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物质文明意义范文

物质文明意义精选(九篇)

物质文明意义

第1篇:物质文明意义范文

一、两对概念的区别 1.从历史的角度分析。 恩格斯在1884年所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名著中,根据美国考古学家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提供的材料和马克思在1880—1881年为该书所做的详细摘要的观点,认为文明是个历史概念,是和蒙昧、野蛮相对立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进步状态。他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大体上划分为三个时代:“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这表明在原始社会里是没有文明的,文明起源于奴隶社会。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两者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和具体表现。这是两对概念的第一个区别。

2.从其包含的内容分析。 首先,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其最本质的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它表现为两个方面:(1)指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包括生产力状况、生产条件状况、生产的规模、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的程度。(2)指人们日常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包括人的衣、食、注行等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方式的进步。物质文明既是以往的物质生产发展的成果在物质领域的凝结,又是现实的物质生产的直接成果,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现实表现。由引可见,社会存在与物质文明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物质文明主要是从社会存在中生产力这一角度来谈的。

其次,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现象的总称,包括政治法律观点、哲学、道德、艺术、科学、宗教等意识形式,以及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等。精神文明是指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指智力、技能方面,包括社会的知识、智慧、经验和技能状况,人们在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素养和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场所、设施、机构的建设,其发展程度同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发展程度直接相联系。二是指思想道德方面,即社会的道德风貌、社会风尚、人们的世界观、信念、思想、觉悟、情操及组织性、纪律性等方面的状况。精神文明既是以往物质生产发展史在精神领域的凝结,又是以往的社会意识进步成果和现实精神生产成果的结晶。由此可见,精神文明的大多内容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但其中有部分内容如与科教文卫等相适应的场所、设施等属于社会存在,因此社会意识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就不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了。

3.从价值取向分析。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则会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而那些反动的社会意识,更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可见,社会意识有明显的价值取向,要么是正确的,要么是错误的。而精神文明作为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及其体现,其本身对物质文明的建设只有正向的积极作用。社会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精神文明无错误之说,精神文明只有程度的高低。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其直接目的就是要让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再上一个台阶。这不仅能促进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表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这是第三点区别。

二、两对概念的联系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但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本质上的一致性。物质文明与社会存在均属于社会物质生活领域,精神文明与社会意识均属于社会精神生活领域。所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正确理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决议》精神,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第2篇:物质文明意义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两个文明建设;意义和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5-0012-02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正如洛克所言,“人人都欲望幸福――人们如果再问,什么驱迫欲望,则我们可以答复说,那是幸福,而且亦只有幸福”[1]。人类对幸福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长期以来,我们把幸福指数作为衡量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将实现幸福作为人生永无止境的价值追求,追求幸福也无疑成为人们永恒不变的主题。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在拥有幸福数量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幸福的质量。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是一味追求物质上的幸福,却忘了对精神幸福上的追求,致使精神空虚,信仰缺失,道德滑坡,严重影响了“两个文明”建设的进程。而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有利于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追求观和人生观,从而加快“两个文明”建设的步伐,推动整个和谐社会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内涵

(一) “需要”是追求幸福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一个人一切行为活动的出发点,是个人追求幸福的动力。“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2]。也就是说,人类如果不追求幸福,也就不会产生任何行为活动。所以,需要是人最基本的内在驱动力,是一切行为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因此“人的需要和欲望在本质上就是对某种东西缺乏的表现,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则将人的需要、欲望都看作是内在的、完全统一的,也就是幸福的实现既是人的需要,更是对欲望的满足。”[3]马克思说“剥夺人的需要,就是对人生命与人性的剥夺,更是对幸福的剥夺。”[4]然而人的需要又是全面的、现实的、更是发展的。所以,人们为了满足需要,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各种行为活动,从而创造出各种条件,让幸福得以实现和保证,而人们也正是在满足这些需要的实践过程中去不断追求幸福、实现幸福。

(二) “劳动”是追求幸福的前提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5]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就是因为劳动,劳动发展了人的体力和智力,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也只通过劳动才会获得幸福。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生产劳动是追求幸福的根本动力,劳动才是幸福的源泉。”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的社会,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一旦停止了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就会灭亡。”[6]所以,只有通过劳动,人才会从劳动中获得追求幸福的必要物质条件,最终才能实现幸福。

(三) 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统一才是真正的幸福

人们常常会把精神幸福与物质幸福对立起来,甚至分裂开来,认为只要物质丰富了,所谓吃、穿、住、行等都不愁了,要啥有啥就是幸福。只有物质追求,没有精神信仰,这是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幸福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是辩证统一的。幸福需要以物质为基础,是人们获得幸福的基础条件,如果没有基本的物质作为生存基础,何谈幸福?所以抛开物质,只谈精神是不可能的,更是不现实的。马克思曾多次肯定物|的重要性:“因此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2](P.31)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首先要解决最基本的物质需要,肯定正当物质利益的同时还要重视精神幸福对于追求幸福的重要意义。人与动物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成为意志与意识的对象,人在挣脱自然属性的约束时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幸福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从而追求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从物质需要的满足中所追求到的幸福是最为低级的幸福,而且也是非常短暂的幸福,但是在拥有了物质幸福的基础上能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那么这样的幸福才是永恒的。

(四) 实现自我价值与奉献自我价值才是追求幸福的最高境界

其实人类自产生以来就在不断追求幸福,正是在不断追求与创造幸福中才得以发展和壮大。每个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都会有非常深刻的内容,正如马克思所言“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既然人天性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天性,而对于他的天性的力量的判断,也不应当以单个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7]所以,自我实现与为社会做出贡献和个人追求幸福,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的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绝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6]因此,人只有在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时,还不忘为社会和他人做出应有的贡献,具有较高的精神信仰和低值追求,这才算拥有真正的幸福。

二、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意义和价值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研究的是人们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而不是虚无飘渺的假想空间。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并实现更高质量的生活,这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根本所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从追求幸福的维度去更好的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明白现实中的人唯有通过自己实践劳动才具有追求幸福的资格。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让人明白我们不是处于虚幻世界,也不是与世隔离,而是属于历史社会关系中的个体,他们的实践水平与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就决定了他们的幸福程度。而我们在实现幸福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无论是对当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 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P.4)这是同志刚当选为总书记时的庄严承诺。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当作国家发展的最终目标,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把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作为物质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这是历史的选择,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真理。我们在创造物质文明时,凡是有利于人民追求幸福、实现幸福的就应该坚持和弘扬。凡是阻碍人们追求幸福、实现幸福的就必须要反对和放弃。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时往往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来分析,我国目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还需要提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尤其是人们消费水平的快速提升,让很多人认为有钱就是幸福,物质条件越好就是幸福。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在我们普通民众当中较为普遍,人们对金钱的崇拜已经盲目,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幸福指数却越来越低,因为,人们已忽略了完美幸福的人生另一个重要的维度便是精神幸福。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盲目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却往往是精神生活空虚、文化生活低俗、道德水平滑坡。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确为人们带来了较充裕的物质生活,为追求幸福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是对物质财富不断追求的同时是不是应该有个“度”,而这个问题是目前我国民众所缺失,或者说无法准确拿捏的。若是认为物质财富的最大化便是幸福的全部内容,那么这样的理解是非常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作为物质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同时,不忘重视经济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让三者相互统一,相辅相成,为人们实现真正幸福的生活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

(二)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类的物质生活一旦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提高人类的精神生活,促进人类全面发展才是最重要的目标。关注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幸福感,这是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作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提高我国民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让民众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忘追求精神生活,让物欲不再横流、让信仰不再荒芜,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然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生存压力、心理压力、社会压力更是越来越大。人们为了在各种压力下寻求生存便不择手段,于是信仰缺失、道德滑坡,价值观开始扭曲等,这些都是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的,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不会认同的。所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要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来引导人民,教育人民,要让人们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去抵御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树立正确的追求观和幸福观,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总之,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幸福观是人们心目中的观念系统,对人们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如今,举国上下都在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精准发力,如何引导老百姓正确追求幸福、实现真正的幸福,这是我们必须做出回答的历史命题,也是摆在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项光荣使命,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 印书馆,198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60.

[3]王萍.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D].长春理 工大学,201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72.

[5].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72.

第3篇:物质文明意义范文

    小编为您整理了政治文明中哲学分析论文,网站内容每天更新,欢迎大家时时关注哦!

    一、政治文明的物质基础

    政治文明根植于物质文明,属于意识范畴,是物质文明的反映。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尽管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不同的物质文明总是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明。任何一种政治文明都有自己的特色,且与物质文明发展状况相联系,能动地反映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并为其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最终原因和根本动力。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上层建筑逐渐分离为政治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两大部分。政治上层建筑的成果表现为政治文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成果表现为精神文明。就政治文明而言,其文明程度与现实的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建设等状况密切相联。政治文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任何社会意识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都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现象。所以政治文明来源于特定历史阶段的物质文明,这种物质文明决定了特定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政治文明不可能长时间落后于物质文明,也不可能超越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而应该与物质文明同步、协调地发展。政治文明体现该历史阶段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而这种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最终又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第4篇:物质文明意义范文

关键词: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社会主义

一、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这两个方面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三个方面。其中,理想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内容;纪律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保证。

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方面,它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二、和谐社会离不开精神文明

人类的发展实质上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但人与动物的本质性区别,在于人不仅能够像动物一样被动地接受自然环境及其恩赐,还能主动地接受自然环境,能动地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使其朝着有利于人类进步的方向发展。人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形态的价值,本质上都是其精神形态价值转化的结果。

精神文明作为社会意识中的积极成果,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二者的关系是精神文明依赖于物质文明,其发展取决于物质文明所提供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相反的,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条件。没有精神文明所提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条件,物质文明就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和提高。

第5篇:物质文明意义范文

关键词:物种文明 平等存在权利 道德权利 形而上学本质

物种文明所要求的人类与自然万物打交道的平等性、科学性和道德往原则实质上就是物种平等存在权利和道德权利的实现方式或途径,而所谓平等存在权利和道德权利,本身又是物种存在目的与价值的要求与体现,所以,人类物种文明的文化生活方式或形式,直接说来体现为人类与自然万物打交道的平等性、科学化和道德化本质,深层则体现着对于所有物种存在目的、价值与权利的尊重和关怀。

物种文明的实质内涵

物种文明的基本理念精神,可以简略地概括为平等、科学、道德三个基本原则,它们构成了物种文明的三个内在逻辑环节和本质内涵,据此可以将物种文明的基本内涵概括为:所谓物种文明,现实上看是人类与自然进行平等交往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化和道德化倾向,表现为人类以科学和道德的态度同自然平等地进行交往的方式。

(一)平等性的内涵

平等性是物种文明生活方式的最基本原则,是物种文明的核心和灵魂。物种文明,最为根本的就是人类以平等的态度、姿态和方式与自然进行交往,离此则无物种文明。任何以高于自然物种的姿态居高临下地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都是人种文明的形式或其残余,既不符合科学化原则,也不符合道德化原则;而任何以低于自然的身态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都属于愚昧的表现,也不符合科学化的原则,对自身也不符合道德化的原则。

(二)科学化的内涵

科学化交往是物种文明对其生活形式的一个基本要求。科学化要求人类同自然的交往要符合科学性原则。它之所以构成一个基本原则,乃是因为在于它的合理化,在于它本身正是人类进化和开明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社会文明构成的两个基本支点之一,并且是其中的基础性支点,离此便无任何文明可言。

(三)道德化的内涵

道德化交往是物种文明对其生活形式的另一基本要求。同科学化一样,道德化也是构成物种文明的另一基本支点。只有道德地对待自然,才能真正科学地对待自然,科学层面意义上的物种文明才能落实到实处;另一方面,也只有道德化地对待自然,才能使物种文明成为真正有德性的文明,也才能使物种文明具有真正的文明性质。否则,如只有科学层面的文明,而没有道德层面的文明,这种文明就失去了文明的性质。因为道德上的残缺消解了这种文明的一切文明性质,而使其成为非文明的东西,这就像体现科学文明的原子能被恶人用来制作原子弹杀人一样,使本来科学的东西成为制造罪恶的工具。

物种文明的本质特点:对“存在”的肯定与“终极关怀”

物种文明的深层形而上学本质表现在对于事物存在目的、价值、权利的科学和道德形式上的肯定、尊重和关怀,说到底就是对于事物存在本身或本质的科学化和道德化肯定、尊重和关怀。这种本质决定了物种文明的本质特点就是对物种“存在”的肯定与“终极关怀”。对“存在”的肯定和关怀,无论是观念上的,还是实践上的,无论是客观上的,还是道义态度上的,同时就是对人类生活和人类生命存在及其意义的终极肯定和关怀。这里,对世界的终极关怀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是一致的,因为,存在本身正是事物的从而也是人类及其意义的终极根据。人类生命的存在根据及其意义首先在自身,他自己的特定存在或本质规定就是自己的最高目的与意义。其次,人类生命的存在根据及其意义还在于与其它事物以及与整个世界的本质联系之中,这种本质联系也是事物存在的必要根据,人类生命也正是在这种本质联系中获得了一种意义,表现为对它物和世界的意义与对自己的意义。另一方面,这种本质联系恰恰以其它事物的特定的本质性存在为基础,因而,这种本质联系的存在便落实到了具有特定本质的事物及由它们所构成的整个世界身上,因此,它物和世界的存在构成了人类世界的实在根据。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的物质生活家园和精神生活之根,另一方面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又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所以,人类自身的存在本质是内在于人类自身的终极根据,自然事物和整个世界的特定本质性存在是外在于人类自身的终极根据,它们不仅共同构成人类生活的终极根据,而且赋予了人类生活以终极意义。所以,关怀自然界的存在同时就是对人类自身存在的关怀。

物种文明的历史发展:对存在的敬畏、遗忘与找回

敬畏和尊重神灵是原始社会原始人的根本生活方式。原始人的生活直接依赖于自然界,即通过采集和狩猎方式现成地从自然界获得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所以他们在自然界面前不仅没有任何优越感,相反,倒是由于过多地对于自然的依赖感到有些卑微,从而至多,把自己看作是自然万物中的普通一员。这就意味着原始人的伦理观念存在着人与人和人与物两个向度,并认为在这两个向度上没有本质的区别。既如此,他们便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万物,并给予其相应的尊重和关怀,这表现在原始人的万物有灵思想中。原始人认为万物之间具有某种神秘的联系,这种神秘的联系到底是什么他们无法搞清楚,但他们又想竭力去理解它们,其结果就是将人类特有的在他们看来是神秘的灵魂活动赋予万物,认为万物与人类一样也有着自己的灵魂,才使它们相互之间产生了神秘的联系。

敬畏、尊重和关怀所有物种存在的伦理观念,是对古代敬畏、尊重和关怀神灵的伦理观念的复归。当然这种复归并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一种否定性的更高层次的回归。敬畏神灵本身体现着对于万物的敬畏和尊重,但这种敬畏和尊重没有经过反思,不具备理性的形式,而是有着虚幻的神秘主义性质。这里所说的对于万物的敬畏、尊重与关怀,则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反思的理性反思之后达到的理性结论。

物种主义的物种伦理观念体现着未来物种文明的真正本质。它集中体现着人类与万物交往关系的平等化、科学化和道德化本质。所以,当物种伦理时代真正到来之后,物种文明的时代也就到来了。

物种文明的实现途径:物种尺度的平等交往

平等、科学和道德作为物种文明的本质内涵,揭示的是物种文明的表层性本质,其深层则体现着对于自然界所有存在物种存在目的,价值和权利的科学化和道德化的肯定、尊重和关怀。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唯一的途径就是要遵循物种尺度平等的原则与自然物种进行平等的交往。实际上,物种尺度的平等交往不仅是物种 文明的实现途径或形式,而且构成物种文明生活的实质内容。

人类与自然物种在尺度上的平等交往,是物种文明对人类行为的最低限度要求,是物种文明得以构成的基准条件。物种文明的实质,就是人类同自然物种科学化和道德化地打交道,但如要真正科学化和道德化地同自然万物打交道,首先就必须要求平等地对待人种和物种两种尺度,并平等地遵循它们。因为很显然,如果不平等地对待两种尺度而是把人种尺度看得高于自然物种的尺度,人类就不可能平等地遵循它们,更不可能有道德和科学化地尊重和关怀自然物种,于是物种文明也就不存在了。可见,人类在与自然物种打交道时平等地遵循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对于物种文明的现实化来说是至为关键的条件和途径。

有了这种真正的尺度交往的平等、道德和科学,就能从根本上克服人种尺度优先或至上的人种文明生活方式,实现真正的物种文明。这是克服传统人种文明的走向未来物种文明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30页。

[2]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页。

第6篇:物质文明意义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本体论;证伪

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论争自80年代末以降,“实践本体论”倡导者不断变换论争的“手段”试图辩护其合法性。近年来实践本体论者在理论尚缺乏自洽性的状况下,又开始登陆到实践思维方式领域上。但是“实践本体论”的论争却因其没有完全被学界认可而一直没有完全的停息。最近,何中华先生的《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一个再辩护》(以下简称《辩护》)[1]一文中,就是实践本体论倡导者再一次在整合一种新的“学术资源”——海德格尔的生存论理论——来明确了实践的开启性,从而为“实践本体论”找到一个再辩护的理由。《辩护》一文主要阐述了三个问题:“实践是一种特殊的经验事实——对于“在者”的开启性——因而成为本体论范畴”;“自然界的前提性和优先性不足以成为物质本体论赖以成立的理由,实践范畴之原初性的凸现,使其在本体论语境中失去意义”;“实践本体论视野的特殊意义”。因为本文主要是证伪实践本体论,所以本文只就何先生的前两个问题,不揣浅见提出自己的商榷意见,并求教于方家。

一、“是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讨论依次在国内主要产生了三种范式:“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在这些范式中,物质本体论通常被指责为传统教科书的典型,故而有被边缘之倾向。而后两种在学界,特别是在中青年学者中,影响较深。但是这两种范式严格来讲,并不是国内学者真正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与现实要求下的一种自觉反省。应当说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西马化”过程中的一种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介入”。

其实,在三种范式的格局中,主要集中于“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论争。从中我们发现两者在认可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本体论这一论点上是一致的。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何种本体论上,两者出现了质性的差别。要想分清楚“实践本体论”的错误在哪里,以及“物质本体论”的合理之处,明晰本体论这一基本的理论显然是关键所在,这样才能避免双方论战中出现“独断”。

本体论(ontology)从词根来看,它表达一种关于on的学问,希腊文原动词estion英文对应的就是tobe。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明确提出要研究“tobe”,此后本体论研究便成为无数哲人思考的领地。尽管对本体论名称的译介争论杂多2,但本体论并不因此就缺乏一种中心的问题域。从词源学上看 ,英文的 ontology、德文的 ontologie以及法文的 ontologie ,均来自于拉丁文 ontologia一词 ,而 ontologia 又源自希腊文 logos 和 out ,意思是“是”或“存在”。而且在希腊文中 ,on 和 on ta 相当于英文里的 being 和 beings、拉丁文的 ens、德文的 sein。目前 ,中国学术界主要把 on 翻译为“存在”、“有”和“是”。可是 ,汉语的这些译名都只译出了 on (being)的一部分意思。王太庆认为 :“他们的 to be (being)之类的词里头同时包含着我们的‘是’、‘有’、‘在’三个意思 ,他们认为这三个意思是一个意思 ,这三合一的意义就体现在 being 这个范畴里。”[2]

我们在借助于“是论”内涵分析后,原生态的 “是论”告诉我们其与具体的“是”有着重要的差别 :“是”论是“专门研究”有”(有与我们这里说的是只是译法差别??引者注)的学问”“这门学科与所谓特殊学科不同,因为那个学科没有一般地讨论“有”本身。他们各自取“有”的一部分。”[3-p122]

德国哲学家沃尔夫也认为:“本体论论述各种关于有的抽象完全普遍的哲学范畴 ,认为‘有’是唯一的 ,善的 ;其中出现了唯一者、偶性、实体、因果、现 象等范畴,这是抽象的形而上学。”[4-p179]由是观之 ,本体论内涵大约包含:(1) 最普遍、最抽象 ; (2) 最广泛 ———包括一切是者 ,实际存在的、不存在的、观念性存在的 ; (3) 最高———它包括存在 ,比存在更广更高 ,因此没有比它更多更高的概念 ,是不可定义的。

任何哲学都应该有“本体论的承诺”,据此我们肯定马克思主义拥有本体论。但从本体论内涵中,实践作为逻辑演绎的本体论,在区分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是重要的界碑。但是这一点只能在唯物史观中能够得以确认。而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不能够作为作为本体论,这不符合本体论的真正内涵。实践只是一种活动,只能是分有“是”。实践所指向的必然是有一个前提性对象。实践只能具有功能性的作用。其实在《辩护》一文中指认的“自然界仅仅是“用”的规定,而非“体”的规定。正好说反了。实践才是这样一种“用”而非“体”。

二、实践在何种领域内能够成为“本体”

《辩护》一文首先借助海德格尔对在者的分析,指出:“与此相类似,实践对“在者”的开启这一事实的独一无二性,也使它唯一地有资格成为本体的规定。”正是在这样这一种“学术资源”支撑下,何先生认为“实践首先是一个经验事实,这也是人们对于实践的日常看法。但实践又不仅仅如此,因为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经验事实。”,“当实践被作为一个一般的经验事实加以确认时,其本体论涵义恰恰因此而被幽闭了”。“实践区别于其它全部检验实施的独特性在于他同时还能够而且必须在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意义上被领会,即它是向未来敞开着的可能性”。“对实践作为经验事实之独特性的领会,有赖于对另一种经验事实的确认,这就是实践对“现存感性世界”的开启”。

在实践对于感性世界的作用的分析,引入这样一种生成论的思维表面上看是克服了以往“实践本体论”一些缺陷,增强了实践成为唯物史观的基础与逻辑起点上的说服力。实际上“物质本体论”在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成和发展的基础 ,是社会结构生成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力这一点上从来没有与“实践本体论”发生真正的分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的初步阐述中:“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5-p78-79]“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5-p192]在这之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已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这之后 ,即在马克思逝世之后的 1890 年 ,恩格斯仍然指出 :“根据唯物史观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6-p695]故此,我们说“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在这一点是一致的。《辩护》一文找到这样一种实践的开启性来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我们认为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实践是唯物史观的基础或者说是本体。这一点是对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里为了针对何先生的“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有时也指马克思哲学)的内容难道仅仅只有唯物史观?哲学史告诉我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得以创立本身就是以他们的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为逻辑前提的,我们称之为“物质本体论”。唯物史观之所以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就是因为他们发现并揭示了作为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之基础的“实践”的物质性质。同样如上述引文中所指认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地以“物质实践”的历史观与唯心主义的“观念”历史观相对立。用“物质”规定“实践”,就是告诉我们,“物质”是“实践”中的更为深刻更为普遍的本质,“实践”是“物质”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态。此外,他们处处以“物质活动”、“物质行动”、“物质生活过程”、“物质交往”等提法,揭示了实践活动、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存在等的物质性;揭示了“物质前提”对于人和人的实践活动、人的思维和意识的制约性。而且当他们讲到物质“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的时候,也没有忘记提醒我们说:“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5-p77]实践是“感性世界”的基础,不是整个世界的基础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证。恩格斯曾经指出 :“自从历史也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以后 ,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指‘唯物主义历史观’———引者) 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 [6-p228]又说 :“新的学派 (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者) 特出的地方 ,只是在于这里第一次真正严肃地对待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把这世界观彻底地 (至少在主要特征上) 运用到所研究的一切知识领域里去了。” [6-p32]这里我们看到唯物史观只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于社会历史现象的科学“解释”,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在社会领域的“彻底运用”。因而把“实践本体论”说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范式明显是“越位”。

恩格斯后来在《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中,又补充了马克思当初没有全面阐述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这就是说,物质是整个世界统一的基础,是世界的真正的本质。同时又阐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既肯定了“思维和意识”“都是人脑的产物”,“归根到底亦即自然界的产物”,是“对我们所处的世界体系”“的思想映象”。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还对“物质”范畴作了科学的规定,他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这样的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我们注意到 ,恩格斯在这里从内涵和外延上同时对“物质”范畴作了规定:在内涵上,“物质”概括的是所有特殊物质形态的“共同的属性”;在外延上,“物质”是“各种物的总和”,即一切具体物质的总和。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里,恩格斯不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变革关系,而且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最重大的基本问题 ,就是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精神对物质的关系问题。并揭示了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二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可见,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的本原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恩格斯还对于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实践标准问题作了深入的论证。

以上我们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著作的实证材料为根据,论证了唯物史观的物质世界观逻辑前提,论证了恩格斯对于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世界发展普遍规律的全面揭示。由此,我们不能不得出结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的学说)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接着《辩护》一文写道:“这不禁让人想起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过的意思:“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是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做理论的任务”这里我想问何先生物质本体论者有否认过实践的作用吗?实践的重要作用能是它作为本体论的直接根据吗?”后面作者接着指明“由于没有确立实践这一原初基础,费尔巴哈未能真正从根本上克服二元论的陷阱。”以及又很繁琐的把早已很清楚的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中的意义(“哲学的视野与立场”)叙述了一遍。我们认为这些变革中的重要意义并不能构成实践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的硬性根据。

三、“自在世界”前提性、优先性以及意义

“拒绝对马克思哲学做出实践本体论解释的最强硬的根据之一,莫过于马克思自己的两种说法:一是自然界的条件性,二是自然界的优先性。”然后,何先生发问道:“但是,能够据此把自然界或自然界物质作为本体论基础加以确定吗?”

接着《辩护》一文,着重辨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两句“物质本体论”的重要文本依据。他这样分析“马克思写道:“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全集3-269)””这“主要基于两点理由:一是”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二是“在更狭隘的意义上”,自然界还“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手段。显然,在这里,自然界是在“条件”和“手段”的意义上被肯定的。许多人拿这句话作为马克思是一位物质本体论者得论据,是缺乏依据。自然界固有是人们的活动赖以进行的“前提”,但不能因此就把它作为的活动的“理由”加以确认,”更不能以此为根据进而把自然界作为本体论范畴加以确认。否则就混淆了前提与理由的区别”。

“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指的是什么呢?“从马克思的特定语境看,它应该是时间意义上的。不能忘记的是,马克思整段话的基本命题是批判费尔巴哈的“自然科学的直观”的。这种直观的逻辑预设就是先行地肯定那种与人的存在或活动无关的自然界的优先性。因此,虽然马克思重申了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但绝不是在哲学意义上说的。”“在哲学意义上,这样的“自然界”当然也是“无”。

那么“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对人没有意义吗?“实践本体论”论者用以证明“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对人是“无”,对人没有意义的“根据”,是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 —哲学手稿》中的一句话:“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 ,对人说来也是无。”马克思的这句话实际上只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只是对于黑格尔的抽象的“自然界”的否定。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自然界”,是由所谓离开现实人而独立存在的抽象的“绝对理念”“异化”而来的实为“思想物”的因而同样是抽象的“自然界”。就在上引马克思的这句话之后,马克思紧接着说:“正像自然界[ 先前 ]被思维者 (指黑格尔 ———引者)禁锢在他的绝对理念、思想物这种对他本身说来也是隐秘的和不可思议的形式中一样。现在,当他把自然界从自身释放出去时,他实际上从自身释放出去的只是这个抽象的自然界,只是名为自然界的思想物”。显然,这种抽象的实为思想物的“自然界”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当然对于现实的人说来“也是无”。马克思之所以在这里用一个“也”字,是因为在马克思看来,由黑格尔虚构的抽象的“绝对理念”是无,那么由“绝对理念”“释放出来”的抽象的“自然界”当然也是无。显然易见,马克思并不是说“感性世界”或人的实践范围之外的天然自然界对人来说是无、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实践本体论”论者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的理解,是不合实意的曲解。任何想引用马克思“这句话”的人,只要认真阅读这句话的上下文,都能得出这个结论。但令人费解的是,对马克思的这句话,在中国哲学界的论争中,至今仍然被“实践本体论”者加以歪曲,以此把“非人化自然界”说成是对人没有意义的,甚至否定“非人化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这只能说明“曲解”者缺乏科学的研究态度。那么我们可以轻率地说“‘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对人没有意义”吗?唯物辩证法的回答只能是否定的。恩格斯指出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 ,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 ,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 [7-p359]正是无限宇宙中的各种物质力量和以人化自然界为基础的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整个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形成了世界之局部领域发展的特殊规律。在这个由感性世界 (包括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 和天然自然界有机联系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现实的世界体系中 ,我们不能否定任何一个部分对于其他部分的作用和意义 ,既不能否认人类的实践活动对于改变天然自然界面貌的作用和意义 ,也不能否认天然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和意义。企图人为地阻隔或否认无限的天然自然界 (非人化自然界) 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只能是一相情愿的幻想。

我们要说天然自然界对于人类来讲是有意义的。其一 ,天然自然界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会发生有利的或有害的影响 ,对人类具有正价值或反价值。天然自然界即自在自然界的“盲目必然性”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灾难。例如印尼海啸的发生、人类对绝症的素手无策。其二 ,无限的天然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无限广阔的拓展空间和不竭的自然资源。如果人类的意义仅仅限定在实践开辟的这样一个世界,试问你从何处开辟?如果只在这样一个“实践的世界”那如何拓展?人类还要不要发展?

认为“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对人是无,对人没有意义”,因而应当排除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之外 ,这种观点理论上是矛盾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这种观点把本来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感性世界”与“感性世界”之外的天然自然界人为地割裂开来,这是思维方法上的孤立性、片面性 ,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我们发现《辩护》一文中,引用了大量早年马克思的著作来理解马克思本体论问题。我们知道马克思一生哲学向度逻辑进路中有一个“哲学时期”、“否定哲学时期”。1如果把视角仅仅限于他的“哲学时期”而不能以整体的视角兼顾考察那样一个否定旧哲学的时期,势必就会得出了那样一种“实践本体论”这样一种哲学本体论范式。原因是在早期是马克思思想极具嬗变的时期,他脱离旧哲学领地的一个重要界碑就是实践。这一点何先生在文中对于实践的一些重要意义的分析,我们认为是事实。但是到了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并没有仅仅把视角局限在“实践本体”,而是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不只是实践活动所涉及的“感性世界”。

经院哲学家通常由于兴趣或种种原因而专攻研究本体论或仅限于研究认识论、历史观,抑或如海德格尔那样去诠释“此在”等。但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人类解放为旨归,故而以整个世界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必须研究世界、社会和人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这是由他们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历史任务决定的。无产阶级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是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是解放全人类,最终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实现其历史使命的思想导师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当然就负有为无产阶级揭示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的历史责任,负有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历史责任。恩格斯明确地说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他说“现代唯物主义,……不是单纯地恢复旧唯物主义,而是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这两千年的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这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 ,而只是世界观 ,它不应当在某种特殊的科学的科学中 ,而应当在各种现实的科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出来。” [7-p481]恩格斯在这里告诉我们 ,“现代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世界观”,她既不同于旧唯物主义 ,也不同于那种包罗万象的作为“特殊的科学的科学”的哲学。恩格斯又说:“一般世界观”“是以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一定理解为基础”。[6-p235]这就是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般世界观”,她必须对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做出回答 ,而这就是立足于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

实践必须以自然物质为前提,如果否定了实践的客观根据,唯心主义大门便得以敞开。在哲学史上,黑格尔的哲学实践观、实用主义实践观、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一元论哲学观,实际上都是一种主观对于实践的肆意解释而已。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坚持“物质本体论”,在这样一个前提性基础上,再来探讨与张扬实践的重要作用便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一个再证实》.[j]《学习与探索》2007.(2)

[2]王太庆.《我们怎样认识西方人》.[j]《学人》1993.(4)

[3]外国哲学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7篇:物质文明意义范文

关键词:东西文明观;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174-02

一、三大思潮代表人物之东西文明观

1.梁漱溟的东西文明观

梁漱溟先生是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他的东西文明观是“东方精神文明、西方物质文明”,认为中国文明在根本上高于西方文明,中国缺少的是物质文明,应效仿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但中国在精神方面则远胜于西方,要保存和发扬中国的精神文明。在他看来,西方文化的成就是在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中国文化的成就则在于解决人与人关系的问题上。他认为西方文明在精神上存在很大缺陷,它的文明仅限于物质的文明。虽然西方人的理智活动很旺盛,开创了科学哲学,掌握的知识、思想数量以及深奥、精细的程度都远超于其他民族,但过度的追求使他们“精神上也因此受了伤,生活上吃了苦”[1]。

2.胡适的东西文明观

胡适先生作为自由主义思潮的典型代表人物,他指摘东方文明,颂扬西方文明,认为东西文化的区别是人力车与摩托车文明的不同,而非精神与物质的不同。他认为东方文明建立在人力上,而西方文明则建立在机械上,人力车代表东方文明,摩托车代表西方文明,东西方文明的界线只是人力车文明与摩托车文明的界线。摩托车代表人类的思想智慧和西方精神文明的发达,从而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先进,并为精神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他由物质文明的差距,揭示了东方文化的落后,并推及了精神方面,强调了物质差距所隐含的精神方面的差别,实际上也暗指了东西方精神文明的差距。

同时,又从思想观念的角度分析了形成东西方物质文明差距的原因,即西方近代文明充分承认物质享受的重要性与合理性,所以开发和奖励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求艺术之高雅、社会之安定、政治之清明等。相反,东方人则轻视人类的基本欲望,提倡“乐天”、“安命”、“安贫”、“知足”的人生理念,从而“必至于养成懒惰的社会,多数人不肯努力以求人生基本欲望的满足,也就不肯进一步以求心灵上与精神上的发展了。”[2]因此,在胡先生眼中,西洋近代文明不是唯物的,是精神的、理想主义的。

3.的东西文明观

先生是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认为东方文明是静的文明,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东方文明之特质,全为静的;西方文明之特质,全为动的。”[3]针对东西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差异的表现,认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溯诸人类生活史,而求其原因,殆可谓基于自然之影响”[4]。他认为东西方文明的区别是自然的与人为的、消极的与积极的、依赖的与独立的、安息的与战争的、苟安的与突进的。从生产方式的角度分析,认为东方的南道民族与西方的北道民族是定住与移住的区别。生产方式进而影响社会组织形式的不同,它们共同构成了东西文明的差异,即静的东方文明与动的西方文明。在他看来,东西方文明各具优势,既不过度颂扬,也不强烈抨击,而是提出第三文明观即社会主义文明观。目的是洋为中用,即通过走马克思主义道路,引用西方文明来优化东方文明。

二、三大思潮代表人物的东西文明观比较

1.基于人生观、世界观的东西文明观比较

人生观的不同决定三人西方文化观的差异。梁漱溟先生站在人类和社会的高度上,是一种文化的人生观。他从意欲出发,根据意欲的不同取向,将中国、西方、印度文化分为代表人类文化三种“路向”的文化类型。认为东方文化是意欲调和、持中的精神,西方文化是意欲向前的精神,印度文化是意欲反身向后的精神。

同梁先生站在人类和社会高度上的人生观相比,胡适先生的人生观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认为只有努力现在,发展个人,追求真理与科学,摆脱宗教的束缚,才能真正建立物质和精神兼备的优秀的东方文明。他推崇美国、法国的资本主义文明,主张“往西去”,强烈地反对国粹派、东方文化派,强调中国要向西方学习。同时,针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强调中国应该以西方资本主义为学习目标。

相对于梁漱溟先生的宏观的、文化的、社会的人生观和胡适先生反对束缚、追求自由的个人主义人生观,先生的人生观更加积极乐观,是一种努力奋斗的、自强不息的、没烦忧和恐怖的人生观,又叫“青春的人生观”和“今的人生观”。在东西文明的比较中,先生全面肯定了西方文化的先进,揭示了东洋文明的各种弊端,如惰性太重、厌世、不尊重人权等。从客观辩证的角度指出东方文明的弊端,并对其积极的一面给予肯定,指出中国古代文明曾对于世界文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现在应对世界做出第二次贡献,即“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3]

梁漱溟先生和胡适先生在东西方文明的选择上都偏向一方,一个站在文化人生观的角度,崇尚中国传统文化,坚持“往东走”。而另外一个则受个人主义人生观的影响,颂扬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主张“往西去”。与二人相比,先生的人生观更加积极乐观,从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角度分析东西方文明,指出二者各自的优势与缺陷,提出第三文明观,即以当时俄罗斯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观,运用西方文明来优化东方文明。

2.基于东西方文化观的比较

三大文化思潮在东西文化路向的选择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以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为代表的梁漱溟先生,其东西文明观来源于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针对中国文化路向的选择问题,他果断地站在了东方文化的行列里,拥护中国文明、世代相传的礼教以及伦理和思想,坚持“往东走”。而受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熏陶的自由主义思潮代表人物胡适先生则义无反顾地站在西方文化的行列中,高度颂扬西方文化,抨击东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的东西方文化观与二人各不相同,提出了“第三文明观”,肯定东方文化的价值,指出西方文化的不完美,选择站在社会主义文明观的队伍中。

梁漱溟先生对中国文化充满了自信与热情,坚持东方文化且承认其存在的不足,肯定西方文化在政治民主和自然科学中取得的成就,认为中国学习西方的重点应该在于弥补没有完成的文化路向的学问,中国未来文化的发展势必要解决人对物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学习西方的制度。但同时也必须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转向第二问题的处境和要求,因此必须协调和改变能够决定文化因素的人生观,将人生观由西方式转为中国式。重点指出中国文化的根本出路不全在于学习西方文化,而应该吸收自身传统文化的精神,走适合自己境遇的人生道路。在他看来,儒家的生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西方文明过于物质化,只有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儒家的生命文化,才能发展东方文明。

胡适先生颂扬西方文化,抨击东方文化。认为东方文化不如西方文化,因此才导致东西方“人力车与摩托车”的文明程度的差距,主张“向西走”,学习美国、法国的资本主义文明。但他却不是真正的全盘西化,因为他一边全面抨击传统文化,一边又赞扬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其真正的意图实质上在于肯定和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好的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大力学习西方优秀文化,借鉴西方的文明来优化东方文明。

认为东方文化总体上落后于西方文化,但东西文化都各有所长。针对中国文化出路的问题,认为有全面输入西洋文明的必要,应大力汲取西洋文明的特长。但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来看,认为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都是推动世界进步的机轴,世界未来文明应当是东西文明的融合体。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他指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第三文明观”,即以当时俄罗斯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观。

三、三大思潮代表人物东西文明观的共性

尽管三人对东西文明的认识都各执己见,互不退让,但他们在东西文明的态度上有一个共性,即都承认东方文明在某些方面落后于西方文明,肯定西方文化在自然科学和政治民主领域取得的成功,肯定西方发达的物质文明,肯定和坚持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优秀成果来发展和优化东方文明,并致力于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寻找新的出路。

先生对东西文明的认识同梁漱溟先生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承认西方文明的物质化。梁漱溟先生认为东方文明是精神的,西方文明是物质的,先生则说东洋文明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

胡适先生虽然不赞成梁漱溟先生的文化主张,但是在某些根本问题上,又与其有着类似的思想。例如针对东西文化差异本质问题,二人都列举东西文明的种种差别,东方人鄙视物质享受、西方人追求物质享受,东方人懒于求知、西方人热心探求真理等等。

一战后,先生认识到资本主义文明的“堕落”,将希望寄托于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胡适先生主张“往西去”,推崇美国、法国的资本主义文明,但对苏联的政治表示过好感,称赞其是一个“有理想、有计划、有方法的大政治试验”。

由此可见,尽管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思潮各有信仰,对东西文明的观点也各不相同,差异很大。但都有一个共性,即都致力于发展东方文明,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寻找一个更好的出路,使中国在近现代化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胡适.胡适文存[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第8篇:物质文明意义范文

关键词:价值;社会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参照系

一、价值体系及其意义

(一)价值的产生

人类社会的价值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而且在阶段性历史中,价值的内涵意义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谈及社会历史阶段的划分时,我暂时使用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所持有的观点,所谓暂时是指在这里将我自己有关社会历史阶段划分的主张暂略。)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最高的价值追求是求生存,众所周知这是因为受到生存环境和物质文明水平的局限,人类生存的现状――采集野果和狩猎动物,使得他们对价值内涵的认知是很粗浅的,而且完全是外在的。换句话说,他们只能认知某些物质的部分价值,即能使用或者能食用,诸如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知道石器可以做工具,野生动物可以食用,树木上的果实可以充饥等等。随着人类生存经验的世代积累和相传,他们对物质价值的认知逐渐由单一转向多层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开发出物质本身多样的使用价值。例如,野生动物除了食用以外,兽皮还能包裹身体用于取暖,兽骨可以磨制成针,甚至可以用来做装饰品。在这个过程中,生存的最高价值已经得以实现和满足。进入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对价值认知的质的飞跃在于火的发现和使用。火的使用是文明产生的一个标志,它的意义在于人类从此可以摆脱对外在物质价值的被动接受状态,进入主动掌控某些物质价值的新时代。历史上把这个阶段称为“青铜时代”。火的文明意义在于,首先它改造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即由逐水草而居的被动局面转而成为有选择性的建造家园;其次它拓展开发了人类的多方面能力,将生存的意义由活着转而变为在实践中创造生活;再次,它改变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由被自然选择的物种而转变成选择自然的物种,更重要的是,人类不但适应了自然,而且还由此开始了创造“第二自然”(即人造的自然)的伟大奇迹。

人类在进入了“青铜时代”后,真正的价值观才开始形成。抽离价值形成的历史过程,从价值构成的元素来看,它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价值构成的客观元素来看,物质的价值在人类的价值观中是被转化了的事物,它原有的特性在注入了人类的转化过程之后才产生价值,同样是石块――如那些参与修建长城的石块,它们要不是存在于那长长的城墙之中,它们的价值就不会被认可。衡量客观物质元素价值的标准取决于物质的特性和人的主观需求的结合度,两者之间的结合度愈大,它的价值取向值就愈大。第二,从价值构成的主观元素来看,它的意义产生于在将主体主观意志与客观物质的特性相结合的同时,主观意志通过客观物质的特性得以升发,例如,陶器的制造就是典型的例子,在青铜器产生之前,全人类都经历过制陶业的历史过程,它是青铜冶炼技术得以产生的前提,人们将黏土按照需求制出形状,再将其用火烧炼成坚硬的陶器:陶罐或陶盆,有些陶器上还绘有图案。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将自我的需求和主观能力(技术的应用)、心理动机和审美意识全部灌注在一起,主体的主观价值就消解在制成的陶器之中,并通过客观物质特性的转化而同时得以转化。第三,从价值构成的形式来看,早期价值构成的表现形式是比较单一的,一是改变或转化物质的形式,如石器时期的工具;二是改变原物质特质创造新形式,如陶器制造;三是创造新物质及形式,如青铜器制造;四是创造新形式,如青铜器和陶器上的图案及文字。尽管这些形式层次简单,但它们已经完成了价值存在的意义,即它们为价值提供了表达的状态和依存的栖息地,使得人们可以将主客观的价值存在通过这些形式的转化,得以体现和保留,构成直观的价值形态。第四,从价值构成的内容来看,早期的价值内涵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层次:

1.物质价值的原生态,即是指物质自身具有的客观特性被人类接纳于价值体系之中,如石器工具的质地所产生的使用价值;2、物质价值的符号形态,即是指物质的价值被赋予主观意念,如古代的图腾崇拜祭祀活动和兽头图腾,它们的价值是在实践的动态过程之中体现出符号的意味,并保留了价值内涵的鲜活和生动;3、物质价值的象征形态,即是指物质价值中包含了超越其特性本身的价值意义,它来自于人们将约定俗成的共识和“集体潜意识”“置放”在某些客观物体中。例如祭祀用的一些青铜器被当作神器,供奉的偶像被当作神明等;4、主观价值的形态化,即是指人们的需求、心理欲望、能力意志等通^外在的形态传达出来,一方面是物化的形态,如劳动创造物;另一方面是动态行为,如祭祀和歌舞;还有一方面是符号表呈,如岩画和图案等;5、主观价值的抽象化,即是指人们将存在于世的经验、智慧和思想观念等那些已经提炼成为价值的价值,用一种极为简约的抽象方式来表达,例如契形文字和《周易》中的卦爻等。在这五类价值内涵层次里,已将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构成以单向的形式作了完整的集合。

(二)价值体系的构成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无论是价值的形式、价值的内涵、还是价值的构成都不是简单的事物,它们之间交互作用和影响产生的综合效应在之后历史的发展中,更加复杂和多样化。为了能够在理论上明确价值的意义,首先需要在理论上为它建立一个系统模型,以便统筹它的价值关系之间的逻辑要义。价值体系系统地构建需要把握价值的本质属性。价值的本质构成有三个要素:价值内涵、价值形式、价值构成方法。也就是说,某一价值与另一价值之间质的区别是由这三个方面来决定的;反之,这三个方面以不同差别作用于某一价值,就会改变该价值的本质。例如,石器、陶器、青铜器三者之间价值的差异,实质上来自于其价值内涵、价值形式、价值构成的差异。从价值内涵的角度来看,青铜器包容了陶器和石器的内涵共性;从价值形式上来看,青铜器汇集了陶器和石器的形式特征;从价值构成方法来看,青铜器综合了陶器和石器制造的技术手段――所以,它们之间价值的差异就是变动于价值本质构成的三要素的差异之中。所以价值的本质属性就是:以某种方式将主体的主观意愿与需求同事物的特性相结合,并统一呈现在特定的形式(或符号)中而成为某种客观存在。

价值构成是价值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它也一样有自己的内涵和表达形式,它也一样是随同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获得内在和外在的丰富的。价值构成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实物实践,马克思称之为“物质生产”,即是运用技术通过对物质的加工改造创造(生产)出新的事物,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多重的价值满足。第二种类型是事务实践,通常称之为文化活动。事务实践作为价值产生的另一方式有着自身鲜明的特征,其价值结果也与前者大有不同。由于事务实践是一次性完成价值构成的,所以其价值显现也有即时性,并且其价值结果也随着实践过程的完成而结束使命,价值的享有体现出鲜明的既得性和短暂性。例如聚众的集体活动,祭祀或舞蹈等。需要指出的是,这类活动的价值虽然在行为完成后就解体了,但是它的价值意义却能够波及到活动参与者的内心感受中,并且不因活动的停止而消失,这是价值的传播效应。第三种类型是精神实践,马克思称之为“精神生产”,即是以现象和符号形式为前提进行的再生产(再创造)活动,这类实践所产生的价值成果往往是包含丰富内涵的符号形式,较之前两者它有三个方面的优越性:一是其价值内涵的多重性远胜于物质生产和事务活动,二是在价值形式上表现的更为简明和抽象,甚至完全脱离了具体的实物和事务,三是在价值构成的技术与手段上也更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不受时间空间和物质条件的限制。从价值构成方式的三个大类中,可以找到建树价值体系系统的三个立足点,并由此可推导出它们之间彼此亲密的逻辑联系。

价值体系系统的建立模型概述纵向分为四个阶梯,横向分为十二个子系统:第一阶梯是自然物质价值系统,第二阶梯是主观与客观结合的价值系统,第三个阶梯是主观实践价值系统,第四个阶梯是主观符号形式价值系统,这四个阶梯系统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它的实质是描述了价值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的结果。横向的十二个子系统是指这四个阶梯在横截面上的组构关系,由于每一阶梯都有价值构成、价值内涵、价值形式三个方面,但在横截面中它们又是彼此相连,交互影响的,因此构成价值体系中的交流关系、互与关系、对照关系、以及反衬关系等等,使得价值体系的存在充满活力。

二、价值存在与社会存在

(一)价值存在的意义

r值存在是一种完整意义的社会存在。价值存在首先是人类生活实践的结晶,它成为一种存在度过了漫长的历史积淀,它的内涵广度几乎囊括了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所有方方面面。第一,价值存在的本体意义在于它将人类存在与人类文明的衔接,人类在早期追求生存价值的历程中,启动了文明创造的机关,由最初的物质的价值追求到物质意义的追求,从客观的价值约束到主观的价值突破,从具象的价值形态到抽象的价值符号,从有形的价值创造到无形的价值提炼――价值存在的历史也书写了人类文明的历史,并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一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价值观引导了人类历史的正确目标。第二,价值存在的实践意义在于它不但改造了历史和自然,更重要的是它改造了人类自身。人类原本是由自然界通过物竞天择遗存下的某种野生动物,人类进化的速度来自于生命主观意志的驱使力,也就是说,在动物的世界里人类是最能够驱使自我生命意志达成目标的生物,这种意志驱使结束了他们的原始动物性,在气候恶化的长途迁徙中,生命本能和主观意志的完美协调,使人类的祖先率先进入了价值存在的选择中,从天择变成了自择,完成了人类自身历史性的变革。由于价值存在关联着人类进化的历史,所以它塑造了人类的社会属性,人类通过生存实践完成了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双重属性的过度。第三,价值存在的创造意义在于给人类的生存提供目标,使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明确的目的。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是盲目的,更不是无序混乱的,彷佛冥冥之中拥有上帝之手在牵引。其实这只上帝之手就是人类自身对秩序和规则的价值追求的体现。秩序和规则的价值源于自然界的固有逻辑,人类在与自然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并逐渐掌握了自然界的秩序与规则的某些奥秘,并且将其转化为一种实践中的价值追求,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炼出秩序与规则符号,例如时间符号、音阶符号、节奏符号等等。因此价值存在的创造意义直接繁荣了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使人类与自然的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交融状态。第四,价值存在的美学意义在于它提升了人类生存的品质与品格,将人类的生物本能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性,使得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和文明开发都具有审美的色彩。价值的审美是价值存在中较为高端的特性,一般意义的价值追求用度,是物质的刻度;价值审美是追求精神满足,实现的是心灵的自由,并带有个性化的自度,就是说自我规定心灵满足的尺度。所以价值的审美意义是对人类内在尺度的开发,对人类心灵和精神的疏导,与此同时它又是以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形式――艺术作为其外在形态的,这一独特形式的选择又恰好与人类的自然本性融合的丝丝入扣,因此,通过作用于人类的自然本性而引导人类的审美品格是价值存在的审美意义的重要垂范。第五,价值存在的历史意义一方面是指人类社会物质经验和精神经验的积累,这种积累不但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指明方向,同它自身也构造了另一种历史,即文明的历史。文明历史的发展壮大无一不是基于之前的价值存在体系所提供的范本,只不过是做了某些加工和改造,在某些层面上进行了价值内涵、价值构成或价值形式的翻新。另一方面价值存在的历史意义,是培育了人类链接价值历史的使命感,即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和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延续价值存在体系的功能,并营造新的价值意义。第六,价值存在的哲学意义在于价值存在体系不断的自我生成,所谓自我生成是指价值一旦成为独立存在的事物,就会沿着它自有的秩序不断伸延和不断自我完善,形成自在自为的特性,它虽然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意志世界而得到呈现,但是价值存在的规则在确立之后则要求主客观世界都遵循它的律例,从而形成某些规定性的普世价值,如若人类价值的追求偏离了这些既定的普世价值,就会被历史和文明所淘汰,所以,价值存在的哲学意义对人社会的发展和完善是中起着灯塔般的引航作用的。

(二)价值与社会存在

人类的存在方式有三种状态:一种是自然历史或者称生物历史,一种是价值历史或称社会历史,一种是精神历史或称符号历史,这三种状态综合交汇起来就是人类文明的历史,也就是人类的存在。在第一个层面里,即人的自然本性拓展中,人类将主观自我意志与其生命本能欲求的协调达到了极致,这样的协调带来了自然生命状态的改观,即人类可以将自我意志投诸于其他生物甚至其他物质之中,这在宇宙的物质交互作用中是唯一有此能量的生命现象。不仅如此,这样的协调还能让人类认知宇宙,学习模仿自然的状态及其法则,并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延伸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形成了彼此互动的良性循环。以第一个层面为前提,在第二个层面里人类在同自然宇宙的互动而渐渐形成产生了人的社会本性,人类社会本性的构成是由价值积淀而定性的,因为价值的根本意义对生命本体来说就是需求的满足,随着人的自然本性的繁衍和生发,人们的价值需求也变得多层次化和多样化;又由于人们自然本性的相通性和公约性,这些自我的价值需求逐渐成为约定俗成的范式,在一次次的实践中被当作经验规则传承和固定下来,又反过来成为约束人们行为和实践的模型,这样人类的社会属性通约就形成了。人类早期社会属性的建立如社会秩序、社会伦理、社会道德等等,就是以如此方式完成了它当初的意义和使命,如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时期过度的部落形态,就是将人类最初的价值选择如物种改良、管理机制的建立这两种既包含自然本性又包含社会本性的价值取向统一完成在一个过程里。人类社会价值的历史是始终走在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的高度统一的道路之上。综合前两个层面,在第三个层面里人类构筑精神符号的历史是源于追求价值存在的最大化。价值存在最大化是指价值作为一种存在的最高价值意义,也就是说,价值本身也有价值的高低之分,有些价值需求是低等级的,例如衣食住行的满足;有些价值需求是高等级的,例如对艺术和人文思想的渴望。而精神符号所构建的价值体系恰恰是提供对后者的满足,这一现象又与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价值判断相吻合。因为人类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是随着时间空间的发展而不断前行,并且以优胜劣汰的方式进行着双重本性的筛选,其上升的趋势就是人类对自身本性和外在世界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他们在进行价值抉择时自然而然地将高等级的价值目标设定为选择目标,来追求人生意义的价值最大化。不仅人类个体是如此,一个国家的追求、一个民族的追求、一段历史的追求最终都会如此。

人类的价值存在和社会存在即是同构的、又是同向度的,它实质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即价值存在可以转化为社会存在,而社会存在又可以转化为价值存在,两者不但互通有无还能为彼此提供构成元素,因此价值体系的建立及其好坏高低,决定着社会存在方式的建立及其好坏高低。人类价值体系的共性是满足全社会人们的共同需求,这一需求的满足不是个人实践所能完成的,它必须是以社会机构和公务机制的构成方式来实现。例如社会养老保险这一共有价值的实现,就必须通过社会公众共同认同的机构来统筹管理和操作执行,因此该社会机构能否有执行力,既取决于价值体系对于此类价值内涵与形式的规定性,也取决于社会需求的一方对执行机构的认同程度,这两者结合起来既解决了操作执行的模式,又达到在执行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反馈和监督。所以说社会存在方式的完善首先取决于价值体系的完善。社会存在方式的存在意义不仅是在于它框架的逻辑性和完备性,作为价值实现的途径更在于它的有效性。所谓逻辑性是指社会存在方式的框架模型具有自为的活力,即自我修复、自我改良缺陷的能力,同时它能运用强制的秩序规则达到自我目标的完成。社会存在方式框架的完备性是指它的系统的完善,即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和系统组织的各个环节以自觉自律的原则,无或缺地统合在一起,只有这样的系统才能在其运转过程中完成优化组合和优胜劣汰的调节功能。社会存在方式的有效性是将价值系统与存在方式系统交融的机制枢纽,这个枢纽的处置不利,整个价值体系的实现就会呈现负效应,它会出现两种质疑和叛逆,一种是对价值体系的质疑与叛逆,另一种是对存在方式的质疑与叛逆,所以妥善安置这个枢纽的意义十分重大,它最终决定着价值体系和存在方式之间能否实现良性的转化。

三、社会主义价值学说

(一)社会主义理论与价值学说

社会主义理论是站在以阶级利益为核心的价值立场上对社会存在方式进行解读的一种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的理论模式脱胎于一种完全平均主义的人类价值理念,即西方天赋人权思想在存在方式上的延伸,这是西方人文主义理想的实践尝试。马克思在他的有关社会主义理论模型的创建中,非常敏锐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升华了人文主义价值需求的历史语境。也就是说,他所提倡的不是泛人道主义的逻辑,而是将抽象的价值理想纳入社会实践的具体过程中,并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价值体系学说。第一,马克思从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环节入手,揭示了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秘密,发现了剩余价值――这个产生私有制社会存在方式的基因,从而也就指明了有史以来进入“阶级社会”时期阶级对立的根源。这个发现的意义在于,马克思指出了社会价值需求的不平等现象和其局限性,也就是一部分人的社会需求其实没有完全得到满足(被剥削阶级),而另一部分人(剥削阶级)的需求满足超越了社会平均值的价值分配,这种现象与西方一直倡导的人文主义理想“自由、平等、博爱”的语境相差甚远。这是马克思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模型、消除私有制社会存在方式的主要依据。第二,马克思依据他的哲学原理划分出社会存在方式,他引入了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新型理念,丰富了阶级这个概念的逻辑内涵。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应分为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而他所处的历史阶段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中期,马克思对当时社会价值分配的失衡十分不满,决意要以新的模型――社会主义来改变现实的状态。第三,为了将理论模型付诸价值实践,马克思提出了政党学说,即建立代表着本阶级利益的政党组织,来参与控制或者平衡社会价值分配的机制,当他的目的受到阻碍时,马克思提出了用暴力革命敌对的阶级,建立全新的政权――无产阶级,并消灭私有制,实现全社会价值的平均分配的理想。综前所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实质上是建立在社会价值分配原则的基础之上的,对价值系统机制存在的偏差进行主动的调节,并为了实现其目的建树了一系列的相关学说。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模型理论是自觉地将价值存在转化为社会存在的实践,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自然状态中,自觉地运用价值存在与社会存在的意义进行良性调节,这实质上是推动文明的前行,这也是人类自身的使命,马克思就是这样一位具有使命感的思想家和社会实践者。

(二)社会主义价值学说的意义

社会主义价值W说是从马克思社会主义模型理论中提炼出来的价值理念及价值体系,对于这两个概念的逻辑关系和内涵有必要分别解析一下。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包含着的逻辑上的四个层次:第一它是西方人权思想在新的历史语境下的延伸,具有鲜明的价值平均和人权平等的诉求;第二它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存在方式模型,包含着巨大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因此具有广阔的尝试空间和暗含着多重途经的可能;第三它具有积极的实践动机,是一个将价值存在与社会方式自觉进行转化的修正机制;第四它给了现阶段历史一个确定的目标,引导着整个社会价值取向,并决定着社会实践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的价值学说所包含的积极意义在于:第一,这套价值体系满足着全社会整体及个体的共同利益;第二,该价值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可以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品质的过程;第三,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因其先进的理念而拥有自我推动、自我前行的动量;第四,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因其确定的目的而成为具备自我检测、自我调节的自为系统。

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重建对现实所产生的影响意义深远。 中国接受社会主义模型理论既有难以融合的一面,又有相适应的一面。社会主义模型理论来自西方的人文主义理想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西方宗教精神的渗透,所以,它与我们中国传统的社会价值观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其一,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有着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积习下的价值理念,自给自足,重农轻商;再加上独特的地理环境,国人重封闭忌开放,习惯关起门来治理;此外传统社会的宗法家国模式使得各个层次的管理机构都重人情,不重人性,重关系不重观念――这些都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模型理论有着鲜明的冲突。所以,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模式是有缺陷的,这些缺陷来自于我们价值存在内涵的或缺,不但与马克思社会主义模型理论相差很大,甚至不如一些现行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模式。第二,中国经历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模式,它接受的是马克思的经济逻辑:一是建立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二是由政党统辖并管理这种经济逻辑,推行平均主义价值观;所以一方面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国有化改造,另一方面成立农村合作社,实行土地和农业生产国有化。但最为致命的一点是,社会主义完整的价值体系并没有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建立,政党的奋斗目标在阶段性结束之后陷入了迷茫,作为政党的主席面对这个庞大的组织体系总要有所作为,所以他将政党已经结束的使命派作新任务――继续阶级斗争。建国后一系列的阶级斗争将本来就不够完善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彻底摧毁,之后就是这样的局面。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把治理国家的重心依旧是放在经济逻辑的调整上,他倡导更为直接地遵循商业文明的发展规律,排除了机械运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治国的手段,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复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二个阶段依然存在着价值体系缺失的问题,改革开放纳入了西方的现代文化与新型价值观,但是由于它们与中国很多古老的传统价值观念有差距,所以就出现了夹生的状态:一方面是传统文明在现代语境下的急剧萎缩,另一方面是西方当代文化的迅猛冲击,它们两者在很多方面又难以交融,所以造成目前中国再度陷入社会价值体系的混乱与失衡状态,因此重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就是一个核心重任。在中国重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在世界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实践,因为只有中国目前还是具有标本意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它的尝试对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都有推进意义。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及其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确立是同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方式密切相连的,简要归纳一下即是:社会主义理论模型的五个层次正与社会主义价值核心的五种内涵相对应,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方式是完全可以转化为社会主义价值存在的。第一,社会主义存在的最高目标是“共产主义”,这是一个人人都获得身心自由平等的、完全能够行使自我意志的、自愿参与社会劳动与甘心奉献的、将自我价值满足方式与全社会价值满足方式相统一的、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高度圆满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完美和谐的理想世界。归纳起来这是一个人与自我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四个层面都高度协调统一的美好目标。第二,社会主义社会实践目标的原则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保证满足最高社会目标的制度体制,使得各项指标能够在机制的掌控和调节下趋向相同的价值目标,并在战略上和战术上保证既定价值目标的有效实施。第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践过程是以运营高品质的民生社会为基础,不断满足整个社会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日益提升的价值需求,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改造价值需求的品质,使整个社会存在与百姓众生价值品质的提升实现同步迈进。第四,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实践的手段是通过不断强化高等级的价值需求,来带动整个社会存在内涵的品格进步,改良社会存在方式的不良并补足或缺,协助推动民生运营品质的提升。第五,社会主义社会价值的彻底实现还有赖于建立、并不断地修复和维护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各个内涵之间的逻辑渠道,使得以上四个环节在实践过程中不会出现脱节现象或者逻辑上的背离,以保证整个价值体系在实践过程中的系统运作的顺利和安全。因此社会主义价值的核心内涵就是从以上五个层面提炼归纳出来的。

目标圆满: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最高目的得以实现。(社会理想)

制度完善:与社会主义最高目标相匹配,互为依存。(国家政权)

改良民生:提倡民生运营的改良与机制品质的提升。(社会经济)

文化立世:强化文化内涵的品格促进人文素质提高。(中国文化)

第9篇:物质文明意义范文

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政治制度方面,环境问题进入政治结构、法律体系,成为社会的中心议题之一,在物质形态方面,创造了新的物质形式,改造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如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在精神领域,创造生态文化形式,包括环境教育、环境科技、环境伦理,提高环保意识。

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形态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标尺。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内在地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