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企业法治文化范文

企业法治文化全文(5篇)

企业法治文化

第1篇:企业法治文化范文

【关键词】烟草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加强建设内容

党第十八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中核心思想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和指导思想以及有关依法治国的一切新思路、新措施。伴随改革逐年深入,烟草行业在管理与经营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逐年增加的法律挑战及风险。在依法治国背景下,若想将法治文化彻底深入烟草企业中,并利用法治文化推动烟草行业不断发展,烟草企业必须做到将法治文化建设到最优,为员工等深入贯彻法治文化意识以及法治文化观念,为广大消费者深入贯彻知法守法思想,令全民明确依法治国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坚持维护法律、宪法的尊严,确保烟草企业在法律的保护中破浪向前。

一、烟草企业建设法治文化的重要意义

首先,烟草行业的目标是提升三大课题与五个形象,其基础就是烟草企业加强对法治文化的建设,烟草业需要制度以及法律的保障,从而实行两个至上,只有企业的法治文化不断建设以及完善,才能为行业目标奠定良好基石;其次,烟草行业防范并控制法律风险所需,就是加强烟草企业法治文化建设;最后,烟草企业进行法治建设是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崭新起点,是依法治国被贯彻落实的基本方针。加强依法治理,完善行业法律管理,贯彻依法治国方针,是烟草行业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依法行政的基础,可以有效推动烟草行业健康发展[1]。

二、烟草企业法治文化现存问题

目前,烟草企业都成功建设了法治文化,但部分烟草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的体系结构尚不完善,一些企业未形成有效的公司依法治理结构,具有约束力度不够、制衡缺乏、权责不清晰等突出问题,部分高层领导未能发挥宣传法律法规职责,组织机构未能将法治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导致工作人员中存在对法律不够重视现象,因此无论是法治文化的制度还是法治文化内容等方面,都令企业现有法治文化建设华而不实。究其原因,在烟草企业建设的内容方面还不够完善,仍存在诸多如下问题[2]。(一)烟草企业对法制文化不够重视。据相关数据显示来看,我国烟草企业干部职工掌握法律法规的知识水平程度参差不齐,法律意识都不够高,对法治文化工作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都将发展销售业务、烤烟种植作为首要任务,对普法工作普遍不够重视,如此导致企业很难依法经营发展,加之法治文化建设还未达到广泛覆盖,对于偏远地区来讲,法治文化建设的不完善以及未普及法治文化建设都会导致烟草企业高干及职工在一定程度上法治观念淡薄,对烟草企业依法经营带来安全隐患。(二)烟草企业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建设法治文化是一项长期且艰巨工作,但有些烟草企业没有充分了解普及法律的重要性,未对企业进行依法管理,认为建设法治文化与自身无关,对组织法治文化活动的主动性不够高,对法治文化建设的配合不够积极,加之未将法治文化的工作机制所完善,没有进一步定量评估指标、严格履行责任、明确评估要求,导致对法治文化建设进展进行一定程度的阻碍。(三)烟草企业建设内容不够丰富。公民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社会心理、法治思想、法律制度形式和法治体系等诸多方面都与法治文化内涵息息相关。现存的法治文化在形式以及内容中都较为传统,无法吸引大众目光。法治文化也尚未得到全面发展,其与廉政文化、产业文化、传统文化等相融发展有待进一步扩展落实,与社区文化、网点文化、机关文化等的整合也有待进一步深化发展[3]。

三、加强建设烟草企业法治文化的内容

烟草法治文化建设应从灌输法律信念以及法律意识的角度出发,帮助企业以及企业全体员工养成法治习惯以及法治文化观念,因此,我们应不断寻找途径及方法,以此对烟草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容进行完善,令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容在深度、力度、广度等诸多方面进行新突破,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叙述如何加强烟草企业法治文化的内容建设。(一)物质法治文化建设。物质法治文化建设主要内容为,用实物的形式将法治文化追求、法治文化特色以及法治文化目标所表现出来。大多数烟草企业十分重视物质法治文化建设,普遍利用法治文化走廊、法治警示标志、法治宣传画报等手段,使法治文化的整体宣传达到最高水平。其涵盖两方面:第一,宣传设施建设。将设施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具有高度可观赏性,随即在宣传阵地、走廊、展板等地进行设施建设。第二,精神层次的物质文化建设。精神层次的物质文化建设多以文字形式出现,如法治文化名言、法治用语等醒目且简短的文字句子形式,其在长时间内可重复利用,且实施以及制作的成本都不高[4]。(二)虚拟法治文化建设。虚拟法治文化建设主要内容是以互联网作为手段将烟草企业的法治文化精神内容进行广泛传播。通过大数据、法治社会以及互联网的不断集成发展,网络交流平台逐步增多,很多以传递信息为主的互联网平台也在欣欣发展,如微博、微信以及短视频抖音快手等平台早已在烟草企业以及职工的生活工作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虚拟法治文化的构建已成为营造烟草法治文化氛围的主阵地。如网络宣传读物、微信公众平台、网站法律栏目、抖音普法短视频等,视频、文本和图像具备,可以有效吸引公众眼球,间接地让公众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三)制度法治文化建设。制度法治文化建设主要内容是为烟草企业管理提出要求、规范烟草企业行为,其不单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要求规范,还包括对企业内部制度章程进行规范要求,与此同时对企业的实践依从性也有一定监督意义。烟草企业中构建良好行为规范、有效岗位规范以及依法管理规范能够令烟草企业相关职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法治文化观念以及法治文化意识。(四)精神法治文化建设。精神法治文化建设主要内容是将精神法治文化建设主体思想贯彻落实于企业以及企业整体员工的所有精神层面中,如工作作风、企业使命、主导观念、企业愿景、共同价值观等等。将企业文化的使命、期望、核心价值观作为烟草企业精神法治文化建设的核心表现方式。在烟草企业中建设法治文化浓厚氛围,从而激发员工的向心力以及创造力,是构建烟草企业精神法治文化的重点目标[5]。(五)实际法治文化建设。实际法治文化建设主要内容为把法治文化建设内容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将普法教材、普法宣传日历、制度文件汇编、法治图书等为烟草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发放,为企业全体员工进行法律主题培训课程、普法报告会议以及法律专题讲座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现代化网络平台,寻找专业法学教师对员工进行远程线上培训。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更受员工欢迎的法治文艺宣传活动为员工开展法律职业教育,如法治晚会、法治歌舞表演、法治演讲会等,都可以充分帮助员工明确法治文化,对烟草企业进行法治文化建设内容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想优良发展、稳定生存,就必须走进法制化道路,尤其是烟草企业,做好依法治理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党对所有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党的报告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党领导着烟草企业,牢记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法律法规,因此烟草企业应顾大局、讲政治、守法律,善于以法律方面推进、策划企业工作,为了在烟草企业中发挥好党的积极主导作用,确保党的重大部署以及重要决策能够在烟草企业中贯彻落实,坚持将党的建设工作、党的法律法规、烟草企业的生产经营共同发展,坚持维护法律、宪法尊严,帮助烟草企业在党的法律帮助下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董鹏飞,晁源.新形势下对推动法治烟草建设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732):110-111.

[2]何伟.关于加强烟草行业县级局(分公司)法制工作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731):195+198.

[3]钟慷元,张琳,覃操.浅析烟草行业财会管理中存在的法治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商业,201(602):139-140.

[4]王芳.基于法治文化的烟草专卖队伍思想政治工作[J].法制博览,201(529):279-280.

第2篇:企业法治文化范文

关键词: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金融支持体系

0引言

近年来,我国小微文化企业迅速发展,在活跃文化市场、促进文化创新、增加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高度重视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全国多个省市陆续出台了小微文化企业专项扶持政策和工作方案,江苏、杭州等地还先后设立了小微文化企业服务中心,但由于资金少、无形资产比重高、业务单一、经营风险大、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先天不足,导致其在融资方面面临诸多困难。融资渠道窄、成本高,虽然可以进行产权交易融资,然而我国文化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规模,严重阻碍了其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大力发展小微文化企业,必须从宏观层面出发,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小微文化金融支持体系,推进金融财政政策的落地,创新金融服务机制。

1我国小微文化企业金融支持的主要实践经验

1.1国家金融财政政策大力支持

为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资金、税收、投资与融资、信贷、授信模式、相关保险政策[1]。在税收方面,2021年财政部要求继续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在资金政策方面,2021年修订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在相关配套政策方面,提出可以适度放宽对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申请人有关商业贷款记录的限制条件,鼓励银行通过依法合规的核销、转让等方式,加大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在投融资方面,中国银保监会在〔2021〕49号文《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提出,鼓励相关金融机构积极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确保对小微文化企业稳定高效的增量金融供给,以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作为投放重点,完善定价机制,规范融资服务收费,将小微文化企业融资利率和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鼓励符合条件的小微文化企业通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开展股权融资。支持扩大小微企业发展金融公司债券市场发行规模,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小微企业进行信贷投放[2]。

1.2金融服务机制大胆创新

一方面,金融机构继续巩固深化与文化行政部门、中小企业主管部门间的合作,开展小微文化企业项目对接、贷前辅导等服务,帮助小微文化企业熟悉相关的金融、保险、项目资金申报政策等。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加速金融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服务小微文化企业中的运用,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提高对小微文化企业金融服务的便捷性、个性化水平,积极探索适应本地情况的金融服务创新。例如杭州银行依托杭州作为“全国文化创意中心”重要试点城市,利用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热土的区位优势,确定了科技文创金融战略,深化科技文创金融服务。2013年,成立了浙江首家文化金融专营机构——杭州文创支行;2016年成立了全国首家科技文创金融事业部,从而构建了以科技文创金融事业部为主体的文化金融专营体系。南京银行自2006年起,设立了小企业金融部,发展了10个文化金融专业团队,成立了科技文化专营支行,开发了八大文化金融系列产品,定向支持小微文化企业,为小微文化企业提供专业的信贷服务[3]。

1.3风险补偿共担机制初步尝试

风险共担机制本质上就是政府和企业一起共同承担风险的一种新型机制,国家要大力支持国家和地方性中小型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的设立,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的发展壮大,中央财政要根据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业务拓展、担保代偿和绩效考核等情况,适时进行资金补充,为小微文化企业提供担保。该机制中由于政府信用的存在,便于搭建金融机构与小微文化企业之间的融资桥梁,达到互惠互利。例如杭州市组建了文化创意产业无形资产担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该基金是目前国内首个以文化企业无形资产担保贷款为风险补偿对象的针对性机制,极大地缓解了在杭文化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2小微文化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文化金融支持政策难以落地,未达到预期效果

虽然国家大力推动文化金融的发展,出台了诸多金融支持政策,但政策效果不显著,文化金融推进速度不及预期。一方面,是由于各地政府对政策响应的敏感程度不尽相同,只有北京、杭州等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作为先锋者能及时响应,针对所在地区的文化企业发展的程度做出应对策略;而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则未能及时针对本地区小微文化企业的情况,细化相应金融支持政策,很好传导政策红利。另一方面,也与政策本身和小微文化企业自身特性相关。不少政策针对性不强,而小微文化企业作为创意企业分布广泛,重创意,个性特征明显,对投融资的需求千差万别,也使得金融支持政策的落地更需要进一步的细化、深化和差异化。

2.2金融机构服务意愿与能力一般,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从现有的金融支持体系构成来看,依然以银行为主导,体现在对小微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上,就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然而小微文化企业由于资金少、轻资产、重创意、投入大,其收益较之其他企业存在更大的不可控和不稳定性,加之信息不对称,缺少独立客观的第三方信用评级平台,贷款违约风险大。因此,小微文化企业很难通过传统渠道和常规模式获得商业银行信贷支持,光靠政策难以推动银行加大对小微文化企业的信贷投入,不少银行从自身收益和风险角度考虑,往往不愿贷、不敢贷。另一方面,金融服务机构能力不足还体现在其开发的金融产品及服务难以适应小微文化企业特点。目前针对文化企业的金融产品,往往还是集中在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版权质押贷款等基本的信贷产品,投贷联动等新型融资方式的尝试还不够普遍。

2.3融资服务平台功能较弱,缺乏信用综合评估体系

目前,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依然滞后,缺乏统一的面向全国或地区性的小微文化企业信用信息综合评估体系。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横亘在金融机构和小微文化企业之间的天然鸿沟,没有一个独立全面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库,使得金融机构难以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无法进行必要的金融支持。其次,小微文化企业以版权等无形资产为主进行贷款,而版权等价值本身难以评估,加之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发展落后,缺乏文化、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有效方法,使得金融机构与小微文化企业之间对无形资产的价值往往难以达成一致,增加了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信贷风险,进一步加剧了各类金融机构对小微文化企业金融支持的“惜贷”“慎贷”现象,从而影响了金融机构对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此外,融资服务平台功能单一,信息更新不及时,宣传力度不够,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和风投机制都不完善,使得小微文化企业很难通过服务平台获得有效支持。

3推动小微文化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发展的对策

3.1优化财政支持方式,引导资金流向,推进政策落地

要实现国家金融财政支持政策的效果,就有必要在省级、地方层面进一步细化政策,有针对性地丰富金融支持方法,做好政策配套工作。地方政府应增强与地区企业信用融资担保服务中心及金融机构政策联动协调,会同金融供给侧的银行、税务等相关部门,以及独立的担保、评估、行业协会等中间机构,在地方税收、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制定适合本地区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现状的金融支持细则,如税收减免幅度、地方财政风险补偿比例(可给予小微文化企业更大比例的财政政策分担比例)、专项资金补贴额度等,充分发挥政府激励引导作用,促进小微文化企业产业链上的金融资源整合。地方政府可以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专项文化产业资金,从金融体系的角度完善与文化产品相对价格之间的缺失[3],抛砖引玉,以创投公司方式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吸引社会资金,带动当地的社会资本、风险资本对小微文化企业的投入,为小微文化企业融资开拓多渠道、多层次的资本聚集方式,扩大带动效应。同时,要完善财政支持方式,当地政府可根据对文化项目进行的评估,针对不同项目采用不同方式,对融资金额少的潜力项目可以直接补贴;对资金需求大又有融资能力的项目,给予贴息贷款等。大力推广小微文化企业集合债券、集合信托、行业集优债券等。

3.2实施差异化金融服务策略,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

为满足小微文化企业多样化的资金需求,银行应依据小微文化企业的经济实力、类型、业务等指标对其分类,按不同需求设计金融产品,例如创意设计贷、文化信用贷等产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实施差异化金融服务策略。借鉴杭州银行的经验,专事专办,培育一批既懂文化企业发展规律和特性,又懂金融服务的专业人才来负责文化项目融资需求的审批,通过单独的客户准入机制、风险容忍、贷款期限政策,一企一议,一企一策,以此来降低小微文化企业融资准入门槛和成本,提高小微文化企业融资效率。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通过网上金融平台合作不同的金融产品,使得小微文化企业拥有更丰富的金融产品选择,打造面向小微文化企业的优质专业众筹平台,便于小微文化企业产品、股权众筹,使其能够较快获得资金,为更多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企业发展提供可能。金融服务机构应努力提高其金融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下沉服务重心,补齐信贷业务短板,做小微文化企业优秀的文化金融服务供应商。积极整合发挥其在数据信息、IT系统、客户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小微文化企业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培育小微文化企业客户集群,定期开展对小微文化企业家的金融知识培训,做小微文化企业的全程合作伙伴。也可与保险公司合作,探索推进文化保险业务,丰富普惠文化产品保险业务,在降低自身风险的同时,亦可满足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

3.3加快文化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金融服务平台功能综合化

小微文化企业大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企业估值难度高,在传统金融市场上较难获得融资支持,因此,首先,应当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完善互联网金融,创新金融工具的风险管控技术[4],由政府牵头,专利局、文化企业协会、互联网金融机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成立国有控股或参股的小微文化企业征信服务系统,各级政府建立起企业的经济档案和法定代表人的动态信用档案,优化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第三方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引导第三方担保机构经过科学评估和论证,做好小微文化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实时更新相关数据库信息,加强信息披露力度,破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市场透明度,使得金融机构愿贷、敢贷。其次,应当完善文化产权价值、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使小微文化企业以知识产权为质押的贷款过程更为顺畅,也便于小微文化企业在专业的文化产权交易市场与资本进行对接,为风险、社会资本提供退出途径,使得其有信心长期参与投资文化企业,尤其是处于种子期和成长期的中小微文化企业。最后,推进金融服务平台功能综合化,充分实现信息共享,增强金融风险监管能力。平台应当集资金需求(小微文化企业)、资金供给(各类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于一体,能多渠道组建资源对接通道,打通金融服务全流程[5],成为政府引导政策落地、文化企业、金融机构协调沟通的场所。该平台应既能为小微文化企业提供融资咨询、政策信息查询、资质认定、财政补贴等服务,也能为资金供给方提供文化企业信用评级、资质查询、投资规划服务、文化产权价值交易等全面服务。政府机构应当明确监管职责,在该平台上,实现对其支持的文化专项资金使用状况进行监管,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祎庆.文化产业政策解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2]陆政霞,朱敏杰.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J].青海金融,2020(6):37-41.

[3]曹志敏,王志梅.西藏小微文化企业与金融支持体系共生性研究[J].商业经济,2020(10):34-35.

[4]沈晨昊.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文化企业融资支持体系研究[J].金融经济,2018(18):81-83.

第3篇:企业法治文化范文

关键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

引言

企业内部控制中会计控制作为组成部分,做好全面控制,对促进企业稳定持续化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当前的会计内部控制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着系列问题,需加以完善与优化。深度分析此课题,明确会计内部控制问题,提出优化与完善的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意义

现阶段,企业经营管理面临很多挑战与风险,尤其是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的企业。如果经营管理不当,出现决策失误或者财务风险管控不当等,则会引发风险,影响持续化发展。强化内部控制,充分运用审计监督手段和会计分析方法等,实现数据信息的价值与作用,进行风险的预测与防范以及控制,可获得积极的作用。目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实践中还存在着不足与问题,需加以完善与优化。

二、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总结

(一)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监督的促进度不够从企业管理实践分析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组织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等,以及管理系统的程序、规章与内控制度。整个内部管理系统中,财务会计管理子系统占据重要地位,由财务会计部门负责相应的内部管理。目前,很多企业都在构建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内部控制体系,按照相应的会计程序与法律法规,基于内控制度与会计信息,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控制以及有效监督。内部审计监督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审计监督,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围绕财务收支审计、内部控制以及经济效益审计等,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企业管理现代化发展,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监督的相互配合为主要趋势,通过两者的促进,增强内部控制。现阶段,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监督的促进作用尚未完全发挥,还需要加以完善与优化。

(二)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问题网络环境下会给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带来很多挑战,具体如下:(1)网络开放性增加信息安全风险。互联网属于开放式网络,处于此环境下很多信息可被访问,系统运行期间极易被非法访问与侵袭,极易发生信息非法盗取与篡改等问题,威胁信息的安全[1]。(2)增加内控的难度。传统的手工会计模式下,信息记录的载体为原始凭证或者纸质账簿,信息难以被修改,相对来说信息的安全性较强。处于开放的网络下,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难以保障,极易被窃取与篡改,增加了内控的难度。(3)数据具有高度集中化特点,使得失误蔓延速度加快。采取手工会计处理模式,数据处理较为分散,很多工作需要经过层层审查、核算以及监督完成,若发生失误在下个环节则会被改正。采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可实现数据共享,增强数据的集中度,数据处理速度很快,若产生错误则很快蔓延,引起系列反应。

(三)信息化水平不高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下,无论是风险预测与决策管理,还是经营业务的开展与落实,均需要依靠信息化系统[2]。很多企业虽然开始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信息化水平依旧不高,缺少数据信息的高效率利用,使得很多工作的开展与落实,还存在需完善与优化的空间,需加大信息化的建设力度,提高数据信息的利用率,为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提供相应的支持,增强内部控制,保障会计内部控制价值的实现。除此之外,还要提高大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等的利用率。

(四)内部控制管理薄弱会计内部控制的价值实现,除了要提出内部控制目标与任务外,还必须落实到实践并且做好业务考核,实现内部控制的价值与作用。从当前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实际分析,人员的内控意识不强,未能在会计业务工作中做好全面的把控,使得内部控制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除此之外,会计内部控制的管理不到位,未能对内控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估,使得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和优化,影响着会计内部控制的价值实现[3]。

三、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优化策略

(一)增强财务会计和内部审计监督的促进度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措施具体如下:(1)强化会计岗位人员的素质控制。通过职业道德培养以及后续教育等方式,打造高素质的会计队伍。(2)强化组织机构控制。通过会计机构的独立、明确职权以及不相容职务分离等,达到组织机构控制的效果。(3)强化业务处理程序的控制。将经济业务全部纳入财务核算,同时明确与各业务部门责任划分等,发挥会计内部控制的作用[4]。(4)会计记录控制。围绕会计凭证审核以及记录等,采取全面严格地把控,实现对经济活动与财务会计内部业务的有效控制以及监督。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要增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监督的促进性。实践中,财务会计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为内部审计监督提供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据,工作人员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实施审计。此外,财务会计部门能够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全面的会计资料和相关资料,便于审计工作的开展,为其提供相应的信息,使得审计工作人员可以发现与掌握审计线索、审计证据,促进内部审计的开展。财务会计核算电算化,给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提出较高的要求,同时促使内部审计监督手段现代化。构建的会计信息系统,采取信息化手段,能够为审计信息化与智能化审计工作的开展落实,提供有力的支持。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价值与作用,促进财务会计工作,主要措施如下:(1)促进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各类客观因素以及财务工作因素等的影响,使得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运用审计手段,通过虚假信息的查证、披露以及纠正,能够实现对信息失真行为的遏制。(2)通过促进财务规章制度的完善,起到促进财务会计的作用。发挥审计部门的价值与作用,根据现行的财经法规以及收支政策,提出完善与优化措施,被财务部门采纳,有助于促进经济行为的规范化和合理化,达到科学化效果。除此之外,内审工作的开展,能够发现会计核算不规范和资料不齐全等问题,促进财务会计的优化与完善。

(二)强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1)强化网络安全和防范。采取网络开放性的控制措施,构建网络安全屏障,强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推广应用防病毒和防火墙以及入侵检测技术等,最大程度上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性。(2)做好物理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对存储介质,做好防磁防火以及温湿度的控制,减少自然因素的影响,避免造成信息丢失。做好计算机设备安装与使用环节的把控,通过环境把控和定期检测等,保障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实现全面把控。(3)做好会计信息化下的组织以及人员控制。优化计算机会计主管和软件操作等的岗位设置,实现对组织结构的精简。做好人员绩效管理,实施奖惩制度,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三)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工作要优化,要适应当前财务会计工作模式与特点,围绕信息化发展做好基础建设,切实发挥结构性数据信息与非结构性数据信息的价值,深度挖掘大数据价值,为财务风险管理提供依据与支持,切实保障内部控制的作用得到发挥,促进企业持续化发展。目前,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挑战与风险较多,每一个投资决策,每一项经济活动的开展,都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高度重视与优化。基于此,要结合内部控制工作的特点与需求,极大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搭建完善的管理平台,为相关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对会计信息与财务数据等的全过程采集与整理,为财务管理与会计业务处理提供支持与保障,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积极推广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与分析技术等,充分利用数据的价值,强化财务风险管控,最大程度上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化发展。

(四)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实践中,要结合此项工作的任务与特点,设置全面的业务指标与任务,细化落实到各个部门与人员,使得内部控制工作得到高质量落实。对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核与评估,分析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不完善之处,提出优化与改进措施。通过实施奖惩制度,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效果与相关岗位人员的利益结合,调动其积极性,使其能够认真负责,高质量落实内部控制工作,保障会计价值的实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创造更多的效益与价值,促进企业持续化发展。积极探索有效的优化会计内部控制措施与方法,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助力企业持续化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高质量落实,对提高经营管理效率,起到积极的作用。文中结合实践,分析了当前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强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等建议。通过采取系列措施,增强会计内部控制的效果,促进企业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桢.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问题与优化对策研究[J].商讯,2020(22):29–30.

[2]张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问题与优化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20(18):62–63.

[3]黎梦华.旅游企业会计内部控制问题与优化对策[J].当代旅游,2020,18(18):18–19.

第4篇:企业法治文化范文

潮汕功夫茶,源于宋朝,兴于明清以后,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1]潮汕功夫茶在全国之中是最讲究、最精细的,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代表,在海内外颇负盛名。在潮汕一带,每家每户基本都会自行备有一套功夫茶具,无论你到哪户人家家里拜访,主人家二话不说,会先泡一壶功夫茶来接待你。所谓功夫茶,具体指一种细致讲究的泡茶技法,因其各个步骤极为讲究严格,需要一定的泡茶技术,所以人们统称它为功夫茶。而其中这些步骤技法,即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力之所在。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2]潮汕功夫茶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价值。首先,潮汕人爱喝茶的生活习惯传达出了潮汕地区人们的好客心理。从明朝中期开始,整个潮汕地区就已经盛行喝茶的社会风气,各家各户的家里都自行备有一套茶具。在潮汕地区,以茶待客、以礼待人,这不仅仅是潮汕人的良好传统,这其中也蕴含了潮汕茶道中内在的“和、敬、精、乐”儒家文化精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功夫茶更是已经成为潮汕地域风俗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寒夜客来茶当酒”,无论何时,潮汕地区的人们都会用敬茶以此表示自己对客人的敬重,这是功夫茶茶道的根脉所在,也充分传达了潮汕人的一种好客心理。其次,潮汕地域的风俗礼节大部分都跟潮汕功夫茶紧密相连。比如,潮汕一带的嫁娶风俗,里面就有新娘得向长辈下跪敬茶的环节。如果有亲属从海外回来,或者家里面的媳妇及晚辈,如初次见面,也不得不行“跪茶”的礼节。在丧事方面,如果娘家长辈到来,晚辈媳妇也要践行捧茶叩跪的礼节,然后大家才能讨论事情。至于祭祀拜神方面,除了必要的贡品、纸钱等等,也不得不端上几杯清茶,人称“清茶三杯”。另外,潮汕功夫茶在维系潮汕人种族之间的感情更是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有增强潮汕地区人们彼此之间的亲切感与认同感的功能。几个潮汕人相聚一块,沏上一壶热茶,便可以开始互话家常,彼此谈心,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在国外,出国做生意的潮汕人也不会忘记沏上一杯家乡的功夫茶,调节精神状态,好好放松一下。著名诗人李曙光曾高声咏叹:“淳朴的乡亲捧起你/捧起对生活的诚挚和热爱/海外的赤子捧起你/捧起对故乡缠绵的眷恋/一杯功夫茶,是一阙古老的歌谣。”一壶功夫茶,表现出潮汕人彬彬有礼的优秀内在品质,增强了潮汕族人彼此之间的亲切感。最后,潮汕文化中的大部分生活谚语也与功夫茶紧密相连。潮汕平原不一样的地貌环境、人文氛围互相融合,造就了一种儒雅有礼的特殊的潮汕文化。很多潮汕谚语就体现了潮汕人饮功夫茶的谦虚的优秀品质,敬茶与请喝茶之间,充分表现了潮汕人的温文尔雅。“酒满敬人,茶满欺人”,酒是冷的,客人接过手时不会被烫到。但是,茶水是热的,茶杯如果满了的话,客人在接主人递过来的茶杯时,茶杯外壁太烫,客人的手很有可能因此被烫伤。“先客后主,司炉最末”这一句讲的是在敬茶时除了按照辈分之外,还必须优待客人,然后再敬本家人。等到全部人喝过茶后,这个俗称“司炉”的,老百姓称为“柜长”的(泡茶冲茶的人)方可饮用。而“强宾压主,响杯檫盘”一句,主要说的是客人在端过茶杯饮用茶的时候,不能把杯脚在茶盘的盘沿上檫,喝完茶以后要轻放茶杯,不能让茶杯发生碰撞以此发出响声,不然的话就会被认为是“强宾压主”的行为示警。“喝茶皱眉,表示弃嫌”,讲的是客人在喝茶的时候不能乱皱眉头,这个不经意的动作在主人看来却是一种示警行为,内心便会自认为别人是在嫌弃自己的茶不对口味,不上档次。此外,喝茶之时,主人和宾客互相之间的谦虚礼让更是在“先尊后卑,先老后少”这一句谚语中展现得很彻底,“先尊后卑,先老后少”,请人喝茶时必须到人家跟前说一声“请喝茶”,对方便以“不客气”、“谢谢”来作答。若是碰到喝茶的人很多的情况,各个人的茶杯不方便接回来,便可放在每位客人跟前相应的桌子位置。在首次斟茶时,要严格按照先老后少的次序,第二次斟茶时便可以按照首次顺序依次进行。宾客在接受主人斟茶的时候,要做相应的动作以示回敬,是长辈喝完茶的话,就用自己的中指在桌面上轻轻扣两下,用这个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如果是小辈同辈的话,这个就略微不一样了,可以用自己的食指或者中指轻轻扣两次桌面,用这个行为表达自己的谢意。

二、潮汕功夫茶的商业价值

(一)潮汕地区茶店经营现状

我们主要针对潮州、汕头、揭阳三市的茶园、茶店,采取了专访、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展开调查。通过对三市茶叶主要经营区域的现状调查,对其不足之处做出了如下分析:

1.潮汕地区的茶店分布范围较零散,商店经营总体规模小,茶叶的品种不够齐全。

在这些茶店中,大部分茶店都是自家小本经营,前期资金投入少,店铺一般都是自家的起居生活地,以此来降低开店成本。在这些茶店里,商家所采购的茶叶品种相对有限,一般都是铁观音、炒茶等,不能很好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

2.潮汕地区茶店的消费群众相对单一,客源分散。

在我们调查的茶店中,大部分茶店的顾客主要都是茶店老板的亲戚或者是朋友,其他消费群众较少。此外,茶店老板对于茶店的定位不够清晰,只把所有精力投放在店面销售层面,对于顾客群体的范围也仅限于商店周围地区的实体人群,而忽视了存在于网络的人群,忽略了非实体经济对于茶店生意的带动作用。

3.潮汕地区的茶店缺乏对生产链的拓展。

目前,在潮汕地区,大部分的茶店都是卖茶叶以及相关的茶具而已,而与茶叶相关的产业却很少有茶叶商进行拓展。潮汕地区的茶叶采集基地、茶园茶庄很少,茶叶加工产品也相对单一,目前比较出名的只有袋装茶叶包,但其销量也拼不过立顿、雀巢的茶产品,面临着较大的困境。

4.潮汕地区的茶店缺乏有效的宣传、营销手段。

由于大部分茶店的负责人是年长的一辈,对于互联网技术了解不够深刻,不懂得有效利用淘宝、微商等网络平台。大部分茶店仅仅是依赖店面收入,很少进行一些宣传活动、商品展示、促销活动,茶店顾客数量有限,收入增长缓慢,整个茶店发展规模受限。

5.潮汕地区茶店的经营模式单一,复制化现象严重。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潮汕地区大部分茶店的运营模式基本是相同,都是选择店面,通过采购几种茶叶进行售卖,一般依赖亲朋好友关系进行宣传,从而树立自己的形象与口碑。很少有商家对此商业模式进行反省与创新,更多的是复制这种模式,在激烈的竞争中努力去寻求生存,导致了潮汕地区茶店客源分散,竞争激烈,缺乏一个强大有力的商业领导核心。

6.潮汕茶店不够重视品牌文化,对茶品牌文化开发不够充分。

大部分茶店所销售的茶叶都是从茶叶采集地或茶叶批发商进货而来,商家很少对于茶叶进行有效的加工与后期的商业包装,只进行茶叶直销,手段单一。目前潮汕地区对茶叶进行后期加工包装的企业不多,为茶叶进行品牌包装、进行品牌营销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

(二)潮汕茶叶的市场分析

1.文化共鸣

“潮人无贵贱,嗜茶辄成癖。”喝茶是潮汕人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休闲项目。而在茶艺茶道文化风行的当今中国茶叶市场上,潮汕茶所代表的是一个群体的文化认知。这种文化不仅仅是茶知识、茶历史,更多的是通过环境熏陶而流淌、传承在潮汕人血液中的独特情怀。在潮汕大地,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人,男人抑或女人,都对茶有一种深深的文化认同。潮汕人聚会时会不由自主地说,“去我家呷两杯茶吧”,重点不是在喝茶,而是在于潮汕人集结在一起的共同的文化共鸣,在喝茶的过程中拉拉家长里短,谈谈人生趣味,分外的清幽和惬意。

2.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因此,潮汕茶文化,作为潮汕地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是当地茶产业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动力,也是增强茶企业国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纷纭复杂的国内市场上,不仅有有着强大经济支撑的国外茶企业,还有许多出类拔萃的名牌特色茶企业。面临强大的市场竞争,潮汕茶企业在竞争风潮中仍旧延续着强大的生命力。当然,传统文化必须依靠现当代的科技注入,才能提升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达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要求。这要求经营者牢牢抓住潮汕茶文化的核心内涵,结合内容、形式、管理、营销上的创新,提炼出产品的核心要素,倾力整合资源打造各产品线,并努力在后期不断完善建设,建立独树一帜的信誉与口碑,从而形成独立而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潮汕传统文化的存在,无疑为潮汕茶市场的开拓和潮汕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与支撑。

3.消费者的更高要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那些简单计划生产、推销、出售的产品并不能在消费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相应的,当地潮汕群体的消费倾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喝茶消食、解渴的单纯生理目的已不再是人们的需要。目前消费者更加追求“理念性”的高倾向。这种更带文化底蕴、更具“理念性”的产品更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信赖。尤其作为消费主力的年轻一代消费者,拥有更高知识文化素养,他们对一项好产品、一个好企业的定义已不再那么肤浅庸俗。因此,生产出符合消费者的文化需求的产品,对消费者而言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这种“理念性”的高倾向消费在茶产业市场具体表现为:拥有养生理念和功能的品牌茶畅销不衰;品质优良、性价比高的大宗名茶仍占主导地位;本地特色风味茶种细水长流。这种新的消费倾向正显示出消费者更加理性、高品质的消费需求。简而言之,消费者更加需要有文化底蕴,有地域特色,并能为广大群众广泛消费接受的绿色健康产品。

三、潮汕功夫茶的商业开发

茶文化是茶品牌的灵魂所在,一个地区的茶叶产品与当地的人文历史文化是关系密切的。乾隆皇帝下江南捧红了西湖龙井,武夷秀才献茶汤得名大红袍,这些名茶的品牌建设都离不开故事。品牌认知度是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衡量消费者对品牌内涵及价值的认知和理解的标准。在商品日趋同质化的今日,对品牌的熟悉程度成为实现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个核心因素。潮汕茶产业的道路要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其所依附的文化内涵。如何建立一个具有持久性、深远性的品牌,是茶企业者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以凤凰单枞茶为例,潮州潮安县凤凰山是凤凰单枞茶的原产地,凤凰镇栽制茶叶历史悠久,是闻名海内外的产茶区之一。然而与国内名茶相比,凤凰单枞茶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较低,其进一步发展受到产业规模、品牌建设和推广等因素的制约。在潮汕,不少茶企业拥有质量和口碑都为人称道的产品,在小范围内的销售量也不错,但却很难形成品牌优势,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原因有二:一方面,大部分茶企业管理者经营理念落后,企业普遍缺乏对产品经营与品牌建立的概念;另一方面,潮汕茶农经营的茶叶门市和商铺比较零散,缺乏统一组织,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农户自产自销辐射范围有限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潮汕茶叶“走”出去。下面就以潮汕茶叶凤凰单枞为例试论潮汕茶叶的商业价值开发。

1.包装设计

从文化角度对凤凰单枞进行包装可以有三个方面的开发。第一,与凤凰单枞相关的物质文化,例如它本身的生长环境、历史遗迹等。凤凰单枞茶生长在粤东第一高峰潮州凤凰山上,自然风光绚丽旖旎,环境幽静惬意,在对茶叶的包装设计过程中就可以加入与凤凰山风景相关的元素,例如用凤凰天池展现茶叶生长环境的独特性。第二,在茶叶包装上融合当地茶文化传说或关于凤凰山的民间传说。《潮州府志》载:“凤凰山名茶待诏茶亦名贡茶。”民间传说南宋末代皇帝赵昺,逃到潮州凤凰山,口渴思饮,采山中茶叶咀嚼,清甘止渴,称赏不已,所以凤凰山的这种茶树,便是被后人称为宋茶。传说未必真实,但凤凰山茶是一种优质茶,却一直为世人所公认。第三,茶叶制作过程的工艺。采茶场景、茶叶加工制作、沏茶饮茶的方法都可以展现在茶叶的包装上。

2.茶文化旅游的开发

茶文化旅游是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休闲购物于一体、有明显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一种旅游形式。在潮汕地区,尽管有许多茶园,但是其产业模式大多仅限于种植茶叶,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也不够强。近几年来当地政府也积极举办茶文化节等活动,促进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但是其规模及形式仍不能满足当今消费者的需求。造成“茶香可惜巷子深”的格局。潮汕茶文化旅游的开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第一,建立凤凰单枞茶文化村。在茶文化村内设茶史馆、茶楼、茶具室、茶艺室、诗书画欣赏室等一系列拥有丰富历史典故和人文气息的建筑,让世界各地的游客领会到凤凰单枞从采摘到收成每个环节的情况和文化。第二,开发茶旅游纪念品。除了当地特色茶叶之外,茶旅游纪念品也是受旅客青睐的一个因素。纪念品可以是印有历史典故、传说的书签和字画。第三,深入开发凤凰山天池旅游景区,建立度假村。目前来说,潮州凤凰山虽为当地茶叶种植重地,风光旖旎,但旅游开发的力度不够强。凤凰山茶产业要立足于其本身的外在自然风光和内在的文化底蕴,结合游客需求,建立观光茶园、度假村,让游客既有风景可看,又有茶可品,有产品可购,增强游客体验。茶文化旅游的开发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使凤凰单枞这一品牌得到很好的建设和推广。

3.互联网资源的利用

当今的互联网社会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以往的地域局限,网络成为宣传企业品牌、产品销售的一个重要平台。潮汕茶叶企业应抓住这个潮流指向,利用互联网这条新干线,针对当地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定制符合企业总体战略的网络品牌策略,提高潮汕茶叶品牌在市场上的规模数量和市场占有率。在互联网方面,潮汕茶叶企业者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微博和微信是与消费者进行互动的好平台。建立品牌微信公众号,从文化宣传的角度可以给客户提供详细的品牌文化、品牌产品、品牌活动等各方面的信息,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在网络中掌握消费者的动态消息和数据,形成相互交流和沟通的良性循环机制。在如今移动终端占据了大量互联网市场的情况下,这种营销模式是比较有效的。第二,建设自己的茶品牌网站或论坛。互联网上的销售平台繁多,出名的也不少,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因而茶企业除了与门户网站进行对接外,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品牌网站有利于把握市场的自主权,同时也有利于更大程度地加强品牌的宣传力度,打造专属潮汕茶文化的茶品牌。第三,利用互联网进行新闻事件营销,突出品牌重点进行公共宣传活动和策划新闻事件,参与电视剧或纪录片拍摄,重视与各界的合作,提升潮汕特色茶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4.茶副产品的开发

茶叶消费的方式正日趋多样化,其衍生出来的副产品也可以是多样化的。陆羽曰: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潮汕功夫茶是世界上最讲究、最精湛的茶叶饮用方法,对茶具要求也很讲究。潮州作为“中国瓷都”,其陶瓷系广东省著名的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之一,那么茶具相应地便可以成为与其特色茶配套的一种特殊商品。当地陶瓷厂家可以在茶具上做文章,研究如何生产出有时代特色的好茶具,加上好茶叶,相辅相成,更好地促进茶文化与茶产业的有机结合。民以食为天,由茶叶加工制成的茶食品、饮茶时所配的糕点也是茶叶副产品中的“潜力股”。将潮汕地区独特的饮食文化和茶叶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与众不同的潮汕茶点,走绿色健康茶食品的道路,相信会是行业内的一个亮点。茶食品本身定位除普通消费市场外,年货也是一个潜在的市场。茶叶企业可在年底推出茶食品礼盒,或者茶食品加茶叶的礼品组合。此外,潮汕老一辈习惯边喝茶边听潮剧,将潮剧与茶叶结合起来,打造具有茶文化特色的音乐CD,也是潮汕茶品牌建设的一个独特走向。潮剧选段如《功夫茶》、《茶女皇后》、《三香茶店》都是潮汕茶叶做品牌建设过程中的有力素材。其他的还可以有如茶香烛、雕像、杯盘抹布、纸巾、茶文化和历史书籍等围绕品牌而设计的一系列副产品。

5.运营资金的筹集

过渡期,也相当于一个企业创业起步的瓶颈期。每个刚发展的企业行业,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在整个企业盈利生涯上,初期,企业积累了初步发展资金,并按计划在投资、构建、招兵买马、设计生产、销售反馈和培训管理开展一系列的运营。在这个阶段企业必定投入极大部分的资金,但该阶段是没有明显的利润回报的,甚至是不间断的投入。过渡期往往处在企业资金消耗大、利润回收远远跟不上、完善管理运营机制的阶段。更何况,潮汕茶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由建立地区性专业品牌转向全国性名牌的过程,期间的发展更加需要一个强大的资金支持。企业需要通过改变原来的资产分配、资金运营、生产经营,以及综合长远的发展眼光及发展需要,来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适当的方式,从多种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融资上市。1991年邓小平同志视察上海时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这更全面有力地指出,金融在市场发展的重要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企业必须走上这条康庄大道。另外,在调查中发现,潮汕当地的茶文化组织与相关的协会,都对潮汕茶产业的发展十分关注和重视,在一些采访中甚至能感受到他们为之做贡献的热情与支持。因此,借由相关的机构组织的力量,以及唤醒潮汕同胞们的文化共鸣,在潮汕地区乃至全国的市场投放融资,从而解决过渡期的难题。

6.政府资源的借力

虽说政府应该在品牌宣传上发挥着主导作用,但从目前潮汕茶的宣传推广来看,其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当地茶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道路建设,使茶叶运输更为畅通和方便。其次,省先进卫生镇、生态示范镇、活力广东特色旅游镇的头衔又为凤凰镇实现其茶产业与文化旅游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条件,将茶文化、茶产业与旅游经济相融合,是不断提高凤凰单枞品牌知名度的一个有效途径。潮汕当地政府可以根据茶叶产地例如凤凰山的茶情,制定相对应的茶旅宣传方案,开展“潮州凤凰单枞”品牌推广活动,利用茶旅结合、茶旅互动、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整合营销模式拓展销售市场,在宣传凤凰山旅游资源的同时又宣传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达到双赢的效果。此外,政府还可带动各界名士和艺术家举办形式多样的展会、赏茶汇、茶叶节、产品交流会让更多人了解凤凰单枞茶,全面打响凤凰单枞茶的品牌,带动潮汕地区经济发展。潮汕人团结的特点众所周知,政府还可积极推广打造茶叶一条街,将潮汕地区茶叶的龙头企业组织在一起,相互交流互相带动,团结起来共同建设潮汕特色茶品牌,扩大其自身的影响。

四、结语

第5篇:企业法治文化范文

实施垂直一体化的理论依据是科斯教授的交易费用理论,即通过实施一体化经营,可以使产品独具特色,降低交易费用,带来更大收益。麦当劳在全球扩张也采用过垂直一体化战略,比如麦当劳为保证产品质量,耗资4000万美金在俄罗斯建立了奶牛养殖场、蔬菜种植园和食品加工厂,为当地的餐厅食品提供牛奶、土豆、蔬菜、汉堡肉、面包等原材料。建立当地餐厅只花费400万美元。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

二、垂直一体化的优势

很多企业采取垂直一体化是出于利润驱动,实施垂直一体化有下列优势:

1、帮助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当企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如果这时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趋向饱和,未来难以出现新的大范围增长,企业的投资应考虑向纵向发展。垂直增长是纵向发展的有效途径。后向一体化有利于保证原材料供应和产品价格、质量的稳定,前向一体化可以减少中间环节,了解市场需求,降低风险,获得更多利润。

2、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

根据波特五因素模型,行业利润受到五大因素包括供应商、经销商、竞争对手、替代品和顾客讨价还价能力的影响。垂直一体化减少了供应商和销售商讨价还价对企业构成的威胁,企业通过实施一体化,降低了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路的不确定性。当企业掌控了上、下游生产供应链的信息,各个环节以成本价供应,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能以更经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

3、有助于技术创新

研究表明,垂直一体化企业比起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更有利于创新。早在1955年,弗朗克认为英国在纺织业、钢铁业方面创新缓慢与当时缺少垂直一体化企业有关,当时英国的工厂组织很多是单独的彼此联系较少的企业,这阻碍了创新的发展。比如纺织行业,由于工业的发展,1939年美国纺织业自动化程度已达到95%。但是1939年的英国只有5%自动纺织机,为何英国作为当时的纺织中心,其自动化程度如此缓慢?弗朗克认为这与英国缺乏垂直一体化组织有关。自动纺织业的技术引进,不是单纯的替换机器,需要对配套的纺纱设备、工厂厂房进行改造,改变原材料、配料方式等,单独的企业中工厂主无法掌控工厂以外的事情,如果是垂直一体化组织,从原材料到生产设备的改造“一条龙”生产,有利于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

4、避免资源浪费,加快新产品开发

垂直一体化打造“供产销”一条龙,有利于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避免产销不对路造成的商品积压和资源浪费,有利于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三、垂直一体化的弊端

垂直一体化虽然有诸多优势,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发展,但是实施垂直一体化也存在弊端:

1、垂直一体化降低企业对环境变化快速反应的灵活性

当环境变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相抵触时,企业需要改变战略,见机行事。IBM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不仅生产电脑主机,还自己生产电脑零配件。这是属于后向一体化。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个人电脑风靡全球,造成主机电脑销量陡然下降,这时IBM公司意识到自身主机电脑和零部件生产能力过剩,公司不得不花费巨资,削减部分生产能力,集中力量于核心业务。

2、利润越大,风险越大

垂直一体化提高了行业投资,提高了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也增加了商业风险。一旦行业变化,对以前投资设备放弃或改造所需代价较大。

3、垂直一体化需要多样化的管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