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规则教育的内容范文

规则教育的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规则教育的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规则教育的内容

第1篇:规则教育的内容范文

通过对引起各种学术失信的复杂原因的深入分析,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形成了多种学术失信因素。最典型的主要有两种分类:一是从研究生个体角度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包括研究生自身的认知因素、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等,外部原因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教育因素等;二是从研究生教育监管责任角度分为导师原因、个人原因和管理原因。导师原因中以导师治学不严谨及导师学术失范行为的负面影响为主,个人原因中以研究生学术道德素养不高和不尊重学术为主,管理原因中以学术奖惩制度不健全为主。第一种分类的内部原因和第二种分类的个人原因,均属于研究生自身原因。如果针对研究生学术失信的自身原因开展学术诚信教育,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研究生教育的学风与学术诚信保障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从全国抽取24所高校,对5450名研究生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学风和学术道德状况,以及各高校开展学术道德教育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a)研究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有意识地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比较严重,46.9%的研究生经常或有时将他人论文拼凑或改造成自己的论文,43.8%的研究生经常或有时引用他人研究成果而未加标注,34.2%的研究生经常或有时伪造、篡改实验数据;b)研究生的学习兴趣较低,仅39.5%的研究生对学术研究感兴趣;学习目的不单纯,43.7%的研究生为了毕业后能找到更满意的工作而读研;学习精力投入不足,38.7%的研究生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少于4h;c)学术诚信教育力度不够,仅20%的高校经常开展诚信教育,26.4%的高校很少开展诚信教育,5%的高校从未开展诚信教育。基于该课题组的调查结果,笔者从引发研究生学术失信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出发,将学术失信原因归纳为四类:无知、无畏、无德、无才)。这四类原因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催生出各种学术失信行为。

二、学术诚信教育内容的缺失

2009年3月,《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提出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作为必修内容纳入研究生教育教学。2010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中要求,在学位申请者的整个培养过程中,都要安排必修环节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训练[7]。由此,笔者调查了全国39所“985高校”开设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课程的情况。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获取数据:一是访问39所“985高校”研究生院网站,查看研究生课程设置、文件、通知等信息;二是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各高校的研究生课程表,从课程表中查找学术诚信教育课程信息。 39所“985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a)各高校都为硕士研究生开设《自然辩证法》课程,为博士研究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b)各高校遵从中国科协和教育部的倡议和规定,积极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系列报告》;c)大部分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或开学第一课的讲座中,发放中国科协制作的《科学道德规范手册》或学校编制的《学术诚信读本》;d)除以上课程和讲座外,在39所高校中有10所高校开设了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写作指导和研究方法等。可以看出,当前的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主要集中于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教育。学术道德教育主要针对学术失信中的“无德”教育,学术规范教育主要针对学术失信中的“无知”教育,而这两方面的教育内容对于“无畏、无才”教育涉及甚少,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存在严重偏颇和缺失。

三、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原则

学术诚信教育过程应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应针对“四无”学术失信原因,学术诚信教育方式应融入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学术诚信教育效果应做到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相结合。为此,提出构建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体系过程中应遵循的以下三项原则。

(一)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原则

以学术失信行为是否发生为界,可将学术诚信教育分为预防性教育和惩罚性教育。预防性教育帮助研究生践行“不做”、“不能做”、“不敢做”的学术诚信,最大程度预防研究生学术失信行为的发生,“无知、无德、无才”教育大多属于这一类。惩罚性教育让研究生了解学术法规、处罚机制、处罚措施、应承担的后果等内容,比如“无畏”教育,重点解决“不敢再做”的问题,防止学术失信行为再次发生,同时对其他研究生起到警示作用。在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上,以预防性教育内容为主,以惩罚性教育内容为辅,实现诚信教育内容中的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可针对不同失信原因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和途径,提升诚信教育的效率。

(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原则

显性教育适合将脉络清晰、要求明确的学术诚信内容传授给研究生,如文献引用规范、署名规范、奖惩条例等,适用于构建“无知、无才”教育内容。隐性教育可将内容灵活、富有寓意、情感共鸣、触动心灵的学术诚信内容传授给学生,如典型学术失信案例、学术道德、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教育、良好的学术习惯培养等,适用于构建“无德、无畏”教育内容。对于“无知、无才”的教育,显性教育的效果优于隐性教育,对于“无德、无畏”的教育,隐性教育的效果优于显性教育。将二者结合构建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可以丰富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

(三)自律教育与他律教育相结合原则

学术守信重在自律,如果研究生主动学习学术规范和学术法规,自觉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伦理,积极提高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学术失信行为的发生概率就会大大降低。针对“四无”学术失信原因中的主观因素构建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自律教育,培养研究生学术诚信意识,可让研究生主动杜绝学术失信行为的发生。针对“四无”学术失信原因中的客观因素构建学术诚信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法规等内容,为研究生自律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并增强他律作用,引导和强制研究生学术守信。遵循自律教育与他律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可实现主动认知和被动接受的多重教育效果。

四、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过程

为了取得较好的学术诚信教育效果,学术诚信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针对每种学术失信原因均应设计合理的教育内容,并结合不同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的展现形式。因此,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体系主要围绕“四无”学术原因和“三项构建原则”进行构建。

(一)构建教育内容分类体系

根据“四无”学术失信原因可将学术诚信教育内容相应分为四大类:“无知”教育、“无畏”教育、“无德”教育和“无才”教育,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分类体系。“无知”教育帮助研究生了解学术规范,能辨别正确或错误的学术行为,知道应该怎么做,不会因不了解学术规范而导致学术失信,具体分为学术规范文件、引用标准和学术规范图书三个子类。“无畏”教育帮助研究生了解学术规范和学术法规中的“禁止、惩罚、不良后果”等内容,使其“不敢”违反学术诚信,具体分为知识产权法、处罚条例和不良后果三个子类。“无德”教育帮助研究生树立学术伦理和学术道德理念,使其从内心出发“不想”违背学术道德,分为学术道德文件、学术道德图书和思想政治教育三个子类。“无才”教育帮助研究生掌握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使其“无需”窃取他人学术成果,努力独立完成相关研究,分为研究方法、科学精神和论文写作指导三个子类。学术诚信教育内容分类体系共包含了12个子类,从体系结构上弥补了当前比较欠缺的“无畏、无才”教育。子类的数量和内容并不限于图1的框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删和筛选,以满足相应大类的学术诚信教育要求,尽可能减少教育内容上存在的漏洞。

(二)构建子类内容

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资料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部颁发的文件、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规定,二是论文写作规范和引用标准,三是教材、图书和音视频资料,四是典型案例。笔者在大类和子类的规划框架基础上,搜集整理大量教育资源,按其内容相关性进行筛选,分门别类放在相应子类下,形成学术诚信教育内容简表,仅为方便阐述构建学术诚信教育内容体系的思路和方法提供参考,其中的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三)检验教育内容相关性

内容体系中的教育内容是否满足相应分类的多样化教育要求,可以使用“构建原则”对相关性进行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对子类的内容进行调整。在表4中,比如子类“学术规范文件”,更多趋向于预防性教育而不是惩罚性教育,适合于正式场合开展显性教育,利用制度约束力加强他律作用,所以该子分类与“教育、显性、他律”三个属性更相关,使用符号“√”在相应位置标识。按照这种方式,将其他子类与六种属性一一对照,形成最终检验结果。总体上四类教育内容在“构建原则”的六个属性中分布相对平衡,遵循了“教育与惩罚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三项原则。但是,如果仔细推敲某些子类内容,还会发现一些小问题。例如“无知”教育内容,没有与“隐性”相吻合的属性,在内容建设上还应增加适合“隐性教育”的内容,如学术规范失信的案例、导师在指导论文写作时强调学术规范等。

五、结论及建议

第2篇:规则教育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 D41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是回答用什么样的理论、思想教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体系的核心,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也是不同阶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区别。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内在规定的丰富性以及一代新人健康成长的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时代性和整体性特点,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科学地确定教育内容。和谐社会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整体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要遵循整体性原则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的要素完整,也要遵循有序性原则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的结构协调,更要遵循层次性原则以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的层次科学。

一、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方向性原则

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各项内容中的指导地位,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社会主义性质。将无产阶级理论化的政治意识灌输于人们的头脑中,使人们能够提高政治觉悟,形成正确的政治意识,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进而深刻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强化其内容的阶级性,以确保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体现内容的方向性,还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含有现实性和预见性的社会主义实践活动。对人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推动人们抛弃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并对他们进行合乎规律的预测和指导,帮助他们沿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这要求我们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既要立足于当前社会发展,又要与社会未来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走在社会生活的前面,体现鲜明的先进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立在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之上,以先进的理论教育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二、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先进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先进性的原则,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具有预见性和超越性,不应仅仅是现有理论、方针、政策的再现,而且还应根据受教育者思想发展的规律,预见其思想发展的态势;运用超前于人们现有思想觉悟水平的先进思想去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矫正和反思环节,忽略防患于未然的状况。要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体系等诸方面的发展变化进行超前研究,做出正确的预测,并在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从理论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前瞻性是可行的。它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又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观点。同时,人的思维活动的可控性、可塑性和内隐性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提供了可能。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只要深入到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等各项活动中去,就能把握他们思想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预测人们思想发展变化的趋势,用超前于现实的先进思想去引导他们、教育他们,从而增强他们对未来的预见性和适应性,形成良好的未来意识。我们要根据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特点的变化,及时对内容体系进行充实和调整,既要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精华,又要体现新形势对社会成员素质的新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体现时展的特征。针对人们往往对时代热点问题和社会现实矛盾比较关注的特点,我们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形成富有时代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善于运用充满时代气息的思想和精神来教育、说服、感化和激励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三、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原则

内容的系统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一个由多方面的思想准则、行为规范有机结合形成的整体。其中每一个方面又都是密切相连、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了一个开放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内容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由各个方面内容组成的整体。它既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这样核心的、重要的、基础的教育,又有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恒常性的、主导性的教育,还有形势政策教育、热点问题教育、典型事例和经验教训教育等临时性的教育。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不是简单的拼凑相加,而是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遵循社会发展要求,针对人们的思想实际,做到由浅入深、由外到内、主次清晰、重点突出、整体协调,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值得注意的是,突出内容的系统性,其实质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任何一项内容都应该不是单一的一个层面的,而是由于人们年龄、职业和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水平的差异导致所能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层次在深度上、广度上、强度上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设置中,必须充分考虑人们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遵循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既对人们有普遍的基础性要求,也有对先进分子高层次的要求,分层次、有重点、循序渐进地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四、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继承性原则

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继承性原则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现实状况制定的,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条件。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确立、实施过程中,应避免被单一的政治教育、理想教育、社会适应性教育等取代,造成盲目跟形势走,变得灵活有余,相对稳定不足。没有稳定的内容,就难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科学的计划和安排,出现了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这就势必导致教育内容的零碎和肤浅,失去了科学的理论前提和厚实的思想根基,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力度。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之一,是紧密配合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但也应该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尊重人的成长规律,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这种继承性表现在把握内容的确定性上,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自身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不继承以往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和成果,要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不断改革内容和方法,不断创造新经验,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稳定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五、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又是互相渗透的。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则,政治思想是研究人们政治关系的一种理论。在道德教育中必然渗透着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在政治思想教育中也必然渗透着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而任何道德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都必须先有一定的道德思想和政治思想。特定的道德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形成都有他们的理论依据。这就涉及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以尊重人、关心人的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为逻辑起点;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品位、丰富人的心灵世界为价值取向;以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和塑造独立人格为本质特征;以培养人的伦理情操、完善人的道德境界为基础内容;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内容。增强内容的渗透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重要体现,同时,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组成要素的有效性,是增强其整体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和必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性表现为所构建的内容要有利于在教育对象身上引起预期的变化、形成预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这就要求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为前提,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价值性和有效性。

六、结语

总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只有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生动的思想和理论,才能全面深刻地表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才能转变教育对象的思想认识,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平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

[2]郭聪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求实,2008(9):82

第3篇:规则教育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内容选择 游戏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12-02

如何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选择和确定小学体育活动与教学内容搭配原则。结合教学实践说说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原则和体育活动的搭配原则有哪些?

首先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希望得到肯定的身心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当以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健康发展为准则。教师在选择安排教学内容时,严格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新课程标准,在本着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力求制订出符合教学实际的内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健身性原则

健身性是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首要特征,如果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没有实际锻炼价值,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这样也就失去了体育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因此,健身性是评定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标准。

二、教育性原则

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有一定的锻炼价值,还应有教育意义。教师在选择内容时,要从教育的本质出发,使选择安排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规则等有机的结合,寓教育与活动中,达到教书育人、增强体质的目的。

三、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体育运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方面,如果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没有趣味性,体育教学就会失去吸引学生的动力。坚持趣味性原则,可以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得到锻炼,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发挥体育锻炼的特殊功效。

四、安全性原则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体育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如果体育运动损伤了学生的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那就违背了体育教学的宗旨。

五、可操作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拓宽了范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固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情选择一些乡土气息浓厚的、可操作性强的民族活动走进课堂,使教学内容得到了合理有效的补充。

教学中,教学原则的选择利用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灵活机动地选择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教学原则,并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修改、搭配,以此来保证体育课堂的教学效度。

其次在小学阶段体育活动与教学内容搭配上,要优先考虑小学生所处于的特殊发展阶段,小学生善于模仿、乐于表现自己;有效注意时间短暂,兴趣转移快,对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能在短时间内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选择安排体育活动与教学内容时,一定要遵循体育教学的发展规律,本着先难后易,先新后旧,先灵敏、速度后力量、耐力等方式进行因地制宜、科学统筹、合理搭配。

水平一阶段的学生教学内容以基本活动为主,如队列练习、基本体操、走、跑、跳跃、投掷、滚动与滚翻、攀登与爬越、韵律活动和简易舞蹈等内容,与相应的游戏活动教材搭配起来易于被学生接受。如投掷内容,教师以“移动篮筐”的比赛方式进行教学。具体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每两个小组用一只小篮球进行比赛,两组各有一只废纸篓或两个学生手牵手形成“球筐”。各组规定一人拿筐,可以在规定的场地内自由移动,随时准备接同伴投来的球。经过转换方式进行教学,相信学生一定会积极参与,在集体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这样被游戏化的教学,符合该阶段水平的儿童特点,使其能长久地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增强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水平二阶段的学生主要以跑、跳、投、体操、武术、小足球、韵律活动等内容为主,同时辅以相应的民间体育活动、体育健康常识、学校特色等内容并采用游戏和趣味性较强的比赛相搭配。如:水平二与水平三阶段进行投掷垒球可以先在水平一阶段设计投纸飞机、投小沙包等,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情境教学,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这是保持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主要手段,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4篇:规则教育的内容范文

论文摘要:和何在断的历史条件下,从予遭德以时代性与现代性,以断遭德为基点,重断忍考教育的遭德体系与遭德定位,是本文的一点尝试。

道德是人类的行为准则之一。几千年来,人类以道德作为自己无形的“灯塔”,规范着自己的言行,摆渡着人类这艘巨大的航船,使之驶向“善”的彼岸。尤其在我国,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中国道德教育,更是内容宏富,博大精深。而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却打破了这平静的一切,使道德为改革付出了悲剧性的代价。在这种形势下,建构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比较稳固的道德教育内容新体系,无疑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现代道德教育内容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中国社会在发展,世界也在变化,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也应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思维视角,给其注人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其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道德教育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1道德价值观与世界观的一致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以及社会众多领域与国际接轨,导致了传统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出现了多义性、多变性和多元化.进而使道德价值观念同样出现了多义性、多变性和多元化,这种文化在世界观的多元化过程中同样得到印证。面对多义性、多变性和多元化趋势,世界观与道德价值观也在寻找适合的基点。当代道德教育内容要求从培养公民对道德观念的习惯到践行某些道德规范,最终使得达到思考自主性,以便实现自我控制和精神化的自由。这就是说,世界观业己成为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核心,并渗人到道德价值观念、道德原则和规范等其他品质,使之成为道德教育内容一个统一的整体。

1 .2素质综合化倾向

未来的社会,一个人在德育方面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将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个社会各个领域的活动与生活。因此道德教育内容不仅对个人的道德心理品质、政治思想品质等产生影响,而且会对个人求知、能力等方面产生影响。换言之道德因素将溶合到个人的综合素质中。世界各国德育实践表明,现代德育内容必须既重视道德知识,又重视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既重视道德认识能力,又重视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因此,当代道德教育内容新体系就被烙上了素质综合化的倾向。它不仅包括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还包括具备一定的理解社会生活能力,如认识能力、批判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2现代道德教育内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中国道德教育内容的现代构建是以中国道德教育内容的历史脉络及其发展规律为经线,以当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的新发展为纬线.同时借鉴当代西方道德教育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原则来实现的。现代中国道德教育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贴近中国国情的原则

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说我国处在社会主义还不发达的发展阶段。这种国情告诉我们,从社会形态上讲,我国现阶段的根本属性是社会主义,因而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而从社会发展水平上讲,我国的社会主义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而我们必须客观地面对现实而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作为服务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道德教育内容的新体系的现代构建,必须贴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坚持这一原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新体系时既要坚持道德内容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又要充分兼顾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必然还存在着价值多元这一基本倾向。因此,构建道德教育内容的新体系要坚持以一元价值为主,多元价值为辅的有机统一。

2.2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原则

中国道德教育内容的新体系应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上,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德育内容的论述,为新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换言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道德教育内容的新体系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则为新体系的构建确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为新体系提供了现实的条件。

2.3坚持创新的原则

当今世界,高科技飞速发展,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日期,社会的经济墓础和上层建筑许多方面都在进行着改革。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乃至于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大变化。毋庸讳言,每一位中国人都会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座标,市场经济的大潮呼唤着更加开放、更加进步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行。因而,构建道德教育内容的新体系,必须坚持创新原则,才能为培养和激励社会成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而发挥其德育的教化功能。

3现代道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道德教育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如何是这些内容在实践中顺利的实施,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也应注意:

3.1德育内容必须系统化

要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整体规划学校德育的完整体系,使各教育阶段整体衔接、协调呼应,做到德育目标分层递进。德育内容循序渐进,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各教育阶段自成体系、德育工作脱节、德育的目标倒挂、德育内容及方式方法简单重复和脱离实际的现象,充分发挥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

建立德育与其他教育互渗、真善美统一的“大德育观”。从教书育人的教育功能出发看,没有无教育的教学,没有无德育的教育,也没有不是德育教师的纯粹的教学人员。事实上,一方面大量的德育内容蕴藏在各学科之中,体现着各具特色个性的德育内容。

3.2德育队伍要全员化

在教育化社会,社会的非教育组织或机构被赋予了教育职能,“教育己成为所有人的事情”。它涉及到全体公民,公民们今后都是学校施行的教育的积极参与者,而不再仅仅是被动的享受者。因此,构建全员育人观是社会化教育的现实要求.它促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承担德育的权利和义务,共同用自己的言行来反映德育的要求,从而使受教育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道德问题时,都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在各种场合感受到、验证到的都是一致的价值规范,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更加协调保障的环境网络。

3.3德育过程姗终身化

第5篇:规则教育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日常生活;活动规则;幼儿园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12-0025-04

【作者简介】陈世联(1968-),男,重庆潼南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硕导,硕士,重庆市幼儿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张小翠(1986-),女,重庆潼南人,重庆市渝北区木耳镇政府宣传干事,硕士。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班级规则是幼儿园社会规范教育的核心内容,渗透在幼儿园班级活动中的各个方面。在已有研究中,有研究者从基本道德规范、文明礼貌行为规范、公共场所行为规范、群体活动规范、人际交往规范等几方面研究学前儿童社会规范[1],有研究者从不变的规则、适应性的规则和临时的规则来研究儿童规则教育[2],也有研究者从合群性规范、道德规范、制度规范与谨慎性规范来实施研究[3]。 还有研究者从学习规则、生活规则、公共规则、交往规则以及安全规则来研究幼儿园班级规则[4]。本研究从幼儿教师制定与提出的班级规则入手,探讨幼儿教师制定的班级规则内容有哪些,幼儿教师对幼儿执行这些规则所采取的教育行为与要求程度如何,以及幼儿教师应该怎么制定班级规则与怎么要求幼儿执行这些规则。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事件取样观察研究法,研究者在一个月时段内在两所幼儿园中随机选择大、中、小班各一个班,借助事先准备好的观察记录表,见表1(见下页),实地观察与记录进入观察者视野与听力范围内的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向幼儿提出的规则要求,在观察者视野与听力范围之外的则忽略不计,幼儿在活动中自发提出的规则亦忽略不计。

对观察记录的原始素材,分别对规则内容与生成、教师行为、要求程度与幼儿遵守情况进行编码处理,最后采取定量与定性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规则内容

1. 日常生活活动中幼儿教师提出的规则类别及其内容

通过对采集到的412条规则归类处理后发现,幼儿教师提出的规则内容集中体现在4个大类24个小类之中,见表2(见下页)。

2. 日常生活活动规则在各年龄班的分布情况

从表3(见下页)看出,日常生活规则在不同年龄班之间的分布基本平衡,小班(35.92%)、中班(30.10%)、大班(33.98%)。从日常生活规则在各个领域的分布比例来看,公共规则领域(38.5%)和生活规则领域(25.97%)占的比例最大,而交往规则(16.75%)和道德规则(18.93%)相对较少,说明幼儿教师在制定日常生活规则时最注重的是维持整个班级和集体的公共秩序,同时也很注重对幼儿生活习惯的规范。

具体到每个领域的规则来看,公共规则在各个年龄班间的分布比较均匀;生活规则则随着年龄增加呈明显递减的趋势;交往规则所占比例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长,说明年龄越大的幼儿,教师越注重对他们交往行为的规范;而道德规则在各个年龄班间的分布比较平衡。

3. 日常生活活动规则在各个活动环节的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规则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分布频次从高到低依次是进餐(29.37%)、活动转换(24.51%)、游戏(15.05%)、午睡(9.95%)、入园(8.01%)、早操(6.80%)和离园(6.31%)。进餐、活动转化和游戏环节是幼儿参与人数最多、行为表现差异最大和违规行为发生频率较高的环节,所以成为了幼儿教师规则教育的重要环节。

(二)日常生活活动规则教育的方法

1. 幼儿教师对幼儿规则遵守所采取的行为

从表4可以看出,第一,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活

动中对幼儿遵守情况采取的行为主要是表扬(346次)、批评(312次),采取漠视行为的较少(42次)。对幼儿遵守规则毫不吝惜使用了表扬与鼓励行为,对幼儿违反规则则使用了批评甚至是训斥、隔离等惩罚行为;第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教师采取表扬手段的频率在逐渐减少,而采取批评行为的次数有较明显的增加;第三,提醒行为主要是在小班采用,对中班和大班幼儿使用较少;第四,对漠视行为的使用,幼儿教师一般比较慎重,对小班幼儿采用次数为0次,对中班(10次)和大班(32次)的使用次数也比较有限。

2. 教师对幼儿执行规则的要求程度

从表5可以看出,首先,幼儿教师对幼儿执行规则的要求程度都是以要求幼儿必须遵守为主,比例高达75.97%;其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教师要求必须遵守的频率略有降低,小班(83.11%)最高,中班(73.39%)次之,大班为(70.71%);第三,幼儿教师要求规则为必须遵守在各个领域分布较为平衡,其中交往规则(78.26%)最高,接下来依次是公共规则(76.58%)、生活规则(74.77%)和道德规则(74.36%)。

3. 日常生活活动中规则的生成方式

从表6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在幼儿日常生活活动中实施班级规则教育时独益性规则(77.91%)所占比例远大于兼益性规则(22.09%)的比例。多采用先在性规则(74.03%),使用后起性规则(25.97%)较少。专制性规则比例(80.58%),远远高于授权性规则比例(19.42%)。幼儿教师在90.05%的情况下采用命令性规则,而采用提倡性规则的比例仅为9.95%。

四、问题与讨论

通过对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活动规则的具体内容、类型以及要求程度等的分析,可以发现幼儿园班级规则教育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管理轻发展

规则教育中交往规则和道德规则出现的总频数占总数的1/3左右,而生活规则、公共规则分别占总数的25.97%和38.35%。诚然,幼儿园是幼儿的生活共同体,幼儿们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公共规则、生活规则,幼儿园这个生活共同体才能得以正常维持,而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也就是说个人是在社会中,为了社会,也必须藉助社会才得以生存。[5]因此幼儿必须学会与人、与物交往,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幼儿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需要学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幼儿园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个幼儿因争抢玩具或者别的事情争吵起来或者打起来,教师们通常会不问原因地“让两个幼儿相互抱抱,原谅对方”这样过于简单的处理。

(二)重约束轻自由

从数据分析来看,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规则教育对幼儿的进餐、活动转换环节的约束性要求过多,忽视了幼儿的自由发展。在进餐环节教师提出的规则占总数的29.37%,活动转换环节的规则比例为24.51%,而本应该属于规则教育重要环节的游戏活动才占到总数的15%。并且在进餐环节和活动转换环节,教师以专制、命令提出规则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环节。特别是在进餐活动中,教师为了方便管理和统一收拾碗筷,对幼儿进餐的要求就是“安静,没有声音,手扶着碗大口大口地吃”。在这样一例看似普通平常的对幼儿进餐的要求中,我们看到,教师并没有根据每个幼儿的特殊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而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导致了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压抑氛围,本来属于幼儿自由舒展的活动环节,却被教师们的各种规则所禁锢,幼儿自由的天性遭到打压。

(三)重灌输轻效率

幼儿教师如何以多元的视角生成有效的班级规则?一些研究者提出:广泛生成兼益性规则,及时生成后发性规则,灵活生成授权性规则及民主生成提倡性规则。[6]但在笔者观察中发现,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 为便于管理提出过多的独益性规则

在笔者的观察记录中,兼益性规则所占的比重不到总数的四分之一,而多于四分之三的规则是独益性规则,这表明幼儿园教师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在制定规则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规则的管理功能,从方便管理者的角度提出各种规则并施加给幼儿,很少从兼顾制定者与遵循者双方利益的角度,在尊崇儿童天性与自由的基础上考虑规则的内容,忽视了规则教育的育人功能。

2. 先在性规则多于后起性规则

在对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观察中笔者常常发现,无论什么活动,教师都会在活动前安排半分钟到一分钟或更长的时间来讲解活动规则。

一般在活动转换之前,教师都会不厌其烦地把规则先交代几遍,但是结果却与教师的愿望背道而驰,经常有幼儿违反教师要求导致教师暴跳如雷,似乎教师之前强调的规则对幼儿不起作用。而后起性规则幼儿往往更容易接受。例如在户外活动时,两个幼儿由于都想使用秋千而争吵起来,这时教师也观察到了矛盾的发展,但是此时教师不必及时介入,可以静观事态的发展,如果幼儿能很快地协调好这个矛盾,那说明幼儿在活动中已经将“在玩游戏时不能抢玩具,要分享”这条规则内化;如果幼儿们不能协调而越吵越激烈导致活动无法正常展开,那么教师就可以适当地介入,首先让幼儿反省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这样的结果的坏处,怎么样才能使活动继续,继而引出“在玩游戏时不能抢玩具,要分享”这条活动规则。在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时应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如对儿童进行正面的诱导、启发等,将其与“自然后果律”相结合,取长补短,从而实现最优化的规则教育效果。

3. 命令性规则多于提倡性规则

在笔者所观察到的幼儿园实际的规则教育过程中,命令性规则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提倡性规则。幼儿园规则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幼儿与教师的和谐互动的过程,双方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但是笔者所观察到的幼儿园规则教育的过程却表现出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幼儿的绝对服从。在一个案例中,因为“只能接小半杯水”这条规则的制约,所以舟舟被迫忍到下课才能喝水,即使口干舌燥也必须等到教师下达下课可以喝水的命令。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是无论在什么情景中,无论是什么规则,只要是教师下达的命令,幼儿就必须无条件地遵守与服从,而幼儿的服从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教师权威的膨胀与幼儿权利的剥夺。

4. 专制性规则多于授权性规则

专制性规则和授权性规则是以规则对行为者的态度而划分的,专制性规则是由教师决定幼儿做或者不做某事的规则,而授权性规则则是教师让幼儿自己决定做或者不做某事,怎么做某事,在幼儿自己决定做某事的过程中,体现幼儿的意愿和能动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儿童中心”的思想。在笔者的观察中发现,幼儿似乎没有享受到自己自主的权利,也很少听到教师说:“你可以干什么”“你可以选择怎么做”之类的话语,幼儿的自主决定权直接被教师剥夺了。

5. 规则教育中教师行为简单、粗暴

幼儿园班级生活是有组织性的群体生活,需要一定的纪律来约束,因为幼儿阶段规则意识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很多时候需要通过他律的方式来约束其遵守规则和秩序,所以,他律式的方式对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规则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观察中笔者深有体会的是:大多数的教师以维持整个班级秩序为最终目的,过度使用批评、训斥、隔离这一类纪律约束式手段,从而忽略了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幼儿的自然天性。常常可以听到教师对幼儿大声的训斥“不能抢玩具”“损坏东西要赔”“不要把木马骑歪了”“小朋友必须喝完自己杯子里的豆浆”等。在幼儿园班级规则教育中,惩罚的价值在于使幼儿清楚地区分什么是被允许的、什么是不被允许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当违规行为在真实的班级活动中发生时,惩罚的价值在于从团体中排除违规者,可以防止其他幼儿模仿违规者的行为。

幼儿教师要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处理好班级规则与幼儿需要之间的关系,满足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交往、生活、游戏活动,但是又不能对幼儿的自由发展设置过多的限制。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认识与体验到规则给自己的活动带来了方便和乐趣,觉得这些规则是对自己有用的,那么自然就会将规则看作是自己的内部需要,与此同时幼儿内心的规则意识就形成了。[7]在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中,规则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应当做规则的主人,而不能成为规则的奴隶。教师在规则生成与执行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整与改进,做到“有规则而不唯规则”,才能真正达到规则“广教化,甘内化,正人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2.

[2] 莫秀峰.试论规则的类型与儿童的规则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7,(01):22-24.

[3] 裘指挥.早期儿童社会规范教育的合理性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9.

[4] 陈世联.对幼儿园班级规则的记录与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1,(11):40-44.

[5] 转引自:钟启泉. 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3.

[6] 马兰,等.偶然事件及幼儿园班级规则的生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3,(06):35-37.

第6篇:规则教育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数学;渗透;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387-01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最长,特别是小学生,可塑性非常强,受教师的影响也最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以身作则,规范言行,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合格人才。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学法懂法,提升自身法律素养。每位教师都应把《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列为必学内容,并深刻认识到不懂法律,不依法执教就是不合格的教师。此外,教师还应具有多元化的知识,不只是学习业务知识,还要不断加强教育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知识的培训与学习,注重自身良好素质的形成,从而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重任。尤其在实施新课程中,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法制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教师要提高法制教育的能力,注重调查研究,讲究方式方法,把法制教育寓于数学教学之中,在新课程中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二、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好多内容都可以设置契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较好地解决了法制教育与一般教育在课时上的矛盾。渗透教育追求的是与主课内容的自然融合,并非教师在主课中设置专门时间来进行法制教育,且有助于丰富主课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二是较好地解决了法制教育与学校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间的矛盾。法制渗透教育的内容是依主课内容确定的,无需改变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也无需重新编印专门的法制教材,只是通过授课教师的巧妙安排来实现法制教育。三是可以充分调动少年儿童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它是通过具体的课本内容来演绎法律条文,使抽象的条文形象化、实用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三、利用丰富的数学活动进行法制教育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放学回家后调查自己家里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通过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月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关注数学生活,引用实例,以情动人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可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我们的数学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要把握好法制渗透的有机性原则、选择性原则、贴近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和有趣性原则等。在方法上要遵从在生活中渗透、在情境中渗透、在案例中渗透、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渗透等。还要注意找准“渗透点”、把握“渗透时机”、掌握“渗透度”等细节。

五、有机融入法制教育,促进教与学。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把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使他们懂得了法律。如:在授课内容是对重量单位“千克、克”的认识一课中,我一边指导学生通过用手来掂量物品感受重量,一边告诉学生:一克物品很轻,但一克的危害却很大,适时对学生进行远离,珍爱生命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的危害。

六、丰富第二课堂,用情感化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这样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她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法制教育是当前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开辟第二课堂在数学游戏教学时,借助情境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例如,在进行口算抢答游戏时常常出现个别同学站起来回答,故意答错等现象,使游戏就无法进行。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讲清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法律,大家在游戏时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

七、挖掘法制教育资源,拓展教育空间

第7篇:规则教育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中学体育 游戏法 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073

如何才能上好一堂生动有趣的体育课,使学生在练习中既有趣味性、生动性,又能主观接受所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上下工夫。通过我多年的教学探索以及观摩课的学习,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游戏内容,使得学生易懂、乐学,接受技能就比较快,同时还能培养其创新能力,激发其对运动锻炼的兴趣爱好以及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就要看教师对所选游戏与授课内容的搭配是否合理,设计内容也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因此在选择游戏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选择的游戏与教学内容相吻合

在体育课教学中,选择游戏时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吻合,既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掌握游戏的多样化和随意性。例如,教学内容为“短距离跑”练习,为了使学生在开始阶段就兴奋起来,游戏内容选择要量轻、易被学生接受,如“老鹰捉小鸡”,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第二,根据教材内容设置辅助练习的游戏,如“迎面接力跑”,目的是观察学生途中跑动作是否正确,便于在教学中及时纠正错误。第三,要提高学生的起跑反应能力,就选择“听口令反向跑”游戏,这个游戏刚开始练习要采用站立式,避免反应过慢的学生相互碰撞,同时也消除练习者在游戏过程中的紧张情绪。第四,为了使大脑兴奋性达到高度集中,要设计一些能使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游戏,比如“快速报数法”等。

二、游戏的讲解要易懂、演示要规范

讲解游戏的顺序首先是要告诉学生游戏的名称,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是场地布置、学生的队形及站位要合理,游戏的方法要新颖,规则要有创新,游戏结果要奖罚分明。为了让学生掌握游戏过程和方法,教师应采用讲解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既要讲解游戏方法、规则和要求,又要演示游戏动作和要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动作。

三、游戏中小组的选择与分配要科学

课堂上游戏的时间一般比较短,因此在选择小组及组员方面应力求简单易于操作。分组游戏时,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小组负责人或毛遂自荐,也可以教师依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力指定小组负责人,由负责人轮流挑选队员。还可以竞选负责人,即当第一轮游戏进行完时,他们中的优胜者可以当负责人,这是鼓励优胜者的一个好办法。在游戏教学中,切不可批评或惩罚组织不力及落后的学生,要对他们的优劣之处做出中肯的评价。

四、游戏时教师要做科学合理的指导

游戏的主导者是教师,游戏应在教师规定的信号下开始,在进行中,教师应观察游戏者的行动,及时补充说明游戏的方法和规则,使游戏能正确地进行,及时提醒参加者自觉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员,对于违犯规则的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教育。同时,教师要善于观察调整游戏的活动量,如发现运动负荷不足或过大时,应增减活动的紧张程度、比赛的次数,扩大或缩小场地。或者进行轮流活动和短时间的休息,休息时可评定学生在执行规则方面的情况,提示学生要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和研究战术等,如果发生偶发事件应及时停止游戏进行处理。

五、游戏时要选定有组织能力的评判员

裁判员一般由教师担任,也可以让身体有特殊情况不能上体育课的见习学生担任,这样既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又培养责任感。教师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既要全面观察游戏的进展,还要保证游戏的组织顺利进行。在游戏活动过程中,要客观地评定游戏结果和监督遵守规则的情况,这样才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否则就会降低学生的兴趣,甚至会发生相互争执。

六、结束游戏要适宜

提前或延迟结束游戏,其效果都不好,应在规定的时间或规定的次数后结束,或当学生较满足,还有余兴,但又不太累的情况下结束游戏。在游戏结束前,教师应预先提出结束的时间。游戏结束后,要进行简单的总结,要公正地评定本次游戏的结果,对整个游戏与个别人要做出讲评,指出各队在发挥集体力量和遵守规则、执行规则方面的优点及不足。对在游戏中表现好的小组或组员应提出表扬,对游戏的失败者给予鼓励,使他们找到缺点,争取下次取得胜利。

总之,在体育课中渗透游戏教学,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技能,提高素质,还可以使学生学会团结合作,自主创新;同时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并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其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 参 考 文 献 ]

第8篇:规则教育的内容范文

(一)重管理轻发展:规则内容分布不合理

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教育管理总是流于重管理轻发展的教育现状。教师侧重于对他们的管理与约束,而忽略了让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环境下自由成长与发展。对于幼儿的规则意识培养,偏重于管理,使得对于规则内容的分布并不合理。幼儿园相关规则的设定,主要是为了便于管理幼儿,让他们的学习生活都在有序的情况下进行,给教师的管理与教育减轻负担。这样一来,就忽略了对于幼儿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关注,使得幼儿没有良好的、自由的空间去学习和生活,他们身心的各项发展都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约束与限制,影响着他们快乐健康的成长与发展,不利于幼儿日后良好的身心素质的养成。

(二)重约束轻自由:规则分布环节不合理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教育与管理的方式重约束轻自由,在规则分布环节上显得不合理。对于幼儿的规则意识培养,幼儿园没有进行规则各个环节的研究分布,从而导致在规则分布上就出现了不合理的情况。教师对于幼儿的约束性要求太多,幼儿的身心发展受到了很大的约束,严重影响着幼儿在学习与生活中的主动性与探索性。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主要通过一些强制性的规则约束幼儿,没有考虑幼儿是否能接受这种教育方式。幼儿在太过约束的环境下学习与生活,不利于个性的培养与塑造,对于日后的身心发展都容易造成伤害。在幼儿园制定的日常规范中有着太多的“不能”,比如不准幼儿玩淘气堡、不准进行区域活动等,对于那些不遵守规则的幼儿,教师习惯性给予的都是惩罚性的教育方式。这种强制性地施加给幼儿的教育方式,不仅无益于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规则意识的培养,严重的还会引发幼儿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重灌输轻效率:规则生成方法不科学

在现在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幼儿规则意识培养方面采取的方式一般都是:首先,将规则介绍给幼儿,然后就是对幼儿提出各种要求,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这些规则,对他们的日常生活行为进行各种监督、提醒,对于那些违反规则的幼儿就会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这种规则意识的培养是一种不科学的规则生成方法,对于幼儿来说,是大人将自己的意志强行灌输给幼儿的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只在说明“是什么”及“怎么做”的问题。对于幼儿来说,这种教育方式很难接受,这个过程根本无法体现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直接降低了幼儿的学习接受的效率。这样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幼儿对于“为什么”的思考,要求的只是幼儿能做到的问题,这样不利于幼儿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教师意识差异:不同性质幼儿园规则教育有显著差异

现在我国幼儿园的数量在增加,每个幼儿园所属的性质也各不一样,对教师的要求也就不太一样,这样就直接形成教师在幼儿规则意识的教育培养上的素质的差别的现状。不同性质的幼儿园对于规则教育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教师这方面的意识差异就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规则意识的培养。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科学的、系统的规则意识的养成,因而对于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教育上就给不了专业的引导,长此以往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规则意识的养成,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

二、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改进策略

(一)幼儿天性:以“尊崇幼儿天性”宗旨规划幼儿规则教育内容

幼儿园在进行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针对幼儿的天性去引导幼儿。幼儿教学应以“尊崇幼儿天性”为宗旨,对幼儿的规则意识教育进行规划设计,制定科学的幼儿规则教育内容,从而能够给予幼儿正确的、轻松的规则教育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比如,幼儿爱玩的天性,可以激发我们在规则意识的教育中采取动画片或是图片的教育方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对此产生兴趣,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去学习。

(二)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规则意识内化”为目的开展规则教育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必须坚持“以幼儿为中心”的原则。在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与养成教育过程中,以“幼儿规则意识内化”为目的开展规则的教育。充分发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以幼儿为中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将规则知识的教育内化转化成一种行为素质的养成,这样将幼儿规则意识内化有利于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个人素质的养成与提升。

(三)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培训

第9篇:规则教育的内容范文

人类跨入新世纪,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波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并为我们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那么,什么叫全球化呢?全球化就是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的与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1]。全球化不是某一时段上的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昭示着一种发展趋势。全球化给世界历史的进程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把中国的发展纳入了世界的轨道。在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方面,还是在价值导向方面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一、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全球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众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3](P157-159)。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在其反映和体现了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时,才有可能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全球化使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社会交往频繁,影响加深,随之而来的是不同思想文化相互影响和相互碰撞。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观念更新加快,精神文化需求也日趋复杂多样。思想政治教育若不能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就会缺乏主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就会丧失生命力。

(二)全球化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必须以内容为载体,通过一定的方法,运用一定的手段来实现。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以说理和灌输为主要手段,通过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教育来实现。与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球化进程中涌动的改革潮流相对比,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其主要表现是:一是过分注重和强调“显性教育”,而对“隐性教育”和实践教育重视得不够;二是学校、家庭的主体地位突出,宗教、社区和以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的教育作用发挥得不够理想、不够充分;三是过分倚重于说理和灌输,缺乏科学分析,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这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以集体主义为本位,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而西方的文化传统却是以个人主义为本位,强调国家为公民个体服务、为个体而存在。在全球化浪潮中,这两种文化传统相互碰撞、相互冲击,其结果是信奉西方文化传统的国家开始强调社会价值,而信奉东方文化传统的国家开始关注个人价值,于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趋向并重且逐渐成为一种基本的价值导向。这对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是一种新的挑战。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全球化的回应

全球化改变了世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都应该有所变化,有所侧重,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3](P147)。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四有”应当有所侧重。

“有理想”是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辩证统一,社会理想又包括共产主义理想和共同理想。在全球化条件下的理想教育应当侧重于共同理想,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具有层次性。“有道德”是说教育应当侧重于道德的底线——不损人,尤其是在信用严重危机的今天更应强调这个基本的道德层次。“有文化”是说教育应当侧重于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教育。“有纪律”是说教育应侧重于强化规则意识(法制意识),中国加入WTO之后,具备规则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全球化的进程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第一,全球意识教育。全球化将世界各国人民紧紧联结在一起。生态环境恶化、人炸、能源危机、恐怖活动等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生存的问题都是全球性的,需要全球携手,共同解决。“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要与地球和谐共存,就要不断加深对地球的理解。我们要从全球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要具有面向全球化所必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具有世界大同者的眼光和胸襟。不仅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更要“胸怀全球,放眼宇宙”。

第二,规则意识教育。规则意识也就是法制意识,法律就是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生活中的主要规则。我国加入了WTO,就必须按照WTO的规则来规范政府行为,维护国家利益。2001年11月9日,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卡塔尔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加入WTO后承诺开放市场,遵守WTO规则,并且国内各有关的法律法规都要与WTO规则相一致。应教育学生懂得:无视规则的存在,肆意践踏规则,将会给我们的国家利益、民族经济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必须强化规则意识,学会运用国际规则趋利避害,使我们的行为和经济活动处于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

第三,爱国意识教育。全球化赋予爱国主义以崭新的内涵,我们切不可把爱国主义混同于狭隘的民族主义。一方面我们要努力谋取国家利益,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参与制定全球化的运作规则,并在国际规则的约束下,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这就是爱国主义。因此,我们要将爱国主义与全球化结合起来,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完善自我,吸收对方合理的东西,使我们的价值理念不断更新,社会制度更臻于完善。

第四,危机意识教育。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先辈所创造的辉煌毕竟属于过去。放眼世界,我们应当时时有一种危机感。我国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人均GDP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我国的生态环境也越来越恶化,北方的沙尘暴甚至危及到了周边国家。此外还有环境污染问题,资源危机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危机意识教育方面,日本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第五,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的精神基础。教育要为国家培养“四有”新人,就丝毫不能忽视公民意识教育。公司意识教育,可使人形成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念,学会与他人平等相处,并切实尊重他人的权利。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在全球化进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运用多种手段与方法。除了那些传统的已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外,还应当结合新情况,吸取他国经验,广泛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第一,注重“隐性教育”,坚持公开性与渗透性的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公开的、正面的教育方法当然十分重要。学校教师应当直接而理智地传授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准则,观点不能模棱两可或取中立态度,要态度坦诚,泾渭分明,但只有这种直接的方式还是远远不够的。其时间的集中性和观点的鲜明性容易给人一种强迫灌输的感觉,进而使人产生一种莫名的逆反心理,形成一种意识障碍,从而制约人们对有关思想、政治、道德要求的理解和内化。在全球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应当更具有自然性和隐蔽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第二,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的爆炸性发展正改变着经济、社会、文化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其广度和深度都是以往任何一次产业革命所无法比拟的。网络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手段。因此,同志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网络带来的信息污染、网上交友、网上游戏、网上伦理道德以及网上信息选择等问题,最终只能在网上解决。只有进入到产生网络问题的环境中,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要通过网络向人们提供大量有意义的、积极向上的信息,对人们进行正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也要教育上网者学会正确地选择网站,这是每个上网者必备的素质。对那些不健康的网站,可以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将其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

第三,引入现代管理科学的成果,对人性进行科学的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道德说教大于科学分析,说理往往变成了说教和灌输,这是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深思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影响人的行为。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决定行为;欲影响人的行为,必先了解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的背后又有各种复杂的原因,任何需要只有在被意识到时,才能构成动机产生的原因。因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当然离不开行为科学的指导。经济学原理认为,人在既定条件下都有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倾向。由此看来,教育人见义勇为,不用制度规范而仅用道德劝诫是不够的。

人性即人的本质。人性之中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其中,自然属性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以人为本的第一要素是满足人的自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离开人的自然性去空谈人的社会性。要真正做好人的工作,就必须将教育机制建立在对人性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胡元梓,薛晓源.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