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肺结核的防治措施范文

肺结核的防治措施精选(九篇)

肺结核的防治措施

第1篇:肺结核的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肺结核;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预防对策

肺结核属于一种比较常见与严重的临床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高传染率与感染率,肺结核发病高峰期在16~36岁,潜伏期为3~7w。肺结核疾病发生于患者肺部的比例达80%,以呼吸道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以接触排菌的患者为主要传染源。由于近些年艾滋病传播与环境污染,导致结核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所以,保证肺结核患者早日康复、维护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安全、预防医院出现交叉感染是临床研究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选取80例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了解导致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性因素,并提出相应整改及预防性措施,效果良好,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选取80例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48例男性,32例女性,年龄为7~71岁,平均年龄为(49.2±1.5)岁,病程为2~19年,平均病程为(10.2±1.8)年, 10例患者伴随有心功能不全,29例患者伴随有糖尿病,9例患者伴随有慢性阻塞肺气肿。对病区医院感染措施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与分析。

1.2 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1.2.1.客观因素 ①肺结核侵入性诊治方法的增多,也会导致医院感染率的上升;②抗生素的大量开发与使用。对患者实施大量抗生素治疗,会导致患者体内菌群发生失调,增加患者耐药菌株,延长患者病程,增加患者病菌感染率;③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不治之症能够有效延长或者治愈患者生存时间,所以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恶性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所占比例上升,且这些患者具有极低的病菌感染抵抗力。

1.2.2.主观因素 ①医院领导与临床护理人员不够重视医院感染,不能充分认识其危害性;②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与无菌技术;③医院不健全的规章制度,没有完善的分诊与急诊预检机制,医院住院部未设置入院卫生处置机制,导致医院感染源的不断传播。④灭菌消毒效果缺乏监测,对医院感染发生率无法实施有效控制。

1.3预防措施

1.3.1 ①医院感染患病率。观察期内肺结核患者在同期医院总感染患者中的比例;②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患者中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病区医院肺结核感染新病例的比例;③医院感染续发率。有效接触肺结核患者后,经过潜伏期,续发病患者在总接触者中所占的比例。

1.3.2预防对策 ①对于隔离患者,禁止其随意进入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在不同区域,医务人员应该佩戴不同防护用品,杜绝医院感染的重中之重是合理划分病区,作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极易和其它疾病交叉传染;②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感染防范意识。很多医务人员觉得肺结核属于呼吸道感染,所以根本不需要洗手,往往很多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以手的方式将病原微生物传播至外界,最终导致医院感染;③对病原携带者进行认真检查,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与诊治时,医务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对患者病情进行实事求是记录,避免产生疏远、抵触情绪。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构成表示计数资料, x2检验,P

2 结果

预防对策实施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实施对策前后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差异性比较明显,P

3结论

通常肺结核病会涉及到患者多个器官,然而,最为常见的是肺结核,患者干酪样坏死与结核结节是其主要病理特点,极易形成空洞。肺结核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及咯血、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等。临床对肺部感染进行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患者X线透视与临床症状,医院感染中,肺结核病的发生率为24.1%~43%,而且肺部感染严重威胁着免疫抑制患者、危重患者及免疫力衰弱患者等,具有极高的病死率。所以,肺结核病的危害性与感染性不容忽视。因为肺结核病具有较大的传染危害性,导致人们在面对肺结核疾病时往往比较害怕、紧张,然而,并非所有肺结核病都会传染至他人。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只有痰液中有结核病菌的肺结核病才具有传染性。飞沫传播是肺结核主要传播途径,排菌肺结核患者所产生的痰为其主要传染源。一般结核病传染发生于疾病诊疗与发现前,所以,肺结核症状不明显时,其危害性与传染性最大。

所谓医院感染,就是医务工作者或住院患者在医院内发生病菌感染,具体包括患者出院后感染、住院期间感染及工作性质感染等。作为患者密集场所,医院极易被病菌与病原微生物污染,以此为传播疾病提供外部条件。然而,相关研究表明,不断加强医院护理管理,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疾病感染意识,进一步落实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所以,应该采取综合性改善及预防性措施,保证每次灭菌、消毒、隔离等都能够达到抑制肺结核病感染要求,对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有效预防与控制。

研究表明,根据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因素,实施有效的整改及预防性措施,可以使患者心理得到有效改善 ,同时也保障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及安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董桂珍,王晓曦,刘鸿燕.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09):158-15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3(19):120-121.

第2篇:肺结核的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 结核病预防;诊断标准;治疗标准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尤以肺结核最为多见,痰中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属传染性肺结核,是造成社会结核病流行的传染源,为首要控制对象。

    谈到结核病的预防措施,首先要了解结核病是如何传染的.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他们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将结核菌喷出体外,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当然,并不是所有类型的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如肺外结核病(骨结核病、脑膜结核等)就不具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治愈后,就不再成为传染源。衡量和判断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最简便、可靠的方法就是对病人的痰液作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检查。如涂片检查发现抗酸杆菌阳性,则认为具有传染性,或称为“传染源”。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发现及治疗之前,所以应当重视早期发现和正确、及时治疗传染源,这也是防治结核病的最主要措施。

    1 结核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

    1.1 尽早发现病人,实行DOTS这是目前结核病防治的最重要的措施,因为它能直接控制结核病的传染源。这个措施成功的关键是:①.有结核病症状的人尽快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及早进行确诊;②.一旦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就要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完成全疗程,不要中途停药,中途停药不仅会导致治疗失败还会产生耐药,危害他人。

    1.2 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种减毒、弱毒的活菌疫苗。通过人工的方法,使未受感染的人产生一次轻微的感染,没有发病的危险,又可以产生抵抗结核病的能力,减少结核病的发生。在结核病发病较高的地区,接种卡介苗在预防结核病,特别是可能危及儿童生命的严重类型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病等方面具有相当明显的作用。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儿、婴幼儿。卡介苗接种被称为“出生第一针”,在产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一出生就应接种。如果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在1岁以内一定要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其他卡介苗接种站去补种。

    1.3 已感染者的预防治疗对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用抗结核药物预防结核病的发生是非常有效的。在我国高感染率的情况下,应对以下特殊人群或重点对象进行药物预防,这样可以减少结核病的发生: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②.与新诊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结核菌素阳性幼儿和青少年。③.未接种卡介苗、5岁以下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儿童。④.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下述人员:糖尿病病人、矽肺病人、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者、接受免疫抑制疗法者。⑤.X线胸片有非活动性结核病变而又没有接受过抗结核治疗的人。⑥.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

    2 诊断标准

    2.1 对所有持续咳嗽2到3周及以上而不能用其他方面疾病解释的患者都应作为结核病疑似者评估。

    2.2 对所有疑似肺结核症状的患者,都应进行至少2次,最好3次的痰涂片镜检。如果可能,至少应包括一个晨痰。 

    2.3 对所有疑似肺外结核症状的患者都应从疑似的部位采集合适标本进行镜检, 并且在设备和资源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培养和病理学检测。

第3篇:肺结核的防治措施范文

1 控制策略回顾

近40年来,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通过建立防痨机构、培训专业人员、开展卡介苗接种、疫情调查和防治试点,把防痨工作由城市推向农村,并取得了显著成绩。1971~1980年是全市结核病防治策略的酝酿和形成阶段。重点抓了机构建设、患者发现、卡介苗接种和急、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患者治愈率不足50%。但经过防痨人员的共同努力,在防治实践中总结了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网、查、治、管、卡”综合防治措施。

1981~1990年是全市结核病防治策略的发展和完善阶段[2] 。将结核病防治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成功实施了第一个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期间,形成了全面开展结防工作的运行体系,即建立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结核病防治网络;采取了一套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技术措施,即从1982年实行了初、复排菌肺结核患者的减免辅以合同治疗管理工作,每例初、复治涂阳患者分别补助40元和150元,9年间共治疗1500例初治涂阳患者,800例复治涂阳患者,平均治愈率80%;加强了市、县专业机构结核病控制能力建设,即省厅每年拨出专款为市、县两级专业机构配备X线机、发电机、显微镜、电冰箱等医疗设备,并对专业人员进行了逐级培训。

1991~2000年第2个结核病防治十年期间,是全市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规范化阶段。从1992年起成功实施了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项目期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患者77231人,发现治疗传染性肺结核患者7418例,治愈率达90%以上;同时,随着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和技术措施的实施,提高了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和治疗水平,为遏制结核病的流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1~2010年第3个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期间,是全市结核病控制工作由项目管理转为规划管理阶段。围绕实现三大目标(新涂阳患者发现率75%、短程督导化疗覆盖率100%、治愈率85%),努力提高五率(非结防机构报告率90%、转诊率95%、结防机构患者追踪到位率65%、患者系统管理率85%、患者家属筛查率85%)指标,相继开展了加拿大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国际防痨联盟和肺部联合会支持项目、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项目,保证了免费治疗结核病这一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实施。为完成十年规划奠定了基础。

2 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据山东省2000年第4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结核病疫情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结核病流行仍呈上升趋势,结核病防治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

2.1 疫情现状 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311/10万;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121/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95/10万。以此估算全市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6万人,传染性肺结核患者0.6万,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0.5万人。

2.2 目标任务 按照山东省2001~2010年第3个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目标,我市需发现治疗涂阳肺结核患者1.5万人,每年需发现治疗涂阳患者1500人。

3 控制对策展望

3.1 政府承诺 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从公共卫生的高度对结核病的危害性给予足够重视,继续将结核病列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完善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强化法制管理,为实现科学化、规范化、防治策略提供相应的硬环境。

3.2 资金投入 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前提是有可靠的资金投入作保障,为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提供免费检查和治疗管理。为此,各级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明确指出:“防治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按照计划要求科学编制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增加,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利的物质保障”。

3.3 技术支持 国内外公认的控制结核病措施是对结核病患者采取直接面视下短程督导化疗(DOTS),DOTS通过对结核病患者治疗进行规范化管理,可使治愈率达95%以上,传染源很快失去传染性,阻止结核病传播,使健康人免受传染,并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耐药病例的发生。为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行DOTS策咯,有效降低结核病疫情。

3.4 归口管理 结核病归口管理是我国现代结核病控制的一项有利举措。通过卫生行政手段,加强综合医院的结核病归口管理。同时,按人口数、疫情现状、计算出各卫生院、村卫生室转诊可疑患者数,并定期对转诊情况检查、考核,对私收滥治者严肃处理。

3.5 健康宣教 结核病患者人口分布特征决定了结核病健康教育应具有人群需要、广泛覆盖、易于接受的特点。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体,采取一些喜闻乐见、浅显易懂、寓教娱乐、丰富多彩的形式,普及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使群众了解结核病的危害,不断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多年的防治经验是:健全稳定的结防队伍是实现目标的基础;经费投入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法制管理是实现目标的前提;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和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实现目标的保证。

参 考 文 献

[1] 泰安市人民政府. 泰安工作年鉴,2008:20-21.

第4篇:肺结核的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结核,肺 公共卫生 卫生政策1

就诊:指患者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后主动到结防机构就诊;转诊:指患者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后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就诊,经胸部X线或痰菌检查等诊断为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后,患者携带医生填写的转诊单到结防机构就诊;其他:指通过健康体检、接触者检查等方式发现后而到结防机构就诊。肺结核可疑症状:指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血痰。

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是控制结核病最为有效的措施;而实施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策略,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纳入结核病防治规划,实现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资源的优势互补,可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并向其提供合理有效的治疗,提高结核病治愈率,防止耐药结核发生。目前该策略已成为我国实现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的重要保障。

1 医防合作策略的提出与发展

1.1 我国医防合作策略的发展

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合作工作组会议正式提出将“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合作,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简称为“医防结合策略”,强调通过加强综合医疗机构、结核病专科医疗机构和结核病防治机构之间的合作,逐步扩展定点医疗机构模式,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等方式来提高病人发现和治疗管理质量。

1.2 我国医防合作策略实施效果

实施医防合作策略后,综合医疗机构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向结防机构报告确诊病例数、疑似病例数、转诊到位率,结防机构就诊、追踪到位率均逐年增多,病例发现水平不断提高,为DOTS策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疗机构转诊仍是结防机构发现肺结核病人的主要方式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医疗机构是首次发现肺结核病人的主要场所。据统计不论是初诊病人的构成比、肺结核病人和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检出数,均是“转诊”发现方式最高,是“就诊”中各类数据的2倍以上,说明医疗机构仍是结防机构发现肺结核病人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转诊到位确诊的肺结核病人数是市级以下医疗机构的2倍以上,且肺结核病人和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市级以下医疗机构。提示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是发现肺结核病人的重中之重。

2 我国医防合作策略的基本原则

各级政府负责落实开展医防合作工作所需资源;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领导与协调医防合作工作,并建立各机构参与的例会制度,将该项工作实施情况纳入对两类机构的目标考核内容,以监督该项工作的落实;医疗机构主要负责肺结核病人的发现、诊断与转诊,其中接诊医生负责病人登记并填写转诊单,感染性疾病科或其他指定科室负责病人的报告、转诊,并通过建立各类登记本、成立院内领导小组等措施加强工作的落实;结核病防治机构主要负责肺结核病人的登记、追踪与治疗管理,应设立专人负责与医疗机构联系合作,做好转诊病人的接诊与登记,并对转诊未到位病人进行多种方式追踪。

两类机构间应建立完善的转诊体系和信息反馈系统,加强信息交流。各机构均应遵循《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做好结核病疫情监测工作,及时上报病例。抗结核治疗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化疗方案,充分落实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做到联合、规律、合理用药,确保病人规律用药完成整个疗程。

3 多元化医防合作策略的探索

我国医防合作策略经多年实施与调整,其具体实践模式已从网络直报转诊、追踪的单一模式发展到医疗机构网络直报、转诊与结防机构追踪病例,结核病专科医疗机构和结核病防治机构合作,逐步扩展定点医疗机构模式和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来提高病人发现和治疗管理质量的多元化模式,并有效运行。

3.1 综合医疗机构网络直报、转诊,结防机构追踪模式

此模式适于结防机构能力较强、人员充足的地区,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以此种模式为主要的医防合作策略。综合医疗机构负责制定肺结核报告与转诊制度,明确相关人员职责,确保网络直报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并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方法确保病人转诊到位;结防机构则设立专人负责与医疗机构联系合作,并对转诊未到位的病人进行追踪。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性措施以加强综合医疗机构的肺结核病人报告及转诊工作:对各类机构医务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培训;设立肺结核报病奖和督导管理费;向医疗机构发放结核病防治工作经费补贴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对结核病防治工作报表信息进行常规监测,每年对转诊及追踪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以及时发现问题;结防机构向各医疗机构派出督导员进行结防工作督导检查。

3.2 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共同参与模式

在结防机构能力相对较差、人员不足的地区,通过设立定点医疗机构承担肺结核病人的诊断与治疗工作,共同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

此模式将肺结核患者的诊治工作交由经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或认证的定点医疗机构承担,其他医疗机构发现肺结核病人或可疑病人后须将病人转诊至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诊治,但仍需向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报告;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负责追踪、督导、管理、培训、监测、质控及评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则负责协助追踪,执行服药督导、随访等工作。

3.3 结核病专科医院与结防机构合作模式

在设有结核病专科医院的地区,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结防机构与此类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可充分发挥专科医院的技术优势,并能规范专科医院对肺结核病人的治疗。

在此模式下,结核病专科医院承担肺结核病人的诊治工作,并及时将出院病人转诊至结防机构;结防机构负责出院病人的追踪与后续治疗管理。为加强规范转诊工作,专科医院内部建立归口管理制度,制定结核病人信息登记、报告和转诊程序;由专人将病人信息上传至网络与结防机构及时沟通[1];结防机构可免费向专科医院提供抗结核药品以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及质量,并对其进行督导。

综上所述,我国初步建立。综合医疗机构诊疗资源丰富,人员素质较高,但因对结核病防治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或经济利益驱使,易出现对结核病人不转诊或转诊不积极的现象;通过设立定点医疗机构,病人就医条件得到改善,但经济负担加重;结核病专科医院掌握大量结核病人信息,做好转诊工作可大幅增加接受督导治疗的病人数量,提高治愈水平;基层卫生服务网络人群覆盖率高,在病例追踪与督导治疗方面极具优势。

提高防治人员的配置,并进一步提高其服务能力。因此,各地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模式结合,以更好地完成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

参考文献

第5篇:肺结核的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尘肺病;结核病

尘肺病是我国发病最多,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从行业分布来看,以煤炭行业最为严重,其现患病例几乎占全部病例的二分之一[1]。严重危害着广大职工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好煤炭企业的尘肺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淄博矿区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煤炭开采,百年的煤炭开采,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因时代及技术原因,也存在许多职业危害,其中以粉尘危害最严重,现将47年尘肺诊断情况汇总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1963年至2009年经淄矿集团职防所查体后确诊尘肺病4203例,发病年龄27岁至93岁。

1.2方法按照《全国尘肺现状调查实施方案》收集信息,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13.0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3质量控制 对已输入计算机中的调查记录进行逻辑纠错、;对资料缺失严重的年份,核查病历,确保资料准确、可靠。

2 结果

2.1尘肺患者基本情况累计初次查体51922人,尘肺发病率8.1%,与我国煤矿中煤工尘肺发病率0.92%―24.1%相比[1],发病率处于中下水平。

2.2工种及接尘工龄其中依据煤矿工尘肺患者工种,分别统计纯掘进工、纯采煤工、混合工种与辅助工种,以掘进工人接触的矽尘危害严重,发病工龄最短,见表1。

表1 不同工种尘肺患病情况

2.3尘肺分期及合并结核情况 诊断的尘肺以Ⅰ期为主,且期别越高,合并肺结核的比率增加,见表2。

表2 尘肺分期及合并结核情况

2.4不同入矿年病分析 1949年前接尘人员发病率较高,与没有采取防尘及个人防护措施有关。1960年后接尘人员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与1963年综合防尘措施的全面实施,工作场所粉尘浓度进一步下降有关。1990年至2009年入矿的11人,均有私营小煤矿的粉尘接触史。

2.5尘肺病人死亡情况至2009年底死亡2512人,死亡率62.2%,较全国统计死亡率明显增高,与职防所诊断尘肺年代较早有关。死亡原因主要是肺癌15.6%,肺部感染13.5%、肺心病12.7%、尘肺本身8.7%、肺结核7.1%、呼吸衰竭4.2%,气胸1.5%,因肺部疾病死亡占了63.2%。其他脑血管意外6.7%,肝癌、肝硬化3.4%,胃癌2.5%,食道癌2.0%,心肌梗塞1.5%。

3 讨论

回顾淄博尘肺诊断工作,是国家尘肺病诊断工作的一个缩影。早期尘肺病发病率高,促进了对尘肺病的研究、诊断、预防。认识到一级预防的重要性,加大对防尘工作的重视,使作业环境粉尘浓度下降,粉尘浓度的下降也降低了尘肺的发病。加大三级预防的力度,尘肺病人得到了相应的治疗和安置。从尘肺病人死亡原因来看,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尘肺病人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1979以前年尘肺发病率较高,这与粉尘暴露浓度较高,且尘肺防护措施较差有关。尘肺的高发促进综合防尘工作全面开展,并加大了工人的个人防护,尘肺病人发病率也进一步下降。2000年后综合防尘资金投入加大,改善工艺,加大机械化开采并保证防尘设施的应用,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降低了对工人的损害,尘肺发病率进一步下降。

通过多年的尘肺病防治工作促进了企业防尘工作的开展,保障了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也为将来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了经验。

参考文献

第6篇:肺结核的防治措施范文

幼儿园结核病应急预案

结核病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维护学校发展和学校稳定,将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形成工作常规,根据《 关于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结合我学院结核病预防和控制形式需要,有力地保护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我院实际,制定此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华人名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颁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根据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防制学校结核病,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切实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二、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三、职能分工

1、发现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及时报告当地县(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积极配合当地疾控中心的控疾工作以及具体控疾措施的落实工作。

3、负责在校治疗的非传染性肺结核学生以及预防性治疗学生的督导化疗管理工作。

4、消毒:宿舍、教室每天至少开窗通风4次,每次半小时;每天暴晒被褥2—4小时;桌上、地面用8—4消毒液擦拭。

5、健康教育:重点介绍结核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结核感染与发病的关系、预防性治疗的意义等,提高广大师生对结核病防治的认知水平。

四、防治策略和措施

1、加强对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视。

2、加强学校师生的健康教育。

3、把好学校师生入校和在校期间体检关。

4、加强学校结核病监测和密切接触者筛查。

5、加强学校的环境卫生、室内通风工作,倡导校园文明。

五、疫情监测和报告

1、班主任、班干部、学生辅导员应及时了解掌握在校学生的健康状况,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及时推荐去校医务所检查。

2、校医务所的医务人员应提高警觉醒,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及时进行X线胸片检查以及痰涂片细菌学检查;对检查发现的疑似或确诊肺结核患者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登记报告,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或寄送传染病报告卡,同时将患者转诊至属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一步确诊治疗。

六、疫情报告程序

发现病例(或疑似病例)

班主任老师、校医务所

区疾控中心 学院领导小组

七、应急处理措施

1、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

(1)结核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是指与结核病病例直接接触的人员,主要包括同班师生、同宿舍同学。如果同班、同宿舍发现了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要对与该病例同班或同宿舍的同学进行筛查;如果在同班、同宿舍同学筛查中新发现了1例及以上肺结核患者,需将密切接触者筛查范围扩大至与患者同一教学楼和宿舍楼楼层的学生;同时,要对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进行筛查。对筛查发现的PPD强阳性,胸部X光片正常的密切接触者,在其知情、自愿的基础上可对其进行预防性治疗。

(2)筛查方法:胸部X线检查和PPD试验

2、疫点、疫区的处理

对发现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教室、宿舍,每周进行一次消毒、每日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对未发现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教室、宿舍,每月进行一次消毒,每日开窗通风换气。

3、治疗、预防

对确诊结核病病例,要登记其信息,并提供抗结核病药物治疗,努力降低二病率,阻断疫情蔓延。休学的患者要及时联系居住地结核病防治机构,继续进行全程督导治疗管理。

4、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结核病知识讲座和结核病信息宣传,教育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时要避开他人,教室和宿舍要勤通风,师生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八、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遵循预防为主,狠抓措施落实

1、有计划的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宣传展板、黑板报、宣传窗或开展讲座、播放影像制品等形式,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广泛宣传结核病防治的核心知识,提高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2、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做好校园环境的清扫保洁,消除卫生死角。特别要做好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人群聚集场所的保洁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切实落实学生健康体检、晨检及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制度。特别是对因病缺课的学生要依据诊断建议书进行疾病登记、报告,不得隐瞒。

4、组织全校教职工传阅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教职工法律意识和责任感。有计划地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结核病的预防工作。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肺结核病人亲密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第7篇:肺结核的防治措施范文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__-20__年)

卫生部国家计委财政部

为进一步加强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遏制结核病的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当前我国结核病流行与防治现状,制定本规划。

一、结核病流行与防治工作现状

结核病是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肺部。结核病在全球的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80在农村。据20__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现有结核菌感染者4亿人,结核病患者500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200万人。每年因患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达到15万人。结核病是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从1981年起,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制定与实施了两个全国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1992-1999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新疆等13个省(自治区)开展了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利用中央防病经费在河南等15个省(自治区)实施了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其间,项目地区累计免费诊断并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120余万例,治愈率从50提高到90。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

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形势仍很严峻,任务艰巨。当前,全国仍有一半的地区还没有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局面尚未形成;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教育还不够普及;结核病防治能力不能适应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需要,同时,流动人口的骤增、耐药结核病的蔓延、结核菌与艾滋病病毒的双重感染,致使结核病疫情恶化,加大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难度。在今后10年,如不能全面有效地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预计全国将新增结核病患者20__-3000万人,将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指导原则

(一)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共同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

(二)实行分类指导,对西部地区和贫困人群给予重点帮助。

(三)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发现和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

(四)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落实肺结核病患者的归口管理和督导治疗。

(五)实行肺结核病治疗费用收、减、免政策。对没有支付能力的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实行免费治疗。

三、总体目标

(一)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机制。

(二)到20__年,全国以县(市)为单位,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覆盖率达到90,到20__年达到95以上。

(三)到20__年,全国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治疗人数达到200万人;到20__年达到400万人。

四、工作指标

(一)到20__年,肺结核病患者和可疑肺结核病症状者的转诊率达到90;到20__年达到95。

(二)到20__年,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的督导治疗覆盖率达到80;到20__年达到85

(三)到20__年,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的规则治疗率达到90;到20__年达到95。

(四)到20__年,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达到80;到20__年达到85;

(五)到20__年,村医生结核病防治技术培训率达到85;到20__年达到90。

(六)到20__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60;到20__年达到80。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健全服务体系

要加强省、地(市)、县(市)三级结核病防治网络建设,明确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职责和任务,注意调整、充实结核病防治机构,稳定结核病防治专业队伍,提高结核病防治人员的防治技术和服务水平。

县(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要成为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落实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基本单位,能够履行肺结核病患者诊断、治疗和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地(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要能够履行对所辖县(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业务指导、技术培训、质量控制、监督检查和管理评价等职责和任务。中央和省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要能够有效地组织协调结核病防治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实施,对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监督监测、健康教育、社会学评价和科学研究。

要积极动员并发挥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配合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做好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登记、报告、转诊及危重患者抢救工作。

(二)积极发现和治疗肺结核病患者

要采取因症求诊和以痰涂片显微镜检查为主的方式,在边远地区可采用直接查痰方式,积极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各地区对高危人群、高发地区要有计划地组织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的检查。实施督导治疗,积极治疗发现的患者,做到发现一例,报告一例,登记一例,治疗一例,管理一例,治愈一例,以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三)完善结核病报告信息系统

要将结核病防治纳入卫生信息网建设中,积极推广应用现代网络信息传输技术,建立和完善结核病统计、报告、监测、评价系统。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应有专人负责结核病报告、登记、治疗和管理等信息资料的综合与分析,保证各

类统计报表数字的真实、可靠、及时、准确。及时掌握结核病疫情动态,不断改进结核病防治措施。(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要组织有关专家制订各类医疗卫生人员结核病防治培训大纲,编写结核病防治培训教材,按照逐级分类培训的原则,坚持专业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利用医学生的学校教育、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多种培训方式,开展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新技术、新方法等培训,努力培养学科带头人,逐步提高各级医疗服务和结核病防治人员的业务水平。

(五)加强宣传教育,增进全民结核病防治意识

要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作为科普知识宣传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健康教育规划。坚持全民健康教育与重点人群教育相结合,在组织开展"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宣传工作。向群众宣传结核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形成全民防治结核病的氛围。

各部门、社会团体和大众宣传媒体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和防治工作。

(六)加强应用性研究

要加强结核病的科学研究,将结核病科研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攻关计划和优先项目。将结核病有关应用性研究纳入地方科研规划,给予资金支持。科学研究要坚持为防治工作服务的方向,重点开展结核病流行病学、多耐药结核病的治疗与监测、结核菌与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以及对结核病防治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七)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要建立与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人员培训、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伙伴关系,吸收、借鉴和推广国际先进的结核病防治科学技术及成功经验,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援助,参加全球遏制结核病的行动。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把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规划提出的目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20__~20__年结核病防治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断总结经验,研究解决问题,确保防治措施的落实。

(二)加强法制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地方性结核病防治法规,加大依法管理力度。加强对各类医疗卫生、厂矿、企业、农(林)场、学校等单位的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执法监督,完善疫情报告、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落实结核病有效治疗方案,使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向法制管理的轨道。

(三)加强部门合作

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

计划部门要把结核病防治工作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项目,按照基本建设分级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

财政部门要对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实行项目管理,制定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从项目的设立、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实行全程监督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对社会捐赠的结核病防治资金、物资等要按国家规定给予税收优惠。

卫生部门要将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卫生发展规划,把结核病作为重点疾病加以控制。负责对本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并组织实施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

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抗结核病药品的审批和监督检查,保证抗结核药品的质量。

新闻宣传、广电部门要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公益性宣传和广泛的健康教育,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

教育部门要将结核病防治知识编入中、小学相关教材,作为学校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劳动保障部门要把肺结核病诊断与治疗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范畴,对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肺结核病患者的医疗费用,由所在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有关规定支付。

民政部门要对符合救济条件的肺结核病患者家庭给予生活救济。

政法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对被羁押、收容人员开展结核病的检查和治疗,并纳入地方政府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要充分发挥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四)以政府投入为主,实行多方筹资,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的力度,把解决结核病防治经费问题纳入议事日程。从20__年起,中央财政设立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地方各级财政也要把结核病防治工作经费

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根据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增加结核病防治经费的投入。同时要合理统筹使用赠款、贷款,以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七、考核与评价

第8篇:肺结核的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 结核病;预防;传染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0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288-01

结核病属中医学“肺痨”、“痨瘵”、“肺疳”等范畴,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甚至生命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20亿人被肺结核感染,其中活动性结核患者高达1500万。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每年新发结核患者在800-1000万之间,全世界因结核病而死亡数量高达180万[1]。我国是结核病重灾区,结核病患者人数仅次于印度,因此如何有效预防结核病是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1 控制传染源

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发现及治疗之前,所以应当早期发现和正确及时隔离治疗传染源,这也是预防结核病的最主要措施。

1.1 隔离治疗结核病患者 ①隔离治疗是预防肺结核传染的有效办法,对于患有肺结核病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去肺结核专科医院住院隔离治疗,阻断对家人及其他人的传染传播路径。②对结核病患者多给予关心和鼓励,消除紧张和恐惧,对经济非常困难患者的应尽可能给予帮助,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③结核病应在专人督促下长期全程服药直至痊愈,否则容易导致治疗失败,导致耐药菌株增加。④建立结核病人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专管制度,指定专人负责装入特制双层黄色塑料袋,在要求专管人员做好自我保护的情况下,分层封扎送焚烧,减少二次传播[2]。

1.2 加强对潜在性结核菌感染人群的治疗,潜在性结核菌感染人群是指普通人群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时,皮肤硬结直径达≥10mm以上者;高危人群中皮肤硬结直径≥5mm,而且需排除活动性结核[3]。通过加强对潜在性结核感染者的治疗,直接或间接减少潜在性感染传播源,这不仅有利于保护潜在感染人群,也有利于保护公众的健康,从根本上隔绝结核传播路径。

2 切断传播途径

结核病患者传播途径有很多,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子宫,呼吸道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据内蒙古一项调查分析表明,农牧民肺结核患者中约有10.6%患者表现为牛型结核[4],这可能与他们长期喝生牛奶有关,未经煮沸的牛奶经过消化道而进入患者体内,以致染上结核病菌。

2.1 健康教育 ①群体宣教如消毒隔离制度的介绍,结核病科普知识宣传专栏,结核病病人公休座谈会,卫生知识宣传及健康问题解答,结核病保健处方和健康教育知识资料发放等。②个体宣教针对结核病的诊断治疗,检查,护理等,进行个体结核病人的疾病知识和健康问题宣教。

2.2 建立群防机制,一旦发现周围咳嗽、咳痰、发热超过3周的疑似人群,应立即劝告他们到医院或专业结核病防治中心进行检查,并建立可疑人群档案,构建起群防群治体系。

2.3 加强结核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对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明确告诉他们结核病传播的危险性及可控性、可治愈性,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遵医服药,坚持完成治疗疗程,不随地吐痰,适当运动,合理膳食,勤晒被褥,保持房间清洁透风,鼓励他们参与结核病预防工作,提高全民自我保护意识。

3 保护易感人群

一般来说,所有的人都是肺结核的易感人群,如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尤其是儿童,与病人接触的医务人员,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到大城市打工或上学的青年。未控制的糖尿病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及矽肺患者等等。

3.1 健康普查,定期开展结核病的普查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确诊结核病患者,应实施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3.2 接种卡介苗,对新生儿应尽能在24小时内100%接种卡介苗 如果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在1岁以内一定要到当地结核病防治中心或其他卡介苗接种站进行补种。80多年卡介苗接种的数据分析显示,接种卡介苗能有效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减少结核病患者的死亡率。

3.3 结核菌素实验,对筛选出结核高危人群,尤其是HIV患者与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免疫力抵抗低下者,均应进行结核菌素实验,及早查出潜在性结核菌感染,实现早期防护和早期治疗。

我国现有结核病人590万人,每年因结核病者而死亡达13万,是其它各种传染病死亡总数之和的两倍,加强结核病防治刻不容缓。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肺结核,不能盲目轻视,但也不能过于恐慌。积极配合治疗,加强自身保护,提高防范意识,是可以有效控制其发生发展的。

参考文献

[1] 王虹,许卫国,新编.结核病防治300问.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1,ISBN978-7-5641-1435-0.

[2] 王明琼.传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ISBN978-7-117-12023.

第9篇:肺结核的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肺结核;治疗方法;预防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76-02

肺结核是常见的一种肺部传染性疾病,能够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是目前我国主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本文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92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肺结核的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进行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92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57例,女35例;年龄范围20-79岁,平均年龄(41.1±5.8)岁;病程0.6-31年;初治61例,复治29例。所有患者经检查,均排除肝肾功能异常及精神类疾病;X线胸部平片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肺部均存在结核灶,42例可见空洞;痰涂片检验结核菌结果显示,53例呈阳性。主要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食欲减退、盗汗等症状,其中42例出现痰中带血,11例咳血;经过药敏实验证实,8例患者属于耐药型结核病,对利福平及异烟肼两种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1.2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痰涂片检验呈阴性者给予吡嗪酰胺、利福平、异烟肼强化治疗2个月,在给予利福平、异烟肼巩固治疗4个月;对初治痰涂片检验呈阳性者,其强化治疗在前者基础上增加乙胺丁醇用药,巩固期则与前者相同,用药方式改为顿服;复治患者给予链霉素、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利福平强化治疗,疗程为2个月,随后给予乙胺丁醇、利福平、异烟肼巩固治疗,疗程为4个月,再根据痰涂片检验结果制定疗程;对咳血量超过100ml者给予0.5%葡萄糖或垂体后叶素缓慢静脉滴注,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对耐药者在复治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加服氧氟沙星片;对合并其它疾病者给予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痰涂片、尿常规、血常规及肝功肾功检查,每月1次,进行X线及CT胸部复查,每月2次,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2结果

本组92例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83例病情得到控制,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总有效率为92.22%。其中痰涂片检验结核菌结果转阴性者49例,转阴率为92.45%(49/53);胸片结果显示,病灶完全消失8例,占8.7%,部分消失67例,占72.83%,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11例,占11.96%,呈扩大趋势6例,占6.5%;存在咳血、痰中带血者,症状完全消失48例,占90.57%(48/53),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5例,占9.43%(5/53);耐药型结核病者病情好转5例,占62.5%(5/8),治疗过程中新增耐药型结核病者4例,占4.35%(4/92)。

3讨论

目前,我国治疗结核疾病常用的治疗药物为利福平与异烟肼,二者能够有效控制结核病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化疗药物及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结核杆菌的耐药性不断加强,尤其对利福平与异烟肼的耐药性,致使传统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明显下降[1]。医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耐药者应在复治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加服氧氟沙星片。伴有高热者容易产生耐药细菌,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咳血者根据咳血量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咳血量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2],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加强自身免疫力,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钟爱虹等研究发现,肺结核患者在化疗时同时给予云芝糖肽用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笔者建议,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肝肾功能的检测,及时发现异常,减少药物对身体的伤害。此外,在用药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最佳剂量,若剂量过少,则难以达到治疗目的,若剂量过多,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②规律用药:患者用药期间应遵医嘱用药,避免出现早用药、晚用药或漏用药等不规律用药情况;③全程用药:一般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疗程所需时间从数月到数十月不等,患者应坚持全程用药,确保治疗能够顺利进行。

肺结核主要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①接种疫苗:儿童时期接种卡介疫苗,提高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力;②保持环境及饮食卫生:经常曝晒衣物及床上用品,保持室内通风,用餐时避免与陌生人有任何唾液接触的可能性;③加强锻炼,注意心理调节: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好的睡眠质量,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调节不良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④定期检查:定期来院进行体检,及时发现问题,有效控制病情;⑤加强传播源管理:肺结核患者应加强传播控制,禁止随地吐痰,外出时戴口罩,避免与人正面交谈,并注意保持距离,不可对着他人打喷嚏或咳嗽[3]。

综上所述,肺结核疾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化疗药物,同时大力宣传肺结核的相关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对肺结核的认识,加强预防,减少传播。

参考文献

[1]杨光京,徐薇,卢润生,等.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与预防肝损伤的探讨[J].四川医学,2010,04(06):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