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范文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精选(九篇)

精神文明创建综述

第1篇:精神文明创建综述范文

一是确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在创建活动中,以塑造班子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强化提升队伍的文明素质,营造队伍的战斗力、发展力为着力点;以增强全局的行政执法能力,促进部门形象的提升为工作重点;以抓载体,丰富创建内涵,推进部门工作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六个一”创建目标。即建一流的班子,塑一流队伍,展一流服务,创一流的业绩,造一流环境,树一流的形象。

二是加强领导,成立机构,确保创建组织有力。按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成立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级级有责任的工作格局。结合威信工商实际,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____-____)。在每年股所长目标责任中都明确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具体要求、任务分解、考评考核和奖励措施。

三是加强干部队伍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把加强干部队伍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一方面狠抓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强化干部队伍政治理论学习,用先进政治理论武装干部头脑,指导实践,使干部队伍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加强以学习工商业务知识,增强工商队伍履职能力的业务素质教育。在业务素质教育中,着力培养个人行政执法能力,着力培养市场监管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着力培养干部队伍开拓创新能力。

四是加强管理,完善制约机制,确保创建活动增强活力。强化管理,抓制度建设,是带好一支队伍、推进工作的制度保障。进一步加强岗位职责,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强化了责任落实与责任追究;制定和完善了《党风廉政责任制》、《机关学习制度》、《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行政督办制度》等__个多个制度,继续推行好《首问责任制》和《政务公开制度》,积极软化服务环境;开展“五型工商所(分局)创建活动。

五是把精神文明建设寓于市场整规之中,发挥创建活动效能作用。把服务“三农”、关注民生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深入开展以农资打假,食品安全监管为重点的市场整治活动;开展“三无市场”和“诚信市场”创建工作;切实做好消费者投诉申诉纠纷调解工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好市场经济秩序。

第2篇:精神文明创建综述范文

一、以“新人文精神”为核心

    “人文精神”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人文主义”口号在关怀人、追求健全人性的基本倾向上有相通之处。钱中文先生把“人文精神”概括为“对民族、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存意义、价值的追求与确认”,它是“使人何以成为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确立哪种生存方式更符合人的需求的那种理想、关系和准则”,并从人文精神“具有普遍的人类意义”、“是一种历史现象”和“具有强烈的理想风格”三个方面做了深刻有力的论证,从而揭示了“人文精神”概念的一般内涵。在此基础上,中文先生鲜明地提出了倡导“新人文精神”的思想。

    那么,“新人文精神”“新”在何处?与一般“人文精神”有何区别?

    首先,它“新”在有其不同于以往的现实针对性。中文先生是面对20世纪西方精神文化的危机和异化及非理性主义、反理性主义思潮的泛滥,特别是针对1980年代以来国内外“科技霸权主义”对人的压抑、语言形式对文学内在精神的排挤、以及“知识普泛化”对艺术家“社会良知”的吞噬,他感到切肤之痛,才旗帜鲜明、针锋相对地提出“新人文精神”来“对抗”这种种“人的精神堕落与平庸”。他大声疾呼,“面对人的扁型化、空虚感,人的大范围的丑陋化、平庸化,与自我感觉的渺小化,文学艺术应该扬起人文精神这面旗帜,制止文学艺术自身意义、价值、精神的下滑”(注:钟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7页。)。

    对于这种特定的现实针对性,笔者在写于1995年秋的论文《试论当代“人文精神”之内涵》一文有过较翔实的论述,其中的观点笔者至今仍未改变,也许可以作为“新”人文精神的某种注释。文章将当代人文精神与传统人文主义作多方面比较之后提出,“当代”人文精神与以往的不同,“最根本、最集中地体现在人文精神所对抗、反对的对象上”,认为“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和人文学术领域,所遇到的最大压力阻力,便是商业主义、物质主义和科技主义。倡导‘人文精神’,主要为对抗这三种‘主义’。由此而引起‘人文精神’与西方‘人文主义’的具体内涵的一系列不同”(注:见《理解与对话》,华中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据此,笔者认为必须从当代(即“新”)人文精神与“三个主义的对立关系中去把握其意义”,具体来说:一是它与已渗透、侵蚀到精神文化学术领域一切方面的商品化原则和商业化现象相对立;二是它与那种以当下物质生活的满足和享受为人生第一目标,而放弃高尚的理想、追求和良知,放纵急剧膨胀的物欲、贪欲、拜金主义等的物质主义相对立;三是它与鼓吹科技至上以致排斥人文学术、瓦解人的自由精神和生命体验、造成人性异化的科技主义相对立。现在回过头来看,笔者的这些看法倒是恰好对钱先生倡导的“新人文精神”之“新”,以及它那种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现实批判性的旁证与说明。

    其次,“新人文精神”的另一“新”,在于它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综合创新。钱先生指出,新的人文精神的建立,看来必须发扬我国原有的人文精神的优秀传统,在此基础上,适度地汲取西方人文精神中的合理因素,融合成既有利于个人自由进取,又使人际关系获得融洽发展的、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新的精神。(注:参见金元浦:《多元对话时代的文艺学建设——新理性精神与钱中文文艺理论研究》,第6-8页。)

    我觉得,这里有三点值得重视:第一,钱先生强调了人们过去相对忽视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思想资源。笔者前面只谈到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而未涉及中国人文精神的优秀传统,确实不够全面。钱先生则精辟地将中国几千年传统人文精神归结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即“重在个人修身自立,与人际、社会关系的相互协调”,这的确抓住了要害。

    钱先生还进一步分析了这个人文传统的一系列重要表现形式:“表现为中国历史人文知识分子修身自立的品格,坚持人格尊严,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历久不衰的忧患意识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在近代西方思潮的影响下,我国现代知识分子又提出‘赛先生’、‘德先生’,甚至近时又呼唤‘莫先生’(道德);提出知识分子的价值是‘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说。自然,这是一种理想与追求。”(注:钱中文:《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第346页。)这就把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涵具体化了,从而阐明了建构新人文精神的民族传统的基础。

    第二,中文先生还将中西人文传统加以比较,指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国重个人修养与人际关系的协调,而近代西方以来,“人文精神的着眼点则是以个人为本的,如自由、人权、平等、求知、求真等。特别是自由与人权,它们关系人的方方面面”,认为西方人文传统至今仍有一定的“理想光辉”,但同时指出它在几百年来的实践中却常走极端,以致造成“对他人的侵扰与伤害”。这又从另一方面提供了建构新人文精神的思想资源。

    第三,中文先生强调建构当代新人文精神须以弘扬中国人文精神优秀传统为“基础”,“适度”地汲取西方人文精神中的合理因素,而不是等量齐观,各取一半来吸收;这种建构不是将中西人文传统拿来拼凑、混合,而是须加以“融合”,融而化之,合成一种新的人文精神,兼具两者的合理成分,却又是与两者全然不同的具有新质的精神。

    中文先生的“新理性精神”文论正是以上述具有新质和强烈现实批判性的“新人文精神”作为其理论架构的价值中枢和核心内涵。可以说,新人文精神既是建构“新理性精神”文论的根本目的,又是它的理论核心与价值基石。

二、以“现代性”为主题

    关于“现代性”的问题,与“后现代性”问题一起构成了1990年代至新世纪初文论界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由此问题切入,可以对各人文学科的理论架构和传统格局作深刻的反思和根本性的改造,文艺理论学科亦不例外。

    钱中文先生的“新理性精神”文论就是以紧紧围绕现代性及相关话题,以此作为理论切入点和展开论述的主题。他明确指出:“新理性精神将以‘现代性’为指针,以推动现代社会、文化、文学艺术发展的现代意识精神为其理论组成部分”。之所以紧扣住“现代性”不放,是出于更新改造文化传统、建设当今新文化的内在需要。钱中文先生言简意赅地指出:“在当今新文化的建设中,需要通过现代性,对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定位与选择”(注:钟中文:《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理论研究》。),进而加以改造与创新。他认为我们当下面对的有三种文化传统与资源——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国现代文化传统及外国文化传统。根据现代性尺度,“当代文化建设,只能以现代文化传统为基础与出发点”;就是要按现代性要求,“以现代批判精神对现代文化进行批判与改造,确立其行之有效的部分”,然后才能进而借鉴另外两种传统资源,即“吸收中国古代文化与西方文化中的有用成分,使之融会贯通,建立新的文化形态”。在此,对文化传统的选择、吸收、改造、融化,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现代性。所以,抓住了现代性,也就抓住了建设当代新文化的关键。

   中文先生在探讨现代性及其与文学理论的关系问题上的理论贡献,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回顾了欧美现代性理论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现代性的基本内涵作了完整而精当的归纳:

    在我看来,所谓现代性,就是促进社会进入现展阶段,使社会不断走向科学、进步的一种理性精神、启蒙精神,就是高度发展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就是一种现代意识精神,表现为科学、人道、理性、民主、自由、平等、权利、法制的普遍原则。(注:《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25页。)

    更重要的是,他并不把“现代性”内涵凝固化,而是以历史发展的眼光首次提出了如下的现代性的历史动态模式:

    从现代性的历史进程来看,现代性是一种被赋予历史具体性的现代意识精神,一种历史性的指向。在各个发展阶段,现代性的内涵有着共同之处,但又很不相同。一些学术思想问题,在彼时彼地的提出,看来有违那时现代性的要求,而不被重视,甚至还要遭到批判;而在此时此地,则不仅与现时现代性的要求相通,而且还可能成为现代性的基本组成部分。(注:《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30-31页。)

    在我看来,这个动态模式的重要性超过了对现代性下一个确定的定义,使我们对现代性的认识具备了一种开放的、历史的眼光,一种辩证的、变化的思路,一种宽容的、超越的气度。

    第二,中文先生也清醒地看到了现代性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及由此在历史实践中产生的种种负面效应。他强调要“把现代性本身看作一个矛盾体,应当看到它的两面性,以避免走向极端”。与一般承认现代性有两面性的观点不同,中文先生还对这种矛盾性的具体历史内涵作了深刻的揭示与论述。他认为这种内在矛盾主要表现为“在理性精神的不断实现过程中,也造成了种种失衡,使理性精神变而为只讲使用的工具理性”(注:《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27-28页。)。他还从科技进步、物质发展导致物对人的压抑和人文社会科学进展局部引发非理性、反理性思潮两个方面深刻揭示了在现代化和现代性发展过程中理性的工具化实质,同时也准确揭示出工具理性不同于一般理性、乃至成为理性的异化形式的基本内涵,从而透彻地阐明了现代性内在矛盾的性质和含义。

    第三,中文先生并未因现代性有两面性而全盘否定现代性,或认为现代性原则已“过时”;相反,他旗帜鲜明地批评了那种在后现代主义旗号下全盘否定和抛弃现代性的时髦主张,指出,“现代性的文化批判仍在探索积极的因素,维护人的存在所需要的普遍价值原则与普遍精神,以便使价值与精神在被破坏中获得重建”,因而它并未过时,“即使在欧美,如果要使社会获得正常发展,那么现代性以及现代性建立的意识、话语权威,即使一部分过时了,而其基本原则、精神还是常新的,是人们的生存须臾离不开的”;他还认为,后现代性与现代性并非绝对对立的,其中有些新观念有积极意义,“可以将这些积极因素作为现代意识因素,融汇到现代性中去,丰富现代性,但难以排挤掉仍在起到支配社会生活的现代性”(注:钟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25页。)。这一观点与哈贝马斯关于现代性是“一次未竟的事业”(或译为“一项未完成的设计”)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四,联系到文艺理论,不得不涉及现代性与现代主义的亲缘关系。中文先生在肯定现代性与现代主义之间的密切联系的同时,又把许多人混为一谈的“现代性”和“现代主义”两个概念作了严格区分,也对基于现代性的文化批判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批判作了严格区分,进而又为现代性的合理方面作了有力辩护。他首先明确指出,“西方学者把20世纪最后几十年前的社会精神、学术思潮的现代性,定位于现代主义,把现代主义看成了现代性的最后形式,把现代主义的危机当成现代性的危机”(注:钟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26页。)。这就一针见血地揭示出混淆现代性与现代主义,必然导致把已经过时、失去存在理由的现代主义的历史命运硬加在仍有生命力的现代性上。其次,中文先生在肯定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进步着一种文化批判的同时,也强调现代性仍继续着对自身消极方面的反思和批判,因此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往往把现代性加以全盘否定是片面的。

    第五,他认为现代性作为一种历史性的具体指向,在其各个发展阶段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现代性诉求与西方发达国家主张的现代性趋向,在内涵上并不完全一致。这就提出了中国现代性有特殊性的重要思想。据此,他批评那种“完全以外国的现代性准则来代替我国的现代性诉求”,“实际上是西化思想”。他指出,“以外国的现代性来替代我国文化、文学的现代性,一旦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就对我国的文化与文学艺术嗤之以鼻”的做法是“西化式现代性讨论”,“不能不导致现代性阐释的失误”。为此,中文先生力主中国的现代性“应在文化建设中确立自己独立自主精神与进取精神,也即独立、进取的文化身份”。这就是一方面要用现代性激活、更新传统,建设当代新文化;另一方面在建设当代新文化的进程中发展、充实现代性的历史内涵,焕发现代性的生命与活力。

    由上可见,中文先生关于现代性的论述,乃是“新理性精神”文论的主题和基本论域。只有把握了这一主题,才能在更高层面上获得的一个现代性视阈中,重新审视文艺理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给予新的阐释与论证,文艺理论的创新才能获得扎实的思想依据和理论根基。

三、以交往、对话为理论创新的思维方式

    作为一种创新的文艺理论,中文先生的“新理性精神”文论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上也有重大突破,这集中体现在以交往、对话精神为内核的综合研究方法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上。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理论界虽然取得了重要成就,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思维方式上其实并未完全摆脱二元对立论的阴影,远未真正达到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高度。这可能是阻碍我国当代文论健康发展并取得根本性突破的主要症结之一。

    中文先生在回顾中国百年文论时,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作了深刻的剖析,指出:“在近百年里,我们大部分时间处在斗争和一味斗争中间,我们的思维养成了非此即彼的定型的方式,哲学上只分唯心唯物,抑此扬彼,绝对的二元对立;政治上是分等划类,你死我活,好就是绝对的好,坏就是绝对的坏;批判不是为了吸收与扬弃,而是为了否定与打倒。这种方法不仅渗入人们的思想,而且也深入各种理论思维。”他大声疾呼:“应该是建立健康思维方式的时候了”(注:钟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123页。)。何谓“健康的思维方式”?中文先生认为,这“应是一种排斥绝对对立、否定绝对斗争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更应是一种走向宽容、对话、综合、创造同时又包含了必要的非此即彼、具有价值判断的亦此亦彼的思维,这是一种交往、对话的思维方式。”(注:钟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123页。)我觉得中文先生“新理性精神”文论其实使用的就是这种交往对话的思维方式,它在超越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上取得了全方位的突破,为中国文论界做出了榜样。

    对这种交往、对话的思维方式,中文先生从多方面作了深刻的论述。

    第一,这种思维方式体现了现代性的价值尺度与精神诉求。一般说来,思维方式本身并不依附于某种价值需求。但是,任何思维方式确实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环境中孕育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常常与特定的价值观念相关联。比如说独断论的思维方式往往与专制主义观念相联系,而现代性所主张的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则与独断论、独白式思维方式不相容。所以,交往、对话的思维方式与现代性价值要求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正如中文先生所说:“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要求排除对一种思维、观念的终极真理性、绝对权威性。绝对权威,终极真理,说一不二,不准思索的思维方式,已经不合时宜,表现为逆现代潮流而动。人的思维、意识是多样的,它们各有价值……真理的长河,是由千条万条细流汇合而成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应是一种相互包容、相辅相成的对话关系,表现为多声合唱”(注:《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77页。)。

    第二,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于人的实际存在方式,它有本体论的根据。中文先生将这一思维方式提到人的存在方式的高度作了本体论的论证。他引述巴赫金有关“我离不开他人,离开他人我不能成其为我”,“我的名字是我从别人那里获得的,它是为他人才存在的”论点,指出:“事实上,我需要他人才能存在,他人存在也要以我为依托”,“人实际存在于我和他人两种形式之中,存在意味着为他人而存在,通过他人而确证自己的存在。意识作为他人的和我的意识,相互联系又是各自独立……意识实际上是多数的,它们相互交织,各自独立,又具充分权利,自有价值,相互平等,在交往与对话中互为存在。……实际上生活本身就是对话的,你无法离开他人而存在。”(注:《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77-78页。)这是极其深刻的,为交往、对话的思维方式建立了哲学本体论(存在论)的坚实基础。

    第三,这种思维方式体现了与自然科学方法不同的人文科学性质。中文先生指出,“自然科学的思维,是单一主体的思维,它的对象就是客体,而非另一个客体的主体,意识的工作主要在于解释客体,其方式偏重于独语,而达于认识。人文思维则具有‘双主体性’,它探讨的文本,是主体的一种表述,它进入交流,面向另一个主题,另一个主体也面向作为主体的它,进入对话的语境,它需要的是‘理解’。”“人文科学重在理解,理解是人与人的对话,主体与主体的交流,意识与意识的交锋,‘我’与‘你’的相互讨论与了解。在对话与交锋中,两个主体互揭短长,去芜存精,共同发现,揭示与充实真理因素。”(注:《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第78-79页。)这就为交往、对话思维确定了适用范围——主要在人文科学的“理解”之中。

    第四,这种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就是超越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成为一种“包含了必要的非此即彼、具有价值判断的亦此亦彼的思维”。交往、对话的思维方式用“亦此亦彼”的辩证思维来消解、取代“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自然是抓住了要害。但中文先生的创新之处不限于此,而是在“亦此亦彼”前面又加了上述定语。有无这个定语大不一样。因为“亦此亦彼”地思维固然可以超越“非此即彼”,但若处理不当,亦容易导致取消价值判断的、无是无非的相对主义。这就“把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绝对化”了。而如把“亦此亦彼”绝对化,实际上也就把“亦此亦彼”与“非此即彼”绝对对立起来,而这种绝对对立的方法,实际上仍然回到了二元对立的老路上去了。因此,中文先生主张在“亦此亦彼”前面加定语。定语一是“包含了必要的非此即彼”,即对“非此即彼”否定的同时,又有所吸收,批判之中有所包容(函),这才是辩证的扬弃和真正的超越;二是“具有价值判断的”,思维不只是一种形式,必定同时还包含某种内容,即包含一定的价值倾向与判断,否则“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就会成为无是非、无正误,不包含任何内在矛盾、交锋和真正交往、对话的一种思维空壳,它的生命力也就终止了。所以,中文先生为“亦此亦彼”的思维加上两个定语,就使之获得了新质和强大的生命力。

第3篇:精神文明创建综述范文

关键词:小康社会;文化馆;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287-01

一、深刻认识群众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十七大报告从战略的高度全面透彻地论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鲜明地提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才能处理好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才能看清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核心是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竞争根本上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但是,经济的发展从来离不开文化的参与和支撑。经济在根本上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面貌,而文化反过来又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人们清醒地看到,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有了强大的文化,一个民族才能百折不挠,众志成城,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奋发有为,蓬勃向上。有没有强大的文化,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这是当今正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的一个新认识。当然这是对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的新认识。对于社会主义大文化而言,群众文化也具有同样的战略意义,因为文化的主体历来就是人民群众。群众文化是最贴近群众的一个文化层面,所以群众文化建设倍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作为群众文化龙头地位的文化馆建设就显得更加突出。

二、文化馆的人才建设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群众文化的重中之重

文化馆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邓小平曾经说过:“一个人才可以顶很大的事,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我们深知“得人才可以定天下”这个道理。只要有了人才,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经过多年来的实践,笔者认为:文化馆需要复合型和综合型管理人才及高水平业务人才。他们既懂得群众又熟悉市场;既坚持社会效益又讲求经济效益。通过开创性的工作,使文化馆朝气蓬勃,生机无限。怎样才能获得这样的人才呢?一是在社会上不拘一格地广招。为成就事业,自古求贤若渴类似“三顾茅庐”的典故不乏其例。而今为文化馆事业大发展,要把广招人才,培养人才作为硬功夫,作为百年大计。我们要把那些愿意为群众文化献身的年轻人推上第一线,让他们在风浪中去经风雨、去摔打、去长胆识、去显身手。我们还要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用先进文化武装人才,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四有”新人。我们文化馆有了人才,事业会如同骑上千里驹,策马飞奔。

三、文化馆要创新观念,谋求大发展,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

目前,文化馆的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文化中的方位锁定也不一样,发展进程不一样,目标也就各异了。但不管快慢,最终的大目标,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锐意改革的今天,谋求文化馆大发展,必须把观念创新放在首位。观念创新会给人们作出决策时带来新的思维和新的理念,从而推动体制、机制管理,政策和各方面工作的创新。

四、文化馆的事业精神是文化馆发展的动力

第4篇:精神文明创建综述范文

关键词 供电企业 党建 精神文明建设 问题 解析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3-000-01

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当前供电企业在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党务工作人员创新意识缺乏以及党务队伍综合素质下降等。这些问题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均会造成阻碍,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做好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阐述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供电企业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供电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经济效益是供电企业最终重视的一个方面,而党建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无法给供电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导致供电企业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实际上,供电企业的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供电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如果供电企业脱离了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在生产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状况。但是据笔者调查所知,当前社会在评价一个企业好坏的时候,首要指标就是物质生产能力,导致很多企业以良好的生产运转作为经营的重点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供电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抑制。

(二)党务工作人员缺乏创新性,综合素质不高

供电企业内部普遍存在重视生产、忽视党建的落后思想,这种落后的思想直接导致企业内部的党务人员以及领导不重视党建工作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在当前供电企业中,很多党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理论修养都有所缺乏,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因此在党建活动的开展和组织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除此之外,供电企业内部有一些党员纪律观念和政治素养不高,在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没有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供电企业内部有些党务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性,甚至直接由企业的领导兼任,缺乏党务工作人员所必须的技能和专业素养,而且年龄也都比较大,对于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不能快速适应。

二、加强供电企业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策略

(一)提高党员的自身素质,强化党务工作队伍建设

党员是党建工作的主体,在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示范和带头的作用,党员的作风和自身素质对供电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供电企业的作风对政府形象和社会的稳定性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想加强供电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首要就要提高党员的自身素质。笔者认为,党建自身素质的提高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学习好理论知识。学习理论知识是提升自身素质的基础,供电企业和党员都要加强重视。党员要不断学习和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并不断吸收这些成果去武装自己的头脑,供电企业还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一些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和学习,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断学习党政党史,提升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2)落实好先进性长效机制。近几年我国不断开展有关于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形成了党员定期进行党性分析以及民主评议单元等互相批评指正和自我反思的制度,供电企业要坚持贯彻落实这些制度,并且不断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从而提高党员的自身素质。

(二)创新党建思想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

供电企业想要取得良好的发展,必须要摒弃传统腐朽和敷衍了事的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和积极进取。供电企业重视经济效益的增长,因此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可以通过不同的创新形式将思想工作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以文明部室、劳动竞赛、党员评先等为载体。除此之外,还要塑造新的企业形象,建企业文化平台,时刻更新管理理念,确保其先进性。在这过程中,基层组织要将自身的政治优势发挥出来,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凝聚人心,不断提高企业内部凝聚力,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三)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巩固党内团结、增强党的创造性,必须要保持党内的民主性。供电企业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党内民主制度的建设:(1)尊主党员的主体地位。供电企业在对重大事项做决定之前,要听取群众和干部党员的意见,做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对于“党内先知道、先讨论”的制度要严格执行。(2)党内事务透明化。党员领导的评议要坚持运用民主评议方法,对干部的监督考核要不断完善和加强,党内活动的开展始终要保持透明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供电企业的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对供电企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供电企业必须要加强重视,并不断提高党员的自身素质,通过创新党建思想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以及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推动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云清.对当前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策略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1(10):06-09.

第5篇:精神文明创建综述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 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重课本教学,轻课外活动;重课堂讲授,轻学生实践;重学生书面作业,轻学生口语训练,有不少教师都是围绕教材灌输知识,学生则处于完全被动地死记硬背局面,这种填鸭式“教要点”的教学模式,会严重制约学生的提升综合能力。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开展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一扫传统教学的弊端,并更加有效地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重课外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十分丰富的,常用的有如下:语文教科书、语文教学挂图以及其他有关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在此基础上,还有许多课外综合性学习资源可以开发。例如:本地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土人情以及民俗民情等,上述这些都可能成为综合性学习中的“奇珍异宝”,这就要求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善于挖掘,善于倾听,从而确保开发出有价值的课外综合性学习资源。我曾利用本地的人文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调查了解具有本地特点的传统习俗。例如:重阳做饼之俗,我国古代过重阳节时,必须登高望远,以求避灾消祸,以保益寿延年,但是由于我市无“高”可登,为趋福避祸,便兴做饼吃糕,这个习俗在我市部分地区已经沿袭了数百年,每年这些时段,许多家庭摆上酒席,准备祭祀用品。针对上述情况,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综合性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实地调查了解家乡重阳做饼的习俗。首先我要求学生对有关“重阳做饼”的内容进行调查、访问,先了解“重阳做饼”的来历以及各地“重阳做饼”的习俗都一样吗?之后,让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去访问、去调查,最后,带着自己收获的成果回到学校进行交流发言;并对今后家乡“重阳做饼”的习俗怎么才能更有意义,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以及倡议。再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在学习《沁园春・雪》时,除了指导学生深化文本内容,领略伟人的雄才大略和高瞻远瞩的气势之外,还不断鼓励和指导学生去揣摩伟人的神态、动作等,之后,再利用语文活动课的时间,根据《沁园春・雪》表现出的原意境,进行课本剧的改编,并进行分组合作表演,从而让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拓宽语文视野。

二、注重转化课本知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推行综合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做到学用结合,更加系统地检验课本知识的真实性,增强学生对课本知识形象而又客观地理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推进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必须充分结合当地语文教学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措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不断帮助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不断帮助学生转化课本知识,深化学生对语文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我去年在教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筑艺术”时,就组织学生围绕“建筑艺术”这一专题开展综合性学习。首先,要求学生列举五至十个自己心目中的最喜欢建筑物,并配一二百字的简要说明;其次,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最喜爱的建筑,讲述出其特点;第三,要求用计算机上互联网查一下自己所喜欢世界各国的建筑,下载相关说明资料,并利用语文活动课时间,要求学生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诵。再如,我在执教七年级下册“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这一课时,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和促进学生多方面了解伟大祖国的优秀文化,我就指导学生从历史教材、历史故事中去寻找自己所喜欢的英难人物和对自己影响较大印象较深的历史事件,为了便于学生操作和节约检索时间,我引导他们直接在网上输入“历史英雄或英雄故事”等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搜索,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好地了解和感受那些在伟大祖国悠久历史中建立功业,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或事件,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华夏文化的巨大魅力。

三、注重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发挥创造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推行综合性学习,应该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参与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具实效。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善于鼓励学生参与、善于引导学生探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看法和不同见解,乐于听取学生有创造性的不同意见,这样就可以不断激发学生情趣,促使他们迸发出更大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精神,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恰当、准确地给予学生热情的鼓励和适时的评价,让学生有成就感、愉悦感。不论是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不管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要让学生感受到参与综合性学习的成就感,并能体会自已的价值在参与中得到充分体现、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细致、客观地描述每位学生的具体表现,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要指出优点和长处,对能力差的学生要指出进步点,尽可能以积极性评价为主。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经历、知识层次等方面的相似性,有针对性地引导具有相似的思维和表现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组成学习合作小组,这样也容易激发学生创造的“火花”,但我还需要强调的是教师一定要不断发现学生在相似表现中的差异性,不适时机地进行恰当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在思维和表现方面追求差异性,真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无定法,但关键要得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推行综合性学习的教法多种多样,但是不管是哪种教法,都要强调实效性。所以,语文教师在推进综合性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探究习惯,注重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将学生的综合素质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立元.构建初中语文综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5,(8).

[2]李文明.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时代教育,2007,(10).

[3]李明峰.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4]张小沅.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D].首都师范大学,2007.

第6篇:精神文明创建综述范文

Abstract: Team culture is soul of team. It is become a imminence and importance great practice question to test and assess team culture. Based on meaning of team culture, it is brought forward team culture framework radar model and built team culture value index system according the model. Team culture is valued to make use of mistiness value model.

关键词:团队文化 雷达模型 评价指标 评价模型 综合测评

Key word: team culture radar model evaluation index value model synthesis evaluation

作者简介:周元成(1972-),男,汉族,湖南永州人,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研究。

一、团队文化的内涵

团队文化是团队在互相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准则等的总和。从某种意义上,它可视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按照由里(核心)及表依次排列、紧密衔接的同心圆环所构成的“雷达”模型(见图)。核心层的精神文化起决定和统领作用,

其核心价值位于中心圆点,基于核心价值

的价值观体系类似正在工作雷达的一根

动态扫描针对其它文化部分进行扫描

掌控;中层的制度文化是贯彻和落实

精神文化的必然要求,是行为文化得以

实施的基本保障;浅层的行为文化是构建

制度文化的现实出发点,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

化的目标指向以及表征;表层的物质文化承载并反映 团队文化结构雷达模型

价值观、规章制度和行为结果,是团队文化综合的展现。总之,该模型动态、形象、直观地表现了团队文化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突出了价值观体系的扫描捡核作用以及其他三层次的反馈作用。

二、团队文化评价指标体系

团队文化是多要素相互影响和作用构成的多元、动态、丰富的复合系统,仅了解团队文化的内涵与系统框架还不够,还应以系统工程和层次分析理论为指导,根据完备、前瞻、可测、动态、渐进、实践等原则,选取能全面反映团队文化水平的关键战略因素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1、团队精神文化

团队精神文化是团队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受意识形态和社会、组织制度规范影响经实践而形成的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主要包括团队的愿景、价值观、精神、理念、伦理道德、习惯等意识形态,其中团队价值观、精神、道德则是精髓。团队精神文化对团队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起统领与决定作用。

(1)愿景 阐明团队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是团队动力的源泉。它表现为团队存在的理由、性质、发展方向、核心理念等,回答“团队为什么存在”、“其业务是什么?”、“要成为什么?”等问题。主要通过团队的目标、前景、核心理念、动力、创造力等指标来测评团队的愿景。

(2)价值观 团队或多数成员一致赞同的关于团队意义的终极判断。诚信、创新、优质、完美是其核心。团队价值观,作为团队的基本信念和根本观点,规定着团队的运动轨迹,左右团队的行为规范和共同追求。测量的指标包括成功观、发展观、诚信观、创新追求、质量观、效益观等,测评目的在于了解团队价值观是否被大家认可,实践指导作用如何。

(3)精神 为了团队利益和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作风和群体意识,是团队的愿景、价值观、管理信条、意识、规范、作风的凝练。团队精神主要包括一体感、士气、协作、专注、求精、拼搏、开拓、创新、服务、奉献、卓越精神。它是团队的动力和支柱,是团队行动的灵魂和精髓。一般可选择最能反映团队精神的关键要素如协作、奉献、开拓、士气等进行测评,以便了解团队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状况。

(4)理念 关于团队的观念和思维,主要表现为学习、权变、诚信、服务、合作、优质、管理等理念。常通过对学习、竞争、优质、管理等指标进行测量以了解团队的思维框架和管理智慧。

(5)道德 团队基于对社会和对人生的理解作出的评判事物的伦理准则,是调整团队间及其内部成员间关系的意识形态和规范的总和。主要包括道德的观念、价值、理想、准则、选择、行为、规范、教育、修养、品质、境界等。这一变量的测量指标主要有道德的结构、机制、行为、建设、素质、理想。通过对这些关键指标进行综合测评可掌握团队道德的整体水平、道德理想境界和团队文明程度。

(6)作风 团队在一切实践活动中所采取的一贯作法与风格。它集中体现团队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和理想信念。通过运用进取、勤奋、甘当配角、责任共担等指标对团队作风进行测评,可了解团队的行事风格,探寻团队的优良品质,发现团队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2、团队制度文化

团队制度文化是协调团队关系、规范团队行为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它是衔接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的纽带,是贯彻和落实精神文化的保障,是制约行为文化的规范体系,主要表现为领导体制、纪律规章、考评奖惩等制度,一般可概括为团队的领导体制、结构和管理制度。

(1)体制。即团队领导方式、领导结构、领导制度(核心)的总称。测评指标包括领导的模式、素质、制度、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统一、协调、通畅等。

(2)结构。即团队文化的载体。一个优秀的团队,无论大小如何,其结构可视由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物质、精神、组织及合作机制等功能模块(结构)所构成,包括专业、知识、能力性格结构、团队规模、关联度等,可利用结构合理、流程清晰、计划共定、沟通流畅等指标来测评结构的合理性。

(3)制度。即基于团队体制和组织结构,为了求得最大效益并在团队实践活动中制定的保障一定权利并带有强制性义务的规范、规定或条例,主要关于劳动、分工、奖惩、民主、合作、评估等的规章制度。可用权责明晰与责权利统一、制度健全与执行情况、适应团队发展、激励效果等指标评价制度体系。

总之,通过对这一系列指标的测评可了解体制效率、结构适合度、制度健全完善、制度建设和制度文化执行情况,了解领导体制的统一、协调、通畅情况和激励、约束功效。

3、团队行为文化

团队在生产、经营、人际、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动态文化现象,是团队对内外行为表现和习惯作风。它不仅表现为规章、制度、准则等成文的行为规定,而且表现为传统、习惯、禁忌、时尚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一般可分为团队的核心人物行为、模范行为、群体行为和礼仪文化。

(1)核心人物行为。核心人物是团队文化的本源,其行为是团队精神(制度)文化的缩影(折射)。通过对核心人物行为模式、行为方式、行为风格、管理行为、创新行为、行为认可等评价了解团队核心人物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模范行为。即团队价值观的“人格化”,是团队精神的化身,是团队形象的缩影。一般运用价值观遵从度、业绩达成度、卓越表现度、对其他成员影响度等来测量其模范效应和榜样作用,了解团队行为取向和价值追求,把握建构团队文化的方向与难度。

(3)群体行为。为团队目标和利益而采取协作、一致的集体行为。它是团队精神(制度)文化的凸现(折射)。测量指标包括群体的行为准则规范、协同性、取向、动机,工作作风与满意度,对团队发展关心度,工作主动性、责任心和投入度,沟通状况等,通过这些指标测评了解团队的协同性、精神(制度)文化的认同度和行为文化的优良性。

(4)礼仪文化。即团队长期相沿、约定俗成的典礼仪式、习惯行为、节日活动等。它表现、宣传和强化团队价值观、精神及团队文化,提高价值观的认同感。通过对典礼隆重、礼仪高雅、交际得体、活动规范等指标的测评来考察仪式文化导向和传播作用、意识形态的影响度以及是否需要创新和培育新仪式文化。

4、团队物质文化

团队在团队活动中创造的物质形态要素构成的文化体系,是团队的精神、制度、行为文化以可视物质形态的综合凸显和凝练。包括产品、服务、设备设施、标志物、象征物、形象、口号等。

(1)团队环境。团队所处的内外部条件,是可视的团队文化。具体表现为与团队生产相关的设备设施、客户、合作伙伴、公众压力、环境等。测评指标包括设备设施先进程度、活动场所整洁度和完善情况、环境适应性和稳定情况等。

(2)团队器物。器物包括团队产品(核心内容)、活动资料、文化实物等方面的内容。测量指标包括产品质量、资料翔实、实物齐全等。

(3)形象标识。标识是指如团队的名称、标志、象征物等可视的、个性化的团队文化,形象是社会公众和团队成员对团队各种活动成果的总括、抽象的印象和评价。通过团队美誉度、知名度、认同度、表现度、形象等,以了解团队特色、整体素质和形象。

(4)文化网络。指团队文化传递的主要渠道和信息沟通系统,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硬性与软性的网络。测量指标包括网络的结构、机制、建设,表彰激励,人际环境和谐愉快度,冲突发生率低,健全完善等。

通过对可视文化测评可从一定层面洞察团队物质文化的现状、培育与建设状况,了解团队物质文化的适应性、先进性,健全完善情况等,明确物质文明程度。

三、团队文化综合测评

团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深刻认识和掌握团队文化,应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准确、全面地评估其整体水平和先进程度。文章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进行测评,其他的方法因篇幅原因在此不再赘述。

(一)团队文化综合评价模型

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文章拟选取团队文化整体水平为研究对象,团队精神、制度、行为、物质文化为一级指标,相应的二级指标分别为团队的愿景、价值观、精神、理念,团队的领导体制、结构、管理制度,团队的核心人物行为、模范行为、群体行为、礼仪文化,团队的环境、器物、形象标识、文化网络,三级指标若干个(见表1)。

2.选定评价要素及评判集。设U=(u1,u2,…,un),ui,表示被考评的因素,i=1,2,…,n;评判集为V=(v1,v2,…,vm),表示评价标准,j=1,2,3, …,m。

3.分配各评价要素的权数。引入U上的一个模糊子集即权数分配集A,(a1,a2,…an),ai表示第个因素的权重,ai0,且=1。权重的确定有统计调查法、德尔菲法、AHP法、熵权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可参见相关文献)。

4.确定从U到V的模糊评判矩阵R。团队文化评价要素和评价等级之间的关系,即从U到V的模糊关系,可用模糊评判矩阵加以描述,用R表示。

R中的元素rij (i=1,2,…,n;j=1,2,…,m)表示从因素着眼,该评判团队能被评为Vj隶属度。R的具体确定可分为:(如表1所示)。

(1)专家评判。即由文化专家评判组成员对各

项评价要素给出评判等级;

(2)整理评判结果,

求出因素各等级评语的隶属度:,

上述i=1,2,…,n;j=1,2,…,m,N为评判专家人数。

5.求出综合评判结果B。设综合评判结果为B,可用指标权重向量与单因素评判矩阵R相乘得之:。具体求法有:(1)采用模糊矩阵的复合运算M(∧,∨):B,即o取∧(取小)、∨(取大)运算。但此法可能因评判因素较多或主要因素影响使运算结果失真。(2)M(・,)算法:,。即取・(乘积算子)和(闭合加法算子)运算。(3)普通矩阵乘法:。取为M(・,+)算子。如果综合评判结果B中的各元素相加不等于1,则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用B中隶属度最大者所对应的那个评判等级作为评判对象的等级,即为综合评判的结论。

6.求出最终得分值。因B仍是一个m维向量,若再给定评判集上的考核评分列向量C,那么,团队文化的评价结果将是一个明确的代数值:Q=B*C。根据Q的数据大小进行排队比较,可判断比较不同团队文化的优劣。

(二)团队文化的测评

下面以某团队文化建设为例运用多层次多算子二型模糊数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

1.初级指标的综合评判计算

(1)精神文化中”团队愿景”的综合评判。团队愿景评价的权数分配向量=(0.4,0.35,0.15,0.10)(见表权重栏)。根据专家评判结果利用模糊评判矩阵公式计算模糊关系矩阵得出:

运用综合评判公式与方法计算得:

(0.33,0.33,0.35,0.22,0.10)=(0.248,0.248,0.263,0.165,0.075)(已归一化)。

(2)“团队价值观”、“团队精神”、“团队理念”、“团队道德”、“团队作风”的综合评判。同理,可计算出:

2.“精神文化”的综合评判

综合评价说明:评审小组对精神文化的评价是:有24.8%的人认为该团队精神文化为优,有23.8%的人认为良好,有23.8%的人认为中等,有17.5%的人认为及格,有10.2%的人认为差。

3.“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的综合评判计算

按照上述类似方法,依次求出二级层次“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素质的综合评判(已归一化),它们分别是:

4.“团队文化”的综合评判

(1)团队文化素质综合评价。取A=(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0.32,0.2,0.28,0.2),团队文化素质综合评价:

B综合评价值表明:有22.4%的人认为该团队文化为优,有22.7%的人认为良好,有21.5%的人认为中等,有17.1%的人认为及格,有16.2%的人认为差。

(2)计算B的综合评价值。因B仍是一个5维向量。若取评语优得5分,良好得4分,中等得3分,及格得2分,差得1分,则取评判集上的考核评分列向量为:C=。根据最终得分值计算式:Q=B*C,计算出该团队文化最终得分值为:Q=(0.224,0.227,0.215,0.171,0.162) *=3.18分。据此可评判该团队文化偏高于中等。如果通过对不同团队文化水平实得分的计算、排序,还可比较不同团队文化水平的优劣。

四、结束语

根据团队文化内涵,运用科学的测评理论原则,建构团队文化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各指标的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团队文化进行评价,可操作性强,评价较准确,结论较客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第7篇:精神文明创建综述范文

关键词:文化;文化软实力;文化外交;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04(2012)04—0008—06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呈现出一个结构性变化,即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面对世界发展的这一新形势新趋势,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和平发展的征程中,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复兴中华文化的战略高度出发,自觉推进文化建设和开展文化外交工作,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而为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了不朽贡献。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每一社会都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三者构成的有机整体。文化和经济、政治一样,是社会主义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革命的力量。”在看来:“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由此出发,对文化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刻的阐述:“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战线中的一条必要的和重要的战线”。因此,要使国家和人民的一切事业“循着新的轨道向前发展”,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方面,得到发展和进步”。正是基于对文化重要性的这一认识,所以,新中国成立后把“文化现代化”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框架之中,于1956年向全国明确地提出了要建设“现代化的文化”的奋斗目标,他说:“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的这一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中心任务,在继承以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邓小平在他的文化建设思想中,把文化与精神文明这两个概念等同使用,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它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应该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先进,这才称得起社会主义,称得起先进的社会制度”。所以,他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据此,党的十二大把文化建设上升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第8篇:精神文明创建综述范文

这些学术论点亦为大型学术著作《中国现代方志学》政治应用理论的拓展与创新。

[关键词]十理论;中国梦;地方志;年鉴;文化产业;科学发展;解放思想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当前,方志界正在掀起认真学习与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和实现“中国梦”热潮中,在完成好编纂志书、年鉴的同时,应正确认识与理解、全面贯彻党的文化新精神,正视与发展方志年鉴文化产业,将史志鉴文化提升与拓展,创造较多的文学作品,并在各类文化作品市场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发挥方志馆等平台服务大众,看似尤为重要。

十论,圆“中国梦”

去年11月新任总书记倡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对“中国梦”时代命题的深刻解读,体现既充满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又洋溢着豪迈的“中国自信”,为团结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笔者认为,提出并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以为总书记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这与前几界党中央倡导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样,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标志性的历史意义。

今年3月新任国家主席在就职讲话中阐述:“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阐述:“主席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极大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热情。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需要的是行动和实干,需要13亿人民共同奋斗,需要每个人脚踏实地干好自己的事情。”是的,历史潮流奔腾浩荡,民族复兴不可阻挡,这既体现人民创造历史,又展现英雄引领时尚。

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志阐述:第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对于将十理论与“中国梦”精神的完美结合,今年4月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二零一三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向世界阐述:“去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中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毋容置疑,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伟大战略目标理论与实践的产生和实施过程,地方志和年鉴文化将会给予不断地完整地记述。真可谓: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文化产业,独树一帜

“文化产业”一词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本亚名在10世纪30年的《技术复制的时代》一文首先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传入我国。“文化产业”是指为满足社会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而出现的涵盖面很广的一种产业,是各种门类文化产品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服务,主要通过市场经济或行政手段,在管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方面得到实现的总和。其功能是为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生活质量,为促进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现代化服务。文化产业的属性是以广义文化为依托,以生产各种各类的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为表现形式,通常以市场运作的方式来实现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总之,国家要求:“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们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文化产业是围绕着文化活动及其服务活动而产生的符合经济部类的产业。把文化作为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同等意义上的经济范畴进行研究,在我国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从国家2000年十五规划中提出“文化产业”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文化强国”的提出,我国文化产业总量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超过3%,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20%,正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方向迈进。但与此同时,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潜力,需要很好研究并改进,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性发展。因此,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国际形势和文化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我国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的战略举措,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笔者多年来对于研究地方志年鉴文化产业的学术理论情有独钟,具代表性的学术成果有:《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发展地方志文化产业》(载《中国地方志》2003年第4期),《再论发展地方志文化产业》(载陆奇著论文集《征程——志以载记》2004年),《发展地方志文化产业》(载《中国现代方志学》第二篇第四章第三节2005年),《借鉴方志学 构建年鉴学》(载《2010第二十次全国城市年鉴研讨会文集》),《论述方志与年鉴的工具书性质》(载《黑龙江史志》2012年第16期)等。真可谓:青山满眼连吴越,卧看青云日卷舒。

中央精神,指引方向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要求“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过十年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为2﹒75%。我国文化产业正迎来一个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着难得机遇和极好条件。

近年来,随着文化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和高新科技对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文化产业的具体内涵在不断丰富和调整。近期,国家统计局正式《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吸收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创意产业、文化新业态、相关软件服务等新门类,也增加了部分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内容。

有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共出版图书37万种;全国报纸总印数467﹒4亿份;电影故事片产量从2005年的260部上升到2010年的526部,进入世界前三甲。其中,在这些图书类书籍中,应该包括各类地方志、年鉴及其期刊、有关史料、地情书籍。尽管方志年鉴类书籍的市场份额可能很小,但毕竟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取得相应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方志年鉴文化作品早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一份子,一个组成部分。存在这样的事实,难道还有人视而不见、进而否定么?真可谓:月色更添春色好,卢风似胜竹风幽。

新的盛会,深入阐述

党的十报告对于“发展文化产业”的理论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一方面,在论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提出了“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因此“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我国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提出了“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等理论要求。一方面,在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时,提出了“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因此“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等理论要求。一方面,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因此“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等理论要求。

无容置疑,党的十“发展文化产业”的理论要求,我们全国方志界各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以及有关的研究学者,持续地很好地学习研究宣传践行。真可谓:溪张清风佛面,月落繁星满天。

志鉴文化,产业性质

2006年在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中给这二者定义的共性是:地方志和地方综合年鉴均为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情况的资料性文献。因此,《条例》将编纂、开发利用地方志书和地方综合年鉴统和为地方志工作。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一项极具特色和历史意义的事业,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延绵不断。地方志是我国文化遗产中非常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据前些年统计,全国保存的各种方志有8500种左右,共11万多卷,占我国现存古籍1∕10左右。自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统一组织两轮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又增加约6000种志书,另外各地还自发编修各类单位志、企业志、村志及各种地情资料书等。

年鉴文化源于欧洲。我国从1909年开始第一部翻译外国年鉴,第一部国人编纂年鉴,第一个年鉴出版社,年鉴出版事业创始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年鉴文化编纂出版应用事业愈加蓬勃发展。年鉴种类有地方综合年鉴、各种专业行业年鉴、部门年鉴等。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年鉴文化编纂出版应用事业愈加蓬勃发展。年鉴种类大体分为地方综合年鉴和各类行业、专业、部门年鉴两大类型。其中据统计,省级、地市级、区县级所编纂的年鉴,都属于地方综合年鉴。它是主体年鉴,到2012年已超过1800部。至目前,估计在版年鉴约近3000种,加上非公开发行、非正式出版的年鉴,总数约3500种左右。

志书是具有述、记、志、传、图、表、录、索引等独特体裁的学术著作,不是“汇编作品”。年鉴是连续出版的“年刊”,和期刊一样,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所称“汇编作品”,其特载、专文、报告、综述、概况、条目都有撰稿者姓名,表明撰稿者是作者,享有所撰部分作品的著作权。

胡乔木同志说过,地方志是严肃的、科学的资料书。资料是志书的基础,是志书的生命,资料性是志书的基本属性,资料工作是贯穿于修志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历史上任何一部志书的纂修,都必须建立在大量、全面、详实可靠的资料。反之,方志没有丰富详实的资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水之木。因为编修地方志、年鉴主要是国家、各级政府的行为,是“官书官责、官学”,由政府提供各方面信息资料,因此志鉴作品主要体现资料的全面性、连续性、权威性、多维性、规范性等诸方面,它在编纂过程中进行精心征集整理、筛选运用。

众所周知,方志年鉴文化具有独特的“存史、资政、育人”社会功能。而且,地方志和年鉴属于历史学范畴,理应具备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社会、传承文明、理论创新、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社会功能。

总之,方志年鉴文化独特的资料性和功能性,足以构成发展地方志年鉴文化产业的优势与潜力。

2006年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第一条开篇宗义地指出:“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地方志,发挥地方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制定本条例。”并要求“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并要求“地方志工作应当为地方的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为此,方志与年鉴的编纂应该贯彻落实中央《决定》要求,即“一切进步的文化创作生产都源于人民,属于人民,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引导文化工作者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从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中汲取营养、挖掘素材,努力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众所周知,各类志书、年鉴及相关刊物、书籍在市场早已有销售,但销售量很小,似乎已被边缘化。为此,正如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佳木同志于十年前的2003年指出:“但总的来说,地方志还不为广大群众所知,看过地方志的人就更少,能应用地方志资料于日常工作的更是微乎其微。这种情况在今后几年里,应当由一个明显的改观。各省的通志一般都有几十卷,干部群众不要说看,连放都没地方放”,他还要求“要考虑编一套简志,以便使尽可能多的读者接触志书。”据资料显示,1959年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在湖北视察时,对湖北的修志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各县要修县志,并说地方志应成为一个百科全书。又提出,要修好一个地方志,先修简志,重点放在经济方面。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地方志、年鉴的开发利用在各级党委、政府系统有了一些提高,各类志书、年鉴及相关刊物、书籍在市场上销售有了一些扩大,但还很不够,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有不少地方志办公室挖掘利用本地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提出创意,研制出具有时代气息与地方特色的各种文化产品,从而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大力抓好方志年鉴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重视利用自身条件抓好方志年鉴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科学发展,以提高工作水平与改善职工待遇,从某种程度改善“三苦”即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以增加史志鉴工作的吸引力与凝聚力,何乐而不为?真可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志鉴工作,科学发展

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大会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地方志工作的内容应该是既有重点,有全面。即坚持“修用并举”的工作方针,使“志、鉴、报、库、馆、用”六个方面全面发展,到“志、鉴、刊、报、网、库、馆、研、用”九个方面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体现文化事业为主与文化产业为辅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中国地方志》2012年第7期刊登两篇文章,介绍两个修志大省史志办主任阐述科学发展的思路、做法、经验,其中闪烁着发展志鉴作品的大众化、市场化、时代化的文化产业特色。

第一,刘秋增著《浅析山东省地方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阐述其一,思想认识的提高,随着修志工作的不断提高,感到史志资源是无穷的宝藏,不能搞“一本主义”,要以“大方志”的理念规划设计史志工作,否则地方志工作就会走进死胡同,跳不出周期性的圈子;其二,行动上实施“志、鉴、库、馆、开发利用”五业并举全面发展,使地方志编修从一项工作真正变成一项事业,突破史志事业发展最初的瓶颈;其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将史志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做到依法修志;其四,2010年,山东省史志办公室建成“山东省史志博物馆”,目前已经吸引包括法国、美国、韩国等国际友人以及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参观者3000余人次,成为济南市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点;其五,建立“地方文献中心、地情资料中心、区域研究及课题咨询中心”并制定《山东省史志系统“三个中心”建设方案》,进行开发利用;其六,编纂《山东省地方历史地图集》等地方“百科全书”。

第二,霍著《关于河南史志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文章阐述其一,目前河南史志事业的发展面临着三大趋势,三大挑战,三大要求。其中,必须由闭门修志向开门修志、由单一修志向全面推进方向实现新的转变;其二,要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即大力做好“志、鉴、刊、报、网、库、馆、研、用”九个方面协调发展;其三,切实协调好十大主要关系,其中包括修志与用志的协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继承与创新的协调等;其四,狠抓主业不放松,修志工作是基础性工作,第二轮修志是全局性的任务;其五,改善办公条件、办公环境。由原来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的“三苦”单位变为与其他省直单位差距相对缩小,各方面有了根本改变的单位;其六,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开展了一系列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出版了一系列地情丛书,如《河南大辞典》《河南通鉴》《河南红色旅游之路》《河南将领传》等;其七,在服务河南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为领导决策服务、爱国爱家乡教育、招商引资、项目论证、文化遗产、姓氏研究活动等都作出了突出贡献。真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季来了,大自然充满花红柳绿,神州锦绣河山的美景正令人陶醉,而实现“美丽中国”的愿景正催人奋进。在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地方志工作应该坚定不移体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我们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体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之精神状态。要坚持“二为”方向,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双百”,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三贴近”,即面向社会、面向实际、面向群众的原则。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支撑、精神动力和知识信息。

参考文献:

[1]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北京日报,2013年3月17日第一版.

[2]在博鳌亚洲论坛二零一三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北京日报,2013年4月8日第一版.

[3]十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2012,11.

[4]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10.

[5]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2007,10.

[6]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成就综述.光明日报,2012年9月28日第15版.

第9篇:精神文明创建综述范文

一、强化学习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开展了学《》活动。制定学《》活动意见和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指导思想、学习内容,注重对原文的学习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党的作风教育,强化党内民主教育,强化党的纪律教育,强化党的制度教育。开展了“深入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教育实践活动。局领导班子首先带头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创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促进部门工作人员深化开拓创新精神,勇于创新的勇气。并将教育实践活动与各自分工结合起来,深入到下属单位、项目区、养殖基地调查研究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活动,使教育活动与工作两不误,收到较好成效。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参观收看勤政廉政先进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和民主生活会,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体,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目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述职述廉,局领导班子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学习和牢记廉政格言,撰写廉政文化文章,讲廉政课,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全系统内营造了崇尚廉洁,扶正祛邪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强化责任意识,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成立组织。年初因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按照分级管理,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负责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定期分析各自分管的党风廉政工作。签订责任书。在每年工作会议上,将党风廉政建设内容形成责任状,签订后分级递交,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制度。坚持把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增强反腐倡廉合力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措施来抓。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县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制订并进一步完善局领导班子及党组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订了《关于推行政务公开的实施办法》和《推行农业综合开发四项制度的意见》、《四不准》规定,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内容,对位分解,一岗双责。一把手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对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责。

三、强化监督意识,狠抓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

贯彻文件规定。把廉洁自律和行风建设工作列入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认真贯彻落实“四大纪律、八项要求”,超前防范,廉洁从政。春节前,为防止“节日病”发生,召开领导班子会议,认真学习党纪条规,超前教育,早打招呼,明确具体要求,严格执行。认真落实党政机关禁酒的规定,坚决带头纠正讲排场,摆阔气、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公开重大事项。局领导班子对个人重大事项,先申报后办事,严格按规定执行。民主决策重大事项。对农业综合开发、水产项目立项、工程招标投标、工程质量监督、物资设备采购和资金县级报账等环节,阳光操作,接受群众监督。针对农业综合开发土建工程项目分散,投资小的困难,将项目区打包招标,节约了项目资金。同时邀请市天一监理公司对所有土建工程项目进行监理。规范渔业行政执法行为,完善了《渔业行政执法处罚裁量指导性标准》,公开执法程序,透明处罚结果,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强化政务公开,推进行政效能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