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技术调研方法范文

新技术调研方法精选(九篇)

新技术调研方法

第1篇:新技术调研方法范文

另外,目前实施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迫切需要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需要地质找矿理论、方法、技术、装备全方位的持续创新和突破。

因此,在新建成的46个实验室中,据姜建军司长介绍,将重点覆盖以下四个领域。

土地科学与国土资源综合管理领域(10个):

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南京大学。开展海岸带演变机制及过程模拟、海岸带国土开发规划与综合监测、海岸带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海岸带生态建设与保护技术研究。

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开展农用地质量与过程、农用地质量监测、农用地质量保护与修复、基本农田质量提升、农用地产能调控政策研究。

土地实地调查监测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东南大学。开展土地实地调查理论与方法研究,研制数字化土地实地调查技术及装备,开发土地利用监管装备与系统,构建土地实地调查监测理论与技术体系。

城市土地资源监测与仿真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国土规划与开发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北京大学、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与开发、土地生态安全格局与过程模拟、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等研究,为国土空间和国土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建设用地再开发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国土资源技术中心。研发建设用地再开发综合调查与监测技术、建设用地再开发优化配置与调控技术及建设用地再开发智能监管与信息服务技术。

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开展退化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的关键技术、未利用土地整治中复配成士关键技术、土地整治规模化与现代农业一体化模式及土地整治工程中不同要素耦合研究。通过土地整治工程,深入探索土地整治中“水、土、气、生”耦合的模式与途径。

国土资源战略研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开展国土资源战略研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战略研究、全球资源战略研究、国土资源管理数据分析与模拟决策支持研究。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矿产资源战略与规划、资源产业与政策以及矿产资源国际竞争与合作研究。

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展法律评价工程基础理论研究,国土资源立法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国土资源法律实施过程动态监测研究、国土资源法律实施后评估与反馈机制研究。

基础地质与勘查技术领域(14个):

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发展和应用古地磁学,研究古大陆再造、古环境重塑和典型地层磁性“定年”。重点解决地质学中重大的基础科学问题,在磁性构造学、磁性地层学、岩石磁学和环境磁学等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

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以瞄准国际前沿、开展地层学与古生物学理论创新研究,服务于地质调查、解决关键地层问题为研究特色,立足地球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致力于发展地层与古生物学重大基础理论,解决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关键地层古生物问题,建立和完善新的技术方法体系,开展生命早期演化过程、生物更替与地质环境变迁、重要地层断代对比等基础研究。

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针对我国重点含油气盆地,开展沉积学和油气地质学研究,为国家的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系统研究重要成矿带和矿种的主要控矿因素,进行矿产预测和指导矿产地质勘查。系统开展地质历史时期中地层沉积相研究,为油气地质调查和沉积层控矿产工作部署提供地质背景和科学依据。

东北亚古生物演化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沈阳师范大学。开展东北亚地球被子植物起源与早期演化、鸟类起源与恐龙演化、侏罗纪“燕辽生物群”、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以及东北亚地区化石能源的古生物与古环境背景、古气候与古环境变迁等研究。

航空地球物理与遥感地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开展航空地球物理仪器研制、航空地球物理方法技术与软件开发,发展,矿产资源遥感技术、地质灾害与环境遥感技术、航空地球物理与遥感综合探测与解释技术,为地质找矿和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支撑。

复杂条件钻采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吉林大学。开展大陆深部科学钻探技术与装备研制,发展多工艺冲击回转钻探技术、新能源钻采技术、极地钻探技术。

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开展生态地球化学理论研究、生态地球化学应用研究、生态地球化学测试技术方法研发、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深部地质钻探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开展深部地质钻探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深部地质钻探设备与机具关键技术研及深部地质钻探钻进工艺技术研究。

地球化学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面向国际地球化学前沿和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全球地球化学基准研究、深穿透地球化学探测技术研究、地球化学调查与填图技术研究。普及地球化学科学知识,为科学团体、政府决策者和公众之间搭建桥梁,为相关科学机构与政府组织提供专家咨询,为了解全球资源和环境变化提供有力保障。

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以数字地质调查评价与地质空间技术与应用为发展方向,创新地质调查数字化技术,建立和发展国家空间地质数据基础设施平台技术方法体系,在地质专业各领域拓展信息关键技术的攻关应用研究和实验,为实现地质工作全流程信息化、推进我国地质工作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应用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吉林大学。

地学空间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成都理工大学。开展“3s”技术地学应用、国土资源信息管理云服务体系研究、遥感/GIS在成矿预测中应用、地学数据处理与三维建模研究。

深部探测与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以深地震探测为手段开展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结合深部地球化学与岩石学探测、深部构造与浅表变形填图,精细揭示中国大陆三维结构、物质组成、内部各层圈相互作用与变形样式。

矿产资源与综合利用领域(15个):

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开展金矿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研究、金矿深部勘查技术与方法研究及金矿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开展镁铁一超镁铁质侵入岩、中酸入岩成矿理论与找矿技术方法研究,发展岩浆作用成矿动力学和隐伏岩体深部找矿方法。

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陕西省煤田地质局、西安科技大学。

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吉林大学。开展东北亚大地构造体制的叠加与转换、东北亚金属矿产聚集过程与预测、东北亚化石能源形成与资源评价研究。

三江成矿作用及资源勘查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昆明矿产资源监督监测中心、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开展西南三江成矿作用与机理、矿集区资源潜力评价与找矿集成技术、复杂多金属矿综合利用、地质实验测试技术研究。

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开展深水能源矿产探测技术、海底金属矿产资源探测技术以及海洋地质环境观测技术等地质调查技术和地质理论研究,为海底矿产的勘探开发提供基础地质和探测技术支撑。

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开展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技术及应用研究,发展含水合物沉积层物性参数评价实验技术、水合物地球化学异常的模拟实验技术,天然气水合物热力学与动力学实验、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模拟实验技术,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开发和利用做好理论和先进技术储备。

页岩气资源战略评价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通过页岩沉积与储集物性、页岩及页岩气地球化学、岩石力学特点与页岩裂缝发育规律、页岩含气性及其综合评价、页岩气富集机理与分布规律研究,分析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资源特点、页岩气有利方向,为页岩气的调查评价和勘探开发提供基础地质理论。

页岩气资源勘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开展页岩气成矿及勘查选区理论、页岩气储层地质与探测技术、页岩气钻探理论与储层改造技术,发展复杂井型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复杂井型低成本定向钻井技术、页岩气压裂方案优化设计理论与技术方法。

稀土稀有稀散矿产勘查及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湖北省地质实验研究所、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开展稀土稀有稀散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勘查技术研究,研发地球化学样品中稀土和稀有稀散元素分析方法,稀土稀有稀散金属低品位矿、复杂矿、尾矿的选矿工艺技术方法。

放射性与稀有稀散矿产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广东省矿产应用研究所。开展放射性、稀有稀散元素物质组成与工艺矿物学研究,放射性矿产及共伴生有用元素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稀有稀散元素提取与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钒铁磁铁矿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发展低品位复杂难选钒钛磁铁矿高效分选、钒钛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装备,建立钒钛磁铁矿工艺矿物学数据库,开展攀西钒钛磁铁矿共伴生资源高效利用潜力调查研究。

多金属矿评价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发展难选多金属矿产工艺矿物学等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研发、多金属矿产中伴生金银利用技术标准研究,对新发现多金属矿产资源进行可利用评价,促进我国多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体水平的提高。

黏土矿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开展黏土矿应用矿物学研究、黏土矿物的开发利用研究、黏土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以及黏土及非金属矿标准化技术研究。

贵金属分析与勘查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开展贵金属元素全量、形态、价态、活动态、物相、物性现代分析测试配套技术,贵金属岩矿鉴定现代配套技术,贵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现代配套技术研究。研发贵金属深部资源勘查技术。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领域(7个):

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开展地面沉降调查监测新技术、地面沉降机理试验、地面沉降防治试验研究,发展生命线工程地面沉降监测预警关键技术。

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开展岩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形成演化理论研究;脆弱岩溶生态系统(石漠化、退化岩溶湿地、水土流失、洼地内涝或矿区或重大工程建设引发的生态退化等)修复试验研究与示范;岩溶石山地区土地整理及特色农业种植技术试验示范;岩溶地区生态水文及水土保持应用研究及工程示范;岩溶地区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监测、评价、规划与区域经济对策研究。

黄土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开展黄土地质灾害早起识别、形成机理、空间预测与临灾预警、防治关键技术、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

地质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开展地质灾害位移、应力应变系列监测仪器、综合监测系统研发,研发地下水动态监测、地下水水质监测、水动力学参数测试、地质体水热参数监测、地下水探测新方法仪器,发展灾害及地下水监测造井技术、快速钻进技术、水工环地质调查与勘查采样技术、成井新工艺和新材料等钻探与采样技术及地球物理工程监测与检测技术。

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贵州大学。开展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开展岩溶环境地质学、岩溶工程地质学基础研究。

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第2篇:新技术调研方法范文

[关键词] 技术预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G303 [文献标识码] A

科技创新从来都是一种全新的探索,需要不断确立崭新的思维,保持超前的观念。科技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尽可能地预见和把握不确定的未来。

技术预见对于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将使科技创新符合时展规律,使科技创新的指向性更强;可以使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因此,技术预见与国家关键技术选择有许多重叠,相似之处在于强调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强调技术的市场实现,都是通过构建官产学研互动平台和建立沟通、协商与协调机制来强化官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使各方对于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及其作用形成共识,并据此相应调整各自的战略。

1 跨部门协同创新,组织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

在组织上,技术预见的参与专家由来自多个部门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人文科学家组成,尤其注重选择具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成立专门需求组与社会专题研究组,进行需求研究,并与技术研究密切沟通。从社会、经济需求研究到技术选择,贯穿预见的全过程。

为了保证技术预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一般都要建立高层专家组成的技术预见委员会。技术预见一般由官方机构领导,专家委员会则是官产学合作的形式。例如,美国国家关键技术委员会由13人组成,其中9名由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主任指定,包括3名政府官员、3名私人企业的技术专家和3名大学和研究所的专家,另外4人是国防部、能源部、商务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首脑指定的代表。日本第7次技术预见由科技政策所、未来工学研究所组织,在预见和选择中都采用产学官结合的方式。

“十二五”《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技术预见工作”。我国历次科技发展计划与中长期规划都包含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北京市面向2020年的技术预见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承担。上海市正在进行的技术预见由上海市科委领导,委派其下属的科学学研究所组织并实施。江苏省在面向2020年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预见中则由江苏省科技厅组织,委派省内重点高校针对专门领域展开预见研究。在专家选择过程中,调查和咨询的对象都是活跃在学术界、产业界及政府部门的杰出专家。

2 理念与准则的变化:技术选择体现经济与技术的结合

技术预见中,选择的关键技术与通用新技术强调的不完全是竞争前技术,目标不是为了技术控制,而是强调社会和市场需求,强调产业竞争力,强调本国的科学技术实力。因此在科技需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技术项目,并优选重点技术,能满足产业界技术前瞻需要,提高产业界的竞争力。力求将技术的需方和供方联系起来,围绕关键技术来沟通双方,对每项备选技术在各产业应用需求的重要性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评价,根据产业需求强弱来评价和选择关键技术。这种选择体现了技术与产业经济的结合。对企业来说,其基本任务是向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并以此获得利润。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在采纳新技术时,客观上必然要求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的统一。具备投资能力是企业应用科技成果的重要条件,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采用先进技术的动因和目的。

技术预见涉及的技术项目数量众多,不仅要选择关键技术,还要选择能够提高产业界竞争力的通用新技术。在技术项目的筛选上,除了技术本身的发展外,还要考虑技术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可能为企业带来的竞争力。为此选择的关键技术与通用技术应具备下列属性:

(1)关键性――如果该项技术不及时攻克,将制约某一科技产业的发展。(2)带动性――属方向性、带头性、覆盖面广的技术,它的发展能带动一大片技术的发展或引起一大片技术的响应。(3)可行性――该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已经成熟,国内也有了相当的基础,在短期内能够攻克。(4)经济性――该技术的攻克和推广应用能产生重大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3 研究路径变化:产业界全方位参与

在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技术战略就是它的产业战略,它决定着这个国家在什么地方进行竞争。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科技发展领先地位和现有的优势产业基础,又一次站在了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起跑线的前端。一方面为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长期繁荣,需要继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另一方面,任何国家能够用于发展科技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世界上已经没有哪个国家有发展所有科技的能力。制订合适的科技政策与选择恰当的科技发展战略对任何国家或地区来说都显得格外重要。

面对新的形势,关键技术的开发者必须与客户进行更多的互动,以了解市场的需求,而产业界在这方面占有优势。限于知识和眼界,个人很难准确把握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力,而官产学研群体智慧的集成能克服这种局限性。以需求定位面向高科技产业群的技术预见,产业界参与具有全方位性。这是因为:

第一,表现在候选技术清单的征集上,充分吸收产业界专家的意见。

第二,表现在设计德尔菲调查问卷上,突出产业界参与技术选择。

第三,表现在函询专家的选择上,产业界专家是函询专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表现在目标控制范式上,在问卷的统计处理中,产业界的意见被赋予相对较高的权重,他们的选择才代表市场的选择。

第五,表现在技术预见的议题上。议题包括产业需求的调查分析,经济社会对技术的需求趋势、环境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而衍生出来的科技研发需求,经济社会与文化方面对技术发展方面可能施加的制约,政府必须干预的问题领域,一些瓶颈问题的解决等,而不仅仅是形式与操作方法上存在差异。

4 技术预见方法――德尔菲法等

技术预见的方法非常繁杂。主要的操作方法包括:德尔菲法、情景分析/规划、关键技术选择、头脑风暴法、技术路线图法、趋势外推法、层次分析法等,其中,德尔菲法是最主要的技术预见方法之一,并经过长期发展产生了很多变种。德尔菲法也是在超国家层面和国家层面的预见活动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德尔菲这一名称起源于古希腊有关太阳神阿波罗的神话,传说中阿波罗具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因此,这种预测方法被命名为德尔菲法。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使每一位专家独立自由地作出自己的判断: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组织人员发生关系。在收到专家的问卷之后,将他们的意见分类统计、归纳,不带任何倾向性地将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供他们作进一步的分析判断,提出新的估计。通过二三轮次专家问卷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技术预见的结果。运用“市场德尔菲法”的专家更多的是来自高科技园区产业界的技术专家、技术管理专家,并让其全方位参与技术预见的过程。

5 运作程序具有阶段性、模式化

虽然各国的技术预见在组织实施上有差异,技术清单与关键技术选择的内容也不相同,但从预见活动总的过程来看,从准备调研、实施预见到结果利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由于日本技术预见的成功,使德尔菲方法成为技术预见方法的主导,建立在此方法基础上的技术预见逐渐形成模式化的运作程序,大都遵循建立技术预见组织、确定预见领域与时间跨度、确定技术清单、实施调查、分析并撰写预见报告这个逻辑过程。

预见前期:确定面向高科技产业群技术预见的目标和任务;建立技术预见组织;搜集相关信息并展开预见方法论研究。实施预见:对科技现状趋势以及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进行系统研究;了解挖掘产业界急需的关键技术和市场前景良好的通用技术;确定高科技产业群所属的技术领域;形成备选技术清单;设计德尔菲调查问卷并组织调查;统计分析、技术课题的整合与优化;撰写预见报告及组织专家论证。预见后期:建立技术预见数据库;将技术预见结果与产业科技政策和计划制定相结合,成为目标更为明确的科技发展战略计划的基础。

6 技术预见与关键技术选择的内容体现了研制、开发、推广的一体化

技术预见选择的关键技术与通用技术的内容并不全是大型显赫的重大应用项目,而是给产业界带来竞争优势的技术,尤其是在区域性的技术预见中,既有高技术,又有传统技术,各种技术相互联系,体现了传统技术的高技术化和高技术的实用化。从发展的角度考虑,既有先进技术发展的长期目标,又有近期正在商业化的产品和工艺,甚至包括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以此形成研制、开发和推广的一体化。例如,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技术预见中提出未来AD年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开发出生物能源新技术,酒精秸秆发酵生产技术、酒精连续生产新工艺、生物柴油与烃类的生物转化。”

7 结束语

技术预见是要对未来较长时期内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以确定具有战略性的研究领域,并选择那些对经济和社会利益具有最大化贡献的通用技术。而国家关键技术选择是在社会资源有限、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为实现国家目标,在弄清现状、把握未来的基础上选择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技术预见的核心就是充分理解在技术政策形成、计划和决策中应该考虑的塑造长远未来的各种力量和因素。技术预见过程在实践上包括预见和选择两个精密相关的环节。预见是为了把握方向,选择是为了保证重点。

以需求定位面向高科技产业群的技术预见活动具有政府主导、需求定位、专家运作、社会参与、重在应用的特点,预见理念由关注技术推动向关注社会、科技产业发展的重心转移,预见领域和项目不断在横向上拓展和纵向上深化,体现对技术与经济的整合。目前,我国以需求定位的技术预见活动刚刚展开,应充分吸收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关键技术选择与技术预见的经验,不断深入对需求定位技术预见的理念、特点、程序、方法的认识,通过预见和选择,寻求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满足我国跨越式发展的产业技术升级的实际需要,为国家和地区的中长期战略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程家瑜,苏文江.日本21世纪对前30年科技发展的预测[J].中国科技成果,2002(4).

[2]王瑞祥,穆荣平.从技术预测到技术预见:理论与方法[J].世界科学,2003(4).

[3]杨耀武.技术预见的基本理念[J].世界科学,2003(4).

[4]张英兰编译.英国技术前瞻计划及对其基础研究的影响[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0).

[5]《技术预测与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研究组.从预见到选择――技术预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出版社,2001.

[6]李健民.全球技术预见大趋势[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7]穆荣平.北京技术预见:实践与思考[J].世界科学,2003(4).

[8]崔志明,万劲波等.技术预见、关键技术选拔与产业发展[J]科学研究,2003(1).

[9]李海丽;张士运;王世民.北京未来10年新材料领域技术预见的组织和实施[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4).

第3篇:新技术调研方法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市场调研;前景;优劣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市场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连通性进一步加强,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企业为了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以提升企业的业绩,他们不仅在产品的生产和营销中采取措施,同时在开拓市场方面利用市场调研,寻求适合企业的最佳产品或服务,所以市场调研在这种情形下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市场调研法日益兴起,借助虚拟网络的辐射,市场调研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延展与升级,有效配合了市场变动频繁、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为企业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互联网市场调研法产生背景

(一)市场调研对于时效性和高效性的要求

市场调研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是企业获取市场实时信息的最有效途径。在当今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更要求企业对于市场动态能够拥有最快的把握才能及时反应、及时调整企业战略与策略,才能在行业竞争当中长期占据市场份额。这就对于市场调研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1.网络用户以及网络使用频率的快速增长

随着各类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据CNNIC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531%的网民认为自身依赖互联网,其中非常依赖的占12.5%,比较依赖的占40.6%。同时,全国使用互联网办公的企业比例为78.7%,其中50人及以上规模的企业,互联网使用比例均超过80%。网络的普及使得互联网市场调研作为更广泛更全面的市场调研手段成为可能。网络作为联通全球的信息网络,不仅将市场调研的范围扩展到几乎世界每一个角落,同时全球化也将各国家与地区的市场相连通,传统调研方式能发挥的实际作用越发有限。

2.大数据进一步延展互联网市场调研的适用性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站数量为335万个,年增长4.6%;中国网页数量为1899亿个,年增长26.6%。①基于网络大数据的市场调研使得调研信息具有更强的连续性和比较性。调研数据不再仅仅是近期数据的比较与分析,大数据使得调研数据可以以年为单位进行纵向比较,甚至可以在同行业与其他企业进行横向比较。2014年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5.22亿,用户规模较2013年增长3257万人,增长率为6.7%;手机搜索用户数达4.29亿,使用率达77.1%,用户规模较2013年增长6411万人,增长率为17.6%②。搜索引擎是除即时通信外使用率最高的互联网应用,手机搜索也在手机应用中位列第二位。作为基础应用,搜索引擎用户规模随着网络用户规模的扩大而持续增加;同时,搜索引擎企业产品与服务的多元化发展,也吸引着更多用户积极使用互联网搜索。

三、互联网市场调研法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一)互联网市场调研法的发展现状

从总体上看,互联网市场调研服务供求并不平衡,互联网市场调研服务滞后于互联网市场调研需求。一方面,一些市场调研企业排斥新技术,不愿意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使用新技术,这就使得互联网市场调研的进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全球市场调研企业愿意接纳新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全球竞争力。尽管一些市场调研机构利用新技术的能力不强,但是另外一些全球性的市场调研企业已经意识到必须要对技术进行投资,否则难以生存。

(二)互联网市场调研法的发展前景

总体来说,互联网市场调研法利大于弊,互联网市场调研法尚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而它作为新兴的市场调研方法的地位和作用是传统市场调研方法无法替代的。未来,互联网市场调研发展将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1.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市场调研将成为跨国消费者定量调查的标准模式

技术是效率和效益的代名词,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技术架构能够为人们带来效率和效益。与此同时,还将出现一些有效的、与互联网系统紧密结合的离线市场调研方式,例如使用以网络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个人访问和以网络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电话访谈。互联网把消费者和市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需要通过市场调研获得商务信息的跨国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单一服务提供商来为自己提供服务。今后企业若要在竞争中胜出,离开了互联网平台和网络运作是难以想象的。

2.不断涌现的互联网市场调研新技术和方法将推动市场调研机构的变革

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整合技术,多渠道收集信息,将开发出新的市场调研技术和方法,设计出新的商务流程,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的各种手段也将不断更新。一旦市场建立起了一种规模巨大的调研基础平台,便可以实现知识与信息的集成处理,人们可以借此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由于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数据得到整合,而且市场调研行业可以方便地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获取这些数据,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和商务流程会自然地出现,市场调研机构将参与到信息管理和商务信息的变革之中去,这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第4篇:新技术调研方法范文

关键词 科技型组织 企业文化建设 方法研究

1 科技型组织的特点

科技型组织主要是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及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活动的企业。它们除具有一般企业的特点外,还有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型企业的特点:

在从业人员结构上,科技型组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在一些知识、技术密集地区,科技人员超过50%,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总数的10%以上。在技术领域上,以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己任。技术与产品附加值高于传统产业,研究与开发投入比例较高。科技型组织重视技术进步,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无形资产多。

科技型组织是市场经济的率先探索者和实践者,它们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使产业发展与科技活动紧密结合,并较好地解决了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难题。科技型组织始终以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来为社会服务为目标。

科技型组织在发展实践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运行机制体系,创造物质财富、讲求精神文明的动力机制;坚持自主开发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技术创新机制;同效益效率挂钩、按贡献大小分配的分配机制;自我积累、自我约束的行为机制;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等。

2 科技型组织企业文化的特点

科技型组织企业文化特点:一是在企业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给每个人以实现自身价值和展示才能的舞台;二是具有区别于传统产业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 三是有一个充满活力的机制。企业不仅做到人尽其才,而且做到以贡献决定分配;四是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坚持文化育人,典型引路,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人才是企业兴盛之基,发展之本,坚持用先进文化凝聚人、培育人、激励人是科技型组织的优良传统和有效做法。

科技型组织致力于培养技术尖子和技术带头人,建立和完善人尽其才的激励约束机制,努力提高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科研开发能力,保持和增强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的活力。科技型组织要尽快将研究项目开发出来,并使之商品化,真正形成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市场化经营体制,使各项资源配置优化,将分散的科研资源、经营资源、资金及资产资源适度集中起来,在形成规模经营的基础上走质量规模型发展道路。

科技型组织坚持走科研创新路线,全方位的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积极性,以提高技术人员的地位,为科技人员提供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同时不断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力度。科技型组织重视团队学习,努力营造知识共享的环境,培养优秀的团队精神。科技型组织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技术创新,创造价值。

科技型组织以技术为手段,以高水平的技术服务为支撑,用所研究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服务于社会,实现组织的再发展,取得组织的壮大。科技型组织在一个特定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相对于其他行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一项重大技术的成功将影响一个领域甚至一个行业的大发展。

科技型组织在研究项目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多从事一些专业领域里的前沿技术研究,科技实力较强,技术积累丰富,科研、试验条件优越,科研人员多乐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冒险、不怕失败、具有创新精神。

科技型组织直接面向用户、面向市场,针对现场的问题、难题开展技术攻关,不断寻求新的方法以改进产品、技术、工艺和服务,有效地利用资源,通过提高用户的效率,获得知识的价值,体现组织存在的必要性。

科技型组织是智力高度密集的产业,由于科技人员知识层次高,对知识、文化等精神需求欲望高,如何有效的调动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对企业地发展壮大就显得尤为重要。新思想的产生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前提,科技人员的创造性、能动性等非工具性作用已经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3 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研究

调研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研法、网上调研法、访问调研法、实地观察法、文献查阅法、集体访谈法、个别谈话法等。

调研分析采用的技术有:统计分析法、SWOT分析、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

调研还要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进行,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吸收借鉴一切有利的积极因素。

利用德尔菲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发出调查问卷由有关人员回答,将调查问卷收回后进行统计分析,把占多数意见作为第一次调查的结果,再发出第二轮调查表。第二轮调查表收回后重复上次做法,得出结论。按照图 1给出的方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最终结论。

4 企业文化建设的流程分析

企业文化建设一般要经历四个过程:一是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初级阶段,文化建设停留在企业口号和企业各项文体活动等上面,此时,员工对文化的认同是在浅层的;二是企业文化的精神层经过长期的沉淀后,核心理念已经得到员工的认同并逐渐的深入到员工的心中。员工对文化的认同是发自内心的,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三是共同价值观形成后,企业的核心理念转化到企业的日常行为中,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遵守是潜意识的行为,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的共同行为准则;四是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观认同到了绝对忠诚的程度,员工可以为企业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企业文化建设所想达到的理想状态。

企业文化建设的流程(见图2)。

(1)战略定位。根据企业发展制定出符合企业情况的企业文化定位,明确企业文化的建设方向。步骤有: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召开企业文化启动大会等。

(2)调研诊断。对现有组织文化进行全面审视,提出企业文化综合情况报告。步骤有:制定调研方案、确定调研任务、确立调研类型和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座谈会、分析内外环境、归纳整理、提出报告等。

(3) 规划制定。运用适当的工具、方法重塑企业文化。步骤有:企业文化定位、提出理念、全方位征求意见、修订公布、梳理现有制度、修订建立健全制度。

(4) 跟踪修改。逐步的开始推进企业文化的全面实施,根据实施的具体问题,做出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5 企业文化的管理与维护

社会在不断进步,企业在不断发展,作为引导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也应该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由于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不可取代的特殊作用,所以对企业理念的管理与维护是必不可少的。在企业文化建成之后,对其进行管理与维护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即使各个实施过程中已经明确列出了相应的规定,但也常会产生解释、判断方面的疑惑,甚至采取错误的施行方法。

企业文化的维护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维护其相对的稳定性;二是保持其与时俱进性。总的来说,已经形成的企业文化对企业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是能够起引导作用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它可以一成不变,对引导企业的发展永远行之有效。形成后的企业文化需要企业的全体员工和管理者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在一定时期后对其进行修订。由于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代表了企业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的价值观,所以不宜频繁对其进行修订,必须维护其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可替代性。每8~10年对企业文化进行一次修订,并且修订的过程贯彻从贤而不从众的原则。

因此,企业应设置专门部门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管理,包括建设过程与使用过程中,针对种种事例,做出适当的判断、指导,引导员工正确使用实施的方法。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必须要制定使用方法和规定,同时根据需要给予检查判断。在推进过程中,还需要对实施方法中不符合实际需要的规定进行修改、调整,这些都是管理和维护所必需的。

参考文献

1 叶生. 企业灵魂[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第5篇:新技术调研方法范文

1 立法先行确保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制定科技政策和颁布科学技术法律,以国家意志干预和促进高新技术的工业应用是一种国际性趋势。美国为提高科技立法的权威性,早在200多年前就在其宪法中规定:“国会有权保障著作家及发明家对其作品及发明物于限定时间内之专有权利,以奖励科学和实用技术的进步。”这是世界最早对科学技术进步以宪法形式作出规定,它对美国后来和世界各国的科技立法起到积极的指导性作用。根据这项规定,美国政府在1790年颁布了第一部专利法,有力地促进了发明成果的推广应用。美国还制定了与科技成果转化有关的基本法,如美国国会1980年通过《技术革新法》,该法的主要目的是强调采取多方面的经济立法手段加速技术应用,使美国现有的国内先进技术能够在国内获得充分利用。根据美国原来的法律,联邦实验室的科技成果所有权归联邦政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研机构和企业推广应用联邦实验室科技成果的积极性。为此,美国《1980年政府专利政策法》、《1980年专利与商标法修正案》规定,凡已同联邦政府订立合同的学术部门和小企业均可保留及获得其技术发明所有权;这种所有权不再归国家所有,但国家得强制技术专利商业化;允许学术部门和企业制定适合本单位情况的专利转让措施。美国《联邦技术转移法》进一步明确规定,参加联邦实验室合作研究的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可以享有成果权。从而为科技创新主体积极推广应用联邦实验室的科技成果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法国在1985年制定了《科学技术振兴法》,规定了法国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该法规定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是国家的优先项目,重点课题是推动企业的研究发展以及技术革新向中小企业转让技术,促进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

2 明确政府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定职责

在经济发达国家,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都专门通过立法成立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管理、指导和协调。日本早在1961年5月就颁布了《新技术开发事业团法》,该法规定日本新技术开发事业团的设立目的在于开发推广科技成果,积极推进科技成果流向企业界。英国的国家技术集团、法国的国家科研促进会、澳大利亚的国家技术集团等都是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政府职能部门。政府职能部门的组成人员,也从原来主要由政府科技官员组成改变为由官、产、学、研的人员组成。

美国国会1980年通过的《技术创新法》,明确指出联邦政府对国家投入的研究与发展成果的转化负有责任,要求政府部门推动联邦政府支持的高新技术向地方政府和企业转移,实质上就是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到联邦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中,从而使政府部门的职责制度化、法律化。在英国、欧盟等国,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职责主要是积极引导和鼓励科研部门与企业的紧密结合,增强企业竞争力。政府的重要职能是组织协调,政府的任务不是告诉科技界要做什么,而是由科技界提出要做什么,以争取政府的支持。对于政府支持的成果转化,由政府职能部门制定转化计划,协调企业界和科技界共同行动,实现成果转化。对于一般项目和领域,政府给予提供帮助,如税收减免。对于重点发展的特殊领域,政府直接给予扶持[1]。

3 建立健全鼓励科技创新主体合作的法律制度

世界科技进步的历史和实践表明,单纯地增加科技的投入,并不必然能增强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关键的是要正确处理好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即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和应用之间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它用较少的科技投入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一方面是得益于日本通产省资助的产业合作,另一方面是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起制定的《联合研究制度》、《研究交流促进法》等为科技合作提供了法律保障。而类似的合作在美国却因反托拉斯法的实施而无人胆敢尝试,使人们重新考虑如何应用法律促进和保护科技创新主体的竞争与合作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政府开始采取措施减少反托拉斯法对科技创新主体进行科技合作的影响,1984年美国国会为放宽反托拉斯法对相互竞争企业建立合作研究与开发风险机构的约束,通过了《国家研究法案》[2]。1986年美国颁布的“联邦技术转移法案”授权联邦科研机构与州政府及企业的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该法案不仅鼓励国内各层次科研力量的合作,还鼓励高新技术的国际合作。据统计,截止1993财政年度,美国与世界上70个国家及地区签订的包括谅解备忘录在内的科技合作协定共有645个,国际合作领域主要有能源(包括核能)、地球科学、核安全、卫生与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3]。

法国1999年6月正式颁布施行《技术创新和科研法》,其主要宗旨是加强科技界与企业界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和发展公共科研部门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该法还为科技人员自由流动提供保障,科技人员进入企业工作,保留其公务员身份的最长期限为6年,并可以自由选择回公共部门或者继续留在企业工作。

4 依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

西方发达国家强调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重视科技与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协调发展。利用产业政策法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在一些国家是行之有效的法律措施。由于政策是引导性的、原则性的,政策的实施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而且政策不如法律稳定,但是法律没有政策灵活。为了使政策能够顺利地实施,将政策加上法律的强制力,法律吸收政策的原则性,两者的结合就产生了产业政策性。产业政策法是指以产业政策为内容或者以保证产业政策实施为目的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在日本等发达国家,产业政策有时候是直接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并充分利用产业政策法推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在日本的产业政策法中,值得注意的是各种产业振兴法和促进法,从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先后制定了《机械工业振兴法》、《电子工业振兴法》、《飞机工业振兴法》等产业政策法,这些产业政策法体现了国家对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合理引导、宏观调控和各种优惠政策,使相关领域成熟的科技成果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应用,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美国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避免科技与经济、企业实际需要相互脱节。根据《技术创新法》设立了联邦技术利用中心,收集可能应用而且企业需要的科技情报,提供给各科研机构或者联邦实验室,要求他们在科研项目开始就制定与企业合作的目标,签订与企业合作的计划,以保证研究开发成果能最终应用到产业部门,使科技创新成果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5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法律保障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介于科研阶段和生产阶段之间,科研经费一般不会用于转化阶段,而企业生产阶段的投入也不包括转化阶段的费用。另外,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较大,金融机构一般不敢轻易介入投资,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不足。所以,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需求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机制成为各国的共识。

美国1950年制定的《国家科学基金法》保证了R&D投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估计,美国2000年的研发投入实际达到了2642亿美元。美国1988年制定的《贸易和竞争法》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例如该法鼓励研究机构与企业共同实施“先进技术计划”,“先进技术计划”主要是为企业或者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合体提供启动资金,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工作。该计划自1990年实施以来,政府累计投入约15亿美元[4]。英国政府于1981年制定了《贷款投资担保计划》,规定私人银行机构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贷款,其中总金额的80%由政府担保。日本新技术开发事业团,对持有先进技术,但风险较大,难于产业化的项目提供5年期的无息贷款,成功者偿还,失败者可以不偿还。

各国的科研投入都有明确的重点领域。德国法律规定,科研费用的65%用于资助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等。欧盟在1997年5月提出的研究与技术开发框架计划,计划投资150亿~160亿欧元,重点从事生命与生态科学、信息社会技术以及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国政府都在大幅增加研究开发经费,但是政府的研究开发经费所占的比例却是逐步下降,相反企业已成为研究开发、成果转化支出的主体。据对科技投入主体统计,在美国是企业最强,联邦政府最弱,州政府居中;日本、韩国则是企业最强,中央政府居中,地方政府最弱。

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周期长、风险大、利润高等特点,这就决定其资金需求难以从常规的商业渠道获得。所以,许多国家都建立起了高技术风险投资机制支持科技成果的转化。正如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所长W.F.米勒所说:“由于科学研究的早期有风险投资的参与,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由20年缩短为10年以下”。美国有9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过风险投资的资助。经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是为高科技风险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如美国分别于1978年、1981年颁布《收入法》和《经济恢复税法》,规定风险投资额的60%免征税,其余40%减半征税,并将风险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率从49%调至20%,使得1982年风险投资额发展到1970年的12倍。法国1985年颁布的一项法案中规定,风险投资公司免税数额最多可达到收益的1/3。新加坡政府则规定,风险投资在最初的5~10年内完全免税。

6 实行税收优惠法律制度

对高新技术产业提供税收优惠实际上就是增加高科技投入,它是各国政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法律手段之一。各国的税收优惠一般以间接优惠的形式为主,同时辅之以直接优惠[5]。直接优惠主要有减免所得税、采用低税率等。如从1962年起,美国对公司投资新设备给予税收减免,但是明确只有在新设备正式交付使用后,才能享受投资直接抵冲其应纳所得税款的优惠,这项规定对公司应用新技术设备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日本,一方面实行了“个人研究奖金免税制度”、“技术出口所得特别减税制度”,另一方面还规定对中小企业实行实验研究费减税制,在年度实验研究所得税中还允许扣除6%~15%。

间接优惠通常包括加速折旧、投资抵免、费用扣除、税转贷等。如美国对开发研究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实行快速折旧,折旧年限率3年,为所有设备中折旧年限最短的。俄罗斯的《税务法典》对科研机构实行税转贷制度,即根据俄罗斯财政部的规定允许科研机构将利润税转为贷款,也可根据俄罗斯各联邦主体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将部分地方税收转为贷款。但是科研机构必须在进行科学研究或者试验设计工作,以及进行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和创新活动时才能享受税转贷[6]。

第6篇:新技术调研方法范文

关键词:新兴技术;管理;市场;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010-03

管理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活动,伴随着管理环境、管理要素和参与其中的人所呈现出的多变性、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科学认识论的确立,给传统管理理论的稳定范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新兴技术管理,在理论渊源方面来自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但是,正如生物物种形成机理所揭示,两个同质的生物物种,由于不同的选择环境,将会演变成为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南橘北枳”。由于不同的发展环境,使新兴技术管理异于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成为新的研究领域。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新兴技术带来的一系列的管理问题。新兴技术的发展,导致或者需要管理思维、业务流程、经营模式等的变革。新兴技术管理是研究在新兴技术及其变革背景下的新兴技术与新兴市场(包括或者涉及新兴技术、新兴技术产品、新兴技术企业、新兴市场、新兴技术产业等)的相互演化、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企业战略、市场开拓、技术发展融资、组织结构变革、人力资本激励、知识管理等管理挑战与变革。新兴技术管理的本质与内核不仅仅是“技术管理”,而是广泛涉及到由于新兴技术所带来的管理思维、管理模式、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等的挑战与变革。新兴技术管理建立基于资源(能力)和市场双重远见,寻求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既关注如何将正在形成的新兴技术转变为现有或新兴市场中的价值创造,关注将潜在的技术转变成可实现的商业价值,又关注现有或新兴市场需求的技术实现。

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新兴技术管理研究,除了展开对新兴技术概念和特征、新兴技术的管理挑战以及新兴技术管理的基本概念、内涵的研究外,目前,国内外关于新兴技术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下列领域。

新兴技术可能产生于突破性创新,出现全新的技术路径;也可能产生于渐进性创新,来自技术融合,即两个不相干的技术在同一个领域里合并成新的系统;还可能是来自于应用领域的改变。突破性创新探讨全新的技术轨道或流程。渐进性创新则关注技术轨道的演变、相关技术的分离、嫁接和组合、融合;新兴技术研究还涉及到分裂性技术和不连续创新特征。分裂性技术关注企业、技术因素;不连续创新关注顾客、市场因素。以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来看,新兴技术它更像是物种形成的断续均衡的过程。通常,新兴技术的变革与其说是一项重大的科学突破的结果,不如说是技术的应用领域发生了转变。换言之,新兴技术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应用领域的改变,应用领域的改变是技术发展中重要的临界点。科学发展可能是递增的,应用领域的改变却正是创造性破坏,新兴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使得传统的技术评估静态分析工具(如净现值法)不再适用,需要动态的评估方法。技术路标是进行技术预测与选择的方法之一,它根据时间的变化来追寻技术或产品发展的轨迹,把技术、市场和组织联系起来考虑。Mann采用了系统演化的方法对技术进行了预测,通过技术发展的时间、空间和界面来预测未来的趋势。期权定价模型、实物期权,尤其是定位期权、搜索期权考虑了新兴技术发展的两个特性,即过去的决策影响将来的技术选择和未来的机会具有内部不确定性,因而可用于技术选择、技术评估。在国内,浙江大学陈劲教授对复杂产品创新系统,尤其是其前端管理的研究进入了新兴技术的研究范畴,他的研究强调复杂和突破性产品的不确定性挑战并提出识别的方式。魏江教授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不但承担了宏观创新系统中知识扩散子系统的功能,还是知识创新源和客户企业创新的推动者。中科院穆荣平教授从构建官产学研等利益主体之间共识的角度,运用德尔菲法、技术需求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政策分析等方法,预测了未来20年中国最重要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评估与预测实例。

新兴技术管理需要同时关注技术和市场两个维度。技术变化与市场演变高度相关、互相驱动。新兴技术管理的核心就是使潜在技术商业化,实现技术与市场的有效链接。识别、拓展和评价新兴市场的挑战在于确定消费者尚未知晓,甚至尚不存在产品的需求。由于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市场需求信号的极度模糊以及竞争结构的无形变异,已有市场的研究方法不能有效运用于新兴市场评估。因技术发展与市场接受速度的相互作用新兴市场的评价变得更加复杂。由于技术变化的速度无法预测,顾客往往不知道技术能满足什么需要,并且随着环境演化,顾客需要也在快速地、不可预见地改变等,使测定新兴技术的潜在市场变得困难。Day用捕捉采用曲线、通过某些“转折点”来预测市场。Vasilis提出通过市场描述来关注高技术市场的演化,寻找市场演化的信号和路径。Houston发展了包括技术与市场障碍、战略与结构障碍、社会文化与市场结合障碍等在内的分析技术概念性框架。 Balachandra等将技术与市场的发展看作两个交互的双螺旋结构,强调技术与市场的相互作用。传统的商业化路径往往属市场被动型模式,公司很少主动尝试去驱动环境的改变。Hills和Sarin在比较这些市场模式后提出市场驱动(MarketDriv-ing)的范式,认为通过市场驱动模式,企业可以最小化技术不确定性程度,而且技术标准的建立克服了竞争无序。企业不仅仅需要寻找、发现、发掘需求和市场,更需要创造、培育需求和市场,通过对消费者的引导、教育,创造市场和机会。市场的团簇性特征,体现为不同的消费特性(组),不仅反映了市场的聚群性,同时也提供了创造市场的途径。实际上,新兴市场的简化关系,是市场的一端是拥有某项新兴技术的企业,另一端是一群某种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消费者。这种需求,可以通过具有某种属性或者品质的产品或服务来加以满足。假若企业的技术能够开发出具有这种特性的产品或服务,如果二者在时间、空间以及价格等方面都匹配,双方就可成交。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技术来改进特性(组)。当技术所开发或者支撑的特性(组)成为市场最受欢迎的特性(组)时,技术创新就取得了成功。新兴技术管理的关键是寻找潜在的、能够被新兴技术创造的特性(组),然后确定能够由这些特性(组)来满足的市场需求。Lynn等认为在不连续创新下,新兴市场的确定是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因此企业需要提升学习吸收能力。Macmillan和Mcgrath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分析在团簇性市场上技术与市场的结合,并提出控制单一缝隙市场、融合缝隙市场和创造新的技术范围等3种市场定位选择策略。高旭东强调后进企业应该创造自己的市场,而不仅限于技术领域的赶超。鲁若愚等研究了新兴技术面临的快变市场问题,提出了在快变市场环境下新兴技术产品更新策略,尤其是强调了产品更新的时机。

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战略管理理论急剧变革,从结构学派到资源学派,再发展为活动学派(Activity-based View:ABV),战略关注的重点也从发现“有吸引力的行业”到培育“可持续竞争优势”,再到强调“战略的柔性”(适应性和可调整性)。新兴技术战略管理,需要新的战略思维。传统战略思维模式过分强调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可预测性,是一种线性的思维模式。将重点放在“制定企业发展目标”上,强调企业应选择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占据独有的战略位置,制定一套相应的竞争战略。当企业面临持续变化且不可预测的市场环境时,这种传统的战略思维模式已不能适应。研究者开始关注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动态能力。靠近边缘的雪先融化。新兴技术正在融化众多行业的结构和边缘。新兴技术所形成的动态竞争是一种“边缘竞争”。新兴技术战略应当采用新的战略“边缘竞争战略”。边缘竞争战略的核心,在于利用变革的动态本质,捕捉无序平衡的边缘,使企业在无序和有序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状态。边缘竞争理论把战略定义为一系列独立竞争优势的过程,将这些独立的竞争优势综合起来,便形成一种“半固定式的战略趋向”,使这种战略能够应对动态的竞争环境,更加具有适应性。因此,边缘竞争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战略的目标不是普通定义上的“效率”和“最优”,而是对“灵活性”的追求,即适应当前变革环境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的能力,面对挫折富有弹性的能力。归根到底,“灵活性”意味着致力于不间断的革新。边缘竞争理论中的战略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如何实现战略目标”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半固定式的战略趋势是边缘竞争战略与传统战略的最主要的区别。Brandenburge和Nalebuff指出,商业竞争是规则基础型(Rule-based)和自由行动型(Free-wheeling games)博弈的综合。Markides指出了在战略革新中改变规则的重要性。新兴技术的战略是在几乎没有先例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来制定的,传统的、基于“平台”的规划方法,不再适用于新兴技术管理。Hamel和Prahalad提出制定战略应遵循灵活想象的规则,Schoemaker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进行新兴技术的战略规划时,应注意保持战略的灵活性,特别是有规则的想象是制定新兴技术战略规划的基本思路。情景规划法和期权方法等是面对新兴技术变革,比较有效的战略研究手段。

国内相关专家研究表明,新兴技术及其变革,改变着传统的战略资源观,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由天赋资源的竞争、物力资本的竞争转换为综合了信息、知识、智能的技术竞争,转换为基于动态能力和学习的竞争。应对新兴技术及其不确定、创造性毁灭特性的挑战,企业的利器是能力动态和资源柔性,支撑这种动态和柔性的则是企业的知识资源和学习能力。

研究表明,多层级金字塔组织显然已成为发展新兴技术的障碍,常常葬送新兴技术的美好前程;传统的垂直和层级结构的组织设计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兴技术的发展。组织扁平化、组织分离(即把发展新兴技术的部门从企业母体中分离出来)、构建联盟和建立新型组织形式,是绝大多数新兴技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Tushman等提出发展新兴技术需要适合的新型组织形式,归纳出6种适合新兴技术的组织形式:左右逢源组织,网络组织、虚拟组织、孵化型组织、前后端组织、领悟-回应组织等。

Schoemaker、银路等人的研究表明,新兴技术的投资和决策存在着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待这类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并存的新兴技术,应抓住新兴技术的投资决策可分阶段进行的特点,把其投资看作是创造一系列期权。只有判断这些项目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已经降到最低、市场曙光出现时,才能做出大规模投资的决策。夏晖、曾勇等研究在创新采纳成本随时间下降情况下,通过实物期权方法度量采纳企业投资决策对创新提供方期望净收益的影响。结论认为,在创新速度较快和较慢的情况下,折现率和采纳成本下降程度对创新提供方的期望净收益的影响是不同的,而采纳企业对未来创新性能提高的预期和提供方的期望净收益呈现负向变动关系。这一结论为政府制订相关政策促进新兴技术扩散提供理论参考,也为企业制定技术创新投资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全球化、超变化、技术快速变革和高度集成已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基本潮流。新兴技术及其产业,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成为国家、区域、企业占据竞争优势的制高点,依靠科技进步来支撑、引领国家、区域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和共同行动。国际间的国家、区域、产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要素竞争演变为创新竞争。以变革、创新为本质的新兴技术管理的研究,发展空间无限。比如:需要在新兴技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结构框架方面进行突破性的研究,建立新兴技术管理研究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需要深入研究新兴技术的形成和创新机理,扩散机制,识别、评价方法;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新兴市场的形成、发育、成长机理;研究技术与市场之间的互动;研究新兴技术市场的识别、评价方法;需要更加科学地研究在新兴技术及其资源、需求、竞争不确定性挑战下的决策、战略、投资和组织柔性问题,研究企业的柔性问题,研究这种柔性的表现、度量和实现;研究新兴技术特有的知识管理、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研究新兴技术管理中的人力资本及其激励问题等。新兴技术管理研究,除了在上述领域持续深入地展开之外,还需要在下列方面的开拓。

1.新兴技术聚群创新研究。探讨、研究基于区域(真实)聚群或网络(虚拟)聚群的知识聚群创新、技术聚群创新、产业聚群创新机理,研究聚群的形成、发育、发展、持续机理,研究聚群形态及其聚群中的结构、关系与作用机理,研究聚群中的信息、知识传递与学习机理,研究聚群中的价值创造、利益机制,聚群创新的实证研究,等等。

2.新兴技术的特征及其度量研究。新兴技术管理的特质来自于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与创造性毁灭特征。深入研究、洞悉、度量新兴技术的特征,是进行新兴技术管理研究的前提。研究包括: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的表述、分类及其特征,新兴技术不确定性特征的管理挑战,新兴技术不确定性特征的评价指标与方法,等等。

3.新兴技术的边缘竞争研究。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和创造性毁灭特征,改变着产业的结构、形态,改变竞争规则、结构和企业经营模式。在新兴技术市场的技术不确定性、市场需求信号模糊以及竞争结构不确定性,决定了新兴技术企业不仅仅需要寻找、发掘、发现需求和市场,更需要创造、培育需求和市场。边缘竞争理论为新兴技术企业的市场机会发掘与创造,为企业市场定位,为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的建立提供了指导。

4.新兴技术管理的方法研究。由于新兴技术的特质,传统研究方法不能有效地运用于新兴技术管理的研究过程,迫切需要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目前,需要加强对情景规划、实物期权、博弈论、系统动力学模型、模糊理论、随机理论、复杂性理论等在新兴技术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目前新兴技术管理虽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由于它涉及的内容多,研究时间短,所取得的成果还难以有效指导丰富而复杂的新兴技术管理实践,尚需要科研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

Research summary on the new technology management

SHI Fang-yu

(Harbin Cambridge College,Harbin 150069,China)

第7篇:新技术调研方法范文

科研政策研究的主要问题

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中国科技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呼吁国家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从1998年以后,国家科研经费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在过去10年,年均增长超过20%,如果我们在2015年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2.2%,科技经费会继续快速增长。按这样的趋势,有可能到2016年,中国政府的财政科技投入就能追上美国联邦政府的科技预算,所以,中国的科技政策研究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国家对科学技术的要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的十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就要求科技要从模仿向创新转变,从“跟着走”向“领着走”转变。科技发展现在最重要的问题不是经费,而是怎么用好经费提高效率,怎么做出无愧于国家和人民,无愧于纳税人的工作。中国科技发展还存在诸多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说科技创新的成果与国家和人民的期待不相适应,科技体制和管理与科技创新及其社会价值实现途径的客观规律不相适应,学科布局与世界科学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科技人才队伍和整体能力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科技创新的价值理念和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本质要求以及我们承担的使命不相适应。

科技发展中有很多内在的矛盾需要解决,科技政策在解决这些问题中被寄予厚望。过去很长一个时期,科学技术是自组织的活动,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是科学家自己的事情。但是在二次大战期间,开始发生了变化。科学事业成为一项规模宏大的事业,且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1945年,当时的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写了一份著名的报告,论述了科学技术对国家安全、人类进步的作用。据此,美国在1950年成立国家科学基金会,在这之后,各国政府开始资助科学事业。

伴随改革开放,中国30多年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也是对科技发展和科技政策不懈探索的过程。2012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10月颁布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在这样的要求面前,科技界、科技工作者能不能给国家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真正支撑国家发展,科技政策的研究能不能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这都是我们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现在许多政策设计缺乏科学论证。例如,2012年“十一”长假高速公路免费出现的大堵车,2013年交规实行闯黄灯罚款的事,都缺乏科学的论证,没有经过认真的咨询和评估,对政策的可操作性、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其成本收益等都分析不足。科技政策还不同于一般的公共政策,因为它要研究科学技术创新及其内部的关联,研究科技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政策对科技的影响等。科技本身是无涉价值的、客观的,而政策则要考虑科技对社会的影响,考虑它如何能更好地服务社会。而且现在还有一个特别深刻的变化。一百年前是科学家自己进行科技的决策,20世纪40年代之后是政府参与决策。但是在过去30年特别深刻的变化,是由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这些分散分布式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技术一方面有巨大的进步和社会影响。但是另一方面被误用和滥用的可能性也在增大。所以公众要参与决策,而信息化的发展又使公众参与决策成为可能。所以现在的决策是要在政府、科学家和公众三者之间取得平衡,不但要让政府理解科学,也要让公众理解科学,只有公众理解科学才能更好地支持科学。

科技政策体现了客观与主观、逻辑与价值的平衡。有一些专家指出科技政策体现了政治与科学问的委托契约关系。也有人认为科技政策是调和知识生产供给和社会具体需求的工具。科技政策要想成为一门科学,要想提高决策科学化的水平,对政策研究方法规范化是一种世界的趋势。从2005年开始,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开始倡导和支持对科技政策学的研究,意图梳理科技政策研究领域的数据、方法、问题和路线图。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国防部、能源部、科学基金会等十几个部门组成了跨部门科技政策学研究工作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设立了科技政策创新项目,为科技政策研究提供方法基础和平台方面的资助,包括探索如何更加充分有效地分析科技机构的管理数据,如何发展数据挖掘和展示工具等,迄今已经资助了一百多个研究项目。2009年,日本的科技振兴机构在日本发起科技政策学的研究与梳理工作。2010年起欧盟开始与美国联合举行欧美科技政策学讨论会,同时欧洲研究理事会开始推进欧洲范围内科技政策方法、工具和数据方面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我国的科技政策研究在方法和数据上亟待加强。现在政策制定多采用的是专家研讨或者更为主观的方法,预先的科学论证不足。数据支撑也不足,例如具体学科领域,具体学科领域有多少博士学位获得者,有多少研究人员等都不清楚,对我们国家女性科技人员的统计和分布数据基本上也是没有的。当前国内科技政策研究中方法与问题的匹配比较混乱,研究方法的使用缺少规范性,更缺少系统化的梳理。科技政策研究中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呈现出应用导向、简单重复的特征,缺乏从学科高度、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角度系统的梳理、凝练、集成的工作,有关方法和工具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而且比较零散。

我们就科技政策研究方法作过文献分析。以全文“科技政策”+摘要“方法”检索了中国科技论坛、科技管理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科学学研究、中国软科学、科学管理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科研管理、管理世界等十个在政策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杂志的68573篇文章,其中引用次数大于5的文章一共是237篇,我们逐一作了分析,概括得到科技评价问题、科技投入问题和技术创新问题等三个主题研究中“问题和方法”的关联情况。

以科技评价为主题的相关论文,归纳该类主题包括6类二级问题,如创新能力成者是竞争力的评价、绩效评价、科学研究的评价、政策评价等,一共是6类二十几个问题。比如说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科技资源空间分布、科技资助与被资助者之间关系等,在这类主题的研究中,使用的方法或者工具超过15种。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相关论文,归纳出来也是6类二级问题,如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与概念、企业技术创新、专利与创新、风险与创新、知识转移、创新型科技人才等,在此类主题研究中使用的方法或者是工具超过15种。确实对每一类问题都用多种方法开展研究。但是这些方法不够规范,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科技政策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工具

如果要想提高研究水平,使之逐步成为一门科学,需要对政策研究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认真的梳理,我们建立了一个“问题、方法、工具”矩阵。根据Lundvall(2005)的定义,将科技政策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分为科技政策、技术政策和创新政策三个部分。根据Sabatier(2006)的定义,将科技政策过程分解为“政策立项”、“政策设定”、“方案设计”、“政策评价”、“政策后评估”五个阶段。这样按照不同政策类型和政策阶段来定位科技政策的主题以及研究涉及的方法和工具。

科学政策,主要研究关于向科学投入足够的资源、各类科研活动的资源配置、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对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的贡献等问题。科学政策的目标是多元的,包括国家声誉、文化、社会、国家安全、经济等,政策关注的要素包括大学、研究机构、技术研究所和R&D实验室,主要的政策工具是预算决策、知识产权、研究评价等。该类研究问题还包括科学伦理、科学传播、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等。科学政策方面主要的研究问题对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包括:科学计量学、网络分析方法、同行评议方法等。我们建立了科学政策的“问题、方法、工具”矩阵,横坐标是政策过程,包括立项、制定、设计、评价、后评估;纵坐标是一些典型的政策问题,如科技投入总量、资源配置、人力资源、国际合作等。对于每一项通过文献检索,把现在用的各种方法作了归类。

技术政策,包括技术政策和国家战略的关系,国家因为商业原因干预特定产业或者是技术合理有效性,需要支持哪种技术,需要在何种阶段给予支持等。技术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公共采购、补贴、减税、技术预见等。技术政策的目标是国家声望和经济发展,它关注的对象除与科学政策相同外,它的视角从大学内部包括研究所内部转移到大学与产业界的联系,关注学界和产业界的关系。

技术政策方面主要的研究问题对应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包括:预测、调查研究、案例研究、风险分析、成本收益分析等。我们也建立了技术政策的“问题、方法、工具”矩阵,横坐标依然是政策过程,纵坐标依然是具体的政策问题,比如技术与战略,技术与产业的关系,政府干预的合理性,特定技术政策等,同时把具体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政策工具,都分别列在矩阵图中。

政策研究其实还有很多问题,特别是证据的支撑需要事实数据,无论是对公共投入,对各方面的科技统计,包括产出衡量和评价,依然是我们面临的很大的挑战。

科技政策研究方法创新的路线图

依据上述工作,我们提出了科技政策研究方法创新的路线图。首先是梳理现有方法,诠释使用规范。基于初步预研对科技政策研究方法与工具的梳理结果,以及通过对国内文献分析得到的现有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我们选择科技政策研究中七个方面的关键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作为梳理主线。

这七个方面包括科技政策研究的预测与预见方法、科技政策研究的评价方法、科技政策研究的科学计量方法、科技政策研究的计算管理与模拟方法、科技政策的案例与调查方法、科技政策研究的前沿方法与工具、支撑决策的科技政策研究数据体系。我们是想通过文献的分析,归纳出这几大类的方法,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为了做好这个工作,我们建立了“问题一工具一方法一数据”的路线图,从几个层面探讨这七个方面的关键方法,及其工具以及数据的集成,特别是要分析问题和方法的关联与规范。

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工具和数据,是否恰当?对这些政策研究问题用这么多的方法和工具开展研究,是否足够?如果不够,还需要发展哪些方法和工具,如果够了,怎样合理地选择和用好这些方法和工具?再一个问题是科技政策研究长期以来是被动式的,它以回答和解决问题为导向,但是需要逐步将重心前移,努力从提出问题和议程发起开始,这也需要方法的创新来给予支持。

我们对这七个子课题,就是七个具体方法作了进一步的设计。例如子课题一,预测是要根据研究对象发展的实际教据和历史资料,运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以及各种经验、判断和知识、对事物在未来时间内的变化情况进行预测,从而减少对未来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以指导我们的决策行动,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首先,在科技政策研究中,应该怎样运用预测方法?做长远的规划、能力布局,以及资源配置的调整等,都需要以预测为基础。所以对技术预见的主要方法,有多方面的理解,有的专家把技术预见的方法分为三个极:创造力、专家意见和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作用,由三个极的影响产生众多的技术预见方法。但是单单使用某一种方法是很难取得成功的,所以一般都是选择多种方法的集成。

1989年日本对247个研究机构所用的预见方法做了调查,结论是有一些方法非常适合技术预见,但是应用程度不高,主要是这些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专利统计的方法非常有效和容易预测,但是预测的时间比较短,仅适用于短期预测。所以,要把技术预见的主要方法、可行性和应用程度做比较。预测还包括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和因果关系预测等方法,所以从本研究来讲,我们将针对科技政策研究中适用定量预测的主题,评估各类方法的使用现状,建立“问题一方法”的关联关系和方法的标准使用流程与规范。

同时对定性预测方法也要建立起规范的流程和实用模板,现在在定性预测方法中较为的是情景分析法和路线图方法等。我们希望在科技政策研究预见预测里面,更多采用综合方法。本项研究从创新政策制定流程的角度,提出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融入技术预见的基本思路。例如:首先是问题的识别过程,可以用情景分析法。然后是政策方案产生和选择的过程,可以用德尔斐法,再后是征求意见和修订政策意见的过程等,可以用路线图法。总之,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不同的问题,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对这些方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套适合目前科技政策制定的综合研究方法。

其次,科技政策研究中的评价方法是特别受关注的,因为采用的评价方法比较零散,缺乏足够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对不同评价的问题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评价的是机构、人员,还是计划等,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本项研究的目标是形成政策研究的评价方法库,对关键评价方法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

第三,科技政策研究中常用的科学计量方法。科学计量方法在学科结构,包括技术发展的趋势分析和结构分析,即学科战略的情报分析里,运用特别广泛。也可以结合数据挖掘。在大数据中探讨学科发展的前沿、热点和布局。这类方法的应用难点在于,要构造基础数据库和关键科学计量指标体系。

第四,科技政策研究的计算管理与模拟方法,难点在于一是需要找到准备研究的问题,二是要选好运用的模型研究,更重要的是要有数据的支持。我们准备在管理和模拟方法上再作一些探索。

第五,最常用的是科技政策的案例和调查方法。这方面虽然做了很多,但是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因此需要深入加强案例和调查方法来研究科技政策。深入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正确的意见,所以这种案例和调查的方法也是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的。

第六,要加强支撑科技决策的数据体系建设。没有一个扎实准确的数据库,提供不了有效的证据,就很难支持研究。

第8篇:新技术调研方法范文

关键词:云南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提出策略

云南省地产资源丰富,有色金属储备量大。为贯彻“十二五”提出的“节能环保”战略,云南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将在政府的支持下,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将有色金属新材料打造成云南新兴产业集群。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而基于CAS理论的技术创新则是推动高新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元素。因此,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要想发展为云南省新的经济支柱,就必须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一、云南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现状

云南有色金属产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发展迅速。云南有色金属产业上市公司已达8家,云南贵研铂业、云南锡业集团、云铜锌业及云南铜业集团等都是有色金属领域中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代表了云南省有色金属新材料的技术创新水平,对了解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现状具有重要意义。近期,我们在导师的带领下到有色金属新材料行业的多家企业进行了实地的调研。下面,我们以云南贵研铂业、昆明钢铁集团及云南铜业等企业来分析云南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发展现状。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集贵金属系列功能材料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际五大知名贵金属公司之一。现阶段,贵研铂业的产业布局分为三类:产品、资源及贸易。产品和资源涉及到的项目开发包括新材料贵金属的开发及新技术二次资源的回收。其创新流程为:在内部,根据市场对新材料的需求对贵金属进行延伸开发;在外部,主要是对国外进口的产品进行研发替代。贵研铂业设有一个情报中心,直接搜集市场信息,将有效信息交由科技部门,进行技术的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同时,还与高校达成了合作协议,共同研发相关项目。贵研铂业拥有专利约200多项,其中授权专利拥有100项,约有98%的专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贵研铂业面临专利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大多数专利无法转化成经济成果,研发的产品大部分只能满足国内市场,一些高新技术往往依靠国外的企业。相比较之下,昆明钢铁集团现状非常相似。20世纪90年代末,昆钢成立了钢铁研究所,后期响应国家的要求,合并成立了技术中心;2007年,设立了独立开发机构——科技创新部;到2016年,昆钢共设有7个技术中心。昆钢的技术创新体系可以总结为:三个层次,五个系统。三个层次包括控股公司把控整个昆钢的战略走向,产业板块负责新工艺及新产品的改进,生产单位负责工艺的具体实施。五个系统具体是:管理体系,负责技术创新的规划;研究开发体系,昆钢拥有4个院士流动站及自己的研发平台;咨询体系,邀请了国内外的专家定期举行最新技术创新方面的讲座;激励体系,昆钢对有贡献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众创体系,激励员工人人创新。昆钢集团拥有的专利每年高达500多项,在云南省企业中排名第一,企业核心专利约占10%。昆钢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研究开发,建立了先进的产品生产线,但是研发力度远远不够,存在第二代的产品开发后劲不足的状况。同时,昆钢各个钢铁品种都涉及,没有找到自己的细分市场,也没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同样,云南铜业集团也面临着相似的情况。云南铜业是集贵金属、有色金属新材料的生产加工、销售及科研于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云铜集团在技术创新投入机制上,由集团母公司制定计划及分配经费,由母公司与子公司合作研发新工艺及产品。云铜集团拥有国家专利89件,其中发明专利22项,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云铜集团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同时,在最近的新材料研发项目中,云铜集团负责矿山开采、云南冶金集团负责初加工、昆钢集团负责新材料的精炼与加工,三家有色金属龙头企业组成了技术上的战略联盟。云铜集团在技术创新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是自主研发能力不强,集团内部课题组没有固定的团队,往往不能及时解决集团内部技术创新的紧急状况。综上所述,以云南贵研铂业、昆明钢铁集团及云南铜业集团为代表的云南有色金属新材料技术创新整体水平在国内行业中处于领先,但是与国际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存在这些问题最关键的因素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找到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成为云南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云南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云南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典型企业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了其技术创新管理过程中存在技术创新封闭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产业化水平低,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不强

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型企业虽然设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但研发部门往往与市场脱离,研发的产品不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就导致了企业的尖端产业不多,普通产业的市场过于饱和,企业无法在高端领域中找到突破;而小型企业新产品技术研发能力过于薄弱,高新技术只能依靠大型企业甚至国外企业购买专利,这样耗费的时间过长,错过了将生产出的产品投入市场的最佳时机。另外,云南有色金属行业中,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企业间技术创新信息交流较少,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整合。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其特点是高技术、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倘若整个产业没有合理的产业化结构,技术创新将无法顺利的运行,产业的发展势必会受到阻碍。

(二)企业内部缺乏科研人员

企业科技人才层次偏低,数量偏少。由于有色金属新材料是新兴的高技术产业,优秀科技人员大部分任职于高校和科研所,企业缺乏从事新兴产业科研的大量人才。现阶段,企业内部从事研发的人员一部分是从基层选调的员工,缺乏前沿信息的获取能力,研究技术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另一部分是企业从外部聘请的专家,对企业的具体状况了解较少,不能及时地投入到研发工作中。这些问题造成了企业内部科技成果偏少,技术创新水平偏低。

(三)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专利成果转化率不高

由于有色金属新材料属于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企业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不高,一些企业没有设立相应的知识产权办公室,或者设立的办公室附属于企业的行政部门,对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较为松懈,专利的管理制度处于初级阶段,容易造成专利技术的外泄。同时,由于新材料的特殊性,专利成果转化率较低,根据调研,目前企业的许多研发成果都止于取得的研究成果,没有实际的应用,无法达到产业化。另外,大部分企业都是国有企业,闲置的专利转让和交易程序复杂,既浪费了资源,又得不到相应的经济收益。

(四)产学研合作关系不稳固

在调研中,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所合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一些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所建立的关系并不稳固,有些是因为某个项目需要联合申报国家基金,因而,企业和高校往往只负责自己的部分,相互信息交流较少,这种合租关系缺乏保障性,造成了技术力量的分散与资源的重复及浪费;其次,有色金属新材料属于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由于缺乏经验,在企业与高校合作后期,存在着利益分配及技术专利归属等分歧,容易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另外,高校及科研所不直接面对市场,研究方向与企业的科研课题缺乏相关性,研究出的产品无法直接投入市场,致使高校及科研所无法发挥出自身的科研优势。以上问题属于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有色金属新材料面临的比较重大的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合理地解决,才能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三、云南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问题的解决对策

为了给云南有色金属新材料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我们从技术创新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优化产业研发体系,推动产业技术联盟

技术创新不仅仅属于科技范畴,更多的归属于经济、企业管理范畴,没有经济利益,企业将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应用于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研发。许多科技创新成果长期得不到转化,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找到正确的转化模式。因此,只有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才能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可以采用矩阵式集成的研发模式,即将技术创新方面的专家分配到研究部门和开发部门领导工作,使两个部门更好的联合起来,共同关注客户的需求和价值链。与此同时,企业应针对市场,找准自己的定位,对市场进行细分,有效地利用一切有利资源,提高自主研发效率,改善生产工艺,及时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整个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来说,政府应推动产业技术联盟。企业间合作规模过小,无法形成合力,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难以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抗衡,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无法得到提升。这时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建立技术创新整合平台。在技术联盟中,企业间不再只是竞争关系,信息和资源可以共享,在技术上相互合作,产业联盟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身最大价值,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将云南优势资源最大化整合,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二)健全激励机制,提倡全员创新理念

领军人才是实现技术创新的保障。技术创新能持续的进行,依靠的是源源不断的科技人才。因此,企业应建立一系列的人才激励管理体系,例如: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机制,员工重大的创新意见对企业产生一定的利润,都应给予相应的职称;完善分配激励政策和奖励机制,企业每年应评选突出贡献及科技成果奖,给予获奖者相应的奖金补贴;企业还可以利用股权、期权等激励方式吸引技术创新人才到企业创业,吸引更多科技人员为企业所用。同时,企业还应营造全员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动员研发人员、销售人员、售后服务人员、财务人员等,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提出创新的观点,成为出色的创新者,调动每个员工的创新积极性,使员工人人都成为创新者,成为具有技术创新精神的员工。

(三)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研发成果转化率

企业应增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企业应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保障掌握专利的技术人员切实享受技术创新的利益,使其长久地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转让与交易体系,在开发式创新的环境中,研发所创造的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的专利可以通过由政府监督的正规的转让平台进行交易或赠与,这样既减少了资源和研发成果的浪费,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将资金投入更需要的地方获取更大的收益。研发成果没有实际的应用,就不能称其为技术创新,只能称为科技创新。因此,企业必须提高研发成果转化率。企业可以改革创新体制,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大数据平台,获取有效信息,预测行业发展状况,将研发的项目制定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引进先进技术,缩短研发时间,及时将创新技术转化为产品投入市场,提高研发成果的转化率,保障研发技术能够长期稳定的为企业带来效益。

(四)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

在产学研合作中,政府部门不能袖手旁观,应积极完善产学研合作相关条例规范,为产学研合作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同时,政府还应充当引导作用,对已形成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中,积极发挥监督、协调和推动作用,保障企业与高校合作真实有效地进行。另一方面,企业应主动改善更高效的合作模式:由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所共建科研室,有色金属行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共建科研所可以保障企业与高校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将在市场搜集到的信息先在内部进行有效整合,将信息转化为实际的项目交由科研室进行研发,确保研发出的产品可直接投入市场。高校及科研所接触到的信息是国际最前沿的,这也为企业对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预测信息。这样,高校及科研所获得了资金及资源支持,企业收获了产品及科研成果,双方达到了共赢,确保产学研长效稳定的进行。

四、结论

通过对云南有色金属新材料企业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产业在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正是这些问题阻碍了产业持续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结合技术创新理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望能提高云南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形成技术扩散。一个企业倘若长期没有技术的新构思,就不可能有所发展;一个企业没有技术创新活动,企业的发展就会停滞。因此,云南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要想长远稳固的发展,就必须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我们也将不断地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毛凯军,技术创新.理论回顾与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0).

[2]吴贵生,谢伟.我国技术管理学科发展的战略思考[J].科研管理,2005,(6).

[3]邵云飞,唐小我.我国技术创新研究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4]蔡文娟,陈莉平.社会资本视角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联接机制及效应[J].科技管理研究,2007,(1):172-175.

[5]李岱素.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机制系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6):19-22.

[6]李林,肖玉超,王永宁.基于产业集群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机制构建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2):11-15.

[7]胡争光,南剑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战略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74-77.

[8]杨继涛.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52-153.

[9]曹素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企业联盟能力的构建:个多层面互动的模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6):37-41.

[10]刑乐斌,王旭,徐洪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分配风险补偿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4):63-64.

第9篇:新技术调研方法范文

关键词:创新动机;合作技术创新;创新政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5-0005-05

Research on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Policy on the Motivation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ZHOU Guichuan, JIE Xiaowen

(School of Business,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Abstract: This paper conducts a survey in 103 companies, and discusse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government’s technical innovation policy on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stepwise regression model. Some conclusions drawn from it provide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government to develop the right technical innovation policy, and thus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Key words: motivation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technical innovation cooperation; technical innovation policy

一、引言

国内外研究企业间合作创新的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的动机。Bayona对西班牙企业合作创新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企业间的合作技术创新是在技术工艺复杂化、现实创新费用高、创新风险大的外界环境驱动下的结果[1]。李纪珍认为R&D合作可以减少研究开发投资费用,分散风险,资源共享,能力互补,技术容易扩散,加速创新的进程[2]。张浩辰认为是由于关联企业之间对产品(设备)兼容性和互通性的追逐而诱发了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动机[3]。在所有研究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行为动机的研究成果中,以Hagedoorn的观点最为广泛接受,他把企业参与技术合作的动机归纳为三个方面:与研究开发有关的合作动机、与技术学习有关的合作动机以及与市场进入等战略目的有关的合作动机。研发动机包括技术协同效应、从事基础研究、共担研究开发成本、获得规模优势等;技术学习动机主要是为了获得合作伙伴的经验性知识和技术、吸收对方创新能力;战略动机包括拓展产品范围、开发新产品进入新的市场、实现市场的国际化、全球化扩张开拓市场、影响市场结构、引导技术机会、控制合作伙伴等[4,5]。

在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动机的影响因素方面,国内外众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归纳起来,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因为资源的不可流动性或不完全流动性导致资源的非商业性或对其他企业的低价值,这些资源只有在独特的企业中发挥作用,而企业投入到战略中的资源是有限的,企业希望通过战略行为来获取技术创新资源。Teece等人分析了公司能力、资源和战略的关系,认为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战略的选择取决于其在技术能力提升过程中的资源积累速度和使用方式[6]。

二是市场结构,作为独立的经纪人,每个企业都是趋利的,都希望通过合作技术创新得到更多收益,包括显性收益(利润、收入等)和隐性收益(风险分担等)。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就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可能。

三是技术能力,Bonaceorsi等认为,企业的技术投入能力与合作创新的频度呈倒“U”形二次曲线关系[7]。企业的技术投入能力影响着合作创新的深度,技术转移与消化、吸收能力则影响着合作创新的速度。因此,合作技术创新中重要的是企业对技术的“响应能力”,即在恰当的时间内对重要事件、机会和外部威胁做出有意识的反应以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本文将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的动机作为研究对象,于2010~2011年对西部地区103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建立逐步回归模型,探究各级政府的技术创新政策对各影响因素与合作技术创新动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得出若干结论与启示,为各级政府科学选择政策手段,正确引导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继而提升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设

傅家骥认为政府作为一种非市场力量,在企业的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一般采用的激励措施有教育、科技发展战略、科技政策、资金支持[8]。胡恩华指出政府在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机制中的职能是制定合作发展的战略规划、重大政策,协调重大合作项目等,同时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使企业确立在技术创新中的自主地位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引导至关重要

[9]。甘雪波结合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创新政策实施的成功经验,认为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政策有财政刺激政策、公共采购政策、风险投资政策、中小企业政策、专利政策和放松政府管制政策等[10]。丁巨涛指出,因技术创新利益具有很大的外溢性,所以从全社会的利益出发,结合我国现状,必须加强政府在企业间合作创新中的领导和协调作用,如组建具有权威的中介服务机构、制定科技计划引导和促进企业间技术创新合作等[11]。张清辉等强调一个国家的政策法律环境在较大程度上决定技术创新的方向、速度和规模甚至是成功或失败[12]。焦胜利提出政府在合作技术创新中应加强发挥两方面作用:在宏观方面应实施优惠政策、完善制度、增加资助和建立相关机构等有效措施;在微观方面应直接介入合作创新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进而减少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等[13]。陈琳认为国家对产权制度的制定及政府有关技术创新政策(教育培训制度、技术扩散制度、税收优惠、融资优惠及政府对企业创新的直接投资和收购政策等)对企业技术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14]。罗吉文认为技术创新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合作的困难与障碍、分歧与争端,需要政府通过协调、管理、推动、激励和引导等手段进行干预,进而降低或分散三方的合作风险[15]。仲伟俊等认为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支持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时,不仅要关注已有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而且要重视支持企业间基于能力进行的合作,应大力支持双方研发人员之间的联系、共同研发新技术或新产品等[16]。李璇指出,在1992年以来,为规范和扶持企业合作技术创新,中央、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措施,对当时的合作技术创新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合作技术创新朝着多样化、复杂化高级阶段发展,其中的一些政策措施落后于合作技术创新发展的现状,从而起到了一定的限定作用[17]。叶秀梅认为政府应通过改革评价机制、合理配置资金投入及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来影响和推动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的展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企业创新力不足、资金缺乏及技术供给不足等问题,进而为提高合作技术创新的质量和效率提供有效保证[18]。

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地方政府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实施一系列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措施,如产业政策、政府资助、税收优惠等,来支持和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广义的政策推动还包括政府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的科技公共服务。在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过程中,政策推动更倾向于直接的财政拨款和专项贷款等手段,这对企业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政策推动因素会调节自然资源对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动机的影响。

H2:政策推动因素会调节市场结构对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动机的影响。

H3:政策推动因素会调节技术能力对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动机的影响。

三、研究模型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本文在对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行为动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的动机决定假设模型(见图1)。

四、实证研究

1.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问卷调查工作于2010年9月~2011年3月间完成,被调查者是参加过或正在参加作者单位总裁(CEO)研修班的大中型国有企业高管和民营企业家,通过校友网络发放和回收问卷。为了尽可能地扩大调查研究的代表范围,样本企业涉及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宁夏、甘肃的27个市(州)县的168家企业。共发放168份问卷,回收126份,剔除不合格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03份。本文对企业规模的划分按照《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03]143号),综合考虑企业职工人数、年销售额、总资产额三项指标,其中中小型企业比例占到8252%。样本数据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变量测度

本文采取五分度的李克特式量表法(由“非常弱”1分,至“非常强”5分)。

(1)自变量

自然资源:根据李宇凯设计的企业资源能力评价体系[19],本文将企业的资源禀赋状况(包括资源储量和资源产量)、资源潜力(包括资源预测储量、资源剩余可采量、接替区块面积)和资源转化效率(即资源可采量/资源储量)作为观测企业自然资源的三项指标[19]。

市场结构:借鉴Williamson[20]、Nonaka[21]、席酉民[22]、张延峰[23]、顾新等[24]的成果,本文从市场竞争、预期收益、投入资金等三项指标来观测市场结构因素。

技术能力:本文采用投入型指标、过程指标和产出型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以技术发展趋势、技术投入能力(包括独立研发机构、技术人员投入)和技术吸收、消化能力(包括累计专利、新产品研发、技术部门与市场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作为观测企业技术因素的三个指标。

(2)调节变量

政策推动因素:根据谢园园等的研究,由于我国现阶段大多数技术中介服务机构都是由地方政府事业单位主导或支持的,因此政策推动因素主要考虑政府部门的科研经费支持和税收优惠支持[25]。

(3)因变量

本文的因变量为企业的合作技术创新动机:研究开发、技术学习和竞争战略。主要包括:与研究开发有关的合作动机(降低成本和风险、缺乏足够的资金)、与技术学习和技术获取有关的合作动机(技术上的互补、迅速学习新技术),以及与市场进入等战略目的有关的合作动机(影响市场结构、引导技术机会、幕后动机、对合作伙伴的控制、与合作伙伴的技术竞争)9个测度指标。

3.研究方法

如图1所示,本文的研究模型涉及三个自变量:自然资源、市场结构、技术能力,一个调节变量:政府推动因素和两个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和企业所有制。由于变量较多,其中有的因素可能对因变量的影响不是很大,而且变量之间可能有种种互相作用的关系,并非完全独立,从而影响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因此使用逐步回归分析(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进行变量因子的筛选而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预测效果会更好。

逐步回归分析在每一步都要对已引入回归方程的变量计算其偏回归平方和(即贡献),对偏回归平方和最小的变量在预先给定的水平下进行显著性检验,若显著则该变量不必从回归方程中剔除,这时方程中其他几个变量也都不需要剔除(因为其他几个变量的偏回归平方和都大于最小的一个,更不需要剔除)。相反,不显著则该变量剔除,然后按偏回归平方和由小到大依次对方程中其他变量进行检验,影响不显著的变量全部剔除。接着再对未引入回归方程中的变量分别计算其偏回归平方和,对其中偏回归方程和最大的一个变量在给定水平下作显著性检验,如果显著则将该变量引入回归方程。如此反复,直到回归方程中的变量都不能剔除而又无新变量可以引入为止。

五、数据分析

1.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文使用SPSS160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量表进行结构效度检验,采用Cronbach α系数检验各因子的信度。表2列出了具体每个因子的KMO值、测量指标、因子载荷、Cronbach α系数以及能解释的方差百分比。表中数据显示此次测量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研究的需要。

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是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方法,相关系数反映了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的强弱程度。根据研究目的将所有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

3.逐步回归模型分析

假设H1“政策推动因素会调节自然资源对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动机的影响”得到验证。政策推动因素对自然资源与研发动机和战略动机的影响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对自然资源与学习动机的影响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但不显著。说明政府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会鼓励具有资源优势的企业通过合作技术创新实现共同研发和战略目标,但也可能会使这些企业失去通过合作相互学习的动力。

假设H2“政策推动因素会调节市场结构对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动机的影响”未得到验证。政策推动因素对市场结构与研发动机、学习动机和战略动机的影响关系都有负向调节作用,但均不显著。说明政府提供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可能会解决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普遍面临的资金问题,从而削弱其通过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来解决此类问题的愿望。

假设H3“政策推动因素会增强技术能力对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动机的影响”得到一定的验证。政策推动因素对技术能力与学习动机的影响关系有较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对技术能力与研发动机和战略动机的影响关系都有负向调节作用,但不显著。说明政府推动技术创新的各种措施会引导一部分拥有技术能力的优势企业开展合作来实现企业间的相互学习,但可能会削弱企业通过合作实现共同研发和战略目标的目的。

六、结论

本文就企业的自然资源、市场结构和技术能力与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动机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析了各级政府的技术创新政策在上述影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假设检验结果汇总见表5。

多年以来,各级政府在促进企业技术能力进步、提升本土企业技术竞争力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通过本文的分析发现,目前的技术创新推动政策在鼓励企业间合作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尤其是对于资源和技术不占优势的中小型企业政策调节作用有限。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的技术创新推动政策大都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行为,而在合作技术创新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引导。对于国内大多数企业而言,由于技术基础薄弱、技术人才匮乏,自主技术创新难度很大,通过企业间的合作技术创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人才互通,从而大大提高企业资源利用和技术创新的效率。因此,各地方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鼓励企业间开展合作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制定有效的鼓励政策,引导企业间的合作技术创新行为,为地方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Bayona C,García-Marco T,Huerta E.Firms’ Motivations for Cooperative R&D: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panish Firms[J].Research Policy,2001,30(8):1289-1307.

[2]李纪珍.研究开发合作的原因与组织[J].科研管理,2000,21(1):106-112.

[3]张浩辰.企业R&D合作动机研究的新视角:对产品兼容性和互通性的追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3:26-28.

[4]Hagedoorn J.Trends and Patterns in Strategic Technology Partnering Since the Early Seventies[J].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996,11(5):601-616.

[5]Hagedoorn J.Inter-firm R&D Partnerships:An Overview of Major Trends and Patterns Since 1960[J].Research Policy,2002,31(4):477-492.

[6][JP3]David J Teece, Helfat E.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Risk Reduction[J].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1987,2(1):47-67.

[7]Bonaceorsi A,Piccalugadu A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evaluation of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hips[J].R&D Management,2004,24(3):229-247.

[8]傅家骥,程源.企业技术创新:推动知识经济的基础和关键[N].科技日报,1998-08-01(5).

[9]胡恩华.企业集群创新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视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8):57-58.

[10]甘雪波.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系统框架分析[J].商业研究,2002,8:71.

[11]丁巨涛.我国“产学”合作技术创新探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2,2:2.

[12]张清辉.合作创新风险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5,24(1):73-77.

[13]焦胜利.合作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与我国相应的政策建议[R].扬州大学,2005.60-61.

[14]陈琳.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5.

[15]罗吉文.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09,7(35):219-221.

[16]仲伟俊,梅姝娥.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2-23.

[17]李璇.校企合作技术创新风险影响因素研究[J].价值工程,2009,7:52.

[18]叶秀梅.企业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7(7):78.

[19][JP3]李宇凯.资源型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评价研究——以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0]Williamson.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M].Free Press,1985.22-23.

[21]Krogh G, Nonaka I, Aben M. Making the Most of Your Company’s

Knowledge: A Strategic Framework [J]. Long Range Planning, 2001,34(4):421-439.

[22]席酉民.管理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27-228.

[23]张延峰,刘益,李垣.战略联盟价值创造与分配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3,17(2):20-2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