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百合栽培技术要点范文

百合栽培技术要点精选(九篇)

百合栽培技术要点

第1篇:百合栽培技术要点范文

关键词野生百合;引种;栽培技术;贵州省

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球根草本植物。百合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食用和药用价值,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1,2]。我国的百合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收集、新品种的培育、产业化生产等方面与国外存在着较大差距。越来越多的百合种处于濒危的边缘,应当加强百合种质资源的保存和收集工作,建立濒危百合种保护区。百合种质创新已成为我国切花市场核心竞争力的瓶颈。而珍贵的野生百合种质资源搜集、评价和利用是种质创新的基础[3-6],野生百合种质资源调查亟待加强。贵州百合属植物资源丰富,应加强对百合的了解和认识;建立百合属植物种质基因库,为选种、育种及深度开发做准备;加强对外宣传,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分区域地开展调查、收集、鉴定和评价,重视栽培繁育技术,建立科学系统的繁殖体系,为濒危种的繁衍发展创造新的可能性;建立长远的百合育种计划,开展有效的保护,将传统育种技术与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并对其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利用。现将贵州野生百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繁殖方法

1.1鳞片繁殖

对既不易获得种子,又不易产生株芽、子球的百合种类,可用母球的鳞片扦插繁殖。用小鳞茎繁殖虽然速度较快,但容易退化,球茎产量也会逐渐下降,因此进行鳞片扦插最为适宜。鳞片繁殖是常见的繁殖方式[7-9],方法简便,易掌握,繁殖系数最高。在秋季选择健壮无病植株,采挖鳞茎作繁殖材料,剥除鳞茎表面病枯鳞片,采用苗床扦插方法,选择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生产期间注意追肥、管理,3年后鳞茎长成。

1.2子球繁殖

对不易获得种子的百合种类,可用其茎生子球繁殖。即利用植株地上茎基部及埋于土中茎节处长出的鳞茎进行繁殖。先适当深埋母球,待地上茎端出现花蕾时,及早除蕾,促进子球增多、变大。也可在植株开花后,将地上茎切成小段,平埋于湿沙中,露出叶片,约经30d,在叶腋处也能长出子球。在10 月收百合时,把小鳞茎摘下,种在苗床上。苗床宜选在湿润、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土或腐殖土地段,整细,做到畦高、沟深。

1.3珠芽繁殖

珠芽繁殖是用叶腋间产生的珠芽于夏末成熟时采收,然后直接播种或湿润沙混合,贮藏在阴凉通风处,于9~10月在苗床上开沟3~4cm,点播行距10cm左右,株距6~8cm,覆细土盖草帘保温。待翌春揭除草帘追肥。出苗1周后即可将其移栽于苗床上,日常注意遮荫。到第3年秋季有一部分可达到种茎标准,较小者可再培养1年。

1.4种子繁殖

利用百合成熟的种子播种,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百合子球,供鳞茎生产和鲜切花培育用。百合种子发芽有子叶出土和子叶留土2种类型,前者播种后15~30d子叶顶端露出土表;后者种子在土中形成越冬小鳞茎,至翌年春季才由小鳞茎内长出第1片地上部的真叶[10,11]。播种用土可用2份肥土、2份粗沙和1份泥炭配制,同时加入少量磷肥。床内温度保持在15~25℃,10~15d出苗。

2选地整地

2009年3月,把引种的百合种植在贵州省植物园内。百合喜凉爽,较耐寒,喜干燥,怕水涝,适应范围广。百合栽培地选择在贵州省植物园内。贵州省植物园地处中亚热带,地理位置为北纬26°34′,东经106°42′,海拔高度1 210~1 411m,常年平均气温14℃。栽培地是肥沃的砂壤土,地势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选好地后,施足基肥。先撒施优质腐熟厩肥,耕翻25~30cm,耕细整平。整地成平畦,畦面宽120cm,长240cm,畦间距30cm。

3田间管理

百合在种植前进行田间除草,彻底清除土中草根等。在封垄前进行多次除草和中耕,中耕宜浅不宜深。在百合生长期进行适当除草,以不伤百合的根部为宜。百合比较喜肥,应适当追肥。百合休眠期在畦面上施1层腐熟厩肥。在生育期追施2次肥,第1次在百合苗高10cm左右,第2次约在6月中旬收获珠芽后。百合的水分管理主要是排水防涝。春末夏初,温度高,湿度大,应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7~8月,百合进入休眠应保持土壤疏松,以保持土壤湿润。

4病虫害防治

百合主要发生病毒病、茎腐病、疫病、立枯病、叶斑病等病害,在引种栽培过程中,发现严重病株,应及时拔出、烧毁。叶斑病用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d喷1次,连喷3~4次。虫害主要是地蛆、蛴螬等,可用呋喃丹或乐果喷杀。

5采收及贮藏

试验引种的野生百合于2008年10月,在百合倒苗之后采收。引种季节与百合的生长周期相适应。种球采收后贮藏在温室内的珍珠岩中。贮藏采取堆藏法,贮藏第1层百合时根朝下,排列整齐后,再盖上约4cm的珍珠岩,然后上面再放1层百合,根系朝上,再盖1层珍珠岩。试验证明,此方法使百合种球能够安全越冬。

6参考文献

[1] 赵小菊.麝香百合繁殖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5):50.

[2] 刘瑰琦,刘影.百合繁殖及加工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8(2):55-56.

[3] 方华舟,高明,翁凤宜.荆门野生百合繁殖栽培实验[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5.

[4] 刘娇.食用百合繁殖技术[j].新农业,2003(4):42-43.

[5] 杨淑艳,李桂娟,柴鑫健,等.百合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09(1):54.

[6] 韩非.百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58-59.

[7] 蔡宏涛,夏红梅,常艳.百合栽培特性及繁育技术[j].新疆林业,2002(6):32.

[8] 孙伟.非洲百合的繁育与管理[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7):30.

[9] 刘敏.非洲百合的繁殖方法比较[j].中国花卉园艺,2009(6):26-27.

第2篇:百合栽培技术要点范文

关键词食用百合;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安徽霍山

中图分类号S6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138-01

百合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鳞茎可药食同用,野生多作药用,人工栽培多作食用,为清补保健佳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保健意识不断增强,百合市场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增加,人工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

1种子处理

种子个体大,茎杆粗壮,生长势强,抗病能力强,产量也高,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无性繁殖实行大田栽培。因此,必须选择单个百合芽头4个以下、单个鳞茎重25~40 g,无虫伤、无病斑、芽头平、鳞茎圆整、鳞片洁白、抱合紧密、大小均匀的作种子。播种时必须进行种子消毒,消除种子带有的病菌。一般用5%菌毒清50倍液浸种约25 min,取出晾干后播种。

2选地整地

百合忌连作,而且前茬不宜种植葱蒜类作物。土壤宜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百合生长期较长,整地时一定要施足基肥。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并配以饼肥,不能单一施化学肥料。一般施基肥37.5-45.0 t/hm2、草木灰750 kg/hm2、氮磷钾三元复合肥600 kg/hm2、饼肥1 500 kg/hm2。基肥要早施、深施,占总施肥量的60%以上。栽种前将施足基肥的土壤深翻细耙,拣净杂物,开沟作畦,畦宽1.5 m左右,畦面呈龟背状。沟宽20-30 cm,沟深15-20 cm,三沟配套。

3适期播种

播种时间以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为宜,不宜过迟,否则冬季不能及时发根,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造成百合在冬季消耗自身养分,影响第2年产量。一般用种量3 000-3 750 kg/hm2,株行距15 cm×25 cm,栽植15万株/hm2左右。开沟栽植,栽后鳞茎顶端盖土8-10 cm厚,过浅鳞茎易分瓣,过深出苗迟,生长细弱。为防止杂草及播种后土壤板结,可在垄面覆盖1层稻草,也可采用地膜覆盖[1]。

4田间管理

4.1中耕除草

百合鳞茎生长发育需要疏松的土壤环境,在冬、春季中耕2-3次,宜浅锄。如果5月连续下雨时间较长,土壤湿度大,也可浅锄1-2次,加快土壤水分蒸发,促进根系生长。化学除草应在播后3-5 d进行,用90%乙草胺乳油1 500 mL/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雾于土表。

4.2肥水管理

一般追肥3次,第1次在12月中下旬施冬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腐熟稀粪水22.5 t/hm2;第2次在4 月上中旬,苗高7-10 cm时,施腐熟的饼肥2 250-3 000 kg/hm2;第3次在打顶前后,施1-2次磷、钾肥。施肥时在离鳞茎稍远处行间穴施或开沟施,然后覆土[2]。此外,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追肥,分别在苗期、打顶期和珠芽收获后喷施3次,增产效果明显。百合怕水渍,要求做到雨停畦干,沟无明水[3]。对露出鳞茎的地方,结合清沟,用土覆盖。

4.3去珠芽及打顶心

6月上中旬珠芽成熟时,在晴天用短棒轻敲百合茎基部,珠芽自行脱落到地上。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打顶,打顶前最好先用预防药剂防治病害,然后将顶心摘除,不要打掉嫩叶,选择在晴天进行,阴雨天不宜打顶。同时应将摘除的顶心带出田间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4]。

4.4防高温和早衰

在高温到来前,可在垄面铺1层杂草,能有效防止土温过高对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此时,如田间杂草多,不宜将杂草除去,可以起到降低土温的作用。如持续干旱,必须浇水抗旱,防止土壤过干。同时,可喷施叶面肥,促进叶面正常生长,延缓植株衰老。

5病虫害防治

百合病害种类多,一旦发生,防治困难,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大。预防措施:在4月下旬至5月中上旬,必须喷施保护性性药剂如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等,每隔10-15 d喷1次,要求喷药均匀。百合在高温多雨的5—6月主要发生炭疽病、灰霉病和基腐病等。防治炭疽病,可用50%多菌灵超微粉1.5 kg/hm2对水750 kg/km2于发病初期喷雾;防治灰霉病,可用40%施佳乐悬浮剂1 00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雾;防治基腐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防治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用1.1%苦参碱粉剂30 kg/hm2均匀撒施;防治蚜虫可在出苗期蚜株率达到15%时,齐苗后蚜株率达到25%时,用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5]。

6适时采收

百合鳞茎成熟、植株枯萎即可采收,留种的尽量推迟。雨后或雨天不宜采收,一般选择晴天采收。采收时挖起鳞茎,去茎杆、根泥,运回室内进行分级,及时包装销售。

7参考文献

[1] 姚宗凡.常用中药种植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89:83-86.

[2] 廖双源.百合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1,27(7):27-28.

[3] 欧银秀.百合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现代园艺,2010(5):68.

第3篇:百合栽培技术要点范文

关键词:果树;栽培技术;措施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果树栽培情况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果树栽培技术的管理及应用与整个果树栽培的质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给果农带来的收益也有着直接的影响,由此可知果树栽培技术的管理尤为重要,想要使果树栽培得到更好的管理,就务必要加强对果树栽培技术管理的重视。

1目前我国果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1.1病虫害防范技术选用不当

在果树栽培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病虫害问题,给果农造成严重的损失,当果树出现病虫害后,很多果农为了有效解决病虫害的问题,都会选择喷洒化学农药,虽然通过化学农药可以有效解决病虫害问题,但是对果树栽培以及果品的质量却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由于化学农药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在喷洒的过程中会给果农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所以,病虫害防范技术的选择不当会严重阻碍我国果树栽培的发展。

1.2果园选址和环境处理技术有待提升

果树在栽培中,其选址和环境的处理对后续果树的生长及生产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果树在生长的过程中对周边的环境会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尤其是周边环境土壤的肥沃度、含水量、水资源质量以及光照等都对果树的栽培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果园选址及环境处理在果树栽培中尤为重要,但是很多果农为了减少自身栽培成本的支出,经常会忽视果树栽培中果园的选址和环境的处理,部分果农还会在果园选址后不对其环境进行合理的处理,这样就会极大程度的增加果树栽培技术管理的难度,由此可以看出,果园的选址及环境的处理技术务必要进行提升。

2果树栽培技术管理措施对果品安全的影响

想要有效提高果树栽培技术的管理,就务必要充分了解果树栽培技术管理措施对果品安全的影响,只有充分了解后,才能更好地完成果树栽培技术管理工作。

2.1果树栽培的选址

对于果树栽培地址来说,对果品的产量及质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所选的果树栽培环境被严重污染,就会导致后期过程中所含的重金属含量超出标准要求,甚至产生有害物质。由此可知,果树栽培的选址尤为重要,不但要对果树栽培周边的环境进行考察,同时要对果树栽培周边的水资源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

2.2苗木品种的选择

果树在栽培的过程中其苗木品种的选择尤为重要,并且苗木品种的选择也是果树栽培技术管理中的一部分,在选择苗木品种时,应该根据种植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应该选择一些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果从其他地区引进苗木品种,务必要加强检疫环节的重视,将一些病苗进行剔除,并对病苗的生病部位进行修剪,选择合适比例的消毒液对苗木进行消毒,将浸泡后的苗木进行栽种,从而保证苗木的存活率。

2.3土肥管理方面对果品安全的影响

在果树栽培的过程中,果农往往选择一些含有过多氮素的化肥,而氮素化肥在土壤中极有可能出现毒副作用,使果树栽培周边的土壤受到负面影响,严重的还会通过地下水流到河流中,污染水资源,另外,使用含有过多氮素的化肥会使果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使果品的质量降低。

2.4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对果品安全的影响

化学农药是果树栽培中去除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之一,虽然其效果明显,但是化学农药的使用会对果品造成严重的危害,另外,化学农药在喷洒后,只有极少部分会附着在树干上,而其他大部分都会扩散到空气中,会给果农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尤其是一些性能不稳定、毒副作用强的农药,在被人体吸入后较难排除,这样就会加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产生严重的影响。

3果树种植技术对策

3.1选用绿色生态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想要使果树栽培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证果品的质量和产量,就务必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而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绿色环保理念的出现也给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就目前我国绿色生态病虫害防治技术来说,通常会选择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病虫害的生物特点以及物理特点来对其进行防治工作的开展。通常大多果农都会选择敌百虫来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但是敌百虫这种喷剂会对环境及果农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为了达到绿色生态的要求,可以选择Bt杀虫剂来进行,还可以通过在树干上涂白的方式,这些病虫害防治技术都属于绿色生态技术的一种,不但可以减少化学药物对环境的污染外,还能有效达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目的。想要将绿色生态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其中,相关部门务必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将绿色生态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到果树栽培过程中,从而取得不错的效果。

3.2科学选定果树栽培地址

为了保证果树栽培的存活率,果农一定要在果树栽培地址的选择上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选择。对于科学合理的选择方法来说,就是将种植环境周边的水资源、气候条件、光照时间以及地形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结合,并对其进行考量,而这一环节也相对有一些难度,尤其在果农方面更是一窍不通,在果农果树栽培的过程中就应该将科学合理的地址选择方法传授给果农,使果农对果树栽培技术充分了解,从而在后续的种植中则可以省掉很多麻烦。

3.3制定科学的土肥施用与管理技术

对于果树栽培技术管理措施来说,科学合理的土肥施用以及管理技术尤为重要。很多果农都在农村中生活,而农村中很多物品都可以作为绿色化肥的原料,通过时间的侵蚀,就可以作为绿色的农家化肥,使用农家化肥其最主要的好处就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尽量减少化学肥料的应用,另外,果农务必要充分了解科学控制施肥的时间的技能,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管理人员以及地方政府等应该对果农进行帮助,组织果农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活动,让果农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施肥的时间,同时根据不同果品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肥料,使果农所种植的果树施用绿色肥。另外,还可以选择微生物肥,也可以对果树栽培周边的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由此看来,科学合理的制定土肥使用以及管理技术,才能更好地保证果树栽培的健康成长。

第4篇:百合栽培技术要点范文

关键词:百香果;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7.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5.059

百香果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由于浓郁的香味得名为百香果。其果实既可以榨汁也可直接采食,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百香果在我区大量种植推广,为进一步探讨百香果的高产栽培技术,本了如下介绍:

1 环境条件

百香果对于温度的要求较高,一般在热带、亚热带地区适宜种植,温度为20℃~30℃之间。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种植地土壤要肥沃,富含有机质,坡度不能太大而且排灌良好,通常选择在旱地。

2 繁殖技术

百香果属于雌雄异花,雄花授粉,雌花挂果,授粉方式主要有人工作业、昆虫转播和蜜蜂授粉三种方式。通常春季栽植的百香果在当年7月份就可以开花,9月份果实成熟。第二年开花时间为4月份,一般情况下百香果在1年内可以开花5~6次,开花间隔为15天左右,2个月后果实就可成熟采摘。百香果的繁殖方式有扦插和种子播种两种方式,每亩的栽植量为80株左右,次株会随着主蔓的生长逐渐分出侧蔓,继续生长。

3 品种选择

广泛种植的百香果品种有紫色、紫红色、和黄色三种,而以紫花百香果最为著名,推广种植面积广泛,种植方式简单可学,生长速度较快,在自然授粉的情况下也有很高的成功率,可以发展成纯天然的绿色水果品种,生产成绿色果汁饮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该品种在国内的种植量较少,价格好效益高。

4 栽植管理

4.1 土地平整

选择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方便的土壤。一般要选择地势相对较高,排水方便的种植地,对于低洼地在种植之前要做好排灌设施。而对于大片的果园要选择具有一定坡度,规划好排灌和道路设施后,保证种植坑外缘宽30厘米,高20厘米以上。

4.2 定植移栽

百香果的栽植依据土壤的肥沃度和施肥状况而定,通常情况下每株的行距为3米左右,一亩栽植70株,苗穴的大小依据土层来决定,在挖好的苗坑里施于50公斤农家肥和1公斤复合肥作为基肥,将其拌匀后填上表土,栽上苗株后填上土壤。假如是低洼地,要是土地的高度堆起30厘米左右的土垄,防治水淹灾害。在栽植好后依据土壤的干湿程度来浇水,防治土壤干旱受灾,影响苗株生长发育。

5 水肥管理

在定植以后,一般每隔半月浇灌一次水,具体依据土壤情况而定。等长处2片叶片后,隔半月每株施尿素100克/株,到了首次开花后,施磷酸二氢钾3次,一株30克左右。在每年的11月初进行翻耕施肥,一般农家肥与复合肥相混合加入。每年要加肥4次,发育期施尿素,挂果期施磷、钾肥2次,为进一步提高果实的产量每隔半个月追肥磷酸二氢钾3次。

6 修剪整形

在幼苗期间,为促使主杆快速生长,每隔一周要进行抹芽,通常将腋芽去除,只保留主杆的顶芽。等顶芽长到一定长度后要帮助其盘在搭的支架上,蔓长到1米时修剪要注意保留2个侧芽,长到2米时去掉顶芽保留2个侧芽。在每年的7月份要对生长密度过大的枝条进行修剪去除垂地枝条,保障空气流通。在果实采摘完以后对于侧蔓进行短剪,促使其快速生长。此外在修剪时要注意修剪的力度,避免修剪过度造成主枝枯萎死亡。

7 病虫害防治

百香果的病害主要有茎基腐病、花叶病和苗期猝倒病,一般日常做好土壤湿度、单种和及时清理病苗、叶就可以得到预防。药物治疗采用0.5%波尔多液或抗枯灵1000倍,75%的百菌清800倍就可得到有效控制。百香果的虫害主要有介壳虫和螨类,防治也选择药物治疗的方法,常采用敌百虫800倍、乐斯本800 倍治疗,在用药时一定不要在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进行,施药选择晴天,保证药效充分吸收。

参考文献

第5篇:百合栽培技术要点范文

辽阳首山农业嘉年华场馆位于辽宁省辽阳县兴隆镇,2015年10月16日开园迎客。农业嘉年华场馆是辽阳首山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区域,按“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资模式建设,以“科技农业,乐享生活”为口号,秉承地域性、科技性、参与性和创新性相融合的原则,以现代农业科技装备和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农业创意为手段,以互动体验为抓手,展现辽阳特有的历史文化风情以及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成果,集聚国内外农业资源打造新颖的农业盛世景观,突出嘉年华的独有乐趣,不断打造辽阳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嘉年华包括农业科技体验区、农业创意体验区和中央景观带。农业科技体验区和农业创意体验区以科技示范、新奇特农业品种、满汉农耕文化为主要内容,打造集科技、景观、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创意农业。

场馆总面积41317.3 m2,其中包括蔬艺百科、紫菜大观、满汉全席、工厂育苗、清水田园、南果风情、花彩世界7个主题场馆。场馆采用湿帘-风机降温、内外遮阳、双层内保温幕、屋面内排水等技术。截止到2016年6月1日,游览人数已达40万余人次。

主场馆介绍

场馆一:蔬艺百科

蔬艺百科场馆是以蔬菜为主题,以各类特色蔬菜新奇特品种和科技栽培方式为展示元素,运用创意表现手法,打造丰富震撼的蔬菜景观。以蔬菜的农业生物学分类为设计主线,分为瓜瓜城堡、豆豆仙境、叶菜森林、茄果乐园、根茎星空、五味姜山、蘑幻王国7个板块(图1),通过全方位展示蔬菜科技、品种、创意景观、艺术体验等内容,带领游客一起品读蔬菜艺术的百科全书。

该馆集中展示蔬菜品种210余种,各类栽培模式30余种,其中涉及新奇特蔬菜品种60余种,农艺科技16项,农艺景观10个,互动体验项目10余项。

该馆达到了百蔬集聚的震撼效果,游客尤其对蔬菜的高科技栽培感兴趣,并与其拍照留念。有的游客特意前来购买该馆的绿色蔬菜。

场馆二:紫菜大观

紫菜大观场馆(图2)的主题是“你所不知道的蔬菜健康”,以紫色蔬菜作为主线,以新奇特优紫色蔬菜品种为载体,将创新科技种植模式和创意景观融为一体,突出紫色蔬菜的营养价值,彰显都市农业发展的科技性和前瞻性,引导市民学习有关蔬菜健康与保健的知识,共同探索紫色蔬菜的神秘世界。

该场馆共包含紫色蔬菜35种,栽培模式10种,农艺景观5个,互动体验项目5项。其中叶菜类紫色蔬菜有紫油菜、红甜菜、紫茎芹菜、紫背天葵、紫色酢酱草、紫苋菜、紫叶生菜、红帆生菜等;根茎类紫色蔬菜包括紫胡萝卜、紫薯、心里美、紫山药、紫大蒜、紫洋葱、紫土豆、樱桃萝卜等;稀特品种有紫根芥菜、紫菜薹、紫甜菜、紫甘蓝、紫秋葵、香芋等。在种植这些紫菜时应用了很多栽培技术,一方面是做展示平台,另一方面能够带动当地产业科技性的发展。其中涉及到的栽培模式有花瓣式立柱栽培、墙体栽培、层链条立体栽培、漏窗式栽培、立体管道栽培等。各式农艺景观穿插其中,包括紫松迎客、心心相印、葱蒜奇境等各式景观,为场馆增添乐趣。

在展览的同时,紫色蔬菜的高食用价值引起了当地人民的重视,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

场馆三: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场馆(图3)以“农耕、民俗文化”为主题,种植展示和农事体验相结合,融入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满族关东文化。游客在这里既可以感受春耕的忙碌,又可以体验秋收的喜悦,并深入了解满族同胞的生活习俗和体会祖辈闯关东的艰辛。用场景再现和互动体验为表现手法,使游客在参观游览和互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悠久的农耕文化和博大精深的满族历史。以最能打动人的故事和文化唤起每个人对故乡、对岁月的追忆。满汉全席,带您一起品味满汉农耕记忆的盛宴。

场馆共设置农事体验类互动项目20种,主要是一些农事活动的体验,如石磨体验、鲁班锁体验、墨斗弹线、积木体验、剪纸体验、铁艺编制等多项互动项目。

该场馆地方特色浓郁,布置民族气息浓厚,勾起了游客对家乡的回忆和对民俗文化的品味。

场馆四:工厂育苗

工厂育苗展馆以种苗繁育为主,为农业嘉年华展馆持续运营提供优质稀特种苗,是农业嘉年华保持活力的源泉。

结合农业嘉年华的特殊性,采用了种子引发技术、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硫磺熏蒸技术、换头再生技术、EM菌有机肥发酵技术、高位嫁接技术、物理诱杀技术、增氧技术、断根再生技术等17项技术,以及穴盘育苗、平盘育苗、岩棉育苗、营养钵育苗、盆栽栽培、水培驯化育苗等6种栽培模式。

此场馆承担着每年300多个花卉蔬菜品种的种苗及盆栽繁育,并供嘉年华苗木更换与储存,不对外开放。

场馆五:清水田园

清水田园场馆(图4)以“水”为主题,通过水生植物、人工湿地、水培蔬菜、灌溉展示、特殊功能水展示及多项水上娱乐体验环节,全面深入地展示水资源融于农业、融于生活的科技性、艺术性、趣味性。通过各种水的应用和体验场景,贯穿到全馆的水景观、农业高效用水、水互动体验、水生态净化循环、水产品展销售卖中,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可赏、可玩、可食、可学、可探的水的生态休闲场所。

全馆水生植物有32种,沙生植物38种。以微纳米水、磁化水、陶瓷水、营养水、负离子水、反渗透水、软化水、自来水等8种水配置的营养液为依托,采用8组双层DFT水培种植红、黄、白、绿4种颜色甜菜品种,通过“好水种好菜”的试验,让游客直观看到水对蔬菜长势的影响。其中包括水的相关技g28项,景观小品12个,体验互动13项,售卖产品10个种类。

该馆各种水科技是吸引游客的亮点,还有供小孩体验的各种功能水,吸引了大量游客。

场馆六:南果风情

南果风情场馆(图5)的主题是“南果北种”,寒冷东北和温暖的南方营造一种反差效应。还原南方果树生产、丰收的场景;将南方水果品种、文化、科技、景观、体验、互动融为一体。同时展示当地特色的北方盆栽果树和秋收果品,达到南北方文化的融合。

南果北种的品种有29种,例如水蒲桃、人心果、菠萝蜜、可可、杨桃、荔枝、无花果、菠萝、杨桃、台湾青枣、神秘果、龙眼、火龙果、苹婆、莲雾、红果仔、金桔、橘子、柚子、柠檬等。栽培技术10种,景观创意8个,互动项目6项,体验项目5项。

该馆的设立在东北引起了不同凡响的效果,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摩南方水果的生长过程。

场馆七:花彩世界

第6篇:百合栽培技术要点范文

关键词 水稻;机插栽培;做法;问题;对策;安徽芜湖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041-03

芜湖位于安徽东南部,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在区划调整前,芜湖县是芜湖米市重要粮仓,全县常年粮食种植面积5.3万hm2以上,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7万hm2以上,是典型的单双季稻混栽区,每年可提供商品粮28万t左右,是全国第一批“十五”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县。2004年以前,水稻栽培方式以人工移栽为主,直播为辅。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大量劳力外出务工,撒播逐步替代了早稻、单季稻的人工栽插,再加上近年大户流转土地增多和盲目种植,每年都有部分双晚不能及时栽插只能抛荒,而撒播由于栽培条件相对较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常因撒播发生大面积倒伏而减产。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解决当前水稻生产的迫切任务,而其重点、难点是育栽环节的机械化。为打破这一瓶颈,2004年芜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县农机局联合成立攻关组,对水稻机插栽培配套技术开展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采取边研究边推广,通过9年的研究推广,逐步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该县以及类似地区的机插秧育栽技术规范,成功地实现了机插早、单、双季稻以及茬口衔接与配套,得到农民广泛认可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截至2012年,已累计推广应用水稻机插3.57万hm2,全县拥有低速、高速插秧机360台,栽插涉及早单双各个不同类型,栽培涉及常规籼、粳、杂交稻不同品种。由于栽培密度容易控制,栽培技术到位,2008—2012年连续5年参加水稻高产创建,每年高产创建区机插面积都突破1 333.33 hm2,占创建面积30%以上,其中2009年最高单产达12.62 t/hm2,为水稻高产创建达标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大田调查,较人工栽培类型增产450 kg/hm2,累计增加稻谷1.608万t,增收4 180.8万元,节本增效6 092.8万元,机插作业纯收入295.2万元,解决就业720人。累计增加经济与社会效益达1亿元以上,节约农村劳动力5.092万个,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其他收入。

1 主要做法

1.1 成立农艺农机课题研究组,工作中通力协作,研究与推广统分结合

为加强课题研究与推广进程,县农技推广中心、农机局抽派精干技术人员、各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共同参与,组成“水稻机插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课题组。课题组设立工作领导组、配套技术研究组、技术推广组。领导组负责工作协调与经费筹措,技术组负责配套技术研究及组装配套,推广组负责培训、布点、宣传、示范推动、观摩等。工作中实行通力协作,分工不分家,研究推广上相互协作,实行边研究边推广,加速研究推广进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水稻机插栽培效益。

1.2 自我加压,推进项目研究

为加速项目研究推广进程,课题组采取自我加压,一方面加强水稻不同类型品种栽培配套技术的研究进程。每年年初课题组反复讨论,制定当年研究与推广方案,同时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分解任务,确保研究与推广齐头并进;积极争取项目,利用项目加速水稻机插秧技术应用推广速度。2006—2012年,该县水稻机械化插秧都被安徽省农机局、农业部列为水稻机械化插秧推广示范县,在项目的推动下,水稻机插栽培得到迅速推广,不仅在早稻、单季稻、双季晚稻栽培上得到很好应用,在种粮大户双晚栽插、粮经配套种植模式推广如“优质烟叶—稻、西瓜—稻”后茬双晚及时栽插上也发挥了巨大效应,年种植面积突破2 000 hm2,为该县粮经均衡增产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1.3 技术传播上采取示范与培训、宣传与观摩相结合

在技术传播上采取示范与培训结合,做到扶持一户、成功一户、示范一片、成功一方,以事实向农民群众展示机械插秧的优势,扩大辐射带动作用。自2004年起,先后在火龙岗、陶辛、六郎、方村、湾沚、花桥、红杨镇的重点村、组和种植大户布点开展水稻机插栽培示范;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培训中对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重点讲授《软盘育秧技术》《插秧机驾驶操作和调整技术》《机插秧大田栽培管理、茬口衔接技术》等,培训方式上采取室内培训与田间地头现场操作相结合,同时对机插秧示范户采取全程跟踪培训服务;技术传播上利用电视与新闻媒体提高广大干部、农民的知晓率,具体方式上实行宣传与观摩相结合。9年来,共举办短训班57期,受训逾3 900人次,召开各种现场观摩会65场,参会人员达5 000多人次,散发技术资料逾12万份。多层次、大范围的示范、培训,水稻机插栽培技术被迅速地传播到千家万户,机械化插秧迅速推广开来,大大缩短了推广进程,实现了示范、培训、宣传、观摩效应的聚集。

1.4 创新推广模式,发挥专业合作社、大户示范带动作用

在水稻机插示范推广上,坚持推广模式创新,一改过去在技术推广上一家一户示范方式,把“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作为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指导方针。在水稻机插研究与推广上,坚持典型示范带动。一是坚持以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业科技示范户“三户”为基础建立示范点,设立机栽与人工栽插对照,以实实在在的典型,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辐射、带动广大农民学习应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二是实行专家负责制,每个示范点、合作社、大户都有专家负责,耕整、育、插、管、收上采取一包到底。三是服务方式上采取技术人员与全县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以及种粮大户零距离对接,实行包干联系,指导到户,服务到田,培训到人。在育秧、机插、大田管理上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定期组织农机农艺技术人员以示范点为核心,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机插水稻栽培管理进行技术指导。典型户的示范带动,截至2012年,全县已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11个,拥有水稻插秧机360台,年栽插面积1万hm2以上,水稻机插栽培大户25个,机插面积520 hm2,有力地推动了该县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

1.5 建高产示范核心区,提升机插栽培水平

扩大机插栽培影响力,提升水稻机插栽培水平,随着水稻机插栽技术的逐渐成熟,2008年把机插栽培引入水稻高产创建项目中,先后在方村镇、六郎镇、陶辛镇3个镇建立了百亩示范片9个,千亩示范片5个,扶持大户12个,累计应用面积1 233.3 hm2,所有示范片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耕整地、统一育秧、统一插秧、统一田管的技术示范。示范区全部达到和超过人工栽培水平,最高单产12.62 t/hm2,百亩攻关区平均单产达12.16 t/hm2,千亩示范区平均单产突破10.50 t/hm2以上,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水稻万亩高产创建活动在芜湖县的实施。

1.6 强化农机农艺融合,不断完善机插栽培水平

农机农艺技术的集成是确保水稻育插秧示范推广成功的关键。自2004年起,农艺农机专家就建立起紧密的协作关系,从水稻品种选择、床土准备、育苗方式、苗期管理、机插大田耕整、机插密度、机插作业要求、机插施肥管理、不同作物后茬水稻品种及接栽品种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探索。通过大量的试验、示范、推广与探索,对机插早、单、双不同栽培类型的水稻,从品种选择、播期、秧盘播量、育秧管理措施、播种密度与秧龄、后茬品种的衔接、机插密度、机栽施肥及田管等方面做了详细地探究,科学地制定了《芜湖县早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芜湖县单季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芜湖县双晚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等,同时对芜湖县粮经配套水稻机栽栽培进行了技术上的完善与配套,丰富了水稻机插栽培技术。

1.7 简化机插育秧技术,探索大田烂泥育秧

2007年前,芜湖县一直采用标准软盘旱育秧技术,一般情况下,杂交稻大田需秧盘195~270盘/hm2,常规稻大田需秧盘330~405盘/hm2,按用土4 kg/盘计算,营养土用量非常大,许多种粮大户认为标准的软盘育秧营养土的准备,床土的铺、盖费工费时,有的农户1年要准备几十吨营养土,工序繁杂,已不能适应大面积机插秧的需要。针对当时现状,2007年课题组对芜湖县营养土常规育秧技术进行简化,进行大田烂泥育秧技术的探究取得成功,编制了《芜湖县水稻机插秧大田烂泥育秧技术规程》。2007—2009年,在红杨镇周桥、湾沚镇新丰、陶辛镇新塘、倪家村用大田烂泥育秧机插示范全部获得成功。目前,芜湖县有1/2以上机插秧农户使用大田烂泥育秧技术。烂泥育秧技术的简化,使一家一户小面积也能进行水稻机插,机插育秧技术也进入了平常百姓家,为该县水稻机插从小型化向规模化、社会化方面走出了新路[1]。

1.8 培植农机服务组织,促进机插秧服务向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在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过程中,扶持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组建农机合作社,引导开展育秧、机插作业服务。通过水稻机插栽培技术的推广,芜湖县涌现出了一批水稻机插能手、机插种植示范大户、农机大户,在示范中帮他们牵线,培植一批机制活、服务能力强的水稻育插秧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其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一条龙服务,提高单机作业量和购机农民的经济效益,增强发展后劲,促进机插秧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目前,全县已拥有惠农、祥云、强盛等11家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积极帮助争取项目,扶持建立育秧工厂,实现育栽秧社会化服务。在该项目攻关组的扶持下,全县已经建立育秧工厂8座,每个育秧工厂1次育秧可栽插133.3 hm2,满负荷1年可栽插3 333.3 hm2以上。此外,芜湖县竹元拐农机专业合作社、惠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代耕、代育、代插、代管、代收(简称“四代一管”)方面成绩尤为突出,不仅服务本县,同时在定远、全椒、当涂、南陵等县开展跨区代育秧、机插秧作业服务[2]。

2 存在的问题

2.1 水稻机插旱育秧营养土难解决

营养土旱育较烂泥简化育秧旱管机插后返青活棵早,同时还能实现播种流水线机械化播种,提高工作效力,而且播种均匀出苗整齐,栽后减少漏穴率。菜园土或塘泥土是南方旱育秧营养土的主要来源,但长此下去,大量的营养土很难解决,成本费用也很大,制约水稻机插面积与推广进程[3]。

2.2 不同类型水稻机插栽培技术难落实

水稻机插与人工栽培不同,机插秧栽插过程中机械损伤较大,返青活棵迟于同期人工栽培;机插秧植株矮小,对整田和栽后水浆管理要求高,栽培技术与人工栽培有区别。由于机插栽培推广应用时间不长,很多农民对于机插水稻栽培技术尤其对不同类型水稻机插栽培技术更难以掌握,常因栽培管理不到位,造成减产,也制约了水稻机插面积的扩大。

2.3 在建标准化育秧工厂作用难以发挥

当前各地都在建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规定建设标准化厂房200~250 m2,连栋大棚或标准化大棚1.0万~1.2万m2,1次育秧可栽插133.3 hm2,而生产实践中发现,这些生产实施只有部分发挥作用,部分闲置而造成浪费。

2.4 水稻机插栽培推广速度不快

水稻机插推广在芜湖县已走过了9个年头,年机插面积仍不足30%,由于机插机械与育秧软(硬)盘等投入较大,一些中小型水稻种植户不愿投入,而购置了这些机械设备能开展作业的,由于对育插及栽培技术掌握不够,体现不出水稻机插增产的优势,甚至减产造成负面影响,影响了水稻机插面积的增加。

3 对策

3.1 简化育秧方法

因地制宜,选择灵活多样的育秧方式。有条件的进行规模化育秧,并实行流水线播种的可选择营养土旱育,营养土取土困难的可实行就地简化烂泥育秧,育秧完成后就地机插,不仅节省育秧大棚所占面积(闲置),而且减少远距离运秧成本[4]。

3.2 加大机插栽培技术培训力度,完善机插栽培技术

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成立机插推广服务协会,把一批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业科技示范户吸收进来,着重强化机插配套栽培技术的培训与示范推广,实现水稻机插与良法栽培的完美融合。

3.3 争取政府支持

在水稻机插起步阶段要争取政府对机插栽培进行补贴,把水稻机插栽培纳入像水稻良种法配套项目一样进行补贴;建立水稻机插栽培核心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扩大实施面积;增加水稻机插栽培补助渠道,把涉农项目与水稻全程机械化紧密联系起来,促进水稻机插技术的应用推广。

3.4 加强社会化服务

构建水稻育插秧技术推广农机服务产业链,建立水稻机插秧应用推广长效机制,加大培育和引导农机大户、专业服务组织进行规模经营。

3.5 加大宣传,扩大影响

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现场会、农技科技入户、技术培训等方式大力宣传机插秧的优势和特点,宣传当地机插秧先进典型事例,形成全社会共识,增强广大农民应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主动性。

4 参考文献

[1] 杨苏岷,薛莉,周钦辉,等.新沂市水稻机插栽培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90-91.

[2] 陈磊.水稻钵体机插栽培技术应用试验报告[J].北方水稻,2012(5):43-44.

第7篇:百合栽培技术要点范文

关键词 粳型杂交稻;滇杂;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成效;云南保山;隆阳区

中图分类号 S511.2+2.0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029-02

保山市隆阳区地处云南省的西部地区,地跨东经98°43′~99°26′,北纬24°46′~25°38′,境内最高海拔3 655.9 m,最低海拔为640 m,气候属西南季风亚热带高原气候类型,常年种植水稻面积在1.4万hm2左右,2011年平均产量为10.365 t/hm2,总产量为14.8万t。该区是典型的立体农业气候,按照不同的气候类型,可分为3个水稻种植区域:一是海拔1 450~1 700 m之间的中海拔温热粳稻稻作区,种植的品种主要以高原常规粳稻为主,搭配粳型杂交稻,常年种植面积在8 000 hm2左右,2011年平均产量为10.935 t/hm2;二是海拔640~1 450 m的热区次热区籼稻稻作区,种植的品种主要是杂交籼稻和常规优质籼稻,常年种植面积在4 000 hm2左右;三是海拔1 700~1 950 m 的山区冷凉稻稻作区,种植的品种主要以山区抗低温冷害的高原常规粳稻为主,常年种植面积在2 666.67 hm2以上。

中海拔的粳稻区自引入“滇杂”以来,高产典型不断出现,这是良田、良种、良法共同作用的结果[1]。“滇杂”单产验收创隆阳区新高,如2005年滇杂32在河图镇小屯村示范种植,在种植户陶自清的田块上,面积达到0.17 hm2,通过省级验收,产量达14.925 t/hm2,创造了隆阳区粳稻水稻单产验收的最高产量。“滇杂”百亩方连年产量超过13.5 t/hm2, 2007年在板桥、河图和金鸡等乡镇,举办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示范样板田面积达到40 hm2,品种为滇杂32,其中,在金鸡乡东方村按照预先设计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方案严格实施6.7 hm2,经云南省农业厅组织专家验收,产量为13.572 t/hm2。

2009年隆阳区承担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任务,2个万亩示范区覆盖了河图镇、金鸡乡、辛街乡的14个村委会,其中金鸡乡东方村百亩核心区采用品种滇杂32、滇杂40, 2009年9月21日经云南省农业厅组织专家验收,组长为戴陆园,副组长为李学进,自测产量13.653 t/hm2,验收产量为14.184 t/hm2。

2006年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引进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通过实施定量基本苗、定量肥料用量、扩行缩株、田平浅插、前肥后移、够苗晒田等精确定量栽培技术[2-3],2007年百亩连片的产量超过13.5 t/hm2,根据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首先对方案进行设计,制定出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全程根据方案实施,最后达到预期目标。现就滇杂在隆阳区的集成高产技术、应用成效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推广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实施地点为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供试水稻品种为滇杂31、滇杂32,系云南农业大学选育的高产优质粳稻品种。该品种伸长节间4~5个,主茎总叶片数14.5片,穗总粒160~170粒,结实率75%~85%,有效穗数390万穗/hm2,千粒重24 g。

1.2 试验方法

1.2.1 适期播种育苗。保山地区常年7月底至8月初气温稳定保持在25 ℃左右,最适合粳稻的抽穗扬花。根据滇杂32号的品种特性,一般将播种期设计为4月上旬,可以保证该品种在7月28日至8月5日抽穗。考虑到秧龄较长,可采取稀播和旱育秧的方式培育叶蘖同伸壮秧。以移栽时秧田的适宜叶面积指数3.5为控制标准,取种子发芽率85%、成苗率70%,计算秧田播种量为450 kg/hm2,秧田与本田比例1∶15[4]。

1.2.2 移栽定植。考虑到茬口因素,移栽期定在5月下旬,秧龄45~50 d,秧苗叶龄6~7叶。按基本苗公式“基本苗数(株/hm2)=目标穗数(穗/hm2)/单株成穗数”计算,大田需栽插种子苗60万株/hm2,才能保证群体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适期够苗,最终成穗390 万穗/hm2。缩小株距,扩大行距,栽插密度30 cm×11 cm,栽插30万丛/hm2,每丛2株种子苗[5]。

1.2.3 肥料运筹。氮肥施用总量按差值法公式“总施氮量=(目标产量需氮量-土壤供氮量)/氮肥当季利用率”进行计算,目标产量需氮量为270(900×15×0.02)kg/hm2、土壤供氮量135(500×15×0.018)kg/hm2、氮肥当季利用率0.45,求得总施氮量为300 kg/hm2。磷、钾肥的施用总量按氮∶磷∶钾=1.00∶0.50∶0.45的比例进行确定,磷总量150 kg/hm2,钾总量135 kg/hm2。

在肥料运筹上,应适当增加穗肥和追肥比重。在施农家肥22.5 t/ hm2的基础上,磷肥按基肥∶穗肥=8∶2的比例分配,氮肥按基蘖肥∶穗肥=5∶5的比例分配,钾肥按基肥∶穗肥=5∶5的比例分配[6]。基蘖氮肥中,基肥占60%,分蘖肥占40%。氮素穗肥分促花肥和保花肥2次施用,分别占穗肥总量的70%和30%。磷素、钾素穗肥作促花肥1次施用(表1)。

1.2.4 水浆管理。移栽后活棵期间,保持3~4 cm水层。移栽后7 d至九叶期浅水灌溉,水层2~3 cm,并视苗情露田1~2次[7]。从九叶期群体茎蘖数达到预定穗数的80%(约315万穗/hm2)时开始,直到幼穗开始分化(10.5叶)结束,进行分次搁田,先轻后重。第1次轻搁田搁至田面不裂缝、不陷脚时复水,复水深度2~3 cm。3~5 d水分自然落干后,进行第2次重搁田。以后视情况再进行多次轻搁田。

从幼穗开始分化至抽穗后25 d,浅水勤灌,以浅水层和湿润为主,尽量减少保持水层时间。抽穗后25 d到成熟,以湿润为主[8]。

1.2.5 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主要抓好稻瘟病、 稻螟虫、稻飞虱的防治,根据病虫预测预报和发生情况,选准最佳时间、选准对口无公害农药、采取最佳方式组织防治。以村为单位组织联防,一般秧田期联防2~3次,大田联防2~3次即可[9]。

2 结果与分析

2.1 增产显著

通过一系列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滇杂在隆阳区创造了一系列高产典型,最高产量达14 925 kg/hm2,百亩方超13 500 kg/hm2,千亩方超12 000 kg/hm2,2002—2012年累计示范推广滇杂系列粳型杂交稻8 666.67 hm2左右,产量在8 250.0~14 860.5 kg/hm2,按增产1 200~1 500 kg/hm2计,共增产1.2万t左右,为隆阳区粮食生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隆阳区粮食连续5年增产,2011年首次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这与隆阳区推广“滇杂”系列粳型杂交稻密不可分。

2.2 促进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推广

隆阳区自2006年来引进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该项技术在隆阳区以全面推广,这也得利于有良种做基础,高产的表现与品种的生产潜力密切相关,良种、良法集成,有利于高产技术的推广运用。

2.3 助推隆阳区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隆阳区通过引进“滇杂”,结合水稻高产创建、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等项目,出现了百亩连片超13 500 kg/hm2,千亩连片超12 000 kg/hm2的高产样板,超额地完成了项目的指标,为隆阳区争取更多的水稻项目提供了技术保障,助推水稻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杂交稻滇杂应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取得了较高的产量,最高产量达14 925 kg/hm2,百亩方超13 500 kg/hm2,千亩方超12 000 kg/hm2,为粮食生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以后的水稻生产中,建议推广以下措施。一是与项目结合,提速“滇杂”推广。隆阳区粳稻区水稻种植历年来采用的品种都是常规粳稻,农户对杂交稻的认识不足,“滇杂”引进隆阳区后由于种子价格高于常规稻,农户一时难接受,隆阳区采用与项目结合,举办样板,样板用种通过项目补助,补助15~25元/kg、农户自筹5元/kg方式进行推广,到2012年共计样板用种量达60 t左右,补助金额达120万元,为推广杂交稻提供了经济保障。二是 进一步提高“滇杂”种子的质量。通过“滇杂”在隆阳区连续几年的推广,“滇杂”在田间表现有1%~2%的杂株,虽没有产量损失,但影响田间感观,农户喜中有憎,需进一步提高“滇杂”的制种质量。三是进一步选育高产、优质的“滇杂”系列品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米的品质也日以要求达到优质化、多样化的目标。“滇杂”在隆阳区的种植,刷新了水稻单产,但推广的速度不随人愿,各种原因是颖壳厚造成出米率低,其大米品质适口性、商品性都低于大面积推广的常规粳稻品种,建议进一步选育高产、优质的“滇杂”系列品种,供各适宜区试验、示范、推广[10-13]。

4 参考文献

[1] 吴京华,罗闰良.中国杂交水稻的国际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稻米,2007(1):11-13.

[2] 钏兴宽,康洪灿,孙文涛,等.滇杂32在云南保山的种植表现及超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07(1):30.

[3] 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155.

[4] 关术平,周世兴,王海英.水稻超稀植高产栽培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4):113-114.

[5] 张栩,薛应征,王书玉,等.河南省沿黄水稻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4(9):15-16.

[6] 王开斌,汪先霞,詹杨.豫南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12):18-19.

[7] 卞同洋,陈益楼,蔡立万.江苏沿海农区直播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0):34-37.

[8] 刘祥臣,卢兆成,丰大清,等.水稻覆膜湿管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探[J].河南农业科学,2010(8):40-42.

[9] 孙建权,胡宁,王书玉,等.水稻旱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种业导刊,2009(10):22,25.

[10] 王婉,王龙.杂交稻Ⅱ优129的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2012(11):38.

[11] 符小雨.水稻Ⅱ优629丰产试验示范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2(11):103-104.

第8篇:百合栽培技术要点范文

[关键词] 玉米丰产 玉米栽培 栽培管理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150-01

一、前言

玉米,如今被称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作物,因为它不仅可以当作一项重要的农作物,营养价值相当地高,同时它还可以当作一种饲料,对于各种养殖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当然在现代工业中,它还扮演着工业原料的作用,可以说是一种多功能的农作物。

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玉米需求量也是在不断地增长。大量的玉米消耗,对于目前种植面积越来越少的农田来说,产量无疑就成为了最让人们关注的话题。玉米的高产,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的。本文就来介绍一下玉米丰产技术。

二、玉米的播种管理

1.选种:玉米的选种,是相当重要的,对于不同的地方,一定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这样才可以让当地的玉米产量得到增长。当地的热量对玉米的产量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上蔡县因为地处亚热带以及暖温带的中间地带,季风性气候非常地明显,雨量虽然比较充沛,但因为年内变化较大,容易形成丰水季节或者是枯水季节,冬春少雨,夏季雨水多。这样的地区,在选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早熟,植珠大,而且抗倒伏能量强,营养高的玉米品种,根据自己当地的气候特点,像中南二号,美国行锋三百三十五号,或者是郑丹九号等等,都具备丰产以及早熟等特点,比较适合用于密植,增加产量。

2.科学播种:玉米在播种时,必须要进行精细播种,让其可以达到苗齐,均匀,苗全以及苗壮的特点。所以在播种之前,一定要创造一个非常适合幼苗生长的环境,比如说播种前要进行整地,将地面给弄平整,土壤达到松碎,没有大的土块,表土要做到上虚下实,这样才可以促进玉米种子的优良发育。

其次就是播种的时间也是相当关键,如果播种过早,温度过低的情况下,容易让玉米种子出现烂种,出苗不够齐的现象。如果播种晚了,那么就达不到玉米生长的条件,会后期籽粒就无法成熟。所以对于地温的把握,相当关键,一定要在土温保持十摄氏度以上的土温,才可以对玉米进行播种。

当然播种时也要考虑到玉米的品种特性,比如说玉米是属于晚熟品种,那么些许适合三月下旬开始播种,如果是中熟的品种,四月中下旬最合适播种。如果是早熟的,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为最佳播种时间。播种时深度要保持三到四厘米左右,如果是粘土,比较适合浅播。像上蔡县这样的黑砂土质,则需要进行深播,深度要达到四到五厘米。

3.施肥原则:施肥对于玉米的增产,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要按照玉米的种植施肥技术方法进行合理的施肥,主要要注意几个要点,那就是对氮肥进行总量的控制,对它分期进行调控。而其他的肥力,则需要根据当地土壤的情况,合理地使用适量的钾肥,对于锌肥以及硼等微量元素,也要进行搭配地施用。其次就是对于玉米种植后,秸杆要及时还田,增加土壤的肥力。土地在施肥时,要严格按照相应品种的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实施。

三、玉米栽培管理

1.田间管理:玉米出苗时的管理,也是很重要的,首先如果出苗后,有出现少苗,或者是出苗不均匀等情况,要及时地进行补种处理。一定要确保玉米种子出苗之后,达到苗齐,均匀,幼苗粗壮的要求。

中耕管理,也需要根据当地的天气以及土壤的情况灵活地安排,比如上蔡县土壤墒情差,干旱明显,就要以保墒为主,进行浅趟处理,避免出现跑墒的情况。当然如果是在土壤水分大的情况下中耕,则需要早趟和深趟,让土壤含水量降低,提高地温。

2.化控管理:玉米如果采用的是高密度的种植,那么就极容易出现倒伏的情况,再加上覆膜的玉米,一般植株都比较高大,倒伏将会非常麻烦。所以利用适当的化控措施,防止玉米出现倒伏,是一种必要的措施。

目前玉米种植时,使用到比较常用的化控措施就是玉米健壮素,这种调节剂不仅可以起到很好防倒伏效果,对玉米增产,也有奇效。当然在使用玉米健壮素时,用药量是非常严格的。量一定要掌握好,稍微把握不准,就可以导致减产的效果。如果喷药早,玉米可以会不长,而如果喷药太晚,就起不到明显的化控作用。我们可将叶指数法以及剥雄穗头法进行综合运用,来确定它的用药期。玉米叶指数在都达到百分之五十到六十时,为最佳喷药期。

3.病害管理:病虫害,是玉米种植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一般来说以大斑病和小斑病为主。这两种病虫的防治,可在使用大概百分之七十的皿基硫菌灵六百到八百倍液,或者是百分之五十多菌灵五百倍液,或者是百分之五十的代森铵八百倍液。

基本来说,每隔七到十天的时候,需要对幼苗喷药一次,连喷二到三次,对于这两种病虫害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其次就是黑穗病,是是阻碍玉米丰产的一种主要病虫害,对于这种病害,可按一比五百的比率,选择五零九六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种子一起搅拌。

其次就是纹枯病,在玉米的大喇叭口期是最适宜的防治期,如果是发病初期,朗文康四百五十克每顷进行喷洒。对果穗以下的植珠部分进行喷洒。一般要连喷二到三次,间隔时间为一周左右。

再次就是锈病的防治,在这里可在发病初期,就使用百分之二十的粉秀宁可湿性粉剂,融入一千五百倍液进行喷雾。如果出现严重的情况,再过半个月需要再重新地喷一次。

如果是地老虎病虫害,则需要用大概百分之九十的敌百虫,当然也可用辛硫磷加水之后进行稀释,拌入鲜玉米叶中,在傍晚时,放置在玉米苗的附近,对病虫进行诱杀。

四、结论

上述论证中可知,玉米的丰产,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推动,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所以在进行玉米丰产种植的时候,关于种子的选择,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环境选择适当的种子,在整地,播种,田间整理以及病虫防治方面,都要积极地跟进,及时处理,才可保证玉米达到丰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兴华.贵州册享县冬春反季节菜用糯玉米丰产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 2012年第17期

[2] 姜洪涛 李克祥.浅谈玉米宽窄行密植机械栽培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第11期

第9篇:百合栽培技术要点范文

关键词:马铃薯;大葱;复种;栽培技术

马铃薯和大葱是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重要蔬菜,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逐步认识到马铃薯和大葱的食疗保健作用。以前由于品种和种植习惯,马铃薯生育期长,茬口排不开,马铃薯下茬就是大白菜,造成效益低下。通过引进新的马铃薯品种早大白,采用温室催芽技术,结合田间地膜覆盖栽培模式,极大地发挥了早大白的早熟性,既增加了效益,又为下茬栽培大葱提供了足够的生长时间,做到一年两茬,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一种新的栽培模式[1]。

笔者进行了马铃薯[2]和大葱[3]的复种试验,马铃薯选早熟品种早大白,大葱选章丘大葱,试验地安排在望水台街道肖家河村肖乃安户菜地,上茬种植马铃薯,下茬种植大葱。通过这一栽培措施,获得了较高的效益,马铃薯纯收入37 710元/hm2,大葱纯收入51 135元/hm2,总纯收入达88 845元/hm2,马铃薯复种大葱技术要求不高,适宜该地区高效农业发展[4]。现将其复种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马铃薯栽培技术

1.1整地施肥作垄

整地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结合整地施腐熟鸡粪60t/hm2、含硫酸钾的三元复合肥750kg/hm2,撒施后及时旋耕耙细起垄镇压,垄距50cm。

1.2催芽与切快

1.2.1催芽。用种量为2 100kg/hm2左右。在3月初,把挑选的种薯放在12~18℃散射光的温室进行暖种催芽,要上下翻动,使种薯均匀受光。当芽变成深绿色和紫色并见白色根点冒出时即成壮芽。

1.2.2切种。在播种前2~3d进行,纵切成三角形,把顶芽一分为二,种块一般30g左右。如切到有病害的种薯,要将病薯淘汰,同时切刀用75%酒精消毒,将切完的薯块用混有多菌灵的草木灰拌种。

1.3播种

3月28日进行播种。顺垄开沟,沟深10cm,按株距25cm把薯块摆入沟内,芽冲上,同时沟内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45kg/hm2,合垄,盖110cm宽的地膜75kg/hm2,保苗79 500株/hm2。

1.4田间管理

幼苗出土后,及时破膜引苗,防止灼烧幼苗生长点。同时要把破膜引苗口用土盖严,每穴只保留1个主茎,多余的茎除掉,以利结大薯。发棵期应控水蹲苗。结薯期不宜高温,适宜温度为16~18℃,通过破膜、覆土、浇水降温。初花期、盛花期和终花期浇3次小水,开花结束时可适当控水。

1.5适期收获

6月10日开始陆续采收,到6月25日结束,开始下茬大葱的栽培。

2大葱栽培技术

2.1育苗

2.1.1整地。做长50m、宽1.6m的两平畦,施过筛腐熟优质有机肥4kg/m2、磷酸二铵20g/m2。

2.1.2播种。采用春育苗,3月26日播种,播量3g/m2。平畦内先浇透底水,然后均匀撒种,水渗下后使用过筛土,覆土厚1cm左右。

2.1.3播后管理。齐苗后及时浇水,及时清除杂草。以后浇水保持见干见湿,适当中耕蹲苗,防止定植前徒长,5月上旬间苗1次,苗距5cm左右。6月初葱苗长有6~7片叶时,应控制浇水,锻炼幼苗准备定植。

2.2定植

2.2.1定植前准备。马铃薯收获后及时整地施基肥,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5t/hm2,深耕耙细,然后起垄,垄距70cm。大葱栽植在沟内,定植前3d,育苗畦浇水,以利起苗。起苗时用锹挖出,抖净泥土,按大、中、小进行分级,剔除病、弱、伤苗。

2.2.2定植。7月8日定植,株距7cm,保苗19.5万株/hm2左右。栽前顺沟浇透水,水渗后插葱,深度以不埋心叶为宜。

2.2.3定植后管理。①追肥。生育期共追肥3次,第1次在8月4日,随浇水追施尿素225kg/hm2,第2次在处暑时追速效复合肥600kg/hm2,第3次在白露时追速效氮肥。②培土。前期浅培,后期高培,以不埋心叶少伤边叶为原则,第1次追肥后用小锄浅围,浇水后勾松,第2次追肥后培土6~7cm,第3次追肥前培土7~10cm,第4次在秋分时节培土10~13cm。③浇水。每次追肥后均应进行浇水,秋分后葱白迅速生长,可每隔4~5d浇1次水,并浇匀灌透。④病虫害防治。美洲斑潜蝇用1.8%虫螨克乳油1 000倍液喷雾;葱蝇用90%敌百虫500倍液灌根;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紫斑病可用65%代森锌600倍液喷雾。

2.3收获

10月27日,大葱外叶生长基本停止,开始收获。收获过早

,葱白产量低,品质次;收获过晚,葱白易失水而松软,贮藏期间易腐烂。

3参考文献

[1] 孙文春,冯静,田梅.早熟马铃薯复种大葱栽培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09(3):88.

[2] 黄欠如,叶川.丘陵红壤旱地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0,12(3):22-26.

[3] 王晓辉.旱坡地大葱栽培技术要点[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3(3):38.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