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文地质勘查范文

水文地质勘查精选(九篇)

水文地质勘查

第1篇:水文地质勘查范文

1.水文地质类型区概论

1.1涵义

水文地质类型区,划分不同区域的方式,主要是依据岩层下面地下水的含水层形成原因;地质地貌的特征;地下水的分布形态;岩石结构条件等。分布区域划分后,各个区域都是独立的,或者是具备相对独立性。

1.2区域划分原则

①类型区的划分,应该做到方便操作,分类命名简单,同时为水政管理服务的目的。②类型区的划分,应该结合地下水化学类型进行。同时也应考虑地形地貌;透水性能;埋藏条件;含水层的介质类型等等。③评价地下水资源,可以为类型区勘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④地质成因的分析,可以协助勘查水文地质的类型。

1.3水文地质类型特征

划分水文地质类型区,应结合自身特征进行。各个类型区的特征性都是比较明显的。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首先,可以分析周围的水文地质状况;地质的情况。其次,分析水流流动特点;地下水的流域面积。同时在分析的时候,应指出在自身空间的范围内,地下水径流、自我补给、存储与运动的方式。

2.水文地质勘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2.1保证水文地质测定参数的准确性

①采用几何法,测定地下水的流向。判定地下水的流向,就需要对孔内的水位进行测量。②地质勘查工作中,应该测定地下水的水位情况。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应该判定是多层含水层还是静止的水位。有针对性的进行区别对待。若是多层含水层,就需要采取隔离的措施进行测量;若是静止的水位,就需要在稳定的时间内进行测量。③压水试验应该与工程地质测绘、钻探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试验段的划分,应结合宕层的渗透特性进行。试验孔的确定,也要按照工程需要进行。试验的压力基数;最大压力;起始压力的确定,应依据实际需求确定。压力入水量、压力两者间的关系曲线应绘制及时。同时计算试段的透水率,最终确定p一Q曲线类型。

2.2深入研究水文地质问题

①地下水位情况。地下水位的分析,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别分析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补给关系;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地下水位的最高值;水位的变化趋势。若地下水位的升级变化较大,就会发生比较严重的地裂灾害。进而对建筑物产生严重的破坏,甚至造成建筑物损毁。水位的变化范围,若在压缩层的范围内,可能会导致地基强度降低。进而出现地基软化现象,最终导致建筑物变形或沉降。因此,应对地下水位的升降情况加以关注,避免对岩土工程产生影响与破坏。②含隔水层的情况。研究含水层的深度、厚度,以及含水层的实际分布情况。分析该区域的地下水赋存及渗透的影响;分析该区域的地层渗透系数;分析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情况等等。同时勘查两个水层的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水位以及流向。③自然地理条件。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所处水系;平原与高原等,都是地理自然条件分析中考虑的因素。④地质环境。分别从基底构造;底层宕性;新构造运动等几个方面,进行地质环境的分析。

3.水文地质的评价内容

近些年,建筑基础下沉、建筑开裂与渗漏的问题较多,分析其形成原因,多数与地下水的因素有关。地下水的合理评价,可以有效的防控建筑问题,保证建筑的质量,我们应关注地下水对于岩土工程的影响作用。

3.1不同的地下水条件下,其评价的重点内容也是不同的。首先,在地下水位以下进行坑基施工,需要进行富水性、渗透性试验。同时还需要评价降水形成的土体沉降等问题。其次,若存在承压含水层的情况,就要在基坑开挖后,评价承压水冲毁底板的可能性。第三,若地基基础压缩层中有粉土与松散的情况,就需要评价管涌、腐蚀情况的发生概率。第四,当建筑物施工项目以岩土体作为基础的情况,应重点评价水对岩土体崩解、软化的作用。

3.2水文地质勘查,首先,应分析对于建筑物的作用问题;分析水的自然情况。其次,应分析水在受到人类因素影响后的变化;第三,分析水对岩土体的具体作用方式。

3.3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对岩土结构的影响。我们在实际中,应分析、预测因岩土体质量问题,可能导致的危害。同时我们应该做到预防与防治并重。

3.4建筑的地基设计也与勘查工作息息相关。在进行勘查中,应将水文地质资料与地基设计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核。

4.结语

第2篇:水文地质勘查范文

关键词:地质勘查;水文地质;技术问题;工程

在地质勘察中,应用合理的水文地质技术对于推进勘察计划的顺利实施,具有得天独厚的重要意义。先进的水文地质技术是地质勘查工程开展的先决条件。我国的地质勘查行业发展至今,其中的水文地质相关技术问题已得到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相应的研发资金和科研流程都在顺利推进,这也表明了没有先进的水文地质技术做后盾,是很难提高地质勘查工程的效率的。然而从目前看来,我国的个别地质勘查工程对水文地质技术问题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很多工作没有切实落到实处。在地质勘察中,必须围绕工程的实际情况,认真核算从勘查场地中所获取到的数据,积极应用水文地质相关技术手段,让水文地质相关技术在地质勘察中得以大显身手,从而不断促进地质勘察质量的提高[1-3]。

1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重要性

水文地质相关技术是完成地质勘探施工的重要手段,在具体操作中会涉及到一些水文地质测绘方面的工作,其目的是勘测并确定较高深度的水文地质特点。在地质勘测工程的具体施工中,要依照施工场地的具体水文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地缘因素,谨慎选择勘探技术,从而明确地质勘查区域的水文地质特点。水文地质技术所涉及到的工作范围比较广泛:首先是关于地下水的种类和含水层的辐射区域;其次是地下水的静止高度和变化规律;再次是探究主客观因素对地下水位的制约作用。

2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相关技术

2.1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技术在地质勘察设计的初期应用的概率较大,测绘的大体范围涉及到勘察探测地下水的类别、规模并探究水循环体系,详细来看就包括在指定地质图的帮助下开展探测与核算工作。水文地质测绘技术发展至今,又引入了其他先进技术,如遥感影像技术等,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测绘效率和质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另外,水文地质测绘还受到季节的制约,通常在旱季开展溪沟探测工作,针对特殊井、泉的核查工作大多安排在降水较多的月份进行,以便于取得更为精确的地下水的宏观流动频率。

2.2钻孔透视仪测量岩溶

钻孔无线电波透视法,是根据无线电波传输的原理而研发出来的一种水文地质技术,现如今在地质勘探工作中也有了用武之地。隐藏在地表下的岩石实际上是有电磁波在流动的,其流动速度和透视长度均会因岩石的特质不同而有所变化。受到这一现象的启发,技术人员把无线电发射机放在一个钻孔内,在一定懂得范围外又设置一个钻孔并安置接收机,如此一来,只要无线电发射机有电波进行传播,接受机就能感知到讯号。

2.3物探技术

在水文地质的各项技术手段中,物探的技术含量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该技术主要用于探测岩溶萌发期的扩散范围、地下水的坐标、断裂含水层的坐标和咸水与淡水的交界处等内容。在地质勘查的具体工程施工中,通常不单一应用某种技术手段,而是根据需要适时地应用多种技术联合操作,从而不断提高水文地质勘察的实效性。从地质勘测的实践经验中可以看出,物探测井技术与钻探技术是一对很好默契的搭档,在具体操作中大可放心地把二者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不断提高明确水文地质特征的准确率。东方物探249队提前精细踏勘、优化设计,在实践中积极应用物探技术,特别是在井震联合项目施工中,考虑到英北三维工区海拔最高3400米,天气条件差,山地地势复杂,沙漠区沙层巨厚,车辆通行困难,施工队结合天气变化合理调整计划,见缝插针组织生产,将恶劣天气对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而这其中物探技术功不可没。

2.4钻探技术

从一定层面上来讲,钻探的垫脚石当属测绘与物探,接下来还要依靠钻孔技术来明确地质水文条件的详细数据。钻探技术的关键环节是勘探线与点的选择,一定要严谨科学,同时钻孔的构造同抽水实验以及成井不能有丝毫差异。如果想探测出边界的准确坐标和详细的特性,钻孔位置就要选在地下水层的边缘处。钻孔的位置要随着取水工程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降低探测费用,另一方面也便于把个别钻孔用来进行后期的开采使用。与其他发电方式相比,干热岩发电的单位成本低,而且基本不污染大气。但由于深处地下几千米,开采难度超过页岩气。江钻股份力克时艰,积极应用钻探技术,在青海省共和县地下2230米处勘查到了干热岩,温度达到153度,成为我国首次发现的可大规模利用干热岩资源。

2.5抽水测试

钻孔抽水试验作为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测试的一项核心技术,在开展探测地下水水量等方面的工作中功不可没,特别是在含水量较多的地层更是可以大显身手一番。然而即便如此,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关键环节需要进行特殊把控:在设计抽水试验孔的过程中要参照勘探孔的设计,二者的差异要尽可能地降到最低值;抽水井与生产井是一对“小伙伴”,在设计中要保持一致性;抽水的能力要以所预期的取水量当作执行依据;观测孔要辐射全部观测范围,以避免信息的局限性;抽水时间通常安排在旱季,以便于实现降深数值的提升、探究水位变化规律的精确,提升探测的科学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抽水试验的周期较长,通常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地质勘查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地质勘查行业中的水文地质技术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让水文地质相关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日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邦沛.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查相关问题进行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6,(21):134+136.

[2]王军.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查相关问题分析[J].门窗,2016,(04):227+229.

第3篇:水文地质勘查范文

【关键词】地质勘查;水文地质

前言

地质勘查是工程施工前的重要环节,通过地质勘查可以了解地质因素对工程的影响,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因为地质问题而导致的安全事故。而水文地质又是地质勘查中的重要内容,如果忽视水文地质勘查就是产生严重的后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在物质经济的巨大推动下,建筑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建筑施工项目的开发要对工程地质进行科学、严格的勘探,其中水文地质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为了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在工程地质勘探中,水文地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工程地质勘探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在工程地质勘探中忽略了水文地质因素,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主要来探讨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探的重要性影响。

1 水文地质在地质勘查中存在的必要性

水文地质就是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运动和各种变化现象,而水文地质问题就是在地质勘查中由于忽视了水文地质,而导致在工程施工中因为水文地质的因素而导致的各种施工问题和安全事故,水文地质问题严重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成本支出。

在工程地质勘探中,水文地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主要是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关系密切。工程地质岩土体的组成部分中包含着地下水,地下水又影响岩土体的结构,构成工程项目的基本环境,从而对工程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稳定性造成重要影响。由此可见,水文地质在工程项目勘探中作用明显,但是令我们担忧的是,实际的工程勘探往往忽略水文地质的因素,对复杂的水文特征没有进行必要的研究,容易导致地下水对工程岩土体造成危害,因此在工程勘探中加强研究水文地质问题,对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减少安全事故、提高工程质量,在进行地质勘查时要重视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勘察,并且对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作仔细的评价,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

2 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评级内容

基于水文地质对工程的影响,为避免因为地下水对工程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应该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有效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一是对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和作业进行评价,分析地下水可能会对工程所造成的各方面影响,并且对地下水对工程所在地的岩土质量所带来的危害进行预测;二是水文地质勘查应该与建筑工程的地基设计相结合,并且为地基设计提供相应的水文地质资料;三是对人工活动可能对地下水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人工活动对地下水周围岩土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四是对不同地下水条件下对工程的影响进行重点评价。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不同,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也就不同,比如以岩土为基础的工程,应该重点分析地下水对岩土的软化、膨胀等作用进行分析,如果在地下水以下进行坑基施工,那么就需要进行渗透性试验,并且对降水造成的土体沉降等现象对建筑物的影响进行评价。

3 地下水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变化主要是地下水的上升或者地下水下降,地下水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不规则的地下水变化会给岩土工程造成巨大的损失,地下水变化对岩土工程带来的危害主要是:

3.1 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受地质因素的变化,比如含水层结构,也包括水文气象因素,比如降水量的增多、气温的降低,同时也包括人为因素,人工进行灌溉、施工导致某一区域内的地下水上升。地下水上升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会导致建筑物腐蚀性增强;会引发一系列的地质灾害,比如斜坡、崩坍等;造成岩土结构松软、强度降低;建筑工程的地下室内淹。

3.2 地下水下降引发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降低是当前生态环境失衡最主要的表现现象之一,地下水下降主要是人类的无节制开采、乱修乱建而引发地下水失衡,比如人类大量抽取地下水、违规生态平衡修建水库导致下游地下水补给不足。地下水降低导致的工程危害是巨大的,其主要表现在:导致地裂、地面下沉、地下水枯竭、水质环境恶化等。

3.3 地下水频繁上升与下降引发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水位变化会导致岩土膨胀不均匀,而导致岩土变形,最终会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等危害,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4 针对重庆地区地质勘查中规避水文地质问题的具体对策

4.1 重视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勘察与研究

地质勘查是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只有通过科学的地质勘查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在施工期间发生安全事故,基于水文地质问题给工程所带来的严重危害性,在地质勘查中要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尤其是与岩土水文地质问题有关的要重点分析。首先在水文地质问题勘查中要勘查自然地理条件,尤其是对工程所在地区的水文特征和地形地貌进行分析,掌握其规律;其次对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组要包括地质构造、基底构造、新构造运动等等;最后对地下水位情况进行分析,掌握最近几年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并且对地下水的补给排泄等情况进行有效分析。

地下水位上升,是由于水量过多造成的,会对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侵蚀性影响,容易造成土壤的沼泽化,也会造成河岸河床抬高,尤其对位于沿海地区城市的建筑影响比较大,还有一可能造成海水倒灌的现象,特别是在山区较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水位下降主要是由于地下水被大量占用,造成地面沉降的一种现象。地下水下降多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人们过度的滥用地下水,以及修筑各种水库、采矿活动中过度抽取地下水等行为,人为的进行水文开发和滥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水文的基本特征。地下水位下降会诱发各种地裂、地面沉降和塌陷等多种地质灾害,改变岩土层的结构,对建筑物的稳固性造成影响。

4.2 重视水文地质参数测定

首先对地下水的水位进行测定,地下水水位测定是水位地质勘查中最重要的也是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基本工作,地下水测定应该在地下水相对静止的状态下,并且要有一定的稳定时间,稳定时间以含水层的渗透性确定。在采取泥浆钻进时,测水位前应该将测水管打入含水层 20cm;其次测定地下水流向,测定地下水流向也是水文地质勘查中的重要内容,水流对建筑工程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地下水流向的测定可以采取几何法;最后测量地下水的水压,地下水水压测量应该与工程钻孔资料结合起来,将试验孔位确定下来,按照工程实际需要对起始压力、最大压力和压力基数进行确定,并且根据地下水勘查计算公式确定P-Q 曲线。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造成水文地质灾害的原因主要包括人为和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大自然规律的结果,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对于人为因素我们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防止滥用地下水资源和乱修水库对河流下游的地下水进行补给拦截。

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对地下水水位造成重大的起伏变化,维持水压的稳定,减少水文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在工程勘探的过程中,要对地下水位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避开水文地质不好的地段,避免为工程项目建设带来严重的损失。

5 结语

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我们必须要重视水文地质问题,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与勘查,并且根据勘查的问题提出科学性的解决措施。总之为了保护人们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要重视水文地质问题,做好水文地质防治工作,提高勘查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辉.加强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研究[J].价值工程,2010(09).

第4篇:水文地质勘查范文

1.1地下水的储存形式

地下水在岩土中的储存形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结合水、重力水和毛细管水,其中,结合水又包括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

1.2岩土的水理性质和测试方法

1.2.1软化性,指的是岩土体融入水后,降低了力学强度。通常运用软化系数表示,是对岩石耐风化与耐水浸能力进行判断的重要指标。岩石层中存在的易软化岩层,受到地下水的作用会形成软弱夹层。各类成因的泥岩、粘性土层以及泥质砂岩中均普遍的存在着软化性。

1.2.2透水性,透水性指的是水受到重力后,岩土允许水透过自身的性能。岩土的颗粒越细、越不均匀,那么透水性就较弱。坚硬的岩石透水性往往较强。透水性一般运用渗透系数进行表示,其渗透系数运用抽水试验进行求取。

2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问题分析

在对水文地质进行勘查的过程中,主要将地下水作为勘查的主要对象。由于地下水给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最大,最大的危害主要是受到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地下水动水压力的作用等因素而发生的。地下水给建筑工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2.1给基坑开挖施工的条件带来影响地下水渗入到基坑中,会淹没工作面,给工程的开挖施工质量与效率产生严重的影响。另外,由于在坑内排水,会导致基坑周围地面出现沉降、变形的现象,进而导致周围的建筑物出现下沉、开裂、变形以及倾斜的现象。

2.2导致流沙、管涌不良

在颗粒比较小、非粘性土中进行基坑的开挖,由于受到坑内外产生水头差的影响,容易导致地下水渗流到基坑中,严重者还会导致流沙和管涌的破坏,给基坑工程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带来影响。

2.3造成基坑周围的土质出现软化现象,并降低基坑岩土体的强度,出现侧壁变形、底鼓的现象。

2.4加大了支护结构的压力受到地下水的影响,设计挡土止水结构中的水土压力比较大,进而增加了基坑支护的成本,提高了施工难度。

2.5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有很多,地质因素,例如,水层结构和总体岩性产状;水文气象因素,例如,降水量、温度;人文因素,例如施工、灌溉等。潜水面上升可能会给岩土工程带来以下的影响,例如,使土壤出现沼泽化、盐渍化;增强岩土和地下水给建筑物产生的腐蚀性;导致斜坡、河岸等岩土性质的岩石出现滑移、崩塌的不良现象;给部分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造成破坏,降低强度;导致粉细砂和粉土出现饱和液化、流砂、管涌现象;导致地下洞室被淹没,基础上浮以及建筑物失稳等。

2.6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因素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例如,人们集中性、大量的抽取地下水,在进行采矿活动中,疏干矿床和上游筑坝以及为了修建水库对地下水的补给进行截夺等。地下水下降容易导致地面沉降、塌陷、地裂以及造成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给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人类居住环境带来很大的威胁。

3地质勘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注意事项

3.1提高对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视度为了有效的提高地质勘查的质量,进行地质勘查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研究,而且还要对和岩土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地质勘查的水文地质内容,要对自然地理条件、地质情况、地下水位情况、含隔水层、含水层的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其中,自然地理条件主要包括气象水文特征,例如,工程所在地域的季风情况、气候湿润度等;地形地貌主要指的是工程所在地域的平原、水系、高原、地形的平坦度、地貌的侵蚀情况以及地表堆积物等因素。

3.2注重对水文地质参数进行测定首先,要对地下水位进行测定,在进行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时,只要遇到含水地层情况,就要对地下水位进行测定。另外,对地下水流向进行测定,主要运用几何法,并对各个孔内的水位进行测量,准确确定地下水位的流向。对地下水流速进行测定时,可以运用批示剂法或者充电法。此外,进行压水试验,在水文地质勘查过程中是最重要的工作。将压水试验和工程地质测绘、钻探资料相结合,依据工程实际需求,确定试验孔位,根据岩层渗透特性进行划分,然后确定试验的起始压力、最大压力以及压力基数。

4结束语

第5篇:水文地质勘查范文

岩土水理性质即为地下水与岩土之间形成相互作用力所产生的各类性质,其对岩土强度和建筑物稳定性至关重要。

(一)地下水赋存形式

地下水可分为毛细管水、重力水、结合水三大类,其中,结合水又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

(二)性质及测试方法岩土水理性质

透水性,即岩土在水的作用下,允许水透过自身的整体性能,该性能的强弱取决于松散岩土的颗粒大小和均匀程度。同时,坚硬岩石裂缝越大,其透水性就越强。透水性可通过渗透系数进行表示,一般进行抽水试验后得出数据;软化性,即水浸泡岩土体后的力学强度降低,通常用软化系数表示,是衡量耐水浸能力和耐风化能力的重要指标;崩解性,岩土体被水浸湿后,使其粒连接受到破坏,持续降低,直至土体解体的属性,其与矿物成分、颗粒成分、岩土结构等息息相关;胀缩性,水进入岩土后体积持续增加,失水后岩土体积减小的特征,主要是因岩土颗粒表面与水膜吸收水分后增厚、失去水分后变窄所致,一般来说,岩土膨胀性通过自由膨胀率、体缩率、收缩系数来表示;给水性,岩土在水的重力作用下,从裂缝及孔隙自由流出水含量的特性,通常用给水度表示。

二、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查的影响

工程建设质量与水文地质问题息息相关,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地下水类型、地下水位、地下水变动幅度、岩层渗透性、岩层系数等及隔水层、含水层之间的组织关系。要想提高地质勘察综合水平,首先需要深入研究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时发现水文地质问题,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避免盲目建设工程,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据相关调查统计,部分建筑物出现事故的主要是因地质问题造成的,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工期,对群众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由此可知,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勘探至关重要。

(一)地基影响

地基是建筑工程的灵魂,地基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应全方位勘察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建筑物地基类型,查清与地基类型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二)岩土体影响

工程建筑区域地下水出现升降变化的原因具有多样化特征,主要受到含水层结构、水文气象、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当地下水升降变化较大时会给建筑工程岩土体造成不良影响。潜水面的上升使岩土体沼泽化,造成崩塌、斜坡、河岸等较为恶劣的地质现象,更有甚者,由于地下水的破坏性极强,极易导致岩土体软化,进而引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破坏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地下水位下降多为人为因素,譬如地下水的大量抽取、灌溉、上游筑坝等,阻隔地下水补给,极易造成地面沉降、地裂、塌陷、水质恶化、水源枯竭等地质灾害,给住户生活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的同时,造成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下降。

(三)地下水动压力影响

天然状态下,地下水压力作用十分薄弱,危害较小,由于人为工程使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发生变化,在移动的动水压力作用下,极易引发管涌、流砂、基坑突涌等地质危害,给建筑物施工质量带来不良影响。

(四)地下水腐蚀影响

地下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当其蕴藏矿物质含量过高时,会增强地下水的腐蚀性,因此,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全方位勘察地下水的矿化度,水质咸度较低,腐蚀性较弱,水质咸度较高,腐蚀性越强。

三、结束语

第6篇:水文地质勘查范文

据以往地质勘查结果,场区潜水含水层、第一承压含水层、第二承压含水层、第三承压含水层、第四承压含水层和第五承压含水层发育。根据本次南汇县幅中最大勘查深度设计要求,250m以浅各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概述如下。

1.1潜水含水层

为全新世(Q4)河口—滨海相沉积物,场区及邻近地区普遍分布。潜水含水层一般由全新世(Q34)的灰色砂质粉土夹粉砂(A砂层),厚3~10m不等。潜水含水层富水性弱,单井涌水量小于10m3/d(口径500mm,降深2m),局部大于10m3/d。渗透系数小于1m/d。水质多为矿化度1~3g/L的微咸水。

1.2第一承压含水层

为晚更新世晚期中段(Q2-23)海滨—泻湖相沉积物,场区广泛分布。含水层顶面埋深一般28m,厚度在30m左右。部分地区与第二承压含水层沟通,顶面埋深一般30m左右,砂层厚70m左右。岩性为褐黄、灰黄色粉细砂、细砂夹砂质粉土,灰色细中砂为主。含水层富水性较好,单井涌水量在1000~3000m3/d。渗透系数一般在5~10m/d。水质以矿化度3~10g/L的半咸水为主。

1.3第二承压含水层

为晚更新世早期(Q13)河口—滨海相沉积物,场区广泛分布且发育良好。含水层顶面埋深一般73m左右,层厚10m左右。部分地区与第一承压含水层呈沟通现象,砂层厚40~50m。含水层岩性以灰色粉细砂含少量砂砾石为主。含水层富水性好,单井涌水量在1000~3000m3/d及3000~5000m3/d。渗透系数一般在10~30m/d。含水层水质较差,多为矿化度3~10g/L的半咸水。

1.4第三承压含水层

为中更新世早期(Q12)河口—滨海相沉积物,场区广泛分布。含水层顶面埋深一般100~110m,厚度20~40m,岩性为灰色细砂、粉细砂含砾,中粗砂。该含水层富水性较好,单井涌水量普遍在1000~3000m3/d。渗透系数一般在10~30m/d。含水层水质较差,普遍为矿化度大于10g/L咸水。

1.5第四承压含水层

为早更新世中晚期(Q21)河流相沉积物,场区分布广泛。含水层厚度大,顶面埋深在150~170m,厚50~70m。含水层岩性以灰色细砂、中细砂含砾石为主。含水层富水性较好,单井涌水量为1000~3000m3/d。渗透系数一般在10~30m/d。地下水水质为矿化度小于1g/L的淡水。

2施工设计

2.1成孔质量

2.1.1孔径、井径

地质鉴别孔孔径应不小于130mm。依据水文地质勘查孔勘查要求,孔径不小于500mm,井径不小于200mm。为此,本次水文地质勘查孔,孔径为500mm,井径为219mm。

2.1.2孔深

地质鉴别孔孔深原则上以揭穿目的含水层底面2m时终止。孔深一般在235~255m之间。

2.1.3孔深误差

孔深误差不大于1‰。每50m孔深及终孔时各校正孔深一次,正确记录,发现误差及时纠正。测量方法可采用一定长度的标准钢丝测绳,或利用具备测深功能的测斜仪,进行孔深测量。

2.1.4孔斜控制

要求钻孔圆直。每钻进25m及终孔时,采用测斜仪测斜一次,正确记录,发现误差及时纠正。孔斜每100m不得超过1°。对于大于100m的钻孔,每钻进100m时,顶角不大于1.0°,终孔顶角可递增计算,但最大顶角不得超过2.0°。

2.1.5取芯(样)和编录

(1)地质鉴别孔取芯。水文地质勘查孔首先进行地质鉴别。地质鉴别孔岩芯采取率,粘性土不低于90%,砂性土不低于80%,含砾粗砂不低于70%。连续落粘性土不超过2m,砂性土不超过3m,否则补取。取芯时每回次进尺不超过2m。岩芯从岩芯管中取出至岩芯箱内时,应避免重物锤击岩芯管,安放时应小心轻放,以避免岩芯受到扰动。

(2)目的含水层砂样采集。在含水层的上部、中部、下部进行取样,或在含水层岩性变化明显处进行加密取样。样品重量不少于1kg。样品放至塑料袋中,并附有取样时间、地点、深度等内容的标签。样品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粒度分析。

(3)岩芯保护。对取出的岩芯进行现场地质编录后,应及时装入PVC岩芯管,并加盖保护,以免遭受曝晒。岩芯在运输过程中防止剧烈摇晃、震荡,尽量保持水平搬运。岩芯包装时将PVC岩芯管顶部空余部分去掉,或尽量用清洁物品填充,并用胶带对PVC岩芯管进行密封,在柱体上及时做好样品标识,包括样品的钻孔编号、柱状样品的上下方向、取样深度、取样时间等都应标识清楚,并且标记格式统一、耐磨。并贴好样品编号标签,标签用胶带密封,防止标签污损。

3施工工艺

3.1施工设备配置

3.1.1机械设施配备

根据本次水文地质勘查孔地质鉴别、成井技术要求,施工单位需配置水文钻机等施工设备。

3.1.2施工材料购置

水文地质勘查孔成井时需用主要材料有:井管、滤水管、沉淀管、天然石英砂、粘土球、粘土及配制泥浆用的Na2CO3、膨润土等。预计5处勘查孔(井)累计井管长度1180m,滤水管长度60m,天然石英砂砾料105t,止水优质粘土球35t,封孔粘土220t。

3.1.3施工前准备工作

(1)进场前进行施工现场踏勘,落实水电供应。若供水供电不足,进场前落实好取水水源,自备发电机等准备工作;

(2)平整施工场地,钻塔塔脚处地基夯实,必要时浇注混凝土墩。塌架牢固稳定;

(3)挖好泥浆池,泥浆池容积不小于8m3,泥浆循环槽的总长不小于15m;

(4)按规范要求由专职电工接好电源,装好电源箱;

(5)开钻前,所有材料都应及时运至场区,其中井管、滤水管和天然石英砂应附有生产厂家提供的质量保证书。3.2鉴别孔施工工艺

3.2.1鉴别孔施工前准备工作

(1)平整、压实施工场地,钻塔塔脚处浇注混凝土墩加固;

(2)安装钻机设备,使天车、立轴与孔口三点成一垂线;

(3)挖好泥浆池,其容积应为钻孔体积的1.0~1.2倍,设置好泥浆循环系统;

(4)挖好废浆池,其容积应大于泥浆池的2倍,用于暂时存放废弃泥浆;

(5)配备好泥浆出砂装置;

(6)接通电源,安装电源箱。3.2.2成孔工艺

(1)钻进方法:用110mm/130mm外肋骨合金取芯短钻具开孔,取芯钻进至灰色粘土,孔深预计15m,再采用170mm单套钻具带后导向进行扩孔,下入168mm孔口保护管,孔口管居中、保证其垂直度为0°,周围用粘土封实并固牢。以下覆盖层110mm/130mm外肋骨钻具带长后导向管(长度10~15m)继续进行减压钻进取芯。每回次下钻到底,慢速轻压钻进,再逐渐调整至正常转速、钻压钻进至终孔深度。(2)提高岩芯采取率措施。对于粉细砂、细砂夹砂质粉土、灰色细中砂层取芯我们采取的钻具是伸拉型接头。

(2)钻孔护壁:采用优质粘土加碱配制泥浆护壁。粘土粉选用造浆率高、杂质少的优质膨润土,配比为:粘土粉4%~6%(泥浆体积),其原浆的主要性能指标为:比重1.06~1.10g/cm3、粘度23s、pH值8.5~9.5、失水量6~8mL/30min、泥皮厚0.5~1.0mm。经常检测泥浆性能,性能指标达不到以上要求时及时更换补充新鲜泥浆。以保证孔壁稳定。防止因泥浆过稀而导致孔内坍塌。

(3)钻进记录。做好每一回次的钻进记录、钻进事故及处理记录(包括具体情况及部位,说明事故原因,事故处理及对成井的可能影响),注明钻进所使用的钻具类型、规格,泥浆性能以及钻进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各类丈量尺寸应真实详细。报表按班填报,相关人员签名确认。

(4)地质编录。本次按第四纪地质编录要求认真做好地质编录,编录内容要求齐全、真实,准确,以备校核、验收。

3.3成井施工工艺

3.3.1施工顺序

钻进至设计深度(成孔)—成井(一次调浆、下入滤水管、井管、二次调浆、投天然石英砂砾料,止水、止水效果检验、封孔、洗井等)—抽水试验—现场验收和取水样—孔口保护。

3.3.2钻进成孔方法

采用SPJ-300钻机和BW-850泥浆泵钻进,二级扩孔钻进,以300mm、500mm三翼刮刀合金钻头扩孔钻进,孔口视上部填土层厚度下600mm定向保护管,不少于1.5m。

3.3.3钻孔护壁

采用优质粘土加碱和膨润土配制泥浆护壁钻进。经常检测泥浆性能,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时及时更换补充新鲜泥浆。以保证孔壁稳定。

3.3.4成井工艺

(1)清孔换浆:下管前用直径500mm的带保径圈刮刀合金钻头自上而下扫孔至孔底,更换孔内泥浆,逐渐调稀,在含水层位置上下反复扫孔,当孔口上返泥浆粘度为18~19s,手摸无明显砂感,停止换浆,提拔钻具。

(2)下管:下管前全面检查井管质量,按照下管深度,配备足量的井管,逐根丈量、编号、记录;清除井管内、外壁锈蚀层及杂物;井管和沉淀管均为同一材质的219mm无缝钢管,沉淀管底部钢板封堵,为保证滤水管在孔内居中,滤水管上下端各放置外导向架。如下管受阻,可小幅提拉井管,如仍不能正常下管,应提起井管重新扫孔后再下入,严禁猛提和墩拉井管,防止损坏井管、滤水管缠丝及破坏孔壁。

(3)二次调浆及填砾、止水:井管下到位后,井管内下入带活塞的钻杆进行二次清孔换浆,孔内上返泥浆接近清水后,采用动水填砾法进行填砾,边投砾边测量投砾高度,待砾料落实后,投入优质粘土球止水,填砾与止水高度均按设计要求进行。

3.3.5洗井与抽水试验

粘土球投至设计高度后,即利用拉动水活塞,检验止水效果,确定止水效果后,用水活塞在含水层段进行洗井,同时用清水将孔内和管内泥浆调稀换出,直至水路畅通后,换拉干活塞洗井,达到水清、砂净后方更换空压机扬水,做抽水试验。并取全分析水样送检。

3.3.6监测井封孔

在活塞洗井和空压机扬水的同时,回填优质粘土封井,直至孔口。抽水试验结束后测定沉淀管内沉渣厚度,当满足要求时结束,否则进行捞砂。

4结语

(1)由于本区粉细砂、细砂夹砂质粉土、灰色细中砂层厚度大,取芯是一大难题,保证岩芯采取率,落土、落芯不超过规定间隔。钻进过程中必须限制岩芯管长度和限制回次进尺,一般岩芯管长度2~3m,为了不超过落芯间隔规定,回次进尺不超过2m,钻进过程中要根据地层情况,适当控制水量和干钻长度,落土、落芯后应立即用取土器或无泵钻具、双管钻具续取。

(2)钻孔护壁,因所钻地层均为第四系覆盖层,钻进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缩径、泥包、坍孔、漏失等情况。为了确保钻孔孔壁稳定,选用优质粘土加碱泥浆护壁,泥浆性能:比重1.06~l.08g/cm3,粘度20~25s,定期测定泥浆性能,不合格的及时更换,遇漏失层及时补充优质泥浆,以保证钻孔稳定。

(3)成井过程中还要严格确保成井工艺;孔深、滤水管严格执行设计要求,在含水层扩孔换浆时要再次核实孔深;加大洗井力度,提高成井质量;成井止水后,在止水层以上孔段,要及时回填优质粘土块进行封孔,以防止塌孔。

第7篇:水文地质勘查范文

关键词:煤田 地质勘查 水文地质问题

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065-01

水文地质即是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而煤田水文地质问题,顾名思义,即是由于水文地质因素而导致的在煤田开采中产生的各种施工问题和安全事故。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在20年内,我国大概有200多个矿井因水文地质问题遭遇水害,造成1 000余人死亡,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煤炭资源量与水资源量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不规则性。

1 水文地质勘查对煤田勘查的价值体现

1.1 水文地质勘查有利于提高煤田开发的生产安全

在煤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通过对水文地质进行勘查,能够使工作人员对煤田的地质构造、岩层分布等自然地质条件有较为充分、全面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对煤田内,岩煤层结构变化等情况预测的准确性,能够更加保障煤田资源开发的安全性。同时,在根据水文地质勘查的结果以及煤田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情况,编程采掘工作规程的工作过程中,能够加深工作人员对煤田地下自然条件的了解,有助于工作人员有效掌握煤田采空的积水状况,及时预见煤炭钻探、采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从而有效预防透水事故的发生。

1.2 水文地质勘查有利于提高煤田技术的使用安全

由于不同的煤田所处的地质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天然的差异性,使得煤田中岩石的性质比较不同,煤田的煤层情况和允许的生产规模也各有所异。因此,在煤田地质勘查过程中对水文地质进行勘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详细的水文地质勘察结果不仅能够为煤田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充足的事实依据和大量的数据,将有助于煤田开采人员根据煤田的具体情况进行工作进度、方案的安排。同时,还能够有助于煤田的工程设计人员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利于设计人员根据煤田地质变化制定施工计划,选取恰当的开采工具和模式,确定合理的开采渠道和范围,避免水文地质问题的发生。

1.3 水文地质勘查有利于提高煤田开采的经济效益

众所周知,煤炭生产是一项劳动强度和危险系数都很高的地下工作,岩层采储藏着未知含量的水资源,因此,进行水文地质勘查,使地质工作人员能够对欲掘前方的含水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避免因采取的挖掘技术或实施的开采方案不适于煤田,而导致诸如断层地质构造,巷道出现淋水等状况的发生,不仅使已开采完成的煤田地段被损坏,同时,还未被开采的煤田阶段也无法正常实施挖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水文地质勘查能够提高煤炭挖掘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的安全系数,从而提高整个煤田的经济效益。

2 水文地质问题对煤田开采的影响

地下水的变化和运动情况分为两种,(1)地下水位升降,(2)地下水动压力变化。

2.1 地下水位上升性水文地质问题对煤田开采的影响

由于地质含水层结构和土岩层性质或气温和水文气象,亦或认为灌溉、施工等变化的影响,使得地下水位大幅上升,能会给煤田的开采造成毁灭性的损害。如可能会引起煤炭粉细砂及粉土过度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地下工作室全部淹没甚至整个地下煤田军备掩埋。

2.2 地下水位下降性水文地质问题对煤田开采的影响

由于人为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或因修建水库、采煤过程中床体疏干等原因,导致地下水位快速大幅下降,一方面可能会给煤田造成严重损坏,产生自然损坏,如地面沉降、塌陷等;再者还可能致使煤田开采需要借助外界的水利工程才能维持,对人们的生活也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引发水源枯竭也是有可能的,这对环境也造成很大的危害。

2.3 地下水位不规则性变化水文地质问题对煤田开采的影响

地下水位的不规则性变化表现在水位上下升降的频繁变动。在煤田开采的中,地下水位的变化直接影响煤田开采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当水位上升时,煤田的土质就会软化,强度就会降低,地层受到压缩,煤田环境就会发生较大的沉降和变形;当水位下降时,会增加煤田岩土的自重,使煤田遭到破坏。

3 水文地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提高人员水文地质问题勘查的意识是首要

水文地质问题的发生,源于开采人员对煤田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必要性认识不充分,水文地质勘查意识薄弱。因此,解决水文地质问题的首要措施即是提高相关人员水文地质勘查的意识。通过正反对比水文地质问题对于煤田开采的意义和危害,加深相关人员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认识,同时,强化相关人员的工程责任意识,树立“安全第一,效率并兼”的生产作业意识,逐步提高相关人员水文地质勘查的意识。

3.2 提高人员水文地质问题勘查的能力是关键

能力即是相关人员水文地质问题勘查的素质,包括知识水平、业务认知等。培养意识是首要,但拥有水文地质问题勘查的能力是解决水文地质问题的关键。因为只有先勘查出问题,然后才能去解决。因此,应着重提高相关人员对水文地质的评价能力,加强人员水理性质、水文地质参数等的测定。如地下水对煤田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各种作用和影响下对地质问题的评价。

3.3 加强人员水文地质问题勘查的行为是根本

如果有意识,同时又能勘查水文地质问题的能力,但却不去践行勘查行为,则毫无意义。因此,加强相关人员水文地质问题的勘查行为是解决地质问题的根本。应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全程管理。如收集和整理各类水文地质问题影响因素的数据信息,并加以详细的分析,以便建立适用地质勘查的水文地质数据库,为以后的测试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4 结语

水文地质作为煤田地质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若不加以严谨的进行勘查,则可能将对煤炭的开采产生毁灭性的危害。只有从新树立对水文地质勘查的必要意识,具备勘查的基本能力并付诸实际勘查行为,才能有效解决水文地质问题。

参考文献

第8篇:水文地质勘查范文

[关键字]水文地质勘查 评价内容 水理性质 测试方法

[中图分类号] P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192-1

0前沿

地质勘察作为工程设计、勘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扮演的一个非常重要且不能被忽视的问题。它的重要性主要在于他与工程地质问题关系极为密切,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水文地质勘查中的水体成分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水文的力学特征可以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及建筑工程的特性,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对于建筑物基础的质量问题也具有重要影响意义。

但是,在我国实际的工程勘察工作中,相关的工作设计、勘查人员还没有意识到水文地质在勘查中的重要性,在实际操作中不认真对待,只是简单地对天然状态下的水文地质条件作出一般性的评价,以致于一些建筑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发生由于地下水的影响而带来的危害,给社会和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在一些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如果在工程勘察和设计中忽视了水文地质问题 ,可能产生由地下水引发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问题,甚至发生严重的工程事故,给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损害。本文主要针对地质勘查中的水文问题从勘查的角度进行系统的介绍,为同行工作人员的水文地质勘查提供参考。

1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性

本篇文章引言部分已经着重介绍了水文地质问题对于工程勘察以及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同时明确水文地质问题对于工程建设的危害性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岩土工程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等。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引发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地下水水位的升降变化以及动水压力的作用来实现的。地下水位的升降的原因一是由于自然引起;二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

水文地质的危害性主要变现在两个方面:1)潜水位升降造成的危害;2)地下水位水位变化给岩土工程带来的危害。当地下水位产生升降时会容易引起地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严重者形成地裂。同时当地下水位变化频繁或变化幅度大时,不仅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而且胀缩幅度也大,会引起建筑物特别是低层或轻型建筑物的破坏。特别是当潜水位上升时会使建筑物地基变软,还能增加土壤的含水率,从而降低土壤的强度,增加其压缩性,使建筑物更容易发生很大的沉降变形;而且会对地基造成侧移或使地基隆起,从而使基础上浮,让建筑物失稳。潜水位下降一般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容易产生的自然危害在此我们不做过多赘述。总之,水文地质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岩土工程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2水文地质存在问题在地质勘察过程中的评价内容

水文地质问题对建筑工程具有非常深的影响,水文问题的影响因素总结起来主要是几方面的内容:(1)地下水的类型,地下水位及变动幅度;(2)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厚度和分布及组合关系;(3)土层或岩层渗透性的强弱及渗透系数;(4) 承压含水层的特征及水头等。 水文地质问题在地质勘察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要确保岩土建筑工程的质量,那么水文地质勘察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求我们明确水文地质存在问题在地质勘察过程中的评价内容,严格的做好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首先,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的过程中需要有机结合工程地基的类别,并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其次,工程勘察中还应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再次,在勘察工作中不仅要查明地下水的天然状态和天然条件下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分析预测在人为活动对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及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反作用。另外,应对不同的工程,应从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

3岩土水理性质及测试方法

岩土水理性质就是指地下岩层和地下水在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性质特点。岩土的水理性质同岩土的物理性质一样,是工程地质勘查中的主要研究对象。岩土的水理性质不仅影响岩土的强度和变形,而且有些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但是以往在勘察中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比较重视,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却有所忽视。

地下水在岩土中的存在形式主要包括结合水(强结合水、弱结合水)、毛细水和重力水三种。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影响水理性质,因此水理性质主要可以总结为:软化性、透水性、持水性、容水性、崩解性、給水性、毛细管性、胀缩性等。

岩土的水理性质的测试方法:1)软化性主要采用软化系数表示,软化系数即岩石在浸水饱和状态下与风干状态下极限抗压强度之比,它是判断岩石耐风化、耐水浸能力的指标;2)透水性一般可用渗透系数表示,岩土体的渗透系数可通过抽水试验求取;3)给水性以给水度表示,它不但影响基坑涌水量大小,同时也影响场地疏干时间,给水度一般采用实验室方法测定;4)岩土的胀缩性往往是产生地裂缝、基坑隆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标定岩土胀缩性的指标有:膨胀率、自由膨胀率、体缩率、收缩系数等。

4水文地质危害的对策

前文对于水文地质评价内容与岩土的水理性质做了分析介绍,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于工程勘探中的水文地质危害的应对提出若干的建议。水文地质的危害更多的是由于水位的升降引起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人为方式控制地下水位的变化,比如:禁止违规对地下水位进行抽水,加大地下管道水渠等的检修工作,防止发生漏水现象;其次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对水文地质的勘查要以规范为依据,明确标准要求,认真对待水文地质勘查问题。

5结语

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不容忽视,水文地质工作在建筑物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工程的质量应引起足够重视。随着工程勘察的发展,对水文地质问题的探究还需要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为工程勘察提供更精确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工程地质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孔德坊.工程岩土学[M].地质出版社,1994.

[3]王东.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探讨[J],科技向导2013(06),246,306.

第9篇:水文地质勘查范文

关键词: 水文地质; 勘查; 措施

1. 概论

在岩土工程问题中,地下水问题属于重点研究内容,完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对地下水位仔细研究和分析,有利于持力层的选择和建筑工程的基本设计,对预防和治理工程地质灾害的很多方面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工程勘察内容可能会有些孤立和单一,没有根据基础设计和施工需要来综合研究地下水对于岩石工程的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所以,很多地下水问题造成的建筑物裂开和建筑根基下沉的质量事故经常发生。这些过往的实践告诉我们,在以后的水文地质勘查活动中,一定要研究岩土的水理性质,系统真实地评价建筑工程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问题。

2. 水文地质勘查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作用

地下水上升和下降的具体原因一方面是人为的,另一方面是天然的,无论哪种原因造成,当地下水的高低变化到达临界值的时候,都会对项目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地下水位的变化造成的危害:

2.1 水位上升造成的危害

水位升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比较常见的地质影响因素有系统岩性产状、含水层结构,常见的水文气象因素有气温和降水量等,像施工和浇灌等人为因素也会对水位上升起到作用。潜水面上升会对岩土工程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例如河岸、斜坡等岩土体出现崩塌和滑移的恶劣地质情况;例如地下室或者洞穴被水淹没,建筑物失去平衡、基础物件上浮;例如造成粉土和细沙饱和液化,产生流沙和管涌的情况;例如一些岩土体的结构遭到破坏、软化,出现山体滑坡等。

2.2 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会造成地面下降、塌陷以及地裂等严重的灾害,也会引发水质恶化和水源枯竭的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物和岩土体的稳定性,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后果。

2.3 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位的升降程度能够造成膨胀性的岩土发生不规则的胀缩和变形的情况,地下水位长时间不规则地升降的时候,会使得岩土不停地膨胀和紧缩,同时也会使得岩土的膨胀和紧缩的幅度变得更加大,最后变成了地裂,使得建筑物尤其是轻型建筑物遭到损坏。

3. 关于水文地质勘察的优化措施

3.1 划分水文地质类型区

区别水文地质类型一定要遵守全面和整体的规范。在开发和使用地下水资源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研究出最好的调用方案,以此来体现全面和整体的原则。划分水文地质类型的时候,可以根据地下水的地质和地貌的相似度来区分,区分的时候需要参照地下水在流动区域内的分布和移动特点。水文地质所呈现出的类型特点有它独特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具备一定的内在联系。区别水文地质类型一定要按照特定的区别规范来进行,可以把地下水的资源判断内容和水文地质类型区域的勘察联合起来分析。同时,水文地质类型区的划分命名应该非常简单好记,避免操作中出现名称混淆。除此之外,地质类型区的划分也应该遵循舍小求大的规范,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勘察岩层透水性和介质类型等方面。^别的时候也应该综合分析自然环境、地貌环境以及地质环境的影响,系统分析水文地质特征的勘测办法和判断办法,把地貌类型和含水介质相联系,以此作为区别水文地质类型的参考依据。

3.2 关注对于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

在过去的工程勘测材料中,因为少了对于施工设计和基础设计的判断,少了关于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和危害的判断,造成了很多地方发生了质量事故。一些山区经常因为强降水而导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这些现实中的案例告诉我们,在以后的工程勘测中,一定要注重判断水文地质问题,全面的判断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地下水对建筑物和岩石体的作用和风险进行具体判断,预估或许会发生的岩土工程损失,以此来加强预防工作;二是根据建筑物地基的基本类型需求,查找相关水文地质问题,找出适合选型的水文地质材料;三是研究地下水在天然条件下的作用,预估和探究地下水在人为的工程活动中会产生的结果,和对于建筑物和岩土体的反作用。

按照工程的视角来分析,根据地下水对于工程的不同作用和危害,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和判断地质问题:一是深埋在低于地下水位的建筑物根基中的水对于砼和砼中的钢筋的侵蚀性;二是选择强风化岩、软质岩石、膨胀土以及残积土等岩土体来当作基础持力层的建筑场地,重点研究和评价地下水活动对这些岩石体可能造成的崩解、软化以及胀缩等影响;三是在地基基本压缩层的区域内或许会有饱和、松散的粉土和粉细沙的时候,应该提前预估一些会发生的潜蚀、管涌、流砂以及地震液化等情况。

3.3 关注对于水文地质的勘查分析

水文地质的勘查工作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防止因地下水下降而造成的损失。如果地下水位的升降达到了临界值,就会导致粉细砂和粉土的饱和液化,最终产生管涌和流沙等问题,也会引起土壤沼泽化和盐渍化,最终严重腐蚀建筑物。在勘察水文地质环境的时候,要非常密切关注和研究地下水位的条件和升降情况。自然环境中,地下水位一般是季节性的变化,这种升降的幅度比较小,同时是区域性和渐变性的。而在城市中因为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地下水位部分区域上升和下降一般会比自然变化的幅度大,会对岩土工程带来更加严重的损失和危害。研究和统计岩石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以及原位测试数据,客观评价和分析岩石参数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对试验中的取值标准和操作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同时比较各种测试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按层次区分每项统计指标的范围值(最大值和最小值)、样本数量(参加统计的数据的个数)、变异系数、标准差、岩土参数的设计值和标准值以及平均值等。

其次,防止因为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而产生的损失。地下水动水压力的影响在自然情形下特别微小。而在建筑工程活动中,因为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的环境变化了,在动水压力的影响下,会对岩土工程造成重大的损失,比如流砂、基坑突涌以及管涌等,应该重点做好这方面的勘察和研究工作。在采用桩基的时候,应该先研究桩的适用性,针对桩的直径、平面布置、类型、长度等提出建议;论证桩尖持力层的寻找办法;提出单桩承载力的建议;在大面积堆载和欠压密的区域,应该分析庄周土对于桩的负摩阻力;探讨和论证预制桩和沉管桩的可能性;探讨钻孔桩、冲孔桩以及挖孔桩的成孔工艺,研究和预估成孔过程中或许会产生的问题,并找出相关的技术措施;分析桩的施工质量的控制办法和需求;针对桩基工程设计、监测、检测以及施工的更多相关建议;可以提出以桩的静载荷试验验证或者确定单桩承载力的建议。

在一些典型内陆气候的区域,地下水严重缺乏,即使有少量的地下水,也不会得到均匀地分布。在一些矿产资源相对富足的地方,比如新疆的吐哈盆地的煤田就严重缺乏地下水,这对开发资源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在一些陡坡地段和中上游沟谷经常发生地质灾害。渠道因为渗漏和黄土湿陷的原因被反复治理;在建设一些基础设施的时候,经常会碰见冻土、边坡、挡墙、防渗以及地基不稳等各种问题。如果想要很好地发现和治理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就应该客观和仔细地测量岩体中的真实水位,清晰地知道地下水位的具体高度,可以使用分段钻进的方法来测量水位,以找到岩层的透水带。每次完成钻进工作以后,应该及时抽干钻孔中的水,在以后_钻之前仔细查看地下水位,以此来查看是不是含有水。

4. 小结

地质勘察工作中,对于水文地质问题的发现和预防是重中之重。国内工程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地前进和加快,在这种背景下,相关单位和个人更应该注重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所带来的作用和危害,不断细化勘查工作,用认真的态度研究问题,用谨慎的态度分析问题,提前预估和评价水文地质中的问题,以此来完善整个勘察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 齐永志.水文地质问题在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

[2] 钟硕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江西建材.2014(03).

[3] 郑河.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探讨分析西部资源,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