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不可理喻范文

不可理喻精选(九篇)

第1篇:不可理喻范文

1、如果人都失去理智,不可理喻,其行为就难以预测,无法控制,他们就既不配享有权利,也无力承担义务,更不能追究其法律责任。

2、如果个人的行为背后有不可理喻的原因,比如仅仅因为自己拥有就认为某些东西非常宝贵,就可以用实证主义的方法来检验那个行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3、更令人不可理喻的是,批评界还出现了谁来叙述底层的莫名其妙的诘问,认为这些作家没有资格为工人农民代言,没有资格叙述底层。

4、人物所采取的主要动作都不是有理据的,因而也是无目的的,所传递的是一种一切都不可理喻的思想,是对于自然的无可名状的荒诞感。

5、这个人拗得很,不管怎样劝说都不听,真是不可理喻。

6、从古至今,中国古代纯文学的东西是十分可疑的,假如抽空了传统史学与哲学,单独谈中国文学,势必将变得支离破碎,不可理喻。

7、他们简直不可理喻,一定要进去,终于被我们的人赶出来了。

8、如果一个法律规范规定,行为人由于过失,甚至元过错的行为也可以定性为偷或者偷税的话,()那么在现实生活的习惯法则中则是不可理喻的。

9、当时的知识分子们虽然对此觉得厌烦和不可理喻,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小心谨慎,只敢腹诽,表面上还是毕恭毕敬,甚至还要完成一些官方指派的写颂诗的任务。

10、从技术操作层面来看,许多中国人认为西方国家动物福利法的规定不可理喻,他们愿意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但绝对不会接受西方国家的动物福利制度设计。

11、双方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所言背后的这些思想的历史,这种忽视使得双方很难清楚地阐明自己的立场或者达成共识,因为双方都经常认为对方所讲内容不可理喻。

12、更让人不可理喻的是一边竟相欠款,一边是许多政府官员拿着公款去各处著名挥霍,一掷千金,丝毫没有想到他们花的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第2篇:不可理喻范文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比喻

在一堂光学课上,有一个学生问老师:“为什么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呢?”,教师没有马上正面回答,而是反问学生道:“为什么别人说你像你父亲,而不说你父亲像你呢?”,学生哄堂大笑。教师接着认真地说:“因为你父亲和你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没有你父亲就没有你,所以,只能说你像你父亲。同理,没有入射角就没有反射角,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该学生微笑着连连点头。由此可见,恰当的比喻能化解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时甚至能在笑声中一劳永逸地解决那些原本很难说清的问题。

物理教学中的比喻还有以下几种常见功能。

1. 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在讲解电势的相对性,电势差的绝对性时,我用现成的笑话来进行比喻。“某人想咬掉自己的鼻子,但够不着。于是他站到板凳上,又站到桌子上,最后爬到房顶上,结果还是够不着”。显然能否咬到鼻子不是决定于嘴的高度,而是鼻和嘴的高度差。这则笑话的幽默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马上触类旁通,很快理解了电势的相对性。

在讲电场概念时,学生对“在电场中放入一个检验电荷,某点电场的强弱和方向与检验电荷电量无关”这一点学生很难接受。此时可用电场比作风,检验电荷比作风中线系着的气球。气球可以检验风的有无、方向以及强弱,但风向和风的强弱与气球无关。这样变不见为可见,学生很快明确了检验电荷是用来检验电场的有无、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且电场与检验电荷的有无无关。

一位同学对物体的动能和分子的动能辨析不清,老师这样比喻说:“汽车载一箱飞舞的蜜蜂前进,箱子是物体的运动,而蜜蜂的飞舞好比是分子的运动……”,老师还没说完,学生就说:“我明白了,即使汽车停下,蜜蜂仍在飞舞。”多么神奇的比喻啊,化抽象为具体,事半功倍。

2. 使复杂过程浅显化

一些物理规律,由分析到得出结论,其物理过程复杂,学生听了仍心有疑虑。这时可不失时机地用生动贴切的比喻。如“加速度减小,但速度仍可以增大”可用“月存款额逐渐减小而存款总额仍在增加”来比喻,这样学生对此结论深信无疑。又如,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又不易通过实验来观察,这时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大家熟悉的“船装运货物”来打比方。发射天线比作始发港;高频电流比作船;音频电流比作货物;接收天线比作终点港;调制比作装货;传播比作运输;检波比作卸货。这样化无形为有形,既易于学生理解,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使难懂的模型直观化

在描述微观世界时,物理模型常常在学生头脑中不易建立,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若用比喻可以使模型直观化、具体化。如原子结构模型可以把它比作“人造卫星绕地球的圆周运动”,它们遵守相同的向心力方程,解题方法也相似。这样,用已知开拓未知,既可加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思维的发展。

讲到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区别时,许多同学难以分清。这时可以用“独舞摄下的录像”和“集体舞拍得的照片”来分别比喻它们,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它们分别描述的是“一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和“多个质点在同一时刻的位移”。再配合正面讲解,从而能使学生对两者本质的区别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4. 使深奥的理论通俗化

有些理论描述的微观世界,学生无法亲临其境,再加上想像力又不佳,这给他们的理解带来困难。我们可以借宏观世界中类似的情景来帮助理解。如讲到三种状态的物质分子的运动时,有位老师这样说:“气体分子的运动,好像是夜晚强烈灯光下的一团飞舞的蠓虫;液体分子的运动,又恰似游牧生活,短时的迁移(移动)和比较长期的定居(振动)相结合;固体分子的运动,则象一间关闭的教室里坐满前仰后合,左倾右倒地欢唱的小学生一般”。这样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隐晦的理论通俗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在实验得出愣次定律后,为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愣次定律所反映的感应电流的规律,一位老师把感应线圈比喻为具有“冷酷”与“多情”双重性格的特殊人物。当磁极来时,线圈的近端产生同性磁极,排斥原磁极,抗拒磁极的接近,表现十分“冷酷”。一旦磁极走时,近端又立即产生异性磁极,吸引原磁极,挽留原磁极的远离,表现相当“多情”。最后归纳成“来则拒之,走则拉之”八个字。这样的比喻,既使学生感到形象有趣,掌握了知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是一箭双雕。

5. 使知识记忆深刻化

第3篇:不可理喻范文

我老公的为人是几乎没弊处说的,厚道、善良、诚恳、勤劳,我想真正糟糕的父母是养不出这样的儿子的。结婚后我才发现,他的家人,确实是比较糟糕的。

由于我不喜铺张,便和老公决定不办婚礼,就请双方家人坐到一起吃顿饭。吃饭时,公公含沙射影地指责我父母给的嫁妆太少。我实在听不下去反驳道:“那您不是一分钱彩礼也没给我爸妈吗?”小姑子大声指责道:“哥,你这老婆不能要,小心她吃里扒外!”气得我好半天没喘过气来,聚餐是不欢而散。

结婚后,公公总打电话来要钱,理由各异……我们刚凑了首付买了房,两个人的工资也不高,哪经得了他这么折腾呀。于是老公只好苦口婆心跟他们解释我们的困难,谁知公公竟然带着婆婆跑到城里来兴师问罪,还扬言要到我单位去宣扬我不养公婆的丑行,而我无意中从公婆的密谈中了解到,他们手里并不缺钱,就是看不惯儿子的钱从此交给媳妇。

摊上这样的婆家人,我几乎崩溃。好在老公理解体贴,总是代他家人向我父母和我道歉。面对他们,我真是束手无策。置之不理吧,他们像空气一样存在;跟他们战斗吧,两败俱伤,我也不是善于吵架的人;干脆离婚吧,老公又没什么错,我们感情很好。逼得没办法了,我就只好这样安慰自己:不是总要钱吗?我就当单位降工资了。不是像空气一样挥之不去吗?我就当环境被污染了,好多人不是就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环境中?不是偶尔会挑起是非吗?我就当上帝喜欢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吧。

他们是被爱驱使的奴隶

就在我对婆家的情感冷淡麻木到几乎要彻底放弃的时候,老公病倒了。他背部剧痛,牵扯着手脚使不上力气,连开车都变得困难,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我们一个可怕的结果――骨癌!我在悲痛之余的第一反应是必须告诉婆家事情真相,因为就他们那样的人,早告诉他们,还有医生帮着我证明事情真相。

公婆接到我电话后就大声哭起来,山崩地裂悲痛欲绝。那一刻,我的眼泪流了出来。突然意识到他们原来是我的亲人,无论他们如何为难我,无论我如何厌恶他们,我们彼此都是亲人。

接到电话的第二天黄昏,公婆带着我的两个小姑子坐了20个小时的火车举家赶到了医院。他们见到医生就下跪,说着难懂的方言求医生救我老公。我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们,看着他们,我发现竟然对他们一点也讨厌不起来了。

他们求我救救我老公,公公还手忙脚乱地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一本存折往我手里塞,说不够再回家把房子卖了。我哭着说我和你们一样爱他,我会尽全力给他治病的。

我决定带老公去另一家医院确诊一下,然后再确定治疗方案。婆家人变得特别乖,一切由我拿主意,还帮我做着家务。另一家医院的检查结果天壤之别:不是骨癌,而是淤血!再去第三家,也确诊为淤血!

一家人顿时欢天喜地,我们的心第一次如此靠近。可是,婆家人很快就变脸了,先是急忙要回存折,然后责怪我没有照顾好老公,害他摔跤造成淤血。这一次,我始终沉默,不想反驳他们。他们,大概就是因为太爱我老公,爱得如同中了剧毒,心中、眼里都容不下我了吧。我突然有些同情他们,因为他们是被爱驱使的奴隶。同时,我又不由被他们这种蛮横而痴狂的爱所感动。

经历了这件事,我决定想办法跟他们好好相处。

3大招改善与婆家的关系

我先给自己鼓劲,并跟老公说了我美好的和解愿望,老公对我自然是感激不已。看到他那样,我更加坚定了要与婆家人改善关系的决心。

首先,我学会了阿Q精神,调整自己心态,那就是“比下有余”的方法。

同事小雅的婆婆中风在床,他们得请人24小时照顾,光保姆费每月就得2000多,医药费另算。我公婆至少身体健康呀,虽然偶尔也要钱,但每次四五百块也就满足了。朋友丹丹的公公是个酒鬼,喝醉酒就到他们家闹事,有时还闹到单位去。我公公可是烟酒不沾,人也严肃正派。同学梅梅的小姑子帮着她老公搞外遇,还唆使他打梅梅,我的两个小姑子可没这么无聊……总之,相比之下,我还不是最倒霉的。我的婆家人虽然“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这样想之后,心就通了,也就为“和解行动”提供了精神支持。

接着,我制定了甜言蜜语+糖衣炮弹的策略。天下谁不喜欢听好话?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每周我都主动给婆家打电话,厚着脸皮跟他们神侃。多说几句动听话,只不过费点唾沫,却慢慢软了他们的心。

平时,我隔三岔五买些礼物寄给婆家。我知道他们也不会看哪种贵,基本上只要是新的,数量多就高兴,我就合着他们的心意买,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效果却很明显,每次收到礼物后都会打电话给我老公,说他们在邻居面前可长脸了。我老公趁机大力宣扬我的功劳,渐渐地,他们似乎也不好意思再说我的不是了。

当然,光有精神胜利法和糖衣炮弹是不行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适当“扬威”,要让他们从内心意识到我的优秀,从而心服口服。

老公的生日,公婆小姑子都来了,我自然是热情款待。带他们上街,我故意带到我们单位附近,然后说:“你们都逛累了吧?要不去我们公司休息一下吧。”我们公司是全球500强之一,工作环境自然一流,再加上我在部门任了个小小的职务,同事客客气气,大小也把我当成“官”看。公婆他们只从电视里见过这么气派的工作场面,没想到我就跟电视上那些主人公一样从事着他们眼中的“高档工作”。从单位回来,我感觉他们对我明显客气了很多,心中欢喜,看来这招管用。

闲聊的时候,老公受我所托,有意无意提及某某同事的老婆大骂自己的婆婆,不允许给婆家人一分钱。我们楼上那家儿媳妇每天只去麻将馆,什么事不做,吃穿用都靠“啃”公婆,还要输钱……公婆自然明白老公的意思:你们的儿媳可算是很不错的了!

经过这些招数,婆家人对我的态度可以说是来了160度的大转弯,还差20度就完美了。我也不贪心,慢慢来。总之,成绩已经相当不错。

因人制宜,成功“征服”

关系改善了,新的问题又来了,公婆小姑住在城里似乎不想回乡下了。我和老公正常的生活明显被打乱,长久下去,矛盾肯定又要重现,甚至加剧。我想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找点事给他们做。可是4个人的工作,谈何容易?况且他们都没多少文化,又没什么技术,两个小姑子都只勉强上了初中,电脑也不懂。

就在这时,我去一个做钢材生意的朋友家玩,看到他正在卖废铁,朋友告诉我做废铁生意其实很赚钱,只要能吃苦。我想公婆都是能吃苦、脑子灵光的人,在老家也做过小本生意,再加上两个小姑子帮忙,他们应该完全可以把废品收购站经营得很好。

朋友说废铁正跌到低谷,马上看涨了,要做就赶紧。我立刻和老公商量,拿出积蓄再跟朋友借了几万块,很快就把废铁收购站建起来了。考虑到婆家人可能害怕风险,我采取了聘用的方式,就是他们给我打工,我发工资。公公每月2000,婆婆和两个小姑子各1500,效益好的话另外算提成。他们很开心,干得很起劲。不到一年,我们的废铁收购站就创造了可喜的利润,我果断地拿出2万元奖励给他们。

第4篇:不可理喻范文

关键词: 文字隐喻 语言表达 语言命题 语言认知

人类隐喻认知结构是语言和社会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自20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隐喻热以来,隐喻这一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已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对隐喻的研究,已经超越了原本认为隐喻只是语言修辞现象的认识,相继提出了文字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等认知层面的隐喻研究理论。本文拟从语言表达、命题逻辑、思维认知三个层面对文字隐喻进行分类,大体上可分为语言表达上的隐喻、命题层面上的隐喻、认知层面上的隐喻,以便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隐喻问题做好铺垫。

一、语言表达层面的分类

对文字隐喻进行语言表达层面的研究,对于那些与语言相关的学科的研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比如,在翻译理论研究中,起码要从某个层面上的语言分析入手。隐喻作为一种日常语言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对其进行研究应该首先从语言层面的隐喻表达入手。对之,可以依照隐喻的句法表现形式进行分类,也可以依照隐喻的构成形式进行分类。

1.句法表现形式上的分类。根据涉及隐喻的句法表现形式进行分类,比如,Miller在对隐喻的命题形式进行研究之前,首先把隐喻分为名词喻、动词喻和句子喻。又如,束定芳认为,隐喻可以依据句法特点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介词喻,等等。另外,由Steen等人开发的MIP隐喻鉴别方法及其后来改进的MIPVU方法,对语言层面隐喻的鉴别也是建立在语言表达词类鉴别的基础之上的,并且认为,MIP方法对不同词性的隐喻的区分说明,句法表现形式与隐喻意义的理解之间存在联系,不同类别的隐喻之间存在的差别能够在其句法表现形式上得到表现。笔者认为,依据句法表现形式对隐喻进行分类的好处是其可操作性很强,也较为准确。因为语言单位的句法特性是较为容易辨别的,所以这样的分类可以用于对隐喻鉴别的信度和效度要求较高的研究中。但其缺点是对隐喻的研究不够深入,只停留在表层语言现象上。

2.语言构成形式上的分类。文字隐喻包括喻体、本体、隐喻标志词和喻底,四个构成隐喻的基本成分。这种对隐喻的构成成分的修辞学研究,已经在隐喻研究中广泛应用。比如MIPVU以有无隐喻标志词而区分的间接隐喻、直接隐喻和隐喻。周昌乐等根据隐喻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即喻体、本体、隐喻标志词和喻底把汉语隐喻分为9大类,主要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等方面。而束定芳则认为,按照喻词是否出现可以把广义上的隐喻分为隐喻和明喻。这种以隐喻的语言构成形式进行的分类,有助于对篇章中隐喻的理解,尤其是在隐喻标志词出现的情况下,人们能够及时注意到隐喻的存在,从而自主在超越本义的层面上对隐喻意义进行把握,成功实现交际。然而,其缺陷是,同句法层面的隐喻分类研究类似,这种修辞上的研究仍然把隐喻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或纯文本来处理,并未把隐喻上升至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高度。

3.根据语言的实际使用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往往基于大量来自真实生活的语料,以隐喻运用的日常生活中的领域为分类依据,主要包括百科知识层面的分类和使用规约化程度的分类。首先,百科知识层面的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基于日常语言使用中文字隐喻出现频率较高的习语、熟语进行分类,比如wilkinso根据在英语国家普遍流行的一种童谣所涉及的关键词,对英语中的规约化的隐喻进行了分类。这些关键词均指称英语国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的事物。这种分类方法尤其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掌握一门语言中的惯用语,因为语言研究已经证明,包括习语、熟语、转喻、提喻、粗俗语等在内的惯用语,都是以建立在一定百科知识上的隐喻为基础的。其次,隐喻使用的规约化程度。上文提到的从百科知识的角度进行的分类主要针对规约化程度较高、为人们所熟知的那部分文字隐喻,这些隐喻在被大量使用之后成了语言当中较为固定的表达[1]。而在实际交流中,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会创造性地实现某些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这些投射并不是约定俗成的,而是需要交际双方经过临时的认知加工才能理解的隐喻意义,这些隐喻被称为新奇隐喻。当然,新奇隐喻虽然在日常交际中数量巨大并且形式多样,但与规约化隐喻相同,都是建立在日常语言的概念投射上的。

二、命题层面上的分类

这种分类,是介于语言和思维的中间层次,对文字隐喻进行的分类。事实上,近乎所有的对文字隐喻研究的主流文献,均采用命题形式对所研究的隐喻进行分析。具体来说,研究者使用直言命题的形式把文字隐喻的源域和目标域呈现出来。这种命题形式的呈现的优点在于可以清晰反映某个概念(或文字)域的形成是基于怎样的源域和目标域而进行的。之所以要强调概念隐喻的命题结构的重要性,是因为命题结构可以在无穷尽的具体的隐喻相关的语言表达中抽象出它们背后某个固定的、稳定的、一致的概念隐喻,从而对隐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虽然语言表达可以纷繁复杂,但借助思维抽象力可以从其中得出抽象的命题结构,从而对此一类隐喻表达的生产机制,特别是对有关的源域和目标域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源域和目标域所涉及的语言表达的命题结构进行进一步分析,既可以对隐喻进行系统的分类,又可以使隐喻结构明晰化、形式化。Steen认为,对语言隐喻进行命题分析,对隐喻分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命题层面可以区分简单隐喻和复杂隐喻,即前者以无修饰成分的隐喻表达为表现,后者则表现为有修饰成分的隐喻。还可以区分完整隐喻和隐含隐喻,完整隐喻字面意义和隐喻意义都在文本中出现,而隐含隐喻的字面意义并未在文本中出现,需要运用命题分析推断出语言表达的本义是什么。命题层面对于隐喻进行分类还有助于对隐喻进行语料库标注,比如,先对概念隐喻的语言表达的文本单位进行定义,其次对列举出每个文本单位所包含的命题,最后根据命题中的语言单位及文本单位所涉及的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跨域映射的关系,把概念隐喻分为简单隐喻和综合隐喻、限制隐喻和延伸隐喻等四组。这种细致分类,便于进行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入研究。

三、认知层面上的分类

无论是语言层面还是命题层面对文字隐喻的分类,都只是局限于其语言表达形式。语言隐喻在更抽象的思维层面同样具有现实性。随着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两大主流隐喻理论的提出,学者们对语言隐喻的基本构成成分有了新的认识,不再局限于传统修辞学上的喻体、本体等概念,认为文字隐喻的在认知层面的基本成分包括源域、目标域、映射和映射范围这四个基本的认知要素。这四种隐喻的构成成分,均可以成为对文字隐喻在认知上的分类依据。首先,映射是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被宽泛地理解为是实现所有跨认知域的概念化现象的动态机制。映射不仅在概念隐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诸如相似性、意象图式等其他概念化过程中也有着举足轻重作用。针对映射的不同类型又可分为完全映射隐喻和部分映射隐喻,前者是指源域事物的属性完全投射至目标域以此使人们理解目标域中抽象的事物,而后者是指只把源域事物的部分而非全部特征投射至目标域,以此凸显目标域事物的某个或某些特征。其次,源域同样可以作为一个概念隐喻的分类标准。源域内的事物通常是较为具体的、人类更熟悉的、直观的。Lakoff认为,隐喻在人类思维之中十分普遍,如同人类的感官一样。许多学者已经对以人类感官知觉为源域的概念隐喻进行了研究,比如听觉隐喻、触觉隐喻、嗅觉隐喻情感隐喻等。同时,由于隐喻的体验性,许多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并且习以为常的事物也可以充当相关隐喻的源域,譬如,水隐喻、风隐喻、植物隐喻、动物隐喻、颜色隐喻,等等。同样,可以按照目标域作为分类标准,也就是以隐喻所要明示的较为抽象的事物作为分类依据,对隐喻的类别进行划分,比如情感隐喻、时间隐喻、政治隐喻等[2]。这些隐喻的特点是把源域中的事物的特性投射至目标域中,从而使人们能够理解诸如情感、时间等抽象事物。譬如,作为认知语言学创始人之一的Lakoff曾对英语中的隐喻进行了清单式的总结,其中的分类就是按照隐喻的目标域进行的。

总之,在上述三个层次上对文字隐喻进行分类,有助于对隐喻的识别和对隐喻进行完整全面的认识。首先,对于隐喻识别而言,尤其是对于语篇中的隐喻识别,研究者总是以具体的语言表达为切入点,借助命题结构区分源域和目标域,进而对隐喻的认知构造有所了解。其次,三个层次的隐喻分类,有助于我们对语言隐喻进行全方位的认识,也可以对该隐喻涉及的语言表达进行归纳总结,得出这些具体语言表达背后的命题,在此基础上,由文字隐喻理论可知这一隐喻的源域、目标域及其映射的范围,使深入理解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DEIGNANA.丁建民,译.英语语法系列.隐喻[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7.

第5篇:不可理喻范文

关键词:隐喻;隐喻思维;意向分析;心理知识结构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Lakoff(1980)甚至认为“所有语言都具有隐喻性”。隐喻由修辞到思维方法,逐渐获得了一个普遍化的地位,而且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据最开始研究隐喻认知特征的Richards(1965)统计,我们的口头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中就有一个隐喻。我们能够很自然地说“沉重的精神负担压垮了她”,“女人的感情比较脆弱”,但我们很少会察觉到我们赋予了抽象不可感知的“精神”以重量,“感情”以强度。隐喻作为我们的一种思维方式而存在,但我们很少去思考为什么我们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去理解隐喻,或者隐喻的理解到底涉及到什么。下面我们将从隐喻的辨认出发,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去阐释隐喻的理解过程。

一、隐喻的辨认

(一)领域信号或话题标志

某些修饰词明确地表明所修饰的词即中心词的意义转移到另外一个领域,这就是一种隐喻的用法,如intellectual stagnation,psychiceddy current,人间地狱、东方威尼斯等中的修饰词都代表了一种与中心词不一致的领域,提供了从隐喻角度理解话语的线索,如:

(1)a. Ceylon was a tax heaven, a sort of oriental Switzer-land.

b.一着急,思想的线索要打成结又松散了。隐喻还有些事实的影子,但好比在热闹地方等人,瞥眼人堆里是他,走上去找他,又不见了。 (钱钟书《围城》)

c. 他已经变成了一个永远不起运的知识酒窖,没准会在最醇浓的时候崩塌。 (余秋雨《文化苦旅》)

(1)中,“瑞士”、“线索”、“影子”和“酒窖”都已经改变了其通常的指称,用到了不同的领域,因此应该从隐喻的角度来理解。

(二)元语言信号

说话者有时候为了表明自己的意图或避免听话者误会,往往会采用元语言信号,即直接用metaphor,metaphorical,metaphorically或“比方说”、“打个比方”等字眼,如:

(2)I saw then in her face, and around the openness of her bow, a metaphorical light which none the less seemed to me to be an objective phenomenon, a real thing.

(三)强调词信号

某些强调词,如英语中的literally、actually、really、simply、indeed,汉语中的“几乎”、“差不多”、“简直”、“真正”、“绝对”等,往往也向听话者表明说者可能是在使用隐喻,如:

(3)By directing electronic waves to her brain, it may quite literally, tickle her fancy.

(四)表明隐喻转换的上义词

诸如kind of、sort of、form of、“某种”等词,可以作为一种隐喻性转换的上义词,充当隐喻出现的信号,如:

(4)I have no relish for the country; It is a kind of healthy grave.

(五)明喻

明喻是隐喻的一个种类,它与隐喻的区别在于它含有like、as、seem、as if、“像”、“好像”之类的标志词,明确像听话者表明这是隐喻式话语,如:

(5)Encyclopedias are like gold mines.

(六)引号

引号也是一个元语言符号,可以用来表示其中的话语不同于其字面意义,这种手段在汉语中更为常见,如:

(6)有人叫“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的”。鲍小姐并非一丝一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钱钟书《围城》)

上面我们讨论的都是识别隐喻的元语言和语言信号。但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还有很多隐喻,它们的出现并没有什么明确的信号或标志,这需要听话者根据话语的字面意义在逻辑上与语境形成的语义和语用冲突及其性质来判断某一种用法是否属于隐喻。

二、隐喻意义的理解

听话者在明确说话者使用了隐喻之后,就要对隐喻所表达的意义进行推断、理解。Searle(1979)提出,一但确认应该从隐喻角度来理解某一句子,听话者有一整套求解R可能值的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弄清隐喻说话者意向问题。

(一)隐喻理解中意向分析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或过程,本身有其独特的心理基础。隐喻的心理发生、隐喻理解的过程以及隐喻的心理存在形态,都是对隐喻过程进行心理考察的内容。对隐喻理解的分析不仅有助于对隐喻本身的理解,也有助于对心理学隐喻的把握。

一切隐喻都具有相似的机体构造,即主题、喻体和依据。隐喻说话者是产出某个隐喻,而隐喻的听话者是接受既定的隐喻并试图理解。话语沟通就是这样一个表达与理解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获得隐喻的恰当理解,获得隐喻的意义,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过程。

隐喻的理解过程是动态的。Black(1979)、Davison(1981)和Searle(1979)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证实了存在一个特定的意义域,这个意义域由隐喻所能表达的所有意义内涵所构成,而隐喻的听话者通过再认识表达意图或意向来获得对隐喻意义的理解。

意义域的构成是在理解隐喻的过程中实现的。这个过程中所言与所指、规则与意义、词义与意向纠结在一起。可以对这个构成过程进行历时态的考察,说话者通过口语或文本的方式做出隐喻表达时,表达的所言与所指是同一的,都落脚于词句的结构与含义。在听话者或对话者那里,意义得以达成。不同的听话者或同一听话者在不同的时间,对于隐喻意义的理解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按照隐喻活动理论,主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构成一种张力这种张力使得隐喻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如:

(7)My marriage is a jail.

在(7)中,jail代表某一特定类型的事物,它与外界隔绝,使人失去自由,具有惩罚性等特征,因此“jail”可以解释为“监狱”、“牢房”,也可以理解为“痛苦”、“没有自由”,但“jail”在这里并不简单地表示监狱、牢房或痛苦、没有自由,它包含与“jail”这一范畴有关的所有特征和内涵。

从(7)我们不难看出,听话者通过说话者的所言,理解其表达所指,并获得意义。这个过程最关键的是理解表达意向。可见意向分析在隐喻理解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就需要对两个重要的问题进行分析:一个是表达意向与理解的关系,这个关系决定着理解的方向和内容;另一个是意向分析的方式,这个问题关注的是理解的具体进行过程。

在隐喻过程中,说话者通过隐喻传递自己的意向,当这种传递得以完成,即为听话者再认时,隐喻的意义就生成了。人们无法逃避对隐喻背后的各种意向的分析解释,而且仅仅根据隐喻表达的经验性含义进行反应,通常会犯错。

这种词语的经验性含义被吉布斯称为“实用主义含义”,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经验把握的常用的含义。实际上,词语具有多义性的特点,即使是“实用主义含义”也通常不是单一的。那么,在语义学基础上进行隐喻分析,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因为对采取何种语义来标定隐喻所依赖的共享特征或相似性,缺乏一个判定与选择的标准,而隐喻者的意向恰恰正承担着这样的角色。

Grice(1957)提出意向理论这个概念,进一步表达意向的重要性。他描述了一种理想化的隐喻理解过程:说话者使用某种隐喻表达自己的意向,而后通过听话者对于该意向的再认,在意向的听话者那里产生预期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表达与理解以隐喻为媒介,以意向再认为手段完美地传达了意向信息。这种意向就是反身意向。当意向不能被有效地表达时,通常会造成隐喻理解的失败。这主要是由于说话人相关语言知识的匮乏,这包括语义、语法、词汇和语用等的掌握与使用不当。不能被有效地表达意向,自然不能被听话者有效地知觉,从而造成意向分析的失败。隐喻理解失败的另一种情况是,表达与理解的过程缺乏共同的背景。当对话者缺乏一般背景时,对于说话者意向的理解也就各不相同了。因为听话者只有通过语境才能理解表达意向,所以,当隐喻的一般背景被知觉为不同的内容时,理解意向的正常过程也就被阻断了。

可以说,对隐喻理解过程的各种分析,最终都集中到一个结论,即意向分析是理解隐喻的关键。因此有效地进行意向分析,也就成为获得隐喻意义的必要步骤。

(二)意向分析的方式

表达与理解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合作过程。在隐喻的表达与理解过程中,这种合作关系尤为重要。因为在隐喻理解过程中,隐喻的含义就隐含于两者的合作关系中。说话者通过隐喻使其意图得以传递,目的就是让听话者再认其意图;如果听话者不能再认这个目标,那么隐喻的理解就是不可能的。所以,听话者总是通过某种或几种方式来理解表达意向,即进行意向分析。

首先,进行语境分析。进行语境分析不是简单的词义判断。上文中已经指出,首先经过词义判断而后才能理解隐喻的观点是不恰当的。语境分析是对隐喻表达的过程连续性的理解。隐喻所表达的意向正是寓于此过程。缺乏对于这种连续性的认识,就无从确定进行意义选择的标准或依据。

其次,获得有关隐喻说话者的知识。获得这种知识是理解表达意向的重要方式,是形成一般背景的首要因素。一般背景是隐喻说话者与听话者所共有的特定信息,其信息组织是一个特定范围的信息域,主要包括相关的知识、信念和假设等。并不是所有的共有信息构成一般背景,只有与隐喻相关的共有信息构成理解的一般背景。所以,获得有关隐喻说话者的知识,也就仅仅局限于特定的与其表达有关的知识、信念和假设等。

最后,需要分析自身的体验,了解理解过程所属的经验域。虽然隐喻的表达是依据于说话者的体验,但是说话者的体验不能够直接被理解,而只能通过意向表达过程实现。从听话者的角度看,则是要通过自身的体验方式,获得对表达意向的体认。所谓的意向理解在根本上是一种“感同身受”,是一个通过自身体验,理解另外一种体验的过程。这个时候,需要对自身的体验情境进行了解,并与有关隐喻说话者的知识相对照。这样才能够有效地理解和判断说话者的意向,才能从开放性的意义域中做出隐喻意义的判断和选择。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隐喻的理解过程概括为两个步骤:1)隐喻的辨认;2)隐喻意义的推断。虽然步骤看似简单,但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语境、自身知识结构等等。

参考文献:

[1]Black, M. More about metaphor [A]. In A. 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t [C]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2] Davison, D. On Metaphor [M] Sheldon Sack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

[3] Grice, H.P., Meaning [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4]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Richards, A.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6]Searle,J. Metaphor [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第6篇:不可理喻范文

关键词: 隐喻研究 发展轨迹 规律

1.国外隐喻研究综观

国外的隐喻研究历史悠久,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国外隐喻研究阶段进行了分期。束定芳根据研究范围和方法把西方的隐喻研究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即隐喻的修辞学研究时期、隐喻的语义学研究时期、隐喻的多学科研究时期。我们以时间为标准,将国外隐喻研究分为20世纪以前和20世纪以后两个阶段。20世纪以前的隐喻理论,严世清将其分为亚里士多德学派和柏拉图学派。我们认为,柏拉图对隐喻持“贬斥”态度,其研究并不构成隐喻研究历史,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和主张并不能代表整个20世纪以前隐喻研究的状况。对于20世纪以前的隐喻研究史还有一种传统划分方法,即认为主要存在两种最基本的隐喻理论――古典派和浪漫派。我们认为,这种划分方法较严世清的分类更具有合理性。

古典派隐喻观的基本主张是: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运用它可以产生特定的表达效果;隐喻有别于日常语言,是对常规语言的一种偏离;隐喻是明喻的一种浓缩形式。此派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和公元1世纪的罗马修辞学家Quintilian。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第一个对隐喻作比较系统的研究的人,他关于隐喻问题的观点和理论零散地分布在《诗学》(Poetics)和《修辞学》(Rhetoric)两部经典名著之中。他认为,隐喻与明喻本质上是一致的,隐喻是两个事物相似性的比较,所以他的隐喻理论被称为“比较论”。他认为,隐喻的主要功用是修饰,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言语不致流于平庸,文体显得明洁优雅,换言之,隐喻是语言的一种“附加物”,是“佳肴中的调料”。亚里士多德也阐明了隐喻的创造性和隐喻的认知功能。他的理论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忽视隐喻的使用与语境的关系等,但他是隐喻研究的开拓者和先驱,其隐喻理论自成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隐喻的某些特点,为以后的隐喻研究奠定了基础。亚氏对隐喻的定义和功能的讨论影响了其后2000多年西方修辞学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解释,隐喻自此坐实为“一种修饰性的语言形式”,几千年不得翻身,影响极为深远。

Quintilian是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修辞学家。他把隐喻界定为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此理论被称为“替代论”。他曾系统地阐明语言与隐喻的相互关系:为了艺术的目的,语言必须被提炼到具有较强的力量,比喻即具有这种提炼的效果。他同样认为隐喻是语言的装饰品。Quintilian把自亚氏以来对语言和隐喻研究的古典主义方法推向了一个顶点,他的论述融汇了前人大多数有关的论述,因此,Quintilian可以被看作是在他之前的修辞学家们所积累的隐喻观的代表。

浪漫派的隐喻观是由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雪莱、柯勒律治等提出的。其基本主张可简要地概括为:隐喻是语言内部的一种衍生机制,而不是游离于常规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隐喻是人类语言形成的关键所在,反映了语言的本质,因此所有的语言都是具有隐喻性质的;隐喻是人类体验世界的重要方式;不存在日常语言与诗歌语言之间的区分。古典派认为隐喻是语言的手段,浪漫派则认为隐喻是语言的本质。相比而言,浪漫派一反传统的隐喻修辞观,对隐喻的认识更为深刻,并且影响了20世纪以后的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对隐喻所持的观点。

20世纪是隐喻研究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1936年,英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新修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Richards所著的《修辞哲学》突破了古典隐喻理论的束缚,首次提出“语义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在一定述谓过程中由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语义变化现象。Richards也是西方最早、最明确地对隐喻认知特性进行阐述的人,他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1962年,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Max Black发表《模型与隐喻》,对Richards提出的“语义互动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发展,使其发展成为现代隐喻研究中较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70年代后期,西方对隐喻研究的兴趣达到极点,有关隐喻研究的学术会议接连召开,隐喻研究著作不断出版,各种新观点、新理论纷纷出台,还出现了专门的隐喻研究刊物、研究机构和专门网站,掀起一股“隐喻狂热”。这一时期引人注目的隐喻研究者有符号学家U.Eco、哲学家J.Searle和语言学家George Lakoff等。1980年,美国生成语义学家Lakoff与哲学家Johnson联手推出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该书从认知角度全面、系统地对隐喻的本质进行了阐发,提出了概念隐喻的观点,标志着认知观隐喻研究的全面开始。90年代以来,隐喻成为认知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20世纪以来隐喻研究的总的特点是:宽视野,多视角,多学科交叉,从传统的静态研究转为动态的观察和思考,并且发展迅速。这些特点在近三十年来表现得更为突出。

2.国内隐喻研究综观

中国的隐喻研究始于先秦时期的修辞思想,从《诗经》、《尔雅》、《周礼》和先秦诸子中就大量出现“比”、“喻”和“譬”的使用,虽然中西方使用的术语不尽相同,但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此类的论述应该算作是中国隐喻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与西方隐喻研究相比,国内隐喻研究具有自身的特点,不乏新颖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在汉语修辞学中,隐喻被看作是典型的修辞格,通常与借喻、讽喻、博喻、引喻等相提并论,被看作是“比喻”这一“类”下面的“变种”。比喻最初称“譬”,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抑》中的“取譬不远,昊天不忒”之句。关于“譬”的定义最早见于《墨子・小取》:“辟(即譬)也者,举也(他)物而以明之也。”此句从功能上说明了比喻的价值,也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关于比喻的定义。先秦时期的一些文献关于比喻作用和性质的阐述都是在演说术范围内,先秦诸子个个都是善于运用比喻的高手。孔子提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礼记・学记》中有“能博喻然后能为师”之句,这成为古代文人的共识,隐喻被儒家改造成一个政教伦理概念。

从汉代开始对比喻的研究范围渐渐扩大,将它作为《诗经》“六义”之一,与“兴”一起研究,合称“比兴”。“比兴”一语最早见于《周礼》,东汉经学家郑众注《周礼》,初次对“比兴”进行解释:“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也。”东汉王逸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总结出“引类譬喻”的特点,道出了比喻的灵魂是两事物间的相似点,可以说与西方的“比较论”不谋而合。南朝的刘勰最早对“比兴”进行系统研究,在其经典著作《文心雕龙》中专设《比兴篇》,说明“比喻”和“起兴”的区别和联系,认为“比显兴隐”:“比者,附也;兴者,起也。”本体和喻体可在不同的方面建立相似联系,以形成比喻,比喻贵在贴切。刘勰的比兴理论的影响极其深远,真正将隐喻从比喻中独立出来进行理论研究,也是在《文心雕龙》中始见端倪。

《文心雕龙》之后,从理论上探讨隐喻问题的还有南宋陈的《文则》。陈根据比喻的形式将它分为十种不同的类型,定义虽有交叉,但是从新的角度的尝试。除此以外,系统地从理论上对隐喻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并不多。1932年,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问世,标志着现代修辞学的正式建立。陈望道把譬喻细分为明喻、隐喻、借喻三种。“隐喻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譬喻”,明喻是“甲如同乙”,是相类的关系;隐喻是“甲就是乙”,是相合的关系。实际上其中“隐喻”和“借喻”同属于广义上的隐喻,只不过是根据其语法形式的不同所作的进一步分类。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修辞学对比喻辞格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就,出现了比喻专著,如袁晖(1982)的《比喻》,对比喻辞格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研究,李济中(1995)的《比喻论析》,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揭示比喻的种种属性,对比喻的种类论述更为深入、细致,但这些研究都没有超出传统修辞学的研究范围。这个时期,一些作家也对比喻有所研究,如秦牧在《譬喻之花》中称比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对比喻也有独到见解。

综上所述,自中国古代修辞学建立到20世纪80年代,汉语修辞学对隐喻的研究几乎一直限于修辞格的范围内,这种情形直到80年代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兴起才有所变化。概念隐喻理论的推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将隐喻作为一种语义辞格的传统观点,对国内语言学界的隐喻研究是个推动,对隐喻现象开始从多角度进行剖析,触及隐喻的生成机制、隐喻与抽象思维、隐喻的语用特点等深层问题。林书武是最早介绍国外隐喻理论的学者。耿占春的《隐喻》(1993)在诗学范围内讨论隐喻现象,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隐喻现象的学术论著。束定芳首次提出“隐喻学”的概念,在对西方隐喻理论进行吸收和整理的基础上,对隐喻产生的原因、工作机制、本质特征与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突出了隐喻是人的认知活动这一本质。总之,我国现阶段的隐喻研究已经逐渐打破原来的僵滞状态,在西方隐喻研究热潮的影响下逐渐起步和发展。

3.余论

传统隐喻观将隐喻看作一种修辞手段,是对正常语言规则的偏离,而认知隐喻观中的隐喻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修辞学概念,而是人类认知活动中的一种思维方式,语言中的隐喻是这种思维方式及其思维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综观中外隐喻研究发展轨迹,均遵循一个共同的规律,即隐喻从传统修辞学的研究对象逐渐成为众多学科,如语言学、哲学、心理学及符号学等的研究对象;从词语层次过渡到动态的话语现象;从作为一种语言“寄生现象”过渡到将其视为人类极其重要的认知工具进行多层次的考察和阐释。简言之,隐喻研究的发展过程也正是人类认知的不断深化过程。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严世清.隐喻理论史探[J].外国语,1995,(5).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

[4]袁晖,宗廷虎.汉语修辞学史(修订本)[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

[5]冯广艺.汉语比喻研究史[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6]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诗学[M].商务印书馆,1996.

第7篇:不可理喻范文

关键词: 汉语“雷” 语义 隐喻分析

一、作为认知现象的隐喻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迅速发展,从90年代以来,因能对汉语许多现象提供强大的解释力,而对汉语研究产生很大影响。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在西方隐喻理论研究中,理查兹(Richards)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莱考夫(Lakoff,G)等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概念隐喻”理论。胡壮麟(1997)认为,隐喻在开拓语言和概念的认知深度和广度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他在文章中将隐喻分为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法隐喻。束定芳(1998)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本质上是一种人类认知现象,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是探索、描写、理解和解释新情景的有力工具。本文以认知语义学的隐喻理论为依据,对汉语“雷”这一词汇进行了隐喻分析。

二、“雷”的隐喻类型分析

隐喻是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的联想(赵艳芳,2004:99)。“源域”概念和“目的域”概念之间是靠相似性而产生互相联系的,即“喻底”。隐喻的组成还有本体、喻体、喻词。根据表达不同语义的需要,本体、喻体、喻词和喻底会呈现出不同的排列与隐现情况。下面,将“雷”的隐喻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本体、喻体、喻词、喻底同时出现。

A.老李打呼噜像打雷一样响。

在这一句子中,本体、喻体、喻词、喻底同时出现,喻底“响”的出现明确地揭示了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不需要听者进行联想。在“雷”的隐喻中,这种表达情况并不常见,究其原因,也许是“雷”与本体之间的相似性程度较高,且有一部分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对应关系(如打雷与打呼噜,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对应关系,较为固化),并不需要喻底来突出强调其所具有的相似性。

2.本体、喻体、喻词同时出现。

B.暴跳如雷/鼾声如雷/咆哮如雷

C.听他说话,就像在打雷。

这种隐喻非常普遍,特别是在俗语与成语的运用中。

3.本体、喻体同时出现。

D.这人是个雷脾气,你莫要去招惹他,见了面绕着走也就是了。

E.Lady gaga(美国女歌星)的扮相也太雷了!

这种隐喻一般情况下是最普遍的,但这种情况下“雷”的隐喻我们搜集到的语料较少。而E中“雷”的隐喻近两年在流行语中大热,其身影随处可见,下面将作详细分析。

4.本体出现。

只出现本体,喻体、喻底等都隐含的这类隐喻在语言中非常容易被忽视,其隐喻意义往往蕴含在表达中作为背景而不凸显出来,或已经成为通用的语言,不容易被人意识,也就是已经“泛化”。这种情况下“雷”的隐喻语料我们并没有搜集到(也可能是没分析出来)。

5.喻体出现。

F.雷声大,雨点小

G.大发雷霆/如雷贯耳

H.雷同

F、G两例举的是俗语与成语之例,F常表有名无实之意,指话说得很有气势而本领却很少,也用于形容哭泣时只发出声音而并没有真正流下眼泪。F与G中本体都并未出现,是依靠感知经验与约定俗成所推理出的。在篇章中,往往也会出现上下文已有交代,本体不出现的情况,在这里不一一列举。

从隐喻的表现形式、功能和效果、认知特点等角度,可以把隐喻分为“显喻与隐喻”、“根隐喻与派生隐喻”、“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等几种不同的类别(束定芳,2000)。从这一论断也可对“雷”的隐喻进行分类,分析其类型主要在于加深对隐喻现象的认识与对所学习的隐喻知识的运用,其他分类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三、“雷”本体与喻体具体语义特征相似点与隐喻认知基础

1.从2008年起,“雷”开始盛行于网上,成了网络流行语之一。“雷”在网络上的新喻义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无意中看了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会感觉不舒服,或对某种事物表示奇怪。在使用过程中,其感彩发生了变化,也可以解释成因为事物的某些属性而使看到的人产生无限热爱的一种情况。具体使用例子如“雷人、雷语、被雷到”等。下面分析“雷”本体与喻体具体语义特征相似点。

隐喻是要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另一事物,其基础是相似性。在隐喻发生时,原域的某些特性映射到了目标域上,建立起两个概念域之间的相互联系。而投射的认知基础,则是基本范畴概念与意向图式概念。

2.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个范畴化的过程。认知语言学不同于经典范畴理论,其认为,人类划分出的是原型范畴,在范畴中有典型成员(即范畴的原型)与非典型成员,其以家族相似性理论联系在一起。从这一理论看,语义范畴即是一个原型范畴,分为上位等级、基本等级与下属等级,其原型义项就是基本等级概念,我们认识一个事物,也是从基本等级概念开始。在字典中,“雷”的原型义项是自然界的自然现象(我们对于这一判断并未进行历时的验证,只不过根据理论推导与经验“想当然之”,今后要进行验证),也是我们认识“雷”的开始;“雷”的另一个义项是“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如地雷、雷管、鱼雷等。比较两个义项,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是都会发出巨大的响声,且武器爆炸时所腾出的烟雾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打雷时风起云涌、山雨欲来的景象。那么,是否可以推断,“雷”所形成的语义范畴是通过家族相似性,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吸收新的义项而形成的?其实,推广到其他词汇,其语义范畴中的部分义项也是通过隐喻,使用频率增加,最后变成死喻,而固化成词的义项。由此是否可以推断,网络流行语“雷”最终也将成为“雷”的新义项,以满足语用要求?

3.意象图式作为“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赵艳芳,2001:68)。隐喻涉及到两个概念域,也涉及到两个语义场,如“雷”的事件图式会包括:聚云、闪电、下雨等,当隐喻发生时,人们要通过意象图式对两个不同语义场进行对比与联想,而非单纯地对比其原型义项。上文的对比就能证明这点。

参考文献:

[1]邓莉.隐喻对语义变化的阐释.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黄剑平.也谈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模式.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3]李文莉.隐喻的无意识性语义泛化与意象图式.修辞学习,2003,(3).

[4]束定芳.论隐喻的基本类型及句法和语义特征.外国语,2000,(1).

第8篇:不可理喻范文

 

关键词:概念隐喻理论 英语教学 认知 

 

自1980年Lakoff & 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以来,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认知语言学家们对隐喻的阐释不断深化人们对隐喻的理解。隐喻的产生和使用是自然语言的常见现象,隐喻是交际语言中不可或缺的有机成分,基于此,对隐喻能力的掌握已成为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通过隐喻来进行文化教学、传授文化知识,是外语教学中文化导人的一个可行而又便捷的途径。 

 

概念隐喻理论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发表标志着概念隐喻理论的问世。根据这一理论,人类的概念系统(思维过程)是通过隐喻来进行建构的,而用于语言表达的隐喻则来自于具有隐喻性的概念系统本身(Lakoff,1980),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概念隐喻理论逐步得以完善。概念隐喻理论被阐释为包括源域、目标域及其映射、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和意象图式结构(imageschema)在内的认知机制。该定义的具体内容是指:隐喻是人类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和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统一理解,即理想化认知模式;隐喻是源域到目标域的直接映射;在映射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意象式结构,即“衡定性假说(invariance hypothesis)”。概念隐喻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常规隐喻,根据源域的不同可分为实体隐喻、结构隐喻以及空间隐喻(Lakoff,1987)。 

人们利用自身抽象思维能力与隐喻认知能力,便能创造性地运用隐喻语言并能合理的阐释与认知所接触到隐喻语言,通过“隐喻化”的过程加入到我们的概念系统中,成为我们概念系统的一种固定模式。这些纵横交错的隐喻关系构建起一个协调一致的隐喻概念体系以及相应的隐喻表达体系,发展了我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我们的语言,帮助我们共同完成对抽象事物和概念的较为深刻、全面、完整的认知和理解。 

 

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教学 

 

(一)隐喻与词汇教学 

隐喻对词汇理解有指导意义,词语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隐喻。词语产生的隐喻,是指词语的创造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人类创造新词的重要手段,比如人类早期的象形文字就是通过隐喻产生的。许多复合词和派生词是通过隐喻产生的,如汉语中:鹅卵石、杏眼、柳眉、兔唇、罗圈腿、面包车、钉子户、蝶泳、梅花鹿、鸭舌帽、火舌、雪花、黄金时代等等,同样英语中也有很多词汇是通过隐喻构成的。如:dog-tired、crystal-clear、knee-deep、shoulder-high、childlike、mousy等等。词语发展的隐喻性是指词汇的多义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词义发展、变化和引申的重要手段。在讲解生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那些用隐喻方式构成的词语;在讲解多义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各个词义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隐喻是词义发展和延伸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概念隐喻的教学并注意不同文化之间由于认知的不同而造成的概念隐喻的不同。 

(二)隐喻与阅读教学 

语言的隐喻本质及其隐喻概念是阅读理解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隐喻性语言是各类素材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普遍语言现象,对隐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与否关乎到提高阅读能力、理解作品的修辞及意境。文化的烙印深深地映射在隐喻中,隐喻的表征隐含了文化的逻辑,隐喻的概念也存在文化的差异。在很多情况下,当喻体和本体之间无法找到任何相似之处时,语境对隐喻的判别和理解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英国著名诗人雪莱在《西风颂》里是这样描写西风的: 

to quicken a new birth

thou breath of Autumn’ s being 

drive my dead thoughts 

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要理解这些诗句,没有相应的地理背景知识是不行的。英国地处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西风给英国人带来的是温暖和湿润,是春天的气息,这首诗是对春的讴歌。而汉语中的“西风”却使联想到寒冷、萧瑟、凛冽、凋零等。从阅读理解的角度看,语境对意义的获取具有极强的揭示作用。阅读者就应该利用语境因素对言语表达的制约作用来解读文本,获取意义。 

 

(三)隐喻与文化教学 

第9篇:不可理喻范文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隐喻学的基本发展过程,从亚氏的传统修辞隐喻学理论到现代的认知隐喻学的一些相关理论。不可否认,隐喻早已不再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存在于人们的思维组织模式中,是认识和看待事物的一种视角。可以说隐喻的实质是一种认知现象。对于认知隐喻的研究仍然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但同样它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如何利用跨语言跨文化的研究证明认知隐喻的主要论点。隐喻的普遍性在不同文化和社会领域同样存在着差异性。

对于隐喻学的研究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形成了众多的流派,研究者们众说纷纭。但总体上说隐喻学经历了从传统的亚里士多德的隐喻论述到现代的莱考夫等人对隐喻学的认知。他们最基本的论述纷争在于对隐喻的含义的讨论。

一、传统隐喻学

传统隐喻学把隐喻只是单纯的看作是一种修辞现象,从广义上讲就是比喻,是指“由于两个事物特征上所存在的某一类之处,而用指一个事物的词来指另一个事物。”狭义上是比喻的一种类型。因此传统修辞学的研究局限于构成隐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字面的转换,替代;局限于辨别隐喻与借喻,提喻,讽刺等其他形式的区别与界定。传统隐喻学包括三种代表意义的理论。1.1替代论西方对隐喻比较系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者属于一种对比关系,因此,隐喻和明喻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隐喻的主要功能是修饰作用。亚氏对隐喻的定义和功能的舆论影响了其后2000多年西方修辞学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解释。1.2比较论这一理论已不仅局限于将隐喻定视为相同体的替换,而是认为隐喻根基于类推和明喻。核心理念是两个事物相似性的比较。比较论的问题在于如何洞察说话人通过不对等的相似点发现有关共同特征的,即相似点很难界定。1.3互动论20世纪30年代,理查兹首先提出了隐喻互动理论,后来布莱克在其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互动理论,其主要观点是:(1)每一次隐喻陈述含有两个主词,一个主要主词和一个次要主词;(2)次要主词应该被认为是一个系统;(3)隐喻句通过将组成次要主词的一组“相关隐含”(associatedcommonplaces)“映射”(maponto)到主要主词上,使其产生隐喻意义。

二、现代隐喻理论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以其宏观巨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向亚里士多德的传统隐喻理论发出了挑战。在现代隐喻学研究中,隐喻再不局限于语言之中,在莱考夫看来生活中隐喻无处不在,它直接来源于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当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上是隐喻的。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和工具。人类使用隐喻,可以分出被动与主动两种情况。被动就是人类在认识事物时,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或者由于语言中缺乏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方式,而不得不用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其结果就是隐喻。所谓主动使用隐喻就是使用者事实上已经认识到两种事物之间的差别,或者语言中存在着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法,但为了更好地传达他的意思,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他选择用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莱考夫接着将隐喻划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莱考夫设想隐喻将喻源的认知图投射到目标域上,从而使目标通过喻源置于空间的物质的经验中。认知图的提出,对于我们的抽象思维、新事物的认知乃至经验的扩张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莱考夫还运用认知模式、原型和辐射式范畴等概念运用于隐喻的运作机制,隐喻学最终建立起来。

三、认知隐喻

随着莱考夫和约翰逊将隐喻学研究的方向扩大到认知领域,大量学者也开始对隐喻学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相关的理论成效接踵而来。3.1传导隐喻传导隐喻,也成为管道隐喻,是由雷迪于1979年提出的。其基本观点是:说话人将思想(物件)置于词语(容器)中,将他们(顺着管道)传至听话人,然后由听话人将其思想从词语中提取出。该理论属于实体隐喻的范畴。实体隐喻强调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实践、状态等无形的概念当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从而对其进行谈论、量化。3.2规约隐喻和新鲜隐喻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还根据规约程度的不同将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分为两大类:规约隐喻和新鲜隐喻。规约隐喻指的是那些自产生以来已经为相当一部分语言使用者所认可和接受,成为日常语言的一部分的隐喻。其中很多已经词汇化,被收录进词典。例如:Heisatthepeakofhealth./Hishealthisdecling.(隐藏的概念隐喻是healthisup/sicknessisdown).新鲜隐喻指的是那些任何一个语言使用者随时都能理解的隐喻:可以是那些刚刚被制造出来的隐喻,也可以是那些虽已存在一段时间,但尚未被大部分语言使用者所认可的隐喻。文学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新鲜隐喻。例如:Myloveislikeared,redrose.需要强调的是,规约隐喻和新鲜隐喻之间并不存在清晰的界限,所有的规约隐喻在一开始都是新鲜隐喻,但是在反复的使用中失去了新鲜感。另一方面,很多新鲜隐喻也都在逐步变得约定俗成。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蓝纯.认知隐喻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4]LakoffG,JohnsomM.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5]杨毅,王坤.隐喻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