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农村发展方向范文

新农村发展方向精选(九篇)

新农村发展方向

第1篇:新农村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新农村;发展

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已成为启动内需的重大制约因素,农民增收已成为牵动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国际竞争力,尤其是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民就业的重要途径

农产品加工业加工的大都是一些土特产品或优势农产品,原料分散,资金技术含量要求较低,所需劳动量大,工艺相对简单,因此适合于乡镇中小企业生产,从而非常有利于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据文献资料报道,在意大利、法国、美国、日本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中小企业在全国出口特别是农产品出口中都占有重要地位。1952年和1958年日本中小企业的农产品出口占全国的87.9%和84.1%。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会带动商业、运输、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和集中,这些产业又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该产业,反过来又加快了小城镇的发展。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缓解农产品卖难问题

当前,我国的农产品供求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已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体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状况。由于农民居住的分散性、生产方式的封闭性、组织程度的松散性、社会交往与联系的局限性、思想观念上的保守性,使他们难以形成一个紧密的利益集团。使农民在走向市场过程中,尤其是在应对“入世”挑战,表现出无奈和困惑,习惯于充当社会利益分配结果的被动接受者。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搞订单农业,则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按照国际惯例,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户的关系应日趋紧密。在国内很多地方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已经形成。一些龙头企业把基地和农户作为“第一生产车间”,通过公司(企业)加农户、契约加服务、服务加农户、科农工贸一体化等经营模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衔接起来,延长了农业产业链。龙头与基地、基地与农户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农民农产品卖难问题。 各地的实践表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力的大小决定着结构调整的规模和成效,也决定着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哪里有成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哪里的结构调整就顺利,农产品就销路畅、价钱好,农民的收入也就高一些。农民找到了龙头企业,就等于找到了市场,收入也就有保障。 从另一方面来讲,围绕加工来种,围绕加工来养,引导加工企业和农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和利益联接机制,让农民的种养成果有销路,让加工企业有原料,实现“双赢”。发挥好龙头企业外连市场,内连农户的链条作用,不仅会推动产业化向新的发展空间迈进,而且可确保农产品有一条进入市场的稳定渠道,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日趋紧密。总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进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

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有效地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初级产品的附加值, 从而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 有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农业增值最大的环节在加工转化,如:美国的农产品总价值构成中,产前部门转移价值占21%,农业生产创造的价值占17%,而产后部门创造的附加值占62%,流通和加工环节的增值是生产环节创造价值的3.6倍。一般来说,由初级农产品加工向深度加工和精度加工发展,经过加工转化后,可以几倍、几十倍乃至成百倍地多层次增值。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上规模、上水平的企业。据统计,全国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5653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平均年产值4176万元,其中31259家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平均产值3006万元,其中像三元、伊利、蒙牛、双汇、华农、旺旺、夏进、汇源、德大、华龙、鲁花等一大批企业不仅规模大、效益好、有品牌,而且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 目前,农业结构不合理,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农民文化技术水平低,初级原材料生产比重大,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农产品附加值少,尤其是后者,是制约我国农业综合素质和影响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长远看,加快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可以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把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都纳入农业的全部内容,使农业摆脱仅仅提供原料和初级加工品的地位,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从而有效地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因此,要抓住当前农产品供给比较充裕的有利时机,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更大规模地实行农产品加工转化,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来源,将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开拓新的领域,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

4.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是应对WTO挑战、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步骤。 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3.7:1,而我国只有0.43:1。没有经过加工的农产品,由于其需求性小,科技含量低,因而形成价值低和竞争能力不强。当今世界各国的农业竞争,已不仅表现为初级农产品和单个生产环节的竞争,更表现为包括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竞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有利于保持和扩大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出口,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原料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相对降低某些初级产品的国内资源成本,从而使比较劣势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比较优势。通过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5.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开拓农产品的新市场

农产品加工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吃的营养,吃的健康。高档食品、保健食品、无公害绿色食品尤受人们喜爱。国外专家预测,世界绿色食品产值在今后10年内将从现在的11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许多国家绿色食品市场消费量年增长率达到20%至30%甚至50%。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城镇居民家庭在外就餐趋势增强,城镇居民在外用餐支出占食品支出的比重已达到11.8%,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10年中将有1亿农村居民转移到小城镇。

第2篇:新农村发展方向范文

1、农村基层管理队伍素质欠缺。农村地区,基层管理队伍不大,其管理水平与素质也有待提升,多数为村中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掌握现代化科技能力低,不能适应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从领导方面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难以带领农村经济走向繁荣发展。

2、经济发展中资金不足问题。村民经济来源少基础薄弱,日常开支庞大。除了用于子女教育上,家用电器,住房条件都有很大需求,而这也是不菲的支出。

3、农村地区人口的总体科学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事物比较慢,创新发展的意识不强。由于受地理条件、交通水平的限制,视野不开阔,缺乏冒险精神,顾忌比较大,难以全副身心对新事物投入。另外,接受高新科技能力差,不能充分利用先进科技生产力带来的方便,科技转化率比较低,致使先进科技与农业发展脱节,农业发展缓慢,基本上维持着原有水平和管理模式。

二、农村经济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首先应当明确如今经济发展形势下的指导思想以及目标任务

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贯穿经济发展始终,从而统揽“农村农业农民”三大问题的工作。把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基本目标。把握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大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着眼于改革农村经济发展体制,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相适应的新型的农村经济发展体制,从而促使农村经济发展有一个稳定可依靠的体制。使农村经济发展体制更加完善健全,农村基层管理组织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经济社会建设事业保障制度更加完备,经济文化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性不断增强。其次,要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概念,不断推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结构的进一步转型,逐步改变农业方面对现代化资源利用的情况,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大农村所有可利用资源的利用程度,使所有资源功效得到最大化发挥,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改善及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努力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村经营方式转变。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建立和完善农村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拓宽农村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走新型农业经济发展的道路,现代化促进农业发展

提高科技贡献率,把科技的创新能力转化为农业经济发展的能力,从而不断地增强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利用率,将产品增收从加大成本方面向加大现代化科技转变,推进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农业方式向现代化发展方式跨越。

2、不断加强农村经济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素质,让村民更多的了解相关知识,进行科学化的发展经济,永远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素质需要有一个提升。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科技文化水平,从而可以逐步缩小与现代化的差距,带领村民找到经济发展方向。从而提高整个农村的科学文化素养,学会对现代化科技进行运用,增强科技转化率,了解发展的大方向和外界经济发展水平,横向纵向对比,找出优势与不足,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

3、对当前农村经济管理核心内容进行研究的意义

对当前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只有首先对当前时期下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进行研究,才有可能明确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真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2)研究当前形势下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可以从问题中找到解决的办法,从而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3)研究当前时期下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有利于农村经济从传统的发展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变,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结语

第3篇:新农村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自学考试;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自2004年开始,“三农问题”连续成为每年的党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为我国破解“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农村教育事业先行,而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开放高等教育形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新农村建设中将具有重要的历史战略使命。

一、自学考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战略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内容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正处在关键的发展阶段,过去的基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业发展模式,具有“低、小、散”的特征,农业生产率低下,而发展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未来农业发展趋势,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使他们转变为新型农民。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普遍较低:一是农民文化基础总体较差。我国5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比不到15%,初中文化程度占比接近一半,小学及以下占比30%,其中文盲约占5%;二是农民科技素质总体较差。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现代科技基本知识学习培训,无一技之长。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的占比不到10%;三是农民思想观念比较保守落后,小富即安,缺乏创业创新精神,习惯于传统的小农耕种作业方式,新技术、新产业等接受与普及速度较低;四是农村留守劳动力层次进一步恶化。我国改革开放后,随着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民工潮开始涌现,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这些流出的农村劳动力往往都是农村中文化科技素质相对较高的,这对于留守农村的劳动力总体层次更是雪上加霜,使农村劳动力水平进一步恶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破解我国“三农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农民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使他们转变为新型农民;打造新型农民,必须农村教育事业先行,面向农村大力加快发展各类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事业和农村劳动力培训问题,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与扶持政策措施,加大了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经费投入,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还实行了多项倾斜政策。高教自考是我国学生规模最大、办学方式最灵活的开放教育形式,在新农村建设的国家政策方针指引下,如何为农村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国家稳定做出贡献,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做出贡献,是当前我国高教自考面临的重大机遇与历史使命。

二、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尽管我国自考主管部门面向新农村建设服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我国目前农村自学考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1、社会各界对面向农村发展自考教育认识不足。当前,随着农村的发展,很多农村劳动力渴望通过有效的学习途径学会一技之长、甚至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但是却因为农村职业教育事业落后造成他们求学无门。我国自考模式由于其开放性、灵活性,是非常适合于农村劳动力学习需求的一种教育模式。但是,我国自考模式以前主要在城市发展,广大农村社会特别是农民对自学考试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学习需求与优越的高教自考开放模式存在着严重的脱节。另外,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不断深化,高考普及率不断提高,社会上出现的一定程度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结果很多农村劳动力认为读正规大学都不能很好的就业,以此推断自学考试模式更加没有用处,从而对自考模式更加不关注和了解。特别是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对自学考试认识也不到位,对农村自考毕业生在就业、任职等方面偶尔出现对待不公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考生参加自学考试的积极性。

2、面向农村发展自考专业与课程设置不合理。我国自考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历史,主要是面向城市的职业需要而培养人才的,自考专业与课程体系等一般是按普通高校设置,比较强调学科体系知识学习,学习模式也是参考普通高校的,对实践技能等实用能力培养相对薄弱。目前,农村自考目前发展在于培养一批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因此这些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必须切合农村实际发展需求。因此,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服务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专业与课程体系设置问题,以符合农村劳动力需求的实际。我国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的历史比较短,总体还处在探索实践阶段,自考主办部门针对农村劳动力实际需求的系统研究还比较缺乏,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农村劳动力技能与知识提升要求等都了解不足,导致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在自学考试的专业与课程体系设置等符合农村需求的专业较少,或者开设的专业课程体系上与农村劳动力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专业与课程设置不合理限制了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的进一步拓展。

3、面向农村发展自考物质条件限制较多。相对其他类型的人才培养途径,我国自学考试模式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它收费相对低廉。但是,我国当前绝大多数的农民生经济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即使相对低廉的自学考试费用,对于很多农民家庭,也是不小的经济负担,而村镇集体经济总体还比较薄弱,这个也成为当前农村劳动力参加自考的重要障碍。我国自学考试模式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教学组织方式比较灵活,以学员自学为主,同时配以适当的主办机构的面授辅导,而且往往根据学员需要送教到学员集中的地方,方便已经工作的学员,使学员工作学习两不误。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工作在农村或者附近的中小民营企业中,他们绝大多数无法离开具体岗位。他们有通过再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能力的切实需求,理论上自学考试这种灵活的教学组织模式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满足需求。但是,当前很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较薄弱,很多地方连基本的教学条件也不具备,比如缺乏固定的教室与教学设施,这也限制了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

此外,面向农村的自考管理和助学的困难较大。由于我国过去的自考主要面向城市劳动力服务,各地自学考试管理部门主要集中在城市,管理经验等也重要积累在城市学员上,导致当前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模式存在两方面障碍:一方面农村自学考试管理机构缺乏;另一方面自学考试管理部门缺乏农村自学考试管理的经验,缺乏适合农村自学考试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此外,在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方面,一方面农村物质条件不够,助学手段等比较落后;另一方面很多城里优秀教师不愿意下乡,导致农村自学考试助学水平低下,甚至无法保证农村自考助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农村学员,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的学员,只能完全靠自学来完成学业,也严重制约了农村自学考试的进一步拓展。

三、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对策措施

根据农村实际,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推进我国自学考试面向农村拓展,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服务。

1、加强宣传,提高农村学员的求学积极性。随着我国政策向农村倾斜,农村发展迎来了巨大的机会。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对此政策带来的重大机遇与深刻影响还认识不深刻;还有部分农村劳动力认识到此重大机遇,也渴望通过学习获取一技之长甚至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与机会,但是却多重因素制约了他们学习的机会。相对其他各类学习模式,我国自学考试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劳动力的这种学习需求,也给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但是目前农村劳动力对自学考试模式了解还甚少。因此,自考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一方面要引导农村劳动力领会中央农村政策变化机遇而理解学习改变命运的道理;另一方面使他们了解自学考试模式的优越性,提高他们参加自学考试的积极性。

2、立足需求,合理设置专业与课程体系。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服务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自考专业与课程体系设置符合农村社会发展趋势与农村劳动力需求实际。因此,面向农村发展的自考主管部门要加大政策学习与实际当地调研,深刻理解农村区域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本地实际人才需求特征,以及当地农村劳动力文化知识水平现状,从实际出发,合理设置相关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专业与课程体系,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等可以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务必以实用为原则。比如,当前农村农业产业集约化经营的趋势,带来了对经营管理以及法律方面人才的需要,专业设置时可以开设融合管理、法律、环保、农技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使农村学员能够真正学以致用。再如,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具有块状特征,可以针对区域块状产业熟练技术工人大量需求而开设相关专业,即提高区域块状产业人才竞争力,又使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提高收入。另外,还可以针对未来新农村可能衍生的大量新产业,开展农村劳动力创业创新的能力培训等,为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武装知识基础。

3、强化技能,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与考核。传统自学考试立足城市学员,专业与课程体系基本与普通高校对接,自学考试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性考试、轻实践性学习的现象,有的考生平时只能靠背书本上的实验,最后在毕业前参加考核,这种模式显然不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学习需求。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必须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因为农村劳动力参加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学历,而是为了通过学习提高实用技能,从而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中更好地发展自己。因此,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必须注重学员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与考核。自学考试主管部门可以通过与当地相关企业、职业学校等联合,多途径地建设农村自考学员实践教学基地。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也愿意扶持农村劳动力再学习,自考部门也可以争取这些当地政府支持,共同建设农村劳动力实训基地,定期安排农村自考学员进行实训。自考部门还可以联合一些地方产业龙头企业开展订单培养模式,开展学做一体化的自考模式,为企业量身订做实用技能型人才。总之,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与考核,是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的必要前提。

4、依托科技,加强对自考学员的学习过程管理。加强学员学习过程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农村自考学员往往居住比较分散,而且平时忙于各自的生活工作,接受集中助学辅导的机会相对比较有限,让老师批改作业等也很不方便,给学员学习过程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在农村自学考试助学管理中,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积极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师讲授、学员自学、网络作业有机相结合,从而加强学员的学习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有效性。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区域,学员往往家里都配有了电脑等现代化电子产品,因此可以让学员工作之余自行在家中通过上网来实现师生高效学习互动。对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区域,可以联合当地政府建立乡镇自考服务站,配备电脑等教学设施,定期对自考学员开放,实现师生互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劳动力参加自学考试实现工作学习两不误,提高自学考试学习过程管理。

(作者单位:台州市自学考试办公室)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建平,仲海宁.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发展的实践与创新[J].自学考试,2006.11.

第4篇:新农村发展方向范文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省今年和“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扎实推进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具体工作部署,庆才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讲。这里,我从总的方面,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十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绩。坚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粮食产量跃上50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全省新的支柱产业;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农民收入打破多年徘徊局面,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坚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坚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一免三补”、乡镇机构、县乡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义务教育体制、农村信用社、粮食流通体制等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坚持实施县域突破战略,扩权强县工作稳步推进,县域经济呈现较强上升势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努力巩固和发展好势头。

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看到,我省农业农村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仍然很大,县域经济发展还不够快,县乡公共财力较弱,社会事业建设欠账较多。这些问题,反映了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与全省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全面进步的任务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更大的工作力度,认真加以解决。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充分表明了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总体上看进入了工业化中期这一发展阶段。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近*万亿元,人均*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能否保持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要前提。hjt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任务已经历史性地摆在面前。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这些新理念、新举措,为做好“三农”工作、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支持。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必然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立足于城乡全体人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农民素质全面提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点和难点在农业、在农村。近些年来,尽管我们做了很大努力,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长期形成的工农失调、城乡失衡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有些方面还在加剧。必须着眼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同时,通过新农村建设,有效地激活农村市场,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拉动整个经济持续增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住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紧迫的任务、最重要的方面和最薄弱的环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检‘验标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省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全省发展的重要基础。我省更快更好发展,对农业来说,就是要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实现新突破,农民收入实现新提高。我省既是老工业基地,也是农业大省。只有按工业化思维把农业搞上去,才能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只有加快建设新农村,才能尽快实现全面小康。我省总量不大,不仅是工业和城市经济不大,也包括农业和农村经济不大。20*年,全省一产业增加值560亿元,而辽宁超过了800亿元,浙江、广东等发达省份都超过了1000亿元。可见,调整优化结构,扩大经济总量,农业农村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如果农村问题解决不好,农村面貌得不到有效改变,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必将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重大变革,推动农卡寸新一轮的历史性巨变,催化农村社会加速转型,加快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由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农民向市民转变,由城乡二元结构向一体化方向转变。实质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也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的过程。我省是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我省实现经济腾飞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性作用。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局面。

二、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省“十一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主题。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加大农村公共事业建

设力度,积极、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具体工作中,要全面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确保今年开好头起好步,在“十一五”期间实现较大突破。

1、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登上新台阶。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脱离了这个中心,农村其它各项建设就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从根本上偏离了方向。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展理念指导农业,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技术水平,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尽快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加快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壮大农村经济实力。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各项政策,积极谋划和新上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把规模做大,把产品做精,把品牌做响,不断巩固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大力发展畜牧业、园艺特产业,认真组织实施粮变肉、粮变奶工程,深入挖掘和开发特产资源,逐步提高畜牧业和园艺特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积极培育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经过5年左右的发展,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以上,畜牧业、园艺特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以上,县域二、三产业力争达到地区生产总值的*。

2、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根本途径是建立起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通过结构调整、科技推广、组织创新、完善调控等综合措施,提高农业产出水平,稳定农民收入来源。要积极拓宽农业外部增收空间,关键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坚持统筹城乡就业,制定和完善促进农民进城务工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提高组织化程度,搞好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的规模和质量。逐步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坚持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逐步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务必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3、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切实加大各级政府投入力度。中央农村工作会明确今年要实行“三个高于”的支农政策,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我省实际出发,认真落实国务院的部署,加大对农业“多予”的力度。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国民收人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适时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切实改变农业农村在资源配置中的不利地位。加大支农资金协调整合力度,提高使用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快建立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和投融资体制,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重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切实履行市带县、市帮县的责任,推动大中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研究探索放活农村经济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发展生产、搞活经营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社

会资金投向农村。

4、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建设新农村的活力和动力。创新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要按照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努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建立充满活力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体制,从制度上解决对农村投入不足的问题。深化县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建设精干高效、运转协调的服务型、法制型基层政府。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造条件促进农村信用社尽快发展成农村合作银行,支持农业发展银行转变职能,争取更多的政策性投入,探索和创新农村金融组织,活跃金融市场,逐步建立起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5、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我省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县域,农村大部分劳动力就业在县域,农民大部分收入来自县域。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县域,核心是提*域经济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能力,提*乡财政的支撑实力。要深入实施县域突破战略,加快发展县域工业。重点抓好工业集中区建设,以项目建没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形陂产业规横。要加强规划和指导,完善扶持政策,加快建设进度.推动县域二、三产业增加值、财政收人大幅度增长。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扩权强县政策措施,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从我省看,广大农村人口除了部分向大中城市转移外,主要的是就近向县域内城镇转移。要把建设新农村与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县城、重点镇的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6、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既要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加强农村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积极探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力度,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教育和培训,着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吸引和造就一批县乡村党政领导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研究制定促进城市专业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城乡各类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智力支持和保障怍用。从农民最直接、最现实和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加快乡村公路、电网、新能源、自来水、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村镇改造和建设,搞好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的建

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民主化管理水平,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

三、切实加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领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面广,难度很大,任务艰巨。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省里将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特别是县一级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重大问题,缜密研究,超前思考,精心谋划,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牢牢把握主动权。要建立工作责任制,细化目标,落实任务。要加强督促检查,制定科学的目标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加查研究,进一步明确工怍任务、主攻方向和政策惜施,科学指导新农村建没。要加强宣传工怍,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及具体措施,及时总结推介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激发社会各方面的建设热情。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抓好试点示范,坚决防止出现强求一律、盲目攀比、急于求成等问题,更不能搞形式主义,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要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工作部门的事情,而且是党委和政府的重大任务;不仅是农民自己的事情,而且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面智慧,切实形成政府推动、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根据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工作指导,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切实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局面。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制定规划、开展建设、落实项目时,广泛征求农民意见,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真正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受益。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以多种方式联系村庄和农户,引导人才、智力和资金等发展要素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形成广泛关心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要靠农村基层组织去组织和落实。必须适应新形势,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发挥基层组织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的核心作用。要认真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中央部署,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下功夫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着力增强带领农民创业致富的本领,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切实用先进性教育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使农村基层组织更好地组织活动、团结党员、凝聚群众。要加强乡村班子建设,完善农村干部选拔管理机制,选好农村发展的领路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要加强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有序推进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要真正关心、真情爱护基层干部,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多帮助解决一些困难,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四是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新农村建设既是一项宏观长远、需要深入谋划的大战略,也是一项非常实际具体、操作性强的工作,必须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抓好工作落实。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少说多做,真抓实干。要坚决反对、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搞劳民伤财的

第5篇:新农村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经济;经济本义

当前,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抓住经济建设这个根本,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义是一个经济概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这一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5年底又专门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提出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命题是深藏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

第一,工业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工业自身发展能力的增强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建国以后,由于中国所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及中国的具体国情迫使中国不得不采取不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完成我国的工业资本的积累,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起了重大的作用,但这种经济结构模式也导致了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随着中国已经能够国际贸易来积累资本,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二元经济结构模式已经不适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农养工的发展模式已经制约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中国应该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从以农养工转变为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发展模式。

第二,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直接动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经济呈现出蓬勃生机。同时,农村经济建设中面临着许多问题:资源消耗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等。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转换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提高农村产业技术含量,通过实施环境保护战略,走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农业生产与世界接轨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推动农业产业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以后,中国农业必将直面世界农业市场的冲击。如何应对这种冲击,如何在世界农业市场的冲击下发展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任务。由于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产品及相关产品的科技附加值较低,国际竞争能力较弱。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走农业综合发展的道路,提升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如果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建设进程的话,那么这一命题的提出是深深植根于经济发展本身的,正是因为中国经济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命题的提出便成了一个时代的必然。

二、全方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就如何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基础夯实的关键放在农民增收的f司题上。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第一,要调整好农村产业结构。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已经从单一的农业种植向多种经营的方向发展,基本形成了农业、乡镇企业和服务业为一体的农村产业结构模式。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是自发形成的,地方政府进行产业结构布局决策时,往往从短期的经济效益出发,讲求经济发展的短平快。导致农村产业结构普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就必须加大对已经形成的不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农村产业向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参照2005年11月9日国务院第11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中的相关政策,在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的基础上,坚持产业的协调发展。通过培育农业的龙头产业来带动整个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并在调整中通过加强发展乡镇企业和城镇,缓解农村地区的就业压力,推动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第二,要注重农村地区产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还相当落后,现代化程度相当低,农业生产还没有形成规模经营,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能力;农村非农产业的科技水平低下,大部分乡镇企业的科技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市场竞争能力弱。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要加大技术设备更新的力度,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不仅仅是资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技术的支持。中央要通过加大农业的投入,加大农村地区乡镇企业科技改造资金的投入,为乡镇企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二是要加大科技扶贫的力度,通过实现科技下乡,提升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特别是技能水平。各级政府要在总结以往农村科技扶贫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组织科技下乡。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科技人员的培训,为农村地区的科技发展作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第三,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人,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会缺乏根本的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抓紧培养新型农民,一是要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通过对农民的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农业新科技,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通过加大对农业的非农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实现非农领域的就业,即就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或者是进城务工。二是要培养农民树立起现代市场观念。培育新型农民,帮助他们树立起牢固的市场理念,使农民牢固树立起市场意识,成本意识,竞争意识,以参与市场竞争为目标来开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三是提高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长远决策意识和整体决策水平。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追求结合起来,既要兼顾到眼前利益,更要注意长远利益。通过帮助农民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使农村经济发展走上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

三、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增强地方政府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地方政府执政能力水平的提高联系起来,不断提升地方政府在引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能力。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中央提出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应该不断提高以下的执政能力水平。

第一,转变职能,提高服务和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应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由领导型向引导型转变。“两免一补”使得乡镇政府从大量的具体性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也使乡镇政府的工作重点发生了转移。实现这种转移,就需要乡镇政府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制定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以宏观调控手段来引导和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要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指导,通过组织农民外出参观学习,促成农民观念的转变。二是由命令型向示范型转变。中央农村政策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更大,农民自主发展经济的空间更广阔。地方政府对农村经济不应该再实行命令型的规范,而应进行示范型的引导。通过搞好示范,培养农业发展农业生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三是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乡镇政府工作职能转变以后。应该注重为农民提供生产资金、技术、信息等服务,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建立技术、信息平台,定期种植技术、农产品购销、外出务工等信息。

第6篇:新农村发展方向范文

一、农村经济组织与创新

组织在农村部门的经济行为研究中一直是热点和具有分歧的话题。发展经济学、新制度主义和农村组织经济学是三个研究农村经济组织的主流思路。发展经济学实现了将组织研究从制度研究中剥离出来,作为影响农业发展的独立变量,进而再到从结构研究为主向政策研究为主,重视农村个体在政策和体制下的行为方式的转变。新制度经济学则将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委托等概念引入到农地产权和农村发展的研究中。农村组织经济学则在农村信贷市场、农地产权市场、农业税收和农业技术利用等方面系统解释了组织制度对于农村资源分配以及如何变动以适应变动环境。组织理论研究的结果表明,农村发展中的组织方式、结构、规模、政策适应性对农村的信贷、产权、技术合作等生产行为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从中国的实践来看,农业的家庭经营制度与合作制度的结合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农业制度安排。在家庭经营长期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克服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局限性,有序地引导农户和市场接轨,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从而把家庭经营与合作经营的优势有效地结合起来。因此,中国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关键在于:在保持目前家庭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将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变成集中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合作经济组织。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组织创新与过去的合作化有本质的不同。它是遵循自愿平等、风险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按照现代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由其产业链条和内在的经济利益所联结起来的合作关系。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对农村组织创新的需求

进入21世纪,我国农村发展目标逐步向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以农民的居住向城镇集中、乡镇工业向园区集中和农业生产向规模经营集中为特点的农村新型发展模式,客观上要求不断创新能够克服分散经营局限,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的农村经济组织。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是推进城乡一体的产业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因势利导地发展培育农村经济组织对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十分必要。一是农村改革中变化的利益关系需要农村新型经济组织调节。城乡一体化使改革由农村内部利益关系的调整,转向工农、城乡以及国民经济部门之间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的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农民权益的维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组织程度及参与决策程度。由于传统的农村经济组织在结构、规模、功能等方面已经无法满足调节新的利益关系的要求,需要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增强农民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利益诉求能力和市场交易能力。二是提高农业技术贡献率需要新型经济组织实施。农村经济组织在农业技术转移和扩散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突出的农业技术贡献率是建立在中介组织的技术推广基础上的,它能消除农民参与市场经济的技术梗阻,降低农民使用新技术的风险。土地规模化经营后,为提高农业技术贡献率,必须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来提升各种农业要素的利用效率,确保农户所需生产要素的供应和先进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三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需要新型经济组织实现。将增长建立在通过对种子、化肥、农药、能源等资源性消耗投入上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造成单位面积的过高能耗和不断上扬的生产成本,而且造成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诸多问题。通过规模化的组织和生产,可以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将农业生产建立在现代化、大生产方式基础上,剔除小农户生产过程的随意性和失控性。改变传统农业分散、无序的生产流程和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思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走向集约、节能、环保的新型产业化道路上来。四是农业国际竞争需要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介入。面对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极高的农业跨国公司、合作社联盟和国际性垄断集团,我国现有的农村经济组织竞争基础十分薄弱。传统的农业经济组织不能完成农业与国外市场的对接。囿于产业组织缺陷无法通过资本与技术替代解决,农村经济组织的未来之路必然是通过组织创新,形成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通过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经营方式的变革,实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三、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组织的缺陷

与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的实践进程相比,农村经济组织的成长明显滞后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其根源在于组织化进程中的体制性缺陷。一是动力性缺陷。由于没有很好解决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主体性问题,在处理利益和风险、分配和积累、决策和责任等关系上缺乏适当的激励约束制度支撑,导致农民自主发展和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农村经济组织自主管理和自主增长能力较弱。农村发展缺少在自组织中变迁的动力,自组织能力严重弱化,自我发展动力与活力不足。二是结构性缺陷。突出表现在经济组织结构的层级缺陷和同质化。前者表现为沟通政府和农户之间的中间层级的缺失,导致经济组织结构出现断层。后者表现为农村中的经济组织与农村中的政治组织同质化,村级事务管理服务职能与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混淆。对农村主要生产资料使用权和管理权的紊乱管理,阻碍了农村经济组织相应功能的发挥。三是规模性缺陷。由于农户人均资源较少带来的组织成本的高昂、农村各种资源产权的模糊性、农村资本的稀缺以及地域封闭等影响,目前的农村经济组织活动大多空间狭窄、内容单一。许多经济组织由本地数量有限的农户组成,活动空间和内容仅限于小范围的技术和贸易服务,因此表现出规模小、影响力弱、带动性差,缺乏适应和开拓市场能力的特点。大量组织长期徘徊在小范围、低层次服务的水平上,很难对农户形成持续的吸引力和获得农户认可。四是创新性缺陷。城乡一体化的进展推动了部分发达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步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的组织转型。但在更多的欠发达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却不得不面对空壳化的状况。传统的政府主导型的经济组织不能及时重组改造,通过创新体制机制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供销社、信用社的功能不断萎缩,乡镇企业面临体制和产业转型的困苦。新兴的由农民自发形成的新型私人合作组织,则由于政策法规配套、人力资源素质、资金规模等因素困扰,处于萌芽阶段。农村经济组织的创新性缺陷导致了农业产业化的组织需求缺口。

四、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思路

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核心是按市场规律使农村各种组织得到积极有效的发展,让农民成为市场主体,培育农村市场经济。一是以主体创新推动农村经济组织的活力。农民是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主体,应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和农民意愿,坚持进出自由,按照“民办、民管、民享”的原则,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通过农民自办、官民合办、能人领办、嫁接联办等多种形式建立新型经济组织,帮助农民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契约关系,在法律上明确其财产关系和责任形式,发展培育现代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之成为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政府从税收优惠、财政补助和金融支持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通过法律和政策扶持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二是以结构创新推动农村经济组织的功能。从完善“政府―经济组织―农户”的农村三级经济组织架构着手,改变传统的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模式。充实政府和农户之间的中介组织联系纽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组织架构,通过结构的组织化促进农村和农民的组织化和现代化。围绕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生产方式的变化,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种新型的专业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建立和发展专业合作型、技术协作型、企业经营型、中介服务型的各类经济组织体系。对传统的信用社、供销社等经济组织,也要注重功能改造,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组织资源,实现新老组织资源的对接。三是以规模创新推动农村经济组织的效率。要破解阻碍农村经济组织规模发展的各种障碍,通过加强农村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投资,降低农村中介组织规模化的交易成本;通过改革农村资源制度体系,明确土地、林地等农村生产生活资料的“权”与“能”,奠定专业组织的规模发展产权基础;通过建立有效的农村资源交易市场和信贷市场,为中介组织的规模发展减轻负担;通过推进传统经济组织兼并联合等规模化改造和重构,改善现有组织的集中程度,从而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组织的规模化运营。四是以治理创新推动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发育。经济组织的创新离不开农村治理变革。要塑造农村经济组织成长发育的治理空间。对乡镇政府主要职能进行调整,应该从直接参加生产经营的职能向经济社会的规划、协调和服务职能转变,从传统单一农业管理职能向城乡统筹发展职能转变,从事务性和技术性职能向公益事业发展职能转变,从而使乡镇政府由行政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分离村级事务管理服务职能与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逐步推动村级事务管理向城镇社区管理转变。健全村级服务体系,制定服务标准,大力推进实施服务标准化工作。围绕加强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目标,加大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力度。

第7篇:新农村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业现代化

发展现代农村经济,是新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一方面实现农村土地集中、统一化经营管理,让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更加多样化,现代农村经济合作社的成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另一方面,土地流转优化了资源配置、推进了现代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农村从中获取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也更好地带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当然,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可能仍存在诸多问题,但并不影响其对我国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立足于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认识,就如何依托农村土地流转,构建更加多元化、产业化的农村经济体系,提出了如下看法。

一、依托土地流转优化资源配置,助力农村农业规模化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农业现代化迈入了新的阶段。依托土地流转优化资源配置,成为新时期农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切入口。现代农业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这是历史新时期下农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当前,农业技术快速发展,伴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显然无法满足当前的农业发展需求,并降低了农村土地的经济利益效率。为此,在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之下,实施农村土地流转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扩大农村经济发展效益的集中体现。一方面,发展农村集约型、规模化的现代农村经济,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必然要求。土地流转的实施,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自由交易,这对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另一方面,土地流转实现了农村土地统一化的经营管理,这不仅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而且让农民成为“亦农亦商”,这对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实施土地流转让农村闲置土地进一步得到利用,在有限的土地被解放出来之后,更便于我国农村现代化与城市化的统筹发展。从实际来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下的农村经济模式更加多样化,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布局,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依靠市场的“工业化”农场模式、依靠市场的农民合作社,都是基于土地流转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风貌。农村的土地不再零碎、分散,而是在资源优化配置中实现农业经济的新发展。农民合作社的兴起、工业化的农村模式,是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本质需求。小农经济的改造,需要在土地流转的带动之下,促进基于土地“生根”经济。因此,土地流转带来的不只是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而更多地是构建更加多样化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符合市场为导向下,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

二、基于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经济,让农民从中获取更多利益

在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促使了中国一个时期的农村经济发展,但这一模式之下,我国农村土地呈现出零碎、分散的特点,这在新的历史时期,显然无法满足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农业机械现代化是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这一实现基础就是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大规模的土地经营中,让土地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让单个劳动力的价值创造最大化。因此,土地流转下的土地产出价值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上去了,这对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土地流转带来了投资者,让流转的土地以更加多样化方式,创造出多样化的经济价值。在投资者的投资之下,传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开发方式得到转变,转而以综合开发、统一利用的方式,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首先,土地流转实现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土地管理,也加快了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对于优化农业生产、提高土地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效益的良性转化,也是农村土地流转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土地流转带动了经济投资,让单一的农村经济发展内容更加丰富,农村经济的主体得到壮大,是农村小农经济迈向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再次,农民进城务工,土地显著问题的出现,不仅不利于土地的集中利用,也让农村经济逐步走向瓶颈期。基于土地流转下的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具有活力,被激活的农村经济,更契合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因此,土地流转发展了现代农村经济,农民从中获利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同时也是农村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对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

三、立足土地流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土地流转是时展的必然结果,带来的不仅仅是土地规模化经营,而且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生产。农村经济的生产效率发生了变化,单位成本的降低,让传统农村经济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当前,土地流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农业产业化的诉求强调农村土地流转的稳步推进。土地流转的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势必发生改变,土地集中在了投资者的手中。这样一来,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在技术、人才及资金等领域,有了更加充实的保障,这对于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十分重要。立足土地流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就是让农村经济更好地走向市场,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让农村经济更加换发活力。首先,农村经济模式发生了转变,低成本、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模式,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让农业产品产业化发展;其次,产业化发展带来的是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更加良性的互动。土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再单一,而是更好地与市场互动,进而带来更加多样化的经济效益;再次,土地流转,使得土地连片,连片的土地开发与利用有了更多地土地保障,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农业产业向商品经济社会的方向发展,这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历史赋予农业经济时代气息的集中体现。总而言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实施,是新时期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也是小农经济转变的重要举措。农村土地流转涉及面广,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但是,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依托土地流转优化资源配置,助力农村农业规模化发展;基于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经济,让农民从中获取更多利益;立足土地流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5(04).

[2]王恒.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5(03).

第8篇:新农村发展方向范文

一加强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通过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增强发展后劲,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鲜明特征,是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

二加强新农村建设,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大胆探索和实践。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活动,从解决农民最普通、最平常的生产生活等基本问题入手,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既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又注重促进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明程度的提高,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从农民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通过对广大农民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和塑造,转变陈规陋习,提高现代素质,组织农民告别贫困,迈向文明,走向现代化。

三加强新农村建设,是对正在开展的“三项创建”特别是“三民”活动的丰富深化和创新发展,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执政基础的有力抓手。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多管齐下,整体推进,是对近年来我县卓有成效的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的拓展和延伸;是全县各级党组织教育和帮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关系,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的又一良好契机;是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更加充分地发挥其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的一个有力抓手。版权所有

二、要注意方法,提高水平,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活动

一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既要加强政府引导,又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走群众路线。一方面,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农村基层组织,是新农村建设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设计者、指挥者,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掌握工作分寸,注意工作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和政策导向作用,切实履行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加强督促检查,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把重点放在对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上,放在把农民当作真正的创造主体上。要依靠农民,发动农民,相信农民,真正“唤起工农千百万”,真正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农民为中心安排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拥护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以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我们开展这项活动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

二要正确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既要营造整体推进的浓厚氛围,又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各乡镇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注意掌握和运用好工作的辩证法,正确处理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一方面,不能以困难多、基础差、条件不具备为理由,推诿扯皮、消极应付;另一方面,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注意从本地实际出发,分清情况、区别对待。

三要正确处理好有形与无形的关系,既要注重农村硬件设施的改善,更要注重农村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做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改善村容村貌,加快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造农民的主观世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上下功夫,在促进农民更加自觉地参与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有效行使自己的各项政治权利上下功夫,真正实现农村“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四要正确处理好阶段性与长期性的关系,既立足当前、抓紧落实,又着眼长远、打实基础。各乡镇各部门要以新农村建设活动为契机,注意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巩固和发展当前农业和农村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把当前农村的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要牢固树立打基础、管长远的思想,不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明确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

三、以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工作水平

一要通过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大力推进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通过发展新产业、组建新经济组织等措施,努力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力创新社会服务体系,促进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分工,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等措施,逐步实现农民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先进生产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农业农村经济的效益。

二通过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大力推进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小村镇,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改善农村集镇环境,完善农村文化体育卫生设施,弘扬文明新风,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使广大农民的心灵得到净化,人生境界得到升华,陈规陋习得到摒弃,逐步实现传统小农经济的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广大农村的现代文明程度。

三要通过新农村建设活动,大力推进农民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现代化。要在改造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培育农民群众的创新意识,增强农民群众的开放精神,形成农民群众的进取观念,逐步实现农民传统保守的思维方式向现代进取的思维方式转变;通过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和教育广大农民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把农民群众培育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新型农民。

第9篇:新农村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农业;高职;新农村;作用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新举措,也是时代赋予农业高职院校的新使命。为了准确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找准农业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住农业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机遇,现就农业高职院校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作如下讨论,与同行商榷。

一、农业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第一,基础性地位。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地位。但在我国农村的教育体系地位中,目前,只有农业职业教育比较好地解决了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人才的问题。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第二,直接性地位。农业高职院校在专业上与农村有着必然的直接关系,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向都将直接影响农业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农业职业院校在生源上与农村有着稳定的直接关系,农业院校的生源以农村学生为主体,农村生源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农业院校的招生;农业职业院校在产业上与农村有着相生的直接关系,农业高职院校的基地建设、产业发展与农村的产业类型和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农业职业院校在情感上与农村有着天然的直接关系,农业院校的专业教师、科研人员,绝大多数出身农村,毕业于农业院校,长期从事农业教育和科研,与农村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

第三,共生性地位。由于服务方向、专业设置、学生来源及就业去向等因素,决定着农业高职院校与新农村是相伴共生的关系。新农村的发展方向就是农业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农业高职院校只有依托新农村才能发展,只有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才能赢得自己的发展,两者共生共存。

二、农业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人才培养作用。据统计,我国平均万亩土地仅有0.8个技术人员,万名劳动力仅有0.16个技术员。据调查,农村劳动力中掌握1项-2项实用技术的人数仅占被调查人数的16.4%;获得专业技术职称和岗位培训证书的人数只占被调查人数的5.3%。可见,我国农村的应用性技术人才资源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是缺乏的。高等职业院校在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生产示范作用。农业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实训基地引进最新科技成果,开展先进生产项目,采用现代生产手段和材料,进而达到为农村生产提供项目示范作用的目的。也可以与地方政府合作,结合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建立示范村、示范户,发挥对农民的示范作用。

第三,技术引领作用。农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强调产学研结合,将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作为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应用技术的研究推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第四,产业培育作用。提高农村农业产业化程度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农村农业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的必由之路。农业高职院校应在培育高效农业产业方面发挥作用。

第五,信息服务作用。农业高职院校在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可充分利用学校的信息服务资源为农村的项目引进、生产资料采购、产品推销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六,文化推动作用。农业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在通过技术服务为农村提供生产模式的同时,结合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等新的农业生产理念,结合新农村能源使用等途径,为农村提供生活模式,在农村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作用。

三、农业高职院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坚定学校发展定位,主动服务“三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职业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导致传统农业专业办学出现了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农业高职院校应当坚定学校的发展定位,为“三农”服务不动摇。要更加主动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在服务中调整办学方向和内涵,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追求持续发展。

第二,增强学校办学实力,提高服务能力。农业高职院校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要加强建设,做到有人服务,有时间服务,有技术服务,有项目服务,把服务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我们的措施是设立专项服务资金、成立专门研究工作室、实行教师基点顶岗实践等。

第三,拓展服务面向和内涵,提高服务实效。通过拓展和发改造专业进而拓展服务面向,如为特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服务;通过培育产业拓展服务内涵,如建立种子公司、农资服务公司、畜牧良种场等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通过促进就业提高服务实效,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工作。

第四,探索服务模式和机制的创新,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学校和政府共建模式,即将学校的服务计划与地方政府的建设计划结合起来。二是村校产业开发模式,通过将地方产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以及学校与村里合作开发产业等形式开展合作,可以形成长效机制。三是信息咨询服务模式,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技术优势为农村和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四是校企合作模式,与地方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通过为企业服务进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光伦.生态因子对果实品质的影响[J].果树科学,1994(2).

2、姚军,张有山.土壤质地类型与基础肥力相关性[J].北京农业科学,1998(4).

3、孙鲁平,王数,张凤荣等.燕山板栗品质与土壤特性的相关研究[J].土壤通报,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