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玉米生产技术要点范文

玉米生产技术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玉米生产技术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玉米生产技术要点

第1篇:玉米生产技术要点范文

关键词 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黑龙江克东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042-01

1 选地整地

选择耕层深厚、土壤肥力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平岗地或岗地。采取旋耕、起垄、镇压连续作业;也可用细耙、起垄、镇压作业,严防跑墒。

2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选用高产、优质、适应性及抗病性强的经审定的青贮玉米品种中原单32号。播种前15 d进行发芽试验。地下害虫、苗期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建议选用50%辛硫磷乳油1 kg对水20 kg闷400 kg种子。使用含有戊唑醇的种衣剂拌种,防治丝黑穗病及苗期病害,每10 kg种子拌种戊唑醇有效含量必须达到0.9 g。播种前用生物肥粉剂拌种,可起到增产、提高品质和缓解药害的作用[1-5]。

3 施肥

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养分的平衡状况以及气候、栽培水平等因素,进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做到氮、磷、钾、中、微量元素及有机、无机、生物肥合理搭配。有机肥施用含有机质8%以上的农家肥2~3 t/hm2,结合整地撒施或条施夹肥。化肥施五氧化二磷75.00~112.5 kg/hm2、氧化钾60~75 kg/hm2,结合整地作底肥或种肥施入;施纯氮105~150 kg/hm2,其中30%~40%作底肥或种肥,另外60%~70%作追肥施入。追肥于玉米七至九叶期或拔节前进行,追施尿素225~300 kg/hm2,追肥部位离植株10~12 cm,深度10~15 cm。

4 播种

当地地温稳定通过7 ℃时即可抢墒播种。5月5—10日播种,最迟不应晚于5月15日。采取大机械精量等距点播。播种时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播后及时镇压,镇压后播深为3~5 cm,必须做到不漏压、不拖堆。保苗12万~13万株/hm2,一般情况下播种量为39.00~41.25 kg/hm2。

5 田间管理

播种后出苗前要勤检查玉米的发芽情况,发现有粉种、烂芽,应人工刨埯补种,防止缺苗断条现象的发生。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1犁。在第1遍铲趟后,每隔10 d进行1次铲趟,整个生育期内要做到三铲三趟[6-9]。

6 化学除草

6.1 苗前除草

苗前除草可用90%乙草胺乳油1 500~1 650 mL/hm2+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150~180 g/hm2,或50%异丙草胺乳油3 000~3 750 mL/hm2+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150~1 180 g/hm2,于土表均匀喷雾,喷液量为450~600 kg/hm2。

6.2 苗后除草

用55%硝磺·莠去津悬浮剂1 200~1 500 mL/hm2,或20%嗪·烟·辛酰腈油悬浮剂1 500~1 875 mL/hm2;也可用4%烟嘧磺隆悬浮剂1 200~1 500 mL/hm2+25%辛酰溴苯腈乳油1 200~1 500 mL/hm2,于玉米三至五叶期、阔叶杂草二至四叶期、禾本科杂草三至五叶期茎叶均匀喷雾,喷液量为300~450 kg/hm2。

7 玉米虫害防治

7.1 玉米螟

防治指标:当卵超过30块/百株,或活虫80头/百株。防治方法:一是防治成虫。应用投射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可在当地玉米螟化蛹高峰期在玉米秸秆垛周围设置投射式杀虫灯,每天开灯时间为21:00至翌日4:00。二是释放赤眼蜂。依据预测预报及调查,玉米螟卵始盛期,在田间放蜂1次,隔7 d后进行第2次放蜂。三是防治玉米螟幼虫。在田间玉米螟卵孵化率达到30%时(一般在玉米心叶末期),采用自走式高秆作物喷杆式喷雾机入田,喷洒50 000 IU/mg Bt可湿性粉剂(苏云金杆菌)375 g/hm2,防治幼虫。

7.2 玉米蚜虫

结合中耕,清除田边、沟边、塘边等处的禾本科杂草,消灭滋生基地。掌握在玉米心叶期、蚜虫盛发前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可选用40%乐果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3 500倍液喷雾。当玉米蚜发生始盛期,有蚜株率达50%、蚜量达2 000头/百株以上时,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100倍液,涂于玉米茎的中部节间,涂30~40 cm2/株,效果很好。

8 缓解药害的有效方法

一是深翻。将药层倒置于耕层下面,同时实现垄沟垄体换位。二是调酸。在播种时用米醋喷于埯中进行调酸,促进其土壤中残留药剂的降解。三是吸附。可采用活性碳作为吸附剂,用活性炭7.5 kg/hm2与种肥混施,吸附残留药剂。或在播种时,在种肥中混拌腐殖酸颗粒肥来缓解药害,一般用量25 kg/hm2。四是解药害。苗期可选用云大120、芸苔内脂素等植物生长激素叶面喷施,在喷施时加米醋1.5~2.0 L/hm2,起到缓解药害的作用,同时促进激素类药效的发挥。

9 适时收获

在玉米的乳熟末期及时进行收获,注意对玉米进行霜冻的预防,可以提高产质量。

10 参考文献

[1] 李晓霞.玉米栽培技术规程[J].农民致富之友,2012(8):57.

[2] 张志力.玉米通透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3):21.

[3] 王立志.克东县玉米无害化生产技术规程[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1):25-26.

[4] 辛大吴,李凤海.佳木斯市郊区玉米大紧密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2):187.

[5] 王淑萍.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12):19.

[6] 朱道坤,张金玉,方振海.无公害青食玉米生产技术要点[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11):15.

[7] 孙发国,李长青,马玉梅,等.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243.

第2篇:玉米生产技术要点范文

>> 棉籽壳栽培金针菇高产技术 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 秀珍菇栽培新技术追踪 秀珍菇高温季高效栽培技术 桑枝秀珍菇反季节栽培技术 利用玉米芯替换棉籽壳栽培金针菇效益分析 香菇、平菇、秀珍菇、金针菇中葡萄糖含量测定 利用花生壳栽培秀珍菇的技术研究 木薯杆栽培秀珍菇不同麦麸添加量配方试验 秀珍菇黄菇病的调查与防治建议 秀珍菇生物学特性及工厂化栽培技术 金针菇棉籽壳袋栽生产技术 秀珍菇超高压保鲜中分离的芽孢杆菌的鉴定 富硒秀珍菇菌粉制备技术优化及应用研究 柱状田头菇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素炒八珍菇 厨中之珍猴头菇 云芝、灵芝和柱状田头菇胞外多糖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柱状田头菇硒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和抗疲劳效果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柱状田头菇挥发性成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111115/20120831.

[2] 任广跃, 朱文学, 张仲欣, 等. 棉秆营养价值及其饲用模式分析[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9, (10):3.

[3] 胡清秀. 珍稀食用菌栽培实用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5967.

[4] 卢政辉. 秀珍菇安全高效生产技术要点[J]. 浙江食用菌, 2009, 17(4):4648.

[5] 唐小伟, 初正云, 方文艳, 等. 凯氏定氮法测定刺槐花中蛋白质含量[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13(12):8587.

[6] 王高. 棉杆代料栽培香菇试验初报[J].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18(6):3839.

第3篇:玉米生产技术要点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垄作;花生生产

1 花生垄作栽培技术的生态效应

1.1 栽培模式分析

以前的花生栽培主要采用平作的畦播方式,而采用花生垄作栽培以后,主要采用起垄的方式种植。垄宽大约为70~80cm,一般在与地面高度为17cm的地方种植花生,垄顶行距大概为15cm左右,平均行距约为25cm,在花生的种植面积上,花生垄作栽培与传统的栽培是一样的。

1.2 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以及水分生产效率

传统的花生栽培主要采用大水灌溉,而花生垄作栽培主要采用小水沟内渗灌溉,改变了以前因为土地不平整造成土壤与肥料流失的现象,使水源得到了有效利用,保存了肥料的肥力。

我们从垄作与传统平作灌水前后土壤水分含量的垂直变化来看,在春季的时候,在60cm以下,垄作与传统平作的土壤含水量差不多。在60cm以上,垄作比传统的平作含水量更高。在灌水后再进行测定,垄作各层土壤的含水量与传统平作相比,明显更高,特别是在深层土壤里面。由此可见,垄作在深层灌溉方面比平作更加具有优势。

2 花生垄作栽培技术操作的要点

2.1 地力、品种的选择

首先选择适合的地区。花生垄作栽培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条件,首先要土壤条件好,其次是地力基础要好。因此,进行花生垄作需要土壤肥力雄厚、耕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理条件。如果是旱作地区,一定要进行免耕、节水以及覆盖等技术一起实行。其次是整地和播种。在花生播种以前必须要有合适的土壤墒情,如果墒情不够就要把墒建造好,然后再起垄。如果农时比较紧,也可以将花生播种,以后再进行浇水工作。最后选择良种花生。对于花生的选择,主要采用粒大饱满的品种,这样才能长出更好的根苗,结出更多的果实。

2.2 田间管理

2.2.1 加强管理入冬前以及春季的施肥问题。在冬季的时候,垄作花生要做好浇水工作,如果是比较干旱的年份,在花生生长初期要做好春季的浇水工作,主要是防冻害以及干旱。在花生生长的后期,浇水主要根据天气情况。花生刚开始生长的时候要追肥,将肥料撒在地沟里面。再用小水慢慢灌溉,千万不能用大水灌溉。等水经过慢慢浸润到垄丁以后才停止浇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避免花生根部的土壤板结。肥料不能直接洒在垄顶上面,这样做既会浪费肥料的肥力,又会将花生烧坏。

2.2.2 加强病虫害防治。采用花生垄作栽培还能防止杂草丛生。在垄作栽培条件下,田间的湿度比较低,通风透气、光照作用强,幼苗发育良好,因此,发生病虫害的机率比较小。但是,对于病虫害的预防工作也要加强,一旦发生危险就要尽快防治。

2.2.3 适时收获,秸秆还田。垄作花生的收获与传统的平作收获方式一样。但是,如果地块属于套种玉米就要重点保护玉米幼苗。垄作栽培会把土壤表面变成波浪形,花生秸秆在粉碎之后大部分都会在垄沟底下,对下一季的作物播种不会产生影响。所以,垄作栽培的作物最后都需要秸秆还田,这样才能使土壤的有机质得到提高,形成肥力,利于下一季的播种,进一步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2.2.4 垄作结合免耕覆盖。垄作结合免耕覆盖以后,当雨季的时候可以使地面径流减少很多,充当了“地下水库”的作用,还能防止杂草的生长,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等,因此,垄作与免耕覆盖相结合可以使花生生产提高生产率。

3 花生垄作栽培技术前景

从世界上来说,我国的花生生产产量与其他国家相比是比较大的。花生播种面积通常每年都在近3000万hm2左右。但是,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土地资源是非常少的。因此,我国的花生生产规模比较小,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很难在国际市场中立足。农业生产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并不断进行产业化,这样才能使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提升经济效益,然后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而花生垄作栽培技术就是这样一种创新技术,采用这种技术,花生的产值可以增加8%~10%,成本上也能节约30%。垄作技术在形成规模化以后,我国农业结构与农村经济结构可以得到很大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也有所提高,在国际上,我国的农产品竞争力也比以前更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大提高。

我国的水资源是相当缺乏的,由于水资源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农业、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花生垄作高效节水技术的使用具有很多优点,例如促进增产、方便管理、减少成本等等,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节水技术。另外,垄作技术还有节约水资源、节约肥料、减少污染等好处。在实施了垄作生产技术以后,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了1/2,比当前的水平提高了20%。使用了花生垄作技术以后,可以使我国的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还能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玉米生产技术要点范文

标准化信息管理技术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畜产品“从养殖场到餐桌”的综合精细化管理,有效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临清润林牧业有限公司占地0.27km2,总投资1.5亿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湖羊繁育场之一,拥有5个生产区66座羊舍,存栏湖羊种羊6万只,被评定为国家级肉羊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山东省湖羊一级种羊场、聊城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聊城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被中国畜牧业协会评定为2014年中国畜牧行业优秀模式,首创了“运营规模化、养殖集约化、品种纯元化、管理信息化、生产自动化、营养标准化、产业生态化、食品安全化”的“润林八化”模式,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循环畜牧业、综合生态信息的自动检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在养殖上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生产管理,羊舍采用自主研发的自动喂料系统,配套建设了自动清粪系统,换气系统自动控制,创造适宜生长的外部环境,保障出栏的羊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2作物秸秆养畜技术

聊城市是山东省“沿黄肉牛肉羊优势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家畜品种丰富,既有大尾寒羊、小尾寒羊、鲁西黄牛等传统优质品种,又有自主创新的东阿黑毛驴、鲁西黑头羊,还有引进的湖羊等品种,这些优秀的种质资源使聊城畜牧业具有鲜明的特色。据畜牧生产统计,2014年聊城市肉牛、肉羊出栏量分别达到36.59万头、403.28万只,奶牛存栏量4.68万头,家畜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聊城是农业大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0000km2,可用农作物秸秆500多万吨,促进了畜牧业从耗粮型向节粮型转变,为草食家畜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加快推广青贮专用玉米的种植、青贮与利用,为草食家畜提供优质饲草资源,提升家畜生产性能,改善产品质量,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农业部2015年先期开展了青贮专用玉米推广应用示范项目试点,2015年度共创建10个示范点,在山东省创建3个示范点,其中临清润林牧业有限公司承担了国家青贮专用玉米示范项目。临清润林牧业有限公司每年收购农作物秸秆20余万吨作为贮备饲料,为2万多农户增加5400多万元经济收入,既减少了焚烧秸秆造成的碳排放和大气污染,又促进了经济可持续循环发展。

3桑蚕鸭一体化生产技术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便废物排放量也随之增加,大力推广“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桑蚕鸭一体化生产技术可以有效消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形成生态循环的养殖模式。高唐县积极探索生态环保养殖新模式,发展桑蚕鸭一体化生态养殖农场,将原来“公司+农户”模式变为“公司+农场”模式。以40000m2土地为一个农场,中心区域搞养殖,四周配套种植,即每个生态农场种植桑树30000m2,建设鸭棚3栋,蚕舍4栋,即把“养殖”和“种植”建设在一个农场,桑树种植面积与肉鸭养殖数量相匹配,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零排放”。每个家庭农场实现生活办公管理区、生产区、粪污无害化处理区等严格分开,冲洗棚舍后的粪便流到化粪池发酵,通过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经过排污管道灌溉至周围的桑苗地块,达到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据测算,每个农场纯利润可达50万元。目前,高唐县已建成生态养殖农场36个。

4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

以生物发酵床为主体的“自然养猪法”是有效治理畜禽养殖业污染既现实又可行的重要举措和途径。近年来,聊城市实施了“自然养猪法”技术推广项目,在引进国内外“自然养猪法”的基础上,对已有成果和技术进行了组装配套,有针对性地研究了“自然养猪法”综合配套关键技术,对“自然养猪法”猪栏舍和垫料池建设、发酵床菌种选择、发酵垫料制作与管理、饲料、消毒、发酵舍环境因子监控以及“自然养猪法”产房、保育舍、配种和妊娠舍、育肥舍管理要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一整套试验理论,并推广应用于生猪生产实践。“自然养猪法”技术的推广对发展规模生猪生产,促进生猪养殖业向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5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

第5篇:玉米生产技术要点范文

玉米早熟矮秆耐密增产技术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在总结美国等发达国家玉米生产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理论研究和多年的生产实践,于2006年提出的一项适合于北方春玉米区的增产技术。2007年以来。该项技术一直被列入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北方春玉米的主推技术,使得该技术连续多年在北方春玉米区广泛推广,得到各地农民的普遍认可,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技术背景

我国北方春玉米区农民习惯种植晚熟、高秆大穗、稀植品种,收获时水分含量高,遇到春旱错过了适宜的播期。秋季成熟度不好,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商品质量。尤其北方春玉米区以雨养种植为主,春季播种保苗难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挖掘玉米增产潜力,通过适宜播期、种植密度、品种、施肥等专项研究,建立了“北方春玉米早熟矮秆耐密增产技术”。该技术的核心内容包括“品种早熟、多抗耐密”,“优化模式、适当增密”,“适期播种、节水保苗”,“以肥保密、以密增产”,“强化管理、适时收获”。

三、技术要点

1.早熟、耐密品种筛选。提出了提早1个熟期选择品种的原则,如在辽宁省筛选出郑单958、辽单565、先玉335等耐密玉米品种。

2.采用大垄双行、“缩距增密”和“三比空密疏密”等栽培形式增加密度。

3.依据地温、墒情和播前的准备情况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

4.坚持有机肥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

5.在玉米乳线消失时进行收获,以最大程度获得产量。

四、增产情况

以该项技术为核心在相关示范县的试验推广取得了较好效果。

2006年在辽宁省建平县和阜蒙县建设“吨产田"15块,面积为121.6亩,在后期的测产过程中,产量水平为916.5~1211.6公斤/亩,达到吨产的有8块,面积29亩,最高产量达到1211.6公斤/亩,应用的品种为密植型品种辽单565(5000株/亩),中等密植型品种辽单526(4000株/亩)、铁南l号(4200株/亩)、铁旭1号(4000株/亩)和铁单18(3500株/亩)。

2007年共落实面积65亩,其中6块面积为46亩达到“吨产”,最高亩产量达到1209.34公斤,使用品种为:辽单565(5500株/亩)、浚单795(4500株/亩)、郑单958(5000株/亩)、丹玉78(4200株/亩)。

2008年有28亩达到“吨产”,其中有17亩通过国家验收。主要品种为辽单565(5200株/亩)、沈玉2l(4300株/亩)。

2009年,面积为91亩达到“吨产”。其中建平县50亩通过国家验收,亩产量达到1157.16公斤,主要品种辽单565(5200株/亩)、丹玉96(4500株/亩)。

2010年,春季低温多雨,开花授粉期阴郁寡照情况下,百亩连片地块获得“吨产”。通过辽宁省组织的专家测产验收。在123亩的地块上,平均亩产1058.6公斤,

2009-2010年,在高产创建活动中,建平县太平庄乡万亩田块平均亩产分别为921.5公斤和927公斤,选用的品种为辽单565、郑单958及铁南1等。

2005-2010年期间。推广密植型和中等密植型玉米面积及推广“玉米密植早熟生产技术”累计面积3350万亩以上,新增纯收入28.0638亿元,新增收节支总额13.90亿元。

五、技术环节

1.品种的选择

根据辽宁省各个生态区的气候及土壤特点,通过新品种鉴定和筛选试验,筛选出了株型紧凑、光合效率高、经济系数高、综合抗性好、活秆成熟、中匀穗高产优质耐密品种。目前适宜生产上应用的耐密品种(4500~5000株/亩)有:辽单565、郑单958、辽单566、先玉335、KX3564、丹玉603、丹玉605、辽单539、铁研120、铁南1号:中等耐密品种(4000~4500株/亩)有:丹玉99、良玉88、沈玉21、辽单527、东单606、宁玉309、沈玉30、东单335、铁研32、沈玉31、铁研31、东单213、丹玉86、浚单975;可适当增密品种(3500~4000株/亩)有:丹玉405、丹玉202、辽单120、东单90、沈玉28、丹玉202、辽单526、辽单145、丹玉201。

2.栽培模式和栽培密度的确定

选择适宜的栽培形式是发挥品种增产潜力的关键因素。为了实现增密增产的目标,辽宁省农科院玉米所在辽西、辽南、辽北等三个生态区开展了种植密度、施肥水平和栽培模式等多因素裂区试验。试验选用三个品种,分别为辽单565、丹玉39、辽单526,代表耐密矮秆、中等耐密半矮秆和高秆半耐密型品种:五种栽培形式,分别为大垄双行、比空种植、宽窄行、缩距增密和常规种植;四个种植密度,分别为3500、4000、4500、5000株/亩。试验结果表明:上述三种类型的品种,均表现为大垄双行、缩距增密和宽窄行三种栽培形式和增加种植密度是获得高产的保障。不同生态区采用缩小行距增加密度、大垄双行增加密度或宽窄行增加密度均获得较高产量水平。耐密矮秆品种以4500~5000株/亩为宜,中等密植品种以4000~4500株/亩为宜,高秆半耐密型品种以3500~4000株/亩为宜。

3.施肥方法的确定

(1)有机肥的施用

在连续几年的高产创建实践中,以土壤有机质含量1.8%以上。施优质有机肥2-2.5方/亩,并结合科学使用化肥。玉米产量可以达到或超过“吨产”。优质农家肥能有效增加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对于耕层土壤的速效磷含量也有显著的增加作用,同时可降低耕层土壤的pH值,减少0~20厘米土层土壤容重,增强了土壤通透能力。

(2)化肥的施用

为了试验增密后施肥水平的变化规律,开展了土壤养分供应水平与玉米施肥效应研究,试验分氮(N)、磷(P)、钾(K)三组量级试验,各组6个处理。结果表明,氮素效应以每亩N9P5K6增产效果最好:磷素效应以N12P8K6的效果最好:钾素效应以N12P5K6的增产效果显著。建议生产上采用N、P、K的适宜用量分别为9~12公斤/亩、5~8公斤/亩、6~8公斤/亩。

4.土壤耕作方式的确定

辽宁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本来不多的雨水,因地表径流很大,浪费严重。造成地表径流的原因,多半不是因为土壤水分饱和,不能接纳更多的雨水,而是由于浅犁底层的存在,限制了雨水的渗透。针对该问题。辽宁省农科院玉米所开展了深松试验。试验设置7个 处理,分别为:常规耕作:春季常规行间深松,4月15日至30日(播种前)深松,深松深度30厘米、40厘米,宽度10~15厘米:夏季常规行间深松,6月20日至30日f小喇叭口期结合追肥)深松,深松深度30厘米、40厘米,宽度10~15厘米;秋季常规行间深松,10月20日至上冻前深松,深松深度30厘米、40厘米,宽度10~15厘米。结果表明:深松具有增加土壤深层水分含量的作用,不同深松深度的效果不同。早期深松好于晚期深松,中耕深松的深度以30厘米为宜。深度过大,对植物的根系有一定的影响。深松的产量显著高于常规耕作,播前深松的效果好于中耕深松。

5.病虫草害防治原则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的无公害化防治原则。在主要病虫草害的化学防治中,所用农药种类和剂量依据《农药无公害使用指南》及其它相关标准确定。宗旨是采用高效低毒的新品种农药,以最小的用量达到最理想的防治效果。

六、注意事项

1.因地制宜

玉米早熟矮秆耐密增产技术适合于北方春玉米区应用,也是针对传统的高秆、大穗、晚熟、稀植种植形式的一项新技术,为此,该项技术要因地制宜选品种及与品种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

2.合理密植

第6篇:玉米生产技术要点范文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选育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2-0179-01

1 内蒙古玉米新品种选育试验区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科右中旗地处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沙地北端。该地区拥有辽阔的地域以及肥沃的土质,土壤以暗棕土壤、黑钙土和栗钙土橹鳎同时还包含其他多种类型的土壤,因此当地在发展的过程中,非常有利于玉米的种植。该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农牧林交错带给当地的绿化和农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条件,典型的农作物为豆类植物和玉米[1]。该区域常见平均温度在7.2摄氏度以上,10摄氏度以上拥有3322.2°C的活动积温,最长拥有120天左右的无霜期,玉米生长过程中常年可以享受充足的阳光,在雨热同季的气候条件背景下,非常有利于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

2 玉米新品种的选育

吉单27、龙丰7、华育201、兴单15、哲单39、哲单35以及元华1等是该地区典型的玉米新品种,在对玉米新品种进行选育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连续四年的种植过程中,同传统的玉米品种相比,玉米新品种可以实现最大增产量14.4%和最小增产量11.2%,而玉米新品种和传统的玉米品种拥有基本相同的生育期。

科右中旗玉米新品种在生长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植物学特征如下:其拥有深绿色幼苗和紫色的叶鞘,黄绿色的植物苗,同时会形成浅紫色成株茎[2]。植被生长的过程中,将形成180-210cm的株高以及59-60cm的穗位,通常情况下,会生长出15片左右的叶片,拥有7-13个雄穗一级分枝。最大穗长通常在20cm左右,最小穗长为17cm,穗粗范围在4.4cm和4.6cm之间,拥有38-40粒的行粒数,百粒重为28-30g,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形成黄色的籽粒,84%为最大出籽率。

科右中旗玉米新品种在生长过程中的生物学特征表现如下:从生育期开始一直到出苗和成熟期,共需103天左右的时间,同时活动积温将不小于10摄氏度,该玉米新品种为极早熟品种。

科右中旗玉米新品种的抗病性表现为:拥有1-5级的大斑病,在整个生长的过程中,并不会受到黑粉病和平均丝黑穗病的威胁,但是会产生0.3%的茎腐病病株率以及0.1%和0.9%的倒伏率和倒折率[3]。

在农作物相关研究所的相关研究过程中表明,玉米新品种这一玉米新品种在生长的过程中,抗大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均为5MR,抗丝黑穗病为5.0R。

3 玉米新品种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科右中旗玉米新品种在种植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对栽培技术的深入分析力度,种植人员应当从整地、播种、密度控制与中耕除草、施肥和收获等角度出发,科学的进行栽培,才能够不断的提升种植效率,提升玉米质量,为当地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1 整地

在整地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春翻灭茬或秋翻地。整地过程中应尽量施加有机肥。通常情况下,应当拥有16-20cm的翻地深度,要想提升墒情,应努力展开连续作业,其中包括耕耙压等。

3.2 播种

对玉米种子进行精心的挑选是播种前的必备工作,种植者需要将种子精选出来,并对其进行晾晒,同时展开包衣处理,在播种时,应保证8-10摄氏度的温度是耕作层5-10cm厚度中的温度范围。4-6cm是播种过程中的深度控制范围,通常情况下,应产生2.0kg/667m2的用种量。

3.3 密度控制与中耕除草

在进行玉米种植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其密度应当控制在4000-4500株/667m2之间,这是针对肥力地块垄作保苗而言的,同时4500-5000株/667m2之间的密度是针对畦作、平作保苗而言的[4]。密度合理的基础上对提升田间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种植者在田间管理中还应当对杂草尽早清除。通常情况下,间苗需要在植株生长出3-4片叶后进行,定苗在生长出5叶时进行。值得注意的是,种植者应在除草的同时进行去蘖。在对玉米螟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可以对刺眼蜂和灭螟颗粒剂进行应用。

3.4 施肥

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想促进化肥利用率的提升,可以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在播种的过程中,可以对20kg/667m2的复合肥或磷酸二铵进行应用,在种肥分层以及深施肥操作后,为了预防烧种缺苗的现象,可以对15kg/667m2的尿素进行追施。

3.5 收获

农民在进行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对其的收获应在玉米彻底成熟后进行,严禁进行早收,从而降低玉米产量和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同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进步具有紧密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大了对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力度,希望通过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顺应自然条件,有针对性、科学的展开玉米种植工作,希望为提升玉米质量、产量以及农民的经济收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建刚,韩卫红,马翔龙等.玉米新品种洛单24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河南农业科学,2015(3):31-33.

[2]李良玉,韩庆新,韦静仁等.玉米新品种蓉科玉78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14(5):27-29.

第7篇:玉米生产技术要点范文

[关键词]锻造技术、全自动机械式

中图分类号:F4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028-01

[Abstract]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org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s widely used in automobile, aircraft, weapons and instruments. Forging industry,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weight or the size of the equipment, the forging is divided into small and medium sized forgings and large forgings.Generally more than 10 mn forging hydraulic press forging is called large forgings, such as power plant rotor, retaining ring, roll, container tube section, head, etc.. The internal quality of heavy forgings is strict and the technical difficulty is large. As a result, the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of large forging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symbols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a country

[Key words]forging technology, fully automatic mechanical

1.引言

冷锻工艺是一种精密塑性成形技术,具有切削加工无可比拟的优点,如制品的机械性能好,生产率高和材料利用率高,特别适合于大批量生产,而且可以作为最终产品的制造方法。在交通运输工具、航空航天和机床工业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相比热锻工艺,冷锻工艺具有节能、高效等特点,与当前的能源政策以及国家发展战略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冷锻技术在近年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当前汽车工业、摩托车工业和机床工业的飞速发展,为冷锻这一传统的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冷锻技术在我国的起步虽然不算太晚,但发展速度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到目前为止,我国生产的轿车上的冷锻件重量不足20kg, 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开发潜力很大,加强冷锻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是我国目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2.全自动机械式冷锻生产线设计内容

是一台肘杆式大行程全自动机械式冷锻压力机以及辅助上料、涂油以及堆垛功能的机器人(以下简称机器人),并实现联机全自动控制,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冷锻机本体结构设计,应用有限元方法和模态分析方法,对机身的动态精度与动态刚度进行研究,对机身结构进行动态性优化设计。采用独特的箱形焊接框架结构,增加了机械的高刚性,减少了了噪音和震动,有助于降低能耗,提高效率、生产精度和延长模具寿命,采用宽敞的侧面开口有利于配合自动化周边设备,达到锻压自动化的要求;

(2)机械手自动上料装置、自动送料涂油装置、定位举升装置、堆垛装置等的研制。

(3)冷锻机与机械手的联机设计:机械手与冷锻机同步运行方面的研究;

(4)冷锻控制系统设计,用于实现全自动冷锻生产线的工作流程,从机电一体化的角度将各个子系统有机集成在一起,通过整机调试实现预期目标。

(5)运行精度及整体性能稳定性的研究:以确保生产产品质量的精度与稳定性,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3.全自动机械式冷锻生产线关键技术要点

由于冷锻机工作繁重,经常处于长时间连续工作状态,加工精度及质量要求高,对设备的制造精度以及机械手配置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同时机械手配置系统还要适应车间的恶劣环境。这些要求给整体生产线整体方案的拟定、机械手配置系统方案的选择带来很大的难度,其中关键问题有:

(1)冷锻机机架的优化设计:本体结构是冷锻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冷锻机主要零件的装配基体,而且还要承受机器的全部工作载荷,本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大小及其动态性能将直接影响产品的精度及模具的使用寿命。因此本体机架的设计与优化将是冷锻机设计的关键。

(2)机械手装置本体及与冷锻机的联机运行设计方案:冷锻机在工作过程中,机械手需配合完成自动上料、移载、输出及翻转,这对机械手工作精度以及与冷锻机的同步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机械手配置系统的设计是冷镦机自动生产的关键。

(3)滑块运行精度保证:滑块的运行精度决定了产品加工质量的好坏,这也将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关键。

4.技术特色和创新突破点

(1)采用低惯性、高扭力气压式分离器、刹车器,使启动平稳,降低被动运行机构的机械损失,提高了生产效率及重载、高频次运行情况下的稳定性。

(2)全自动化:本冷锻机通过侧面开口与机械手配合,实现前部位自动上料、自动涂油、自动移载,自动输出、翻转及堆垛功能,实现冷锻机生产线的全自动化。本机利用智能电脑数控系统控制,可实现单机单动、单机联动、多机单动及连动自动化。

(3)大载荷:冷锻机的公称力为2000T,可加工大型冷锻零件。冷锻机本体结构采用超声波振动处理及整体喷砂处理去应力焊接箱型结构,具有较大的刚性及强度,确保了设备性能的稳定性,可提高产品的精度以及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5.结束语

由于冷锻产品可以实现少甚至无切削加工,可以直接用于装配,极大的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及生产效率。因此,其应用面越来越广泛。随着我国大吨位冷锻机的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大大带动汽车产业、模具产业的发展,也为我国的节能减排作出极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机械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机械年鉴2003-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概况.北京:2004.

[2] 产业发展计财处.发展专用玉米生a机械化的必要性及对策.2003年山东省农机化工作调研文集.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2004年3月.

[3] 刘明祖,安建,张宝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释义.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8月.

[5] 籍俊杰.对玉米收获机开发设计的几点思考.山西省玉米收获暨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忻州:山西省农业机械学会,2003.

[6] 刘振营.透视小麦、水稻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2004(1):14-19.

[10] 中国农业机械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机械年鉴2002-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概况.北京:2003.

[12] 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年鉴(2003).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12月.

第8篇:玉米生产技术要点范文

【关键词】玉米;高产;实践

按照《普洱市农业局关于转发2011年云南省粮食生产主要科技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普农[2011]89号)和普洱市科技增粮及整建制推进工作会议精神,为稳步推进云南省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的实施,确保201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7333hm2,粮食总产达到7.39万t,增长4.8%计划任务的完成。2011年,在同心乡实施了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实施两年以来,在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和县各站所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指导下,同心乡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强化行政推动,通过精心组织安排,创新服务机制,集成技术、集约资源、集中力量,积极探索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新途径,提高了玉米单产,为全乡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1 实施成效

1.1 实施地点及规模

同心乡位于宁洱县城南部,距离宁洱县城17km,距离思茅城40km。地理坐标为北纬22°50′17″~23°01′03″,东经100°54′13″~101°12′17″。东邻勐先乡,西邻德化乡,南邻思茅区,北邻宁洱镇.全乡国土面积345.4km2,其中耕地面积2021 hm2,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0.15hm2。最高海拔为2080.5m(会连村大庙山山顶),最低海拔为896m,相对高差1184.5m,乡政府所在地锥栗河海拔为1210m,平均气温20.2℃,年平均降水量1400mm~1700mm间。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咖啡、蔬菜等作物,全乡辖10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138个村民小组。乡村人口为15573人,其中农业人口14478人,农业人口占总人数的92.97%。全乡常年种植玉米1080hm2、总产量3830t,全乡推进玉米高产创建在全乡10个村实施,示范面积200hm2,辐射带动799hm2。在同心村蛮蚌组建立百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样板,示范面积7hm2;建立万亩核心区,示范面积200hm2。

1.2 实施成效

1.2.1 单产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玉米规格化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节本增效技术等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应用,克服了播种期干旱等气候条件的不利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2011年,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玉米平均667㎡产量657.8kg,比全乡玉米毎667㎡平均增产玉米394kg,增149%,大旱之年示范效果显著。2012年,示范片平均667㎡产662.8kg,通过整建制推进玉米高产创建,带动全乡玉米平均667㎡产达289.8kg,比2011年全乡玉米毎667㎡平均增产26kg,增9.9%。

1.2.2 农民增收效果突出

按市场价2.80元/kg计算,2012年667㎡产值为811.4元,扣除生产成本286.6元(其中种子51.6元,农药30元,肥料205元),毎667㎡纯收益达到524.8元,比2011年毎667㎡增收72.8元。通过实施整区推进玉米高产创建可实现增收118万元。

1.2.3 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等增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实现了最广泛的科技入户,达到了良种良法配套、生产管理标准,全面提升了同心乡的玉米生产水平,对确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通过在示范片培育种粮大户、开展专业化服务,探索了集约化生产新模式,提高了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通过无公害物化技术的推广,降低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2 主要做法及经验

2.1 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

按照《云南省2011年粮食生产主要科技措施实施方案》、《宁洱县2011年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同心乡成立了由分管农业副乡长为组长、技术人员为成员的同心乡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指导小组,协同县技术专家指导组共同参与项目实施,使每个创建村有一名技术指导员服务,为高产创建示范户提供培训、示范、现场指导等技术和物化服务,并明确职责,加强管理。同时还制定了同心乡2011年玉米高产创建实施方案,指定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200hm2,在全乡10个村实施,其技术指导员按片区进行具体分工。按照“四有三到位”原则,扎扎实实抓好玉米高产创建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方案落实、面积落实、技术落实和目标落实。

2.2 依靠政策支持,抓项目整合,促资金投入

玉米高产创建配套项目经费4 万元。其中,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样板补助资金1万元;进行新品种及配套技术集成和示范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技术培训、测产等工作经费3万元。

2.3 设立标牌,建立档案

为扩大社会影响,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我乡按照上级要求,设立统一规范的高产创建示范片标牌,统一规范标牌的内容,注明创建单位、工作责任人、生产目标、品种名称、技术要点等内容。同时,建立工作和技术档案,详细记录示范片基本情况,包括技术推广、专家培训、作物生育阶段进程、田间管理措施及产量情况,并建立数据库。

2.4 创新机制,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严格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分片包干、分工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严格奖惩。通过电话联络、实地检查等方式进行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检查技术指导员、示范户的对接情况和作用发挥情况,并在适当时候召开经验交流座谈会。把项目实施效果作为项目实施人员的年度履职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工作责任心不强,作风飘浮的工作人员加强监督管理。

2.5 抓技术培训,促指导服务

在项目实施中,我们坚持以项目实施加快科学技术普及,加大对示范区和辐射区技术人员和农民的培训。大力宣传动员,层层召开项目动员和技术培训会,利用黑板报、发放技术资料、现场观摩等形式把技术传授到项目区农户,做到了任务、目的、技术家喻户晓,组织举办玉米高产创建技术培训2期,培训人员3030人次,进村入户指导1144人次,印发各类技术宣传、培训资料1200份。同时,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加强以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为重点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

2.6 做好宣传引导,扩大影响

在玉米高产创建工作中,我乡充分发挥媒体宣传导向作用,多层面、多渠道、多视角宣传高产创建活动的政策措施、品种技术、工作机制及取得的成效。在中国农业推广网等网站信息48条,营造了氛围,扩大了影响。

2.7 抓好测产验收

根据《宁洱县农业局关于做好2010年农业重点增产项目测产验收工作的通知》和《云南省农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云南省粮食作物间套种测产验收办法(试行)》,积极组织开展自测、县专家组对示范片进行复测,通过测产验收。

2.8 经验启示

玉米高产创建通过增加科技含量和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把专家产量变成农民产量,促进了科技转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效推动了适用技术的应用并形成良性循环,根本上提升了粮食生产水平,确保了粮食安全。同时,通过高产创建活动,使广大科技人员得到了锻炼,推动了工作的落实,造就了一大批能够在基层蹲得下、留得住、能吃苦、会干事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展示了农技推广干部一心为民的新形象。

3 技术集成和创新

(1)进行玉米种子包衣、育苗移栽、湿直播或“三干”播种。

(2)合理密植、规格化间套种。每667㎡种植4000株~4200株,单行栽培规格(60×27)cm;双行栽培规格(80﹢40)cm×27cm为宜。

(3)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

(4)推广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5)科学管理、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玉米大斑病、纹枯病、锈病、穗粒腐病、灰斑病、玉米螟、粘虫、蚜虫等病虫害预测预报,科学制定防控措施,开展统防统治,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6)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以高产创建产量指标为目标,开展肥料品种、施肥数量、施肥时间、施肥次数、施肥方法等技术服务,帮助农民解决施肥技术问题,提高肥料利用率。按目标产量700kg计算施肥量为:尿素35kg,普通过磷酸钙56kg,硫酸钾8.4kg。

(7)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按照“抓得早、抓得紧、抓得实”的要求,主要做好玉米病虫害、干旱、洪涝等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

4 体会与建议

4.1 体会

高产创建是发展粮油生产的重要抓手,也是发展粮油生产的主要亮点。一是提高了玉米单产,有力地促进了粮油产量的稳步增长;二是有效地提升了生产技术水平,玉米栽培密度增加,机械化生产水平提高,玉米播种习惯明显改善;三是统一了品种,促进了粮油生产合理的区域布局;四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进了农业功能的拓展;五是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数量增加,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大幅提高。

整建制推进玉米高产创建的顺利实施,是上下齐心、通力协作的结果。领导重视、强化组织保障是关键;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扶持是动力;集成技术、强化机制创新是重点;广泛宣传、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是根本;完善服务、强化技术指导是支撑;奖惩结合、强化项目管理是保障。

4.2 建议

一是加强抗灾技术集成。近年来,异常气候对粮油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剧,要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不断加强抗灾减灾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稳粮增产提供保障。二是进一步加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等增产技术的应用研究和示范推广,形成标准化技术模式用于生产指导。三是进一步加大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四是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全面提升科技种粮水平。

参考文献

[1]杨英.玉米高产创建措施及经验启示[J].云南农业,2012(01)

第9篇:玉米生产技术要点范文

今年__市秋作物种植面积66.3万亩,其中秋粮种植51.2万亩,油料作物面积6.1万亩,蔬菜面积5.5万亩,其它3.5万亩。止10月5日,除红薯、蔬菜等作物外,__市秋收工作基本结束。今年秋粮总产预计达到19.6万吨,较去年18.7万吨增加0.9万吨,增4.8%,再创历史最高。其中主要原因是高产高效作物玉米种植面积达43.5万亩(占秋粮种植总面积的85%),较去年增加近5000亩,同时天气条件对玉米生产有利,玉米平均单产402.5公斤,较去年379.7公斤增加22.8公斤,增6%;总产达到17.5万吨,较去年16.3万吨增加1.2万吨,增7.4%。

二、整地种麦情况

今年三秋期间,农技人员大力宣传和推广“玉米适当晚收增产”和“小麦适期晚播防冻”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技术,加上9月下旬的阴雨天气过程,使秋收整地进度放慢,但土壤墒情较好,对小麦播种出苗十分有利。10月5日后__市南北坡岭旱区陆续开始播种,始播期较往年推迟5天左右。播种高峰在10月11日—17日,较往年也推迟2—3天,播期适宜。止目前,全市播种小麦53万亩,完成计划播种面积51万亩的104%。 三、三秋工作特点

(一)领导重视,三秋工作布置早。9月12日,__市召开三秋暨秸秆禁烧工作会议,对全市三秋暨秸秆禁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17个乡(镇)区的乡镇长、主管农业副职、农业基层站所、市直涉农有关部门负责人共100余人参加。

会上,市长尚英照对三秋工作提出四项要求:一是提高对三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认真安排三秋各项工作;加快机收进度,做好小麦备播工作,种足种好小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同时还要抓好小麦良种补贴、农村沼气建设、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三是加强组织协调,为三秋工作提供保障;四是加大督查,落实责任,确保秸秆禁烧工作顺利进行。

(二)农机数量增多,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今年__市农机局共组织大中型拖拉机1610台,小型拖拉机2.8万台,玉米秸秆还田机110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6台,旋耕机1080台投入三秋作业。同时培训新机具操作人员265人,组织5个三秋农机服务队,开展下乡巡回服务,局机关还选派15名工作技术人员到基层指导农机具修理工作。多项措施保证了“三秋” 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农机具作业质量提高,全市玉米秸秆直接还田面积37.5万亩,秸秆青贮20万立方(折5万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全市机耕面积51万亩,其中深机耕面积38万亩,小麦机播面积53万亩,其中采用免耕机播种小麦8万亩。

(三)小麦良种补贴面积大,技术服务保障有力。今年__市落实小麦良种补贴面积50.775万亩,较去年增加 21.775万亩,同时__市认真实施农业科技入户项目,市成立由农技、植保、土肥等高级农艺师组成的专家组,从市乡抽调50名实践经验丰富和工作能力强的技术骨干组建技术指导员队伍,在全市16个乡镇100个行政村遴选1000个科技示范户,通过“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户—普通农户”这种链条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发放技术明白纸,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普及宣传和推广应用。三秋期间市专家开展有针对性电视讲座4次,集中培训50名技术指导员2次,印发小麦生产技术意见和小麦播种技术要点、麦播期间病虫害防治技术意见、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意见、小麦施肥建议卡等技术材料和明白纸8万余份。同时三秋期间为保证农民疑难问题得到及时解决,“12316”三农服务热线实行专家轮流值班,随时为农户提供政策、信息和技术全方位服务。今年共解答群众来电咨询百余次,实地调查落实和解决群众问题10次。

(四)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农资经营环境良好。按照农业部、省农业厅和洛阳市农业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三秋期间,__市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了以“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为主题的农资打假活动。农业执法人员深入乡村农户,走进田间地头,把识假辨假和科学使用农资知识传授给农民,把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到户,把优质放心农资送到乡村,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农资消费观念,提高科学使用农资能力,增强农民维权意识和农资企业守法诚信意识,努力营造出全社会关心农资打假和支农护农、打假扶优的社会氛围。

(五)小麦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普及应用率提高。今年专家推介确定偃展4110、豫麦49、豫麦18—99系、洛麦21、周麦18、洛旱6号、西农979等为__市小麦主导品种。其中偃展4110品种种植21.8万亩,豫麦49品种种植11.4万亩,豫麦18—99系种植5.4万亩,洛麦21品种种植4.2万亩,周麦系列品种种植2.8万亩,其它洛旱6号、西农979等品种种植6万亩左右。主导品种占小麦种植面积的95%以上。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宣传推广秸秆直接还田和配方施肥技术,综合培肥地力,提高肥料利用率;采用土壤处理和药剂拌种预防地下害虫,减轻苗期病虫害发生危害;实行小麦机械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和适期晚播技术促进小麦健壮生长,预防冬季冻害,确保壮苗安全越冬。今年小麦配方施肥面积45万亩,药剂拌种面积43万亩,机械精量半精量播种面积40万亩,10月10日以后小麦播种面积占85以上。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