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俗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民俗文化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民俗文化心得体会

第1篇:民俗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民俗传统体育 开发

一、 我国传统民俗体育的特征

1.娱乐性和趣味性。人们在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中自由抒感,发掘潜在的心理能量,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享受生活的乐趣,所以说娱乐性和趣味性是传统民俗体育与生俱来的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民俗体育也逐渐成为人们强健体魄、自娱自乐、沟通情感、美化生活、增强群体凝聚力和社会活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内容。

2.地域性和阶段性。地域性是传统民俗体育在空间上所显示出来的特征。传统民俗体育的地域性特征具有十分普遍的意义,它是指传统民俗体育总会受到一定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地缘关系的制约,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地方色彩。传统民俗体育的阶段性是指全国范围内各民族在相同的历史时期或相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所共同具有的与该时期相适应的体育文化。不同时期的民俗体育通常都带有那个时期的文化特点。民俗体育文化的阶段性意味着民俗体育文化依时代更迭不断变迁,促使民俗体育文化推陈出新,避免固步自封,停滞僵化。

3.传承性和融合性。传承性是传统民俗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具有运动规律性的特征。民俗体育从产生之时起,之所以能够穿越历史隧道,绵延流传至今,就得益于其传承的力量。传统民俗体育的传承性特征使民俗体育文化成为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形成了传统民俗体育文化多元的相互碰撞与吸收、融合与发展。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融合性是体现水平式的民俗体育文化交流。一定历史阶段的民俗体育文化系统的形成总是各种民俗体育文化融合的结果,是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民俗体育文化之间相互渗透的结果,所以传统民俗体育也必然具有融合性。

二、大力开发传统民俗体育的作用和意义

1.大力开发传统民俗体育,有利于人民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从而促进整个民族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民俗体育本来就是体育的一个部分,属于体育的范畴”。民俗体育具有娱乐性和健身性。因此,积极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民俗体育活动可以达到强身健体和娱乐身心的功效;同时,民俗体育还是加强人际交往,陶冶情操,抵制社会上的精神污染,防止和矫正不良行为,从而促进整个民族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2.大力开发传统民俗体育,有利于丰富我国现代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指一定社会中的人们通过长期的体育实践所创造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民俗体育和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一样,包括很多运动形式,包括相关的知识、技术与技能,无疑是对我国体育文化的扩大和充实。

3.大力开发传统民俗体育,有利于丰富现代社会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不断增强,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需要大力开拓新的文化形式,而大力开发传统民俗体育正是适应了这一形势。民俗体育正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具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个性需要又具有大众化特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已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补充。

三、传统民俗体育市场开发研究

1.加强理论研究与创新。传统民俗体育是在古代经济文化背景中形成并流传下来在民间得到充分发展的体育文化项目,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肯定有其存在与发展的局限性.当前开发民俗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对民俗体育进行深入的研究,剔除其不科学、具有迷信色彩的成分,弘扬其健康向上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和养生、娱乐与健身的科学合理方法;并赋予其新时代竞争与奋进的精神内涵.积极向学校体育及大众健身娱乐推广,将其作为体育生活方式推广的重要形式,使其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走向完善发展的道路,最终成为现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及现代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此外,对传统民俗体育加强理论研究与创新,还要充分考虑传统民族体育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对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民俗体育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从各民族的民俗体育文化的差异性与同一性中,把握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嬗变规律,进一步开拓新时期体育文化的新形式。再次,对传统民俗体育进行研究与创新,要充分考虑到娱乐审美性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传统民俗体育的娱乐性和观赏性,使人们在进行传统民俗体育锻炼时,既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能愉悦身心,陶冶性情,撷取运动的审美体验,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传统民俗体育迈出国门,逐步走向世界,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喜爱和参与。

2.加强宣传力度。要使民俗体育能在社会上广泛开展,必须借助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手段来宣传、介绍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价值特性,充分利用现代电子音像科学技术,电影、电视、录像、电脑、网络等传播工具的优势进行宣传,对大众的体育生活方式做出科学的引导,使民俗体育在群众体育中深入人心。

3.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对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开发而言,政府的扶持非常重要。虽然传统民俗体育的开发重在依靠其自身的创新,但不可忽视政府的主导作用。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结民族感情的纽带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基础。因此,对传统民俗体育的开发是全民族的事业,是国家行为,必须由各级政府去主导实施,形成一种金字塔形的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机制。各级政府在对传统民俗体育进行扶持时,除了必要的经济扶持外,还可以在“正名”、引导、组织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加强民俗体育社会指导员的队伍建设。民俗体育的开发、组织和推广离不开相关的体育社会指导员的工作,因此,加强民俗体育运动项目的教练员和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也是大力开发传统民俗体育的一个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艳茹等: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及其资源的开发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07.7

[2]民俗体育文化的开发与发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第2篇:民俗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民俗体育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契机,应该抓住历史机遇,保护、传承民俗体育,政府需求给予从事民俗体育活动的农村人群更多的关注,以促进民俗体育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 民俗体育 开发

民俗体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群众集体创造并被群众享受的民间体育文化活动。民俗体育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存在于民众的生活中。因此,保护民俗体育文化,使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是民俗研究的方向和意义所在。农村拥有丰富且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唤醒民众对民俗体育文化自觉的保护,民俗体育才能真正得到传承和发展。

民俗体育文化发展传承的契机

国家体育总局于2006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并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作为国家“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任务。国家体育总局启动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计划到2010年在全国完成10万个行政村农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使六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新举措,给农村体育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新的契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重点在农村,同样,新时期体育发展的难点、重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村体育的发展就没有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如何发展农村体育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体育发展的新问题。

民俗体育文化功能的嬗变

民俗体育是我国传统体育的源泉和载体,民俗体育文化既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母体。民俗体育的功能主要有自娱和和谐社会关系;承载优秀文化传统;培养认同感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民俗体育在“全民皆商”的经济大潮中被赋予了极大的经济价值,在经济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同时,民俗体育的其它功能逐渐弱化,尤其是在承载传统文化方面。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人们的健康观念逐渐增强,休闲娱乐意识得到提高,并且具有了更高的文化需求,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因此,在重视发挥其经济功能的同时,应加强对民俗体育的健康身心、文化保存、休闲娱乐、道德教化等功能的开发和研究,使民俗体育的多元化功能和谐发展,真正使民俗体育融入到人们生活中去,让人们在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悟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通过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加强民众的凝聚力和基层组织的整合能力,充分发挥民俗体育的社会维系功能,利用民俗体育协会或团、社等组织把民众联结成一个整体,振奋民族精神,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民俗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

体育文化继承的主要途径是积淀,积淀是体育文化诸因素的分化,也是体育文化发展中选择机制和变异的表现,通过层层沉淀而不断积累,这是一个间断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它表明传统与现代是脉息相通的,体育文化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绵延不绝的。

从文化角度说,民俗体育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曾创造和发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色民间民俗体育活动。长期的积淀,充分的吸收,这些活动在强壮筋骨、自卫抗暴、防病健身和丰富文化生活方面起到了有效的积极作用,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且无一不跟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也不断发生着演变。我国农民的体育活动在活动内容与形式上丰富多彩,多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许多优秀体育健身、娱乐项目一直延续到今天。

民俗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的冲突融合

随着经济的逐渐全球化,由中国古代体育继承、演变而来的民俗体育文化,应该在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共存的基础上谋求发展。多元体育文明不同程度的不同层次的共存、交流或融合才是人类体育文明史的大趋势。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休闲时代即将到来,其重要特征是提供多元的运动文化元素,满足人们的多样性需要。而东方民族所创造的传统体育,承载着东方人特有的与自然和谐同步的休闲娱乐观,将获得新生的土壤,极大丰富和充实由西方文化引领的奥林匹克运动。

新农村建设下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的开发

民俗体育能够拓宽社会交往,增进相互情感交流,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社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能增强人民凝聚力。民俗体育文化的价值主要为推进全民健身的价值和文化价值,民俗体育的文化价值,还对未来社会有启迪意义。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说,随着历史的变迁,有不少民间体育已经发生严重变异,大量民间传统体育已无人通晓,许多民间体育样式传承已经断裂,民俗体育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标志之一,具有较大的无形资产价值,失去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将失去节日时和人们生活中一份独特的风貌。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必须提高人们对保护民俗体育文化的认识。

(一)正确引导、加强宣传以改变农民体育意识

国家在进行农村体育设施投入的同时也加强体育的宣传力度,改变农民的体育意识,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宣传,让农民充分认识体育健身的重要性,改变认为劳动就是健身的观念。

首先必须借助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手段来宣传、介绍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价值特性,充分利用现代电子音像科学技术进行宣传,对大众的体育生活方式做出科学的引导,使民俗体育在群众体育中深入人心。其次,充分利用返乡农民工,宣传他们在城市接受到的体育文化,影响留守人群的健身热情。政府应加大管理职能,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为民俗体育的科学传承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政府不仅要把体育设施送到农村,更重要的是把体育文化送到农村,发挥农村文化大院的功能,使之成为农村体育文化传播的站点,吸引更多的人群从事体育健身。

(二)充分利用、挖掘农村现有民俗体育文化

农村是民俗体育的沃土,农村对中国节日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为民俗体育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应该充分挖掘农村的民俗体育项目。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结合地区民俗文化特征,举办地方的体育文化节,弘扬和发展地方的民俗体育项目,使民俗体育及体育经济的开发、旅游事业的发展以及地区的经济特点相结合。作为民俗文化的一种民俗体育是一种有待挖掘的文化资源。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把挖掘农村民俗项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进行,组织农民进行民俗体育活动。

(三)立足于农村实际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农村体育开展不要局限于现代体育,更重要是结合农村当地特点进行民俗体育的开展。农村有特定的文化氛围,不能搞一刀切。民俗体育的产业化发展在带给当地诸多经济利益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阻止世界体育文化的同质发展,并有利于保持民俗体育的多样化。民俗文化旅游成为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产业化的发展能够为民俗体育的开发和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能够为农民创造经济收入促进新农村的发展。民俗体育文化在保持和融合各地特色体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带动各地的发展。

(四)发挥学校体育的教育互动作用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都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即各地要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下、规划、开发并管理好地方课程、发展学校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依托当地经济、社会、教育和文化的发展。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同时也是传承当地民俗文化的完整社区,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民俗体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力于民俗体育的保护和传承。因此,应当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民俗体育传承机制,通过高等教育培养民俗体育方面的师资、科研人员,通过基础教育来衔接民俗体育的传承链条。

(五)保持民俗体育的地方文化特色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民俗体育形态不同。东北地区的寒冷气候,为开展冰雪运动和舞龙、舞狮(北狮)运动、秧歌运动提供了良好的活动环境;而南方的气候温和,江河众多,很多民族都善于游泳、潜水、龙舟、舞狮(南狮)等民间体育活动;西北属高原地区,山河叠嶂,攀爬活动、舞龙、舞狮及腰鼓活动就比较普及。民族不同,民俗体育形态也不同。引导变异应是追求健康的、为大众所喜爱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品位,决不可片面追求商品价值,甚至将糟粕当成精华来宣扬。应邀请艺术家、体育专家深入了解民俗的心理和行为、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民俗体育种类、规模等,对其做出合理的特色设计。

综上,我国农村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民俗体育的功能,挖掘民俗体育项目,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在农村民俗体育发展方面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教育和农村文化站点的带动作用,使农村人群充分认识体育健身的意义和价值,让民俗体育吸引更多的人群来参与,促进民俗体育的传承,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民俗体育文化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泰永州.中国社会风俗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第3篇:民俗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犯罪控制;民俗控制;检讨;

【作 者】梁利,广西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广西龙州 , 532400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1-0069-007

On the Folk-custom Controlling in the Pattern of Crime ControllingLiang Li

Abstract: Crime is an anti-society action seriously harming to security of person and property, violating the peaceful life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also is an important social problem drawn attention by the current world widely. Based on the review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lk-custom and crime, the article induce the folk-custom to the view of the crime controlling, and comprehend the sense world constructed by the behavior practice of folk people from the angle of folk-custom with prudent insight, to discuss impersonally the function exerted by the folk-custom in the folk region, thus to advance that as a folk power, the folk-custom can play an immense role on the crime preventing.

Key words: crime controlling; folk-custom controlling; analysis

民俗是乡民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凝聚着深远的文化价值理念,也是构成乡民意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犯罪学界对犯罪控制模式中的民俗控制的关注和研究较少,但我们可以发现民俗与犯罪是一个一体两面的关系。把民俗引入犯罪控制的视野,从民俗入手,以审慎的眼光来理解乡民行为实践所构筑的意义世界,客观地探讨民俗在乡民地区所发挥的功能。对于拓展犯罪控制模式的讨论空间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犯罪控制模式中民俗与犯罪的关系考察

1.民俗的概念及其存在形式

民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一种文化模式。它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①民俗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②民俗是靠口头和行为的方式一代代传承的;③民俗在长期的流转过程中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文化模式,这种模式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①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民俗与人们的社会生活保持着最为密切的联系,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任何个人从降生到成年乃至老死,无不处在周围的民俗事象对他的浸染和熏陶中,民俗事象总是经常的、大量地伴随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对人们的心理、性格、人生道德观念产生深远的、不可抗拒的影响。事实上,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社会规范就是民俗,在法律出现之前,民俗对犯罪起到了控制的作用。②因此,从这点看,我们完全可以在原始社会找到民俗对犯罪控制的历史根据。

2.民俗的特征和功能

民俗作为人类的文化行为,其特征是多种多样的。表现为:①集体性,是指民俗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性的文化事项,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为广大民间社会所接受。②传承性,指民俗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世代相袭特点的民俗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民俗文化的教化和熏陶。这种教化和熏陶,有的是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有的则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施行。③稳定性。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④变异性。指民俗在传承过程中,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所呈现出来的某些具有变异特点的外部特征。变异性导致了民俗的丰富性和庞杂性,是移风易俗最可适用的特征。⑤规范性。指民俗对民间社会所有成员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与法律和道德相比,民俗对人的社会性

的规范作用要广泛得多,它几乎涉及到人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社会组织、岁时习俗、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等各个方面,因此,民俗在制约、规范人类行为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其他意识形态无法取代的作用。③

民俗的功能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在社会生活中,民俗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它通过感染、模仿和遵从三个环节,产生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发挥其对个人的重要的导向作用,它不仅为社会生活提供材料,而且为社会行为提供蓝图,并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其次,民俗具有巨大的整合功能。从犯罪社会学的角度看,民俗具有社会控制的效用,是一种软控制,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具有极大的约束力量。因此,它是一种巨大的社会稳定力,可以使社会系统有效地消弥振荡与干扰,保证其在整体运动中相对稳定的形式和基本一致的适应方式。其三、从社会心理看民俗对社会生活还具有强烈的向心力。它表现为一种服从权威的群体凝聚力,以共同的习俗和文化心理为纽带,不断张大群体组合的强度,使骚动的人心、离心的思欲趋于平静,最后实现在统一的文化氛围中的和谐。

民俗的特征与功能向我们暗示了民俗作为民间力量对预防犯罪的巨大作用。然而,民俗作为民间传承性的心理与行为,是历史的文化现象,由于时代的、社会的、经济的、精神地理的、民族的等因素的制约,它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着消极方面。对生活有积极作用的民俗是良俗,相反则是陋俗。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民俗与犯罪的关系了。

3.良俗有利于控制犯罪

良俗是有益于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民俗。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文化持续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被誉为“东方文明”的优良民俗。如在人际关系方面注意互相体谅,互相帮助、讲究礼貌、信用、诚实、忠厚等,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民俗虽然不是法律,但却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极大的约束力,过去如此,现在也依然如此。一种民俗事象,既经确立,为大家所承袭,便产生一种约束作用。人们在民俗面前有着一种不约而同的一致性。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虽然过法不同,但全国人民过春节却是一致的。这就是它的约束力。到这个节日如果不这样,就是不合民俗,不合习惯法,就会感到生活中缺少了什么。至于其他带有信仰性的民俗活动,约束力就更大,哪个环节没有做到或没有完全做好,都会有不安之感。民俗通过其精神内核使民俗群体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从社会的深层结构克制着每一个人的行为,维系着人们心中传承的纽带。它与其他社会规范一道发挥着社会控制的作用。社会控制分为内在控制和外在控制两种形式。内在控制是社会成员自己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在通常情况下,真正良好的社会生活秩序基本上都是靠社会成员自己的内在控制而维持的。而实现这种内在控制的条件,则在于社会及其各种组织、群体通过教育、宣传、感化等手段,使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内化成广大社会成员的行为标准,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自觉要求。或者说,就是要通过社会的过程,使社会成员从内心接受这些规范,真心诚意的认同这些规范的正当性。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对许多行为规范的遵从是出于害怕,一旦越轨行为被发现就会受到惩罚,但人们对内化的行为规范的遵从则是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做才是正确的。因此,内在控制可以达到使人没有任何社会监控的情况下也能完全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行事,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规范事实上已经成为个体自己的价值观,成了他的需要体系中的一部分。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既需要吃、穿、住、行,也需要爱情等等,除此之外,个体还有一种“价值需要”,就是要努力通过自己的行为实现和体现自己认定的价值。当社会规范通过社会化过程而内化成个体的价值需要时,他对这种规范的遵从实际上也就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违反这种规范反而会带来不快,就像饥饿的人没有饭吃会很难受一样。内在控制是最有效的,也是成本最低的社会控制,但并不是所有社会规范都被所有社会成员都接受、认同。因此,为了确保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转,还必须要有外在的控制。毫无疑问,民俗控制就是一种内在控制,它的这种约束力,是社会法律的重要补充,它可以在法律之外,起到法律所起不到的巨大作用,当然良俗就是通过对社会俗民的影响发挥了独特的抑制犯罪和预防犯罪的作用。

在人类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良俗,就是这些良俗,在潜移默化地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帮助着人们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培养了人们健康、正直的伦理道德观念,对犯罪的抑制产生着良好的效果,给社会带来昌盛和文明、和谐与稳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良俗。现在,在桂西南沿边少数民族地区依然保留许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习俗,如同样是热情好客、团结互助,壮族地区与其他地区表现明显不同。早在明代邝露就在《赤雅》中记载:“人至其家,不问识否,辄具牲醴,饮啖,欠敬不衰。”徐霞客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款待,“请少憩以候明晨”,并“煮蛋献浆”来招待他,“土州守黄君,一见如故,遂欢饮十日”④体现了本地区热情好客的特点,此俗世世代代相传下来,每家要娶媳妇、嫁闺女、建新房、办丧事,四邻八方都来帮助。类似的良风美俗的大量存在,成功的维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效的维持了当地的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而在中国大地上,此种状况并非为壮族地区所独有。

4.陋俗易于孳生犯罪

陋俗是摧残人民身心健康,对社会发展进步和谐文明起破坏和阻碍作用的民俗。陋俗作为良俗的伴物,贯穿着人类社会始终。它具有滞后性、极端性、破坏性的特征。在现代社会,陋俗虽已受到废禁或改造,但依然存在,甚至有时还相当严重。如迷信鬼神、婚礼中的大操大办、丧葬习俗中的重殡厚葬、、联宗结族的拉帮结伙、地方主义、保守主义、械斗等,都成为社会治安的极大隐患,甚至酿成重大的刑事犯罪案件。因此,根据民俗的客观规律,启发群众提高觉悟,移风易俗是必须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采风俗,定制作”的历史经验。大凡进行社会改革的人,大都非常注意对风俗习惯的研究,所以,商鞅、诸葛亮、王安石等人的著名变法虽有弊端,但也都取得了很大成效,相反,韩非一类的变法,只求急功近利,一味酷刑严法,所得成效倒是很少。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俏不深入民众的大层中,于他们的风俗习惯,加以研究解剖,分别好坏,立存废的标准,而于存于废,都慎选施行的方法,无论怎样的改革,都将为习惯的岩石所压碎,或者只在表面上浮游一些时。”⑤笔者认为,在现实背景下,民俗依然可以发挥其对犯罪控制的作用,国家应当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予以重视。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民俗由于种种原因面临灭绝的危险,而且,民俗的地域性特征也注定了我们不可能在全国普及统一的模式。但是,民俗对犯罪控制的精神是无论如何不会消失的。笔者曾经特别观察在本地区土生土长后来到异乡工作或打工的那类人,发现他们的工作生活方式明显地遗留有本地风俗习惯的烙印,前者自不必说,尤其是后者,虽然他们的文化程度很低,但除了少数意志薄弱的人以外,他们的自我约束力极强,违法犯罪率极低,相反,在打工过程中,他们都能把本地形成的一些良好习惯用在工作生活上。这说明,民俗并非仅仅在其形成地发挥作用,它深刻地影响曾在本地生活的每一个人。卢梭曾经指出,除了根本法、公民法和刑事法以外,还存在第四种法,而且是最重要的法。“这种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的法律衰老或者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创制精神,而且可以不知不觉地以习惯的力量代替权威的力量。我所说的就是风尚、风俗,而尤其是舆论……个别的规章……只不过是穹窿拱顶上的拱梁,而惟有慢慢诞生的风尚才最后构成那个穹窿顶上不可动摇的拱心石。”⑥也许这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二、现行犯罪控制模式中的民俗控制检讨

民俗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而又独特的文化现象。在社会文化大系统中,民俗是一个地位与作用都有别于其他文化部类的独特子系统。它在与社会大系统发生关系的同时,又与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宗教等子系统发生关系。不同民俗的民族产生不同的文化形态,从而形成了文化的地域性或民族性特色。因此,民俗被认为是“铺展于社会大系统之下而凌驾于其他子系统之上的中间环节。”⑦

在社会生活中,民俗是一种模式,一种规范,是相对于法律、政令等硬控制形式的软控制,被人称为“不成文的习惯法”。民俗对社会具有一种独特的社会功能,是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的习惯法,其潜移默化的威力是法律制度所无法代替的,它可以使社会系统有效地排除干扰,保持文化特色,产生极大的社会控制效用。从社会学角度看,民俗是一种社会控制形式,是相对于法律制度硬控制而言的软控制;从心理学角度看,民俗是一种心理平衡因素,具有安定民心的作用;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民俗是社会安定的因素,具有维护政治制度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民俗教化”,通过“辩风正俗”以净化民俗,从而达到“礼俗以驳其民”的目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乡村社区有两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一是乡村经济的转型,另一个是消然兴起的“乡村传统文化复兴运动”。它说明,现在中国社会还有传统制度安排存在的必要性,即是说,它还有效率。因此,制度创新必须依据社会的制度要求,在原有制度结构的演变路径中,从原有制度的基因中创造和生产出新的制度,使新旧制度间实现磨合,成为一种统一完整的制度结构,共同对整个社会发挥影响;否则,制造出来的制度尽管很理想也是死的,如果强力推行,其后果就是破坏一个社会原本和谐的制度结构。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我国古代采取的是“因俗而治”,因为统治阶级意识到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采取任何形式的歧视都会伤害这些民族的感情,引起不满,影响国家的稳定。其作法主要有在立法中充分注意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和作用,有时甚至把其作为立法的依据,广为流传的风俗习惯往往成为法律渊源;或者法律在某些方面也要适合或迁就社会的风俗习惯。一些西方学者得出了“法不能改变习惯”,“法必须与习惯相适应”的结论,而且世界各国法制史上的一些例证也表明了法与习惯的这种关系,即如果法律违背了习惯,这种法律注定是要失败的。⑧因此,在国家法与民间规范的互动中,我们就应该反思“取代模式”是否可行,这种取代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以西方法律为背景的中国法治建设,在借鉴西方法治道路经验的过程中,应该走一条有自己法律特色的道路。在国家法律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国情、民俗、国家法律在与民间习惯规范的互动过程中,能在冲突的基础上协调、妥协。对于好的行之有效的方面,国家应当适当地在各种环节予以考虑和吸收,对于落后甚至同国家法律相冲突的内容,也不应单纯的用强制手段取消它,必须在国家法律统一的前提下,通过长期、有效地法制宣传教育逐少提高民众的认识,使其内心接受,认同法律。否则,法律将被大规模地违反,这将有损法律的权威,最终将对我国法治化的推行不利。

三、 控制模式中的民俗控制途径

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曾经指出:民俗是在一定群体成员生活中,最基础的,也是极重要的一种文化。因为世上没有比民俗文化更为广泛地紧贴群众生活、渗透群众生活的文化现象了。因此,谁都承认民俗对所有人的言行和思想具有控制力量。对此,我国另一位著名的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认为,民俗控制在习俗环境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俗民群体依据习俗规范的约束,有具体意向地要求俗民成员无条件遵守,如有越轨违规行为,就会受到惩罚;如能模范遵守就会受到奖赏。另一类是由某些民俗事象在习俗化过程中对民俗个体施加影响,促使俗民在实践中想当然地恪守其约束,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控制力,一旦违背了这些民俗惯制的约束,就立即在俗民的心理和精神上产生巨大的压力,并把这种压力作为一种自我惩罚或超自然力的惩罚。前一类多表现在家庭、乡村等小型群体中。家族习俗环境中家教、家规等都是家庭中有意向、有目的的民俗控制;乡村民约、乡老裁判等都是乡村习俗环境中有目的的带有制度性的民俗控制。后一类多表现在充满于习俗环境中的禁忌习俗对任何个人所施加的约束或隐性的惩罚。这种隐性惩罚在习俗环境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使俗民随时都警觉不去犯忌。⑨也就是说,民俗控制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控制,它主要是靠大量的民俗压力所形成的习惯势力来实现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这种习以为常的控制力比其他强力控制威力更大,效果更好。还是乌丙安先生说得好:“民俗的越轨率与法律社会的犯法率相比较,就会测查出习俗环境中的越轨率是偏低的,那是因为民俗威慑的控制力为俗民们自发遵守,习以为常;而法律条文的刑罚威慑的控制力在俗民日常生活中没有习俗规范那样刻骨铭心。威慑理论对于刑罚的支持其实是十分模糊的,刑罚的轻重也都是有限的。但是,当威慑理论中引入了民俗信仰的超自然力威慑时,民俗控制力就成为无限的、强大无比的。”⑩就犯罪控制而言,如前所述,民俗对犯罪的这种控制力其实就是通过预防来实现的,其具体的途径为如下。

1.民俗的隐喻控制

隐喻,是将本来的意义隐蔽在某种标志物后面或者经过某种比喻,曲折地反映某种信义的象征。民俗的隐喻控制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象征(观念象征、符号象征、仪式象征等)对俗民进行为管理的习惯性手段,人的社会化内容包括外显的行为模式(风俗习惯等)和内隐的行为模式(价值、信仰等)。在某种意义上,人的社会化就是人的习俗化,这种习俗包括三个方面:使用工具获得产品的生产习惯、社会生活的习惯和语言交流的习惯。正是这三方面构成了人类婴儿出生于此的既定的习惯模型。婴儿出生之时就是人的习俗化、社会化的开始之时,个人从此融入了充满人类社会的习俗体系,难解难分。人的社会化、习俗化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11]人的社会化也是一个价值内化的过程,只不过存在于民间社会的价值观念是依据习俗来界定的,是通过习俗来表达的。人类社会的风俗、习惯正是通过人的社会化、习俗化而流转下来的,离开了所有个人的重负,习俗则毫无意义。民俗的隐喻控制就是通过民间神话、传说、寓言、笑话、各种民间仪式等民俗文艺活动贯穿在人的社会化、习俗化的实施中。

以我国非常普遍化存在的民间仪式为例,从一定意义上讲,仪式本身就是一种秩序。常设或临时的组织机构、严格细致的规章制度、有条不紊的操演过程使仪式成为具体时空范围内的秩序象征。可以说,仪式与秩序有一种共生关系。如丧礼的置办,以子女给死者洗礼开始,到入殓,停棺待葬、孝服的穿着、开丧、吊丧、道场的活动、待客、出殡,以及过程当中的禁忌等各个环节均严格按程序进行,不得违反。笔者曾在自己的老家参加过多次丧礼活动,表面看来场面相当混乱,但实则在主事的安排下进行得有条有理。如主家迎谢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这个环节,每有前来吊唁者,都由主事大声喊“孝子出迎”,跪在灵堂内的长子、次子披麻戴孝背朝吊唁者依次而缓缓跪出,不得面迎,随后又原路返回,接着吊唁者低头致意,然后进入灵堂痛哭一番,这时灵堂内的死者亲属一定在旁边陪哭。每有吊唁者来到,主家都必是如此进行。整个丧礼的每一环节的时间、参与者的角色、动作、语言都有着严格具体的规定。由此可见,仪式对秩序的安排并非一种简单的模型,主体在仪式过程中因传统习惯规则的遵守、违反、恢复、改变而引起的相互关系的确认与变动构成了现实民间秩序。所以仪式是特定范围内的社会关系组合形式,是活动的社会秩序。

2.民俗的规约控制

民俗的规约控制是以俗民群体制订的规约对个体行为进行约束的控制手段。普遍认为,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虽说没法律,但并不影响这个社会的秩序,秩序的生成主要依“礼”和依“习惯”而治,于是,对中国乡土社会而言,一个沉重的传统包袱就是国家法或王法没有得到充分发育,没有走进人心,贴近社会,相反,民众对国家法之外的所谓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民间的规范更感兴趣,更有所偏好的青睐。即在中国,真正管用的是国家法之外的活生生的各种规约,他们更能有效的作用和规制这个社会。在现代社会中,依然还在起调整作用的规约大概最典型的就是村规民约了。

村规民约,有的地方又称乡规民约、民族团结规约、族规民约等。传统的村规民约一般由村庄中的权威组织或全体村民公议制定,其目的在于调整村落内部关系,维持村落秩序,维护村落的共同利益。作为乡村社会最常见的地域性自治规范之一,村规民约对乡村生活的稳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即使这些规范有的与法律相抵触,甚至直接发生冲突,但它在民间却深入人心,被民众所自愿遵守,至今仍广泛存续并发挥效用。

3.民俗的裁可控制

民俗的裁可控制是指民间社会通过表彰奖励或谴责惩罚的方式使人们遵守各种规约的控制手段。它强调的是民间社会依据传统习俗对行为后果所给予的评价或判断,在中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多局限在一乡一邑之内,一般从生到死不会离开自己所在的县。因此,在这样一个习俗社会中,民俗的裁可控制是非常有效的,习惯的力量不仅大而且强。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说中国社会有两种权力,一是横暴的权力,二是同意的权力。国家法更多的体现前者,而民间习俗规范体现的却是后者。所谓同意,是指共同承认,达成一种共识。如果谁触犯了民间习俗规范,随之而来的不是对他肉体上的惩罚,更多的是对他面子的惩罚。俗话说:“人活脸,树活皮,”而且中国人有一种强烈的共同意识,尤其是在“熟人社会”中这种惩罚是很严厉的,往往一个人触犯国家法被判刑入狱,出狱后还会被认为是“浪子回头”,而一个虐待公婆的媳妇或失贞女子却很难被人们重新接受,因为国家法的惩罚是用公开的暴力将他暂时孤立于社会,而民间习俗规范的惩罚是用一致性的道德谴责或集体暴力将他放逐于社会。梁治平先生认为,在传统中国中,人们一旦有逾越行为,就会受到来自以族长为代表的家族势力和来自本村社会共同体的谴责、蔑视和惩戒,其方式有的是加以贬抑,使其名望下降,在乡邻中抬不起头;有的加以制裁,使其利益受到损失,如重罚和多出劳役等严厉的惩戒;有的还可以处死。这些人情、礼俗、家法、习惯或有明文规定或约俗相定而成,它具有多样的形态。“它们可以是家族的,也可以是民族的;可能形诸文字,也可能口耳相传;它们或是人为创造,或是自然生成,相沿成习;或者有明确的规则,或者更多地表现为富有弹性的规范;其实施可能由特定的一些人负责,也可能依靠公众舆论和某种微妙的心理机制。”[12]总之,人们之所以采取与社会风俗习惯相一致的行为,是因为当人们违反它时就会遭到惩罚(如孤立、排挤、嘲笑等),遵守它时就会得到酬赏(接纳你、尊重你、给你面子等)。“在社区中,人们担忧的真正制裁往往来自社会习惯法的持续而全面制裁,即被排除在职业、朋友、团体、家庭关系之外,而不是法律的短暂而局部的制裁。”[13]尤其是在我国的法律不入之地的乡土社会,处于国家权力的末梢,人们与法律打交道的机会极少,人们很少有机会感觉到法律的存在,而风俗习惯的存在和惩罚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包括人们的心理上)。[14]

4.民俗的社区控制

社区是指聚集在某一地域内的社会成员所形成的相互交往与关联的社会共同体及流动区域。实际上,社区是构成社会整体的“个单元”,也是相对整个社会的小社会。社区中的人们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有情感、心理和文化、习惯等方面的认同感,进而形成社区的内聚力。民俗的社区控制就是通过社区建设,对良俗进行张扬,从而达到密切邻里关系,净化社会风气、宣泄消极情绪的目的的控制手段。它与前面几种手段不同,民俗的隐喻控制、规约控制、裁可控制是通过个体对良俗内化进而形成一种自我的内控力,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而民俗的社区控制则是通过张扬良俗形成群体的控制力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它是一种群体动员。

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乡村居民较为固定,社会活动范围狭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稳定人际格局和鸡犬之声相闻的生活方式使农村社会不仅存在着淳厚的人际关系,民风淳朴,而且有一种“远亲不如近邻”的守望相助的传统,这种原始的社会关系具有强大的制约力,无形中制约了犯罪的发生。特别是农村社会传统道德观念强烈,形成了对于犯罪的普遍谴责的道德气氛,亦从心理上制约了犯罪的发生,这就是民俗的社区控制的典型表现。直到现在,广大的中国农村依旧在相当大的程度保留有这个特色。而现代城市常常汇集了各种种族、文化背景的居民或流动人口,原始的人情关系被裸的利益关系所取代,现代独立的单元住宅形式又导致了一种缺乏在一起感、无久居意识和家园意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人际格局,作为个人自由的代价的冷漠而稀疏的人际关系无助于制约犯罪。笔者认为,尽管现代城市是一个地道的陌生人社会,但在犯罪控制上它依然可以借鉴农村社区的民俗控制。以壮族的山歌为例:壮族是个善于歌且乐于歌的民族,一个人从生到死,都在歌的海洋中生活,农村年轻人找对象,要会唱情歌,否则很难找到中意的配偶,而在某一地域内唱山歌最棒者往往可以讨到当地最漂亮的女孩子,因为大家都认为,能把山歌唱得好的人表明他的涵养高,值得托付终身。一个民族,她的成员几乎都是自觉的歌手,这在人类文化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把歌运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表达各种思想感情,增进生活的乐趣,以歌代言,各种良风美俗也是通过歌声得以传承,在传承中不断的塑造着人的品格。所以,历史上,壮族极少有很野蛮的民间习俗,不科学的陋俗也不普遍,但民间人际和谐,社会治安井然,极少有暴力性事件发生。显而易见,城市是不可能把一些民族特有方式照搬进来的,但其精神是可以借鉴的。在城市社区中,适时开展一切游戏的、娱乐的、竞技的、赏玩的民俗活动,通过这些轻松、欢快、逗趣的活动不仅能够唤起人们的和欢愉,排谴心中郁闷的情绪,在对紧张的学习与劳作和程序化平淡生活加以调剂的同时,也进行着良好品性的浸染,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唤醒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充分调动群体的积极性,找回“熟人社会”的感觉,加强人际沟通,密切邻里关系,保持和睦相处。倘若这样,将会大大的降低甚至消除城市社区中的犯罪现象发生。

因此,社区建设应当在开展各项社区文化活动和社区教育过程中,提高社区居民以社区为家的参与意识,在一般性参与活动中逐渐走向参与管理。最终达到预防犯罪,和谐相处的目标。

注 释:

①参见陶立:《民俗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②马林诺夫斯基把原始社会中违反原始规范的行为定名为“犯罪行为”并将其研究的问题称作“原始社会中的犯罪与习俗”问题。参见[英]马林诺夫斯基:《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原江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1-53页。

③参见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1-27页;苑利、顾军:《中国民俗学教程》,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0页。

④《徐霞客游记》

⑤鲁迅:《二心集・习惯与改革》

⑥[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3页。

⑦简涛:《民俗工程刍议》,载《当代中国民俗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69页。

⑧转引郭星华、陆益龙等:《法律与社会-社会学和法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页。

⑨参见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页。

⑩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11]参见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2-133页。

[12]参见梁治平:《民间法、习惯和习惯法》,载《清代习惯法:社会和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页

第4篇:民俗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民俗体育 天津 形成 传播

天津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民俗体育活动,成为天津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民俗体育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蕴藏着天津特定的文化基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津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及心理等形态。天津的民俗体育形式多样,主要有舞狮、杠箱、中幡、高跷、旱船、舞龙、摔跤、抖空竹、放风筝、拔河、跳绳、踢毽、赛龙舟、民间武术等。

天津民俗体育的形成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演变和发展都离不开它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任何文化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由于文化生态环境决定的。美国人类学家史徒华认为:“具体的文化形式是对具体的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各种文化只能根据它与‘小生境’的关系来评价,不存在什么统一的标准。文化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对某一特殊环境的适应过程引起的。”①文化是当地民众与所处的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结果,文化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民俗体育文化也不例外,天津的民俗体育文化是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完成的。

自然生态环境与天津民俗体育。自然生态环境是民俗体育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它为天津民俗体育提供了一定的历史舞台。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水是这座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贯穿天津的海河,将北运河、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与渤海沟通起来。与水密切相关的天津自然生态环境为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起源于当地渔业生产的民俗体育活动由此产生,如汉沽飞镲、北塘高跷等。水路交通使天津成为我国北方的漕运重地,天津供奉妈祖便始于元代漕运,祭祀妈祖的庙会(后称皇会)成为天津地区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舞狮、舞龙、旱船、秧歌等民俗体育活动也随之蓬勃开展起来。

人文生态环境与天津民俗体育。人文生态环境作为民俗体育的生存要素之一,对天津民俗体育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考察天津民俗体育文化的形成,人文生态环境不容忽视。影响因素主要有:

。天津俗语说“先有娘娘宫,后有天津城”,天津的原生点是妈祖崇拜。妈祖的显赫地位无以撼动,同时佛、道、释等传统,加之各地移民带来的形形的民间,构成了天津民间多种多样的传统宗教文化。与传统宗教文化伴随而生的就是庙会。庙会是人们祭祀神灵、愉悦身心的产物,后来附设一些商业活动,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都主动前往集会助兴,久而久之,庙会便成了一种以为依托的民俗活动形式。天津的庙会繁多,除皇会外,还有独乐寺庙会、城隍庙会、药王庙会、塘沽潮音寺庙会、盂兰会等。庙会的兴盛有力地促进了民俗体育花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普及程度、扩大了表演规模,还大大提升了民俗体育花会的表演水平。

军事要地。金代直沽寨的建立,开始使天津从单纯的漕运枢纽发展为具有漕运与军事双重作用的重镇。元代为了增强军事守备,将直沽寨改为海津镇,加强了海津镇作为京师大门的战略地位。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明朝支援朝鲜抗日,把军事转输中心设在天津。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反明时,明政府再次把天津作为防御后金的军事基地,不仅驻军增加,而且军事调动频繁,天津迅速成为保卫京都的军事重镇。清政权入主中原后,天津作为京师门户的地位日益重要,从此天津成为畿辅首邑。可见,古代的天津是极其重要的军事卫所,戍守军士自然成为天津的重要居民之一。历代屯田士兵和漕运半军事化的水手以及李鸿章在天津驻扎的淮军和袁世凯在天津训练的新军,更不断为天津增添着军旅气氛。《天津县志》说天津人“无论贫富,见义必为,饶有古遗风”。的确,天津民风淳朴、任侠好义,天津的民间武术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商业繁荣。元代天津地区的河、海漕运活跃了集市贸易,加强了直沽与南北各地的联系与交流,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明中叶以后的天津已成为中国北方的商品集散地,人口也比往昔大增。清康熙年间,南北各地商品的大量吞吐,使天津商业空前繁荣。商业的繁荣,不仅引来外乡商贾纷纷携家带口移居天津,成为天津的常住居民,而且吸引了众多的外地务工人员及各色人等以“闯码头”的方式来津谋生。众多往来于天津的客商需要得到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障,因而武术成了重要的防御手段之一,天津也成了江湖游侠、镖师、武林高手的荟萃之地,不同风格的武术套路传入天津,促进了民间武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繁荣的商贸能聚集人气,有人气的地方就有娱乐,各地的民俗体育形式大都被广泛吸收,形成了天津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活动。

移民共生。天津是个移民城市。元代时,随着河海运输的发展,大量外地军民如中书省南部(今山西、河南、山东)、河南行省(今安徽、江苏北部)、江浙行省(今江苏南部、浙江、福建)、江西行省(今江西、广东东部)等地人进出直沽(天津)或落户此地,致有“兵民杂居久,一半解吴歌”的市井风情。②明代初年燕王扫北,朱棣将大量皖北人和苏北人带至京津一带戍边,朱棣称帝后,这些皖北及苏北来的军人成为驻津的最大的群体,他们的家眷、亲属也随之迁入天津,占据了强势地位。明清以来,天津曾出现不少会馆,如山西会馆、闽粤会馆、山东会馆、云贵会馆、安徽会馆、广东会馆等,这是居住在天津的山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安徽等南方省区商人为维护自身利益,成立的民间组织。这些商人在天津经商定居,成为天津人口的组成部分。在天津工商界还存在过广帮、潮州帮、山西帮、宁波帮等都很有实力和影响的帮派组织,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表明了天津移民的来源。清代以来,天津周边地区频发水灾,山东、山西、河北的大量难民合家涌入天津,落地生根。

各地移民带来各自的民俗体育活动,汇聚成天津的民俗体育内容,呈现多元性、包容性的特点,天津地区武术拳种套路流派林立,太极拳就有陈氏、杨氏、吴氏、武氏、孙氏等各派;形意拳也有河北派、山西派、河南派等。加之罗汉拳、武当拳、大洪拳、小洪拳等拳种共计50余种。高跷、摔跤等运动主要流行于北方,赛龙舟则为南方喜闻乐见的民俗体育事项。天津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接纳各地的民俗体育,形成了南北兼容的民俗体育文化。

天津民俗体育传播的主要途径

通过花会表演传播。天津的花会表演活动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活动一般多在礼仪盛典、传统节日、喜庆丰收及祭祀活动中进行。据20世纪50年代初统计,共有75种项目,608道花会。“”期间,民间花会被视为“四旧”,予以解散。1978年后,一些传统老会重整旗鼓,恢复活动。随着传统庙会和节庆活动的重新开展,花会表演得到恢复和发展。天津皇会在历史上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举办了最后一次之后一直停办,1988年,在天津举办的“天津民俗文化博览周”上,天津皇会终于在沉睡了50年之后于天后宫广场重展雄姿。虽然规模与往日相比已大为减小,但传统的皇会终于得以恢复。独乐寺庙会也于2003年红红火火地开办起来了,2004年被市政府列入春节活动项目。近年来春节期间,天津都要举办庙会,古文化街广场、鼓楼、金街、乐园、葛沽、蓟县等地的庙会上会出现舞龙、舞狮、高跷、秧歌、旱船、踢花毽等民俗体育表演,一般自正月初一持续到十五。

1988年11月,天津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民间广场艺术联合团体――天津市广场艺术民间联谊会,成员有舞龙、舞狮、高跷、中幡、杠箱、武术、气功、古典摔跤、花毽等表演内容的70余个骨干队伍,已汇聚的天津民间花会涵盖了天津各地区所有的代表性演出项目。每年的节假日或庆典活动,都有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表演。

通过民间组织传播。武术组织从明末出现,至清展加快,把式房、习武馆及民间的师徒组成的武术团体众多。但由于时间久远又无系统管理,自生自灭,记载很少。清咸丰五年(1855年)杨柳青镇王家店成立了风云老会。同治七年(1868年)建立了许多业余武馆,均为群众自发的习武组织。光绪十四年(1888年)杨柳青镇的胜武老会成立。民国初年,天津民间习武风气更盛,群众自愿结合的民办武术组织更多的出现,据《天津通志・体育志》记载,几十年间就建立了不同规模与形式的武术馆、社以及学会、研究会等128个,如中华武士会天津分会、天津武术学会、天津进德武术研究会等民间武术组织。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作为民族形式体育运动得到提倡,许多民间武术社团遍布全市各地,每逢节假日还组织表演活动。“”期间,武术遭到严重摧残。“”后,武术得到恢复和发展,相继建立了天津振华武术馆、南开武术馆、津城武术摔跤馆等数十个武术馆社,北郊区北仓有300多年历史的少练老会也恢复了活动。诸多民间武术团体的成立,使许多群众包括不同职业、年龄的人们参加到练武活动中来,促进了武术的广泛传播。

天津民俗体育传播的社会功能

民俗体育既是一种体育形态,又是一种生活方式。民俗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不仅是民众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也是广大民众休闲娱乐的有效方式。民俗体育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娱乐活动,千百年来绵延不绝,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愉悦身心正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民俗体育在历史进程中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

塑造市民性格。市民性格某种程度上反映着城市的个性。民俗体育活动的主体是人,在民俗体育活动中,人所产生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现象并非单独出现,而是相互联系和影响,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人在活动中满足各种心理需要、磨炼意志、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意志品质和情感品质、完善健康的人格。民俗体育活动,促进了天津人崇尚武健、粗犷豪爽、坚韧宽容、急公好义、互帮互助、热心公益的市民性格,对维护健康的社会风气起到了积极作用。

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俗体育文化精神的核心在于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一些民俗体育活动,如拔河、龙舟竞渡等,需要多人参与协作,有利于交流思想感情、增强集体观念、促进团结合作。民俗体育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消遣娱乐的机会,渗透了共同和谐发展的文化理念,促使成员之间产生意识趋同和文化认同,形成群体凝聚力,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传播体育文化。民俗体育项目自产生开始就负载着某种精神理想和生活态度,如武术就是勇武、侠义、竞争等思想的象征和反映。在世代相袭的进程中,民俗体育寄托的精神理念会越来越深厚地沉积与凝结,附着在该项目中,如舞狮运动经过长期积累,承载着狮神崇拜、驱邪避灾、吉祥富贵、刚健自强等多重文化意蕴。民俗体育作为中国文化的活化石,以鲜活的形式承载着人们的精神追求。一项民俗体育,是一个群体的成员在共同生活中集体创造而形成的,并为他们所普遍地遵循,进而得以传播。③民俗体育代代相传,不仅是对各种活动形式的继承,更是对其中蕴涵的丰厚精神文化的传播。[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批号:10YJA860010]

注 释:

①史徒华[美]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49页。

②《天津百科全书》,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10页。

③孟庆宁:《民俗体育的当代价值》,《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1)。

第5篇:民俗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论文关键词:江西民俗文化;和谐;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全国人民正在积极行动起来,投人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认识民俗文化的特色,研究民俗文化的范型和规律,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对于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即以江西民俗文化为例,讨论民俗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一、传承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和产物,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民俗文化形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本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民俗文化方面表现得最为鲜明,例民族节俗、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民间传唱、忠孝观念之类等。

民俗文化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对各民族整体文化的形成都起过积极作用。自古存在过的、曾经是合理的民俗,对社会习俗、地理环境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传承至今,对今天中国人价值观念、社会生活方式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各地区有各地区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之中进行的,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便必然要打上鲜明的地域印记,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民俗文化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必然包含有积极和消极成分,汲取民俗文化中对社会有用的、积极的成分,扬弃消极的、落后的习俗,也是民俗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必要。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这一点显得尤其突出。

拿江西来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吴头楚尾”的地理位置,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赣鄱文化母体,在这个母体文化的大系统下还包含具有地域性的子文化系统,如:浔阳文化、豫章文化、临川文化、庐陵文化、袁州文化、赣南客家文化等。从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的角度看,还包括有:江西的铜文化、瓷文化、书院文化、禅道文化、苏区文化等,各自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系统。

江西是个农业大省,构建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文化建设必须在继承优秀民俗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长久的、世界的。就21世纪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前景而言,仅仅注重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还远远不够,必须实现民俗多样性文化基础上新的整合发展和优化创新,尤其需要强调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央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说明了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发展是硬道理,传承、保护与发展是辩证的关系。传承、保护民俗文化恰恰是寓发展于保护之中,寓保护于发展之中,而且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

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不仅需要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还应该利用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作为人类文化意识形态结构中最底层的文化,本身就带有稳定及和谐的特质,一直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字”要求便是和谐新农村的体现。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民俗文化可以起到政策、法规等无法替代的作用。

民俗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民俗是文化与生活的结合体。它从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又与现实生活混合一体,并逐渐成为一种具有传统意义的社会生活方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个组成部分。民俗要求其所影响下的人们行为一致,统一,让同一民俗区内人们的社会生活变得有规律,有秩序。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民俗生活就是和谐生活,祥和的生活,安全的生活。

民俗文化具有稳定性、重复性和可预见性,民俗一旦形成便沉积于整个民俗区人们内心深处,为他们所遵循,并规范他们的行动。民俗文化是长期历史形成的,是动态的积累产物,凝聚了一定人群、民众的共同的美好愿望。在实施同一民俗行为的过程中,人与人、家庭和家庭的关系愈加和睦、亲密,一定人群在同一的生活方式、生活传统的轨道上进行,尊卑有礼、长幼有序,这便是和谐的社会。

拿江西来说,三面环山(西为井冈山、东为武夷山、南为南岭),一面临水(鄱阳湖、长江),区域地理相对封闭,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江西的民俗文化有着更多的乡土观念、家族观念,而这种乡土、家族观念又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民俗上的趋同性,对民俗影响下的人群具有吸引力、辐射力、约束力、凝聚力、稳定力和激励力。具体到社会生活中,则表现为江西民俗特别讲求人情世故、迎来送往的礼节。民俗文化之所以给社会带来和谐,就在于民俗文化本身是和谐的。不和谐的民俗即便是产生了,在时代的演进中也自然会被淘汰。

千百年来农村的现实生活原态,比起城市,具有更缓慢发展的稳固性,民俗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总是被人们认可、遵守,对人们的行为活动起到一种潜意识的规范。特别是民俗文化中积极的、优秀的部分,对于建立“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极其必要的和及时的。因此,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优秀的民俗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挖掘优秀民俗文化精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资源保障

民俗文化具有强烈的生活属性,民俗文化在各种文化中是属于基础性的文化,最底层的文化。20世纪末盛行各国的“文化热”,很大程度是文化寻根,这里的文化之“根”便是民族的民俗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包含两类内容:一是处于统治阶级的文化,上层的、知识阶级的文化;一是处于底层的、平民的、大众的文化。下层的民众文化由民间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传统道德观念等等组成,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下来的,不是可以随意改变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在性。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最牢固的文化,其牢固性表现在民俗文化水融于每个民族个人的内心深处。人都有其族群属性,而族群属性是来源于其共同的祖先、历史和文化渊源,从而族群成员共同形成凝聚力强的群体。民俗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现象,是由族群成员共同认可的心愿凝聚而成的,群体心愿的一致,形成了民俗特有的凝聚力,这凝聚力使民俗具有向心功能。民俗流传越深广,群体凝聚组合力就越强,民俗向心力也越大。

这种向心力就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乡情、乡音、乡土观念。“爱乡敬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纽带和支柱。比如,广大海外华人,特别是东南亚海外华人都尊崇妈祖,妈祖庙除在闽粤地区广见外,在东南亚各地也是常见的。他们敬奉妈祖,其实也是“敬土怀乡”、“祈保平安”观念的体现。在赣文化中,麻姑庙则是人们敬奉的神祉,这也反映了赣地山川密布,麻姑神是人们祈望避野兽、瘴痢的愿望的保护神。发祥于江西南城麻姑山的麻姑信仰与崇拜,有向全国流播之势,在道教信仰中占有一席之地。

再有如赣文化当中有着最积极意义的儒家文化,对江西人精神世界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学为核心,而两宋创立理学的代表者朱熹、陆九渊都是江西人。由于江西受儒学、道家张天师、理学的影响更直接、更深远,使得江西人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

1.文节高昂的爱国情操。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影响,几千年来,江西的爱国主义志士层出不穷,徐孺子、陶渊明、胡铨、洪皓、江万里、文天祥、谢枋得、魏禧、朱耷、黄爵滋、、刘和珍、、姚名达,这一系列的历史人物,以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激励着后人。

2.尊师重教、喜文好学。六朝以来,江西就有倡学敬教的风气。此后数千年,办学之风愈盛,蔚然成为赣文化的一大景观。据统计,宋、明两代,江西书院就有528所,著名书院数十余家。江西历来出人才,两宋、明朝是江西人才出现的鼎盛时期。历史上甚至有“朝臣半江西”之说。直到今天,临川、吉安仍是著名的才子之乡,每年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

3.敦厚质朴、崇实达理,是江西人普遍的性格特征,埋头苦干,不尚空谈,已成为江西人的基本民俗。陶渊明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王安石性情耿直、居官清廉正直、为扭转国家积贫积弱而锐意执行的改革;汤显祖执守人生高义、高举理想的人性追求的大旗;陈炽、文廷式为近代中国的没落而疾呼变法图强,这些先贤的事迹都已经深深影响着江西人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必将为江西人提供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精神源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新”字并非是异于所有过去之新,而是在继承优秀、健康、有生命力的民俗文化基础上,所焕发出来的全新的内涵。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是集千百年农村形态的最高理想、反映农村形态的最美好愿望,它应该是几千年农村文明、民俗文化优秀成果基础上开出的绚丽之花。

四、发挥优秀民俗文化中消解矛盾的功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有效手段

一个社会有其社会管理系统,其对社会的控制功能无外乎两种方式:一是上层阶级的法律、政令;再者就是社会底层的社会民俗。如果说上层统治的政令法规带有强制性的话,那么社会民俗则是潜移默化地发挥它的影响、作用。民俗文化起作用并非来自它的强制性、或威慑感,而是来源于它在人们心目中的社会秩序的安全感、家族血缘的亲近感、共同文化的认同感,当这种作用潜移默化发生时,经长年累月在人们心中固定下来,一种“潜意识”的“强制性”也正形成。

民俗是一种带有规范力量的文化,其力量不可小视,在今天社会生活中人们依然尊崇传统民俗,就是民俗文化正在依旧释放的能量。在一定的民俗区内,民俗文化会使得人群互相监督民俗的实施情况,人人都处在别人的监视之下,无形之中人们便都在民俗的轨道上进行活动。

民俗文化中还有许多的禁忌,也能起到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禁忌民俗的对象有一共同点,就是都背离了传统的关于“人”的标准和看法。比如人们要遵守近亲不能结婚、“叔嫂不能逾礼”等等,这些民俗禁忌就起到了约束人们行为道德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的安定、祥和、有序都是不可或缺的。再比如民俗中要求人们节约粮食,对于暴殄天物的行为,民俗禁忌说,雷公会用雷电劈人,这种禁忌也是约束人们看重食物,要求人们尊重劳动成果。

当民俗由地方乡绅、德高望重者加以条约化,这便成了乡约,乡约是教育、组织和鼓励人们和睦相处的手段。在赣文化中,乡约的制定是一独特景象。在美国学者郝康迪(kandicehauf)著的《十六世纪江西吉安府的乡约》中,详细论述了江西众多的民间乡约的功能和目的。从江西大量的乡约中,我们可以看到江右人士制定乡约,出于“培育乡里、邻里和睦相处的亲近感的愿望”,在于使“百姓亲睦”。礼仪道德是乡约的主要内容,乡约能处理和缓解乡里社会存在的一些紧张关系,乡里中的“恶”与“仗势”应予克制,处于不利地位的老者、贫者、贱者需要保护,乡约让普通人们过上积极而富有道德的生活。

第6篇:民俗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

一、民俗文化概述

民俗文化,是时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总称。其中包括: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积淀、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等。通常表现出来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文化风貌、文字符号、地方性语言、建筑风格等等。民俗文化就是一部历史,真实的反映着民族的嬗递更替。研究透了民俗文化就是读懂了整个民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史。也正是因为民俗文化具有的特殊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研究价值,才使得民俗文化在漫长的各民族同体生活中得以保留至今。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中歌舞占据了较大一部分,是经过长时间同化后保留较多的一种能够体现民族风尚,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一种文化传承。歌舞多为民族成员在日常生活、劳作等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独特的民族行为习惯,体现本民族某种民族精神或信仰的一种表达、交流、传递、传承的方式。被保留传承最广的应属歌谣,歌谣本就是滋润民众心灵的存在,先人经过岁月的沉淀,将毕生经验总结成郎朗上口的歌谣,方便记忆传承。这些歌谣里记载着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劳动生产的经验总结,更不乏表现其民族精神气质,体现其民族文化价值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教育意义的歌谣。歌谣按其内容划分可以分为苦歌、情歌、盘歌、风俗歌、节令歌、童谣等。其童谣往往是儿童游戏时自然流露的童言,也有成人教育儿童对事物简要认识的知识性歌谣,多以童趣、娱乐为主。

二、学前教育概述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然而一旦被重视便往往会导致错误观念的形成,很多家长对学前教育理解不得当,越重视反而越使孩子偏离原本应有的学前教育轨道。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前教育是学得越多越好,甚至以牺牲孩子的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为代价,这与最初的教育目的明显南辕北辙,得不偿失。学前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幼教专家董旭花说,学前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现今以研究学前教育,培养优秀幼师的专业迅速占领了教育市场,可见科学的学前教育方式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的大力发展、扶持。

三、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及原因

教育关乎着民族发展的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一成不变的陈旧的教育模式注定会被社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必将是更新、更全面、更丰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纷繁复杂的学前教育中,各种形式的融合此起彼伏,而学者认为,最有意义和价值的融合是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融合。基于幼儿对事物认知的限制,本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寻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的启发诱导教育,并寓教育于各项游戏活动之中,已成为学前教育的热门话题。学前民俗文化教育课程也就应运而生,这种立足于儿童需要,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融入生活的教育模式备受推崇。通过儿歌、童谣、寓言故事等多种形式在儿童现有的认知基础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其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增长见闻、懂得一些道理。当然对于融入学前教育的民族文化内容需要进行筛选,要选出利于儿童接受,符合儿童发展需求,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综合凡此种种,学者一致认为童谣是最适合融入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由于各地方民族构成的差异,及长久以来的生活教育环境上的差异,各地方儿童民谣的内容也大不相同,出于对儿童接受能力的考虑,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儿童歌谣融入地方学前教育是最适合、也是最理想的。这些儿童民谣多是以教育为核心目的,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将中华美德也囊括在内,是儿童启蒙、情感培养、代代传承的重要手段。

四、课程设计与研究

(一)理论基础

1、人类学基础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与人本身有着严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既是文化的传承又是文化的创新。而课程又是教育的核心,课程与教育的关系就像心脏和人的关系,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文化形态,课程遵循着文化的一般规律,具备文化的一般特质,是人类文化中的理念。

2、民俗学基础

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俗产生、发展及其规律,揭示和利用民俗的价值,引导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一门科学。以民俗学作为理论基础,将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与理解民俗文化,正确分辨、选取民俗文化,也正确对待、运用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虽然是一种文化现象,遵循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但它仍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规律。把握民俗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对我们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有着重要的启示:第一,有利于我们对课程资源的分辨、蹄选、整理、运用。第二,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

3、心理学基础

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这些依次发挥作用的环境包括儿童周围直接接触的环境、家庭与学前教育机构和社区构成的环境、更广泛意义的文化或社会环境。因此,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必须切入儿童生活,以儿童生活为依托进行课程资源选择,必须首先选择与儿童身边最基本的民俗文化事象,再遵循从家庭-学前教育机构-社区为中轴范围进行课程资源选择,然后逐渐延伸至更广泛的、更一般意义的文化知识经验,这是选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最基本的规则。

4、教育学基础

在地球上,中国是唯一没有被中断过历史的国家,中国拥有最古老的民族和最古老的文明系统。但在教育领域中,我国长期以汉文化为主,极少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出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与现代教育不相融等现实问题。多元文化教育顺应时展的需要,成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本民族、本国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

(二)课程目标

1、理论依据

对于课程目标的依据,历来有过激烈的争论,有强调社会生活需要的“社会本位论”,有强调儿童发展需要的“儿童中心论”,有强调学科知识的“学科中心论”等。由于儿童的兴趣爱好具有跳跃性,我们需要考虑其兴趣爱好,但是又不能一味的迎合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否则课程目标就成了放任自流、丧失教育功能、远离教育宗旨。因此,对儿童认知和学习的了解使得我们获得一些儿童学习的知识,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儿童提供了理论的指导,这既对我们制定和细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为我们实施和评价课程目标提供了依据。

2、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需要在对儿童、社会、知识研究了解的基础上,应考虑如何发挥课程目标的功能以及如何进行具体目标的设计与选择,这就需要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要求进行规范。笔者认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须符合适宜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生活性与整体性相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差异性与多元性相统一、灵活性与操作性相统一等基本要求。

3、目标体系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是对课程的整体把握和统筹,是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实施与评价进行的前提和依据。建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有利于幼儿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了解、实施、评价、创生课程,也便更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

(三)课程内容

1、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通过从学科知识、社会生活需要和儿童发展需要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诸要素的过程。课程选择是一项价值判断的工作,且历来争论颇多,主要涉及课程目标、课程资源等方面。本研究拟从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存在状态及范围、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选择原则与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2、内容的组织

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组织简称为课程组织。课程组织是课程实施的前奏,是对课程内容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性操作,直接关系到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课程实施。课程组织是将构成教育系统或学校课程的要素,加以安排、联系和排列的方式。因此,课程实施涉及课程组织者的课程组织取向,以及对课程诸要素的考虑、课程组织结构的架构、课程组织标准的选择等,是联结目标与实施的直接通道,其成败直接关乎教学质量的好坏。

(四)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课程的重要环节,是把课程设计付诸现实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从文本到行动的转换过程,只有通过课程实施,才能产生实际效应,否则,设计得再完美的课程,一旦束之高阁,便不会产生任何的实际效果。同时,课程设计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总是蕴含着对旧有课程设计的变革,课程设计的实施就是把这种变革导向教育实践,使之产生现实效应的过程,也是缩短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过程。课程实施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课程釆用、教学和创新阶段。

五、小结

千百年来,人们多数时候只顾低头前行,脚下步履匆匆,却往往忽略了原本一同上路的文化灵魂。我们经常说适时放慢脚步,好让灵魂追上来,其实我们更应该在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会带着民族文化上路,伴着灵魂前行。将民俗文化融入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将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只是我国教育迈出的一小步,今后教育事业的改革完善尚待筹备开发。走好今天的一小步,为今后大步的跨越做好准备。

作者:朱轶琳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4(10).

第7篇:民俗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如果说电影、文学作品等属于艺术创作,允许存在一定的虚拟性的话,即使创造一两桩伪民俗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那么,由政府主持的庄严隆重的民俗仪式也被不客气地打入不信任的领域就值得深思了。这些年来,这样那样的大典层出不穷,花样繁多,并且每一场大典无不与民俗文化有关、无不“盛况空前”,却也无不引发民众的质疑,“搬出老祖宗,能医好文化肾虚吗?”①这是对民俗传播行为本身的不信任。

对于民俗传播而言,信任危机的产生有其传播原理的根源。民俗文化意义上的传播,不是一般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或者消息扩散,它更多的是以世世代代的民众自身作为文化载体的传播。②“传统社会中,由于社会交往的空间相对狭小,信息环境和客观环境基本处于重合状态,人们感受信息环境,也就是在感受客观环境本身,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交往无限扩大,大众传媒系统较为发达,人们生活在一个‘媒介环境’中,这时的信息环境与客观环境发生了分离,成为不同于环境本身的‘二次环境’,并且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当代的民俗及民俗传播正存活于这样的‘媒介环境’和‘信息环境’之中,并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③当代社会,人们生活在由媒介塑造的“二次环境”中,接触到的是通过媒介“过滤”的民俗文化,而我们知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储存着真实信息的“原生环境”,民俗文化还有一个真实的原生态。与原生态的疏远或隔绝导致了对媒介传播信息的不放心,因为人们无法确认媒介信息是否符合真实信息。

“二次环境”的隔绝是不信任的发端,最终导致信任危机的则另有原因。首要的是传统的消失。曾经有学者认为,我国社会的信任危机缘于现代化进程中日常生活世界的根本性变革所造成的传统断裂。④传统断裂实际上就是传统的消失。传统是民俗文化最重要的内涵,对于民俗传播而言,传统断裂所造成的影响不言而喻。它从两个方面引起了信任危机。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的逝去导致许多民俗事项不可再现,传播中的民俗信息因“死无对证”而成为无凭无据的口头传说,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而传说是不可信的。另一方面,传统的消失带走了一大批仪式,导致民众缺乏共同的信仰基础。民俗是模式化的生活文化,仪式是这模式中的模式,它能提供秩序、意义、价值和信仰等诸如此类的东西。格尔兹曾经指出,以象征和仪式的意义体系为核心的文化,是一个难以随政治经济秩序变动而变动的体系,相反,前者往往决定后者发展的形态。我们当今的文化恰恰是一个随社会转型而变化的体系,这也证明仪式文化已从我们的文化当中衰退甚至丢失,由此造成行为道德规范和价值信仰的缺失。这正是马克思所揭示的异化现象,他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加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却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⑤人类在现代化的征程中前进得越远,传统的信仰精神也就退化得越严重。离开了传统的道德规范和共同信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著名社会学家齐美尔曾对信任的重要性有过这样的论述:“没有人们相互间享有的普遍的信任,社会本身将瓦解。几乎没有一种关系是完全建立在对他人的确切了解之上的。如果信任不能像理性证据或亲自观察一样,或更为强有力,几乎一切关系都不能持久……”民俗传播,尤其是心意民俗传播,对人际信任的依赖更强。抽掉了信任,传播就会陷入危机。

导致民俗传播出现信任危机的另一个原因是商业惹的祸。商业时代,一切可被利用的资源无不打上了商业的烙印,文化也不例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已是公开的生财之道,并且屡试不爽,而民俗文化由于其独特的魅力更是不被放过。当然,这也并非是坏事。毕竟,在商业这只“无形的手”的操纵下,被包装好的文化有可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得到更充分的发育,更出色地实现它所负载的功能。梁祝文化节就是将民俗文化进行商业包装获得成功传播的一例。但是,也有偏离正常的商业运作轨道导致不良后果的现象。有些“搭台”的单位为了经济这出戏唱得好看,夺人眼球,不顾特定民俗的特定场合,一味生搬硬套,以致天天都是“泼水节”,到处都是“锅庄舞”,稍微有点古意的地方就整个“民俗村”、“民俗城”,实际上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打着民俗的幌子贩卖到处可见的旅游工艺品。如此进行“民俗传播”,将民俗庸俗化、商品化,实在是对民俗的糟蹋,违背了民俗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更有甚者,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惜制造伪文化、伪民俗,例如占卜问卦、看相算命等封建迷信“伪民俗”的借尸还魂。伪民俗、伪文化的大行其道,民俗的不正当传播引发的负面影响,以及民俗本身在其商业传播过程中的失真、扭曲,都导致了人们对民俗的商业传播行为的警惕和防范。商业意识剥夺了人们对传播行为的纯粹简单的信任,甚至殃及非商业传播行为――人们在准备接受任何一桩民俗传播之前都得仔细思量,无须引导,自然而然就会猜测在其传播行为背后隐藏的利益动机,中华文化标志城就是一例。

以上是导致民俗传播遭遇信任危机的主要原因,此外,在具体分析时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地域的阻隔制造了文化隔阂和取证困难;作为民俗载体的人和作为传播渠道的媒体缺乏可信度;民俗专业人才不足,无法从事充分的田野考察以获得全面的第一手资料,不能对传播中的所有民俗信息进行证实或证伪,无法为大众提供权威的可信的鉴别依据……这些都可成为产生信任危机的理由。

实际上,上述原因往往是综合发挥作用的。有一个笔者亲身经历的例子:家里的婴儿啼哭不止,隔壁一位来自四川的奶奶抓来一撮不知名的茶叶,一再敦促孩子家长把茶叶放在口中嚼出汁液再喂到孩子嘴里,说是能立即止住小儿腹痛。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土方法的年轻家长自然不敢让孩子“以身试法”,口中答谢着那位好心的邻居,背地里却将那撮茶叶扔进了垃圾桶。且不管那种土方法是否有效,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民俗传播”的失败原因。显然,在拒绝的背后隐藏着不信任,这个不信任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传播内容――治疗小儿啼哭的民俗方法的不信任,二是对传播者――来自不同地方的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的邻居奶奶的不信任。试想,如果那种土方法不是随着传统文化的消失而罕为人知,或者孩子家长可以从四川取得可信的证据,或者不是邻居老奶奶而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医提供的治疗方法,传播效果也许就不一样了。可见,在这个事例中,传统的消失、地域的阻隔、权威的缺乏,这诸多因素合力导致了这次民俗传播在信息接受的环节上遭到信任危机的堵截而终止。

毋庸置疑,信任危机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播不啻一场灾难。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曾把文化比作“水”,文化因其特质似水,柔而有力,因此能渗透人心,文化的交流是人类心灵的交流、是情感的沟通,作为一种“软实力”,具有其他交流不能替代的作用。⑥然而,没有了信任,即便文化似水,也无法穿越人心之间竖起的“防盗门”。没有了信任,任何文化交流都只能望而却步。民俗文化以人自身作为载体,当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被堵塞的时候,民俗传播也就戛然而止了。

信任危机还给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带来障碍。原本是“伪民俗”和“伪民俗保护”⑦引发了信任危机,“真民俗”和“真民俗保护”却不幸深受其害,人们在长期信任危机引起的“信任疲劳”状态下,对民俗和民俗保护一概不予轻信。要想真正对民俗施以科学的保护,就必须解除民众的防范心理,完成信任重建,这就徒然给民俗保护工作增添了许多额外的困难。

信任危机不仅阻碍了民俗的传播和保护,还削弱了民俗文化的创新。“信任是一种允许作出冒风险的决定的态度,没有信任,风险就可以避免,创新行动就不会出现,有的只是为回顾性意义而采取的常规性行动。”⑧可以说,没有了信任,不仅民俗文化的传播、传承变得不可能,民俗文化本身也将变成一潭了无生趣的死水。

“传播的起源及最高境界,并不是指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⑨民俗文化是人类的文化之母,是人类生生不息于其间的生活文化。民俗传播是最广泛、最深层、最基本的文化传播,对于“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民俗传播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社会的运行效率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我国正处于史无前例的社会转型期,面临商业文化的冲击和传统文化的式微,遭遇了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民俗传播也未能幸免。

注 释:

①人民网文化频道。

②③仲富兰:《民俗传播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74页,第92页。

④高兆明:《信任危机的现代性解释》,《学术研究》,2002(4)。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⑥陈强、郑贵兰:《从“中国年”到“孔子学院”――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柔性塑造》,《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⑦仲富兰:《“伪民俗保护”应当缓行》,《新民周刊》,2005(47)。

⑧罗德里克・M・克雷默、汤姆・R・泰勒[美]:《组织中的信任》,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第240页。

⑨詹姆斯・W・凯瑞[美]:《作为文化的传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第8篇:民俗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作者:曾珠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384-01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通过查找文献、市场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容、代表性、价值性、优势和弊端进行了粗浅的研究。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考虑到学前儿童的真实需求,以学前孩子们最常接触到的感兴趣的优秀民俗文化为主,并且兼顾到其他值得研究的优秀民俗文化,顺应孩子们在学前教育中应获得的知识与体验的要求,在合理、恰当的选择下,把两者进行有机、有组织的融合再作用于孩子的教育。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具有自身的内部特征与外部特征,内部特征主要表现为生活性、传承性、融合性、共生性、开放性;外部特征表现为民族性、地方性、情境性、动态性、多样性。其中,生活性与传承性是内部本质特征,民族性与地方性是外部显著特征。

一、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性

主要是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在孩子自身来说,可以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多接触民俗文化、现代文化以及外来文化可以培养出孩子的全方位的价值观,充分的发展处孩子的包容意识、拓宽眼界、发展创造性的多样化思维、增强孩子的民族团聚精神、更加认同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魅力与生命的意义。在社会来说,孩子即是未来,学前教育民俗文化研究可以帮助发展价值,让民族精神得到弘扬与传承、发展,可以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发扬中国文化、提高国际地位、达到可持续发展。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容

为了实现孩子在身心、智力、情感、意志、价值观等方面的全方位的和谐发展,我们可以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层面来制定学前教育民俗文化的课程,大致可以分为口头语言、衣食住行、人际关系、游戏竞技、自然地理、音乐美术、节日庆典等七个方面的课程。在课程实施方面,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即是“仁”的思想,讲究的是“和而不同”、“因材施教”的思想,针对每个孩子的属性和特性、根据环境、人员因素的影响制定出不同的课程,遵循安全使用、和谐一致、共同参与、灵活运用的原则。可以全方位、多层次的逐渐深入孩子的生活,并不局限于教学,可以采取教学、游戏、生活三管齐下的方式设计活动。在课程评价方面,对实施的课程进行定期的评价,结果可以从孩子、家长、教师、社会等多方面产生。针对课程的信息导向功能、诊断鉴定功能、管理监督功能和教育发展功能进行评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代表性

第9篇:民俗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民俗艺术元素;广告设计;应用

在现代社会,大众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媒体宣传的影响,尤其是受到广告宣传的影响。从另一方面讲,现代人的消费需求标准更高了,人们在消费的同时,不仅重视消费品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很重视消费品的文化价值。在进行广告设计中,如果可以针对消费者的需求情况,在设计中有效地应用民俗艺术元素,提升广告设计品味和质量,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实现广告的功效。现代社会,广告作为产品宣传的重要手段,要能够通过民俗艺术元素的融入设计,使消费者不仅能够了解产品信息,同时能够使消费者感受到广告设计的艺术性,获得审美体验,满足消费者感知民俗文化,欣赏品味民俗文化的内在需求。要能够通过应用民俗艺术元素,不断提升广告设计的品味,为宣传新产品的良好形象提供支持。

一、民俗艺术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民俗艺术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融入了历代人精神文化思想的一种艺术展现,这种艺术经历了漫长历史长河依然没有消失,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是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这种艺术应当受到现代社会的尊崇和重视,现代人也应该通过各种新式对民俗艺术进行保护,使其能够渊源流传下去。这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历代人民精神文化的肯定。目前,民俗艺术元素应用于广告设计中,可以有效地通过广告形式传播民俗艺术文化,同时,民俗艺术元素应用于广告设计中,对于提升广告设计的文化内容,有效触动人们内心对民俗文化的亲切感觉,提升广告的宣传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民俗艺术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民俗艺术元素应用于广告设计中,这种广告设计理念在全社会范围内尚未形成,广告设计中民俗艺术元素的应用还没有受到广告人的足够重视。第二,广告设计在汲取民俗艺术元素开展设计方面的经验不丰富,应该是处于简单的学习模仿阶段,对民俗艺术的内涵的理解和认知不够深刻,不能实现产品功能与民俗艺术元素审美的有效结合,民俗艺术元素应用于广告设计的应用效果和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比如,我们都知道剪纸艺术这种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其剪影符号承载了大量的民俗文化内容,能够表现出吉祥、祈福等美好的文化意蕴。但这种艺术形式在广告设计中并没有收到足够的重视,民俗艺术元素的广告应用不多,及时在某些广告设计中应用了剪纸艺术元素,但其内涵在广告设计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作为广告人要能够积极提升广告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积极利用民俗艺术元素进行广告设计,以提升广告设计的文化内涵,满足消费者对广告作品的审美需求。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广告设计的水平,有效凸显广告设计的效果与功用。

二、民俗艺术元素在广告设计中应用策略

1、立足消费情感的需求,合理应用民俗艺术元素,提升广告设计内涵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其民族心理,民族文化是不同的。产生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俗艺术,其承载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精神是不同的。在广告设计中,设计者要能够研究其广告宣传品所针对的消费群体,研究这些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情感。在研究消费者心理情感的基础上,有效地引用适当民俗艺术元素进行广告设计,这样,才能提升广告文化设计的内涵,才能使消费者在消费中能够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情感,这样,才能实现广告宣传的目的。另外,广告具有时代性特点,在应用民俗艺术元素进行广告设计的过程中,要能够对传统的民俗艺术元素进行创新应用,使其能够展现出时代性来。要能够通过有效的民俗艺术融入到广告设计中,触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富于广告宣传以更为生动的表现力,是使用者在接触作品,感受作品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一种特定的情感,这样,广告设计的内涵与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延伸与挖掘。另外,在广告设计中,要能够积极利用现代技术信息手段,对其中蕴含的美术艺术元素进行现代化的处理,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广告设计的新意,有效地达到情感传播的效果。

2、利用民俗艺术元素构成独特的意境,对消费者视觉和心理形成刺激与影响

在广告设计中,有效地利用民俗艺术元素,进行设计,需要对民俗艺术元素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利用民俗艺术元素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境,对消费者视觉和心理形成刺激和影响,这样的广告设计作品才是成功的作品。比如,水井坊电视广告(金狮篇)设计,这种广告设计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就很独特,意蕴丰富,能够带给人们视觉上和心灵上的刺激。这个广告作品是以雄狮为图腾进行设计的,通过水墨渲染出日晷和祥云,对广告意境进行表现。这个广告设计作品,内容庄重醒目,图片的处理具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其意境创设与广告设计内容有效结合,应用中国的民俗艺术元素有效地拓展了广告的内涵,意蕴,是颇具民族特色的广告作品,这种广告作品设计能够是消费者在欣赏广告的时候,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独特意境美,从而带个消费者独特的审美体验。

三、创新广告的发展趋势

在广告创新过程中,要能够重视广告艺术的设计,作为广告设计者要能够积极把民俗艺术元素应用于广告设计中,创新广告设计方法,同时,通过这种应用,使民俗艺术得到进一步得到传承,获得升华。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创新广告设计方式、内容已成为广告界非常重视的问题。民俗艺术元素应用于广告设计中,受到很多广告设计者的重视,广告融入民俗艺术元素已成为广告创新设计的重要方式。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创业广告设计,已经成颇具市场潜力的设计手段,用户通过这种设计语言,了解作品所要传统的信息和内涵。相信,民俗艺术元素应用于广告设计在未来将成为广告设计的新方向,将为广告设计注入诸如新的发展动力。我们要充分研究民俗艺术元素的文化内容,能够与广告产品进行有效对接,使民俗艺术元素的艺术设计符号能够与广告设计的理念相适应,使二者能够保持高度一致,这将是创新性广告设计发展的新方向。

作者:曾扬君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明伦,钟声标.中国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