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的信念课件范文

我的信念课件精选(九篇)

我的信念课件

第1篇:我的信念课件范文

—钟义信

理想的资讯科技课程应该回归到教育本质去思考:到底这一门课对学生现在及未来发展有什么帮助?应该教些什么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用?

—吴正己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自从2000年以后,信息技术课程在全国基本得到普及,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为单独的信息技术软件操作教学呈现了技能化倾向,您如何看待这种倾向?您认为课程的理想内容应是什么?

钟义信:“信息技术软件操作教学呈现技能化倾向”这个提法可能反映了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科学技术教学的现状。我觉得,这不是一种令人满意的状况,应当加以引导。

中小学信息领域课程的“理想内容”是什么?首先,我认为,中小学只讲“信息技术”不讲“信息科学”,看来不是很合适。信息科学技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只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不等于懂得了信息技术本身;更不等于懂得了信息科学技术。如果不讲信息科学,只讲信息技术,确实很容易就会走向单纯的“技能化”。因此,小学的这门课程是否可以定名为“信息科学技术入门”,中学则可以定名为“信息科学技术初步”。其次,“信息科学技术入门”和“信息科学技术初步”课程的内容,都应当给学生讲清楚“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小学讲得浅显易懂,中学讲得稍微深入一些;小学可以通过形象亲切的“应用”来引起兴趣,通过“应用”来引出概念和原理,中学则可以通过由浅入深的方法从基本概念引出原理和应用。

从小就对信息科学技术有正确的(然而又是浅显易懂的)概念,这很重要。这是因为,如果从小学一开始就把概念搞偏了,将来纠正起来就会很麻烦。所谓“开始差之毫厘,将来失之千里”,就是这个道理。至于开始的时候学到的概念比较浅,这没有关系,将来到中学、大学、研究生阶段就会一步一步深入下去。怕就怕一开始就把概念理解偏了。

当然,“入门”和“初步”课程的具体内容安排是一个很细致也很复杂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不过,我相信,只要发动中小学的相关课程的教师们,同时邀请对此有研究和有兴趣的大学教师、专家学者以及教育主管人员共同研究,这个问题一定可以得到解决。

同教材内容一样重要的是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总的来说,都应当遵循中小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信息科学技术知识的结构和层次规律,通过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生动形象的方法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进“信息科学技术”的广阔天地。一方面要让学生对信息科学技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科学技术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应用无穷,魅力无穷”。

王吉庆:如果从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含计算机课程)的发展来说,普及计算机文化和提高应用计算机作为人们必须使用的工具的能力和态度分别是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目标与任务。而进入21世纪以后,应该说,信息素养的形成与不断提升已经确定为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高中课程标准的颁布说明了新阶段的到来。但是应该看到,目前教育界对于信息素养的认识是不一致的,相当一部分具体工作者是根据课程的教材内容来理解课程的目标的,而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课程指导纲要的制定太早又仓促,没有明确信息素养的提升是课程的目标与任务,而教材内容上工具论的痕迹十分明显。因此,未来的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和实施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首先是目标和任务的学习阶段分解。

吴正己:其实资讯科技课程的发展轨迹,在世界各国和地区都非常相似。20世纪80年代个人计算机问世不久,软件及操作系统(DOS)的使用接口为文字指令,要利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大部分都需要用户自己撰写程序或加载软件包,1984年台湾的高中职开始有了资讯科技课程,课程内容自然是学习程序设计。20世纪90年代窗口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软件开始发展,台湾的小学、初中开始有了资讯科技课程,课程内容很自然地是以应用软件操作的技能教学为主,让学生能直接将计算机应用于学习与生活当中;而高中职的课程纲要虽锁定为计算机科学,但在学校中的实际主要却是以应用软件为主,少部分还教授程序设计。

到了21世纪,个人计算机在家庭中已非常普及,应用软件操作接口愈来愈简单,使用计算机所需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多数小学生甚至在入学前即已使用过计算机。很自然,大家认为计算机软件操作技能简单易学,实在不需要把它视为一门学科来教学生,它应该是作为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工具即可,于是在2000年,新定的台湾初中小课纲中资讯科技课程被删除了,仅将“资讯教育”列为应融入各学习领域实施的重大议题。也就是说,2000年后台湾的小学、初中课纲中已经没有资讯科技课程。虽然正式课程没有了,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学校仍是以自己的弹性课程时间继续教授计算机。高中的资讯科技课程也曾一度被删除,但后来以两个学分必修的方式保留下来。如果资讯科技课程的目的是工具性的,那么,由计算机未普及、缺乏软件时代,发展到计算机普及、软件易学易用时代,资讯科技课程内容由程序设计转变为软件操作技能,无疑是必然的倾向。但是,资讯科技课程如果有其继续存在的必要,则不能仅局限在工具性或技能性的目的,因为软件工具愈来愈容易使用,课程存在之目的也必然受到质疑。我个人认为,理想的资讯科技课程应该回归到教育本质去思考:到底这一门课对学生现在及未来发展有什么帮助?应该教些什么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用?

第2篇:我的信念课件范文

[关键词]卫生信息管理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周文君(1975-),女,江苏盐城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卫生信息管理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卫生及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江苏盐城224005)孙晓凯(1978-),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慢性病科主管医师,研究方向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及卫生统计学教学。(江苏盐城224002)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0-0144-02

现代医药卫生科技信息化发展迅速,卫生信息管理科学的发展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医学院校培养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需要面向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院、医学信息部门、医学图书馆等部门,从事日常办公事务处理、病案管理、卫生信息资料、医学图书、档案管理等工作和计算机维护工作。①他们除了需要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医药卫生知识和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等计算机知识外,还需要具有较好的统计学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部分统计软件的使用,以便为各级医药卫生机构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为了提高医学统计学课程质量,培养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建立统计学观念,提高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近年来,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根据课程特点明确学习要求

1.课程特点。医学统计学是一门既有复杂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应用技巧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它是科研设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灵魂,可应用于居民健康状况评价、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科研等各个方面,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医学统计学内容主要是以医学理论及其研究内容为载体,应用数理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来阐述某个医学实际问题。②

2.学习要求。医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并非要成为医学统计学的专业人才,其目的在于建立起统计学观念,学会从不确定性、机遇、风险和推断的角度去思考医学问题。对于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等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特别是专科生,医学统计学的数学原理、公式推导等要求可以更加放宽,重点应放在统计方法的应用上。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必须要牢固树立起统计学观念,如生物性个体变异观念,各种医学指标独特和分类观念,抽样误差不可避免及各种条件下样本具有不同的误差观念,各种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含有不同变异的观念,等等。学习医学统计学的具体要求是:能够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记住一些最基本的公式和界值;重点要掌握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统计结果的解释;此外还要再加上认真的课后练习和上机实习。

二、系统安排教学重点

1.合理选择授课章节。目前,各地院校本科、专科生开设的医学统计学课程课时大多在50~100节课间,要在这有限的课时内讲完这么多的内容很不现实,所以各地学校要根据培养目标选择适当的章节为学生讲解。对于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除了基本的概念、统计描述、概率分布、参数估计、t检验、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等医学统计学基础理论部分外,其他的理论部分,如实验设计、调查设计、复杂的相关与回归等章节可以不讲,留给有兴趣的同学自学,把更多的时间安排在课上讨论和实习课的操作上。对于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除了基本统计学理论外,还应重点加上在日后信息统计工作中会常用到的关于各种率的概念、计算方法的章节。此外,还可以讲座的形式为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比较复杂的统计学方法。

2.明确教学重点。传统的统计学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向:一是基本概念和方法;二是公式的来源、推导和详细的手工计算步骤;三是统计结果的解释与分析。③传统的公式推导虽有利于对统计基本概念的理解,但对非统计专业的医学生来讲,冗长的公式推导已很难理解,更谈不上对它的记忆了。因此,对于统计公式,我们要求学生只要了解其直观意义、用途和应用条件,而不要求掌握其数学推导,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统计学基本原理、基本要领和逻辑思维上,而不是统计学方法的计算过程或数学算法的讲解上。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数据处理软件和统计软件唾手可得,统计学计算也很容易实现,相反,统计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更显迫切。我们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已有资料能够找到适合的统计方法,结合本专业知识解释统计结果。为此我们调整了一些教学内容,注重统计学基础、统计学思维、统计学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利用优秀的统计软件,简化统计计算过程,强调统计方法的选择与报告信息的提取。例如,目前医学上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有十余种。我们要教会学生能够根据研究目的、资料类型选择最适宜的统计方法,如计量资料常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计数资料常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可用秩和检验等,同时还要注意各种检验方法的应用条件。

三、注重例题的练习

1.从例题入手,提高学生的认识。医学统计学的学习以理解为主,而一般医学院校的学生对数学的接触很少,因此,对于医学统计学这门课程,很多学生往往存在一种恐惧心理。为消除这种心理,使学生对之感兴趣,从实例入手是非常重要的。在理论教学课上讲授某个概念或方法之前先举个例子或提出问题,让学生给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思路,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和启发,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再将统计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融入其中。这里提到的实例,可以是教材中现有的例题或练习题,可以是统计咨询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或医学期刊论著中的一些实例,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某一现象。学生的思维经过这样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减轻了接受抽象概念和方法的难度,加深了对书本内容的理解,还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教学效果大有帮助。此外,大量例题的讲解和练习还有利于提高学生日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毕业后从事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多统计方法往往因用不到而不会使用,等实际工作中碰到时候便无从下手,这时他们便可查阅以往教材、参考书上的例题,与实际工作中的材料进行对比来获得合适的统计方法。

2.进行案例讨论,加深对常见错误的认识。统计方法的选择重点在于要根据设计类型、资料类型及分析目的选用适当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统计量。我们在讲授各种检验方法时,不但重点强调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还举出具体误用例子加以讨论,将常被误用的方法列举出来,供学生辨析,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比如常见误用有:配对t检验误用为成组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应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误用为t检验;配对设计卡方检验误用为成组卡方检验;多个率比较应用行×列表卡方检验误用为四格表;应该用确切计算概率法误用为四格表卡方检验;等等。新版的“卫生统计学”教材每章都增加了“案例讨论”部分,教师减少了习题课时间,充分利用这些案例,给学生足够时间进行课堂讨论。案例讨论在不偏离主题的前提下,调动了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又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很受学生的欢迎。

四、使用统计软件提高教学质量

1.选择SPSS软件作为教学软件。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避免了在医学统计工作中烦琐的计算过程和记忆复杂的计算公式,使得医学统计学的应用越来越易于实现。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之前接受过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培训,很容易掌握软件的操作,因此开设统计软件实习课显得尤为必要。目前,国内外的统计软件众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针对性、实用性的观点出发,我们选择了功能强大且易于掌握的SPSS软件作为医学统计学实习课的教学软件。SPSS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具有权威性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它操作简单,无须编程,易学易用,可以直接读取Excle等数据文件,分析结果清晰、直观,可以直接复制到Word文档中,为学生使用带来极大的方便。④

2.精心安排实习课内容。实习课我们要求学生在计算机上学会应用该软件,能够在学习之后应用该软件独立完成实际资料的统计分析等工作。具体做法是,首先由实习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讲解,并在主机动态演示SPSS软件的操作过程,解释结果,然后让学生应用SPSS软件独立完成书本上或教师精心筛选的习题,并要求学生看懂计算机输出的结果,同时能对资料进行解释。我们重点让学生掌握的是一些基本操作(包括数据的输入和整理、变量的设置、转换等)、主要统计分析过程(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非参数检验)和基本统计图等内容,同时要求学生能理解输出的结果,合理解释统计结论中重点指标的含义。

3.避免盲目使用统计软件。统计方法选择的正确与否依赖于使用者对资料的了解程度与统计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而SPSS软件只是一种工具,它无法对统计方法的适应性做出判断,不能取代分析过程。如果不懂得选用正确的统计方法,而盲目使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不管是什么研究类型的数据都简单地交给计算机处理,用计算机取代统计,那么大量的信息和统计数据将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势必造成统计方法的滥用和误用。另外,学生在课本上看到的是规范化的表格表示出来的资料,很容易选择适当的方法,而日常工作中往往不是这样,因此,如果学生对统计方法掌握不好,在实际工作学习中很容易出现滥用统计软件的情况。所以,我们教学中一再强调不能盲目的使用统计软件,而是要根据统计学原理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然后再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五、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第3篇:我的信念课件范文

【关键字】计算机应用;教学思路;教学指导

作为教学实施的主导者,每位教师都应该在教学开展前理清一条清晰的、有效的教学思路,才能在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把握方向,从而获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另外,一门课程的教学思路不应该是固定而不能变化的,要能够因教学对象、具体教学过程的情况变化而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不同的人才培养需求。本文针对《计算机应用》课程,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思路。

1课程定位和教学内容

1.1课程定位

《计算机应用》课程是面向我校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专科层次学生的一门职业素质必修课,是培养信息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性课程。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信息社会背景在所必须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充分认识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社会整体环境的深远影响。在学习本课程后,学生能主动并积极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能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获取、加工、传播和应用的能力;能适应信息社会的网络环境,为今后的主动学习、终生学习和适应信息化工作环境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1.2教学目标

1.2.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与应用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具体内容: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信息、信息处理、信息系统、信息化以及信息社会的基本概念;数字技术的基本概念、数值、文字等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电子元器件、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和集成电路卡的概念。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相关知识:计算机的逻辑组成和各个部件的功能;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分类;中央处理器的概念、结构、基本任务和性能指标;指令、指令系统的概念;指令和程序的执行过程;主板、芯片组与BIOS的概念;存储器层次结构和主存储器的基本知识;个人计算机输入输出操作的原理;I/O总线的类型;常用I/O接口的知识;常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器、触摸屏、扫描仪、数码相机)和常用输出设备(显示器和打印机)的作用、分类方法、主要性能指标和工作原理。计算机软件方面的相关知识:计算机程序和软件的概念、软件的分类及基本特点;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操作系统的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Win-dows、UNIX和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算法的概念、属性、表示和分析方法;计算机语言的作用;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常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语言处理系统的概念和工作过程。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相关知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与分类方法;通信的基本模型、信号的分类;多路复用技术的作用与类型;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信道的概念和常用传输介质的特点与分类;局域网的基本知识;以太网的类型和特点;因特网的发展、组成与常用接入技术;网络分层结构和TCP/IP协议;IP地址和IP数据报的概念;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域名系统的概念;电子邮件、万维网、IM和文件传输服务的基本知识。数字媒体方面的相关知识:字符编码标准;文本处理和常用文本处理软件;图像与图形的概念;图像的获取、参数及常见文件格式;计算机图形的应用;声音的概念;数字声音的获取过程与获取设备;数字声音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计算机合成声音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数字视频的概念、获取方法与获取设备;数字视频的常见文件格式、压缩方法和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及数据库方面的相关知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概念、类型和特点;DB、DBMS、DBS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数据库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的基本语法;典型信息系统的特点。

1.2.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以下操作能力:Windows操作系统部分:Windows7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管理;个人计算机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常用外设的使用与维护;文件的创建、保存、复制、移动、删除、属性设置等基本操作;使用浏览器软件浏览网页、检索信息、下载资源等操作;WinRAR、讯雷等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撰写和收发电子邮件。MicrosoftWord2010的操作方面:文本的编辑和格式设置;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的设置;分栏、首字下沉、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图片、图形、艺术字、文本框等对象的插入和格式设置;通过插入或文本转换为表格的方法创建表格、表格属性设置和计算操作;文档的创建、保存、打印和保护。MicrosoftExcel2010的操作方面:电子表格编辑;填充柄的使用;公式的编辑;相对地址、绝对地址的使用;常用函数的使用;工作表格式化;各种类型图表的创建和编辑;使用数据透视表对数据进行分析;工作簿的新建和保存。MicrosoftPowerpoint2010的操作方面:幻灯片的基本编辑;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的设置;图片、图形、文本框、艺术字、SmartArt图形等对象的插入和格式设置;为演示文稿应用主题;幻灯片背景的设置;母版的使用;文本、图片、图形等对象的动画效果和幻灯片切换效果设置;使用超链接;演示文稿放映方式的设置;演示文稿文件的新建和保存。

1.2.3素质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以下基本的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优良的道德修养、合格的职业素养、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团队精神、独立的专业主见、科学的思维方式、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1.2.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奋、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热爱自己从事的专业工作;培养较高的求知欲,勇于探索并使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具有不怕困难的信心、决心,能从战胜困难中体验快乐。‘’‘’

1.3教学内容

《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内容包含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计算机硬件、第三章计算机软件、第四章计算机网络、第五章数字媒体技术、第六章数据库与信息系统、第七章Windows7操作系统、第八章因特网应用、第九章MicrosoftWord2010文字处理、第十章MicrosoftExcel2010电子表格和第十一章Microsoft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操作的相关内容。

2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2.1教材

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的考核要求和我校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定,同时为了适应我校专科层次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特点,选用了以下教材。江苏省普通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配套教材《大学计算机教程》作为理论知识的主要教材,该教材由吉根林、王必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教材紧跟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结构合理、专业知识覆盖面广,力求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与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以“十三五”高职高专重点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实训指导》为操作知识的主要教材,该教材由戴锐青、桑一梅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教材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主要针对高校在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操作的教学,同时满足江苏省高校计算机一级考试中操作部分的考核要求。

2.2教学参考资料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两大部分,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而信息技术领域的知识、技术具有发展迅速、更新速度快的特点,需要广泛的教学参考资料作为补充。因此建议学生以各类计算机类的教材、杂志、学习网站作为参考资料,以提高学生的自学和实际应用能力。

3教学方法与手段

3.1教学理念

《计算机应用》课程是一门既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课程,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着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中应理论实践并重,注意基本的理论知识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突出课程的实用性。采用教学与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实际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在教学的同时,配合大量的操作训练,注重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3.2教学方法

本教学思路结合《计算机应用》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使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3.2.1分层教学法本课程的理论知识部分采用分层教学法,即将每个章节的内容按必修类、提高类和补充类进行组织,使得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已掌握知识的差异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既能满足教学需要,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2.2项目驱动法本课程的实践部分采用项目驱动法,即将教学内容以项目的形式呈现,并将内容按任务进行划分,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项目。使用项目驱动法的优点是能够清楚地呈现操作的实际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主动完成学习并进行拓展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为:第一步:教师呈现项目效果,分析使用的主要操作内容;第二步:教师以任务为单位介绍各知识点,讲练结合,指导学生完成指定的操作;第三步:教师对项目进行整体的重点、难点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提高应用能力。

3.3作业安排

针对《计算机应用》课程理论与实践性并重的特点,本门课程的作业包括了理论知识的课后作业、操作知识的课堂作业、操作知识的课后作业三部分。操作知识的课堂作业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并提交给任课老师,所有课后作业要求按时完成并统一提交批阅。

3.4课程考核模式

《计算机应用》课程是我校专科层次各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必修课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该课程为考查类课程,由任课教师随堂完成考核,具体考核采取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按过程考核成绩30%、期末考核成绩70%的比例分配。期末考核包含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考核两部分,并参照江苏省高校计算机一级考核的内容分布,包含45分的理论知识和55分的操作两部分,总分为100分。

4学习方法指导

《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围绕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因此区别于纯理论课程或纯操作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采取适合本课程的学习指导方法。理论知识学习方面,针对教材、课堂教学内容、补充阅读材料和课后作业涉及的知识点,鼓励学生展开一些专题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未知知识的能力。操作能力学习方面,采用分组学习的形式,提高学生协同合作的能力,并结合组间竞争机制,以竞争促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5结束语

成功的教学与教学思路的形成、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学效果的反思各个环节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其中教学思路是根本,关系到后续环节的成功开展。本文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实施思路。

参考文献:

[1]吉根林,王必友•大学计算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戴锐青,桑一梅•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实训指导•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第4篇:我的信念课件范文

关键词:职业素质;高职;通信原理;课程改革;成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027-03

《通信原理》作为通信与电子信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知识面广等特点。高职院校开设该门课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信息传输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构建通信系统的基本方法。改革之前,有不少学生反映该课程。理论内容太难,实践动手机会太少,不了解课程可以运用到哪些实际工作中。通过对课程定位、教学目标、实施方案等环节的大幅度改革,教学效果有了明显好转。

课程教学改革的依据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适度的理论基础、动手能力较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学改革必须依照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并且要符合客观的教学规律,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可操作性,这是课程改革依据。

以行业素质需求为引导 通信行业目前共有13大工种,每个工种又分为若干个方向,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技能要求。高校的专业教学目标与特定的岗位技能很难做到完全一致。有一些高职院校一味追求人才的“第一线”效果,将高职教育等同于职业培训。在人才培养中,对知识的学习过分追求“够用”,只注重眼前知识的学习,忽视了人才长远发展对知识延续性的要求。企业对人才的期望是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和执行能力。专业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执行能力,执行能力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够在工作中自我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所以,高职《通信原理》课程改革应着眼于强化构建通信系统的基本方法。

遵循客观的教学规律,结合实际的教学环境 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选择和运用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的科学依据。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与好的学习态度,还需要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以及学校的教学设备条件等多方因素的通力实现。所以,课程改革应遵循教学规律,并充分考虑实际的教学环境,才能使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将课程融入专业体系中。

贴近通信行业技术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新理念、新技术、新器件不断出现。高职专业课程内容应跟随技术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譬如,大多数《通信原理》课程仍以模拟/数字语音通信系统作为授课的主要内容。然而,从通信市场上可以看出,语音通信已不是唯一主流的通信方式,大量的通信业务已经转而采用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方式。虽然两种通信方式从概念上看都是数字通信,但两者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的。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应增加数据通信的相关内容,着重强调两种方式的异同。

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在几年的课程改革中,我院主要完成了两项教学改革,一是仔细筛选课程内容,让学生以有限的理论基础掌握通信原理中最核心、最基本的知识;二是从尽量贴近实际工作的角度寻找强化实践技能的切入点,使课程实验实训真正起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作用。

以职业素质需求指导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能够达到职业的素质要求。制定《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应用方法及通信系统组成的基本要素;二是以行业需求为引导,不断改进教学内容。

1.强化通信系统概念,突出知识运用能力。现代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是硬件电路越来越简单,软件程序越来越复杂,所用知识越来越综合。作为通信系统基础的《通信原理》课程,必须在内容上做出相应的改变。我院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行业对高职毕业生的知识要求,确定了三个层次的课程教学要求:第一个层次是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组成的基本原理及构建系统的基本方法;第二个层次是了解典型通信技术的实现手段和运用场合;第三个层次是熟悉至少一种实用的通信专用电路(器件、芯片)的设计步骤及调试方法。

2.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加强课程与行业的相关性。在课程教学中,应将通信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当前通信技术的介绍相融合,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跟上行业发展的需要。首先,现代通信系统已全面实现了数字化,传统的《通信原理》课程内容已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课程内容应确定以数字通信系统为教学核心,以各个功能框图为“节点”,围绕信号传输流程,着重讲解各功能模块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功能及相互的关联性。其次,在详细分析相关岗位技能需求后,选取各模块中应用范围广、难度适中的典型技术进行介绍。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要降低理论难度,减少数学推导,将技术要点以概念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更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实际产品中去。再次,关于数字通信新技术的介绍要注意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一般应沿着“应用实例――概念认知――技术简介”的路线介绍。其中,概念认知作为整个教学链中最重要的环节,在讲解过程中,应不断地将新技术与前面所学的技术进行比对,突出其优势,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同时安排一些课外任务,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3.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是数字通信系统最为重要的两个“节点”。这两大“节点”的基本功能都是进行信号编码,涉及的概念非常多,理论性很强。反观高职通信专业目标岗位,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知识要求却非常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需要按部就班地从原理介绍,到技术指标分析进行授课。笔者对这部分内容设定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层次一:明确掌握两个模块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位置及关联性。即信源编码在前,信道编码在后,信源编码后的信号直接进入信道编码进行再编码。层次二:了解两个模块原理的异同。从功能上看,两者都是对信号进行编码,而实际上这两种编码有本质的区别。信源编码也可称为信源的模数转换,是通过降低信号编码的冗余度保证通信系统的有效性;信道编码则是通过增加检错纠错码提高编码的冗余度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两种编码相互补充,但实现方式却相互“矛盾”的。层次三:熟悉市场上常用的一款语音编译码电路(芯片)的参数含义、引脚功能及使用方法。高职学生的目标岗位主要是面对实际产品的制造、调试与检修等工作,能够理解芯片功能,读懂参数指标,熟练地运用测试工具,是电子通信类专业高职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实践技能。

强化技能培养,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构建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保障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将直接影响到改革的成效。经过几年的建设,我院建立了硬件电路实验仿真软件实验新技术应用三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了课程的职业性特征,兼顾了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

1.以系统构建为核心,开展硬件电路实验。在以往的课程实验中,主要完成的是单个模块的实验,学生仅仅了解通信系统中某一个模块的作用,而很难建立一个系统的概念。依照课程教学目标,结合行业技能要求,笔者开发了基于FPGA数字通信系统的实训平台,如图1所示。该平台分为硬件实验区和软件试验区两个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对平台硬件电路的连接以及FPGA软件程序的编写,可组成一个完整的数字语音通信系统。整个硬件电路实验强调了工作信号(时钟、信令等)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作用及功能,可使学生清楚地掌握系统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通过在与真实工作环境相近的实验平台上进行操作,可以增强学生的工作认知感,提高技能水平。平台上单元电路的实验则采用自学方式完成,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运用仿真软件,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软件仿真分为两部分开展教学。一是在理论教学中运用仿真的波形进行原理的动态演示,二是开展仿真软件的实验,将《通信原理》课程的基础理论与基于LabVIEW的软件平台相结合。这部分实验综合了各通信模块的知识内容,实验采用项目小组制,项目组中每个学生仿真设计系统中的一个功能模块,由项目组长进行系统整合,构建一个通信系统。这种实验方式重在对系统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的理解,强调模块间的逻辑关联性,可与硬件电路实验实现相互补充,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采用开放实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实验是由学生自我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可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由实验室提供软硬件平台。在开放实验中可引入通信新技术实训项目,如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2.4G通信模块、蓝牙技术等。可让一部分对课程感兴趣、实践能力突出的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中开展研究,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优化教学模式,体现教学“双主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一是因就业的盲目性导致学习主动性缺失,二是因基础知识薄弱导致厌学情绪严重,对《通信原理》这类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上述问题尤为突出。通过课程改革,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性”教学模式,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

1.教学目标与岗位技能紧密结合。根据最新的调查,有近七成的大学生并不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由于存在严重的就业盲目性,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看不清市场需求,更不了解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这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把握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之间的关联,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前,要清楚地告知学生有哪些岗位会运用到这部分知识,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技能,通过课前开展岗位认知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真正解决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中的困惑。

2.运用生动多样的教学手段提升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知识的提炼,以形象化的图例、动态的视频图像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概念的讲授,避免大量的数学推导和理论分析。比如,介绍有关频谱知识的时候,由于学生未学过《信号与系统》课程,对“时域”和“频域”知识毫无概念,若从理论的角度分析这部分内容,将会涉及大量的数学公式运算,对于基础薄弱的高职学生而言,必定会影响其学习兴趣。而从相关岗位技能要求来看,也不要求学生具有“时域”“频域”相互转换的运算能力,只需能够通过频谱图进行简单的定性分析。为了更加直观地介绍频谱概念。在课程教学中,笔者使用了学生常用的一款音频播放软件“千千静听”,其界面上刚好有音频信号的时域和频谱波形,通过好听的音乐和动态的图像将频谱的概念顺利地引入教学中,在课程教学中突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字通信的知识体系。

3.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能力考核。传统的结果评价以“一锤定音”的方式决定学生的课程成绩,这种方式操作简单,却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在教学改革中,依照课程教学目标,可将评价体系划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差。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知识水平(占30%),系统构建能力(占45%),报告撰写能力(占15%),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占10%),这种比例分配注重过程体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实行多方位过程性的全面测评,可以体现多元化评价的理念。

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我院经过两年的课程改革与实践,逐步完善了教学目标、实施方案、考评方式等教学环节,构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通过将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相结合,使学生弄清了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有了方向的指引,学生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情绪,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活跃,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学生自学能力显著提高 以兴趣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布置课外任务,促使学生通过自我学习、相互讨论的方式完成课内的项目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普遍反映熟悉了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感到自学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明显增强 实践教学由于采用了项目组的形式,使学生懂得了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相互之间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才能将任务完成得更好。

通信技术日新月异,《通信原理》课程的改革也应与时俱进。面对通信行业飞速发展的现实,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我院从行业人才素质需求和客观的教学规律入手,采取了以职业需求确定教学目标、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及优化教学模式三项改革措施,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李环,任波,华宇宁.通信系统仿真设计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5-18.

[2]江力.数字通信原理[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3]张雷霆.对高职通信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29):109-110.

[4]马冬梅,朱正伟.通信原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0,(4):17-19.

[5]戴桂平,周燕.高职院校“通信原理”课程多元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10,(4):75-78.

[6]叶青娣.基于GUIDE的“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5):88-92.

[7]冯小安,刘艳平.“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4):18-21.

[8]周训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10,(7):98-99.

第5篇:我的信念课件范文

【摘要】本课程是大学各专业学生必修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为必修课,是学习其他和计算机相关技术课程的基础课。主要包括: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与组成原理;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其中一些重要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等基本概念、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

【关键词】计算机 信息技术 使用基础

一、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软件设计与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掌握典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具备安装、设置与操作现代典型计算机环境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能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需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编排图文并茂的文档,学会制作实用高效的电子报表和制作幻灯片,具备在网上获取信息和交流的能力,具有熟练地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一些计算机的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学生能较熟练地使用WINDOWS7操作系统,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10及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10的基本操作,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及多媒体方面的基本技术,了解常用的工具软件。

二、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教学重c与难点

第一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概论

(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2、了解计算机发展及体系结构。3、掌握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基本构成及功能 。4、了解常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基本功能。5、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提供的服务。6、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涉及因素及防范措施。7、了解计算机及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信息检索与信息安全、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机构

(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2、掌握二进制和十进制的相互转换。3、了解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4、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二)教学重点。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软、硬件系统之间的关系、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作用、进制的概念。

(三)选讲内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其他形式的进制转换、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

第三章 操作系统

(一)目的与要求:1、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2、了解常用的操作系统。3、掌握Windows7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二)教学重点

操作系统的发展及分类、操作系统的主要管理功能(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目录及路径的概念、文件系统的工作方式、操作系统的程序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控制面板

第四章 办公自动化应用软件

(一)目的与要求:1、理解Office2010功能和作用。2、了解Office2010的组件及其特性。3、熟练掌握Word2010的基本操作与应用。4、熟练掌握Excel2010的基本操作与应用。5、熟练掌握PowerPoint2010的基本操作与应用

(二)教学重点。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Word文档排版、表格的建立与格式化、插入图形设置图片的格式、绘制图形、艺术字的使用、文本框、公式编辑器的使用、页面排版和打印文档。Excel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工作表的建立、工作表的编辑和格式化、数据的图表化、数据列表、数据排序、数据筛选、数据分类汇总、理解数据合并计算、页面设置和打印。PPT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格式化和美化演示文稿、动画、超级链接和多媒体技术、放映和打印演示文稿。

第五章 数据库技术

(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数据库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2、了解不同数据库模型。3、理解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4、熟悉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5、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原则。6、了解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步骤。

(二)教学重点。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结构、关系数据库、数据库设计。

(三)选讲内容。数据库系统基础

第六章 软件技术基础

(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软件的发展历程。2、掌握软件、软件工程、软件生命周期等基本概念。3、了解算法的基本作用。4、了解C、C++、JAVA语法结构及特点。

(二)教学重点。软件工程基础、软件开发的过程、程序设计语言。

第七章 网络基础

(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计算机网络和局域网的概念。2、了解网络互联与Internet基本概念。3、熟悉Internet基本服务功能。

(二)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和局域网的概念;网络的分类、Internet的主要功能、Internet接入方式、IE浏览器的使用、Internet上的搜索引擎、文件的下载、电子邮件。

第八章 信息检索与信息安全

(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信息检索的发展历程。2、掌握信息检索、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等基本概念。3、了解谷歌、百度搜索引擎的基本作用。4、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二)教学重点。信息检索基本概念、信息安全的特性、信息安全主要的威胁及防范。

三、课程教学各环节的基本要求

1、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与机房授课,主要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以实践学习为主。把握大纲规定的本章重点,通过每堂课理论授课介绍相应知识点,演示案例,吸引学生兴趣,课后布置上机预习,并选择自学内容留给学生拓展学习。

2、实验环节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实验环节共24学时,要求在计算机机房进行实验,实验工具如下:WINDOWS7、Office2010、VC++6.0。

第6篇:我的信念课件范文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信息技术

2012年来国内掀起“微课”热潮,全国各地微课比赛层出不穷,各学科教师利用摄像机摄像、手机录像、屏幕录制等手段进行视频制作,一时间“微课”成了老师们口中的流行语,我不禁想问我们应该如何使用微课来利于我们的教学?我们制作出来的“视频”如何被学生接受呢?

想回答上面的问题得先了解信息技术课的学科特点,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强的学科,传统信息技术课的上课过程一般都是“老师讲解―学生操作―边做边讲―总结”,但是课程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的细节多,教师操作速度快等特点,学生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技能,即使能在当时完成操作步骤的“重复”,课后也很容易遗忘。这就需要我们的“微课”来帮忙。

一、信息技术课应用“微课”的优势

1.信息技术课堂使用微课的硬件条件成熟

微课作为一种视频资源,使用者需要通过某些电子产品观看和学习,而电脑是最主流的传播媒体。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学生机自主观看微视频,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实时调节微视频。

2.信息技术教师在微课制作上具有优势

信息技术教师几乎没有技术障碍,在软件使用上具有先天的势,无论是使用微视频录制软件,还是在后期视频编辑制作方面都比其他学科教师更有优势。

二、信息技术课应用“微课”的意义

1.课堂翻转,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习能力

现在的信息技术课程不如“主课”那样受重视,并且课程设置的课时少,学生平时也几乎不会进行自主学习,如果在课堂上还是延续以往“讲、演、练”的模式,学生对于知识点要么就是根本没领会,要么就是课堂上暂时记得如何重复操作步骤,课后就遗忘了。在要提倡“终身学习”的大环境下,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只是教授知识,而应当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提升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技能,信息技术课完全有条件借鉴“翻转”课堂理念完成课堂上的“课程反转”,而且在课堂上使用的可能性也远远超过了课后。

翻转课堂的流程是:课前――自主学习,知识建构;课堂――答疑解惑,知识内化。学生课前学习信息技术如果条件不成熟,我们完全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先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观看“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学生再进行反馈练习,甄别疑难,不能解决的问题师生交流互动,答疑解惑。这与翻转课堂的理念是相符合的:学生本位,学生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确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让他们自主学习,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可进行分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学生的学习基础是不一样的,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信息技术课堂也需要进行分层教学,而传统的信息技术课上老师都是统一布置任务,操作过程是一讲而过,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而教师为了照顾那些“吃不了”的学生,只能重复讲解基本操作步骤,对于“吃不饱”的学生来说就是浪费了他们的课堂时间。

微课作为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课程资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重难点制作符合不同层次学生要求的微视频,各层次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难度的学习任务,利用微视频这种能高效再现操作细节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3.使用微课,提高课堂效率,避免教师劳动力浪费

现在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是:每班周课时少,但是班级个数又多,就是说,同样的一节课,有可能教师需要重复十几次。不断重复进行的讲解和指导,既考验了老师的耐心,也消耗了老师的精力。

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教学重难点制作成一个个微课,当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不是很明确时就不需要等教师来讲解,而是可以自己播放相关知识点的视频,甚至可以多次重复观看,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也避免了教师劳动力的浪费。

利用微课这种现代化技术结合翻转课堂理念能使信息技术课更充分地展示出它独有的特点。所以,信息技术教师更应具备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不断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丰富自身的理论素养;更应掌握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多动手实践,熟练掌握各种操作软件;更应明确课堂上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这样的概念,不会再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做,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

第7篇:我的信念课件范文

信息化教学资源主要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数字化素材、课件、数字化教学材料。网络课程与各种认知、情感和交流工具。广义上在教学过程中能被教师利用的所有数字化资源都称为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师在获取信息化教学资源后。还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并且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中还要遵循一些原则,这样才能使信息化教学资源更好地应用到教学中。

一、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中的常见问题

1.盲目使用多媒体

伴随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地完善,许多学校的多媒体设备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习惯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甚至形成“无多媒体课件不成公开课”的局面。多媒体成为许多教师眼中构建高效课堂的必备“武器”。尤其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下,部分教师更是盲目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认为只要是用了多媒体,就是信息化教学,就达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因此,形成一种不考虑教学实际盲目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低下的现象。多媒体教学是现在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技能,学校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授课,但绝对不是让多媒体教学取代传统课堂教学。

2.多媒体课件质量不高

多媒体课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相关调查发现,我国教师课件制作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过于注重内容的展示。多媒体课件容纳的信息量大,部分教师充分利用课件的这一优点,在制作课件时往往将教材的内容全盘复制到课件中。(2)过于重视技术的展示。多媒体课件能够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声音来表现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部分技术能力强的教师习惯在课件中运用大量的技术(图片的插入,大量的动画运用以及色彩的多变等等)来展示教学内容。由此产生两种品质不高的课件,前一种课件虽然内容翔实,但难免过于充实,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课堂接受能力,对重难点难以把握,仅仅是信息化版的“填鸭式”教学。后一种课件表现形式多样,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过度追求这种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内容及知识的传授,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长此以往,学生对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这种授课方式会逐渐失去兴趣,从而无法发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势。此外,如字体大小设计不合理、背景颜色与文字搭配不协调等问题也常常出现。

3.教师的信息化教案设计缺少师生的互动交流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师生之间有效的情感互动交流是课堂质量的保证。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变得少之又少,课堂缺少活跃的气氛,师生间极少的情感交流让课堂气氛沉闷,让学生学习显得很被动;大量的课堂内容,使教师只是顾着自己讲课,对学生的关怀很少,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课件内容播放速度太快,学生记笔记的速度很难跟上教师的讲课速度,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兴趣;还有教室灯光比较暗,教师为使学生很好地观看幻灯片的效果,经常将教室的灯光调得很暗,却完全没有考虑学生在记笔记时候的不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全面的考虑学生的需要,要将学生放在第一位。

二、对策探讨

1.提高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促进其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信息化,首先的任务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因此,转变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非常重要。教育相关部门要通过教师培训等多种途径向教师传递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如:聘请资深的教学专家或学者做报告,加强教师对现代教育信息化理念的掌握和实践运用,树立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的观念,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教学设计能力,促使教师在教课过程中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

2.用教学设计思想指导教学

教学设计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用教学设计的理论指导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多媒体的使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用。反之,多媒体的使用不但不能提高教学水平,还有可能产生一些课堂负面影响,降低学习效率,那么,就应该果断舍弃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总之,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课程内容与特点,因科而异,因课而异,以学习效果最优化为目的来设计教学,在此前提上再决定是否使用多媒体,同时把握多媒体授课与传统课堂授课之间的运用尺度。也可以两种授课方式结合运用。

3.提升教师多媒体课件设计能力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是简单地将教材内容复制到课件当中,把书本内容数字化,而是教师在熟悉教材内容、教材结构的基础上,把教学内容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展示出来,还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一些教材以外的有关资料,来丰富课堂内容,然后根据课程内容的结构及特点,合理地运用图片、视音频形式展示出来。

对于课件内容的选择。课件内容是教学当中的核心部分。内容的选择就需要教师仔细研读教材、分析教材,然后提炼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部分,课件的内容不需要繁琐,但内容结构层次一定要分明,突出重点与难点。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内容混乱、条理不清晰,教师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抓住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课件内容的切换与链接技术。内容固然重要,但要有好的技术支持才能使课件更加完美。所以,教师要掌握制作课件的技术,使课件的内容画面切换合理、链接准确,但同一课件中切忌使用过于复杂的技术来展示教学内容。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课件的字体与背景选择。字体的大小一定要突显出内容与标题,字体的颜色搭配要合理,能够突出重点、难点(如重点内容可以将字体加粗或改成与内容不同颜色的字体)。课件的背景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背景一定要和课件内容的字体颜色搭配,颜色不易过深,图案要简单。总之,制作好的课件是需要各种技术手段和现代教学理论作指导。

4.开展教师培训

要实现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升教师课件设计制作质量,鼓励教师用教学设计理念来组织多媒体教学活动等要求,首先需要有公共的渠道让教师有学习及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我国的国情及长期以来教师学习方式决定了开展教师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最具可行性。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中强调:“教育技术培训”是“新世纪教改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并且对教师培训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培训目标指向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教师对信息技术定义概念的理解。信息技术对于部分教师而言仍然是陌生的,在没有清楚概念的情况下设计教学活动显然无法把握教学的尺度与重心。因此,充分掌握信息技术的定义与概念,教师才能对信息技术有更深的理解,才能在教学中自如地运用信息技术。(2)加强教师对课件制作技术的掌握。主要包括Powerpoint,Authorware等课件制作软件的学习。(3)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培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现代课堂的能力,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更好地整合,以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第8篇:我的信念课件范文

在新课改的前沿,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促使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生活”,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根据这一理念,我在讲授新知识时,一般是从学生身边比较感兴趣的事说起,从生活中的例子谈起,分析生活中的事例,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领到新知识的学习中,然后进一步将知识进行规范化、理论化,在此我们书本理论知识学习完毕后,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己再回过头去分析一些生活中的相关实例,相应特性,这样就完成了“生活――课堂――生活”这一学习过程,从而也达到了我们学习的目的。下面是我应用生活实例走进课堂再由课堂进入生活的关于高中信息技术一年级教材中第二章第三节关于“文件及其类型”内容教学的过程:

首先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根据现实情况:①课本理论知识比较多,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地方比较少;②学生比较喜欢在上机房上课。在上课之前我先做了一个简单的幻灯片(目的是给学生做练习与我做课堂小结用),一上课我先分析了本节课的特点,然后投影了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点。在学习文件的几个重要属性时,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问学生是否喜欢写日记,再问学生一般日记是怎么写的?“是不是要先写上天气情况与日期(文件的日期)、再给日记的内容冠上一漂亮的标题(文件的名称)、写多少字(文件的大小)、大多写关于哪些方面的事情(文件的内容)、日记本又放在什么地方(文件的存储位置)、有一些日记写好之后的内容想与好朋友一起分享,但是你一般是不想被大家修改的(文件的只读)、这时候我们将日记的内容是要保存起来留着再与其他好朋友交流(文件的存档)、对于日记的保密性(文件的隐藏属性)是大家记日记的一个重要原因吧!”通过这一连串的设问我们也就把文件的几个重要属性给串起来了,然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日记的这几个属性,在黑板上板书出来后,让学生看书,归纳文件的几个重要属性,看看是不是和日记的几个属性是一致的,学生之后定会欣喜的告诉教师“是”。好,此时我们教学的重要过程“生活到课堂”完成,之后剩下的另一步就是第二过程“课堂到生活”。我是这样做的:同学们我们刚才一起分析了日记与文件的几个属性,大家想一想我们写的作文与它们是不是也是相似的呢?请同学们再列举生活还有哪些相似的例子,分别分析出它们对应的属性,之后,学生举例,师生共同分析,这样就把文件的几个属性由具体到理论,由理论的抽象到生活的实例结合起来了。在学习文件的存储路径时,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举例--在现实生活中,假如你新结识了一位新朋友,你只告诉他你家的门牌号,但没告诉他你的具体住址,你回家后,你的朋友能找到你吗?那肯定是找不到的,要想叫他找到你,你还必须告诉他你的什么信息?学生肯定会争先恐后的回答“家庭住址”,在网络中或者计算机中,只是有了文件名也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知道它的存储地址,这也就是文件的具体存储位置,也就是路径……,之后,教师板书出“中国/江苏省/连云港/( )/张三”和 “\网上邻居\教师机\高一( )班\班级名单.doc”然后对应起来介绍,这样就可以把抽象的路径概念跟学生解释清楚了。最后,可以再问学生假如你到图书馆去借一本书,知道了书名,我们还需要知道些什么呢?由此让学生自行对照分析……。

通过这样两个生活实例,使得一节枯燥无味的理论课上的生动有趣,使得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将本节课的两个重点内容掌握得清晰、透彻。同时我也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实现了我的教学计划,达到了教学目的。

第9篇:我的信念课件范文

关键词:课程群;可编程器件;教学改革

随着可编程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有关院校纷纷加大了对可编程器件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实验室的建设,并已逐步增开此类课程。可编程器件主要包括单片机、FPGA和PLC。分别应用与系统控制、芯片设计和工控数控场合。如何根据可编程器件的特点,研究其教学方法和技巧就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同时对我校学生的就业绝对会起到相当大的推进作用。

对该系列课程的研究,旨在把一些抽象的、不易掌握和理解控制电路和概念变得形象、直观。既要强化理论教学的效果,又要努力增加学生对理论教学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快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中要通过创新教育方法,强化编程创新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等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编程技巧和编程能力。最终实现对学生实际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研究目标

课题组紧紧围绕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积极主动地开展专题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探索现代科学技术环境下可编程器件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以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加快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才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加强信息技术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目标,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优化课堂结构,更新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造就良好的育人环境,使教学管理落到实处;制定教育教学常规检查和抽查制度,严格执行教学规范,控制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教师言传身教的媒体作用。以实践为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以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为先导,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重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二、研究方法

在对可编程器件课程群课程的教学研究中,我们采用了行动研究(action-research)或群体性行动研究方法。行动研究的对象包括开设了该课程的班级或对该课程感兴趣的全体师生。这种研究重在有针对性的运用理论和国内外成功的教学改革成果,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教育新理念的进行了一定的学习和研究。为了实现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以及教学改革结果的有效性,我们一直都有对研究中碰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反复的实践和修订,整个教学改革过程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之中。

三、研究内容

1.教学理论研究

(1)经验加反思理论。经验是教学实践的成果,教师的宝贵财富。但经验应与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时代需要相匹配。更重要的是要和相应的课程及学科相匹配。也就是在《电路分析》课程中的总结出的教学实践经验,未能适应“可编程器件”相关课程的教学。在这样的要求下,就需要我们善于用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的需要以及具体情景条件,对这些经验进行反思。丰富有效的成分,摈弃片面的经验。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静止的,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把新理念的学习和课程的理性需要与经验的反思联系起来,作为该教学改革中重要内容来学习和研究。

(2)教学思路的研究。在对教学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一定要明确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则在于引导和解惑。再这个思路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思维及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不在于多好,而在于合适。

2.课程研究

(1)可编程控制器及其设计语言。该内容时该课题研究的重点,主要介绍可编程控制器(PLC)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指令系统、编程软件使用、PLC的程序设计及应用举例。为便于非自动化专业教学,解决与先修课程的衔接,我们将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为适应高职高校提高操作技能和实际能力的要求,提供较多的实例以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最后提供了实验部分,供教学选用。

(2)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及硬件描述语言。作为可编程器件大体系范畴下的大规模可编程器件CPLD和硬件描述语言VHDL的学习和应用也是该课题研究的一部分,对这部分内容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拓展师生对可编程概念的充分理解。

(3)其它可编程控制器。作为电气控制和可编程控制器的教学研究当然少不了对单片微型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的介绍。

四、总结

教学、教学改革研究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长期坚持和保持自己连贯性教学研究。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保持实践――研究――实践的连续性,才可能适应社会、教育的发展需要,才可能取得教学研究的丰硕成果。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次教学改革教师都会前进一步,有所提高。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很多已取得的成果仍有可能发生反复。任何的研究成果都不应该一成不变,都需要通过实践的反复验证。总之,这一次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培养教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银凤,王金海,温如春.PLC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技广场,2007

[2]王喜斌.单片机教学的改进与实践[J].中国建材科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