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团个人总结报告范文

社团个人总结报告精选(九篇)

社团个人总结报告

第1篇:社团个人总结报告范文

为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团的xx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走近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促使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共青团上海师范大学委员会根据世博局和上级团组织工作要求,结合世博会志愿者工作进度,通过暑期社会实践锻炼师大世博志愿服务队伍,为和谐社会建设献计献策,以实际行动迎接20xx年世博会的顺利召开。

一、活动口号

师大手牵手世博心连心

二、参与对象

全体师大学生,尤其是入选的世博会志愿者候选人

活动形式

万名学子进社区,千篇调研察民情,

百支团队献才智,十大技能促成长

四、活动主题

在世博会倒计时之际,本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原则,组织万名学子走进自己所住的社区(居委行政村),针对居住地发展中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调研,结合大学生的专业,形成千篇调研报告,组织百支入围调研团队为居住地发展提出改善对策、建议,贡献大学生才智。每位世博志愿者候选人,尤其是管理岗位志愿者候选人必须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围绕以下调研主题开展调研(详见附件1)。

世博文明社区建设调研:组织世博会志愿者候选人利用假期走进所居住的街道、居委、行政村,开展各类世博知识、文明礼仪等宣讲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所学专业,围绕居住地建设、管理中需要改善的问题、社会热点、民生需求,开展问卷、访谈、网络调研等,形成调研报告,为迎接世博会献计献策。

2.居住地困难群体现状调研:组织世博志愿者候选人联系居住地相关部门,寻找居住地有困难、需要帮助和关心的残疾人、民工子女等弱势群体,在春节前后通过参与策划组织开展慰问、联欢、捐款、捐物、结对等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开展相关调研,分析制约困难群体生活水平提高的因素,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优化社会结构的应对策略。

3.各地志愿服务开展情况调研:依托“爱心学校”项目优势,围绕居住地各类人群的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通过世博历史、世博礼仪、世博英语等内容的教学,在社区周围的地铁车站等公共场馆开展城市环境保护、文明出行、微笑礼仪等实践活动,提高居住地居民文明素养。走访实践单位,调研居住地各类志愿服务开展情况,结合即将开展的世博会志愿服务工作,为进一步推动师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发展建言献策。

4.世博会志愿者拓展培训调研:依托红十字会等优势,组织世博会志愿者候选人接受应急救护、艾滋同伴等培训,开展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夕阳关怀、特殊儿童陪伴、健康心理调适等专项服务,拓展世博宣讲、世博英语、公关礼仪、环保知识等能力,实现在社会实践中增强服务能力的目的。走访有西部支教或工作经历的校友,了解他们的成长故事,明确青年责任,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机结合起来,树立自觉成才的理想。

五、活动流程:

阶段时间内容

宣传动员20xx年1月初-1月15日制定计划、申报项目、组建团队

主题实践20xx年1月16日至-2月26日围绕调研主题,开展宣讲、帮困、社区服务、场馆服务等

申报评估20xx年2月27日-3月5日校团委对调研报告进行评估,评出xx0个入围课题

总结展示20xx年3月5日-3月20日入围团队进社区进行宣讲、提出改善措施等,获奖团队集中展示

六、组织实施:

1.各学院团委结合实际完成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方案,在1月15日前将方案和项目汇总表(附件3)发送至校团委。按照“每个社会实践项目必须和主题调研相结合,每个世博志愿者候选人至少参与一个课题调研”的原则,组织开展好主题调研活动。

2.各学院团委依托校团委社会实践、志愿者招募系统及时项目信息、招募活动人员;在人员招募中,注意发挥世博会志愿者候选人的作用,做好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等工作;积极开展“上海师范大学世博之星”评选推广活动,认真酝酿好学院“世博之星”候选人。

3.各学院团委做好活动的制度保证、财务管理等各项工作,保证活动安全、有序、有效进行;注重宣传工作,所有活动统一使用世博会志愿者相关标识,及时收集文字、图片资料,上传至团委主页和世博会工作邮箱()。相关信息将编辑在《志周刊》上,并组织好校内外媒体进行跟踪报道。

4.活动结束后,各学院完成总结反馈,并做好参与学生的网上考核,于20xx年2月26日之前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总结(附3-4张活动照片)、所有调研总结报告申报表(附件2)发送至指定邮箱,纸质版交至校团委办公室。

5.校团委将根据各学院计划申报、网上信息、调研课题质量进行综合评估,3月5日前选出xx0个有针对性、时效性的课题给予经费支持。

6.各学院组织好入围课题后续宣讲、改善措施实施等活动,根据后续活动情况评奖(一等奖20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50个),以资鼓励。3月20日前后校团委统一组织获奖团队集中展示。

共青团上海师范大学委员会

20xx年xx月xx日

1.最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XX字

2.大学生XX年暑期打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3.关于大学生建筑工程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书

4.大学生暑期自己创业社会实践报告

5.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格式范文3000

6.XX大学生进出口公司社会实践报告格式

7.XX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四风建设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8.暑期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社会实践报告

9.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本参考

10.XX暑期实践个人总结范文

11.XX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1500字12.XX暑期做家教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13.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14.财务会计专业毕业生企业社会实践报告

15.大学生暑期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范文总结XX

16.XX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

17.暑期城市生存体验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18.暑期护士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19.1000字社会实践活动报告XX

第2篇:社团个人总结报告范文

自2004年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以来,本刊在企业社会责任宣传报道、研究咨询、培训研讨、国际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经成为国内全面、持续关注CSR研究动态、成果和实践的前沿媒体。特别是自2007年起对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报道,对于总结和传播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经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央企业与社会责任”栏目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栏目创建首期,我们选择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核心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它将每一项风险都拆分为指标,嵌入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当中,用精准的数据管理着这个庞大的航运集团,正在从一个先进管理体系认证方法的追随者成长为创造者。把全球契约和GRI的要求当做自己的准则,每一个中国企业都应该成为这样的经济细胞。

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远集团),有700多个指标等待员工去完成、总结、上报。他们每天会登录内部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平台,记下工作的完成情况。其中仅节能环保室的指标就有99项,燃油单耗、办公室用电量、雨水收集、废水使用量、办公室节纸,无所不包。这些指标最后会变成一个个精确的数据,成为各项评估的基础和参考。

这就是中远集团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直观展示,像数据加工流水线一样,每个员工都把自己镶在了链条的不同环节中。

中远集团从1998年开始运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决策和管理行为,经过10年的发展,建立起了以风险管理为主线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在接受本刊采访中,中远集团战略发展部经理马欣迎详细介绍了中远集团做量化管理的初衷和实际效率,打造“数字中远”以及中远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独特道路。

建立管理体系才能防范风险

“社会责任不光是外部要求和内部需要,而且是企业内部规律的必然选择,进入后工业时代之后,风险成了最大的特征,风险也就是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会给企业带来很多变动,原先的企业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要求了。”马欣迎在谈到中远集团的管理改进意识时表示,在现有阶段下,社会责任的风险会凸现出来。

中远集团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主要的硬件竞争,上升到软件的竞争。从过去的主要是技术、产品的竞争发展到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社会道德的竞争,先进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实践,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全球契约十项原则奠定了现代社会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新标准,所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能力。

在这样的认识之下,中远集团开始了管理层面的改进和创新,从单一内控向全面风险管理发展。1996年开始,实行ISO9001、ISO2000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在标准化管理之后,又经历了全面质量管理、对标等阶段;2003年开始做AS4360风险管理体系,对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方式密切跟踪。COSO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式问世后,中远集团将其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主线。

“现在是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时代。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思路和方法。”马欣迎说,原先单纯的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HSAS18000等都是单一的风险管理,COSO内部控制框架出来之后,中远集团开始转换角度,酝酿把这些单一的风险管理结合起来。中远集团原先按照国资委的要求做出了《中央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将风险分为五大类: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和运营风险。

“原先我们认为是企业内部的问题,例如员工管理、反腐败等,现在已经不单纯是内部问题了,利益相关方开始关注我们,所以我们把外部关注的这部分从运营风险中分了出来,归纳变成了社会责任风险,单独进行管理。”马欣迎认为,可持续发展是目的,风险管理是贯穿始终的要求。

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逻辑框架:“创造性继承管理体系模式、设计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建立履行全球契约和社会责任的长效机制。以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整合体系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和风险管理为主线,运用精益六西格玛的方法,将中远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指标纳入相关生产经营、管理决策过程和行动,形成指标化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强化对流程和程序的管理。”

于是,中远集团和所有二级公司开始全面实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与战略和日常运营的融合。

把GRI指标要求用于管理

“整体管理体系是按照GRI的要求来设计的。”在马欣迎看来,GRI不仅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提出了要求,而且是对企业的管理体系提出了要求,应该成为企业的关键流程指标和全面风险管理指标。

全球契约的实施意义在于有利于防范和控制风险。“必须要把全球契约引发的思维改变,变成我们新的企业管理的新理念,进行流程再造,把它所有的要求放到日常管理、落实到员工的工作当中,只有在日常运营当中,才能产生指标。落实行动之后,才能有数据产生,运行完体系之后才能有结果,结果才能综合为报告。”马欣迎详解了其中严密的逻辑关系。建立像财务年度报告的管理体系,在这一逻辑之上,变得迫切,而且合情合理。

中远集团首先完成了指标体系,指标体系里包括GRI要求必须披露的过程指标、管理性指标、结果指标、用于相关性分析的指标等,以及满足国资委和一些企业社会责任机构的规定与要求,将这些要求进行汇总、分解并进行分析,拆分为700多项指标,这些指标全部要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流程,形成一个完整的架构。通过可持续发展信息平台将指标发放到各个部门,让每个岗位去执行。具体的操作则是借助内部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平台,登录这个平台后,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所管理的指标。各个部门承担的指标有所不同,例如节能环保室就要负责99个指标,是中远集团内部指标最多的部门,而有些部门只有两三个指标。

每一项指标都在流程里得到落实,最后将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结算,形成全面风险管理报告。

“我们现在已经积累了6年的数据,可以分析大致的趋势,如果没有这个可持续发展管理平台,那么每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会没有连续性。如果不进行管理创新,仅仅写出报告,那么就不能满足全球契约的要求。”马欣迎认为,作为企业管理700多项指标其实还远远不够。

六西格玛量化管理

2002年,GRI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更新为G2版,魏家福总裁认为其给出的报告框架对提升企业管理很有意义,于是要求中远集团研究发展中心跟踪最先进的研究方法,给出中远集团使用的可行性报告。然而2003年出来的结果却是中远集团无法按照GRI的要求来编写可持续发展报告,因为和大多数企业一样,中远集团也缺乏数据。于是魏家福总裁决定向GE公司学习,先做六西格玛,找到所有的数据源,学习用数据说话。六西格玛是一种流程改进工具,通过对流程的某一个环节、产生因素的数据进行改进,提高流程效率、降低差错率,能够找出流程当中的关键性指标,是企业管理当中比较现代的工作方法。

在改进中,中远集团发现原先的管理主线脉络不是很清晰,而所有的管理成效都取决于对风险的认知。“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企业是不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它都是存在的。”马欣迎坦言,中远集团开始把历史上发生的所有状况全部找出来,然后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应对重大不可接受风险,对不确定性进行量化管理,加以防范,把风险降到最低。风险虽然不能被完全消除,但是可以把波动降到最低点,保证收益的持续稳定。在公平和持续的基础上,合理分配资源。

中远集团找到了1500多个风险事件,按严格的风险评估方法,从岗位风险、流程风险进行分类评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数据分析。结论显示:2007年,由于中远集团处于市场高位,所以首要风险就是市场波动风险;其次是汇率和金融风险。现在这两个风险经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能量得到释放,资金风险等级提高成为最高的风险了,提出了“现金为王”的策略,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主要风险是变革的风险,要实施机遇管理。

每年的风险排序是不一样的,对风险事件的评估最终会形成数据和频谱图,得出精确的各类风险概率。比如2009年变革风险评估值的风险概率值3.18,影响程度是7.55,评估结果是风险偏高。

中远集团在整个经济危机全过程中的表现,检验了风险管理的效能。魏家福总裁在全球智库峰会上演讲时指出:“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刚刚显露之时,我们就成立了由本人担任组长的专题研究小组,该小组很快制定出来了应对危机、防控风险的重要决策。包括2008年1月份,我们就自动取消了126条新增散货船造船的计划。中国有句古语说得好:防患胜于防火,防灾胜于救灾。我们的提早行动为应对危机赢得了积极和主动。”而后经济危机时代对中远集团来说,则是要抢占并抓住机遇。魏家福坦言,“冬训的目的是择机进行反周期的操作,我们也在同时进行了认真跟踪研究,伺机‘抄底’。”

从2003年决定用GRI的要求来撰写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经过两年的努力,中远集团于了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中远集团2005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荣登联合国全球契约COP典范榜。当时还只有250多项个指标,2006年扩展延伸到了270多项,2008年则拆分到670多项,2009年进一步精确化达到了700多项。

“如果没有量化指标,就没办法跟先进的企业对标,那就不知道跟别人的差距在哪。”马欣迎说:“回头来看,很多地方还需要继续完善。随着联合国全球契约和GRI的要求不断提高会推动我们,向企业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数字化迈进。”

新闻链接

《WTO经济导刊》为医药百强企业提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培训

2010年1月29日,《WTO经济导刊》企业社会责任中心与中国药文化研究会合作,在北京举办了“医药百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培训”,中国药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王友智主持培训,《WTO经济导刊》主编、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副主任于志宏为参加培训的企业做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专题培训”,劳氏质量认证公司进行了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认证方面的情况介绍。

中国药文化研究会重视行业内企业社会责任建设,2009年4月举办了首次医药行业社会责任论坛,并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优秀医药企业颁发了“孺子牛奖”。今年4月18日,该会还将举办第二届医药行业社会责任论坛,并将推进医药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今年研究会的重要工作。此次研讨会也是药文化研究会的重要工作之一。

第3篇:社团个人总结报告范文

一、专项治理的范围

此次专项治理范围包括市总工会下属基层工会直属社会团体。

二、专项治理的内容

凡社会团体及下属机构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均属于“小金库”。重点是2008年以来各项“小金库”资金的收支数额,以及2007年底“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形成的资产。对设立“小金库”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应追溯到以前年度。

社会团体和公募基金会“小金库”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1.隐匿会费收入设立“小金库”;

2.截留行政事业性收费设立“小金库”;

3.截留捐赠收入设立“小金库”;

4.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

5.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等名义或以假发票、假合同等手段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6.虚列其他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

7.其他形式设立“小金库”。

三、专项治理的步骤

此次专项治理工作自本方案下发之日起截至2012年底基本结束,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组织部署(截至2012年9月底)

各所属社会团体要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高度,把专项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深入做好思想发动、方案制定和组织部署工作。

(二)自查自纠(截至2012年10月20日)

各所属社会团体要按照《意见》和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细化具体实施方案,及时有效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要按照《意见》和本方案要求,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认真扎实组织自查,自查面必须达到100%。对自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必须自觉纠正,把问题解决在自查自纠阶段。各所属社会团体负责人对本组织自查自纠情况负完全责任。各所属社会团体要向市总工会办公室报送自查自纠总结报告,并填报《所属社会团体“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报告表》(附件1)。各所属社会团体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要在报告表上签字确认,以承诺所报告情况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各所属社会团体要根据《所属社会团体“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报告表》,汇总填列《所属社会团体“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统计表》(附件2),并于2012年10月20日前将自查自纠总结报告和统计表报送市总工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总机关有关协会报市总财务部,各基层工会技协报市技协办)。

(三)重点检查(截至2012年11月中旬)

我会将于2012年10月中旬至11月底对各所属社会团体进行重点检查,请各相关组织狠抓落实,做好迎检准备。请各检查组于11月15日前将重点检查报告、工作总结及《所属社会团体“小金库”重点检查情况统计表》(附件3)报市总工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四)整改落实(截至2012年12月中旬)

各所属社会团体要针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一方面,要对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纠正到位;另一方面,要针对重点检查发现的问题统一处理、处罚、处分标准和尺度,依纪依法处理“小金库”问题,严肃追究责任人员的责任。在整改过程中要强化源头治理,完善制度,建立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四、专项治理的处理原则

市总对抽查中发现的“小金库”,将严格按照“依纪依法,宽严相济”的原则进行处理。

(一)对各所属社会团体自查发现的问题从轻从宽处理。凡自查认真、纠正及时的,对相关组织从轻、减轻或免予行政处罚,对有关责任人员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对自查出的“小金库”,要如数转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依法进行财务、税务等相关处理。

(二)对在抽查中发现的“小金库”,除依法进行财务、税务等相关处理外,还将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对设立“小金库”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中的共产党员,将依照《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严肃追究责任。

(三)对在专项治理工作中走过场的单位和组织,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对问题严重的,将依据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四)对在自查和抽查工作中弄虚作假、对抗检查、拒不纠正、销毁证据、突击花钱、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或在重点检查中发现“小金库”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理。对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五)《意见》下发后再设立“小金库”的,对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要严肃处理,按照组织程序先予免职,再依据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六)对在抽查中发现的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五、专项治理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

此次专项治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统一部署实施。各所属社会团体要根据今年“小金库”治理工作任务,及时调整充实专项治理领导机构成员,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切实加强对“小金库”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应抽调干部专人负责专项治理日常机构工作,认真抓好本单位组织“小金库”治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坚持分类指导,突出工作重点

各所属社会团体要特别注重自查自纠和整改落实阶段的督促指导,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促进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对工作组织领导不力、自查自纠和整改落实不到位的,及时给予批评并责令整改。

(三)拓宽举报渠道,落实奖励政策

各所属社会团体要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注意发挥网络举报作用,拓宽举报渠道。要认真做好举报的受理工作,建立举报登记和查处督办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做到件件有交待、事事有着落。要认真执行工作保密制度,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依纪依法从严惩处。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查实的设立“小金库”金额,给予3%-5%的奖励(市本级为5%),奖金最高额为10万元,由同级财政负担。

第4篇:社团个人总结报告范文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

1922年5月1日至6日在广州召开。

1922年4月10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出通告,邀请全国各工会派代表到广州,参加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起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大会于5月1日至6日召开,与会代表173人,代表着12个城市、110多个工会、34万有组织的工人。代表中有共产党员,也有国民党员、无政府主义者以及无党派人士。大会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的政治口号,通过《八小时工作制》、《罢工援助》和《全国总工会组织原则》等决议案。大会决定,在全国总工会成立以前,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全国工人组织的总通讯机关。

【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

1925年5月1日至7日在广州召开。到会代表281人,代表166个工会,54万多会员。中共中央向大会发了贺信。大会通过了《工人阶级与政治斗争的决议案》、《经济斗争的决议案》、《工农联合的决议案》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总章》等30多个文件,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大会选举组成了全总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推举林伟民为委员长,刘少奇、邓培和刘文松为副委员长,邓中夏为秘书长兼宣传部长。大会还决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加入赤色职工国际。

【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

1926年5月1日至12日在广州召开。到会代表502人,代表全国699个总会和分会的124万多会员。中共中央向大会致祝词。邓中夏致开幕词,李立三致闭幕词。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职工运动的发展及其在国民革命运动中之地位报告的决议》、《中国职工运动总策略决议案》、《劳动法大纲决议案》等30多个文件。大会选出了全总第三届执委35名、候补执委17名,选举苏兆征为全国总工会委员长、刘少奇为秘书长。

【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

1927年6月19日至28日在汉口召开。到会代表420人,代表全国280万有组织的工人。大会由李立三致开幕词,刘少奇作全国总工会会务报告。中共中央向大会发了贺信。信中明确这次大会的任务是:工人阶级要领导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向共同的敌人作战。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决议案》、《国民革命的前途和工会的任务》等13个决议案,选出 35名第四届全总执委和20名候补执委,选举苏兆征为委员长,李立三为秘书长。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及苏、英、法、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与会。

【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

1929年11月7日至11日在上海秘密举行。到会代表29人,代表39800余名赤色工会会员。中共中央向大会发了祝词。项英代表全国总工会作了报告。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工人斗争纲领》、《工会组织问题决议案》、《工农联合决议案》等12个决议案及《告红军将士书》、《致赤色职工国际及世界各国工人书》等13项电文。大会选举了全总第五届执行委员27人和候补执委18人,选举项英为委员长,林育南为秘书长。

【全国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

1948年8月1日至22日在哈尔滨召开。到会代表518人,代表全国有组织的工人283万余人。中共中央向大会发来祝词。李立三致开幕词,朱学范致闭幕词。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关于国民党统治区职工运动报告的决议》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章程》。大会决定恢复并重建中华全国总工会,选举产生了全总第六届执委53人、候补执委20人。选举陈云为全国总工会主席,选举李立三、朱学范、刘宁一为副主席。1949年5月30日,全总常委扩大会议推选刘少奇为全总名誉主席。

1953年4月13日,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六届执行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把即将召开的“中国第七次全国劳动大会”改称“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3年5月2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到会代表830人,代表全国 1020万会员。大会由刘宁一致开幕词,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致词,赖若愚作工作报告,刘长胜致闭幕词。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工会工作的报告》、《关于修改中国工会章程的报告》等决议。大会选举出全总七届执委99人,候补执委42人。赖若愚当选为全总主席,刘宁一、刘长胜、朱学范当选为副主席。还选举了主席团委员24人、推选了书记处书记8人。刘少奇继续担任全总名誉主席。国际工会组织和各友好国家工会组织的代表与会。

这次大会总结了全国第六次劳动大会以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全国工会工作的经验,确定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的工作的任务是:团结全国人民,积极地完成国家经济建设计划,为逐步实现国有的工业化和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斗争。

【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7年12月2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到会代表989人,候补代表100人,代表全国1360万会员。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出席了开幕式。大会由刘长胜致开幕词,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致祝词。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作关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报告。赖若愚代表全总作工作报告,朱学范致闭幕词。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工会工作的报告》、《关于修改中国工会章程的报告》和《中国工会章程》等决议,选举出全总八届执委137人、候补执委69人、主席团委员31人,推选了书记处书记10人,选举赖若愚为全总主席,选举刘长胜、朱学范、许之桢、陈少敏(女)为副主席。国际工会组织和各友好国家工会派代表团与会。

【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978年10月11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到会代表1967人,代表全国5000多万会员。大会由马纯古致开幕词,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大会致词。倪志福作工作报告,朱学范致闭幕词。大会通过了《中国工会工作报告》、《关于修改中国工会章程的报告》和《中国工会章程》,选举出全总九届执委193人、候补执委85人、常务委员29人,推选了书记处书记7人、候补书记4人。倪志福当选为全总主席,朱学范、马纯古、康永和、黄民伟、陈宇、宋侃夫、王崇伦、韩荣华、刘玉娥(女)、章瑞英(女)为副主席。

【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3年10月19日至29日,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到会代表1998人、特邀代表 328人,代表全国7300多万工会会员。李先念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向大会致词,倪志福作题为《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扬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的工作报告,顾大椿同志致闭幕词。大会就工作报告作出了相应的决议,通过了新的《中国工会章程》,选举出第十届全总执委241人、候补执委83人、主席团委员34人,推选了书记处书记11人。选举倪志福为全总主席,顾大椿、尉健行、罗干、王崇伦、章瑞英(女)、王家庞、蒋毅为副主席。大会表彰了先进基层工会、先进工会小组和优秀工会工作者、优秀工会积极分子。

大会宣布了关于表彰115个先进基层工会、990个先进工会小组和9954名优秀工会工作者与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的决定,并向受表彰者的代表颁发奖旗、奖章和证书。这样大规模地表彰工会先进集体和工会先进工作者,在工会全国代表大会史上是第一次。

【中国工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8年10月 22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到会代表1516人、特邀代表 282人,代表全国9300多万工会会员。赵紫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致词,倪志福作工作报告,朱厚泽致闭幕词。大会通过了《推进工会改革团结亿万职工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工作报告、《关于 (中国工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的决议》和《中国工会章程》等决议、决定。选出全总十一届执委229人、主席团委员19人,推选出书记处书记10人。倪志福当选为全总主席,朱厚泽、王厚德、陈秉权、章瑞英(女)、郑万通、李容光、李沛瑶为副主席。大会表彰了模范职工之家、优秀工会工作者和优秀工会积极分子。

【中国工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3年10月24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到会代表1600人、特邀代表296人,代表了全国2亿职工和1.0322亿工会会员。江泽民到会作重要讲话,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致词,朱镕基作经济形势报告。倪志福主持大会,张丁华作题为《团结动员全国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尉健行致闭幕词。大会通过了关于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关于财务工作报告和经审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出全总十二届执委241人、主席团委员34人,推选出书记处书记10人。尉健行当选为全总主席,张丁华、杨兴富,李奇生、刘珩、江家福、张国祥、方嘉德、薛昭鋆(女)、滕一龙为副主席。大会表彰了基层工会模范职工之家、工会小组、模范职工小家和优秀工会工作者、荣誉工会积极分子。

【中国工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8年10月19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859人.其中特邀代表207人。这次大会是本世纪召开的最后一次全国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是中国工运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盛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团结动员各族职工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奋斗。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工作报告》、《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财务工作报告》、《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二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会议还表彰了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优秀工会积极分子、荣誉工会积极分子、模范县(市区)工会、先进县(市区)工会。

大会经差额选举产生了由于连水等258名同志组成的全总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等额选举产生了由于子成等41名同志组成的全总第十三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在随后举行的全总十三届一次执委会议上,选举产生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团成员由主席、副主席和主席团其他委员组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尉健行再次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张俊九、卢展工、李奇生、刘珩、张国祥、方嘉德、倪豪梅、尤仁、王东进、徐锡澄当选为副主席,王焕惠等26人当选为主席团委员。全总十三届一次主席团会议推选张俊九为全总书记处第一书记,卢展工、李奇生、张国祥、方嘉德、倪豪梅、徐锡澄、纪明波、周玉清、苏立清、董力为书记处书记。在全总十三届一次经费审查委员会议上,李永安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于心怀当选为副主任。

10月26日,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人接见了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工会十三大代表并进行座谈,指出在跨世纪的征程上,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人翁作用和伟大力量。

【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3年9月22日至26日,中国工会十四大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1600多名,特邀代表253名,列席代表23名,代表着全国1.34亿会员。曾庆红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致题为《我国工人阶级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祝词。王兆国作题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的报告。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四届执行委员会。在十四届一次执委会议上,王兆国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张俊九、孙宝树、周玉清、王东进、苏立清、张榕明、王瑞祥、徐振寰、陈秀榕、徐德明、黄彦蓉当选为副主席。2005年12月,孙春兰当选为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2003年9月28日,胡锦涛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工会十四大部分代表座谈,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也必然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工人运动的主题。

【中国工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8年10月17日至21日,中国工会在北京召开了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上,1800名代表出席,特邀代表289名。代表党中央致题为《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祝词,指出工人阶级一定要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崇高使命,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充分展现主人翁风采,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建功立业,强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王兆国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会议选举王兆国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孙春兰、乔传秀、徐振寰、马培华、孙宝树、陈秀榕、黄丹华、张鸣起、倪健民、王炯、陈荣书、尔肯江·吐拉洪为副主席。

10月21日,胡锦涛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工会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要求工人阶级成为继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的时代先锋,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楷模。

【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3年10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了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00多名代表和近百名特邀代表出席大会,代表全国2.8亿工会会员。刘云山代表党中央致题为《在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中铸就工人阶级新辉煌》的祝词。李建国作题为《高举旗帜、改革创新,团结动员亿万职工在实现中国梦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的报告。

第5篇:社团个人总结报告范文

[摘要]:在两分开以前,报纸都是宣传和经营合为一体,这种结构模式造成报业采编和经营互相干扰。 中国 的报纸还同时承受着 政治 压力、社会压力和市场压力,自身功能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在报业产业已经从过去狭隘的报纸经营 发展 到现在的经营报纸的前提下,采编和经营越来越难以分开。准确地把握两分开的管理体制,要坚持互利双赢和统分结合的原则。

报业是一个具有双重属性的产业,一方面,报纸反映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另一方面,报纸也是一种产品,有一定的市场价值,要进入流通领域,具有商品属性。因此,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不管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在报业管理体制的设计上,大体都采用编辑和经营两分开的模式。但由于社会制度和具体国情不同,在实行两分开的原因和两分开的内涵上表现出很大不同,我们这里就此来考察中国的情况。

一、实行两分开管理体制的原因

柳斌杰同志在全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座谈会上讲话时说,“在微观上把文化、新闻出版单位,按照两种性质分开,区分为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和经营性的 企业 单位,这也是了不得的进步,以前我们总是把它们绞合在一起,说是事业不给钱,说是企业不放权,两不像。现在我们可以把它们明确地分开了。性质决定体制,体制决定机制,性质一分开,后面的事就一通百通了。” 讲话为我们考察中国报业实行两分开管理体制的原因和必要性提供了线索。Www.133229.COm

第一,在两分开以前,报社或报业集团的每一个报纸都是宣传和经营合为一体,这种过于强调“块”的结构模式虽然有利于在局部范围内经营媒体,但不利于整体的统一。尤其是对于报业集团而言,宣传和经营都分别集中在一个个独立的报刊社,集团在总体上成不了系统。这需要在纵向上进行“条”的梳理,即对报业集团的业务进行划分,形成宣传和经营两大系统,将“条”和“块”结合起来,报业集团才真正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第二,在两分开以前,报业采编和经营互相干扰:一方面,报社经营管理的功能依附于采编的功能,经营系统完全被纳入到报社行政管理的体系内,经营部门的领导被定为处级干部,报业内部缺乏专业性的经营人才。经营活动的事业化,使经营行为完全与市场脱节,极大地限制了报业的产业活力;另一方面,报业集团作为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但是,报社发展的资金需要越来越大,社领导要拿出相当大的精力搞经营,宣传的力量难以集中。况且编辑记者往往要承担经营的责任,经营的利益驱动很容易惟利是图,干扰舆论导向,将社会效益弃置一边。

第三,如果把中国的报纸分成三类,即政治性报纸、事业性报纸和企业性报纸, 那么,这些报纸应该分别承受政治压力、社会压力和市场压力。但在两分开以前,中国的报纸要同时承受着这三种不同的压力。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做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又要对社会公众负责,发挥着类似于西方公共媒体的功能,坚持社会效益第一, 经济 效益第二的方针,同时还要像一般性的企业单位一样进行市场化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样的压力在世界报业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合适的压力可以成为动力,但不恰当的压力却是发展的紧箍咒。长期以来,中国的报纸不但没能三者兼顾,而且本身应有功能的发挥也受到了限制,政治性报纸(党报)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小,事业性报纸(都市报、晚报)的发展遇到体制性障碍,企业性报纸(科技类和专业类报纸)的赢利能力降低。

实行分类管理,将宣传和经营在业务上分开,成了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双赢。两分开后,集团的宣传管理系统可以集中精力办报,使报纸真正做到导向正确,贴近群众、贴近实践、贴近生活,读者喜欢,而赢得了读者就赢得了市场,这为报业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营管理系统可以大刀阔斧进行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经营将越来越专业化、 科学 化,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会为办报提供充足的资金。

二、两分开管理体制的内涵

对报业集团两分开的管理体制要在三个层面上来理解,首先,是在国家层面上。基于文化的双重属性,党的十六大把文化单位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公益性的事业,即为公共事业服务、隶属于国家的一些事业性质的部门;另一类是经营性的产业,它以生产的产品上市,通过市场实现它的价值。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继续以事业体制来管理,坚持政府主导,搞活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经营性的产业要求按照 现代 企业制度进行体制的创新。国家对这两类不同的文化单位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就报业而言,非赢利性的机构主要是指党报、党刊,它的主要任务不是参与市场经营,而是主要为党和国家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服务。政府将确定正确的宣传政策导向,同时保障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设备与人力等资源;除了党报、党刊以外的报纸、期刊,基本上都要分期分批地转制为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内部管理体制、领导机构和运行机制的改造,成为一个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事实上,国家是按照意识形态属性的强弱对报业进行划分,对意识形态属性明显的报刊,党和国家要严格控制。而对那些意识形态属性不强的报刊,国家将逐渐方开,如现在已经开始对一些科技类和专业类报刊进行整体转制试点工作。

其次,在集团的层面上。在关于公益性性事业单位和经营性企业单位两分开的政策指导下,国家对报业集团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对新闻媒体的宣传、经营业务进行科学划分,实现宣传与经营两分开,抓好宣传,搞活经营”。(刘云山语)报业集团按照“报纸宣传与报纸经营业务分开,新闻采编队伍与经营管理队伍分开”的要求,着手对集团管理体制进行改造,让采编系统和经管系统在体制上分离,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组织系统。采编系统以行政命令为主要管理手段,经营系统以市场为主要调节手段。重点做好对可经营性资产的剥离工作,将集团内除了新闻宣传业务单位外,属于产业经营性质的发行、广告、印刷、物业、投资等单位,全部分离出来,改制为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国有独资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报业集团的资产进行分割和评估,属于经营性的资产全部置入集团公司或相关子公司,相关员工全部转换劳动关系,变“事业人”为“企业人”、“社会人”。

最后,在单个媒体的层面上,设立媒体经营公司,作为报业经营主体,在业务关系上,与采编分离,独立经营,但在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机制上,媒体公司将采编和经营统一于一体,为报业经营的高效运行和报纸经济价值的充分实现建立了组织基础。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钱江晚报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2003年12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注册成立了钱江晚报有限公司,这是国内首家将报名直接用作公司名的媒体公司,媒体公司依托媒体独立开展经营,统筹运用媒体资源,通过对采编、印刷、发行和广告等环节的协调,将报刊从策划、生产到进入流通的全过程,统一在其战略思想指导之下,形成整体营销。

概括地讲,两分开的报业管理体制,就是在由出资人对报纸的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部门的干部人事、资产财务、考核监督等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将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在人员、机构方面彻底分离,做到业务不混合,人员不混岗。但两者之间要互相负责,一方面,采编部门负责宣传,办好宣传主业,为经营业务提供内容支撑,创造优质经营载体;另一方面,经营公司负责经营业务,为宣传业务提供经费支撑,承担媒体经济保障责任,形成宣传和经营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

三、两分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将宣传和经营彻底分开,彼此互不干涉,就可以做到:宣传系统用事业单位的传统体制来运作,就能够守住阵地,掌握舆论控制权;经营系统剥离出来以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就可以将报业做大做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事实上远没有这么简单,在报业产业已经从过去狭隘的报纸经营发展到现在的经营报纸的前提下,采编和经营越来越难以分开。一方面,“经营部分”不能离开报纸“编辑部分”。报纸剥离出来的发行、广告、印刷等经营性资产,如果失去了报纸这个载体和资源,这部分资产及其经营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例如发行和广告就与采编密不可分,报纸办得好,读者多,发行量大,广告营业额就增加,反之,板着面孔办报,读者不喜欢,发行量就会降低,广告也会受影响。因此,离开了报社,发行、广告、印刷等所谓经营性的企业就只能成为一般性的企业,毫无优势可言。可见,经营性资产的核心并不是其本身,而是采编部分。现在,许多业外资本想投资报业,考虑的也不是所谓的经营资产,而是核心的采编业务。

另一方面,“经营部分”对“编辑部分”的影响也很大。如果将“经营部分”彻底分离出去,“编辑部分”正常运行所依赖的 经济 基础就没有了,只能靠财政拨款或基金供养,而这是中央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我们进行报业体制改革所要革新的内容。“经营部分”对“编辑部分”的影响还不只如此,报纸的内容也会受到“经营部分”的控制。随着

此外,我们原来设想的按照意识形态的强弱对报刊做区分,让意识形态强的报刊保持事业体制,而让意识形态弱的报刊转制为 企业 ,认为这样就可以掌控舆论导向。其实,这种想法也过于简单,如果我们把意识形态强的报刊看成是主流文化的代表,而把意识形态弱的报刊看成是大众文化的代表,那么,就不单单是只有前者才会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后者也一样,而且可能更巧妙,效果更好。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对此有过精彩的论述,是值得我们聆听的清醒之音。尤其是在今天,中国的娱乐、休闲类的报刊很多是外方资助或是境外的舶来品的时候,这种警惕就显得很必要了。

四、正确把握两分开的管理体制

在 现代 的报业经营活动中,编辑部门和经营部门是两个权责分离又相互依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劳动最后通过发行量和广告额一起得到验证,二者互为资源,互为因果,缺一不可,本质上不能截然分开。它们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应该正确地处理宣传和经营二者之间的关系,准确地把握两分开的管理体制,要坚持如下原则:

(一)互利双赢的原则

在报业的 发展 中,采编和经营同样重要,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因此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 科学 的利益机制,让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双赢。事实上,双赢的指导思想是有客观基础的。一方面,报社的发展需要更新设备,进行员工培训,创办新的报纸,这些都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两分开后,这些费用和开支都要由集团公司来提供。集团公司董事会必须把报社的经费开支作为优先考虑的项目列入年度预算,经报业集团党委审批。由于集团党委的大部分成员是报社编委会成员,这就充分地保障了报社能够从集团公司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使报纸的宣传工作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集团公司主导下的经营系统的主营业务都是围绕着集团的报纸展开的,报纸的采编系统的运行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经营业绩的好坏。因此,集团公司会全力支持报社的发展的。宣传和经营事实上已经形成了“荣辱与共”的利益统一体。

宣传和经营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共同促进报业集团的发展,具体可 参考 如下的业务模式:集团公司每年年初统计测算出上年集团各报广告收入额、广告价格和广告版面数等重要参数,以宏观经济和报纸广告行业的变动趋势为参考,提出本年度集团各报广告创收计划、广告价格及相应的广告版面计划。在此基础上,集团公司与报社签定委托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是报社保证为集团公司提供所属各报广告版面的数量,集团公司保证为报社提供预算中确定的采编经费及发展投入。集团公司再与广告公司签定广告合同,合同中要明确广告公司集团各报的广告版面、广告价格和费用等重项目。如果遇到在规定版面以外的广告加版的情况,广告公司要向集团公司提交加版申请,由集团公司进行经济测算,与报社协商,确定加版方案。若加版挤占了新闻版面,集团公司要给报社适当的经济补偿(可为广告加版收入的一定比例)。

(二)统分结合的原则

经营的业务、机构和人员从报刊中剥离出来以后,如果不能协调统合好,就会造成宣传和经营两张皮,互相推委,互相指责,影响报业集团整体优势的发挥。因此,正确把握两分开的管理体制,就要坚持统分结合的原则,树立整体优化的意识,将宣传和经营的各个部分协调、配合好。要正确地处理好集团运行中的统分关系,在两分开的基础上实现分中有合,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报社要集中精力搞好宣传,但同时也要承担利润指标,其工资总额随利润增减上下浮动。报社完成利润指标并不是直接去经营,而是通过全力办好报纸,为扩大发行、增加广告收入创造条件;抓好内部管理,降低成本费用;选择好的广告、发行、印务等公司,争取最佳经营业绩。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在体制改革中实行“一本帐”和媒体总编辑兼任公司董事长的做法,这两点是统分结合的重要体现。“一本帐”是指不管实际帐务如何处理,也不管 法律 主体如何划分,集团对“一媒体”和“一公司”合并后的主体进行考核,这是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的财务基础。总编辑兼任董事长是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组织保障。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做法是,除了集团由编委会和经委会分别负责集团的采编、经营业务外,各报刊对宣传和经营工作负总责。日常运行中侧重采编工作,属于经营工作的广告、发行等由集团专业公司。具体做法是将报刊部门视作基本生产单位进行考核,让它对报刊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总负责。同时,由报刊编委会与集团广告、发行等经营部门以契约的形式,确定经营业绩、费率及双方合作事项。这样做,既赋予了报刊明确的经营权责,同时又充分发挥集团采编部门及广告、发行部门专业分工的优势,达到资源共用、利润共享、风险共担。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做法是正确地理解了两分开管理体制,符合党和政府所说的两分开应该是在报业的同一经济利益主体内,对同一产品生产过程的生产与销售的专业化分工的精神。报业集团公司作为经济利益主体和市场主体,应该是包括编辑部分在内的全部,而不仅仅是剥离出来的部分经营性资产。很明显,如果不把报纸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来管理和经营的话,实际运作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宣传部分和经营部分要合力并举,协同配合。如两分开之后的发行工作就是这样,因为发行量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办报质量,因此报纸的总编辑(或编委会)仍要对发行量负责,报纸发行量仍要作为考核总编辑(编委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发行部门实行公司化运作后,集团公司每年年初与发行公司签定承包合同,对集团各报的发行量、发行费率及奖惩条款做出明确规定。而发行公司除了依靠市场手段办发行以外,报纸原来的发行手段(党委文件、宣传部门协助、宣传促发行等)也要坚持,也就是要建立发行公司董事会与报纸编委会的联系协调机制,行政命令和市场调节两股力量向一处使劲,最终实现宣传和经营的双赢。

总之,报业企业要实现经济目标,除了良好的经营管理和产品营销策略外,最关键的在于产品质量,即采编部分能否及时、准确地提供给读者客观、公正、有价值的信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不仅仅是我们要追求的一个目标,也是报业发展的一种内在本质规定性。两分开的管理体制力图通过采编和经营在业务上独立但不分离的运行模式,使中国报业的发展从过去的“编报纸”转向“经营报纸”,由过去单纯的生产型体制转变为市场机制型体制,最终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与报纸承担社会责任的最佳结合点。

[参考 文献 ]

[1] 李良荣:《中国传媒业的性质定位和制度创新》,《南方电视学刊》,2004年第2期。

第6篇:社团个人总结报告范文

下午 代表报到

晚上 7时整,省委举行“两会”党员代表、委员会议

1月20日(星期二)

上午 一、代表团全体会议

1.推选代表团团长、副团长和临时党支部书记、

副书记、委员

2.审议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草案、大会议

程草案

3.代表团团长就审议《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

进条例(草案)》作有关情况的说明

(上述三项进行完毕后,可安排代表交流履职经验)

下午 一、2时30分举行预备会议

1.选举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

2.通过大会议程

(预备会议结束后,接着召开大会,表彰代表优秀 议案建议,交流代表履职经验)

二、主席团举行第一次会议

1.推选主席团常务主席

2.推选大会执行主席

3.决定会议日程

4.决定大会副秘书长

5.决定议案截止日期

6.决定大会表决议案办法

7.提出《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 议选举办法(草案)》,提请代表酝酿、讨论

1月21日(星期三)

上午 9时整大会开幕

1.李强省长作政府工作报告

2.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永昌作关于《浙江省社

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草案)》的说明

下午 代表团全体会议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

1月22日(星期四)

上午 代表小组会议

1.酝酿、讨论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选举办法草案

2.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

3.审议《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草案)》

下午 一、代表小组会议或代表团全体会议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

二、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预算专题审查会

三、法制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晚上 6时30分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

1.听取各代表团关于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

预算报告以及《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

(草案)》情况的汇报

2.听取《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

议选举办法(草案)》酝酿、讨论情况的汇报,通

过选举办法草案,提请大会表决

1月23日(星期五)

上午 9时整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1.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茅临生作省人大常委会工

作报告

2.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

作报告

3.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云龙作省人民检察院工

作报告

4.通过《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

议选举办法》

(1月23日中午12时整为议案截止日期)

下午 一、代表团全体会议或代表小组会议

1.推荐监票人人选

2.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二、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晚上 6时30分主席团举行第三次会议

1.提出候选人名单,交全体代表酝酿、讨论

2.决定大会监票人

3.提出大会总监票人名单草案,提请大会表决

4.听取和审议法制委员会关于《浙江省社会养老 服务促进条例(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决定将

《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

提请各代表团审议

1月24日(星期六)

上午 一、代表团全体会议或代表小组会议

1.酝酿候选人名单

2.审议省人大常委会、省高院、省检察院等3个工

作报告和《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草 案修改稿)》

下午 一、代表小组会议

审议省高院、省检察院2个工作报告

二、法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晚上 6时30分主席团举行第四次会议

1.听取各代表团关于审议省人大常委会、省高 院、省检察院3个工作报告情况的汇报

2.通过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计划、预算的2个审 查报告

3.提出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等6个决议草案,提请

代表酝酿

4.听取法制委员会关于《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

进条例(草案修改稿)》修改情况的说明,通过条

例草案表决稿,提请大会表决

5.通过关于议案处理意见的报告

1月25日(星期日)

上午 一、代表小组会议

酝酿各项决议草案,继续审议省人大常委会、省

高院、省检察院等3个工作报告

(各项候选人的提名截止时间为2015年1月25日

上午8时整)

二、11时整主席团举行第五次会议

1.通过正式候选人名单,提请大会选举

2.通过各项决议草案,提请大会表决

下午 一、2时30分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1.通过大会总监票人

2.选举1名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

2名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3.通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等6个决议

4.通过《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

二、会议闭幕

注:主席团常务主席可以根据会议进展情况,对日程安排作适当调整。

第7篇:社团个人总结报告范文

截至目前,全国仍有7家省级报社(5个自治区和江西、青海)没有成立报业集团,地处西南的广西是其中之一。但有消息透露,广西日报社目前正在积极筹建报业集团,他们是否已具备成立集团的条件?目前的生存状况如何?对集团化有什么打算?还存在哪些困难和不足?为此,笔者走访了广西日报社。

广西日报社目前旗下拥有六报三刊一网站,全社资产总额达4.86亿元,净资产3.86亿元,2005年报社本级核算4.07亿元,税前利润0.92亿元,上缴税金1.0082亿元。全社(在编)正高、副高、中级专业采编人员分别占采编总数的5.2%、31.99%、32.8%。报社已在全区建立了108个发行站,市县乡镇四级发行网络基本建成,并在原发行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了南国物流公司,又投资2.5亿元新建了现代化印务中心,这将成为报社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以上数据看,广西日报社是具备成立集团的条件的,但与东中部地区相比,报社现有经济实力仍偏弱,报社收入基本依靠广告,谈不上多元经营。鉴于此,报社领导班子一致认为,报社的中心任务仍是做大做强自身实力,在成立集团时不搞翻牌公司,必须立足实际,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力争在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等软环境建设上展开新一轮改革,建立一个既符合本地区发展实际,又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务实、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而推动报社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建设符合区情的报业集团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

实行宣传和经营“两分开”,是党中央对报业集团改革的思路:即把采编系统和经管系统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组织体系,采编系统实行行政管理,经营系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企业管理,双方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协作机制,以办报为主业,突出母报核心地位。

和许多省级报社一样,广西日报社一直在做着与先进报业集团接轨的努力。报社现行管理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实行党委会和社务委员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工作模式。党委是报社的领导核心,社委会是报社集体领导的最高决策机构。报社实行宣传、人事、财务、资源统一管理,广告、发行、物资统一经营,各报编辑业务由分管副总编负责,社长亲自抓经营,由一位助理巡视员协助执行。通过一系列内部整合,报社已形成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块负责、统分结合、编营分开的管理格局,分工明确、协调合作,为日后向“两分开”过渡奠定了良好基础。

针对报业集团内部产权关系不清造成的集而不团、过度分权或过度集权的现象,中央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意见中提出了“重塑市场主体”的目标要求。根据中央精神,广西日报从实际出发,拟成立集团时实行经营性产业“剥离转制”,即集团主体属事业法人,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独立核算;集团下属少数不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宣传任务的单位和经济实体,实行企业法人。在组织架构上,形成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清晰、层次分明的紧密层(由集团全资或控股的子报刊、网站和经济实体构成,不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松散层(由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参股分红的报刊和经济实体组成)报业经济组织架构。在集团内部,下设编辑委员会和经营委员会等职能机构,实行“两分开”,既保证集团统一管理、统一决策、监督各部门职权的权威性,又保证子报刊、子公司作为集团利润中心应有的自主性、灵活性和积极性,力争做到“统出合力、分出活力”,保障集团整体高效、协调运作。

整合报业产品资源建立健全核心运营机制

1.优化报刊结构,差异化竞争,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报社品牌影响力和综合覆盖面

报业集团的实质是规模、整合、高效,广西日报社这几年正是按照集约化的思路,通过市场机制兼并接收外部报刊资源,优化下属各报产品结构,形成以党报为龙头,各报协同作战的一体化格局。

党报广西日报是报系的母报、龙头,立足在时政新闻、主流新闻、权威政策解读上做文章,尤其注意借助重大题材报道形成新闻强势,彰显党报的品牌力量。市场化操作的都市类晚报南国早报在南宁市一报独大,在西部同类报纸中排名第五,是广西日报社重要的产业支柱和利润来源。当代生活报也是面向南宁市民的都市生活报,但立足从“生活、消费”角度入手为市民提供实用资讯,在广告上与早报形成错位,早报主打高端品牌,生活报则注意吸引低端客户,成功遏制了同城其他都市类报纸的广告份额。今报是报社异地办报的结果,主要在柳州发行,时政新闻以柳州为主,其他版面与早报共享资源,是开拓异地广告的渠道。健报是报社接手创办的一份周报,原为人民保健报,定位为健康时尚类专业报纸,更多使用流行元素,创办不到一年,市场效果不明显。“广西新闻网站”由报社原有网站和政府网桂龙网合并而来,2006年元旦刚成立,目标是建成广西的门户网站,目前处于起步阶段。

2.健全用人机制和考核分配机制,提高报业核心竞争力

报纸的内容品质和采编人员素质是现代报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发挥这种竞争力的抓手就是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经过历次改革,广西日报社已初步建立起灵活高效的管理模式和考核淘汰机制,薪酬分配直接与部门和个人的绩效挂钩。在采编管理模式上,报社坚持“版面带动、编辑为主、畅通高效”的原则,优化版面和人员资源配置。各报按版面配置采编人员,根据版面调度采编力量。版面内部实行以编辑为主的编采合一制,强化编辑策划意识,便于记者编辑交流沟通,提高版面整体协调性;在协调机制方面,建立采前会、编前会、专题报道协调会制度,保证采编各环节合作畅通高效。

考核分配机制方面,除对采编人员工作量进行量化考核以外,还建立了对见报稿件和版面的质量评估体系,与分配直接挂钩。如把稿件和版面按ABCD四个级别来评定等级,评委主要由总编、副总编和资深业务人员组成,每天每月都评,月底按级别兑现奖金,完不成则按差错大小扣罚奖金。每月对主编和普通记者编辑都规定了一定数额的A稿A版任务,每季度审核一次,如未完成,除扣罚当事人奖金以外,还相应扣罚当值主编、编辑部主任、主管老总的奖金。考核条款细致明确,易于操作,激发了员工的写稿积极性,普遍增强了质量意识,对提高报社整体竞争力是很好的促进。

围绕传统经营项目 夯实经济基础

在报业主体经济壮大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经营是做大做强报业经济的基本思路。但囿于经济实力,广西日报目前还不可能实现“跨行业、跨媒体、跨区域”多元经营,此外,报社长期以来缺乏专门经营人才也是制约报业经济壮大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报社只能立足主业,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通过对广告、印刷、发行、信息服务等主体领域进行深度开发,创造出更多附加价值,以此带动产业发展。

报社实行广告、发行、印刷统一管理,在广告经营策略上,采取整合营销手段,对五报一网广告实行“套餐销售”,避免价格战,提高联合竞争力,在当地平面媒体广告市场上基本形成垄断,2005年在全国平面广告下滑的大背景下,广告收入基本与上年持平,将近2.6亿元。发行方面,所属报纸全部自办发行,尤其是解决了边远地区党报的投递时效问题,实现了全区市县居民当天能看报的良好社会效果;管理上,确立发行量与广告量的黄金分割点,降低无效发行;严格报纸流向管理,减少浪费现象;利用社会力量健全发行网络、合办车队,实行赠礼招标采购,降低发行成本;严格报款回笼制度,防止报款拖欠。由于措施严格、管理到位,报社年发行收入一直稳定在七、八千万左右。印务方面,原有印刷业务单一,高峰期报纸印力又不足,今年刚兴建的现代化印务中心,将大大拓展商务印刷业务,提高印刷生产经营能力。

困境与不足

1.广西日报社抓住此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机会成立集团,目的就在于深刻改造现有体制机制,重塑新型报业市场主体。转制中虽然可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但在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报社需要付出巨大的转企成本,如果没有一定的政策支持,是难以实现的。

2.报社经营人才奇缺,管理不到位。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对报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引进和大力培养专门经营人才,建立健全以成本核算为中心的报纸生产和经营管理系统是报业经营的关键。报社亟待建立一个以财务为中心、涵盖采编、广告、发行、印务、物资、人事、技术、经营、客户、决策等各个环节,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全程、即时、有效监控的报纸生产和经营管理系统。

3.数字化、信息化平台尚未完善,各部门互动性不强。报社虽建有内部稿库和网站,但各报新闻信息基本不共享,新闻信息资源无法得到深度挖掘、二次销售,网络信息的增值服务也没有开发出来。数字化、信息化是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报社内部建立集新闻信息采、编、发、管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平台,有利于实现全社新闻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和互动编辑;外部可依托报社现有数据库,打造多种渠道的数字媒体服务平台,形成一条完整的信息产业链,为公众提供信息资源服务。

第8篇:社团个人总结报告范文

根据确保报告质量的六个原则,宝钢的报告平衡性、可比性和可靠性显得不足。在平衡性方面,缺乏可持续发展背景的介绍,没有对企业或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描述,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计划没有披露;在可比性方面,环境绩效指标有历年数据的对比,但没有与行业或基准指标的对照,在社会或经营方面,指标体系较不完整;在可靠性方面,没有在报告中披露如何选择报告的内容、如何获得必需的信息、内外部的评价与审验声明等。安赛乐对社会责任议题的披露是年度报告的一个部分,缺乏一份完整社会责任报告所应有的结构体系。尽管安赛乐实际上有很好的社会责任表现,但如果根据确定报告质量的六个原则来进行评价,都存在着不足,这说明报告的篇幅对报告质量有着明显的影响。同时,两份报告在绩效的披露方面,都缺乏经济绩效的指标,没有说明经济环境与企业经营之间的互动关系。

宝钢的报告是依据G2来编制的,结构安排总体较为规范和具有逻辑性,而安赛乐的报告相比较缺乏逻辑性。在外观设计上,宝钢的报告版面设计较为凌乱,字体较小,左右栏的排版和图片以及文字说明的排版较为随意。

3 对钢铁行业企业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启示

通过对宝钢和安赛乐的报告进行对标研究,可以为钢铁行业的企业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时提供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由于钢材及其衍生产品和服务是各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政府和社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期望较高,有其特殊的行业特性,有着广泛的利益相关方,对经济、环境与社会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在报告中要通过企业的理念、使命和战略强烈地传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责任。

其次,在披露内容方面,虽然钢铁行业对环境和社区有着尤为重要的影响,可以重点突出,但是,钢铁行业受外部经济以及对外部经济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除常规的财务指标外,要对此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说明。

第三,要提供行业或基准的指标。由于钢铁行业尤其是一些技术指标对大多数阅读者而言是生疏的,因此,如果只提供企业自身的指标,没有行业或同类企业的对比,读者将难以评价企业的相关绩效。

第四,通过外观设计,体现“环境友好”的理念,尽量改变人们对钢铁行业的传统印象。

第五节 物流行业对标——中远集团和TNT

一、公司基本情况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61年4月27日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目前,中远集团是一家拥有和经营着600余艘现代化商船、3500余万载重吨、年货运量超过3亿吨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作为以航运、物流为核心主业的全球性企业集团,中远在全球拥有近千家成员单位、8万余名员工。在中国本土,中远集团分布在广州、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厦门、香港等地的全资船公司经营管理着集装箱、散装、特种运输和油轮等各类型远洋运输船队;在海外,以日本、韩国、新加坡、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南非和西亚区域为辐射点,以船舶航线为纽带,形成遍及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个港口的跨国经营网络。在为全球客户提供航运、物流等服务的同时,中远还为客户提供船舶和货物、船舶工业、码头、贸易、金融、房地产和IT等多个行业的服务。

总部位于荷兰的TNT集团是全球领先的快递邮政服务供应商,凭借其在欧洲和亚洲的高效网络设施和不断扩展的全球业务网络,TNT为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快递和邮政服务。2006年,集团销售收入为101亿欧元,运营收入为12.76亿欧元,拥有159,000名雇员,分布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别在阿姆斯特丹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TNT大中国区是TNT快递在中国的分支机构,涵盖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它通过旗下快递以及直复营销两大业务部门为客户提供整合的商用递送解决方案。TNT大中国区拥有约15,000名专业员工。两家公司的基本情况比较请详见表8—24。

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基本情况

中远和TNT所的报告都是依据G2指南来进行编制的,都是独立的报告。中远以“可持续发展报告”为名,强调中远的战略不仅是发展中远在航运、物流以及修造船领域的领先地位,还包括为中国及世界经济贸易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TNT以“社会责任报告”为名,强调TNT对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因此,中远的报告框架是通过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展现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和绩效,而TNT的报告框架则通过具体、鲜活的案例来体现公司如何履行对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如雇员、客户、社区、环境。从篇幅来看,两份报告均在50页左右,较为适中,并都附有第三方审验声明。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殷格非、李伟阳主编的《如何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一书。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年1月版。)

第9篇:社团个人总结报告范文

10月15日下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辽宁省代表团举行会议,分组讨论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

代表团驻地会场气氛热烈,群情振奋,代表们围绕报告,结合工作实际,以强烈的责任感就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李克强、张文岳、闻世震、张锡林、王唯众、陈政高、张成寅、许卫国、王俊莲、张行湘等代表先后发言。

李克强代表在发言时说,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回顾了过去5年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的各项工作,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29年来我们党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概括、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是中国共产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引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团结奋斗的行动纲领。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回答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的重大问题,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报告审议通过后,将成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报告还指出要继续推进区域发展、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为我们进一步加快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紧密结合辽宁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切实将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贯穿于我们各项工作的始终,继续巩固和发展全省当前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保持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团结奋进、共谋振兴的昂扬气势,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张文岳代表在发言中说,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充分表达了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心愿,主题鲜明、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实事求是,报告凝聚人心、振奋人心。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篇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长远规划与当前工作的结合,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报告对工作总结实事求是,分析形势科学准确,工作部署全面具体,完全符合党和国家发展的实际,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工作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辽宁省委带领全省各级干部和各族人民,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部署,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显著,和谐辽宁建设扎实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已经进入全面振兴的新阶段。新的历史时期,是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党中央的部署与要求,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