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第二单元的课堂笔记范文

第二单元的课堂笔记精选(九篇)

第二单元的课堂笔记

第1篇:第二单元的课堂笔记范文

关键词:数学日记;初中;数学;运用;策略

关于记笔记还是认真听讲一直是学生无法平衡的一件事情,很多学生反映: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如果全身投入听讲就没有办法记笔记。所以,很多学生为了贯彻落实“认真听讲”这一理念,直接放弃了记笔记。但也有俗语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学生在教师讲课的时候,可能已经理解了。但在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出现记忆曲线下滑的情况,尤其是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案例讲解的时候,由于教师会帮助学生分析案例题目的思路,所以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比较简单。但在学生自己做练习题的时候,出现的普遍问题就是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比较差,没有对案例知识融会贯通,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数学日记的重要性。本文主要讨论数学日记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策略。

1、促使学生认识到写好数学日记的重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写好数学日记的重要性,并养成课堂学习小结的数学日记良好习惯。

如在进行初中数学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图形的全等”本单元教学的时候,教学内容分为“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以及“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个部分,由于第一部分知识非常简单,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将第一部分教学内容纳入到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中,而对于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全等图形”主要提及的重点知识为全等图形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就是本单元教学比较核心的部分,由于三角形的特殊性,在分析全等图形的时候以三角形为例,在这一部分教学的时候,某教师针对全等三角形举出了数个案例与学生一同分析,第三部分教学内容“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性内容,教师将本单元教学重点放在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上,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详细讲解,学生基本明白了两个三角形全等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在本章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整理数学日记,通过课堂教学中对重难点教学知识的梳理,本单元需要掌握的重难点内容就是证明两个三角形的5个条件,第一,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则两个三角形全等(SAS);第二,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则两个三角形全等(SSS);第三,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且这两个角所对的那条边也对应相等,则两个三角形全等(AAS);第四,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且这两个角所夹的边也对应相等,则两个三角形全等(ASA);第五,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和一条斜边对应相等,则两个三角形全等(HL)。教师检查学生的数学日记,发现学生基本掌握重难点知识,这对于学生解答数学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让学生学会怎样写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不同于心情日记,不单是要求学生记录对数学课堂的想法和意见,也需要学生在数学日记中重点突出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种这样才能使数学日记充分发挥重要作用。

还是以初中数学苏教版“图形的全等”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某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表现、教学氛围、听课认真程度、存在的疑问写数学日记,通过教师检查学生的数学日记发现,有的学生在数学日记中反映“老师讲课速度比较快”、“课堂死气沉沉”、“根据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为什么不可以以‘两条边对应相等,除其夹角外,其他两个角中任意一个角相等,则两个三角形全等(SSA)’”等问题,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将影响数学课堂质量和效率的因素提炼出来,并放在优化和创新的任务中,而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则用事实案例进行证明,例如,在锐角三角形的情况下假设ABC是等腰三角形,D是BC延长线上一点 。则ADC和ADB满足SSA: AD=AD,AC=AB,∠D=∠D,均满足条件,但是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让学生学会写数学日记,教师就可以通过数学日记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疑问,再进行疑难问题解惑,就可以促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这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教师针对数学日记进行课堂教学整理

在初中数学苏教版“图形的全等”结束之后,教师要求学生针对本单元课堂教学活动写下了数学日记,为了使数学日记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就需要认真阅读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日记。通过对全部学生数学日记的阅读发现了学生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意见和想法,例如,针对“老师讲课速度比较快”和“课堂死气沉沉”,某教师做出的调整是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放慢了讲课速度,为了确认绝大部分学生可以理解教学知识,教师在一个重要知识点结束教学之后,都会询问学生的意见,而针对课堂气氛的问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优化,采取情景式教学等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也为数学课堂注入了生命力和活力。

针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即学生无法平衡记笔记还是认真听讲的问题,教师应该改变策略,利用数学日记在一定程度取代数学笔记,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空间,使学生可以对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从而形成完整的数学日记,而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数学日记就可以全面了解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适应的解决办法,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从而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严红琴.小日记,大智慧――浅论数学日记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J].初中生世界,2015(20)

第2篇:第二单元的课堂笔记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2.4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8―0092―01

课堂笔记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许多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的课堂笔记记得非常整洁和认真,并且相应的重难点都用不同色调的彩笔做了明显标记,真可谓细致入微,用心良苦。但实际上,这些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学习成绩少有提高。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课堂笔记的实际功用,没有将记笔记和用笔记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只是被动地为了记笔记而记笔记罢了。对此,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做好和充分使用好课堂笔记,使课堂笔记真正发挥效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第一,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课前预习

在学习新课之前,学生都应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认真仔细地预习。通过预习,明白哪些内容是课本上有的,哪些内容是课本上没有的;哪些是自己短时期内还无法弄通弄懂的,并对这些内容进行一一标记。这样,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老师补充的内容和自己预习时没能理解的内容可作为重点部分来认真记录。这样,既能减轻学生听课的压力,也能避免教师“满堂灌”所带来的枯燥和乏味心理;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特殊情况有针对性地听课做笔记,防止有些学生不懂装懂,蒙混过关。

第二,要求学生在听课时,必须本着“先听懂后记笔记”的原则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发现有些学生虽然一直在做笔记,笔记记得非常整齐、全面、细致,但就是不见提高学习效率,问题就在于他们整堂课只忙于记笔记,而忽略了对笔记内容的理解和消化。所以,教师在讲课时,必须提醒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尽力跟着老师的讲解思路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做好相应知识点和相关内容的记录。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控制讲授节奏,给学生留出一定时间来整理和消化笔记上所记内容。

第三,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做好课堂笔记

在教学中,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不一定都与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相接近或相吻合。这就意味着在做笔记的过程中,每位学生不能没有自己的认真取舍和准确判断。比如说,如果本节课老师讲授的内容和知识点大部分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相差甚远,而只有极少部分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相接近,那么,学生记笔记的重点就应放在这“极少部分”上,而不应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浪费在无法理解的内容上。

第四,要求学生课后对当堂笔记进行认真的整理

由于一节课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要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内把所需要的知识点和内容都完整且准确地记录下来,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在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应该对本节课的课堂笔记加以认真整理,通过借抄同学笔记或请教同学、老师等方法,及时将未来得及记录下来的部分课堂笔记补充和完善。这样做既能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加深对难点、重点的理解。

第五,要求学生尽力做到每天翻阅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的主要功能就是把老师对于课本知识适度拓展的相应知识点加以完整记录,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本知识内容,并在实际的学习实践中能够准确应运。因此,教师要督促学生善于运用课堂笔记,勤翻课堂笔记,不断地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并循序渐进地掌握所记录的内容,以求真正地发挥课堂笔记的实际功用。

第3篇:第二单元的课堂笔记范文

一、知识串联,丰富课堂复习活动

小学生的认知模式以具体思维为主,特别是对中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还不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因此,他们对知识的梳理与整合主要依靠教师的指导。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复习缺乏整体性与连贯性,停留在对本课主要词汇、句型及语篇段落的复习上,没有形成单元知识、新旧知识、课内外知识的有效串联,复习内容散乱,复习形式单一。

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4A《Unit 1 I like dogs》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由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围绕“喜欢动物与否”展开,句型简单,容易理解,且充满童趣,在复习活动的预设时,笔者将知识串联在一起,设计成学生们喜闻乐见、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歌谣:

I like dogs,I like dogs,汪、汪、汪(结合手势)

I like cats,I like cats,喵、喵、喵(结合手势)

He don’t like mokeys,but I like them.

She don’t like lions,but I like them.

Yes,Yes,I like all anmils,because they are cute!

在歌谣的操练复习中,笔者结合音频及手势,利用升降调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们主动参与的热情,活跃英语课堂氛围,让复习变得生动有趣。

二、增添动力,完善复习评价机制

兴趣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最直接的动力。笔者以为,在小学英语复习教学中,教师应从源头入手,通过不断完善复习的评价激励机制,丰富复习的评价方式,挖掘学生们主动复习的内在动机,以持续、长久的学习动机增添英语课堂的教学动力,为英语复习活动注入新鲜的活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运用评价树、评价金字塔等课堂评价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一个阶段以来的复习情况进行登记、评比,激发学生们复习的动力与创造的潜能。

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3B《Unit 6 What time is it? 》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在第二课时的复习环节中,笔者考虑到提问时间这个话题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情境之一,有着很浓的生活味,为了提高学生们学习与运用的积极性,笔者决定采用“wolf,wolf,what time is it?”的教学游戏导入复习,在游戏的过程中,笔者还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金字塔型的卡通评价表,塔底由四只小狼代表班级四个小组,塔顶则是一只可爱的喜羊羊。根据学生的问答次数、正确率、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进行发展性评价,最先到达塔顶的小组,可以获得一只喜羊羊,并将复习情况记入学生的形成性评价表。通过这样的游戏复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复习的积极性,增添英语课堂的活力与动力,还能够有效地完善课堂的评价机制,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三、实践探究,延伸课外复习平台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张学生们作为学习的主体活跃在教学活动中。笔者以为,复习活动有着更加鲜明的开放性与自主选择性,更应该发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复习过程中,实现语言实践活动的创造性发展。因而,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尝试将复习的活动平台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并以report、presentation、songs等形式呈现出来,为复习添上绚丽的一笔。

第4篇:第二单元的课堂笔记范文

关键词:主动学习 习惯培养 教学尝试

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职高学生最欠缺的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缺少耐心,不会坚持。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职高学生在学习方面难以形成良性循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职高学生从内心排斥英语这门学科,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沦为英语学习的弱势群体,要扭转这一局面,职高教师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策略,重新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鉴于此,笔者力求作一些改变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有效尝试。

一、改结果评价为过程评价

习惯是过程性的行为方式,重视过程才会促进主动学习习惯的形成。为了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必须从制度上加以保证。

1.5∶2∶3成绩分配制

学期的总评成绩按平时50%、期中20%、期末30%的比例折算,突出平时成绩的重要性。有意愿就读高三参加职高高考的学生,高二第二学期分流选拔时以前三个学期的总评成绩加上分流考试成绩进行衡量、排序与选拔,从制度上保证学生重视平时的过程学习。

2.任务等同分数制

平时成绩的高低是由任务的完成情况来决定的,任务等同分数,课堂上每次任务的完成都登记入册,每周汇总并公布,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任务的完成情况。每周任务完成率达80%的按平时分满分计算,超出80%部分按额外加分计算。

3.任务自选制

教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因此,诱导学生参与很重要,任务完成的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比如,听写达不到要求的或是没有充分准备的同学,可以抄写10遍来代替。课文朗读任务,假如不会读,也可以用抄写来代替,只要是勤劳的学生,都能保证获得基本的平时分。

4.健全人格奖励制

为了鼓励学生健康、阳光地成长,笔者规定:如果上课能主动、积极地站起来回答教师问题的同学也能得到相应的平时分;如果四人小组成功合作并解决问题的,小组每人都能得分;如果有小组成员基础差,但是通过向小组其他成员请教,搞清楚问题原因和解决方式等,也能得分。

二、改循序渐进为循环渐进

多数职高学生缺乏耐心,功利心强,希望任务简单,最好一下子能完成,这是他们难以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的原因之一,一旦遇到困难,就以自己基础差作为借口。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材的设计由易及难,本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但是在职高学生面前行不通。他们不管学了多久,总是停留在初始阶段,一难就退,直到最后放弃。

鉴于此,本人对教材进行了调整,因需施教,一册书分三阶段进行循环教学。以词汇为例,三个阶段都包含词汇教学,第一阶段重在词汇拼读,每课一次听写,单元词汇多的分两次落实,要求准确率只要达到40%就算完成任务。看似要求很低,其实我们知道,准确率能达到40%以上的学生不可能只完成40%的任务,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尽力而为。因此,降低要求的目的是能让所有学生伸手可及,引导他们不知不觉中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第二阶段的词汇要求是在拼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识记,准确率要求也不用太高,只要求50%准确率就算完成任务。因为是循环教学,相隔时间不长,学生驾轻就熟,自然会配合教师完成任务。笔者所任教的班级,由于是采用循环教学,音标这一块绝大多数同学没有问题。第三轮不用考虑音标拼读,重在单词巩固,这一阶段的词汇要求是准确率达到60%以上,并且是从每单元的所有词汇里挑部分词汇。经过三轮的巩固,词汇环节教学进步很大,学生也很自觉,每天上课,不用提醒,学生主动准备,等待教师考核。

三、改单元教学为模块教学

由于本人把单元的循序教学改为了循环教学,于是就把单元知识点切成几个模块,以模块为核心展开教学。第一阶段重词汇;第二阶段重话题;第三阶段重阅读。

第一阶段,以教材单元为主线,主要教学生词汇、熟读单元语法句子。词汇重在拼读,而语法句子重在熟读,教师不讲语法。这样,学生在这一阶段每天至少要完成三个任务,一是词汇拼读,能独立熟读词汇;二是词汇要求听写准确率达40%以上;三是语法句子的熟读。学生通过每天积累,习惯在过程中养成了,从一开始的被动发展为后来的主动。仿照任务自选制,没有能力完成任务的,可以用抄写来代替,抄写也是一种记忆的方式。

第二阶段,重在第二轮的词汇和单元话题教学以及语法规则的识记。这一阶段的词汇是第二轮,照样是拼读与识记。而语法规则,要求学生把教材后面的语法要点的讲解熟读。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单元话题教学,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熟读对话,找出话题关键句;第二步,能根据这一话题,做一个适合自己的对话,也就是给学生制定话题基本框架。如:高教版基础模块第三册第一单元万圣节话题,要求学生学习之后,能套用万圣节对话做适合自身特点的其他节日如圣诞节、新年等的对话。

第三阶段,重在阅读教学,继续加上词汇巩固。阅读环节,把单元阅读作为阅读理解来教学,课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遇到问题可以上网查,也可以向其他小组同学请教,只要能说出理由和解决依据,就算完成任务。小组个人的完成情况累计到小组集体成绩,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此基础上,再由易及难,听说读写,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四、改师问生答为生问生答

一般情况下,教学的知识重难点,由教师罗列和讲解。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教学的效果不佳。根据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的理论,这样的教学效能最低,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而“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则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因此,笔者把师问生答,改为生问生答。每堂课的教学,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进行提问,即问题由学生来寻找。一开始,学生总是不懂装懂,也正是由于不懂装懂,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一直停留在初级水平。因此,笔者实行变换师生角色的办法,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让学生提出问题,让其他学生解答问题,这样一来,那些不懂装懂的学生就原形毕露了,一旦他装懂,到时他解决不了同学的问题,反而失了面子,采用这一招,课堂的气氛变了,学生都进入了人人找问题、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状态。其实学生内心里有互相竞争意识,而且,这也是一种课堂任务,可以计入平时成绩。

第二步,教师在学生肤浅的问题基础上,罗列出一些有难度的知识点,供学生参考,并且要求小组同学讨论、思考和解答。这种教学尝试,学生由一开始的强制、被动,逐渐过渡到后来的自然、主动并踊跃参与,任务完成的质量大大提高,学生也因此能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自觉度。

第5篇:第二单元的课堂笔记范文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能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将与教学相关的内容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更加清楚明白;多媒体技术的另一特点是集动画、声像于一体,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之上。例如:必修五第2单元The United Kingdom 是介绍英国的历史和地理的,笔者在上这个单元之前先上网查阅了大量关于英国的历史和地理的资料和图片,把它们制作成幻灯片,在上正课之前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对这个国家的组成,风土人情,历史典故等有一个初步的,宏观的认识,接着顺势带出以下问题:Do you know where is the United Kingdom?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it? 然后自然导入课本知识的学习。在本课结束时笔者又给学生播放了一个关于英国地理和被侵略史的视频短片,这样不仅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了立体的、直观的概括,还锻炼了学生听英文原文的能力,一举两得!

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有利于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和引导者,学生也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教育技术现代化的益处,生动、有趣、直观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兴趣大增,英语课再也不会成为“催眠课”。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贯穿日常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英语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让他们能熟练的运用第二语言来表达自己。多媒体计算机配有功能齐全的播放设备,给教师在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往没有计算机时,笔者都是带着录音机上课,在播放听力材料时要不断的播带倒带,而且一定要站在录音机前,这样不仅耽误了上课的进程,而且使教师不能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弊端较多。有了多媒体设备后,笔者利用它的播放功能让学生早自习的时候跟着录音读单词和课文,提高了学生发音的标准率;在每周二下午的英语自修课上让学生听英语听力材料,为9月份的高考听力测试做准备。同时,笔者还把多媒体设备的这种功能运用到课堂上,例如:在上必修一第3单元Travel Journal时,笔者设计了一节听力课。本单元的中心话题讲述了一段沿湄公河而下的自行车旅行,主人公“王坤”以旅行日志的形式详细地记录了这一过程,而听力部分正是对这段旅行的一个延续。在设计课文内容的时候,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听力材料分割成需要的各个小部分,并将它们编辑到课件中,做成一个一个的小按钮,在课上为学生播放,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笔者还能反复播放该段,这种优势是以往录音机无法比拟的。

三、运用网络资源拓展课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第6篇:第二单元的课堂笔记范文

一、课前认真预习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前提,也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可靠保证。预习可使学生初步熟悉教材,发现疑点和难点,找出自己的薄弱点,为下一步听讲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并打下一定的基础。预习可分为单元预习和课前预习。新教材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编排,这里主要讲一下,如何进行单元预习:1)找出该单元的中心话题,即该单元的中心内容,可先看一下待预习的单元的大标题和第二课的内容。如:Junior English Book (A) Unit 9,大标题是Come and meet my family, Lesson33中的 Family Tree也是围绕着“Jim’s family”为内容而开展的,涉及到人物有Jean Green, Harry Green, Jeff Green, Jim, Kate和Li Lei.故本单元的主要话题就是“确认人物”。3.明确本单元的课知识要点:如语法项目、句型及词汇等。这点可以参照每单元后面的Checkpoint中的Grammar及Useful and Expressions.3)找出本单元的疑难点。这可通过浏览每单元第4课书中出现的语言现象,在课后注释中又没有涉及到而自己又没有把握的问题作为疑点、难点;凡是在本单元Checkpoint中出现而自己无法解决的知识点,即::重点,也可以说是难点。在预习时,要做好笔记;并在书上作记号,标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在笔记本上作记录:记录本单元的知识结构、重、难点和预习体会等。

二、课内要敢说

首先课堂上应该认真听讲,努力在课内解决在预习中的问题,并作好课堂笔记,把教师提供例句、材料等备份下来,以便复习时可以查阅。然后要注意一些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运用,特别是习惯表达法的运用。在运用中,要主动地用英语回答、讨论和提出问题,并注意角色扮演或做游戏等活动。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怕害羞、怕出差错,不敢开口讲,尤其是当教师邀请他们在班上用英语进行对话或表演时,他们主动参与更少。俗话说:没有缺点,就不会进步。从缺点中得到知识。所以,学生应该注意模仿并主动与教师配合,做一名好演员。不要怕出错,但忌重错。还有整理错题集,进行一次、二次练习。笔者认为:今天不会说,明天会说,是进步;今天说得少,明天说得多,进步更大;别人这样表达,你能那样表达,你就有了创新。只有大胆实践、体会,才能得到巩固提高。

三、课后及时复习和巩固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过的东西,如果不及时复习,过上了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遗忘。在复习时,要注意知识的重现率,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对比,及时复习巩固,尽量把当天学到的知识当天就予以掌握和巩固。因此,复习是克服遗忘的最有效的方法。

第7篇:第二单元的课堂笔记范文

【关键词】课堂笔记 笔记功能 笔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06-02

一、化学课堂笔记的功能

记课堂笔记是指对课堂上的知识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思维过程。在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外国学者认为记笔记主要存在两种功能:贮藏功能和编码功能。贮藏功能强调的是记笔记的外部贮藏作用,认为通过对笔记的复习,唤起对讲课内容的再认,巩固所学的内容,从而体现笔记的价值。编码功能的核心内容是记笔记活动本身可以引起学习中的积极活动,有利于组织记忆和形成迁移。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普遍认为课堂笔记有以下的作用:

1.课堂笔记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常会将自己多年来总结出的、很实用的内容补充进去,学生很有必要记录在笔记本上;

2.课堂笔记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记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可调动眼、耳、脑、手一齐活动,促进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3.课堂笔记有利于学生自我复习时把握重点与难点,一份亲手做的内容清晰、重点突出的笔记,常能使自己记忆犹新;

4.记课堂笔记能稳定学生注意力,要想在听课的同时记好笔记,必须要跟上教师的讲课思路,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有利于维持课堂纪律;

5.课堂笔记的后期整理有利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帮助学生在所呈现的信息与己有知识间建立起外在联系,有助于新信息的迁移。

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容量大,逻辑思维要求高,知识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很多,学生在化学的学习过程做好课堂笔记,可以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转化为文字记录,留下思考的痕迹,促进记忆和理解,课后再对笔记进行二次加工,学生又可以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材料加工过程进行控制,有利于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实现对化学知识体系的理解和建构。

二、现状分析

目前的高中化学课堂中,化学课堂笔记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但具体行为方法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中等以下的学生由于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方面的问题,做课堂笔记时不主动也不认真,一般都是应付教师,这种情况高一年级尤为严重;

2.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内容多,速度快,学生搞不清楚到底要记什么东西,也来不及记录;

3.大多数学生只有在化学考试前才开始复习化学课堂笔记,平时将课堂笔记束之高阁;

4.学生的课堂笔记只是教师板书的复制品,在细节修饰,二次加工方面普遍做得不理想。

三、化学课堂笔记的基本方法

1.教师层面

(1)教师在高一年级或新学年的开始讲述化学课堂笔记的作用及重要性。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这两句话都是说笔记的重要性。美国心理学家巴纳特以大学生为对象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了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学习的影响。大学生们学习的材料为1800个词的介绍美国公路发展史的文章,以每分钟120个词的中等速度读给他们听。把大学生分成三组,每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甲组为做摘要组,要求他们一边听课,一边摘出要点;乙组为看摘要组,他们在听课的同时,能看到已列好的要点,但自己不动手写;丙组为无摘要组,他们只是单纯听讲,既不动手写,也看不到有关的要点。学习之后,对所有学生进行回忆测验,检查对文章的记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动手写摘要组的学习成绩最好;在听课的同时看摘要,但自己不动手组的学习成绩次之;单纯听讲而不做笔记,学习成绩最差。因此在第一节课上应提出化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将笔记纳入学习成绩考核中,明确课堂笔记是学生学习过程表现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定期检查评分,展览学生的优秀笔记,这对学生既是一种肯定,又是一种鞭策,可以激励同学们把课堂笔记做得更好。在一次化学教研活动中,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化学教研员马文龙老师充分强调了化学课堂笔记的作用,认为课堂笔记可以衡量学生听课的效果。为激励中下生也积极做课堂笔记,马老师曾说过,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预设一些题目,让学生记在笔记本上作课后思考,在平时测试出题时加入这些题目,当学生知道测试中有部分题目来自课堂笔记,他们就会更加主动记课堂笔记和复习课堂笔记。

(2)合理设计多媒体课件,把握课堂节奏。现在的化学教师上课一般都会使用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增,当材料呈现速度过快或信息密度过高时,记笔记活动与集中精力接受需处理的知识活动相矛盾,记笔记妨碍了有效的编码,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给学生留下知识缓冲的时间,便于学生思考、记录与整理。同时,学生面对大量的知识,不知道哪些该记,哪些不用记,哪些是重点,因此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正确的指导,笔者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上有一定的经验,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的做法可供参考:教师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告诉学生根据多媒体课件上的颜色分类记笔记。例如:黑色字体为普通陈述的内容,仅供阅读,无须记录;蓝色字体为应该记录的内容,其中黄底蓝字为重点知识,红底蓝字为难点知识;红色字体为补充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再配合语速和声调,学生就很容易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记课堂笔记时也能做到条件反射,不须教师反复强调哪些该记,哪些是重点了。

2.教师指导学生层面

(1)指导学生面对不同的化学课型采用不同的笔记策略。

实验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课是由教师组织指导并由学生独立实践的教学活动,学生只有经过认真的课前预习,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理解实验原理,弄清操作步骤,设计好记录格式,然后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操作。实验过程中,学生要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归纳整理后书写实验报告。

习题课:习题是一种在某一层面上的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是学与用的初级过程。教师通过对典型习题的讲解,引导学生建立推理、演绎等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不能只记下例题就完事了,应当再批注核心知识点,反思解题过程。通过化学习题课笔记实现自己的不断反思、总结、提升。

复习课:复习课是知识的规律化、条理化,重点、难点、考点的深度剖析。所以,复习课类型的化学笔记学生应当详细记录,并且要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复习笔记之中,在提高自己总结能力的同时实现全面复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就拿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复习来说吧,复习不能只停留在对原有知识的再认识上,而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归纳等,做进一步深化处理,从中掌握元素化合物间的联系、相互转化关系,尽可能使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

(2)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的二次加工。

1)修正补充法。先将笔记阅读一遍,然后对笔记的内容进行修正和补充,使之正确完整。

2)归类法。把所记的内容分门别类进行整理。例如对固体物质颜色的记忆,可以归类总结。

3)比较法。比较材料的异同的方法。如果分类集中,观察其异同,分析对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就容易记忆和掌握了。例如下表:

4)列表法。即用列表的形式把各种知识分门别类地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杂乱无章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列表法常和比较法、归类法综合使用,这样做既可以使知识记得清楚,提取方便,又可以培养自己比较和归纳的能力。例如整理化学笔记时,可以把同族里不同的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加以比较,用列表的形式表示出来。

5)知识树法。按照知识的体系,把学习的内容用树干派生出树枝,树枝派生出分枝的形式,把知识的体系画出来,使之条理化的方法。

(3)指导学生注意书写的速度,用简单的符号代替文字。书写速度太慢,势必会影响听课的效果。指导学生要学会一些提高笔记速度的方法,不必将每个字写得工工整整,可以快速书写;指导学生简化某些字和词,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书写符号,比如用“白”代表“白色沉淀”,用“”代表“生成气体”,用“E生”代表“生成物的总能量”等等,但要注意不要过于潦草、过于简化而使自己也看不懂所记的内容是什么。

(4)指导学生采用灵活的笔记格式。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建议学生购买版面较大的活页笔记本。版面大是为了减少记录过程翻页的次数,可以使笔记内容一目了然;活页是为了方便以后补充内容或二次加工。

(5)指导学生交流笔记。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笔记交流的平台,学生乐于将笔记中的内容在整理和复习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使各种有效媒体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带动整个班级笔记互助氛围,全面提升化学课堂笔记的利用效率。

课堂记笔记和其他学习策略一样是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得到提高的,但是要取得最佳的的学习效果,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多为学生设想,坚持定期的检查督促,还要指导学生记课堂笔记方法、技巧,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对课堂笔记进行加工整理。

参考文献:

[1]胡进. 关于记笔记策略的研究综述[J]. 心理学动态. 2001年01期.

[2]周洁. 中学生如何做好化学课堂笔记[J]. 内蒙古教育・理论研究版. 2009年08期.

[3]周全生. 做笔记的价值与意义研究[J].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04期.

第8篇:第二单元的课堂笔记范文

一、继续抓实书写。写一手漂亮的字,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而且会让自己一辈子受用无穷,更重要的是方便了与别人的交流。书写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语文成绩。紧紧抓住书写差的这部分同学,从书写方式方法、书写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指导和督促他们。举行二次书写比赛。

二、打牢写作基础。在写日记的基础上,灵活处理练笔与每两周一次作文的关系。力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让写作成为他们抒发自己心灵之感的一种方式。针对上学期中日记质量不高,部分同学随便应付老师的情况,一是严肃批评,二是耐心与他一起找原因,对其取得的成绩要及时表扬。

三、积极把新课程理念融于课堂教学之中。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从思想、习惯等方面促,多启迪,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根据学生课堂反应的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方法。试着多发挥“小老师”们的作用。课堂上要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养成眼、耳、口、手、脑动起来的习惯。向课堂要效率,使每一堂课都是生动有趣,学生在45分钟内得到较好的训练。

四、制定各单元目标,合理安排课时课量。

1 2 3 4第一单元:状物类记叙文单元。

目标:让学生把握作者笔下的景物特征,体会状物记叙文的特点——以描写和叙述为基本表达方式,描写时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并由此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学习作者观察、描摹事物的方法和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努力使学生成为关注自然的 “有心人”和“有情人”。

教学设计:要求学生在课前总观单元全貌,课上让学生自己略读课文,然后师生一起讨论,认识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精读一至二篇课文,其余课文在学生自读之后进行讨论,交流学习体会,教师组织验收和讲评。课文学习顺序可灵活安排,“思考与练习”中的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目最好在学习课文时完成,可以将阅读理解题作为学生研读课文的切入点或话题,开放性练习可以在课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时共12课时。

第二单元:传记单元。

目标是:按时间线索,了解人物的成长过程,结合人物所处的背景,做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设计:在学之前应对这些名人作一介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深入课文之前应引导学生认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和总的框架,然后进一步把握文章的脉络以及文章的关键部分。课时共12课时。

第三单元:童话单元。

目标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学生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1 2 3 4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认知结构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课堂教学可采用默读、朗读、讲授、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发地、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课堂气氛尽可能做到生动活泼。课时的分配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掌握。课时共12课时。

第四单元:现代诗单元。

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作品,品评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设计:四篇课文的作者都是著名的诗人,在教学课文前,宜先作简单介绍,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重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把握课文的大意并不会很难,应鼓励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课文的难点,课后练习已基本涉及了,可借助课后练习引导学生加以解决。对课文艺术上的特点应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总结。要重视朗读和背诵。课时共12课时。

第五单元:事物说明文单元。

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事物特征的,并注意体会文章的准确、简明的特点和内容的客观性、科学性。

教学设计:四篇课文说明的事物不同,方法各异,教学中要有所侧重:《苏州园林》着重学习文章的总分结构和准确的语言;《桥梁远景图》让学生边读边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并展开想象;《洲际导弹自述》着重学习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珍奇的动物——针鼹》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把重点放在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上。课时共12课时。

1 2 3 4第六单元:古诗文单元。

目标是:让学生逐步接触、了解说、铭、寓言、笔记小说等古代散文的特点,增强对古代生活的感性认识。朗读、背诵古诗文,度体味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

教学设计:四篇古代散文,文字浅显,含义深刻。要在启发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章的主旨。注重颂读与感悟的统一,体味诗歌语言的音韵美。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尤其是文言实词。课时共14课时。

第七单元:古诗文传记单元。

目标是: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设计:要善于利用学生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一些了解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疏通文意,注意引导学生多从上下文和课本注释来揣摩文言字词的意思,对一些古今差别较大的字词以及古代文化独有的东西,教师要作讲解。要引导学生按记叙文要求理清人物所经历事件的过程或情节。总课时为14课时。

第9篇:第二单元的课堂笔记范文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有教学目标、有精讲、有互动、有训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把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通过“四有”课堂来实现呢?笔者谈谈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做法。

一、教学目标是指针

课程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课程目标。根据初中英语教材的编排特点、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农村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知识水平,通过教学目标分步细化的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首先根据整册课本制定一个总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总目标和各单元的内容特点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再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具体的课时目标,最后按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实施课时教学目标。把一个大的教学目标分解到具体的每一课时,通过课时教学目标实现单元目标,从而实现该册课本的总目标。如: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我制定的总体目标是: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爱好,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2.整体设计,灵活开发,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生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4.留意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英语知识的学习。本册第2单元 What’s the matter? 的单元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使用英语询问病情并用英语进行回答,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观;培养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本单元需5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和生活实际确定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第一课时,以生词的听说读写为教学目标;第二课时,以句型和对话的听说练为教学目标;第三课时,以语法知识的记忆和应用为教学目标; 第四课时,以根据单元知识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为教学目标; 第五课时,以巩固和应用知识为教学目标。

二、精讲有度是方法

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师的讲解,英语课堂教学如果离开了教师的讲授就会变得苍白无力。但授课教师要做到精讲有度,让学生有动手动脑的学习空间。授课教师的精讲在教学中应放在生词、短语、易混词、重点句型和语法的学习以及应用上。如:在对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2单元 What’s the matter?的教学中,我对学生的精讲分别在第一课时:10—15分钟,对生词的读和记忆进行讲授;第三课时:15—25分钟,对语法和知识点做出讲解;第五课时: 15—25分钟,对知识点在练习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讲解的时间不宜过长,并且在讲的同时还应伴随相应知识的练习,做到讲中有练、练中配讲、讲练结合。

三、互动有效是途径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仅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上的教与学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实现的。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怎样做才能互动有效呢?要把握以下原则:1.根据单元内容和单元教学目标确定互动的话题;2.互动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3.循序渐进地进行,对生词的互动可采用:跟我读—仿我读—自己读—大家读的方式;4.互动的方式要灵活多变。在对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2单元 What’s the matter?笔者这样设计互动话题:根据该单元询问病情的交际主题,结合各种病情的不同特点,让学生扮演各种病况来练习对话。这样,把书本上的知识融入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玩乐中进行了互动,提高了英语交际的水平。

四、训练到位是目的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为了让学生学会用英语交际,也是为了在考试时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在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考试目标和考题特点,结合教学重点设计有效的练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训练的针对性、目标性,在设计训练题目时要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训练的方式要多样化;第二,训练的题目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好是历年中考和期末的精选题目;第三,题目的设计要难易适中;第四,要做到讲什么,练什么;考什么,练什么。在教学时,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做,还要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浅出,找到每一种考题的题眼。这就要求我们讲练结合,精讲有度。

总之,我们要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四有”,既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也不能虎头蛇尾、避重就轻,让单元教学目标无法在课时教学中实现。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不同的课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侧重某一方面来实施教学目标,真正做到课时教学目标是指针,精讲有度是方法,互动有效是途径,训练到位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向45分钟要成绩,要效率,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