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制度创新的意义范文

制度创新的意义精选(九篇)

制度创新的意义

第1篇:制度创新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 新会计制度 创新及意义 研究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原制度”,自1998年1月1日颁布至今,已有12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政府收支类改革和高校资金筹措的多元化发展,原制度已不能适应高校会计制度发展的要求。为此,财政部对原制度进行了改革,拟定出《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制度”。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新制度,掌握新制度,贯彻执行新制度,在对新制度与原制度进行比较基础上,对新制度的形成依据、创新内容和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新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

1. 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创新依据: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会计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历经的几次变化发展是:第一次,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即在计划体制期间,高校98%的经费是来源于指令性的单一的政府拨款,以统收统支方式规范高校会计核算工作。第二次,1978年至1997年期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从1985年开始探索多渠道筹集高校教育经费的投资体制与机制。从1989年起,高校执行《事业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试行)。这个制度对会计核算基础进行了规范,规定事业单位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基础是决定一个会计核算主体各个会计年度收支情况及财务状况真实性的重要方面。虽然这项制度对会计核算基础做出了规定,但这样的规定缺乏规范性和明确性。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第53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第三次,1998年1月1颁布执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已有12年了,是高校改革发展最快的12年。这即是说,它的颁布实施,不仅促进了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发展,而且推动了高校经济活动、办学决策、办学规模、办学目标的发展。但是,它存在着两大突出问题:一是会计信息的不完整性,没有把基建会计纳入“会计大账”;二是存在着资产价值的失真性,没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等问题。第四次,针对原制度中“会计大账”的不完整性和失真性等突出问题,防范高校办学经费的风险性,财政部对原制度进行了改革,2009年拟定出《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

从分析我国高校会计制度发展概况中得到四点启示:一是在计划体制下我国高校会计核算是单一的统收统支核算;二是高校执行国家1989年颁布的《事业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试行),实质上是高校会计核算的仿行期,客观上提出高等教育事业会计核算改革的必要性;三是1998年1月1日颁布执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开启并形成了我国高校会计制度的雏形;四是2009年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标志着我国高校会计制度的成熟,更加揭示出高校会计制度的本质及其规律,使高校会计核算向着全面性、真实性的道路前进。

2. 规范高校会计经济活动依据

办学经费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支撑。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与规范,必须依靠高校会计制度法规的根本职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金字塔型的高等教育规模相对较小,办学经费相对较少,办学经费渠道来源单一,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从宝塔式的精英教育向着大众化教育方向发展,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教育经费急剧增加,办学经费渠道来源多样性,又出现了高校会计核算的不全面性和失真性,增加了高校办学经费的风险性等,这无疑地给高校会计核算、高校经济活动、高校办学决策等带来一定的困难。在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适合这种发展要求的新制度,规范高校会计核算工作和高校经济活动,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发展。因此,《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充分发挥出规范高校会计核算工作和高校经济活动的作用,促进高校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3. 高校会计核算本质特点依据

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创新的本质特点,是高校会计核算反映高校整体资金收支状况的全面真实性。要着力实现这种本质特点,就要改革原制度、构建符合实际的新制度。新制度要切实做到:第一,保留与实际相适合的会计核算科目;第二,调整与实际不完全适合的会计核算科目;第三,取消与实际不相适合的会计核算科目;第四,新增设实际需要而原制度中又没有的会计核算科目。比如说,新制度就新增设实际需要而原制度中又没有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折旧”、“基建投资”等会计核算科目。通过这样的改革、创新思路,建立起新的高校会计制度。我们已经看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就已经深深地蕴含着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创新的本质特点,它将会有效地规范高校会计核算,使高校会计核算反映高校整体资金收支状况的全面真实性。

二、新制度与原制度之间会计科目的比较及其制度创新

比较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认识方法。同时,只有通过比较分析研究,才能科学鉴别事物。通过会计科目之间的比较,廓清了新制度与原制度会计科目之间的相同性与创新性。

怎样进行比较呢?比较中会发现什么样的新特点呢?比较的一个重要基本原则,是以同一标准为依据进行比较。本次比较研究,主要是以新制度与原制度会计科目中的“一级科目”为依据进行比较。通过新旧制度中资产类、负债类、净资产类、收入类、费用类等五大类“一级科目”之间的比较,清楚地找到了“相同科目”25个、“新增科目”17个、“调整科目”10个、“取消科目”13个。为了简要说明,下面以新制度与原制度“一级科目”中的“相同科目”、“新增科目”、“调整科目”、“取消科目”列表比较。

对上面关于新制度与原制度“一级科目”简要的列表比较,需要进一步分析说明:

1、在“资产类”中,具有相同的一级科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票据”、“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8个;新增一级科目“累计折旧”、“文物文化资产”、“在建工程”、“基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摊销”、“待处理财产损溢”等7个;调整一级科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等5个;取消原制度中的一级科目“有价证券”、“借出款”等2个。

2、在“负债类”中,具有相同的一级科目“短期借款”、“应缴非税收入”、“应交税费”、“应付票据”、“代管经费”等5个;新增一级科目“应付职工薪酬”1个;调整一级科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5个;没有取消的一级科目。

3、在“净资产类”中,具有相同的一级科目“累积盈余”、“专用基金”、“本期盈余”等3个;没有新增的一级科目;没有调整的一级科目;取消一级科目“固定基金”、“经营结余”、“结余分配”等3个。

4、在“收入类”中,具有相同的一级科目“上级补助收入”、“财政返还教育收入”、“科研业务收入”、“其他收入”等4个;新增一级科目“财政拨款”、“基建拨款”、“财政调剂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后勤收入”等5个;没有调整的一级科目;取消一级科目“经营收入”1个。

5、在费用类中,具有相同的一级科目“教学支出”、“科研支出”、“其他业务支出”、“后勤支出”、“行政支出”等5个;新增一级科目“资产折耗”、“财务费用”、“以前年度盈余调整”、“其他费用”等4个;没有调整的一级科目;取消一级科目“拨出经费”、“学生事务支出”、“离退休人员保障支出”、“经营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等7个。

通过以上诸方面一级科目的比较分析,发现了新制度的两大本质特点:一是新制度会计核算内容的完整性,二是新制度会计核算内容的准确性。这为高校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和办学经济活动及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新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

1. 理论意义:新制度是我国高校会计制度发展史上的制度创新

从分析研究我国高校会计制度发展概况中认识到:在计划体制下,我国高校会计核算是单一的统收统支会计核算制。国家1989年颁布的《事业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试行),实质上是高校会计的仿行核算制,这提出了高校会计核算改革的必要性。1998年1月1日颁布执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开启并形成了我国高校会计制度的雏形核算制。2009年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标志着我国高校会计制度的成熟核算制。它更加揭示出高校会计制度的本质及其规律,使高校会计核算向着全面性、真实性的道路前进。从这种意义上说,新制度是我国高校会计制度发展史上的制度创新。

2. 实践意义:规范高校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高校会计制度稳定健康和谐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从以往单纯依靠财政拨款,转向作为事业法人实体,自主地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这一方面,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另一方面出现了高校会计核算与基建核算两套账等问题,出现了高校会计核算的不全面性和失真性,增加了高校办学经费的风险性等。《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不仅充分发挥出规范高校会计核算工作的作用,提高高校会计核算全面真实地反映高校收支状况,而且充分发挥出规范高校经济活动的作用,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高校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

(1) 新制度继承了原制度中适合于我国高校会计核算中的科目;同时调整了高校变化发展中会计核算需要的科目;取消了不需要的会计核算科目。

(2) 新制度遵循高校会计核算的本质要求,新增了一部分我国高校变化发展而会计核算迫切需要的新科目。

(3) 新制度的继承与创新,实现着我国高校会计核算向着全面性和真实性的目标发展。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S].2009.

[2]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讲座编写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讲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徐光有.高校会计制度改革之研究。会计之友[J].2008(12)

第2篇:制度创新的意义范文

【关 键 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创新机制/互动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当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创新这一治党治国之道,通过建构理论创新机制,以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从而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方面的不对称性及原因分析

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实质上是实践变革与认识升华的关系。制度创新是一种实践活动,是理论创新的开端,也是理论创新的归宿。理论创新则是制度实践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而且应该并可以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实践活动的进程,是制度创新的先导。政治理论是人们围绕民主政治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形成的知识体系,是政治制度实践经验的理性概括、总结和提升,直接影响着社会政治态度和价值共识的形成。

理论创新需要有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由于传统观念或“时尚”理念的影响,政治理论研究往往与现实的变革要求偏离,或滞后于制度创新,或在指向上与现实要求相悖,二者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对称。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适应性的理解。理论的形成来源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又需要理论的指导。在某种程度上,理论总是基于一个具体的社会和历史语境。社会的需要,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需要是理论创新的基本推动力。中国作为现存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社会基础上起步的,是典型的后生型发展中国家。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线。这是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世界经济迅速发展,高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大潮流,尽快缩小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差距的正确决策。中国政府的政策价值选择始终保持发展特别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优先性。这使得全国人民包括政治家以及政治理论研究工作者的注意力转向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从而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

为了保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历史经验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中国一定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4页。)因此我国政治发展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充分考虑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涉及面之广、涉及度之深、牵涉利益之多,所以在政治发展理论方面的突破、创新由于稳定的需要显得十分谨慎,相对经济领域来说比较滞后。

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传统政治文化和思维方式留下了难以消逝的深刻影响。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为政治权力过分集中乃至专制、人治提供了思想基础,与现代政治要求的民主化和法治化的取向基本上是背道而驰的。虽然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西方政治文化不断涌入并以各种方式解构着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但是纵观近几十年来中国政治文化变迁的历史轨迹,洞察中国人的内心,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政治文化变迁程度有限,官本位、权力本位、清官意识等思想影响广泛存在,这在客观上也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

2、理论对现行体制变革前瞻性的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步骤地改革之后,虽然还存在许多问题,但现行的政治体制仍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承受力。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和权力结构是建筑在人民民主基础上的,是以共产党领导国家生活为重要特征的,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的取向,这符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要求,因而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时期,一定的权威和社会政治控制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现行的政治体制在体现民主化取向的前提下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威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和支持,因而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政治权威的特定要求,同时也保证了中央权威具有较强的社会整合能力。这就使我国政治发展理论创新的基本推动力不是十分强大。

3、理论对制度创新的指导思想和途径的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制度创新应当是在被科学态度认识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借鉴西方政治文明,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创新之路。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许多研究人员仍然以教条主义的错误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观点,凡事从浩如烟海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找结论,把前人的论断当成不可改变的真言,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做出的具体结论上,用抽象的理论硬套活生生的现实,这使理论创新裹步不前。中国作为后生型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迟发展效果”,在政治发展领域也不例外。改革过分集权的政治体制必然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建设的先进理论和先进经验。然而中西方政治具体制度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以及西方政治文明的示范效应引起人们简单的仿效思维,有些人不对中国历史和现实实际进行具体分析,简单否定现行政治制度,把西方的政治理论当作经典,照抄照搬到中国,以期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甚至主张搬用西方现成的民主制度模式,毕其功于一役,以实现中国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教条主义的理解和对西方政治理论的过度信任,严重阻碍了政治理论研究者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进程以及现阶段具体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和理论创新的思维。

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创新的基本问题

1、对待传统政治文化问题。在美国的历史发展和经验中,“从来就不必去创造什么政治秩序”,“美国人生而平等,因而从未为创造平等而操心,他们没有经历过民主革命的苦难而坐享了民主革命的果实。”(注:塞缪尔·P·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页。)中国则不同,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政治文化在人民的脑海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子民文化”和“专制主义”。它的价值选择是“忠孝节义”,整个社会的主导心理就是绝对服从政府的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人们将权力与利益和身份等级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官本位思想”。社会主体受“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将官场当作努力跻身于其中从而获取名利的围城。跑官、要官、卖官、买官是这种思想的极端反映。城中人固守,城外人则羡慕不已、奋力钻营,这使制度创新给人一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觉。当然,这并不说明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中没有优秀的文明成果,只是要强调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非现代性,强调应该以理性的、批判的态度扬弃传统的中国政治文化。

2、对待西方政治理论问题。我们也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西方的政治理论,反对简单否定,反对照抄照搬。政治问题脱离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是不能得到科学说明的。中国有中国的历史,有中国历史发展所决定的现实实际。中国又是世界的中国,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当代世界历史的发展相联系。当代西方政治理论是某种特定历史背景下对当代世界政治现代化的理性认识,具有借鉴意义,但不是在中国特定历史背景下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不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问题的现成结论。因此,应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全面、深刻地剖析西方政治理论,大胆吸收其对我国政治理论发展有用的积极成果,结合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建构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理论体系。

3、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问题。从总体上说,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科学的,我们一定要坚持。但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反对教条主义。政治理论研究人员应系统完整地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面对生动活泼的现实,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尤其要深入研究现实政治问题并从中把握政治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断抽象提炼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促进政治理论创新,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同时要变革政治理论研究的传统思维方式和方法、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现实政治问题,建立研究中国政治发展的方法论体系。

三、建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创新机制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创新的关键是根据理论发展规律,建立理论创新机制,实现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良性互动。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科学态度。以科学的态度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和认识中西方政治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则是树立科学态度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够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客观规律出发,从而才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政治理论创新。不论是根据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具体结论,构筑某种制度理想,用以剪裁现实实践,还是把西方理论当作认识中国问题的理性标准,都是一种简单化、教条化、非现实的态度。现在迫切需要的是,从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中解放出来,立足实践,立足现实重新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实实际、价值取向和现实要求。这样,我们才能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问题,促进理论创新。

2、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理论调查研究体系。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与实践相联系。从技术层面来说,政治理论的创新,需要有政治信息的有效获得与收集、正确分析与综合、积极表达与反馈。而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调查体系则是政治信息的有效获得与收集、正确分析与综合、积极表达与反馈的必然要求。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要用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来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他由此出发,大力提倡调查研究,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形成尤其如此。我们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需要借鉴西方政治理论,但更缺乏和更需要的是对中国政治的了解和研究,因此,一定要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在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中抽象出中国现实政治问题的内部联系即内在的规律。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调查研究体系必须具有完善和健全的调查研究机制,要求建立一个有效的政治信息情报系统,从社会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大众传媒以至个人,广泛获取政治信息;建立一个高效率的能够运用定量分析、因果分析、模型分析、定性分析、系统分析、直观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的政治信息分析与综合系统,及时跟踪政治理论的实践、衡量实施效果,进行科学的理论评估。

3、建立意识形态宣传体系和社会评价体系。创新是以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为先导的。所谓社会意识形态是指一种特殊的有组织的理论信念体系。它以特定的宣传和灌输方式通过一系列价值符号的特定结合,说明现存制度和秩序的合理性或其变革的必要性以及某种理论的合理性及其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同时对国家、社会及公民提出相应的要求,从而达到广大民众的政治共识。社会意识形态不同于政治理论研究,政治理论研究取得的创新成果需要经过某种环节使其能经过实践转化在对象世界(制度化的新关系、主体化的新行为)中。这个环节就是社会意识形态宣传体系。建立社会意识形态宣传体系的目标就是形成公众舆论,使社会意识形态宣传体系传播的内容包括对政治问题的理论认识获得公众的认同,从而获得实践的价值。要建立社会意识形态宣传体系,就要重视学校、工会、大众传媒以至宗教组织等媒介的意识形态传播作用。因为在今天的民主制度中,正是大众传播媒介在形成公众舆论方面起着最大的作用。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体系,要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多中心的传媒”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公众舆论的独立性,但关键的是我们要有对真理的价值信仰。否则在实践中必将走向歧途,在理论上必将走向空想。四项基本原则就是一种科学的、能够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真理追求和价值信仰。

第3篇:制度创新的意义范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主要体现为中国式创新。针对于中国社会发展中国所存在的问题,不同的角度就会形成不同的理解。从哲学的高度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就可以从哲学的高度把握住矛盾的本质性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对内在精神以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其不仅是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而且能够指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决定了其需要不断地创新,以真正意义地发挥当代价值。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研究对于解决人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1.基本理论的创新

基本理论的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主体。当代中国所存在的现实性问题,要经过对当代世界的实践创新进行总结,从中将中国的传统智慧以及思想源泉挖掘出来,对于创新进行研究。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要从三个方面寻求突破,即人的哲学、辩证发展的哲学和劳动、劳动实践哲学,在此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推进到新的研究领域,构成了中国思想。

2.基本观点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创新,是遵循客观规律,寻求自身发展的演进过程。针对中国当代的现实性问题,要深化理解力和把握力,就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现实性考证,并不断地发挥和扩展。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帮助我们提高社会生活的洞察力,就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挥其智慧本真,从历史的角度审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预见未来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之学。

3.基本方法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方法论体系,以应对生活和世界,并深入认识。马克思理论只有不断地创新方法论,才能够使其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地阐发,使得传统智慧不断扩展。对于方法创新的理解,可以分为四个角度,即实践的思维形式、创造方法、历史方法和人学与价值学的方法。这四种方法都是建立在研究中国发展的方法论基础上的,形成了方法论创新的理论前提。

4.创新模式的理论体系创新

在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其重要性就在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那么,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创新可以深入思考,即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体系,就意味着理论阶段已经完成,并获得了预见力,其已经成为了思维中具体性标志,并作为理论严密性的重要尺度实现。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创新,就要坚持系统性原则,将思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架构上;坚持历史原则,就是构建理论体系要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及生成逻辑来实现,当传统因素和时代因子实现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具有历史深度的理论体系;坚持动态开放的原则,针对人类生活中所存在的不确定特征,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开放性和复杂性深入解剖,以将获得更为有价值的经验。

二、制度哲学研究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拓展

1.制度哲学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中对于人的本质性研究

制度是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从哲学的角度对制度进行研究,可以使人们对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研究具有更为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对于人的社会本质的理论观点,更为深入而透彻。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哲学研究对象,具有社会历史性,并能够能动地表现自己。关于个人的现实性,可以从两个核心内容中表现出来,即处于一定条件下的物质实践活动和以交往的方式共同活动。可见,正如马克思所阐述的观点,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因此,人的个性与力量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受到交往形式制约的,并在交往中发生“关系”。制度,既是交往的产物,也是共同活动的方式。那么对于制度哲学的研究就成为了人的社会本质研究的关键。比如,人要获得自由发展,制度就是使其成为现实的重要条件。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需要以创新制度为有效途径,以为社会提供有效机制。当实现共同活动方式的改进之后,就要开展制度创新,以促进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

2.制度哲学研究对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以新的理解,并形成理论框架

人的力量是社会的力量,人发展了,社会才能够发展。无论是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无法用个人能力来衡量,而是从集体力的增长幅度作为评价指标的。集体力依赖于共同活动方式和交往的形式,因此其为现实日常活动中个人的结合方式。事实上,这就是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那么,为了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人的发展内涵与社会发展路径,就可以进行制度哲学研究,从中受到启发并生成理论创新价值。

3.制度哲学研究促进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而言,生产力是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如果从制度的角度对于生产力概念的理解,其涵义就被无限延伸。生产力除了被界定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之外,其是变革共同活动方式的能力,以改变和创新交往形式。可见,生产力属于是集体的能力。其对于自然的改造能力要取决于交往形式与改造共同活动的方式。也就是说,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够体现为自由,并将其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制度属于是上层建筑,其是随着经济基础而发生变化的。但是从上述观点来看,更多地表现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力。对于制度哲学的研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研究,而且还对于生产力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等等都不断地深化。

4.制度哲学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创新性研究具有扩展理论空间的作用

制度的研究是建立在人的研究的基础上的。如果打破对于人的问题的局限,那么对于制度的研究将会无限延伸。但是如果在人的理解上离开了制度的研究范围,就会导致理论上的空虚。制度哲学研究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同时,还对于哲学的理论空间以扩展,使对于人的理解更为深化、全面。

制度的价值观研究是制度伦理学研究的基本主题。无论在价值学研究领域还是伦理学研究领域,对于制度的研究都要从其变迁路径以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

关于制度哲学研究的主题,与社会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主要倾向于社会生活中的操作层面。由于制度哲学的研究关乎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因此与人们的逻辑思维方式建立起了密切联系。可见,对于制度哲学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制度的运行状况以及实施情况,而是建立起了制度思维方式,对于制度研究起到了更深层次的作用。

制度是伴随着社会而产生,制度的变迁即为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近些年来,制度变迁已经成为了重要研究课题,对于中国社会转型、变迁以及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第4篇:制度创新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 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在内的“创新”是推动物质文明、制度文明、文化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条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也是充满“创新”活力的社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创新”是贯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个过程的主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再一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那么,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和谐社会呢?笔者认为,“创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也是充满“创新”活力的社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创新”是贯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过程的主题。

一、科技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推动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而科技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性因素,是推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科技创新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增长质量较差、能源及其他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人口健康与就业、公共安全等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凸显,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充分表明,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城乡统筹发展的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道路。说到底,就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带动和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就是说,依靠科技创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全面发展,也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其次,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超常动力,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物质基础。贫穷不是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基础之上,其建设、发展和繁荣也必须依靠坚实的经济基础来支撑。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只有经济发展了,才具备解决各种矛盾、协调各方面利益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充分的物质保障。从现实情况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和谐"现象,固然和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政策取向有关,但是最根本的还是由于我们的经济发展不充分。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加快科技创新。马克思早在一个半世纪前就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1页);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进一步指出,“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论科学技术》,第171页)。历史也一再表明,科技创新成果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据法国社会学家格·普·阿波斯托尔估计,由于科技创新,当今物质生产力3年内的变化,相当于20世纪初30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300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3000年内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制度创新:打破制度消除不和谐因素、推动制度文明发展的直接动 力,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因此,我们无法设想构建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是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得到协调解决的社会。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种种“不和谐”现象,例如腐败问题、“三农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等,实质上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某些方面、环节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造成的。其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源于我们制度创新滞后所导致的制度缺失和制度缺陷。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积极进行制度创新,以满足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制度需求,从而不断纠正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现象,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

首先,按照充满活力的要求进行经济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和支持新的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要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主动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对他们的创业精神给予充分鼓励、创造愿望给予切实尊重、创造活动给予真正支持,进一步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把他们的创造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其次,按照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要求进行分配制度创新,解决收入分配中的收入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问题,保证人民群众各得其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效率与公平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因素。效率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生产力的水平高低,公平属于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范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如何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和谐社会既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富有效率的社会,也是一个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实现经济发展中的高效率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公平,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从而把效率与公平统一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

最后,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制度创新,完善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充分发扬民主,真正让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制度不仅是国家政治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社会良性运行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只有将民主的指导原则和运作机制贯彻到社会政治生活中去,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对话、协商权利,才能有效克服集权制、官僚制向社会渗透可能造成的弊端,防止和化解社会利益关系的失衡和矛盾,从而建设一个民主活泼、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文化创新:建设先进文化确立社会和谐理念、推动精神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

和谐社会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友爱,也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培养这种符合人类共同伦理的社会观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通过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培养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从而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来说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意义。

首先,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紧密结合干部群众思想实际,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用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来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问题,坚决破除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坚决抵制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正确回答群众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导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处理社会问题,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

其次,积极推进科学创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用科学创新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观念来提高人们的智力,丰富人们的思想,这就不但可以增强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可以推动人们在改造生活方式的过程中也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进一步适应并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智力支持。

最后,通过文艺作品的创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帮助人们树立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表明,要建设一个快速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在批判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科学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实践,通过文化创新,发掘新的精神因子,提炼新的思想元素,进而培育新的和谐理念及和谐精神。以优秀的创新作品为载体,以和谐社会观为核心,大力宣传并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自然观、竞争观等现代观念,积极汲取优秀传统道德的积极成分,可以使全社会逐步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体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四、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以及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特征,从而也是贯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个过程的主题

让社会充满活力,让创新成为时代强音,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我们必须把营造和谐氛围与激发社会创造力、培育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和谐推动创新和发展,在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无疑也是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个过程的主题。

首先,创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充分发挥、社会财富充分涌流、社会公平普遍实现的基础上的。历史证明,普遍贫穷不是和谐社会,缺乏创造活力、不敢创新也建不成和谐社会。只有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开拓创新,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真正把和谐社会建立在物质财富相对富裕的基础之上;只有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开拓创新,不断突破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适应的制度,才能够真正把和谐社会建立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制度基础之上;只有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开拓创新,不断开辟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够真正把和谐社会建立在诚信友爱、团结和谐的精神基础之上。唯有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和谐社会这个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才能够变成现实。反之,离开了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和精神支撑,也就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其次,创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活力是历史进步与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一个没有活力的社会是没有生命力与停滞的社会。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得到增强,人民群众的创新热情得到充分激发,社会财富的创造源泉得到充分涌流,全体人民能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反之,如果没有创新热情,缺乏创造活力,经济不能发展,制度不能创新,文化不能繁荣,即使是社会相对稳定,那么这种“一潭死水”的稳定,是以牺牲效率、牺牲生活水平为代价的,只能是低水平的稳定,并不是我们所要构建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5篇:制度创新的意义范文

制度对于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制约和推动作用,制度创新构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因为在唯物史观看来,制度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制度创新的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本文探讨的制度创新,主要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创新,而提出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坚持、发展和丰富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理论,而绝不是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就坚持了制度创新的原则,因为对于科学社会主义而言,本身就是在一个新思维方式基础上的,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矛盾的科学概括。科学社会主义只有不断面向运动变化的社会生活,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恩格斯在1893年同法国《费加罗报》记者谈话时指出,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认为人们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是一种“误解”。[1](P17)马克思倾注其一生心血,深入研究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得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结论。应当说,这一历史结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必须指出的是,要真正实现这一人类理想,还必须依靠我们的现实努力,尤其需要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也就是说,历史方向的正确把握还并不完全等于制度的正确制定和实施。

如何将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转化为制度创新的现实过程,马克思本人为我们作出了典范。1861年,当时的沙皇俄国废除了奴隶制,俄国社会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的社会制度,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于是,处于这场辩论中心的查苏里奇便写信求教于马克思。针对查苏里奇提出的问题,马克思则显示了辩证创新的思维方式,努力探求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制度创新之路。在深入分析了俄国的具体情况后,马克思认为,一方面,俄国社会是和现代世界联系在一起的,资本主义在近代所创造的生产力、世界市场及其交往方式是俄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马克思又指出,俄国社会由于其独特的公社公有制的存在,这就可以使得俄国社会在吸取资本主义现有物质成果的基础上,可以避免走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在这两个因素基础上建立的东方社会制度,将是一个创新的社会制度。当然,由于各种社会客观条件变化和制约,人们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理解还不完全一致。但无论如何,马克思关于制度创新的思维方式却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这种制度创新的思维方式是建立在其历史辩证法基础上的。“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但是,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把万能钥匙,那是永远达不到这种目的的,这种历史哲学理论的最大长处就在于它是超历史的。”[1](P131)

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建国之初,由于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迫使列宁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对于克服困难、保卫苏维埃政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当人们将这一应急性的对策视为走向共产主义的便捷之路时,一场政治经济危机便迅速出现了。严峻的现实使得列宁开始探求一条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之路。列宁对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在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但这种过渡必须是在全面吸取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基础上的;二是必须把提高劳动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三是要建设好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政权,并充分利用这一政治权力尽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四是社会主义制度设计和实施不能机械照搬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而必须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不断加以创新。这一条也是最为重要的。在论及东方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时,列宁特别强调了在复杂的现实面前要不断创新的重要性。

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伟大战略,这一战略也体现了制度创新的原则。在经济制度方面,开始突破苏联模式,注意区分根本经济制度和具体经济制度,在所有制结构上开始考虑允许非公有制的存在和发展,提出了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新思路。在政治制度上,一是提出了政治协商政党体制,而不是苏联的“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体制;二是提出了一切权力归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体制,这也不同于苏联所坚持的苏维埃和两院制的政府体制。在文化制度方面,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明成果、创建以现代化为坐标的新的文化制度。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党和国家于50年代后期在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导致了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没能在正确的方向下坚持下去,但必须承认的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同样构成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体系的活的源头。

我们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最根本的意思就在于邓小平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品格,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方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邓小平制度创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制度定位的创新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主义遇到挫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对自身制度作一个科学清醒的历史定位。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段时间内,对本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定位过高,从而滋生了一系列“左”的失误,如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所有制、夸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经济建设中不切实际的高速度、高指标等,都使得社会主义蒙受了损失。因此,在拨乱反正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进行科学的历史定位,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方针政策的制定就无从谈起。邓小平也正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宗旨,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从而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发展依据。他曾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2](P252)

2.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框架的经济制度的创新针对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对生产力的破坏,马克思、恩格斯设计的未来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产品经济,在这一经济形态中社会将对生产进行自觉的计划调节,按照社会需要合理分配社会劳动和利用资源。但这种产品经济的实现是有条件的:一是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是平等的。二是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工厂,社会总劳动由一个计划统一调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恩格斯设计的产品经济的条件并不具备。因为首先从所有制形式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着不同的经济成分。其次,在现实中社会的计划中心无法保证个人劳动都能转化为社会劳动。个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达到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必须在企业里集合成为企业联合劳动;二是企业联合劳动成果必须满足社会需要,在市场上完成了商品交换。面对国际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定位,邓小平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指出,计划和市场不带有社会制度的属性,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2](P148)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创新的突破口,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上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

3.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创新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本质上是先进的,具有资本主义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本身就标志着根本政治制度的实质性转变。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框架和氛围。但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是曲折的,从具体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实施来说,建国后,为了迅速医治战争所带来的创伤,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建设,我们选择了一个党、政、经、社一体化的政治制度,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必要的。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这种具体制度便暴露出许多弊端,如权力过分集中、等,进而最终导致“”的灾难。在总结“”的教训时,邓小平就曾指出:“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3](P333)为此,邓小平设定了政治制度改革和创新的基本目标,这包括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从长远来看,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就曾指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3](P322)从近期来看,包括三个具体目标:第一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第二是克服,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2](P179-180)

4.以“四有”和“三个面向”为目标的文化制度的创新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制度创新,就体现在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的精神文明建设上,体现在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特征上。从“四有”到“三个面向”,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的文化制度创新,贯彻着这样一个原则,即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西方文化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必须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个没有共同理想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而共同理想的形成又是建立在文化价值基础上的。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就是因为我们一直有一个共同的科学的理想信念。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2](P137)面对当今世界复杂的政治经济格局,我们要不断深化改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更需要能够凝聚人心的共同理想。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也是检验一个国家文化制度创新的首要标志。其次,当代中国的文化制度创新必须吸取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面向未来和继承传统是内在统一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在理念层面上,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是在实践层面上,中国人民在长期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和反对剥削和外来侵略的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秀的文化积累,推动中国历史的进步。这两者都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各种思想、理论纷纷被介绍进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一时间各种理论被传得沸沸扬扬。实用主义、社会进化理论、弗洛伊德主义等等,都曾以各种形式在中国的学界亮相,也曾吸引一些年轻人的注意。但这些理论各领没几时,很快便成为过眼烟云,明日黄花。惟有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站稳了脚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和彻底胜利,首先是因为其理论本身是真理的反映。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一举击败各种思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种结合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汇合。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马克思主义作为全新的世界观在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首先是它取得了传统文化进步或优秀因子的认同,两者在严峻的现实基础上发生了一次现代性整合。同样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所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一个创造性整合,是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的一次综合创新。离开这种文化承传关系,邓小平理论作为一种文化就不可能真正进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更难以在中国形成一种民族凝聚力。第三,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创新必须立足于世界,当代世界正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突破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了社会的开放性和竞争性,带来了人类交往方式的一次革命。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造成了全球性的信息同步效应。当代中国要进入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在世界经济交往和新技术革命的大潮中有所作为,就必须有一种开放意识,必须构造一个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制度和理念。“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3](p64)

二、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地理条件的阻隔,不同的民族、地区和国家是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中生存和延续的。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确立,人类历史发生了一个转折,历史开始向世界历史转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4](P114)。

世界历史的形成也就是现代社会交往不断扩大的过程,就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渗透的过程。正是在这种普遍性的交往活动中,人类才能在现代化的轨道上谋求共同发展。“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4](P88)列宁曾用一个著名的公式说明世界交往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马克思在分析印度的历史时曾指出:“孤立状态是它过去处于停滞状态的主要原因。”[5](P768-769)毫无疑问,中国的历史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正如邓小平所言:“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3](P78)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电子计算机、通讯卫星、互联网的出现,人类交往更加密切,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更呈现为世界历史的最重要趋势。经济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依存在当代世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的国际化。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必然要求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现代产品的成本取决于世界市场的交往程度。正是在世界经济的普遍交往中,才会使产品的成本效用降低。

二是资本的国际化。国际资本已成了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基本走向。资本在国际交往中得以优化集中,将大大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国际化。

三是世界贸易的比重增强。世界贸易的繁荣是建立在生产的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化的基础上的。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是反映世界开放的综合性标志。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它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通过资源和资本的优化配置,推动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如:它们控制和操纵国际经济组织,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经济规则,并力图将这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固定化、合法化;它们在全力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以不等价交换关系,迅速获取最大利益;它们还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上,利用资金和技术的优势,全方位地进行金融扩张和金融投机,造成他国利益的损失,自己从中获利。

不难看到,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有着很大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展开,就是资本主义向整个世界展示其“资本文明”的过程。黑格尔认为,历史并不是人的各种意志相冲突的无序的过程,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客观规律的,主宰历史命运的力量就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具有世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历史的世界性。黑格尔指出:“‘世界历史’不过是自由概念的发展。但是‘客观的自由’——真正的‘自由’的各种法则——要求征服那偶然的‘意志’,因为这种‘意志’在本质上是形式的。”[6](P503)由此可见,或许各个民族有不同的具体情况,但最终都要被“自由概念”所统一,最终都要走向世界历史的共同道路上去。黑格尔的世界历史化实质上也就是资本主义全球化。因为他认为,世界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已达到了尽善尽美的顶峰,资本主义社会具有无限的永恒性。

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在世界经济交往中居于中心地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这种资本主义控制世界交往的状况,并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全部含义。

理想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建立国家和民族间相互独立和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人们在普遍交往中将自己的优势换取对自己不足的弥补,正是在这种互补关系中,世界性的交往才能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从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态势来看,发达国家诚然力图利用其种种优势控制发展中国家,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依赖,即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颠倒的经济依赖”关系也越来越明显。因为第三世界的市场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发达国家如果失去第三世界广大的市场,它们的整体经济发展就会出现结构性危机。邓小平深刻地指出:“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西方政治家要清楚,如果不帮助发展中国家,西方面临的市场问题、经济问题,也难以解决。”[2](P79)

从哲学层面上说,我们可以看到在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内生的一种价值误导,即制造出一种价值理性,这种价值理性表现为一种抽象普遍性。资本主义把理性推到了极致,他们认为理性既是自然的巨大力量源泉,又是人生幸福的最后根据。他们将整个世界纳入到由理性决定的抽象普遍性模式中。在这一价值坐标中,一切具体的民族和国家,都是这种抽象普遍性的特殊表现。事实上,在公平交往中所形成的全球化,表现为一种共生性和整体性。也就是说,世界历史是各个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总和。列宁从“器官”的意义上来看待部分,认为世界历史是个整体,而各个民族是它的器官。如果说,在世界历史之前,人类的存在方式主要表现为“普遍—特殊”的关系的话,那么世界历史的转折标志就体现在“整体—部分”上。

总之,世界经济全球化并非是全球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化,而应该是建立在各国、各民族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基础上的现代交往。从这个意义上说,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一方面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通过经济全球化,学习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广泛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并尽可能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另一方面我们要始终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战略方针,深入研究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不断维护国家和经济安全,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以一个独立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根据工业社会的特点,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并高度评价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着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对于资本主义而言,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资本主义通过工业革命完成对封建社会跨越的重要原因之一。马克思指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7](P424)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正是科学技术的作用,才使得“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总和还要多,还要大”[8](P277)。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深刻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意味着:

1.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指明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在无产阶级的条件下,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末,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3](P86)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当今世界国家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生产力的竞争,而生产力的竞争又直接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正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并且归根到底构成了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洞察这一历史大趋势,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对于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9]科学技术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发展资金相对短缺,这是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不利因素。我们要注意避免单纯依靠资本投入、资源消耗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要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2.科学技术必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和驱动的作用。据统计,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到了70年代,上升至50%,到了90年代则上升至70%以上。美国90年代仅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达到30%左右。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3](P8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必须指出的是,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高,并不完全等于生产力水平高。只有将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的各要素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和科技体制改革有关,而且和经济体制改革也有着直接的关联。针对中国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的现状,邓小平提出了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相结合的改革思路:

一是从科技体制改革入手,进一步明确依靠科技进步来加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科技体制是建立在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管理基础上的,条块分割,科技与经济脱节,科技研究中低水平重复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科学技术缺乏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内在机制和动力。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1985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的讲话。他指出:“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所谓进一步,就是说,在方针问题、认识问题解决之后,还要解决体制问题。”[3](P108)目前,我国的科技体制应从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长远需求,从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的角度来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建立明确的科技目标、评价标准、人事制度、分配机制等,进一步解决我国科技体制中重复设置、人员臃肿、机构僵化的问题。

二是以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为目的,建立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相结合、相配套的新机制,改变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现象。邓小平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3](P108)在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在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机制和渠道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992年10月,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提出了“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改革思路,通过分流和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等做法,比较有效地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1996年9月,国务院又作出了《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原则。我国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体制正逐步形成。但应当看到,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相结合的改革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更有许多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这就需要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研究和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探索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相结合的新思路。

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推动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基本政策导向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的竞争条件下,知识和人才的价值越来越突出和明显,因为经济和科技竞争的根本就是人才的竞争。邓小平从整个世界现代化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的政策导向。邓小平所提出的新时期人才政策的内涵有以下几点:

第一,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是涉及到我国科技和经济体制改革能否成功、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得失的重要问题。科技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能否完成这一历史性改革,改革能否使大批人才脱颖而出,这是邓小平最为关心的。他指出:“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2](P108)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讲,面向21世纪中国能否在世界竞争的环境中有所作为,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能否完成,最终还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2](P380)

第6篇:制度创新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制度建设;意义;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3-0027-0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的、后发的,特别是正处于转型期的国家中,要构建一个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依赖于一系列成熟、完备的制度。因此,深入分析和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对于理解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熟、完备的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制度是人类社会赖以形成秩序和客观发展的保障,社会要稳定要发展就必须形成成熟的各项制度,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始终是在寻求和构建一种合乎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促进人的发展的社会制度中前进的。因此,成熟、完备的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制度保证。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制度构成了生活共同体的结构,并界定着该共同体。制度的功能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1.形成合理的产权安排

产权是人们拥有的对资源的用途,收入和可让渡性的权利,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产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规定了经济主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力结构,并且会影响到法律结构进而对社会的结构产生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发展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和谐就必须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恩格斯也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这不仅指经济活动,甚至还包括政治活动和思想活动。因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面临着经济、社会的转型,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不同阶层的分化已经出现,利益矛盾开始凸显。利益矛盾说到底就是产权安排出了问题。产权不明导致了资源使用中的搭便车现象,免费使用资源,免费使用别人的创新成果,甚至把自己经济活动中的代价和成本转嫁给别人,这就导致了矛盾错综复杂和利益冲突。

2.实现激励效应

制度借助奖励机制对行为主体产生影响,传达了什么行为受到鼓励、什么行为受到惩罚的信息,任何一个行为主体必须要考虑制度传达的这些信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政府与社会的互动,要实现互动,政府必须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达到政府培育市场,市场解放政府,政府解放企业,企业解放生产力的目标。只有依靠制度的激励效应,通过制度激励使政府明确任何越位,缺位都将付出高昂的成本。

二、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有效的制度实施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1.建立健全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是由统治共同体的政治权力机构自上而下设计出来,强加于社会并付诸实施的。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规范性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制度设计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于正式制度而言,就是要建设以宪法为最高权威的完备地法律体系,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达到保障公民权利,避免权力滥用和法治的目的。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它要求国家生活、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纳入法律的轨道,接受法律的调整和处理,在法律规范下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最终实现社会和谐。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揭示,构建社会结构的关键要素是整体而非个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整体上整合资源,平衡社会关系。从整体上整合社会资源、平衡社会关系必须寻求整体规定和调控最一般、最抽象的社会关系的法律依据,而不能由具体法律规范作为实施和实现其目标的依据。因此只能在宪法规范下,在部门领域内实施和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以及社会关系的平衡,对于我国而言就是要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完善非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是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的,是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习俗习性、意识形态等因素。非正式制度是社会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正式制度而言,非正式制度具有自发性、非强烈性、广泛性和持续性的特点。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依靠人的全面发展而得以实现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也好,人与自然也好,最终都是由人与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贵在实现人格的完善,实现人与人心灵的和谐。从现实来看,社会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一些人道德观念淡薄,是非界限模糊,荣辱不分,善恶不辨。成为阻碍社会和谐的一种严峻挑战。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在健全正式制度的同时,更要重视道德体系、价值体系、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深层次非正式制度的完善,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确立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弘扬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精神。社会道德作为调整和规范人们行为活动的价值准则,是促进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协调一致的必要支撑。道德既是一种善恶评价,也是一种行为标准[3]。社会道德的规范和原则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社会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起着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社会存在和发展需要有共同遵守的道德范围作为人们行为活动的最基本的准则,使人们能够获得心理平衡而不致于心灵扭曲、精神颓废,并在不断自我反省的过程中自觉追求社会的真、善、美。

3.建立有效的实施机制

制度构成的第三部分是实施机制,制度是否有效,除了看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是否健全以外,更重要的是看制度的实施机制是否健全。离开了实施机制任何制度特别是正式制度就形同虚设。历史上以人治为主的国家,并不是没有制定法律,却没有建立与法律制度配套的实施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量完备的正式制度和完善的非正式制度,同时更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实施机制。不同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需要不同的实施机制来完成,实施机制的建立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但是所有的实施机制都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任何人、组织一旦破坏制度,必须付出高昂的违约成本。一个人或组织成为违约者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动机与别人有什么不同,而是因为他们的利益与成本之间存在的差距。只有将正式与非正式的制度有机的结合,并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功能,才能打牢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就现阶段而言,这就要求建立以“法治”和“德治”为核心的制度实施机制。

三、制度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制度基础的动力来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提出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型期,是一个矛盾的凸显期。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就必须实现制度的创新,打破旧有的不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制度安排,创设符合我国实际的制度,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制度层面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发展。

第一,制度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创新是指人们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全部领域内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即包括理论创新,也包括实践创新,是对传统观念理论、体制、技术进行革命性扬弃的过程,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求得新发展的过程。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从社会经济形态看,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从社会技术形态看,我国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期。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不断出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着新课题。如:人们收入差距和社会差别迅速扩大,带来了群体心理的冲突;公共管理职能不完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等。这些新问题的解答前人没有给出答案,唯有在创新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才能实现突破,创新已成为时代的精神,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义之意。

第二,以政府为主体推进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制度的转换与交易的过程,目的是为了给社会公众提供更简洁、更清晰的自主性选择与发展路径,创造一种更公平、更自由的经济活动的环境,可以分为供给主导和需求主导两种类型。制度创新的主体包括三个方面:个人、团体和政府。这三种主体的制度创新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政府推动的制度创新的作用更大、更重要。它能为个人和团体的制度创新提供外在环境的支持或约束,政府在推动制度创新过程中消耗的政治成本及实施新制度所需建立的组织成本最低,个人和团体的制度创新必须转化为政府的制度创新才能得到推广,并对经济社会产生效应。

第三,推进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和谐社会的形成关键不仅在于论证社会制度理论层面的正确性,必然性和先进性,更重要的是在于社会治理者的治理行为的道德性、公正性、民主性、合法性。因此,制度创新因该围绕着社会治理的主体――政府来进行。

加强行政主体的一元化建设。所谓行政主体一元化建设就是在一个国家中,只能由一个行政主体相对独立的统一的履行国家行政职能,承担和实施国家的行政权力,行政主体的一元化是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原则,是行政效力与效率的根本性决定因素,行政主体的一元化要求是与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分工细化要求相一致的,他可以使职责明确到具体的主体,使行为主体的责任,义务和权利相配,这对于强化中央的权威是大有裨益的,可以使司法系统从地方政府的强控制中解脱出来,更好的实现其监督职能,为各项制度的实施提供保障作用。同时为制度创新提供持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82页。

第7篇:制度创新的意义范文

【 正 文 】  

一、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创新  

制度对于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制约和推动作用,制度创新构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因为在唯物史观看来,制度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制度创新的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本文探讨的制度创新,主要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创新,而提出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坚持、发展和丰富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理论,而绝不是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就坚持了制度创新的原则,因为对于科学社会主义而言,本身就是在一个新思维方式基础上的,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矛盾的科学概括。科学社会主义只有不断面向运动变化的社会生活,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恩格斯在1893年同法国《费加罗报》记者谈话时指出,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认为人们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是一种“误解”。[1](P17)马克思倾注其一生心血,深入研究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得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结论。应当说,这一历史结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必须指出的是,要真正实现这一人类理想,还必须依靠我们的现实努力,尤其需要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也就是说,历史方向的正确把握还并不完全等于制度的正确制定和实施。  

如何将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转化为制度创新的现实过程,马克思本人为我们作出了典范。1861年,当时的沙皇俄国废除了奴隶制,俄国社会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的社会制度,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于是,处于这场辩论中心的查苏里奇便写信求教于马克思。针对查苏里奇提出的问题,马克思则显示了辩证创新的思维方式,努力探求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制度创新之路。在深入分析了俄国的具体情况后,马克思认为,一方面,俄国社会是和现代世界联系在一起的,资本主义在近代所创造的生产力、世界市场及其交往方式是俄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马克思又指出,俄国社会由于其独特的公社公有制的存在,这就可以使得俄国社会在吸取资本主义现有物质成果的基础上,可以避免走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在这两个因素基础上建立的东方社会制度,将是一个创新的社会制度。当然,由于各种社会客观条件变化和制约,人们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理解还不完全一致。但无论如何,马克思关于制度创新的思维方式却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这种制度创新的思维方式是建立在其历史辩证法基础上的。“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但是,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把万能钥匙,那是永远达不到这种目的的,这种历史哲学理论的最大长处就在于它是超历史的。”[1](P131)  

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建国之初,由于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迫使列宁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对于克服困难、保卫苏维埃政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当人们将这一应急性的对策视为走向共产主义的便捷之路时,一场政治经济危机便迅速出现了。严峻的现实使得列宁开始探求一条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之路。列宁对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在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但这种过渡必须是在全面吸取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基础上的;二是必须把提高劳动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三是要建设好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政权,并充分利用这一政治权力尽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四是社会主义制度设计和实施不能机械照搬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而必须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不断加以创新。这一条也是最为重要的。在论及东方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时,列宁特别强调了在复杂的现实面前要不断创新的重要性。  

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伟大战略,这一战略也体现了制度创新的原则。在经济制度方面,毛泽东开始突破苏联模式,注意区分根本经济制度和具体经济制度,在所有制结构上开始考虑允许非公有制的存在和发展,提出了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新思路。在政治制度上,一是提出了政治协商政党体制,而不是苏联的“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体制;二是提出了一切权力归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体制,这也不同于苏联所坚持的苏维埃和两院制的政府体制。在文化制度方面,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明成果、创建以现代化为坐标的新的文化制度。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党和国家于50年代后期在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导致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没能在正确的方向下坚持下去,但必须承认的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同样构成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体系的活的源头。  

我们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最根本的意思就在于邓小平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品格,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方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邓小平制度创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制度定位的创新

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主义遇到挫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对自身制度作一个科学清醒的历史定位。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段时间内,对本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定位过高,从而滋生了一系列“左”的失误,如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所有制、夸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经济建设中不切实际的高速度、高指标等,都使得社会主义蒙受了损失。因此,在拨乱反正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进行科学的历史定位,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方针政策的制定就无从谈起。邓小平也正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宗旨,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从而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发展依据。他曾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2](P252)  

2.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框架的经济制度的创新

针对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对生产力的破坏,马克思、恩格斯设计的未来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产品经济,在这一经济形态中社会将对生产进行自觉的计划调节,按照社会需要合理分配社会劳动和利用资源。但这种产品经济的实现是有条件的:一是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是平等的。二是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工厂,社会总劳动由一个计划统一调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恩格斯设计的产品经济的条件并不具备。因为首先从所有制形式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着不同的经济成分。其次,在现实中社会的计划中心无法保证个人劳动都能转化为社会劳动。个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达到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必须在企业里集合成为企业联合劳动;二是企业联合劳动成果必须满足社会需要,在市场上完成了商品交换。面对国际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定位,邓小平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指出,计划和市场不带有社会制度的属性,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2](P148)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创新的突破口,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上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  

3.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创新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本质上是先进的,具有资本主义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本身就标志着根本政治制度的实质性转变。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框架和氛围。但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是曲折的,从具体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实施来说,建国后,为了迅速医治战争所带来的创伤,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建设,我们选择了一个党、政、经、社一体化的政治制度,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必要的。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这种具体制度便暴露出许多弊端,如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等,进而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灾难。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邓小平就曾指出:“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3](P333)为此,邓小平设定了政治制度改革和创新的基本目标,这包括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从长远来看,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就曾指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3](P322)从近期来看,包括三个具体目标:第一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第二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2](P179-180)  

4.以“四有”和“三个面向”为目标的文化制度的创新

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制度创新,就体现在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的精神文明建设上,体现在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特征上。从“四有”到“三个面向”,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的文化制度创新,贯彻着这样一个原则,即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西方文化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必须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个没有共同理想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而共同理想的形成又是建立在文化价值基础上的。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就是因为我们一直有一个共同的科学的理想信念。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2](P137)面对当今世界复杂的政治经济格局,我们要不断深化改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更需要能够凝聚人心的共同理想。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也是检验一个国家文化制度创新的首要标志。其次,当代中国的文化制度创新必须吸取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面向未来和继承传统是内在统一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在理念层面上,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是在实践层面上,中国人民在长期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和反对剥削和外来侵略的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秀的文化积累,推动中国历史的进步。这两者都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各种思想、理论纷纷被介绍进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一时间各种理论被传得沸沸扬扬。实用主义、社会进化理论、弗洛伊德主义等等,都曾以各种形式在中国的学界亮相,也曾吸引一些年轻人的注意。但这些理论各领风骚没几时,很快便成为过眼烟云,明日黄花。惟有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站稳了脚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和彻底胜利,首先是因为其理论本身是真理的反映。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一举击败各种思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种结合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汇合。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马克思主义作为全新的世界观在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首先是它取得了传统文化进步或优秀因子的认同,两者在严峻的现实基础上发生了一次现代性整合。同样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所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一个创造性整合,是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的一次综合创新。离开这种文化承传关系,邓小平理论作为一种文化就不可能真正进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更难以在中国形成一种民族凝聚力。第三,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创新必须立足于世界,当代世界正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突破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了社会的开放性和竞争性,带来了人类交往方式的一次革命。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造成了全球性的信息同步效应。当代中国要进入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在世界经济交往和新技术革命的大潮中有所作为,就必须有一种开放意识,必须构造一个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制度和理念。“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3](p64)  

二、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地理条件的阻隔,不同的民族、地区和国家是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中生存和延续的。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确立,人类历史发生了一个转折,历史开始向世界历史转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4](P114)。  

世界历史的形成也就是现代社会交往不断扩大的过程,就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渗透的过程。正是在这种普遍性的交往活动中,人类才能在现代化的轨道上谋求共同发展。“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4](P88)列宁曾用一个著名的公式说明世界交往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  

马克思在分析印度的历史时曾指出:“孤立状态是它过去处于停滞状态的主要原因。”[5](P768-769)毫无疑问,中国的历史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正如邓小平所言:“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3](P78)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电子计算机、通讯卫星、互联网的出现,人类交往更加密切,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更呈现为世界历史的最重要趋势。经济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依存在当代世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的国际化。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必然要求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现代产品的成本取决于世界市场的交往程度。正是在世界经济的普遍交往中,才会使产品的成本效用降低。  

二是资本的国际化。国际资本已成了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基本走向。资本在国际交往中得以优化集中,将大大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国际化。  

三是世界贸易的比重增强。世界贸易的繁荣是建立在生产的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化的基础上的。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是反映世界开放的综合性标志。  

第8篇:制度创新的意义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这一市场经济道路的发展,离不开工会组织的领导、沟通和协调。我国坚持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需要工会组织推动;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工会组织参与;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民生的改善,需要工会组织来助力;中国共产党的地位的巩固,需要工会组织来凝聚。

【关键词】

新形势;基层工会;创新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工会组织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最作用。工会组织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纽带,是企业与员工沟通的桥梁,是肃内行径的明镜。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工作创新,是适应改革开放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的举动。通过开展有针对性、有实际效果的基层工会工作创新,能大范围地调动、保护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和国家的发展创造效益。

1 提高工会组织思想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要求工会组织提高思想认识。工会组织在提高思想认识上,应该克服不创新、伪创新、低创新的问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

1.1克服不创新、伪创新、低创新的问题。不创新,就是在工会组织内部无所建树,依据前人的道路,得过且过,跟不上企业发展和时代潮流。伪创新,就是只顾形式而忽略实际意义的创新。低创新,是工作懈怠的表现,遇到事情慌忙应对,虽在工作中有创新,但不具前瞻性,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企业的发展。那么,要实现工作创新,工会组织人员思想上必须进行创新,忽视创新或创新力度不强,工作创新的针对性、实效性、特色性就会大打折扣。创新的影响力不够便起不到创新的效果,效益也会受影响。推进思想创新,使创新从注重短期效果和单项工作成效,向注重长期效果和综合绩效转变;以工会工作为导向,始终紧密联系职工群众,“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为职工的切身利益考虑。

1.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工会组织具有凝聚党和人民的作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要完善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制度、定期评议领导干部制度、职工代表联系制度、职工代表述职制度,使企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

1.3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从低收入国家晋升为上中等收入国家,经济总量跃居第二位,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工会组织在看到改革开放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积极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开放。

1.4坚持以人为本。工会组织坚持以人为本,面向职工的工作方式,能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这就要求将企业和职工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让职工感觉是在为自己劳动。基层工会组织应将企业的发展与维护职工利益统一起来,始终以企业发展为导向,以服务员工为中心,寻求企业与员工利益的双向最大化。

2 提高工会组织人员自身素质

2.1对工会组织人员进行学习培训。通过专题学习、专题讲座、理论研讨、课题攻关、解剖典型、观摩交流等方式方法,对工会组织人员进行学习培训,进一步强化工会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工运知识、工会业务、先进经验的学习、消化和吸收,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熟悉政策法规、精通工会业务、善于协调矛盾、热忱服务职工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工会的发展创新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2开展工会组织之间的工作交流研讨。工会组织在相互交流与研讨过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推进工会工作的创新。不同类型的工会组织之间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区域、横向或纵向的工作交流,分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经验教训等等,如面对“讨薪问题”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有利于相互吸收有益的管理模式和经验教训,促进工会工作向前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3加强责任到人制度的建立。责任到人,顾名思义,就是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个人对自己工作中出现的纰漏负责。工会组织人员依据企业和职工情况,人性化地思考、提出解决方案、跟进实施,亲自检查、督促项目落实。通过加强责任到人制度的建立,增强工会组织人员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

3 建立激励机制推动工会组织工作创新

3.1企业激励。责任到人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开展激励制度。在企业工会工作中,对具体的个人或团体进行奖励的效果远远高于对整个工会进行奖励的效果。另外,要完善兼职工会干部队伍激励约束机制,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损害,抵制贪污腐化行为,增强兼职工会干部的责任意识,加强党对工会干部的教育、加强职工对工会干部的监督和加强企业对工会组织的管理,促进工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健康发展。

3.2实施多项激励。多项激励的效果不仅能起到激励的效果,更能平衡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工会组织多项激励制度的建立,可以参照企业多项激励制度的建立,如评选工作创新明星,把工作创新成果列入年度考核等等。或者在每年年终综合检查时,通过调查问卷、无记名投票、设立意见箱和监督电话、运用网络平台等方式,了解企业职工对企业工会工作的满意程度和意见建议等,对获得评价高的职工进行分级奖励,对评价低的职工进行教育与处罚。

4 结束语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保证各项措施贯彻到位;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保证企业跟着党走;是员工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维护者,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工会组织要加强自身思想素质建设,职业道德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企业和国家应针对工会实际的情况进行教育和奖励,激发工会组织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郭晓漉.新时期基层工会工作创新发展[J].经济视野 ,2013,(13)

第9篇:制度创新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概述了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制度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论证了科学发展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探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校园文化的举措: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坚持统筹兼顾,使校园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机制;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

一、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员工的传承与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校园文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建筑、教学、办公和科研设施、生活服务设施,以及与高校相关的校园环境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二是精神文化,它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总的来说,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不同的校园文化使各个大学拥有不同的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更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文化的人类共同性

“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取得成果的总和”。 [1](P6)无论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对前人成果的坚持、批判、吸收和继承。文化为全人类所创造又为全人类所享有。因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学校园文化仍具有人类的共同性。

2、文化的时代性

任何文化都是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的,因而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原始人创造文字,驯养、繁殖动物、种植植物,创造了原始文化;蒸汽机的发明,产业革命的完成推动人类进入近代文化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的闻世开创了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文化的新纪元。总之,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是随时代的前进而进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校园文化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3、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按其产生与存在而言,原本都是民族的。斯大林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2](P64)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共同体。正是共同的文化使56个民族统一为一个民族——中华民族。为此,民族性是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

4、文化的阶级性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在无阶级社会里,文化活动的创造总是群体性的。因此,反映这些群体活动的人类文化带有该群体的共同特征。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很多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同程度的带有阶级色彩。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教育和科技文化成果变成了资产阶级的剥削工具和专制品,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的文化是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一切文化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这是社会主义校园文化与私有制条件下的校园文化相区别的显著标志。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建设乃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具有重要功能。

1、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把全校师生员工引导到学校确定的目标上来。具体来说,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高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将所有的教职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共同为学校建设事业而辛勤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学校倡导什么、鼓励什么、师生员工的注意力必然就会集中到什么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精神的体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能吸引师生员工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把实现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2、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所包含的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群体意识,就像一种精神粘合剂,可以使师生员工产生归属感,增强凝聚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成员之间主体地位平等。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根本上一致。为此,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不仅来于校内也来于校外,具体体现在校园文化精神上。校园文化精神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认同的价值观念,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一旦形成,它对大学师生员工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能使全体成员团结一致,关心学校建设和发展,进而立足本职,做好工作,形成一种心理需求,从而增强学校成员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3、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在学校建设中,它是最能体现学校风格和特征的意识形态。它反映着师生员工的共同心声,一幅好的校训,一首好的校歌,就会营造一片校园文化的氛围,一次健康有益的大型活动,往往会使师生员工终生难忘,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产生一种激励作用,从而使学校产生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对学校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4、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约束功能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学校文化依据党的基本理论和宪法、法律的规定,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形成校纪、校规、校风、校训以及各项制度等,是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它表现为一定的纪律性和规范性,它赞扬什么、反对什么、规定大家怎么做,如何做,要求大家沿着规定的目标前进。凡是符合校园文化建设规范的行为,必将得到肯定和鼓励,而违背校园文化建设规范的行为,则会受到人们的谴责。校园文化对每位成员都具有约束力,规范着每个人的行为。

5、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辅射功能

校园文化塑造着学校的形象,反映着学校的个性特征,也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一种能够不可忽视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对学校建设和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力会辅射到整个社会。例如: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对一个学生来说,通过学校的招生广告开始就会对他的人生产生影响,入校后加之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感染和熏陶,直到他毕业走向社会都会念念不忘。一些学校实施学、产、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送科技到农村,送科技到工厂,请专家到学校。学校和企业联姻,在这种办学模式下,学生、教师和社会接触的范围日益扩大,校园文化的辅射功能日益凸显。

三、科学发展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推进理论创新的要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党的理论不断创新的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科学发展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针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主要表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和办学行为,作为社会主义的高校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高校办学的灵魂,关系着高校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么发展的重大问题,创造性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即尊重办学规律,坚持高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自觉做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以大学生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社会主义祖国培育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优秀人才。这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指针,必须长期坚持。

3、科学发展观是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制度的依据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更新观念,培育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具有时代意义的创新精神,创造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而制定规章制度的依据就是科学发展观,只有尊重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的制度才会民主、科学、规范,使各项制度服务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4、科学发展观是促进校园文化功能发挥的保证

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到高校建设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功能的发挥,科学发展观是重要的保证。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强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就能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就能保证制定正确的规章制度;就能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就能保证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保证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

1、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建立健全以党委为核心的党政工团协调配合的领导机制。做到这一点,一是各级领导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根本指针,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二是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科学安排,全面落实。三是坚持以教职员工为本,不断提高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四是坚持学习加强理论修养和品格行为修养,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并经常反思和探究实现领导作风好转的有效途径,保证从源头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校园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职员工的建设,关键是提高教职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以实现教职员工的发展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就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从教职员工的实际出发,从国家和学校建设的全局出发,把服务于教职员工作为首要任务。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使广大教职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荣辱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推进校园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3、坚持统筹兼顾,使校园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是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克服形式主义、本本主义和主观主义作风,始终注意统筹兼顾、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党的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全球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影响,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相异相生的格局。这种格局对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这里一方面,要积极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导向,以培养中华民族精神为要求,构建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把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上下一致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秉承中华优秀文化理念: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和谐。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构建以优秀文化为主流特征的文化氛围。

4、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手段,是为了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章、有序、有效开展的手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离不开制度的强化,而后用情景来内化。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大多数人的思想文化意识水平还不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条件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这些制度涉及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如,党委工作制度、行政指挥决策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务教学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组织人事制度、后勤保障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健全这些制度的关键是:一是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即和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相一致。二是保证制度的科学性,根据学校建设的具体情况,符合学校的办学规律。三是保证制度的制订程序性,从教职员工中来到教职员工中去。四是保证制度的实效性,各项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满足广大教职员工的需要,制度拥有了群众,就会使制度内化为现实。

5、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键在于理论和行动上的开拓创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它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不畏艰险的勇气,另一方面,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所需的理论功底、知识水平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一定要立足于学校的现实条件,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协调一致。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已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及其相适应的社会主导文化相适应,同时,时代的发展和前进,高校自身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校园文化建设从内容和形式上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永葆先进性的源泉。校园文化建设物质方面的创新就要注意在财力允许的基础上,注重环境的全方位优化、干净整洁、设备仪器及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以增强学校外在的感召力。在精神文化方面,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3]。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丰富和发展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内容,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出独特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祝西莹,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