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范文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精选(九篇)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

第1篇:业财融合研究现状范文

关键词:研究型课程;辨析思维;自主学习

一、引言

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是信息和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长期的训练使学生不能形成系统、连贯的思维方式,学生对教师有过多的依赖性,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Milne andMcConnell,2001)。这些都迫切地要求高校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研究型课程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

本文以工商管理类本科生财务管理课程为例,说明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研究型教学设计与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是强调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以课程专题研究(course researchproject)为训练载体,培养学生的辨析式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 ,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self-directed learning)。

二、基于问题的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其特征表现为: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习新知识;有针对性地根据问题的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辨析式思维能力;有能力识别和搜集相关资料,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国外许多学者研究认为,现行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辨析式思维能力。辨析式思维强调的是批判性的思考方式、认知和学习的一种能力,强调有选择性地对知识和信息加以判断与评价。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辨析式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这种学习方法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对知识深入研究和理解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发现、理解、评价以及应用知识的主动参与者。②有针对性地学习。从对现实问题思考中加深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解和应用能力。③组织学习小组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组织能力。④开放式的动态信息资源和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机会自主确定分析对象、鉴别问题、搜集信息。⑤非结构化的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使学生有机会接受现实的、复杂的管理环境,并逐渐养成对问题反复思考的习惯和质疑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式思维。

在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课程专题研究的形式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课程专题研究,是在运用专业课程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以从专业课程教学中提炼出的关键性、综合性问题为主题,利用开放性的资源环境,结合现实商业环境,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并完成研究报告,充分体现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理念和核心,也符合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特点。

三、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1、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内容与训练体系设计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内容与训练体系设计以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基础,以案例分析和课程专题研究为主要训练载体。笔者根据本科生财务管理平台课的特点,遵循研究型课程教学的理念,设计了以价值管理为主线的三个系列课程研究专题和体现财务管理核心内容的六个分析案例。每个研究专题都使相关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点体系,通过完成该研究专题,可以轻松地掌握一系列相关的知识点体系,提高学习效率;案例分析则针对一些重要的财务理论进行基本训练,在学理论知识点的基础上,对研究相关专题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补充。两部分内容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使整个财务理论知识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

在研究型课程教学中,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关键在于对问题的选择与设计。本文以公司价值管理为主线,设计了公司财务状况分析、财务预测和价值估价三个核心研究专题。每个研究专题包含了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知识点群,同时,三个研究专题知识点群之间紧密联系,涵盖了财务管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这三个研究专题的逻辑关系是:①公司财务状况分析针对公司过去的经营与财务状况,目的是发现公司过去及目前存在哪些财务问题,并延伸寻求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公司调整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②公司财务预测与规划是对公司近期未来的规划,强调在上述公司财务分析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对公司进行短期预测和规划,解决公司营业收入和融资策略相配合的问题,是对公司短期的价值管理;③公司价值估价是对公司的长期价值管理,通过对公司价值评估,发现影响公司价值的主要问题及关键因素,为管理层进行价值管理提供依据,也为投资人提供相应的投资建议。学生在完成三个研究专题的同时,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并运用上述系列研究专题所涉及的理论与方法,也关注公司在当前、近期与长期价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建立价值管理的理念。

2、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问题设计

(1)公司财务状况分析问题设计

公司财务状况分析研究专题的分析框架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杜邦分析体系和现金流分析两部分,涵盖了三张基本财务报表的全部信息。学生通过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历史平均水平比较,对公司的基本财务报表全面解读和分析,发现公司目前存在的财务问题以及引发财务问题的经营与管理的因素,为管理层进一步改善公司经营状况,提高公司价值提供依据。

本研究专题的核心问题设计:

①样本公司存在哪些财务问题?

引导学生采用本研究专题提供的分析框架对公司的基本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公司过去经营中存在的财务问题;

②产生这些财务问题的根源是什么?这些根源对财务问题有怎样的影响?

引导学生寻找公司财务问题背后的根源,探究是什么样的经营问题导致了这些财务问题,又是如何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影响的。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财务分析的理解不是仅仅停留在财务指标的计算和简单的比较分析上,而是深入分析财务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逐渐体会到经营策略与财务策略的相互关系,以及体会如何通过调整经营策略来有效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

(2)公司财务预测与规划问题设计

公司财务预测与规划研究专题,在财务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协调解决公司过去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调整公司近期未来的经营策略和融资策略,是对公司的短期价值管理,对未来经营期内公司价值目标进行修

正和调整,为提高公司的长期价值提供依据。本研究专题设计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规划,不同于传统的财务规划。传统的财务预测与规划主要运用销售百分比法,一般分为收入决定融资和融资决定收入两部分。传统的财务规划一般都把扩大产品市场份额、保持企业销售的快速增长作为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追求的目标,只是单纯地考虑公司的市场目标,而没有考虑与公司市场目标相配合的各项财务目标,特别是公司的财务价值目标。但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更关心公司的财务目标如何更好地与市场目标相统一、相协调、相配合。

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预测与规划,是将公司价值目标与营业收入与融资规模、融资方式的相配合情况下公司的财务规划。对传统的财务规划方法的不足进行了改进:①对各项目的预测不是简单地同比例地放大或缩小,而是要考虑各类资产以及资产项目与主营收入之间的联动关系;②考虑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③针对资产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④根据预期的财务指标以及改变假设条件后的可持续增长率,更能反映公司在预测期的情况;⑤考虑了公司的主动投资行为。

本研究专题的核心问题设计:

①如何基于核心财务价值指标进行财务预测?引导学生采用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预测方法,结合公司的财务比率对公司短期未来进行财务预测。

②如何解决企业营业收入和融资规模、融资方式的配合?

这个问题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规划的核心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按照传统的财务预测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全面考虑公司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方式,要在达到预期销售收入增长的同时实现既定的净资产收益率目标,并能完成对公司的融资规划,安排好融资规模及融资方式,即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的统一。

(3)公司价值评估问题设计

公司价值评估专题,是一个综合的研究专题。需要结合公司的历史财务状况分析和未来财务预测方法,对公司未来一个时期内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的预测,并根据各价值评估方法的原理,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对公司的长期价值进行评估,实现公司长期价值管理。是三个研究专题中对学生财务判断能力、专业敏感度要求最高的一个研究专题。

本研究专题的核心问题设计:

①影响公司价值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从公司价值管理角度提出这个问题,是希望学生不是单纯地预测数据而完成一个价值评估作业,而是从管理层对公司进行价值管理的角度,思考哪些因素对公司价值有着显著影响,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公司价值的,并为管理者提出可行的价值管理建议。

②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这个问题从投资人角度提出,公司价值评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公司的投资人提供有效的信息。公司的投资人需要从公司的价值评估报告获得公司未来发展潜力的相关信息,并作进一步的投资决策。因此,学生还需要从投资人的角度分析,样本公司的真实价值是被市场高估了还是低估了,样本公司是否仍值得投资人投资。

学生在这两个问题的引导下,完成价值评估的同时,从公司的价值管理和市场价值角度对公司进行全面的分析, 从而对长期价值管理有了深刻的体会。

三个研究专题选择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作为研究主体,逐步提出层层深入的研究问题,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信息、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财务理论知识;同时,这些问题又是置于开放式资源环境的研究问题,针对不同的上市公司,每个研究问题都没有惟一的答案,选择的样本公司不同,公司的经营方式、投融资方式、资本结构也不尽相同,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界定和提出的解决方案;每个研究专题又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研究问题,涵盖了一定数量的财务理论和知识点,可以细分为若干个具体问题,小组成员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共同合作完成研究专题。每个研究专题只给学生提出基本研究目标、可能用到的研究方法,由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根据公司的特点自主决定需要的相关资料、研究方法、具体研究问题及确定研究方案,给学生更大的空间挖掘公司的信息和分析深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实施

课程专题研究教学的具体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教师对研究专题项目所要达到的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数据库资源、分析模型与工具、评估标准等进行介绍,对学生进行前期的指导和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对研究项目进行交流沟通;

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

①确定研究对象。每组学生根据公司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选择较感兴趣的某一行业的某一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样本公司,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②确定研究问题并细分为具体问题。根据研究专题的内容,在研究问题的引导下,结合公司的特点和经营情况,确定公司围绕该专题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并细分问题。如对财务规划问题进行细分,确定具体研究项目为经营战略研究、利润规划、资产规划、融资规划等几部分,再针对各个具体的研究项目,结合公司的基本情况制定研究方案;

③拟定小组工作计划。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后,学生小组成员讨论拟定较详细的工作计划,确定各成员的具体工作内容。明确的工作计划安排和确定的分工,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督促大家按时完成工作,使整个学习过程有序而高效。

④自主学习并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根据研究专题的内容和解决问题需要的知识准备,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搜集信息,必要时可以小组谈论共同解决,或请教教师。例如,对公司财务预测和规划时,需要学习销售收入预测、股利政策、项目投融资方式、资本结构等相关知识模块。

⑤侧重发现问题。学生选择的公司不同,规划时会遇到不同的具体问题。例如,规划时可能要考虑:公司未来的市场需求如何;影响销售利润率的关键因素;目前资产规模和结构存在的问题;采取何种融资形式配合资产规模与结构的调整等,根据研究公司的具体特点,确定研究的重点,为提出解决方案做准备。

⑥ 提炼研究结论。完成研究内容,并依据对研究结果的判断得出合理的研究结论。针对研究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完成相应的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为测评阶段。学生根据每一个研究专题的要求撰写并提交研究报告,就研究成果进行陈述,并回答其他学生及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提炼各小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点评;测评各小组的研究报告。

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的问题设计及教学实施过程,是一个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思想和培养学生辨析式思维的要求。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以引导者的角色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通过小组合作,针对现实财务问题进行深入地、反复地探究,不断提高对专业知识及其应用的理解程度。

第2篇:业财融合研究现状范文

【摘要】本文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其现阶段在中国发展的市场现状,并具体阐述了理财产品可能存在的相关风

>>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现状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现状及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及未来的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现状及中外比较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特点及机遇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究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及创新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监管思路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风险解析与防控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与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现状、特点及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问题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4]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4)[OL].

[15]晓薇.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与防范[J].中外企业家,2014(32).

作者简介:李道波(1975-),男,四川绵竹人,中级职称,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证券投资、股权投资、风险管理、商业模式;姚瑾(1974-),女,上海市人,中级职称,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投资组合、互联网金融、征信管理;刘继模(1969-),男,四川安岳人,中级职称,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资本运作、商业银行管理、投融资管理。

第3篇:业财融合研究现状范文

(一)财务管理学科简介

财务是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形成与发展而产生的本金投入与产出活动。按学科分类来说,财务管理是会计专业主干课程,财务管理属于第一层次学科,它与会计学是两门并列的学科。它的发展与金融市场学、数理经济学、投资学的关系密切。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所行使的直接管理,它的主要目的是优化财务状况和提高财务成果,属于理财学的范畴,是组织财务活动的一项工作,是研究有关资金的筹集和有效使用的学科。简单地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现代财务学是建立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基础上,重点探讨在公司特别是股份有限公司这种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下,如何对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预测、决策、分析。按照财务管理对象,财务管理学可分为筹资管理学、投资管理学、营运资本管理学、收益分配管理学等。财务管理环节一般分为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几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

(二)财务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早期是作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诞生的,它是属于微观经济理论的一个应用学科。企业财务管理大约起源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其演进分为萌芽时期、筹资财务管理时期、法规财务管理时期、资产财务管理时期、投资财务管理时期、财务管理深化发展新时期。

一、西方财务理论研究现状:1.围绕资本市场展开研究。2.未从总体上研究理论结构。3.未涉及财务制度建设。4.重视实证研究。其中,西方财务学主要由三大领域构成,即公司财务、投资学和宏观财务。其中,公司财务在我国常被译为“公司理财学”或“企业财务管理”。

二、中国财务理论研究现状: 1.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展开,重视制度建设。 2.重视引进国外理论。 3.从总体上研究理论结构。4.着重规范研究,引进实证研究。

(三)财务管理的特点、地位与职能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

一、财务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主要是运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实施管理。通过价值形式,把企业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都合理地规划和控制,达到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财富不断增加的目的。因此,财务管理既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独立方面,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2.财务管理与企业各方面具有广泛联系。在企业中,一切涉及资金的收支活动,都与财务管理有关。每一个部门都会通过资金的使用与财务部门发生联系。每一个部门也都要在合理使用资金、节约资金支出等方面接受财务部门的指导,受到财务制度的约束,以此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3.财务管理能迅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财务是企业正常经营的命脉,它的运作状况即各项财务指标可以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二、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通过对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像血液一样渗透贯通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等一切管理领域。从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的地位上来说,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三、财务管理的职能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财务保证职能;二是财务调节职能。所谓财务保证职能,即指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货币资金需要的职能,或者说,财务保证职能的经济内容,就在于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货币资金周转各个阶段上的屋子运动与资金运动的充分一致性。从企业管理系统上看,企业的管理系统包括生产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公司财务无论在任何国家、任何公司的任何时期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作为一名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我们应本着严谨求实的态度,夯实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归纳,财务管理大学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财务管理既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独立方面,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工作与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密不可分,是经济领域综合知识的运用。

二、掌握数学、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效用理论、线性规划、对策论、概率分布、模拟技术等数量方法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日俱增。财务风险问题与财务预测、决策数量化受到高度重视。

三、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其根本的工作性质是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管理工作中,人与人的沟通必不可少,语言文字交流能力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结果。

四、熟悉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企业在国家宏观环境中生存,国家的政策法规必须遵循,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财务人员必须熟悉政策变动和法规调整,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财务环境。

五、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同时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态势是必要的,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综合财务实践,培养财务管理能力才是最终目的。

第4篇:业财融合研究现状范文

关键词:公司金融;融资;利润分配;财务状况;发展前景

公司金融理论是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浪潮逐渐发展起来的,如何为公司的发展壮大筹集资金,如何让公司在经济危机中生存,如何提高公司的资金利用率,公司金融理论随着现实的需求而不但完善,在公司的发展和管理过程中,公司金融理论发挥的作用也更加综合,更加重要。公司金融理论涉及公司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

一、公司金融理论在公司管理中的作用

(一)解决公司融资难题

公司金融理论诞生之初,其主要作用就是解决公司的融资难题,对于公司而言,不管是公司成立还是扩大再生产,融集资金是基础。根据资金来源不同,公司融资方式可分为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根据金融中介所起的作用,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融资方式主要有四种: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和内部融资。只有选择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融资安排,降低融资成本,减少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决策的约束,才能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我们可以以长城汽车为例来分析各种融资方式的优缺点。

1.股权融资。其特点是效率高,财务风险小,融资成本高,可能引起企业控制权的变动,可以增加公司的知名度等。长城汽车于2003年首次发行H股并上市,公司注册资本增至47,210万元,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为该公司产量的提高和研发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持。2011年9月28日,长城汽车A股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我国第四家A+H股上市公司。公司的名声大振,此次融资净额为389437.23万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投入发动机、变速器、车桥及制动器、内外饰和车灯等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扩产项目。从一个民营企业到一个A+H股的大公司,依靠着股权融资,长城汽车成长迅速,依靠着皮卡和SUV等核心产品,长城汽车行业排名升至第10位。

2.债务融资。其特点是公司财务风险较大,融资成本较低,利息的支付具有冲减税基的作用,使投资者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并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

3.内部筹资。其特点是自主性强,成本和风险低,数量有限等。在发行A股后,利用募集资金,长城汽车对其子公司进行了增资,加强了控制权,此外还利用超募资金永久性的补充了流动资金。

在融资过程中,除了考虑各种融资方式的优缺点,还必须考虑资金成本和公司的资本结构。实际中,在比较各种筹资方式时,使用个别资本成本;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使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在进行追加投资决策时,使用边际资本成本。在资本结构方面,从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中的净收入理论、净经营收入理论和折中理论,到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中的MM定理、米勒模型、破产成本模型和成本模型,公司金融理论对于资本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其目的就在于使企业融资成本最低,达到最优的融资结构。

(二)衡量投资项目可行性

在公司进行投资决策时,特别是对于金额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衡量项目的可行性特别重要,公司金融理论提供了一系列的投资评价方法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在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现金流量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投资有关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是评价项目是否可行的基础性指标,以现金流量衡量各方案获利能力及其优劣,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强调了货币资金的流动性。只有当净现金流量大于零时,企业进行投资才是合理的。

(三)评价公司财务状况

如何评价一个公司经营好坏,前景如何,研究其财务状况是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而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又是财务分析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对于企业的决策人,还是潜在的投资者或者政府监管者,财务分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财务分析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财务状况综合评价五个方面对于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评价。

1.偿债能力分析。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负债经营能力和安全程度的指标。2010年以来,国家对于楼市进行了宏观调控,一些房企的资金链紧张,银监会曾对60家大型房地产企业集团的进行调研,有18家平均资产负债率超过70%。而在房地产业内,公认的资产负债率安全范围为60%-70%以内。

从上表可以看出,保利地产的资产负债率从2010年开始显著增加,其经营安全性降低。

2.营运能力分析。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反应了企业销售能力和流动资产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从下表可以看出保利地产的存货周转率在近两年明显降低,说明了房地产调控以及银根紧缩都影响了其经营与发展能力。

3.盈利能力分析。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销售毛利率是公司销售净利率的基础,没有足够大的毛利率,企业便不能盈利。而净资产收益率反应所有者投资权益的投资报酬率,几乎把公司经营管理的所有重大方面都能体现出来。保利地产销售毛利率维持在正常水平,但由于地价成本高而房价没有上涨,其净资产收益率还是有所降低。

4.成长能力分析。成长能力是指公司未来生产经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水平。保利地产作为房地产龙头企业之一,其净资产收益率的明显下降,说明了房地产公司资产规模增长幅度降低,行业的成长速度降低。

5.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目前广泛应用的评价方法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沃尔评分法。杜邦财务分析法是根据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财务指标体系,综合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

杜邦财务分析法的作用是解释指标变动的原因和变动趋势。它以权益报酬率为主线,将企业在某一时期的销售成果以及资产营运状况全面联系在一起,层层分解,逐步深入,构成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6]杜邦财务分析法不仅很较好地对企业赢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做出了评价,还能够帮助管理者迅速意识到企业财务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作用十分显著。然而杜邦财务分析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对于公司收益所承担的风险反映不足以及过分重视短期财务结果而忽略长期的价值创造等。

(四)优化公司利润分配

如何分配股利是很多公司面临的难题,公司和股东面临着当前与未来利益的矛盾,面临着分配与增长的矛盾,股利政策的双面对立效应及其争议性仍未得到解决,但是公司金融理论分析了影响股利政策的模型以及不同类型公司在股利政策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对于市场中公司的股利政策有积极的作用。

1.股利政策与股票价格的关系。股利政策无关论认为股利的支付与股票价格无关,当投资预期收益>资金成本率时,不分配股利对股东更有利;当投资预期收益=资金成本率时,分配与否对股东财富没有影响;当投资预期收益

相反,“一鸟在手”理论认为,股利发放多少直接影响股东对公司的认可程度,从而影响公司股票价格。此外,差别税收论认为,股东倾向于获得资本利得而非股利,从而乐于选择低股利政策,因为资本利得的实际税率低于股利的税率。但是对于那些交易成本高,希望保持流动性的股东而言,现金股利较好。

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分红少或不分红的现象,这也是中国股市投机现象严重而投资无法进行的一个原因,2012年1月13日,沪指收报2248点,与2001年年中时期沪指最高见到2245点相近,A股十年零涨幅,十年涨跌两茫茫,让无数股东话凄凉。新任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后,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上市公司股东的回报,对分红安排进行具体规划,细化对股东分配的形式、现金分红的条件以及比例。红利分配的政策确定后,不得随意调整而导致降低对股东的回报水平,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改变目前的分红现状。

2.现金股利政策的选择。当公司投资机会较好、较多时,少支付现金股利会提高公司的增长能力,为股东带来更多的回报,当一个公司保留现金过多,超过未来投资需求时,则应支付现金股利,这样对于股票价格的稳定以及公司投资的吸引力都会增强。此外,盈利能力、负债程度等也是影响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

二、公司金融理论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资产定价领域对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的实证和质疑,产生了行为金融。行为金融以及管理决策行为的研究推动了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发展。行为公司金融关注两种非理性对公司资本配置行为及绩效的影响:资本市场投资者及分析家非理性和公司管理者非理性。行为公司金融的发展说明了人的作用在公司决策中的重要性,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行为公司金融理论认为,公司管理者的非理性往往体现在过度乐观和自信,虽然这种表现有增加公司价值的一面,但在产品市场竞争和资本市场不完美的条件下,与理性的融资行为整合,很可能会导致过度的兼并收购和过高的并购价格,增加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作为一个新的金融研究领域,行为公司金融本身也存在着广阔的研究空间。对现实的资本市场中公司资本配置行为的研究,也将推动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属于新兴市场,发展时间短和较不成熟等特点决定了我国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所在环境与传统的理论背景存在一定差距,在当前面临的特殊市场环境和公司治理结构的背景下,我国的市场参与者普遍存在不完全理性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行为公司金融的研究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研究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对于中国公司运用公司金融理论进行管理的建议

公司金融理论对于公司财务管理的各个阶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公司的管理制度很不完善。运用公司金融理论对公司进行管理,能够使公司的发展更加合理,决策更加科学,在宏观方面,也有利于整个证券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如何提高中国公司运用公司金融理论进行管理,我们可以给出一些建议。

(一)建立现代公司财务管理体制。现代的公司应该建立适当的财务治理结构,规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财务权限。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一些封建思想仍然存在,一些企业领导人依靠自己兴趣进行决策,而不进行实际的分析调查,从而损害公司的长远利益。

(二)坚持诚实信用观念。中国的公司中存在着很多粉饰财务报表的现象,把报表做的漂亮点,给业绩考核贴金,获取信贷资金等。这些行为在短期内或许会有利于管理者或公司的利益,但研究表明,财务报表舞弊引发该股票市场价值的下降幅度将是舞弊额的500至1000倍。只用坚持诚实信用的观念,正确的利用财务报表在发现公司存在问题和评价公司财务状况方面的作用,才能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

(三)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科学的财务目标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和考核作用,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四)合理运用各种评价指标。公司金融理论中用于评价公司的指标有很多,但是每一个指标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实用范围,只有充分了解其适用性和使用前提,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决策提供依据。

公司金融理论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依然没有停步。公司金融理论服务于公司的财务管理,从资金的筹集到投资的决策再到利润的分配,公司金融理论对于现代公司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未来公司金融的发展将更加接近实际,进行分析的方法将更加先进,对于财务数量的分析将更加重要,只有利用好了这个有力的武器,一个公司才能更好的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好的进行财务决策,更加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租开悉,何进日.财务管理学[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9

[2]李艳荣.公司金融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J].财经科学.2006(12)

[3]杨建玲.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

[4]朱武祥.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及其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3

[5]尚秀芬.国外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发展及述评[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4)

[6]刘肖玲,宋刚.浅谈杜邦财务分析法[J].金融经济.2007

第5篇:业财融合研究现状范文

当前,始于新兴市场的金融波动不仅折射出以货币市场为代表的我国金融体系承压现状,更是反映出了以“货币空转”为代表的银行信贷资金非有效配置的运行态势。相关研究表明包括大银行、中小银行和影子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主要业务集中在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而非市场经济系统,这也是信贷资金非有效配置的部分体现。基于此,激活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财政资金存量使得流转于财政渠道的货币得以有效配置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金融面临问题的应有之义。结合2013年7月3日李克强总理所提出的激活财政沉淀资金进而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的经济微刺激政策,可以确定的是我国当前沉淀于财政渠道的资金数量不可忽视,尤其是近年来基于政府平台的财政信贷资金的流转对于财政渠道内部资金沉淀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那么在此背景下,基于政府控制的视角研究通过财政信用渠道所形成财政资金存量对商业银行运行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文献回顾

当前作为市场经济中政府和市场地位界定的延伸命题,公司治理结构中政治因素与公司绩效或公司价值关系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各国公司运行的事实和经验研究均表明了政治因素是各国公司治理中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而这种现象尤其是在法制制度落后、市场经济意识薄弱的国家或地区更为显著(Faccio,2006),可以看到体现政府控制意图的政治联系因素对于公司的实际运行同时存在正向推动和负向制约的对立性结论。

已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体现政府对企业控制意图的政治因素对企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Roberts(1990)、Fishman(2001)等研究指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政治联系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企业融资,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机会(Faccio,2006等)。当然除去融资方面,政治联系因素也可以为公司的发展提供税收补贴、财政引导等政策方面的优惠(Goldman et al,2009)。就国内的相关研究而言,也存在诸多支持政府控制对于公司发展具有正向推动的经验研究,胡旭阳(2006)经验研究表明,针对我国存在相对严格管制的金融行业而言,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可以有效帮助其突破金融行业壁垒,极大地推动了民营企业通过正规金融渠道的融资机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和成本(罗党论、甄丽明,2008)。余明桂、潘红波(2008)研究指出,从融资渠道层面而言,上市民营企业高管具有官员背景和政治身份的政治因素是关系到企业是否能获取银行贷款或者长期银行信贷资源的重要因素,具有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在获取银行信贷资源及更为优惠长期的信贷资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其研究也进一步指出,在金融发展、产权保护及法制水平落后的地区,政治关系对于企业发展推动作用更为显著。

当然,体现政府控制意图的政府对于公司运行的干预也不可避免为公司市场化运行产生消极影响。现有的部分经验研究揭示,政府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公司绩效合理实现(Boubakri et al,2008等)。Fan,Wong等(2007)对中国IPO公司的研究揭示,在其公司上市3年内,以CEO为代表的公司高管政治关联因素均制约着公司股票回报、销售增长及销售回报的预期表现。Vickers,Yarrow(1998)研究认为,基于政治诉求原因,政府会引导其控制下的企业更加注重社会效应和承担社会责任,进而引致企业运行偏离市场化轨道,最终使得企业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对企业绩效形成制约。同时政府的干预也会使得政府成为一支掠夺之手,进而损耗公司的利润和财富(Shleifer,Vishny,1998)。而对不同国家的企业效率及绩效而言,Megginson,Netter(2001)和Djankov ,Murrel(2002)通过对不同所有制约束下的企业绩效进行系统对比分析研究,认为总体上国有控股公司企业效益一般低于私有企业效益,其绩效表现同样如此。

综观现有相关研究,结合当前经济体系中所出现政府通过财政信用行为形成的财政资金存量及货币空转所形成短期银行间货币市场承压现状,我们有理由怀疑:政府控制是否是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财政信用渠道形成的关键因素?通过财政信用渠道形成的财政资金存量是否引起商业银行绩效侵蚀?

在此意义上,文章结合前文分析和既有的文献给出研究假设H1:政府控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财政信用渠道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文章研究假设H2:基于财政信用渠道所形成的银行体系中财政存量资金抑制银行绩效提升空间。

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和变量选取

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经济数据的特点尤其是公司财务数据特点可知,公司财务数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具有其惯性,尤其是从公司高管角度而言,其自身具有维持公司盈利水平不变乃至增长的内在激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公司财务数据具有其内在惯性影响。同时相关经济理论认为,基于惯性或者数据的惯性调整,个体的过去行为对于当期行为具有潜在不可忽视的影响,而面板数据的其中一个优点就是将个体动态行为嵌入到模型中进行控制。

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本文针对文章研究思想并结合研究假设H1和H2依次给出非平衡动态面板经验模型:

(1)

(2)

其中,Fdepit表示t期政府在第i家银行的财政存款;Fdepit-j为政府财政存款的滞后项,下文将详细分析;Stateit为表示t期第i家公司性质的哑变量,当t期公司实际控股股东为国家时取值1,其余取值为0;GROAit为t期第i家公司总资产净收益率相对缺口,其量化原理就是依据HP滤波方法得到公司潜在总资产净收益率ROATit,然后利用公式:得到对应样本公司总资产净收益率相对缺口,借以表示样本公司绩效状况,如果GROAit>0则表示公司实际总资产净收益率超过潜在收益率,表明公司绩效不存在被侵蚀的现状,反之,如果GROAit

在模型设定的基础上,对本文前定变量或控制变量进行设定。首先,根据既有的相关文献,本文选取公司总资产自然对数Ln(size)表示公司规模,因为公司规模不仅反映公司经营实力及其在行业中地位,同时更是反映了我国政府控制倾向,在我国规模较大的四大商业银行均为国有银行,故此文章选定公司规模作为前定变量进行控制。此外,结合已有文献,选取公司财务杠杆(Leve)、账面市值比(BM)和净利润增长率(Ng)对公司相关财务变量进行控制,借以控制公司的风险水平和发展潜力对公司绩效及财政信用的影响,因为公司财务杠杆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公司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水平,而账面市值比和净利润增长率反映公司投资机会和发展潜力。同时,依据Faccio(2006),邓建平、曾勇(2009),肖浩(2011)等人的研究,对公司治理层面、高管政治背景及公司性质等相关变量进行控制,主要有公司股权集中度因素,在文章中选用公司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和(H3)量化股权集中度因素,同时依据前文归纳的关于政治因素的常用衡量方法,对样本公司高管政治背景进行衡量,若高管或公司具有四大方面中的一种,则认为公司具有政治联系,并用哑变量Political表示,具体就是若存在政治联系Political取值为1,反之为0。而其余的核心变量在前文模型设定中进行阐述,在此不做赘述。

(二)样本及数据选取

结合本文的研究思想,文章选取国内A股市场金融行业上市银行作为研究截面样本,具体截面样本为截止到2013年第一季度上市的银行金融机构但是剔除掉样本观测数据不足8个季度或2年的15家上市银行,并结合数据可获得性,样本跨度为2005第1季度到2012第4季度。为了尽可能扩充数据容量避免拟合偏误,本文选取的数据频率为季度数据。数据均来自于对应年度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和CSMAR系列研究数据库。

经验分析

(一)基本统计描述分析及相关检验

结合经典的研究逻辑,首先对变量序列的观测值进行基本统计描述分析,借以对整体数据统计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同时根据金融行业有关数据的特点,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观测数据异常值对拟合结果造成偏误,首先结合基本统计描述对相关数据序列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其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中基本统计描述分析可以看出,上市商业银行总资产净收益率及股权集中度均呈现近似于正态分布性态,其在样本期内的分布也较为平稳。同时资产分布和政府财政存款分布波动幅度较大,其资产分布呈现略微右偏分布,而财政存款呈现略微左偏分布。净利润增长率显示出高度集中并且略微右偏的分布性态,对应的账面市值比分布呈现显著集中性态,但其分布波动较为平稳,而公司杠杆水平分布的波动幅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利和风险分布不均的实际运行状况。整体上看,对应变量序列的统计分布基本符合国内上市商业银行实际运行预期。

在统计描述分析基础上,本文结合动态面板特点和长面板数据变量序列特征,首先对相关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由变量序列平稳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文章的变量序列在计量意义上是具有平稳特性的。

在平稳性基础上,结合动态面板思想,对解释变量的内生性进行检验,其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方程(1)检验结果看,初始自助检验统计量(5.35)是显著的,结合其对应P值、已有文献及研究需要,存在内生关系的变量为两个(state 和political)。因此X2 分布自由度为2(内生解释变量个数)对应P值为0.02,在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也即表明存在内生解释变量。同样方程(2)的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不能拒绝存在2个内生变量的假设。

(二)回归分析

在相关检验的基础上,对模型(1)和(2)进行经验回归,经验拟合结果摘录如表3所示。则由表3拟合结果可以看出:

首先从整体层面分析,针对模型(1)而言,总体上除去股权集中度、公司财务杠杆及净利润增长率对财政存款影响不显著之外,其余控制因子对于财政存款影响均显著,而针对模型(2)而言,除去绩效自身滞后2期因子对于当期绩效缺口影响非显著外,其余控制因子的影响均显著。同时结合模型(1)和(2)的稳健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模型拟合结论是稳健的。

其次,分别从模型(1)和(2)的具体影响因子层面分析,模型(1)拟合结果表明,我国财政存款滞后因子对其当期影响积极并且显著,揭示了我国以财政存款为代表而对财政信用渠道具有惯性的,同时样本公司性质及高管政治身份对我国财政信用渠道影响积极并且显著,其中高管政治身份对于基于政府的财政信用渠道影响最大(0.2),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形下政府控制对于基于政府财政信用渠道形成具有积极并且显著的影响,这一结论既承接既有的相关研究文献同时也符合研究假设H1预期。而对于其他控制因素而言,除去公司规模及账面市值比对财政信用渠道影响积极且显著外,其余变量如财务杠杆和净利润增长率对其影响并不显著,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公司资本结构、风险水平及发展潜力并不是影响政府财政信用渠道的主要因素。结合模型(2)拟合结果,可以看出,滞后1期的总资产净利润率与当期总资产净利润率积极相关且显著,但滞后2期项对当期影响并不显著,而公司股权集中度当期因子及滞后1期因子与公司绩效缺口负相关且显著,间接表明了银行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公司缓解公司绩效侵蚀程度,即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积极相关。但是对于政府的财政信用渠道所形成的财政存量资金因素而言,政府的财政信用渠道与公司绩效侵蚀变量积极相关且显著,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政府财政信用渠道存在着对于公司绩效侵蚀的状况,这一结论也直接验证文章研究假设H2:我国基于财政信用渠道所形成的银行体系中财政存量资金抑制银行绩效提升空间。同时拟合结论揭示公司性质、规模、财务杠杆及账面市值比也存在对公司绩效侵蚀的状况,而高管的政治身份和净利润增长率有利于提升公司绩效。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政治关联因素与我国银行业绩效的关系是积极并且显著的,而对应本文控制的公司层面因素却并不支持上市银行绩效的提升。

第6篇:业财融合研究现状范文

融资担保理论在西方一直是最活跃的金融经济学领域之一。merton首次将债务担保看成一个欧式看跌期权,运用black-scholes公式推导出影响债权合同价格的最重要因素是违约风险[1];chan和kanatas认为只有品质好的企业为了提供财务信号会对外提供担保,企业对外担保被认为是降低管理当局、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成本,传递优势信号的手段之一[2];scott则首次从理论上论证了担保会增进股东财富和公司价值[3];roland研究发现担保会产生大规模的财富转移,尤其是在经济转轨过程中[4]。但这些理论是建立在西方比较完善的资本市场环境下的,研究的对象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很少涉及上市公司担保问题。而国内的研究大都从现象上对上市公司担保的风险进行描述,实证研究很少。薛爽以1998-2000年264家亏损样本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是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内部因素之一[5];冯根福得出上市公司通过担保行为承担了本应由银行承担却最终被银行转嫁的对担保贷款风险进行识别和评判的职能[6];刘小年以2002年的信用担保行为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越高、业绩越差的公司越容易发生信用担保行为[7];龚凯颂对2001-2003年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与财务困境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和分析,发现发生担保行为的上市公司更容易陷入财务困境[8]。

本文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首先对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特征进行了描述,然后将担保行为分为接受担保、提供担保和相互担保三种类型,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上市公司不同类型担保行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探讨担保是否是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为监管部门规范上市公司担保行为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二、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统计特征分析

(一)上市公司担保现象越来越普遍,担保已成为上市公司一种重要的财务行为

从表1可以看出,在2001-2005年期间,上市公司担保行为一直呈上升势头,公告担保的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从2001年的24.26%上升到2005年的34.62%,担保行为的普遍性还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增长率与公告担保的公司的增长率的对比更为清晰的反映出来。2002年和2004年,上市公司总数增长率分别只有5.98%和6.85%,而公告担保的公司数量增长率分别达到30.71%和23.16%,这进一步表明担保行为在上市公司中的普遍化是与上市公司扩容无关的一个现象。

从表2可以看出,沪市上市公司担保金额从2001年的348.3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869.62亿元,增长2倍,除2002年出现负增长以外,2003-2005年担保涉及的金额每年的增长速度保持在45%左右。2002年中国证监会提高了上市公司增发的门槛,2004年年底,证监会表示在新股发行询价制正式出台前将停发新股,这导致2005年ipo融资的规模从2004年的244.8亿一下跌至28.85亿。所以,随着证监会对股权融资的限制,担保涉及金额与股权融资的比例从2001年的36.38%增长到2004年的132%,担保行为已经渐渐成为上市公司一种重要的融资渠道。

(二)上市公司担保风险越来越趋于集中

虽然涉及担保的上市公司数量和担保金额都在逐年增加,但是担保金额在这些公司间却表现出越来越集中的特点(见表3)。一方面,2004年累计担保金额最高的前20名公司虽然在公司数量上只占涉及担保的公司总数的4.3%,但是其累计担保金额却高达984.07亿元,占上市公司担保金额总数的39.46%;另一方面,2001-2005年涉及担保的上市公司平均担保金额仅为2.25亿元,而前20位公司平均担保金额却高达15.02亿元,后者是前者的7倍多,可见,随着担保在上市公司中逐渐普遍化,巨额担保呈现高度集中的特征。

(三)上市公司恶性担保行为十分严重

本文将对外担保金额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100%和净资产为负的担保行为定义为恶性担保。从表4可以看出,发生恶性担保行为的公司数量虽然很少,但是其所涉及的金额却是非常大的,2002年虽然只有33家公司涉及恶性担保,但所占金额比例却达到23.169%,这一方面表明证监会颁布的法规并没有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产生有效的约束,另一方面也说明还有其他更诱惑的因素激励上市公司甘冒违规的风险进行担保。

(四)上市公司担保行为具有连续性,担保频率高

担保频率反映上市公司担保行为在一定时期的频繁程度。冯根福认为,频率越高,表明连年担保的上市公司越多,担保行为的连续性越强,担保的风险越大[5]。

从表5涉及的公司数量看,剔除重复担保因素,2001-2005年共有809家公司涉及担保行为,而且担保涉及的年度越多,公司数量越少。从涉及的金额来看,涉及1、2、3、4个年度的公司的平均担保金额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涉及5个年度的公司的平均担保金额则很大。涉及1个年度担保的公司数量占了31.40%,但是担保金额只占12.17%,而涉及5年担保的公司数量虽然只占了10%,但是涉及的金额却占了27.23%,每年平均担保金额将近3亿/家,远远高于1个年度担保公司2.14亿元的平均担保金额。

三、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财务风险研究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担保行为已经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财务行为,由于担保问题而引发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案例很多。下面本文将从实证的角度来检验担保行为是否是企业财务恶化的一个影响因素,探讨不同类型担保行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是否会有所不同。

(一)研究样本的选择

样本选择遵循以下原则:(1)以2001-2004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发生的担保事件为研究样本,将上市公司在同一年度发生的担保行为作为一个担保事件计入,在不同年度发生的担保行为作为不同的担保事件计入;(2)剔除掉在同一年发生多种担保类型的混合担保事件;(3)剔除掉2001-2004年因担保披露违规而被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这样本文选取了1154件担保事件为研究样本,其中提供担保790件,相互担保207件,接受担保157件(见表6)。

(二)指标选取

衡量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指标有很多,如果仅以一个指标来衡量会有很多缺陷,现在主要是用多元线性函数模型,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纽约大学的altman教授在1968年提出来的z值计分模型。altman的z值计分模型是运用多元判别分析,从22个财务比率中挑选出5个模型变量,我国的陈静、邓茂等都利用了中国的上市公司数据验证了z值计分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9]。本文也将采用z值计分模型来衡量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z=1.2x1+1.4x2+3.3x3+0.006x4+0.999x5

其中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留存受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股东权益市场价值/负债总额;x5=营业收入/资产总额。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1.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从表7来看,涉及担保的公司的业绩和财务状况明显低于未涉及担保的公司,需求担保的正是那些业绩比较差、担保能力不强的公司,这是典型的债务融资逆向选择问题在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中的表现;涉及担保的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明显高于未涉及担保的公司,偿债能力差也是导致上市公司采用担保融资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主营业务增长率对比的结果显示成长性大的企业更倾向于担保融资。

2.全部担保样本的综合检验

z-1、z0、z1、z2分别表示担保前1年、当年、后1年、后2年的财务状况。从表8可以看出,除了z2- z1均值不太显著之外,z0-z-1、z1-z-1、z2-z-1的均值分别为-1.643、-2.3701、-2.6664,而且双侧检验在1%水平下显著。这说明担保当年、担保后1年、担保后2年样本公司财务状况都显著下降,担保行为作为一种正常的融资手段,却给上市公司带来了极大的财务风险。

3.不同类型的担保样本的检验

从图1可以看出,首先是各种类型担保行为发生之后公司的财务状况都没有得到改善,向关联方提供担保和相互担保的公司财务状况下降的最为显著,其次是向非关联方提供担保的公司,最后是接受担保的公司。

近年来,向关联方提供担保主要表现为为子公司提供担保,2004年向外提供担保的200件担保事件中就有176件是为子公司提供担保。虽然上市公司为子公司提供担保合理合法,但监管部门要注意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风险:(1)它容易将子公司的经营风险传递到上市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控股公司的报表要被合并,一旦子公司经营出现问题,上市公司不但业绩受损,偿还贷款也将责无旁贷;(2)通过为控股子公司担保获得银行贷款,上市公司很容易利用其控股地位以资源调配的方式占用该资金,这实质上也是变相的为上市公司贷款;(3)大部分子公司都是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严格,这也给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监督带来困难,使得上市公司与其子公司串谋的可能性加大。

从表9可以看出,相互担保公司则存在着向财务状况比较差的公司集中的趋势,而且他们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形成了证券市场比较著名的“担保圈”:(1)一个“担保圈”包含几家甚至十几家上市公司,它们往往处于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经营特征和商业周期,单个公司发生风险的概率要远远低于几家公司相互担保情况下发生风险的概率;(2)“担保圈”的担保风险具有连锁特征,一旦担保风险在一个环节发生,极有可能通过“多米诺骨牌”效应传导散开,进而导致整个担保圈里所有的公司的系统性风险,担保风险通过网络的传导将被成倍的放大。

四、研究结论

本文对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特征进行了统计描述,并对不同类型的担保行为给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上市公司涉及担保的公司和金额逐年增加,还具有连续性特征,担保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2)上市公司违规担保和恶性担保行为仍然十分严重,担保风险越来越集中,证监会颁布的法规并没有对上市公司违规担保产生有效的约束;(3)涉及担保的公司的业绩和财务状况明显低于未涉及担保的公司,需求担保的正是那些业绩比较差、担保能力不强的公司,这是典型的债务融资逆向选择问题在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中的表现;(4)担保行为发生之后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不断恶化,其中向关联方提供担保和相互担保的公司财务状况下降的最为显著,其次是向非关联方提供担保的公司,最后是接受担保的公司,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上市公司为子公司提供担保和相互担保这两种担保方式的监管。

参考文献:

[1]merton r.c..an analytic derivation of the cost of deposit insur-ance and loan guarantees: an application of modern option pric-ing theory [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77,(1):3-11-

[2]yuk-shee chan, george kanatas. asymmetric valuations and the role of collateral in loan agreements[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979,17(1):84-95-

[3]scott p. mason, jones e.p..the valuation of loan guarantee [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80,(4):48-107-

[4]roland .g.. the role of political constraints in transition strate-gies [j]. economics of transition,1994,(2):27-41-

[5]薛爽,王鹏-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内部因素分析[j]. 会计研究, 2004,(3):78-87-

[6]冯根福,马亚军,姚树洁. 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实证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5,(3):13-21-

[7]刘小年,郑仁满.公司业绩、资本结构与对外信用担保[j]. 金融研究,2005,(4):155-164-

第7篇:业财融合研究现状范文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现金流 财务风险

一、问题的提出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各种风险的集中反映,包含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及现金流风险等。现金作为企业新鲜的血液,贯穿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与企业财务问题息息相关。现金流不仅能够直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且可以充分识别企业隐形的财务风险,因此将现金流管理作为核心并细化资金预算安排,进而提高企业财务资源使用效率的管理模式逐渐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选择。

如何评价上市公司存在的风险,如何判断公司面临的财务危机程度,如何确保上市公司健康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上市公司相关管理者重视的问题。因此文章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选取北京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现金流风险及其带给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发展和管理者制定决策具有指导性建议。

二、文献综述

从已有研究来看,学者们就现金流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度量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些研究为本文奠定了基础,但前人研究中也存在不足之处,文章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与总结,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孟祥军(2012)通过阐述现金流管理研究了其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王肇丹(2013)从企业三大活动角度出发提出企业应增加经营性现金流,提高资金获利能力,提高自身能力来规避财务风险。王丽(2015)主要关注现金流量表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发挥的作用,侧重研究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研究了企业资产的获利能力,盈利能力等指标所表达的财务情况。

另一部分研究通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从现金流的角度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预警进行研究。袁康来(2008)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为例,基于财务风险测控视角,从现金流出发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财务风险预警模型。陈蕊(2011)探讨了如何从现金流角度识别财务风险,并以云南铜业为例,认为以现金流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应考虑外部环境。曹金臣(2013)选取沪深两市26家ST公司及配对公司,分析认为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可靠标准,其中经营性现金流量可以更充分识别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庞明,吴红梅(2015)结合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的现金流指标体系,采用多元回归方法研究了我国三大石油公司。

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改进研究设计:一是以现金流量表为基础,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流量结构五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二是将行业与整体进行对比,区别现金流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三是将公司规模纳入考量范围。

三、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本文数据全部来源于新浪财经网站及国泰安数据库。由于2008年实行税制改革,因此文章选定的时间范围为2008~2014年。本文的样本选择剔除了ST和ST*公司、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和主营业务收入为负的公司,共得到64家北京市上市公司。

(二)变量及模型设计

变量设计:第一,被解释变量。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的集中体现,从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投融资活动的角度可以划分为投资风险、融资风险和收入分配风险。因此选取的被解释变量必须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权益净利率指标是衡量企业利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该指标充分考虑了筹资方式等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是企业经营能力、资本结构和财务决策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其该指标通过杜邦分解可以将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联系起来,可以高度概括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在庞明(2015)等人的研究中该指标也被用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变量,因此文章选取权益净利率作为财务风险的衡量指标。第二,解释变量。根据已有文献及文章所做改进,文章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流量结构五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第三,控制变量。由于企业规模不同,将导致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具有误导性影响,因此文章为了减小误差,设置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文章涉及的各个变量详细如表1。

由于文章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因此为了避免出现多重共线性的问题,文章就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容差检验,检验结果显示:X1、X2、X3、X4、X5、X7VIF值大于10,说明这几个变量存在严重的共线性,因此将该这些变量删除。剩余的解释变量再检验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将其作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

(三)提出假设

1.营运能力。该指标是衡量企业经营运行的能力,反映企业资金运营周转状况,同时也可以衡量企业对经济资源运用效率的高低。对于以实体经济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来讲,营运能力越强,企业获得资金的能力越强,进而企业的财务风险就越小,因此文章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营运能力与企业财务风险成负向影响。

2.发展能力。文章借鉴陈蕊(2011),王肇丹(2013),庞明,吴红梅(2015)等人的研究,从现金流量表角度构造发展能力指标。对于企业来讲,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企业正常运营及投融资的基础。上市公司是发展相对稳定的公司,因此企业财务风险较大的阶段则主要集中在投资融资阶段。由于这两个阶段面临着未来的不确定性,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鉴于上述原因,文章作如下假设:

假设2:全部现金流量比率与企业财务风险成负向影响。

假设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增长率与企业财务风险成负向影响。

假设4: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增长率与企业财务风险成正向影响。

假设5: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增长率与企业财务风险成正向影响。

3.现金流量结构。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之间具有不同的现金流量结构,为了各个上市公司之间具有可比性,文章从经营活动,投融资活动来衡量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的满足程度。一般来讲,现金流入量相对流出量越大,则企业具有充裕的资金应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财务风险相对较小。因此,文章作如下假设:

假设6:经营活动结构比率与企业财务风险成负向影响。

假设7:投资活动结构比率与企业财务风险成负向影响。

假设8:筹资活动结构比率与企业财务风险成负向影响。

4.企业规模。企业规模衡量了企业资产的大小,企业资产越多,抵抗风险的能力越强,鉴于此,文章作如下假设:

假设9:企业规模与企业财务风险成负向影响。

(四)实证结果

1.全部行业实证分析。文章通过面板数据进行豪斯曼检验,得检验结果为×2=18.052,伴随概率=0.0346,所以文章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随机效应模型,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对北京市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回归估计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资产周转率X6对于地产和公用事业具有负向影响,且该指标对地产行业的影响最大,资产周转率每提升一个单位,权益净利率将减少1.375个单位。现金流量比率X8就每个行业来讲对权益净利率具有正向影响,然而作为一个整体则具有负向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增长率X9对工业、综合事业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大。投资和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增长率X10,X11只对地产行业具有正向影响,且该影响较大,符合地产行业特点。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结构比X12对权益净利率影响较小。投融资现金流入结构比X13,X14对工业、商业、地产、综合事业具有相反作用。企业资产规模按行业分类对综合事业的影响最小,可忽略不计,说明企业规模对大部分行业的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四、建议

通过对北京市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文章得出现金流对财务风险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且该作用应具体行业具体分析。因此文章针对前文研究提出如下建议,以此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一是加强资金周转能力,提高企业运营能力。上文的实证结果表明资产周转率对北京市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具有负向影响,且资产周转率对商业,工业负向影响较大。这两个产业对目前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时期的中国仍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强化内部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制定资产购买及使用计划,以销定产,以销促产,扩大销售渠道,增加业务收入,避免资产闲置与过度浪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二是增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量,合理扩大投资筹资活动规模。表2表明,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率、投资及筹资活动现金流增长率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九个解释变量中,现金流量比率对每个行业的权益净利率具有正向影响,因此企业应提高经营活动现金流,适当增加投融资规模。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首先,在遵循企业财务成本最小原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延长应付账款的付款时间,充分利用现金浮游量,减少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其次,基于现金流视角提高公司经营管理,鼓励现金销售进而提高现金流入量。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提高投融资规模。首先,财务管理部门制定详细的投资计划,在保证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寻找风险收益均衡的投资项目,增加投资收益;其次,提高财务人员素养,时刻关注国家优惠政策,低成本融资,提高融资流入量,减少流出量。

三是管理部门制定财务决策时应遵循行业特性。前文的实证结果得出,针对不同的行业,现金流的各个指标对企业财务风险影响不同。因此相关部门制定财务决策不应盲目跟风,应结合行业特征制定合理的经济决策,例如,对于地产行业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增长率对企业权益净利率影响较大,则企业制定决策时可以鼓励员工进行合理高效的投资活动,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作者单位为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 王保谦,黄晓芬. Z-score模型下白酒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实证分析[J].技术与市场, 2015(12):248.

[2] 庞明,吴红梅.基于现金流的我国三大石油公司财务风险研究[J].经济问题,2015(06):126-127.

[3] 王丽.基于现金流量表分析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研究[J].财会通讯,2015(29):114.

第8篇:业财融合研究现状范文

【关键词】财务柔性;系统性风险;金融危机

1.引言

财务柔性在最近几年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实际上,研究财务柔性的意义只有在存在财务约束的情况下才能凸显出来。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席卷全球,引起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危机范围内众多企业销售下降、经营成本上升、销售款收回期限延长导致企业资金缺口日益增大、流动资金占用过多,同时融资的资本市场活跃程度降低,使得企业资金筹集愈加困难。关于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以及防范措施成为众多学者谈论的热点话题。按照张晓朴(2010)看法,金融危机是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到达一定程度超过临界值的爆发状态,因而,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系统性风险的不断积累。财务柔性的优势在于能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本文将结合金融危机中企业的财务投融资行为,研究财务柔性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问题。

2.财务柔性

赵华,张鼎祖(2010)认为财务柔性是以主动适应动态变化的财务环境和处理系统不确定性而管理财务风险为直接目标,以财务资源、能力有效整合为基础和动力,以财务行为决策优化为路径,以财务行为的风险管理过程和结果为表现的一种系统综合能力,一般由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构成。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企业在其现金流或投资机会发生不可预期的变化时,能够快速而有效的针对这种变化做出反应的能力。在国外众多研究中,则是从融资的角度出发,着重强调当不确定性事件发生时,企业及时作出反应以获取所需资金、利用时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能力。

企业财务柔性表现在企业运作的各个方面,包括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及利益分配等。即对企业投资策略、投资结构和融资方式、融资结构以及融资策略等方面实行灵活管理,灵活调节企业的利益分配政策,以实现其柔性化管理。财务柔性的管理特点及运作要求使得企业能利用柔性调节其财务参数,例如资金来源、资本结构、收益指标等,以适应外界财务环境变化、外界干扰等的影响,使企业能在外部环境产生变化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说,采用柔性管理的企业在应对经营活动中的突发性变故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够迅速做出有效反应应对外部环境较快的变化,这在变化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社会来说非常有必要。

3.财务柔性与系统性风险

3.1 金融危机与系统性风险

所谓系统性风险,即市场风险,是指由政治、经济等全局因素对证券价格所造成的影响。包括政策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汇率风险等。关于系统性风险的界定主要强调其对整体系统的影响作用,它会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宏观经济的稳定。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席卷全球,引起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危机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美国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爆发引发的债务危机;第二阶段是由债务危机造成的流动性危机,许多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而不能及时满足债权人的变现要求;第三个阶段则是信用违约危机,此阶段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信用违约掉期。金融危机对全球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全球经济、社会、政治和大众心理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冲击,造成了许多企业的经营困境,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萧条。很多学者将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归咎于证券化过程和评级机构的监管缺失,从根本上来说,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由于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到达一定程度超过临界值而引发的爆发状态。

3.2 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金融危机后,各相关国家迅速采取措施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在危机后开始启动。目前大多的研究侧重于宏观方面的研究,白玉珍(2009)在研究中提出必须对金融业实施严密监控,加强对金融产品的风险评估,切不可降低信贷的审核标准等建议。李关政,彭建刚(2010)通过分析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指出经济资本可以成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工具。提出要在系统性风险防范目标下完善经济资本计量方法,以科学的系统性风险预测为基础确定经济资本限额,优化经济资本在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分配,以及通过贷款集中度管理追求风险分散最大化,从而实现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范。其中,经济资本是指在一定容忍水平下,吸收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所要求的资本。尹继志(2011)研究了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关于金融监管的创新与发展,对于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提高资本质量、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引入杠杆率控制和建立动态损失拨备制度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希望借鉴国外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以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此外,还有许多学者众多学者的研究了关于系统性风险防范的问题,也得出了许多有用的成果,但目前,还少有人从企业的微观角度谈企业应对金融危机,采取措施应对系统性风险。

3.3 财务柔性在应对系统性风险防范时的积极作用

从前文中我们了解到,财务柔性包括企业融资的柔性、投资的柔性以及利益分配的柔性。研究财务柔性的意义只有在企业存在约束的情况下才能凸显出来。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系统性风险一处于爆发状态,金融危机也就开始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投融资等活动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尤其是融资活动,企业经济活动的起点,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面临严重的约束。财务柔性强的企业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具有更多的优势。一方面,财务柔性强的企业不仅能够有效地免于陷人财务困境,还能更好地把握和利用冲击所带来的有利可图的投资机遇;另一方面,缺乏财务柔性的企业则承担着投资机会丧失和投资扭曲的风险。此时,具有一定财务柔性的企业就可以利用自己的柔性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甚至利用危机带来的机遇收购兼并缺乏柔性而遭受困境的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曾爱民(2011)等就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上市企业的冲击为事件,研究了财务柔性对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发现各类财务柔性企业在金融危机时期具有更强的资金筹集和调用能力,更能为其投资活动提供资金;该发现支持了在外部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时,财务柔性能较好地为其投资机会提供资金的观点。宣扬(2012)研究了公司如何通过持续多期的债务保守行为应对货币政策冲击,发现公司的持续债务保守策略显著提高了货币紧缩期间获得贷款的能力与投资水平,这意味着公司可通过债务保守策略应对冲击,弱化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该发现同样支持了财务柔性能加强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降低系统性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的能力。

企业保持财务柔性可以通过现金柔性管理和负债柔性管理的方式实现。企业应持有一定的超额现金来保持适当的现金柔性,以应对非预期的不利冲击,降低陷入财务困境的风险,同时还能满足新的投资机会所引发的资金需求。同时,还可以采取低财务杠杆政策提高负债柔性,因为负债柔性企业在危机中可以更多地通过积极举债方式筹集所需资金,并能更多地使用负债资金为其投资活动提供所需资金。

4.小结

总而言之,财务柔性对于企业生存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它对于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等整体环境的不利变化起着积极的作用。具有一定财务柔性的企业能够利用自己的柔性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甚至讲危机转为机遇,利用危机收购兼并缺乏柔性而遭受困境的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实现企业财务柔性管理已是大势所趋,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财务柔性应有的重视,通过现金柔性管理、负债柔性管理等方式提高企业的财务柔性,增强企业应对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姜洋.现代企业财务柔性管理研究[J].企业研究,2012,04:62-63.

[2]尹继志.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的创新与发展[J].科学经济会,2012,01:30,35,41.

[3]潘魏灵.浅析企业的财务柔性和流动性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12,08:102-103+118.

[4]刘吕科.货币政策与金融系统性风险关系研究述评[J].金融纵横,2012,08:13-19.

[5]白玉珍.谈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改革思路及其启示[J].商业时代,2009,29:32,26.

[6]李关政,彭建刚.基于经济资本管理的贷款系统性风险防范研究[J].上海金融,2010,

05:49-53.

[7]张晓朴.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演进、成因与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2010,07:58-67.

[8]赵华,张鼎祖.企业财务柔性的本原属性研究[J].会计研究,2010,06:62-69,96.

[9]宣扬.货币政策冲击、债务保守与公司融投资[J],南方经济,2012,10:102-114.

[10]王满,时龙龙.财务柔性视角下云南白药财务资源管理策略[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2,10:25-26.

第9篇:业财融合研究现状范文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

一、引言

受知识经济的影响,我国各大企业的发展都开始更加注重对过去经营状况的总结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期,同时,根据国际上有关标准的规定,企业的发展也必须开始提高对非财务信息的重视,这就使得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成为了企业目前发展的必然。在过去很多年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一直各司其职,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两者的融合必然不会十分容易,这就需要企业的领导层及社会相关部门都必须对两者的融合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这样才能使融合过程更加顺利的进行。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作为企业会计中的两项重要内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别的,但从某些方面讲,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总的来说,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研究对象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研究对象方面是一致的,两者都是对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进行研究的工作,两者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都会通过对企业的种种现实状况的分析,来将其转化成会计的形式进行记录,从而为企业接下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信息资源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所得到的信息来源是相同的,均为对企业具体的经营过程中种种现象的整合,因此,为使两者都能够最大程度的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必须要实现资源共享,这就进一步的加大了两者在信息资源方面的联系。

(三)会计核算方法相互渗透

作为会计工作中的两项不同内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会计核算方法方面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但随着市场及企业的不断发展,两者的核算方法必将得到一定程度的互相渗透,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会计核算内容相互交叉

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为企业的财务状况,而管理会计的核算内容则并非如此,但两者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着交叉。例如:在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的过程中,财务会计会注重企业的损益,而管理会计则会注重标准成本,两者虽注重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核算内容都为企业的成本。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基础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基础主要可以从理论基础、技术基础、人才基础以及价值基础四方面进行分析,具体而言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理论基础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为其信息资源的一致性方面。通常情况下,管理会计想要发挥其价值,就一定要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种种现象进行分析,这就需要企业为其提供更加丰富的有关经营的资料,这样才能使其全面的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制定更加符合当前状况的有效措施,使企业接下来的发展能够按照合理的计划进行。想要获得有关企业经营状况更加丰富的资料,就一定要通过财务会计来实现,总的来说,企业财务会计的任务便是通过对企业成本及资金流向等种种现象观察和记录来实现会计核算的目的,同时,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还会将上述现象整合在一起,制定出一份能够全面反映上述信息的财务报表,这对于管理会计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资料,因此,管理会计必须要通过财务会计来对这些资料进行了解,这便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技术基础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影响到了社会各领域的同时,也同样对企业会计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无论对于财务会计或管理会计来说,对大量数据的处理都是其工作的主要内容,这就极大的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对其准确性的要求也十分高,一旦工作人员出现疏忽,导致一项数据出现错误,那么整个会计报表就都会受到影响,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互联网中的云计算以及对海量数据处理的功能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想要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能够得到共同的发展,就一定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对这一技术进行应用。

(三)人才基础

目前,我国教育界在会计方面已经开始倾向于培养复合型会计,所谓的复合型会计指的则是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有所了解,且能够同时胜任上述两项工作的会计种类,这就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人才基础。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复合型会计人才的聘用,来实现对两者进行共同核算的目的,这对于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十分有利。

(四)价值基础

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在一起,对于企业来讲具有巨大的价值。通常情况下,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为了为外部人员提供参考,而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则是为了为企业内部的管理者提供参考,这就使得后者相对于前者来说其监控手段更多,且监控力度也更为强大,因此,通常情况下,管理会计中的信息相对于财务会计信息来讲也会更加可靠。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对于加大对财务会计的监控力度十分有利,这样一来,财务会计中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有效性便会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是企业和市场发展的必然,同时,两者的共同性也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基础,但在具体的结合过程,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首先,想要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更好的融合在一起,首先就必须要建立一个有关的融合模型,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致力于建立这一模型的学者还仅为少数,这就使得对两者结合进行研究的文章也少之又少,从而使两者的结合产生了困难。

其次,两者的结合缺乏足够的实例依据。目前,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还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同时,也并没有相应的企业将两者的结合付诸于实践,这与理论研究的缺乏不无关系,因此,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便会出现困难。

最后,我国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缺乏相应理论体系的支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在西方的实施效果要较我国好得多,主要原因是西方国家对于两者结合的理论体系的构建较为完善,但从目前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看,有关两者结合的理论体系还是十分缺乏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理论的缺乏会使其结合过程因缺乏理论的指导而变得杂乱无章,因此,想要使结合过程能够更加顺利的实现,相关人员就一定要对理论体系进行完善。

五、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效融合的策略

想要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就一定要提出一定的策略,具体而言,将两者结合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前提条件

想要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的,国家一定要在政治、经济及法律方面都做出一定程度的支持,才能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成为可能。首先,在政治方面,国家应不断的对有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进行完善,同时还要提出一系列的政策以为两者的结合提供支持;其次,在经济方面,国家一定要大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同时还要不断的对市场经济进行完善和规范,这样才能使两者能够在良好的市场条件下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最后,在法律方面,国家一定要加大力度出台一系列有关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对两者的结合过程等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以使两者的结合能够在法律的支持下更好的进行。

(二)大力扩展人才队伍

人才的缺乏会为两者的结合带来困难,复合型会计对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教育界一定要看清市场及企业发展的大趋势,对复合型会计进行着重培养,这样才能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提供足够的人才。各高校都应认识到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应对人才的计算机能力进行培养,这是由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发展的趋势决定的,在当今时代,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必定会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具体的核算过程中,因此,复合型会计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知识,这样才能使自身更加符合企业的要求。

(三)注重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网络时代的到来要求各行各业都必须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具体的工作当中,这是使其发展能够跟紧时代的步伐,从而使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的重要保证,对于企业会计来说同样如此。企业要加大力度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中,为两者的融合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

六、结束语

通过上述文章不难看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已经成为了目前企业会计工作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在两者的结合工作中,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相应的理论体系也没有被完善,因此,为使两者的结合能够成为可能,国家就一定要在政治、经济与法律三方面对其予以支持,同时,企业也要加大力度引进计算机技术与新型的复合型会计人才,这样才能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提供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艺.浅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J].财经问题研究,2014(05)

[2] 李玉丰;王爱群.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基于会计价值评价的视角[J].长春大学学报,2012(05)

[3] 张小玉.浅析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现代国企研究,2015(03)

[4] 管符钰.简述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商,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