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隐患管理措施范文

安全隐患管理措施精选(九篇)

安全隐患管理措施

第1篇:安全隐患管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隐患;措施

中图分类号:TD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347-01

在煤矿生产中,通风管理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风安全管理属于动态管理。由于煤矿中的作业场所是经常变化的,因此不能对所有不安全因素进行预见。在生产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通风安全管理,针对生产中比较容易发生的各种故障做好预防与控制工作。

一、 问题

1.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当前,我国煤矿中的从业人员在技术水平以及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方面还存在不足,会为煤矿的安全带来隐患。因此,为了确保煤矿的安全,要对其加强培训。

2.通风系统在设计中存在问题。对于矿井巷道来说,其设计断面太小,使得巷道内的风速太高,导致通风的阻力太大,对煤矿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有的煤矿在对巷道进行布置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对布置巷道时,必须要对开采技术条件以及巷道服务年限还有煤层赋存条件和投资利益等进行综合考虑。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很多巷道没有得到合理的布置,对通风系统造成不小的影响。如果无效巷道数量太多,就会使得通风阻力增加,线路太长,最终导致安全隐患的产生。

二、隐患排除

对于煤矿通风系统来说,其安全隐患的出现有各方面的因素,工作人员要提前将能够察觉的各种安全隐患排除掉,才能从一定程度上确保煤矿通风的安全性。当前,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隐患排除方式是安全检查表。下面介绍的就是其中需要进行检查的主要内容。

1.查看运行中的通风机提供的供风量能否达到相关指标。

2.查看不同用风面获取的供风量是否和相关要求相符。

3.查看回风井与主副井两者之间的连通质量,确保其达标,防止两者同时出煤。在连通时会受到不同因素影响,给测量定位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在保证连通质量的同时,要排除安全隐患,在这一过程中也容易产生问题,因此,要对这一点加以重点关注。

4.对数台通风机进行同时操作,查看各自的性能是不是相互协调,如果不协调,要确保有备用的通风机。

5.防止串联通风现象的发生。这一现象是指风流在通过一个区域后没有被排进回风系统之中,而是直接进入到其他用风处。如果有这种现象发生,就可能会将有毒气体带到各区域中,同时还会影响到供风量。

6.依据设计规划图对通风系统进行检查,查看实际建设和设计是否一致。

7.确保进风以及回风都能在整个开采区进行贯穿,避免一段回风以及一段进风的现象发生。

8.检查矿井下的各种生产设备和设施,比如,测风站、风门、风桥等。

9.对掘进工作面的具体通风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个机电器械性能良好。

三、提高隐患管理水平的措施

1.做好人员管理和培训工作。第一,对于全员,要做好安全技术规范工作。对于煤矿安全来说,这是基础性的工作。利用报纸稿件以及宣传栏的方式,将标语张贴出来,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充分意识到通风系统安全的重要性。第二,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这样能够尽可能避免对施工造成的影响,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第三,企业管理者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意识到通风系统安全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对煤矿中的通风环境进行改善,确保通风的安全性。第四,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煤矿安全的监督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帮助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在经济和政策方面对企业进行补助,帮助其实现安全生产。

2.做好通风设计工作,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通风安全是非常关键的,它对其他系统的运行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矿井设计能力不断提升,开采深度和范围也在不断增大,因为受到地热和压力的影响,矿井内部的各个环节要做好调节和优化工作,同时还要做好通风处理工作。在对煤矿通风事故进行管理时,尤其要对安全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煤矿一般采取的是安全检查表的方式,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检查,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当前,这种方式是使用比较广泛的。另外,要对矿井通风设计进行优化,必须要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定,并针对问题采取强制措施,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防止浪费现象的出现,不能一味追求高成本的做法,还要对巷道的质量进行优化,确保位于矿井中的风压保持在允许范围以内。

3.构建局部通风安全的相关管理制度并进行完善。要想对局部通风做好安全管理,就要遵守煤矿安全规程中的相关规定以及质量标准化的各种管理要求,将管理规章制度建立起来并进行健全,比如,对各级管理人员实行管理责任制等,还要按照相关规定做好贯彻和落实工作,保证局部通风管理工作实现有章可循,把相关管理责任落实到班长以及队干和各个管理人员。结合每一个月的具体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评比以及岗位比武,从而使员工在通风安全方面的操作技能得到提升。比如,某煤矿每月开展一次通风评比活动,对局部通风管理工作做得较好的进行奖励,对管理工作较差的进行处罚。另外,该矿还针对接导风筒以及风筒维修和通风仪器操作等方面,开展了各种比赛活动,在活动中提升了员工的安全操作水平与安全意识,使员工能够自觉对局部通风进行安全管理。

4.针对通风安全,构建信息管理系统。第一,关于计算机图形显示。这一方面主要包含的内容有通风系统图以及系统示意图还有灾难规避的相关路线图和通风网络图。要在图形上标注好用风地点以及风流方向和风量分配。结合矿井具体情况对主要图件及时进行更新。利用计算机显示通风形状,确保其合理性,满足管理的相关需求。第二,将相关设施的管理数据库构建起来。对于通风设施来说,其管理数据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风机局部运行状况,包括风压以及风量和有毒气体浓度。二是通风设施,包括风门以及风桥的位置和损坏程度。三是通风测量仪表的使用情况以及库存量还有检测情况和检修状况。四是通风机运转状况,如耗电量以及风量还有效率和电机功率。第三,将通风管理制度建立起来,并对记录数据库做好执行工作。通风管理制度主要有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等方面,要对通风的管理信息进行分类,并做好分析处理,将可以进行查询的多条数据库系统线路建立起来,使技术人员能够准确对内容进行检索。第四,关于各种统计分析报告的提供。将这一信息系统建立起来,能够有效分析通风阻力分布,分析全矿风量,分析通风机性能,分析煤矿瓦斯,分析火区分布定位,分析自燃倾向性等,并能提供反风演习报告,这些数据能够给安全隐患防范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的发展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在现代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前,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是一通三防,对于煤矿企业来说,主要在通风管理工作中得以体现。要做好通风安全隐患的管理,就要采用安全检查表的方式对隐患进行提前排除,并在人员培训以及通风设计还有技术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安全隐患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顾春.关于加强煤矿通风安全隐患管理措施的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3(23)

[2]杨忠辉.浅谈我国煤矿通风安全隐患管理及相关有效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9)

[3]毕卫东.浅议煤矿通风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

第2篇:安全隐患管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管理措施;分析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存在也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前,相关的技术人员以及用户,都应该充分的重视计算机安全隐患问题,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降低用户的损失,创设一个更加健康的网络环境。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

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计算机一旦存在安全隐患,其基本的信息和文件都有可能会遭到破坏,造成资源的丢失,严重的话也可能会感染计算机病毒,为用户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当前主要存在的隐患类型有:

(一)网络漏洞网络漏洞就会给网络黑客带来入侵的机会,这一问题和相关的网络技术人员还有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相关的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比较低就会造成的网络漏洞的出现,网络漏洞也会使得计算机安防保护系统的防护强度降低,黑客也就能够轻而易举的入侵到有漏洞的电脑中,导致一些安全隐患出现[1]。

(二)黑客入侵大部分的黑客其计算机技术水平都比较的高,其通过一些非法的方式去入侵他人的计算机,能够进行计算机数据的窃取和修改,有可能会造成用户的信息泄露或是公司财务被窃等后果,同时也对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人们队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信任度下降,是一种比较普遍并且影响比较差的安全隐患类型。

(三)病毒入侵计算机若是不能及时的对病毒进行有效的防护,就可能导致计算机中进入病毒,严重的话可能会危害电脑的安全系统,造成信息的卸扣,长此以往,还有可能造成电脑运行速度变慢,出现卡顿或是死机的情况。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够在电脑中随意移动的程序,可能会经常存在于某个软件上,当使用该软件的时候,就可能会导致系统出现问题[2]。另外,病毒还可能会控制整个计算机系统,自动下载一些用户不需要的文件,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四)网络诈骗网络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更多的人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互动交流,这也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犯罪的契机。一些不法分子也要运用社交平台进行诈骗等行为,或是散布虚假信息,一些安全意识比较差的用户就容易上当受骗,信以为真,进入不法分子的圈套。另外。当前还有一部分的用户安全意识比较差,在上网的过程中不采取保护措施,相关的安全软件也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或是有些用户过于自信,认为自身能够非常好的应对黑客,自身所处的网络环境很安全。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管理措施

(一)提高管理者和用户的安全意识当前,由于管理者和用户网络安全意识的缺乏造成网络安全隐患的案例也屡见不鲜,所以,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应该提高管理者和用户的安全意识,使得他们对于计算机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地推升,同时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从根本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用户要结合自身计算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装一些杀毒软件,对然杀毒软件并不能对所有的病毒起到抵制的作用,但是却能够对一般的病毒起到抵御的作用,防止病毒的入侵和传播。所以,用户需要积极主动地去安装一些正版的杀毒软件,并且及时的进行病毒的查杀和清理。另外,计算机防火强的应用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在黑客入侵的时候,虽然可能不能抵御黑客的攻击,但是也会对一些重要的文件起到一个保护作用,也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是,所以用户也应该重视防护墙的应用。相关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要对计算机病毒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根据病毒类型,进行杀毒软件的研究和创新,更好的进行病毒的查杀。

(二)设置计算机网络访问权限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意识比较低还体现在计算机网络访问权限的不界定,当前很多的用户其计算机都没有设置计算机网络访问权限,这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犯罪的契机,使得入侵电脑的门槛变得更低。所以用户要进行网络访问权的设置,这一操作能够更好的保证用户能够更加简单有效的保障自身的电脑不受黑客的攻击[3]。另外,合理的网络权限设置,要以不妨碍用户网络流畅以及安全使用为前提,使得相关的网络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做好网络监控,更好的保护用户的隐私。

(三)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最后,要制定相应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由于网络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会迅速的传播,为了更好的降低损失,及时的控制安全事故,要做好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去控制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及时的挽回损失。应急预案的设置应该注重安全隐患发生的区域,同时及时的做好调整,以便在问题出现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应急预案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存在的一些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对于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所以要明确当前普遍存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同时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采取的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用户能够正常的使用计算机,对网络安全事故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促进计算机网络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史玲华,张玉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及管理措施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8期):418420-.

第3篇:安全隐患管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煤矿开采 井下开采 安全隐患 对策

长期以来,人们在从事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安全意识比较缺乏,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煤矿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安全事故。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做好通风工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检查的力度逐渐加强,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对于煤矿生产过程中工人的生命安全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煤矿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

1 煤矿井下通风的安全隐患以及原因

1.1 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井下开采是最常见的内容,由于井下开采过程中通风系统建设不够完善,导致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一些严重的安全隐患,比如瓦斯保障进而导致煤矿坍塌、井下空气不足导致矿工呼吸困难等,这些都将对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死亡现象。因此煤矿井下工作成为当前煤矿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井下开采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的解决,是提高煤矿生产效率的关键。

1.2 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的原因

煤矿井下采矿过程中,通风安全管理对于井下的通风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的井下采矿通风安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煤矿井下行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1)煤矿井下的通风安全基础本身比较薄弱。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通风安全基础薄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我国的煤矿资源比较丰富,在煤矿井下开采初期,各种技术以及设备能够满足开采所需,但是随着开采的范围逐渐扩大、开采的力度逐渐加强,在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对技术以及设备的要求更高,但是当前我国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的技术以及设备的更新跟不上煤矿行业的发展,在井下开采过程中不能对各种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导致煤矿井下开采出现了通风安全问题。

(2)当前煤矿井下的开采加剧,增加了通风安全隐患。煤炭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找到了获得经济利益的途径,当前很多出现的煤矿井下数量越来越多,一些小煤矿井下在开采的过程中,没有许可证,对于生产过程中的通风安全性很难保障。有的煤矿井下为了节约成本,开采的过程比较随意,通风安全系统的建设也存在很大缺陷,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通风安全事故。加上有的煤矿并没有获得井下安全生产的相关许可证件,对煤矿周围环境的监测力度不够,不能及时预测危险,在煤矿井下开采过程存在很大的通风安全隐患。

(3)煤矿井下采矿通风安全管理的水平较低。煤矿井下采矿通风安全管理的技术是影响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煤矿井下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较低。在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缺乏进行专业的通风安全管理的人员,当前很多煤矿井下中进行通风安全管理的人员大多没有经过相应的技术培训,对各种通风安全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一旦出现了一些安全事故,则很容易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反而有可能会使得事故加剧。由于煤矿井下采矿通风安全管理涉及到多个行业,对通风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而当前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的通风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素养不能满足通风安全管理的需求,因此导致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频频出现通风安全事故。

2 加强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防范的策略

2.1 加强煤矿井下生产通风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

为了保障煤矿井下生产安全,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通风安全系统,从根本上消除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加强煤矿井下生产通风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首先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在生产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煤矿井下生产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加强安全意识的培训,不仅在管理者层面上,在一般的员工层面上也要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在工作中提高警惕,杜绝慵懒的情绪出现。其次,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章程和规范,便于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遵循相应的技术规范。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可以定期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得员工能够掌握更多的安全生产知识以及技术。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技术业务能力的培训,也要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员工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进行安全生产。比如云南某矿山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小煤矿逐渐发展壮大的历程,随着当前社会报道的各种安全事故越来越多,该煤矿负责人开始着手加强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通风安全管理,该煤矿负责人制定了从上至下的安全责任体系,由煤矿企业法人担任第一责任人,在生产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分别设定了相应的责任人,不同级别的责任人要定期对安全工作进行监管,如果由于责任人疏忽,对安全隐患的控制防范不到位,最终引起安全问题,则要严厉追究责任人的责任,重则会追究相关法律责任。该制度建立以来,由于定期考核,使得煤矿的管理人员都积极加强了安全监管,责任意识明显有所加强。

2.2 加强对煤矿管理人员和采矿人员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提高通风安全管理水平

一方面,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做好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在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育,将一些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际教学素材,在实际采矿过程中进行教育,可以获得更高的教育质量。在员工的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推行人本管理理念,以员工为核心,加强员工的劳动安全以及健康的保护,要推行相应的工作制度,确保员工在工作时能够具有饱满的精神。此外,要加强煤矿管理人员的能力的提升,加强管理人员对井下通风安全管理和控制,涉及到很多专业以及学科,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通风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要加强管理。为了给煤矿井下生产营造良好的通风安全环境,必须要按照各种技术以及安全规范进行生产施工,并且要建立动态的考核机制,对通风安全管理人员结构进行调整,增强员工之间的协调能力。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安全控制制度,比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等。促进煤矿井下生产规范化发展。

2.3 完善煤矿生产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完善

在煤矿井下生产通风安全管理过程中,加强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对于通风安全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应该要加强对煤矿井下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各种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相应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对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通风安全事故的应对体系进行完善,确保出现安全问题时能够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在煤矿井下生产通风安全事故的防范过程中,可以定期进行瓦斯评价,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安全事故的预测,在施工完成之后,要根据相应的规范进行施工验收评价,确保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留下什么安全隐患。

3 结语

煤矿井下采矿生产过程中的通风安全管理是煤矿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风安全管理是否到位对于煤矿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导致煤矿采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安全隐患,对此要积极加强通风安全管理,确保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苏杰.煤矿通风的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措施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4(07).

第4篇:安全隐患管理措施范文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有力的推动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无论是建筑工程的数量还是建筑工程的规模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建筑工程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各种缺陷,直接制约着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了限制建筑业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是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解决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这些问题时刻提醒着大家。下面就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改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推动建筑业的发展和进步。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指的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制度标准,通过各种手段,对建设工程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的活动,这是建设工程管理者对工程安全生产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活动的总称。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内容丰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1 安全制度管理

指的是施工项目确定后,施工单位就必须根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建立与工程特点相对应的安全制度,内容涵盖责任、教育、检查、电气、防爆、高空作业、劳动卫生

等方面。

1.2 安全组织管理工作

要求建筑工程公司健全安全机构和各项制度,培养专业化人才,依据相关规定管理安全生产,在项目建设中对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早研究,防范未然。

1.3 安全技术管理

指的是施工单位必须针对工程特点和现场环境、器械使用和施工材料,提出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消除危险,保证安全现状.

二、 我国建筑工程存在安全隐患

1.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包括安全施工措施及方案等没有针对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编制、安全管理人员不到位、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均为挂名、未到工地现场参与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上行为很不规范,使责任并没有落到实处。而监理企业在监理过程中,不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对施工方案不认真审批,对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技术等规范不熟悉,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2. 安全检查、整改落实不到位

安全日常检查不仔细,走过程、走形式,未能发现安全隐患的存在,或即使发现安全存在隐患也不重视。为了节约施工成本,不愿意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去整改。

3. 盲目抢工

施工单位为了完成产值,无计划安排甚至在施工条件及施工环境尚不具备的前提下要求工班盲目抢工。这样的盲目抢工,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当然

得不到保障。

三、 建筑工程安全的控制

搞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首先应从安全发生的根源进行控制,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取决于人、物、环境和管理等四个方面。

1. 人的原因

人的原因是最直接也是会造成最严重后果的原因。第一,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按要求做好安全保护措施,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等现象。第二,施工过程不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章,违规违章作业等。第三,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低,认为安全管理工作可有可无,不重要。只重视工程进度,忽视工程安全。做好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最容易的,也是最直

接和有效的。针对上述现象,对人的安全管理包括:第一,做好安全保护措施,严格遵守安全法律法规,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严格检查,没带安全帽的禁止进场,安全保护措施不合格的严禁进行工作,情节严重的应当给予警告或者罚款;第二,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施工作业,对任意改变安全要求的作业行为应当立即停止并改正,施工作业只有按要

求进行,才能保证安全;第三,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使安全理念更加的深入人心。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考核,对考核不过关的重新考核。

2. 物的原因

物的原因是指物的不安全状态,这里的物是指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有出现能量意外释放、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建筑施工多是沉重的建筑材料、不同种类的施工机械。而物品的多种类比人更复杂得多,其物品的形态多种多样,其能量存在的状态也千差万别。可见,工作人员应多学习材料等的性能和性质,熟练掌握机械等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避免因为失去对物品

的控制造成事故的发生。

3. 环境的原因

环境因素虽然属于外部条件,但对建筑工程的安全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不安全的环境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不安全环境包括施工现场混乱、施工材料存放存在问题、施工场地卫生不符合要求等。不安全环境是多个原因造成的,但是只有采取措施,一定能得到改善,使不安全的环境向安全转化,变成安全的因素。安全环境的控制措施包括制定施工现场的相关秩序,使各个因素有秩序有条理。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保证建筑材料按要求存放,确保材料取材用处的方便等,加强对现场的卫生管理和检查,使现场的卫生符合要求。

四、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隐患的措施

1. 建立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前提和依据,完善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责任的落实、安全预警机制、安全事故应急方案。只有全面到位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指导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各方面的安全。

2. 加强运用信息化和 IT 技术进行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信息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不仅节约了管理成本,而且提高了管理效率,有效的避免了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现阶段,还应当扩大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包括研发和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安全管理的现代化和科技化、还应当努力创新安全管理手段,进行实时、现场监督、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把损失

降到最低。

3. 增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度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管理者对安全工作的不重视,这也直接导致管理者不认真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忽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认真贯彻安全管理方针、不执行上级部门下达的安全管理目标。这些问题引发了很多安全事故,降低了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重视安全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实际工作的难度,能使安全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管理人员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这些要通过提高

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对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限制来实现。此外,还要加强安全宣传,安全宣传工作能使建筑安全更加深入人心。

五、 结语

虽然经过大家的不断努力和奋斗,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建筑工程安全问题明显的减少了;安全系数升高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得到了创新;能够更好的满足实际需要、更好地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所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仍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才能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分析现阶段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所在。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

改进措施,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第5篇:安全隐患管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变电运行;隐患;维护;安全

1 变电运行常见事故的发生原因

1.1 变电运行中的操作隐患

在变电运行工作中无票操作,或者为了应付检查,使操作票流于形式;其次未执行逐项打钩和复诵的操作程序,跳项或漏项操作造成事故;再次对系统运行方式不清楚,没有按模拟图核进行设备运行:最后防误装置管理不到位。

1.2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隐患

在我国变电工作中,由于变电运行管理的失误,导致了许多变电的事故的发生,这主要变电所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树立安全第一的基本方针,在―切生产、基建和经营活动中,没有把安全放在第―位,从而为埋下了各种安全隐患。

1.3 变电运行中的设备故障隐患

电气设备生产的不合格,质量达不到国家安全标准,而应用到变电设备中,再者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老化,许多设备需要及时更换,而变电工作人员没有定期检查和更新,以至设备不能满足变电安全运行的需要,从而导致了变电运行的各种安全隐患。

2 故障处理应该遵循的原则

变电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故障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以避免由于故障的范围扩大,造成严重的后果。当运行人员在工作现场发现故障时,应当立即进行汇报,并要及时的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找出导致故障发生的原因,根据故障的情况对故障的类型和性质进行判断,同时还要准确的对故障所能涉及到的范围进行准确的判断。另外,当设备发生故障故障时,如果故障较为轻微,则采取必要的措施使设备的运行尽量得以恢复,如果由于故障的发生造成了人身和设备的危害的,则要及时的采取措施,对故障进以隔离,以避免危害的进一步扩大,如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启用备用设备,从而使电网的运行得以恢复。

3 变电运行安全性中存在的隐患

3.1 变压器操作中的隐患

变压器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关人员做与变压器相关的操作时应十分小心,任何一个操作过程中的小失误都会影响变压器的工作,对整个供电系统产生影响。在操作时要注意在切合空载变压器的时候会出现过电压问题,否则会导致变压器的绝缘功能遭到破坏,进而对变压器的变压构件造成破坏。同时要注意在操作过程中变压器的空载电压不断增大的问题,否则会导致变压器的绝缘性能遭到损坏。

3.2 母线倒闸操作中的隐患

倒闸操作是变电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操作,其中母线倒闸是非常常见的操作之一。在母线倒闸操作时会出现操作人员带负荷拉刀闸问题,影响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这种操作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有较高的技术,若操作有失误或工序不正确将会对母线带来巨大的危险,产生一些安全隐患。比较常见的失误就是在倒闸操作中的保护及自动装置切换错误以及影响空载母线充电时电感式电压互感器和开关的断口电容问题,这些失误会造成误动现象和串联谐振现象的出现。因此,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要充分做好操作准备工作,在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操作的工序要求进行,否则将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带来巨大隐患,对供电系统造成损失。

3.3 倒闸操作票编制中的隐患

变电站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必须借助于各种变电设备才能达到变电的目的,这些设备根据其功能和特点主要可以分为运行、热备用、冷备用、检修等各种。对于这些变电设备来说,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运行的状态出现一些变化和转变,在变电运行中如果需要在两种不同状态间变化,需要填写倒闸坐票,这是倒闸稻作中的关键依据,也是确保电网、变电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而现在随着变电运行工作越来月繁重,在倒闸操作票中也出现了不少错误,这些错误导致变电操作直接损坏了一些设备,并对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4 对隐患的防范措施

4.1 完善管理制度

对于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必须要制定完善管理体系,即结合变电站运行实际情况,以以往管理经验为依据,针对容易发生的故障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对各项故障提前进行预测,争取不断提高管理效率。管理体系的建立,首先包括变电运行规程,安全运行规程、设备操作规程以及事故处理过程等,要求能够包含运行管理的各个细节,重要的是要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能够落实到位。其次,结合所有工作人员行为习惯来完善规章制度,保证各个岗位、各个阶层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每一项规定,同时还需要将责任管理制度落实到位,以此来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能够主动按照各项规程来执行管理工作,减少违规操作等行为的发生。最后,变电工作人员操作时应以规范流程来进行,并且要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议,对于一阶段内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出预防措施,减少问题的发生,提高管理效率。

4.2 提高变电运行管理人员对专业的能力和素质

随着变电站的建设和发展,对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运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能力和素质才能适应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尽管当前变电站已经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却发展缓慢,这是导致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水平高低不一的重要原因,对变电运行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此,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变电站已经根本变电运行的实际工作要求为管理人员制定详细的培训制度和措施,以现有的技术条件为基础通过变电运行管理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试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使变电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能够根据变电站技术发展情况及时的而更新和调整。此外,变电站应该加强与其它单位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参观学习、交流技术人员、人才互换等形式,加强彼此之间在变电运行中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通提高,这对于提高变电站管理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4.3 加强运行故障管理

在变电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因素各种因素而产生故障,在进行管理时,除了要做好对人员以及设备等方面的管理,还应加强对各项故障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即便是故障发生也应及时定位并解决,减少其造成的影响。例如常见的线路引起的跳闸故障,故障发生后需要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应重点检查跳闸开关使用情况是否良好,以及消弧线圈是否正常等,其中消弧线圈因为位置比较特殊,经常会被工作人员忽略,应加强此方面管理。同时还应做好弹簧运行状态的检查,如果弹簧运行状态不正常会影响联动处线路开关反应,进而会造成线路故障而出现跳闸现象。

4.4 加强变电设备隐患的检查

为了使变电设备能够稳定运行,除了每天例行的巡视外,还需要设备进行各种等级的定期检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如每周的避雷器查,开关液压油压检查,蓄电池测量,根据检查获得的第―手材料做综合判断,对于需要维修和更换的设备,要及时的组织人员进行处理以保障设备的正常工作。

5 结束语

在变电运行中,严格遵守各种安全制度,是防止变电运行事故的有效措施。这就要求变电运行人员要认真贯彻各种管理制度,同时在平时要加强自身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熟练掌握处理各种电气事故的能力,从而避免各类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杰,宋诗冰.如何加强变电运行管理提高电网[J].企业技术开发,2014(14).

第6篇:安全隐患管理措施范文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柳州市安委办关于印发的通知》(柳安委办〔2018〕66号)

、《鹿寨县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方案》鹿安委〔2019〕4号精神要求。全面推进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李克强总理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充分发挥其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的作用,深刻认识风险分级管控及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重大意义,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实现对公司风险点实施标准化、制度化管控;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实现对隐患的闭环管理;为公司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理体系,全面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实施有效措施管控重大危源源、重大风险。在原有隐患排治理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做到各级排查到位,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及时发现消除隐患,实现闭环管理。利用1年半(2020年12月前)时间,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机制、措施更加精准有效,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实现长效管理机制。

三、组织机构

1、成立“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领导,促进工作深入有效开展,成立公司“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长:苏东升

副组长:王欣荣、桂来柳

员:梁全才、补祥麟、邓建宏、周俊华、舒成欢、钟震宇、蒙郭江、陆

标、梁疑宜

2、“双体系建设”推进小组

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方案的制定、组织、宣传、培训、推动、检查、考核等日常工作。

长:梁全才

员:王美淑、杨靖、陈亚品、胡振飞、刘棱柯、黄斌、

胡春秀、廖家熠

、蓝秋萍

、覃明帅、贝林胜

3、职责分工

(1)领导小组

负责组织、推进公司开展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和编制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文件;对公司危险源组织分析评价和隐患治理评估,决定风险管控层级和隐患治理层级,建设符合本公司实际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并持续改进。

(2)主要负责人

主要负责人是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风险管控和排查治理机制,组织开展分公司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制定可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并保障控制措施的落实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投入。

(3)分管安全负责人

组织推进、协调、监督各部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协助主要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职责。

(4)其他分管领导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各分管负责人是分管领域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5)安全部

安全部具体负责编制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文件,组织风险分析和评价,组织隐患排查治理,对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组织、监督、考核。

(6)二级单位负责人

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各二级单位负责人是部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落实管辖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7)岗位员工

落实“一岗双责”,职工是本岗位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直接责任人,执行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规定和要求,对本岗位风险辨识、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警负责。

四、实施步骤

(一)制定文件、学习宣贯

1、制定方案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组织制定下发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职责、推进小组职责。

2、完善制度

根据公司风险管理制度,重新疏理修订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作业指导书》、《风险点划分和级别确定管理制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管理制度》、《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和分级管控管理规定》、《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等。

3、学习宣贯

织组召开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动员大会;利用《氯碱家园》微信公众号、中控平台、班前班后会、班组安全活动日等形式向广大员工进行大力宣传,发动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同进通过组织学习,让全员掌握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等。

(二)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排查风险点(7月20—8月30),为切实做好“两个体系建设”活动,要求各单位认真做好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利用氯碱家园、岗位学习园地、班前班后会,组织员工学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方案》,《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作业指导书》等。组织全体员工,自下而上,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全方位进行排查。建立《风险点登记台账》,为下一步进行风险分析做好准备。

2、确定风险等级(9月1日—9月20日),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A、B、C、D四个等级,A级最高,依次降低),分别用“红、橙、黄、蓝”(红色为安全风险最高级,依次降低)对风险进行标识。

3、明确风险管控措施(9月21日一10月10日),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操作指南、应急措施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尤其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要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实现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企业、分厂、工段、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要高度关注风险变化状况,进行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或改进的控制措施。

4、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10月11日一10月30日)。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管理层和每名员工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5、建立健全安全风险档案(7月20—10月30)。对安全风险评估确认的风险要填写清单、汇总造册,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6、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企业要针对风险分布情况,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照《柳州市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指南》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通过与“柳州智慧安监”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构建全县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数据库,全过程记录报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使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有效结合,全面构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

7、深化体系建设

2019-2020年,公司全面推进、深化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有机结合,两体系的工作机制、措施更加精准、有效,公司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事故防范能力明显提升。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要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和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明确工作内容、方法和步骤,落实责任,加强力量,加强经费保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要紧紧围绕遏制重特大事故,突出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抓住辨识管控重大风险、排查治理重大隐患两个关键,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各项标准、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

(二)强化示范带动。

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熟悉掌握企业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办法、风险管控措施,以及隐患类别、隐患排查方法与治理措施、应急救援与处置措施等,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要大力推进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总结有效做法,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强化示范带动。

(三)强化舆论引导。

要充分利用氯碱家园微信公众号,安全会议、班组安全活动、班前班后会,大力宣传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意义、重点任务、工作措施和具体要求,推广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先进典型,曝光重大隐患突出,为推进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四)强化督促检查。

要加强监督检查,指导各二级单位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要把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情况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内容,加强检查指导、考核奖惩,对消极应付、工作落后的,要通报批评、督促整改。

第7篇:安全隐患管理措施范文

1、为进一步促进和加强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特制定水上乐园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应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3、事故隐患按照其发现途径和方式可分为三种:

(1)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

(2)各部门上报的事故隐患(包括书面或口头反映)。

(3)个人举报的事故隐患。

4、事故隐患分为内部原因所致和外部原因所致两类:

(1)内部原因造成的事故隐患,应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做好记录。

(2)外部原因造成的事故隐患,应及时通报形成隐患的相关单位协调解决,协调解决不成的,应及时上报政府有关部门,并做好记录。在事故隐患消除之前,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5、事故隐患排查范围涵盖本单位所有容易发生事故的重点部位或设备设施(如:配电室、万人海啸池、超级大喇叭、天壶喷泉、旋转滑梯、炮筒滑梯、高速滑梯、雪橇滑梯、山坡滑梯、儿童水寨、六道彩虹滑梯、儿童戏水池、潮汐漂流河、冲天回旋、迪斯科大转盘、大摆锤、摩天环车、蹦蹦床、双人飞天、激情碰碰车、观光小火车)等。

6、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内容包括:

(1)电气线路私拉乱接,是否有裸露和老化损坏现象,是否安装了漏电保护装置和接地保护等;

(2)疏散通道挤占、堆放杂物现象;

(3)消防设备设施维护(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照明灯、防火卷帘门等)状况;

(4)库房、机房管理;

(5)应急广播系统;

(6)违章操作(电工、焊工等未持证上岗);

(7)排油烟管道;

(8)液化石油气瓶日常管理等。

(9)游乐设施的日常监管和维修作业。

7、事故隐患的处理方式:

(1)一般性事故隐患,应要求相关部门或具体负责人,立即排除。

(2)重大事故隐患,应做出暂时局部或全部停产停业、停止使用等强制措施,限期整改。

(3)特别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做出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等强制措施,采取及时进行人员疏散、加强安全警戒等相应防范措施,立即进行彻底整改。

(4)所有事故隐患在整改完毕后,要进行复查验收。

8、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上报:

(1)根据工作分工,各部门对分管领域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上报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2)各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尤其要加强对重特大事故隐患的排查。

(3)对上报的各类事故隐患,各部门要按职责分工进行查实,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协调和督促相关部门或具体负责人限期消除。

(4)各部门对重大隐患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隐患,要及时采取必要的临时安全防范措施,并立即上报主管领导,由主管领导负责解决;主管领导不能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应随时上报单位第一责任人,召开专题工作例会研究解决措施;本单位无法协调解决的,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第8篇:安全隐患管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事故隐患 排查治理 机制

事故隐患是安全生产各种矛盾问题的集中表现,是潜在的事故,对员工的人身安全,企业的正常生产、发展都直接构成威胁,只有消除隐患,才能杜绝事故发生。实践证明,只有认真排查治理隐患,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才能防范事故,才能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一、事故隐患的定义及其特点

事故隐患,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条件或状态。它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具有隐蔽性、危害性、突发性、因果性、重复性、连续性、时段性、季节性等特点。

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意义

事故隐患是安全生产事故形成的前奏和征兆。海因里希通过对55万件事故的统计研究,提出了1:29:300的海因里希事故法则理论,即一起重大的生产事故背后必有29起轻伤事故、300起事故苗子,一个事故苗子背后又隐藏着上千个事故隐患。

海因里希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颗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的几颗骨牌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中间的一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终止。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就是要移去其中的一颗骨牌――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从而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事故发生。因此,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更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三、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

在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上,要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为契机,明确责任,加大整治力度,通过“回头查、反复抓、抓反复”,巩固整治成果,控制事故的发生。

1.思想上高度重视,把排查治理工作贯穿整个安全工作始终

要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隐患排查治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作,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持之以恒抓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把隐患排查工作做细、做实。同时,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根据各单位的特点,与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相结合,要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落实,使之始终贯穿整个安全管理工作之中,从而达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经常化的预期目标。

2.牢固树立隐患排查整改责任

一是生产单位是隐患排查整改的主体。要进一步规范完善隐患排查整改闭合管理制度,落实隐患排查整改责任,严格隐患排查整改过程的监管监控,将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纳入奖惩考核体系,切实发挥隐患排查整改的实效作用;二是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对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全面负责,各级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对本工作区域内的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负责;三是生产单位业务管理部门对业务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负责,安全检查部门对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负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督促整改落实责任。

3.建立严密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即“隐患排查、风险评价、监控治理”, 实现“查找隐患、风险评估、整改治理、预防事故”闭环管理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3.1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要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即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四个等级,实行分类、分级排查、监控治理,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整理归类,全面辨识、评估,确定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点,落实责任。并且隐患排查要持之以恒,厂级每月应不少于一次,车间每周一次,班组坚持班前、班中、班后排查,岗位人员定期、不定期巡查、自查。

厂级隐患排查:以厂所有生产区域为排查对象。由厂主要领导组织安全、生产、技术、车间及有关部门专业人员参加,分专业、类别进行全面、逐一排查。排查要有重点、有目标、有内容、有结果。

车间隐患排查:以车间所辖生产区域为排查对象。由车间主要领导组织班组长、管理及技术人员等人参加,根据本车间的生产经营实际、作业条件,进行隐患排查。

班组隐患排查:以生产班组作业区域为排查对象。由班组长组织班组职工进行排查。每班作业前先排查后工作,作业中巡回排查,作业后复查。随时纠正不安全行为,消除不安全状态。排查结果记入隐患台帐或交接班记录,并落实整改责任人。

岗位自查:岗位员工以作业区域为对象,以自查为主。岗位工在工作期间,针对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以及危及安全生产的状况,做到随时发现,及时纠正并采取控制措施,消除事故隐患。排查结果记入巡查记录。

3.2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要组织生产、安全、技术、设备等专业技术人员对生产装置、存储设施、建设项目、设备检维修、开、停车过程、动火作业等活动以及重大危险源开展风险评估,最后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确定危险等级(极其危险、高度危险、显著危险、一般危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等),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3.3监控治理

隐患监控治理要根据排查辨识、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程度,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风险源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实时和动态监控,不留死角、盲区。一是对风险评价及隐患排查出的隐患项目,要下达隐患治理通知,限期治理,做到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并建立隐患治理台帐;二是对确定的重大隐患项目应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竣工验收报告等;三是单位无法解决的重大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上级部门、领导报告;四是监控治理:“厂级”级隐患(极其危险),由厂级负责实施监控治理;“车间级”级隐患(高度危险),由车间负责实施监控治理;“班组”级隐患(显著危险),由班组负责实施监控治理;“岗位”级隐患(一般危险),由岗位员工负责落实治理。

综上所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于加强安全生产、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力度,狠抓措施落实,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9篇:安全隐患管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煤矿开采;防止事故隐患;措施;分析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煤矿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给开采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要求极高。在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不仅要确保生产设备安全运行,降低生产设备的故障率,还要采取完善的防治事故措施。本文将对露天煤矿开采中防治事故隐患的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露天煤矿开采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目前,我国露天煤矿开采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露天开采面坡度太大,部分开采面凹凸不平,在开采过程中极易导致安全事故;其二,露天开采过程中的警报装置设置不合理,警报监测的死角依旧存在,不利于全面确保露天煤矿开采过程的安全性;其三,露天开采作业环境较差,许多煤矿的作业场地中堆放着各种非必须用品,阻碍了煤矿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其四,部分煤矿作业环境中存在过多的积水,没有及时进行清理;其五,我国煤矿的宕面顶部表土剥离工作做得不够完善;其六,煤矿开采过程中所使用的爆破导火索普遍较短,没有保证起码的安全长度,不利于确保爆破人员的生命安全;其七,运输过程中的运输车辆大多都超载;其八,大型开采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制度不健全,设备的安全性无法确保;其九,各种线路排放杂乱无章,日常维护措施不完善,部分线路老化,生产过程中极易出现短路、接触不良等故障。

目前,我国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该结合日常实践管理工作,不断完善露天煤矿开采中防治事故隐患的措施,确保露天煤矿开采过程的安全性。

二、采用完善的防治措施的重要意义

(一)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采用完善的露天煤矿开采防治事故隐患的措施首先可以显著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确保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安全性是煤矿生产作业的首要要求,是提高煤矿经济效益的基础条件。在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采用完善的防治事故隐患的措施,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 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确保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二)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煤矿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采用完善的防治事故隐患的措施可以确保露天煤矿开采过程安全、顺利进行,减少因设备故障、事故发生而导致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益,从而全面提升煤矿的综合竞争力。

三、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事故隐患存在的原因

(一)没有建立完善的事故隐患防治制度。没有建立完善的事故隐患防治制度是目前我国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事故隐患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一方面,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矿没有设立专门的煤矿安全隐患防治部门,安全隐患防治工作主要由后勤部门或非固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很难从根本上避免露天开采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没有建立全方位的事故隐患防治制度,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矿的事故隐患防治工作存在很多漏洞,防治工作没有深入到可能发生事故的各个方面,很难全面确保露天煤矿开采过程的安全性。

(二)日常事故隐患防治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没有建立完善的日常事故隐患防治制度是目前我国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事故隐患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利于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一方面,我国煤矿事故隐患防治工作主要以事后防治为主,日常防治意识较差,安全管理人员没有注重日常的防治工作;另一方面,事故隐患管理人员没有结合露天煤矿开采过程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日常防治措施,很难从根本上确保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三)事故隐患防治措施有待进一步改进。事故隐患的防治措施并不完善也是目前我国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事故隐患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开采设备故障的防治措施并不完善,不利于确保开采设备长期高效运转;其次,运输过程中的防治措施并不完善,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出现安全事故;最后,开采设备的日常隐患监测技术的技术含量较低,不利于及时发现各种安全隐患。

四、露天煤矿开采中防治事故隐患的各种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事故隐患防治制度。为了确保露天煤矿开采过程的安全性,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事故隐患防治制度。首先,应该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逐步建立完善的事故隐患防治制度;其次,应该建立专门的煤矿安全隐患管理部门,结合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安全隐患防治工作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同时应该不断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升安全隐患防治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最后,应该逐步将安全隐患防治制度深入到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规范安全隐患防治工作,避免防治死角的存在,从根本上确保露天煤矿开采过程的安全性。

(二)日常事故隐患防治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为了确保露天煤矿开采过程的安全性,其次应该建立完善的日常事故隐患防治制度。首先,应该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让安全管理人员意识到日常安全隐患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强化日常防治意识,确保露天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其次,应该结合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科学合理的日常安全隐患防治措施,避免防治漏洞的存在,从根本上确保露天煤矿开采过程的安全性;最后,应该建立完善的日常监管制度,管理人员应该加大日常防治工作的监管力度,通过完善的监督管理措施可以确保安全隐患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可以确保露天煤矿开采过程的安全性。

(三)事故隐患防治措施有待进一步改进。为了确保露天煤矿开采过程的安全性,最后应该不断改进事故隐患防治措施。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开采设备故障防治措施,可以采用先进的日常保养和检修技术对开采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及时发现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开采设备的故障发生率,确保开采设备长期处于高效运转状态;其次,应该保证运输过程的安全性,要逐步建立完善的运输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并排除运输车辆和运输线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性;最后,应该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计算机技术,建立全面的隐患监测网略平台,有利于及时发现并排除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与地下煤矿开采过程相同,极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浪费。因此,在露天煤矿生产过程中,首先要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安全管理人员要结合日常工作实践,及时发现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将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确保露天煤矿开采过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