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不可能范文

不可能精选(九篇)

第1篇:不可能范文

只因为黑头发、黑眼睛,在白人统治的医院他备受排挤,薪水仅是白人同事的一半,甚至有些白人病号拒绝接受他的诊治。有一次,一位重症患者高烧不退,全院上下束手无策,他却很快找到了病因。当病人看到给自己看病的是位黄皮肤医生时,一度拒绝。在他的耐心说服和对症治疗下,病人的体温恢复正常。之后这位白人逢人便说:“那位中国医生真是好样的!”

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1977年他前往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附属综合医院工作。可是,在这个人才济济的医院里,他的华人身份同样受到岐视。一位教授甚至打赌:如果他能把病人体内两个柚子大小的肿瘤完好无损地切除掉,我就送给他一张昂贵的核桃木桌子。经过精心准备,他把貌似不可能的手术做得漂亮干净,不但赢回了核桃木桌,更赢得了华人的尊严。

1980年,他转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致力于糖尿病研究。当时,通过胰腺细胞的移植治疗糖尿病是业界公认不可能攻克的技术难题。但是,他却不畏艰难,潜心钻研,最终完成了该校第一例胰腺细胞移植,成功挽救了一名糖尿病女患者的生命,在业界引起了轰动。

为了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商品,让更多的人获益。1991年,他告别象牙塔,开办了一家糖尿病药品公司,从一名外科医生转变为一位企业家。

因为商业的成功,他一夜成名,但他并没有因此停止追求的步伐。不久,他又向更高的目标――新型抗癌药品的研究迈进。当时,泰素(Taxol)是全球最畅销的治癌药物,但效率低、副作用大。能不能研究出一种比泰素更好的治癌药物呢?答案是肯定的。于是,他全身心投入到新的技术难题中去。十年攻关,他运用纳米技术,把活性成分紫杉醇和只有红细胞1%大小的纳米白蛋白颗粒结合在一起,终于成功研究出无溶剂型抗癌药――紫杉醇纳米制剂。它不但比泰素疗效高出一倍,而且副作用更小。2005年经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紫杉醇纳米制剂被广泛用于治疗乳腺肿瘤。这是全球首个获批的无溶剂型紫杉类化疗药物。如今,注射用紫杉醇已售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他赚得盆满钵满。

第2篇:不可能范文

当时,美国原子能之父、物理学家费米呆在距离爆炸中心约16千米处,爆炸40秒后,滚滚气浪冲到科学家们进行观察的大本营里。

费米一感到气浪所带来的第一下颤动时,就马上将碎纸片举过头顶抛洒出去,纸片纷纷扬扬地落到地面,拉开的距离大约有2.3米,费米马上通过心算,宣布说这颗原子弹的能量为1万吨TNT当量,这个结果和仪器测量值十分接近。

参加这次实验的科学家们对费米的神机妙算赞叹不已,但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富有创造性的卓越才能在科学界早已享有盛名。

费米常常鼓励大家在不用参考任何资料的情况下做一些离奇的数量估算,比如“芝加哥有几位钢琴调音师?”“一座美式足球场有几片草?”还有“你每吸入一口气时,究竟吸入了多少凯撒大帝临死前呼出最后一口气的气体分子?”这类看似无解的问题,被我们称为“费米问题”。

面对这样的问题,你的第一反应或许是所给信息太少,无法解决,但当这个问题被分解为几个次级问题,并且每个问题在不用求教专家或书本的情况下都能解答时,你就接近准确的答案了。

芝加哥有多少个调音师

芝加哥有多少个钢琴调音师?这个问题作为最经典的费米问题,一直广为人知。

没错,这是一个怪问题,但费米是这样把问题化整为零的。

第一步,芝加哥的人口为300万,假设每一个家庭平均由4人组成,其中1/3的家庭拥有自己的钢琴,那么整个城市的钢琴数量为25万架。

第二步,如果一架钢琴每隔5年调音一次,一年便需要调音5万次,现设想一个调音师一天能为4架钢琴调音,一年以250天计算,结果一年可调音1000次。

第三步,由此可见,芝加哥市必定有50个左右的调音师,市政当局的有关材料证实,这一估计基本正确。

如果我们用其他数值进行估算,那结果会不一样吗?不会的,因为在一系列的计算中,错误会互相抵消,以“估计调音师个数”为例,如是有人假定每6家家庭而不是每3家有一架钢琴,那么他就很可能趋向于每架钢琴隔2.5年而不是5年调一次音,基于此。最终的结果还是会趋于正确的答案。

判断地球的周长

如果不查询任何资料,你能判断出地球的周长吗?

第一步,我们知道上海和重庆的飞行时间大概为2小时,飞行速度为900-1000千米/时,除去起飞降落的时间。于是可以判断上海与重庆的直线距离为1600千米左右。

第3篇:不可能范文

不可能先生住在不可能房子里—你见过树梢上盖的一件大房子吗?没见过吧……

不可能先生戴着黑色的小帽子,穿着一身黑色西装—一天,我正赶着去上学,看到了不可能先生“你好”不可能先生主动向我打招呼。“你好,我叫***你是谁呢?”我说。“我叫不可能”不可能先生回答道。“哦?真的吗?”我说“你能做出不可能的事情吗?”“当然是真的”他笑着说,“我想,目前没有什么我不会做的事情”……我开始动着我的小脑筋了,我说“你能爬上那棵树吗?”说完我指着屋子旁最高的一棵大树。“也许,我能做的更好”不可能先生说“我能走上那棵树”接着他沿着树干上了树梢!“这是不可能,”我叫道。“但这却是真的”不可能先生说到。我现在想起我现在还要去上学呢,可我又舍不得和这个刚认识的神奇朋友说再见,我就说:“更我一起去上学吧,怎么样?”。“但我从来没有上过学呀”不可能先生说到。“那你现在就可以去了呀,走吧”我说,不可能先生变成了一个小扫把,把我带到天上了,“这是不可能的”我说!

第一节是数学课,老师出了一道很难的题目,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难的题目,什么又是加减乘除又是小数乘方,还有正负数、括号绝对值……老师想,这种题目,孩子们得花一个上午甚至下午才想出来,这是不可能先生更我说出了答案,我便把手举起来“老师,是23吗?”……“这不可能”!老师叫到……“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不可能先生站起来说。“老师看着不可能先生说“我们班上好像没有你呀”是呀,同学们没有见过比这个更神奇的人了……他先是向大家演示倒着书朗诵,然后单手撑地的旋转……放学了,同学们和不可能先生说再见。我回家告诉我的父母,他们说不可能,这是外面有个小人听到了,但他知道,这是真的……

第4篇:不可能范文

失落、难过

伤口越来越深

伤的范围越来越大

我和他是两个世界的人

永远永远

友谊和亲情

我选择友谊

哪怕是虚伪的

是有一定事物支撑的

我依然会选择友谊

爸、妈说

他很无助、孤单

可我明白我所承受的是他的好几倍

你们从来不去了解我

可他有你们的关心

我觉得他好幸福

从小开始

受苦的就是我

被堂弟从二楼推向一楼

没人来问候我

因好奇无意进了一个本属于我的房间

被狠狠的打了一顿

我知道

我和他是不同世界的人

不能混为一谈

我和他永远不可能成为

第5篇:不可能范文

“你已经害得大家跟着紧张了。”儿子阿利桑德一边调侃,一边示意我手中捧着的鲜花。它们本来开得正艳,现在却被我激动的双手抖得凋落了。

前面15个选手相继在场上完成了他们的比赛。这时,滑冰场上响起了场间报导的声音:“欢迎艾雷格拉・福特小姐!”聚光灯立刻聚焦到场边出口――艾雷格拉,我女儿的身上。她充满自信地出场并滑到舞台中央,看上去十分可爱。虽然今年她已经28岁,可看上去还像个小女孩。灯光再次打到她身上,我看到了她经典的“艾雷格拉”式的灿烂微笑。音乐开始,她随即开始冰上表演。

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很富哲理的;当年,看着艾雷格拉第一次进行花样滑冰训练时我就在想,这将是她迈向艰苦人生的第一步。

1977年,当艾雷格拉还在托儿所上二年级时,学校校长西莫蔓女士曾给我打电话说,学校发现艾雷格拉在学习方面有些障碍,并建议我带她去做有关的能力测试。

我吓了一跳:“测试?什么测试?”

西莫蔓女士说:“是专门测试儿童是否有学习障碍的。”

(要知道,“学习缺陷”这样的名词在那时对于一般人还是很陌生的。)

“我认为以后她到学前辅导班接受常规教育会有困难,因为她无法遵守老师的规定。老师叫她坐下,她却总是在屋子里随便走。”

“难道您下这种定论,就因为她不能乖乖地坐好吗?”我说。

“为什么您不先给孩子做做测试再说?”西莫蔓女士说。“去‘父母之家’看看,我想在那儿,你可能对此有更多的了解。”

我走进艾雷格拉班级的教室。在那儿,我看见孩子们围着老师站成个圈。一双双小眼睛紧盯着正给他们讲故事的老师。但是只有艾雷格拉一个孩子没过去;她独自待在角落里,一旦被人抱回来,她先是原地不动,但很快又跑开,去玩具房里玩。一边玩,一边自言自语。不久,其他的小朋友都不愿和她在一起玩,而且试图避开她。

我当时只觉十分尴尬。从幼儿园里出来,我们穿过纽约市的几条大街,最后回到公寓。我对艾雷格拉说:“老师说话时,你得认真听着。”她睁着棕褐色的大眼睛看着我,随后目光越过我的肩膀向我身后什么东西上望去。我知道,她的注意力太不集中了。

西莫蔓女士很快帮我给艾雷格拉联系了测试。结果不久也出来了,艾雷格拉被证实在对重量等概念的认知上存在缺陷,并且完全不能理解时间、大小这些概念,甚至还对一些基本的抽象思维存在障碍。对于艾雷格拉来说,任何思维都必须基于现实事物,即使是需要假象的情景也必须是在现实中发生的。“如果有个小朋友说,艾雷格拉,咱们来想像后面有只大熊正在追咱们。”女儿一定会以为现实里真有一只大熊在后面追她。

医生说他也认为艾雷格拉可能需要上个特殊幼儿园。我始终不愿相信我所听到的,但事实就是事实。

西莫蔓女士推荐我们到与现在托儿所同楼办公的盖特威学校。这是一个小型私立的“特殊”学校。当电梯门在盖特威学校那一层打开时,我刚看一眼就感到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打击。在中心的一个大活动房里,大约30个孩子围坐在老师身边,等她讲故事。这些孩子有很明显的残疾缺陷,有些是身体上的,有些是智力上的。顿时,我对自己说,这地方绝对不行,不行,不行!

接待我的是一个身材矮小但却很结实的灰发妇女,叫伊丽莎白。她是学校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她立即明白我的担忧并把我请进她的办公室。第二天,我把艾雷格拉带来做评估。评估结束时,他们告诉我,学校现在的名额已满,艾雷格拉暂时不能来这上学。其实他们的言外之意是艾雷格拉并不适合这个地方,她还没残障到一定程度。

我开始给艾雷格拉寻找学校。但是遭到一次又一次的拒绝。每家学校都以“她不适合这里”为由而回绝了我们。

我开始感到恐惧。艾雷格拉的前途就要这样毁灭吗?我当时刚离婚,艾雷格拉没有父亲能够照顾她。当然也没人能帮助我,给我精神上的安慰。而对我的家人,我还没想好该怎样告诉父母和妹妹。最终,走投无路的我找到全纽约市最著名的一个心理咨询师。他给艾雷格拉进行了测试,并通知我去领结果。

我去到他的办公室,期待得到权威的结果,但没想到那个结果却令我这个单亲母亲感觉糟糕透顶。

“恐怕我得告诉你,你的女儿正处在个性发展受阻的边缘,而且我相信是你把问题越搞越乱,你试着寻找解决方案,但似乎始终找不到答案。”“如果你和她分开生活,情况可能会好些。”听到这个晴天霹雳的结果,我几乎无法接受,身子一下瘫在座椅里。“我想,让艾雷格拉接受制度化的教育,这对你、对艾雷格拉以及对你的家庭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我撅起下巴,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心理学家,等他发表完他的结论。“她需要的不是精神病院,也不是生活辅导中心之类的地方,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机构。”他还说,他知道伦敦郊外有个那样的地方。

我几乎忍无可忍要站起来冲他大叫,但我还是抑制住心中的激动,尽量表现出礼貌的神情。与心理医师的谈话使我伤透了心。回到家,我不停地哭,直到眼睛哭肿了,哭干了,筋疲力尽地倒在床上。我实在没办法接受这个残忍的现实,没办法接受要把艾雷格拉送走的事实。不管有多少医生说我会把事情越搅越糟,我都不会放弃她。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我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就是收到无数的回绝、不断接受可怕的诊断。每次电话响起,几乎都在说同一句话:“对不起……”电话里的声音丝毫不带一点理解和同情。

正当我走投无路的时候,盖特威学校打来电话,说有个学生转学了,因此现在他们有个空缺名额可以给艾雷格拉。此时,我的心情简直难以形容。我曾经拒绝过这个机会,但是现在我是这么地感谢他们终于可以接受艾雷格拉了。

我带着艾雷格拉再次去见校长。“我们要再回到幼儿园里吗?”当走进艾雷格拉熟悉的幼儿园大楼时她这样问我。

“不,宝贝,你已经长大了,现在是该你开始在学前班学习的时候了。”

“我在那儿会有好朋友吗?”她还在担心会回到那个曾孤立她的地方。

“当然,你会有的。在这个地方,你会有很多朋友。”

实事也确实如此。艾雷格拉在盖特威学校度过了五年快乐的时光。

我根本没意识到艾雷格拉的成长对我自己生活的影响,直到有一天,我遇到的一个叫休的男人。他问我:“你认为艾雷格拉喜欢滑冰吗?”他注意到艾雷格拉最喜欢的书是一本非常年轻的滑冰运动员的图片自传集。但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绝不可能,她肯定不会爱上这项运动的。”

“你得让她试试。”

“我不希望她再次面临淘汰。我们已经试了很多――网球,体操,她其实根本不适合这些。”

“我明白。”休说,“但是你不能因此就放弃。”

“我能肯定她不适宜滑冰。”

“不,你不能肯定,”他坚持地说,“如果不给她机会尝试,她永远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我被休坦率、坚定的态度所感动。同意让艾雷格拉去试试滑冰。

在我们的公寓附近有个名叫冰工场的小型滑冰场。我们搜寻了很多资料,得知艾雷格拉崇拜的那个年轻滑冰运动员住在布鲁克林海茨。作为给艾雷格拉的生日礼物,休还特意请那位滑冰运动员去到冰工场教艾雷格拉一些基本的滑冰动作。

第6篇:不可能范文

政府办事成本高,这可能是政府的一个天然缺陷。按照人性法则: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花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不讲节约只讲效果;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不讲节约不讲效果。政府作为人,花的是别人的钱,没有控制成本的内在动机,指望其省钱全靠外在约束,而约束制度难免存在漏洞,因而政府花钱时的“跑冒滴漏”行为也难以避免,导致政府行为成本趋大。如今许多官员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能不说是显示了许多官员的清醒和良知。

可以说政府越大,揽的事务越多,社会资源的利用就越不符合节约原则,这是“小政府大社会”的重要依据。“该由市场做的放给市场,社会能办好的交给社会”,是政府准确定位的一个重要坐标。所以政府要做减法,不要“事必躬亲”,要根据成本和效率划分界线,限定自己的事务范围。

政府做了减法,市场就会扩张。但市场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市场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引导和监管。一个浅显的例子是公共交通服务的提供。比如,为了老百姓的出行方便,公共汽车必须保证一定的发车频率。但是人的出行在时间上是不均衡的,上下班的时间形成人流高峰,中午和晚上则可能需要坐车的人很少。从出行方便的角度考虑,即便是公共汽车的搭载量很小,发车频率仍然要保证,否则,出行人就面临“苦等”的遭遇。如果公共服务交给企业或私人去运营,极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城市远离市中心的地方,有所谓的“小公共汽车”,这些交通工具名曰“公交”,但是由私人承包,到了晚上,等车人一等就是半小时甚至一小时的事,经常发生。假如,在公共交通服务上由市场主体占据更多的份额,或者说由政府向市场购买服务,政府的监管能少吗?如果监管方式不科学,监管责任不到位,市场主体唯利是图的“经济理性”就会产生很多不良效果。

所以说,政府除了做减法,还得做加法,必须承担更多的监管和引导责任,虽然从“事无巨细”的羁绊中脱身了,但在建立和维护支撑市场机制的制度基础设施、调节经济平衡、提供公共产品、改善社会公平等自己的职能范围内,必须卓有成效地工作,这就要求,政府管理必须是高效的。

第7篇:不可能范文

然后魔术师的助手选三位观众,配合他完成一次“不可能的读心”魔术。

嘎嘎猪和卡西奇在观众席坐着,他们也很希望参与这个游戏,但是却没那个运气抽中成为游戏参与者。嘎嘎猪遗憾地叹了一口气,卡西奇拍了拍他表示安慰:“这些观众应该是事先选好的……也就是‘托儿’,他们肯定不会选你上去砸场子的啦。”

正说着,第一个观众先站了出来。他看起来很兴奋,还一路向台下的人招手。助手给了他一沓扑克牌,要求他随便抽出16张牌,摆放成4×4的样子,并且随机把一些扑克牌翻过来。

“翻多少张随便你。”助手这样提示说。

第一位观众点点头,完成了他的操作。这时候,扑克牌看起来是这样的(黑色的牌是翻过去

“现在有请第二位观众。”助手说道,“现在请你也拿一沓扑克牌,然后从中随便选几张,放在这个4×4方块的外边,把它补全成一个5×5的大方块。同样,你可以翻过来一些牌,翻多少张,翻哪几张都随便你。”

第二位观众朝台下的观众来了个飞吻,然后才接过那一沓扑克:“这是我第—次上舞台耶!好特别!”他虽然说着话,但是手里的动作却没停,一下子就摆好了,现在的扑克牌看起来是这样的:

还不等助手开口,第三位观众就冲上来了。助手亲切地拉住他:“你可以在这25张牌里任选一张,然后把它翻过来。注意翻好一点儿,牌放正了,别让人看出来。”

第三位观众犹豫了好几秒才选好一张,然后把它翻了过来。他选择的是第四行第二列那一张。

这时候,魔术师从笼子里放了出来。他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可以肯定没有人给过他任何提示。他站出来,信心满满地走到第三位观众面前:“我可以从你的瞳孔里读出你的心思。”他故作玄虚地盯着第三位观众几秒,然后得意地笑了:“我已经知道了。”他信步走到桌子前,瞥了一眼这25张牌,动手拿出了一张——正是第三位观众翻过去的那张!

台下的观众叫起好来,第三个观众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一个劲儿地鼓掌!

卡西奇一直凝视着舞台,但没有跟着瞎起哄。

嘎嘎猪突然放声大叫:“第三个观众肯定是托!”他的声音很大,全场的观众一下子安静下来,都直直地看着他。

嘎嘎猪说:“我不相信有读心术这种东西!肯定是第三个观众和你商量好了的!除非让我来选择牌!”

魔术师摘下了帽子,点点头。所有人都以为他要叫保安进来把嘎嘎猪抓出去时,他开口了:“如果你不信,我们可以再来一次。这次你来当第三个观众。”

嘎嘎猪兴奋地蹦上台,准备来捣一把乱。除了原来的第三位观众之外,那两个观众又再次配合了一次,但是魔术师还是猜中了嘎嘎猪选的那张牌!

嘎嘎猪带着震惊下台,嘴里一直喃喃有词:“怎么可能……不可能……怎么可能……”

魔术揭秘

“这个魔术里一定有托,因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读心术。”卡西奇这样对嘎嘎猪说。

嘎嘎猪点头道:“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他真的猜中了我选的那张牌!我开始相信这世界上有读心术了!”

卡西奇乐了:“你有一个错误,就是认为第三个观众是托。实际上,第二个观众才是托。”

嘎嘎猪虽然很疑惑,但是他很了解卡西奇,卡西奇很聪明,是不会说傻话的:“可是,他根本不能预测我要选哪张牌啊?!”

卡西奇微微一笑:“第一个观众的确是普通观众,第三个也是。而第二个观众表面上是在随意地扩展方阵,可实际上他放的一圈牌大有讲究。他需要保证,在最后的25张牌里,每一行、每一列正面朝上的扑克牌都是奇数张。”

“这是总能办到的。蓝色框里是第一个观众摆好的牌,外边的九张牌就是‘托’的发挥场地了。第一行,翻过去的牌有一张,所以1号位置不用翻牌。第二行有三张翻过去的牌,所以2号牌也不用翻。由此推断,3、4号牌都要翻。那第五列中,3、4号牌是翻过来的,所以5号牌也得翻。同样可以算出6、7号牌要翻。”

“这样做有什么帮助呢?”嘎嘎猪很奇怪。

“当然有帮助。”卡西奇弹了弹嘎嘎猪的脑门,“魔术师上场后,他需要做的就是数一数,看哪一行和哪一列正面朝上的扑克牌张数不是奇数。第一场表演中,魔术师发现,第四行和第二列中翻过来的牌不是奇数张,位于它们的交界点处的就一定是那张破坏阵形的牌了。”

“可是这样要想很久啊?”嘎嘎猪还在帮他心中的读心术师辩解。

“只要通过有效的训练,人人都可以看一眼就得出答案。”卡西奇笑道,“这是几道题目,你可以试试哦!假设你是魔术师,从里面找出被翻动过的那张牌吧!”

聪明补给站:

这个魔术是数学家们发明的,它—开始是用在信息传输上。电子信号是转换成“0”和“1”这样的信号来传递的。这些“O”和“1”很了不起,它们即可以用来传递文字,还可以用来传递士立、图片、视频。不过在数据的传递过程中很可能会出错,发生某一个数字弄错了的情况,比如说,本该是0的变成了1,本该是1的变成了0。这种情况和第三个观众所做的事情不是很相像呢?我们在上面两个例子中,也是要找出弄错了的“0”或者“1”。

第8篇:不可能范文

业余时间我爱好看书、做运动、旅游、美食等。今年初,我哥哥请我和弟弟,我们三家人组成美食团,到日本去泡温泉,吃好东西。美食是一方面,最主要是我们一个大家庭聚一聚。

我跟朋友聚会多,喜欢有朋友来我家,喝点红酒或茶,吃饭,聊天。做运动就是为了继续能吃,哈哈。我觉得做运动其实是工作的一部分,因为没有体力很难把工作做好。看书就好像让你的脑袋吃甜点。我很喜欢现在的生活方式。

退休以后,我希望能更多一点运动,多去旅游。最好是可以看到开阔的地方,我喜欢在山边河边,和大自然融在一起,有点像魏晋时候的竹林七贤。所以会比较倾向到那种自然风景很好、有文化底蕴、有特色美食的小城去旅游。

最新的思考

我现在也会有一点点焦虑。但是比以前少多了。年轻时会焦虑有没有足够的钱给两个女儿读大学,有没有足够的钱退休。

很多人焦虑是觉得付出很多就该成功。但由于客观的一些因素,不是所有努力都会成功。这时候他们放不下。我以前也会这样,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我现在会想,如果已经尽力而为,问心无愧,这就足够了。如果不够好,我会再想办法,而不是焦虑。如果真的不够好,你也认了,你的野心要调整一下,不可能人人都成功。

可能是我对自己的信心越来越足了吧,我希望能做得更好,但我不会把自己累坏,我知道什么时间应该休息。我主要关注我们是否在做对的事情,解决应该被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把一些细节都绑在身上,不用去担心不该你担心的事。

最喜欢的一本书

Geoff Colvin写的书《Talent Is Overrated》,这是我最近比较印象深刻的一本书。这本书是说,天才往往是被夸大的,天才背后往往都是工作狂。

比如,莫扎特背后是经过了无数小时的训练,他父亲本身就是一个音乐老师,他其实是经历了和别人差不多的训练时间才成名的。

这本书给我很大的一个体会。天才不是来源于天赋,也不是勤奋(勤奋太简单了),而是来源于长时间枯燥、强调成长心理和打破习惯的刻意练习。

最值得去的地方

第9篇:不可能范文

无论是和你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挚友聊天,还是和初次见面请多关照的陌生人寒暄,亦或是第三类我们这种电台节目主持人和听众之间的互动联系,最熟悉的陌生人的关系,我都真心觉得并不需要特别咀嚼究竟在彼此交谈时说了什么,说话最升华最重要的部分应该是:状态!状态对了,好像说什么都是对。

为什么我每天都那么活泼那么HIGH?凌晨睡清晨醒,直播一上午开会一下午活动一晚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真正闲下来的时候也问过自己保持全年无休却始终HIGH的原因,后来仔细想了想,嗨!我天生就是神经病吧~可,我这样回答听众看起来似乎有点不太文雅和负责。于是在这个问题上我开始认真严肃起来,发现真正让我保持活力状态的幕后始作俑者其实是“热爱”这两个字。

而对于我近10年的直播工作来说,我更热爱的,不是它带给我怎样的名利双收,也不是各大颁奖典礼上面获得的种种荣誉,反而就是这个工作本身带给我的简单的快乐,我总觉得天才和笨蛋就是特别亲密的邻居,忘了哪一个契机让我知道了再简单的东西,也很容易在生活的雾霾里发生化学变化,于是我很不简单的去维系着这份简单的热爱,努力让它不被时间所左右,改变,也努力让辛苦变做不辛苦,让快乐变成一种习惯,说到这,我好像有了给那个听众的答案,麦同学为什么365天每天节目里都那么快乐?怎样可以每天都那么开心那么HIGH?努力把它变成一种习惯,一种状态,你会发现,你下次的问题就是:朋友,你为什么不快乐为什么不HIGH呢?

《时间简史》史蒂芬・霍金

从小我就对整个宇宙感到好奇,遇到了好看的宇宙路线文字怎么能不用力推荐,“宇宙的边界就是没有边界。”而我们却时常在思考都教授怎么还不更新,抑或是纠结着SHOPPING MALL橱窗里的这件衣服到底是红的好还是绿的好。时间,是个有意思的东西。

《不声色不青春》麦麦

这是我的第一本青春养成记,说到青春这个词这几年好像总会跟长在嘴上一样,每天都可以咀嚼到它,但是,谁的青春跟谁的青春能真正的做比较呢,反正我的不能,我只是会用我最简单的文字,告诉你青春应该怎么去过或是怎么回味才能够称得上“有声有色”!嗯,我知道你也想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