇总,分析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提出改善DOTS管理的建议。

3 结果

3.1 155例中断治疗的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表1。

表1 155例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例,%)

3.2 155例中断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对改进DOTS管理的建议(例,%),表2。

表2 155例中断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对改进DOTS管理的建议

4 讨论

4.1 中断治疗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县、市级疾控中心结核科承担着肺结核治疗管理的主要职能,患者治疗依从性直接影响疗效,依从性差是中断治疗和继发耐药的主要原因。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较多,从本次调查来看,随着外出农民工的增多,导致肺结核患者居住地不稳定,以往的结核病项目管理政策规定由转出地结防机构管理肺结核病人,转入地不参与该患者的管理,是导致门诊肺结核患者依从性降低、治疗中断的主要原因,占61.94%;症状好转自行停药,缺乏对肺结核病规则治疗重要性的认识是两个重要原因,分别占27.10%、40.56%;随着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政策、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行,治疗费用不再是导致患者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仅占调查人数的3.23%。

4.2 对改进DOTS管理的建议

《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第六章指出:“当患者因某种原因由原登记县(区)结防机构转出时,通过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等方式将患者的治疗管理住处转到转入地结防机构,由转入地结防机构负责患者的后续治疗管理”。从政策上解决了肺结核患者居住地不稳定的影响问题,但在转诊期间的衔接问题,仍应引起广大结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结防工作中的健康教育历来是一个薄弱环节。对每一个门诊病人均应采取“一对一”的个体教育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政策、防治知识等的教育指导,最终达到提高治疗依从性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M].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481.

[2] 向琼红,池小霞,等.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12:84-85.

第3篇:肺结核预防治疗范文

关键词 肺结核 预防控制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94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2008年登记的结核病人登记本,有关指标和定义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的要求。本组新登记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608例,其中男404例,女204例;年龄14~84岁,平均57.3岁。

方法: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的要求,对2004~2008年病人发现、病人登记管理和治疗转归情况进行评价、分析。

病人化疗方案及管理:采用WHO推荐的2H 3R 3Z 3E 3/4R 3H 3。强化期:利福平(RFP,R)600mg,异烟肼(INH,H)600mg,吡嗪酰胺(PZA,Z)2000mg,乙胺丁醇(EMB,E)1200mg,隔日用药,共60天,用药30次。继续期:RFP 600mg,INH 600mg,隔日1次,120天,共用药60次。全疗程共用药90次。病人在化疗期间每次用药均在医生直接面视下服药(DOTS)。用药后在治疗记录上认真登记。病人在治疗期间第2、5、6个月的月末各查痰1次,每次涂2个痰标本。建立督导制度,乡镇防疫医生每半个月对村医督导1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生对乡镇医生督导工作,每月1次。

队列分析:分析登记病人的转归,以疗程结束时的痰菌检查结果为准,阳性者为仍“阳性”,阴性者为治愈。

结 果

病人发现情况:2004~2008年全县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012例,其中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608例,肺结核涂阳新登记率由2004年的20.5/10万上升到2008年的38.1/10万;涂阳肺结核病人占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比例由2004年的45.2%提高到2008年的65.0%。提示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以传染源为发现工作的主要目标得到了切实的执行。

治疗转归:在治疗的608例病人中,治愈589例,平均治愈率96.9%。疗程结束痰菌仍阳性者累计8人。菌阳率占1.30%,死亡3人,病死率0.5%。

讨 论

肺结核病人发现情况评价:发现工作是控制结核病的重要环节。我县肺结核发现工作不断得到加强。采取了下列有效措施,主要通过DOTS策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最大限度发现肺结核病人。同时在疫情较高地区进行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体检,从而提高了肺结核发现水平。下一步应该加大对乡村医生的督导和培训力度,同时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基层的防治知识宣传,协调结防机构与乡村医生的联系,做好各级医院的转诊工作从而更好的做好病人的发现工作。

病人治疗转归情况:本文中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608例,经队列分析,临床治愈率高达96.9%,该结果与刘玉清等[1],报道的结果相似。实践证明,采用WHO推荐的标准间歇化疗方案用于病人的治疗,药物组成合理,疗效确切,是目前控制结核病的关健措施,这是因为实施全程督导能提高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的治愈率达95%以上。

第4篇:肺结核预防治疗范文

【关键词】乡镇医院;肺结核控制;有效性措施

本文通过研究乡镇医院在肺结核控制方面的相关做法,采用个体访谈法及群体访谈法收集研究资料,其中包括:防治人员专业知识及家属对疾病了解防治情况问卷表、肺结核患者治疗情况、医院管理患者的现状以及乡镇疫情控制情况。

一、乡镇医院在控制肺结核工作方面的现状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信息采集情况

本研究主要针对本辖区的各个乡镇医院的肺结核防治人员和2008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收治肺结核患者包括其家属,资料主要来源于本辖区结核病乡镇医院的结核病流行病学资料、手工季度和年度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部分研究资料来自于当地统计局。活动性肺结核、初治涂阳肺结核、复治涂阳肺结核、涂阴肺结核、登记率、治愈率、因症就诊、转诊、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各指标和定义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进行分析评价。2009年前活动性结核病统计分类中包括了结核性胸膜炎等其他患者,而2010年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不包含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二)乡镇医院在控制肺结核工作过程中优势和不足

一般情况下控制肺结核病的机构包括综合医院和疾病控制中心以及镇医院等,综合医院相较于乡镇医院的基础设施较齐全且医务人员综合素质高[1]。综合医院主要负责的是收治传染患者,乡镇医院由于医疗诊断水平较低且专业性的控制知识不够,普遍存在延误患者病情和误诊的情况。但是由于乡镇医院就诊人员相对较少,医院护理人员就可以更直接的针对患者的需求给予满足。

乡镇医院护理人员根据化疗方案规律用药,督促患者按时服药。病人许多症状在2个月左右消失,抗结核药物虽然可以将大部分敏感菌杀死,但若不坚持用药则达不到消灭非敏感菌和细胞内的结核菌的疗效。所以乡镇医院在用药监督上还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乡镇医院在控制肺结核方面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对病症的监控力度以及时发现病例

由于结核病病菌是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所以在预防措施上要加大力度。其中痰中排菌又是造成社会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播源,在控制过程中成为首要对象。在排查肺结核病菌携带过程中就要加强力度,由于乡镇医院的规模较小接待病人的数量也相对较少,可以根据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咳嗽咳痰大于两周、咯血或血痰等主要症状进行重点检查。同时可以对重点人群或高发人群进行定期排查,如结核病高发区的居民或外来人口;托幼机构职工及中小学教职人员;企事业招工对象及卫生服务业职工等,对于本医院的医疗机构职工可以定期进行预防宣传和检查。

(二)加强治疗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和防控效率以提高患者救治率

综合利用医院的医疗设备,最大限度的利用医护人员对结核病的专业知识进行治疗。由于乡镇医院的医疗水平相对较低,对结核病的诊断力不足等原因易导致误诊或诊断不及时的问题出现[2]。政府应该加强对乡镇医院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乡镇医院的基础医疗设施的配备,同时医院自身也要不断加强专业诊断和治疗水平。医护人员应该加强监督作用,建立专门的肺结核控制防护组并不断充实防护队伍,为患者提供专业规则以及系统的治疗。对于门诊患者或院外治疗的患者要加强肺结核病的相关知识的传输,通过交谈让患者自愿配合治疗和用药,同时养成生活好习惯不随地吐痰等。对于情况特殊者应该及时做好登记,与综合医院或防治所积极配合开展控制工作,从而统一合理的安排病人诊治。

(三)定期针对医护人员展开培训工作以提高整体水平

由于肺结核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和传染速度快的特点,所以在控制方面具有比较大的挑战难度,不断完善控制网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仅仅依靠综合医院和防治所的作用是不够的,需不断加强乡镇医院的医护人员培训工作,提升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使其有效的配合结核病防治所和综合医院的治疗工作和控制工作的展开[3]。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强化管理以避免患者中断治疗以及间断治疗的问题出现,降低结核菌的耐药性和治疗难度。乡镇医院的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能够直接影响肺结核疾病的整体防控工作,在加强乡镇医院与综合医院及肺结核防治所的联系时可以采取网络资源登记患者信息,同时乡镇医院的医护人员还可以定期进入综合医院专科进行观摩或进修。

(四)加强疾病宣传工作的展开提高社会力量的配合度

肺结核疾病之所以一直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不了解,所以在乡镇医院初诊时就应该加强对患者的疾病知识普及力度。在接收到刚确诊或疑似病例患者时,医护人员就要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疾病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如可能产生疾病的原因、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家属在预防感染时的注意事项等。病人在充分了解自己的状况下才能更好的配合医务人员的诊治工作,而家属也能做好一定的防护工作以防感染病菌,这样才能进一步的降低肺结核的传染范围和感染系数。

(五)政府工作的配合力度决定控制工作的范围与效力

卫生行政部分必须充分配合乡镇医院的工作,在实施病人转诊和归口管理时配合落实工作,确保各级各类医院不得拒绝或截留病人。同时对于重症或急症肺结核病人应该尽快安排综合医院进行急救治疗和隔离,待病人病情稳定之后再协助转入所属地的乡镇医院进行诊治和管理。政府部分应该定期安排乡镇医院的医护人员进入辖区内的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预防宣传和卡介苗接种工作,加强结核病的儿童感染预防工作。

三、结语

乡镇医院作为医疗机构的基础单位,在防控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过程中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才能使整体防控水平不断上升。

【参考文献】

[1]苏雅文,钟宏辉.武汉市青山区2005-2012年肺结核控制情况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3,35(12):973-978.

第5篇:肺结核预防治疗范文

1.结核病有哪些症状?

结核病常出现午后低热、食欲减退、疲乏、夜间盗汗,累及不同脏器时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咯痰痰中带血、胸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淋巴结核常出现颈部肿块、疼痛;

结核性脑膜炎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

肠结核有间断性腹痛、腹泻、便秘、恶心与呕吐、胃胀等消化系统症状;

骨结核表现为关节功能障碍、肿胀、疼痛甚至畸形;

2.哪些人容易得Y核病?

人类对结核杆菌普遍易感,每3人中就有1人是结核杆菌感染者。但90%的感染者并不发病,少数人在结核杆菌毒力大、身体抵抗力较差时才会发病,成为结核病患者。结核病的易感人群为:

抵抗力下降人群,如糖尿病、矽肺、肿瘤、器官移植患者,以及艾滋病毒感染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皮质激素者;

婴幼儿、老年人;

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3.结核病会传染吗?

并不是所有结核病都会传染,肺外结核没有传染性,传染源主要是在痰中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主要通过咳嗽、咯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就可能被感染。当然,并非所有传染源接触者都会被感染,被感染者也并不一定都发病。

4.肺结核能治愈吗?

只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可以治愈。普通肺结核疗程为6~8个月,耐多药肺结核疗程为18~24个月,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咳嗽、咯痰等症状消失,会误认为已经治愈而不再坚持服药、检查。不规则治疗(包括间断服药、中断服药、提前终止治疗等)可能导致治疗失败率高、复发率高,还容易使体内的结核菌产生耐药性,成为久治不愈的慢性传染源。一个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如果不接受正规治疗,一年中可传染10~15人。因此,坚持规范治疗是防治结核病的重中之重。

5.接种过卡介苗还会得结核病吗?

卡介苗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由活的无毒牛型结核杆菌制成,经注射接种到人体皮内,可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当再次感染结核杆菌时,机体能阻止结核杆菌的繁殖和扩散,并能使病变局限化。

卡介苗能够预防结核病,特别是预防严重的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病的发生。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抵抗力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卡介苗对儿童重症结核病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成人结核病基本无保护力。

6.怎么预防肺结核?

慢性咳嗽、咯痰等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及时发现并治愈肺结核患者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与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应做结核病筛查。

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应避让他人、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对痰液应适当消毒。

居室及公共场所要多通风;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增强抵抗力;

第6篇:肺结核预防治疗范文

因耐药性等诸多因素,结核病像绝迹多年的性病一样又死灰复燃,给全国的卫生防疫机构带来压力和挑战。

回溯历史

通过接触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后笔者获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发生结核病800~1000万例,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世界上结核病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全世界有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我国是其中之一,患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这说明我国结核病流行趋势严峻,不可小觑。

多位专家一致表示,新中国降服肺结核疾病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家喻户晓的宣传力度,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清楚避免罹患肺结核的有效方法是防患于未然。因为肺结核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名列丙型传染病之首,其后才是血吸虫病、麻风病及腮腺炎等。所以说抵御结核病卷土重来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全民警惕预防。守住这道防线,我们一定会在与结核病魔的较量中再次获得完胜。

谈到“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来历,专家笑着说,很多人以为春天是肺结核病菌容易滋生传播的时间段,所以才确定在3月24日,其实不然。确定这个时间的动因是1882年3月24日,德国医学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在柏林生理学学会上,宣布自己发现了结核分支杆菌,为人类战胜这个世纪瘟疫奠定了基础。在科赫发现结核菌 100 周年时,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决定每年 3 月 24 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传播方式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中85%发生在肺,称肺结核;15%发生在肺外,如淋巴结、肾、脑膜、骨、肠道等,又称肺外结核。痰菌阳性肺结核病具有呼吸道传染性,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现有结核病传染源200万,而1个未治疗的传染源1年中可以感染10~15个健康人。肺结核病人如不能积极彻底治疗,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且还会传染他人,害人害己,严重危害社会。

肺结核病虽然是一种传染病,但并不是所有结核病人都具有传染性。科学研究证明,在结核病人中,只有显微镜检查发现痰液中有结核菌的肺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这类病人,医学上称为排菌病人,他们是结核病的传染源。我国虽然有结核病患者近500万,但仅有2/3的患者具有传染性。当然,这已经是非常庞大的人群了。情况更不容乐观的是,我国80%的结核病患者生活在医疗条件较差的乡村,加之健康科普知识的匮乏,导致很多人错失早发现早治疗的宝贵时机。

肺结核主要通过痰菌阳性病人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造成呼吸道传播,在密闭的空间,带菌飞沫可悬浮2小时以上。因而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密切接触,对防止感染至关重要。

家庭成员或一起办公的同事一经确诊罹患肺结核,应立即到结核防治机构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医生会对阳性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即使未被传染,或者无活动性肺结核病变,仅为结核菌携带者,而不是结核病人,为防止日后发病,也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接受预防性药物治疗。

与结核病人接触是否被传染及发病,取决于自身的免疫力。新生儿的卡介苗接种,适当的身体锻炼,以及合理的营养、休息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高危人群及典型症状

民间对肺结核病认识有一种误区,一般的咳嗽没有人特别在意,多数人认为可能感冒了。唯有对咳血才感到惊骇――快去结核病防治院吧!

其实,咳血的原因有很多,也不一定就是肺结核,比如,肺炎、支气管扩张等也可以引起咳血,左心衰也可以引起泡沫性血痰。必须将患者所表现出的体征综合起来判断。

结核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有这样七类人群:首先是与排菌患者密切接触者;二是结核菌素试验强阳反应者;三是HIV/TB感染者;四是糖尿病、尘肺、肾功不全及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五是长期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六是营养不良的流浪者及贫困高龄人群;最后是既往患肺结核未彻底治愈者。

医生诊断感染者的临床症状有五项:首先是咳嗽咳痰,或轻或重;其次是低烧,一般有午后低烧盗汗、乏力症状;三是体重明显下降;四是检查可以听到有湿锣音,并可清晰听到啸鸣音;最后是X光表现有阴影。具备这些条件,基本就可以确诊为肺结核了。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对高度疑似患者,一般先拍个X光片,根据结核影像学特点,基本上就能够判断是结核病还是其他炎症。其次,需要做一个PPD检测看你是否感染了结核病菌,做结核抗体三项。如果是肺外结核,这两项不好检测,可以做β检测,它的诊断肺外结核感染的灵敏度在90%,满意度在98%以上。

宝贵忠告

最后几位专家请笔者一定告诉公众,结核病虽然危害人类已达三千多年,曾经是人类第一杀手,业已造成二亿人死亡。但也无须过分惊惶,理由是这个病的滋生温床是贫困,而我国的贫困人口正在逐年减少。国家对免费治疗肺结核等传染病又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为遏制疾病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旦被确诊感染了肺结核病,应积极配合医生及早按要求治疗。因为积极接受治疗是遏制该疾病传播的重要一环,所有患者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提醒结核病患者的是,该病治疗的疗程相对较长,一般需要半年多时间,通常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数周后症状减轻或消失,患者很容易误认为已经治愈而停止治疗,这样会造成病情迁延及产生耐药性的严重后果,于公于私都会构成极大危害。作为专业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尽到监督管理的责任,必须对每一位患者采用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系统治疗,保证结核病的高治愈率和低复发率,防止产生耐药病例。

信息连接:

我国肺结核防治机构与

肺结核诊断治疗的免费政策

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是国家设立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结核病的专业机构,医务人员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执行我国包括结核病免费政策在内的结核病防控政策。我国省、地、县三级都设有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包括结核病防治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结核病定点医院。

第7篇:肺结核预防治疗范文

【关键词】 健康教育;肺结核;创新;管理

【Abstract】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management to tuberculosis(TB)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as became an important intervention. In the status of the management to TB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paper is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s of the management, clarifies the importance of health education in management to TB prevention and control,and puts forward an strategy of innovating the health education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the management to TB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Tuberculosis(TB); Innovate;Measures;Management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传染病。加强肺结核病防控管理,势在必行。健康教育作为肺结核病控制的一种战略性措施受到重视,是结核病正规治疗的基本保证,是提高结核病防控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1 肺结核病防控管理现状

尽管随着20世纪有效抗结核药物的诞生以及全球医药条件的进步,曾经蔓延全球、造成数百万人死亡的肺结核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如今结核病仍为所有传染病中的最大死亡原因,而且,在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防控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尚面临着诸多需要破解的难题。

1.1 结核病流行病学特点 结核病是一个古老的传染病,几乎与人类历史同样久远。据WHO统计,目前全球有近 1/3的人已感染结核杆菌,也就是20亿人口感染了结核菌,全球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2000万,每年新发结核患者约800~1000万人,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已成为全世界成人因传染病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印度。2004年以来我国结核病发病数和死亡病例数始终居各类传染病的前2位。我国属肺结核高流行地区,结核病疫情表现为“五高一慢”的特点,即感染高、患病高、发病高、死亡高、耐药高及结核病控制进程慢[1]。我国80%的肺结核患者在农村,卫生资源不足,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难以形成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固定关系,难以对数量众多的患者实行全程服药的面视督导,使较多的患者处于无管理状态,这些患者成了结核病难以控制的传染源[2]。

1.2 流动人口结核病的骤增给防控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在2009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从“控制结核,人人有责”主题宣传中获悉,结核病仍是厦门市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每年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近2000人,其中50% 以上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且结核菌耐药现象日益突出。流动人口结核患者发病率高,且流动性大较难管理,容易出现不规则治疗及中断治疗病例而造成传播,复治病例中耐药结核病例较多。流动人口一般工作和生活条件较差、文化程度较低、健康观念较差,他们面临着比常住人口更多、更复杂的健康风险。相关调查显示,流动人口结核病患病率是常住人口的2.7倍。因此,流动人口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已成为厦门市结核病防治规划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据统计,结核病主要攻击劳动力人口,约75% 的肺结核患者处于15~54岁的年龄段。我国流动人口大部分是农村涌向城市的农民,人口居住密度大,互相接触频繁,工作、生活和医疗条件较差,容易感染结核菌发病。因此,流动人口结核病的骤增给防控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1.3 耐药患者仍将影响着结核病疫情的控制 耐药肺结核病已成为国际结核病防治的三大挑战之一。目前认为,造成结核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是认知因素:治疗方案不规范,所用药物不敏感,药物治疗剂量不足,不遵从医嘱,不按时服药,不按时完成全疗程治疗,症状好转或因药物不良反应而自行停药等,其中,患者在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造成耐药所占的比例最高。这样不但不能彻底治疗疾病可能形成耐多药结核病,成为久治不愈的慢性传染源。据估算,我国耐药率高达46%,耐药患者有逐年上升趋势。结核病耐药菌株的耐药性还在增加,初治或复治失败,慢性传染源的形成和耐药重症病例的增加严重影响着结核病疫情的控制。必须强化治愈传染性患者是最好的预防这一防控理念,才能有效地遏制结核病。

1.4 结核病防控中的健康教育措施有待加强 目前,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宣传形式和治疗手段在医院广泛应用,针对肺结核患者这一特殊的疾病群体,如何开展健康教育,使其达到满意效果,目前尚无规范的宣教模式。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教育还不够普及。据调查,在结核患者中,约有60%从没有接受过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约有70% 的结核患者对结核病的知识了解甚少,多数患者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传染的。早期发现患者,需要患者懂得结核病的知识。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发现肺结核病例治疗失败,多由治疗管理、健康教育不到位而造成的,因此加强肺结核患者防控管理中的健康教育实属必要[3]。

2 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控管理中的意义

健康教育是以全民为对象通过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与健康相关的知识教育,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人人都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在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健康状态。

2.1 公众健康教育可提高肺结核病的发现率 目前,我国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教育还不够普及,健康教育内容、形式、方法不够规范,肺结核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严重缺乏。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对结核病流行的严重性认识不足问题,对结核病防治任务的艰巨性、长期性估计不够。这说明有必要在全社会开展健康教育,使更多得人了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提高结核病知识的普及率。如何进行有效地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发现率和患者的道德行为,营造结核病群防群治的良好社会氛围,严格实施全球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直接督导短程化疗,最大限度地控制、减少、消除传染源,督导结核患者的归口管治工作,促进疗效,缩短病程,遏制结核病的流行和蔓延,提高治愈率有着重要意义。

2.2 良好的健康教育是督导结核患者治疗和预防耐药性的关键 由于结核杆菌随着人体抵抗力之间互相作用强弱变化,致使结核病程延长,疗程长。肺结核患者在确诊后,因为家庭、社会、工作、恋爱、婚姻等因素,一些患者思想负担重、治疗缺乏信心、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也有的患者治愈心切,急于求成,症状所改善就不想治疗;还有的患者治疗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就自己中断用药,不能保证全程治疗,或者采取不规则的治疗用药;其结果使结核杆菌对抗结核药产生耐药性。这些未愈结核患者将成为复治、难治、多耐药结核患者的主要来源。多耐药结核患者是目前临床上最为棘手的问题,不仅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将付出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代价。因此,对患者适时地开展健康教育对督导结核患者积极、规范治疗和预防耐药性有着重要意义。

2.3 健康教育是做好结核病防控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根据结核病疗程长、出院后易复发的特点,鲁云敏[4]把结核病的健康教育从患者教育扩展到患者周围人群,进行持之以恒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了结核病的防治知识,了解痰检和规律用药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从而积极配合治疗,主动接受全程规律治疗,并促使患者周围的人给予患者更多精神支持和鼓励,构筑了有医务人员、患者、家属、同事等共同参与的结核病防控阵营,大大提高了结核病的防控能力,实现了成功的化疗和防控管理效果,避免了结核病疫情的蔓延。因此,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对结核患者的防控管理,对降低人群结核病发病率有着重要意义。

3 结核病防控管理中健康教育对策探讨

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已成为重要的干预措施,通过健康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生活理念,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供改变不良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服务,达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健康教育已成为提高结核病防控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3.1 健康知识与心理、生活指导 向患者详细介绍肺结核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肺结核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特征,教育患者自身防护知识和法律意识、道德观念,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不隐瞒病情,不随地吐痰等,减少传染他人的机会。不少结核病患者担心不能完全治愈,加之社会压力而陷入了心理困境。在实施医疗护理工作中,要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不同知识层次进行心理疏导并要做好患者家属工作,共同关爱患者,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生活上要教育家属和患者加强营养、足够的热量、充足的蛋白质、合理饮食、规律的生活习惯、高质量的休息,对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3.2 消毒隔离及防治知识指导 根据肺结核病的传播特点教育患者和家属消毒隔离的重要性,指导其采取积极的预防方法,不随地吐痰、不对着人打喷嚏、外出时戴口罩、开窗通风换气、尽量独居一室、餐具煮沸消毒、衣服被褥常日光暴晒、房间定期消毒等。要让患者掌握抗结核药物的作用和常见不良反应及观察方法。教育患者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指导患者遵守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的化疗原则,不能因为出现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就随意自行中断治疗,也不能因症状消失后就不愿再服药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耐药结核患者的发生率,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

3.3 制定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策略 厦门市是全国首批开展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试点城市,成功申请第五轮全球基金项目,政府财政也拨发配套经费,对流动人口结核患者提供免费肺结核诊断和治疗;对所有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提供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延长医疗服务时间,确保流动人口结核患者在下班后依然能够得到医疗服务;并给予经济困难的流动人口患者提供交通费及营养费补助。同时实施流动人口患者的跨区管理,患者可凭相关证明到转入地结防部门继续享受免费抗结核治疗。而且自始至终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就诊、治疗、转送等防控管理全过程,使流动人口结核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3.4 创新健康教育措施提升结核病防控管理效果 创新健康教育服务措施要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围绕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提供行之有效地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最终达到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5]。科学、规范的健康教育可改变患者的就医行为,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健康教育的对象、方法、内容既要多途径广覆盖,从医院-社区-家庭不同层面,对患者进行督导性健康教育,向社会大众进行整体性健康教育,又要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疾病的迁延变化和心理状态,开展针对性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医务人员要掌握现代健康教育基本理论,转变服务观念,改进服务方法,推动健康教育服务手段的不断创新,提高健康教育服务水平和效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厦门市为发挥综合医疗机构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全国率先试行结核病医防合作新模式,把综合医疗机构纳入结核病防治网络中,由过去单纯卫生防疫人员参与的三级防痨网络扩大到由各级医疗机构主动参与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医防合作体系,使可疑肺结核患者就诊率提高50% 以上,患者发现率达到87.5%,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达到85% 以上,有效地提升结核病防控管理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万利亚,武桂英,龚幼龙,等.结核病管理策略对复治原因的影响研究.中国防痨杂志,2003,25(6):347-350.

[2] 张耀亭,殷建团,杨柳,等.5115例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临床肺科杂志,2005,10(1):17-18.

[3] 胡建新.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中的健康教育.现代预防医学,2005,32(6):684.

第8篇:肺结核预防治疗范文

【关键词】肺结核 遵医行为 家庭护理 干预,

我院2008―2010年,在结核病门诊对确诊为痰菌转阴的肺结核门诊治疗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同时,重点指导患者家属掌握肺结核保健知识,在家庭中实施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8―2010年符合诊断标准痰菌转阴的肺结核采取门诊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样本。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22―70岁,平均46±5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34例,初中46例,小学以下20例。

1.2 研究方法

采用抽签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每组50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进行门诊治疗时,先评估以往治疗、护理情况,有针对性进行肺结核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发放宣传材料、图片。对干预组患者家属进行同样内容健康教育,并重点指导患者家属掌握肺结核相关知识,要求家属对患者治疗护理进行督导干预。

2 结果

采用自行设计的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问卷调查表,在复诊时通过问卷调查或护理定期的电话访谈,掌握患者的医嘱遵从情况,将收集到的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处理。

由表1可见,干预组的5项调查资料中,遵医行为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

3 具体措施

3.1护士对患者家属进行全面的肺结核知识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遵医行为在肺结核防治中的利害关系,家族间存在的传染危害,要求家属对患者治疗护理进行督导干预,尽最大能力纠正患者不遵医行为,协助其按医嘱完成有关治疗、复诊。

3.2家属要利用所掌握的知识,经常对患者进行口头、书面有关肺结核基本治疗护理方面的健康教育。老年患者文化程度低、理解力差,主要以口头宣教为主,初中以上学历患者家属多提供、督促看书面宣传材料,帮助患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掌握肺结核相关知识。

3.3协助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肺结核患者必须采用合理有效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坚持规律、全程用药。家属要耐心协助患者分辨各种药物,督促按时按量服用,帮助设置适当的提示标记,尽量看护患者服药,防止漏服或多服。若不遵从医嘱,擅自停药、换药、加减药物剂量等不良行为均可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导致病情反复,甚至恶化而危急生命,同时与加重经济负担。

3.4家属参与督导患者不良饮食习惯改变,减少餐桌上的辛辣刺激的饮食[2],增加含有丰富蛋白质和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食物占进食量的50%,尽量为患者提供适合口味的饭菜,合理的饮食既能保证肺结核患者康复的需求,同时又可避免患者因营养物质的过量摄入,增加肝脏的负担。对轻视饮食治疗,不愿意限制饮食的患者,家属要多说服解释,分析利害关系,帮助控制。有烟酒嗜好的患者,一定要进行督导干预,尽量戒掉陋习。

3.5家属陪同患者坚持运动治疗,患者多重视用药,而轻视运动,家属要有意识地宣传适当运动的重要性,为患者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鼓励患者多活动,减少长时间静坐或卧床,增加肺活量,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注意观察运动后反应,防止活动过量加重病情。

3.6创造愉快的心理治疗环境,长期的用药治疗费用高,患者易产生心理压力,对治疗失去信心、悲观、烦躁、易激怒,不利于遵医行为。家属要用亲情关心患者,尽量减少在经济上、心理上造成压力,营造愉快的生活环境,给患者鼓励和支持,稳定情绪,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4 讨论

遵医行为是指患者在求医后其行为(服药、节食或改变其他生活方式)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为遵循医嘱的行为活动 [3] 。肺结核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规律、全

程用药,疗程多为12―18个月,需进行长期的治疗护理,肺结核患者自身遵医行为程度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 针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护理中护士干预效果明显,但对门诊治疗病人干预能力是有限的,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通过研究中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效果观察,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有显著性意义。使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增强,提高了遵医行为,对治疗是一种很好的支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湛晓霞,刘治凤.强化健康教育对肺结核化疗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6,11:2104-2105.

第9篇:肺结核预防治疗范文

关键词:结核病;规划;效果分析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所有数据资料的来源全部由“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报表”提供,人口与报告发病情况见表1。

1.2患者登记、治疗、转归、筛查情况见表2

2 方法

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中信息的质量评价和分析利用进行。

2.1信息数据的质量评价 对所有收集数据的及时、准确、完整性进行科学分析,使其提供科学依据。

2.2信息的分析利用 利用各类工作报表合理分析结核病患者的登记情况、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特征、患者治疗队列分析结果。

3 结果

为进一步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有效遏制结核病的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高台县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健全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机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全面实施结核病控制策略为指导原则,确定了防治工作的目标和完成。

2011年1月~2015年该县共接诊可疑肺结核患者2653例,年可疑肺结核患者就诊率为167.1/10万;初诊查痰2653人次,痰检率100%;综合医疗机构报告肺结核患者2193人,报告率98%;转诊1695人,转诊率为77.9%,转诊到位1684人,转诊到位率99.4%;需追踪429人,追踪到位409人,追踪到位率为95.3%,总体到位率97.7%;登记管理治疗患者970人,患者系统管理率100%。筛查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435人次,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为97%。涂阳患者治疗两月末痰菌阴转率为100%,治愈率为93.3%。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结核病患者HIV筛查工作,筛查717人,筛查率达到79%,未检出阳性患者。

在《规划》实施期间,加强了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建立了多部门协同配合的结核病防控机制,把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到各部门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形成了结核病防控的工作合力。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完善防治体系,切实强化能力建设,实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牵头抓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防控体系,逐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防痨网。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认真履行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报告法定职责,对发现的肺结核疑似患者全部转诊到疾控中心进行确诊和治疗,对肺结核合并其他病症的患者由县医院负责住院期间的治疗与管理。对网络报告的肺结核患者由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负责追踪,对确诊免费治疗的肺结核患者按照治疗方案进行统一管理和治疗,并按照要求进行定期督导访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有结核病防治科,配备工作人员4名,全面负责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疫情监测与处置、患者管理与治疗、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健康教育、绩效考核评估等工作。依托项目建成了符合生物安全标准的痰涂片实验室和GXpert实验室,逐步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结核病防控工作。

五年内严格执行《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要求,对登记免费治疗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严格遵循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治疗一例,管理一例,治愈一例的原则,逐级落实了全程督导治疗,并对每乡镇发现的首例肺结核患者实行"四见面制度",使全县规则治疗率达到100%,涂阳肺结核患者投药率达到100%。在落实DOTS策略的基础上,还加大了监督访视的频率,除严格按照结核病控制项目要求进行督导访视外,还不定期对治疗患者进行电话访问与交流,及时收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信息资料,加强和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完善各种监督管理制度,制作患者联系卡进行相互监督和联系沟通,以便DOTS策略的有效落实。不断加强专业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按照逐级分类培训的原则,以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坚持专业知识在职培训与相关业务理论自学相结合,广泛开展现代结核病策略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培训,接受和掌握现代结核病控制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程序,逐步提高专业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适应现代化结核病防治新策略的全面开展。加大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媒体和舆论阵地,广泛开展综合的、系统的、不间断的健康促进活动,密切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不断增强了全民结防意识,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4 结论

《规划》实施期间共发现治疗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04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保持在93.3以上,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到97%以上;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达到97.6%;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使用率达到100%;结核病实验室全面开展生物分子学新技术实验;跨区域流动肺结核患者信息反馈率达到100%,积极开展了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诊治工作,耐多药肺结核可疑患者筛查率达到66.7%,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肺结核筛查率达到100%;肺结核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筛查率达到100%。

通过全面实施结核病控制策略,有效降低了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切实减低了结核病患者疾病负担,提高了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屈艳红,杨芳玲,罗道宝,等.全程督导管理痰培养阳性肺结核179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