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县域发展规划范文

县域发展规划精选(九篇)

县域发展规划

第1篇:县域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地理位置;社会经济

安岳县位于四川省,是我国柠檬的重要产地。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柠檬的消费量的上升。安岳在此基础上抓住时机,对区域经济进行整体规划,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们进行区域规划有着良好的示范效果,当地政府结合实际情况,从政策、政府机构设置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因此本文将选用安岳县的例子,对区域规划进行分析。将结合产业经济学中有关产业布局以及产业管理的有关方法进行探讨,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案例介绍

安岳县是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是“安岳柠檬之乡”,现正全力打造“中国柠檬之都”,力争将安岳建设成全国柠檬的种植、加工、销售、科研、文化“五大中心”。现已建成柠檬基地乡镇29个,柠檬栽培面积26万亩,1800万株,其中出口备案面积1万余亩。2008年鲜果产量10万吨,果农鲜果收入5.6亿元,总产值10亿元,其产量、规模、市场占有率占全国80%以上。现已成立安岳绿峰柠檬专业合作社、安岳普州柠檬专业合作社等柠檬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6个,柠檬加工企业17个,年加工能力5万吨,生产开发柠檬油、柠檬果胶、柠檬发酵果酒、柠檬发酵果醋、柠檬茶、柠檬饮料等系列产品十多个。

二、案例分析

产业布局是产业规划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笔者将重点分析产安岳县的柠檬产业布局,以此来梳理出产业规划尤其是县域产业规划中我们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第一,地理位置因素。“柠檬”产业可以说作为安岳的支柱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而地理位置因素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他能够加速过减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地理位置因素不仅关系到自然,而且还关系到交通信息和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安岳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国道319、省道206以及建设中的内-安-遂高速公路和规划建设的成-安-渝高速公路、绵-遂-内-宜铁路等交通要道穿境而过,是成都至重庆、南充至泸洲、遂宁至内江、资阳的捷径交点。交通便利,这句为安岳的产业布局提供了相对较好的交通条件。对对安岳来说,有利于发展和布局其柠檬产业。柠檬可以快速运出,对外交流方便。

第二,自然因素。柠檬性喜温暖,耐阴,不耐寒,因此,适宜在冬暖夏凉的亚热带地区栽培,冬季温暖,年温差小的地区,适宜于年平均温17℃-19℃,大于或等于10℃,年有效积温5200℃-6500℃,1月平均温6℃-8℃,极端低温大于-3℃,年降雨量1200毫米-1500毫米,年日照时数大于1200小时的地区均可栽培。在年平均温小于17℃的地区,有短时-5℃低温和周期性冻害的地区,不宜做露地经济栽培。对土壤、地势要求不严,平地、丘陵坡地都适宜栽培,但以土层深厚、疏松、含有机质丰富、保湿保肥力强、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pH值在5.5-6.5的微酸性土壤为最好。而安岳在四川盆地中部,地跨沱、涪两江分水岭,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种植业发展,尤其是柠檬的种植。四川东部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第三,社会经济因素。1996年国家计委、农业部批准安岳建立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以来,县上成立了柠檬生产开发办公室、柠檬研究所,技术服务体系延伸到乡、镇和村、社,安岳柠檬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全县有柠檬基地乡、镇18个,定植柠檬800万株,10万亩,2000年产鲜果3万吨,占全国柠檬总产量的70%以上。2010年可达20万亩,25万吨以上的设计规模,柠檬产业将逐步成为安岳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是安岳地方经济一颗璀璨的明珠。 转贴于

而安岳自身在机构设置上,则以专业化体现差异化。在安岳设立了相应的柠檬产业局,在全国来说应该是绝无仅有的。进门产业局制定柠檬产业的发展,并进行相应的协调。以专业化的视角来打造安岳柠檬,负责相应的生产技术、柠檬科研、以及协调企业对柠檬的研发工作。因此在政府机构中设立相应的专业部门负责有关柠檬的一系列工作对安岳的产业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柠檬产业局在安岳柠檬产业发展战略中扮演的角色应当说类似于官方“智库”但更加灵活,拥有更多的权限但也相应的承担了安岳柠檬发展更多的责任。柠檬产业局在职责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拟定柠檬产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二是柠檬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宣传、培训、指导及信息、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三是抓好柠檬品牌建设、文化建设。这样将整个产业布局以及产业政策的制定以及其他一切有关柠檬产业规划以及实施的权利“下放”;但有相对“集中”到一个权力部门手中,有利于产业政策的集中于产业发展,为产业链中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创建了良好的平台。

三、结论

突出“本土”特色,加强文化输出文化上,以个性化体现差异化。文化,也是一个经济体的一个软实力的象征。而安岳县在利用自身有力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基础之上对柠檬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在组织结构内部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创新对柠檬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区域产业规划中我们的政府或者管理者的角色与位置的选择影响到了区域的进一步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安岳政府网[DB/OL].

第2篇:县域发展规划范文

2000年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行给西部多省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青海省属于其中之一。两会期间,“一带一路”成为热词。青海省门源县历称是青海省的北大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这一重大发展战略和“互联互通、旅游先通”的总体思路,国家旅游局在2015年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了“515”战略。随着全国旅游发展形势的变化发展,门源的旅游必将迎来打造地区特色旅游的关键时期、地区产业机构升级的黄金时期。

半农半牧区又称农牧交错区。指农区和牧区的交错或过渡地区。世界各地均有。如苏联的波罗的海沿岸、白俄罗斯、俄罗斯联邦及哈萨克斯坦的干草原地带。我国东北和华北的西部地区以及西北的东部地区,属半农半牧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东麓、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祁连山、青藏高原东缘两侧。该地区西北部从农牧交错区逐渐向纯牧区过渡,东南部向农业区过渡。半农半牧区由于历史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农牧业在土地利用等方面长期存在尖锐矛盾,主要表现在垦荒过度而导致沙化,天然草地面积缩小,阻碍农牧业的协调发展。正确地选定该地区生产发展方向,合理安排农牧业用地,科学发展当地旅游业,能够使居民增收,避免过度发展第一产业而造成的人地矛盾激化。

1文献回顾

对于县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吴敬琏(2004)认为,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三农”问题的关键;贺耀敏(2004)提出走集群式经济的发展思路;陈文科(2006)提出县域经济居于国家经济的基础性地位;郑新立(2014)在“第四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通过县城、小城镇、农村社区三个层面发展,吸引劳动力就地向二、三产业转移城市化的生活,有助于解决各种城市病。

所谓的农牧业旅游,将农牧业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这是对农牧业的深度开发,对旅游业的细化,是农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的产物。这种类型的旅游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挖掘农牧业的经济效益(熊金银,2014)。

少数民族旅游业是以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风情,通过旅游设施,向游客提供游览、餐饮、住宿等服务的旅游行业(穆艳,2015)。

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诸多探讨,但还缺少对特定区域――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旅游业的专门研究。本文试图以“十三五”规划为视角,针对我国西部半农半牧区特征,结合门源县的实际情况,论述门源旅游产业的发展道路。

2门源旅游资源丰富

门源县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海东北部。境内有AAAA级景区百里油菜花海,每年七、八月满川油菜花耀眼如金,铺满在平坦的百里长川,涌向天际,十分美丽。东部绵延百里的仙米省级森林公园,崇山峻岭,起伏跌宕。更有令人神往的高山神湖――寺沟东海和头道峡天然大溶洞。自然景观引人入胜。境内还有多处古遗址和七十余座清真寺,多种民俗文化等,人文景观非富多彩。其主要吸引力总结如下:

一是少数民族聚居区,饮食、习俗等有民族风情。这对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比较新鲜。

海北大门上的门源回族自治县是古老的黄河文明早期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自古以来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在此融合,丝绸之路、甘青通衢在此交汇,众多民族和民族文化在此交融。门源为古羌地,秦汉以来,月氏、匈奴、吐谷浑、吐蕃、党项等众多民族先后游牧生息。至2008年年底,共有回、汉、藏、蒙古、土、撒拉等22个民族的153179人,少数民族93256人,占总人口的60.9%,其中回族67810人,占总人口的44.27%。

二是气候独特,既有农耕文化又有放牧活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以农耕为主或者放牧为主,二者同时存在的地方生产生活方式独特。

三是视野宽阔,远离喧嚣,贴近大自然。据2008年统计,门源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2.9 %,现代化程度低。前来门源的游客中,有一部分来自东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城市。这类游客长期处于拥挤、快节奏的生活中,来此旅游的目的就是放松身心,观赏西部无污染的宽广天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

3发展半农半牧地区旅游业,符合“十三五”规划的要求

一是“十三五”规划提出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旅游业属于服务业。体验自然风光和农牧业旅游在半农半牧地区的旅游业中占了很大比重。发展半农半牧地区旅游业能够利用第一产业的资源,直接拉动服务业发展。

二是“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发展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县域经济作为一级行政性区域经济体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县域经济的主要产业是农业,而农业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因而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中也居基础性地位(陈文科,1987)。农业本身增收空间小,发展县域农牧业旅游,农业―非农产业两手抓,能够直接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是“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科学发展。西部半农半牧地区的旅游以文化旅游和农牧业旅游为主,发展这种类型的旅游业既巩固了第一产业的发展,又避免了发展工业的污染问题,如果开发得当,并形成不可取代的、独有的景观和体验,能够很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地方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是“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我国西部的半农半牧地区的县域主要产业是第一产业,且基本处于我国经济欠发达省份,所以发展半农半牧地区的旅游业,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发展。西部半农半牧地区的旅游资源属于西部资源的一部分,将这些特有的资源整合开发,既能为当地人带来经济效益,又能为外地前来游玩的旅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正是“西部大开发”这一战略的目标。

五是“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半农半牧地区特有的文化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到半农半牧地区旅游,能够增进国人对不同地区的了解,能够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增进民族团结;能够让当地居民增收,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宣传特有的文化。

4门源旅游业发展建议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与此相应,旅游消费也是一种综合性的消费。因此,旅游业发展不能只盯住“游”一个要素的发展,必须在提供旅游核心产品即景区和线路的基础上,尽可能扩大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游客人均消费水平,着力延长产业链条,确保旅游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市旅游业各要素的发展现状,近期要充分调动旗县区各部门和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全面推进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购物各个要素和环节的发展。具体到门源县,发展情况如下图。

截至2012年年末,县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有国内旅行社1家,星级饭店3家(其中三星级2家,二星级1家),床位474张,其他宾馆、招待所35家,床位1381张。农家乐、牧家乐30余家。

4.1增加有吸引力的项目,并联合周边乡县,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只“油菜花”这一个景点的吸引力是不够的。油菜花季节性强,当处于旅游淡季时,收入大幅度减少,但各种设施维护费用高;观赏油菜花的游客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周边城市或者省份,往往采取自驾游的形式前往,停留时间短。游客量和游客停留时间在拉动餐饮、住宿方面的力度还不够。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再推出几个品位高的观赏点或者度假地,借助“油菜花”的影响力,拉动其他景点发展,多个景点共同推动门源县旅游业发展。

4.2继续发挥事件营销的宣传效果

门源县的旅游宣传多次运用了“事件营销”。曾成功举办数十届的油菜花文化旅游节,举办“金门源”风光摄影大赛,举办仙米国家森林公园杜鹃花海“爱之旅”婚纱摄影活动等多个优质活动,很好地宣传了门源风光。

近些年房车出游、户外越野等类似贴近自然的旅游方式大受欢迎,尤其受城市白领的追捧,已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门源的自然条件适合此类旅游。所以笔者建议,可以和一些公司、学校等单位洽谈,比如一些高校的MBA班级、自主招生考试的夏令营活动,都可以将门源作为户外拓展、年度旅游、夏令营的基地,推广出去,并努力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争取办得像油菜花节那样,一年一度,持续营销。

4.3更新宣传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

利用现有的旅游方面的网络平台,比如微信公众号、旅游网站、新浪微博等,推送门源旅游资讯,并与其保持长久合作。景区内可设立微信在线服务,实时与游客保持互动,游客有什么问询、求助、投诉都可以直接在线反馈。比如游客对农家乐的服务有意见、对景区设施有建议,都可通过网络平台直接提交。

第3篇:县域发展规划范文

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适应国家发展环境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编制“十二五”规划。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委提出的四抓三支撑”总体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围绕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抓住特色农业、工业发展、旅游开发、科教兴县、改善民生五个重点,实现项目带动、交通建设、城镇发展三大突破,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准确把握全县发展的整体特征、阶段特点、开发潜力、比较优势、发展条件、环境支撑和制约因素,客观分析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从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来分析,从发展的基本趋势来判断,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把握,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积极适应发展变化的形势,客观分析,深入研究,科学把握,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不断完善发展思路。正确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中央与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改革发展与稳定等重大关系,使发展中各个方面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增强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体制机制,着重解决关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明确“十二五”时期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思路、主要任务、战略重点和保障措施,使规划成为指导全县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和分工

部门规划按照市直部门安排由县直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总体规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编制分工如下。十二五”规划体系由总体规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部门规划组成。按照体系组成。

一)开展重大问题研究。认真总结和评估全县规划实施工作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趋势。以及今后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按照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充分吸收和利用规划实施以来县内外的成功经验。针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以解决矛盾、完善思路、提出举措为出发点,认真深入研究关系全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的一些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重点对“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形势、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区域发展、人民生活、改革开放、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灾后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全县“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和重大问题研究,由县发改委商县直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二)编制总体规划纲要。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规划的依据。要按照“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发挥比较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区域优势为突破口。突出总体规划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超前性、实效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为主线。以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人民生活为抓手。确立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任务、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由县发改委牵头组织协调,抽调专职人员,聘请有资质的专家,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与,听取人大、政协等各方面的建议意见后编制。

三)编制专项规划。着力加强编制各个专项规划,紧紧围绕基础设施、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区域发展、能源利用、公共服务、市场体系、生态环境、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园区建设等重点。谋求长远。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要立足实际。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专项规划是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产业、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明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定位、开发方向、发展重点、战略措施等。县级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编制,由县发改委根据县政府统一部署,商县直有关部门提出编制方案,报县政府批准后组织编制。

以总体规划为方向。立足现实。关注民生。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专项规划的编制必须以部门规划为基础。充分做好上下衔接。着眼长远。提出符合发展规划的具有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

四)编制部门规划。各部门经过与市直部门的充分衔接。开展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总体规划纲要,部门发展规划由各分管领导牵头。结合全县发展现状。独立完成部门规划的编制。部门发展规划要体现可操作性强、发展方向明确、预期目标清晰的特点。提出部门“十二五”发展规划项目。部门发展规划形成后,要报发改委备案,同时报送专项发展规划编制的牵头单位,做为专项发展规划编制的基础依据。

五)推进规划体制改革。改革规划管理体制。规范规划编制程序。使规划编制工作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工作由县发改委提出意见,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创新规划编制方式。加强各类规划衔接。负责组织推进。

三、编制工作进度安排

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分为四个阶段:根据市上对“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的进度要求。

第一阶段(前期研究阶段)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做好规划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估和总结工作。加强与国家、省上、市上规划思路、重大课题的衔接。扎实做好各项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工作。下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意见》安排部署规划基本思路及重大课题前期研究工作。科学确定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范围和领域。

第二阶段(基本思路研究阶段)制定全县“十二五”规划总体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报县委、县政府审定。依据县委、县政府审定批准的全县“十二五”规划总体方案,研究确定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思路以及各个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基本思路。征求各部门、各单位、各阶层、各系统意见和建议。充分听取和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加强与国家、省上、市上各项规划的衔接工作,开展重点领域重大建设项目筛选确定工作。

第三阶段(纲要草案起草阶段)起草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基本框架。就宏观管理目标、重点领域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和对策措施等开展专题调研、咨询论证。报县政府审查。根据陇南市“十二五”总体规划基本思路和县委、县政府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意见。完成各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根据我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编制的基本思路。形成“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草案。

第四阶段(纲要起草完善阶段)广泛征求和吸纳社会各界对纲要草案的意见和建议。编制完成全县“十二五”规划纲要。提交县人大审议。就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草案。进一步修改完善。经县政府审查通过后报县委审定。

四、工作要求

全面总结经验。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同时。加强和改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各部门要对本部门的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找准存在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认真总结规划的编制工作经验。力争及早将全县各领域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和省上的规划中。

一)围绕战略目标。突出规划重点。要统揽全局。求真务实。超前思维,统筹兼顾。深入思考。科学谋划,周密部署,认真分析“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对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和措施;对一般的竞争性领域,制定政策导向,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形成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科学界定规划编制范围,重点突出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各领域规划编制必须做深做实,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成为政府审核项目、安排投资的依据,为企业决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提供参考。

二)立足项目建设。加强研究论证。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需要国家、省上审批、平衡和协调。和一些由政府协调建设、不直接参与投资的支柱产业大型项目,实现规划目标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支撑。要研究确定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并由政府配置资源的工业、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领域建设项目。及早开展项目前期研究及论证工作,为全面完成市级重点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保障。

三)强化调查研究。科学编制规划。加强调查研究。改进规划评估论证方法。使政府决策能更深更好地反映民情。规划编制过程中,增强规划编制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评估制度等。

四)坚持统筹安排。加强衔接协调。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是保障规划科学性、有效性、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必要前提。各部门、各系统要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的要求。切实加强宏观调控重要指标、支柱产业、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以及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布局和主要对策措施等方面的衔接协调。防止规划部门化,加强部门之间、系统上下、行业内部的分工合作。确保全县“十二五”规划体系内总体规划纲要与重点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衔接。避免规划冲突,增强规划的全局性、指导性、一致性和协调性,形成规划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要科学准确地测算全县“十二五”预期指标,做好“十二五”以后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和战略设想。加强本县规划和省、市及国家各类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和省上要求,使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获得国家及省、市上的大力支持,突出全县“十二五”规划体系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超前性和实效性。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成员单位由县政府有关部门组成。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第4篇:县域发展规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体现统筹兼顾的要求,更新规划理念,提高规划编制过程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促进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基本原则

1. 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原则。“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要在充分认识和把握我县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坚持全面发展,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县内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相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人与自然相和谐。

2. 坚持综合协调、相互衔接的原则。一是要对“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进行科学继承,体现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是做好我县“十二五”规划体系内各规划的衔接,全县总体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乡镇级规划要相互协调衔接,保证规划思路的统一和规划的可行性;三是做好与市级各类规划的协调衔接。

3. 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在规划理念上,要突破传统的规划定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在规划目标上,要兼顾需要和可能,既要适度超前、鼓舞人心、凝聚力量,争取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面的合理要求,又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通过努力可以实现;在规划内容上,要科学务实,重点突出,避免脱离实际、大而化之、面面俱到,将专项规划和乡镇级规划做深做实,将重大发展项目的安排实施列入规划,使规划真正成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指引;在规划方法上,兼顾预期性和约束性,既要适当选择一些引导市场的预期性指标,又要突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尽可能研究设置一些相关的约束性指标。在进一步突出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和政策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化总体规划的指导和约束功能,避免随意性。

4.科学、民主决策原则。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增强规划的公开性和广泛性,提高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二、主要任务

研究提出我县“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对策措施,着重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一)开展规划调研及学习培训。重点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发改委有关“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指示精神,探讨规划编制工作的创新,研究全县“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主线、发展目标、建设重点等。主要通过学习文件、外地考察、组织培训、专题研讨等形式开展工作。

(二)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吸收20xx年以来省、市、县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乡区域、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重大问题目录由县发改局会同县有关部门确定。

(三)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规划的依据。县“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县政府提出、县人大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县发改局牵头,县有关部门参与。

(四)编制重点专项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点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重点专项规划由县发改局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县相关部门牵头负责起草,报县政府审定。

(五)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经济区的细化和 落实。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把经济中心、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是编制乡镇规划、县城规划和其它规划的重要依据。

(六)编制各乡镇 “十二五”规划纲要。各乡镇“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各乡镇提出,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各乡镇“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要符合县“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并与县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各乡镇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支柱产业、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布局、重要的资源开发项目以及其它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规划内容,要与县发改局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衔接。各乡镇规划纲要经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后,送县发改局备案。

三、规划编制的期限、体系和编制工作分工

(一)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xx年,规划期为20xx—2015年,同时展望到2020年。

(二)规划体系:包括××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区域发展规划、重点专项规划、乡镇级规划等。

(三)工作分工:编制“十二五”规划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和作用,形成合力。分工原则:综合部门承担综合领域的任务,专业部门承担专业领域的任务。

1、课题研究安排:规划前期研究安排28个课题,由县有关部门研究。(具体课题的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见附表1)

2、规划编制安排:《“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县发改局编制,其余30个专项规划由各职能部门自主编制,业务要求强的规划,需要委托编制的规划,需经县规划领导小组会同意后,方可委托编制。(具体编制任务分工见附表2)

四、进度安排

根据市政府的部署和我县的实际,将我县的规划编制工作分为3个阶段(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和时间进度安排,适度超前部署规划编制各项工作):

第一阶段(20xx年4月底以前)。成立领导小组,确定前期研究课题,起草形成规划思路,研究提出重点专项规划的工作方案。

1、抽调专人成立“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编写班子和专家咨询小组。编写班子和专家咨询小组在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开展工作。

2、确定“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落实研究课题承担单位(详见附表1),于4月15日底提交研究报告(初稿)并通过专家咨询小组的审查。

3、收集资料、开展对“十一五”运行情况和“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研究。组织开展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和乡镇级规划基本思路的研究和编制。

4、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成员单位参与,在汇总分析前期专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我县 “十二五”发展基本思路。经过广泛听取意见以及专家小组咨询,并与省、市规划基本思路衔接后,4月底前报县人民政府。同时,以基本思路为指导,提出编制重点专项规划工作方案。

5、完成与市重大项目衔接工作,保证我县的重大建设项目纳入市“十二五”规划的盘子。

6、编制宣传(利用会议、培训、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此期间组织人员参加省、市的相关培训。

第二阶段(20xx年5月—11月)。全面开展××县“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乡镇级规划编制。

1、各研究课题承担单位根据专家咨询小组对研究报告(初稿)的审查意见,对课题进行补充、完善,于20xx年5月底前结题。县发改局将课题研究成果汇编成册,并印发给县委、县政府领导及各课题研究承担单位。

2、于20xx年8月底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3、通过广泛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意见,组织专家咨询、论证,反复修改完善。

4、20xx年11月底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送审稿)》。

5、有关部门在20xx年11月底前相应完成专项规划初稿。

第三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3月)。完成送审工作,经县政府同意后报县委、县人大审定、审议,公布实施。

1、《“十二五”规划纲要(送审稿)》报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委常委会审定。

2、《“十二五”规划纲要(送审稿)》提交县人代会审议通过,由县政府正式公布实施。

3、各专项规划按县人代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总体规划要求修订,由县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论证,按规划管理权限报批、印发实施,县发改局负责将××县“十二五”规划成果汇编成册。

4、3月底做好规划编制总结工作。

五、编制要求

(一)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总结工作。各乡镇和部门要对本地、本部门“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实施情况进行预测,总结成功经验,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同时,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验,改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突出规划重点。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把规划重点放在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这些领域必须编制规划,且要做深做实,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切实成为政府审核项目、安排投资的依据,为企业决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提供参考。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措施。对一般性竞争领域,政府规划的内容主要是规范秩序,制定政策导向,以促进公正、公平和公开的竞争环境的形成和完善。

(三)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重点项目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规划的重要支撑。在以政府为主体的规划中,重点项目主要是指应由政府配置资源的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教育、科技、文化等建设项目,也包括一些应由政府协调建设、不直接参与投资的支柱产业大型项目。要尽早启动新建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项目,明确“十二五”期间需要建设的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并做好前期工作,为做深做实专项规划打好基础。

(四)加强规划间的相互衔接。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是保障规划科学性、有效性的必要环节。衔接协调的内容包括:宏观调控重要指标、支柱产业、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以及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布局和主要对策措施等。要做好县“十二五”规划体系内总体规划纲要与重点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各乡镇规划纲要衔接,避免冲突,保证规划思路的统一和规划的可行性;尽量使本县规划和市、省、国家各类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和省市的要求,使我县发展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获得国家及省市的大力支持;增强规划的全局性,加强部门间分工合作,防止规划部门化,要形成规划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衔接,把各项发展思路和措施落到实处。

(五)增强规划编制民主性和科学性。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集思广益,增强规划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政府决策能更好地反映民情,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评估制度等。要改进规划评估论证方法,除本部门、本系统专家参与评估论证外,还要注重吸收相关部门专家参加评估论证。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编制我县“十二五”规划是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的一项大型系统工程,时间长,任务重,涉及面广。为保证“十二五”规划的协调性、衔接性、可操作性和规划编制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县政府成立××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县直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发改局局长担任),具体负责协调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组建专家咨询小组。组建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全县“十二五”规划咨询小组,负责对“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草案以及有关重点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进行咨询论证。

(三)强化人员保障。要充实规划队伍,抽调知识结构好、业务能力强的部门骨干,组建得力的规划编写队伍,具体负责各部门的规划编制工作。

(四)落实规划经费。编制××县“十二五”规划纲要、区域发展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所需的前期工作经费、论证经费和其他工作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安排;各乡镇及部门编制规划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解决。

八、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有关部门要相应成立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领导负责“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指定熟悉本单位业务,具有较强文字综合能力的同志具体负责规划的编撰工作,并在办公条件、时间安排、经费来源等方面给予支持。

第5篇:县域发展规划范文

随着长株潭部级“两型”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启动,省委、省政府又提出“永州要率先成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由此,我认为永州应抢抓机遇,因势利导,从经济战略上谋划,确立“以宁道两县为主,建设永州南区域经济中心”的思路,推动全市经济战略转型和加速发展。

打造永州南区域经济中心十分必要

改革开放以来,永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区域竞争中,与周边地区比,永州的发展速度和质量还有差距。尤其是经济总量、经济质量和发展速度比九十年代初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我省郴州、广东韶关、清远和江西赣州低得多。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全市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区域经济中心是主要原因。现代经济说到底是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以城市为中心,以交通要道为依托,由点到线及面,逐步形成网络,从不发达走向发达。城市具有市场竞争的人才资源和产业基础。永州是一个近600万人口的大市,长期以来,因受自然、地理、交通等客观条件制约,永州“南六北五”界限和差别十分明显,尤其是南六县经济被“边缘化”的趋势日益突出;加上受潜意识的“均衡发展、平衡用力”等观念影响,全市迄今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中心”。作为永州中心城市的冷水滩、零陵两区在全市的经济地位亦不突出,对“南六县”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限。除了零冷两区作为中心城市发展之外,实际上在南六县的宁远和道县还有一个稀缺的城市资源等待开发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当前永州尚属欠发达地区,如果顺应各县区分散发展、自由发展、被动发展,将会继续沿袭“1+1

打造永州南区域经济中心刻不容缓

机遇稍纵即逝。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一轮竞争中,永州如何抢抓机遇,找准发展路径,实现崛起赶超,制订富有前瞻性、科学性、全局性和稳定性的全市战略发展规划是当务之急。当前,全市在区域发展指导上,功能划分、目标定位、产业布局、政策扶持等方面还值得研究,各县区如果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竞相拼“门槛”低、拼资源消耗,重走地区发展老路,势必给可持续发展留下严重隐患。目前,县区就产业抓产业、就城市抓城市的倾向突出,普遍存在产业和城市建设布局分散,规划起点低、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经济结构雷同,优势不能整合,资源浪费严重,经济缺乏特色,产品没有品牌,规模效益缺乏。这在全市区域面积占56.84%、人口占50.5%、经济总量只占39.8%的南六县尤为突出。城市的发展需要产业做支撑,产业的发展需要城市做平台,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靠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城市建设的过程,更是培育区域经济中心的过程。因此,在南六县确立一个区域经济中心,带动、辐射、影响周边区域经济发展,逐步构建一个“商品和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待遇无差别、制度无限制,重点突出、分工明晰、特色鲜明”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带,打造永州南部区域经济增长极,显得尤为重要、迫在眉睫。

打造永州南区域经济中心完全可行

一是南六县发展水平相当,经济结构相似,文化民俗相近,经济社会联合具有先天的亲和性;二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省委、省政府实施“湘南大开发”战略,南六县均被列入比照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范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进一步推进和强化,地区产业加速内移等诸多因素对推动南六县经济联合十分有利;三是市委、市政府对建设蓝宁道加工贸易区,推动南北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深化,建设南六县区域经济中心应该进入市决策层的视野。南六县区域经济中心应当放在哪里?我认为,宁远、道县联手共建应为上策。因为,目前两县的各项经济基础在南六县中位居前茅且实力相当,又各有长短,若单独扮演这个角色,均有缺陷和不足,但由于两县互补性很强,完全可以采取“宁远-道县”的捆绑模式,整合两县优势,聚分力为合力,共同作为区域中心来建设。

从宁道两县在南六县的发展基础看:经济总量方面,两县GDP占南六县经济总量的一半。区位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两县位于湘桂粤交界之地,一足踏三省,正处南六县的中心支点位置;207国道、S323省道、永连公路、宁嘉公路等高等级公路和在建的永贺高速、二广高速、厦蓉高速、洛湛铁路,交织成四通八达的区域交通网,北上长沙,南下广州,西出南宁,均可半天抵达,距桂林国际机场、永州机场均为两小时车程,便捷通达的交通在全省也不多;就电网而言,各有1座22万伏变电站,加上50万伏变电站落户宁远,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承载能力将明显增加。人口资源方面,两县总人口近150万人,占南六县的51%,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常年在外务工人员稳定在35万人以上,涌现出一大批回乡创业的打工能人。旅游文化资源方面,宁道两县是永州南的生态文化旅游核心区,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已成为南六县人气最旺的区域。经济流向方面,宁道两县地处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工业来势比较强劲。从城市建设水平看,两县不仅在空间上相互交界,县域中心直线距离不到30公里,同处南六县东西连接线上,而且两县县城建设一直在南六县相对领先,县城都有一定规模,县城发展可供开发的土地面积相当宽,具备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群,影响和辐射四方的条件和潜力,完全可以在全省率先打造成较有影响力的现代县城区域经济中心。

打造永州南区域经济中心初步构想

打造永州南区域经济中心的总体思路是:以宁道两县为永州南区域经济建设的核心区,通过市场引导、规划干预、政策推动、辐射带动等措施,逐步实现永州南六县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服务市场到经济政策及管理相对统一的区域经济中心,实现永州南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积极谋划。南六县作为相互独立的六个行政区域,要建设中心区、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立,存在区域规划难落实,城乡发展难统筹,资源要素难整合等诸多体制,面临制度创新的巨大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战略高度谋划南六县区域经济崛起,实现后发赶超。在战略思想上,要将“打造永州南区域经济中心”提高到扩大对外开放,加速融入“泛珠三角”的高度来谋划。在战略决策上,要用大市场、大交通、大开放的理念将永州南区域打造成构筑科学、板块明显、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大永南”、“大中心”的发展格局。在战略实施上,坚持“五个突出”的发展思路:一是要突出改革创新,以体制机制的不断磨合推进南六县经济中心形成。握紧拳头保重点,在政策扶持和项目投入上突出向宁远和道县倾斜。二是要突出优化结构,以优势产业的不断整合推进南六县经济中心形成。以产业集群的理念来整合产业的发展,加强产业结构的分工与互补,形成产业网络;产业定位上要错位发展,培育方式上要集约发展。三是要突出规划引导,以空间布局的不断融合推进区域经济中心。用规划引导宁道两县的经济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城市布局一体化、土地利用一体化、生态保护和利用一体化。特别是在工业产业的培育上,从一开始就要注重节能减排,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引进升级换代企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南六县乃至永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保护和扩大永州发展的生态空间。四是要突出交通切入,以基础设施的不断接合推进区域经济中心建设。加快相向交通网络建设,尤其要按城市道路建设标准建设县际交通道路。如在规划新建的宁道公路时,不应停留在8.5米宽的路幅上,而可提高到36米的连城大通道。坚持向心发展,在宁―道区域营造一个新的经济亮点。五是要突出互利共赢,以各种力量的不断聚合来推进区域经济中心建设。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引导,以政策手段推进区域经济中心建设;另一方面要突出市场推动,通过市场的一体化促进经济区域经济中心建设。同时要促进多层合作,通过多方互利互惠,汇聚形成强大合力,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中心建设。

2.科学规划。宁道两县作为永南区域经济中心建设,需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并对南六县乃至全市产生引领示范作用。发展规划必须作为“南六县区域经济中心”的首要工作来抓。建议从省社科院、省经济信息中心、省发改委等高层次决策咨询机构聘请一批高水平、高级别的专家学者,组建专家组,对南六县区域经济、社会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和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现实与目标、长远与近期、整体与局部等关系的基本原则,对“南六县区域经济中心”提出战略发展构想,并以此构想面向全省、全国进行规划投标设计。编制“南六县区域经济中心”战略发展规划,要借鉴国内外同类经济区域或地区的建设发展经验,重点研究“三大问题”,提出南六县经济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及各方面的指标体系。一是要研究建设和发展理念、机制和标准,使南六县经济中心的发展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南六县科学发展、竞相发展和协调发展,而且能够在全市、全省具有典型示范作用。二是要研究相关的政策支撑体系,提出政策配套措施,研究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技术路线,建立配套的建设标准体系,以真正能够起到中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指导城市建设良性发展。三是要研究城乡协调发展,尤其要注重从“南六县-中心区-小城镇”三个层面系统研究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良性互动,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战略发展规划应当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区域空间组织,中心区域及核心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和布局,交通运输设施体系和通道建设,能源、供水、污水处理、防洪排涝,环境资源保护和利用,生态建设和空间管治,近期建设和主要规划项目等内容,为“南六县区域经济中心”提供科学、统一、刚性的发展纲领。

第6篇:县域发展规划范文

期间,在城镇化战略的带动下,全市小城镇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城镇空间结构已形成渭河川道区、渭北台塬地区、南北山区三个层次,城镇按经济发展水平规模形成地区、9个县城和10个重点镇、其它一般建制镇四个层次,现基本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片区、县为副中心,铁路为主轴,宝中、宝成铁路为次轴,建制镇为依托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长,城乡经济呈现良性互动态势。截止年底,全市共有建制镇102个,扣除中心城市(市区)和9个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用地、人口,平均每210平方公里有一个建制镇,小城镇平均辐射半径为7.65公里。

(一)主要特点及成效

1.城镇体系空间布局逐步成型。我市小城镇按空间结构分布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渭河川道区,该区域城镇数量及密度较高,工业基础和产业发展条件良好,区域内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特色突出,整体竞争力优势明显,区域内基础设施共享共建、配套较好;二是渭北台塬地区,该区域城镇数量及密度较高,产业发展条件较好,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三是南北山区,该区域面积大、建制镇数量少且大多分布在主要交通沿线,是各镇域的行政中心。小城镇按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地区,工业比较集中,市场比较健全,市政设施较为完善,常住人口在12万人以上,具有小城市的雏形;二是9个县城,10个重点镇有一定规模,市政基础设施、市场较为发达,已形成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三是其他一般建制镇,在区域经济中主要发挥着行政中心的作用。众多的小城镇兴起后,受城市工业的扩散效应影响,又内聚乡镇企业的内在潜力,增强了小城镇自身的经济实力,在城乡经济网络中形成了一个兼有城乡双重特色,沟通城乡联系的新层次,从而出现了以中心城市带动小城镇,以小城镇带动周围广大农村腹地的新格局。

2.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长,城乡经济呈现良性互动态势。我市小城镇的快速建设与发展,为城乡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尤其是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大缩短了城乡时空距离,既加快了城镇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要素,向周边地区和广大农村流动和聚集,又加快农村劳动力、农村资金向小城镇汇聚,从而推动了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3.城镇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以工业带动区域经济和小城镇发展,小城镇规范有序的建设促进经济壮大,吸引工业项目纷纷落地。依托小城镇和“两区多园”建设,积极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和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已形成。

(二)存在的问题

1.中心城市具有较高的首位度,其他城镇规模较小。市域中心城市具有较高的首位度。从城镇人口分布来看,中心城市是市域唯一的大城市,中心城市的城镇人口规模占市域城镇人口57%。市域缺乏中等城市,除中心城区周边镇以外,其他建制镇(包括县城)规模均较小,9个县城人口规模在1-8万之间。小城镇发展较慢,市区建成区和县城以外的85个建制镇平均城镇人口规模仅为0.3万人。考虑到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自然地理条件,城镇人口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市是符合发展规律的。从演变趋势来看,市域城镇的规模等级结构正处于逐步优化过程中,规划期内中心城市及平原地区的县城是人口集聚的重点城镇。

2.城镇职能水平发育较低,职能结构相对单一。从整体上看,现状城镇职能结构特征表现为职能水平发育较低,职能结构相对单一。中心城市的现代经济职能尚未形成规模,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等较高门槛的职能在城镇职能中的重要性还有待提高。各县城在县域中所承担的经济职能也明显弱于其行政职能,没有担负起县域生产要素流动分配枢纽的任务。现状城镇职能中,多数乡镇仍然带有浓厚的农业经济色彩,专业职能不明确,缺乏现代化产业元素的引入与支撑。在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由工矿点发展起来的工矿型城镇比例较高。各城镇功能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尚未形成分工合理的城镇职能结构体系。

3.城镇空间分布高度密集于市域中东部地区。市域南、北、西部地区均为山地,中东部地区为平原、河谷地区,受地形影响,城镇的空间分布在中东部较为密集,南部、北部、西部地区城镇密度较低(见附表1)。将市域分为中东部地区和南、北、西部山地区,可以看出,中东部地区的城镇分布密度和城镇化水平均高于南、北、西部地区。

二、“十二五”村镇规划建设的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镇化带动战略,以县城和重点镇建设为突破口,以资源环境为前提,以差异发展为目标,以协调布局为核心,以设施提升为抓手,打造大中小结合、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关中西部城镇群,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升县域城镇化水平,统筹城乡全面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一)市域总人口预测

根据分析,市域人口将在年前后达到自然增长高峰,在—年内迎来流动人口的较大规模净增长,而且市域人口将重点向中心城市及小城镇集中。依据市人口增长的特点,采用综合增长率法和就业增长弹性系数法等方法预测,并参考计生局预测,年市域常住总人口为410万人。

(二)城镇化水平预测

“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在于城镇的经济产业发展,吸引市域内部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集中,以及将吸引部分外来人口,人口净流入的规模逐步扩大。市在强调城镇以就业为重要导向的产业发展同时,更需要强调城镇发展质量提升和居住环境改善优化,以吸引更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和高水平人才,市域城镇化发展速度将快于省平均水平,采用综合增长率法计算,并参考省和关中城市群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年市域总人口41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6%,城镇人口为230万人。

(三)市域城镇体系发展和村庄布局

1.城镇体系发展空间结构

根据市域自然地理条件和城镇发展基础,确定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为“一主一副、一带两翼”。一主一副:一主为市域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一副为市域次中心城市片区,两者功能互补,重点培育区域职能,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市域发展极核,共同带动市域整体发展。一带两翼:一带为市域中部城镇发展带,是市域城镇发展的核心地区,两翼分别为南部发展翼和北部发展翼,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提升重点镇发展水平,其中南部发展翼重点发展城镇,北部发展翼重点发展城镇。

2.城镇体系发展规模等级结构

“十二五”期间,市域城镇化进程将快速发展,山区县撤并25%的乡镇,平原县撤并30%的乡镇,全市将共有99个城镇,形成五级等级结构。

(1)市域中心城市:规划城市人口130万人。

(2)市域次中心城市:规划城市人口25万人。

(3)县域中心城市:规划城镇人口2-20万人。

(4)重点镇:规划城镇人口0.5-2万人。

(5)一般镇:规划城镇人口0.2-0.5万人。

3.市域城镇体系发展职能结构

规划将市域城镇分为综合型、工业型、商贸型、矿业型、旅游服务型和农贸型等6类,其中综合型城镇有中心城市、县城、扶风县城、县城、眉县县城、千阳县城、县城、麟游县城、凤县县城和太白县城等10座,工业型城镇有镇等12座,商贸型城镇有益店镇等10座,矿业型城镇有崔木镇等6座,旅游服务型城镇有汤峪镇等7座,农贸型城镇有慕仪镇等43座(见附表2)。

4.村庄布点规划

依据各县区村庄布点规划,“十二五”期间,市域村庄加快迁村并点,村庄数量从原有1700多个,减少为1397个行政村,5个社区和23个新型居民点。其中,县233个行政村数量保持不变,扶风县行政村由170个减少到154个,眉县行政村由123个减少到116个,县144个行政村保持不变,千阳行政村由98个减少到73个,麟游县由100个行政村为86个行政村,行政村由158个减少到136个,太白县由88个行政村减少为66个,凤县行政村由100个减少到73个,区行政村由78个减少为69个,陈仓区行政村由338个减少到247个,渭滨区政村总数由104个减少为5个新型社区和23个新型居民点。

四、主要工作措施

1.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引导作用,确保城乡可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省城乡规划条例》,按照城乡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强化县域经济发展,对原规划不断进行充实完善和深化提高,在规划时要重视城乡基础设施的布局与联系,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全市县城、重点镇逐步进行总体规划的修编,特别是合并乡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同时做好各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积极指导县上编制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使规划覆盖率达60%以上。

2.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载体功能。抢抓省级重点镇建设机遇,大力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搞好路、水、电等硬件设施,着力改变目前小城镇脏乱差现象,改善小城镇居住环境。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服务功能,吸引人口进入城镇,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城建设的意见》,加快县城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

第7篇:县域发展规划范文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4

[摘要]县域旅游协作发展是旅游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编制县级区域旅游规划过程中,由于不同专家制定发展目标的方法与思路不同,发展目标的内容与形式也存在差异。本文从总结县域旅游规划工作经验出发,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并就制定县域旅游业发展目标提出一点可供参考的思路与方法。

[

关键词 ]县域旅游业;发展目标;协作发展

县域旅游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网络,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旅游区。把生态休闲旅游作为对低碳经济模式的积极响应,发展低碳旅游既有必要性也是可行的,将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支撑。特别是对于一些相对落后的山区县,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是挖掘内在潜力,实现跨越发展契机的把握。国内研究的切入点主要是区域旅游的一般理论开始,如区域旅游的协作发展,县域旅游品牌的发展策略研究和县域旅游产业链延伸的演化研究等课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和县域旅游发展的实践探讨区域,如低碳经济时代县域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县域旅游融入区域旅游的典型实践研究和县域旅游转型中的存在问题、提升机制及途径等。相对来说,探讨县域生态休闲旅游具体实践的发展路径选择较少。生态休闲旅游作为一种天人合一的游憩方式,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行业的实现,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思维革命,正日益受到各国生态学界和旅游业界的重视而逐渐风行于世界各地。

1、县域旅游协作开发的基础

区域旅游协作规划是指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旅游经济实体利用和创造必要的条件,依据一定的目标、原则和制度,以实现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旅游要素的合理有序流动、协作各方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的,对协作区内旅游要素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流动加以引导和安排的行为。一般来讲,区域旅游协作的产生和形成离不开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即旅游景区间空间相互作用的互补增加效应(简称互补性)和旅游景区间交通联系的便利性和通达性,即可达性。按空间上是否连续,通常都是把中国区域旅游协作划分为板块型和非板块型两种,其中板块型在合作地区间空间上连续,具有共同的边界;非板块型合作地区在空间上不连续,没有共同边界。前者的合作基础主要为相通的文化传统、相似的旅游资源和相同的客源市场;后者往往基于协作双方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资源优势和客源市场,如内蒙古和澳门两地的协作。

2、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对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来说,县域经济总量与经济质量处于劣势,支撑经济发展的动力较弱,在人、财、物等方面相对落后,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便出现诸如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旅游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定位不准确,旅游市场缺乏良性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其根源是经济基础差,没有解决好人、财、物要素的投入,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县域也无法在短时期内解决这些问题。一般来说,由于区域位置的原因,县域在历史上经济就相对落后,交通的落后又进一步加剧了经济落后,在旅游发展中也影响了旅游的可进入性。因此,很多县域虽然拥有原始而神奇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由于可进人性差,旅游的发展市场较小,也影响了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和发展。县域旅游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网络,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旅游区。由于经济的普遍落后,县域在发展旅游中,尤其是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县域,将旅游定义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都期望通过发展旅游来带动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因此,在旅游发展中只考虑本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相临县域旅游资源开发雷同,各自为政,恶性竞争严重等不利于大旅游发展的局势。区域旅游发展提出,县域依托于一定的核心旅游区,在区域旅游中加强与区域的协作,是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大旅游区发展的趋势。

3、县域旅游与区域旅游协作发展对策

3.1加强双向合作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每个区域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单元,而是以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存在。加强区域联合与合作,形成区域旅游板块,共同提高国内外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能力,是世界各国和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进入21世纪以后,有关区域旅游合作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并且开始受到政府的关注。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践,已随着客观需要,开始率先在环渤海地区、南京及周围地区、环太湖地区、长江沿岸地带、闽西南等地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中越边界、中国与东盟、中非旅游合作更是拉开了国际旅游合作的序幕。县域作为我国区域旅游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单元,承担着与区域内、外合作的双重作用。这些大区域旅游经济合作能否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大区域内的县域旅游经济的合作。

3.2选择合适的目标体系

无论是总分目标体系还是阶段性目标体系,其中的总目标在内容上并无太大差别,二者也没有优劣之分,只是适用于旅游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些县域旅游资源丰富、品位较高,旅游业发展历史相对较长,旅行社、饭店业、旅游景点等各个方面都比较成熟。因而统计数据齐全,各种资料完备,可以从旅游收入、就业人数、企业数量与规模等各个方面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具体分析,所以采用总分目标体系比较合适。而对于旅游业发展尚处于起始阶段的县域来说,旅游资源牙发、景区景点建设较为落后,县域内的旅游业尚处于自发状态,关于旅游收入、就业人数、企业数量与规模等方面的统计资料与数据缺乏。这类县域旅游规划最需要解决的是旅游业整体发展的问题,对旅游业所包含的具体各方面,虽然也要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但由于数据、资料的缺乏,不可能制定的太细,只能对此有大体概括与展望,所以最适宜采用阶段性目标体系。

3.3提炼旅游发展目标

不同的发展目标由于担负的责任、包含的内容不一样,在确定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时需要根据资料、数据做出符合其特点的概括与提炼。总目标是对旅游业在未来几年发展总的要求,应该是最精炼的,概括性与指导性强。分目标则要表述县域旅游业在各领域内所要达到的水平,可依据分析计算出来的经济指标对一些分目标进行具体量化,在表述分目标时应当注意与总目标保持一致。阶段目标首先要对规划分期、对每一阶段的时间间隔处理好,合理分配所要完成的任务,并保证最后阶段任务的完成应能达到总目标的要求。在表述的方法上可以采用文字性描述为主,以数据预测为补充的方式,并要注意不同阶段间发展目标的衔接。

县域旅游业的发展目标不但规定了县域旅游业的奋斗方向,而且对旅游配套产业的发展也提出要求,其在旅游规划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规划编制工作者应当摒弃制定目标的随意性,严格按照科学的思路与方法来确定县域旅游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第8篇:县域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瓶颈对策广东

abstract:the urbanization takes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economy and a social development extremely vital duty,always receives each place to take highly.although the guangdong provinc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walks continuously in the national front row,but in new historical period also unavoidable bitter experience development bottleneck.the root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which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inese urbanization take guangdong as the example which to encounter the bottleneck and produces,and according to the macroscopic policy and the time development basic request,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ed instruction principle,from the city,the county territory,the town center,the countryside four levels has separately pointe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respectively is persisted “competes the superior strategy”,maintains the city “to be short the time region competitive power in the resources”;filled the county?level the economy “the short board”,realizes the region cities structure equalizing;the centralism limited resources give priority to development the town center to advance the urbanization health fast development;the elimination “the opposition repel”,presses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by the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the harmonious paragenesis”.finally,has indicated the futur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oundation which the above will elaborate.

keywords:urbanization bottleneck countermeasure guangdong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有过一个精辟的论断,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21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变世界面貌的两件大事之一。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在不断摸索之中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创造了“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以及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依然从2002年开始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的产出增幅”的神话,但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先前的城镇化战略——“gdp至上”的发展观在体现“五个统筹”的时展要求上却已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作为统筹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推手的城镇化战略,应相应做出何种应对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十七大报告中在论述区域协调中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论述统筹城乡中提到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本文在深入研究各层次内在与外部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类指导的原则,以有限的资源,重点突出,逐个突破,最终实现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1.广东当前城镇化发展特征和问题

1.1城市成为了城镇化的主战场,但也面临资源短缺、空间狭小的发展瓶颈。城市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在广东,城市(市区)gdp占到全省gdp总量的85.7%,财政收入占全省总财政收入55%以上。同时,城市还是地区人口的主要承载体,2005年底,广东7900万户籍人口,就有超过2500万的人居住在地级市市区。3000万的外来人口,仅珠江三角洲三个中心城市——广州、深圳、东莞就吸纳近五分之三的外来人口。因此城市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地区发展水平。

虽然广东省城镇化速度之快有目共睹。从20%~40%的城镇化率,英国经历了120年,法国100年,德国80年,美国40年,日本30年,而广东仅用了13年,1996年以来,广东更是以年均360平方公里的用地速度扩张,相当于每年制造三个波士顿城。但这种高速城镇化发展到30年后的今天,却不得不正视资源短缺、发展空间狭小的问题。尤其是土地资源,广东省许多城市,特别是珠三角的先发城市,已面临无地可用的困境。如深圳,过去15年平均每年消耗的建设用地总量是35平方公里,而现存的建设用地总量只有200平方公里左右,照这种态势发展,5年内将无地可用。

1.2县域经济是实现经济二次腾飞的关键,但其发展薄弱成为均衡发展的短板。

截至2006年,广东67个县(市),国土面积14.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81.08%;县域总人口为4812万人,占全省的60?5%。可以说,县域经济决定着广东大多数人口的就业和收入状况,是实现经济二次腾飞的发动机之一,强省之基在于强县。近几年,广东省县域经济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如:①县域经济增长幅度逐年提高。2004年县域经济增长11.4%,2005年增速上升为12.8%,2006年增速继续上升为14.9%,创出历史新高。②经济总量不断增大,人均gdp超万元。2006年县域人均gdp达到10690元,增长13.9%,增幅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③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6年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50.56亿元,增长25.3%。

但是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却显得很薄弱。县域gdp仅占全省的18.6%,人均gdp相当于全省人均gdp的48.2%。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应该是层次清晰、等级分明,呈现“金字塔型”的稳定结构。由于县域经济薄弱,广东省城镇体系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结构”。县域是带动广大镇乡发展最直接的空间单元,县域经济落后这块“短板”已经直接影响到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战略的实施。

1.3小城镇发展呈现多模式并举的局面,但“量大面广”缺乏集聚效应。

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呈现的“村镇指向性”,小城镇在广东省城镇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据五普统计,广东省共有130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了城镇,小城镇发展对城镇化的贡献率约22?6%。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各地小城镇立足自身资源,开创了多模式并举的发展局面。

受过去“小而全”城镇建设指向的影响,广东省现有建制镇1087个,它们分布过密且规模普遍偏小,甚至无法达到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建设的“门槛”,难以形成城镇集聚效应。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小城镇为改善自身投资环境发展地方经济在各辖区范围内积极建设,分散了发展力量,造成许多同构性浪费或恶性竞争,无法形成先进的现代产业和较强的区域经济整体竞争能力。囿于自身财力的不足,其公共物品供给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常常成为基础设施供给最为短缺的地区,更别提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1.4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乡村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仍在扩大。农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从2000年~2005年,乡村向城镇地区转移了约280万农村人口;农业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700亿元,大幅度提升到2006年的2680亿元;农村乡镇企业出现良好增长势头,2000年全省乡镇企业数只有77万家,总收入8555亿元,到2006年,这两项指标分别达到122万家和16505亿元;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

但在“城乡统筹”成为时展要求的今天,广东省的城乡差距依然十分显著,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首先,在地区差异上,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为1.50:1.04:1.12:1.00 ;其次,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消费水平上,1988年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2006年该比值扩大为3.15:1。即使与国内其它城市相比,广东省农民消费水平也相对较低,2006年农民平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886元,与浙江(6057元)和江苏(4135元)等省区存在较大差距。

2.坚持“竞优战略”,保持城市在“资源短缺”时代的区域竞争力

城市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是地区人口的主要承载体,还是参与国际竞争最基本的空间单元。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中城市的发展情况。

2.1认准目标,明确城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城镇化是一个纷繁复杂而又艰巨漫长的过程,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是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只有认清目标、明确任务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最大的成效。

2.1.1发展文化事业,推进现代文明。构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体系;发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文化空间规划;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确保社会稳定与社会公平。

2.1.2加强合作,建立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城镇伙伴关系,推进相邻城镇更加紧密的合作,促进不同地区共同富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1.3强化环境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通过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同时,注重环境整治,优化城市环境,建设特征明显的城市风貌。

2.1.4优化资源的空间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集约发展。通过建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形成集约发展态势。通过培育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集约发展;通过高效使用城乡土地,促进城镇紧凑发展。

2.1.5营造统一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平台,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有序流动。完善市场体系,确保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统一布局和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提高生产要素流动的效率和社会总效益。

2.1.6配套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城市环境健康安全。切实抓好公共安全工程建设,防止或减少自然灾害和社会公害。提高水、电、气等供应能力,确保城市正常运转。提高人居质量,塑造健康安全的社区环境。

2.2提出城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为建设“两型社会”设立标杆。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已步入工业化阶段的中期,先前的粗放型、轻内涵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工业化中期向集约化、内涵化发展的要求,因此,未来城镇化的战略重心应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升华,转移到“提升城市品质”方向上。

2.2.1构建“区域公交联网工程”。出台公交扶持政策,在城市中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有条件的区域如珠三角常规交通为主体,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区域公交网络。倡导环保出行。

2.2.2共建“治污保洁工程”。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强化大气和噪音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废物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及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与整治。

2.2.3塑造“和谐社区工程”。重视社区规划,美化社区环境。以社区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为切入点,建设平安社区、卫生社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营造安定有序、诚信友好的社会环境,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2.2.4建立“城镇廉价住房安居试点工程”。做好城镇廉价住房的规划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城镇廉价住房的管理。通过多渠道筹措城镇廉价住房的建设资金确保弱势群体的住房需要。

2.3重视软环境建设,形成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在改善城市物质环境的同时,也要重视软环境的建设,加大政策和体制环境建设力度,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共同提高城市在区域中的竞争力。①健全城乡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对城乡开发建设的先导和统筹作用;②改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开发权转移制度和公共领域投融资体制,保障城镇化公平推进;③改革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包括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和闲置土地整理制度以及加强土地开发权控制,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二次开发”;④完善户籍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及相关配套政策,逐步消除“城乡二元”、“本外二元”结构; ⑤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建立城镇化发展评估体系和绩效反馈机制,提高政府驾驭城镇化发展的能力。

3.补齐县域经济“短板”,实现区域城镇结构均衡化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如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被视为富民固本之方、治国安邦之策。

3.1“扩权强县”以匹配财政事权,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省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之路。在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事项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向县域下放社会经济管理权限,如将特殊人事政策、转移支付、财政结算、收入报解、资金调度、债务管理等权限直接“下放”县等。通过提高县级经济的活力,使其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加快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走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带动广大乡村的发展,实现全面小康。

3.2强化城乡统筹规划管理,力促城乡一体化发展。

3.2.1增加规划资金投入以提高规划在县市域覆盖率。从县域层面来说,我省目前还缺乏空间全覆盖的城镇体系规划。大部分县(市)城镇体系规划尚未编制,或者编制内容深度不够。因此,必须增加投入,实现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财政投入力度,保证城乡规划资金投入,加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实现城乡规划在县市域的全覆盖。

3.2.2因地制宜对规划实行财政梯度补贴,缩小地区差距。对珠三角、东西两翼与山区三类不同经济能力的地域实行差别的财政补贴,重点编制粤东城镇群规划、粤西城镇群规划和粤北城镇群规划以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协调发展。

3.2.3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体现“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个规划”。首先,积极宣传并落实《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引》;其次,全覆盖地编制全县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协调上层次规划和下位规划,实现空间规划的连续性;协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平台”综合调控;协调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土地利用的“双引导”作用,引导县域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其三,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重点在于统筹安排城乡空间布局,确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及生态环保设施网络,实现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3.2.4加强城乡统筹的规划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能。加强城乡协调的规划编制、实施监督和管理,保障县域规划的稳定性和方向性,将各级规划主管部门的权限落实到县、乡和村一级,彻底改变过去以大中城市和县城为主要关注对象,轻视乡村规划且各级管理权限不明的状况。

4.优先发展中心镇,以星火燎原之势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中心镇既是县域经济发展增长极,又以广阔农村为其腹地。大力发展中心镇,可确保各类生产要素进一步集中,形成集约化的资源利用方式,能有效带动周边乡村的发展和繁荣,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中心镇在吸纳接收大城市文明的同时也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成为“承上启下”推动城市文明扩散的主体。

4.1解放思想打破“体制性樊篱”,营造良好政策支持环境。小城镇的发展需要各种配套政策的支持。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各种相关政策不仅不能推动小城镇的发展,反而羁绊了小城镇前进的脚步,集中体现在承包土地流转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因此,要从推动我国向一元化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高度,加大改革力度,消除推进城镇化的制度和政策障碍,打破城乡分割,从制度和政策上为小城镇建设创造宽松的环境。如实行用地适当倾斜、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拓展建设资金渠道、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理顺城镇管理体制等

4.2强镇扩权突破发展瓶颈,“扶强带弱促中间”推动区域协调。在我国财政制度体系中,县级财政是较完备的最基层财政。在当前普遍“弱势”的县权底下,下放到中心镇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就更为有限了。没有独立的财权,乡镇公共基础设施及其他社会保障建设严重滞后;没有环境保护、村镇规划、审批处罚等方面的执法权,一些细小的问题也无法马上处理。应进一步将财政、土地、投资项目核准等10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给中心镇,在不增加政府层级之下逐步让渡乡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

4.3强化技术指导,保障中心镇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心镇建设,规划必须先行。只有在规划编制方面加强技术指导,出台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指引,中心镇才能避免走上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老路,有条不紊地迈向高效集约发展的道路。出台中心镇规划指引,在全省范围内为中心镇的规划编制工作确立统一的技术准则。规划指引必须特别关注中心镇确定的标准及办法、中心镇建设用地规模的核定办法以及中心镇总体规划成果审查的技术要点。此外,保障中心镇发展,必须加强城镇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举办中心镇城建学习班和中心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培训班。

5.消除“对立排斥”,以新农村建设促城乡“和谐共生”

吴良镛院士曾说过“繁荣的农村是健康的城镇化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农村公服设施缺乏、土地资源浪费、区域环境恶化,城乡差距扩大等问题的必由之路。

5.1“持之以恒、贯彻始终”,构建新农村政策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相关政策保障。良好的政策保障必须充分体现政策的前瞻性和稳定性,避免政策频繁更迭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尤为关键的是明确规定新农村政策体系必须包含的内容。①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并拨出专项经费并组织专业技术力量搞好规划;②节约使用土地,贯彻农村一户一宅基地政策。引导零星分散村庄聚集建设。拆迁土地由村集体依法依规回收,用于发展二、三产业;③全面推进村庄整治,重点抓好“五改”工作,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④完善农村电网、有线电视、通讯等设施建设;⑤继续完善村庄生态环境建设;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村庄绿化示范村创建活动;⑥鼓励社会团体、工商企业无偿或有偿参与村庄改造和整治。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办公共事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5.2“重点突出、各个突破”,凸现新农村建设特色。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须加强新农村规划。明确工作重点,从“面面俱到”的规划成果形式到强调“规划实操性”,有利于解决关键问题,避免“千村一面”。①以人为本,加强新农村的公服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逐步理清工作思路,按照“规划先行、因地制宜、试点引路、稳步推进”的工作原则;③要明确工作重点,凸显新农村特色,以为某些关键环节为突破口,采取切实的措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

5.3“以点带面,以面促片”,创新村庄整治工作思路。村庄整治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新时期进行村庄整治工作必须找准突破口,明确工作的内容与方法。①村庄整治工作必须按照分类指导的思路,将“生态文明村建设”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②在全省分不同区域、不同层次遴选试点,采取资金、技术等切实措施进行扶持;③通过试点搞好规划、完善设施、健全制度、优化环境,取得经验后在全省加以推广。

5.4“统一标准,覆盖全面”,推动农村规划编制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的落实、村庄整治等工作的开展必须以新农村规划为指导。省级政府必须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技术指导和经费扶持,出台全省统一的规划编制技术标准,在规划编制收费方面要实现减免甚至是无偿编制,对村庄整治规划原则、规划内容、成果形式和审批实施程序作了详细的规定,并对工作成效进行定期检查。

5.4.1立足现有设施,重点关注人居环境的改善,工作重点是结合当地实际,有重点、有步骤地组织村庄开展“五改”工作,逐步改善村容村貌,突出规划的针对性。

5.4.2针对村庄整治规划的使用对象为广大农民,力求以最简洁的成果形式,实现村民最方便的参与,强调规划的操作性;村庄整治规划成果必须是简要的规划说明书和规划图纸,列明具体整治项目及概算一览表。

5.4.3创新科学编制村庄整治规划的思路,编制过程要强调村民参与,实施过程坚持村民自治。具体包括“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的规划原则、“村民主导、政府把关”的编制与审批原则以及“村民为主体的自我家园建设”的规划实施原则。

6.结语

过去的几十年,城镇化发展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城镇化发展的环境、政策和要求均产生巨大变化的新时期,必须更具开拓创新精神,才能冲破樊篱、解决制约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瓶颈;必须以创建和谐社会、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为共同目标,才能把握住城镇化发展的大方向。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建设厅.广东省城乡总体规划与区域协调发展纲要,2007.11

[2]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3

[3]浙江省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z].2006.4

[4]关于加快中心镇发展的意见[z].2000

[5]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 [z].2003.11

第9篇:县域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同质化;问题与对策;河北

本文为2016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协同背景下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同质化问题研究”(HB16GL040)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6日

一、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一)政府重视,县域产业园区建设效果明显。近年来,河北省高度重视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早在2009年,河北省就颁布了《河北省文化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对文化产业园区认定条件、申报程序以及对已经认定园区的管理和考核等做了明确规定。2012年召开的河北省文化产业工作会议将重点聚焦在县域文化产业园区,会议提出在全省打造文化产业重点县(区)、创建文化产业聚集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引领工程,推进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效果明显,截至2015年,河北省共建成1个部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12个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0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12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文化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呈现多样化。河北省各县市区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具有地域优势的县域文化主导产业。目前,河北省初步形成了以武强年画、蔚县剪纸、曲阳石雕等为代表的民间手工业主导产业园区;以吴桥杂技等为代表的文艺演出主导产业园区;武强县按照“核心企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聚集-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乐器文化产业,逐渐形成了以文化用品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同时,河北省部分区县充分利用当地独特自然风光,发展休e农业和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园区,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县域文化产业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近年来,河北省文化产业项目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打造龙头产业项目方面大胆探索,县域文化产业园区中的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河北中古红木文化产业园地处河北省青县,作为我国北方第一家定位于红木雕刻技艺为主题的文化产业园区,经营业务领域包括红木原材料及艺术品交易、红木雕刻历史展示及雕刻培训、明清影视拍摄、校企联合产品研发、会展等十项内容。该项目总投资70多亿元,规划建设周期为10年,总占地面积5.3平方公里。园区全部竣工后预计可容纳2,000多家相关企业入驻,年产值可达110亿元,为全县提供数万个就业岗位。目前,石家庄市在正定县打造正定新区文化产业园、鹿泉市打造长城影视动漫旅游创意园等。唐山市重点打造迁西黄金文化产业园、迁安书画纸文化产业园、长城国家公园等重点县域文化产业园区项目。

(四)产业聚集度高,但同质化趋势明显。自2012年起,河北省开始实施文化产业“三个十”工程,即每年重点打造十个文化产业强县(市或区)、形成十个大型文化产业聚集区、评选出十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经过几年的培育和打造,全省各县(市、区)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文化产业集群效果明显。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全省各县市区文化产业园区在布局上出现雷同化现象,同质化倾向明显。

二、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困境

(一)同质化制约园区可持续发展。调查发现,河北省各县市区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规划上注意到要突出自身特色,并在民俗文化、动漫、文化旅游、乐器制造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发展优势。但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全省各县市区在园区建设执行过程中存在土地利用率低、集群发展效应差、配套不完善、园区建设同质化突出等问题。其中,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布局同质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全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二)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协同力较弱。区域文化的协同有利于各地区文化优势互补,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这种协同既体现在文化内容的互补,也体现在差异文化的共存,但应避免出现文化的雷同。河北各县市区文化资源丰富,各地也制定不同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但各地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缺少协同发展意识。如临漳和磁县同为北朝要地和魏晋中心,临漳的叶城博物馆聚焦北朝,而磁县同样在磁州窑博物馆基础上建设北朝文化博物馆,两者因缺少协同而导致定位一致,同质化现象严重。

(三)产业园区定位不准确,创意不足。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存在特色不鲜明、定位模糊及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部分地区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但园区发展仅停留在旅游观光层面,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缺少精品,旅游纪念品等开发不充分,导致园区产业链条过短。还有部分县市区依托当地民俗文化建设产业园区,但园区文化层次低、规模效应不明显,未形成完整的特色文化产业链。同时,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创意不足,缺乏创新精神,制约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加剧了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同质化。

(四)县域文化品牌创新不足。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必须立足当地实际,突出当地的特色,这就要求县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方式,走特色发展之路,不能亦步亦趋的相互模仿。但河北省各县市区文化产业特色品牌缺乏、创新力度不够,大多数地区不能结合自身优势培植特色文化品牌,导致文化品牌知名度不高。个别地区甚至相互模仿,出现雷同现象,导致各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同质化现象。

三、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同质化原因分析

(一)政府引导不足,规划执行不力。政府是县域文化产业园区的主导者,产业政策引导不足导致园区建设的同质化现象。首先,部分县域文化产业园区未做好顶层设计。由于缺少创造性思维,在进行文化产业园区规划时忽视当地实际,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经验,缺乏园区长远发展规划,导致园区功能定位不清楚,特色不突出;其次,未严格执行园区规划。部分园区规划虽合理,但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落实不严格,导致与主体园区不紧密的产业入驻,造成产业结构的同质化;最后,政策不够细化。园区规划方案需要明确的行动指南和政策支持,但部分地区未针对园区建设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照搬了其他地区的经验,加剧了园区的同质化问题。

(二)相关利益主体忽视长远发展。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中,财政收入、GDP、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占了很多比重。而通过招商引资是迅速提升相关经济指标的有效途径,这导致地方政策在文化产业园区项目选择上倾向于选择那些有利于提升政绩的大项目。部分地区甚至忽视自身特色,为业绩争抢大项目,导致园区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不利于园区竞争力的培育。还有部分园区为获得政策优惠,忽视市场需求和产品研发,走低端竞争的路线,最终导致园区的同质化。

(三)信息不对称加剧同质化。信息不对称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文化产业园区及园区内相关企业在做园区规划及筛选项目时未能充分地进行市场调研,忽视了市场需求,部分文化产业园区甚至简单地复制成功地区的经验和上马其他地区已有的项目,导致同质化现象的出现;其次,园区间缺乏信息沟通。主要表现在同处一个县级区域内的文化产业园区在项目选择方面相互模仿,不能突出各自特色,走差异化路线,导致园区各自为政,阻碍了文化产业园区间产业联动发展的可能性。

四、京津冀协同背景下破解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同质化对策建议

京津冀协同为河北省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不仅是三地经济的协同发展,也是三地文化的协同发展,三地政府制定了《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这些顶层设计规划为进一步优化河北省各县域文化产业园区的定位和发展提供了战略保障和政策上的支持。

(一)做好园区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导。河北省各级地方政府在做文化产业园区规划时,应合理统筹审批园区发展数目,并依托当地核心优势产业打造文化a业集群,树立全县一盘棋的发展理念,实行错位发展之路。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区县市更应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打破地域限制,合理布局文化产业功能区,让区域资源流动起来,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同时,政府应严格文化产业园区设立标准,对同质化的文化产业园区不予批准。对于已经批准设立的文化产业园区,要加强规划执行监管,引导园区严格按照规划执行,避免出现规划一张牌建设一张牌的情况。

(二)改变园区考核模式。在进行文化产业园区考核时,要改变以往以GDP总量、园区入驻企业数量、税收、园区规模等经济指标为主的考核办法。将考核指标向园区品牌建设、创新发展、特色经营等方向转变。同时,地方可以对文化产业园区实施分级管理,每年依据考核结果将文化产业园区分为若干等级,对于园区内盲目上马项目、入驻企业偏离园区规划、园区间相互模仿甚至搞低价竞争的产业园区采取降级处理,并在今后的园区扩建、土地审批、税收等方面予以处罚,增加文化产业园区同质化发展的机会成本。

(三)加强园区间的合作交流。加强园区间交流,要做到鼓励文化产业园区间开展多层次的合作。首先,要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园区间信息互动共享平台,实现园区间产业方向、项目立项、政策制定等信息的动态共享,在避免同质化建设的基础上,为寻求园区间合作提供可能;其次,推动文化产业园区间开展务实合作,鼓励具有互补功能的文化产业园区合并发展,依据文化产业链发展规律,探索处于前后向产业链条的文化产业园区合并发展或合作发展,减少园区的同质化或恶性竞争。

(四)持续培育和提升园区品牌。通过品牌化经营,特别是结合当地优势资源打造的高端化和精品化产品和服务,是有效规避同质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为此,河北省各级政府要加强引导,鼓励园区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对成功实施品牌化经营的园区给予政策方面的优惠。同时,文化产业园区自身也要树立品牌意识,充分认识到唯有品牌化才是走出同质化恶性竞争的最佳手段,也是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五)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专业化之路要求各个县域文化产业园区瞄准地域优势、深挖地域资源,培育具有专业化优势的产品或服务。例如,对于以动漫为主题的文化产业园区,可以选择某个创意点带动整个专业化产业链的发展。此种模式不是依靠多样化发展,而是围绕创意点做足文章,不断围绕创意点延长产业链条,形成完整的专业化创意产业。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振艳,陈鹏.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投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7.

[2]郝正亚,王丽霞.河北省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未来英才,2015.13.

[3]张京,李清章等.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1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