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投资流程范文

企业投资流程精选(九篇)

企业投资流程

第1篇:企业投资流程范文

在转型经济社会,企业基于信任、互惠和规范的原则,与银行、政府部门、供应商、经销商、投资方、其他利益方建立的关系网络能够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这种企业社会资本影响企业现金持有量和投资支出,能够进一步影响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因此,企业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也能够影响企业融资约束和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基于此,提出假设1:假设1:企业社会资本与融资约束共同影响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企业社会资本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正相关;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随着企业社会资本的增加而呈增强趋势。在转型经济社会,相同企业社会资本的企业,其融资约束程度不一定相同。企业社会资本大的企业,如果其融资约束程度高,表明当前可用于扩大投资支出的内部现金流有限,可能是企业已经充分利用企业社会资本获取了投资所需现金流或者当前正在储备现金为未来投资做准备,这时,企业投资支出与现金流敏感性之间不显著;企业社会资本大的企业当融资约束程度低时,获得现金受到的约束较少,往往更倾向于用内部现金流扩大投资支出,这时,企业投资与现金流敏感性之间比较显著。同样,企业社会资本小的企业面临高融资约束时,通常会适度的用内部现金流实施投资,表现出投资支出与现金流之间敏感性不十分显著;企业社会资本小的企业面临中等融资约束程度时,由于企业社会资本小影响了企业获得现金流,企业用内部现金流投资时比较保守,故其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较低;企业社会资本小的企业面临低融资约束程度时,企业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企业社会资本获得现金流,往往倾向用内部现金流进行投资,表现为相对显著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这种情况说明,在企业社会资本小的情况下,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随着融资约束程度的降低呈现U形变化趋势。基于此,提出假设2:假设2:若企业社会资本同样大,融资约束低的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较高;若企业社会资本同样小,融资约束高和融资约束低的企业比融资约束程度中等的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更高,随着融资约束程度的降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变化趋势呈U形。

研究设计

通过对企业社会资本现有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尽管许多研究者都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对企业社会资本开展了大量研究,研究成果也比较多,但是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定义不统一、分类多样化,测量方法多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综合评价难度大。笔者从企业社会资本概念所具有的双向互惠性、循环再生性、网络性、路径依赖性、社会属性、资本属性等固有属性着手,结合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贯通性[20],认为企业社会资本是企业基于信任、互惠和规范基础,与银行、政府、供应商、投资方、其他利益方建立的企业关系网络,这种企业关系网络能够转化为企业获取资金的能力,企业利用这种关系网络能够影响其融资约束和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笔者将企业社会资本划分为企业与银行的社会资本、企业与投资人的社会资本、企业与政府部门的社会资本、企业与供应商的社会资本、企业与其他利益方的社会资本。信用借款能够体现出企业与银行的社会资本,税收返还以外的政府补贴能够反映企业与政府的社会资本,应付账款反映了企业与供应商的社会资本,吸收投资获得的现金净额反映了企业与投资方的社会资本,保证借款反映了企业与其他利益方的社会资本,因此笔者用信用借款、政府补贴、应付账款、吸收投资现金净额、保证借款分别作为企业与银行的社会资本(EBSC)、企业与政府的社会资本(EGSC)、企业与供应商的社会资本(ESSC)、企业与投资方的社会资本(EISC)、企业与其他利益方的社会资本(ETPSC)的替代变量来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综合测量。(2)企业社会资本指数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为了计算企业社会资本指数,需要获得各个测量指标的权重。笔者用变异系数法计算企业社会资本各个测量指标的权重。首先用标准差比上均值求得权重因子,然后把五个权重因子相加求和,最后用每个权重因子分别与权重因子之和相比,分别求得企业社会资本各个测量指标的权重,这样构建了企业社会资本指数模型(2):ESCI=0.221×EBSC+0.168×EGSC+0.296×EISC+0.194×ETPSC+0.121×ESSC(2)4、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检验模型笔者在参照FHP(1988)和KZ(1997)所使用的基本投资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模型(3),用来检验假设1和假设2。在检验假设1、2时,根据企业社会资本指数大小将全样本分为企业社会资本大、小两个组;接着按照融资约束指数大小将全样本分为融资约束高、中、低三个组,共得到6个子样本组,即企业社会资本大、小两个组和融资约束高、中、低三个组。将这6个子研究样本组和全样本组分别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组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系数(即Cashflow回归系数),从而判断融资约束和企业社会资本共同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

结论与展望

第2篇:企业投资流程范文

关键词:企业;投资决策;财务标准

企业投资决策是企业的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同时也对企业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合理分析以及对投资风险的系统控制,企业的投资决策是可以科学化的,尤其可通过财务标准的细化来为投资决策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企业需通过一系列系统化的投资策略制定及执行程序,使之能在投资目标、财务资源以及变化的市场机会之间做出反映。

一、制定科学的企业投资决策程序

(一)明确企业组织任务及投资方向

目前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即是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捕捉经济趋势中的投资机遇。通常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兼并活动,来增加自身的业务范围,从而实现多元化的经营扩张。在制定投资决策时如何去增加能为企业创造利润的项目,避免不稳定且效率低下的业务是企业在投资决策制定程序中应首先明确的内容。

(二)对企业未来决策执行环境的分析

该环节与企业投资的执行效率密切相关,决定着企业的投资环境,是决策者需要尽可能控制或者了解的必要因素。对于一些关键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如来自外部的机会和威胁以及来自企业内部的其优势所在,会为企业的投资策略带来积极效应,比如汽车成产商需进行多方面的环境因素分析: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汽车零部件技术和能源技术、燃油的价格变动、行业竞争对手的状况以及还有政府的相关立法文件等。

(三)投资计划的拟定及执行

企业投资决策的制定,需要有相应的支持性计划方案以及执行安排,来完成整个投资活动过程。在投资计划中应明确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切合的投资目标,并通过对投资计划的财务结果进行预测,来完成投资的盈亏状况和回报率分析,以为企业投资策略提供支持。因此,在企业的投资活动中,对财务标准的设定有助于投资决策的制定,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的财务依据。

二、企业投资决策中的财务标准

(一)企业投资决策的财务管理

投资活动是企业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企业所面临的投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较多投资项目需要企业较大的初期投入才能获得高的投资收益,因此,企业在做投资安排的时候必须对资金的安全性,对投资的效率等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对投资决策活动与财务管理进行充分的融合兼顾。通过推进企业的投资决策科学制定,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的作用,因此企业的投资活动中,财务标准的使用、财务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如通过使用财务管理技术,对企业的投资进行科学的规划,有序的管理,投资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等,可对企业的投资预算进行初步的估算,进一步再对企业的投资安排做详细的资金配置和投资设计,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投资收益最大化。除此之外,对企业投资的财务管理,还需提高对投资中各项成本的控制,如物资、人力、资金等,在企业整体投资规划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财务标准对投资决策提出有力支持。对于企业投资决策方式的探讨,不仅需要针对中国企业的特点,并结合其所处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市场环境,而且需要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贴合于公司的未来战略方向。

(二)企业会计收益与现金流量标准

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财务经理需要运用相应的财务标准来分析投资工具的情况和使用效果,并对企业的现金流量以及长期的盈利能力做出相应的预测和判断。相当数量的企业在分析投资工具的时候,对企业的现金流量的重视程度超过了账面会计收益,以此来判断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投资收益状况。考虑到会计账面的净利润等指标容易通过人为的调整,如使用一些特殊的创造性的会计技巧操作,来夸大收入和利润,在财务报表中捏造数据,为避免企业的投资决策受到会计策略操作,或者更为严重的假账操作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制定投资决策的过程中,更重视使用现金流量指标来作为投资决策的标准。企业对现金流量的重视是超过账面收入的,现金流量更贴切符合企业的实际运营,为实际运作提供着资金支持,因此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在对企业的投资项目进行分析的时候,应更看中该项投资为企业的现金流量带来的影响。因此,对企业而言,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是某项目的收益是正的,但是现金流为负,如此项目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投资于这样的项目可能会将公司的现金流量消耗殆尽。相反的,如果遇到一个投资项目其预计收益为负,但是有很大可能会为企业带来正的现金流量,这样的项目反而能为企业创造现金流。

(三)企业投资对内部收益率的使用

既然企业在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对其现金流量的重视程度超过了账面收益,那么通过对投资项目在各时段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入以及未来现金流出,进行贴现折算,将是可供选择的一种投资决策方法。因此,企业的投资决策过程中,对内部收益率的使用仍是具有一定的有效性的。内部收益率的测算,需要建立在对企业的,由投资项目影响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进行贴现的基础之上。由于内部收益率是最终使企业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的那个贴现率,因此企业可比较该贴现率,即内部收益率,和企业的资本成本率之间的大小关系。如果该贴现率比企业的资金成本大,可以认为企业通过该项投资能得到的现金流量收益超过了企业取得投资资金的成本,收益能够覆盖成本的时候,这项投资即认为是具有可行性的。相反的,如果内部收益率比企业的资本成本率小,那么该项目的可行性便有待商榷了。

(四)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净现值

在对企业的投资决策的财务管理中,净现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务标准,其是在相应的折现率之下,将由投资项目所引起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均折现到当前,计算出该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现值。企业在投资分析中,对净现值中各财务信息需要进行仔细的甄别确认,因为对其中的财务信息的使用会对净现值的结果产生影响。比如该方法中的折现率指标的选择,在投资决策中,这个折现率可以使用公司的资本成本率,代表在企业获得的投资资金的成本基础上,该投资项目能为企业带来的是正的未来现金流还是负的未来现金流。这个折现率(资本成本率),可以使用资产定价模型得出结果,在折现率中即体现市场上面的无风险利率,同时也包含了由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所决定的风险溢价,来衡量企业的特殊成本。总之,在企业的投资决策分析中,对净现值财务指标的使用,会更偏向选择净现值大于零并且净现值尽可能大的投资项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企业的投资决策的财务标准,企业在做投资安排的时候必须对资金的安全性和投资的效率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对投资决策活动与财务管理进行充分的融合兼顾。相当数量的企业在分析投资工具的时候,对企业的现金流量的重视程度超过了账面会计收益。同时,在对企业的由投资项目影响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进行贴现的基础之上,使用内部收益率以及净现值等指标,来细化企业的投资决策财务标准,有助于为企业的投资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支持。

参考文献:

第3篇:企业投资流程范文

【关键词】财会工程招投标作用做法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各行各业各种形式的生存竞争显得尤为激烈,特别在近几年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掀起的公路建设工程热中,各施工建设单位间抢抓项目的竞争可见一斑。这种竞争实际体现的是一个单位的综合实力,而对这种综合实力最具说服力的便是单位的各项财务经济指标。现就我单位近几年招投标公路工程的情况谈谈如何发挥财会在公路招投标中的作用及其财务经济指标考评的做法。

一、财务部门应积极参与招投标工作

任何一项工程的招投标工作都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财会部门的积极参与。在工程招投标中所需的大量财务信息及资料必定要靠财务部门提供,财务部门所提供的各种财务报表等信息质量直接影响着招投标工作的成败,因此,财务部门在进行招投标工作之前就应提前准备好招标文件所规定的各种财务报表资料等,以保证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做好资金筹措,确保资金周转能力符合招标要求

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周转。特别在工程招投标中,施工单位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应对建设单位所需提供保证金的需要,只有保证金符合要求才能有夺标的可能,否则也只能望洋兴叹。如果感到自己在自有资金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就应根据招标单位的招标文告的要求,考虑到银行取得支持,以解决或缓解资金周转困难状况,为中标提供条件。

要取得银行的循环信贷保函,除了自己要有信誉保证外,还可以选择银行作为自己出具保函的对象。我国的商业银行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各银行在贷款重点、贷款方向上存在较大差异,优惠政策也不同,各银行对贷款风险的承受程度也不一样。有些银行,特别是实力雄厚、服务对象分布在不同行业的大银行,由于能够分散不同的贷款风险,对企业的风险性投资会给予支持,而另一些银行,尤其是一些小银行,对贷款风险持谨慎的态度,因此财务部门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于自己企业的银行作为出具循环贷款保函的首选。同时还应考虑到一旦中标,在施工过程中有利周转资金的借贷。三、认真分析评价财务经济指标,确保投标能力符合招标要求

综合评价和反映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状况的经济指标很多。具体在公路招投标中,招投标双方最关心的财务和投标能力指标有(1)资产总额;(2)流动负债;(3)负债总额;(4)流动负债;(5)资产净值;(6)周转资金;(7)流动比率;(8)速动比率;(9)资产负债率等。其中第(1)(2)(3)(4)项财务指标和投标能力指标可以从财会部门所提供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上直接阅读和计算出来。

1.资产总额是指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中所拥有的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的总和。这些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整体实力,资产总额越大,表明企业实力越雄厚。

2.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应收账款、短期投资、货币资金、存货等。一般来说,流动资产所占比重越大,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而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短期投资比重越大,则支付能力越强。

3.负债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总额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负债是企业很重要的资金来源,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合理负债结构是企业财务状况良好的体现。

4.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款项、预提费用等。流动负债过大,将移向企业资金的周转。

以上四项,在《资产负债表》中均有反映。

5.资产净值是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的差额,也就是企业的权益,资产净值越大,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投标能力越被招标单位认可。

6.周转资金是企业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它反映企业可直接参加周转运行的资金能力。周转资金越大,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企业的信誉越高。

7.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表明企业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障,反映企业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就越有保障,但流动比率过高,可能表明流动资产占用过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的资金成本,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8.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及其他流动资产等以后的余额。

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就越有保障;但速动比率过高,可能表明企业应收账款占用过多,现金回笼速度慢,反而会降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以1:1的比例为佳。

9.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是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表明企业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小,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由于部分资产如无形资产等难以作为偿债的物质保证,从稳健的角度出发还应计算有形资产负债率(即负债总额与有形资产总额的比率)。

在公路工程的招投标中,对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以上指标的分析,便可得出这一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从而为招投标做出正确的决断。

四、作好年度会计报表的审计工作

第4篇:企业投资流程范文

【关键词】企业投资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引言

现代企业为了实现发展战略目标、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经常会采取投资方式来创造更大的价值。企业投资管理指的是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根据自身实际的经营状况,选择明确的投资方向并制定合理科学的投资方案,之后再按照该方案对整个投资项目进行管理,确保投资过程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在这一时期,各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现阶段各企业的投资活动愈发频繁,投资方式也多种多样,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利润与效益,然而,与此同时企业也面临着更多的问题与挑战。对此,企业应提升自身投资管理水平,完善相关投资制度,优化投资决策,避免在企业投资过程中因投资活动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出现亏损的情况。

二、当前企业投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企业常会因投资决策不合理、投资管理方式不完善、投资发展规划不明确等问题,导致投资管理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投资风险。目前企业投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投资决策具有盲目性、主观性

在部分企业的投资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制定明确的、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导致企业投资决策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主观性。如有些企业盲目追随新技术、新项目等进行投资,而没有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的验证,导致投资过程中存在极大的风险,一旦新项目出现问题极易使企业的资金运转陷入困境。另外,还有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急于拓展企业经营规模,在投资时没有结合企业的长远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导致投资决策随意性、盲目性较大等。

2.投资管理方式不够完善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投资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越来越多,再加上部分企业投资管理的方法较为落后,无法较好的应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新形势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如部分企业在投资时缺乏科学合理的投资战略规划、完善的投资管理制度等,一旦投资项目出现问题,将会影响企业正常的发展运营,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将企业陷入生存困境。

3.没有明确的投资发展规划

就目前而言,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投资管理制度,但却缺乏符合实际发展的投资发展规划,经常是受到政府及区域发展政策等的影响来决定投资项目,导致投资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与临时性。部分企业为了短期利益不顾资本的限额,去投资自己不甚了解、发展前景不明的项目,对于投资项目的发展情况没有充足可靠的消息来源,市场调查不全面,没有科学依据等,这些问题都易导致企业投资决策失误。而部分企业在回报期长的项目管理中,由于缺少Y金方面的控制导致资金受困,影响企业资金流动性,制约经营项目的进行,加大了企业经营中的风险。

三、解决企业投资管理问题的对策

通过分析企业投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下总结出几点解决的对策,旨在为企业优化投资管理提供可借鉴的建议与依据。

1.优化投资决策流程

企业优化投资决流程可从战略投资指导、投资可行性分析、规范投资行为等方面着手展开。

首先,现代企业投资战略主要是对企业资金的合理分配、高效应用、科学决策以及企业投资方向、投入金额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企业可制定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方向一致的投资战略规划,并按照投资战略规划对企业投资决策进行科学的指导,确保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能在企业的整体发展轨道上。

其次,为了确保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企业在投资前必须做好科学的投资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投资的项目是否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符,是否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吻合,项目资金来源、筹资成本、投资回收期,投资领域市场的发展前景、潜在的竞争者、产品的替代产品等以及未来现金流量、技术与管理要求等。企业在投资时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详尽的测算、科学的分析、缜密的论证,做好对自己资金实力、项目风险与盈利的评估,并结合投资战略对投资进行科学管理。

最后,企业需要不断规范投资决策行为,完善各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企业权责关系,以便对投资决策行为进行有效地规范。

2.健全企业投资管理体系

首先,企业在对项目投资与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投资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企业要树立牢固的风险预防、管理意识,并将风险控制管理贯穿于投资管理的全过程。

其次,企业应强化对投资管理的监督力度,并定期对投资项目进行审计管理,定期对投资项目或投资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内容进行审计,以此来保证企业的投资资金的可靠性、安全性、完整性。

最后,在投资管理过程中建立严格的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将企业的各项投资行为与个人利益挂钩。对于企业投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损失要严格追究责任,并实行相应的处罚措施,以规范企业投资管理流程。

3.强化对企业投资项目发展规划的管理

首先,企业必须建立一支成熟的投资管理团队,投资管理团队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吃苦耐劳、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等,企业所拥有的高威望、经验丰富的投资管理团队将在企业管理中产生积极地影响作用,同时也能提升投资决策的有效性。

其次,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跟进管理。企业要成立专门的投资管理综合部门,对企业的各项投资进行调研、评审、可行性研究和评价、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实施过程中的监控等职责。

四、结语

总之,企业进行投资虽然会带来可观的收益,但同时也存在极大的风险与问题。对此,企业应着重提升自身的投资管理水平、优化投资策略、强化投资项目发展规划管理,从而有效减少投资过程中的风险,维护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企业投资流程范文

关键词:金融发展;融资约束;农业上市公司;公司投资

一、引言

金融发展能否促进经济增长,有些学者认为金融发展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甚至是可以忽略的[1][2],但有些学者强调金融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3][4]。从宏观角度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仍未得出确定的结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可能共同被一个遗漏的变量影响,因此确定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的更为有效的办法是研究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5],从微观角度,研究金融发展对微观经济实体各个企业投资的影响。

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开始出现利用公司层面的微观数据,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一个较为复杂的研究主题是金融发展是否有利于缓解公司融资约束,提高外部融资能力,促进公司投资支出水平进而促进总体经济增长。

大多数的研究是基于跨国数据研究金融发展对一国依赖外部融资的行业成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金融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里,金融发展能降低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从而促进企业更好地成长[6]。Love(2003) 利用36个国家的跨国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能够提高公司外部融资能力,降低公司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程度,且这种作用对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的融资对公司的约束尤为显著。Islam and Mozumdar(2007) 利用31个国家1987-1997 年的跨国数据对金融发展与内部资金流的作用进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最近几年,一些研究开始转入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认为金融发展能够降低企业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缓解外部融资约束程度[7][8][9]。

国内也开始对其进行研究,李斌和江伟(2006)从金融发展与融资约束、企业增长、企业规模的角度研究金融发展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进而对公司成长的影响,认为金融发展与融资约束负相关,与企业成长与企业规模正相关[10]。饶华春(2009)利用2003-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研究中国金融发展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融资约束,民营上市公司较国有上市公司更为严重,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较国有上市公司得到更加明显的缓解;金融中介的发展在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中的作用远比股票市场发展的作用大[11]。沈红波等(2010)对2001—200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研究认为,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和现金流高度敏感,存在着明显的融资约束现象;金融发展显著地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金融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地区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显著低于金融发展较弱的地区;国有上市公司受到的融资约束比民营上市公司小,但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较国有上市公司得到更加明显的缓解[12]。况学文(2011)利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各地区金融发展指数,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视角,实证考察金融发展和市场化进程对公司外部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发现,金融发展和市场化程度能够显著降低融资约束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缓解其外部融资约束程度[13]。

大量研究表明,同发达国家相比较,发展中国家面临更为严重的外部融资约束,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金融市场正处于一个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转变过程,从不发达向发达的发展过程,金融发展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更为重要,然而目前研究金融发展对公司外部融资约束的影响主要集中于西方较为发达的国家,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关注相对较少,对中国的关注更少。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以全部上市公司或者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而对发展相对弱势的农业上市公司关注较少。基于这种考虑,本文利用中国农业上市公司2004—2010年的数据,选取287个公司年有效数据,从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视角,实证考察金融发展对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而对公司投资的影响,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提供经验支持。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一)理论分析

资本市场的不完美,使得外部融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成本,企业的外部融资行为将受到约束。由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交易成本、信息成本产生,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企业的投资一定程度上依赖内部现金流。 内部和外部融资成本差异越大,融资约束的效应越强,企业的投资对现金流的依赖性就越明显,企业的投资和现金流之间的相关性越强。

金融发展通过金融资源扩大、产品增多等方式,为投资者提供大量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减少交易成本,进而扩大企业的融资渠道,金融中介机构在金融发展中产生规模效应,通过贷款的分散化等途径降低信用风险,提高了储蓄-投资的转化效率;金融发展有助于有效降低或者克服金融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对投资企业和项目进行评估,甄别好的投资项目,为有成长性的企业提供资金,促进企业投资和技术创新,减少信贷分配的扭曲,改善信贷分配的效率,提高资金的分配效率。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提出以下的研究假设:

金融发展有利于降低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缓解了融资约束,减轻企业的融资压力,进而促进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投资。

(二)变量选取

在研究融资约束的文献中,对不可观察的融资约束指标的度量是分析融资约束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Fazzari,Hubbard and Petersen(FHP,1988) 将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作为资本市场上融资约束所导致的投资不足的证据。以后较多的文献也采用现金流和投资行为的关系来衡量融资约束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得到了与FHP(1988)类似的结论[14][15]。 企业的融资约束与内部现金流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融资约束的效应越强,企业的投资对现金的依赖性越强,本文融资约束指标选取时,仍采用这一方法。

关于金融发展指标的选取,Goldsmith(1969)提出金融相关率的概念,来衡量金融发展的程度,采用全部金融资产与全部实物资产比。 King and Levine(1993)利用三个指标:一是反映金融系统的相对规模的金融中介的流动负债,采用广义货币M3 或M2占GDP的百分比来衡量;二是反映金融系统的结构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在总的信用余额中所占的相对份额;三是反映金融系统的效率的银行系统向私人和公共系统的信贷数量。Murinde, V. (1994)运用信贷、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发展指标来综合衡量金融市场发展的水平。Odedokun,M. O. ( 1996)运用货币存量对GDP比率(M2/GDP) 来衡量银行体系对帐单的负债方对经济增长的效率(资金来源的效率),并且运用信贷存量对GDP比率来衡量银行体系对帐单的资产方对经济增长的效率(资金运用的效率)作为金融发展的指标。温涛等(2005)运用货币存量占GDP的比率、信贷存量占GDP的比率、股票和证券的市值占GDP的比率衡量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综合相关研究与中国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采取了货币化程度(M2/GDP)、信贷存量对GDP 比率(金融机构信贷比率),以及股票市值与GDP的比率 (经济证券化比率)作为衡量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分别用FM、FI 和FS 表示。

(三)模型选择

研究融资约束对公司投资的模型中,欧拉方程投资模型是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种模型,由Abel(1980)最早提出,描述公司最优的投资行为,Bond and Meghir(1994)对其模型进一步改进,提出基于价值最大化,资本存量取决于前期资本量、折旧以及投资的欧拉方程模型,这一模型避免了托宾Q值的计算,同时控制未来预期收益对投资支出的影响,在文献中被大量应用[16]。Laeven(2003)把利润方程和成本调整函数引入该模型[17],最终得到如下模型:

企业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不一定表示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约束问题,而可能表示由问题导致的企业过度投资问题。为了确定企业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到底是表示融资约束问题还是过度投资问题,采用以现金流比率(IF ) 和无形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XG)的交乘项进行区分。由于企业的无形资产投资相对固定资产投资来说更容易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固定资产投资相对无形资产投资来说更容易产生过度投资问题 (Hubbard,1997),因此如果现金流比率(IF ) 和无形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XG)的交乘项的系数为正值且显著,则意味着企业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表示融资约束问题,而如果现金流比率(IF)和无形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XG)的交乘项的系数为负值且显著,则意味着企业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表示过度投资问题。模型转化为:

IK表示为固定资产净额、在建工程净额和无形资产净额之和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公司的投资支出水平;IF表示为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与总资产的比率,表现为现金流比率,衡量融资约束的指标;YK表示销售收入即主营业务收入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XG为无形资产净额与固定资产净额之比,反映企业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是否是过度投资问题引起。 FM为货币化程度、FI为金融机构信贷比、FS为经济证券化率,用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

当β’4显著为正值,说明企业的投资与现金流的敏感度表示为融资约束问题,融资约束的大小主要体现在β4的系数上,假如β4显著为正,说明企业投资与内部现金流为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的投资依赖于内部现金流,企业受到了外部融资约束的影响。β5、β6、β7分别用来衡量货币化程度、金融机构信贷比以及经济证券化率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如果β5、β6、β7显著为负,则说明金融发展有利于减少企业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

三、实证分析与讨论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择中国农业上市公司2004—2010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对公司投资行为进行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大多数的研究采取跨国数据,对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与公司融资约束进行研究,或者是以全部上市公司,或者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而对数量相对较少的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关注较少;而农业上市公司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投资者,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农业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较少,大多数的农业上市公司是在2000年之后上市,因此数据选择在2004—2010年。

依据中国证监会制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将农业类上市公司定义为广义范畴,包括农林牧渔业,并选取2004—2010年上交所与深交所全部 A股农业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由于农业类上市公司样本数目过少,本文选取了7年的数据,尽可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对初始样本进行了筛选,剔除2004年之后上市的公司、ST异常的上市企业以及部分会计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经过处理筛选,最终选定中国农业上市公司41家作为样本。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有关金融发展的货币化程度、金融机构信贷比率、经济证券化率的数据来源于2005—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其他数据来源于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GTA)的中国股票市场财务研究数据库(CSMAR)。

因变量公司投资支出(I/K)的均值0.44略大于中位数0.42,说明大部分公司的投资支出分布在0.42之上,并且最大值1.09与最小值0.12之间的振幅较大,标准差为0.18,说明公司投资存在着多样性、差异性,不确定性;现金流比率(IF)的均值与中位数较为接近,但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变化较大,标准差较大,说明融资约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及波动性;销售收入总资产比率(S/K)的均值均大于中位数,且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较大,说明公司的销售收入变化较大;对于金融发展变量,FM、FI、FS的均值均大于中位数,货币化程度FM、金融机构信贷比FI的标准差较小,而经济证券化比率的波动性较大。

(三)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公司投资的实证分析

为检验金融发展是否能够减轻公司的融资约束,进而影响公司投资,运用面板数据分析和系统GMM估计方法。

模型中因含有因变量的滞后项作为解释变量,导致解释变量具有内生性问题,应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或者随机效应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到的参数估计值将是一个有偏的、非一致的估计量。为准确估计模型,本文将采用系统GMM(Arellano and Bond,1991)方法进行检验,其一般形式如下:

yit=αyit-1+βxit+εit (水平方程)

Δyit=αΔyit-1+βΔxit+Δεit(差分方程)

用因变量的滞后水平值作为一阶差分方程的工具变量,因变量的滞后差分作为水平方程的工具变量,差分动态GMM仅估计差分方程,存在较大的有限样本偏误和相对较低的估计精度。系统GMM在差分动态GMM的基础上,引入水平方程,极大改善了差分动态GMM的估计效果(Blundell,2000;Roodman,2006)。

运用系统GMM,对模型结果估计结果。

从表2能够看出:在模型1、模型2、模型3中现金流和无形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交叉项的系数β’4为正值,并且在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β4的系数为正值,说明企业的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不是由过度投资问题引起,而是由融资约束所引起。模型1、模型2中IFt-1的系数显著为正值,但模型3中IFt-1的系数为0.04,远小于模型1、2的系数,说明金融发展的三个指标对现金流的影响程度不同。模型1’ 中IFt-1前的系数β4在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为正,与模型1中的系数变化不是很大,货币化程度发展的条件下,企业仍然存在融资约束现象,现金流与企业的投资存在正相关关系。模型2’ 中IFt-1前的系数在10%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为正值,与模型2中的系数相比变化更小,受金融机构信贷比影响的条件下,现金流与企业的投资存在正相关关系。模型3’中IFt-1前的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为正值,但在模型3中的系数为正值但不显著,经济证券化率对现金流的影响相比货币化程度、金融机构信贷比要低。可以得出,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融资约束,并且公司投资的大小与现金流的多少存在正相关关系,投资对内部现金流具有依赖性。

金融发展对融资约束的影响,从模型1’中能够看出,货币化程度与融资约束的交叉项系数β5小于零,并且在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因此货币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金融机构信贷比与融资约束的交叉项系数β6小于零,并且在10%的显著水平上显著,金融机构信贷比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公司的融资约束。经济证券化率与融资约束的交叉项系数β7小于零,但不显著,经济证券化率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不大,β5、β6、β7相比,β5、β6的值远大于的值β7的值。因此,货币化程度、金融机构的信贷比、经济证券化率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货币化程度和金融机构的信贷比在缓解融资约束中的作用大于经济证券化率。整体看,金融发展缓解了农业上市公司对企业内部现金流的依赖,减轻了融资约束问题,促进了公司投资。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以2004—2010年中国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数据和系统GMM估计方法,探讨宏观金融发展对微观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而对公司投资的影响,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提供经验支持。本文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融资约束现象,只是融资约束的程度有所不同,公司的投资受内部现金流的影响较大,投资与内部现金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越强,所受融资约束越大。但由于内外部融资成本的差别,使得农业上市公司更加愿意依赖内部现金流。

金融发展有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货币化程度和金融机构的信贷比对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较为显著,经济证券化率的影响较小,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减少企业投资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通过减少投融资双方的信息成本、交易成本,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扩大再生产,进而改变企业的融资状况,促使企业投资的改变,进而促进宏观经济增长。

上述结论具有丰富的政策意义:

金融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能够减轻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不发达的金融市场更容易存在融资约束的问题。我国属于经济转型期的国家,金融市场体系不够发达,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问题普遍存在,融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行为。资本市场发展减轻企业外部融资的难度,可以通过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的改革,推进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发展,改善金融体系的内部构成以满足经济的增长。

现金流能够有效缓解内部融资约束,农业上市公司更愿意依靠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减少对外部融资的依赖,增加内部融资。内部融资不能满足资金需要时,不得不依赖外部融资,由于外部融资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的成本,从而影响公司的投资行为。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公司的融资约束,应加大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资金支持力度,使金融资源不断丰富,金融结构不断优化;要建立现代银行制度,提高信息质量,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农业上市公司能够满足资金的需求,让资金更好地按照效率分配,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提高企业的管理者的素质,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避免企业获得大量资金而产生过度投资问题,导致冲突。在我国特殊的转轨经济背景和投融资体制下,应减弱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以稳定市场预期,使其更好更快地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Robinson Joan.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General Theory, In the Rate of Interest, and Other Essay [M].London: Macmillan, 1952.

[2]Lucas R.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 22(1):3-42.

[3]Shaw E S.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M].Washington.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3.

[4]King, Robert G., Levine, Ross.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a, (108):717-738.

[5]Love,I.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Financing Constraints: International Evidence from the Structural Investment Model. Word Bank Working Paper, 2001,2694.

[6]Laeven L. Dose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Reduce Financing Constraints? [J]. Financial Management, 2003, 32(1):5-34.

[7]Gelos G, Werner A. Credit Constraints and Collateral: Investment in the Mexican Manufacturing Sector[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2,(67):1-27.

[8]Koo J, Shin S. Financial L Liberalization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s: Evidence from Korean Firm Data [J]. Asian Economic Journal,2004,(18):277-292.

[9]Ghosh S. Did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Case Financing Constraints? Evidence from Indian Firm-Level Data [J].Emerging Markets Review, 2006, (7):176-190.

[10]李斌,江伟.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成长[J].南开经济研究,2006(3):68-78.

[11]饶春华.中国金融发展与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J].金融研究,2009(9):156-164.

[12]沈红波,寇宏,张川. 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6):55-64.

[13]况学文. 金融发展缓解公司融资约束程度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5):74-79.

[14]Hoshi T. Kashyap and Scharfstein D. Corporate Structure Liquidity and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Japanese Industrial Groups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1 (27) 106.

[15] 郑江淮,何旭强,王华.上市公司投资的融资约束[J] .金融研究,2001 (11):92-99.

第6篇:企业投资流程范文

摘要:投资效率关系到企业未来价值创造,对企业经营绩效、企业成长和国家经济增长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对企业投资效率财务机理、制约因素和计量模型三方面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述评,发现现金流是企业投资效率高低的决定因素;企业可以通过改善公司治理和适当限制管理层权力提高投资效率;采用Richardson计量模型能更有效地测度企业投资效率程度。本文进一步认为,研究企业投资效率,一方面要结合企业所处地区环境,从企业所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综合考虑,使结果更有意义;另一方面,既要从持有过量现金角度,也要从现金持有量不足角度分析我国企业投资效率低下问题,使结果更全面。

关键词:企业投资效率 现金持有量 过度投资 投资不足

一、企业投资效率财务机理

企业投资效率是指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达到资源最优配置。企业通常用净现值判断项目盈利或亏损,决定是否投资。当企业投资所有净现值为零和正的盈利性项目,放弃净现值为负的非盈利性项目,此时,企业投资效率最高,企业价值最大。从财务机理上看,现金流是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大部分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

Keynes(1936)从交易、预防和投机三种动机推出企业投资效率受到现金流的影响,企业有过量的现金流,管理层投机行为较强,倾向于投资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使得企业投资效率降低。Myers(1977)、Myers和Majluf(1984)认为当企业所持现金量不足时,企业被迫采取放弃盈利性项目的投资行为;反之,当企业持有大量现金时,及时投资项目,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和价值。Jensen(1986)提出企业所持量大于投资所需量时,管理层会将多于投资的现金,用于自身在职消费,致使企业投资效率降低。我国学者也对二者关系进行了论证,罗琦和胡志强(2011)发现当企业现金持有不足时,投资不受影响;当现金持有量超过生产周转所用时,企业倾向于利用现金流自行建造或购买固定资产。沈艺峰、况学文和聂亚娟(2008)结合我国制度背景,发现国有终极控股股东偏好较高现金持有量,动机是出于自身利益追求,较高现金量保障了控股股东的投资便利性。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运用不同理论对现金持有量和企业投资效率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结合制度背景也对现金持有动机和投资效率财务机理进行了研究,指出企业所持现金量多少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决定作用。管理层倾向于持有较高现金,做出过度投资行为。反之,持有现金流不足会导致企业投资不足,而管理层如何调节现金流来解决企业投资不足的问题,学者对此研究较少。如何合理地规划企业投资盈利性项目所需现金持有量,保障企业所持现金流用于盈利性项目投资,值得研究。

二、企业投资效率内外部制约因素

现金流决定企业投资效率,企业现金流和投资效率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现有研究主要是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了归类整理。

(一)内部制约因素

1.公司治理。有关公司治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从独立董事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多。Gugler和Yurtoglu(2003)发现,独立董事能独立判断公司事务,进而有效监督并抑制管理层过度投资行为。当企业管理层对非盈利性项目进行盲目投资时,独立董事基于自身判断,对管理层发挥监督作用,避免不恰当的投资决策,以提高企业投资效率。陈志斌等(2012)发现独立董事比例提高,对经营者约束能力增强,显著改善了企业投资效率。唐雪松等(2007)发现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有相关明确的规定,管理层过度投资行为会受到制约;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并未影响管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因而对投资效率没有影响。学者对管理层权力与企业投资效率关系的研究也颇为丰富。Jensen和Meckling(1976)发现管理层有在职消费的动机,通常会利用其权力为己谋取私利。当管理层权力较大时,以扩大规模的名义投资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会降低企业的投资效率。卢馨等(2013)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管理层帝国建造等动机越强,民营企业正相关作用更显著。贺琛等(2015)也得出相同结论,公司管理层权力越大,投资决策越倾向于冒险,管理层越容易做出过度投资的行为;反之,管理层权力受到限制,投资决策则倾向于谨慎。

综上所述,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和适当的管理层权力能够约束管理层道德风险,抑制管理层出现过度投资行为。因此,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和规定管理层职责与权力,用于企业投资效率,值得研究。另一方面,要研究治理机制是否有效,单纯研究内部公司治理并不能充分说明企业投资效率问题,应结合制度环境进行研究。

2.企业负债。Jensen(1986)提出负债能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因为当企业面临偿还本息压力时,会减少企业自由现金持有量。黄B等(2012)以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为样本,发现银行借款能提高企业投资效率,与上述结论一致。也有文献从负债期限长短角度进行研究,发现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对企业投资效率都有影响,且短期负债影响作用更明显。黄乾富等(2009)认为短期借款很快需要还本付息,会使企业现金持有量大量减少,对过度投资抑制作用较强;而长期借款还本付息期限长,短时期不会影响企业现金持有量,对企业过度投资抑制作用弱。王全在等(2015)将企业分成高低成长组,发现短期负债能抑制低成长企业过度投资,促进高成长企业投资不足。

综上所述,有关负债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国内外学者选取了不同行业为样本进行研究,分析了负债的长短期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已较为丰富,均得到一致结论,即负债减少企业现金流量,短期借款由于偿还期限短对现金流影响较大,进而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因此,企业保持适当的负债结构有助于投资效率的提高。

(二)外部制约因素

1.经济环境。学者就经济环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提出了一致观点,即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程度高能提高企业投资效率。Bagehot(1873)研究发现,金融体系发展能改善资金流动性和资本配置效率,企业可以从外部资本市场获得更多贷款,使企业内部拥有较多自由支配的现金流和充足的现金储备,以提高企业投资效率。连玉君(2009)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获取的外部融资越接近于最优融资额度。当企业获取外部融资额度较多时,能保证盈利性项目所需现金流,缓解融资约束和投资不足问题。反之,经济不发达地区投资不足现象严重,我国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相比东部上市公司面临较大融资约束,极大地影响了企业投资效率。李延喜等(2015)发现,提高企业所在地区的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可以显著改善企业投资效率。经济和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企业可以从外部环境获得融资,面临的融资约束小。外部融资在解决投资所需的现金流问题的同时,缓解了企业投资不足问题。因此,研究企业投资效率时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和金融发展程度,有针对性地对企业投资效率进行分析。

2.政治干预。现有研究文献大多证实,政府会促进企业进行低效率投资。Shleifer and Vishny(1994)认为,政府官员面临当地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为完成指标,他们会利用政治权力干预企业,企业考虑到政治权力可以为企业带来隐利,会选择投资,即便是非盈利性项目。罗党论等(2009)发现企业与政府建立好关系可以提高企业办事便利性,尤其在政府干预较强的地区。因此企业会响应地方发展规划而加大投资,甚至投资低效率项目,出现政治联系促进企业过度投资现象,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可以帮助企业获得融资,缓解企业融资和投资不足问题,降低企业投资不足现象,但政府干预促进企业投资不当的作用更强。因此,研究企业投资效率外部环境时,要考虑政治干预程度,既避免其他外部环境单方面研究的片面性,也考虑政府干预因素干扰性。

3.法律环境。关于地区法治水平对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研究,学者得出的结论较为一致,即法治水平高,对企业不合理投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可以抑制管理层转移企业资源降低企业投资效率行为。LaPorta(1999)等研究发现,法治水平提高能够规范金融市场不规范行为,推动金融市场发展,企业可以从外部资本市场获取更多融资,从而有助于为企业项目投资提高资金支持。万良勇(2013)、李延喜等(2015)发现,加强法治建设有助于提高企业投资效率,非国有企业这种作用更显著。可见,法律发展水平不同,对管理层约束程度不同,法治环境建设能很好地保障市场秩序,为企业投资效率决策提供有利的环境基础。因此,研究企业投资效率时,需按不同法制环境下的企业进行分类,以保证结论可靠性。

三、企业投资效率计量模型

现有文献对企业投资效率测量研究主要涉及三种计量模型。第一,FHP模型。Fazzari,Hubbard和Petersen(1988)提出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FHP模型),涉及到以投资效率为因变量,以企业投资机会、企业内部自由现金流等为自变量。但以Kaplan和Zingales(1997)为代表的学者对该模型提出了质疑,指出托宾Q反映企业投资机会存在偏差,致使投资效率估算不准确。第二,Vogt交乘项模型。Vogt(1994)模型与FHP模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模型将现金流与投资机会二者交乘,是对FHP模型的深化,交乘项能判断企业投资过度还是投资不足,但该模型对投资效率程度尚无法衡量。第三,Richardson模型。Richardson模型是FHP模型和Vogt模型的进步和补充,该模型可以衡量投资效率程度,但仍没解决企业投资机会计量问题,投资效率结果准确性不够高。

结合现金流对企业投资效率起决定性作用的财务机理可以看出,三种模型虽各自具有优缺点,但对企业投资效率都具有较高的解释力度。国外学者对企业投资效率财务机理和计量模型的研究颇为全面,国内学者自身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框架,模型有效性能否适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状况并未获得证实。因此,实证研究中需要充分考虑研究背景与条件,使研究方法能充分说明问题。

四、结论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本文对企业投资效率财务机理、制约因素和计量模型文献的梳理述评,旨在研究提高我国企业投资效率的路径和措施。综上分析,企业可通过良好的公司治理和适当的负债结构抑制管理层滥用自由现金流现象,进而抑制管理层在职消费等道德风险,提高企业投资效率。

我国学者对企业投资效率的研究,尽管在实证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缺少基础理论和深入的理论架构,以下三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第一,地区经济发展、政府干预和法治发展等外部环境对企业投资效率造成了一定影响。学者单纯讨论企业外部环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或单纯讨论企业内部治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都是较为片面的。只有将外部环境和内部治理结合起来,结果才更准确。第二,大部分学者研究的是现金流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机理,企业投资不足相关支撑理论及文献研究相对较少。现实中企业投资不足现象普遍存在,如何缓解投资不足问题值得研究。第三,投资效率衡量上,我国学者主要借鉴国外计量模型,如何以我国特定背景为参考,替换相关变量或建立新的理论和模型,使研究结果更具可信性,是今后的研究重点。S

参考文献:

[1]Myers S C,S M Turnbull.Capital Budgeting and The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Good News and Bad News[J].Journal of Finance,1977,(32).

[2]Jensen M.Agency Cost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2).

[3]罗琦,胡志强.控股股东道德风险与公司现金策略[J].经济研究,2011,(2).

[4]沈艺峰,况学文,聂亚娟.终极控股股东超额控制与现金持有量价值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8,(1).

[5]Gugler K,Yurtoglu B.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Dividend Pay-out Policy in Germany[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3,(47).

[6]程柯,陈志斌,赵卫斌.产权性质、独立董事机制与投资效率[J].技术经济学,2012,(3).

[7]唐雪松,周晓苏,马如静.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及其制约机制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7,(7).

[8]Jensen M,Meckling W.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anncial Economics,1976,(3).

[9]卢馨,吴婷,张小芬.管理层权力对企业投资的影响[J].管理评论,2014,(8).

[10]贺琛,罗琦,余晴.制度环境、管理层权力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5,(8).

[11]黄B.过度投资、债务结构与治理效应[J].会计研究,2012,(9).

[12]黄乾富,沈红波.债务来源、债务期限结构与现金流的过度投资――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J].金融研究,2009,(9).

[13]王全在.成长性、债务融资与非效率投资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5,(7).

[14]丁丽,刘桂春,张弋阳.内部控制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J].商业会计,2015,(12).

[15]连玉君,苏治.融资约束、不确定性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J].管理评论,2009,(1).

[16]李延喜,曾伟强,马壮,陈克兢.外部治理环境、产权性质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J].南开管理评论,2015,(18).

[17]Shleifer A,R Vishny.Politicians and Firm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109).

[18]La Porta,Rafael,Florencio Lopez-de-Silanes,Andrei Shleifer,Robert Vishny.Legal Determinants of External Finance[J].Journal of Finance,1997,(52).

[19]Fazzari,Hubbard and Petersen.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88,(1).

[20]Steven N Kaplan,L Zingales.Investment-Cash Flow Sensitivities are Not Valid Measures of Financing Constraint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115).

[21]Vogt S C.The Cash Flow-investment Relationship Evidence from US Manufacturing Firms [J].Financial Management,1994,(2).

[22]Richardson S.Overinvestment of Free Cash Flow[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6,(11).

作者简介:

第7篇:企业投资流程范文

企业流动资产最典型的特点是流动性资产循环的周转期等于一个正常生产经营周期,或者是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流动资产并且能完成一次变现。流动资产的循环周转过程,其中涵盖了两个阶段,一个是由货币转变成为非货币的流动资产,而另外一个则是通过非货币的流动资产转变成为货币。在这一过程中是流动资产消耗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含了流动资产因为经营活动被耗费,流动资产因为经营活动被再次准备和补偿,从根本上实现了企业流动资产再生产的过程。企业人力资产和一般传统角度上的流动资产具有完全相同的耗费补偿的过程。企业人力资产的取得,是以人力资源原始归属权持有人员和企业之间关于转让人力资源使用权的转让企业成为标志。并且,在企业取得人力资源使用权之后形成了人力资源资产后,人力资源开始在企业中循环周转。和一般流动资产相比较而言,人力资源存在着耗费以及补偿两个过程,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基于企业经营活动目标对人力资产进行使用,这对于人力资产的耗费有很大的影响。并且,人力资产的补偿是通过企业支付工资给人力资源原始归属权持有人员来完成的。人力资源是通过所有人员针对工资消费完成人力资产的补偿,从根本上形成具有周期性的人力资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力资产完整再生产的一个过程。

二、人力资源资产的代价

企业在人力资源问题上,应该从取得人力资源代价以及人力资产使用过程中的代价说明。从理论角度来讲,企业为了能取得人力资产而支持的代价具体如何支付,取决于人力资产的经济性质,但是经济性质则取决于企业以何种形式取得这些资产。首先,通过接受权益投资的形式获取人力资源。在这一形式中,并不需要企业支付一般意义的买价。在这一过程中,并不需要企业支付一般的意义的买价,从理论角度来讲企业彩通这种方式应该在运用人力资源资产获得相关的收益之后,应该将收益分配给以权益投资方式进行人力资源投资的主体。其次,企业应该通过承担债务的形式获得人力资源。并且,在通过以负债的形式取得人力资产之后,企业应该承担归还人力资产的义务。最后,企业通过购买的形式取得人力资源,在这一方式的特征是人力资源的完成权益被完全性的撞期,并且如果企业接受权益投资或者是承担债务的形式取得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取得人力资产的使用权。除了以上所付出的人力资源的取得的代价,还需要支付人力资产使用过程的使用性指出。企业支付的人力资产使用性指出应该通过企业资源所有者的工作。工资在形式上能表现为人力资源所有人的收入,企业支付以资产减少为特征的人力资源使用代价,通过这个所造成的假象就是工资是企业购买人力资源的买价,或者可以称其为人力资源所有人员的收入。简而言之,就是人力资源所有者只能从企业当中获得工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工资并不是人力资源所有人员出售人力资源的所得卖家,只被称之为企业的生产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企业并没有真正的支付人力资源的卖家,被称之为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

三、结语

第8篇:企业投资流程范文

关键词:施工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1-0054-01

1 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政府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可是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企业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在企业现金流管理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我国建筑施工中小型企业数目巨大,很多企业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甚至是建筑施工队发展而来,这些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金的问题。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如果现金周转出现问题,进而会导致人工、材料以及机械费用的支付,从而对企业正常经营造成巨大影响。因此,企业现金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基础性资源,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制定一套切实有效的现金流管理措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2 建筑施工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目标

建筑业市场目前竞争激烈,企业生存、发展受市场影响极大,而除了少数的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之外,大部分企业筹资能力相当有限,而由于很多施工企业对管理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刻,会计核算能力薄弱,内部控制措施匮乏,公司长期发展目标缺乏规划,现金流量管理比较随意,这些问题都需要企业通过强化财务管理、现金流量管理来解决,总的来看,建筑施工企业现金流量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筹集企业所需现金流量

由于行业所独有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比较集中和不稳定,而对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而言,资金比较紧张且融资渠道匮乏,自有资金对企业流动资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增加自有资金则要求企业改善其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提升以施工技术水平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以及提高企业资信,从而赢得金融机构(主要为银行)的支持。此外,企业还需要拓展融资渠道,多方面保证企业的现金流量的充足。不过在融资的同时也许防范融资风险,融资数目并不是越大越好,需要注意融资规模与企业自身规模的相适应。

2.2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俗话说“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的现金资金应尽量投入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过程中。目前房地产市场十分火爆,而且与建筑业相关程度大,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纷纷投入到房地产市场中去,但许多企业不但没有取得丰厚的利润,反而在这一过程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吸取其他一些企业失败的教训,结合企业本身的发展情况,企业发展目标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对现金流量、施工项目成本及应收账款等加强管理,逐步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3 提升企业价值

首先企业的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获取最大利润上,而应更关注能反映企业长期发展的“企业价值”,只有专注于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发展才能更加全面、健康。而企业进行现金流量管理就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3 建筑施工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

3.1 盲目投标,造成资金周转困难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拉动经济增长,国家推出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其中相当一部分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此外各地方政府的投资计划也让建筑业获益颇多,表现在各地工程项目纷纷上马,规模也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项目,盲目投标,忽略了自身资金实力。盲目投标的后果是不但不能增加企业项目的数量,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而且占有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因为投标时需要缴纳投标保证金,如果某段时间投标数目较多,对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会造成巨大的困难,增加财务经营的风险。

3.2 工程结算滞后,垫资施工严重

建筑市场作为一个买方市场,很多业主单位要求企业进行垫资施工,而由于当前施工企业众多,竞争激烈,施工企业不得不接受这种方式。此外,工程项目一般都是每月按形象进度向业主单位进行结算,而工程中期支付证书等资料需要监理单位、业主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查,经过一系列的程序,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施工单位才能收到工程款,这也要求施工企业更多的投入自有资金来弥补这段时间的资金空缺。更糟糕的是,一些业主单位由于资金不足或资金尚未到位,通过各种借口恶意拖欠工程款项,使建筑施工企业的现金流量周转雪上加霜。

3.3 现金流量管理混乱。资金成本较高

总的来看,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都停留在随即管理的状态,这一点在中小型建筑企业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平时不关注现金流量的管理,遇到资金周转困境时只能求助于金融机构甚至是民间金融,一方面中小型建筑企业获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民间金融的利率较高,造成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数目巨大的债务和利息严重蚕食企业利润空间,都造成了建筑施工企业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

4 建筑施工企业加强现金流量管理的措施

4.1 统筹前期投标。降低垫资风险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标难、利润微薄已是不争的事实,这要求企业管理从源头上开始就要抓紧。投标工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的开始,投标工作的好坏对企业的经营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施工企业在对工程项目投标之前要统筹安排、精心准备,依靠投标的质量而不是投标的数量来增加中标的机会。对业主单位要求垫资施工的工程项目应进行详细的分析计算,慎重选择,尽量规避财务经营的风险。

4.2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经常面临着业主拖欠工程款的问题,为此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制定有效合理的收账策略和责任追究制度。收账时应注意方式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对超过合同规定的付款期限较短的客户,可能只是资金暂时还未到位,不宜经常催收,以免对以后的继续合作造成不好的影响;但对于超过合同规定的付款期限相当长的时间的客户,很有可能是恶意拖欠工程款时,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4.3 加强现金流量预算管理

具体而言,现金流量的管理需要对现金流量流通的每个环节进行监控,也就是说在投标、施工过程、设备购置以及企业投资等各个过程都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一般通过预算管理和定额考核,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监控。必须针对企业的现状及发展日标进行预算编制,不能因为短期利益而占用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项目的资金。尤其是在采用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平衡好各个部门的资金分配,并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副业出现资金短缺而挪用主业的现金流量最终影响主业经营的情况发生。

4.4 合理选择投资策略

由于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利润已经非常有限,企业对与建筑业相关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如房地产业)进行投资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当然,这需要在企业具备投资其他行业的条件的情况下,在投资之前应该做完全的可行性分析,对风险水平、投资可能受益进行预测,并制定周密的投资计划,保证投资的有效性。

总的来看,建筑施工企业要提升现金流量管理水平,需要做的工作除了以上讲到的四个方面之外,还有很多方面也亟待改善,如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施工企业的项目可能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为企业对资金的控制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所以更需要从企业内部制度上杜绝污及挪用公款等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5 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故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金流量管理作为当前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的问题需要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施工企业现金流量的问题,为企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9篇:企业投资流程范文

关键词:市场化进程;利率变动;企业投资

一、 引言

近三十多年以来,我国最大的制度特征就是推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给原有的经济系统和微观经济主体带来了巨大冲击。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推进,我国经济金融体制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比如,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已大幅下降,并且预算约束逐步硬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扩大;银行业实施股份制改革,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以市场化经营目标为主导,政府减少了对银行资金运用的行政干预;民营企业得到长足发展,民间投资所占比重迅速攀升。这些都意味着,利率政策的作用条件和传导环境大为改善,微观经济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增强。因此,有理由判定,利率变动将对企业投资产生负向影响。货币政策当局通过调整基准利率,能够影响企业投资的利息成本,进而影响投资,此即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并且市场化进程会提高利率变动对企业投资的负向影响能力。当然,这种理论判定还需要来自经验层面的支持。

既有文献在考察利率对投资的影响时,大多采用宏观总量数据并基于VAR方法展开研究,鲜有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探讨,因此无法厘清变量之间的微观作用机理。而且,既有文献也忽略了中国所特有的制度环境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没有探讨市场化进程在利率与投资之间关系中所起的作用。有鉴于此,本文基于1999年~2009年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方法实证检验利率变动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并检验市场化进程是否提升了利率变动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能力。本文研究结论为定量评估央行货币政策提供微观层面的支持,并为提升利率政策有效性指明可能方向。

本文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研究设计,介绍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第三部分是实证结果及分析;最后是结论和政策含义。

二、 研究设计

1. 计量模型设定。根据Fazzari等(1988)以及Guariglia等(2011),设定如下基准计量模型:

■=?琢1rt+?琢2■+?琢3qit+?兹i+?谆t+?着it(1)

其中,i表示企业,t表示时间,■表示投资率,rt表示利率,■表示净现金流比率,qit表示资本影子价格。另外,?兹i是非观测的个体效应,表示不随时间变化的企业特定因素;?谆t是非观测的时间效应,表示不随企业变化而只随时间变化的特定因素;?着it是随机误差项,表示既随时间变化也随企业变化的随机因素。

由于资本存量的调整具有惯性特征,也就是说当期投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过去投资。为刻画这种特性,可在(1)式的基础上引入投资率的一阶滞后项。现实中影响投资的因素非常复杂,为了克服遗漏变量导致的估计偏差,有必要在基准计量模型中加入一些控制变量。根据相关研究文献,添加以下主要控制变量:净资产利润率(Profit)、资产负债率(Lev)、企业规模(Size)。因此,本文最终的计量模型修正为:

■=?琢0■+?琢1rt+?琢2■+?琢3qit+?琢4Profitit+?琢5Levit+?琢6Sizeit+?兹i+?谆t+?着it(2)

为了考察利率变动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是否取决于市场化进程,参考现有文献的通行做法,将全部样本依照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分成两个子样本,根据(2)式对子样本分别进行回归。通过比较两个子样本中利率的系数大小,即可判定市场化进程在利率与企业投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2. 指标和数据说明。

(1)投资率。采用投资与资本存量之比来衡量。其中,投资采用现金流量表中的“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支付的现金”。对于资本存量,现有文献大多以期初总资产度量。因此,本文的投资率等于“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支付的现金”除以年初总资产的比例。

(2)利率。为了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采用贷款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差来衡量。其中,贷款利率选择的是“一至三年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通货膨胀率是根据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计算而得。所以,本文的利率等于“一至三年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的差。

(3)净现金流比率。采用经营活动现金流与期初总资产之比来衡量。现金流量表中包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然而,后两种现金流都与投资有密切关系,为了克服变量的内生性,采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因此,本文的净现金流比率等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除以年初总资产的比例。

(4)其他变量的构造说明。资本影子价格(q)反映企业投资机会,以Tobin's q来替代,计算方法为(年初流通股数价值+年初未流通股数账面价值+负债的账面价值)/年初总资产;净资产利润率(Profit)反映企业盈利能力,以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衡量;资产负债率(Lev)反映财务杠杆对企业的治理作用,以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例来衡量;规模(Size)以企业年初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衡量。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1999年~2009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制造业公司。为了选择合适的样本,设定了如下筛选条件:①剔除财务数据不全的公司;②保留至少有三年主营业务收入数据的公司。为了消除异常值的影响,本文对公司所有连续变量上下1%分位数分别进行了缩尾(winsorize)处理。最终共得到7 800个样本观测值。样本公司财务数据来自CCER经济金融数据库,贷款利率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表1是对实证检验中的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统计描述。可以看出,样本期内投资率呈现较大差异,均值为0.075 8,最小值为0.000 2,最大值达到0.445 8。实际利率均值为0.040 4,但最小值为-0.016 3,说明我国实际利率水平不高,甚至存在负利率现象。

三、 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的计量模型包含滞后因变量,因而是动态面板模型,具有内生性,若采用面板OLS进行估计将导致“动态面板偏差”。为克服内生性,采用SYS-GMM方法进行估计。将滞后因变量、利率设定为内生变量;将净现金流比率、Tobin's q、资产负债率、净资产利润率设定为前定变量;将企业规模设定为外生变量。对于内生变量和前定变量,本文使用两个高阶滞后项作为其工具变量。为保证模型估计的有效性,本了扰动项序列相关检验和Sargan过度识别检验。

1. 全部样本估计结果。以计量模型(2)式为基础,表2第(1)报告了全部样本的SYS-GMM估计结果。Sargan检验的结果表明工具变量有效。扰动项的差分检验表明存在一阶自相关,不存在二阶自相关,因此,可以断定扰动项不存在自相关。

根据第(1)列的估计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利率的回归系数为-0.013 2,并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利率变动对企业投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当利率提高时,企业将减少投资;当利率下调时,企业将增加投资。这与理论预期完全一致,意味着企业投资对利率具有敏感性,我国的利率政策有效。净现金流比率的回归系数为0.026 1,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企业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部现金流,存在融资约束;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有效性。比如,当政策紧缩时,企业内部现金流减少,于是减少投资。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利率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小于净现金流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这表明企业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小于对净现金流的敏感性,从侧面反映了货币的利率渠道小于信贷渠道,意味着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居于主导地位。

进一步分析其他解释变量,可以发现,Tobin's q的系数显著为负,与理论预期不符。一则,我国上市公司存在非流通股,而非流通股难以估价(江伟,2011);二则,我国股票市场还不发达,缺乏有效性,股价波动更多反映市场层面而不是公司基本面的信息(Morck,2000)。这两方面原因导致Tobin's q不能反映公司投资机会。净资产利润率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表明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取决于盈利能力。由于我国宏观经济高速发展,为上市公司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和盈利空间,激励企业积极进行投资扩张,这也为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涨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资产负债率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财务杠杆的治理作用有限,负债未能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相反,负债反而为投资提供了资金支持。企业规模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规模越小越加大投资。原因可能是,在我国,企业规模越大,在市场中越具有竞争优势,因而小企业更渴望通过投资做大规模。

2. 考虑市场化进程的估计结果。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这意味着利率政策的作用环境以及企业的行为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利率变动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可能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变化而变化。为此,我们以樊纲等(2011)的市场化指数(Market)衡量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根据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将总样本分成两个子样本:如果某地区在1999年~2009年期间的平均市场化指数大于6,则视为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如果平均市场化指数小于6,则视为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回归结果分别报告于表2的第(2)和(3)列。

不难发现,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利率的回归系数为-0.051 8,并且十分显著;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利率的回归系数为-0.009 3,但没有显著性。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利率系数绝对值不仅大于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并且大于全部样本的系数绝对值。这就说明,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利率的变动对企业投资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这种影响则不显著。由此可知,利率变动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确实取决于市场化进程。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企业投资对利率比较敏感;反之,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企业投资对利率则不敏感。只有当市场化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利率政策才有效,而我国推行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有助于提高利率政策的有效性。

推其缘由,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企业经营行为具有更强的市场导向,面临硬的预算约束,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当进行投资决策时必然要考虑项目的成本和收益:如果利率提高,意味着利息成本上升,收益相应减少,企业自然会压缩投资;如果利率下降,则利息成本下降,收益上升,企业就会扩大投资。反之,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企业的经营行为往往偏离市场导向,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可能还要面临政治任务等非市场化目标,这样投资对利率就不够敏感,利率的变动也就难以对企业投资造成影响。

四、 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利用1999年~200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取SYS-GMM动态面板方法实证检验了市场化进程、利率变动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全部样本的回归结果展示:总体而言,利率变动对企业投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企业投资对利率具有敏感性,我国的利率政策有效;然而,按市场化进程进行分组的子样本回归结果则发现,利率变动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化进程,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利率变动对企业投资有显著负向影响,相反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这种影响不显著。

本文结论包含如下政策含义:第一,强化利率政策对经济的调控作用,使货币政策工具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我国企业投资对利率已经有了一定的敏感性,实施以利率等价格型工具为主导的货币政策具备了必要的微观基础。因此,可以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逐步放开对市场利率的管制。鉴于金融市场尚未形成真正的市场基准利率,有必要积极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并逐步实现央行基准利率和市场基准利率并轨,充分发挥基准利率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第二,鉴于民营企业更具有市场属性,而国有企业改革则仍面临预算软约束,因此应当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同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制度层面打破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提升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矫正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歧视。理顺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使国有企业经营目标更具市场属性;减少对国有企业的利息补贴和信贷优惠,增强国有企业的利率敏感性。第三,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塑造利率有效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对于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应当继续保持已有的发展势头,进一步完善市场化进程所需的制度性基础设施。对于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必须加快推进市场化发展的步伐,特别是需要缓解实体经济面临的流动性约束,消除金融抑制现象,提升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率敏感性,畅通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

参考文献:

1. Fazzari S.M.,Hubbard R.G.,Peterson B.C.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Corporate Investmen- t.NBER Working Paper,1988.

2. Guariglia A., X. Liu,L. Song.Internal Finance and Growth: Microeconometric Evidence On Chinese Firm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1,(1):79-94.

3.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产权约束、投资低效与通货紧缩.经济研究,2004,(9):26-35.

4. 龚刚,林毅夫.过度反应——中国经济缩长之解释.经济研究,2007,(4):53-68.

5. 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6. 江伟.金融发展、银行贷款与公司投资.金融研究,2011,(4):113-128.

7. 彭方平,王少平.我国利率政策的微观效应——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管理世界,2007,(1):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