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企业内部监管范文

企业内部监管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企业内部监管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企业内部监管

第1篇:企业内部监管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监管;定义;不足;对策

毫无疑问,内部会计监管属于房地产企业管理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效率的高低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有着举足重轻的意义。所以为了切实推动房产企业的有序发展,各房地产企业理应给予自身的内部会计监管工作充分的关注。

一、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监管定义分析

我们通常所说的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监管即为了有效地确保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的正常运转,强化企业的经营组织活动,随后于企业内部创建的一整套彼此限制、分工明晰的制度体系。内部会计监管体系的创建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能够防止某些非法活动,从而提高公司财产的完整性及安全性,规避风险,最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房地产企业在实施内部会计监管时理应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合法性;第二,适应性;第三,一贯性;第四,整体性。在实施财务管理活动时,房地产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同时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及所居社会环境,拟定恰当的内部会计监管制度,以确保所拟制度与自身发展相符。此外,企业内部会计监管必须始终遵循一致性及连续性原则,同时我们还需站在发展的立场上实施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监管制度的拟定,促进其与公司其他制度的融合,最终推动公司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当前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监管现状

(一)缺少恰当的内部会计监管体系

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房地产公司已然初步创建了相对健全的内控机制,然而就全局而言,诸多房地产公司的会计内控体系仍然存在诸多漏洞,这些漏洞的存在势必会引起财务风险的出现。部分房地产公司在创建自身内部会计监管体系时往往存在盲目照搬照抄其他公司做法,未以自身发展现状为依据展开内部会计监管体系创建的不足,如此便引发了所创建的内部会计监管体系与自身发展不相符,系统性低下的局面。由于此种不恰当内部会计监管体系的存在,最终便导致了企业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的结局出现。

(二)会计从业人员监管水平较低

尽管房地产行业近年来发展速度特别快,然而其行业历史却比较短。相对于别的传统行业而言,其内部会计监管制度发展比较慢,绝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内部监管水平亟待提升。诸多房地产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在现实工作中均存在对内部会计监管认识不足的现象。加之管理人员亦未给予内部会计监管足够的关注,无视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导致会计从业人员在实施企业内部会计监管时无法顺利抓住工作重心,内部监管工作无法有序展开局面的出现。

(三)内部监管意识低下

当前,我国房产企业所使用的内部监管制度及方法均属于对西方优秀管理方式的模仿,其于中国房产企业内部会计监管过程中的运用效果差强人意。近年来,虽然中国房地产业前进速度比较快,然而其工作重心却往往为开发、销售,内部会计监管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导致此种情况出现的关键因素即企业未曾给予内部会计监管充分的关注,管理层及职工内部监管意识低下,企业内部缺少落实内部会计监管制度的环境。

三、强化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监管工作的措施分析

(一)创建完备的内部会计监管制度

房产企业在拟定各种制度时均需站在企业发展的立场上,惟有如此,方可创建出兼具科学性及全面性,且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符的内部会计监管制度,为房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就目前来看,房产企业的内部监管制度已经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即从以前内部监管三要素变成了五要素,所以房地产企业理应落实好各项衔接工作,保证于实施以前内部监管三要素的前提下,慢慢推行内部监管的五要素,从而避免房地产企业内部监管体系出现脱节的情况。只有如此,才可以真正推动内部监管制度组织机构的设计及创建,实现会计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房地产企业的会计监管工作朝着规范化迈进。

(二)提高会计从业者内部监管的水平

由于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监管所牵涉的范围特别广,这便对房地产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管从业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会计内部监管从业者不仅需拥有特别高的业务水平,并且还需拥有较强的职业道德。所以,房地产企业应定期对内部会计监管工作者展开培训,让其接触先进的内部监管知识及技能,同时给予其职业道德教育充分的关注。此外,为了有效地促进培训效果的提升,企业还需创建兼具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绩效考核体系及激励体系,以切实提高会计从业者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内部会计监管工作的有序展开增砖添瓦。

(三)强化内部会计监管意识

为了更好地促进房地产企业内部会计监管效率的提升,企业会计从业者理应紧跟时展的步伐,努力学习且掌握和内部会计监管相关的知识,同时摒弃老旧的内部会计监管知识,以全新的观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强化内部会计监管意识,创建一整套完备的内部会计监管体系。为了避免因为各种因素而引发的财务风险,房地产企业理应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同时把它融入到自身的会计监管工作之中。与此同时,企业还需创建一整套与自身发展相符的内控预警机制,以保证企业于财务风险预兆出现时便能够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予以处理。

四、结语

内部会计监管属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关键构成部分之一,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房产企业理应以市场经济大环境及自身实际情况为着眼点,针对企业内部会计监管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采用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提高自身的内部监管能力,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子璇.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的探析——以万科房地产企业为例[J].中国市场,2017(30):179.

[2]李静.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7):106-107.

[3]赵清文.探究现代管理环境下房地产公司会计管理完善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6(18):264.

第2篇:企业内部监管范文

在当前,由于企业的一些经营者没有意识到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以至于他们在实行国有资产管理时总是随意地调遣和使用,缺乏具体科学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在这种情况下,关于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会计监管的不足就愈发明显地表现出来;具体来讲就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会计监管标准不完善

会计监管的标准是实现会计监管目的保障,当前我国虽然已经全面在上市公司实施新的会计监管标准,但还没有完全废纸旧的企业跨级制度与行业跨级制度等专业的核算方式。在会计监管标准上,我国仍然存在并存的新旧会计标准。这就导致出现了会计监管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直接降低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最终的后果是使得国企会计信息由于横向可比性的降低而无法积极地激励和约束企业,对会计监管的质量与效率有了负面的作用,阻碍了集体经济效率的整体提升。

(二)国家政府监管有待加强

近几年,关于国有资产的会计监管与措施正在逐步得到完善,也有力地加强了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的会计监管的力度,但总体上仍显得不足。首先,是由于有关会计监管的各种监督功能交叉,管理又分散,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其次,由于各种监督忽视设定的目标,各行其事,导致监督弱化问题严重。最后,一些执法人员的没有法制观念,素质较差,在执法时人为因素和主观随意性很大。这些问题显示,国家政府的监督能力还需要不断地提高,才能适应现实的发展。

(三)企业内部会计监管形同虚设

企业内部对国有资产的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是较为多的,具有普遍性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相关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管制度不健全或没落到实处

企业内部实现会计监管的有效形式就是董事会下设立的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制度。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中这些有效的内部会计监管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已经建立起监事会制度和审计委员会制度的企业有些也并没有让其发挥作用。监事会对企业经营的合法性、会计信息披露与投资融资决策等提出建议或意见时,没有被认真重视和采纳;企业的会计审议制度的设立只是一种形式,而没有得到真正的执行。

2、没有发挥好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监督

内部相关的会计监督人员是企业国有资产会计监管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是这方面却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一,在实行会计监督的售后,大部分企业没有正确认识会计监督的涵义,将会计监督等同与审计监督。其二,对于企业出现的会计造假行为,没有认清事情的严重性,对会计造假行为惩治不力。其三,由于会计人员是受雇与企业,这使得会计人员始终是站在企业利益的立场上来做事,无法考虑国家的利益。最后,企业会计监督人员的素质并不够高;很多工作者不懂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无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无法保护国有资产的利益。

(四)社会会计监管薄弱

现今在国内对企业国有资产的会计监管除了政府监管与企业内部监管外,还有社会的监管;但是这一方面的监管也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监管力量较为薄弱。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社会监管乏力,注册会计师是社会监管的核心力量,弥补了政府监管的缺陷,但其非政府的会计监管机构,无行政处罚权力,只能起到间接监管的作用。另外,由于注册会计师的水平和素质不够高也削弱了社会监管的力度。

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会计监管的对策

(一)加强国家会计监管力度

加强国家的会计监管力度的有效方法就是构建与完善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的会计审计监督制度。国家的审计机关是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来行使审计监督的,无论是行政机关、社会团体还是个人都无法干涉,它具有独立性强的特点。明确国家审计机关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会计监管的职责,是国家会计监督得以全面而有效履行并予以保证的重要的手段。把国有资产最终所有者赋予国家审计的监督职责,是符合国家审计以国家监督的形式履行所有者的监督权。所以,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建立与完善国家审计监督制度是根本;而设立专职的企业会计监管机构,明确各项监管的职责是有效的方法。

(二)有效发挥社会监管的职能

社会中介监督是一种典型的外部监督方式,指的是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主的社会中介组织依照相关的法律对按照规定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进行审验查证,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会计资料等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的一种监督形式。社会中介监督由于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而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得到社会和法律的认可。另外,国有企业监事会与国家的审计机关、税务机关等部门也能使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果,这使得社会监督更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针对社会监管现存在问题,要想有效发挥社会的监管职能与价值,首先要做的注重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全方位地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和水平,然后再通过法律法规能形式提高社会中介监督的地位和效力。

(三)完善企业内部监管体系

1、增强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会计监管的良好基础是完整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它对企业内部会计监管的效果与效率都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以公司的治理为前提的,公司治理结构能为内部控制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所以,具有国有资产的企业首先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公司治理结构要切实完善好;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法律赋予各机构尤其是监事会、独立董事的职责,做好权力制衡工作,防范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提高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有效增强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2、健全与严格执行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管制度

第3篇:企业内部监管范文

关键词:西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完善

我国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环境弱化及自身弱化的双重问题。西部地区所特有的人文环境造成这一地区的中小企业往往被忽略及不重视,更谈不上其内部控制的外部环境厚待。从中小企业自身来讲,由于业主“粗放式”生长环境的影响,形成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极度短视与粗放。借助于身处西部的优势,通过实地走访观察、委托调查、与企业主交流等隐蔽形式,笔者进行了十余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较为客观、系统的认知。下文以长期以来积累的认识初步探析西部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

一、我国西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西部中小企业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显露出一系列弊端,引发了相关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内部控制方面。

(一)缺乏内部控制建立的环境氛围

1.地方政府监督部门、社会审查机构管理粗放,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审查力度不够、监管松懈,对存在的问题不能进行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造成大部分中小企业形成国家不重视或不要求设置内部监督部门的错觉。2.认为在企业内部设置监督等部门只适合大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的资金本来就不充沛,设置内部监督这种没有任何收益的部门就是浪费,所以没有必要设置相应部门。3.认为设置内部监督部门会分化管理者手中的权力,弱化管理者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财务决策。

(二)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风险防范评估是企业对危险的规避能力评价,是施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我国西部中小企业一般只有在面对风险时,才会被动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没有提前进行风险防范的意识。存在的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1.经营方面(1)存活时间过短。即企业不能持续经营,市场上的占有率、竞争力和抵抗力都较弱,中小企业破产、倒闭的现象比较频繁。(2)缺乏品牌意识。企业存在可塑性风险,好多中小企业都是仿造其他人的产品,山寨、高仿、假货层出不穷,没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可塑性,因而不能引导市场。(3)员工流动性较大。企业存在人员风险,中小企业员工的招聘、离职反复,浪费了大量的资源。2.财务方面(1)资金和产权结构不合理。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占比不稳定,往往是初始阶段权益资本占优,但在正式经营阶段又过分依赖外部短期的债务资金。(2)赊销资金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过高。往往基于打开市场的考虑,对赊销业务基本没有进行限定,造成赊销资金很难收回,极易形成坏账,容易使企业的资金链发生断裂,加速企业的破产、倒闭。

(三)会计系统不完整

我国西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会计控制系统存在很多的问题,表现为:1.缺乏明确细致的会计工作管理规范。各项交易往来中,财会人员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方式方法没有进行明确的限定,甚至一些不相容岗位之间没能形成分离、制约。2.没有建立与《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相适应的会计政策。一切会计工作仅是为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以尽可能向税务机关少缴纳税费为原则。3.财务会计软件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缺乏安全保障,企业的财会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有限,容易造成信息泄露。4.中小企业内部的财务负责人普遍由管理者直接指派,对企业的财会工作进行过多的人为干预。(四)信息化程度较低1.办公系统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水平较高,但整体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却比较低。2.信息网络的应用比较低下,对于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涉猎较少,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对新型市场的认识、开发不足。3.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交流、沟通的渠道单一,主要以传递命令、通知、文件和召开会议的形式为主,造成员工的工作效率不高。(五)规模不同的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参差不齐由于中小企业又可以被细化为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所以,造成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需求存在差异,内部控制机构的设置也不完善,对内部控制的认知面临参差不齐的局面。1.从家庭小作坊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小微企业,沿袭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企业的拥有者总揽大权,管理权与经营权不进行划分,不存在设置企业内部控制的观念。2.民营小企业由于运营资金不足的原因,企业的管理者在组织结构的设置方面比较简单、不完整,只针对企业的采购、财会部门实行控制活动,对于作用不大的部门不进行设置,结果造成企业内部控制组织构造的不完整,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意识肤浅。3.规模较大的中型企业,部门岗位的结构设置较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表面看起来较完善,但在实行的过程中,内部监督部门形同虚设,没有发挥相应的职责,对国家的规章制度置之不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

二、完善我国西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设想

(一)营造企业重视内部控制的良好氛围

我国西部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重中之重是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应颁布适于其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法令规则,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要求中小企业严格执行法令,让内部控制得到强制性的设立监管,从而营造一种企业重视内部控制的良好氛围。从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的不同发展特点出发,建立详细具体、不同种类的内部控制规范准则,寻找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对权责具体划分,规范监管秩序。同时,通过培训企业主,使其树立并强化内部控制意识,还可加强政府相关机构对企业的监督力度。

(二)培养并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理念

因为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隶属于经营管理体系。所以,要消灭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参差不齐的问题,需要提升中小企业整体对于企业内部管理的认识。1.从中小企业管理层的管理理念着手,管理层要改变之前的管理方式,学习新型的科学管理知识,转化管理模式,改变管理权限高度集中的局面,将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开来,增强管理者的整体素质。2.注重对员工内控意识的培养,增强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和了解,明确自己的权限和责任。高素质的员工会推进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以实质性的激励机制,引发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热爱。3.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从创建就开始的精神理念的沉淀和积累,益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

(三)制定风险预防措施

1.对经营风险而言(1)要对人力资源进行规范管理。增强战略意识,在通过签署劳动合同来“捆绑”员工的同时,更要从员工的角度设想,给予员工相应的保障、激励机制,让员工能够爱岗敬业。(2)要立足于现在的市场环境,对商品市场的前景进行预测,对企业产品进行合理、适时地规划,使产量与销售措施对接。同时,对于新兴的电子商务市场也要努力学习、开发。(3)要提高技术革新能力。企业要从创办伊始就树立创造品牌意识、提高消费者的关注度,让企业处于引领市场的地步。2.对财务风险而言(1)改善资本结构。使企业的负债资本比例处于安全合理的范围,同时,要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努力改善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待遇。(2)制定严格的收账管理制度。定时对赊销业务进行审核清算,避免坏账过多,减轻企业的负担。

(四)加强会计系统控制

西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控制活动即会计控制系统。针对企业会计系统不完整的问题,首先,要做到制度先行,加强制度建设。应根据国家颁布的会计行业的法律法规,在企业内部制订合法、合理的财会管理规范准则和会计监督制度,明确财会人员的权责、相互之间的牵制制度,同时,依照制度在企业内部设置财务部门,配备具备资质的会计工作人员。其次,要对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填制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要求企业的会计资料要真实完整并合理避税。最后,要有正规的财务主管,尽可能避免亲属担任该职务以降低道德风险。

(五)加强信息流动与沟通

西部中小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还要以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作为保证。所以,中小企业需要拥有流畅的信息沟通系统。首先,要改进办公方式,尽可能实现系统化办公,扩展企业的信息来源渠道,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然后,加强中小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双向沟通,确保企业的员工明确自己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责权,便于员工在工作时阻碍的减少,经营者经营目的也更易实现。其次,注重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借鉴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做法,积极开展售后服务,定期的对消费者进行回访和电话咨询,寻求企业产品的不足和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期望。最后,要打破西部地区特有的执拗习惯,努力与竞争对手开展沟通。“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更为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信息沟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将企业商务与互联网相结合,在为企业减少运营成本的同时,也打开了新的市场,各企业应当积极拥抱这一新生事物。

(六)结合外部监管,加强内部监督

在企业内部监督有名无实的情况下,企业要依赖于外部监管。外部监管主要是指来自于国家相关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以及社会舆论的监管。针对西部中小企业缺少内部监督的问题,应加强政府监管部门的力度,实行切实有效地审查。对有能力设置监督机构的中小企业,结合该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督促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夯实企业内部管理的控制监督作用,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对于规模过小、没有必要设立内部监督机构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聘请独立的第三方,即注册会计师担任该企业的内部审查职责,对该企业的关键岗位定期进行稽查,不定期的组织专业人员对该企业进行审查。当然,地方政府审查部门也应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积极进行不定期抽查,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内控问题,协助进行改进,发挥政府监督的最大效率。同时,中小企业主应清醒认识到监管外化的被动与自身内化积极控制的重大差别,加强内部监督,谋求长远发展。总之,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要健康生存、发展提升,就必定要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提高集体素质,强化企业内部的自我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杨雄胜.内部控制范畴定义探索.会计研究,2011(08).

[2]程晓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2013(10).

第4篇:企业内部监管范文

1.企业财务主体不清晰

目前,很多的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其企业内部的财务主体是不清晰的。在中小型企业的内部,由于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因此,常常存在个人财产与企业产权划分不清晰的现象,甚至有的企业的经营者就是该企业的投资者。这样一来,企业内部的资金与经营者或是投资人的资金难免会出现互相挪用的状况,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会计工作带来了麻烦。

2.企业会计监管职能低下

在企业中,会计的基本工作,除了记录企业流动资金的账目以外,还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对企业内部资金的运转进行合理的审计与监管,从而保证企业资金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但是,在我国的中小企业当中,会计工作的这一基本职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剥夺了。中小企业的领导人,往往会敢于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使得会计工作人员无法客观、真实的记录公司财务运转状况,只能按照企业领导人的安排去工作,从而使企业的财务信息失去了其真实性和可信性。

二、解决我国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问题的有效举措

1.加强企业外部监管力度

现在,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无论是在外部,还是在内部,其管理监督的力度都有待提高。笔者认为,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首先意识到,企业外部的监督,对企业内部的整体管理是极为重要的。具体说来,要想切实有效地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管职能,就要在注重企业内部自我约束管理的同时,还要借助外力的有效辅助。例如: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借助政府、社会、网络、舆论的力量,来达到监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目的。客观来说,现在的中小型企业,想要不借助外力,独立进行企业内部的监管工作,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因此,中小型企业的内部管理,是离不开企业外部的有效监管的。

2.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

要想有效地解决目前中小型企业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善当前企业经营者的观念。中小型企业经营者,应该要意识到对企业内部资金的妥善管理,不仅仅是对企业财务部门有很大的帮助,对企业的各个部门都是很有促进作用的,会使企业各个部门的资源得到妥善的运用。其次,企业内部相关的管理者,应该结合当前市场的具体情况,对资金的回收和支付进行合理化的预测。最后,要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进行企业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从而使企业资金可以正常地运作起来,从而提高企业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加强企业的财产控制,对企业的资金管理也是极为重要的。对于这一问题,企业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建立企业内部的财产管理制度,将企业在物质采购、销售等各个方面建立起规范性的程序,并且不能够把企业内部资金的管理和记录都任命给一个职员来做,这样不利于对资金管理的监管工作。

3.增强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小型企业将面临着更为激烈和严峻的考研。而面对这一局面,国家只有务实地帮助生存在破产边缘的企业重新富有生命力,支持优秀的企业更加优秀,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由于我国很多的中小型企业都是民办单位,其企业内部的财会信息是不准外泄的,这就造成了数据信息的使用者无法准确地获取相关数据,从而使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真实性没有了保障。因此,根据上述信息,笔者认为增强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完善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制度,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控制工作更为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才能够切实强化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促进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正常化发展。

三、结语

第5篇:企业内部监管范文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体系构建

内部会计控制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以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为主要目标,严格遵循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执行,维护企业资产安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对企业自我约束和调节机制,直接关乎企业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化,国有企业不断市场化,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也愈加突出,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健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正确的管理和决策。

1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意义

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内部会计控制通过对财务制度、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的管控,有助于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切实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经营效益。我国的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承担着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也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工具,所以为了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原有作用,应该不断强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提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水平,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1]。

2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委托关系不平等。其一,委托人和人信息不对称。人主要是负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直接掌握着企业财务信息,委托人则是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范畴之外,所需要的财务信息则需要从人处获得。而人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向委托人提供的信息通常是对自己有利的,将不利于自己的信息隐瞒下来。委托人想要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就需要消耗较大的成本来实现目标,否则是很难保证所获取的信息是完整、准确的[2]。也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为人谋求私利提供了有利条件,自然难以积极主动地在企业内部推行内部会计控制来束缚自身行为。其二,委托人和人责任风险不平等。人主要负责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尽管掌握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但是并不会对企业盈亏负责;而委托人不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权,但是需要承担企业经营管理不当伴随的风险,委托人对人的制约力随之削弱,人由于缺少有效的制约,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甚至通过自身掌握企业的会计控制权,将会计风险转嫁到委托人身上,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带来负面影响。2委托人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指导和监督作用缺失。其一,业务指导不当。委托人主要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业务指导,尽管财政部先后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并且向社会定期公开预算、固定资产、成本费用和存货等相关会计信息,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改进国有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部分国有企业也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是由于业务指导力度不足,未能严格贯彻执行,影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成效[3]。其二,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委托人根据政府相关行政管理方式管理人,聘用和任命管理者并不一定是为了提升管理业绩,有部分政府官员是从行政岗位上直接调任;即便一直在企业工作,也无法完全根据业绩决定薪酬待遇和晋升,人际关系和资历同样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合法权益。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法引导企业管理者强化经营管理活动,甚至忧于自身的薪酬待遇不合理或升迁无望而放弃努力,忽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4]。此外,国有企业管理者经营企业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薪酬待遇水平低于预期,同样付出情况下,国有企业管理者自身的薪酬低于民营企业总经理,导致大量国有企业高管离职,跳槽到民营企业。长此以往,国有企业管理者心理失衡,后续工作缺乏足够的动力支持,无法将内部会计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其三,监管职责落实不充分。首先,国有企业外部监督直接关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主要包括政府国有资产监管、审计、财政、税务、银监和证监等监督机构。不同监督主体利益不同,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根据自身设定目标有序开展工作,即便发现了目标外的问题也不会积极主动去处理,导致资源共享力度不足,未能形成监督合力,导致最终的监督效果未能满足预期。其次,不规范的职业环境,加之恶意竞争导致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监督效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能出现维护自身利益不规范办理业务,难以真实反馈企业实际情况[5]。国有企业对于监督内容了解较为充分,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可能会采取反监督措施,导致监督职责流于形式。即便存在违法行为,仍然无法及时有效地予以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管理者带来沉重的压力,影响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成效。

3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改善对策

1构建完善的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监管体系,全面落实监管职责。其一,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为了提升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成效,应该立足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实现全方位的监管,避免监管空白问题出现。首先,指导业务工作开展。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协调其他部门开展工作,避免监管空白问题出现。财政部门应该尽快制定和推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要求国有企业严格执行[6]。同时,其他相关审计部门、税务部门和银监部门同样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规范,促使国有企业可以严格遵循相关管理制度开展工作,促使管理制度和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机整合。其次,构建完善的激励和惩罚机制,综合考量国有企业的经营水平、经营业绩和市场发展情况,促使国有企业业绩考核管理工作规范化开展,详细规定员工薪酬待遇、评优、职业晋升等相关工作,确定薪酬水平,确保管理者利益目标与企业保持一致,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7]。更为关键的是,应该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作用,除了物质奖励以外,还要注重荣誉和业绩排名等隐性激励手段的应用,扩大管理者的职业声誉。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国有企业管理的根本所在,有助于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提升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成效。在此,全面落实监督职责,各级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主要是负责监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实施情况,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审计部门、银监部门等负责业务监督工作,促使相关部门可以严格落实自身职责,规范化开展监管工作,协调部门工作开展的同时,实现信息资源的大范围共享。在监管工作中一旦发现问题,除了相关部门根据规定进行改正以外,还要将信息汇总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时有效地予以处理,提升工作成效。其二,建立监管责任制,与薪酬待遇挂钩。应该全面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对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监管职责,与人员薪酬待遇和职业升迁挂钩,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强有力的监管,有助于避免相关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的出现,对于表现优异的应该给予相应奖励和支持;监督力度不足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据规定进行惩处;会计信息失真导致资产流失的,应该予以严厉惩处,改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8]。同时,建立国有企业管理监管责任制,明确绩效考核管理方法,促使国有企业管理者可以明确自身的监管职责,同薪酬待遇和职位升迁挂钩,以此来充分调动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只有全范围的监管,才可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化开展,并在相应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支持下,提升工作有效性;监管落实不到位,内部会计控制混乱的,给予严厉惩处,如果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的,给予严厉惩处,营造良好的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环境。2完善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其一,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应该规范企业治理结构,促使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构建完善的企业治理机构和组织结构,明确决策和监管职责,形成全方位的制衡机制[9]。其次,建立内部协作机制,结合国有企业的经济业务特点,针对性地将权力和职责落实到实处,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积极性。财务部门负责内部会计控制业务,管理者和其他部门配合财务部门开展各项工作,优化财务管理程序[10]。最后,加强员工宣传教育、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对于企业长远生存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摒弃陈旧管理理念,从以往被动式管理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内部会计控制思路,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其二,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国有企业管理者需要具备较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仅仅依靠财务部门业务办理时的风险控制是不够的[11]。所以,应该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构,在财务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风险管理工作,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财务会计和人力资源等相关工作内容,建立风险控制点,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识别、评估、分析和风险预警,在此基础上寻求系统化措施进行风险防控。最后,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开发风险预警平台,促使会计核算和风险预警有机整合,实时跟踪会计核算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财务风险系数,实现风险预警。其三,规范化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在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开展中,应该加强绩效考核和监督。根据财务部门相关规章制度,推行授权审批控制、职务分离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绩效考核评价控制和预算控制等措施,不允许违规操作。其次,不允许任何人违背制度操作,企业管理者和员工需要严格遵循制度开展工作,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不允许干预制度的执行;定期对部门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在考核结果基础上调整员工薪酬待遇和职位升迁,是员工相关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12]。其四,强化内部监督。国有企业应该立足于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管职责,提升审计部门独立性,向企业董事会负责,并接受监事会监管和指导。保持审计部门独立性,任何人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干预审计监督;其次,审计部门应该配备高素质的审计人员,负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各项工作开展,对内部会计控制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促使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平稳有序进行。此外,审计部门应该严格遵循制度履行自身职责,推行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尤其是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审计工作,在获取精准可靠的审计结果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有助于后续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有序开展,切实提升内部会计控制成效。其五,落实监督职责。财务部门绩效考核管理中,为了确保考核结果精准、可靠,首先需要明确内部会计控制所承载的责任所在,对于工作质量较高的给予相应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于执行不到位的,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给予相应惩处;对于会计造假现象给予严厉惩处。与此同时,审计部门绩效考核管理中,需要明确内部会计控制在其中所起到的监督职责,与薪酬待遇和职位升迁存在密切联系。会计人员作为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所在,自身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内部会计控制成效。故此,会计人员应该加强自我提升,不断学习会计、审计、风险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企业切身利益提供智力保障。定期组织国有企业会计人员培训,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知识专业系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规范化开展工作,切实提升内部会计控制成效。此外,企业应该设立专门奖惩机制,对于表现优异的给予相应奖励,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为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做出更大的贡献,推动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4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