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表观遗传学的发展范文

表观遗传学的发展精选(九篇)

表观遗传学的发展

第1篇:表观遗传学的发展范文

自从1957年Waddington提出表观遗传学的概念后,表观遗传学和表观基因组学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表观基因组学是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研究表观遗传学标志及其与基因表达的相互关系。这一新兴领域已对毒理学研究与实践产生重大的影响。国内,表观遗传学在毒理学研究已较深入地开展了一些研究,并发表了综述。

1外源化学物的表观遗传毒性

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调控是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编码和相关的非编码RNA(如miRNA)来完成的。3种机制各自的贡献取决于特定基因及其环境,如物种,细胞类型,机体的发育阶段和年龄,此外,每个因素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表观基因组的调控是一个强大的和动态的综合过程,在发育和维持分化状态中起关键作用。虽然表观基因组不是所有的改变预期都是有害的,但有些可能产生有害结果(如发育异常,增加疾病易感性等)。在体外,动物和人类的研究已经确定了几类环境化学物,可以修饰表观遗传标志,包括金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空气污染物、毒物和内分泌干扰物/生殖毒物。目前环境化学物表观遗传标志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DNA甲基化,只有少数研究涉及组蛋白修饰和miRNA(表1~3)。外源化学物引起表观遗传学改变可影响细胞应激,并是潜在可逆的;也可能是可遗传的。表观遗传毒性(epigenotoxicity)是指脱离外源化学物暴露后,可遗传的有害改变。广义的表观遗传毒性也可以包括外源化学物引起非遗传的表观遗传学改变中介的外源化学物毒效应。可遗传的表观遗传毒性和表观遗传改变中介的毒效应是有区别的。表观遗传毒性可以被分为有丝分裂的,减数分裂的或跨代遗传的3类。表观遗传毒性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对毒理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下文主要讨论目前表观遗传毒性测试的主要发现及国际生命科学研究所(ILSI)“评估表观遗传变化”的研讨会的意见。

2表观遗传毒性的主要发现

2.1化学致癌近年来在多种肿瘤细胞观察到表观遗传事件。表观遗传事件可能引起基因表达的变化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或染色质重构。并估计,在肿瘤细胞中检测到甲基化变化的数目远远多于遗传改变的数目。研究发现表观遗传事件参与环境与职业因子诱发癌变进程的引发和进展。DNA甲基化异常对肿瘤发生有因果关系作用,甲基胞嘧啶增加突变可能性,增加致癌物结合,肿瘤抑制基因沉默,DNA修复基因沉默,癌的DNA低甲基化和遗传学改变。组蛋白修饰可能通过影响DNA修复和细胞周期关卡,引起遗传学改变。传统的致癌性试验可确定表观遗传修饰诱导肿瘤的可能性。许多不同的啮齿类致肝癌物已被确定,而研究发现这些化合物的作用模式并无遗传毒性,与人类也无关联性。例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A)介导的和构成性雄甾烷受体(CAR)介导的啮齿类动物癌变。肝肿瘤促长剂苯巴比妥(PB),其与CAR的激活和随后的效果相关。PB诱导的啮齿类表观遗传学改变包括甲基化改变的区域,基因表达的特殊改变和外源性及内源性化合物的代谢。持续的核受体介导的肝脏致癌物的分子分析,将更加明确地表征每个受试化合物的作用模式。表观基因组正常变异性的表征和与处理相关的表观遗传学影响的理解,将是研究致癌作用模式的巨大挑战。

2.2遗传毒理学评价化学物引起遗传损伤的能力是风险评定的重要内容。表观遗传学影响基因表达的可遗传的变化可能构成遗传毒性。表观遗传导致基因改变的机制包括:错配修复基因表观遗传缺陷,增加DNA修复基因表观遗传缺陷与癌症特定突变谱相关,参与双链断裂修复的基因的表观遗传失活,有丝分裂关卡基因表观遗传缺陷,致癌物解毒基因与甲基胞嘧啶突变可能性增加,DNA全面低甲基化和染色体不稳定等。已经确定表观遗传学改变在肿瘤形成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在肿瘤发展过程中DNA甲基化模式的改变往往是最早观察到的分子事件。甲基胞嘧啶(5meC)已知是C∶G至T∶A转换突变的热点,起因于胞嘧啶自发性水解和酶脱氨基率的增加和DNA修复降低。增加的5meC脱氨基率和T碱基修复受限可解释在CpG位点突变频率的增加。人类肿瘤p53基因突变的1/4和肿瘤抑制基因p16的C-T转换的1/3已知会发生在CpG位点上。突变的增加也可能来自于饮食中甲基供体的不足。已证明叶酸补充剂能减少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结肠癌的风险和和预防结肠癌细胞p53突变。参与叶酸代谢的酶遗传多态性影响表观遗传标志,改变SAM水平,并能调节结肠癌的风险。也已提出DNA氧化性损伤在癌症的发生、心血管疾病和衰老中所起的作用。8-羟基鸟嘌呤(8oxoG)改变了CpG二核苷酸相邻的C的甲基转移酶活性,可能改变DNA甲基化。在CpG内C5-位的损伤影响DNA甲基化。在体外,5meC和5-氯C因启动子甲基化引起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gprt)基因的沉默。此外,CpG内的8oxoG和HmC或显著减少结合于DNA的MeCP2,并直接导致染色质结构改变。光二聚物,烷基化碱基,脱碱基位点,以及链断裂也会诱导DNA的甲基化变化。对性细胞的致突变性将于下文讨论。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能够筛选表观遗传学介导的危害。例如,在不同啮齿类细胞系经5-氮胞苷处理TK基因可恢复活性。此外,DNA合成抑制剂3-叠氮基-3-脱氧胸苷(AZT)可引起TK位点超甲基化。应进一步开发筛选试验以确定表观遗传学中介的遗传毒性。

2.3发育与生殖的表观遗传毒理学完全分化的体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将有相对稳定的表观基因组传递到子代细胞。但在哺乳动物的发育过程中,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着床前),以及在子宫内原始生殖细胞的发育过程中,有两个表观遗传学的重编程阶段,重新设置DNA的甲基化模式。这两个发育的表观遗传重编程事件有可能是破坏表观遗传编程的敏感窗口。发育和生殖毒理学家特别感兴趣的是毒物暴露是否可以直接改变发育的表观基因组,有害的表型是否可跨代遗传,及因此存在的潜在危害。表观遗传编程紊乱可能有助于对表型的跨代遗传。使用Avy小鼠(黄色刺小鼠)模型,饮食暴露双酚A,使Avy和CabpIAP亚稳外延等位基因低甲基化。甲基供体膳食补充剂或染料木素可抵消此低甲基化效应。这些结果与造成表观遗传影响的其他内分泌干扰物报告一致。在环境相关水平低浓度的双酚A(1.2和2.4μg/kg体重)对大鼠可诱导跨代遗传表型异常。暴露于双酚A围生期雄性后代的计数和活力降低,并在F3代持续这些表型。甲氧滴滴涕和乙烯菌核利在子宫中暴露也会导致跨代生殖遗传表型异常。虽然甲氧氯和乙烯菌核利在高于人类接触的剂量观察到病理学改变,但此研究提供了一个模型来研究表观遗传跨代的机制。已证明,乙烯菌核利暴露后破坏了多达3代的小鼠一些印迹基因甲基化模式,这表明跨代遗传异常的表型也有表观遗传的基础。

2.4免疫毒理学已发现,表观遗传调控多能幼稚辅T细胞(Th)分化的启动和其效应亚群的成熟。启动后不久,幼稚T细胞同时转录低水平的Th1(CD4)和Th2(CD8)细胞因子,包括IL-2。在选择性转录成为Ifng(Th1细胞因子标记)或Th2细胞因子基因(IL-4和IL-5,IL-13)之前需要几次复制。在体外用5-aza诱导T细胞,导致由早先不产生这些细胞因子的T细胞系产生IL-2和IFN-g。在用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处理的CD4T细胞研究证实干扰素IFN-G和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表观遗传机制是Th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关键因素。尽管与小鼠相比,人类IFNG基因缺乏脱甲基化,分化的人类Th细胞CpG甲基化分析显示出与小鼠类似的结果。将化学物诱导的小鼠T细胞分化的表观遗传学改变数据外推到人应要谨慎。

2.5其他终点从鼠类模型或单一基因的表观遗传学的某些成果已被外推于人类疾病原因。表观遗传学基础的表型被认为是人类疾病的起源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确定表观遗传的正常变异和评价表观遗传影响需要适当的实验设计和对照。已经提出,内分泌干扰物的表观遗传毒性可能导致暴露人群的许多发育,代谢和行为障碍。对其他靶器官或终点的表观遗传毒性还有待研究。

2.6检测流程和模型Szyf2007年对检测表观遗传毒性提出的研究思路为:①在生命一个时间点的环境暴露可能会改变表观遗传编程,导致稳定改变表型和反应性,②毒物暴露可能导致表观遗传重编程,导致生命后期表型的变异。Reamon-Buettner和Borlak提出使用动物模型(如鼠类)环境暴露后分析表观遗传机制的研究方案,见图1。已推荐了检测表观遗传毒性的动物模型,特别是Avy小鼠和Axin1融合(Axin1Fu)小鼠能用于研究表观遗传学和发育畸形之间的联系,因为在特定的DNA甲基化模式的改变可以与小鼠遗传疾病广泛链接。

3ILSI的“评估表观遗传变化”研讨会

2009年10月ILSI的健康与环境科学研究所(IL-SI/HESI)主办“评估表观遗传变化”研讨会,评估和提高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科学知识基础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包括跨代的表观遗传变化的影响,还讨论了将表观遗传纳入安全性评价的几个问题。

3.1可能用于评价化学物产生表观遗传毒性的模型系统大鼠和/或兔可能是评价外源化学物产生表观遗传变化影响F1和/或F2和F3代的适当的模型。小鼠可能是更易于处理的模型,因为小鼠基因组有更多的数据,并已有用于检测表观遗传变化的工具。已建议Avy小鼠模型作为潜在的筛查工具,其毛色受亚稳Avy等位基因IAP隐蔽启动子附近CpGs甲基化状态的影响。然而,Avy小鼠模型用于筛选可能过于敏感。其他可能的模型包括斑马鱼和秀丽隐杆线虫,以及蜜蜂和果蝇。体外模型是使用哺乳动物细胞或利用干细胞。干细胞包括其他物种不存在的印迹基因。印迹基因有可能作为确定表观遗传改变的感应器。以上讨论的模型有可能用于潜在危害识别,并提供机制基础。然而,将很难直接解释这些数据对整体动物和人类的意义。在表观遗传模型转化为管理决策测试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工作和验证研究。

3.2可能评价的终点/靶对于表观遗传变化的指标,应确定适应反应还是有害反应。确定表观遗传修饰与可能提示特定有害影响的疾病相关基因表达改变之间的因果关系或强的关联需要表型锚定。在发现受影响的表观遗传效应的基因与某种疾病相关的基础上,应建立由表观遗传机制调控的基因数据库。表观遗传效应很可能有物种,组织,暴露和时间特异性。目前,在研究中实验对照组是化合物反应表观遗传变化的最适当的参照,建立表观遗传印迹的参考对照范围可能是有意义的,因为这些区域甲基化模式可能更趋于稳定和遗传。

3.3可能应用的技术关于DNA甲基化和miRNA,以阵列为基础的平台,针对人类和小鼠样品已优化。针对大鼠可用的工具有限,但可用根据大鼠基因组序列基于阵列的高通量方法。虽然硫酸氢盐为基础的测序评价DNA甲基化方法可用于所有物种,但需要发展高通量测序方法。区分异常信号和背景信号并不容易,最大的挑战将是数据分析和解释,应发展信息学。

3.4管理机构的观点为了将表观遗传毒性纳入风险评定,有很多的考虑。必须明确的问题,理解环境、营养和/或药物暴露对个人,群体及跨代水平的公共健康的潜在长期影响,界定希望解决的问题,确定模型系统。这就需要努力使与有害结局和基线改变相联系的研究设计、方法和模型标准化。以适当的参考化合物、途径和剂量验证该模型。模型试验检测的任何变化必须以合理的方式链接到表型或临床结局。对于法规测试,方法必须标准化,具有重复性和重现性。为了将表观遗传数据有效地纳入人类风险评定,最好与管理机构共同努力,确定一个正常基线范围,并与有害结局关联,界定公共卫生关注的适当水平。管理机构将需要开发分析工具,以对公共健康方面的数据进行解释,并将此类数据应用于风险评定模式和慢性健康结局。

第2篇:表观遗传学的发展范文

从1992年到2002年,通过数学建模形成了一种生命素质的数学――“众涵数”;从2002年至今,以众涵数为数学工具,在生命基础领域中确立了“数学遗传学”。数学遗传学包含:遗传病源、遗传智能、遗传性别、遗传综合四个方面。揭示并获得生命基础领域中12项突破,为人类优质遗传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众涵数、数学遗传学、病源、智能、性别、综合

众涵数是数学遗传学中唯一的数学工具,通过众涵数确立了数学遗传学自然遗传数学公式。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发现了遗传中:精与卵的成熟性问题;精卵本身携带病源问题;带精卵诱发病源问题;带精卵与母体结合因障碍诱发病源问题;新生命寿长问题;新生命性别问题;新生命智能性质问题;新生命智能等级问题;新生命顺、逆性遗传问题;新生命分析判断能力问题;新生命思想基础问题;新生命生存方式问题,这12项突破,找出了人与人之间差别所在,为人类优质遗传确立了标准。

一、对众涵数的思考和数学建模及实际应用

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利用工作之余,开始钻研哲学和自然科学。真正打动用数学建模破解遗传问题的是《数学物理学》,因为,从数学工具促使静态物理向动态物理转变这一伟大实践中受到了震撼。

选择了数学作为基础,以主客观基本规律为条件数据进行数学建模。

第一步建模:

客观方面

我们观察的自然界,是一个有规律而且重复着的自然界,春去秋来、一青一枯、昼夜交替、一明一暗、晴阳阴雨、年复一年。这种规律用数字来固定,表示为:(1―9;1―9……1―9)的无限循环。

主观方面

在客观世界里,诸多物种都是依附自然界,顺从自然界。只有人这个物种在依附中可以能动自然,改造自然,让自然界为人类进行服务。这种改造有胜利有失败,不论胜利和失败总是不停的进行着,用数字来固定,表示为:(8―1;8―1……8―1)的无限循环。

第二步建模:

以上两组数并列进行重复延伸,到72个个数时完成一个周期性循环:

(1―――――――72)

(1―9;1―9……1―9)-8组;

(8―1;8―1……8―1)-9组;

第三步建模:

主客观结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然结果:

我们把72个,每个个数的上、下客、主两个单数相乘。这代表为生存,主客观必然结合的含意。

第四步建模:

以客小主大加负号,意味着违背客观而动;客大主小加正号,意味着顺应客观而动。这样就形成了72个常数下,每个个数的正负内涵数。例如:1形成了1(-8),1的内涵数是(-8),下面:2(-14)、3(-18)……72(9)。

第五步建模发现:

在整组这套涵数是,发现72种涵数还分为6种不同的变数,在众涵数形成一览表上你可以清晰的看到:

(1)返原数:72(9)、18(63)、9(72)、63(18)……

(2)变返数:3(-18)63、12(-15)12……

(3)直变数:7(14)、13(16)、14(15)……

(4)多变数:4(-20) (-10) (-7)14……

(5)变守数:31(8)、1(-8) 8……

(6)不变数:8(8)、42(42)……

众涵数的六大分类,为新生命的寿长、智能等级等奠定了基础。

我们是这样总结众涵数的形成:是以哲学的基本思想,“存在决定意识”为理论基础,以主客观基本规律为条件数据,以为生存主客观必然联系为定义。通过数学建模形成了一个包揽广众体能素质、智能素质的一个量数。是一个可以进入生命领域进行求解运算的数学。

如何让众涵数“自己讲话”,“自报性质”。这必须从人生社会个性生存结果和个性面对结果所作出的心情反映去确定。这就是众涵数在使用中的难点。对人生社会个性生存的结果,历史自古以来就有总结:好的一方面是福、禄、财、寿、吉这五个方面,差的一方面是灾、祸、曲、劫、难。面对着好差的十种结果,人的个性主观反映是:喜、怒、乐、哀、悲、幻、惊、恐、奇、臆、急、疯这十二种心情。如何将结果和心情变成数字(可以带入公式进行运算),纳入众涵数中,这时我想到了中国古代农历用天干、地支形成的60甲子,然后假设以字变数的做法去进行,最终在多次实践验证的基础上,形成了60个数字的汉字译文解。60个数字的汉字译文解形成,解决了数学遗传学中许多关键性问题,使求解运算过程中能及时发现结果,并知道结果的好差。例如:个数1代表(福喜),个数4代表(祸哀),个数14代表(灾怒),个数15代表(财乐),个数1、15代表好的结果,个数4、14代表差的结果。60汉字译文解的确定,打通了我研究的另一个成果“数学行为学”的大门。

二、“数学遗传学”的确立,使人类遗传真正进入优质遗传的大门

从2002年开始,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科学)的唯一标准,开始使用众涵数攻关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健康与疾病、寿长与命短、聪明与愚笨这三种差别。首先要确立条件,客观条件必须是中国农历年60甲子数字,这是因为60汉字译文解的确立。主观条件是以每个人的年期虚龄条件,因为开始主观虚龄条件数据,确定以出生年做计算的。但是经过反复论证用出生年作为数据是不正确的。从自然法则来看,生命的形成的年期定位应从母胎受孕开始。这一确定奠定了数学遗传学研究的前两步(第一步精与卵的形成,第二步精卵结合),当进行第三步,带精卵与母体进行结合时难点出现了,用什么样的数据代表母体数据进行运算。通过许多实例的验证,得出了代表母体的数据不是母体年期虚龄数据,而是具有原始性、新生性含义的“1”。

这个确定建立了数学遗传学公式体系,确定了数学遗传学自然遗传公式:

数学遗传学自然遗传公式文字解释:

数学遗传学自然遗传公式的确立,破解了生命基础领域中从古至今人们没有发现的十大问题:

(1)年期男女精卵的质变性,在人们可生育年期中,精与卵会出现四种情况:

A.精卵不成熟

B.精卵自身携带病源(病源就是后天病发之源)

C.精卵一般标准

D精卵最佳标准

此项破解证明了为什么会出现10人9疾的身体状况。

(2)年期精卵携带病源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A.年期精卵携带的种类,共17种,精与卵都有不同的病因

B.年期精卵携带病源的性质,分为轻、中、重三种性质。

此项破解证明了为什么人们病情不一样,有不妨碍行为的小病,有妨碍行为的中病,也有致命的重病。

(3)年期精卵形成病源的几种情况:

A. 年期精卵自身形成病源,父系与母系共形成了34种病源

B.年期精卵在形成带精卵时发生17种病源

C.带精卵与母体结合因障碍可发生23种病源

此项破解确定了独立定位的74种病源所诱发的病情,不包括“三点交叉”所诱发的隐性病源。

(4)年期遗传中的三过程发生的病源在婴儿后天身上所确定的部位

A.年期精卵自身发生的病源,定位在婴儿内脏部位

B.带精卵效合时所发生的病源,定位在婴儿的头部

C.年期两体组合(带精卵与母体)发生的病源,定位在婴儿骨骼、血液、皮肤和后天的免疫系统这几个部位上。

此项破解,它告诉人们病源潜伏的位置,后天应如何注意。

(5)年期遗传与后代人的寿长

从遗传公式到实际分析,健康与寿长不能划等号。一个人的寿长时限是父母遗传决定的,在自然遗传公式上第三步定位数就是确定寿长的时限数。从实际调研实践情况看:一级寿长定位数据为返原数,寿长时限是100岁至130岁;二级寿长数据为变返数,时限是90岁至99岁;三级寿长数据为直变数,时限是80岁至86岁;四级寿长数据为多变数,时限为70岁至74岁。以上结论不包括有重性病源遗传者。

(6)年期遗传与后代人的智能情况:

所谓智能是智慧和能力的合称,遗传决定了智能的基础,智能分为性质和等级两方面:

A.智能性质分为A、B两类,A性质是一个能吃苦,有坚强毅力的人;而B性质缺乏这一方面。

B.智能等级分为6级,是按照6种变数确定的:返原数为一级高智能;变返数为二级高智能;直变数为三级中智能;多变数为四级中智能;变守数为五级低智能;不变数为6级低智能。注:低智能不是傻子。

智能性质和等级的划分,决定了每个人在后天生存环境中所创造生存条件上的巨大差别。

(7)年期遗传与后天分析判断能力:

人们的后天分析和判断能力是遗传决定的,它分为专项性和全面性,智能等级的高低与分析判断能力不划等号。

(8)年期遗传的顺性遗传和逆性遗传:

在具体实际中,个性人所呈现的叛逆性、违背性都属于逆性遗传问题。

(9)年期遗传与后代人的思想基础:

“人之初、性本善”是没有科学依据,一个人的思想基础与父母遗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实际调研来看,后天的教育是无法扭转过来的,否则社会上就不会出现吉凶两个方面的传奇。

(10)年期遗传与后代人的生存方式:

生存方式是一个人在生存社会中所展现的方式方法。从实际调研来看,生存方式来自遗传,后天教育不可扭转。遗传决定着一个人的未来,同时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以上十大问题的破解,为人类优质遗传确立了标准。

三、众涵数的形成、数学遗传学的确立对医学的研究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数学遗传学的确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它可以发挥如下作用:

(1)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全面顺利的进行提供了实施基础:

计划生育是我国基本国策,人口的增长不能超过国家的财力增长,否则就会给社会发展增加不可逾越的难度。西方人口专家讲过:“人口增长的爆发要用战争去解决”。数学遗传学的确立,优质遗传的普及,限定了生育的胎次。据实际调研来看,优质遗传率不占两个方面的20%,即生育对象和生育胎次。按照良好的标准,也达不到30%,因为数学遗传学自然遗传公式可以把每一对遗传夫妇,整个遗传期的年期遗传质量全面展现出来,以事实有力的条件数据使他们在生育面前口服心服的接受选择,因为任何人不会接受一个残疾的后代、一个患有癌变的后代、一个低智能的后代、一个冷血的后代、一个无所事事的后代。

(2)保障我国人口按老、中、青、少、幼比率发展的平稳性:

保障人口发展的平稳性有两个基础性问题:一是生育性别的问题;二是生育间隔期的问题。优质遗传的普及就可以从男女青年身体成熟性开始,选择优质遗传年期,在自愿和可控下,保障每一对遗传夫妇儿女双全。这样人口发展的平稳性就全面彻底的得到解决。例如:2013年优质遗传期的年龄只有三个年龄次:24岁、38岁、39岁。

(3)保障每一个家庭都能达到幸福美满:

在人们的观念中,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就是家庭和谐、儿女双全、健康聪明。数学遗传学能使每一个家庭达到这三个方面,因为在优质遗传影响下,每一个遗传夫妇都会在遗传方面做到“五个不接受”,五个不接受就是幸福美满家庭的基础。

(4)数学遗传学的确立为当代所有人建立一个各自的健康档案,并为医学研究和发展提供基础性的条件,它的作用:

1.健康遗传的婴儿要不要注射疫苗;

2.健康遗传的人与流行性疾病;

3.条件癌变与性质癌变的区分;

4.早期激发癌变是不是与“高等饮食”有关联;

5.重大恶性病变与早期治疗;

6.各种病源与病情关系及激发病源的条件;

7.一般疾病与保健;

8.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保健。

参考文献

[1] 潘永祥.自然科学概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559.

第3篇:表观遗传学的发展范文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在一些国家兴起,1950年日本政府提出的“文化财保护法”中从“有形文化财”的概念延伸出“无形文化财”概念,并首次授予拥有精湛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活态民族珍宝”(Living National Treasures)的美誉。1962年韩国政府在《文化财保护法》中将文化财(即文物)分为四类:有形、无形、民俗和纪念物,正式将无形文化遗产纳入国家文物普查和保护的法定范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根据上述定义,能够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特殊遗产,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集中表现为传承性、活态性、无形性、民众性、地域性、多元性、文化性等特征。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是研究其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前提。

(一)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指具有人类集体、群体或个体一代接一代享用、继承或发展的性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人对“精神文化”的传递,载体与对象是分离的,传承过程是通过人与人的精神交流,即口述、身教、观念或心理积淀等形式进行的,具有无形性、抽象性。如剪纸艺术、戏剧表演、美术工艺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由老一辈的艺术家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承艺术、发展艺术。因此,传承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共性特征。

(二)活态性

无论是语言、戏剧、还是传统手工艺制作或民间习俗,它们都需要借助人们的行为活动直接表现。在这些特殊的行为活动中,语言的使用、口头传说的传播是动态的;音乐、舞蹈、戏剧的表演是动态的;同技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器物制作是动态的;民俗习惯的表现也是动态的。这种动态性贯穿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个存在过程中,赋予他们以活态的特征与生命力,从而与静态形式存在的文物明显区别开来。

(三)无形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抽象的文化思维,它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且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而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一方面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是有形可感的,如山西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人们可以感知的是一套完善精密的、无形的酒水制作工艺,而不是一台有形的酒水制造机器。无形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不是通过物而是通过人对“精神文化”进行传递,载体与对象是分离的,它的传承是通过人与人的精神交流,因而是抽象的、无形的。

(四)民众性

非物质文化产生于民间,也主要在民间流布。以民俗为例,仅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它是指官方以外的有某种共同社会关系的群体,主要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中下层民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一定自然与文化环境的产物。一个社会群体的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其中并不包括官方的法律规章制度,也不包括上层社会有的生活习惯,尽管二者对民间风俗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五)地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是一定自然与文化环境的产物,也只有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才能传衍,因此带有深深的民族和地域烙印。以民俗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为例,如果说民俗的民族性获得,是受民族居住地自然条件、社会生活,以及语言、心理、信仰等文化传统制约的结果,那么,民俗的地域性更是与其所形成的区域环境,包括自然资源、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审美观的特点密切相关。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是对民俗区域特点的概括。

(六)多元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性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区、种族、信仰、风俗、群体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部差异,以及同一地区、种族、信仰、风俗、群体在不同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部差异。

(七)脆弱性

高度的个性化、传承的经验性、浓缩的民族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脆弱没有过的危险境地,仅就戏剧表演艺术来看,其消亡速度,呈现出岌岌可危令人心惊的现状,如广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有地方剧种18个,桂剧、壮剧、彩调剧、粤剧、毛南戏等,到上世纪末,除壮剧、彩调剧、粤剧以外,其他剧种已难得一见。山西省的地方戏为例,上个世纪80年代尚有52个剧种,现在却只剩下28个,短短的20年里,24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剧种消失了。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立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非物质文化遗产脆弱性要求必须致力于对它们的保护。在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还没有充分树立起来之前,立法显得格外重要。截至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我国有关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立法已有30多部。《文物保护法》和一些地方保护性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处于国家或地方法律的保护之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国这一宝贵资源免受不法侵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坚实的法律和政策的规约和保障。

(二)普及“非遗”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性、民众性要求“非遗”可持续发展必须普及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很好素材。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参与保护“非遗”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命运。因此,非遗传承的根应该在学校,学校教育是“非遗”传承最为核心和带有根本性的举措。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纳入学校正规教育,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从而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此外,要加强“非遗”基础理论研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争取把理论研究转化成实践成果,为保护、利用、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理论支撑。

(三)创新“非遗”保护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无形性要求必须创新其保护方式,才能确保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同样,科学技术也是应对“非遗”被毁危机、扭转“非遗”保护严峻形势的关键途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说:“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的“非遗”资源要得到切实的保护,还必须大力发展“非遗”保护科学技术,积极培养“非遗”保护科技人才,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存、修复、传承“非遗”,用先进的科学手段记录或整理、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加强区域合作管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4篇:表观遗传学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珍贵的文化基因,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加强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旅游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展示自己文化形象、文化底蕴的最佳窗口之一。如何在旅游开发中保护好我国民间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根据这一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划分为五大类:一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二是传统表演艺术;三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手工艺。我国学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探索中采用先进的科学分类方法,编写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成16个基本类别,并下设次级类别分类,这一分类体现了我国的鲜明特色,又借鉴了国际分类标准,具有实践可操作性。

二、旅游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推动作用

(一)旅游业的开展有助于增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通过旅游增强人们对各种文化形式的认知,对文化进行传播,也在潜意识中形成保护的意识[1],唤醒旅游者和非物质文化持有者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共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全体民众共同行动起来,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旅游部门有其独特的行业优势,可以寓教于游,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旅游目的地民众也会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价值,从而自觉地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的一份子。花溪是一个传统的旅游区,区内居住着苗、布依、侗、仡佬等22个民族,创造了硕果累累的民族文化财富,包括民族节日、地方戏曲、民间乐器、民间文学、民居、民间工艺、服饰、特色饮食类别。随着“十一五”期间花溪区把旅游文化产业作为新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培育,加快旅游文化大区建设、争创旅游文化产业增长速度新优势,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镇山布依族六月六歌节”、“大寨地戏”、“孟关猴鼓舞”、“高坡苗族射背牌”、“镇山石板房”、“石雕工艺”、“花溪苗族挑花”、“青岩玫瑰糖”等在旅游的发展中在全市形成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特色民族民间文化品牌。

(二)旅游市场的需求可刺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复兴,同时激发文化遗产在恢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创造,为其营造了生存繁衍的环境

目前,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中已经显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迹,而且,因为旅游业的拉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得以增强,影响力得以扩大,传播范围得以延伸。譬如说花溪区旅游以苗族“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歌会等会节赛事为主,组合布依族的地戏、傩戏、苗族跳场、射背牌、猴鼓舞、青岩花灯戏等,推展的民间歌舞旅游线路,每年接待游客数以百万计,既扩展了旅游的产业链,又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复兴形式。尤其是花溪大寨地戏,在传统剧目形式上又增加了一些创新,不断完善,真正实现了传承与发展并存。

(三)旅游业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求新的保护方式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采取抢救式保存、博物馆保存、传习机构传承、学校教育传承、民间活态保护等五种方式,这五种保护方式都有与旅游的结合点。抢救式保存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现之旅,博物馆保存如贵州花溪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可结合传习机构和学校教育传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可结合民间活态保护,花溪区在“铁链械”项目进校园工作上做了大胆尝试,将体育与铁链械的表演有机结合起来,而且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及赞誉。做好资料式保护,对挖掘的花溪苗绣、孟关苗族猴鼓舞等作品和传承人,采用文字记录、图片拍摄、声像片录入等多种手段进行记录保存。可借助特殊性主题开展旅游活动,如红色文化遗产旅游。近几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迅速发展,一些红色文化遗产的革命歌曲、绘画、传说及长征精神等得到了很好的传承[2]。

(四)旅游业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现在的情况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此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因此,旅游开发无疑是解决资金问题的最佳途径。合理利用旅游业带来的资金支持,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极大促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并筹集一部分资金解决投入不足的矛盾。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文化落后的地方,因为其现代文明和经济社会的影响较小,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客观上得到了保护,而这些地方正好也符合现代旅游所追求的回归自然、崇尚绿色的格调,发展旅游的前景较好。如云南民族歌舞在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摆脱贫困方面,功不可没。“99世博会”、云南石林“火把节”期间,彝家大型民俗歌舞“祭火神”、“火把节的传说”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和篝火晚会,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3天内国内外游客达7万多人,旅游收入达386万元[3]。据有关统计表明,云南西双版纳旅游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达到73%,丽江财政收入的90%来自旅游业。由此可见,旅游开发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旅游产业的良性推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化旅游价值,可以为旅游产业注入鲜活的文化因素,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

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特定时空关系中,是传统文化的活的记忆,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这种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旅游者通过旅游活动,可以从中动态地了解历史、认识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传承,是民族延续的源泉,是民族发展的生命力,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群体意识是民族精神的精髓,是具有无形资产特点的精神价值。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休闲旅游价值,可以为旅游者提供艺术借鉴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民族生活风貌、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保存较好的大量艺术作品,特色鲜明,反映了历史审美风尚和审美标准,极具审美、观赏价值,受到当代人的普遍认同,并且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这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物质形态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作品,艺术水平高超、艺术形式独特、打动人心、震撼心灵,具有审美价值;一些艺术精品、美的杰作成为文化传统的符号和历史生活的象征,具有观赏价值;一些作品世代流传、极具天成之美,虽然独具特色,但得到世人认同,具有认同价值;有些作品虽历经沧桑,但历久弥新,其装饰、陈列、使用功能体现了其具有的实用价值。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教育旅游价值,可以在旅游实践中寓教于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是规范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基本力量,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具有和谐的社会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大量传统伦理道德资源是一种文明的积淀,是基本社会秩序的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也是个体逐渐社会化的过程,是社会不断走向和谐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大量人文知识,是伦理道德观念、民间风俗习惯的缩影,所体现的人生礼仪、社交礼节、生活习惯、生产传统是世代相传的民间教化的重要知识来源。旅游者通过旅游,能身临其境,进一步详细了解旅游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增加对历史发展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受到熏陶、影响,对旅游者起到教育的作用。

四、旅游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完善协调保护机制,以开发促进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乱开发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管理混乱,管理混乱的深层次原因则是多头管理。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首先要协调各管理部门的关系。旅游业与遗产管理的关系是处于平行共生阶段,需要旅游部门与文化遗产部门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积极沟通、协调,求大同存小异,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的旅游开发利用为中心,理顺各部门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必须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在旅游开发中,要坚持保护非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态性,特别要加强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区保护,正确处理好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走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体化开发之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与旅游开发方式进行有效对接,以促使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二)加大文化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遗产保护认识

加大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唤醒全社会对保护工作的自觉意识,是确保非物质文化资源免遭破坏,同时促进保护、发掘、抢救和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所以,如在旅游活动的场所及旅游过程中,引入对非物质文化资源历史文化价值及保护意义的宣传教育,通过生动真实的介绍、讲解和宣传,最大限度地激发游客对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这也是提高旅游活动吸引力,增强旅游活动文化含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方法[4]。有些地方运用此方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现在丽江古城四方街的纳西族民族歌舞表演,以及泸沽湖民族博物馆的摩梭人歌舞表演,都是政府组织当地群众的进行的表演,这就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旅游行业从业者要加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培训

旅游行业要结合工作实际,搞好专题培训,尽可能培养出一支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兼职人员队伍,在培训内容方面要求了解基本的东西,比如非物质文化的一些特性、当地非物质文化的内涵,如何更好地向顾客推销和演示,建议借助图文声像等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加强宣传,让游客更直观了解。旅游行业从业者还必须要认识到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重要性。1964年的《威尼斯》提出的“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可以认为是对原真性的一个很好的解释,这就要求旅游从业者尤其是一些讲解演示者,认真研究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根据其合理形态、方式予以合理地解释和表达。避免出现随意编造、添加没有根据的东西来吸引游客。

参考文献:

[1]华春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J].东南大学学报,2007,(2):52-61

[2]刘建平,刘向阳.区域红色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开发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5):741

第5篇:表观遗传学的发展范文

在高校遗传学教学中存在许多经典案例,如:果蝇的翅型、体色、眼色等性状的遗传;豌豆的性状遗传以及玉米籽粒的形状和颜色性状的遗传等。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经典案例,即血型遗传。自20世纪初至今,ABO血型遗传一直是复等位基因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经典案例。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血型的经典内涵得到不断提升,新的研究结果使血型遗传所涵盖的遗传学知识点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因此,以我们身边最常见的表型--血型为案例开展遗传学教学不仅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形象化,便于理解,还可以将繁多的基础知识串联起来,便于记忆。另外,以血型遗传作为经典案例在遗传学的教学中还可以不断加人新的研究和新的应用,使经典的内涵不断得到新的提升,让学生的视野接触到前沿的科学知识,为日后的科研接力打好基础。

1血型与遗传学之间的重要关系

开展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是关键。血型是人类血液由遗传控制的个体性状之一,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用途广泛。自1900年到2005年,已检测出约29个血型系统[21。临床上最常用的有“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MN血型系统”和“HLA血型系统”。这些血型系统涵盖了复等位基因、基因互作之上位效应等遗传学的孟德尔定律拓展原理,基因的表达调控及群体遗传等遗传学的精髓内容。透过这个知识窗口,可以看到遗传学在血型中的奥秘。

孟德尔遗传定律从建立、发展到不断拓展完善,一直都是贯穿高校遗传学教学的核心知识点。由于现在大学生从高中开始就接触孟德尔定律,如果大学教学还是重复高中阶段所涉及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在高中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案例教学,引入现代遗传学在人类血型上的最新认识,则不但可以给学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还能自然地激起他们深入探索的兴趣。血型的遗传特征及生化基础可以清晰明了地向学生阐述清楚孟德尔定律的一些重要的延伸知识内容。从红细胞血型到白细胞血型,从常见的ABO血型到罕见的孟买、Rh血型,对于假基因、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和拟等位基因等不容易理解的基因概念以及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可以通过血型案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在教师的指引下由学生自己依靠其拥有的基础知识结构和背景,在血型案例情境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比较轻松地掌握这些容易混淆不清的概念和一些难以理解的遗传学现象,如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上位效应等。

此外,人的血红蛋白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调控还涉及遗传学中的表型和基因型之间的关系,真核生物中的基因表达调控模式等知识点。对血型相关的一些遗传疾病进行分析,还可以引申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缺失突变及一些重要的遗传标记。血型的遗传学检测方法及临床上的输血原则和溶血、血型互配等现象也与受基因表达调控的红细胞的细胞膜糖基的特征和生化机制密切 相关,引导遗传学从理论到实验,再到实践中的应用。血型与疾病的关联分析,把科研思维引入高校遗传学教学中,让学生紧跟时展的步伐,理论联系实际,为日后的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遗传学中两大重要的主题是遗传和变异,主要包括孟德尔遗传和连锁遗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通过以复旦大学遗传学教学大纲为参考,与刘祖洞主编的《遗传学》和乔守怡主编的《现代遗传学》教材内容相比较发现,血型遗传案例除了与上述遗传学四大内容关联外,还涉及到基因的表达调控、群体遗传、表观遗传等知识点,其中大部分知识点都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目前,血型案例所涵盖的主要遗传学知识内容及在遗传学学科中的重要意义的归纳见表1。因此,把血型作为经典案例,开展遗传学的案例教学既贴近生活,引发学生深刻的思考,又能代表性地进一步阐述探讨遗传学的生物知识。

2血型案例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开展

在以血型为案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根据高校遗传学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学生掌握了一些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遗传学的教学进度逐步有序地进行介绍:1.血型基本知识介绍;2.红细胞血型的细胞膜糖基特征和生化机制;3.红细胞血型与输血;4.血型的遗传学规律特征,包括(I)ABO血型复等位基因遗传及其应用,(II)ABO血型基因的克隆,(III)ABO血型的遗传学鉴定;5.ABO血型的拓展,包括(I)孟买血型与拟孟买血型,(II)红细胞血型与白细胞血型。下面主表1血型与高校遗传学教学的重要关系

要选取两个方面阐述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开展过程。

    2.1血型基本知识在教学中的开展

ABO血型系统是第一个被描述的红细胞血型系统,也是最具有临床意义的一个系统。因此,在进行血型基本知识介绍时往往以ABO血型为例。随着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血型研究的发展,ABO血型的基因遗传背景目前已比较清楚。在介绍血型基因的基本知识同时也涵盖着遗传学知识的传播,而且随着血型基因知识的不断丰富完善,涵盖的遗传学知识也越来越广泛。

ABO血型由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即iA、产和i°o在开展遗传学相关教学活动时,一般都用此作为分析生物界中复等位现象的经典例证。这些基础知识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可能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获得。因此,在大学开展相关教学时,除了简单介绍这3个主要的复等位基因外,还可以深入讲述新的研究结果,到目前为止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经确定了160多个^50等位基因,只是目前国际上以4川7基因作为等位基因的参比序列,其他基因均与其紧密相关,非常保守。在此基础上ABO血型又可分为许多亚群,其中A血型表现出最多的亚型。在红细胞血型系统中还有一种Rh血型,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Rh血型主要由3个紧密连锁的基因D/d、C/c、E/e决定,这3个基因以单倍型方式传递,属于拟等位基因。这样在讲解原有知识基础上,又不局限于原有知识范围,由ABO血型到Rh血型,由复等位基因引出拟等位基因,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通过相互比较,举例分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

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血型是不是一生恒定不变的?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会认为血型是由遗传决定,不会改变。其实人类的血型也会发生变异,如急性白血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使血型抗原减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以导致血型抗原丢失等。而且,健康人也存在血型变异的现象,但是这个是与细胞表面血型物质受到掩盖以及人体存在一些稀有ABO等位基因有关。这些新的知识可以向学生很好地展示“遗传和变异”,利用身边的血型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掌握遗传学的精髓。

此外,最近几年疾病引发基因甲基化和突变的研究'又可以结合表观遗传学的内容开展教学。

2.2红细胞血型的细胞膜糖基特征和生化机制在教学中的开展

人类ABO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长臂(9q34),其基因产物是一些专一性的糖基转移酶,可以催化血型抗原前体特定部位的糖基转移,从而控制ABO血型抗原的生物合成。其中4基因编码产物为N-乙酰-D-半乳糖胺转移酶(简称A酶),可以产生常见的A抗原;S基因编码产物ci-l,3-D-半乳糖转移酶(简称B酶),可以产生常见的B表面抗原;和S基因同时存在产生的等位基因,其编码产物具有A酶和B酶的特异性,在红细胞表面上产生不同强度的A和B抗原;而O基因则是第258位和第349位碱基缺失导致的密码子移位,使终止密码提前出现,合成了无酶活性的短肽,因而体内没有A酶和B酶,也不能催化糖基转移,只有前体物质H的产生为H抗原(图1)。因此ABO血型有时也称为八811型[71。这样,不同的、B、0基因编码不同的多肽,产生具有不同功能的糖基转移酶,非常简单地引出了遗传学中经典的基因与酶的关系的“一个基因一条多肽(一个基因一个酶)假说”,使学生很容易获得一个基因决定一条相应的多肽链(酶)的结构,并相应地

影响这个多肽(以及由单条或多条多肽链组成的酶)的功能这种遗传学思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最新研究发现ABH抗原除表达在血细胞表面以外,还可以出现在除脑脊液外的分泌液中;有大约80%的个体具有产生这些可溶性抗原的遗传基因;这种分泌抗原的表达由双结构基因控制,即第19号染色体2个紧密连锁的Ft/n(用和基因座。ABO血型抗原都由前体H物质合成,SeAe基因和丑冷基因都可以控制合成H物质;简单来说,基因的表达决定体液中是否出现ABH抗原,H/h基因的表达决定红细胞上是否出现ABH抗原。但是,并不是所有带m基因的个体唾液中都分泌ABH物质,还要受到Wh基因的制约,其中hh型(即孟买型)均为非分泌型[7]。这样又引出了遗传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上位基因,很重要的遗传学现象--上位效应。这些属于遗传学中基因互作的重点内容,而且发生基因相互作用的非等位基因仍然遵循孟德尔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可预计的,所以在遗传学教学中还可用于亲子鉴定、重大遗传疾病的关联分析、人种演化、群体遗传分析等相关内容。

2.2相关技术的拓展应用

ABO血型的分子检测是分子遗传学教学中PCR技术拓展应用的案例。血型基因的表达影响血型的表现型,表型相同的个体其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何区分iAiA、Pi0在表现型都是A型和iBiB、iBi0在表现型都是B型的个体,可以根据A、B、0血型基因碱基的差异,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型人类ABO血型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对个体血型(血型基因型)进行判定:是属于AA型、AO型,还是BB型或BO型。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改进,并结合教学进程,作为自选实验在学生中开设,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在135个学生中开展自选实验,其中有80%的学生选择ABO血型鉴定这个实验,并表示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

此外,还可通过分析核苷酸来确定分泌型ABH血型的Se基因型。主要基因分型技术有:(l)PCR-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这是一种新的基因多态性分析技术,根据基因座某一碱基的差异设计一系列引物,特异性引物仅扩增与其对应的等位基因, 而不扩增其他的等位基因;(2)PCR-DNA测序法,先通过PCR扩增基因的主要片段,然后测定序列;(3)PCR-限制性内切酶法,用对位点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基因,再通过Southernblot分析来确定。目前,PCR-SSP常用于胎儿血型鉴定及白血病引起的血型抗原异常等血型鉴定。随着450基因结构和研究方法的迅速发展,AB0血型定型也将进入基因定型的时代,揭示更多的关于AB0基因和AB0血型表观遗传学等方面的奥秘。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计一系列与血型相关的论题,引导学生査阅相关方面的最新进展,总结出血型与人类疾病和性格之间的关系以及蕴涵的遗传学原理。学生可以分组制作PPT讨论,还可针对某一论题,学生组队分为正反两方,开展辩论式讨论。一学期可以安排一次课时(45分钟)开展辩论式讨论,前30分钟让学生正反方陈述观点,列举证据开展辩论,后15分钟用于总结和点评。在这个模式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将引导、鼓励与考评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1]。开展“血型是否可以决定性格”类似专题的辩论式讨论,既增加了遗传学教学的兴趣性及可接受性,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辨析中得到操练。正反两方队员通过收集资料和案例,与同学辩论解释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深奥的科学知识,而且还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并且将遗传学应用于实际,填补了传统教学在知识灵活认知与实践中的不足。

3以血型为案例开展遗传学教学的优点

作为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广泛熟知的遗传学常识,血型遗传学的研究历程符合遗传学的发展规律与教学规划,其作为遗传学教学案例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第6篇:表观遗传学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 非遗博物馆;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途径

一、博物馆服务的发展进程

博物馆是人类尊重历史、珍视艺术和崇尚科学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最早服务于西方上流社会。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进入“博物馆繁荣”时代,国际博物馆领域确立了以“社会服务”为根本宗旨。从此,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开始拓展并趋于全面,除了征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物质文化遗产,还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支持所在地经济文化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来看,“以人为本”、“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理念成为现代博物馆实现场馆设施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英国的博物馆将管理的根本目标定位为“让民众成为博物馆的核心,让博物馆成为社会的核心。”更加明确了新时期博物馆的服务宗旨。

我国的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其使命就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不断满足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博物馆工作的性质和特征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承载着向国民弘扬传统文明的社会责任。

二、我国非遗博物馆的发展与职责

“非物质文化遗产”(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成为与“物质遗产”相对而称的专业术语。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新的阶段。

当前,社会各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投以广泛关注的目光,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兴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市共建立民俗博物馆17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424个,非遗保护设施建设被列入了国家“十二五”文化和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规划。[1]

非遗博物馆,除了具备传统博物馆的属性外,还应保护传承非遗传统文化、利用专业优势开展征集、展览、研究非遗藏品的工作,并兼顾扶持非遗传承人群体,在以“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大前提下,为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非遗博物馆服务的内容及新趋势

当前,中国文化的发展存在着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文明发展的矛盾,对于博物馆而言应积极保留大量的传统文化,并发扬传统文化所具备的现代性并向世界范围传播推广。对于非遗博物馆而言,如何让社会关注非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非遗保护意识,使之不成为仅仅留在“纸上名录”,如何让“纸上的名录”真正成为“镌刻在人们心中的珍宝”仍然是摆在每一位博物馆人面前的问题。[2]

201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记忆”的主体是观众,博物馆可以利用自身有利资源引导观众构建权威的、有条理的历史思维能力,加深展品在观众脑海中的印象。“创造力”指的是新时期博物馆应具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技术、创新的服务理念相结合的能力,从而策划出符合现代民众喜爱的展览。

因此,新时期非遗博物馆的服务就应兼顾“记忆”和“创造力”两个方面,所谓“记忆”在非遗博物馆的语境中指的是非遗馆所占有的能给观众传递非遗历史文化的资源,包括非遗展品、传承人等。“创造力”是指利用非遗博物运用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理念巧妙融汇,改变以往传统的古板的说教展示形式,让观众在游乐、观赏中全方位了解非遗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技艺,努力达到探索传播、宣传、传承非遗的目的,从而让非遗文明的种子真正植入观众的心中,并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引进新的思路和方法的能力。

新时期的非遗保护应着眼于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因为两者虽然看似矛盾,但并非不能共存,应以开放性的文化心态和全球化视野,以文化主体认同和更好地持续性活态传承为原则并在服务理念和方式上有所创新。

四、提升非遗博物馆服务能力的途径

非遗博物馆作楣益性社会文化教育机构,除了明确自身职能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力争让服务尽善尽美。

1、培养不同类型的服务人才

服务人才的培养首先是服务意识的养成,因此在招募博物馆服务人才时就应将服务意识作为考核和培训的前提。

非遗博物馆应根据工作人员的专业特长和岗位的差别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而更好的为博物馆服务。从实际情况来看,非遗博物馆的服务人才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专业陈列研究人才,他们利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将非遗的“权威记忆”保存并加以研究,将非遗财富通过书本、资料等形式传播,服务民众。第二类是展览策划型人才,也就是能将文中所提的“记忆”加以“创造力”的人才,这类人才除了具备资深的非遗知识外,还能将其用附有创造力并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三类便是一线的服务人员,这是非遗博物馆中最庞大的群体,包含宣教、志愿者、看馆、安保人员,应在上岗前对各自的职责明确并进行专业的业务培训,确保博物馆服务安全、有效、优质,让群众满意。第四类为社会团体和共建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可以作为“特殊观众群”,他们除了给非遗博物馆提供各方面资源的帮助,还可以从观众的视角对博物馆的服务质量提升献计献策。

2、完善场馆硬件设施

非遗博物馆应当合理支配政府财政投入,努力改进陈列展览的设施,从而提升陈列展览水平。还应完善观众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如设立咨询台、寄存处、游客服务中心等,考虑到某些游览区的路线复杂,可印制中英文对照的导览图,除了介绍博物馆的概况外,还将博物馆景点和公共设施标注其中。为了让观众更全面了解非遗,可在非遗馆区内建立非遗传习教室和传承人工作室,为传承人的技艺展示和观众的观赏、传习提供良好的场所。

3、满足观众参观要求

非遗博物馆服务的对象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参观诉求和目的,有助于非遗博物馆针对不同的参观人群采用差异化的宣传和服务方式。如非遗博物馆可在各项展览展示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非遗展览、互动活动,如为未成年人开办主题夏令营,以及各项非遗培训。从理论到实践操作,通过一套完整的流程学习非遗文化。而对于老年群体,非遗博物馆可针对他们喜爱传统曲艺的特点安排免费的京剧、黄梅戏、昆曲、白话欣赏等活动,让他们在欣赏非遗曲艺的同时,重乩夏暇┑纳活和文化。根据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和喜爱的特点,安排民俗体验和技艺参观活动,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感受传统地域风俗。

除了将观众吸引进博物馆,还应积极将传承人和非遗技艺请出去。让“非遗”走进社区、学校以及公共文化场所,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本土非遗文化。

4、提高“非遗”传承人待遇

非遗博物馆的服务主体除了观众,还有非遗传承人群体。如何让他们不为了生存被迫转行安守祖辈传下的“手工遗产”是保护非遗的关键问题。非遗博物馆应利用作为公众平台的优势,帮助非遗传承人改善生存环境,让他们不再为生计担忧,将传统技艺更好的展现给喜爱它的观众。

考虑到非遗传承人文化水平有限,非遗博物馆应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积极帮助非遗传承人整理技艺资料,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专项保护经费,并整合媒体、高校等各种平台和社会力量帮助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开展收徒传艺等活动,同时,利用自身作为旅游景点的优势,帮助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商业及社会活动,活动所得均归传承人所有,尽量帮助代表性传承人解决经费困难,让非遗传承人安心传艺,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5、拓展与观众的互动方式

非遗博物馆官方网站的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的建立无疑是非遗的一个新型窗口。将非遗博物馆的公开展览活动信息及时在网络平台上,让民众参与、监督非遗博物馆的各项活动、并为非遗博物馆的服务提升献计献策,对非遗馆的发展起到公众监督和积极推动的作用。

但同时我们应冷静看待这些新兴的媒体互动方式,因为它对博物馆的发展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它可以更广泛的参与到博物馆展览的宣传、活动之中,拓展博物馆的服务层面,扩大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弊”在于在言论自由的社会,来自不同社会层面的观众对于博物馆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这就要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网站的维护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换位思考的处理问题的能力,面对质疑及时诚恳解答,消除群众心中的困惑,将某些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动力,并维护好博物馆的社会形象。

6、征询建议提升服务质量

非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应重视对观众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观众需求。在调研工作中,应将主动权交给观众,让他们对服务质量、展览满意度进行打分,这样既可以促进非遗博物馆用优质的展览和服务吸引观众,又可以保留和扩展博物馆参观群体,实现与社会公众的交互式融合。

五、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无论是审美情趣还是评价标准都与过去相比有很大变化。因此,对于博物馆而言,必须准确把握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民众的期待,才是赢得观众赞誉的不二法则。

对于非遗博物馆而言,“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就是努力使非遗博物馆与观众、非遗传承人之间相处和谐,让非遗文化同百姓的精神需求相协调,让新时期博物馆事业同社会进步相统一。非遗博物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提出,以及“记忆”与“创造力”结合的服务方式,为非遗博物馆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而又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贴近百姓的优质服务必将引导观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喜爱,从而对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龙.中国文物报.2012-6-11.

[2] 喻,廖君.中国文物报.2012-6-12.

第7篇:表观遗传学的发展范文

甘肃省作为文物大省之一,五年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日的纪念和宣传工作,紧密围绕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和弘扬活动,扩大了文化遗产事业的社会影响,全省人民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逐步调动起来,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文化遗产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006: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2006年的文化遗产日为6月10日。文化遗产日前后,甘肃省政府出台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重新公布了全省前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甘肃省政府主管领导在甘肃卫视发表了保护文化遗产的电视讲话。甘肃省文化厅和甘肃省文物局在《甘肃日报》刊登两个专版介绍全省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文化遗产日当天,全省对外开放的各级各类文物景区、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收藏单位和考古发掘现场以及其他公益性文化单位,向社会公众实行免费或优惠开放。甘肃省文化厅和甘肃省文物局在兰州东方红广场组织了包括专场文艺演出、群众签名、免费文物鉴定等在内的宣传活动。

2007: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2007年的文化遗产日为6月9日。甘肃省文物局提前举办了文化遗产主题征文活动。文化遗产日当天,甘肃省文化厅和甘肃省文物局在甘肃省博物馆联合举办大型宣传活动,主要有文化遗产保护图版展览、免费鉴定文物、文物法律知识咨询服务。同时,揭晓了主题征文活动评奖结果,并为获奖者颁奖;开展了“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活动,兰州市三所小学的部分学生分别走进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和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在甘肃省图书馆学术厅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讲座;在甘肃省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办了“甘肃彩陶研究与鉴定”专题讲座。遗产日当天,全省对外开放的文化遗产地、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再次免费或优惠向社会开放。

文化遗产日前后,各地在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的同时,还开展了其他形式的宣传活动。兰州市举办了“历史兰州”大型摄影图片展。白银市举办了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讲座和研讨会。天水市举办了《文物保护法》法制讲座;秦安县举办了馆藏文物精品展。嘉峪关市在嘉峪关长城旅游信息网站上开辟了文化遗产保护专栏,各文物景区实行半价优惠开放。酒泉市举行了酒泉市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授牌仪式,组织了酒泉夜光杯工艺流程演示和精品展、敦煌曲子戏展演、青少年博物馆一日游等活动。张掖市举行了大佛寺佛经教经籍、佛教艺术陈列开幕仪式。金昌市举行了民间艺术展览,公布了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威市举办了主题演讲活动,举办了华锐藏族民歌、凉州贤孝调演。定西市召开了全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现场会。平凉市举行了民间手工技艺展示活动。庆阳市举办了环县道情皮影、庆阳唢呐吹奏展演。临夏州公布了首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组织了以展示临夏民族文化、促进再塑陇人品格为主题的专场文艺演出。甘南州组织了民族民间文艺展演和美术、书法、摄影展览。

2008: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

2008年的文化遗产日为6月14日。4月,甘肃省文物局就对全省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由于甘肃省是四川以外受灾最严重的省份,甘肃省文物局本着节俭适度的原则,对原定的宣传活动内容进行了相应调整,适当压缩了宣传活动的规模,突出了文物系统抗震救灾的有关内容。除地震受灾最严重的陇南市及各县因忙于抗震救灾未能举办宣传活动外,其他市州均举办了宣传活动。

文化遗产日当天,全省各地同步举办了集中宣传活动。在兰州的活动主会场公布了全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全省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部分传承人名单,并为传承人代表颁发了证书。通过展板形式,全面介绍了丝绸之路申遗、长城资源调查、第三次文物普查、博物馆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绩。开展了文物法律咨询、免费鉴定文物等活动;举办了玉器鉴赏知识讲座和“甘肃地方名人书画展”。向公众散发了3000份博物馆免费参观温馨提示等宣传资料。当天的《甘肃日报》刊登了甘肃省政府刚刚公布的《甘肃省文物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甘肃省文物局向全省10万名手机用户群发了保护文化遗产公益短信。当晚,还在兰州人民剧院举办了全省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专场免费演出。

从6月14日起,甘肃省博物馆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总书记关爱的民间艺术――定西剪纸艺术展览”。敦煌研究院配合丝绸之路系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制作展出了“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文化遗产”图片展览,开展了“洞窟壁画保护修复现场开放”活动,组织敦煌市部分中小学生免费参观了莫高窟及重点洞窟保护修复现场。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文化遗产日当天实行门票半价优惠,并向游客免费赠送石窟宣传资料。兰州市积极开展送展览进学校、进部队活动,兰州市博物馆精心挑选了反映兰州历史建筑、历史街区、文化遗存、民风民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老照片60余幅,举办了“兰州记忆”图片展,在兰州武警消防部队军营展出,200余名官兵参观了展览;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为西北师范大学100余名师生举办了《西路军与西路军精神》专题讲座。天水市召开了由辖区文博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保护文化遗产专题座谈会。其他市州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结合实际开展文物法制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传。与此同时,除已实行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外,甘肃省内其他对外开放的文博单位文化遗产日当天也免费或实行优惠票价开放。

2008年,迎接奥运和抗震救灾成为宣传的焦点和热点。敦煌莫高窟是奥运圣火在甘肃传递的起始点,敦煌研究院在文化遗产日前后筹备举办了以莫高窟壁画中体育题材为内容的“奥运的引力,敦煌的魅力”图片展览。甘肃省文物局制作了专题展板,在主会场醒目位置展出,以图片、文字、图表等形式集中反映了地震中甘肃文物受损情况及灾后各级文物部门的应急保护工作情况,吸引了许多群众驻足观看。国内首座地震专题博物馆――兰州地震博物馆在甘肃省博物馆主会场展出了“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提高公民防震减灾意识”专题图片展,展出图片40余幅,介绍了包括汶川特大地震在内的国内外著名大地震破坏情况及相关的防震减灾知识,并向群众散发有关宣传资料。

2009: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

2009年的文化遗产日为6月13日。文化遗产日当天,甘肃省文化厅、甘肃省文物局在甘肃省博物馆举行了集中宣传活动,甘肃省文物局及兰州市博物馆、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兰州地震博物馆分别以展板形式举办了“长城资源调查展览”、“兰州老照片”、“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事迹”、“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展”等专题展览。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兰州太平鼓、永登高高跷进行了现场表演。

全省各地和省直文博单位的宣传纪念活动形式多样,特色突出。酒泉市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通过开辟专栏、制作专版、设立咨询点、举办文艺演唱会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宣传了酒泉文化遗产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及第三次文物普查、丝绸之路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重点工作。敦煌研究院与敦煌市文物局联合制作宣传板,进学校、进社区,组织文化遗产日专场文艺演唱会,瓜州县制作播放申遗专题片,金塔县、玉门市出动宣传车下乡镇、进单位深入宣传。武威市所有博物馆均免费开放,西夏博物馆、天祝县博物馆联系学校、部队等单位前来参观;凉州区在文化广场组织民间文艺表演队表演了凉州贤孝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演唱活动。永昌县博物馆举办了“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结合博物馆免费开放、永昌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等重点工作,向广大群众发放文物保护宣传单、开放博物馆展厅,组织专题讲解。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举办了游客竞答互动活动,邀请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做了两场专题讲座,并举办了全所业务知识大奖赛。

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精心组织的“走近考古现场、体验考古工作、感触古代文明”活动是本年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的一个亮点。文化遗产日当天,从近百名报名者中选出的20余名社会各界代表走进荣获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临潭陈旗磨沟遗址发掘工地,亲身体验考古工作,了解文物保护和考古知识,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参与了考古发掘活动。

2010:文化遗产在我身边

2010年的文化遗产日为6月12日。甘肃省文物局除常规的集中宣传外,还安排部署了以下多项专题宣传活动。

以甘肃省文物局的名义向全社会发出保护文化遗产倡议书,并在媒体和高校、社区等处广为。

甘肃省文物局组织开展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面向全社会评选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评选结果在文化遗产日当天公布并颁奖。

甘肃省文物局举办“我身边的文化遗产”主题征文活动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问答比赛,在兰获奖者将由甘肃省文物局组织免费参观省内指定著名文物景点。兰外获奖者将获赠全省部分重要文物景点参观门票。

于文化遗产日当天正式启动“甘肃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评选活动,组织公众从备选的30件馆藏文物中投票评选出10件“镇馆之宝”,年底公布评选结果。

将《丝绸之路》杂志第11期作为今年文化遗产日特刊,刊载系列文章,介绍全省文物资源和重点文物工作开展情况。

第8篇:表观遗传学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艺 音乐教育 相声 快板 德育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中国民间流传的各民族曲艺曲种约有400个左右。近年来受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受到破坏,我国许多曲艺曲种后继无人,面临消亡的危险。如何对我国传统曲艺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及传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明确规定了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责任。如何在幼儿师范院校艺术类教育中进行包括中国传统曲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

1.中国传统曲艺是幼儿师范院校尚未开发的教育资源宝库

我国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牌子曲类、弹词类、鼓曲类、琴书类、时调小曲、走唱类等艺术形式,门类繁多、品种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科学及社会价值。在国务院公布的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曲艺类占124项(含扩展项目10项);河洛大鼓、河南坠子、王屋琴书、灶书、丝弦道、锣鼓书、三弦书等18项中原特色传统曲艺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声、快板等传统曲艺对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非常适合在幼儿早期教育中推广。幼儿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在幼儿园、小学从事幼儿启蒙教育。而目前却尚未开展中国传统曲艺类相关课程,导致学生对中国传统曲艺陌生,毕业后没有能力对幼儿进行相关教育,可见,中国传统曲艺是幼儿师范院校尚未开发的教育资源宝库。

2.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受全球一体化及现代科技文明的影响,人们的业余文化娱乐方式发生了很多改变,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网络游戏等成了大众主要的娱乐方式。许多民间传统曲艺面临着观众人数萎缩、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后继无人、甚至濒临灭绝的危机。如何扩大民间传统曲艺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是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关键。幼儿师范院校作为未来幼儿园教师培养的摇篮,培养的学生承担着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重担,在幼儿师范院校传承例如相声、快板等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助于在幼儿园、小学培育未来传统曲艺的观众和接班人,这对于民间曲艺的保护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有助于向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受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当前青少年学生传统道德缺失,家庭观念淡薄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在学生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教条式德育工作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传统曲艺通过“说书一股劲,唱曲一段情,句句警人心,听者自动容”的方式向观众进行道德教育,涌现出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岳飞传》、《杨家将》等一大批讴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使学生在传统曲艺的欣赏和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懂得了明辨是非,学会了规范自己的行为,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婚姻观,传递的是正能量。

4.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传统曲艺是中国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学的特殊传承载体。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的史诗以及许多民歌与叙事诗,藉曲艺艺术的“说唱”得以传播、宏扬和保存。曲艺在其历史发展中催生了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许多古典文学名著,孕育了诸多戏曲剧种。学生进行传统曲艺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曲艺的表演技巧,更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相声、快板、二人转等民间传统曲艺深受青年学生的喜欢,学生通过成立相关社团、开展民间传统曲艺的表演,有助于提高校园文化的品味和校园文化的竞争力,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幼儿师范院校开展传统曲艺传承的途径

1.开展传统曲艺的相关教学与研究

相声、快板等传统曲艺能有效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演唱能力、表演能力、摹仿能力,非常适合在幼儿园、小学开展相关教学。而幼儿师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师资,而当前幼儿师范院校没有开展传统曲艺的相关课程,幼儿师范院校可以开展传统曲艺进课堂的教学探索,组织音乐、语文、思想政治等教研室教师一起筛选适合幼儿特点的传统曲艺剧种和内容,创作适合幼儿启蒙教育的新桥段,编撰相关教材、教案。

在课程形式上可以采取尝试开设快板、相声等曲艺类课程选修课,课后开设第二课堂及兴趣小组。

2.培养传统曲艺的师资队伍

由于传统曲艺多流传在民间,进入高等艺术院校课堂较少,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师普遍对我国传统曲艺陌生。学校一方面应鼓励本校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到民间采风,向民间曲艺艺人和传承人学习。另一方面,可以聘请曲艺演员、民间艺人到学校担任兼职教授,定期开办培训班、讲座,向师生传授中国传统曲艺文化,逐步培养学校传统曲艺的人才队伍。

3.通过学生社团建设,建立校园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长效机制

幼儿师范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源地不同,组织学生假期对当地传统曲艺进行文化采风,让学生深入民间,零距离接触、学习中国传统曲艺。在学生中成立相声社团、快板社团、大鼓社团等曲艺类学生文化社团,定期开展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及汇报演出。在学生中建立传统曲艺传承人制度,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传统曲艺,形成校园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杨靖.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民间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初探[J].音乐时空,2013,(05).

第9篇:表观遗传学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活态展示

中图分类号:G2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博物馆如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和传承,专家学者从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笔者尝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博物馆的基本概念入手,结合所参观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博物馆,从其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思考博物馆对于古老文化记忆的留存与传承,以及这种展示方式与观众内心之间产生的互动,进而探讨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博物馆。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博物馆的认知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它有自身的特点和性质,正确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博物馆的概念内涵和特点,是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和基础。

实物性是博物馆的主要特征,博物馆作为一种事物的运动形式,可以说自始至终是围绕着“物”进行的。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不受物质载体的限制,并不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形态,也不以物质载体为主。其存在于人们口头传说和表述中,存在于不同的艺术表演之中,存在于各种民俗、节庆、礼仪之中,存在于传统工艺技能操作实践之中。它展示的是人或人群甚至一个民族对生产生活在认识上产生的情感或动机,是以人为主体的一种表达,并逐渐被人们共同体接受,形成固定模式,被后人继承且不断的创新发展,成为他们普遍接受的固定的表达内心情感或动机的最佳方式。②博物馆内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看成博物馆基本职能的一个扩展,它改变了单纯以物为主的陈列,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与其载体的实物性相结合,通过对其详细介绍,达到了宣传教育的目的。

二、如何与观众形成互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博物馆

任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都必须考虑到“人”这一要素,具体到博物馆而言,就是要考虑观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所发生的互动关系――观众看到了什么?观众有什么收获?博物馆陈列展览只有和观众形成隐性及显性互动,使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技艺产生一种文化认同感,并启发观众的文化自觉性,才能真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博物馆,从而达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一)何谓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博物馆?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博物馆主要是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生动的,是不断发展的,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必须考虑到其独特性,应区别于传统博物馆以物为主的陈列方式,发展出一套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展示方式,使其有一个生存传承的空间,在这方面我国的专家学者已经有很多论述和探讨;其二,非遗类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其具有鲜活性,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产生文化自觉性,这也是本文主要探讨的。

(二)文化冲击力、感染力的营造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博物馆对传统文化技艺的展示,应启发观众的思考,给观众内心带来冲击力,营造出一种文化冲击力和感染力。

以位于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为例进行详细介绍,作为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博物馆,其主要包括序厅、人类非遗名录厅、部级非遗名录厅及后记厅4个展馆。实际上在这座博物馆中并未展示很多的珍贵文物,整座馆以一种简洁、生动、有趣的方式营造出一种强大的文化感染力:进入馆内的孩童面对新鲜有趣的文化游戏乐此不疲,同样也唤起成年人对于逐渐趋于消失的中国文化的深沉思索,整个场景展示富于思考性、趣味性、震撼性。综合来看,其给观众带来的文化冲击力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时光隧道带来的深沉思索

进入馆中,首先展示在观众眼前的是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拼成的世界地图,上书“世界的和声”,在这个地图上用图片、视频等合成了地球,蔚为大观。随后进入一个深长幽邃的时光隧道,简单的文字如“千童信子节活动的传承越来越困难”、“2008年汶川大地震,羌历农历新年陷入困境”、“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正濒临灭绝”……通过最简洁的文字告诉着观众一个最大的事实。在参观过程中让人感受到强大的心里冲击,或惋惜、或哀叹、或感伤,所有陈列的目的不过在于激起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愿望,在展览的开始就营造了对文化遗产的思索,可以说是为整个展陈做了一个铺垫。

2.视听等高科技的运用

该馆运用了大量的视听技术,高科技的运用拉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观众的距离,营造出传统文化的氛围,观众在动手参与的同时,用心和传统文化进行交流。在陈列民间传说如“孟姜女传说”、“梁祝传说”等时,将展板和听筒相结合,通过听筒传音的方式,分别用申请方方言、普通户、英语三种语言来讲述,拿起小小听筒选择你想听的语言,一段故事就会在你耳边娓娓道来,民间故事、山歌、戏剧、民族器乐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展示,生动而不死板,同时加大了观众的参与度。又如对川剧变脸艺术的展示,观众站在展示区,自动化感应技术就会对应观众的脸孔模拟川剧变脸,让观众体会到了川剧的魅力与乐趣。

这种化无行为有形的展示手法,生动有趣,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性,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之陈列开头的强大感染力,让人们在无形之中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真正实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达到了对其的宣传教育的效果。

(三)传统陈列和现场展演的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文化盛宴

区别于上述博物馆,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用清代花楼木质机现场手工制作蜀锦;集中陈列、展示古今蜀锦、蜀绣精品,并销售产品;除此之外,仍保留蜀锦半手工半机械传统生产和现代工艺织造。进入展厅,锦绣炫目、色彩纷呈,奇美精妙,让人叹为观止。该博物馆对于蜀锦、蜀绣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制作加工工艺结合到了一起,通过对手工技艺的现场参观,传承千年的民族技艺带给观众的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欣赏,还有对民族智慧的自豪之情。这种“活态”的技艺传承,无疑是观众在传统博物馆中所不能见到的,也是非遗类博物馆的不同之处。

三、小结

2013年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周的主题是“人人都是文化传承人”,这一主题的实现还很漫长。博物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者,不仅要考虑对其本身的保护,更应该考虑到“人”的传承和创新,思考如何使观众和展览发生互动,从而推动这一主题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文彬、张柏:中国博物馆志[M].文物出版社,2012.

[2]苏士澍:中国文化遗产年鉴2006[M].文物出版社,2006.

[3]王宏均: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

[4]潘守永: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赣南师范学院院报

[5]马建军: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7.

[6]赵冬菊: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

[7]彭建波:谈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资源建设――以皮影数字博物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

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