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规则意识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规则意识对孩子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规则意识对孩子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规则意识对孩子的重要性

第1篇:规则意识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规则意识

一、大部分孩子规则意识淡漠

这类孩子头脑中没建立起规则意识,或是规则意识淡漠,他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行为多源于情绪或兴趣冲动,不考虑行为后果,想法很天真。比如:开学初,很多孩子上课上到一半的 时候自己站起来就往外走,因为他要小便,我把他叫住批评的时候,他还理直气壮。可以看出,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未经老师同意就出教室的行为是错误的。

二、有的孩子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但有些幼儿的控制能力差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幼儿阶段行为的坚持性和自制力都处于发展初期,不可能像成人一样控制言行,所以他们虽然“懂道理”、“知道”某些要求,却不能做到。特别是说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懂,句句在理,做的时候却怎么也做不好,经常违规,让老师、家长头疼。如:有的孩子明明知道玩水容易生病,可他高兴起来就什么都忘了,而且越玩越开心。再如:一些有攻击的孩子在向老师承认错误时都会说:“打人不对,我以后不敢了!”可是没多久出现了矛盾,照样挥出小拳头。

三、逆反心理及性格气质等因素的影响

现在的孩子自主性越来越强,逆反心理也越来越严重。他们不大愿意接受成人的指导和意见,常要求自己做主,决定行为。有时当成人提出某一要求后,有的孩子会故意做得与要求相反,并以此为乐。

此外,由于孩子在气质、性格、性别等方面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文静一点、内向一点的孩子遵守规则的能力强一些;活泼好动、外向的孩子违规现象就多一些;男孩子违规的比例略高于女孩子。

以上所述的情况给我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即:要将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那么,应该如何帮助孩子理解和接受生活、学习中的各种规则,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呢?为此,结合我园制定的《幼小衔接工作意见》和幼儿园新《纲要》的教育理念,我为本班幼儿制定了具体的行为规则,如: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遵守学习、游戏、生活规则;能公正评价他人与自己的行为、分辨是非等。具体如下:

一、建立规则的意义:

所谓规则,就是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一)规则教育有利于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二)规则教育有利于帮助幼儿适应社会,更好的成长。(三)规则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四)规则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自由与规则的协调

作为幼儿园教师,必须明白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宽松”。自由是以规则为前提的,自由不是放任自流。“宽松”是就环境而言的,可以理解为:为儿童提供自然、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孩子放松地活动,尊重儿童并不等于放纵儿童,必要的规则是需要的。在培养幼儿的规则时,作为教师,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尊重孩子,让幼儿感受到教师是他们的亲密的伙伴,同老师在一起他们会感到自然、温馨、没有压抑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如在生活中,教师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孩子讲话,不强迫、不强制幼儿,让他们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感受到老师的爱。

三、规则意识的培养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因此,我把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放在首位,让幼儿在平等、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获得教育和发展。教育不是要让孩子自己去应付所有的一切,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减轻对大人的依赖,能适当的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从而能更好地适应家庭以外的环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允许幼儿在日常交往中出现争执。

在幼儿园或者社区里,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为了一个玩具、一个游戏中的角色或一个位置争吵起来,成人为了平息孩子的争吵往往出面制止,因为在传统的教育框架中,争执是不团结友爱的表现。其实,孩子们的争执大多出于缺乏规则意识或者各有各的规则。这种争执对于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对于他们规则意识的培养,都是很宝贵的。他们由此知道每一件事后面都应有一定的理由存在,规则是由双方或者群体共同制定的。

(三)更重要的是,要告知幼儿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社会规则。

成人要对孩子进行遵守交通规则、保护环境等公共规则方面的教育,不要讲大道理,而是要具体教他们“红灯停、绿灯行”,教他们从人行道过马路,教他们排除侯车、购物等等,必须言行一致,人前人后一致。如果每个人都能从小培养规则意识,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整个社会就能有序运转;当外在的约束成了内在的行为准则后,人的素质就会大大提高,这时他也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四)家园共育

第2篇:规则意识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儿童的规则意识和规则行为能力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儿童进行规则教育,能够培养儿童适应周围环境,实现其社会化,成为一个真正适应将来社会生活的人,使其终身受益;儿童教育是实现社会改造的一个途径,通过对儿童进行规则教育,可以实现对未来更民主更文明社会的创造。因此,对于儿童来说,从小接受规则教育,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幼儿阶段是儿童规则意识萌发和规则行为初步形成的时期。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社会环境,家长在幼儿的规则教育方面担负着首当其冲的职责。家庭中的幼儿规则教育,是规则教育的起步,是指在幼儿的家庭生活中,家长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和途径,积极引导幼儿树立规则意识,培养幼儿形成一定的规则行为能力及习惯,从而为幼儿以后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既然家庭中的幼儿规则教育如此重要,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呢?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庭的幼儿规则教育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存在着较多问题。

规则教育意识缺乏

苗苗和星星是好朋友,她俩经常带着各自的玩具到彼此家里玩。可是每次离开时,星星还想玩苗苗的玩具,离开苗苗家时一定要带走苗苗的玩具;或者苗苗离开她家时,星星不让苗苗拿走自己的玩具。而苗苗却不是这样。我非常好奇,两个孩子同龄,都是3岁,但为什么行为差别那么大呢?问其原因,苗苗的妈妈一语道破天机。她说其实两个孩子小时最初都是这样,都为此哭闹。但她坚持让苗苗离开时把玩具还给别人,不带走别人的玩具,这样慢慢地形成了习惯。而星星的妈妈却不同,每次只要星星一哭闹就帮着说情,先让星星拿走玩一会儿,等她不玩了再送回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星星这样的行为模式:离开就闹,霸占着别人的玩具,闹得越凶别人就越不好意思不给玩具。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星星显然没有形成良好的交往规则和游戏规则,她的妈妈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很多家长和星星妈妈一样,由于自身缺乏规则教育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不重视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从而导致孩子规则意识欠缺、规则行为较差。

幼儿期是规则意识培养的关键期。家庭教育中有大量规则在起作用,而教导孩子按规则行动是家庭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家长不能因为溺爱孩子或者为了避免亲子冲突的麻烦,而不去干涉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放任孩子“无规无矩”。孩子不懂事,不懂得玩具要分享,不懂得游戏要轮流,不懂得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不懂得不能打人骂人……这些为人处世和社会交往规则家长是懂得的,家长要将规则教育渗透在孩子的生活中,善于抓住每日生活的时时刻刻、方方面面,自然地、渗透式地向孩子传递规则,帮助孩子建立有关社会生活的规则意识,养成亲社会的规则行为。

家长应该从自身做起,经常反思家庭、社会中的种种规则,充分认识规则教育的价值,强化规则教育意识,重视孩子的规则教育,促进孩子更全面更和谐的发展。

规则教育观念陈旧

有些家长很有规则意识,也重视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给孩子制定了条条框框去遵守,然而却收效甚微,孩子依旧我行我素不按规矩办事,让家长头疼不已。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问题往往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于家长落后的规则教育观念和不科学的规则教育方法。

卡卡妈妈常羡慕嘟嘟妈妈,因为嘟嘟总是那么听话,而卡卡却调皮捣蛋。嘟嘟妈介绍自己的育儿经:“一定要让孩子怕你,一次把他打怕了,以后就再也不敢了。昨天就没让嘟嘟吃晚饭,我说过吃饭前一定要把玩具收起来,不收就没晚饭吃,嘟嘟不肯收玩具,我愣是饿了他一顿。上次我包饺子,嘟嘟一定要玩面粉,搞得家里到处都是,怎么说都不听。后来我气急了,就拎起他狠狠地抽了几个屁股,然后罚站墙角。现在只要他一犯错误,我就罚他站墙角。现在他知道了,我说的话就是规矩,绝对地服从。”

嘟嘟妈妈的育儿经验,有三点不当。

1.将家规等同于规则

很多家长把规则教育看作是“家规教育”,把自己的意愿等同于规则,并视为绝对的权威,一旦违反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种观念绝不少见,深受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封建家庭教育思想糟粕的影响。

通常来说,规则有两种形式:一是没有明文规定,只是一些约定俗成、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公共生活中形成的道德经验与行为习惯。例如乘车购物要排队,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便吐痰、乱扔垃圾……二是有明文规定,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一些公约、规则、规章、制度、纪律,通常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有的甚至与法律法规衔接。例如交通规则、公园游客须知、学校学生守则、考试纪律等。由此可见,规则具有普遍性的特点,是供共同遵守的有利于秩序的一种客观性的规定,应该是利己利他的,而绝不是封建家长式的个人的随心所欲。

2.用奖惩塑造规则

规则虽然具有约束力,但这种约束力绝不是用批评、呵斥、惩罚或奖励这样的外部强制性手段来实现的。作为成人,可以强制幼儿去遵守某些行为规则,但并不能真正地让其养成规则意识和规则执行能力。简单粗暴的家规教育只能培养出表面驯服的、在外力监控下才能执行规则的人,而不是真正将规则内化于心,心甘情愿去遵守规则的人。规则教育过程,不是儿童被动地执行家长外在规则要求的过程,而应该是他们将规则内化于自身需要,将其进一步转化为自身的主体性态度、品质的过程。家长所要做的就是唤醒幼儿对规则的主体性需要,激发他们遵守规则的内在动机,使他们体验和感受需要得到满足后的快乐。当规则成为儿童的需要时,一切外在的奖励和惩罚就显得多余了。

3.忽视儿童的天性

很多家长在规则教育中注重树立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过度限制或控制儿童的行为,不允许孩子做这做那,要求孩子像小大人一样循规蹈矩,希望孩子斯斯文文,省心不惹麻烦。一旦孩子不遵从,他们就会强迫孩子服从管教。这样的做法,其实是无视孩子的天性。没有规矩的自由是放任,没有自由的规矩是不近人情。儿童天性是活泼好动的,是无拘无束、天真烂漫、无所畏惧的,他们喜欢四处去摸索探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家长如果对幼儿过度限制,剥夺他们自由行动的权利,是不利于他们独立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的。

家长对幼儿的规则教育应该建立在尊重儿童天性的基础上。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制定相应的规则对其进行规则教育。善于利用儿童秩序感和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充分发挥幼儿在家庭规则教育中的主体性,让幼儿做规则的主人。家长应充分考虑孩子的需要,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共同遵守和执行规则。

规则教育方法不当

除了缺乏规则教育意识、规则教育观念落后外,一些家长还存在规则教育方法不当的问题。

为了让陶陶养成睡前收拾玩具的习惯,陶陶妈妈可谓煞费苦心,想尽办法。前几天陶陶表现还不错,可没几天就不干了,开始耍赖皮。妈妈先是威胁加利诱:不收玩具,晚上不准和妈妈睡;玩具收得好的话,妈妈就买更多的玩具。陶陶不听,妈妈又开始轰炸式地批评和说教:玩具也要回家睡觉,不然明天没力气跟你玩了,并且谁收玩具,玩具就归谁。在妈妈的坚持下,陶陶最终还是把玩具给收了,但是第二天又是照旧。聪明的妈妈又想了一招,将散落的玩具外加两辆陶陶最喜欢的小汽车全部藏进了储藏室。陶陶早上起来发现一些玩具不见了,妈妈就对他说今天晚上好好收拾玩具,它们就会出现了。果然陶陶晚上收拾玩具很自觉,于是妈妈又将那些玩具“变”了回来,陶陶觉得非常神奇。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陶陶妈妈很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个很有办法的家长,但是为什么陶陶还是不能很好地遵从睡前收拾玩具的规则呢?说到底,是教育方法上欠妥当。首先,这个规则确定得太晚了,陶陶睡前玩玩具已经成为习惯,而同时不收拾玩具也成为了习惯。如果在陶陶玩玩具的第一天起,妈妈就让他知道这一规则,并引导他每次都收起来,我们相信陶陶会自然而然地养成习惯。一开始建立规则,比以后纠正和改变要容易得多。

其次,陶陶妈妈虽然让陶陶体验到了不遵守规则的后果,但却没有在制定规则之前,向其说明为什么要制定和遵守规则的原因。规则教育的过程是幼儿内化规则的过程,他们在遵守规则、实施规则行为之前,必须要理解规则,要将外在的规则要求内化为自我意识和需要。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规则,家长应该明确地提出简单、具体和可操作的规则,向孩子解释规则的制定理由,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否定。在幼儿内化规则的过程中,家长还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随意地改变规则,要自始至终地坚持监督幼儿对规则的贯彻执行,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因为一点点困难就轻易妥协放弃。

第3篇:规则意识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爸爸 给孩子立规矩

中国的《三字经》上说“养不教,父之过”;德国哲学家弗罗姆说:“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父亲虽不能代表自然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风纪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

再好的母亲也无法替代父亲的角色,因为父教与母教是不同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规则教育。

与孩子交往时,母亲更多的是与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和语言交流,父亲则多是通过运动和孩子进行游戏交流。在游戏规则方面,母亲倾向于迁就孩子,而父亲则更注重“立规矩”。也就是说,孩子会从父亲这里知道什么是规则,孩子会观察爸爸怎样面对出言不逊的人,怎样面对挫折、化解危机,然后进行模仿。

第二 形成性别意识。

父爱对男孩和女孩的性别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影响。男孩会模仿父亲的角色和行为,形成自己的性别特征。女孩往往从父亲身上找到未来生活的参照,青春期的女孩甚至会把父亲作为未来丈夫的标准。

现在,很多家长都担心影视娱乐节目会对孩子的性别意识造成影响,“伪娘”和“假小子”会让孩子分不清男女。美国父亲角色研究专家罗斯·派克认为,如果父亲在家中是果断的、具有支配性,男孩往往表现出高度的男性化;如果父亲在家里表现比较软弱,而母亲具有支配性,男孩会表现出更多的女性化特征。

爸爸应该怎样做,才能正确影响孩子呢?在0—3岁婴幼儿时期,爸爸每天至少要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专心跟孩子玩。可以一起做游戏,看动画片等。要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关注。

小学阶段,是孩子性别意识形成的初期,爸爸的作用最为关键。要多带孩子到户外运动,多鼓励男孩的冒险精神和勇气。对女孩来说,爸爸的言行、待人接物的态度,都会对女孩今后的社交能力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妈妈 让孩子有爱心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妈妈所经历的“生、养、育”与爸爸不同。母爱往往是关怀更多,保护更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积极的人际关系。

如果说父爱是带有规则性的,那么母爱则是温柔细腻的。妈妈要充分让宝宝感受到被爱、被关怀。与孩子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让他觉得妈妈就是“安全岛”。感受到充分母爱的孩子,将来独立得更加顺利,也会更爱他人,爱这个世界。对长大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很有帮助。

第二 情感模式的形成。

妈妈跟孩子在一起时,会滔滔不绝地说话,并不断地跟他进行眼神、肢体的接触与交流,这些都能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情感模式。孩子的要求,母亲能立刻感知并做出反应,长大后,他也会敏锐地感受到他人的情绪。这一点,体现在男孩身上,就是责任心强,体现在女孩身上,就是温柔细腻。

第三 性别意识的形成。

父母双方在孩子性别意识形成上的作用,各有侧重。女儿的效仿对象是妈妈,她会通过观察妈妈,了解女性的性别特征。

那么,妈妈怎样做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呢?首先要提醒妈妈,母爱无边,但千万不要过度保护和溺爱。好妈妈会随着孩子成长,学会放手,让他独立。

第4篇:规则意识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争议焦点

支持方

孩子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力的,不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如果成人不加以管教,孩子很容易变得为所欲为。

反对方

让孩子自由探索和自由玩耍,才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中国人为什么没有创新能力,就是因为从小被父母师长管得太严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做什么都小心翼翼、循规蹈矩。

专家访谈

孟迁

《成长》杂志主编,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终身教育研究会理事,教育部科学教育课题组研究员,劳动部育婴师资高级培训师,香港雅丽教育集团首席顾问。CCTV、CETV、BTV等少儿节目客座专家,多家杂志撰稿人。个人专著:《做好父母件事》《上帝也是单亲》。

问:您赞同给孩子多些自由吗?自由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答:当然。教育就是帮助人认识和把握自己的自由。一个孩子缺乏自由,或者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自由,就不能真正地成长。一个人的成长乃至他人生的意义都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的。

问:蒙特梭利认为家长应严格避免抑制孩子们的自发活动,这是否可以看作是给孩子自由这个观点的最好注脚?

答:是的,蒙特梭利认为儿童的内在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能帮助儿童认识世界,自由发展,按照预定好的这种精神发展模式发展。成人应该让儿童按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这种说法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促使我们尊重儿童、重新看待儿童,避免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儿童。这个“精神胚胎”会在孩子自发的活动中展现,在孩子与外界和他人互动中确立。这就是人成长的过程。如果内在的“精神胚胎”被过多地限制,就会形成虚假的、扭曲的自我。

问:具体来说,父母对孩子干涉过多、管教过严,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答:会妨碍孩子自我的发展和精神的独立,让孩子产生依赖和逆反。父母对孩子的生活起居照顾过多,会让孩子生活不能自理。总担心孩子营养不够于是追着喂饭,会导致厌食和不知饥饱;总担心孩子感冒,为孩子准备合适的衣服,会使孩子缺乏“根据天气选择衣物”的意识;每天早上催促孩子起床,会使孩子缺乏时间概念和对自己的责任心;父母自认为什么重要就让孩子学什么,不关心孩子自己的兴趣,会导致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或者认为自己的兴趣不重要。父母的这些行为都是对孩子成长的妨碍。

问:有人说,自律来自自由,您同意吗?

答:完全同意。如果一个人得不到足够的爱,他很难去爱别人;如果一个孩子得不到足够的自由,他也很难真正地自觉遵守纪律。即便孩子迫于外在的压力遵守了纪律,当这个压力消失后他也会变得更加放任,这就是来自“控制和惩罚”的自律的特点。所以,蒙特梭利认为,“真正自律的品质不是来源于严加控制和惩罚,而是来源于尊重和自由。”

真正的自律来源于自由基础上的自主。比如对于时间安排,如果你总是去催促孩子几点看电视、吃饭、做作业、练钢琴、睡觉等,那么孩子永远不会自律;只有你把安排这些事情的自由全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做主、自己负责,才能产生真正的自律。孩子可能一开始安排得一塌糊涂,但是很快他们就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

更多的困难来自于父母,他们不相信自己不介入孩子能管好自己。这种不相信归根结底是父母对自己的不自信。父母们只有说服自己放开并能够忍受孩子最初的失败,才有机会看到一个全新的、独立而自律的孩子。

问:当孩子年纪还小时,常常是缺乏足够的自我约束力的,当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出现不守秩序、乱闹乱打等被禁止的行为时,也要给他们自由吗?

答:当然不是,给孩子自由,并不意味着完全放任,还是在一定规则下的。蒙特梭利也明确说过:“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制止,逐渐加以杜绝,必须耐心地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

问:家长们担心,如果尽可能地给孩子自由,孩子就会变得任性、无纪律,养成许多坏习惯,规则也就很难建立起来?

答:这里存在一个认识上的错误,就是把自由和规则看成了互相冲突、有你没我的关系。其实,自由和规则是一体的,规则是自由的边界,自由是规则的内容,两者相辅相成。

规则对于自由不是限制而是保障,比如“注意安全”、“尊重他人”、“保护环境”,每个规则都是为了保障自由。如果你伤害了自己的身体、侵犯了他人、环境被破坏得不成样子,哪有自由可言呢?

给孩子自由,与孩子任性、无纪律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因为一个恰当的自由是依赖一个恰当的规则而产生的,不是绝对的放任自为。任性是缺乏恰当的规则,而缺乏恰当的规则也必然缺乏相应的自由。无纪律同样如此。需要格外说明的是,人们对“任性”和“纪律”的界定并不总是合适的,比如说幼儿园的整齐划一,比如父母们勉强年龄太小的孩子“懂礼貌”等。

多数情况下,规则之所以难建立,并不是因为孩子得到的自由太多,而是因为这些规则并非合理或必要。只有合理而必要的规则,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主动地遵守。

问:我想,一点自由也不给孩子的家长是少数,真正令家长们困扰的是:我该给孩子多少自由,哪些自由?

答:这通常由父母对教育的认识决定。我们平常说的“有些父母比较刻板、传统”、“有些父母比较开明”就是这个意思。父母观念中的底线不同,他们给孩子的自由自然也不同。有的父母会给孩子“做什么”和“做与不做”的自由,有的父母给孩子“怎么做”的自由,有的父母连“怎么做”的自由也不给孩子,而是规定好并且随时指手画脚。总的来说,在“注意安全、尊重他人、爱护环境”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给孩子自由,与此同时要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问: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建立规则,纠正坏习惯呢?

答: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孩子明白遵守规则的必要。不能强硬地要求遵守,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具体的活动来让孩子体会。如果只能通过语言来让孩子明白,一定要用孩子明白的语言来说。最基本的逻辑是:这个规范不是我们要孩子遵守,而是孩子根据需要自愿遵守。

第5篇:规则意识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一、教育现状:

对教师和家长作了问卷调查,为了弄清幼儿发展现状和教师、家长的认识和态度。通过我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方面存在急待解决的问题。幼儿在园遵守日常生活中行为规范的规则较差,而家园发展差异更大,幼儿园遵守日常生活中的规则水平大大高于在家庭中的发展水平。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分析:

家长对社会性教育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深入。但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追求高学历与升学,择校等,又使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发生偏差。注重知识传授,重视技能技巧的培养,过度保护,包办代替,入学准备过程中期望过高,急于将孩子从"游戏人"变为"学习人"家长在教育方法,教育认识,教育态度方面显示矛盾。教育认识与教育态度不统一,特别对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上不足,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投入精力少,培养不重视,要求不严格,而且部份家长自身忽视社会规则的不良行为,大大影响了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发展。

1、多数幼儿家庭属核心家庭,给孩子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为良好性格形成和情感发展提供一定条件。但容易造成交往少,以自我为中心,谦让和协作能力差,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受到影响。家长文化程度比较高,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文化基础和文化素质影响的有利条件。三代家庭能给孩子传统的积极情感形成提供条件。但过分娇宠溺爱孩子。旧的成才观、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方式、现代教育观念的冲突在所难免。

2、家长在工作之余,用于与孩子玩耍或教育孩子学习的比例高于家长自我学习、工作、或娱乐。说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高,重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3、多数家长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认识上,重视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忽视规则意识及遵守规则能力发展、以及任务意识及完成任务能力发展的问题。

4、家长在教育方法、教育认识、教育态度上显示矛盾。信任、民主、宽容与严厉、专制、放纵迁就交替运用,教育认识与教育态度不统一,教育方式因时、因地、因人、因情绪、因事而发生变化,负影响抵消正影响。从而严重影响家庭教育的作用。

5、由于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因而不能了解游戏活动、操作活动、探索活动是孩子的基本活动,是学习,是生活,是工作,是社会化实践的场所,是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源泉;是发展自主性、创造性、责任感、义务感的起跑线。对知识学习要求过高过急,忽视依靠孩子通过自主的活动去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获得知识和经验。从而影响教育效果,使家庭教育环境不能发挥良好作用。

6、2至6岁幼儿家长年龄在26岁至36岁之间,用在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多,一方面要照顾自己的子女,又要忙自己的事业。31.82%的家长还要照顾老人,精力分配不当势必影响对孩子的教育。

(二)教师教育的现状及分析:

教育方法贫乏。主要原因在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较深,教师对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重要性认识不足。近几年来虽然有一些转变,开始重视对孩子社会性适应的培养,但没有深刻认识到幼儿社会适应性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对幼儿终生学习的重要性,方法上流于说教,脱离幼儿生活,忽视幼儿"生活就是学习"不够重视一日生活各环节的规则教育,不重视与家长在统一目标,统一方向,统一原则的基础上同步教育。教育改革形势推动下,社会化大教育观逐步得到深化。教师对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意义有所明确,但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没有较好地系统地学习家庭教育理论,对家庭教育指导知识欠缺,经验少以及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中组织管理不够到位,直接影响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

二、思考及策略:

(一)、转变教师、家长教育观、儿童观,正确认识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在社会性适应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加强教师对家园同步教育实质的认识,使家园在统一方向、统一目标、统一原则的基础上形成合力,促进幼儿规则意识及自觉执行规则能力的发展。

(二)、探索家园同步促进幼儿规则意识执行能力的具体目标、教育途径、方法、措施。指导家长了解、掌握儿童年龄特点。重视家庭教育环境的利用;重视游戏在儿童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家长重视儿童社会性发展。特别是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的发展。家园一致培养儿童遵守规则能力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引导家长调整时间、情绪、心态,育方法;育认识与教育行为。重视儿童全面发展,不片面追求认知学习。

(三)、形成情感共鸣:

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热爱每一位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体能和智能的幼儿,以高质量的保育教育工作和优质服务赢得家长的信赖,使家长乐意遵从和接受教师的家教指导,愿意与幼儿园协调一致促进幼儿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能力的发展。

2、信任家长,注意尊重家长的教养方式。用个别交谈、个别约谈、家访等形式了解并理解家长的教养心态,教育行为,注意尊重家长的人格,以平等、友善、建议式的口吻与家长共同商讨,解决问题。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增强之间的感情和吸引力。

4、教师、家长采用积极、友善、关爱的态度,将情感变为动力,使须强制性遵守的规则和规范内化为幼儿自主、自觉行为和终生受益的习惯。

(四)、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

1、环境创设法:为幼儿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融洽、关爱、接纳、激励的集体生活氛围和家庭生活氛围,愉悦的学习环境。同时家园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物质生活环境。

2、家园合作法:家园在统一方向、统一目标、统一原则下,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创设有利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探索制定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发展目标,研究教育内容,参与班级管理。

3、运用榜样,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让幼儿理解遵守规则给自己,给他人,给家庭,给社会带来的好处,建立初步的社会角色意识。

第6篇:规则意识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125-01

在学习一种外语时,如果不了解该语言的内部规则,那将影响学生准确地运用该语言进行交流。许多专家(如Cameron,2001)认为,即使在小学阶段,孩子也需要一些语法知识帮助他们牢固地、正确地掌握语言。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在小学阶段要进行一些简单的语法教学。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才能既保持孩子学习英语的热情,又让孩子掌握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枯燥的"语法知识呢?笔者去年有幸到英国学习三个月,了解了一些外国专家提倡的语法教学方法。我认为,根据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让小学语法教学生动起来,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Implicit(隐性原则)

在语法教学方面,外国教育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法:"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显性语法教学)和"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隐性语法教学)。前者侧重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后者则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法规则。"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需要运用抽象的思维能力,对智力还在发展的孩子采用"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的方法更为合适。不少教师的英语课堂枯燥乏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巩固所学的语法项目时,采用了过于机械的练习形式(mechanicaldrills),也可以说是采用了过多的"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例如,学习了一般将来时后,让学生做大量类似如下的练习:

依照例句改写句子:

Model:I am swimming now.(tomorrow)

I am going to swim tomorrow.

1)Jack is dancing now.(tomorrow)

2)Mary is drawing now.(tomorrow)

此类练习只让孩子重复操练所学的语法项目,并没有提供机会让孩子了解应用这个语言点的情景,容易使所学的语言形式与语言的使用语境、语言的意义脱节,不能很好地达成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帮助提高学生语言的交际能力。

此外,孩子天性喜欢好玩的东西,过于严肃机械的练习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应尽可能摒弃直接的、机械的练习,多提供机会让孩子在有意义的、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练习和运用所学的新项目。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做游戏、TPR(全身反应法)、念儿歌等"间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语法。例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游戏来巩固be going to do something这个语法项目:

1)教师拿起粉笔,说:"I am going to draw something. But what? Can you guess?''

提示让学生使用句型"You are going to draw..."。

2)教师每次画一两笔,让学生继续猜:"You are going to draw...",直到他们猜对为止。

这个游戏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较真实的情景去使用语言,让他们在玩乐中无意识地训练了所学的语法。当然,为了巩固孩子的语法知识,提高孩子语言的准确性,教师也要在适当时候使用 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

二、Meaninggofirst(意义先行原则)

英国教育专家Jayne Moon(2000)的研究表明,孩子具有"Go for meaning"的天性,即在学习语言时,孩子的注意力通常首先放在语言的意义(meaning)上,他们很少注意到语言形式(form-指vocabulary,pronunciation,grammar structures)或语言规则。而且,孩子在特定的情景中获悉语言意义的能力很强。

由于孩子的关注点在语言的意义上,如果在开始授课时,教师首先谈论语法规则,势必导致他们不感兴趣。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孩子的天性来帮助他们学习语言,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在语法教学上,英国专家提倡采用这样的教学顺序:首先,让孩子在一个有意义的情景中(meaningful context)理解所教语法项目的意义;然后,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孩子在较真实的语境中进 行交际性活动,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最后,在孩子理解并会运用的基础上,教师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法规则上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也就是说,在教学的前面两部分----"meaning"与"use"阶段使用"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在最后一部分----"form"阶段才采用"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

三、Economy(适量原则)

除以上两点外,在解释语法项目时还要注意"economy"原则,即讲解要适时适量,解释清楚就可以了,不要罗嗦,费时费力太多,反而弄巧成拙,导致孩子糊涂及生厌。

第7篇:规则意识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怎样才能把握规则的“度”?如何让孩子们既遵守“纪律”又“自由”?下面从一个集体活动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案例:

我组织了一次体育活动《兔子跳跳跳》,我扮演猎人,小朋友们扮演小兔子。我的手指碰到哪只小兔子时,它就要乖乖地进我的“笼子”并且不能随便逃跑。小朋友们对这个游戏兴趣很高。但是,很快我就现了一个问题:“小兔子”被“猎人”关进笼子后,当“猎人”转身去抓另外的“小兔子”时,关在笼子里的“小兔子”逃出来了,还跟着继续玩游戏。玩了一次后,我进行讲评,告诉小朋友们,关在笼子里的小兔子不可以自己跑出来。但在第二次游戏中,还是有这种现象出现,我决定停止玩游戏,组织小朋友们坐我旁边。我问:“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吗?玩得开心吗?”小朋友们都说这个游戏很好玩,但不开心。晨晨说“因为有许多小兔子自己跑出来了,违反了规则。”星星说“还没玩够,还想玩几次”。我借机说:“是啊,这样玩得一点也不开一心。那我们怎样才能让关在笼子里的小兔子不跑出来呢?”小朋友们纷纷想起办法来。小叶子说“被关在笼子里的小兔子如果自己逃出来,我们就不带他玩了。”华仔说:“我们选几个人来帮猎人看着小兔子,不让他们逃跑。”早早说:“把抓到的兔子关进教室里,不让它们跑出来。”……大家商量最后决定采用华仔的方法。通过自愿报名,我们请了两个小朋友来帮猎人看管小兔子。接下来我们又开始玩游戏了。这次,被关着的小兔子没有逃跑。玩了两次后,我在讲评时表扬了小朋友们,跟他们商量:取消给猎人帮忙的角色,让小朋友们自己管住自己,遵守游戏规则。大家都同意这个建议。后来我们一连玩了好几次,游戏都顺利地进行了。

分析:

在活动中,当第一次小朋友出现违反规则现象,我告诉小朋友:“关在笼子里的小兔子不可以自己跑出来”。这样的规则我是硬塞给幼儿的,幼儿只是被动接受,所以导致出现了还有小兔子跑出来这样的结果。其实,孩子对规则的挑战至少意味着:一是规则本身有问题,压抑孩子个性的发展;二是“淘气”是孩子追求个性化的内在需求的一种外在表现。要理性分析幼儿的“反抗”和“捣乱”行为,并以积极的态度承认他们、容纳他们、引导他们。后来,我改变策略,针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坐下来商量、展开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们理解和体会游戏规则,利用评价来不断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通过引发幼儿对规则的内在需求,体验规则的意义和价值,变原来的老师制定规则为幼儿自定规则,变“他律”为“自律”,建立了正确的规则意识,引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而在这一过程中既考虑了教师主导作用,幼儿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反思:

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儿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喜爱的活动。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而“纪律”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的。

《纲要》中指出:“社会规则和日常生活规则的教育是幼儿阶段社会性教育的重头戏。”孩子是社会中的小公民,习惯于被成人谦让着。他们只有在自己的群体中,才能体会到规则带来的约束。如何让孩子既“自由”又遵守“纪律”?――把握好规则的“度”是我们不断反思和探索的主题。

1、积极转变观念,建立平等关系。

在常规建立时,首先教师应从长期自居的“领导者”、“指挥者”的宝座上走下来,从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的束缚中走出来,不要板着面孔“发圣旨”,给孩子以平等、公平、合理的教育环境,鼓励幼儿参与规则的制订,增强小公民意识。同时,建立规则时要使所有的幼儿都觉得是公正的、可以接受的。事实上,在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强烈的被重视的愿望,他们渴望参与到自己喜欢的、跟自己有关的事情中来。也许,他们偶尔的“破坏”,仅仅是渴望被注意的“一种语言”。他们的提议,会更具体,也往往更容易得到拥护和遵循。甚至,有时还会增加活动的难度和趣味性。在这种真实的参与实践中,他们更认真地思考和体验了规则。如在《兔子跳跳跳》的活动中,幼儿出现违反规则时,我们一起商量,一起制定游戏规则,从而使游戏顺利地进行。

2、坚持教学先行,促进有序常规。

幼儿天性好玩,喜欢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龄的特征注意力容易分散转移。但我们经常也会看见幼儿遇到自己喜爱的物品会爱不释手,遇到自己喜爱做的游戏也会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并深受幼儿喜爱的内容,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活动时,还应准备好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动手动脑,以避免幼儿等待时出现的争抢、吵闹等不良现象。另外在活动中教师还应注意面向全体、师生互动,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探索发现,避免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如果活动中的出现有违规的幼儿时,教师也应先以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来吸引孩子再次参与到活动中去,而不应该因为幼儿的违规来终止活动,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投入和参与到活动中来,而常规建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也就迎韧而解。

3、树立良好榜样,坚持正面原则。

幼儿模仿性强,思维具体形象。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孩子感受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一板一眼地表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同伴间的影响力对孩子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要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把握好教育时机,让孩子向孩子学习,孩子教孩子。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不许讲话”、“不要乱跑”……这些“不”字,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们的方向,使孩子的实践缺乏目标感,规则变成了太多的限制,而引起孩子的反感。在孩子的内心里,有强烈的被鼓励、被肯定的需要,我们不妨多给孩子一些正面建议,加深孩子对积极事物的直观感受,激发了他们心中的表现欲望。多从正面引导,对孩子正确、良好的行为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久而久之使之巩固,以形成良好的习惯。

4、重视实践规则,激发自我思考。

第8篇:规则意识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一日生活 规则意识 良好品质

生活处处是课堂,生活时时是教育。无论是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还是一日生活中的午睡、用餐、散步等各个环节,都是教育的内容,关键是教师要懂得挖掘教育资源,只有抓住教育契机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挖掘幼儿的社会性潜能,使其与其他心理特征或行为方式相辅相成、和谐发展。因此,如何把握生活中的小事,对幼儿进行适宜的教育,将是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基础和着力点。

一、在一日生活中让幼儿感受规则

如又到了盥洗时间,和往常一样,孩子们一组一组有序地进入盥洗室。小毅是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每次一进盥洗室,就会先到女小朋友的小便池处溜达一圈,挤挤别人,特别是夏秋季的时候,衣服穿得比较单薄,小毅就特别喜欢玩水,还经常在两只手臂上涂满肥皂,来告他状的小朋友络绎不绝。

我想,这样的一幕是各个幼儿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有督促幼儿养成习惯的责任。那么针对这样的一幕,我们该如何让小毅明白自己行为是否正确呢?首先,我和孩子们展开了一次谈论,请刚才在盥洗室被挤到的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但是别人的感受小毅无法感同身受,于是我又安排了一个“小演员”,在之后的入厕环节故意挤开小毅,不让他小便,这一环节后,我让小毅说说刚才发生的事,他明显地感受到被别人挤不舒服,还差点把尿尿在身上。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小毅感受到自身行为存在的不良影响,认识到要遵守规则,自觉养成人多排队的好习惯。

二、在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发现规则

如这几天,天气特别闷热,我忙着为孩子们排练六一儿童节的节目,排练完回到教室后已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于是随手拿了把椅子,从旁边拖过来便坐下休息,让孩子们把小椅子搬到中间坐好,准备离园。这时,坐在我旁边的康康,从椅子上站起来,把椅子拖到桌子边上坐下了。我说:“康康,你是怎么搬小椅子的。老师以前说过,不能把小椅子放在地上拖的,你忘了吗?”他看看我,一脸无辜地把椅子轻轻地搬起来。这时,旁边的小雨走到我面前说:“老师,你不让我们拖小椅子,可你自己刚才也是拖的!”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举动。

在刚才的一幕中,我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但是,孩子们却都看在眼里,虽然他们能发现老师没有遵守规则,但是却不能很清楚地分辨老师平时所说的规则与今天的行为表现哪个才是正确的,由于爱模仿,因此不由自主地模仿了教师的行为。我及时在孩子们面前对自己刚才的行为进行了检讨,同时对小雨小朋友及时指出老师不遵守规则的行为给予了肯定。通过这件事,我深刻地感受到幼儿教师为人师表:要严格要求自己,文明教人、文明育人;更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在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制定规则

如又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时间了,很多孩子都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区进行活动。但是在活动中,从阅读区时时传来喧闹的声音,常常看到幼儿忙碌的身影,甚至在别的区域中游戏的小朋友也来告状:“老师,他们太吵了,影响我们游戏了。”于是我进入阅读区向幼儿询问:“你看的是什么书啊?书上讲了什么内容呢?”几乎没有孩子能回答我的问题。游戏结束后,阅读区的图书也都放得乱七八糟,甚至还有的书被撕坏了。

在阅读区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几乎已经见怪不怪了。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将幼儿的这一行为作为讨论内容,让幼儿制定相应的规则。经过热烈的讨论之后,孩子们共同制定出了以下规则:(1)阅读时不得大声喧哗,要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2)阅读时要耐心、仔细地观察画面内容,不经常换书。(3)做到爱护图书,小心翻阅,如有损坏,及时报告老师,进行修补。(4)游戏结束后,要把书放回原位。因为小班幼儿不认字,所以针对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规则,我将其转化为符号,便于幼儿理解。从这以后,孩子们在阅读区活动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规则意识更强了。

四、在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巩固规则

如“现在,请小朋友们去小便、喝水”。话音刚落,孩子们陆陆续续地离开自己的座位,小便的小便,喝水的喝水。可是喝水处,孩子们挤成一堆,都想快点喝到水。没过多久,意料之中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小朋友跑过来说:“老师,老师,桐桐的水打翻了。”

第9篇:规则意识对孩子的重要性范文

请您根据孩子的日常表现回答下列问题。每题只可选一个答案,请在您选的答案上划。计分方式见后说明。

1出门玩不和家长打招呼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2在户外玩,没有家长督促不能按时回家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3没有家长督促不能按时起床或睡觉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4找借口不上幼儿园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5发现要迟到时的态度

A无所谓 B一般 C着急

6因病不能上幼儿园时的态度

A无所谓 B一般 C着急

7在幼儿园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8在家下棋输了就耍赖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9大人讲话时随便插嘴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10使用完图书或玩具不能放回原处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说明:答A得1分,答B得2分,答C得3分。得分累积结果在24分~30分之间显示孩子的规则意识较强,待孩子入学后可根据学校要求及时引导。得分在17分~23分之间显示孩子的规则意识一般,您应注意有计划地加强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得分在10分~16分之间显示孩子的规则意识较差,需要引起您的重视。

什么是规则意识呢?规则,就是规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意识即是遵守这些制度或章程的良好态度和习惯。规则意识较强的人,自律精神也较强,较容易适应群体生活。

大多数孩子在入学前主要呆在家庭或幼儿园,过的是一种相对自由,关爱较多,拘束较少的生活。进入小学后,孩子好像一下子掉进了规则的海洋,不但接触的功课里充满各种符号的学习规则,而且每天的在校生活也被规则控制着。如课间只有10分钟休息;课时安排较紧,上课回答问题只能举手,有时甚至举了手也回答不上;下课后,活动场地有限,又不能在楼道里大声喧哗,甚至入厕、喝水都需要排队等候……孩子们感到受拘束多,很不自由,相比以前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

为使孩子能愉快、积极地适应学校生活,家长应首先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然后再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并在孩子入学后,及时与学校沟通,配合学校要求,力争使教育做到持之以恒。

下面提供一个教养建议,供家长参考。

1讲讲规则的用处

让孩子了解规则无处不在,一定的规则能保证人们更好地生活。例如,人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游戏规则、竞赛规则。家长可以时常反问孩子,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怎样?让孩子设想违规的后果,引起他对执行规则的重视。

2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家里,物品用后要归回原处;离家出门要和家人打招呼;按一定的时间作息(定时进餐、睡眠、起床)等。

3培养执行规则的技能

有时孩子具备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但仍会时常违规。如有时“起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并非孩子故意拖拉,而是穿衣、洗漱等动作太慢,不得要领。那么,家长就要教孩子做事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寻找又快又好的做事方法和规律,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

4培养自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