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低风险投资市场范文

低风险投资市场精选(九篇)

低风险投资市场

第1篇:低风险投资市场范文

一、创业板市场风险的定性分析

创业板市场是有上市企业、投资者和风险三个层面的风险,而且与其他部门相比风险较高。上市企业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和经营风险;投资者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投资理念不成熟引致的风险、投资判断失误导致的风险、价格风险和道德风险;社会层面的风险有市场运作失败的风险、影响系统性金融安全的风险和社会震荡的风险。这些风险的来源和性质是完全不相同的,有市场自生性的,有成长性的,有人为的,也有因创业板市场可能带给社会的冲击。我们应进行定性分析和区别对待。

首先,上市企业所面临的技术风险和经营风险,是市场经济特征的表现,是任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主体都不可回避的。可以说,这是市场自生的风险,只要市场经济存在,这些风险也将长期存在。市场之所以有效率,其动力来源是竞争。在竞争中,有追求到经济利益的可能,也有丧失其利益的风险。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人才和技术的竞争空前剧烈,技术风险和经营风险也就更加突出。企业不上市,同样也存在这些风险,上市并未使它增大,只不过使它更公开、更透明,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它。这些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永远客观存在的,只能降低或减轻,却永远无法消灭。降低这类风险,要靠自身从工作的完善入手。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越高,工作越努力,这类风险就越低。所以又可把这类风险视作工作性风险,它来源于工作的不完善。只要充分挖掘工作潜力,其降低的空间是很大的。

其次,投资者投资理念不成熟及判断失误导致的风险,属于成长性风险。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投资理念日臻成熟,风险意识加强,判断和驾驭市场的能力提高,风险强度是可相对减轻的,但这种风险就整体而言是不能完全消除的。目前我国投资市场上投资理念不成熟是不争的事实,投机性强,风险意识淡薄。笔者认为应对此进行认真反思。长期以来,国家一直在为投资者提供隐性担保。隐性担保改变了投资者对风险的看法,扭曲了投资者的行为,投资者只关心是否能从股票投机中获得高额利润,不愿成为企业的长期投资者,监督企业经营。既然这样,企业也就不懈于改善经营管理,只关心怎样从股市上圈到钱。国家为投资者提供隐性担保的做法,表面上减小了股市的波动,稳定了市场,但并没有减少股市的风险,只是将市场参与者的风险转移到政府身上,由此导致了资产质量下降和不良资产大量积累,这才是威胁经济体系安全的重大风险。其实,几乎每项金融活动都蕴含着个别风险,这种风险与营利动机相伴而行,往往成正相关关系,它不可避免也无必要去回避和消除。既然投资者选择了这样的活动,在期待收益的同时,就要做好承受损失的准备。只有这样,市场经济才可能成熟起来,投资者才能成长为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真正市场主体。由此可见,国家取消各种隐性担保,促进广大投资者投资理念成熟起来,已是当务之急。而创业板市场的设立为此提供了一个契机,它可以通过更为市场化的运作让投资者深刻体会到“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纠正错位的投资理念。从这一点来说,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至于由于判断失误导致的风险,在任何市场中都是难以避免的,即使付一点“学费”,也是成长的需要。随着投资者的日渐成熟,判断力提高,这类风险自然会降低。

第2篇:低风险投资市场范文

房地产投资风险就是指由于投资房地产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这种损失包括投入资本的损失和预期的收益未达到的损失。房地产投资风险分为以下几种。

1.投资支出风险

房地产投资支出是指投资者取得、开发土地并进行房产建设所花费的各种成本费用支出。由于房地产具有)位置固定性、不可移动性,而且受规划限制及本身结构、装修设计的影响,常具有专用性,一旦完工,变很难更改,如进行改建,投资将很大。因此如果投资者判断失误,便会蒙受损失。另外,房地产投资周期长,一个新建项目由于建设周期较长,在建设过程中也会遇到投资支出增加问题,这可能导致房地产投资者不堪重负并蒙受损失。

2.金融风险

主要指利率风险。房地产市场的利率变化风险是指利率的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和可能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当利率上升时,房地产开发商和经营者的资金成本会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随之降低。因此,整个房地产市场将形成一方面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市场需求降低。

3.购买力风险

购买力风险主要是指市场中因消费者购买能力变化而导致房地产商品不能按市场消化,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购买力风险是一种需求风险,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需求是一个非常不定的因素。由于消费者的购买力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受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消费结构等影响,如果整体市场上需求下降,将会给房地产投资商经营者带来损失。

4.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房地产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投资损失。房地产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由于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房地产时常一般只受区域性因素的影响。土地市场一般可分为一级出让市场和二级转让市场,垄断性较强。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牵制着房地产投资收益的实现及其大小。例如房地产市场价格水平的波动、房地产消费市场的局限等等都是引起市场风险的原因。房地产价格不断下跌以及房地产交易量骤降是中国去年经济增长放缓的一个主要原因。

5.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由于国家或地方政府有关房地产投资的各种政策发生变化而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例如产业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和投资限制等。我国现正处于市场经济改革、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各种有关政策的调整比较频繁,而房地产投资周期相对较长,房地产特别是土地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故房地产投资受政策风险的影响比较大,城市规划的变化不但影响投资房地产的用途,对其利用强度也形成限制,不去理解城市规划的变化方向而盲目投资,对投资者的打击将是巨大的。

6.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投资者投资行为违法或未能有效利用法律工具而带来的损失。房地产投资涉及面广,极易引起各种纠纷,如在拆迁安置过程中、房地产交易中、房地产租赁中等,各种纠纷的发生一方面影响投资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影响投资收益的顺利实现,都会造成投资损失。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实际上是对建筑工程实施的风险管理,开发商应通过仔细考虑工程承包的合同条款,尽量把风险分散给承包商。

二、房地产投资风险的预防策略

房地产投资风险的防范与处理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概率和不同规模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避免房地产投资风险或使房地产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减到最低程度。

策略一:关注政策变动,认准投资方向

任何国家的政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政策的变化无论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还是对投资者的预期收益都将产生一定影响。我国房地产起步较晚,市场不规范,与发达国家相比,房地产业受政府政策影响更大。所以时刻关注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变化,特别是政府对房地产开发的态度,政策动态,如宏观经济政策、国家税收政策、财政、货币、产业、住宅政策制度的改革等就显得十分重要。对各项政策的研究,既有助于房地产投资确定正确的投资开发方向,正确预测未来,又有利于其根据政策变动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有效控制政策风险。

策略二:掌握信息,去伪存真,优化分析

随着投资者获得的信息量的增加,投资者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减少,这样就可以提高投资者决策行为的正确度,降低决策风险。相反,如果投资者掌握的相关信息不充分或者不准确,那么,就有可能对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判断失误,从而增加了决策风险。虽然获取信息要付出成本,但与投资决策风险的成本相比,却是值得投入的。因此,投资者在做出房地产投资决策前应尽可能地调查市场,了解相关信息。同时要学会优化分析。优化分析是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投资者应依靠经验或技术方法进行风险分析,优化投资策略,最后确定适合投资者的最佳方案。该项措施能为投资者采取房地产投资的行动提供决策依据。

策略三:采用投资分散组合策略

房地产投资组合策略是投资者依据房地产投资的风险程度和年获利能力,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恰当的基础上造反搭配投资各种不同类型的房地产以降低投资风险的房地产投资策略。因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房地产的投资风险大小不一,收益高低不同。风险大的投资基础上回报率相对较高,回报率低的投资基础上相对地风险就低些,如果资金分别投入不同的房地产开发基础上整体投资风险就会降低,其实质就是用个别房地产投资的记收益支弥补低收益的房地产的损失,最终得到一个较为平均的收益。房地产投资组合的关键是如何科学确定投入不同类型房地产合理的资金比例。

房地产投资风险的防范与处理是可以不同类型、不同概率和不同规模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避免房地产投资风险或使房地产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减到最低程度。

【摘要】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十分重要又很特殊的产业部门。房地产投资市场作为支撑市场经济体系的要素市场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房地产投资与风险做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投资风险经营风险

第3篇:低风险投资市场范文

【Abstract】The existing literature still has a debatable point on the issues that venture capitalists increase or decrease the IPO underpricing rate of the companies, and there are few literature analyzing the affects of venture capital on IPO underpric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571 enterprises listed on the gem successfully since the opening of China's gem as a sample, and analyzes that the path of venture capital affecting IPO underpricing through enterprise innovation capabi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①the participation of venture capital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PO underpricing of the invested companies, ②the participation of venture capital can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invested companies’ innovative ability, ③the companies’ innovative ability can decease the IPO underpricing rate, and venture capitalists improve can strengthen the effect of firms’ innovation.

【P键词】风险投资;创新能力;IPO抑价;认证监督效应;市场力量效应

【Keywords】 venture capital; innovation ability; IPO underpricing; certification and monitoring effect; market power effect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127-07

1 引言

对创业企业而言,很难在传统的金融市场获得融资,风险投资(VC)填补了传统金融机构“信贷配给”的市场空缺,投资并参与企业管理,发挥增值职能,促进企业成长,目前风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创新的最重要推动力量之一。被投资企业成功首次公开发行(IPO,即发行新股上市)是风投退出并获取投资回报的最理想、最成功的退出方式。因此,李曜和王秀军(2015)[12]指出价值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实现是风险投资的投、管、退三部曲。近年来随着中国IPO市场容量的扩大,以及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的迅速发展,为创业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极大缓解了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国内外很多学者特别专注于研究风险投资的引入与被投资企业IPO抑价之间的关系,目前就风险投资到底是有助于降低还是会显著提高被投资企业IPO抑价,尚存在一定的争议。

关于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影响及其机理,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研究,主要形成了这样三种主流假说理论:认证监督效应(Certification and Monitoring Effect, Barry[1], 1990; Megginson and Weiss[7],1991)、逐名效应(Grandstanding Effect, Gompers[4], 1996)和市场力量效应(Market Power Effect, Chemmanur和Loutskina(2006)[2])。以往文献在探究风投对IPO抑价的影响时,大多分析两者的直接关系,从而验证或是否定以上三种效应假说。

近几年,学者们纷纷从不同视角研究风投对IPO抑价的影响机制。李曜、宋贺(2016)[13]等学者从风投与券商的联盟关系展开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对IPO抑价兼具认证监督效应和市场机制,且这种关系来源于风投与券商的联盟关系。贺炎林(2015)[10]从研发投入的角度对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影响不显著进行解释,研究发现存在风险投资通过研发投入影响IPO抑价的路径。据调查统计,风险投资者较多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其对被投资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资金及技术支持。那么企业创新能力对IPO抑价有何影响呢?是否存在风险投资――创新能力――IPO抑价的作用路径呢?张学勇(2016)[20]基于2003―2012年中国A股市场数据,实证分析得出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IPO较好的市场表现是受内在创新能力的驱动,但对风险投资、创新能力、IPO抑价之间的逻辑关系未做深入探索。

本文创新点在于:

①探究风险投资对IPO抑价影响的深层机理,并引入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视角,从而发现存在风险投资通过创新能力影响IPO抑价的作用路径;

②实证发现,一方面风险投资对IPO抑价有正向显著影响,另一方面风险投资通过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而显著降低IPO抑价,从而弱化了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正向影响。

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2.1 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影响

国外学者关于风险投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Barry(1990)[1]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积极参与公司内部管理,增强了公司的内部监督,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企业IPO抑价率,验证了监督效应。Megginson and Weiss(1991)[7]提出了风投对企业具有认证效应,其含义是风投以自身的专业服务职能和业界声誉等软条件,凸显被投企业的发展潜力与成长性,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资本市场上其他投资者对企业的认识,有效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从而能够降低企业IPO抑价率。逐名效应由Gompers(1996)[4]提出,认为风险投资机构为了追求良好声誉可能促使未成熟企业在最佳时机之前提早发行上市,从而提高风险投资机构的知名度和声誉,却造成了风险投资企业的较高IPO抑价率,这在年轻的、知名度较低的风险投资机构中较为常见。市场力量效应则认为,被投资企业会由于风投与各个IPO市场参与者(证券承销商、机构投资者)等的长期合作关系而得到更多关注,从而被投资企业的股票会获得更高的股价。Francis和Hasan(1999)[3]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比无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有更高的IPO抑价率,也进一步证实了逐名效应。Chemmanur和Loutskina (2006)[2]发现,风投企业参与的公司会吸引高质的IPO市场参与者参与新股的发行,二级市场价格也得到更多的关注,因此风投的参与会使被投资企业股票价格更高,而体现出风投的市场力量效应。

国内学者对风险投资与IPO抑价之间关系的研究也较为活跃,研究结果不一。有的文献支持认证监督效应,如张学勇(2014)[19]的研究证实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IPO抑价率更低,而且有券商背景的风投对企业的认证监督效应更加显著。有的文献支持逐名效应,如雷星晖和李金良(2011)[11]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投资都具有低价发行保证上市成功的动机,创业投资存在“只求上市,不求成长”的现象,从而验证了逐名效应。有的文献认为两种效应在中国创业板市场上均成立,如刘祥东和范彬(2015)[15]等学者通过对2010至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的258家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风险投资对创业板IPO抑价率的影响发生了由正到负的转变,影响机制由逐名效应转变为认证监督效应。李曜和宋贺(2016)[13]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机构可以与券商保荐机构保持长期伙伴关系,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市场力量和认证监督作用。而谈毅和陆海天(2009)[18]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在IPO抑价方面并没有显著积极影响。由此可知,在中国证券市场上,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影响可能是单一效应,也可能是两种或三种效应并存。

由于中国风险投资发展较晚,很多风投机构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因此对自身知名度与声誉的建立较为重视,从而导致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逐名效应更为显著。基于我国风险投资的特点以及一、二级市场发展现状,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风险投资机构的参与能够显著提高上市公司上市首日IPO抑价率。

2.2 风险投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风险投资不仅对企业的IPO抑价率有影响,其为创业板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各项增值服务,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也有影响。技术创新体现着一个企业的自身价值和成长能力,对成长型企业来说尤为重要。中小企业由于多种原因无法从传统的融资渠道得到资金和技术支持,风险投资的参与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为企业的科技研发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技术管理。付雷鸣和万迪P(2012)[9]等学者以2011年以前上市的286家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证实与非VC的普通机构投资者相比,VC在促进企业提高创新投入方面的效率更高。Guo和Jiang(2013)[5]以中国1998至2007年的制造业企业檠芯慷韵螅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并通过影响企业研发决策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张学勇和张叶青(2016)[20]以2003年至2012年中国A股市场直接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验证了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李云鹤和李文等(2016)[14]以2010至2012年创业板战略性新兴指数样本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VC参股的IPO公司上市前成长性显著优于非VC参股公司,创新性更强,市场价值更高。本文延续这一观点,也注意到风险投资的参与能够为被投资公司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从而对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由此提出以下待检验的假设:

H2: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2.3 风投与企业创新能力对IPO抑价的影响

既然风险投资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那么创新能力又对IPO抑价有什么影响呢?Heeley(2007)[6]等的研究证实创新能力能够有效降低IPO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对降低IPO抑价率具有显著影响。张学勇和张叶青(2016)[20]的研究发现在风险投资支持的IPO公司中,具有专利的公司更能得到投资者的认可,而没有专利的公司IPO时被一级市场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折扣。

创新能力高的公司能够有效降低IPO中的信息不对称,其价值更容易被投资者认可,从而降低IPO抑价率。而风险投资的参与能够有效提高被投资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风险投资通过创新能力能够降低IPO抑价。由此得到以下假设:

H3:风投会强化创新能力对IPO抑价的降低作用。

综合以上三点假设,认为风险投资通过创新能力影响IPO抑价的路径如下图所示:

3 样本选择与模型设计

3.1 样本和数据

本文从创新能力的角度,合理解释了风险投资对企业IPO抑价影响的内在机理,实证检验存在风险投资通过创新能力影响IPO抑价的路径。本文的研究,一方面解释了风险投资对IPO抑价具有负向显著影响(假设1);另一方面证实了风险投资对创新能力产生了正向显著影响(假设2),创新能力对IPO抑价具有负向显著影响,即创新能力的提高显著降低IPO抑价,风险投资强化了创新能力对IPO抑价的降低作用(假设3)。因此,如果直接考察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影响时,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正向影响(假设1)和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负向影响(假设2,3)相互抵消,从而使得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影响显著性降低。风险投资对企业IPO抑价同时存在着正向和负向两种相反的影响机制,这可能也是现有文献对这一问题尚存争议的重要原因。

5 稳健性检验

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稳健性检验:

①借鉴龙勇和杨晓燕(2009)[16]用专利申请量来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做法,本文采用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公司正在申请、已受理、已授权的专利申请数之和来衡量创新能力这一变量,记为pat2。

②使用新股上市后5日的收盘价相对于发行价的回报率来衡量IPO抑价率,记为upr2。表5中展示的是采用新变量后的回归结果,与上文的研究结论保持一致。

此外,我们还分别使用新股上市后10日、15日的收盘价相对于发行价的回报率来衡量IPO抑价率,经过回归分析发现,结果依然保持不变,由于篇幅限制未展示在文中。

6 结语

现有研究广泛探讨了风险投资对被投资公司IPO抑价率具有正向或者负向影响,围绕这一问题还存在着争议。本文从创新能力的视角,探究风险投资的参与对被投资公司IPO抑价率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对中国创业板企业IPO抑价同时存在着正向和负向两种相反的影响机制。首先,风险投资机构会通过逐名效应和市场力量作用机制,显著提高被投资企业IPO抑价率;其次,存在着风险投资通过创新能力降低IPO抑价的路径:风险投资的参与能够为被投资公司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显著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而公司的创新能力越高,就越容易在一级市场上被投资者认可,从而能够显著降低IPO抑价率;而表现出风险投资的参与强化了创新能力对IPO抑价的正向影响。因此,正是由于风投对企业IPO抑价同时存在着正向和负向两种影响机制与作用路径,可能成为现有文献关于风投对企业IPO抑价问题还存在一定争议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虽然风投本身会提高企业IPO抑价程度,但是风投的参与也会推动企业创新,进而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对企业IPO抑价的抑制作用。这两种相反的作用机制,反映出风投对企业成长的不同影响路径。当然本文的研究结论是针对于中国创业板市场的数据,那么对于中国主板或者国外更为成熟的证券市场而言,风投对IPO抑价发挥的影响机制究竟会如何,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Barry C B, Muscarella C J, Iii J W P, et al. The role of venture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public companies: Evidence from the going-public proces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0, 27(2):447-471.

【2】Chemmanur T J, Loutskina E. The Role of Venture Capital Backing i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Certification, Screening, or Market Power?[J].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06.

【3】Francis B B, Hasan I. Underpricing of Venture and Non Venture Capital IPO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1999, 19(2-3):99-113.

【4】Gompers P A. Grandstanding in the venture capital industry[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6, 42(1):133-156.

【5】Guo D, Jiang K.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and the performance of entrepreneurial firms: Evidence from China[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13, 22(3):375-395.

【6】Heeley M B, Matusik S F, Jain N. Innovation, Appropriability, and the Underpr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9, 50(1):209-225.

【7】Megginson W L, Weiss K A. Venture Capitalist Certification i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1, 46(3):879-903.

【8】T玉梅,肖建洋.我国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IPO抑价比较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4(1):18-23.

【9】付雷鸣,万迪P,张雅慧.VC是更积极的投资者吗?――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投入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2(10):125-138.

【10】贺炎林.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影响:研发投入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36(9):110-118.

【11】雷星晖,李金良,乔明哲.创始人、创业投资与创业板IPO抑价[J].证券市场导报,2011(3):69-73.

【12】李曜,王秀军.我国创业板市场上风险投资的认证效应与市场力量[J].财经研究,2015,41(2).

【13】李曜,宋贺.风险投资与券商联盟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首发折价率的影响研究[J].财经研究,2016,42(7):40-51.

【14】李云鹤,李文.风险投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基于创业板战略新兴指数样本公司的实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6(3):40-46.

【15】刘祥东,范彬,刘澄.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影响――来自创业板的证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9):92-98.

【16】]龙勇,杨晓燕.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3):16-20.

【17】牛枫.媒体报道影响公司IPO融资成本吗?――来自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商业研究,2016,62(2):87-95.

【18】谈毅,陆海天,高大胜.风险投资参与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影响[J].证券市场导报,2009(5):26-33.

第4篇:低风险投资市场范文

一、金融投资的主要风险

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指的是由于汇率、利率、股市价格等的变化导致的投资收益或本金没有预料到的潜在的损失风险。由此可以看出,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商品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权益风险。在金融投资的市场中,市场风险习惯上也被称为价格风险,主要原因是金融投资者利用金融投资工具(权证、期货、外汇、黄金等)展开投资的行为,但是金融投资工具的节奏、市场价格等是变化的,投资行为会随着变化而引起损失风险。同时,金融工具价格的波动周期比较频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金融投资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就是市场风险。按照形成风险的原因,市场风险又可以分为外部因素风险与投资者自身内部因素风险。市场外部因素风险主要是指由于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宏观因素造成的,包括购买力风险、政策风险等;投资者自身内部因素风险指的是由投资者自身内部因素引起,与市场不存在全面、系统的联系,如新产品的开发失败,公司销售业绩不好等。市场外部因素风险这种风险是无法消除的,而投资者自身内部因素风险是可以消除的,可以进行投资整合等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被成为违约风险,指的是交易对方没有能够按照约定合同中的义务履行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风险。即受信方没有能够履行按期还本付息的责任,使授信方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差的可能性,是金融投资风险的一个主要类型。信用风险的特征主要有周期性、可控性、传染性、客观性。周期性是指信用收缩与扩张交替出现;可控性是指风险可以同一系列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到最低;传染性是指一个或者少数的信用主体由于破产或者经营困难就会导致整个信用秩序的混乱和中断信用链条;客观性是指风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货币基金、债券等固定收益类的金融工具逐渐成为了重要的一个投资品种,伴随着融资债券发行主体的不断扩大,风险也同时在不断地累积。由于信用风险控制的艰巨性、破坏性、长期性、潜在性等特点,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是人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3.破产风险。破产风险是债券和股票投资者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风险。当公司由于操作与转不良、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所导致的负债累累难以维持时,公司有可能会申请破产。按照国际惯例,破产公司偿还债务的先后顺序为,30天到期的管理费用、租赁费用、拖欠贷款;90天到期的银行的短期贷款、拖欠的工资、税款、债券、优先股、普通股。所以,当一家公司宣布破产时,债券和股票价格会急剧下跌,尤其是处在偿还最后面的股东们有可能会血本无归。

4.利率风险。利率是我国政府控制货币供应的主要手段,由于其官定性质,所以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国际市场当中的利率变化幅度比较频繁而且幅度较大,难以捉摸,所以利率风险也是债券投资者所要考虑的一个风险。债券的价格由市场利率和债券收益决定,当债券收益一定的时候,债券的价格与市场的利率是成反比关系的,当市场利率发生变化的时候,债券的价格就会向反方向移动。与破产风险相比,利率风险时效性更长,影响力更大,辐射度更强,涉及面更广。

二、金融投资风险防范措施

金融投资的主体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检察、控制、组织、计划等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防范风险的发生,使风险的影响程度最大化的得到削弱,投资主体以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由于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例关系,投资的风险越大,得到的收益就越大;投资的风险越小,而得到的收益就越少。所以,投资主体基本上都偏向于投资风险较高的项目,因此,金融投资风险防范就显得更为重要。

1.投资主体要选择科学的风险应对措施。由于在投资过程中,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它们的风险是不同的,所以投资主体在防范风险的过程中,要根据投资的风险选择合理的、科学的风险防范措施。一般来说,投资主体可以选择风险保留、风险转移、风险消除、损失控制四种方式。风险保留是风险防范比较经济的一种方式,如果发生风险,投资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支付;风险转移指的是风险转移的形式主要是保险和合同,风险转移指的是通过合同等契约形式,将让渡人风险转给受让人承担风险的行为,通过风险转移有时候可以大大地降低投资主体的风险程度;风险消除指的是通过预测和分析等,预期投资后果不理时,将风险化解,主要有风险终止、风险排除、风险化解、风险避免。其中,风险避免是比较消极的一种风险防范措施,因为在放弃风险行为的时候,也放弃了一些潜在的目标利益;损失控制指的是采取措施、制定计划减少实际损失或者降低损失的可能性。控制的过程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事前控制是为了降低风险损失的几率,事中与事后是为了减少实际的风险损失。

2.建立健全风险防范管理制度。在投资主体在进行投资时,从可行性研究到最后的投资决策,将风险防范管理制度融入到投资主体的投资全过程当中,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渗入到企业的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这样风险防范管理才会充分发挥作用,减少各种风险的发生。如果等投资决策做出来之后再进行风险评估等,风险管理者没有全过程参与的话,第一手的资料比较匮乏,在进行风险评估的时候有可能无法做出更加全面的评估,导致不必要的风险损失。

3.加强多元化投资。多元化的投资模式是投资主体分散投资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多元化的投资是投资主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市场情况有选择的在各种理财产品、权证、期货、外汇、黄金、债券、股票、基金等方面进行投资,选择合理的搭配,进行组合投资,以分散风险。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分散风险的理论依据是,从概率统计原理上来讲,不同产品的利润率是不完全相关或者独立的,投资多种产品多种产业在利润、空间、时间上相互抵消,相互补充,可以降低投资主体的利润风险。

第5篇:低风险投资市场范文

重视债券基金

当多项经济指标从顶峰回落之后,市场充斥了种种迷惘和悲观的声音。不少宏观策略分析师纷纷调高债券类资产的配置比重,甚至有分析师建议将债券基金配置比重提高到50%

作为固定收益类资产,债券市场由于和股票市场之间呈现弱相关性,因而理所当然成为市场动荡时期的避风港。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保守型投资者,建议将债券类基金作为资产组合中的主要品种。

我们通常所说的债券型基金一般可以分为偏债券型基金和纯债券型基金两类,纯债券型基金一般规定,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的仓位不超过20%,同时不低于80%资产用于投资债券资产和可转换债券,而且通常不能参与股票二级市场投资。简而言之,就是可以参与打新股,但不能投资于股票二级市场。

另一类偏债券型基金,则被允许直接参与二级市场股票买卖,这类基金由于股票仓位较高,在牛市中可以轻松跑赢同类基金。如银河银联收益、长盛中信全债基金2007年股票仓位均高于10%,两只基金2007年的收益率超过40%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同时,这类基金的风险也比较高。同样是银河银联收益,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8.02%,几乎是债券类基金的最后一位。因而从风险角度看,我们建议保守型投资者更多关注纯债券型基金。

去年下半年以来,多数纯债券型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盈利模式正在悄然改变。早先,一些持有大量可转债的基金也往往表现突出,比如富国天利增长债券、融通债券以及招商安泰债券,都持有较高比重的转债(其中融通债券、招商安泰债券合同规定不能投资于二级市场)。不过这3只基金今年以来投资转债的比重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正股不断下跌,转债的收益不断下降,基金对转债投资也开始转为谨慎。

在这种情况下,参与“打新”成为纯债券型基金的新方向。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世道日渐不稳,新股上市数量有限,加上新股破发频频,这一盈利模式也正受到挑战,这是投资者不得不面对的负面因素。不过相比较于其他投资产品,纯债券型基金仍然是最具吸引力的稳定收益的源泉,尤其从宏观角度而言,继续加息的可能性不断下降,成为债券市场走好的利好支撑。

债券基金的风险主要和其股票仓位有关,股票仓位越高,风险越高,当然潜在收益也越高。而以打新股为主的债券型基金,就投资风险而言,主要取决于对新股卖出时间的不同要求。一般来说,新股持有时间越长,相对风险也就越高。

目前来看,风险最低的3只基金是国泰金龙债券、大成债券和鹏华普天债券。国泰金龙债券和大成债券采取新股上市当日卖出的原,风险控制非常严格。鹏华普天债券则是通过当日大幅降低一级市场申购股票的仓位,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这3只基金从风险上说,非常接近100%的债券基金。

其他几只基金在新股卖出时间上都作了不同的规定。比如银河银信添利,规定在新股上市交易后的10个交易日内全部卖出。中信稳定双利规定在新股上市交易后的1个月内全部卖出,华夏债券和诺安优化收益则规定在新股上市后的60个交易日内卖出。国投瑞银稳定增利和南方多利增强规定在90个交易日内卖出。嘉实债券规定所投资的新股,上市流通后持有期不超过6个月。宝康债券基金规定新股上市后持有期不超过1年。工银瑞信增强收益债券,则规定新股根据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高低的对比,择机卖出。

最近正进入发行期以及刚刚发行完毕的债券基金也可以适当关注。包括刚刚发行完毕的华夏希望债券、交银施罗德债券、中海债券基金以及正在发行的华富收益增强债券基金,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纯债券型基金并不等同于保本基金,只是从机制上来说,持有这类基金一定时间后发生亏损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之低。

构建保本组合DIY

普通投资者除了单独投资于纯债券型基金之外,更好的方法则是学习保本型基金的投资原理构建自己的保本的基金组合,从而达到可守可攻的目标。

首先要向读者介绍的是保本型基金使用的“安全垫”原理。举个例子,假设投资者投资100万元于购买保本基金,那么基金公司通常的做法是,把其中的大部分资金用于购买低风险产品,比如债券。基金公司一般会进行精密的计算,假设债券类低风险资产的年收益率可以达到8%,那么就意味着100万元中的92.6万元将用于投资低风险资产92.6×(1+0.08)=100万元,这样就正好可以保本。也就是说,剩下的7.4万元就可以用作购买高风险资产,博取较大收益。

在海外的保本基金产品中,这部分所谓的“风险资产”可以用来进行衍生品投资。如果方向正确,投资者可能因此获得非常高的杠杆收益,而如果方向错误,则最差的可能是获得零收益。这其实就是很多保奉型基金的投资原理。投资低风险资产所获取的收益,其实就是高风险资产可能发生亏损的“安全垫”。这种组合,不仅保本,而且也为投资者赢得了获取更多收益的可能性。

对国内投资者来说,自行构建类似的保本组合不是难事。由于国内市场缺乏衍生产品,因而其中的高风险类资产可以选择的范围无非是股票型基金或者股票。而低风险资产,则可以选择上文提到的纯债券型基金,或者是货币市场基金等。

我们以20万元为例,为读者提供2个保本组合,作为参考(如表格)。保本组合一中,低风险资产选择的是华夏债券基金。这只纯债券型基金依靠打新股策略去年的收益率高达17%,今年考虑到打新股的超额收益收缩,同时债券市场可能进入景气周期,因而假设该基金收益率可以达到10%。也就是说,这只基金的配置比例如果达到91%,整个组合就可以做到完全保本。剩下的9%,可以投资于高风险的股票基金。以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为例,该基金今年以来的跌幅仅12.82%(截至4月15日),考虑到股票型基金亏损100%的概率几乎为零,因而从构建组合的角度说,适当降低低风险资产的比例至85%,这样也几乎是可以保本的。

保本组合二中,低风险资产选择了货币市场基金。这类基金风险较纯债券型基金更低,当然收益也更低。以华安现金富利为例,该基金去年的收益率是3.48%,今年考虑到货币政策偏紧,有希望达到4%。以此为基准计算,那么货币基金的配置比例达到96%可以完全保本。由于低风险资产的风险极低,剩下的4%高风险资产可以投资仓位较高的指数型基金,比如易方达深证100ETF。考虑到市场的跌幅已经相当可观,继续下跌的幅度已经有限,货币基金的配置下降到90%,整个组合也几乎是保本的。

投资者不妨按照这个思路,自行DIY制作适合自己偏好的保本投资组合。

定投基金

第6篇:低风险投资市场范文

关键词:权益资本成本 风险溢酬 成本 交易成本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开放程度还很低,但随着我国加入WTO,股票市场的对外开放已经进入了WTO的日程表。股票市场的对外开放将会对我国的上市公司的权益融资成本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全球化对上市公司权益融资成本的影响进行一个初步的分析。

企业权益的市场价值与权益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企业权益的市场价值是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量贴现值的总和。决定企业权益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预期企业未来的自由现金流量。一个是贴现过程中使用的折现率。这个折现率就是企业的权益成本。从市场的观点看,它是股东对企业进行投资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权益资本成本的变化直接影响公司权益的价值。权益资本的高低还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和资本结构,对企业的经营带来重大影响,所以,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我们首先对权益资本成本进行定义。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权益资本成本可以看作是股东对企业进行投资所要求的必要的回报率。具体的必要回报率的决定因素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股东对公司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要求的风险溢酬(即与公司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相关的报酬率)。第二部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问题产生的委托成本。第三部分是公司融资过程中所发生的交易成本,从公司的角度看这些成本是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必将对权益成本的这三个组成部分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下面我们具体的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公司风险溢酬的影响

根据René M. Stulz提出的模型,在开放前,一个国家的证券市场组合的风险溢酬(Risk premium)可以定义为:

Risk premium after globalization=σ2Small*T

这里σ2Small代表一国证券市场组合回报率的方差,*T为风险规避系数。

在开放后,Risk premium after globalization

=βSmall*[E(RWorld-Rf

=pσSmallσWorld*T

代表世界市场证券组合回报率的标准差,是一国市场证券组合回报率的标准差,是一国市场证券组合与世界市场证券组合回报率的相关系数,T为风险规避系数。

由于假设所有投资者有相同的风险规避系数*T=[R(World)-Rf]/σ2World=[E(R(Small)-Rf]/σ2Small

即世界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风险价格是相同的。

这样我们得到证券市场开放后一国市场证券组合风险溢酬相对于开放前降低的必要条件 :

σSmall

[―― …………………Фp(1)

σSmall

即当一国市场证券组合的方差大于证券市场开放后一国证券市场组合与世界市场证券组合的协方差时,一国证券市场的开放将会降低市场组合的风险溢酬。

开放后,一国的投资者将可以投资于更广泛的证券组合,投资组合的进一步分散化将会降低投资者所面对的市场风险,可见上述条件是满足的。

对公司来说,开放前,我们定义单个市场证券组合的风险溢酬等于λSmall。这样公司的权益的风险溢酬等于:Risk premium of firmbefore globalization=βSmalli*λSmall

βsmalli是开放前公司i的Beta系数。这里的Beta系数等于公司i的权益回报率与一国市场证券场组合回报率相关系数除以一国市场证券组合的方差。

开放后公司权益的风险溢酬变为:Risk premium of firmafter globalization=Worldi

βWorldi是开放后公司i的Beta系数。这里的Beta系数等于公司i的权益回报率与世界市场证券组合回报率的相关系数除以世界市场证券组合的方差。

证券市场开放后,公司i可能有一个较低的βsmalli而有一个较高的βWorldi,这样开放后公司的风险溢酬可能会上升,即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可能会上升。

但是如果证券市场的开放满足上面(1)式的条件,这意味着全球化后,由公司风险溢酬按市场价值加权平均得到的市场投资组合的风险溢酬将会降低,这样虽然有个别公司会面临着风险溢酬的上升,但大部分公司的权益的风险溢酬都将下降。就是说如果满足(1)式的条件,开放资本市场将带来权益融资成本的下降。根据国内一些学者的检验结果,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溢酬达到了20%以上,权益资本的成本是比较高的。这意味着对上面的条件(1)将得到满足。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对外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市场的开放在一定条件下虽然能够降低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酬。但是,由于模型假设股票市场的开放是在某一时点瞬时完成的,这使得我们对于渐进开放过程中风险溢酬的变化缺乏动态的理解。这是以上分析的一个局限,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总的来说,如果股票市场实现了完全的开放,理论上将有可能降低市场的风险溢酬,进而降低权益融资的成本。当时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开放的渐进性,这种效果的释放将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目前的一系列开放措施还远远没有实现我国股票市场与国外股票市场的一体化,很大程度上,我国股票市场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短期来看实现风险溢酬的实质性的下降是不现实的。实现风险溢酬的降低是我国股票市场开放长期追求的目标。

股票市场开放对权益融资中成本的影响

在信息不对称和存在道德风险的条件下,管理者可能通过牺牲股东的利益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这将会产生成本的问题。股票市场的开放将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而影响权益资本的成本。

公司董事会:随着股票市场的对外开放,公司要想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本国市场要想吸引国外资金的流入,投资者必须确定他们资金的使用得到了很好的监督。这就要求公司的董事会在监督管理者时起到一个更积极的作用。这迫使我们要对公司的董事会做出实质性的改革,比如改革董事会的选举制度、董事会的运行方式以及董事会的权力结构、引入独立董事等等,使董事会在公司的战略经营决策当中真正发挥其决定性作用。

资本市场的约束:资本市场为监督管理者的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监督约束,一方面,股票业的开放使得高质素的券商可以进入国内股票市场,从而提高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水平。另一方面,开放将提高一国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和水平,改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使股东更好的行使“用脚投票”的权利,对公司的行为形成有效的约束使上市公司的行为能够符合股东的利益,降低成本对权益融资的影响。

法律法规监管体系:我国股票市场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还相当的不完备,通过开放股票市场,借鉴成熟市场的经验,可以加速我国股票市场的立法过程,有利于形成从法律法规、股票监管机构行业自律到媒体监督,一整套完整的监管体系,从而对小股东的利益提供更好的保护。

股东的积极性: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我国股票市场中散户占了大多数的比例,他们一般没有监督公司的积极性,其投资行为多表现为一种短期行为,投机的成分比较高。而在国外成熟市场,对监督企业行为积极性较高的机构投资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而能对企业的行为提供更好的监督。开放股票市场可以引入更多的国外投资机构投资者,以及激励国内的机构投资者的经营投资水平。高质量的机构投资者队伍将会提高对于上市公司的监督水平,有利于解决一股独大、以及内部人控制等问题,从而降低融资过程中的成本。

公司控制权市场:通过股票市场的对外开放和引进国外的投资者创造更具竞争性和开放性的公司控制权市场,从而提高对管理者行为的约束,降低成本。

信息披露:开放股票市场后,在国外成熟市场上市要求公司符合更严格的信息披露准则,这将极大的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带来的成本。另一方面,股票市场的开放,客观上要求国内公司提高信息披露水平,这才能成功吸引国内外投资者。

从上述六个方面来看,资本市场的开放将会降低企业权益融资时的成本。

股票市场开放对权益融资交易成本的影响

股票市场的全球化对权益融资交易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股票市场的开放将使国内投资银行面临更多来自国外的竞争,这有利于降低投资银行服务的费用提高服务的质量,从而有利于降低公司在权益融资的交易成本。这一点对我国有着现实的意义。股票市场开放后,来自海外的竞争将会打破目前股票业的竞争格局。促使我国股票业的重组和新的整合,扩大券商的规模,提高经营服务水平和服务种类,从而进一步降低权益融资的交易成本。

股票市场的开放将有利于上市公司利用国际最新的金融技术和金融产品。

我国股票市场目前金融产品比较单一(只有普通股、可转换债券、基金等几种金融产品),缺乏风险管理的套期保值工具,这些使得企业在利用金融市场时无法分散不必要的风险,难以利用一些国际上成熟的风险管理方法。先进的金融技术和金融产品有利于公司进行更好的风险管理,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从而降低公司权益融资的成本。

股票市场的开放还将有利于各个股票市场之间的竞争,我国股票市场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由于股票市场的建立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成立的时间短,许多方面还很不成熟。通过开放股票市场,引进竞争机制,将会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流动性,进一步的降低交易成本。

本文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开放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作了一个初步的研究。其中我们区分了公司权益成本的三个组成部分,并做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的结论:

我们通过René M. Stulz(1999)的模型,对证券市场的全球化对公司权益风险溢酬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推导出了风险溢酬降低的必要条件。得到的结论是一定条件下,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将会带来风险溢酬的降低。但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开放的渐进性,短期内这种效果仍然不会很明显。但长期看来实现风险溢酬的降低应当是我国股票市场开放追求的目标。

通过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另外两个组成部分(成本、交易成本)的分析,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将会降低企业权益融资时的成本和交易成本。 与前面不同的是,股票市场开放对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影响将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开放很快的显现出来。降低成本和交易成本将是短期内我国股票市场的开放所追求的目标。

在研究中,我们忽略了对汇率和利率这两个重要变量的分析,这是本研究的局限所在。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后这两个重要经济变量的变化,对企业权益融资成本将会起到重要的影响,这是未来的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

总的结论是:股票市场开放将会从风险溢酬、成本、交易成本三个方面降低我国企业的权益融资成本。但是风险溢酬方面的效果短期内还不会太明显,而成本和交易成本方面的效果将是我国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短期内追求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第7篇:低风险投资市场范文

在CPI高企的环境下,谁将会是2008年战胜CPI的保险理财潜力品种?

2007年,在繁荣的资本市场带动下,保险理财产品也大大“火”了一回。投连险顺应牛市扶摇直上,传统分红险也力挽狂澜,收益颇丰。保险产品在理财市场中占得了一席之地,让在震荡股市惊心动魄的投资者重新审视保险投资品种。一项中国中高端消费者的生活现状的调查发现,被誉为“有钱无闲”的中高端消费者,尽管其目前资产组合相对比较简单,主要集中在房产、股票和储蓄,但已有31.3%的人意识到保险的重要价值,并拥有保险投资组合。

在2008这个国民期盼已久的奥运年中,无论资本市场的走向如何,投资理财都将继续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热点议题。2008年资本市场震荡依然成为一种可能,理财的关键已不仅是高收益,更在于低风险,这必将对保险理财提出巨大的市场需求。那么青睐保险理财的投资者将有哪些保险理财产品值得期待呢?理财专家认为,投连险、分红险、万能险首当其冲成为2008年最值得关注的3种投资型保险。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消费者在被显性的高投资收益吸引的同时,更应注意到保险理财产品隐性的保障性能和潜在风险。“先保险,后理财”仍将是2008年您最明智的选择。

投连险:对抗CPI主力军

进入2008年,投连险市场一片繁华。

中国平安携个人寿险投连产品回归、联泰大都会获批新投连账户、海康保险紧随其后推出新年投连险产品……

而这一切则源于2007年股市、基金的火爆所造就。作为一种投资和保障相结合的险种,投连险的确是2007年的宠儿。在这一年,投连险几乎成为“投资型保险”的代名词,其扩张速度如日中天。据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12月20日,保险市场共有21家保险公司销售投连险产品,投连险产品超过130个。追逐原因显而易见,与纯保障型保险不同,投连险的保费收入一部分用于购买风险保障,一部分用于投资,投资渠道包括股票、基金、银行存款等。牛市背景下,投连险不仅在于提供风险保障,更重要的是尝到了股市高回报的甜头,即使在市场震荡调整期间,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抗跌性。截至2007年11月底,投连险收益率前5位的产品涨幅均超过80%。

一般情况下,投连险设有不同投资风格的账户,投资账户一般为3〜4个甚至更多,投资风格大致可以分为积极进取型、平衡稳健型和低收益低风险型。业内人士表示,投连险之所以在震荡市场中表现得如此优异,主要在于它可以实现不同风险账户之间的转换,即在市场低位时将资金从高风险账户转移到低风险账户,从而体现出优于股票等高风险性产品的抗跌性,避免更大的损失,市场行情向好时,将资金从低风险账户转回高风险账户,获取更高收益。

既然是保险投资,投连险保障功能也值得关注。从保障功能来看,目前,投连险产品保障功能继续得到强化。例如,除了传统的意外和身故等保障外,友邦和联泰大都会都推出了附加少儿成长和教育的投连险产品,这类针对少儿市场的投连险之前比较少见,填补了家长在少儿成长过程中的财务需求。不过2007年,这些创新型保障功能的投连险产品多是来自外资寿险,中资寿险公司表现并不突出。

多数银行理财师认为,作为个人投资者,在CPI高企的环境下,2008年投连险市场值得期待。这种投资渠道随着2008年股市的持续飙升得到保险公司、中高收入投资者的追捧。不过,理财师建议,由于一些投资账户价格2007年都已经实现了利润大增,因此购买相同份额的投连险产品,2008年将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其投资风险也将相应增加。2008年投资投连险,需要做好适时从进取型账户转换到平衡型或稳健型账户的准备。

分红险:分享牛市“蓄水池”

作为投资型保险的分红险,在2007年投连险强大攻势下,一度受到冷落甚至出现退保潮。不过这种颓势状态并未持续,在投资市场风险加剧之际,分红险的优势凸显,重新得到投资者的关注。

保险专家认为,作为具备“蓄水池”功能的分红险,在市场风险加剧的情况下,可以坐享前期收益。相比较纯储蓄性业务的存款,分红险是一种具有储蓄功能附带投资风险的业务。其优点是能够抵御利率风险,确保资金安全,迎合了稳健投资者的需求。据了解,目前分红产品已是国际保险市场的主流产品之一。在北美地区,80%以上的产品具有分红功能;在香港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90%;在德国,分红保险占人寿保险市场的85%。

分红型保险表现形式通常为“保障+分红”,保障部分的资金预定利率大多在2%~2.5%左右。不过,由于允许保险公司每年向投保者派发可浮动的“红利”,包括现金分红、保额分红等形式,长远来看,分红险保单实际收益水平通常都能够跑赢市场的通货膨胀率。正基于此,购买分红险的投资者在享有长期保障的同时,也能抵御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此外,分红险不扣利息税,在负利率时代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投资选择。

目前,相比于以往传统的分红险,历经风雨的新型分红险也增加了更多理财的功能。例如,新华人寿保险近期推出的“幸福年年”快速返还型两全分红保险,就具备了将养老、分红、快速返还和高额保障相结合等特点。

当然,分红保险产品在根本上强调的是保障。投保人应调整过分追求高分红率的心态,充分认识保险保障的基本功能并奠定长线投资理念,而不应仅因某个年度的分红不佳退保。想获得良好收益则需要投保人在选择分红险种时,注意了解保险公司实力、相关背景、过去数年的财务报表、投资部专家群体的素质、具体险种过去的实际运作情况等。

万能险:稳健理财兼顾保障

除了以上投连险与分红险外,2008年万能险也同样值得关注。2007年央行6次加息以及股指的持续攀升等利好,直接带动了万能险结算利率的不断上升。根据各家保险公司近期公布的信息显示,大部分万能险产品年化收益相较去年有1~2个百分点的提高,部分产品更是突破5%。

显然,相比投连险产品动辄百分之几十的年收益,万能险的收益并不起眼。但投连险产品受股市影响明显,万能险产品的收益则处于稳定状态,对于稳健投资者而言,依然具有一定吸引力。

万能险是一种介于投连险和分红险之间的储蓄型险种,既具有保障功能,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投资功能,而且还提供最低收益率的保障,缴费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根据保监会的规定,从2007年10月1日后,各家保险公司的万能险产品都必须执行新的万能险精算规定。以前困扰万能险市场的初始费用过高、风险保障过低等问题得以改善,对于投资者来说,实际上是提高了万能险的收益水平。目前,平安、新华人寿、合众人寿等都推出了新版的万能险产品。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虽然目前万能险收益普涨,但各万能险产品的年化收益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在一些万能险产品收益突破5%的同时,仍有大部分公司的万能险产品维持在4%左右,这相比于1年期存款税后实际利率并不具优势。所以,投保人在选择投保万能险产品时,应了解相关产品的当前结算利率以及历史表现,对比后再进行选择。现在市面上一些新推出的期缴型万能险规定,其保证的最低结算利率为央行同期一年定期存款税后利率加上0.5%的保证利差之和。在投保时也可关注此类浮动保底收益类产品。

还需要注意的是,投保万能险更多是看好其长期投资的特点,利用复利滚动获得更高收益。一般投资万能险应该至少投保5年以上,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它的优势。

“钱”途展望

投连险最大的特点就是下挂几个投资账户,比如激进型、稳健型账户。2008年还可能增加如QDII这样的投资账户或者固定收益类投资账户。2008年A股市场再现2006年、2007年辉煌的可能性不大,但仍然具备很多结构性和阶段性的投资机会,因此,抗跌投连险收益仍可预期。

适合人群

“投连险”适合于有中等风险偏好并要求一定保障功能的长期投资者。

风险揭示

基于对2008年资本市场的预期,投连险产品尽管能够有效抵御通胀压力并规避利率风险,但不可忽视的是其风险也在不断地累积。需要提醒的是,投连险并不适合所有的投资者,持有时间最好在3年以上。

三种人不适合购买投连险

只注重获取保障的人――投连险在保障方面没有纯消费型保险充分,投资者在未做足保障前,一般不建议首选投连险。

风险承受力弱的人――投连险属于投资性产品,一旦市场行情走低,投连险将被累及,经济条件不算宽裕的人或老年人等,买投连险前应慎重。

短期有资金需求的人――投连险更适合长期投资,短期赎回,将为此付出一定的退保费用的代价。根据规定,购买产品第6年或以上,将无须支付退保费。

“钱”途展望

经过2007年市场的洗礼,很多投资者并不理性,最终收益并不理想,2008年投资者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保守投资倾向。对于这种投资者,5年期的分红险将受青睐。因为分红险既有保底收益,也有分红收益,更适合保守投资。

适合人群

分红险较适合具有储蓄偏好、资金宽裕的中老年投资者。

风险揭示

一般来说,分红险收益会高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但理财收益受制多方因素,红利是不可预见和不能保证的。分红险红利的多少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死亡赔付、营业费用是否低,投资渠道、资金运用是否通畅有效等。而且每年的投资情况不同,只有完成年度会计结算之后才知晓结果。

友情提醒

对于短期内需用钱的家庭,不要买分红保险。原因在于分红保险的变现能力较差,一旦投保,如保户急需现金再进行退保,可能连本金都难以保全。如果确实需买分红保险,必须先储蓄一部分资金以备家庭急用。

收入不稳定的家庭也不宜多买分红保险,即使买保险也最好选择一年期短险,一旦发生意外其赔偿金额也较高。而对于有稳定收入来源、短期内又没有大宗购买计划的家庭,买分红保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投资。

“钱”途展望

2007年10月投资型保险新规出来后,多家保险公司在万能险上进行创新。根据新规,保单签发时的死亡风险保额不得低于保单账户价值的5%,同时在保障方面,规定最低基本保额不低于4万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万能险的保障功能。与此前通常只能获取身故保障相比,新版万能险无论是增加主险保障范围还是采取附加保障的方式,将保障范围拓宽了。

适合人群

万能险每月公告一次结算利率,并随着央行加息“水涨船高”,加上其兼具“缴费灵活性”和“保额可调性”两大优势,更适合具有收支不确定性的中青年投资者的投资保障需求。

风险揭示

万能险投资不可能收益很高

万能险具备一定的投资性,它的稳健和无风险决定了不可能有高回报。收益要结合各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公司实力和信用以及经济大环境。

万能险计划书中高收益不可靠

万能险的一个特点就是客户的个人账户保险公司承诺年保底收益。各公司的保险计划书中在个人账户栏都列出高中低3栏,中高均是保险公司预计的,不一定可靠。

第8篇:低风险投资市场范文

一、利率环境及其主要成因

通货紧缩导致的低利率几乎成为当前全球的共同特点,而由于间接融资为主的结构和金融部门的低效率,债券市场的利率结构更有其特殊性,即长短期债券利率息差很小、收益率曲线过于平坦。

2001年以来,全球性掀起了一股降息浪潮。在发达国家中,2001年1月至2002年11月,美联储9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1.25%,利率水平是自1961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欧洲央行3次降息,基准利率从年初的4.75%降至3.75%,再贷款利率从6.5%降至3%;英国央行6次降息,基准利率从年初的6%降至4.5%,贴现利率降至0.1%;加拿大央行6次降息,利率从年初的5.57%降至3.75%。

2002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也实施了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第8次降息。和欧美发达国家显著不同的是,在我国,不仅短期利率很低,而且长期利率也被严重压低,以国债为例,在2002年上半年,30年期国债曾经出现了2.9%的低利率,即使经过了市场调整,目前20年期国债的市场收益率也仅为3.5%左右,20年期国债收益率仅比5年期国债收益率高不足1%,不足以弥补长期利率波动风险和潜在通货膨胀风险。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通货紧缩所导致的平均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另一方面与中国特殊的低效率的、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结构有紧密的关系,尽管经过10多年的资本市场发展,我国的融资体系仍然是以银行体系为主的间接融资为主,居民仍然缺乏多元化的投资渠道,绝大部分居民金融资产仍然是以银行储蓄的形式存在,而由于银行体系的制度缺陷,银行从过去计划经济的不顾风险的盲目信用扩张转变为惜贷,存贷差持续扩大,大量积聚在低效率正式金融体系中的资金只有追逐少量债券,从而导致长期利率的大幅度下降。

二、低利率对寿险业发展的

1.以保证利率为主的中长期寿险产品决定了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很高,利率风险是寿险公司最大的经营风险

虽然投资连结产品等非保证利率的投资型寿险产品在我国开始逐步发展,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和保险市场仍处在发展初期,投资理念并不成熟,消费者风险承受能力差,偏好保证利率的产品,因此,在我国寿险行业中,保证利率寿险产品客观上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即使是当前热销的分红产品,也存在一个最低保证利率。通过销售保证利率长期寿险保单形成了保险公司的长期负债,这些未来的负债需要通过投资资产的增值来确保偿付,由于寿险公司负债的期限很长,期限越长,则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越高,市场利率的一个微小变动均可能导致负债现金流贴现值的大幅度变动。例如,假设一个久期(duration)为20年的产品,如果市场利率下降1个百分点,则负债就要相对上升大约20%。

同样从资产方来看,由于寿险公司和银行一样是在进行很高比例的负债经营,因此,资产价值的一个较小波动就会导致股东权益和公司价值的较大比例波动,因此,寿险公司通常只会持有一定限度的股权类投资,而主要投资于市场价值对利率高度敏感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如政府债券、公司债券、抵押贷款等。这些资产的市场价值对利率波动高度敏感,如果市场利率下降,寿险公司就会面临再投资收益下降的风险,而如果市场利率上升,保险公司的固定收益资产就可能面临市场价值贬值的风险。

上述产品结构和资产负债结构特点决定了寿险公司对利率高度敏感,当资产负债两方面的利率的敏感性不能有效匹配的时候,就可能会对公司偿付能力、公司价值以及股东权益产生负面影响。

2.利率环境导致20世纪90年代早期高利率保单的利差损,过低的长期利率则导致新保单资产负债匹配困难,潜在风险增大

当前的低利率环境给寿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偿付能力造成了重大的不利影响。一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的高利率时期,一些寿险公司销售了大量高利率长期寿险保单,而当时国内债券市场规模很小,并且债券以中短期债券为主,保险公司缺少可以对这些保单进行匹配的长期资产,从而导致现在资产的再投资收益率大幅度下降,早期高利率保单产生了潜在的利差亏损。另一方面,尽管寿险公司已经大幅度地降低了新发行保单的预定利率并进行了分红产品的创新,上保证利率很低,但是由于市场竞争和金融市场资产定价的一般原理,如果未来市场利率上升,保险公司也必须提高这些保单的分红水平,实际负债成本也会随之上升,而在目前我国长期债券利率水平过低的情况下,长期债券利率水平很难弥补未来利率波动的风险,但是如果为了规避未来风险而投资于短期债券,则当前收益就无法弥补负债成本。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还很低,缺乏足够的工具来进行利率风险的管理。

3.过于严格的保险投资渠道限制,进一步限制了寿险公司的资产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

在当前市场利率水平整体很低的情况下,寿险公司的投资渠道又受到严格的限制,这更进一步限制了寿险公司的资产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目前,寿险公司的大部分资产只能投资于政府债券以及具有准政府债券性质的政策性金融债,大额银行协议存款,只有10%的资产可以投资于中央企业债,15%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很显然,作为没有政府信用保证的金融企业,客户对长期寿险期望报酬率显然要高于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寿险公司如果主要投资于政府债券和金融债,资产收益率显然很难满足竞争和偿付能力的需要。而通过公募的证券投资基金进行股权类投资,则大大增加了寿险公司的投资成本负担。表面上看,基金所收取的1.5%的投资管理费和其他一些申购赎回费用、托管费用似乎相对于某些时候股权类投资能够产生的高收益率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从长期观点看,股权类投资的长期投资收益率均值也只有10%左右,大量经验证据表明,真正能够战胜市场的投资者是微乎其微的。以此推算,通过基金进行间接的投资,寿险公司要付出的投资成本占到了长期收益率的10%—20%。以2002年为例,如果以整个行业平均持有基金300亿元,则保险行业向基金公司交纳的管理费一年高达5亿元,而如此高的费用换来的是基金投资的整体亏损。在低利率市场环境、股票市场低迷以及严格的投资渠道限制共同作用下,寿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根据有关媒体最新披露的数据,2002年整个行业的投资收益率仅为3.14%。

4.低利率环境和严格的投资限制进一步制约了整个行业的

显然,的保险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激烈竞争的,尽管服务、公司信用是非常重要的竞争因素,但毋庸讳言,价格竞争是无法回避的。消费者不仅要在不同的寿险公司的产品中进行比较,而且也会进行跨行业的产品比较,例如比较银行存款、国债、基金等多种产品。而低利率环境以及严格的投资渠道限制在制约寿险公司盈利能力的同时,也直接制约了其产品的定价竞争力,这对于行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应对低利率环境挑战的对策

1.在偿付能力监管的基础上,立足于分散风险的基金目标,以国内、国际多元化投资为手段,尽快改革投资监管政策,推进投资渠道开放

,寿险公司的投资渠道非常狭窄,这不仅了寿险公司的盈利能力,而且还使得寿险公司缺乏进行资产负债匹配的工具,从而导致利率风险难以管理,更重要的是影响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我们呼吁开放投资渠道、改革监管政策,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短期收益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寻求资产负债匹配以及管理利率风险的工具。投资的基本常识说明,多元化投资是分散风险的必由之路。

我国保险投资的多元化程度远远低于国际市场的水平,尤其是缺少足够的信用风险类债券产品,如公司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等。

保险投资渠道的多元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当务之急。在国内投资多元化方面,我们建议加快推进国内投资渠道的多元化,特别是应当尽快提高债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比例,允许寿险公司进入住房抵押贷款等消费信贷市场等适合长期寿险资金投资的渠道。在国际投资多元化方面,由于我国外汇储备现在非常充足,因此,可以允许保险公司有限制地购汇进行一定比例的海外投资,例如投资于信用等级高的外国政府债券、金融机构债券、中资机构在海外发行的债券等。美国政府债券在长期短的收益率显著高于中国政府债券,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回避国内债券市场长期收益率过低的风险。

当然,对于保险投资的监管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建议,应该逐步建立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风险资本监管体系,在此基础上放宽对具体项目的品种和比例限制,通过法定偿付能力的监管要求,可以在提供投资渠道多元化灵活性的同时又能更有效地识别保险公司的资产风险。 2.围绕长期投资收益和风险控制的核心,改善寿险公司自身管理能力特别是优化组织结构与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在拓宽保险投资渠道的同时,加强寿险公司自身的管理能力,优化组织结构、改进资产负债管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内功”。加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保险行业资产规模的迅速发展,各寿险公司的投资管理人才特别是在债券投资人才方面有了很好的积累,形成了足以与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等同业相比较的实力,机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投资渠道的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人寿保险行业的投资管理有着显著不同于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的特征,尤其需要关注长期投资收益和风险控制,因此,必须以此为核心持续改善自身的管理能力。

如何运用资产负债管理(ALM)的,构建的资金运用战略和产品定价策略,从某种程度上说,决定着寿险公司未来的命运,因此,寿险公司必须实行谨慎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一是理性的产品定价,要求寿险公司必须根据资本市场的长期预期理性地进行产品定价;二是在资产管理上,要求寿险公司的投资组合和期限结构必须符合负债的特点。目前国际上寿险资产负债管理使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现金流检测(C叮)、现金流匹配(CFM)、免疫法(1MMU- NIZATION)、动态财务(DFA)、动态偿付能力检测(DST)、风险资本法(RBC)、随机资产负债模型、财务状况报告(FCR),其中前四种方法较为常用。

资产负债管理技术和风险控制技术要在实际管理中真正发挥作用,必须依托于完善的组织结构和作业流程,特别是要建立从资产负债管理战略、高层战略性资产配置到执行层面的战术性资产配置、证券选择等多层次、规范化的决策模式。

3.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特别是市政债券、企业债券、 MBS等直接融资市场以及相关的衍生产品市场,形成寿险公司与债券市场发展的良性互动

第9篇:低风险投资市场范文

今年以来,A股惨遭长达两个月的跌落,终于在3月强势反弹。沪指在小幅震荡后冲上3000点大关,月涨幅达11.75%,创下自去年6月以来的最大月涨幅。与此同时,与资本市场休戚相关的投连险也抖擞精神、重振旗鼓。

超过半数投连险账户获得正收益

国金证券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市场共有32家保险公司推出投连险产品,各类投连账户共计194个。2月份,纳入统计的192个投连险账户的平均收益率为0.36%。其中占总数66%的账户获得正收益。偏股类账户和偏债类账户2月平均收益率分别为 0.48%和0.30%。收益率最高的两个账户长生人寿的卓越成长型账户和招商信诺人寿的先锋 A 型账户都是股票型账户,收益率分别为7.71%和6.72%。

绚烂之后归于平淡

对比各类投连险账户在过去3年内收益发现,整体来看,前两年投连险跑赢沪深300,收益大好,最高收益率达42.14%。灵活配置型无论在市场上升时期还是在市场低迷时期,均表现出超越其他类型账户的收益。近1年灵活配置型在各账户收益受挫的情况下遥遥领先,达到10.99%的收益率。股票型、股票-指数型、混合偏股型和混合偏债型等与股票有关联的账户都比较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敏感度较高。去年6月开始的股灾,不少投连险账户损失惨重,亏损百分之几十都是平常事。

2015年投连险迎来疯狂收益的时期,受股市强势高攀的影响,投连险创下新高。据当时《投资与理财》的统计,在计121个账户中,有6个账户在1月5日~6月12日收益率超过100%,收益率超过50%的账户近一半。据国金证券的投连险行业季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投连险取得18.22%绝对收益。各类账户均跑输三大指数,股票型账户以 31.98%的收益率拔得头筹。

由于A股在今年1月大幅度下跌,投连险账户的收益也随之下降。从不同的账户类型来看,股票型投连险账户平均跌幅-22.24%。其余指数型、混合偏股型、灵活配置型的平均收益也都低于-10%。

在经历1月的猛跌之后,投连险账户在2月份受益于股市小幅度反弹,账户表现良好,单月平均收益-0.36%。分类型来看,偏股类账户(除股票-指数型)比上月有大幅回升,获得 0.59%的平均收益。混合偏股型和灵活配置型则表现相对平稳,而债券类账户平均收益为0.30%,表现亦优于前月。尽管如此,市场风云变幻、难以预测,中意人寿保险分析师麦云表示,目前仍不能判断市场是否转向利好,投资投连险的最好时机仍是未知。

投连险弱化保险,专注理财

保险分析师麦云强调,投资者要谨记的一点是,投连险虽说是保险,却将账户中很少的资金用来保障,产品设计中严重地弱化了保障功能,理财才是投连险主要的职责。

事实上,投连险与其他纯保障型保险相比,保障功能较弱。投连险保费分别用于“投资”和“保障”两个账户,扣除基本费用后的保费进入投资账户,这部分资金由保险公司进行投资操作,投资者自己承担风险。保障方面,投资账户中的资金定期会被扣除风险保费,用于提供合同中承诺的风险保障,一般只有身故保障,并不包含对疾病、养老、意外等险种的保障。由此可见,投资者在投保前要了解投连险的本质,根据自己的投资和保险需求,做出判断。

投连险是如何赚钱的?

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投连险根据不同的策略和风险设置不同账户,如有的险种开设基金账户、保证收益账户和发展账户三个账户,以分散投资风险。投保人可根据投资理念选择保费在不同账户间的比例。

基金账户采用比较激进的投资策略,通过优化基金指数投资与积极主动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获得高于基金市场平均收益的增值率,在三个账户中负责实现资产快速增值。发展账户的投资策略以稳健为主,在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对利率和证券市场的瞬息万变做出相应的投资资产比例调整,使资金获得长期、稳定的增长,负责资金的稳健增长。保证收益账户的作用是采取保守型投资策略,在保证本金和流动性安排的同时,合理安排各类存款的比例和期限,实现利息的最大化收益。

适时转换账户可扩大收益、降低风险

投资者可根据对未来经济趋势的预测,调整投连险账户,适时转换账户可以有效扩大收益或减少损失。保险分析师向记者解释,账户转换简单来说就相当于基金的赎回和购买,投资者将原账户的一定份额以卖出价卖出,接着以市场的买入价购买想买入的账户。投资者需要注意,市场中同一个账户卖出价和买入价有2%的差距,所以每一次交易的成本就是2%。也就是说,转换账户这个操作就要损失2%,如果转换账户后的预期收益增加率低于2%,转换账户不仅无法达到规避风险的效果,还会导致资金流失,所以投资者转换账户一定要谨慎。这里再次证明了投连险和其他理财型保险最大的区别在于,投连险投保人要承担产品投资期间所有的风险。

在资金配置方面,专家建议,初试投资的消费者可以先将资金配置在较低风险的投资账户中,一定时间后,将资金转移至风险较高、收益较高的投资账户中,实现逐步增加对高风险基金的投资,有效降低短期市场波动对收益的影响。此外,在固定时间持续缴付资金也可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风险等级较高的账户如股票型账户、偏股型账户等与市场联系较紧密,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适合风险承受力较强的投资者。风险较低的账户如货币型账户,在牛市环境中收益比高风险投资账户低,但不论是牛市还是熊市,这些低风险账户表现均比较稳定,更适合风险承受力较低的投资者。投连险客户应根据个人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合理安排账户的资金比例,并保持警惕,随时关注各个账户的走向。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因账户分配不合理而导致投资失败资金受损的例子。据某网站报道,杨女士通过银行购买了一份投资连结型保险及附加重大疾病保险,累计缴费15万元。5年后得知本金亏损退保时,却只拿回了86635.67元。杨女士回忆说,当初购买保险,客户经理跟她说进行账户转换可以获得更多投资收益。案例中杨女士在并不清楚自己是否能承受一定风险的情况下,听信客户经理,草率转换账户,无视风险,对账户疏忽管理和关注,进而造成投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