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江南古诗范文

江南古诗精选(九篇)

江南古诗

第1篇:江南古诗范文

关键词:江湖派;戴复古;诗作;人民性

长期受学术界轻视冷落的南宋江湖派,近年来,似乎时来运转,逐渐得到了部分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江湖派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南宋时代,金人入侵中原,宋室仓皇南渡,社会处于大变动中。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加上其他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所起的作用,使得南宋间游士和诗人的队伍空前扩大。在这样特定背景下产生的特定诗派,也有了与时代相符合的文学流派特点:主要表现在思想上,江湖派诗人创作大多忧国忧民,倾向进步。在江湖派中,有一位极其典型的诗人,他就是爱国诗人戴复古。

戴复古(1167—1246),今浙江温岭塘下人,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的南宋。年青时,他“南游瓯闽,北窥吴越,上会稽,绝重江,浮彭蠡,泛洞庭”,出游在外四十余年,目睹外族入侵,朝廷屈膝投降,贵族、官僚却仍然过着奢糜生活,吏治腐败,民不聊生,生灵涂炭,一片混乱悲凉的景象。在他广泛接触社会中,意识到人民苦难来自南宋统治者政治腐败和经济剥削,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情绪,特别是对下层的饱受苦难的农民寄予极大同情。他把他一生热血,及由此凝结而成的光辉诗篇,都献给了那个时代,成为了我国南宋时期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

戴复古出于强烈的爱国热情,关心民瘼,写下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把南宋山河破碎、吏治败坏,特别是对统治者残酷压迫和剥削穷苦农民的社会现实,揭露深刻,批判尖锐,可说无处不到,无所不及。戴复古为何能写出带有明显的人民性特征的诗歌,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评析:

其一,在我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历程中,很少朝代像南宋那样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激烈、尖锐、终致亡国。纵观南宋中期,宋金屡次开战。1206年南宋北伐一发即败,金兵九路南下,攻入真洲;1219年金兵犯滁州,至六合,惊建康;1221年,金犯南京,围光州,攻五关,陷蓟州,国事日益不可收拾。当然,在此期间宋军也打过几个小胜仗,但南宋小王朝却偏安一隅,迷恋于灯红酒绿的奢糜生活。在赵构临安初立之际,南方虽有局部动乱,但北方有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力主抗战,本可团结军民,奋起北伐,但统治者一味屈膝求和,失去了大好时机。既要投降,就必须以巨额贿赂外族;既是享乐腐化,只好巧立名目、毫无忌惮地加紧对人民进行剥削掠夺。当时除了正常的赋税之外还有所谓“耗米”、“带收钱”、“糜费钱”、“经总制钱”等。许多地区“税米一斛,有输及五六斛;税米一千,有输及七八千”、“税米有及百万石”另一方面,由于战事频繁,人民流离失所,大片土地荒芜,南宋政府趁机把它们圈为官田,土地兼并达到高潮:“百姓膏腴皆归贵势之家。”可想而知,人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两重袭击下,生产遭破坏,村落萧条,一片动荡不安的社会景象,就暴露在诗人面前。这给戴复古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社会素材;同时两种矛盾的激烈和并存,随着国运日衰,也造成诗人内心的强烈压抑。压抑越深,诗人抒发和抨击时局也就越激烈。可以说,戴复古的诗作是情感压抑的爆发,是对矛盾下国家民族和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社会本质的揭露。

其二、戴复古一生的坎坷经历,促使他走向人民,成为人民的代言人。戴复古出生在农村读书人家庭。其父戴敏“以诗自适”,“终穷而不悔”小时,他就决心“传父业,显父名,”做一个闻名于世的诗人。戴复古的家乡温岭塘下,在南宋时是山水阻隔的“海曲荒凉地”,他“负奇尚气,慷慨不羁”,“不能郁郁窟中藏,大笑出门游四方,”决定到南宋政治中心临安施展抱负,想通过献诗当道,以求汲引而报效祖国。谁知屡屡碰壁,空怀一腔忠心报国的男儿热血,只留下“京华作梦十余年”之叹。此后,他奔走于消息灵通,政治敏感的长江中下游各区,还曾“十年浪迹游淮甸”,多次进入淮南地区。他广泛地接触社会,目睹“四海疮痍甚”,“饿走抛家舍,纵横死路岐”的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权门炙手如火”“举世争趋名利场”的炎凉世态,经过“行藏两无策”“山林与朝市,何处着吾身”的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冷却了“致君以儒术”之梦。他满怀报国之心而报国无门,使他沦落到最下层,开始走向人民,走向民间,他认识到即使有机会做官,也无法做自己理想的官,开始赞同“有道行其志,非时作甚官”,而高唱“野人事业在山林”。诚然,他身处山林一生,并非不问政治,不关心人民。诗人一生漂泊江湖,饱经忧患,与那个悲剧重重的时代的下层人民有着较深的接触,他寄情于不幸的人民,很自然,在情感上已经与下层人民相通起来。这样,他以下层文人的特有目光,以“身在草茅忧社稷”的强烈情感,观察社会,分析社会,勾画出人民之苦难,反映人民的抗议和不平,使诗作的现实意义超过了诗人的写作意图。

第2篇:江南古诗范文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4题;共79分)

1.

(12分)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8分)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写出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

莺啼:________

②________,多少楼台烟雨中。

楼台:________

③云淡风轻近午天,________。

云淡风轻:________

④________,将谓偷闲学少年。

将谓:________

3.

(4分)词语搭配

招展的________

城郭

依山的________

酒旗

大好的________

烟雨

茫茫的________

时光

4.

(4分)词语搭配

袅袅的________

村庄

傍水的________

炊烟

簇簇的________

柳叶

嫩绿的________

红花

5.

(4分)看拼音,写词语

tōu

xián

lóu

tái

jiǔ

yā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

(4分)成语积累。

请写出几个含有“春”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8分)组词。

壁________

若________

琴________

距________

璧________

诺________

瑟________

拒________

8.

(5分)把文中你认为描写生动形象的语句摘抄下来

如: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9.

(8分)描写其他季节的诗句也很多,填一填,背一背。

①_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③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杜牧《山行》)

④落霞与孤骛齐飞,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⑤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⑥千山鸟飞绝,________。(柳宗元《江雪》)

⑦柴门闻犬吠,________。(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⑧________,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10.

(5分)读诗《江南春》,解释下列词语

①江南春

②山郭

11.

(4分)文学常识填空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________,号________,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________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________。

12.

(3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千里________

水村________

烟雨________

13.

(5分)读诗《江南春》,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

酒旗风。南朝

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

烟雨中。

①山郭

②南朝

③楼台

14.

(5分)划出诗《江南春》节奏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阅读题

(共2题;共23分)

15.

(9分)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先解释划线的词语,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________

绿丝绦: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

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裁:________

似: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

(2)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里“碧玉”是指________,“绿丝绦”是指________,又把________比作“剪刀”。

16.

(14分)阅读文言文《北人食菱》,回答后面的问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②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③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仕:做官。③坐:因为。

(1)解释字的意思。

①识:________

②欲: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②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北人食菱,并壳入口。是因为________

A、连壳吃可以清热。

B、他不知道吃菱要去壳。

②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这是因为________

A、他们那个地方前山后山都有菱。

B、他不知道菱生长在水里。

(4)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14题;共79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二、阅读题

(共2题;共23分)

15-1、

15-2、

16-1、

16-2、

第3篇:江南古诗范文

[关键词] 古诗词;情感;意境;感受

小学古诗词有着丰厚的内涵和意蕴,内容大都形象鲜活,感情强烈,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遗憾的是教师缺乏对其教学方法的研究,导致古诗词在教师逐句逐字的解读中变成了枯燥的文字。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教师该如何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真正体会古诗词独特的神韵呢?为此,笔者作了以下一些思考。

一、以情引读,引导学生在层进式复读中融情入境

教学古诗词,如果把它当作古文去逐字解读,得到的应是支离破碎的词语;如果把它当作散文去欣赏,就忽略了诗词的意象、语言韵律的组合。古语说得好: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动于心。因此,以情引读,引导学生在层进式复读中融情入境应该是深入解读、感受古诗词意境的绝佳途径。如《题临安邸》教学片断,老师问学生:“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应该怎么问?”学生回答:“西湖歌舞几时休?”学生读出了质问的口气。接着老师又引读:“让我们再一起去痛斥、问问他们吧!”学生立刻带着气愤的语气读出了“西湖歌舞几时休?”语气饱含怒斥。教师在学生层进式复读中,不断引导学生读出痛斥的语气。以上的教学片断,较好地落实了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求。教师满腔激情,以情引读,运用层进、排比等方法进行追问的渲染,让学生设身处地指着权贵的鼻子“质问”读、指着南宋皇帝的鼻子“怒斥”读,由“质问”到“怒斥”,再升级到“痛斥”,教师变着法子让学生反复诵读,学生个个激情满怀,融情入境,酣畅淋漓。

二、创设场景,让学生走进诗词的情感世界

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根据古诗词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发挥,或演绎成一段故事,或编织成一个戏剧性的场面,或描绘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充分挖掘古诗词中可能隐藏着的情感画面,由此让学生深入地走进古诗词的情感世界。且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片断。

师:孟浩然离开黄鹤楼,走啊,走啊,李白等啊,等啊,直到那个影子都看不到了。猜猜看,李白在那里站了多长时间?用现在的时间计算,大概用了多长时间?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

生:可能接近半个小时。

师:到底多长时间?

师(继续设问):作者视野中最后浏览到的是什么?

生: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他还在那里看长江水滚滚向天边。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你这样送过客人吗?请带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一读。

之后,老师又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地读,读出了“目送”的感人场面。

以上教学片段,传神之处就在于教师抓住了“见”字做文章,把诗中所蕴含的离别深情具象化为“目送”的感人画面。李白到底“目送”了多长时间?教师把本来很模糊的时间长度,借用电脑里的特写镜头,启发学生去还原成具体的小到一分钟、两分钟的令人断肠的“目送”离别场景。教师先让学生走进这样的画面,再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诗中的意境联系起来去“想诗”,从而激发了学生自身的情思和联想,为诵读提供了感情依据,学生自然就能主动、深入地去体会诗意和文字背后的韵味,读起来也就随诗词神驰目眩,充满畅想。

三、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在诵读中把握古诗词神韵

古诗词的感彩,因为学生感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教师引导学生诵读时,只要学生能表达出自己所理解的感彩就行了。各种各样的视角、切入点,各种各样的理解和情绪,没有规定的标准,只要读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再创造,就能在诵读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享受古诗词带给自己的美感,从而把握古诗词的神韵。请看《忆江南》教学片断。

师:诗人感慨的“能不忆江南”是什么句式?

生:反问句。

师:请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

生:能不忆江南?

师:请你读出不能不忆之情。

生:能不忆江南?!

师(深情地):在思念中赞叹!在赞叹中思念与赞扬!

生(小声读):“江南好!”

师(小声叹):我听出了诗人的向往之情。

就这样,教师引导学生读诗时,可以大声赞,可以小声叹,把诗人的赞扬之意和向往之情尽寓其中!

以上片段,学生如同一个个小白居易,畅游江南旖旎风光后,发出了一声声赞叹,或深情地、或强烈地、或小声地叹,不同的感悟就有不同的诵读。教师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根据处理诵读的抑扬、节奏、语调、音色,即表现词句的神韵,以读来检验学生对词的语言的理解,做到读中入境,读中入情。

四、注重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在拓展学习中融情

教材中选用的古诗词都是千古绝唱,语言精练深远,但它们并不代表唯一、全部的古诗词教学资源。因此,要尽一切可能,恰当地根据古诗词的内在联系,如同一情感、同一景点、同一作者的几首诗词,优化整合资源,尽可能地拓展古诗词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且看《忆江南》教学片段。

:诗人满怀激情地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美景之后,又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但这已勾起了他对江南的无限怀念之情,于是又写下了另外两首词:

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青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生自由读,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寻找这三首词的异同)

通过老师提问学生诗人又忆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分别回答了“忆杭州,在灵隐寺、天竺寺中散步寻找从月亮上飘落桂花的故事”“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江南美酒、美女”,等等。老师进而归纳出了诗人之所以对江南忘不掉的原因,就是因为作者对江南有深厚的感情。之后再由学生反复地朗读和默读,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以上教学片段,教师把同是白居易写的三首《忆江南》,以“情”字贯穿起来,在学习第一首的同时,带动学习另外两首。学生通过对比品读,不仅拓宽了阅读面,认识了词牌的特点,还更深入地感悟到白居易对江南无限的赞叹和眷恋之情。

总之,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只要教师千方百计把学生的内在情感激发出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有可能把古诗词的教学引向深处,深入地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和文字背后的韵味。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晓冰.情理交融,小学生古诗阅读的审美关照[J].语文教学通讯,2010(5).

[3]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第4篇:江南古诗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古诗词

在教学中,我根据古诗的特点,紧紧抓住欣赏、品味、诵读、想象这四个环节,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

一、指导看图、欣赏画面美

古诗不仅反映了诗人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精妙的语言艺术,还反映了诗人观察事物的独特方法。因此,教学古诗前,我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欣赏画面美。写景状物的诗,可以通过观察图画,唤起学生对色彩、画面的形象联想,对意境的体会和对诗人情感的体验。例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教学前,我先把课文中的插图加以放大,教学一开始,就出示这幅美丽的“秋江夕照图”,在观察全景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按由远到近的顺序仔细欣赏,最后重点观察江面的景色,^察之后,让学生思考:(1)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2)图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什么?(3)欣赏了这幅秋景图,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问题后,还用自己的话描述了画面的景色:夕阳把万道霞光贴着地面照射过来,“铺”在微波粼粼的江面上,江面上红光闪烁,红色慢慢变淡,最后红绿交融为一体,再过渡到绿色。色彩十分鲜艳美丽,使人对大自然造化的神奇、壮美赞叹不已。这是一幅多么静谧、多么幽美、多么温馨的“秋江夕阳照图”啊!其中,凝聚了诗人对大自然多么深厚的爱。

二、品析字词、感知语言美

古诗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练含蓄,有时一字一词都包容极丰富的内容,可谓“一字千金”。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有两行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绿”字,虽属古汉语中常见的形容词活用,然而此处用得不同凡响:其一,从春风吹拂到绿染江南,有时间之先后,因果之变化,而“绿”字将前因、后果两个不同时间的事物、两个不同空间的事物浓缩在一起;其二,诗人赋诗乃在泊船瓜洲之夜,月色朦胧、春色朦胧之时,更兼隔江而望,江南之绿定然不甚分明,或者说很不清楚;但既已春临江南,那绿满江南当在情理之中了,这就巧妙地将现实的眼中之绿与想象的心中之绿融于一体。

三、紧扣诗眼、领悟诗情美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的最后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画龙点睛之句。此诗的艺术特点在于以乐诗衬哀情,不禁发出了心底的哀叹: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照着我回家呢?“何时”一语,表示归期不定,饱受战乱之苦,抒发了诗人羁旅漂泊、思乡殷切的情怀。通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思乡之深厚,别具韵致。

四、反复诵读、品味节奏美

所谓节奏,是指诗句中的语言有规律的停顿,并使这种停顿多次反复出现,在古代,诗即是用于吟唱的歌,古称“诗歌”,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字数、句数的限额,平仄的搭配及韵脚的合辙,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铿锵有声、顿挫有节,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到其中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有力的节奏美。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其节奏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其句间平仄搭配如下:

第一联:- - | | | 第二联:- -

- - - | | - - -

很清楚,每联上下句相对应的两个字都是上平下仄或上仄下平,严格遵循异声对应的规则。这样,句间平仄相对,句内平仄相间,音韵之美便充分显示出来了,在探求古诗音韵美和节奏美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五、大胆想象,创造意境美

杜甫《绝句》:“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人在四川成都郊外草堂迎接春天的来临,诗的一二两句状写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写出了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种色彩鲜明的颜色,浓墨重彩、相映成趣。诗滔滔江水,映衬只只白翎鸟,以面衬点,碧白想映生辉,愈显其白;一个“欲”字,把红花拟人化,赋予火红的花以动感,益发显得摇曳多姿、美不胜收,宛如一幅清新的暮春景色图画。

只有对审美客体进行联想和想象,才能产生强烈的美感。美在我们身边,美在生活之中,小学生对花香鸟语的春景,已经具备了初步审美经验的积累,教学时我引导他们回忆当地春天的景象,再联想诗中的景色,进而再造想象,并组合诸景色于一个完整的画面中。

总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历代诗篇浩瀚如海,教学古诗时,我注意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遵循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放手让学生用课内获得的方法大量阅读课外古诗,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5篇:江南古诗范文

关键词:南宋诗;诗分唐宋;诗歌的本质

中图分类号:I222=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1]11-0137-04

从诗歌发展的历史来看,经过对唐诗的因革创变,宋调大成于北宋中期的苏轼、黄庭坚之手;“靖康之变”以后,占据中原、与南宋并立一百多年的金人自认承接“苏学”正统,对南宋诗歌颇不以为然,故元好问诗云:“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齿牙”(《自题中州集后五首》)。而在与北宋一脉相承的南宋朝,作为宋调典型的江西体诗甫始也成为被挑战的对象,种种针对它的改良、革新创作实践构成了南宋百五十年诗歌流变历程。全祖望在《宋诗纪事序》中以四“变”概括宋调的萌生、大盛、变革与结局,曰:“庆历以后,欧、苏、梅、王数公出,而宋诗一变。坡公之雄放,荆公之工练,并起有声。而涪翁以崛奇之调,力追草堂,所谓江西派者,和之最盛,而宋诗又一变。建炎以后,东夫之瘦硬,诚斋之生涩,放翁之轻圆,石湖之精致,四壁并开。乃永嘉徐、赵诸公,以清虚便利之调行之,见赏于水心,则四灵派也,而宋诗又一变。嘉定以俊,江湖小集盛行,多四灵之徒也。及宋亡,而方、谢之徒。相率为急迫危苦之音。而宋诗又一变”。一变宋调建立,二变则江西派形成,第三变即是南宋诗歌变革江西诗体,而终结于遗民诗的危苦之音。而单就南宋诗歌的发展而言,宋末元初的方回认为:“自乾、,淳以来,诚斋、放翁、石湖、遂初、千岩五君子,足以蹑江西,追盛唐;过是永嘉四灵、上饶二泉、懒庵、南塘二赵为有声,又过是则唯有刘后村亦号本色,而不及前数公”(《晓山乌衣沂南集序》)。清代沈德潜则云:“西江派,黄鲁直太生,陈无己太直,皆学杜而未哜其者,然神理未浃,风骨独存。南渡以下,范石湖变为恬缛,杨诚斋、郑德源变为谐俗,刘潜夫、方巨山之流变为纤小,而四灵诸公之体,方幅狭隘,令人一览易尽,亦为不善变矣”。虽然方、沈二人发言的立场不同,对南宋诗歌的评价相反,但都揭示了南宋诗歌递嬗之因由与轨迹,指明南宋诗人在江西派诗风笼罩下力求变化的事实。不管诗人们各自改革的方向与目标是什么,求新求变确实是南宋诗歌发展的大势。

如果衡量创作革新实践的成绩,相比唐诗和北宋而言,南宋诗歌终于未能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不过,正是在江西诗派的自我改良过程中,在中兴诗人援引晚唐以济江西,江湖诗人援江西以调和晚唐的变化过程中,南宋人对唐诗与宋诗两种诗美范型的认识逐步深入,对两种风格的审美内涵的感受日渐清晰,也开始理性分析各自的风格成因,并进而引起对诗歌本质的重新思考。唐音与宋调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两大分趋即肇端于此。以此南宋诗歌理论、批评观念的深入发展程度相比前朝而言,毫无疑问可称突破。以下分述之。

一、“诗分唐宋”的风格意识自觉

早在《沧浪诗话》首次明确提出唐宋诗歌风格分际之前,南宋之初的张戒已经开始总结北宋苏轼、黄庭坚等人以及江西派诗歌的诗法和艺术特征。《岁寒堂诗话》云:“自汉魏以来,诗妙于子建,成于李、杜,而坏于苏黄……。子瞻以议论为诗,鲁直专一补缀奇字: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诗人之意扫地矣!”又曰:“苏、黄江西诗派,用事、押韵之工,至矣尽矣。然究其实,乃诗人中一害”。此外南宋诸诗话以及散见于各类诗文中的批评议论文字显示出:在回顾诗歌发展史,分析、评价北宋朝诗歌成就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对唐音、宋调不同的外在风貌、审美内涵作出间接的区分和概括,当然,或褒或贬,态度并不一致。

“诗分唐宋”的意识自觉最先当是因为江西诗派的自我改良而得到启发,派中人首先找到晚唐诗作为以江西诗体为典型的本朝诗的对立面,进行比较。徐俯想摆脱江西派而写“平易自然”的诗,说:“荆公诗多学唐人,然百首不如晚唐人一首”;韩驹也说:“唐末人诗虽格致卑浅,然谓其非诗则不可;今人作诗虽句语轩昂,但可远听,其理略不可究。”可见他们都把晚唐诗与今诗(宋诗)对举。钱钟书从宋诗发展递变的整体性进行考察,特别指出:“四灵而还,宋人每‘唐,诗指‘晚唐’诗。南宋人言‘唐诗’,意在‘晚唐’,尤外少陵。此其大校也”。叹云:“名叫‘唐体’其实就是晚唐体,杨万里已经把名称用得混淆了。江湖派不仅把‘唐’等于‘晚唐’、‘唐末’,更把‘晚唐’、‘唐末’限于姚合、贾岛”。例如叶适《徐斯远文集序》云:“庆历、嘉以来,天下以杜甫为师,始黜唐人之学,而江西诗派章焉。……故今岁学者,已复稍趋于唐而有获焉”;张侃有诗题为“客有诵唐诗者又有诵江西诗者因再用斜川九日韵”;元代刘埙谓:“江西派犹佛氏之禅,医家之单方剂,近年永嘉,富祖唐律,由是唐与江西相抵轧。”以上皆以“唐”指晚唐,与江西派诗相抗。

随着“四灵”之后晚唐诗风的流行,有识之士又逐步认识到其体固有的不足,遂参向上一关,提出以盛唐诗为法。杨万里所作《周子益训蒙省题诗序》云:“唐人未有不能诗者,能之矣,亦未有不工者,至李杜极矣,后有作者,蔑以加矣。”他把李白、杜甫与苏轼、黄庭坚并称,在《江西宗派诗序》中分别诩之为“神于诗”者与“圣于诗”者。吴子良谈到叶适奖掖“四灵”之事曰:“其详见《徐道晖墓志》,而末乃云:‘惜其不尚以年,不及臻乎开元元和之盛。’盖虽不没其所长,而亦终不满也。后为《王木叔诗序》,谓‘木叔不喜唐诗,闻者皆以为疑。夫争妍斗巧,极物外之意态,唐人所长也;及其要终不足以定其志之所守,唐人所短也。木叔之评,其可忽诸?’又跋刘潜夫诗卷谓:‘……潜夫能以谢公所薄者自鉴,而进于古人不已,参雅颂、轶可也,何必四灵哉!’此跋既出,为唐律者颇怨。……”特别分剖叶适论诗之真实蕲向乃是取径晚唐而臻于盛唐。再如刘克庄《中兴五七言绝句序》云:“客曰:‘昔人有言,唐之文三变,诗亦然,故有盛唐、中唐、晚唐之体。晚唐且不可废,奈何详汴都而略江左也?’余矍然起,谢曰:‘君言有理’。”言内之意亦承认唐诗每况愈下。戴复古《题侄孙东野农歌》云:“吾宗有东野,诗律颇留心。不学晚唐体,曾闻《大雅》音”;其《论诗十绝》云:“文章随世作低昂,变尽到晚唐。举世吟哦推李杜,时人不识有陈黄”,也都清楚表明戴复古对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盛唐诗歌评价更高。与之同时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对于“四灵”和江湖诗人的倡导晚唐,认为“止人声闻辟支之果”,未进入“大乘正法眼”,则非常明白地提出应该取法乎上,以盛唐为师。

当然,盛唐诗与晚唐诗风格差异很大,身为一代文宗

的杨万里与叶适提倡晚唐诗,以其见识而言,安能不知盛唐诗之美在晚唐诗之上?然盛唐之老杜既被江西诗派据为宗师,已占先一着,故遂举晚唐与江西相抗;退一步而言之,即如叶适《徐斯远文集序》中所言,是“格有高下,技有工拙,趣有深浅,材有大小,以夫汗漫广莫,徒枵然从之而不足充其所求,曾不如鸣吻决,出豪芒之奇,可以运转无极”,好比治病之药,但求对症,不必定要贵重。杨万里在《周子益训蒙省题诗序》中肯定“晚唐诸子虽乏二子(李杜)之雄浑,然好色而不淫,怨诽而不乱,犹有《国风》、《小雅》之遗音”,可见其论诗之蕲向:并不认为晚唐是最好的,但晚唐诗堪为底线,因为晚唐诗具备杨万里强调的诗歌的核心美质――“味”。所以说,未必杨万里、叶适、刘克庄等南宋诗人变革的目标就是废宋诗到晚唐诗的水准,而是以之为用,令宋诗亦成一代之诗,比美盛唐。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刘克庄一方面批评宋诗,一方面又认为本朝诗与唐诗相比各有优长,甚至高出唐诗了。

对于本朝诗歌,刘克庄《后村诗话》认为“元后,诗人迭起,一种则波澜富而句律疏,一种则锻炼精而情性远,要之不出苏、黄二体而已”:严羽则曰“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至东坡、山谷,始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二者的针砭足以说明南宋人对于作为本朝诗歌典型的北宋诗的艺术特质的把握是准确的。

在自觉到唐宋诗歌风格的不同之后,自然而然面临比较优劣与选择楷模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南宋人大概有三种不相同的态度。刘克庄认为宋诗比起唐诗各有千秋,不同意严羽的朋友李贾独崇唐诗,他说:“谓诗至唐犹存则可,谓诗至唐而止则不可。本朝诗自有高手”(《跋李贾县尉诗卷》),因此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宋诗超越唐诗并非不可能,“或曰‘本朝理学古文高出前代,惟诗视唐似有愧色’,余曰“此谓不能言者也。其能言者,岂惟不愧于唐,盖过之矣”(《本朝五七言绝句序》)。严羽则首次明确区分唐宋诗歌两种诗美范型并作出理论总结,表明其审美标准――尊唐黜宋,并且以盛唐诗美为其艺术追求目标,而不取晚唐诗吟风弄月的狭隘卑琐。而从戴对戴复古诗歌的赞语――“妙似豫章前集语,老于夔府后来诗”,“要洗晚唐还《大雅》,愿扬宗旨破群痴”(《石屏后集锓梓敬呈屏翁》)来看,第三种态度则是对以黄庭坚诗为代表的盛宋江西体诗和以杜甫诗为代表的盛唐诗均表推崇,希望融二美于一炉,而不取晚唐诗。南宋人的这几种不同态度,开启了后世祧唐祢宋之先河。

二、对诗歌本质的反思

对唐音宋调诗歌风格差异的自觉意识反映出南宋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感受较之前人更加精微透辟,以此为基础,南宋对诗歌艺术审美本质的思考和理论总结也随着时间逐步深入,先后出现三种主要观点,归纳如下:

(一)以“味”为诗歌本体

自六朝以降,论诗讲趣味、滋味、兴味已成口头禅,但将“味”视为诗之所在,以“味”为诗歌本体却是杨万里的独到见解,这不同于江西派诗的以思理为主,也不同于唐诗的主于“性情”。

杨万里在《颐庵诗稿序》中说:“夫诗何为者也?尚其词而已矣。曰:善诗者去词,然则尚其意而已矣,曰:善诗者去意。然则诗果焉在?曰:尝食夫饴与荼乎?人孰不饴之嗜也,初而甘,卒而酸。至于茶也,人病其苦也。然苦未既而不胜其甘,诗亦如是而已矣。”意思是,“词”与“意”固然对于诗歌非常重要,但是最本质东西的却是“味”。言辞的能指与所指都不是诗之所在,只有那溢于言辞之外的情趣、意味才是诗的真正寄寓之所,因此杨万里多以“味”论诗。《诚斋诗话》说“诗已尽而味方永,乃善之善也”;“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陶渊明柳子厚也。如少陵《羌村》、后山《送内》,皆是一唱三叹之声”。论江西派诗则曰:“江西宗派诗者,诗江西也。人非皆江西也。人非皆江西,而诗曰江西者何?系之也。系之者何,以味不以形也。东坡‘江瑶柱似荔子’,又‘杜诗似太史公书’,不惟当时闻者然,阳应曰诺而已,今犹然也。非然者之罪也,舍风味而论形似,故应然也,形焉而已矣。高于勉不似二谢。二谢不似三洪,三洪不似徐师川,师川不似陈后山,而况似山谷乎,味焉而已矣”(《江西宗派诗序》)。

杨万里论诗的根本落脚点在于“味”,味之所在是诗之所在,基于这一诗歌观念,《诚斋诗话》高度评价晚唐诗歌“好色而不淫,怨诽而不乱,言近旨远,得风人之遗”,之所以对黄庭坚视为“其弊何如”的晚唐诗独加青眼,关键在于他体验到晚唐诗中有“味”:“三百篇之后。此味绝矣,惟晚唐诸子差近之”。基于同一标准,杨万里对“以文为诗”的典型宋调极表不满,他说:“诗非文比也,必诗人为之。如攻玉者必得玉工焉。使攻金之工代之琢,则窳矣”(《黄御史集序》),显然杨万里认为诗文各有体,审美本质也不同,江西派家“挟其渊博之学、雄隽之文”,“隐栝其伟辞”、“五七其句读而平上其音节”作出来的诗,就象攻金之工琢玉,能具备形式,却失去了玉器(诗歌)本来应有的“味”,因此不是真正值得称赏的作品。

(二)诗歌出自性情

与杨万里不同,南宋后期诗人若非墨守江西者,多半认为诗歌的核心美质在于“性情”,“诗歌出自性情”的观点日后有强调性情之“真”与性情之“正”两端,但此时尚是概括言之。戴复古论诗有调和唐宋的倾向,“常闻有语石屏以本朝诗有不及唐者,石屏谓不然,本朝诗出于经,此人所未识,而石屏独心知之”,戴复古为诗则“正大醇雅,多与理契”,而又“不滞于书与不多用故事”,如包恢《石屏集序》所评:“果无古书,则有真诗,故其为诗,自胸中流出,多与真会”,可见戴复古的诗歌创作蕲向是兼容并蓄而终归于以性情为本。

刘克庄认为:“(宋)文人多,诗人少。三百年间虽人各有集,集各有诗,诗各自为体,或尚理致,或负材力,或逞辩博,少者千篇,多至万首,要皆经义策论之有韵者尔,非诗也”(《竹溪诗序》),《后村诗话》批评“近世以来学江西诗,不善其学,往往音节聱牙,意象迫切。且议论太多,失古诗吟咏性情之本意”,认为诗歌不吟咏性情而专“尚理致”,“负材力”,“逞辩博”,则非真诗;《跋何谦诗》又说“以情性礼义为本,鸟兽草木为料,风人之诗也;以书为本,以事为料,文人之诗也。世有羁人幽士,饥饿而鸣,语出妙一世;亦有硕师鸿儒,掌主斯文,而于诗无分者,信此事之不可勉强欤!……或又曰:古今诗不同,先贤有‘删后无诗’之说,夫自《国风》、《骚》、《选》、《玉台》、胡部至于唐宋,其变多矣!然变者,诗之体制也,历千万世而不变者,人之情性也”,进一步肯定诗歌形制可以千变万化,但“情性”是诗歌永恒的本质。

刘克庄早年为诗以姚合、贾岛为宗,后来“欲息唐律,专造古体”,其友赵汝谈(南塘)则云:“言意深浅存人胸怀,不系体格,若气象广大,虽唐律不害为黄钟大吕”(《瓜圃集序》)。赵汝谈所谓诗歌之“胸怀”、“气象”亦系于性情。戴

也是同样的观点,其《答妄论唐宋诗体者》云:“不用雕锼呕肺肠,词能达意即文章。性情原自无今古,格调何须分宋唐”,也即是说风调格制不是区分诗与非诗的关键,关键在于是否出自性情。而宋末刘辰翁也强调诗歌的抒情本质,他推崇《国风》,因为是“小夫贱隶”真率表达内心感受,无意于作诗却冲口道出,故云诗歌“尤贵情真”(《古愚铭》)。

(三)诗歌惟在“兴趣”

南宋理宗绍定、淳化间,严羽写出《沧浪诗话》。这部诗话相比起前人的论述而言,富有系统性和理论性,可视为南宋诗歌理论的总结之作。在首次明确指出唐音宋调各具风格之后,严羽独推盛唐为诗歌典范,“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他的意思是:诗歌本于情性,而为诗歌所特有的美感就在于兴象与情致结合所产生的情趣和韵味,盛唐诗人将诗歌的核心美质表现得最为理想。“兴”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指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即“比兴”的“兴”;一指艺术将情思蕴涵于形象的美学特征,严羽所言之“兴”,即是后者。“趣”则是情趣韵味之意,与此前钟嵘的“滋味”、司空图的“味外之味”、杨万里的“风味”诸说意思近似。盛唐诸人能够创造一种含蓄隽永、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艺术境界,令人从中领略、品味到深长意蕴,这正是严羽理想中的诗歌之美。

严羽以“兴”“趣”言诗与杨万里以“味”为诗歌本体的观点总体倾向是一致的,都认为诗歌美感的核心是一种不可言说之趣味;谈到创造这种美感的途径,《沧浪诗话》说“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诗歌创作的思维特征是“一味妙悟”,即诗歌是非理性思维――灵感直觉的结晶。戴复古《论诗十绝》之七云:“欲参诗律似参禅,妙处不由文字传”,亦是以禅论诗,可见他与严羽一样,体会到了诗与禅在思维特征上的相通之处。严羽论诗体提出“以时而论”,尽管诗歌的本质是恒久的,但他显然承认诗歌的外在艺术风貌会随时间发生改变,这个观点与刘克庄的认识是一致的。

不管如何评价杨万里、刘克庄。或是戴复古、严羽等人诗歌观的具体内涵,他们都对诗何以成为“诗”进行了正本清源地探讨。这又是他们各自诗歌理论的核心和立论基础,由此也就可以解释他们各自诗歌呈现的风貌特征、以及各自所持的诗歌批评标准。如刘克庄、戴复古等皆以“性情”为诗歌之审美本质,屡屡贬斥江西派家,但又推崇黄庭坚与陈师道的诗歌,这似乎有些矛盾,但换一个角度来看,江西派之宗祖黄庭坚、陈师道的诗歌虽然强调句法格律、用典炼字,以文为诗,致后学者亦步亦趋、死于句下,但他们自身的诗歌却不乏充沛丰盈的精神与性情,故堪称是好诗。杨万里和严羽分别以“味”与“趣”为诗歌本质,其间亦自有潜通之处。如严羽说诗有别材别趣、非关书理,主观上是针砭宋诗之主于思理,但实际上他所说的“趣”、“味”与宋诗的思理又有所交集。因为当此理还在涵蕴之中,呼之欲出又还未成为显意识、形成逻辑思维时,它也是一种“趣”或者“味”。也就是说“趣”、“味”是一种介于显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潜意识,它可能是情感性的,也可能是思理性的,因此就有情趣、理趣之分。而正因为“味”与“性情”或者“思理”的外延和内涵并不相同,所以杨万里的“诚斋体”诗歌风貌与主情的唐诗、主理的宋调皆不相类,也不以沁人心脾、发人深省为诉求。

对诗歌本质的不同认知又决定了诗歌的创作方法和外在表现形式的不同。杨万里、严羽以“趣”、“味”为诗歌之审美本质,而“趣”、“味”存于潜意识层面,以直觉、灵感一类的非逻辑思维来感知和体现,因此诗人在创作中必然排斥对章法、句法的思索安排。若于诗中可见羚羊之角、得鱼之筌,落了痕迹,则诗思已然进入显意识层面,“趣”与“味”也就消逝无踪了。而对于持以“性情”为诗歌本质看法的诗人来讲,情感的真切表达与形式的刻意讲求并没有根本意义上的冲突,即便是以文字、议论、才学人诗,只要这些诗法的使用恰如其分,有助于情感的表达,就是可以接受的。“诗主性情”说引导诗歌在金、元时期向唐诗范式复归:杨万里的“味”说和严羽的“兴趣”说则因为诗歌艺术成就的限制和时局变化等各种因素,暂未引起很大回应,尽管他们提出的概念内涵更为深微。

就南宋诗歌的发展而言,江西诗体甫始作为典范出现,就面临南宋诗人的不断反思并寻求突破。南宋人对唐音宋调的风格自觉、对诗歌本质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深入,然而各种错综复杂的认识未能定于一尊。相应地,南宋后期的诗歌创作也就呈现为江湖诗人依违折衷于江西、晚唐间的混杂状态,从而没能在唐诗和江西体之外构建出新的诗美范型。

参考文献:

[1]全祖望,宋诗纪事序[A],厉颚,宋诗纪事(卷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方回,桐江集(卷1)[M],宛委别藏本,

[3]沈德潜,说诗语[M]凤凰出版社,2010,

[4]张戒,岁寒堂诗话[A],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曾季狸,艇斋诗话[M]。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

[6]魏庆之,诗人玉屑[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三联书店,2002,

[9]刘埙,隐居通议[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杨万里,诚斋集[M],四部丛刊本。

[11]吴子良,林下偶谈[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M],四部丛刊本,

第6篇:江南古诗范文

??油纸伞下,那惆怅的叹息,把一种生命的感动,在这梅雨时节展开……

??

??一样的青砖古道,一样的薄雾烟雨。只是,移动的白墙伸展了无限的空间,大红的灯笼点燃了迷蒙的雨巷,湿漉漉的油纸伞夸张了浪漫的情感,古典的旗袍舞起了江南的嫣然。

??同样是雨季,那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已不再是油纸伞下凄清又惆怅的雨巷,不再是散发着丁香一样芬芳的雨巷。

??青春的身姿,曼妙的舞步,把一段历史拉近了,又推远了;嬉戏的少女,丝质的旗袍,把古老的雨巷,诗化了,又冗长了;温和的阳光,滴嗒的细雨,把立体的江南,鲜活了,又生动了;飞转的伞面,细碎的步履,把蓝色的水乡,妩媚了,又淡雅了……

??没有一丝的浮华,没有一丝的粉饰。这就是戴望舒的雨巷,这就是江南的雨巷。

??

??沿着那条青色的石阶望去,油纸伞的边缘,梦里的烟雨幻化为雾色里的青竹翠柳,潮湿的心思轮回了流走的时光。

??纵然,我能走出戴望舒先生的雨巷,却注定把思绪永远地留在了,留在了记忆中的诗行……

??三月的江南,依旧有雨。有雨的江南,有数不尽的古巷,一样的悠长,一样的寂静,一样的白墙灰瓦,一样的小河绕墙。

??江南,有无数这样的小巷。走在这样的小巷,听细雨敲打着路面的滴嗒,看雨丝在小巷与民宅间交织出的朦胧,你无法不描成一幅画,你无法不吟成一首诗。

??于是,在灵魂的深处,油纸伞下斑驳的青苔和悠长的雨丝延伸着、交织着……

??

??婀娜的女子,缓缓地走过小小的街巷。淡雅的舞者,娇羞了蓝色的水乡。

??这便是江南了吧?江南的女子,如水般的柔;江南的女子,如画一般的美。江南的女子,抒情了古典的雨巷和厚重的历史……

??江南是古老的。古老的江南,走过了浣纱的西施,走过了擂鼓战金山的梁红玉;走过了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

??江南是无可替代的。无可替代的江南,演绎着春秋五霸,演绎着秦皇汉武,演绎着唐宗宋祖,演绎着对影成三人的才子……

??面对着迷蒙的小城烟雨,我展开了无尽的遐思:

??如果生命可以轮回,就让我做一回江南的女子,绾一头青丝撑一把花折伞,在《楚辞》和《诗经》的小城雨巷中寻梦;如果时空可以穿越,就让我在马蹄声里遥望边地点燃的烽火,看猎猎的旌旗飘过“风景旧曾谙”的江南。

??

??江南的雨是多情的,多情的雨总有几分淡淡的忧愁。

??正是这几分淡淡的忧愁,才让如烟如幻的江南时而柔情似水,时而激情澎湃;才让如诗如画的小城雨巷时而漫天飞雨,时而丁香零落……

小城雨巷,在时光的背影里,把诗人的忧伤凝结成永恒;小城雨巷,在婀娜的背影里,编织着美仑美奂的江南……

第7篇:江南古诗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培养 小学生 古诗文 理解和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060-01

1 读中思索,提高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以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让学生们首先诵读全文,全诗如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教师在同学们诵读完全文后,不要急于进行诗文讲解,而是首先要进行作者简介,让同学们记住一些文学常识。这时教师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诗人李白的生活经历及所作诗的特点。李白简介如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伟大的唐代诗人。祖籍陇西成纪(现在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现在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他即出生于此。幼年随父迁至绵州昌隆(现在四川江油)青莲乡。25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天宝初供奉翰林,受权贵谗毁,仅一年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后,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安徽省当涂县。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构成其独有的瑰伟绚烂的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同学们在教师讲解完作者的生活经历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后会不由自主地进入与诗人相同的年代,与诗人产生生活中的共鸣。同样,教师以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为例与李白的诗作比,透彻分析古代诗人对友人表达感情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全诗如下:《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作者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河南),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由以上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诗可知两诗人都同样生活在唐朝,都经历了安史之乱,都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因此,两诗人所作的诗必然有其抒发感情的共同之处,

2 提示主题,引导把握全诗

教师进一步提示: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的消息时写的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作者以形象思维的方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而李白的好友王昌龄也曾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明自己的正直无辜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教师借此启发同学们回忆可否有过与诗人相同的感受,比如自己儿时的小伙伴离自己而去,或自己的亲人去了外地,同学们都会情不自禁地产生这种思念伙伴和亲人之情,这样启发与引导,会使同学们理解这首诗时不再觉得枯燥无味,会产生与诗人共鸣的思想感情。而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是通过诗人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抒写现实中与李龟年的再相逢,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凉感叹以及对彼此现状的悲叹。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凤凰”的少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才华显著而受到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迎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在杜甫心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几十年之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到潭州,“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晚境极为凄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每逢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本就郁积着的无限沧桑之感。

3 赏析精华,点燃思维火花

教师这时画龙点睛,提出讲解全诗中的精华所在。在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提到的好友王昌龄晚年由江宁丞贬为龙标尉。李白听到这个消息,十分同情和关切,写了这首诗寄给他。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随风飘散的杨花和啼声如“不如归去”的子规,(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即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次句写闻讯,“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含有悲痛之意在内。因为龙标县在当时属于荒远之地,要渡过湘西的五条河流才能到达,可以想见旅途的艰难。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故诗人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直到夜郎西”就是直到龙标的意思,因为龙标在夜郎县西南,所以这样说。这首诗的显著特色是想象奇特,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为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能够把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这比寄信或今人打个电话以示问候,要浪漫得多了。而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是杜甫早年曾在洛阳听过李龟年的演唱,如今在潭州相遇,不禁引起万千感慨,于是以此诗相赠。诗前两句言过去之盛,为下文作了铺垫,后两句写现在之衰,抒发无限感慨,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但时世之凋敝与人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中。本诗的一、二句是追忆李龟年出入达官贵人之家,间接说出当时的太平繁盛。第三句特意提起江南的好风景,大有“风景不殊,河山有异”之叹。第四句以“落花时节”隐写世乱时艰。用一“又”字把前后两相对照,大有风光不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特别是在时局上,这个“落花时节”包含着更广泛的含义,它象征唐王朝繁荣昌盛的时代已经过去,早年长安时看到的太平景象不见了,社会动荡萧条,使人不堪回首。

通过同学们学习以上两位伟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不同名篇名诗的风格,可以领悟出诗人在表达思想感情之时的不同风格。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古诗于生活实际之中,比如在给分别很久的小伙伴或同学好友写信时,就可运用古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比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诗句,这样的表达语言既简洁明了,又寓意深刻,不仅培养了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运用和鉴赏能力,而且会使同学们在今后的古诗课教学中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同时也会帮助同学们在写作中巧妙掌握运用语言的技巧,使写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8篇:江南古诗范文

[关键词]云南;古代桥梁;诗词;传说;徐霞客游记

桥梁文学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神话传说、传记、游记、诗词等文学题材中涉及桥梁的一种文学形式。桥梁依山傍水、一虹长天,从来都是人们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种形式的桥梁都被人们描写刻画过。桥梁文学是研究桥梁文化的一个重要资料来源,是桥梁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此,将主要从桥梁诗词、游记、传说等三个主要方面阐释云南的桥梁文学。其中诗词选有代表者录入,游记则以《徐霞客游记》为探讨重点。

我国的桥梁文学源远流长,《诗经・大雅・大明》诗曰:“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中国浮桥源起的文字依据便是诗歌。在文学史上,秦汉繁盛、风靡一时的辞赋,一直影响到魏晋。(1)桥梁文学也是如此,如曹操的千古名句:“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唐宋时期是古代桥梁文学发展的高峰,桥梁主题充斥于李杜等文学大家的字里行间。而云南的桥梁文学在元明以后才逐步的发展起来。究其原因,一是南诏、大理国割据一隅,云南历史发展相对封闭,没有搭上中原桥梁文学发展的顺风车,及至元代归于中央王朝版图,这些并非主流的文学题材才初现端倪。二是中国的文学一直把持在知识分子手中,而云南的知识分子直到元代后才重新进入中国士大夫的行列,其诗文才被记录在册,有关桥梁文学的内容也才出现,这是云南桥梁文学发展的一大特点。

一、云南桥梁诗词

自从建安诗人写桥入诗,(2)隋唐以后的诗人词客,为桥梁写下了大量清丽动人的诗句,情景交融的描绘,抒发了人们对桥梁的深厚情感。1800多年来,以描述桥梁为主题的诗、铭、赞、颂、记,数量之多,是一个难于统计的巨大数字。这些桥梁诗词不只是文人学土一般抒情之作,其中也包含着无比丰富的历史资料,以及对桥梁功用上和艺术上的各种描述与评价。研究这些文学作品,可以发现我国古代桥梁艺术和风格的精髓所在。

诗词或言志或咏物,当诗人骚客以桥梁为咏唱对象的时候,就构成了桥梁诗词,因此桥梁诗词属于咏物诗一类。如前所叙,云南的桥梁文学远远滞后与中原,元代以前的桥梁诗词鲜有记载,为数不多的诗文,描绘了云南鲜活的桥梁景致。

其一是桥景诗词。桥景诗词以桥入景,著名的“小桥流水人家”即为典范。如:

天生桥

绝壁江门锁玉虹,人间何事觅神工?

金铸赤日千雷吼,夹目黄昏一鉴空。

隐隐仙关通上界,重重天险控南中。

近闻绣斧增华表,今古题评合占雄。(3)

在诗中,杨达之(4)将大理天生桥描绘成绝壁虹锁,同时代的诗僧担当却诙谐地说:“道人有志在青霄,末晓烧香早上朝。山到流进不入海,掉回头去搭天桥。”同样的景物,有的述之以景,而也有人化之为事,以事度之。诗歌从不同的观察点切入,更增加了天生桥的神秘与险峻。只闻其诗,不观其景,就能让人记住大理有座天生桥。

康济桥赋四绝

一径行回傍碧,清溪转处耸虹腰。

行人千载资康济,胜绩重瞻锁石桥。(5)

诗人何立言(6)作四首绝句,详细的记录了当地人捐资修建桥梁的经过和康济桥的风景,一条小径在绿叶碧水的陪衬中弯弯曲曲通到康济桥,桥梁高高的耸立在小溪上,“耸腰”一词让静止的桥梁一下充满动感。

虹 桥

曲岸翠微深,清流虹影寂。

偶然禅客来,缥缈携瓶锡。(7)

诗为马子云所写,描写的是丽江玉泉八景之一的虹桥,尽管今已物是人非,但诗中的虹梁和清幽寂静的环境却依然令人回味向往。(8)

澜沧江

派落西荒外,洪涛地来。

滩高鼓怒雪,峡迫殷潜雷。

野渡绳争溜,岩梁栈欲摧。

东南雄保障,声震渤溟隅。(9)

这是与马子云齐名的牛焘(10)所作。牛焘与马子云皆长于音律,时人称为“牛琴马笛”。牛焘诗才潇洒,写景如画,无不生动潇洒。澜沧江索桥的危险,历来为人所恶,唐朝独孤及《笮桥赞》云:“笮桥空,相引一索。人缀其上,如鞣之缚,转帖人渊,如鸢之落,寻而上,如鱼之跃,倾刻不戒,殒无底壑。”(11)独孤及写人而牛诗写物,从不同的侧面将澜沧江的凶险描绘给了世人。“野渡绳争溜,岩梁栈欲摧”,与石屏诗人许贺来诗描写红河山水的“苍峰千丈玉槎牙,江村日落人争渡”句,用相同的方式道出了云南人民不同的交通手段。

其二是桥事诗词。以诗记桥梁事迹,要么祝贺新桥建成,要么夸赞重修义举,这样的内容在桥梁诗词中不少。桥事诗词包含有大量的信息,是研究桥梁的重要资料来源。但诗词常常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原始的信息加以处理才形成文学,再加上作者本身的主观感受,桥事诗词纪事信息的可信度就大打折扣,需要参照其他历史资料,考究利用。

华马国(12)

政暇西行华马国,铁桥南渡石门关。

北来黑水通巴蜀,东注三危万里山。(13)

明朝丽江第八代土知府木公写的这首诗,(14)告诉了人们著名的铁桥在丽江位置和澜沧江的流向。杨慎的诗作则曰:“碧鸡金马古梁州,铜标铁柱天尽头。试问平滇功第一,逢人惟说颖川侯。”(15)显然,杨慎的眼光从丽江拓展到了全省。其后,清人在《南行漫兴》中重提铁桥旧事为:“何处标明铜作柱,早日转饷铁为桥。”(16)可见即使铁桥斯逝,但在云南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仍然在诗人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修彩云桥

积雨村墟烟火销,马前沙涨回齐腰。

沟渠不治农人叹,禾稼常为潦水漂。

凿石苦闻鞑靼急,搴裳愁杀路途遥。

济川无策甘崖壑,且向人间理断桥。(17)

李元阳是云南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文化名人,其晚年编著的明万历《云南通志》是研究云南的重要史料。在这首诗中,用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当时彩云桥附近的老百姓深受水患之苦。

康济桥赋四绝

巨津北折崎岖路,风雨秋山跋涉难。

履坦咸歌贤守绩,熙来攘往万人欢。(18)

何立言在绝句中用前后对比的手法,从跋涉难到万人欢,说明了桥梁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竹枝词

元宵佳节女忸怩,香柱绕桥插整齐。

干艾点燃烧痛处,石狮身上自为医。(19)

杨品硕(20)的这首竹枝词,诗意是说正月十五元宵节,一个妇女带着香纸和艾草来到桥边,顺着桥脚插满了香,然后用艾对照自己的痛处,炙烤桥头狮子相对的地方来进行治疗。这首诗生动的记载了清朝时期,丽江一带流行的一种风俗。

其三是指名桥诗和无名桥诗。指名桥诗的作者在行文中明确指出了桥梁名称,表明作者的写作是以桥梁为中心的。如《玉溪桥》云:“试问溪桥古有无,于今高插一虹孤。”又《题修文桥》云:“城墙工俊建斯桥,名赐修文事已遥。”作者以直接以桥梁名为诗名,则其意图很明显,那就是要么描写桥的景致,要么题注桥的事迹。

无名桥诗的作者不提桥名,甚至不提桥型,用桥作为诗景的点缀,境界的优美迷人,表现方法的含蕴幽深。如明人孙继芳的《新添次韵》:“仙源溯尽水西头,欲采汀花赋远游。岩径曲盘千幛入,野桥斜渡一溪流。”(21)而“流水小桥杨柳绿,落花微雨鹧鸪啼”则清新别致。

二、《徐霞客游记》与云南桥梁文化

云南是徐霞客晚年“万里遐征”西游的终点,也是其一生在故乡之外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自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五月初十入滇,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正月东归,徐霞客在云南游历考察达一年零九个月,足迹遍及今天的曲靖、昆明、玉溪、红河、楚雄、大理、丽江、保山、德宏、临沧等10个州、市的46个县境。在其游记中记录了大大小小数百座桥梁,为云南桥梁文化的研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材料。

在《游记》中,徐霞客对自己的游踪,包括方位、路线、程站、里距,记载都很详尽,此外还记录了大量的铁索桥、木梁桥、石梁桥、石拱桥、风雨桥、藤桥、浮桥等等其路程中各式桥梁,特别是一些重要桥梁的名称及位置,描述了部分桥的结构、规模、功用等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对北盘江铁索桥、澜沧江铁索桥、龙川江藤桥记载十分详细,保留了大量古代桥梁建筑技术资料。

《游记》所载第一桥为太华山朝天桥:“由此南上为朝天桥。桥架断崖间……”。(22)之后是临安颜洞的桥:“……可不桥而入;今即有桥,亦不能进,何况无桥耶!”“桥非一处,每洞中水深处,辄架木以渡,往例按君来游,架桥费且百金,其他费亦百金……”(23)均不过寥寥数语。在其他地方则仅言以有桥、有梁而带过。以今天的眼光看,对于桥梁这一交通中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旅行家,其总体著述仍然略显简约。细究下来,盖因徐霞客入滇,只为山川而来,故只能在奔走名山大川之余记述桥梁。

徐霞客记桥是因为无桥不可行,桥梁是道路上的客观存在。只有当桥梁有殊胜如澜沧江铁索桥或其他异趣的时候,才引发记述的激情。如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三月初七,晨行至篆长河边,见“有新桥跨之,是为独木桥。想昔乃独木,今虽石犹乃旧名也。”难得见到其对小小的独木桥花这么多笔墨,皆因桥已石而仍用木名之,让人费解且哑然失笑。同月十一日至喜州,“夜同巢阿出寺,徘徊塔下,踞桥而坐,松阴塔影,隐现于雪痕月色之间,令人神思悄然”。(24)通观游记前后文,附近并无桥梁记录,此间忽然在“神思悄然”间,得坐于桥上,因而此桥从何而来让人困惑不解。可见徐霞客平常行色匆忙,无暇顾及小桥流水。在少有的安闲中,观察的细密度提高了。

徐霞客记桥简略,除了目的性因素之外,还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我国古代文献并没有详细记述桥梁的传统,这种传统也反映到《徐霞客游记》中。此外,游记简略记录桥梁,也与其快速的游历模式有关。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走遍云南众多的山山水水,仓促的时间限制了徐霞客对更多桥梁作更细致的描绘。

在《徐霞客游记》中,凡写桥就有方位相随。“有桥亭跨两崖间。越其西……”、“有西北二里,下至坞中,渡溪,是为洗心桥”;“有木桥南北跨之,左右俱有村庐,南度之”;“有石梁南跨之,……梁之南,居庐亦盛”;“将南入峡,先有木桥跨其上流,度桥而东”等等,这样以桥作为其路线变更坐标点的记述不胜枚举。

在旅途之中,登桥而望、踏梁远眺,将桥梁作为视角原点的做法,是由桥梁特殊的社会功能决定的。桥梁在社会生活中不论是其建造、修葺还是连接、交通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桥梁所在地就成为一个重点场合,古时多为关隘要津,桥梁出现的时候,往往伴随时空的变化,所以在游览中和其后游记中,桥梁便成了徐霞客旅途的方向坐标。

三、桥梁传说

在云南的桥梁文化中,还有一种最具神秘色彩的文化即桥梁的传说。传说即口耳相传,是人类在文字产生之前的文化传承方式之一,若有神异其间,则为神话。及至文字产生后,传说便发展为文学形式之一。神话传说作为早期人类社会的“活化石”,具有珍贵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由于神话表现了各族先民的精神特质、具有“永久的魅力”,因而一直为后人所喜爱、传诵。桥梁出现在许多民族的传说故事中,说明其在人类早期社会生活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与桥梁有关的传说故事要么讲述桥梁的来历,要么讲述桥梁民俗的缘起。

云南由于历史、地理、社会、习俗等诸多原因,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不曾中断的神话王国。(2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蕴藏丰富、各具特色的神话,在我国南方神话中,最有代表性和特色。而这些神话里面,包含许多桥梁的因素,成为研究云南桥梁文化的重要的方面。

注释:

(1)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9页。

(2)茅以升著:《中国古桥技术史》,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第13页。

(3)桂明、赵晏海编:《白族历代诗词选》,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35页。

(4)杨达之,生卒不祥,大理白族,明朝学正。

(5)桂明、赵晏海编:《白族历代诗词选》,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82页。

(6)何立言,生卒不祥,大理白族,字荩臣,号石渠,著有《三不朽斋诗文钞》。

(7)赵银裳编:《纳西族诗选》,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73页。

(8)马子云(1782-1849年),云南丽江人,原名马之龙,回族,其诗文刊入《云南丛书》。

(9)赵银裳编:《纳西族诗选》,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25页。

(10)牛焘,字涵万,著有《寄秋轩咏草》三卷。

(11)茅以升著:《中国古桥技术史》,北京出版社,1986年版,第119页。

(12)华马国,巨津旧称,这里指丽江。

(13)赵银裳编:《纳西族诗选》,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6页。诗中黑水即金沙江。

(14)木公(1494-1553),字恕卿,号雪山,其诗曾入选《明诗别裁》。

(15)茅以升著:《茅以升桥话》,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7页。

(16)茅以升著:《茅以升桥话》,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1页。

(17)桂明、赵晏海编:《白族历代诗词选》,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18)桂明、赵晏海编:《白族历代诗词选》,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19)赵银裳编:《纳西族诗选》,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68页。

(20)杨品硕,(1811-1894)丽江人,字大田,贡生,著有诗集《雪山樵吟》。

(21)茅以升著:《茅以升桥话》,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8页。

(22)朱惠荣著:《徐霞客游记校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34页。

(23)朱惠荣著:《徐霞客游记校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39页。

第9篇:江南古诗范文

镇江三山之一,金山怀想

金山,雄峙在镇江市区西北的长江南岸,原名氐无山,又名金鳌岭。金山山势巍峨,风景优美,有“江南诸胜之最”的美誉。历代以来相继建成了芙蓉楼、塔影湖、百花洲、镜天园等诸多景点,景区内陆水相连,泉、湖、洲、园、寺等相得益彰,呈现出幅“楼台两岸水相间,江北江南镜里天”的诗情画意。宋代大诗人坡曾多次游历金山,与佛印、宝觉、圆通等法师交往甚密。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甲秋,东坡携友重游金山,江涛滚滚,月色如画,东坡一挥而就写出了《水调歌头・中秋》的千古名篇。

金山以绮丽著称,最有名的胜迹是金山寺。金山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特殊,历代王侯将相、文人骚客对它都倍加关注。如今金山寺还珍藏着最为著名的文物“金山四宝”:坡的玉带、诸葛亮的战鼓、文征明绘的金山图以及周鼎。

金山寺依山而建,远望金山寺,只见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群和高耸入云的慈寿塔,却看不见山的原貌,故有“金山寺裹山”之称,并成为一种盛极一时的建筑流派。

登临慈寿塔,环眺四野不但可看到东面焦山、南面长山、西面的鱼池和北面的瓜洲古渡,脚下是金山寺密密层层的殿宇楼阁,更兼满寺香烟缭绕,佛声入耳,一派虔诚志佛的景象。而不远处的长江波涛滚滚,那经久不息的涛声似乎是白娘子水漫金山余怒未息。

是的,这就是那个唏嘘了中国人多少年的爱情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子水漫金山的所在。

镇江三山之二,京口第一山

北固山位于镇江市区东北,北临长江,陡壁如削,形势险固,故名北固。又因梁武帝曾登山顶,北览长江壮丽景色,改名北顾山。

北国山与金山、焦山互成掎角之势,山上有一牌楼上书“金焦在望”,从此处可西眺金山,东望焦山,南踞城阙,北临浩瀚。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诗赞日:“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问”。北回山风光壮丽,景色宜人。由梁武帝萧衍“创意”,南宋镇安军节度使吴琚重写的“天下第一江山”这六个笔迹雄秀、气魄非凡的大字,至今仍横嵌在甘露寺东边墙壁上。

古老的甘露寺雄踞在北固山后峰上,最初建于三国东吴时期。甘露寺规模虽不大,名气却不小,其原因自然与传说中的吴国太相婿有关。陈寿《三国志》上记载“建安十四年刘备牧荆州,婚吴如京”,《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的故事,使甘露寺蜚声海内外。刘备招亲实有其事,但乔国老说媒、吴国太相婿则完全是后世文人的杜撰,但好事者言之凿凿,特别是京剧《龙凤呈祥》、《甘露寺》更是作了绘声绘色的细致描写,戏中乔国老“劝千岁……”那一大摞子脍炙人口的唱段,对刘备着实美化了一番,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龙凤呈祥》更成了百姓喜闻乐见的喜庆剧目。

多景楼是北固山风景最佳之地,宋、元以来经常为历代文人雅士聚会赋诗之所。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坡,科学家沈括,书画家米芾,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陈亮、陆游、刘过,元、明、清无数文人雅客,都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

镇江三山之三,碑林书香慧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