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贸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商贸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商贸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1篇:商贸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商贸流通;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一、重庆县域商贸流通发展现状

(一)商贸流通发展迅速

2008~2015年,重庆主城九区外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上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其中2015年达2830.69亿元,相比2007年增长了247%(图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二)市场体系和商贸流通体系不断完善

重庆直辖以来,在各种市场扶持政策下,重庆各县基本形成了以大型市场为主体、中小企业并存的多层次、宽领域、多种类的市场体系。各县除了传统的商品贸易外,各种综合批发零售市场、专业服务与销售市场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为一体的各种有形和无形市场共存的体系。各县商业网点占用面积不断扩大,大型超市、百货商场、特色商业街、专业市场、规模市场等迅猛发展,各类连锁店、、配送商家、流通营销组织、日用品和农资便利店等也扩展迅速。重庆各县基本形成了由单一传统的经营模式发展为大型商场、连锁店、专卖店、便利店、商等多种业态并存的格局,同时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舍为基础的三级配送经营流通网络。

(三)商贸流通形象和商贸物流辐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随着全市城乡统筹工作的开展,各县贸易和物流设施不断完善,一批现代化的商场和市场在各县逐步建成,大量高档品牌入驻各县,城乡之间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各县均在加快建设有自我特色的商贸中心,以建成中央商圈,完善各广场、商业街基础设施,基本形成大型批发零售市场、专业市场、集贸市场为一体的现代商贸市场。同时在政府的推动下,各县公路、铁路、水路运输也得到改善,各县之间商品交易数量得以提升,重庆县域商贸服务产业辐射能力呈上升趋势。

(四)市场主体和商贸服务业消费呈多元化发

展随着农民合作社和各类协会的建立和发展,各县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的市场主体,为农产品的流通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在服务消费方面,各县的住宿、餐饮、保健、洗染、家电维修等服务业日趋规范。近几年各县根据地方特色和名优产品举办的各类文化节、美食节、展销会等取得较大成功,推动了有关产业的发展,县域商贸功能及社会服务水平得以提高。

二、电子商务对传统商贸行业发展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对传统商品流通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拉近了生产者和购买者的距离,购买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与生产者直接沟通,选购合适的产品,传统的经营方法和商品流转程序发生了变化。一是从商品流通来看,互联网销售颠覆传统产业模式,产业分工方式发生改变,产品流通程序也不同于传统流程,即从传统的厂家生产、、批发、储备到销售变为厂家直销、批发零售一体的销售方式,这不仅能有效降低商品流转成本,而且能够运用最优的方法将产品及时运输给购买者。第三方物流将成为这种模式下产品运输的主导。二是从信息数据的传送来看,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传送不再是简单的传送、接收方式,而是变为双向的、互动化和多媒体化的方式,其传播的速度和覆盖面远远大于传统方式,消费者能够利用网络了解大量的商品信息,对不同的商品进行对比,从而获得更多的购买机会。

(二)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的影响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在互联网商品销售中,县城和乡镇的销售增长速度比城市高18%;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移动端消费同比增速大于250%,销售同比增速大于300%,这种爆发式的增长使传统商业的作用大大减弱。传统的大量批发、集中库存、门店经营的方法不再适应信息时代的流通要求,商品贸易由线下经营变成了线上经营,使传统的一对一交易服务变为同时与多个购买者的互动交易服务,传统商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电子商务对外贸业的影响

作为长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点,重庆形成了“三个三合一”于一体的经济发展平台,重庆对外经济交往基地逐渐形成,为产品进出口创造了条件,而电子商务为增加外贸提供了较好的基础。电子商务由于通过互联网就能完成交易,使得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就能随时购买商品,因此,重庆各县的产品均可通过网络以较低的成本销往世界各地,增加了商品售出的可能性,改善了传统的经济运行形式,推动了贸易的发展。

(四)电子商务对传统商贸配套服务的影响

1.电子商务对营销模式的影响。传统的营销更多的是媒体广告、电话营销、人工传播、产品展览等营销模式,且更多的是中间商的营销,营销中间环节多,营销时空受到限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除了可以运用传统的营销模式外,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博客、视频、精准营销等营销模式,利用网络实施双向沟通,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使消费者在关注产品的同时更关注服务,降低企业由于消费者需求差异带来的产品滞销的风险;同时通过网络,企业可以将营销区域扩大到全球,可以24小时进行营销,突破传统营销方式的时空限制。2.电子商务对管理的影响。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下,从产品设计、生产、运输、存储到最终的销售等各环节均需要耗费大量资本,而且一旦市场出现变化,相关信息需要层层上报,很容易出现信息失真,且传递速度较慢,这将导致企业对市场反应迟钝。而在电子商务模式下,信息传递层级较少,可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使企业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及时反应。另外,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可将数字化融入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市场管理、客户管理等企业管理中,并能根据有关技术进行市场分析,使企业做到“凭订单采购”“零库存运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3.电子商务对政府监管的影响。在电子商务发展之初,国家运用各种政策让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企业自由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网店逐渐增多,网络交易的安全性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政府需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来促进网络贸易健康有序地发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网店商品要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政府部门必须规范和监督网店出售商品的质量、物流运输质量,做到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理,使消费者放心购买、放心使用。

三、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发展趋势

(一)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相结合的趋势

伴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购买力和购买意愿也随之增强,但由于农村交通不便,远离繁华地带,且销售网点少、业态单一,农民很难方便、快捷地买到物优价廉的商品。电子商务的出现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但传统的网络销售方式不适宜农村,一是传统的网络销售是虚拟的,看不见、摸不着,农村消费者很难接受;二是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是电子商务重要的一环,必须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才能使电子商务在农村实现,使消费者方便地购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三是在农村,消费者主要购买日常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些在网络上很难买到,而且农村消费者不太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熟悉网络。因此,要使电子商务在县城、乡镇发展壮大,必须建立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方式,通过与县内大规模的综合商场、超市实体零售店结合,开展网上销售,让消费者放心购物,使他们能快速便捷地购买到适合的商品,使电子商务与传统销售模式互补、相互渗透。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将逐渐壮大

阿里巴巴将投资100亿元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原因就在于它对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的信心及预期。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为农业电子商务带来了发展机遇。通过电子商务能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减少销售费用,提高生产者的利润。可通过以下模式来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一是对规模大、产品商品化程度高的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而言,可以采用以大型企业主导的B2B模式;二是以散户生产为主的普通农户,可以采用“企业+农户”或“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建立中介企业网站,实施B2C模式;三是有经纪人而且能为消费者提供实体店展示和销售的,可以采用O2O的离线商务模式,能够进行网上线下的互动。

(三)线上、线下的融合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不仅是传统商业的补充形式,而且成为商业贸易的主导形式,但多数人不能完全接受全程虚拟化的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均有其不可取代性,线上线下的界限逐渐模糊,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一是有实体门面的企业,可以进行线上经营,网上企业也可建立实体体验店,使网络与实体经营互相促进、互为补充。二是线上、线下双向互动的本地电商化模式,主要立足于本地市场,通过对消费者消费习惯的了解,推出更符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四、商贸物流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策略

电子商务的出现,在改变传统商贸模式的同时,对商贸流通中的物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庆各县商贸流通设施和各种业态都逐渐得到改善和发展,且适应农产品交易的方式也逐步得到认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各种贸易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商贸物流应适应这种发展,以促进各种贸易健康有序、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电子商务与商贸物流的关系

电子商务的发展模糊了商品流通时空和地域的界限,促进了商贸物流的发展,然而电子商务的零库存形式和生产消费环节的无缝对接,对传统商贸物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电子商务给传统商贸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商机,能够推动传统商贸物流的发展;同时,电子商务为商贸物流企业提供了网络信息平台,能够对商品的每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减少人员的浪费,也减少了货物在流通过程的浪费,提高了商品流通效率,降低了成本;另外,电子商务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商贸物流,商贸物流是有效实施网络交易的保障,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没有物流,电子商务将无法发展壮大,不能快捷、低成本地将产品运输给购买者。因此,在电子商务日益壮大的同时,现代商贸物流也要跟上步伐,以满足其发展的需求。

(二)促进商贸物流与电子商务融合策略研究

1.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构建商贸物流和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的政策环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有配送速度快、配送范围广的高水平的物流与之相适应。重庆县域商贸物流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各县商贸物流配送体系逐步形成,快递、物流业发展迅猛。重庆各县有条件、有基础发展电子商务,但相对于主城,尤其是比较落后的县域的商贸物流,其发展起点低、发展慢,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还在起步阶段,政府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立完善多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电子商务的宣传,促进商贸物流业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2.把握机遇,科学规划,构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重庆各县扩大交易、进行虚拟买卖带来了新的机遇,推动了商贸流通的发展。重庆应结合各县的产业实际和商贸物流现有体系,合理规划布局适合县域产业发展的商贸物流设施,使贸易网络与各县城建发展相协调;要通过各地的产业特色,构建适合各县的贸易平台,搭建淘宝县、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创建特色淘宝馆,建设具有各县特色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快构建各县及各县之间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完善配送体系,推动各县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3.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社会对现代贸易模式和商贸流通的认识。重庆各县要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必须要提高社会对现代贸易模式和商贸流通的认识,尤其是提高他们对网络交易和与之适应的商贸物流有关知识的了解,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电子商务和商贸物流的教育培训。一是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商贸流通和网络贸易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鼓励信息产业的发展,扶持电商物流,以良好的环境来吸引电商物流人才到基层工作;二是开展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培训及岗位能力培训,提高有关人员整体素质。依托各大型网络平台举办的电子商务培训大会,对各县有关人员进行知识指导,提升他们对电商的认知度,掀起大力发展乡镇电商的浓厚氛围。只有加强人才的培养,才能加快电子商务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才能促进电子商务与商贸物流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重庆市统计年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2014)[EB/OL].

[2]李卫红,杨文慧.重庆商贸物流业现状与发展思路[J].重庆经济,2010,(2).

[3]魏琳,魏丽,胡元秀.电子商务对传统服务行业的革新与影响[J].市场周刊,2013,(10).

[4]郭晶晶.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5,(15).

[5]冼康.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策略研究[J].当代经济,2012,(15).

[6]韦淼.电子商务给传统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1).

[7]周琳.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4).

[8]陈丽华,马赛.商贸物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企业家信息,2014,(3).

[9]吴华安.城乡商贸统筹与我国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考——以重庆为例[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2).

第2篇:商贸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贸易理念

一、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一)对外贸易进出口贸易额

新疆省由于其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等原因,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尤其是对外贸易发展非常缓慢。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新疆提供和制定了许多有利于其经济与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关政策。新疆省在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帮助下,对外贸易大力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对外贸易更是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大幅上升。具体来看,新疆进出口总额从1994年到2011年涨幅明显,从104053万美元增加到228.22亿美元,年均增长21.09%,稍低于全国的快速增长速度22.04%。其中,外贸出口额从1994的57612万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68.28亿美元。外贸进口额从1994年的46441万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59.93亿美元。

根据1994-2011年新疆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趋势,我们可以了解到新疆18年来出口总额的变化趋势,从1994年到2000年,新疆的出口贸易没有大幅度起伏,一直平稳的低速增长,和进口贸易额涨幅相近,并列前行,年均涨幅较小,增长率为20.49%;2001年,受到中国加入WTO影响,出口总额高速发展,直至2008年,已经从2001年66849万美元增加到192.99亿美元,2008年达到顶峰,贸易额增加了近3倍;2009年新疆出口贸易额大幅下降,这是由于09年新疆“七五”事件,严重影响了新疆出口贸易。2011至今出口贸易处于恢复阶段。从表1-1中还可以看出新疆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一直低于1%,其中出口贸易额增长幅度最大的2008年,也只占了当年全国的0.87%。从新疆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可以看出,从1994年的44%上升到为2011年的0.63%,处于缓慢上升状态,但整体份额仍然很低,不到一个百分点。

总的来说,新疆对外贸易总额处于一个稳步增长的趋势,出口规模相对较大,并且处于逐年增长的趋势,增长较快;而新疆的进口规模相对出口贸易来说比较小,且增长也相对较慢,由于可看出新疆对外贸易的状况处于顺差的状态。总体来说新疆省的对外贸易处于良好的状态,并且发展较快,处于逐年递增的趋势,发展形势良好。但是,新疆对于自身来说其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已经很快,对于整个经济发展趋势和其他地区的发展状况相对仍然处于落后状态。

(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1、出口商品结构

《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分类》(SITC)中将商品分为十大类,其中前5类划分标准是: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0)、饮料及烟类(SITC1)、燃料以外的非食用原料(SITC2)、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SITC3)、动植物油脂划分为初级产品(SITC4),而将其余五类产品划分为工业制成品。按照上述分析方法对新疆出口商品进行统计分析,新疆对外出口的初级产品显现出逐年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59.66%下降到2009年的15.54%。而工业制成品的份额渐渐在新疆出口商品上升至主导地位。在1990至2009年这几年间,工业制成品由40.35%增加到2009年的84.46%,在2005年一度达到历史最高值90.19%。我们可以将初级商品和工业制成品在新疆出口商品中各自所占比重的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1995年),在这一阶段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大于工业制成品,但是初级产品的出口份额在慢慢下降,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却在缓缓上升。

第二阶段(1996-2002年),在这几年中,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份额中所占比重已经高于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但是,在这一阶段中,这种现象还不稳定,处于反复波动阶段。

第三阶段(2003至今),该期间初级产品的出口份额大幅减小。持续下降,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份额持续大幅上升。由此,工业制成品已占据新疆出口商品的绝对主导地位。

也就是说,自1995年起,新疆的主要出口商品是工业制成品,包括服装、鞋、番茄酱、机电产品等。自主品牌和本地品牌比重有所增加,出口商品结构完成了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品的转变。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优化主要表现为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各自所占出口额比重的变化[1]。

2、进口商品结构

与出口商品结构不同,新疆进口商品结构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总体来讲,新疆进口的商品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一直在上升,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08年,初级产品所占比重高达67.62%,而在1990年,还仅仅占了2.39%。而2008年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仅仅为32.38%,1990年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曾高达97.31%。第二,在工业制成品中,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进口量大幅提高。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资源环境,使其成为连接中亚石油产地的能源储备基地,陆路进口石油、天然气的必经之地。所以矿物燃料所占比重较大。第三,原先占据主导地位的资本密集型进口产品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稳定。

(三)对外贸易方式

新疆深居内陆,与周边八国接壤,是我国西北的门户,拥有5400多米的长长边界线。新疆成为我国与欧洲、中亚、西亚交流的重要路径。因为新特的地理位置、地理优势,也就决定了其不一样的对外贸易方式。在新疆的进出口贸易方式中,主要是以一般贸易方式和边境贸易方式作为主要对外贸易方式。

在2011年,新疆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28.22亿美元。其中边境贸易和一般贸易分别为128.364亿美元和64.765亿美元。作为新疆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一般贸易和边境贸易一直占据总贸易的80%以上,加工贸易则比重较低。

2002年开始,新疆的对外贸易方式出现明显变化,边境贸易方式快速上升,在2008年达到峰值,成为新疆最主要贸易方式,在2009年开始有一些下降趋势。而一般出口贸易与其相反,在2002年以前一直占据较大比重,成为新疆主要外贸方式,在2002年以后出现减少趋势,直至2011年已经被其他贸易方式超越。

二、新疆省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些年以来,新疆对外贸易虽然发展速度很快,贸易数量大幅上升,但是新疆的对外贸易增长依靠的是数量的增长和低价的竞争,走的是规模扩张这种“粗放式增长”的路。由于该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所以对外贸易产品基本上是一些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源性产品,这种产品结构结构单一,初级商品市场竞争力差。如果对外贸易是依靠数量的扩大和低价竞销的方式来促进增长,那么该地区的对外贸易增长额就依赖于也受制于进口国的需求量以及经济状况,非常不稳定。近年来,占据新疆出口比重较大的是服装及鞋帽类产品。其中通过旅购方式出口的服装、鞋帽,多为仿制品,这种产品质量不够过关,无法达到让消费者满意的标准,即进不了国外的专卖店,也进不了超市。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周边国家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比如欧洲、韩国、日本等国大量的商品也涌入中亚国家,成为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到来,也使得消费品需求的变化较大。人们对于消费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这种低附加值、粗放的产品受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难以稳固占领中亚市场,更不能开拓市场,打开国外市场。

(二)对外贸易环境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尽管近些年新疆的对外贸易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相对于全国贸易顺差,新疆进出口基本平衡,所以,有待于进一步发掘新疆的贸易优势。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对外贸易环境不适应发展需要,需要加以改善。比如说,贸易的发展需要足够大的场地,以及完善的硬件设施。再如,对外贸易需要良好的秩序,不应该频频现出口低价竞销与进口抬价抢购现象。企业经营规模小、经营主体素质不高等因素都会制约新疆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新疆省的对外贸易环境是制约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环境因素已经成为制约新疆外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首先是资金瓶颈,资金不足使得新疆外贸增长动力不足。虽然出台的出口奖励措施和出口补贴按时足额到位,促进了出口增长但仅靠部分优惠政策拉动很难保持增长的持续性。其次是交通运输瓶颈,新疆外贸运输只能通过陆运和空运。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远离海洋,航空运输成本大,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只能通过陆运,但新疆的公路、铁路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2]。俗话中说的“要致富,先修路”在这里就是很好的证明,没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产品进出口非常不方便,对外贸易的发展受到限制是必然的。

(三)具有地方特色的自主产品占比重低。

新疆是我国农业大区,地产丰富,主要生产番茄、哈密瓜、棉花等农副产品。其中,新疆番茄酱是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但是由于其以桶装原料出口,附加值较低,其出口额占新疆通其出口额的7―8%。通过对乌鲁木齐的小型外贸商户调查发现,他们的行销方式大多很被动,产品不具有差异化。很多小型外贸企业甚至拿着国外的样板改改款式,就摇身一变成了自己的产品。要想发展属于地方的特色自主品牌,首先要提升科技实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生产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只有真正自主有特色的产品,才有足够的竞争力和销售市场,能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才能提高新疆外贸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四)外贸人才匮乏,行业协会、商会的指导作用未充分发挥。

高素质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没有具良好的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发展就是无米之炊。即便有了再便利的条件,再有利的政策支持,没有人的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无从谈起。同样,新疆对外贸易的发展也需要高素质高技术人才。据了解,新疆外贸企业已经达到2000多家,但是大部分新注册登记的外贸公司都缺乏外贸人才,企业内员工对外贸业务了解不够,无法有效解读外贸政策进一步运用优惠政策为企业盈利,如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汇率的改革等反应不敏感[3]。很多外贸企业在进入外国市场之前,对当地的法律法规缺乏了解,不会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对此,新疆应该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及培养,同时对外贸企业进行培训,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作用。此外,对外贸易企业对于自身的员工素质,以及产品的质量,对于企业运营和行销的管理等等都有待于提高。同时,他们也应该多加了解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尊重他们生活。

三、小结

近年来新疆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外贸出口额大幅增加。然而,新疆对外贸易迅速的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弱;外贸环境不适应发展需要;现行出口政策不是完全适用于新疆地区;自主牌效应低,没有形成属于当地自己的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力;外贸人才匮乏,未能有效利用政策及地理优势等。新疆在未来发展中,要合理改善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政府要制定适应当地特色的政策,支持新疆对外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引进高素质人才,提升外贸企业素质。生产发展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提升新疆对外贸易的质量。因此,新疆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的问题仍然严峻,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和支持。(作者单位:辽宁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3.

第3篇:商贸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1.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变革的背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产生这一结果有很多宏观的包括国际与国内的原因,也有我国从事国际贸易业务企业的微观原因。前者主要表现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后造成的国际金融秩序混乱而引发的国际支付链条的断裂,从而导致国际贸易量的急剧萎缩;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消费市场的整体低迷;国际市场分工变化从而产生的我国国际贸易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及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等。后者主要表现为:由于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国际贸易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企业产品、营销、管理等方面竞争力不够等原因。 

从国际贸易企业的技术层面分析,我国国际贸易企业的电商经营模式远落后于国际贸易市场电商模式发展的趋势,这更是我国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从国内贸易的现状分析,企业的电商发展水平是不低的,而且有集中发展的趋势,出现了规模较大,发展较成熟的如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但由于技术及法律条件等国际差异造成了我国的电商企业与国际电商企业天然的隔离,且裂缝越来越宽,甚或有专家认为照此趋势,我国国际贸易有重新跌入闭关锁国的境地。一方面,由于电脑技术、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电商企业发展迅速,并且要求国内企业进行国际贸易业务时与之对应。但另一方面,国内电商企业的水平却没能达到国际化的标准与要求。由此造成的矛盾催生了我国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企业必须进行电商经营模式的变革。 

2.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变革的内容 

在国际贸易领域,电商模式的快速发展将催生全新的国际贸易经济体。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融合电商经济的潮流,引领传统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产生巨大贸易增长量的同时,对传统贸易也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主要有如下方面: 

首先是国际贸易企业组织形态的变革。传统贸易方式下,企业组织形态基本按照企业生产及销售的工作流程,根据责权利的原则,按企业垂直序列设置诸如生产部、市场部、人事部、财务部及国际贸易部等。此组织形态决定其对外进行国际贸易业务开展的部门只为国际贸易部,表现为单一部门对国际贸易对象的多元形态。而在国际贸易的电商模式下,国际贸易主体打破了企业业务差异及地区差异等,将国际贸易业务所需的资源按经济效率原则重新组合成新的多元主体。这一主体将直接专注于一定区域的国际贸易业务本身,充分调动区域内的人财物资源,利用网络化带来的便利,采用多元主体对贸易多元对象的网络形态进行国际贸易,使国际贸易的效率及规模急剧提高。 

其次是国际贸易流通渠道的变革。传统贸易的流通渠道中各参与主体为生产企业、国际贸易批发企业、零售企业及国外消费终端。其渠道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专门的国际贸易部门及从业人员在固定的经营场所,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国际贸易商品的组织、运输、报关报检、国际结算等工作流程。在传统国际贸易渠道中,从生产商、中间商到国外消费者的链条中,由于各供货环节不紧密,随机性强等原因导致渠道时间较长、产品耗损量大及产品的保鲜困难,另从渠道经历的时间分析,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经过的中间商较多,交易信息不对称且不充分,导致交易效率不高,以上种种缺陷都是限制传统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而电商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可以规避以上缺陷,实现国际贸易渠道变革带来的好处。国际贸易的电商模式下,可以实现国际贸易多元主体无国界限制、无产业限制及无空间限制的新型交易模式,这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及以此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便利的结果。能运用此便利的大量新型渠道主体为国际贸易电商企业,与传统国际贸易中间商不同,基于电商模式的国际贸易中间商在国际贸易渠道变革中有其重要特点与作用。由于电商模式基于网络,电商企业可以进行跨国界全天候地经营与服务,为生产商掌握市场规律,明确市场策略提供低成本的服务。也可以为消费者选择产品、进行资金支付等降低交易费用。 

再次是国际贸易环境的变革。与传统国际贸易方式相比,电商模式在国际贸易环境方面有较大的变革,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的法律环璋、国际贸易的政策环境、国际贸易的结算环境及支付环境等。由于电商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具有前面的变革,决定此模式下的国际贸易谈判、合同的签定及其产生贸易纠纷后的国际法律应用都要进行变革;由于各国的电商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在支持国际贸易电商企业发展的贸易政策都有巨大差异,各国要按照传统国际贸易规则进行大的变革,其变革的方向是建立统一适用的国际贸易政策与规则。在电商模式下,国际贸易结算与支付等问题由于电子金融业务的发展,也正在朝着更加简便、高效的方向变革。 

二、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的对策选择 

国际贸易电商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而我国的国际贸易企业电商模式的发展水平还处在较低的水平,这一潮流势必从各个方面深刻影响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及总体经济。对于国际贸易企业来说,电商模式的运用,省却了大量的国际贸易中间环节,节省企业的人力成本、资金成本及交易时间,大大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效率。国际贸易企业通过网络可以进行企业的形象及产品宣传,对提高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及国际综合竞争力有极大的好处。另外,我国从事贸易业务的企业,其电商模式的运用熟悉程度与发展水平在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业务上表现不一样,国内贸易的电商水平高于国际贸易的电商水平,这将在电商模式世界潮流下整体影响我国国际经济的水平与发展。基于以上原因,我国国际贸易企业急须紧跟世界发展趋势,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适合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的企业文化创新策略 

企业文化是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通过对世界著名企业的考察可以发现,企业的文化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企业和每一个员工的行动方向,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统一的思想和行为,企业文化的建设形成了共同的语言与和谐的工作环境,为企业的竞争提供了不衰的力量源泉。国际贸易企业在面临经济国际化及电商经营模式等外在条件变化时,其企业文化也要随之创新,才能跟上国际贸易电商模式的变革。企业文化由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构成,其中精神层面居于核心位置。 

国际贸易电商模式下的企业文化创新策略,首先是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策略,其表现为企业价值观念等,还有其它更为具体的制度、规范、企业形象设计、企业环境及企业财务保障等方面具体的内容,要进行企业国际化趋势的学习与培训,并引进国际化企业的具体制度、价值观念及电商文化等内容的建设;要发挥企业领导的组织作用,培养企业领导的国际合作意识与国际贸易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通过引导广大员工的参与,合理分工,组织协调好企业电商文化的建设。因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没有企业领导的组织分工,企业文化建设将会无序。同时,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员工的行为决定企业的群体风貌,因而要组织员工参与到国际贸易行业发展趋势及电商模式培训、学习等具体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去。其次是进行企业物质文化的创新,主要包括国际贸易企业形象设计、企业进行国际贸易业务的硬件条件改善等。企业物质文化创新的方向与原则是体现贸易企业业务的国际化、进行国际贸易业务的网络支撑及交易手段国际化等。再次是国际贸易企业的制度文化创新,主要建立适应国际电商贸易模式的企业人财物管理制度、谈判制度、交易制度、结算制度等,以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升级。 

2.国际贸易电商经营资源整合策略 

国际贸易电商模式的广泛运用,给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渠道、国际贸易物流及国际贸易法律环境等都带来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要求国际贸易企业整合以上领域的资源,改革旧有的资源运用策略,以适应新的挑战。电商模式下的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与传统类型的合同相比,差异主要集中在信息传递、表达方式的不同。电商模式在国际贸易中引发的问题很多,如管辖争议的焦点问题,主要限于电子邮件这种要约与承诺传递的方式对合同成立的影响及合同主体身份认证问题等;还有就是往来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安全性等问题;电子签名及其效力问题;在合同履行中的电子单证、电子支付安全与效力问题,在缔约责任中的电子商务认证机构责任问题等。面对以上法律环境的变化,电商国际贸易企业要与国际贸易企业及国际法律事务所合作,培养了解国际贸易业务、国际贸易法律及电商模式运作等问题的法律专业人才。在电商模式下,国际贸易物流一定是集仓储、运输及配送等为一体的综合物流,且在电商国际贸易模式天然的个性化消费理念的引领下,国际贸易企业必需整合国际贸易综合物流链条上各种资源,结合低成本、高效率及个性化服务等方向优化国际贸易物流,使之完全匹配国际贸易的电商模式发展。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渠道、国际贸易物流及国际贸易法律环境等的变化对国际贸易营销提出了新要求,国际贸易企业要运用电商技术及平台整合生产领域及商品流通领域及消费领域的相关资源与信息,如企业产品信息、广告信息、支付信息及金融信息等,并改革国际贸易营销的方式,以提高国际贸易营销的实际效果。 

3.国际贸易电商经营信息化策略 

如前面分析,我国国内贸易企业与国际贸易企业在电商模式的运用上水平是有差异的,国际贸易企业的电商发展水平较弱。所以国际贸易企业要加快进行电商模式所要求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主要是信息化设施的建设,从而实施国际贸易电商经营信息化策略。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投资建设的电商网络得到了快速发展,实现了互联互通。虽然我国电商网络架构已基本形成,但与国外相比,国内信息基础设的建设仍严重不足,其建设仍是初步的,国际金融电子化和商业电子化的目标还不清晰,我国必须切实有效地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以便为网络贸易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国际贸易企业要从自身内部挖掘潜力,培养电商人才,建设电商构架,实施电商模式,从而达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优化国际贸易基础。 

三、结语 

国际贸易电商模式的广泛运用与迅猛发展,已经从各个方面改变着我国国际贸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条件,我国国际贸易企业要研判形势,果断作出变革,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艳芳.我国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中国经贸导刊,2010(11):42. 

第4篇:商贸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一、 江苏省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现状分析

(一) 江苏信息服务贸易总量分析

从发展趋势来看,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经济的不确定外部需求减弱,给中国的服务贸易带来了不利影响,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总额比上年下降了12.2%,但信息服务贸易的增长率仍保持正值。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2010年中国的信息服务贸易比上年同比增长43%,2011年第一季度增长了38.9%;2005-2010年中国的信息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增长了5.17倍,年均增长30.2%。

江苏的信息服务贸易在国家整体发展的带动下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势头。据江苏省商务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江苏的信息服务贸易出口1.44亿美元,同比增长41.69%,但由于进口基数较大,仍然呈逆差状态。随着世界经济的好转,2010年江苏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猛烈,其中2010年1-2月份同比增长59.9%,信息服务贸易增速为252%。2005-2010期间江苏省信息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量比上年同期年均增长35%,高于国家同期年均增长率,也远高于江苏省GDP10%―12%的年均增长速度。在世界经济的复苏不均衡、一些行业的增长相对疲弱的状况下江苏的信息服务贸易表现出良好的抗压性。

(二) 江苏省信息服务贸易结构占比分析

2005-2010年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占全国国际贸易出口总额平均比例不到10%,其中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其他商业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中国服务贸易的平均占比分别为21.83%、31.97%、20.61%,平均增速分别为23%、10.3%、16%,信息服务贸易平均占比不到4%,但平均增速达到36%。2011年一季度,受国际不确定因素影响,运输与旅游服务的贸易呈逆差态势,同期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也趋缓,信息服务的出口贸易却保持着近40%的强劲增长势头。

2005-2010年江苏的服务贸易出口比重仅占全国服务贸易的3%左右,结构上也是以运输、旅游等传统的服务贸易为主,信息服务出口贸易的平均比重只占江苏服务贸易的6%左右,高于国家的平均比例。特别是软件服务外包出口迅速发展,2009年同比增长177%,位居全国首位,在金融危机中成为江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江苏省的服务贸易结构有着朝着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贸易演进的趋势。

(三) 江苏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根据2005-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中国外汇管理局每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及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结构指数,对中国信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计算和定量分析。

从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2005-2010年期间中国的信息服务贸易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一直没有超过4%,其中2008年中国仅占市场份额的3.4%,而欧盟成员国的为58.3%,印度19.8%,美国6.8%,说明中国的信息服务贸易出口额在世界信息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很小,竞争优势很低。

从竞争优势指数(TC)分析,中国的信息服务贸易TC指数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世界其他国家(2008年爱尔兰TC为0.92,印度TC为0.86)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008-2010年世界大部分国家的TC指数下降,但中国却保持一种上升的趋势,表现出较强的比较优势,说明我国信息服务贸易领域具有较为顽强的生命力。

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2005-2009年中国信息服务贸易的RCA指数一直处于0.8以下,与世界上信息服务贸易出口大国(爱尔兰、印度的RCA指数一直都在2.5以上)相比,其国际竞争力非常弱。尽管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信息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在逐年提升,但是却始终幅度不大,因此中国还是属于信息服务贸易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

从Michaely指数(MI)分析,2005-2010年中国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贸易MI指数大部分数值为正数,基本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在后经济危机时期,中国竞争力逐渐增强,说明中国企业已逐渐适应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

江苏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与国家整体水平一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总体规模较小,国际竞争力还是很弱。

二、江苏省信息服务竞争力制约因素

(一)总体规模较小,竞争力处于弱势状态

金融危机前后的2005-2010年间,无论从出口贸易总量、发展速度还是国际市场占有率、竞争优势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看,中国的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基本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与世界信息服务贸易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与国内其他服务贸易产业如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贸易等相比,竞争力也表现出较大的弱势。江苏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也不能独善其身,虽然信息服务贸易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但由于与中国的信息服务产业一样起步较晚,整体规模较小,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表现出较大的弱势。

(二) 领军企业欠缺,尚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与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品牌相比,“中国服务”功能项目比较单一。虽然江苏省的信息服务贸易在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和档次上与国际上知名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如微软、甲骨文等相比,国内与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缺乏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知名品牌的领军企业,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格局尚未形成,使得江苏省信息服务产业总体上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和产业格局中的低端,尚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难以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 人才供需体系矛盾,缺乏富有国际经验的中高端专业技能人才

信息服务贸易是一种智力密集型产业,大多是通过人的智力完成服务的全过程。开展信息服务贸易十分需要那些具有“硬技能”(学术背景、语言技能、服务交付能力)和“软能力”(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国际经验与文化相似性)的综合素质的中高端人才,而目前江苏由于这种高素质、知识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现代服务贸易专业人才不足,使信息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四)国内外竞争环境激烈,缺乏渠道和拓展经验

由于地缘经济因素和历史因素,江苏的信息服务贸易伙伴主要是日韩等东南亚国家,而与欧美之间却没有密切的政治和经济联系,使得欧美企业对江苏信息服务企业的开发能力了解不足,在欧美国际市场获取信息服务订单上比较困难。印度在抢占了欧美市场的基础上,凭借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高水平的运营管理,开始重视日本和韩国市场,成为江苏发展服务外包的主要竞争对手;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也以人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低廉等优势,正成为江苏信息服务贸易新兴的竞争对手。

江苏地处我国区域竞争最激烈的长三角地区,上海、浙江等省市新兴产业不断涌现,都在把发展重心转向服务外包行业。特别是上海,具有国际化商业环境、多语种的教育资源、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和知识产权法庭的优势,凭借其成熟的制造外包经验,广泛的国际合作、优良的硬件环境和雄厚的资金支持的实力,对江苏的信息服务贸易的发展形成了挤占效应。

三、提升江苏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建议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信息服务贸易已由于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特点而成为江苏发展的重点。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提升江苏的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

第一, 落实产业政策,完善信息服务贸易环境。深入贯彻国务院和省一系列促进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江苏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指导下,完善产业环境,在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撑、专利保护、人才培育和引进等方面加强集成和扶持,与企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信息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第二, 调整和优化信息服务产业内部结构,提高整体业水平。努力打造完整的产业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导信息服务企业加快与制造企业的融合,重点发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电信增值服务、互联网服务及数字内容服务。积极开拓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电视、网络教育、网络游戏等新兴市场,不断拓展信息服务的业务渠道,优化信息服务内涵,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第三, 集中优势资源,确立品牌效应。整合企业优势资源,推动江苏信息服务贸易集聚区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快培育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应用水平高的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形成集群和规模效应,提高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创新和发展江苏信息服务品牌形象。

第四, 深化对外合作和交流,提升信息服务国际竞争力。通过建立、拓展国际营销网络加快外向型步伐,推动信息服务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一是加大招商力度,与有关部门联手,在欧美市场定点开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招商活动;二是吸引境外知名跨国服务贸易公司在江苏投资设立分公司或接包中心,或通过位于江苏的离岸信息服务中心接包;三是充分发挥在江苏的外商投资企业的有利条件和欧美华裔工程师的人际关系,在欧美国家设立信息服务贸易中心、加入海外技术联盟、从国外上游信息服务贸易发包商直接接受订单。通过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全面提升江苏省服务业在全球生产网络和价值链中的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五, 实施人才战略,保障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吸引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高端信息服务人才来江苏就业创业,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大力培养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现有人员的短期培训,尽快了解和熟悉《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及中国服务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同时,充分发挥江苏教育科研资源的优势,整合高校、企业、政府和社会培训资源,重新审视教育的学科结构和比例设置,更新课程的知识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交流和动手能力。逐步建立信息服务的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信息服务贸易人才的实战性培训和订单式培养,为信息服务贸易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书华,韩菲.中国计算机与信息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基于竞争力指标的比较分析[J].经济论坛,2009.2

[2]耿乃凡.江苏省服务业、服务贸易的特征及对策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10

[3]田奎.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研究 [J].商业研究,2009.12

第5篇:商贸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品 现状 问题 发展措施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

从地域上看,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前五位依次是广东、江苏、上海、天津、福建,他们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5%左右;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仍然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进出口比重从2002年的26%提高到2012年的75.3%,产品的出口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加快,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中尤以电子技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增长最为明显;从出口的地区和国家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地主要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且有相当高的市场份额,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质量上来看,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多数仍然处于产业链的地段,盈利方式仍然以加工贸易等附加值低的贸易为主,具有很强的劳动力密集型的特征。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该产业的主导地位为外资企业所控制,行业的利润很大部分为外资企业所获得。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国际市场的竞争和争夺日益激烈:国外公司在技术、资金、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而且他们往往掌握着各自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科技,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由于起步较晚,所以缺乏一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经过长时间的经营,已经超越了产品本身,将流通领域、销售领域几者合而为一,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很多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沦为他们的供应商,所以进一步阻碍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利润大多流入发达国家:中国已成为无可争议的制造业大国,出口产品中的“高新技术产品”也在逐年增加,但明显带有偏重数量忽视质量的倾向。每年中国的外贸流入所占的比例都很大,但多数却用于一般加工工业的识产权仅占10%,其余多为加工贸,我方只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3)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弱与高新产品创新能力差、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密切相关。企业是否能够在国际市场上长久立足乃至最终取胜,关键是看其是否拥有自主创新能力。而我国许多民营企业是抓住一个很小的机会在市场中发展起来的,对自主创新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只把自己定位在生产型企业的位置,过分依赖于外来技术的支援,单纯靠购买国外的专利来赚取利润。

三、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

(1)提高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加速科技产品在生产中的运用,使科技成果尽快实现商品化、产业化,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质量、档次和加工深度,形成国际竞争的综合优势;密切跟踪国际先进技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推进技术和贸易的结合。

(2)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应坚持“走出去”战略,实施多元化发展:立足于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背景,鼓励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大胆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市场,而这一类地区竞争比较激烈,因此,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势在必行,要在稳定和继续扩大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其他国家的市场,如拉美、亚洲等国家市场,形成合理分布,增长对外贸易额。另一方面,只有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商品出口,才能更大范围、更大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与合作。

(3)鼓励支持科技型民营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强高新技术出口贸易主体的活力:政府应加大对民营企业的科研开发经费投入,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基金的扶持,尽快建立保护民营经济私有产权的相关法律,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获取自营进出口权的门槛,调动其积极性,增强高新技术出口贸易主体的活力。

(4)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国际产业分工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加工贸易在相当长时间内仍有发展空间,但由于目前中国加工贸易仍处在初级阶段,加工链条短,增值率低,贸易效率差,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从货物贸易大国向货物、技术强国的跨越,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加工贸易向上下游延伸,尽快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就要鼓励发展配套a业,提高承接产业的转移能力,控制低层次贸易加工规模,完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5)推进“科技兴贸”战略,注重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改革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体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掌握核心技术。一是政府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从资金分配,税收减免等方面为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二是要制定相应政策,加强对知识产权专利的保护力度,刺激和鼓励国内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研发。三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培养和吸引优秀的高新技术人才,积极投身到国内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中去。

总而言之,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面对着国际环境的风云变化和国家间经济竞争日趋激励,我国必将在此贸易领域投入足够大的重视,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健康稳定的新型高新技术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于芳.我国高新科技产品出口现状与对策分析[J].对外经贸,2008.

[2]于璐.试论我国高新科技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J].江苏商论,2012.

第6篇:商贸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商务 电子商务 国际化 电子化

一、现代商务国际化趋势

现代商务活动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国际金融、资本运营、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等许多方面,而这些商务活动都是在现有的中国和世界经济体系下进行。经济体系和商务活动又有紧密联系。任何商务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经济体系下进行,反之商务活动又可以影响和推动经济向前发展。受现行经济体系制约的中国的经济正在沿着国际化的趋势发展。

1.经济国际化

经济国际化是指一国经济发展超越国界,与别国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断扩大和深入的经济发展过程。经济国际化是动态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就出现了初级阶段的经济国际化。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垄断阶段,资本和商品的国际流动更加扩大,经济国际化进入了新的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济国际化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商品国际化、到资本国际化、再到生产国际化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国际化潮流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高涨,国际经济联系和合作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取得全新的突破,知识信息网络化,全球贸易自由化,金融资本国际化,生产体系跨国化和运行机制趋同化等方面趋势都有了空前的加强,经济国际化进程迈向了一个更高级的阶段,表现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经济国际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其核心内容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主要包括贸易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生产国际化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政策、体制和技术标准的国际化等方面。企业经营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的基础,经济国际化发展受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制约,良好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必然会推进一国经济国际化进程,反之,则会制约经济国际化进程。另外,经济国际化也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体制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外向型发展战略和自由贸易体制,有利于促进经济国际化发展;而内向型发展战略和保护型贸易体制,则会延缓经济国际化的发展。经济国际化表现为一国不断开放其国内市场和国内经济逐步融入国际经济的过程。是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互动的结果。在国内经济承受力允许的范围内,开放的程度越高,经济国际化进度就愈快。

2.企业国际化

企业是现代商务的载体,企业因商务而发展,商务中的最基本、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企业。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经济愈来愈紧密的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新竞争格局已经形成。企业国际化已是必然的趋势。中国企业无论是在国际市场上还是在日益“国际化”的国内市场中都将面临国际化的竞争。

一方面,“走出去”战略正成为更多中国企业的选择,做大做强走向世界是众多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而中国企业要国际化,就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战略,更要具备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技巧与操作能力。资本国际化为企业全方位走向国际化开辟了捷径。海外资本市场比国内资本市场更成熟,资本市场规模较大,企业融资空间比较广阔,而融资成本相对较低。更重要的是,在海外上市将为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企业国际竞争能力,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引进来”也为更多国际企业和人才所青睐。中国市场的强大潜力、无所不在的机会和快速的国际化进程对国际化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强。中国正在成为海外归国创业者的乐园和展现人生辉煌的舞台。

中国众多龙头企业已经做了国际化的尝试,也有一些取得宝贵的成功经验,比如ZTE中兴通讯的董事长侯为贵放飞“国际鹰计划”。国内企业制订国际化的策略一开始就跟其它公司不一样。中国国内市场比较大一点,大家顾不上外面的事,另外英语也差点,所以很多企业出去也晚。对我们来讲,我们认为思路应该放开一点——你不做人家的,别人还要做你的市场。韩国这样的国家很有可能第一张订单就是国外的。因为,它们的国内市场小。 国内国外市场其实是一样的。所以1995年中兴就开始做海外业务。通信产业跟其它的还不一样,家电产品价格可以低价出售?但是电信产品一定要入国外的电信网。中兴发行H股也是国外资本运作的第一步。H股起码在换股方面的障碍会小一些。在A股也能增资扩股,同时中兴海外市场业务比重越来越大,H股形象比A股形象更好。

3.贸易国际化

以贸易全球化为首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和商务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带来了贸易的国际化,美、欧、日三大经济体既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在国际贸易中也居于主导地位。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占据世界货物出口70%以上的份额和服务贸易90%以上的份额,更为重要的是,发达国家通过开展区域贸易合作和控制多边贸易体制来主宰国际贸易秩序,并在国际交换中获得了大部分贸易利益。中国是近年来国际贸易增长中显眼的“亮点”,表现为中国不仅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份额和排名不断攀升,而且对全球贸易增量的贡献也更为显著。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11548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额和增量的比重分别达6.4%和20%。但贸易的国际化就意味着出口国和进口国利益的交织与冲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之后,遭遇到一些“无形”的壁垒的几率自然越来越频繁。“以前做出口只有产品质量、退货等风险,现在越来越多的是来自国外目标市场贸易壁垒的风险。”

4.电子商务国际化

依托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能够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效地打破国家和地区之间各种有形、无形的壁垒,刺激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环境的规范和完善,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必然走向世界。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电子商务对我国的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各种资源是千载难逢的时机。借助电子商务,中小企业传统市场的竞争力可以得到加强,并有更多机会将产品销售到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

商业趋势是一个强有力的催化剂,它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以及如何打发我们的休闲时光。许多专家都认为,在我们生活的21世纪里,主要有三种商业趋势对我们的生活将产生巨大的冲击, 下面通过在美国市场的一组数据说明此趋势:

1.在家中购物:美国在家中购物的比例现在占所有零销业务的15%,到2010年可达55%趋势:无店面零售业将迅速增长。在1994年,无店面零售额占GAF(一般性商品,服装服饰以及家具)零售总额的15%。预计到2010年,无店面零售额可以增长到占GAF零售总额55%,也就是说,GAF零售总额的一半以上,都将通过无店面零售形式实现。这一切都得益于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由于几个其他商务形式无法比拟的特点,在众多商务形式中脱颖而出,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2.电子商务:美国在线零售业在2000年迅速增长到6百亿美元。趋势:在线购物是未来的浪潮。波士顿咨询集团在2000年的报告中指出,在线零售业在2000年增长了85%,超过了6百亿美元。

3.在家中工作:美国现在有5千5百万人在家工作,这一数字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趋势:科技使工作地点变得并不重要。目前在美国,估计有5000万人在家中工作。这些人当中,估计有1650万到850万从事家庭生意。这些家庭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这些都说明现代商务的另一个趋势是电子化:

二、现代商务电子化趋势

企业信息化的步伐正日益加快。2000年,企业信息化进入第一次热潮,这次热潮是以企业上网工程为主要特征,成千上万个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网页,企业在互联网上开设宣传自己的门户。2005年,企业信息化进入第二次热潮,这次热潮是以信息化应用为主要特征,企业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大量商务活动中去,实现企业商务电子化。最近,网络经济再度掀起热潮,今年上半年,国内创业投资公司70%左右的资金投给了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企业。

现代商务电子化是个大趋势。商务电子与电子商务是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层面。电子商务是技术层面,主要是企业营销的信息技术,如B-B(business to business),B-C(business to customer)等;商务电子是应用层面,主要是企业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电子商务的主体是IT企业,商务电子的主体是应用企业。电子商务是实现手段,商务电子是应用目的。可见,企业商务电子化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的商务活动中。

企业商务电子化的目的是提升企业的价值,使企业价值链增值,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商务电子的本质是将企业商务活动分解成若干价值链,然后将每项商务活动实现电子化,通过商务电子化提高其价值,促使价值增值,只有这样企业信息化才有真正的作用。企业商务电子化的关键在于需求,必须系统研究企业的实际需求,根据需求逐一推进商务活动的电子化,从局部商务电子化到全部商务电子化,最后完成企业价值链的全程电子化,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这是企业信息化的生命力所在。

企业商务电子化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企业单个事务活动的电子化,实现人脑与电脑的连接,其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办公效率,例如电子人力资源系统;第二阶段,企业内部资源网络的电子化,实现电脑与电脑的连接,企业内部资源得到了优化,实现了共享,例如企业采用的ERP系统;第三阶段,企业内外部资源网络的电子化,实现系统与系统平台的连接,企业的内外部资源通过因特网进行优化配置,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商务电子化。

第7篇:商贸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服务贸易 通讯与信息 国际合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深入普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信息在当今社会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之相关的通讯与信息传输服务贸易的发展也越来越快。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服务贸易的发展,信息服务贸易的发展大大拓展了国际贸易的空间和场所,缩短了国际贸易的距离和时间,简化了r国际贸易的程序和过程。从国际信息服务贸易的发展来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信息化是信息服务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世界信息服务市场争夺战已经开始,信息服务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一、通讯和信息服务贸易的概念及提供方式

现代信息服务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一般意义上的信息服务,也称为无形信息服务,如跨国数据流服务、电讯服务、工程咨询服务、技术培训与教育服务,以及金融信息等商业信息服务等。这类信息服务通常要求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物理接近,服务生产与消费同时同地进行,部分也存在同时异地进行的情况。另外一类信息服务是有形信息服务,包括计算机软件、音像制品、文化娱乐制品和某些高技术产品等涉及知识产权的各种有形产品。这类信息服务区别于前一类信息服务的特点,在于它们无需服务提供者消费者物理接近,服务提供与消费之间既可以同时同地或异时异地进行,也可以同时异地或异时同地进行

传统的跨境交付和境外消费模式是中国进口国际通讯服务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电信市场开放度逐步提高,国内电信公司在海外上市成为国际化的公众企业、外国电信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开展业务,都成为当前中国通信服务出口的新的增长点。中国通讯服务出口的主要模式也是跨境支付模式。随着来华旅游和经商人员的大量增加,外国人以境外消费的模式从中国获得通讯服务的规模也在急剧扩大。一方面,在华长期居住人口选择中国国内电讯运营商为其提供服务,在中国注册开通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线路;另一方面,来华旅游和经商的临时居留人员使用国内和国际电信业务。

二、我国通讯和信息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

我国服务贸易虽取得了一定发展,但项目发展不平衡。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仍在我国服务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金融、保险、咨询、计算机信息服务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高附加值服务行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国际竞争力不高。最近几年,我国通信与信息领域的服务贸易成长比较稳定,也是我国重点扶持的对象,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通讯和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都是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中服务项下的主要项目之一。在2002―2006年间,我国通讯服务贸易总体上呈现增长势头。从进口的情况看,除了2003年比2002年略有下降外,其余年份都呈增长趋势。从出口的情况看,除了2004年比2003年下降了31.01%外,其余年份都呈现增长态势。从贸易差额的情况看,2002年和2003年,我国通讯服务贸易处于顺差状态,2004-2006年3年间随着国内电讯市场开放度的提高则呈现逆差状态。电讯服务的贸易差额发展走势基本上与我国电讯服务出口的走势相一致,说明近年来,电讯服务进口基本成稳定增长势头,而出口在整个电讯服务贸易中的影响更为突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行业的迅速成长。我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项下收支顺差不断增加,已为成为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的重要来源之一。从进口的情况看,2003年至2006年4年间的年增长率分别为-8.57%、20.94%、29.52%、7.17%。从出口的情况看,随着近年来我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信息服务的出口也不断攀升。从总差额的情况看,近年来我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国际服务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

三、我国通讯和信息服务贸易的国际合作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合作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信息传输业作为联结各微观主体、在宏观层面传播信息的纽带行业。更是开展了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国际合作。

1.中国通讯企业境外投资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信行业的改革和重组,中国通讯行业以商业存在模式对外出口通讯服务的能力不断提高,出口规模逐渐扩大。中国电信企业境外投资合作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几家大型基础电信运营商,通过海外上市逐步实现资本国际化;这几家企业与各国主要运营企业建立了对等互联,在国外进行了多项网络延伸工程;在上百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代表处或分公司。中国通信设备企业大力发展设备出口,部分企业还通过参股当地电信企业参与非洲、美洲的电信运营。中国邮政业的国际化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在中国周边地区及贸易往来密切的发达国家设立海外网点,经营国际业务。

随着数字、网络、软件、卫星等技术的突飞猛进,电信、电视、电脑三网融合趋势更加明显,互联网等新型媒体正在兴起,我国加入WTO后允许境外公司设立中外合资的电信公司,开放互联网接入服务、互联网内容提供服务等网络业务。互联网传播音视频信号技术的成熟使得国外资本涌入网络业务领域,这必将加快我国广播电视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有线电视市场。目前中国有超过1/3的有线电视用户已经接入了数字电视平台。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机遇让众多跨国企业将目光聚焦在中国市场。随着中国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推进,跨国企业觅得的机会将越来越多,国际合作将不断加深。

2.国内信息服务企业利用外资

随着我国电信服务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外国投资者开始投资我国电信服务市场。根据加入WTO承诺,基础电信业务除了对外商保留49%的股权限制外,取消地域限制,全面对外开放。然而,迄今为止在基础电信领域并没有外资运营商申请成立合资企业,这使得基础业务领域的外商直接投资保持着“零”的记录。但是,随着我国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纷纷海外上市,国际资本尤其是大型国际电信运营商越来越将目光瞄准我国电信市场。外资电信运营商以股份收购等形式与国内电信运营企业开展的合作已经形成。目前,多个国际电信企业已逐步进入中国电信市场,已有数十家企业向中国政府主管部门提出设立外资电信企业的申请,其中有多家企业正式通过了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审定,包括日本NTT、韩国SK等国际电信巨头均在国内设立了合资公司,主要从事信息服务、因特网数据中心、互联网接入服务和呼叫中心等业务。在增值电信业务中,目前在中国获得经营许可证的企业2,2万家,其中多个外资公司通过对这些企业进行并购、合资、参股等,进入中国电信增值运营市场。

2009年,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之际依然保持高速复合增长率的中国互联网新媒体市场开始吸引外资新一轮的涌入潮。中国互联

网市场不断受到青睐,被海外资金视为一个安全的投资“避风港”。

3.国际信息服务外包

如今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服务的国际外包是必然趋势。外包真正意义是对于企业非核心事务的进一步压缩,利用专业化分工,以更低的价格得到更为专业和灵活的网络应用服务和网络系统的维护服务。现在,网络的发展非常快。而网络服务又非常专业,企业把网络建设外包后可以专注于自己的业务。特别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限制,信息化基础薄弱,信息技术人才相对短缺,采用外包的方式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是明智的选择。几乎世界各国都参与了软件开发的国际竞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软件公司也谋求挤入国际信息市场。

截至2007年年底,中国软件与相关服务行业中,共有外商投资企业1651家。这些企业2007年的软件及服务收入达到1401亿,元。其中软件产品收入321亿元,系统集成收入170亿元,软件技术服务收入419亿元,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399亿元,IC设计收入92亿元。各项主要指标中,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达40%以上。近年来,跨国公司对中国软件及服务投资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如印度软件企业明显加大了对中国的投资力度,外包中心向中国转移的速度加快、建立研发中心的数量增多等等。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我国通讯与信息服务贸易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了广泛的国际合作。跟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未来必将有更加深入的发展。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启示。

1.通讯及信息服务业的全球化是基本趋势

信息服务业的市场开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市场需求、技术进步、业务创新和国际电信管制政策逐步放松等因素共同的推动下,信息服务全球化已经成了全球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全球化就是提高国际通信能力,扩大国际合作,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具备提供全球的能力,以适应将来的多边贸易体制。通信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全球化趋势使原来国际电信与信息服务贸易的双边贸易体制向市场更开放、贸易更自由、竞争更激烈的多边贸易体制转移。从而由企业一对一的关系变为多对多的关系。而且也不再是国家与国家进行贸易,而是公司与公司进行贸易。每个国家都必须适应这些全球化的趋势,才能融入于国际社会。为了实现全球化,需要具备提供端到端全球业务的能力、需要新的多边贸易结算机制、需要用新的优质产品与服务走出国门。通讯服务业的市场开放是国际通讯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WTO各成员国相互间的承诺。

2.丰富的智力资源是影响信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我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在软件服务方面,和这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软件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不完备。这造成我国软件人才比例不协调,高端项目的策划人员和系统分析员和低端软件操作员的人才相对较少,而中端的人才又相对过剩。我国软件人员英语能力不足,而全球大部分的软件外包市场都是用英语来沟通的。我国软件企业全球交付能力不足,国际化、规范化的管理水平比较低,管理运营不合理,产品常常返工,并且常常不能够提供软件服务完整地解决方案。同时我国软件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获得国际认证的企业较少。

3.跨国通讯企业间的联合兼并是促进国际通讯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欧洲及其他地区国家电信市场的逐步开放,各个跨国电信经营公司纷纷推行国际化扩张战略,它们通过联合和兼并等手段最大限度地使用自身规模和能力,向其他国家渗透。大大促进了国际通讯服务贸易的发展。跨国电信企业间的联合和兼并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通过资源互补创造新的价值;二是降低市场进入的成本和风险;三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不管是组成企业联盟,还是以资本为纽带的收购兼并,跨国电信企业之间这种全球性扩张,是近几年国际通讯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跨国电信企业通过收购兼并,不仅扩大了自身的规模,提高了服务能力和质量,同时也繁荣了国际电信市场,促进了各国电信服务业的交流。

4.通过业务融合和创新推动国际通讯服务贸易

通讯技术的进步和融合,造就了更大的通讯市场,为国际通讯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随着信息传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电信领域的传统技术分界线正在被打破,传统电信服务市场的割据状况也正在迅速瓦解。新的技术融合趋势使传统的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电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分离的分业经营的模式逐步打破,为国际通讯服务贸易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好环境。

5.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引进战略投资者

通讯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资本市场,多渠道融通资金。首先,要争取在国内和国际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其次,可以利用出售企业股权、合资建立新公司等方式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再次,引进国内民间战略投资者。引进国内民间战略投资者对于我国通讯业的对内开放,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储节旺,郭春侠,李颖,国际信息服务贸易若干问题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4)

[2]焦微玲,论我国信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J]情报杂志,2005,(7)

[3]商务部服务贸易司,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综述,2007-4-6商务部网站

第8篇:商贸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更多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完成跨境贸易业务,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并呈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在此大背景下,有必要针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总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和问题,并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趋势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许多企业纷纷开拓海外贸易业务。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低迷,外贸出口企业受到严重冲击,原本“集装箱”式的大额外贸业务逐渐被小批量、多批次、快速销售的小额外贸所取代[1]。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因其快速、高效、低成本的特点,成为近年来企业关注的焦点。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外贸企业开始通过Ebay、速卖通等电子商务网站完成跨境贸易业务,跨境电子商务应运而生。

与内贸电子商务相比,跨境电子商务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内贸电子商务已逐渐成熟,随着大量传统企业的涌入,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进入门槛却越来越高。而新兴的跨境电子商务则面向广阔的国际市场,直接面对国际消费者或零售商,缩短了供应链,具有更为丰厚的利润[2]。可以说,跨境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发展中较为高级的形式,可以创造出具有更大价值和效益的黄金时代。

作为一种新型的跨境贸易模式,跨境电子商务在进出口环节中通常会涉及一些更为复杂、繁琐的问题,例如国际货款结算、国际运输、进出口通关等。通过分析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寻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瓶颈,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才能有效推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快速、稳固的发展。

1、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已从萌芽期向快速发展阶段迈进。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4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2万亿,同比增长33.3%。以具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之称的义乌为例,每日发往世界各地的跨境电子商务快递流量超过40万件。可以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1.1 政策支持力度强劲

为了进一步鼓励和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跨境电商基础工作已经起步。2012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并确定在郑州、杭州、宁波、上海、重庆五个城市率先开展。截止2014年12月底,全国已有16个城市先后获得跨境电商试点服务资格。2015年4月,商务部印发的《2015年电子商务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将“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作为需“重点突破”的应用领域之一。近年来,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支持政策,旨在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1.2 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崛起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内外跨境电商平台的支撑和推动。以阿里巴巴国际站(alibaba.com)、敦煌网、环球资源网为代表的B2B网站已在海外树立品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目前新的浪潮引领者主要来自一些跨境B2C和C2C网站,例如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com)、Ebay、Amazon、兰亭集势等正在迅速崛起,同时新的一批跨境电商平台也在陆续搭建中。

1.3 跨境电商服务业已初具规模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的攀升使其对跨境物流的需求大大提高,中国邮政小包,香港邮政小包和新加坡邮政小包等国际小包,以及EMS、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敦豪速递(DHL)、天地快运(TNT)等国际物流快递公司成为小额跨境交易的主要物流承运商[3]。在支付结算方面,跨境B2B交易主要采用信用卡、银行转账如西联汇款等方式,小额B2C跨境电子商务则主要通过网上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工具得以发展并广泛使用。以往,我国每年大量规模的跨境第三方支付主要由美国PayPal等境外支付公司垄断[4],其中PayPal在全球已拥有1.62亿活跃用户,可在203个国家以26种货币贸易,提供强大的跨境支付服务。随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一些优秀的本土第三方支付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支付宝、财付通、银联电子支付等17家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已获得跨境支付业务试点资格,可为跨境小额支付提供外汇资金收付等服务。

2、跨境电子商务存在的瓶颈和问题

2.1 产品

产品是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核心,直接影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规模。目前,跨境电商产品遇到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产品种类有限。与国内电子商务平台相比,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中销售的产品类别还不够丰富和全面,使境外买家的选择较为有限,致使部分顾客流失。(2)产品质量不高。许多企业为降低成本,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出售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信誉。(3)缺少品牌建设。大部分跨境电商企业采取的是低价策略,忽略自身品牌的建设,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不足。

2.2 物流

跨境物流发展的滞后性已成为制约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跨境交易路途较远,对物流基础设施的要求也更高,致使跨境物流成本上升,约占总成本的20%-30%,高昂的物流配送成本直接导致国内卖家的利润空间大幅度减少。此外,跨境物流配送的及时性和安全性也是影响境外客户购物体验的关键因素。较长的物流周期,无疑增加了顾客的等待时间,特别是在国内、外节假日期间,包裹积压现象时有发生,物流效率大大降低。

2.3 法律

目前,企业或个人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虚假宣传、侵犯知识产权、非法交易及欺诈等行为时有发生,同时也存在用户隐私泄露、支付信息丢失等风险,跨境交易双方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然而,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领域,还存在不少法律空白,有待政府及相关机构进一步研究和制定。

2.4 人才

与国内贸易不同,跨境电子商务面对的是全世界的顾客,在沟通和交易过程中,容易出现语言、文化、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使跨境交易变得复杂。因此,跨境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不仅应掌握互联网技术、网络营销、国际贸易、支付、物流、法律等电子商务基础知识,还应掌握较好的外语水平和沟通能力。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已远远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人才相对稀少问题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很好地解决。

3、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

3.1 规范跨境电子商务市场

针对目前跨境电子商务法律环境亟待改善的现状,政府及相关机构将通过建立健全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监管机制,建立诚信监管体系,完善跨境电子支付体系,严厉打击出售假冒伪劣产品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同时鼓励企业创建自身品牌,提高产品质量,维持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的稳定,保证跨境电子商务有序发展。

3.2 优化跨境通关服务体系

针对蓬勃发展的新兴跨境电子商务模式,2015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致力于在跨境电子商务各个环节中通过制度、管理、服务等方面创新发展,解决目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体制上的难题,以逐步形成一套先进的跨境电商管理制度。这为我国寻求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和制度的改革、创新树立了良好的开端,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和推广的模板。今后,我国海关还将在现有监管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海关监管模式,探讨无纸通关、无纸征税等措施,简化通关流程,提高跨境企业通关效率,降低企业通关成本[5],推进跨境贸易的便利化。

3.3 大力推广海外仓建设

未来的跨境物流发展方向一定是通过资源整合,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仓储、配送、信息处理效率,降低跨境物流成本,提升跨境物流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6]。因此,跨境电商海外仓的建设,成为跨境物流难题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通过政府进一步的扶持政策,鼓励物流企业科学建设海外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建立国际物流体系,同时开放海外仓的承接业务,为中小企业服务,将有助于缩短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周期,提升跨境交易的服务质量。

3.4 加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已开设电子商务专业,面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未来这些高校也将与时俱进,逐渐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或电子商务专业细分跨境电商方向,在理论授课的同时,重视实践体系的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培养不仅掌握扎实的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和从业技能,还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化水平和沟通能力的跨境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

4、总结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已显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不仅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成为未来跨境贸易的必然趋势。这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相信将来通过政府的引导,在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和专业人员的推动下,跨境电商环境不断改善,物流系统得到提升,通关效率逐步提高,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王淙,马青,刘轶.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剖析[J].价值工程.2012(32):180-181.

[2] 王祖强,胡阳.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促进贸易便利化[J].电子商务.2013(09):26-27.

[3] 曹淑艳,李振欣.跨境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3(03):23-25.

[4] 王杏平.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第三方支付管理探究[J].中国信用卡.2013(10):59-62[5] 陈云波.在国际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下的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探讨[J].商.

2013(13):295.

[6] 王外连,王明宇,刘淑贞.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电子商务.2013(09):23-24.

第9篇:商贸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

近年来小微型的外贸企业经营活动非常活跃。文章就微贸易和小微外贸企业的发展进行了浅要分析,并探讨了新时期下小微外贸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微贸易;小微外贸企业;微经济;小型经济体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小微型的外贸企业经营活动非常活跃,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小型经济体,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之后,小微型外贸企业顺应着微贸易和微经济的发展趋势,在应对风险时表现出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发展态势,而小微外贸企业在借助微贸易和微经济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在在新时期下小微外贸企业必须要把握好时机,迎接挑战,以寻求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一、微贸易

(一)微贸易的含义微贸易指在微背景之下发展的贸易形式,包括了国内和国际的贸易,主要是微经济在外贸方面的体现,本文主要讨论国际贸易。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经济处于疲软状态,发达国家减弱了进口需求,不再大规模地进口商品,而小规模的国际采购活动却是不断发展的,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外贸领域也受互联网技术影响促进了小额的国际贸易发展,出现了外贸微经济。

(二)微贸易的发展小微外贸企业在“微时代”的影响下,得到企业发展的难得机遇,使本身处于竞争弱态的小微外贸企业也可以与大型企业来竞争市场。小微外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在于缺乏品牌知名度,资金也不够充足,而在“微时代”的形势下,更多的小微企业也可以参与市场竞争,走向国际市场。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微需求和微供给都大量出现并且相互影响,这给传统的经济模式带来强烈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贸易都趋向于微小型发展,微贸易也就得到了发展。

(三)微贸易的特征微贸易首要的特点一般都以网络来作为主要的交易平台。微供给和微需求的相关国际经济贸易,买卖双方并不面谈,往往都通过微信、邮件、QQ、MSN等互联网技术进行沟通和交易商谈,有时签约也采用电子方式来成交。一些外贸企业也是通过网络渠道来获取进出口的交易信息,例如B2C或B2B平台、搜索页面、微博、各类交易网站等。另外,微贸易的特征还表现在销售的层级扁平化。在贸易的过程中减少甚至去掉了中间、分销等环节,出口商可以将商品直接面向终端的销售商,大大减少了贸易链条,并且通过借助互联网技术来进行货款结算和物流系统维护,减少了交易中的成本,也就提高了企业的交易效率和利润。另外,微贸易一般都具有高频率、迅速的特点,在充分收集客户资料的情况下,把握好客户各种需求变化,采取迎合客户需求的营销方式来有效地定位客户。

二、我国小微外贸企业的发展现状

(一)经营范围稳定,经营产品单一小微型的外贸企业一般在经营产品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资源和传统优势。例如江苏的小微外贸企业主要经营化工制药、纺织服装、机电等产品,这些都是江苏的主导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而由于财力、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限制,大部分的小微外贸企业只能选择其中几种产品来进行经营,而很少有企业可以多种产品同时经营。这种单一化产品的经营模式也方便了小微外贸企业开展精准营销,有效地渗透市场。

(二)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紧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小微企业生存的关键在于资金问题,资金链一旦断裂,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人民币的升值影响了小微外贸企业出口利润的下降,使积累资金更加困难。同时受微贸易和微经济的影响,小微外贸企业的贸易变得频繁、更小额,企业对流动资金也增大了需求。而小微外贸企业大多数规模小、实力弱,在向银行机构贷款融资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困难。

(三)市场渠道正在转型,缺乏专业人才受微贸易和微经济的影响,在市场开拓和开发新客户方面,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众多小微型企业已改变了传统营销方式,转向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网络市场营销,既节省了成本,又加快了速度,双方沟通商谈的方式也在向网络化发展。在小微型外贸企业中通常缺乏专业性的复合人才,这也是限制了小微外贸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小微外贸企业的发展对策

(一)实行一体化营销策略微经济的典型特征便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载体,大规模的产品供应和生产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微经济下的市场变化,而应该变得更加细化,由此小微型外贸企业就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灵活多变的市场渠道,充分发现挖掘更加细化的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新的生产和销售空间。在营销方式上,小微外贸企业要转变贸易思路,借助微经济的优势,解决传统贸易中存在的营销渠道、客户体验、物流配送和支付安全等难题,使谈判、物流、体验、支付等工作流程实现信息一体化。在产品上,小微外贸企业要以质量取胜,打造精品,从而满足微经济下的需求。

(二)经营优质的特色产品任何企业经营的根本在于产品,对于小微型外贸企业来说,不论是无形产品还是有形产品,消费者普遍追求的都是产品的优质特色。微供给在微贸易的不断发展下已经成为小微型外贸企业的典型特点,和传统的大规模生产厂家相比,小微外贸企业没有设备、资金等生产条件,因此必须要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展多样的小规模生产,向市场提供小而优、小而静的产品,这可以帮助小微外贸企业开展差别化的经营战略。要提供具有优质特色的产品,小微外贸企业必须要有创新的理念和举措,制定严格的管理体系,实现优质的微供给。

(三)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小微外贸企业在资金融资方面面临着很多难题,主要原因在于信用评价的体系不健全、信用意识薄弱及银行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因此要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建立并健全小微外贸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使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实现信心对称,有利于金融机构顺利地向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贷款;二是政府要搭建金融机构和小微外贸企业之间的对接平台,构建合理完善的第三方担保体系,设立好专项的担保资金并引导金融机构向小微外贸企业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三是小微外贸企业要积极发展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等方法,拓宽自身的融资渠道,增加小额资金的市场供给。

(四)优化行业服务体系一是应加强政府的引导,政府通过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并且保证政策的落地实施,帮助降低小微外贸企业的运行成本。由政府联合质检、工商、海关等部门,将小微外贸企业的审核手续简化,提供便利。同时,政府可以广泛宣传外贸网络平台,顺应微贸易和微经济的潮流,通过互联网的渠道来开展海外市场,提供给小微外贸企业的更多的贸易机会;二是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贸易中的作用,帮助小微外贸企业建立行业信用体系和市场预警体系,加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联系,降低微贸易形势下小微外贸企业的经营风险。

(五)加快企业电子商务转型步伐随着全球微贸易和微经济的来临,小额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并且受外部原料、劳动力成本增加和需求下降等原因的影响,传统的贸易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如今的经济环境发展,陷入低迷状态,小微外贸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较小、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不够等劣势影响,企业发展也并不顺利。而各国的消费习惯在微经济的影响下也发生了改变,不必出国就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购买国外的商品,也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趋势,这也是小微外贸企业向电子商务转型发展的契机。

(六)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打造优秀团队当前小微外贸企业都面临着专业化人才短缺这一问题,企业中缺乏熟悉微贸易、微经济的专业人才,这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转型和升级,必须对此问题加以重视并寻求解决办法:一是企业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加强他们解决微贸易问题的能力;二是企业要根据微贸易和微经济的发展趋势,邀请行业专家来企业开展培训和辅导工作,提高员工的业务执行力和市场洞察力;三是企业及时要和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在高校中定向培养适应小微外贸企业的专业人才,打造优秀的销售团队。

四、结束语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影响到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国际贸易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发展陷入了疲软状态。国际大环境下带来的影响使国外进口贸易需求锐减,并且由于各种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国际贸易的采购格局产生了重大的调整,大规模的采购变少,小规模的采购正在增加。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4G应用技术的推广,微贸易借助互联网的发展给传统的贸易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应深入研究小微外贸企业的发展状况,政府相应出台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策略和政策,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有效拓展外贸渠道,增强小微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尧飞.谈微经济、微贸易与小微外贸企业发展[J].商业经济研究,2015,(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