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精选(九篇)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

第1篇: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形态。对于县城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文章以鞍山产业集群以及县域经济为例,分析了产业集群现状,指出产业集群升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为产业集群的升级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城经济;产业集群;对策

当代的经济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地区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架构,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竞争力所在。产业集群指的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具有一定产品关系的公司或机构的集合,主要特点就是以地理位置和价值链为核心。产业集群是处于企业和市场中间的一种新式空间组织,有着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和地域性的特点,这种产业形式对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非常有利,逐渐演变为国家重点研究和应用形式。一个地方要想取得竞争优势,不能只靠本地的自然资源禀赋或者区位优势,更重要的是要依靠那些本土产业集群,大量的经验表明,区域性的产业集群或区域企业集群正在推动各个地方的经济增长。

1 鞍山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追逐集群效应、构建园区载体、驱动政策引擎、实施整体推进”是鞍山市农业和农村思维的集中体现。鞍山的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持续超常增长期,县域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实现了大幅度、可持续增长,经济总量从“短板”、“软肋”升至全市的“半壁江山”。到2012年末,全市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含千山区)实现1264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5%,年均递增26.97%;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493亿元,年均递增5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625亿元,年均递增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300家。

1.1 设施农业撑鼓农民钱袋子

为了提高本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确保农业增收,发展现代化农业,鞍山市委、市政府将建设重点转移到设施农业方面,千方百计提供各种优惠条件,支持本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督促当地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在考核政府业绩时纳入设施农业任务指标,争取创造全国最先进的农业设施强市。由于上级领导部门的多方筹措,以及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鞍山市的很多农民实现了增收。

鞍山市委、市政府为了促进当地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决定以点带线,确定了鞍羊、鞍营、张庄、腾南为重点建设区域,为设施农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大力建设交通干线,使以上四个区域成为经济发展的先进地区。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逐步形成了农业发展新局面。在鞍山经济发展过程中,设施农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2 工业集群化支撑县域经济

如今发展势头迅猛的达道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原来只不过是一个农业生产较为落后的小村庄,使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只有几年时间,这个位于鞍山西部的小村庄摇身一变,成为一座到处是高楼大夏、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城市,原来这个小村庄的农民只是依靠鞍钢排放的废水来种植水稻。但是现在,以崭新面貌出现的达道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特色产业有钢铁、钢铁深加工、化工新材料产业、光电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等,已然成为鞍山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最快的区域。

只有在工业获得发展的前提下,县域经济才有可能获得较大的发展,现代化工业发展必然要走产业集群化、集聚化和群落化的道路。早在国家“十一五”期间,鞍山县域经济就已准确抓住这一发展规律,力争利用三年的时间将自身主导产业集群培育成功。在海城市重点发展镁制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把镁合金、镁化工、镁建材和镁铸造作为拳头项目,再力图打造化工塑料、纺织服装、钢铁深加工等产业集群。发展到2012年,具有一定规模的镁制品深加工企业达到190家,产业收入达到260亿元;具有一定规模的化工塑料企业达到40家,产业收入达到60亿元;纺织服装和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收入达到400亿元。在台安县重点发展木业深加工、生物农药和畜禽产业集群,产业收入争取达到120亿元。岫岩满族自治县重点发展特石深加工和保健品产业集群,产业收入争取达到120亿元。千山区重点发展金属厨具和船舶零件,还有农机装备等,形成产业集群,争取收入达到60亿元。

国家“十一五”期间,鞍山市县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工业园区。到2012年,整个鞍山市建成工业园区16个,计划发展面积达到119平方公里,实际完成62平方公里。已经建设完成了一批高标准的县域工业园区,有海城开发区、腾鳌经济开发区、台安九股河工业园区、岫岩雅河工业区、偏岭工业园区、千山达道湾工业区等,工业项目有很大一部分已入园生产。县域工业园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财政增收在30%以上。县域工业园在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城镇工业化发展与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加快了城市发展的步伐。

1.3 新城新市镇开启农民新生活

辽宁省委、省政府公布实施“新城新镇规划范围”,在鞍山地区被划入规划范围的有达道湾新城、汤岗新城、腾鳌新城、海西新城和牛庄新市镇。依据上级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部署,鞍山市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全面推进工业化发展,实施新城新镇建设,总建设面积达到1100平方公里,包括25个镇、约300个村,100多万人。

鞍山市大力开展新城新市镇建设,从而使得全市小城镇建设遍地开花,有力推进了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鞍山市实行“四位一体”改革模式,凡征用农民土地实行全价补偿,涉及的农村居民全部搬入楼房,土地全被征收的农民政府给予缴纳养老保险,年轻人在工业园区内就业等。在新城和新市镇的建设中,注重打造特色城市和绿色城市,以主导产业为支撑,重视城市与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对新城和新市镇的住宅小区、商业、工业、服务设施、道路交通等全面规划,打造结构合理、经济发展的新型城市。同时,在新城与新市镇发展的过程中,重视主导产业的引入,将特色工业项目与文化项目引入鞍山市的四城一镇,为城镇化的发展打下经济基础。到2012年底,已经有近2000家企业搬进新城,有近600个新项目投入生产,一共投资达到116亿元。

国家“十一五”期间,在市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鞍山范围内的县域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拥有了较强的经济实力,全面推进了鞍山市的城市化进程。全市重点改造县城、镇和村,全面加快城区、郊区和县域发展的速度,在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和改善农民生活三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使政府、企业、百姓得到了共同发展和提高,在全市农村中,有68%的农村实现了转变,比上一个五年计划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鞍山市的海城市、台安县和岫岩满族自治县重新进行了整体规划并付诸实施,在调整空间布局上重视产业园区的建设,基本上相当于重新建设了一个新县城。鞍山市为了支持三个县的全面改造,每年下拨资金2000万元。海城市注重生态城市的建设与镁制品深加工产业集群的开发,力图打造“世界镁都”,计划在五年内发展成为一个具有70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台安县首先确定自身发展骨架,分别向北和向西扩展城市建筑面积,主要目标是建设成为一个具有20万人的生态环保、功能齐全小型城市;岫岩县加快城市化进程,重点发展“一核四区”建设目标,主要发展目标为建设成为一座30万人的绿色生态城市。

2 限制鞍山产业集群进一步升级的原因分析

2.1 产业集群内企业过度竞争而集聚效应不强

产业集群化发展,主要具有下面四项优势:第一,可以大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打造区域经济品牌;第二,有利于进一步细化分工,降低劳动成本;第三,促进附属产品生产,做到产业延伸;第四,企业之间可以加强合作,提高交流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频率,由于居住环境的接近,可以形成良好的气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共同打造核心竞争力。鞍山的产业集群很多都是竞争型的,各个集群都是生产相同产品的中小型企业共同组合而成,缺乏较长的产业链,各个企业之间以产品和市场竞争为主,没有合作项目。即使各个企业相邻很近,但却很少交流信息,更不会在一起探讨研究。

2.2 产业集群还缺乏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人文网络

我国经济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有关经济发展的资金、信息、人才和技术等因素也会随之流动,在诚信做得突出的地区,大量资源就会在此聚集,并且不断吸引新的资源前来加入。行业协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很多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组成一个具有实力的整体,加强分工与合作。但目前在鞍山产业集群中,缺少这样的行业协会,即使存在也只是政府指派出的机构,缺乏诚信度,再由于一些企业目光短浅,因此各个中小企业之间存在大量的恶性竞争,不能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

2.3 政府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企业在入驻工业园区时,没有依据经济发展规律,而只是按照一些官员的想法进行,在企业集聚过程中,没有依据经济的发展规律予以集聚,而是根据政府的要求进行,脱离了市场机制,不能得到实质性发展。并且政府制订优惠政策时也只是考虑税费,没有重视政府服务机构的合理规划,所以新入驻的企业在办理各种证件方面,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资金。办事流程过于复杂,缺乏工作效率。

2.4 产业集群发育的外部环境不够成熟

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基础设备方面,和欧洲发达国家进行对比,我国仍欠缺很多,如交通设施、电子通讯、电力等,需要尽快加大发展步伐;社会环境方面,当地缺乏经商文化,一些企业缺乏诚信意识,很多企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制度环境方面,很多中小企业缺乏运营资金,没有有效的融资渠道,企业发展缺乏资金,致使处于两难境地,目前仍然没有建立多元化融资体制;产业结构方面,存在很多重复现象,分布不平衡,不能形成集聚经济。所以,依然需要进一步改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环境。

3 针对鞍山产业集群升级的对策建议

3.1 培育优势产业,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

在产业集群化的发展中,要充分发挥带头企业的领头羊作用,在一个产业集群中,实际上就是一个或几个领先企业担任着领军作用。这些企业在生产技术、打造品牌和产品质量、企业管理当中充当着老大的角色,可以有力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所以发展产业集群,重点是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才能有效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一方面利用专业化分包的形式,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由于目前企业内专业化发展不足,因此应以现有龙头企业为标准,分解企业内不同的专业生产环节,也可以要求龙头企业中的技术人员自己走出来办公司,则可以出现大量具有合作关系的公司,形成产业集群。在市场机制条件下,促进民营企业与之靠拢。形成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打造区域竞争力。另一方面,利用逐步形成的区域品牌,促进县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具有了区域品牌,就说明本地生产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产业集群依靠各种品牌作用,可以产生巨大的竞争力。依靠本地特有产业,可以突出本地特色,创造地区品牌。

3.2 加强产业配套,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

形成产业集群化,要充分发挥专业化协作的作用,只有相关企业全部获得良好发展,才可能使自身的投资环境得以改善。现在鞍山已然逐渐建立了一些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都以制造业为主,逐步获得了稳定的发展。利用横向合作,逐步形成社会化生产体系,适应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扩大生产规模,加强团结协作。在专业化协作的形成过程中,可以大力发展相关企业。通过调整产业布局,逐步形成配套产业。在经济协作过程中,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人才、信息,走出去,与外界加强联系,争取多方合作,避免恶性竞争,促进每个企业的发展。

3.3 理顺管理体制,服务产业集群稳定发展

改善企业管理模式,不同职能部门要敢于下放自己手中的权力,积极委托下级办理各项事务。在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将园区内的土地使用、规划建设等权力全部下放到各个园区,使各个园区明确自身责任的同时,也拥有一定的权力。同时政府部门应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办事流程,尽量使各个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不同证件。再有,应加强组织领导能力,加强内部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目前,国家“十二五”已悄然来临,为鞍山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机时机,鞍山县域经济要充分利用自身活力,强势发展。在目前已然具备的坚实基础上,利用“十二五”的春风,加快发展步伐,实现鞍山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娟,徐建华,陈百生,杨良山,胡豹,章伟江.浙江省区域特色农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3(09)

第2篇: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

县域经济发展多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且层次低、技术含量和经济竞争力相对不足等问题。沉淀成本、规模经济和既得利益的作用,使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资源要素成本的提高,经济新常态下的县域发展环境,正在倒逼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因此,振兴县域经济亟须打破路径依赖,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传统思想的刚性滞阻往往是一种无效的制度安排之所以得以维持的原因。因而,振兴县域经济,需要强化如下几种新思维:

要有质量思维,由速度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变。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已经由高速发展转为中高速发展,县域经济增速也显著下降,这就要求县域经济发展要从过去强调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速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县域经济要改变过去更多依赖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方式,注重经济增速、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向投资创新双驱动转变,通过科技和制度创新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的协调统筹发展。

要有市场思维,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决定转变。在经济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要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决定,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县域政府要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市场环境。县域政府要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通过减少审批和放松管制激发民营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等市场主体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同时,县域政府要重点关注和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树立民本和法治意识,发挥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保护环境等职能。

要有全局思维,跳出“行政边界”的框范,基于区域发展空间谋求发展。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互联网+”时代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交汇,内外部风险交织叠加的态势下,县域竞争日趋激烈和深化,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需要跳出县域行政边界,打破时空局限,融合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充分整合与利用区域内资源和市场,通过优势互补、生态共建,将县域经济发展放到全球、全国、全省和全市形势与发展战略的大局中去衡量和定位,寻找比较优势和发展机遇,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

要有特色思维,充分发掘利用县域经济的地方特色。县域经济发展并不需要“面面俱到”,而应更加注重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形成特色经济产业集群。纵观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域经济,都有适合本地发展的规模化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方面要基于县域历史积淀的产业基础、特殊的人力资本等资源禀赋条件,以自身县域特色和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经济;另一方面,则要以经济区域范畴来对县域经济进行产业布局,通过积极参与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形成产业配套和关联集成效应,推动高端生产要素向县域流动,从而带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壮大。

要有风险思维,构建全方位的风险消解机制。当前县域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经济下行压力依旧较大,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凸显;经济社会、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改革难度和阻力在加大,政策落地难度也在加大等。风险的不断增加,要求地方发展必须具有风险思维。要努力构建县域经济发展和质量提升中的风险消解机制,通过统筹安排,逐步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消解风险。

要有服务思维,推动县级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县级政府改革总体应遵循双元复合分权的改革路径,推动建立县域治理权力结构之间的分权制衡机制。一方面,推进地方政府简政放权,创新县域政府管理,还权于企业和社会,激发市场和社会内在活力;另一方面,要推动政府内部分权,纵向上可将一些权力下放给乡镇甚至村,横向上合理推动政府部门横向分权,结合大部制改革等,理顺各职能部门关系,促进权力的科学配置和规范运行。

第3篇: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思考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以产业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为重点,以县域行政范围为基础,以优化配置资源为目标,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一直以来,县域经济在扩大我国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统筹城乡建设、有效化解“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巩固基层政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统计,截至2006年末,我国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2072个行政单位县域国土面积占全国的92%;人口总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县域经济GDP约占全国GDP的60%,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都占全国的1/3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约占全国的1/4。

近年来,中央重新审视“重城轻乡”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态势,突破性地提出了“县域”概念,并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宏观经济政策呈现出向县域侧重的明确的方向性变化,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县域经济大发展时代。

2003年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为辽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特别是为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全省县域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与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目前国内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辽宁差距明显。如何解决目前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本省乃至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值得深入思考。

1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辽宁目前有44个涉农县区,包括27个县和17个县级市,土地总面积为12.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的86.7%;总人口2315.3万人,约占全省的55%。在中央振兴东北战略的推动下,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态势良好。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全面提升、结构改善、活力增强、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1)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增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

2006年辽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为3300.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1.8%,占全省的35.6%,有7个县(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1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874元,增长了22.1%;实现工业增加值1453.03亿元,同比增长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8.8亿元,增长了30.1%,占全省的13.3%,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在2007年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排名中,东北地区占5个,全部出自辽宁,最高排名34位,分别是海城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大石桥市。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服务业持续提升。

2006年辽宁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67.1亿元,增长10.7%,占全省的78.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80亿元,增长26.3%,占全省的31.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53亿元,增长24.6%,占全省的29.7%。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5.6:43.2:31.2调整为23.2:44.9:31.9。一产业下降2.4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1.7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0.7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06年辽宁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1004.3亿元,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0.2%,比重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长57.2%,比全省增幅35.7%高22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率为30.7%,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电力、交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投资均有大幅增长,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历时6年总投资129亿元的全省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改善了农村电网的落后状况,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使全省691万户农民受益;二是全省省辖市全部通高速公路、1170个乡镇全部通油路,形成了“一网五射两环”的公路交通总格局;三是在辽西北全面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458万农民饮水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4)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重点项目不断涌入。

招商引资步伐加快。随着县域基础设施和招商环境的改善,2006年辽宁县域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占全省的20.3%;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农产品出口创汇同比增长20%以上。各县(市)普遍开工建设了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江苏雨润集团300万头生猪深加工项目落户开原,北票工业园引进浙江赐富、纵横两大集团,投资10亿元年产60万吨海绵铁项目进展顺利,盘锦大洼船舶工业园已签订项目总投资72亿元,42个重点项目中将有15个项目年内达产。

在省财政资金支持的25个县(市)工业项目集聚地中,规模以上企业数已由2005年的325个增至2006年的577个,增加252个,增幅77.5%。其中1亿元以上的企业已由2005年的42个增至2006年的100个,增加58个。

(5)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2006年,辽宁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090元,比上年增加400元,增长10.8%。从44个县来看,11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占25%,比上年增加4个,其中,长海县仍旧是全国最高,达15012元;4000-5000元的有20个,占45.5%,比上年增加5个;3000-4000元的有11个,占25%,比上年减少5个;2000-3000元的有2个,占4.5%,比上年减少4个。

2 从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引出的思考

(1)目前制约辽宁乃至全国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放眼国内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进地区,差距依然明显。

据2007年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如下特征: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有90个,东北地区有5个,中部地区有11个,西部地区有4个。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1.4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68.1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59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9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5%、15.86%、22.57%、16.43%、8.99%。

——新时期县域经济特色各异,竞争日益激烈:浙江省县域经济人均水平高,百强县比例大,为全国各省市区之最;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山东省县域经济单位多,差异性大,百强县增数多;广东省县域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中心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

通过与上述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地区的综合比较,现阶段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除少量县(市)外,总体处于国内县域经济发展一般水平,与全国百强县(市)平均水平差距明显。

二是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滞后,产业现代化水平低。产业集群特色不鲜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规模化经营,没有发挥出自身优势,对整个产业的支持和推动力度不够。

三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强者恒强、弱者常弱,各自为战,未形成类似江苏江阴、山东即墨等为代表的强县组团,体现出明显的集聚放大效应。

四是乡镇企业管理落后,没有树立起有市场号召力的特色品牌。

五是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配置意识不强,软硬环境建设亟待总体提升。

不难看出,以上问题正是一直以来制约和困扰中国大部分县域地区经济发展的通症,只是当前阶段更加突出、更加紧迫而已。

(2)关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初步设想。

必须看到,在现代化都市大行其道的今天,发展县域经济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县域经济发展的成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的全面开放、发展和稳定,所以必须从六个方面入手:

①要坚定思想、统一认识,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总体发展联系起来,树立“县域立,城市兴”的思想,加速推进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双轮拉动、同步增长”。

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依据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将工作重点放到培养县域主导产业、培育特色经济品牌、扶持县域龙头企业上来。

③建立和完善国家县域经济发展指标评价考核体系。依靠该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在领导机制、改革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④加速环境建设步伐,提高环境建设水平。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的同时,加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升政府行政审批服务的水平和加快办事效率,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良的配套设施环境和优质的公共、行政服务。

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支持和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县域产业发展方向的乡镇中小企业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积极引导其立足本地、开拓市场、扩大规模、加速集聚。

⑥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资源管理,为县域经济发展集聚各类有用人才。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大力引进和培养适合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形成优势产业集聚人才、重点项目吸引人才的发展态势。

(3)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未来。

纵观我国几十年来的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与教训共生,机遇与挑战同在。虽然其中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定困难,还要走一段漫长的崎岖之路,但从发展的角度,尤其是通过观察国内县域经济先进地区的发展轨迹来看,这些问题与困难的出现实属正常、无可避免,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必然面对的。只有正视这些问题与困难,逐步解决和克服了它们,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才能迎来中国县域经济“万紫千红、满园秀色”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东北地区振兴规划[S].2007.

[2]陈锡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重大问题[N].南方日报,2006-05-18.

[3]李亚华.新时期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第4篇: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

纽约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启示

新常态下招商也要换思路

人民币走向世界的另一个选择

我国农村的“逆城市化”现象

推进筠连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中印经济模式与城市化比较

让绿色经济理念深入人心

新时期湖南县域科学发展研究

水乡洋烈的重生之路

双流融入自贸经济思考

精致生态新津农业再转身

分类考核四川县委书记新命题

“空心村”背景下的户籍新政

四川盆周山区振兴特色路

实干朝天一张蓝图绘小康

小核桃做成大产业

绿色蔬菜种出小康路

带着宣汉一起奔跑

岳池蝶变的“领头羊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探析

来自四川省资中县的实践与思考

新加坡停印万元大钞打击洗钱

俄罗斯将建远东“后花园”

欧洲建成氮化镓供应链

聚焦四川丘陵地区发展路径

双轮驱动发展丘区县域经济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县域城镇化

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再提速

促进农户发展的农地流转方式选择

万马奔腾争闯县域强川路

自上而下的县域经济变革

天人合一与生态文明

五措并举推进四川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提升农地经济效益的思路及策略

国际背景下的“猪周期”变局

洗牌加剧三台式自救难解渴

资中式养猪抗风险能力提升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四川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指导意见解读

宜宾县的强县之路多点多极支撑战略的县域版本

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

大道朝天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经济发展透视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

农业共营制:中国农业经营体系的新突破

县域考核不唯GDP解读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新体系

“金融鲶鱼”颠覆信贷业?互联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

休闲渔业好风光四川盐亭县胜利新农村综合体印象

第5篇: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山区农业;发展现状;区域统筹;措施;贵州省

1贵州省山区农业发展现状

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基于安龙县抑或黔西南州乃至贵州省土地破碎的实际,要想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一个县或是小范围内要上大项目基本没有条件;已经申报项目落地实施的,效果也不理想。特别是山区,由于地形起伏、地势落差以及各种小气候明显等因素,导致作物类型分布呈多样化趋势,也决定了某种特定作物在一定范围内分布绝对数量不多、规模有限。很显然,单就一个县而言,从原材料保障上就不具备做成大产业的基本条件。但现实却是在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上,各县市之间缺少配合,因而始终受困于资源条件和协调机制的限制,难于破局。

2区域统筹发展措施

2.1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形成跨行政区域联动

在资源类型相近的几个县、整个市州或市州之间,探索相关协调配合机制,形成跨行政区域联动。一定区域内实行资源统筹和产业项目合理分布。比如按照市场情况,黔西南州已经有了比较宏伟的设想,晴隆县建立起了号称全国最大的肉羊屠宰企业,但仅仅一个县饲养的羊出栏量显然无法满足需求,甚至全州的羊出栏量也未必能够满足。另外,兴仁县也建立起了大型生猪屠宰企业,设计年屠宰量并非1~2个县能够满足。同时,安龙、兴仁两县都建起了薏仁米加工企业,其原料消耗及需求也不是这2个县自身能解决的。这时就必须引入统筹的思想理念,将几个县的资源整合起来考虑,共同支撑起做大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理顺农产品生产供应和统一收购渠道,把分散的初级农产品资源聚合起来,从而实现更大规模的加工销售增值。若进一步拓宽眼界,不仅需要统筹好全州的产能,甚而至于可纳入更大范围来作统筹考虑[1-3]。又如当下的一些高端蔬菜企业,产品供不应求,而且港澳、海外有企业下订单,农产品供应远远不够。若是采取统筹的思路,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由于目前贵州省农产品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产业仍需不断壮大,企业实力有待提高,因此只能通过观念和思路上以及实际操作上的调整,实行项目统筹运作,实现资源整合,扩大规模。

2.2形成统筹运作机制,实现农产品集约经营

某些产业基于各种小气候而在特定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同时又因为一定区域内立体气候差异明显的实际,某种特色作物分布不集中,一个县或特定范围内面积不大,但又都有一定面积,却难以独立形成产业。对此,若能引入区域统筹的思维和理念,通过建立和形成一定的运作机制,由某产业领域或某特定经营方向的龙头企业对某一特色农产品实行统一组织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将一定区域内分布在各个地方的同一资源集中起来,达到一定的集约经营,从而体现较大程度的规模效益并进一步实现创品牌、做大做强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对产品质量不自信且产品供应不稳定的尴尬,应采取化零为整的经营模式,扩大产业规模,实现农产品批量供应,才能不断做大做强产业[4]。

2.3运用区域统筹观点,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至于如何形成联动机制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应进一步加强探索。结合各地制定野十三五冶规划以及试点省直管县等机制的大好机遇,可以尝试融入区域统筹的思想来考虑问题,使产业规划和落实达到更高的起点和运作层面。具体到项目设计和实施中,也应当用区域统筹的观点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结合龙头企业培植,可以重点打造和扶持大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走集约规模经营道路,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使其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内起主导作用,集中利用原料基地和市场把握优势,更好地实行规模化生产销售,做大做强产业和品牌。与此同时,还可进一步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实现工业管理、商业经营、科技支撑。用工业方式管理农业,用商业模式经营农业,用科技力量支撑农业,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拓宽新型工业化内涵。

2.4充分吸纳民间资本,助力农业企业发展

联系到某些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还可以更好地吸纳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煤矿、房地产等产业和行业注资农业企业,实行和实现转产、转型发展。

2.5统一质量标准,推动农产品品牌发展

在组织市场销售和创品牌上,结合省、州、县各级提出的抓销售、抓生产、抓品牌野三抓冶的思路和要求,立足资源整合,将一定区域内从事同一行业农业生产的企业组织起来,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的格局,实行统一调度,统一组织销售,形成同一商品质量统一的格局。这样势必可以更加有效地集中盘活资源,同时充实活跃了市场,还可满足外部大宗的订单需求。

3结语

可以预期,若能实行区域统筹,化零为整,抱团发展,必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利用。也只有这样,实现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才更可能成为现实。从效果上讲,只要集中精力、整合优势资源,不贪多、不虚耗,势必可以使农业发展更有效率。在方法上,实行区域统筹、整合推进,势必可以减少不确定因素,降低风险。化零为整,可以使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推动山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撬动固有的沉寂,打破各自为政的格局,激活体制机制,统筹市场运作,整合各方力量,盘活现有资源,实现跨越发展。希望在社会变革的春天里,在农业发生深刻变化的档口和过程中,看到更多积极的令人鼓舞的利好政策和扎实效果。希望能更多地实现立足资源禀赋,找准产品及市场定位,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变劣势为优势,发展独特优势产业。通过区域统筹,整合有限资源,实行集约节约经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又增加企业及群众收入、贡献社会、造福人民尤其是山区人民。

4参考文献

[1]张光新.关于调整山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2(2)院41-42.

[2]杜亚填,吴金明.论山区农业逆向发展战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院12-16.

[3]王新君,彭红霞.贫困山区资源系统与可持续发展[J].特区经济,2005(1)院125-126.

第6篇: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

一、全省十强县(市、区)排位变化及分布

2005年我省出台《湖北省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评价考核暂行办法》,通过规模、速度、效益、后劲、环境等25个综合评价指标更为科学地考核县域经济。

从排位情况看,十强县(市、区)排位有一定变化但基本稳定。宜都市发展势头强劲,从2005年的第2位上升为2006年的榜首并蝉联了两年。江夏区、蔡甸区、潜江市、大冶市、夷陵区、枝江市发展较为稳定,连续三年跻身前十。曾都区、新洲区从2006年开始进入十强且位次不断前移。黄陂区从2006年的第14位一跃到2007年的第3位。仙桃市2007年虽然经济总量指标居全省县域首位,但终因人均指标和速度指标等因素影响首次被挤出十强,居第12位。

从地域分布来看,十强县(市、区)大都聚集在我省经济最活跃的武汉市经济圈及宜昌、黄石等城市周边,分布在汉宜、襄荆、京珠高速和汉宜铁路、武九铁路沿线,区位优势明显。武汉市和宜昌市所辖县域在十强县(市、区)中占绝对多数,分别为4个和3个。武汉市的江夏、黄陂、蔡甸、新洲4个远城区城郊优势明显,经济迅速崛起。宜昌市的宜都、夷陵、枝江和随州市的曾都则依靠打造产业优势加速发展。潜江、大冶发挥资源优势连续三年位列前十。

二、2007年全省十强县(市、区)发展水平及特点

1、经济发展实力强劲。十强县(市、区)国土面积仅占全省的13.7%,人口占16.2%,但2007年创造生产总值1158.45亿元,占全省县域经济的25.1%,对全省县域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36.04亿元,占全省县域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25.4%,对全省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31.57%。十强县(市、区)生产总值县均115.8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县均3.6亿元,分别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1.9倍和1.93倍;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为15601元,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2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80.8元,分别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 1.56倍、2倍和1.28倍。

2、经济增长势头迅猛。2007年十强县(市、区)生产总值增长15.2%,工业增加值增长2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5.2%,税收收入增长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6.76%,分别高出全省县域平均速度1.3%、1.2%、8.7%和9%。

3、工业主导作用突出。十强县(市、区)非农产业经济比重达79.1%,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66.1%;工业化率为38%,城镇化率为29.22 %。以上数据分别高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5.7%、4.97%、4.91%、1.44%。

4、经济发展后劲明显。2007年十强县(市、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565.76万元,县均56.6万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1.97倍;实际利用外资19722万美元,县均1972.2 万美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07倍。

三、全省十强县(市、区)的发展经验

1、大兴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十强县(市、区)的工业生产总值占整体经济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达37.13%。

枝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省委、省政府“一主三化”的指导思想促使枝江市重新审视农业资源优势,围绕建设百亿元农产品加工大市场的目标,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并举,形成了粮食、油脂、棉花、果蔬、水产五大产业群。规模企业达70家,年加工农产品120万吨,枝江酒业、华润雪花、香港奥美、湘宜水产等龙头企业不断壮大。2007年枝江市实现生产总值85.3亿元,增长17.4%;实现全地域财政收入8.8亿元,增长45.7%;规模工业总产值94亿元,增长29.5%。枝江由传统农业大市向新型工业强市转变的发展道路被媒体誉为“枝江模式”。

蔡甸区抓住武汉城市圈战略实施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实施“依托大区、开发东区、带动全区”战略,主动承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辐射,强力打造百亿经济园区。蔡甸区加快机械汽配、通讯电子、医药化工、轻工纺织等四大产业的发展,策划引进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积极引导和组织中小企业参与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目前全区四大产业已聚集企业20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8家,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1.5%。2007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7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人均生产总值达17117元;全区财政收入完成11.23亿元,增长31.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1.2亿元,增长14.4%,占全区生产总值的41.1%。

2、招商引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2007年,十强县(市、区)有6个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亿元,3个超过70亿元,其中江夏区达86.6亿元;平均利用外资1972.2万美元。招商引资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夷陵区坚持“大招商、招大商、大上项目和上大项目”的思路,3年来每年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都在40个以上,2007年引进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1个、过亿元的项目3个、过5000万元的项目4个,先后有20多家知名品牌和企业在夷陵落户。特别是通过协调使得弘健新材料、粤海纺纱、娃哈哈等落户企业纷纷追加投资建设二、三期工程并筹备研发中心,形成了良好的“后续工程”效应。

大冶市2007年引进项目336个,实际投资31.59亿元,完成外贸出口600万美元,先后成功引进富士康、雨润集团、武汉重冶集团、航宇集团等大型企业,跻身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行列。

3、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力”。立足特色、发挥优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十强县(市、区)正是因地制宜打造产业优势、地方特色,逐步形成优势明显、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体系,走出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曾都区位于汉十汽车走廊的中段,背靠东风、南面武钢和武汉各高等院校。曾都区依托区位优势,通过政策扶持、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途径积极营造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大力发展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目前曾都区域内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达172家,资产总额50.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5家、国家公告内专用汽车制造企业16家,具备年产各类专用车及底盘10万辆的生产能力,能生产专用车全部12大系列中的62个类别、300余个品种。以曾都区为核心的随州汽车产业发展已经步入新阶段。

潜江市精心培育优势产业。一是围绕循环经济做文章,培育化工医药产业。潜江市充分发挥石油和盐卤资源丰富的优势,集聚了30多家化工企业,初步形成了油头化尾的产业链,拥有绵延15公里的“化工走廊”。二是围绕产业链做文章,培育壮大铝产业。潜江市充分发挥齐力华盛公司的先导作用,以推进铝产品的深度开发为重点,引进合金棒、电工杆、铝型材等相关产品和配套服务项目,初步形成产业链。三是围绕劳力资源做文章,培育纺织服装产业。充分发挥10多万“潜江裁缝”在外创业务工的劳务品牌和人力资源优势,引进了小猪斑纳、森马、以纯等知名企业,积极建设国际服装生产基地。四是围绕加工增值做文章,培育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水产品加工项目。通过引进扶植华山、莱克等8家外出型水产品加工企业初步形成水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带,2007年水产品加工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占全省水产品出口创汇的60%以上。

4、园区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园区建设是产业集中的载体及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十强县(市、区)之所以快速发展,就是通过园区建设,使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有效集聚,使生产力得到有效解放,形成了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宜都市抓住宜都工业园区纳入省级开发区机遇,理顺体制,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形成了陶瓷机械、电子医药、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四大功能分区。新规划建设的陶瓷工业基地将逐步形成年产1000万件卫生洁具、1亿平方米墙地砖的规模。园区现已开发面积534公顷,聚集规模企业达66家,2006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74.7亿元、销售收入6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总量的90%以上,实现税收3.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6亿元。宜都工业园区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基地、化成箔生产基地和全省最大的卫生陶瓷生产基地。

5、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民营经济带动了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夷陵、枝江、宜都的民营经济占县市经济生产总值的70%以上。2007年夷陵区民营经济注册资本已达12亿多,民营企业以年均100家以上的速度快速递增,民营企业总数达到2648家,提供入库工商税收8亿元,民营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95%以上。该区民营经济龙头企业稻花香集团以白酒为主业,发展配套企业20多家,2007年实现产值26.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2.7亿元,成为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农业产业化部级重点龙头企业。2007年该区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达124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9家、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22家,工商税收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92.9%。

四、全省十强县(市、区)发展的启示

1、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体制机制,是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逻辑起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创新思想观念,树立敢为天下先的新思想;必须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常规和不利发展的条条框框,破解发展难题。十强县(市、区)的实践证明,只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因地制宜地确定好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就能逐步走出一条切合本地实际的发展道路。

2、发挥优势,培育特色。县域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基本条件就是发挥比较优势,构筑特色经济。经济特色是区域资源特征、发展模式、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的综合体现。县域经济要形成竞争力,就必须找准自身的比较优势以及与市场对接的着力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好优势资源,围绕特色产品培育特色产业,围绕龙头企业培植特色经济,实施差别竞争、错位发展。

第7篇: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单元,它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历来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特别是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后,很多地方都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并实施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措施。总结近年来隆化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如何认识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

“郡县治,天下安。”在我国历史上,从秦朝统一设县以来,历朝更替,唯县的建制至今不变,县一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进入新世纪,随着县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县域经济的作用更加突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共有2800多个县(包括县级市、自治县、旗),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多,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2003年县域的社会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55%以上,县域GDP约占全国GDP的63%左右。无论从人口规模,还是从经济总量看,大头都在县,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县级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是城乡统筹和基层政权巩固的关键,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都要通过县级行政机构向下贯彻落实。县域经济纵贯城乡、横跨一二三产业,是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无论哪个层次、哪种经济成份发生大的变化,都会对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从发达地区成功经验来看,县域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源泉,对整体经济的越升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县域经济”的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2004年中央1号文件也都相继提出要壮大和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从上至下已基本达成了共识,许多省市都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制定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进行了如“扩权强县”等不同形式的放权改革,县域经济正在向深度和广度跃进。如河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把县域经济列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撑”之一,为了充分调动县一级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自觉性,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给资金、给项目逐步向给政策、下放经济管理权限转移,从而使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步入了新的阶段。

二、结合实际确定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发展县域经济的前提条件,除了上级在体制上、政策上进行深入改革和调整外,最重要的作为县级本身要有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思路。关于制定什么思路,各地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体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县域经济无外乎就是寻找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核心问题是促进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就是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一是工业化。主要是解决县域经济实力增强、财政收入增加问题。没有工业化,城镇化就会失去产业支撑,服务业发展就失去了依托,“三农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实现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不少地方的实践表明,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抓住工业化,就抓住了经济欠发达县加快发展的“牛鼻子”。因此,在工作中,要切实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抓好扩大投资和项目建设,壮大特色支柱行业,培育特色主导行业,加快工业化进程。二是产业化,即农业产业化。主要是解决农民普遍持续增收问题。“三农”问题是当前全国工作的重点,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隆化县是山区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全县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小康,而解决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就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把农民和市场有效连接起来,带动农民增收。三是城镇化。主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工业、农业两大产业失衡问题。小城镇,大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建设缓慢,就无法拓展农村市场,有效拉动就业,缩小城乡差别,从而也无法使广大农民普遍富裕起来。所以通过走城镇化的路子,是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重要步骤。四是民营化。主要解决投资主体和风险承担问题。实践证明,发展县域经济的制约问题主要是资金和技术问题,也可以说投资主体问题和投资风险承担问题。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最好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民间投资,即民营化。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民营经济逐步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具有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等特点,不用国家投资,就可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对于基础较差的县,由于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要素不完备,壮大总体实力,关键点和突破口就是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发挥民营企业对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等方面的重大作用。

推进工业化、实施农业产业化、加快城镇化和发展民营化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互动关系。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器和发动机,民营化又是县域工业化的主体。同时,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又为工业化提供载体和条件。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工业化水平低,农副产品深加工就拉动不起来,产品没有经过深加工附加值就低,就难以产生最大效益,农业产业化就很难发展起来。没有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就没有人口的聚集和非农人口的转移,没有民间资金的聚集,城镇化就失去产业支撑,也就很难实现。工业化的大发展,可以反哺农业产业化,在形成资金、人口聚集效应后,又可以推进城镇化;反过来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大发展,又可以推动工业化上水平。要发展工业化,关键是资金和管理,对于县域工业化来讲,最好的创业主体就是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是推进工业化最好载体和最好途径,既可以扩大就业,又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产业化,推进城镇化。

三、科学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目标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方向就缺乏奋斗的动力。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是发展目标的制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根据自身发展水平和条件,在积极调整和完善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制定,努力使科学发展观落实到谋划、推进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促进县域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工作中,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既要制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又要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总体目标的制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本县资源、区位等各个方面发展现状和总体经济发展形势,本着城乡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富民强县这个根本,振奋人心,鼓舞干劲。产业目标的制定要根据产业的类型、特色和发展潜力,体现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发展规模。二是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制定近期目标,又要制定好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近期目标的制定,要围绕农民增收和财政增收两个重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强政府服务保障能力,对完成目标的要求应当更明确,措施应当更具体,工作应当更到位。需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属于典型的速度效益型经济的县,要实现经济的快发展,必须依靠投资拉动,最重要的是要有项目做支撑,每年都要围绕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传统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项目,投产一批、建设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这也是加大投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同时,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长期目标的制定,既要体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又要确保富民强县目标的实现。要立足当前打基础,结合优势育产业,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同步,规模与效益协调一致,既鼓舞人心,又不能提得过高,脱离实际。

其次是发展目标的分解。县域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即有历史上基础较差的原因,又有地域广阔、资源较少、思想相对落后、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较大的实际,所以在不同乡镇、不同区域的目标分解上就要遵循分类指导的思想,根据不同乡镇、不同产业、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差别。区位优势相对较好、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指标相对要高一些,担子要更重一些,反之就要低一些,而不能搞一刀切。这样即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可以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整体合力。近年来,我们根据隆化县典型山区大县的特点,提出了建制镇和有条件乡要率先发展,主要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发挥小城镇位于城乡结合部、一边连着城市,一边连接农村的区位优势,让小城镇率先发展起来,壮大城镇经济实力,在劳动力转移就业、市场建设等各个方面,增强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功能,通过先富带后富,繁荣城镇带动农村,保证县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完成,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同样,对条件相对较差的乡镇,也要形成工作压力,奋发向上,激发工作热情。版权所有

四、发展县域经济要突出工作重点

只有经济结构合理才能保证更充分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自然资源来发展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受一个地方区位、资源、人口素质以及地方本文来源于大秘书网统筹发展能力的限制,不可能搞全面开花,针对基础较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县讲,突出重点就是要围绕农民收入增加,财政实力增强两大目标,重点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结构调整两项重点工作,加快发展步伐。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作为农业大县,搞好农业和粮食生产、实现农民增收意义重大。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农业结构调整所确定的产业如果不能给所在区域带来普遍效果,就不会被农民普遍接受,这个产业确定就是失败的。同时结构调整的落脚点应放在实现农业产业化上。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提高农业的竞争力,搞好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扶植龙头企业,进一步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民增收的问题。这些都需要确定好发展什么产业问题,也就是农业结构的调整方向问题。工作中,要注意考虑以下四方面:一是受益的普遍性。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立足于广大农民的普遍受益和持续增收,正确处理发展粮食生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关系,结合实际,突出特色,选准项目,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如我们在全县大力扶持养牛产业发展,就是考虑到隆化是农业大县,地盘大,气候、土地、人口素质在全县各区域差异性较大,确定的产业基本上在全县都适于发展,因此,根据广大农村、广大农民有养牛传统和养牛技术,有资源、有场地,在农村的受益面大,经济效益明显,农民容易接受这个现实,把养牛业作为全县主导产业来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5年来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加了800多元,其中300多元来源于养牛业。二是产业的集中性。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就形不成市场竞争力,在产业选择上,要注重在产业的集中性上下功夫,防止过多、过散。要加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力度,使产业发展相对集中,产生规模效应。隆化过去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时曾经提出发展六大产业,多年的实践证明,产业过多使有限的资金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造成了撒芝麻盐的现象,对每一个产业发展来说也都是杯水车薪,谁都想发展,谁也发展不起来,后来我们调整了工作方向,将六大产业压缩为以养牛为主的四大产业,对资金的主要投向、工作的重点进行了明确,从而使主导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三是产品的延伸性。发展县域经济还要注意从国家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中,寻找农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有针对性地选择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要把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搞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在拓宽农产品增值空间上做文章。再如隆化发展养牛产业不但注意了饲草饲料、肉牛育肥、胚胎移植工作,而且注意奶业加工、牛肉产品深加工、皮质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工作,不断拉伸产业链条、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四是发展的持续性。注重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进而促进长远发展。我们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要更多地注重引导农民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产,向科技要增收;注重引导农民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瞄准市场,向结构调整要增收;注重依靠产业化发展开辟新渠道,开发相关产业的产品,保证产业化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2、工业结构调整。欠发达县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增加财源,解决好有钱办事的问题。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依靠资源开发发展工业是欠发达县难以逾越的阶段。但是在总体发展上要注意五个方面:一是产品定位问题。这是工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在发展工业时一定要注意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发展潜力,注意本地资源的利用成效和开发潜力,注意产品品牌,努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增强竞争实力。二是发展规模问题。企业规模和产业规模要适度,即要做大做强,又不能盲目攀大,防止产业失调和市场风险,注意不断开发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三是产品增值问题。对于工业企业特别是以资源开发为主的矿山行业,既要尽可能小地减少资源浪费和无序开发,又要注意延伸产业链条,走出单纯靠资源开发发展的路子,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深层次产品,把现有企业结构调优、活力调强,走高增长、低消耗的集约增长道路,引导工业资本积累投向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四是园区建设问题。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更难形成竞争力。园区功能相对齐全,要素配置相对合理,县域经济发展要依据能源分布、区域特色和经济发展规模,发展特色园区,为聚集优势生产要素提供发展平台。五是环境保护问题。落后地区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制约,要发展工业,必然要利用资源、劳动力优势来进行,这是工业化必经的初始阶段。而资源开发,必然要改变原有环境,静止不动谈不上发展,而发展的关键是要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做到合理布局,和谐发展,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努力恢复和改造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要树立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思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生产力发展与自然和谐“双赢”,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新道路。

第8篇: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县域旅游;研究内容;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3

一、引言

在我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中,县域旅游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旅游目的地范围更大的市域、省域乃至全国游相比,县域旅游的资源、要素配置等具有突出的相似性,较易塑造鲜明的旅游特色与旅游形象;与旅游目的地范围更小的乡村、景区旅游相比,县域旅游依托的县级行政区划作为一个相对完善的整体,能够极大的满足旅游者度假、休闲、购物、聚会、养生、会议等全方位需求。在我国,县域旅游资源丰富,而且规模适当、功能完备的县域特点决定了县域旅游既能达到一定规模,同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易于操作性[1]。

我国学者对于县域旅游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近20多年的研究,内容逐渐丰富,视角逐渐多样。本文重点搜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士论文数据库及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收集了百余篇研究县域旅游的论文,通过对这些论文的纵向梳理,能够客观认清我国县域旅游研究的现状,深入剖析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以期为我国县域旅游实践和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理论指导与参考。

二、县域旅游研究主要内容

1.县域旅游经济研究

在新常态下,县域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因其突出的经济拉动效应已经成为调整优化县域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因此,如何将县域旅游与地方实况结合起来以真正实现经济的发展,成为了现阶段学界关注的重点。现有研究大多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县域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而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如徐文燕针对黑龙江省县域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竞合模式[4];陈洁等比较分析了焦作云台山景区与其他景区、阐述了焦作各县具有后发优势的景点,为其他县域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5];杨杰等则提出了发展肇庆市山区县域旅游经济的相关举措[6];陈建设等以国家重点风景区、4A景区为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民族县域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7];李雪峰等论述了阿尔山特色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了探讨分析[8]。此外,徐飞雄等从县域空间完整与否、地域空间、合作内容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县域旅游的经济合作模式[9];郭鲁芳则通过对杭州地区二县市(淳安县、临安市)旅游经济制度变迁的实证考察,剖析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县域旅游经济制度的变迁情况,阐述了影响其变迁和创新的因素,并指出了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和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10]。

可以看出,现阶段关于县域旅游经济的研究大多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研究方式较为单一、成果也极为有限。

2.县域旅游产业研究

从理论上讲,县域旅游因历史、文化等因素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实际上也不外乎是单一景区、有限的旅游产品链和门票收入的“三一经济阶段”[11]。因此,如何改变单一的县域旅游产业结构、延长旅游产业链以及制定相应发展战略,也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县域旅游产业的定位,徐勤飞根据旅游产业在不同阶段的任务,提出对县域旅游产业进行基准性和前瞻性定位、制定发展目标并选择发展模式[12]。关于县域旅游的产业集聚,林邡分析了影响县域旅游产业集聚的因素并提出了“品牌驱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的“三动”发展策略[13]。关于县域旅游的产业链,赵磊等研究了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与县域旅游地之间相互耦合的内在关系[14];而林轶等以产业链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品牌整合的县域旅游产业链模式[15]。关于县域旅游的产业发展,唐代剑以浙江海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刺激旅游价值中枢神经、建设人性化拳头旅游(景点产品)及加大主体形象促销力度等三点建议[16];吴晨等运用后发优势理论,从后发优势分析和发展对策探讨两个方面构建了休宁县旅游产业发展框架[17];李纯蛟以西充县为例探讨了县域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18];黄勇指出要按照“大旅游”的新思维来调整县域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环境、城建布局,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9];王赞新比较分析了武陵源区、凤凰县、永顺县三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以探讨县域旅游产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结合和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相对强弱 [20]。

由上观之,现有研究大多从个案研究入手,缺乏对县域旅游产业纵向的深入梳理及横向的比较研究。

3.县域旅游规划研究

目前,缺乏整体规划已成为我国县域旅游发展的常态,稀少的现有规划也存在着业态雷同、目标市场单一、主题索然无味等问题[21],这对县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学界研究的重点涵盖县域旅游规划问题。比如,王群等以庐江县为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居民旅游感知对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作用,构建了县域居民旅游感知因素研究框架 [22];丁娟等指出小范围的行政界线对旅游规划的制约、客源的市场分析等特有问题,在经济欠发达县域的旅游规划中也是颇为重要的[23];肖玲阐述了饶平县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定位、发展思路和目标、发展空间等问题,认为这也是县域旅游规划中必须重点把握的[24];张述林等深入分析了跨县域旅游WRS结构系统的运行机制以及影响该系统构建的物理、事理、人理等因素,提出了跨县域旅游WRS结构系统的开发建议[25];杨瑞霞总结了普遍适用的县域旅游规划编制原则,提出了打造核心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和加强支持系统建设等县域旅游发展规划思路[26]。

可以看出,现有研究基本上涵盖了县域旅游规划的方方面面,包括规划编制原则、规划具体内容等各个角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4.县域旅游开发研究

与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相比,县域旅游受制于当地区位、资源、资金、政策等因素,呈现出诸如缺乏深度开发、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定位不准确、市场发展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27]。针对此现状,学界予以了重点关注。首先是对县域旅游产品的研究。章杰宽采用SWOT分析方法,提出构建洛川县五大旅游产品体系[28];孙振鲁等构建了与昭平县旅游资源赋存状况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开发谱系表[29];而张林等分析了县域旅游产品设计的四阶段,提出了旅游产品设计的SECI模式[30]。其次是对县域旅游发展评价的研究。李少游等构建了包括资源吸引力、相关支持产业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区位条件、市场占有力等因素在内的县域旅游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31];李瑞等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构建了民族县域旅游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2];丁美琴提出了实证指标体系,并将其细分为33个具体评价指标[33]。再次是对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罗彤等基于交通线路的变化将炎陵县域内旅游空间结构划分为“一心,两轴,三组团”,而将县域外旅游空间结构抽象为“十字形”[34];樊贞指出县域旅游空间结构包括点、线、面三要素,相对应的有极核式、点轴式和网络式三种模式[35];靳瑞景分析了广水市的县域旅游空间组织,提出构建“多核分级―两轴延伸―五翼合作”空间联动发展模式 [36]。最后是对县域旅游文化的研究。李承宗等针对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37];王文娜等则分析了进入成熟期的栾川旅游文化发展走向[38]。此外,县域旅游品牌[39]、市场[40]、竞合[41]也受到了部分学者的关注。

分析前文可以得知,县域旅游开发涉及方方面面、内容是比较丰富的,但相当一部分的研究都停留在静态的定性描述与分析,研究的方法也不够系统全面。

5.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不同的县域由于区位、经济、文化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赋存优势和开发价值,进而衍生出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目前,全国推出栾川模式、焦作现象、宁波经验、婆源之路、泰宁路径等五个典型的县域旅游发展模式。许振晓等以杭州地区三县(市)为例,从旅游经济发展r序、市场化进程、区域旅游的空间布局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了三地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及其启示[42]。方晓勤利用“钻石体系”评价了各个县域发展旅游的竞争优势,将其发展模式分为四种,并研究了每种模式的背景、发展战略及提升策略[43]。戴婷总结了五种具有代表意义的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并分析比较了它们之间异同[44]。钟睿根据影响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驱动因子的不同,对其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出了每种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45]。此外,薛宝琪等提出了实现伏牛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四种可选模式,即生态补偿模式、环境教育模式、社区参与模式和县际联动模式[46];肖光明分析了德庆发展山区旅游的策略和创新途径,指出这些创新模式对我国山区县域旅游发展的若干启示[47];周霄等研究分析了栾川与常熟的县域旅游发展模式[48]。

可以看出,基于不同视角提出的各种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基本上大同小异,都是我国当前县域旅游的演进方向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反映。

三、结论与展望

任何研究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县域旅游研究领域同样如此。通过对我国县域旅游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得知,理论研究在取得可喜进展的同时,对实践的现实指导也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但从长远考虑,县域旅游研究还是有一些提升之处的:在研究视角上,还需要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以更好地把握县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复杂问题及隐性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亟需引入社会调查法、定量分析法等方法,以客观准确评估县域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县域旅游发展评价体系;在研究内容上,除了拓展完善现有内容外,还应重点关注县域旅游的动力机制、社会效益、旅游营销、旅游市场等问题,以把握县域旅游发展的内在机制、加深对县域旅游的理论积累。

参考文献:

[1]Douglas G P.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urban tourism research[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4):64-67.

[2]牛海桢,高燕,雷金瑞.甘肃省县域旅游经济发展论纲[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4):65-70.

[3]李秀斌,刘少和,张伟强.旅游发展对县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分析――以广东第一“旅游强县”清新县为例[J].热带地理,2008,28(3):271-276.

[4]徐文燕.基于竞合模式的县域旅游经济一体化深度协作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2):51-55.

[5]陈洁,于琳,李春意.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以焦作各县域为例[J].价值工程,2009(1):52-54.

[6]杨杰,付华英.肇庆市山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略析[J].肇庆学院学报,2006,27(6):61-65.

[7]陈建设,吴忠军.民族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A景区为视角[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6):64-67.

[8]李雪峰,海赢.以阿尔山市的特色旅游为例浅析发展县域旅游经济[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6):46-49.

[9]徐飞雄,刘娟.论我国县域旅游经济合作[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6(3):120-123.

[10]郭鲁芳.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以杭州地区二县市(淳安县、临安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4,19(2):22-25.

[11]龚绍方.县域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规划初探[J].地域研究c开发,2008,27(6):61-65.

[12]徐勤飞.县域旅游产业定位及相关问题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3.

[13]林邡.县域旅游产业集聚探讨――以福建永安旅游业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08.

[14]赵磊,夏鑫,全华.基于旅游产业链延伸视角的县域旅游地演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5):874-880.

[15]林轶,熊礼明.基于品牌整合旅游产业链模式的民族县域旅游产业开发研究――以广西巴马为例[J].江苏商论,2011(9):124-127.

[16]唐代剑.论县域旅游形象定位及旅游产业发展――以浙江宁海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76-79.

[17]吴晨,李东和,汪燕.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安徽省休宁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8):764-766.

[18]李纯蛟.嘉陵江中游西充县域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0(2):204-210.

[19]黄勇.论县域旅游支柱产业的培育建设[J].求实,2000(8):38-40.

[20]王赞新.政府职能、市场作用与县域旅游产业发展――湖南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多案例比较与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1):66-80.

[21]杨瑞霞.我国县域旅游的规划与发展分析[J].商业经济,2004(12):109-111.

[22]王群,章锦河,丁祖荣.县域旅游规划中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以安徽庐江县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6):88-92.

[23]丁娟,焦华富.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旅游规划的若干思考――以安徽庐江县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4(2):76-79.

[24]肖玲.对于县域旅游规划重点问题的探讨――以饶平县旅游规划为例[J].热带地理,2001,22(2):138-160.

[25]张述林,胡科翔,秦趣,宋增伟.WSR系统方法论在跨县域旅游发展规划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59-61.

[26]杨瑞霞.我国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淇县旅游发展规划为例[J].商业研究,2006(9):178-181.

[27]黄月玲.县域旅游在区域旅游中的协作发展――以桂林旅游圈龙胜县为例[J].经济地理,2008,28(2):338-341.

[28]章杰宽.县域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及实证研究――以陕西省洛川县为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1):92-95.

[29]孙振鲁,杨令.县域旅游产品谱系构建与开发设计研究――以广西贺州昭平县为例[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7(2):1-5.

[30]张林,李文兵.县域旅游产品设计的SECI模式研究――以甘肃省瓜州县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69-72.

[31]李少游,张瑾.桂黔湘边区民族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比较研究[J].旅游论坛,2009,2(3):359-365.

[32]李瑞,殷红梅.民族县域旅游发展定量综合评价――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6个民族县域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0):1263-1272.

[33]丁美琴.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以高淳县为例[D].南京:南京大学,2011.

[34]罗彤,钟永德.基于交通改善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炎陵县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86-88.

[35]樊贞.基于区位论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湖南资兴为例[D].湘潭:湘潭大学,2008.

[36]靳瑞景.县域旅游开发的空间分析一一以广水市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37]李承宗,蓝甲云.对发展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的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24(124):70-72.

[38]王文娜,吴郭泉.文化潜移背景下县域旅游发展动态分析――以洛阳栾川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6):51-54.

[39]陈建城.县域旅游品牌的创新和发展――以福建省仙游县为例[J].台湾农业探索,2009(6):48-51.

[40]陈金华,周灵飞.县域旅游市场调查与开发策略――以平和县为例[J].福建地理,2001,16(3):38-41.

[41]程道品,王丽娜.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桂林县域旅游竞争态势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3):48-51.

[42]许振晓,王国新.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与剖析一一对杭州三县(市)的实证研究[J].人文地理,2005(6):68-72.

[43]方晓勤.中国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一一以泰宁县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44]戴婷.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旅游目的地产品类型为线索展开[D].上海:复旦大学,2010.

[45]钟睿.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动因与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46]薛宝琪,范红.伏牛山区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8(6):71-75.

[47]肖光明.山区县域旅游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德庆案例[J].肇庆学院学院学报,2007,28(6):70-74.

第9篇: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县域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县域经济在发展中也有不少教训,最大的教训就是忽视了对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一些县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尤其在工业发展中,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产出,重速度、轻效益,重发展、轻环境,高耗费、高排放、低利用的现象非常突出。这不仅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而且给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我国西部地区的广大省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工业发展的类型较为单一,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对生态及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经济效益较差。这些地区的发展正是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20年前所走过的道路,它们正在经历着浅层次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及环境的认识淡薄,对“前车之鉴”熟视无睹。在区域经济的梯度推进下,一些高能耗、低效益、高污染产业可能向西部转移;西部地区由于产业层次低,出于急于发展地方经济的愿望,对这些污染产业的转移也会疏于严格控制。但是西部地区开发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吸取东部、中部地区和国外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加强环境污染的防治,越过粗放型增长方式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阶段,避免重走“高增长、高消耗(资源)”、“大开发、大破坏(生态)”、“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国众多的欠发达市县所属的西部地区对于整个国家的生态保护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无论是对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工程,还是对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的国土保安、经济发展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未能有效地在西部地区恢复林草植被,治理水土流失,那么长江、黄河的旱涝灾害不可能得到根治,广大中下游地区将不断受到威胁和破坏,也就谈不上实现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处于西部贫困地区的贵州省息烽县的经济与产业规划发展思路进行探讨与分析,分析息烽县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自身的优劣势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生态屏障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在西部地区各市县保持生态环境平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给其他相类似西部地区的市县经济发展提供借鉴与思考[1~3]。

2研究地背景情况介绍息烽县地处贵州省中部,省城贵阳市北郊,贵州第一大河乌江之南岸。东临开阳,南接修文,西北与遵义、金沙两县相望。县城所在地南距贵阳市中心66公里,北距历史名城遵义85公里,是黔北及重庆、四川两省市南下出海的必由通道,也是贵阳市北上黔北及重庆、四川的“桥头堡”。现有人口25.48万,下辖4镇6乡,161个行政村,9个居民委员会。“十五”期间,全县国民经济呈现了提速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工业经济主导效应进一步凸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第三产业虽取得突破性进展,2002年摘掉国定贫困县帽子,区域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在全省排位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43位跃升到2005年的20多位。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息烽县的生态屏障地位不可取代,息烽县地处长江重要支流乌江南岸,筑城北缘,是川黔大通道,地理环境特殊,对于贵阳市,贵州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及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具有非同一般的作用。由于区位、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息烽县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特别是工业发展的思路不够清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整体素质不高息烽的产业发展属一业独大型。由于息烽其他相关配套工业无法跟上磷及磷化工产业发展的步伐,使工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将长期存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3%的第二产业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磷化工或者是磷化工的相关产业。目前息烽县产业的总体素质还不高。一是产业竞争力不强,工业中传统工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而且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还较落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间和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不密切,支柱产业中的产业链不突出。二是产业布局还需进一步调整,产业资源需要根据新的发展要求进行重组,产业布局也要根据新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

2.2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息烽县服务业发展缓慢,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能适应工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工业发展急需的物流、金融、外贸、研发等行业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使工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且旅游、房地产、物流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未能显现。2.3劳动力及人才吸纳能力不足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于东部地区,息烽县大量适龄劳动人口外出打工,农村可转移的潜在劳动力资源有限。由于产业基础设施和配套能力不足,息烽县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吸纳能力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人才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载体有限。此外,由于职业教育总体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缺乏管理人才与中高级技能人才,严重制约了人才结构的合理配置和人才优势的充分发挥。总体而言,息烽县产业发展虽然起步较早,但整体属于较低层次的产业类型,优势的主导产业科技含量和层次较低,大型的主导企业属典型的资源型重化工企业,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链不长,现代制造业尚未成型,需要进一步提升产业的规模和档次[4~5]。

3经济发展有利条件分析一般来说,区域产业发展受到区域社会消费、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区域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传统以及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等因素的影响。贵阳市正大力实施建设“大贵阳”战略,为息烽县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息烽作为贵阳市的辖县之一,息烽的发展对实施这一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1西部大开发与实施建设“大贵阳”战略为息烽县产业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实施建设“大贵阳”战略,是贵阳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重大举措,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建强建好贵阳市,发挥省会城市“龙头”作用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把贵阳建设成“南贵昆经济区”上重要经济增长之城的必由之路。息烽作为贵阳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阳市的北大门,是连接贵阳和历史名城遵义的交通枢纽,是贵(阳)遵(义)高等级公路中段的重要城镇。特殊的区位优势表明息烽的发展潜力。

3.2空间区位及交通优势明显息烽作为贵阳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阳市的北大门,是连接贵阳和历史名城遵义的交通枢纽,是贵遵高等级公路中段的重要城镇,特殊的区位优势表明息烽的发展潜力。息烽县地处黔中要塞,川黔铁路、210国道,以及连接四川、重庆南下出海通道的贵遵高等级公路南北纵贯全境,乌江库区峡谷有62公里的过境航道。川黔铁路过境段总长50公里,纵跨东部两镇乡,县境内还有3条铁路支线深入工矿区,有客货站8个。贵遵高等级公路在县内有3个出口,全县10个乡镇161个村和大部分自然村寨均有省道、县道和乡村公路相通,目前已实现所有乡镇、工矿区和大部分旅游景区、农业开发区通油路,水陆交通十分便利。3.3生态和矿产资源丰富息烽县森林覆盖率达40.09%,境内原生天然林多,大部分地区林木丰茂,水土保持良好,有“天然氧吧”之美誉。息烽县总面积1036.5平方公里,境内峰丛山地与丘陵、小盆地相间,海拔最高1749.6米,最低609.2米,相对高差1140.4米,南望山、西望山两大山脉东西排列,喀斯特地貌发育充分。全县土地面积10万公顷,其中有耕地

3.3万公顷、林地4万公顷、园林0.03公顷、草地1万公顷,水域0.17万公顷。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磷、铝、硫铁、褐铁、硅、水晶、重晶石、高岭土等,其中尤以煤、磷储藏最丰、品位最高。生物资源已查明的树木有104科263种,野草61科227种,药用植物110科227种,水生、陆生和两栖动物数百种。县境北濒贵州省储水量第一的乌江库区,境内河网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17.8公里,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2条,多年平均径流量5.85亿立方米,平水年常年保有储水量4.65亿立方米,水资源十分丰富[6]。

4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的影响对西部地区不适当的开发,极易导致全国范围的生态环境危机。如近些年来较为频繁的黄河断流、长江洪水、西北和华北沙尘暴的侵袭等,已使人们重新认识西部在国家区域经济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西部地区以资源环境为代表的生态公共产品,对全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西南地区的森林资源是长江流域的“绿色水库”,不仅为长江流域提供水源,而且调节全流域的气候和水资源供应平衡。西北地区的植被是黄河流域的“绿色屏障”,保护着黄河流域免于风沙和水土流失的威胁。西部地区提供的这些生态公共产品,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比较优势。生态公共产品的输出应当是西部各省份优先发展的领域。这些领域才是西部各省份找准在全国的定位,积极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所应当考虑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4.1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明确功能定位县域经济要发展首先必须明确自身在区域大环境中的地位和功能,根据县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资源、环境特点,从与区域周边大环境和国内外大环境的分析比较中,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近期发展的突破口以及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根据区域内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区域内拥有的资源和可利用的区域外资源)、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特点,以及国内外同类市场的需求,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互补性产业和产品作为县内的主导型产业(产品)发展方向。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区域开发战略,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国策。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必须根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这四类不同的主体功能区,调整县域经济发展方向,采取必要的相关措施。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区域开发战略,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国策。我国的宏观区域经济政策,以前通常限于地理上的空间范围,如东部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等。而我国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使区域发展理念超越了简单的地理空间范围,创造性地提出了“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要求“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以“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要贯彻好科学发展观、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就必须落实国家关于主体功能定位的区域开发战略。只有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规范空间开发秩序,调整产业方向,引导企业合理区域集中和规模经营,才能避免走“遍地开花”办乡镇企业的老路,才能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才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7~8]。

4.2依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县域经济发展方向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需要根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这四类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域,来调整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长江干流虽不从贵州经过,但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乌江紧邻息烽,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息烽县应属于第三类也就是限制开发区域,这一点必须达成共识,这就意味着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要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要降低城镇建设强度、降低工业发展强度,要加强植树造林和保持水土,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和超载人口逐步有序向外转移,不断完善生态功能,逐步建成为国家的重要区域性生态功能区。

5息烽县县域经济与产业规划发展的基本思路息烽县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吸取东部、中部地区和国外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加强环境污染的防治,越过粗放型增长方式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阶段,我们要本着对子孙后代和全国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看待息烽县在全国的生态功能和意义。

5.1强化生态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将生态功能始终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上,站在战略和全局的角度考虑息烽县的经济与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以产品结构调整为重点,改造传统的原材料工业,巩固提高资源型优势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尽量少建或不建耗水型工业(造纸、钢铁等行业)。要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减轻农民对薪材需求的压力。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5.2大力发展农林产业,积极促进各产业间协调发展西部地区的广大省份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林果业和畜牧业也相对滞后,但发展潜力巨大。在息烽县今后的规划发展过程当中,要通过造林种草,建设高效优质的经济林、草场,改良畜禽品种,改进饲养方式,进一步促进林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积极开拓市场,带动农副产品加工、储存、销售和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5.3严控区域经济梯度推进中的污染转移,严把环保关在区域经济的梯度推进下,一些高能耗、低效益、高污染产业可能向西部转移;西部地区由于产业层次低,出于急于发展地方经济的愿望,对这些污染产业的转移也会疏于严格控制。西部地区由于工业基础薄弱,企业缺乏资金积累,政府财政收入有限,污染治理成本高,这决定了西部地区财政和企业的自身能力是不完全具备或难以具备环保达标能力的。因此,西部地区开发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吸取东部、中部地区和国外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加强环境污染的防治,越过粗放型增长方式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阶段,避免重走“高增长、高消耗(资源)”、“大开发、大破坏(生态)”、“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现有的重污染企业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实行限期治理,使之达标排放。开发中必须坚持把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划规划,同步实施,加强管理,严格审批。明确污染型行业和产品的环境质量标准,严格控制区域经济梯度推进中污染物的超标转移。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