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跟踪审计的依据范文

跟踪审计的依据精选(九篇)

跟踪审计的依据

第1篇:跟踪审计的依据范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效益审计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方面的资金越来越大。为加强项目工程管理,提高投资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率,很多企业都对工程造价进行了全过程审计,由原事后审计改为全过程跟踪审计。

一、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要做法

在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积极探索全过程跟踪审计新的模式,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注重新方法、新技术的运用,对全过程跟踪审计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审计人员和施工单位充分沟通,确保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质量和效果。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全过程跟踪审计重要性认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思想统一了,步调才能一致,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才有成效。在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前期,集团公司召集全体内审人员对全过程跟踪审计项目进行讨论,统一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对集团公司及子公司改善项目投资管理、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性;确定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对象、范围、重点和难点,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方法和时间要求;对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方案进行认真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方案的理解;在思想上为全过程跟踪审计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二)精心组织,拟定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方案。重视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在组织内审人员对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重要性讨论过程中,发挥全体内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内审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对全过程跟踪审计提出意见和建议。在综合讨论意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方案,经集团公司审计监督委员会讨论通过并经主要领导批准后执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方案是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规范性文件,方案明确审计范围与对象,审计方法,审计中介机构选择办法,审计费用结算及支付方式,组织、协调和监督。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按实施方案进行,配合审计工作;审计人员按方案开展工作,有的放矢,确保全过程跟踪审计质量。

(三)精选中介,提高审计工作执行力。根据审计工作方案,委托招标机构对工程跟踪、决算审计进行公开招标。招标文件经招标机构、审计部共同修改,确认后对外公开。

(四)关注过程,确保全过程跟踪审计质量。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关键是审计人员参与项目全过程。从购进土地开始,审计人员参与项目立项论证、图纸设计、施工和设备招投标过程,参加有关业务会议,发表自己的专业意见。特别是在施工阶段,要求中介机构委派具有相应资质和从业经验的审计人员驻点工程现场;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更换具有相应资质的审计人员;审计部每月定期派人深入审计现场,检查现场审计情况;审计人员每月向法规审计部书面报告审计情况。检查结果和书面报告等作为对中介机构审计费用支付依据之一,并作为要求更换审计人员和中介审计机构的依据。加强审计组织、协调和监督,保证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确保编制审计报告质量。

(五)沟通协调,确保全过程跟踪审计顺利进行。在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协调一致,交流各自的工作经验和体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请求解决;及时传递相关信息,请业务部门人员参加审计会议,共同分析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整改建议。项目审核结束后,要求施工单位或业务单位核对人员及时在审计定案表上签字确认,审计人员及时报送审计报告,结束项目审计工作。

二、建筑工程项目中全过程审计的重要内容

1、工程收入确认的审计

根据建设合同会计准则的规定,如果建设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计算,应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成本。目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由于受客观条件和管理水平的限制,不能完全按照建设合同会计准则的要求计算收入,具体表现在:

(1)确认的工程完工程度可靠性较低,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工程项目管理者为了完成利润目标、承包指标、更充分地得到实惠和利益等目的,可能操纵收益多计收入;有的为了以长远打算,将当期完成的工作量隐瞒不报留在下期再报,造成人为的少计收入,或待工程决算以后再冲回或再计收入,

(2)建设单位或业住按形象进度审定的工程量不及时和不准确(仅作为支付工程款的参考依据)。

(3)与建设单位或业主工程决算审定严重滞后。实际工作中通常是由工程项目的工程预算员编制工程形象进度预算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

2、工程成本确认的审计。

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工作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在施工过程中搞好成本控制,达到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目的,是工程项目经济活动特别重要的环节,对施工过程中成本审计主要通过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等构成成本的各要素审查,找出薄弱环节,提出对策和建议。

3、安全、质量、工期的审查,审查施工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是否拖延工期,拖延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办理了工期延期签证,是否存在只抓进度而放松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有无违规操作而导致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造成经济损失。

三、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几点经验总结

1、领导重视是做好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前提。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审批审计工作方案,并明确纪律,提出具体要求,及时协调解决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领导对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重视,是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

2、取得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支持是坚持依法审计、客观公正的原则。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依据是相关法规、招投标文件、合同协议、工程联系单等。在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中,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个态度”,对事不对人,没有亲疏之分,顶住各种压力和阻力,就能得到领导和施工单位的理解、支持和信任。

第2篇:跟踪审计的依据范文

【关键词】 工程审计; 优势; 区别; 建议

【 abstract 】 below the author expounds mainly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audit tracking audit problems, detailed track audit and tells the traditional auditing difference of method, advantages and carry out some Suggestions of the track audit.

【 keywords 】 engineering audit; Advantages; Difference; suggest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与传统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的区别

1.1审计介入时点与审计状态

跟踪审计要求审计人员提前或同步介入建设项目,深入现场,对从项目决策到工程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进行及时审计,是对同一项目不同时点多次介入,多次审计,体现了跟踪审计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审计的内容、资料明显多于竣工决算。传统竣工决算审计一般是事后开展的审计,审计范围一般只涵盖了施工和竣工结算两个阶段,且是一次性静态审计。

1.2审计效果

跟踪审计的内容不仅包括建设项目成本核算、建设项目的管理,还包括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等单位和部门的职责履行和人员配备情况,是全方位的审计。通过对上述审计事项的跟踪审计,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及时发现并堵塞管理漏洞,防范项目建设风险。竣工决算审计作为事后审计,往往对已造成的投资损失无法有效整改,只能以总结经验教训为主,审计效果明显弱于跟踪审计。

1.3 审计方式

跟踪审计的审计方式主要是定点审计、定期审计、驻场审计以及上述方式互相结合的方式等,以现场审计为主。传统建设项目审计大多采用送达审计与就地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以现场审计为辅。跟踪审计除了依据国家、企业颁布和制定的法规、制度等必须执行的强制性依据外,还可以依据行业的先进指标、社会公允价格等非强制性依据,审计结论大多以建议的方式供建设单位采纳。而传统竣工决算审计的审计依据以强制性为主,审计结论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全面执行。

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优势

2.1 规范建筑市场,预防滋生腐败

近年来,建筑市场中不可否认地存在一些权利寻租、恶性竞争等不规范的市场行为。跟踪审计使审计监督介入到项目建设流程之中,增加建设市场的透明度,从而使建筑市场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规范和改善。同时,审计监督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各控制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揭示苗头性和趋势性问题中蕴含的风险,督促参建各方履行自觉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和谐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的关系,从而达到规范管理流程,形成有效地制衡机制,将审计由“秋后算账”转变为“防微杜渐”,从而在源头上减小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2.2 使审计工作更好地适应相关法律要求

目前,我国与建设项目相关法律在执行过程中,与《审计法》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例如,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了工程价款,如果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结果与合同相冲突,那这样的审计结果往往难以落实,因为这涉及到《合同法》与《审计法》的冲突问题,使审计工作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通过跟踪审计,审计人员可以提前介入建设项目,对关键控制环节进行跟踪审计,在恰当的时点发表审计意见,从而规避审计工作于其他法规制度的冲突。

2.3 营造了和谐的审计环境

跟踪审计主要是针对建设项目风险提出预防性的意见及建议,参建各方因问题尚未发生,无需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而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审计的意见和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单位甚至有可能会主动要求审计,发自内心的欢迎审计,从而较好的缓和了审计与被审计之间的紧张关系,同时也为审计工作营造了和谐的审计环境。

2.4 使审计工作更富有成效

跟踪审计是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动态监督,包括工程造价控制、项目内控制度、建设资金等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跟踪审计能够把握最佳审计时机,及时发表审计意见,便于问题的纠正和整改,特别是对项目前期决策工作的跟踪审计,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审计的价值,发挥最大审计效力。

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1 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跟踪审计的需求

跟踪审计的内容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涉及到投资管理、工程技术、财务、金融、法律、企业管理、计算机等多个方面。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能从建设项目的微观管理上发现问题,还要能够从宏观政策、体制、机制上,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目前,投资审计人员无论从数量还是自身素质上都难以满足跟踪审计工作的需要。人员数量和审计任务量之间的矛盾,使审计人员疲于应付,造成跟踪审计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再者,审计人员一般擅长工程造价审核,施工经验不足,且普遍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很难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提出有见地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3.2 传统的审计效果评价观念制约跟踪审计工作开展

传统的建设项目审计中,通常把审计工程造价、查出损失浪费和违规违纪问题作为衡量审计人员业绩的标准。在建跟踪审计“事前控制、防范风险”等特点的影响下,其审计成果更多地表现为完善制度、程序、堵塞管理漏洞等方面,这种既成事实的可量化审计成果较少。如果一定要用传统绩效标准来衡量的话,会出现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无论问题性质还是金额可能都不如传统审计明显,会影响审计人员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制约在建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

3.3 操作上的缺位和越位并存

在跟踪审计的实践中,由于审计资源及建设体制等诸多限制,审计人员绝大多数选择在施工阶段介入建设项目,对项目决策等前期工作关注较少,造成审计监督上的缺位。同时还存在审计人员未能准确把握住审计关键环节,错过了跟踪审计的介入的最佳时点,从而造成跟踪审计缺位。另外,跟踪审计不仅应重视工程造价审核,更应重视跟踪审计的监督和咨询,但对发现的工程建设管理问题,未通过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去解决,而是越俎代庖直接下达指令进行管理,造成跟踪审计人员的定位出现偏离,侵入到建设项目管理流程中的现象也比较常见,导致建设项目管理的内控失效,引发各方利益的冲突。

3.4 较大审计需求与较高审计成本的矛盾

跟踪审计与竣工决算相比,在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上,都有了较大的拓展。这势必引起审计人员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努力,审计成本也会随之上升。但是,审计成本是有一定额度的,在较高的审计成本下,审计程序的开展就必须有取有舍,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样可能会造成一些关键环节漏审,导致审计风险增大。

四、开展好跟踪审计的几点建议

4.1 进一步完善与跟踪审计相关的法规制度,转变审计绩效评价观念

为了确保跟踪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能更好地为工程建设项目服务,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应结合《合同法》《招投标法》等建筑相关法律,进一步完善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规范跟踪审计程序和具体实施办法,使跟踪审计全面与招投标、合同签订、财务核算等管理行为相协调,为跟踪审计人员提供具体规范的行为准则,确保跟踪审计工作到位不越位。同时,要更新绩效评价观念,树立科学的跟踪审计绩效评价观,对跟踪审计成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跟踪审计健康发展。

4.2 合理定位跟踪审计介入项目管理的深度,把握审计相对独立性原则

在跟踪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必须合理确定介入深度,握好监督者的角色定位,不偏离方向,不逾越定位,依法独立开展审计监督工作。切实做到审计关口前移,从决策阶段开始,从源头抓起,强化事前监督,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严把立项关、设计关、招投标关和合同签订关。跟踪审计应保持审计的独立性,以书面形式下达跟踪审计意见书的方式,为项目建设各方提供可供采纳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做到审计工作不干涉建设项目的具体业务。

4.3 准确把控跟踪审计介入时点

跟踪审计应综合考虑建设项目规模、周期及审计资源等相关要素后,科学确定跟踪审计的介入时点。但不论是从项目立项时介入,还是施工阶段介入,或是其他时点介入,跟踪审计都应保持连续性,确保审计工作的轨迹有效贯穿预定的审计事项。此外,还要保证跟踪的适时性,对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重大活动及时跟进,对建设单位的要求及时回应。

4.4 争取参建各方的理解、配合以及建设单位的重视与支持

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可能对跟踪审计、审计模式还不熟悉、不了解。因此,在开展跟踪审计之前,有必要就跟踪审计的作用、目的、审计程序及审计依据等内容,向各参建单位的负责人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讲解和宣传,使参建人员认识到跟踪审计工作的目的是帮助建设项目加强投资控制、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与建设各方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

第3篇:跟踪审计的依据范文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将建设项目全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审计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时对各阶段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性进行审计,并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规范管理,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它与建设项目管理及监理工作虽有交叉,但不能相互替代。因此,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必须明确原则,科学定位,使建设项目管理、监理、审计形成合力,发挥建设项目投资的最大效益。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审计目标与建设目标协调一致实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既要实现与其他审计项目同样的目标――“真实、合法、效益”,又要促使建设项目实现“质量、速度、效益”目标,跟踪审计与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跟踪审计工作必须紧紧围绕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开展工作,在保持相对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前提下,努力寻求项目管理与跟踪审计的和谐进行,跟踪审计与项目管理要有良好的制度街接,真正做到审计到位不越位。

(二)以投资控制为主线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要以投资控制为主线,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重点关注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如资金运用情况、成本节约情况、效益目标完成情况,要针对那些对工程造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环节开展工作,包括方案设计、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工程变更与签证等,做到发现问题随时纠正,及时控制。

(三)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有效手段,跟踪审计要充分利用价值工程理论,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特别是在履行评价职能时,要力求做到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努力实现功能与造价的最佳结合。

(四)重要性与可能性相结合 从理论上讲,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应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而实际上跟踪审计不可能对其全过程的每一环节都进行监督和评价,如项目决策及可行性研究虽然都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但它一般都是由单位的最高领导层决定,对其进行监督与评价是不太现实的,既不能事先评价,也不能事后“品头论足”。

(五)成本效益原则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必然发生一定的成本,受审计资源与成本的限制,审计不可能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审计,惟有将有限的审计资源用在最需要审计的环节,才能发挥审计的最大效益。因此,跟踪审计必须科学选择重点,正确处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六)监督、评价、服务、咨询相结合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与评价,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也是最能发挥审计咨询与服务职能的审计项目。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要全面履行监督与评价、服务与咨询职能,通过参与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合理评价工程造价,同时,积极发挥审计人员政策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知识全面的优势,适时为项目管理提供咨询和服务。高水平的咨询与服务还可以提高跟踪审计的地位,使审计环境更佳。

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重点

(一)设计方案审计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有资料显示,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5%-25%,决策与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30%-75%,设计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设计方案审计的重点是设计方案的深度及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图纸设计深度不够,直接影响工程量清单及标底的准确性,会误导工程中标价格,还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发生大量的设计变更与签证,不能允许发生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对设计方案经济合理性的评价可采用指标对比分析法进行,即选择同类建筑的单方造价、单方钢筋用量、单方砼用量等指标与被审计工程项目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粗梁胖柱”现象及其他浪费问题及时向项目管理者反馈。

(二)招投标审计 招投标工作是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规范的招投标,可以优选施工队伍,节约建设资金,提高工程质量,防止腐败行为。招投标审计的重点是招标文件及标底。检查招标文件的内容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全面、准确地表述了招标项目的实际情况,涉及工程造价的主要条款如招标范围、分包工程及配合费、选购材料及认质认价材料的规格、型号、品牌、暂定价、工程变更的结算办法是否表述清楚;作为招标文件组成部分的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特征描述是否准确,有无漏项;标底计算是否正确。招投标程序是否合规合法,招标过程是否公正、公开,是否存在规避招标和假招标的行为等也是招投标审计的内容,但若单位纪检监察部门已对其进行了监督,则跟踪审计可不再列入审计重点。

(三)合同审计 合同审计重点应放在合同正式签订前,合同执行情况审计可在施工阶段及结算阶段结合其他审计工作一并进行。合同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内容是否完整、意思表达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合同形式是否明确、相关条款是否与招投标文件一致,要特别关注与工程造价有关的条款,如工程预付款及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时间及比例,工程量清单项目及新增减工程量项目的结算办法,工程质保金的约定、违约的索赔等。

(四)设计变更与经济签证审计 设计变更与经济签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图纸设计深度不够的项目更会有大量的设计变更与经济签证。设计变更与经济签证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变更与签证理由是否合理、资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真实、手续是否完备,特别要关注由施工方首先提出的设计变更与签证。对重大设计变更和签证,跟踪审计人员要及时进行测算,及时提出审计建议。

(五)隐蔽工程审计 隐蔽工程覆盖后难以复核,是最容易偷工减料、高估冒算的部位,对隐蔽工程质量与造价的控制是跟踪审计的重中之重,审计人员要及时跟踪隐蔽工程的每一个工序,做好记录,必要时还应进行拍摄记录,为工程竣工结算积累资料。

(六)工程进度款审计 工程进度款是在工程中间结算的基础上支付的,为掌握工程结算第一手资料,审计人员要跟踪建设工程施工全过程,认真审查每个分部分项工程是否与工程量清单内容一致,材料规格、型号、品牌是否与合同约定相同等,并及时做好跟踪审计记录。审计中要严格区分工程量清单内外项目,清单内项目按投标报价结算,清单外项目按合同约定结算,中间结算时可采用分摊法、分解法、估价法计算,原则上与分步分项工程费一致。工程进度款审计是效益最高的审计项目之一,它可以有效地调节工程进度,节约资金成本,扼制工程款超付。

(七)工程竣工结算审计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道关口,虽然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比定额计价模式竣工结算相对简单,但是,由于建设工程造价组成的复杂性,必须建立科学的工程竣工结算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严把竣工结算审计关。

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评价依据

(一)法律与法规跟踪审计可依据的法律法规较多,如《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标法》、《营业税暂行条例》等。

(二)规定跟踪审计依据的规定是指省、市及有关部门制定的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规定。包括工程管理方面的规定、工程计价方面的规定等,具体有各省依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量清单计价项目指南、工程计价表,各省、市关于文明施工费、劳动保险费、质量监督费等规定及教育附加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的规定,以及建设部、财政部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财政部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等。

(三)相关标准及规范 跟踪审计依据的标准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具体包括工程建设标准、工程质量标准、材料质量标准等;规范包括工程施工规范、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

(四)合同及补充协议 施工合同及补充协议一经签订,在合同期内便是跟踪审计的重要依据,它是约束合同条款的法律文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必须严格按合同办事,并严格监督合同的履行。

第4篇:跟踪审计的依据范文

关键词:全过程跟踪审计;成果;签证;经验

一、黄泥头拆迁安置房二期工程概况

黄泥头拆迁安置房二期工程一标:无锡市广益街道黄泥头安置房小区(原第六色织厂地块)东临小区规划道路,西临通江大道,南临北新河,北侧为江海东路。本标段总建筑面积为80326平方米,由8#、13#~15#、19#~22#、25#、26#房组成,10栋高层住宅建筑和2号地下车库等组成。工程中标价约为1.35亿元。

黄泥头拆迁安置房二期二标:无锡市广益街道黄泥头安置房小区(原第六色织厂地块)东临小区规划道路,西临通江大道,南临北新河,北侧为江海东路。本标段建筑面积约为72976.47平方米,由29#、30#、32#、33#,4栋高层住宅建筑和1号地下车库等组成。工程合同价约为1.35亿元。

黄泥头拆迁安置房二期三标:黄泥头拆迁安置房二期工程睦邻中心工程(通江大厦)位于无锡市广益黄泥头通江大道立交桥东南侧。本工程占地面积为4176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六层。结构类型为主楼框剪结构、裙房框架结构。工程中标价为6500万元。

二、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果

1.在跟踪审计的前期时,明确施工阶段跟踪审计内容:审核工程进度款拨付、隐蔽工程验收、月进度报表、设计变更(签证)、工程价款结算、及时向审计组提供审核结果;依据审核结果提出调整意见,出具月进度审核报告。

2.为确保跟踪审计落实到位,我单位专门配备了相关设备和软件。跟踪审计部再三强调跟踪审计人员要提高跟踪审计的意识,珍惜这次合作的机会,以建设工程项目为中心,树立工程质量是工程生命线理念,在此基础上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真正做到工程不停,战斗不止,无论酷暑,还是寒冬,施工现场都有跟踪审计人员的身影。我们竭尽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来配合甲方加强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跟踪审计构筑起建设工程项目监理、地标项目管理部和审计局以及建设单位立体式交叉管理控制的新模式。

3.黄泥头拆迁安置房二期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经过不间断的跟踪审计,我单位到目前为止共发生了工程跟踪审计方案1份,工程月报8份,跟踪审计日志记录600余页,照片700余张,签证121份,退回无效签证15份,累计核减金额约126.41万元。

4.在跟踪审计的过程中,我们遇见的问题及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主要有如下几条:

问题一:项目开工初期,签证不及时,签证资料不齐全。

合理化建议:在工程例会上,我跟踪审计人员明确提出:

1.相关签证资料按照我方提供的黄泥头拆迁安置房二期工程变更(签证)单要求统一办理;

2.签证的流程要根据签证流程图,逐步实施,不得拖沓。

3.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均认可我方观点,施工单位表态会主动按要求办理相关签证。

问题二:项目过程中,因本工程实行“代建制”,按照合同约定,建设单位要等主体工程封顶,才支付部分工程款,所以施工单位上报验工月报的积极性不高,在开工初期甚至没有验工月报。

合理化建议:在工程例会上,我跟踪审计人员明确提出:验工月报不仅是施工单位的请款依据,同时也是业主明确工程进度及工程用款的依据,所以不管是否申请月进度款,施工单位都应该向监理单位和审计单位提交验工月报,然后上交业主。

结论:业主代表、监理及施工单位均认可我方观点,施工单位目前已能在跟踪审计人员的督促下,每月提供验工月报。

问题三:因本工程有三个地下室,所以土方工程工程量比较大,定额造价相对比市场价高很多。

合理化建议:我单位跟踪审计人员在土方工程开始之初,就及时对土方运距进行主动跟踪,未雨绸缪,为土方费用的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

结论:目前,黄泥头拆迁安置房的土方外运工程单价是25元/方,比定额造价降低45.3%,同比无锡地区其它兄弟建设单位的土方外运价36元/方,要降低30.56%。

问题四:因本工程有三个地下室,所以桩基工程中,泥浆外运工程工程量比较大,定额造价相对比市场价高很多。

合理化建议:我单位跟踪审计人员在泥浆外运工程开始之初,就及时跟甲方提出采用房地产开放商统一桩基报价的模式,将桩基(含所有桩基工序)按790元/米包死。

结论:建设单位同意我方意见,与代建单位协商。

问题五:施工过程中,商品砼供应不及时,致使工期延误;并且出现商品砼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合理化建议:我单位跟踪审计人员提出商品砼供应时,应有商品砼公司技术人员旁站,与施工、监理、审计一起做实验,鉴定其是否合格,是否可以按合格产品的价格结算。

结论:甲方代表、施工单位、监理均同意我方意见,并实施。

问题六:在门窗的询价过程中,出现了多家供应商,门窗质量、价格层次不齐。

合理化建议:我单位跟踪审计人员提出取长补短,采用材料厂家与加工厂家合作的方式,从而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最优的产品。

结论:甲方代表、施工单位、监理均同意我方意见,并实施。

问题七:进户门由出现多个供应商,质量、价格层次不齐。

合理化建议:我单位跟踪审计人员提出通过内部招标的形式,选择供应商。

结论:甲方同意我方意见,并实施。

问题八:外墙涂料的选择。

合理化建议:我单位跟踪审计人员积极组织比价,并多次与崇安区建设管理中心李局等一起去厂家进行实地考察。

结论:在多次比价之后,选择了性价比最高的涂料。

问题主要内容涵盖签证办理、月报提交、土方外运、 泥浆外运、商品砼、门窗、涂料等,均得到甲方、监理、施工单位的一致认可,并实施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经验

根据我们在跟踪审计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结合本项目跟踪审计工作中突出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跟踪审计的作用,我们在接下来的跟踪审计工作中,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与甲方和审计局多沟通,对跟踪审计工作的实施和开展要统一思想,这是做好跟踪审计工作的前提。遇到问题时,要及时与甲方、审计局沟通,达成一致意见,统一思想,使甲方和审计局能够主动配合和支持跟踪审计工作,使得跟踪审计人员真正可以在其位,谋其政,跟踪审计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

第5篇:跟踪审计的依据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科研经费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势和特点、科研项目各阶段审计重点以及审计关键点,阐述了高校开展科研经费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方法和思路。

近年来,随着高校承担科研项目数量的增加,科研经费总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科研经费收支已成为高校财务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科研经费管理漏洞也日益显现。为了加强审计监督、规范科研经费支出行为和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各高校开展了科研经费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

科研经费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势和特点

科研经费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由事后结题审计向事前、事中、全过程延伸的一种审计方法,在审计实践中,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能够强化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监管

科研经费监管的核心就是预算及其执行,它是规范经费合理使用的依据和基础。跟踪审计人员在项目争取的阶段能够指导项目人员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实现全额预算和细化预算,项目立项后,严格规范预算的调整程序,并以预算为依据,监督经费的支出,有效地强化了预算的监管。

可以实时监控和审核科研经费的支出

在过去的科研经费报销审核中,由于经费监督机制不健全,再加上管理人员及项目负责人认识上的问题,虚报冒领、资产流失等现象比较严重。跟踪审计监督的介入,可以有效地规范科报销手续、严格预算执行和控制经费的开支。并通过财务、科研和审计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实时监控科研收支的情况。

为项目结题审计创造有力的条件

由于传统事后结题审计对经费收支存在的疑问点只能询问课题负责人,相关负责人肯定对自己的行为找出各种各样的解释和辩解,同时限于内审条件和成本的限制,难以查实转出资金的真实去向。而跟踪审计可以有效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

从总体上看,科研经费全过程跟踪审计拥有以下特点:

范围全面性。传统的科研项目结题审计是以审查科研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为主要目的而实施的一种审计,而科研项目跟踪审计则涉及到整个科研项目全过程的方方面面,包括对项目的预算、资金的收支、资产管理、项目效益、项目进度等进行全方位的审计。

过程的动态性。科研经费全过程跟踪审计要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审计人员必须及时地、动态地掌握科研项目的各种信息,才能使审计延伸至各个环节,及时查错防漏,实现有效地杜绝经费浪费和资产流失的目标。

内容系统性。传统的项目结算审计的内容,主要审查资金收支问题,而跟踪审计的内容则非常广泛,各阶段、各环节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系统地、全面地看问题,认真严谨地执行审计规范,不放过任何可疑的问题。

科学把握科研经费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点

1、申报立项阶段重点

由于高校老师一般不具有专业的财务知识,预算管理及观念淡薄,项目预算往往精确性低,与实际所需成本支出偏差较大,造成数据的失真。所以跟踪审计人员重点协助项目负责人按照不同项目的具体要求逐项编制预算,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

加强对科研合同的审计,尤其横向课题的合同条款,重点关注双方的资金拨付、资产采购管理、知识产权的归属等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及可行性。审查有无虚设课题或重复申报课题的现象等等。

2、项目实施阶段重点

项目实施阶段是跟踪审计监督的关键环节,也是最有效最难控制的阶段。此阶段的审计重点是以批复的项目预算为依据,严格审核各项明细支出。如:人员费的支出有无支付给有工资收入的课题组成员和代领现象,人员费是否直接拨付至领款人个人银行账户;购置设备仪器的名称、型号、数量是否符合预算批复,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是否办理了相关手续,采购合同条款是否合法合规,是否明确了固定资产归属,是否办理了相关固定资产验收入库手续等;招待费、差旅费和办公费是否符合预算开支范围、使用标准,支出是否真实合法,票据是否正规、真实,支出内容是否合理;会议费是否有会议通知,票据日期是否与会议召开日期一致;审核外协费支出协议,协作研究内容、经费分配以及产权归属问题等条款是否真实合法,协作单位是否具备相关的资质能力,是否与项目组成员有经济利益关系,是否凭合法有效凭据办理转拨手续,有无转入非协作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的现象;专家咨询费是否根据咨询形式以及专家职称级别执行相应的补助标准;项目收入是否按照项目合同的约定如期足额划入学校账户;预算变更调整是否按照规定履行了相应手续等。

3、项目结题阶段

项目结题阶段主要审查经费决算表是否经过财务、科研部门的审核,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和完整。结余经费是否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办理结账手续,是否对固定资产进行了清理。同时审计人员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及其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检查评价,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建议。

三、有效捕捉科研经费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关键点

科研经费跟踪审计的实施过程与科研过程同步进行,通常情况下跟踪审计不能影响科研进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抓好跟踪审计关键点,成为跟踪审计的重要保障。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项目跟踪审计队伍

科研经费跟踪审计时间长,内容复杂,审计风险大,审计质量控制难,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和人员素质作为保障,就难以达到跟踪审计的目的和效果。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具备全面的财务管理、物质采购管理、必要的法律法规知识,同时还要有较高的判断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因此审计人员要加强后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向其他高校学习先进经验,改变单一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应变能力。

做好与各个部门的协作配合

科研经费全过程跟踪审计涉及到科研、财务、资产、招投标等部门,正确处理好与这些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关系,对于跟踪审计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建立沟通和协调机制,共享信息资源,使各部门相互支持和配合,形成监督的合力,使跟踪审计能够充分地发挥审计职能,不断深化审计监督和管理。

完善规范跟踪审计的管理制度

高校应根据国家相应的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结合本单位科研工作实际,制定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科研经费全过程跟踪审计办法,明确科研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内容、范围、基本程序及相关部门职责,使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总之,科研经费全过程跟踪审计使审计部门提前介入各个环节,提前发挥审计的监督、协调和服务作用,并贯穿科研经费管理的始终,确保科研项目执行规范和科研经费有效运行,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第6篇:跟踪审计的依据范文

【关键词】交通;工程;跟踪审计;问题;对策

交通工程跟踪审计始终围绕着“揭露问题,规范管理,提高效益”为目标,重点关注盲目决策、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浪费,及时堵塞漏洞,降低审计风险,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预警作用,防止和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保证交通工程项目高效、优质、有序地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交通工程跟踪审计存在的一些问题,下面,我就粗浅地谈谈自己对交通工程跟踪审计的一点认识,与大家共同学习。

一、交通工程跟踪审计面临的难点和问题

(一)交通工程跟踪审计的有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跟踪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审计人员承担着大量的审计工作,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风险,这就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内部规范作为支撑,它不仅是跟踪审计人员开展工作的依据,也是衡量工作的标准。虽然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第二十三条明确对“财政性资金投入较大或者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建设项目可以对其前期准备、建设实施和竣工投产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但是关于交通工程跟踪审计尚未形成具有操作性的指南,对于交通工程跟踪审计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做得尤其不够,使得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实践操作中难以遵循和把握,造成审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感到缺乏依据和标准。

交通主管部门没有及时出台关于交通工程跟踪审计的规定,未对交通工程跟踪审计进行恰当定性,使得中介机构的不同人员对跟踪审计有不同的认识,而且即使中介机构犯了错误,也很难通过国家规定来界定中介机构的责任,最终使中介机构的责、权、利不对等,在责任难以界定的情况下,中介机构也没有必要下大力气去抓跟踪审计的服务和质量,使跟踪审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招投标等工作制度建设亟待加强

工程建设管理的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竣工验收制度,共同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实施监督管理,以维护交通建设市场的正常秩序。其中,招投标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招投标等工作制度建设关系着交通工程跟踪审计从源头抓起,从基础抓起,它是交通工程跟踪审计的一道重要关口。

(三)交通工程跟踪审计基础环境薄弱,现有跟踪审计力量不足

跟踪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跟踪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大量性,对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涉及到管理、经济、法律、行政、工程技术等多项相关专业知识,要求实施交通工程跟踪审计的审计人员是掌握多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跟踪审计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较宽的业务知识面,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分析、组织、协调、沟通等综合能力,不仅要掌握工程计价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设计、监理、施工、管理及财务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国家的有关政策和了解市场信息。然而,交通内部审计人员中目前懂财务的人员比较多,懂工程、法律的人员比较少,既懂工程又懂财务的人员少之又少,这就造成在人才结构上、知识结构上过多的偏重财会人员和财税知识,而这一情况在基层尤其突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一是平时没有重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二是审计人员属国家公务员编制,其报酬相对固定,难以吸引工程造价师等专业人才加入交通内部审计机关。

(四)领导重视与支持交通工程跟踪审计的的力度不够

跟踪审计虽然已经出现了几年,但由于这方面没有比较系统的介绍和研究,仍然属于一个新生事物,业主单位对交通工程跟踪审计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没有明确认识,大多在认为跟踪审计就是控制施工单位的付款额度,这样就将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简单化;在与中介机构签订跟踪审计合同时,没有进一步的关于跟踪审计具体内容、人数、跟踪审计方法等详细约定,即使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过于单调而向中介机构要求更为完善的服务时,却又找不到合理的合同依据,最终业主也只能吃个哑巴亏了事,这会让业主形成跟踪审计可有可无的结论,对交通工程跟踪审计的发展非常不利

(五)跟踪审计时间跨度长,协调环节多

审计人员虽然参与了建设过程的主要环节,但往往受制于当时的审计环境、人员专业水平、市场未知因素等客观条件,审计意见或建议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影响。再加上有时还碰到建设单位不予配合的情况,审计意见和建议还不能得到有效落实,跟踪审计人员承担着诸多责任与风险。

二、根据跟踪审计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建议采取的措施

为了更好地发挥交通工程跟踪审计的作用,根据跟踪审计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一)交通主管部门尽早出台关于交通工程跟踪审计的规定,对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方法、收费尤其是当审计人员不能恰当的执行跟踪审计时的责任认定及处理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审计人员对跟踪审计有清晰、统一的认识,只要犯了错误,就能通过国家规定来界定责任,对相关机构或人员进行通报公示、停业整顿等处罚,最终使跟踪审计参与各方的责、权、利对等,使交通工程跟踪审计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加大对交通工程跟踪审计的研究,对跟踪审计过程中出现的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提炼,对出现的新问题进行集体探讨,以便集众之长,发现新对策,同时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对跟踪审计的认识,减少跟踪审计工作失误,促进跟踪审计业务良好发展。

从我们实施的情况来看,着重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审计关口前移,参与项目可行性审查、工程招投标,审查标底、评标报告等有关资料,对整个项目的合法性、有效性发表意见;二是交通工程表层以下的隐蔽工程和变更工程应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每个施工现场应派两名以上审计人员全过程实时跟踪,而表层以上的可视工程次之,可只在计量时进行审计。审计组不必参加质量验收工作,但要查阅质量检验资料,只对合格和合格以上的工程进行计量。

首先,应审查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概预算文件编制(概算调整)的合规性、合法性、真实性。包括概预算文件的组成内容是否完整;编制概预算文件所依据资料是否齐全;是否做到了符合实际;是否考虑到项目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概预算定额与概算指标是否符合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专业要求和国家规定的标准;材料与设备供应方式、市场价格与预算价格是否正确;工程量的计算、概预算定额和指标的套用是否合规等。

其次,加强交通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的监督审计,把好一道重要口——招投标工作。从客观上讲,交通工程由于专业性强,给监督带来了限制,同时,环节多、参与人员多、工作量大,也给监督带来困难,对此,我们实行制度监督,不断完善招标文件会签制,标底编制规范制,编标、评标专家分离制、评标专家成员随机制、评标实名制,以及纪检干部全程参与制等等;严格审查,规范招投标行为,防范和遏制扰通工程建设市场秩序的“串标”、“围标”等行为。

一是审查标底是否控制在总概算的限额之内,编制的依据是否合规,是否由有资质的造价咨询机构及有造价管理资格的人员编制,是否遵循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是否体现招标文件的规定和要求,是否与市场实际价格相吻合,是否根据施工图编制,有无存在不从实际出发片面降低造价,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二是审查招投标过程是否合规,是否有纪检监察人员参加;保密措施是否严密;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信誉、施工方案、技术设备、技术人员素质等审查是否严格;评标方法是否合理;合同单价(总价)是否与投标价一致;有无其他舞弊行为等。

第三,审计组对项目实施过程中计划工程预算成本、已完工程预算成本、已完工程实际成本三大关键指标实行全程动态控制,及时分析、预测出现预算超支和计划滞后的情况,加强交通工程项目事前预测评价和事中控制。

发生工程变更设计时,若需重新制定工程结算单价,先由施工单位申报,监理签证,工程管理部门审查后再交审计组审定。对已完工的合同规定建设内容的单项工程应出具单项工程结算审核报告,建设单位在留足质保金的前提下,根据审核报告办理工程价款结算。全部工程基本完工且符合竣工验收条件时,审计组应出具全部工程的工程结算审核报告和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报告。

审计签证单或审计报告在征求被审单位意见时,采用当面交换意见、当面签字确认的方法,如果当面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应采用书面交换意见的方法进一步协商;审计组对被审单位反馈的意见应认真研究,认为反馈意见正确的要相应修改审计签证单或审计报告。

设置施工停审点。它设定于工程施工的连续两道工序之间,即在某项工序完成,各项检验、验收手续已经履行,下道工序开始之前。设置施工停审点的主要目的是对建设管理、监理等工程建设有关各方的职能发挥和职责履行情况进行抽查审计,同时也可解决一些事后审计的难点和疑点问题。

审计过程中,业主单位建立一套严格的计量支付程序,坚持先审计后付款和“一支笔”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审计组对每一个隐蔽工程和每一道工序都要会同业主单位、监理到现场进行检查验收,对每笔计量支付和变更工程的单价和数量都要实行严格审查,从而确保工程成本的合法、真实和准确,有效地控制了工程投资。

第四,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须进行交通工程建设效果审计,主要对交通工程建设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审计组不必参加质量验收工作,但要查阅质量检验资料,只对合格和合格以上的工程进行计量。评价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1)通过对建设工期与达到设计能力年限的对比分析,评价交通工程建设速度的快慢和建设工期对建设效益的影响。(2)通过对交通工程建设预算(概算)与建设完成情况、工程成本及单位生产能力建设的对比分析,评价工程造价和建设费用的高低。(3)通过对交通工程建设预算项目建设回收期、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经济指标的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投产后的获利能力。(4)进行现金流量分析,评价项目偿还贷款、施工单位垫资的能力。

(三)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交通工程跟踪审计中的应用。信息已成为当今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信息是决策者科学决策的基本要求和依据,在这种形势下,审计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及时全面地掌握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和财务状况,实现动态审计、远程审计、跟踪审计,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等,都离不开审计信息化建设。只有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优势,才能有效地推进交通工程跟踪审计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四)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交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尽快适应交通工程跟踪审计的要求。配备充足、合格的审计人员,是有效开展交通工程跟踪审计的基本条件。为了缓解目前交通工程跟踪审计人才短缺的不利局面,可以采取如下途径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从外部引进人才,即适当增加编制,引进交通工程跟踪审计所亟须的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既懂工程技术又懂财务审计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从内部着手培养人才,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培训,使审计人员能够更新观念、知识和技能,尽快适应交通工程跟踪审计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审计人员自学专业知识,获取专业资格证书;

第三,必须加强对现有审计资源的整合,要加强内部各职能处室和上下级之间的联动协作,充分运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力量,发挥他们审计优势,重视交通工程跟踪审计专家队伍建设。

(五)做好审计结果沟通和协调工作,有效规避审计风险。在跟踪审计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审计组与建设单位、监理方、施工承包商之间的不同意见,若协调不好,就影响工作。对于建设单位、监理方、施工承包商之间协商不成的一般问题,由业主单位审计部门负责人负责协调,重大问题和涉及宏观管理方面的问题由业主单位主管领导召集审计、工程管理、计划、财务等部门开会研究解决。

交通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交通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具体体现在对交通工程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到设计施工再到竣工交付使用前所需全部费用的确定、控制、监督和管理的全过程。近年来,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一种新方法被应用到造价控制中,交通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是由事后结算审计向事前、事中、全过程延伸的一种审计方法,这种方法使整个工程实施处于受控状态,能有效地克服事后监督的局限性,在促进业主、施工、监理等单位提高投资效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地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并可以从源头上遏制交通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从而对交通廉政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慧明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任延艳.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局限性及对策[J].审计月报,2007.

[3]试论基层审计机关如何面对绩效审计[OL].中国审计教育网.

第7篇:跟踪审计的依据范文

【关键词】建设项目 跟踪审计 方法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既是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搞好投资效益审计的一种具体方法。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程项目投资主体的日趋多元化和多样化,对工程投资乃至质量、进度等项目管理内容实施动态的、主动的监督、服务和控制的各种要求都迫切的需要审计部门开展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通过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既可有效的提高审计监督效果,又能强化审计监督力度。

一、概念

传统的工程审计是一种事后监督,存在“时间滞后、信息不对称、问题隐蔽和隐含的审计风险”等问题。工程审计未能真正介入建设全过程,工作仍以事后监督为主,缺乏必要的事前预防和事中监控,尽管工程价款结算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在形式上能够核减部分费用,降低了工程造价,但事实上仍旧是事后的补救措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因其侧重项目前期项目设计论证阶段,兼顾项目中期实施建设环节,贯穿项目建设整个过程,即实施建设前期、建设期间、竣工决算的全过程跟踪审方式,成为做好新形势下建设项目审计工作的必然选择。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在工程准备和实施阶段,审计部门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运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和切合实际的审计依据,对工程投资乃至质量、进度等项目管理内容实施动态的、主动的监督、服务和控制。跟踪审计的实质是建设全过程的综合审计,包括经济性审计(如造价审计)、效率性审计(如工期和进度审计)、效果性审计(如管理审计、投资效益审计等)

二、实施阶段跟踪审计

(一)意义

项目实施阶段是工程实体的形成阶段,建设项目的投资主要发生在实施阶段。 在此阶段采取跟踪审计方法,审计人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避免事后审计只能“揭示问题,无法挽回损失”问题的发生,真正实现项目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的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审计人员提前介入到项目建设的一些关键环节中,形成了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机制,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从而保证投资目标值的实现。

(二)重要关注点

在实施阶段,审计部门要着重关注和做好以下几件工作:

(1)严格管理工程量计量。审计人员必须以工程施工图及施工现场为依据,严格按照各专业定额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逐项进行核对,审核工程量有无多算、重算、冒算和错算现象。通过施工图纸与施工现场的对比分析,挤出工程量中的“水份”。同时做好工程重要施工部位资料记录和现场资料的积累,为工程结束做好工程结算提供依据。(2)完善现场变更签证手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现场变更签证的发生较为普遍,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现场施工条件变化、合同文件的不完善、工期调整、图纸修改、业主原因、材料价格波动调整等。涉及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变更签证,必须首先以招标文件、工程合同和相关协议为依据,严格执行合同条款,确定变更内容是否在合同约定的调整因素和程度范围内以及如何进行调整。为了更好地控制因工程变更签证所增加的费用,工程现场签证应经过技术分析、经济核算,此阶段审计人员可以会同相关单位商讨对策,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对变更签证进行分析论证和经济核算,提出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案。(3)加强投资动态控制。对项目资金及其运用的动态关注是保证项目资金有效使用和控制项目投资风险的重要方式,常以控制概预算建设内容,严格履行招标合同内容形式出现。在跟踪审计工作中要始终坚持概预算控制意识,在重大设计调整论证、工程变更审批、现场签证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建立和把关上,明确工作原则,设定控制目标,严控超标行为。实施过程中应监督检查合同内容的具体履行,保证工程建设内容按合同要求完成,实现既定效益目标。

三、实施阶段跟踪审计方法

审计方法是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跟踪审计的方式和审计目的而采取的实际操作方法。跟踪审计的常用方法是顺序检查法、逆序检查法、分项详查法、项目抽查法等方法的结合使用,具体实施方法以询问、检查、复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为主。

(1)常用方法。顺序检查法是根据项目建设活动的业务程序而实施审计的一种方法,即根据项目的实施顺序按照工程建设流程开展的审计工作方法;逆序检查法则是根据项目实施活动的程序进行反向审查的一种方法,一般是根据项目实际特点判断从某分项工程结果开始逆向审查项目流程、投资控制等工作;分项详查法是对送审资料或现场工作按照工程结构分类逐一审查的方法;项目抽查法是从送审资料或现场工作中抽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资料进行审查的方法。(2)方法介绍。询问法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目的向项目建设参与各方提出有关问题的方法,它主要以固定格式化询问方式进行。固定格式化询问是指审计人员以一定审计目的向被访者询问相同的事先设定问题,例如对工程各参与方关于某项工程变更的问询;检查法是审计人员按照实际情况与送审资料的情况相核实的审查方法,也是跟踪审计现场工作的常用方法,主要方式有现场核查、重点追踪、现场抽查、实地清查等;复算法是审计人员按照相关计算方式对送审资料进行复核性验证的审查方法,是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例如按照工程定额或者工程量清单的规定核实工程量及工程造价;分析性复核法是审计人员对送审资料与行业标准、历史数据及其他数据进行分析核算审查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纵向或横向分析、趋势性分析、单一比率分析等方法,该法主要应用于投资资金的效益分析中。

四、结论

项目实施阶段跟踪审计,是审计部门随着施工进度对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情况以及其他事项而实施的审计,科学合理地选择审计方法确定介入的时机和内容,是高质量完成实施阶段跟踪审计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袁西耘.关于基建工程审计的有效控制[D/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006.

第8篇:跟踪审计的依据范文

一、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风险的表现与成因

(一)现有的机构设置与政策跟踪审计需求不匹配

目前审计机关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定位,是按审计对象的部门行业划分,而政策审计的对象跨部门、跨行业,“条块”纵横交错。审计机关的任何一个司、处、科室的职责范围都无法涵盖一项政策措施所涉及的内容。由于没有专职的政策跟踪审计机构,有些审计机关实行处室按月轮流牵头进行政策审计,审计缺乏连续性,审计效果大打折扣。

(二)政策跟踪审计能力不足

政策落实情况审计是一个综合性审计工作,既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查处违法违纪问题的能力,又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政策综合分析能力,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而我们的审计队伍以懂财务知识的人员为主,以至于在执行政策跟踪审计中存在综合分析能力不足、政策把控不准等问题,导致能力风险。

(三)政策跟踪审计定位不准确

政策跟踪审计既是资金与政策结合的审计,又是项目与政策结合的审计。在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有的审计机关采取派驻式的审计,被审计单位对一些应由自己决定的事项,让审计人员表态,造成了审计与被审计方责任不清,引发责任风险。还有一些决策部门在政府融资、保障房建设等一些大的决策出台时,要求审计机关关口前移,如果审计机关未在充分考虑自身能力的情况下,参与并发表代表审计机关的意见,变成了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后期的审计工作就不能客观准确地对政策及效果进行评价,形成风险。

(四)对政策跟踪审计重要性认识不够

政策跟踪审计点多面广,审计人员不仅要完成繁重的日常审计任务,还要参与政策执行审计,为了按时完成审计,有些审计工作停留在打电话要数据、抄数据、抄资料,汇总数据阶段,把审计工作当成统计工作来做。导致部门之间数据不衔接,审计记录不准确,审计取证不充分,审计工作底稿未按要求编制等。由于审计不深入,揭示问题不深刻,审计建议没有针对性,报告流于形式,形成审计质量风险。

(五)被审计单位存在会计信息不实、虚假账目等问题

在政策执行审计过程中,政策执行部门由于其内控制度不健全,数据、资料以及审计所需证据不完善,审计人员掌握的信息有可能失真。还有些项目单 位,特别是近几年扶持的部分企业,为了应付税务、审计等部门检查,设置多套账,也会产生审计风险。

二、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进行审计风险教育,树立风险防控意识

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相对于其他审计而言,对政策执行情况审计的多,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工程造价审计的少,政策跟踪审计存在大量的座谈、调研,审计人员主观认为不会产生巨大的审计风险,不重视规避与控制审计风险。所以审计机关应该通过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控制审计风险。与此同时,还可以学习国外政策审计风险防范做法,提前预测,进而控制审计风险。

(二)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政策跟踪审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职业道德素质,同时还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分析宏观环境、行业状况以及经营项目战略的能力,在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中,政策制定的可行性、政策执行的完整性以及政策执行的效益性,都需要审计人员来分析、判断并作出评价。因此,审计机关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一是通过培训提高现有审计人员的技能,造就一专多用的复合型人才;二是通过聘用的方式,引进专家人才充实到审计队伍;三是审计机关合理调配现有审计资源,推进审计机关各处(科)室之间的轮岗,加强审计资源共享。

(三)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没有好的审计质量,查不出问题,提不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审计监督、参谋作用就无从谈起,更谈不到审计的威慑力。政策跟踪审计质量管理应从审计程序、现场实施、报告审理、后续工作等各环节进行管理。一是严格审计程序,规范审计行为,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结合政策跟踪审计的实际完善审计程序,规范审计行为。二是加强审计现场管理。政策跟踪审计重点之一是通过对重大项目的审计,反映相关政策执行情况,所以审计要紧紧抓住月度确定的审计重点领域并结合地方政府制定的政策有重点开展审计,审实、审深、审透,确保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实施到位。三是做好审计报告审理,在做好三级复核同时,坚持审计业务会议制度。四是建立后续审计制度,对上期审计机关提出的意见建议,充分研究,尽快安排下一步的审计工作,并建立审计档案责任制。

(四)设立专职政策跟踪审计机构,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及审计标准

政策跟踪审计从长远看,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审计机关全新的职责定位与重要的政治任务,仅靠临时机构或者处、科室轮流抓,缺少稳定性、专业性和连续性,各级审计机关应尽快成立专职机构,专司专管,配备专职审计人员,跨行业、跨部门开展独立政策审计工作,上下一致,强化政策审计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指导;研究政策审计的方法、思路,制定政策审计的评价标准和操作指南;及时调度政策审计发现的问题,全面掌控进度情况,利于促进完善政策审计的理论和管理体系,带动政策审计的全面推开和纵深发展。现阶段开展政策跟踪审计还应解决审计行为和审计标准法律依据的问题,在审计法律体系中明确审计部门的政策执行监督权限,对政策执行情况监督的目标、范围、职责、权限、形式加以规定,从而实现政策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在认真总结各地审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统一的政策跟踪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明确操作规程,既防止越俎代庖,又防止审计执法不到位。

第9篇:跟踪审计的依据范文

(一)审计法律法规不健全,跟踪审计缺乏统一规范。目前我国虽然对跟踪审计进行了大胆实践,形成一套独特的跟踪审计实践操作思路,但是作为一种新生的绩效审计模式,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法律规范体系。当前我国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作为法律依据,但是其对有关绩效审计的规定尚不明确,对跟踪审计基本上没有提及。纵观审计法的整个内容,不难发现,有关审计机关职责、审计机关权限和审计程序等方面只是针对财务审计有明确规定,并且限定审计的内容和范围较小,仅限于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审计监督范围,这是无法达到跟踪审计的预期目标的。正是由于跟踪审计的范围、内容、程序、审计取证、审计报告等都缺乏统一规范,导致跟踪审计工作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不能确保审计质量,因此,必须尽快加强跟踪审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二)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难以满足跟踪审计的要求。我国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目前以会计、审计人才为主体 ,复合型人才较为缺乏,而跟踪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必须运用多学科的知识,采用多样化的审计方法,采取多种审计手段。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审计人员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对其他领域的知识运用不多,视野相对狭窄,知识面也比较窄,不能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科学、法律、财务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这些审计人员将难以满足跟踪审计工作综合性强、层次高的要求。因此,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将对开展跟踪审计工作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三)审计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无法适应跟踪审计的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交易、无纸化办公、会计电算化日益普及,而跟踪审计是一项复杂的信息管理工程,需要对整个项目各方面的审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分析并存档管理,因此,必须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审计,需要有较高水平的信息化审计手段作为技术保障。众所周知,我国的财务软件无论是在功能上还是开发技术上都发展很快,且正在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方向发展,然而审计软件的应用却并不普及,推广速度远远落后于财务软件的普及程度。目前许多单位审计信息资料没有有效地与局域网络进行链接,审计信息与数据不能互通,资源与信息没有实现共享。有的审计部门的局域网络与相关部门没有实现相互连通,实现远程审计比较困难。同时由于我国许多信息系统还没有审计接口,审计软件无法获取系统的电子资料,计算机审计还停留在浅层次运用上。另外,我国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有限,影响了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如《审计署提出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和构想》中指出,全国审计系统已有2万多人具备计算机初级水平,占审计人员的25%,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方能适应当前跟踪审计的信息化需求。

(四)审计管理机制不完善,跟踪审计难以顺利实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地方立法权的完善,现行的审计机关接受双重领导机制,使得中央和地方审计机关的关系逐渐疏远,有些矛盾日趋凸现。如现行审计管理机制下,跟踪审计经常受到地方政府领导的个人意志左右,不能很好地独立开展工作。现行的跟踪审计工作没有相关法律依据,大都是根据政府领导决策开展的,实质上政府领导对审计机关拥有实质性的制约力和决定权,对于审计项目中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审计机关都无法进行审计。即使是有些审计机关根据上级部门安排开展跟踪审计,也难逃“自我检查”之嫌。从近年来我国审计机关每年揭露的大量违规行为中,不难发现,我国审计工作的重点还是停留在财务审计,并不是真正地跟踪审计。由于我国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带有明显的“GDP化”倾向,因此,跟踪审计主要是对财政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审计,而无法有效地进行效益审计。

二、关于完善跟踪审计的对策建议

(一)逐步推进跟踪审计法制化。为了使我国跟踪审计能够得到规范实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应当尽快借鉴国际和西方先进国家绩效审计制度建设的经验,积极探索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跟踪审计的组织形式、范围、内容和方法等,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规范并尽快通过立法程序加以明确规定。同时,根据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实际,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修订工作,应明确绩效审计以及跟踪审计的法律定位,为跟踪审计的实施提供法律依据,必将有力地推动跟踪审计的开展,促进跟踪审计的逐步完善。另外,在现行的跟踪审计工作过程中,应注重审计成果转化,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及时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及时调整跟踪方案,逐步完善内控制度,要围绕法规和审计工作职责,研究和制订开展跟踪审计的操作规范,规范和指导跟踪审计工作,要通过制度规范跟踪审计行为,保证跟踪审计的有效实施,使跟踪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中。

(二)大力加强跟踪审计队伍建设。跟踪审计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审计人员使用创新的方法和多学科的知识,因而审计人员在开展跟踪审计时除了具备传统的财务审计能力外,还要求审计人员具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如经济学、社会科学、法律、电子技术、环保与工程技术等。因此,审计机关必须加强跟踪审计队伍建设。首先,要不断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不仅要涉及国内外跟踪审计理论的研究成果,还要重点突出跟踪审计业务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其次,要鼓励跟踪审计人员深入到项目建设一线学习审计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最后,要适当引进一些专业人员充实到跟踪审计队伍,如可联合会计主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和社会中介组织,聘请注册会计师、环境工程技术专家、律师和建筑师等加入到审计部门工作,利用这些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拓宽审计人员的知识范围,提高跟踪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三)要根据跟踪审计的需要,适度超前地更新计算机设备,并相应采用设备仪器辅助审计。如GPS定位仪、全站仪和检测仪器等,为加快审计信息网络建设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其次,要加强审计软件开发和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培训,结合跟踪审计人员工作的实际,形成一些成熟的人机高效组合的审计软件运营系统和人才,从而将跟踪审计的各项业务熟练地运用到系统软件中处理,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最后,要积极探索联网审计,全面落实“金审工程”实施系统,强化网络审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