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范文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精选(九篇)

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

第1篇: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 大班幼儿 文明礼仪教育 途径与方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1)指出:注意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要着眼于长远行为效应,注重对其一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品质培养与终身受益的文明礼仪教育,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华上下五千年,素以“礼仪之邦”为誉。《论语・学而》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便是华夏文化与民族精魂的价值导向。幼儿阶段恰为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抓住关键时期开展礼仪教育,将使教育事半功倍,幼儿获益终身。

礼仪是指以建立和发展和谐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为主要目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以礼节、礼貌、风俗、习惯等方式固定下来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现代社会对礼仪的界定抛弃了传统社会等级观念和儒家道德限定,更强调互为平等、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倡导“以人为本”、关注自我价值,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显示其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

礼仪教育是根据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礼仪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以全面系统的影响,使之掌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模本等活动。幼儿园礼仪教育是引导学前儿童认识礼仪文化、实施礼仪言行的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学前儿童了解礼仪常识、掌握礼仪行为并内化礼仪情感。

一、现况分析

礼仪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德育的基础工程与意义途径。现代学校礼仪教育的基本构想是以礼导行、以礼融德、以礼育人,遵循自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和整合性原则。付诸实践,更多表现出论述性多、实践性少,规范性多、论证性少,概述性多、专题性少等现实问题。在幼儿园,幼儿常表现出礼仪意识认知不足、礼仪行为时有缺失,以及园本教育途径单一、内容涣散、不成体系;幼儿教师缺乏以身作则的自觉性与营造一体化教育环境的延展思维的问题。使得幼儿园礼仪教育抑或止步不前,或者若有若无。

我园自2005年开展幼儿文明礼仪特色教育。通过引进《幼儿礼仪》课程读本,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各领域,在且行且思中发现大班幼儿礼仪教育明显表现出:教师在组织活动中目标性不强、计划性不够、组织力匮乏,教育效果不明显、教育延伸不充分等,并就此问题展开行动研究。

二、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阶段及其所处生态微系统,将礼仪教育定位于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及公共场所礼仪的三大模块。

礼仪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个由总目标统领、若干层级分目标关联而成的体系。学前阶段,其总目标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礼仪的重要意义和生活价值,了解日常必要的礼仪常识及行为表现,初步形成尊重礼仪的思想意识,养成礼仪行为习惯。落实在大班,即促进幼儿良好行为的规范与个性和谐的发展。

目标统摄教学内容的科学制定与具体规划,在该目标下,结合礼仪本质内涵与幼儿道德教育范围,得出大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具体内容。幼儿礼仪包括生活礼仪、学习礼仪、运动礼仪、游戏礼仪,家庭礼仪包括敬老礼仪、待客做客礼仪、进餐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包括交往、公共秩序、公共环境。

三、实施途径与有效方法

第2篇: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范文

 

1.整体性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体系研究

2.济南市城区幼儿园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当前幼儿园德育误区及对策

4.幼儿德育新理念——后现代视野下幼儿园德育实验研究

5.试论幼儿园德育中奖励策略的有效运用

6.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

7.我国幼儿园德育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8.现代幼儿园德育教学方法之我见

9.育人为本德育立园共同成长幼儿园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点滴谈

10.农村幼儿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11.浅谈如何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德育教育

12.新时期幼儿园德育教学思考

13.《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发前后中国幼儿德育的比较

14.幼儿园德育有效性的提高途径分析

15.借用陶行知德育思想及方法来指导幼儿园德育活动

16.幼儿园德育教育

17.关于当前幼儿园德育教学的思考

18.试论幼儿园德育环境之创设

19.“有玩具应该大家一起玩”——对幼儿园德育现状的剖析

20.契机”与“情境”——幼儿园德育课程资源的发现与整合

21.关于幼儿园德育课的一些思考

22.谈幼儿园德育

23.幼儿园德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探究

24.奏响幼儿园德育五部曲

25.浅谈素质教育下的幼儿园德育

26.刍议把握幼儿园德育的契机

27.幼儿园德育的误区与对策

28.“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德育活动创新研讨会暨优秀案例征集启动会召开

29.对幼儿园德育工作的有效探究

30.幼儿园德育教育初探

31.幼儿园德育过程中实践活动案例研究

32.幼儿园德育之我见

33.对幼儿园德育的思考

34.幼儿园德育教育之创新

35.当前幼儿园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36.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37.如何提高幼儿园德育的有效性

38.幼儿园德育环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39.多途径培育幼儿园德育之花

40.角色理论在幼儿园德育中的运用

41.我国幼儿园德育方法研究新进展

42.    幼儿园德育案例

43.幼儿园德育的目标与途径

44.浅谈如何培育幼儿园德育之花

45.几种社会学方法对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启示

46.我国幼儿园德育所存在的方法学问题

47.寓德育于游戏活动之中——幼儿园德育游园会初探

48.北京市召开幼儿园德育经验交流会

49.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幼儿园的德育改革

50.初探幼儿园德育的有效渗透

51.浅析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52.    幼儿园德育初探

53.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

54.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好孩子——体验式教学在幼儿园德育中的运用

55.陶行知德育思想指导下幼儿园德育活动的开展

56.幼儿园德育工作案例及剖析

57.浅谈形成合力的幼儿园德育

58.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实施

59.幼儿园德育策略刍议

60.幼儿园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61.广州市幼儿园德育系统工程方案

62.    春风化雨润蓓蕾——幼儿园德育的生活化教育之我见

63.德”在心中“德”在行动——也谈幼儿园德育中教师的作用

64.幼儿园德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之我见

65.陶冶情感培养习惯——农村幼儿园德育工作体会

66.幼儿园德育初探

67.幼儿园德育大纲(试用)

68.农村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69.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的心得

70.幼儿园德育教育

71.浅谈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72.幼儿园德育初探

73.2015年幼儿园德育总结5篇

74.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75.德育论文: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

76.幼儿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7.幼儿园德育工作计划

78.幼儿园德育心得体会

79.幼儿园德育工作计划

80.幼儿园德育工作材料

81.幼儿园德育工作

82.幼儿园德育教案:生命只有一次

83.幼儿园德育教育案例4篇

84.幼儿园的品德教育_品德教育

85.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

86.《幼儿园德育论文》_精选优秀范文十篇

87.幼儿德育小故事幼儿园德育故事_儿童故事

88.《弟子规》在小学德育中的功用

89.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90.幼儿园德育教育经验分享

91.幼儿园德育工作汇报

92.幼儿园德育案例分析

93.关于幼儿德育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94.幼儿园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95.幼儿园德育中奖励策略

96.幼儿园德育教学案例

97.幼儿德育的重要性

98.幼儿园幼儿德育教育工作计划

第3篇: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范文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网络道德教育;少年儿童;对策

图书馆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培养和增进少儿的网络知识和文明上网意识,积极为少年儿童创造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引导少年儿童自觉抵御网上的不良信息,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图书馆的工作者应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少年儿童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少儿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更加健康的空间。

1.网络对少年儿童德育产生的负面影响

1.1网络休闲引发少年儿童道德行为失范

网络给少年儿童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天地。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会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毒害少年儿童的心灵。少年儿童属于道德意识薄弱的群体,他们在网络休闲的时空里基本上处于“道德随意”状态,极易引发道德行为失范。例如,在“网络聊天室”,有的少年儿童是“无聊聊天”或“庸俗聊天”;有的少年儿童迷恋一些低级趣味的不健康的游戏。毋庸置疑,少年儿童在缺乏道德约束的网络休闲时空里的道德失范行为,必然导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网络道德矛盾的产生。

1.2信息垃圾毒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

网络不仅是一个信息的海洋,也是一个信息垃圾场,大量的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等的不健康内容充斥其中。据统计,有60%的少年儿童无意中接触过网上黄色信息,而接触过网上黄色信息的少年儿童,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与动机。除此之外,有的还浏览色情网页,寄发不健康电子邮件,近年来,少年儿童因受网络信息垃圾的毒害而身心受损甚至导致违法犯罪的事件屡见报端,这给家长及儿童工作者敲响了警钟,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应引起全社会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1.3网络渗透冲击传统使价值文化

网络具有全球性、开放性的特征,使全世界没有国界、没有地域的区别。有的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先进技术和先进传媒优势加紧对我国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争夺和腐蚀我们的下一代,必须引起我们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政府密切关注和高度警惕。

2.图书馆加强对少年儿童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作为社会教育专门机构的图书馆,我们要利用自身的环境设备、人才优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少年儿童的网络道德教育,用我们的工作去解放那些迷恋不健康网吧的少年儿童,占领网吧阵地。

2.1尽快制定和完善网上法规

网络立法,能够使用网络的发展从无序到有序,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了有关信息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但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网络法规或相应的管理保护措施、应对之策还是一个空白。为使网络宣传意识形态工作有法可依,就应该抓紧研究和制定未成年人利用信息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据文明、健康、有益三大原则,进一步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净化网上环境规范管理,坚决取缔严重危害少儿身心健康的非法网吧,加大投入,多建设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健康网络阵地。

2.2加强对少年儿童的网络道德教育

在少年儿童网络道德教育中,图书馆员要向少儿进行以“网络规范和网络责任”为核心内容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少年儿童道德文明素养,使之自觉养成良好的网上行为习惯。教育少年儿童在网络使用中做到:未经许可不得动用别人的计算机,不可复制别人的文件,更不能随意改变或删除他人的文件;不容许利用计算机从事侵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更不能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以其它有关数据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2.3规范少年儿童网上行为

为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关于“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文明”的精神,增强少年儿童检索、评价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多家单位联合向社会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广大少年儿童要善于利用上网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图书馆工作者要结合《公约》,引导少年儿童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

2.4开展多种形式的上网指导

我们可以通过宣传栏、信息窗、阅读指导小组、网上指南、辅导课、参观图书馆等形式对少年儿童进行上网指导,指导内容应有:网络给少儿带来的利弊;上网的自我保护措施;推荐介绍我国现有专门为少年儿童开设的网站,如“少年信息服务网”和“人民日报网站”等;推荐本馆网站和全国少儿图书馆网站。目前,由十几个少儿馆共同发起并正在联合筹建“中国少年儿童信息大世界——网上图书馆”,它将成为少儿活动的乐园。如果我们能因势利导地做好少年儿童的上网指导工作,就能够使得他们在网上冲浪中既获得乐趣,又得到教育,学到知识。

第4篇: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 自我管理 途径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由于家庭品德教育支撑力量的弱化甚至缺失,农村各级教学单位在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中担负了最根本的教育任务。如何让这些孩子能够顺利地成长,不断地完善自我,成为农村学校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不仅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而且对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农村教师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有目的地培养和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即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留守儿童制定个人目标,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

一、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农村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前提。消极的人生态度往往会导致个体无法正确认知自身的社会价值,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个体会出现偏执或敌视社会的心理。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和关爱,加之儿童本身的阶段性特点,往往更容易暴露出这些情感倾向。因此,教师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显得格外重要。积极人生态度的构建可以通过搭建良性师生交流的平台,积极鼓励留守儿童的集体参与行为来实现。

1.搭建良性师生交流的平台

儿童对父母的依赖性远远高于成年群体,完整的家庭结构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无法找到父母的替代角色是滋生他们产生被冷落感和被漠视感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为孩子寻找替代角色会有效地淡化这些消极情绪。农村教师是替代角色的最佳人选,他们的优势在于能保持这种角色的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同时,孩子对自己的老师所存在的无条件信任心理也决定了教师承担角色的适切性。

农村教师在搭建良性师生交流平台时,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教师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无法估量,农村教师要主动打开留守儿童的心扉,用爱心和耐心与他们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用慈祥的话语和爽朗的笑声驱散孩子的孤独感,让孩子有什么问题会主动找老师寻求帮助。第二,要客观地对待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同的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具有异质性,教师可以建立留守儿童行为档案来客观地认知每个孩子,从而有针对性地与他们进行交流。这样不仅会让孩子对教师的好感倍增,而且会提高师生互动的成效。第三,要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是教师更好地融入角色的首要条件。为孩子创设家庭情境同样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留守儿童的积极心态。农村教师还可以通过父母等监护人得到孩子各方面最直接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与孩子交流。

2.积极鼓励留守儿童的集体参与行为

教师积极鼓励留守儿童的集体参与行为是消除他们孤独感和偏执心理的重要途径。集体参与是留守儿童社会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他们得到集体认同、增加自信心和良好人际意识的重要手段。农村教师培养留守儿童的集体参与意识可以有效地促进他们的竞争和合作意识,从而增强他们的进取心,培养他们的社会秩序感,树立正确的自我管理意识,加强自我控制能力。经常性地参加集体活动对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鼓励留守儿童的集体参与行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进行。第一,通过班级的集体行为鼓励留守儿童的集体参与行为。班集体是留守儿童每天生活和学习的场所,也是群体意识培养的场所。教师可以鼓励留守儿童在班会、班级集体活动或日常班级管理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引导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们尽可能地融入班集体。第二,通过学校的集体行为鼓励留守儿童的集体参与行为。相对于班集体来说,学校活动是孩子展示自我的更大平台,对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更高。教师可以通过让留守儿童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校内和校外活动,达到学生自立自强意识培养的目的。第三,通过所在生活环境的集体行为鼓励留守儿童的集体参与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相对单一,他们对环境中的人和事也比较熟悉。鼓励他们参与所在生活环境的集体行为,可以让孩子和不同年龄段、不同心理发展特征的社会人在一起,共同完成双向交流,加强孩子对自身环境的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引导留守儿童制定个人目标

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留守儿童的心理表现形式,这种态度需要留守儿童的成就感来不断延续。引导留守儿童制定适合个人发展的近期发展目标和远期发展目标是激发他们成就感和不断提升他们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农村教师在引导留守儿童制定个人目标时,首先要教会孩子客观地认识自己,其次要引导留守儿童制定自身素质提升的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发展目标并付诸实施。

1.教会留守儿童客观地认知自己

教师要帮助儿童客观地认知自己,这一点是孩子们找出自身不足、弥补自身存在缺陷、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环节。正确认知自己有助于孩子们客观对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件事,以及能较好地处理周边的人际关系。留守儿童年龄较小,自身的认知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也就要求教师要有目的、有步骤地教会留守儿童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对留守儿童客观认知自身的教导,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第一,通过学科德育教学来进行。如在语文课堂中通过相关内容的联系性来进行,在德育课堂中开设专题内容的教学来进行。第二,通过集体成员的认知来进行。教师可以通过以集体或个体间的交流互动让留守儿童倾听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进行这一过程。教师要注意引导集体成员多进行正面的个人评价,多进行激励式评价。第三,通过引导留守儿童自我认知来进行。教师可以通过与留守儿童的单独交流等多种双向互动形式,指导孩子们学会回顾自身阶段来客观地认知自己。

2.引导留守儿童制定全面发展的目标

在客观认知自身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留守儿童制定自身全面发展的目标。留守儿童的心智尚不成熟,难免缺乏对自身发展目标的认识,至少是没有明确的成长目标。成长目标的确立可以为留守儿童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可以收敛品性,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是他们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行动指南。目标的设立可以一改留守儿童“混日子”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可以有效地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

指导留守儿童制定自身全面发展的目标,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制定远期发展目标。远期发展目标是留守儿童的未来理想。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这个目标具有明确性和易变动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引导孩子制定这一目标时,要根据留守儿童个体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避免目标的同一性。同时,要适时了解留守儿童长期发展目标的变动情况,力求目标的合理性和实践性。第二,制定近期发展目标。近期发展目标是长期发展目标的阶段性体现。教师在引导留守儿童制定近期发展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根据孩子的理想来协助他们制定近期发展目标,保持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发展目标的一致性。② 近期发展目标的设立要循序渐进,目标的设立门槛不宜过高,否则孩子会因达不成目标而丧失进一步行动的动力,甚至丧失自信心。③ 近期发展目标的设立要符合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教师要尽量为孩子目标的实现搭建良好的平台。

三、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避免留守儿童出现诸如忧郁、自卑、自我封闭等多种不良心理情绪。环境适应的好坏是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能力高低的重要体现,也是能否与社会群体的其他成员进行较好互动的决定性因素。现实中留守儿童所在社会环境不仅存在着情感因素的缺失,而且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指导者也严重不足。因此,农村教师在提高留守儿童社会环境适应能力方面任重而道远。

1.为留守儿童营造开放性的社会环境

教师着力提高留守儿童的环境适应能力,需要为他们营造开放性的社会环境。农村留守儿童所接触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所在村落及学校的小环境和社会外部大环境。留守儿童的生存小环境具有单一性和封闭性等特点,远远不能满足孩子对外界的渴望、对人生的认知。教师要努力为留守儿童打开通过社会大环境的每一扇门,为他们营造一个信息开放、观念丰富的开放性社会环境。

为留守儿童营造开放性的社会环境,需要把握好以下两点。第一,培养留守儿童的开放性观念。留守儿童生活的环境相对狭小,消极和自卑是他们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但儿童固有的好奇心让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着渴望。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积极鼓励孩子们走出小环境,探究大环境,让孩子们明确认知社会的开放性和多彩性。第二,教师要为留守儿童积极疏通通往不同社会群体的通道。社会实践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益处多多,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条件积极拓展对外参与的通道。教师可以首先利用学校网络让孩子对外部世界认知,然后通过本校与邻近教育教学单位、社会公益群体或政府机构的协作,为留守儿童创造多种社会参与的机会。

2.引导留守儿童在社会参与中提高判断能力

儿童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家庭和学校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更需要学校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引导。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具有直接性和模仿性两大特点。教师在留守儿童的社会参与中负有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

引导留守儿童在社会参与中提高判断能力,需要注意做好两个环节的工作。第一,做好留守儿童社会参与过程的价值引导。在社会参与过程中,留守儿童会接触到不同的社会群体,也就不可避免地要与不同的人与事打交道,这些因素都会带给他们一定的价值判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价值观念的比较,用正确的价值标准来引导他们。第二,做好社会参与后的价值引导。留守儿童在社会参与后的综合价值判断是对自身社会参与的行为回馈。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集体或单独交流的方式,教会学生在正确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学会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总结,为今后个体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是非判断基础。同时,行为回馈本身既是留守儿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也是增强个人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第5篇: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范文

一、养成教育是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蒙以羊正是指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把“训养”作为儿童道德习惯形成的主要措施。孔子提出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论述,对后代儿童教育发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朱熹的“古之教者有小学;有大学……,小学是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的著名论断,一语道破了小学道德教育主要应培养具体的道德行为,大学的道德教育才揭示其道理。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进一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

本世纪70~8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们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系统地研究了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特征,认为小学儿童的完整品德是在学校中遵守明确的道德要求、准则和行为规范而形成的。他们强调儿童道德习惯的养成在儿童个性形成与品德发展中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我国著名心理学专家林崇德教授在他的《品德发展心理学》中指出,由于年龄所致,小学生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比较肤浅,只知道“应该去做”,但对“为什么这样做”缺乏理解,具有外部调节向内心自觉发展的特点,“要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这的确是发展小学儿童品德的最有效的途径”。在探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质时,我们认为思品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一门有别于小学其它学科,具有“教养课”的性质,它既不像语文、数学那样具有明显的“知识”性,也不具有音体美劳那样的“技能”性,而是具有养成教育的引“行”性,或是道德认识的启蒙教材。我们的这一观点与有的论者近年提出的“思想品德课程是‘修养课’”的论点不谋而合。

二、养成教育应确立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养成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

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然涉及到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首先是确立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文献资料,目前我国对养成教育的内容以及分类还没有成功的经验。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坚持从实践出发的原则,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作为确立养成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初步归纳出了适合儿童特点需要的10种道德行为习惯,像爱国、守纪、待人、劳动、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助人、勤俭、刻苦奋发、团结友爱等,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诸如诚实、虚心、正直、宽容、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这些都是道德教育范围以内的,也是小学生力所能及的。为了使这些行为能有的放矢地得到落实,我们又根据低、中、高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有关的理论,探究寻找儿童行为习惯的最佳发展期,然后把上述行为习惯有效地匹配到不同学段中去。例如,品德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不同范畴的道德行为发展是有别的,在“对人”、“对己”、“对社会”三个方面,对己方面的道德发展较高,对社会方面的道德发展次之,最低的是对人方面的道德行为的发展。对此,我们在匹配过程中,低年级注重对己方面的行为习惯训练,中、高年级依次配加对社会、对他人的行为习惯内容。像助人、待人、团结友爱等习惯都具有一定的“对他人”的特点,故而匹配时应注重把行为形成的最佳养成期放在高年级。其次是确立养成教育的行为习惯标准,由于人的道德行为习惯不是先天的,而是习得而来的,故此在行为的养成过程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行为标准或行为深度。

对此,我们曾进行设问:一种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到何种程度才算达标?行为标准分哪几级水平?转绕这一现实问题,我们多次博览群书,深入到实践中观察,经过反复地论证分析,最后将每一行为习惯从程度上分成三级水平:自发、自觉、自动化。自发是出自于个体的本能需要而产生的行为,具有随意性和情境性,是不稳定的。自觉是一种没有外在力量催促的中性行动,但它带有主观情感的色彩。自动化是一种不假思索的行为习惯,或者说是一种行为定势,达到了孔子所谓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在确立了行为习惯的三个层次之后,我们又尽力做到对同一行为根据学段不同和强化次数的不同分度要求。比如对在车上见到老人后让座这一礼貌行为,低年极可以达到自发或自觉的程度,中高年级就应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老人上车后,用不着多想就会主动地给老人让座。

三、养成教育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略

1.构建全方位结构体系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我们建立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德育体系,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从各自分担的任务看,我们认为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它既承担着道德认识上的教化,又肩负着行为上的规范训练,同时还接纳学生的行为评价。

对于家庭中的养成教育,我们着重强调环境熏陶,重视父母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儿童、教化儿童,以达到“近朱者赤”的目的。社会教育则特别强调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有意义的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建立起宏观结果框架的同时,我们又从微观上想问题,尤其是对学校教育,我们也找到了三结合的教育关系,那就是在校长统一领导下的政教处、教导处、少先队。这三者之间除具有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关系之外,各自还都有独立联系的线索。政教处对内可直接管理班主任,对外我们规定与家庭教育接轨;少先队对内有各中队辅导员属于直辖的对象,对外让它与社会教育直接挂钩;教导处的主要管理对象为各任科教师。宏观与微观结合,自然形成了一个双重正三角形关系的养成教育结构体系。

2.制定双元制实施制度所谓双元制制度,即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分别给学生制定出系列性的养成规范,给实施单位或教师制定出落实养成计划的管理职责、制度等。我们在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制度的落实是养成计划具体付诸于实践的有效措施,或者说,制度是使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这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如果没有合理的,得到彻底实行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合法界限,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制度越严格、越明确,它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习惯的基矗”正是出于这一考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曾围绕养成教育的系列性内容先后制定了《莱州镇中心小学小学生一日常规》、《莱州镇中心小学文明学生标准》、《莱州镇中心小学文明班极标准》等,学校制定了《莱州镇中心小学德育工作纲要》、《养成教育实施条例》、《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等。双元制如同两条轨,并行不悖,学生教育有方向,教师执行有动力。与此同时,双元制还能起到禁于未发的作用,具体明确的各种规范、守则、制度,还可收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的效果。

3.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更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因为道德行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体现,也因为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的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道德行为成为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习惯。鉴于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力为学生创造、设计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德育生活充满七彩阳光。实施过程中,我们既注意从不同的渠道设计活动,又重视从不同性质的养成内容方面设计活动。比如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我们组织学生成立了“雕塑公园护园小组”、“军休所红领巾大院”、“争磊集团实践基地”、“南关市场讲文明讲卫生宣传小组”等等,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开展的升旗仪式、我最敬仰的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红领巾广播站、重大节日颂祖国、春游等,都为学生开辟了实践的天地,创造了熏陶的氛围,提供了教养机会,锤炼了道德行为。

4.注重多角度因村施教人们一直把因村施教作为智育中的原则和方法,其实它同样适用于德育工作。我国古代荀况在他的沉气、养心艺术中,就非常主张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实施德育,且对后代的影响极大。我们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个性方面的因村施教。我们责成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类型,加强扬其长补其短的训练。比如,对于倔强刚强的,要注意养成柔顺调和的品质;对于个性内向的人,注意形成豁达开朗的性格;对于气量狭小的,遇事就烦悉的,要注意开阔其胸怀;对于没有学习志向,把学习看成是给老师和家长学的,要注意树六其远大理想……。除注意性格方面的因村施教外,我们还注意特殊家庭学生行为习惯的因材施教。例如,对于近几年来,社会上一些“大款”的孩子,家庭往往给予孩子过多的溺爱,学生花起钱来如流水,勤俭节约习惯极差;再如,受不良思潮的侵袭,目前社会上的离婚率越来越高,生长在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家境是极其不理想的,他们不仅失去了父母的严教,而且整天遇到的不是父母的痛哭流涕,就是痛骂,更或许是皮肉难以忍受的痛打,长此以往,学生很可能染上恶习……。对于上述种种类型,学校都非常重视,分别建立了特殊家庭学生档案,并采取一些特殊补救的措施,进行因材施教。

5.建立立体式评价模式加强养成教育过程中的管理与评价,不仅可以优化养成教育的方法体系,更能促进养成教育的深入开展。从评价的内容上,我们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编制了《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评价细则》,对常见的道德行为习惯分类别编制了指标体系;从评价的时间上,我们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日一对照,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比,每学期一表彰的作法;从评价的方式上则采取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比如,我们设立的“日常行为监督岗”旨在强调他评,红领巾广播站设立的“自律信箱”目的又在于自评。这样,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方式相结合,自然就形成了一种立体式评价模式。

四、开展养成教育取得的初步成果及体会辛勤的汗水换来丰收的果实。

第6篇: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儿童教育 儿童道德养成 养成教育思想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儿童教育专家,他一生都致力于儿童教育事业。今天我们认真研究挖掘陈鹤琴儿童教育中的道德养成教育方面的思想,希望能对我国当代儿童道德人格和习惯的培养有所裨益。

一、陈鹤琴儿童道德养成教育的理论依据

陈鹤琴在《 家庭教育 》一书的《 序 》中说:“儿童教育是一门科学。只有了解儿童,才能教好儿童。实践出真知。要从实践中摸索教育儿童的规律。”[1] 要求父母和教师了解儿童的身心特点而进行教育,是陈鹤琴一贯的主张。他在《 儿童心理学 》中也说:“从儿童新生到成长的整个过程当中所产生的一切变化与现象,我们都应当有相当的研究与认识。只有在了解儿童之后,我们对儿童的教导,才能确实有效。”[2]

陈鹤琴非常重视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早在《 儿童心理及教育儿童之方法 》一文中就把儿童的心理特征归纳为“四心”,即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游戏心。当然,陈鹤琴对儿童心理特征的研究并不仅局限于“四心”,他在《 家庭教育 》一书中把“四心”发展到七个方面,即儿童生来就具有好游戏、好模仿、好奇、喜欢成功、喜欢野外生活、喜欢合群、喜欢称赞七个方面的心理特点,认为“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有效。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妄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3] 如他根据儿童好模仿的心理特点,要求父母和教师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相反,如果父母和教师不严格要求自己,就会给儿童带来不良影响。其他诸如儿童好游戏、好奇、喜欢称赞等方面的心理特点,陈鹤琴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原则,这些教育原则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心理科学依据。正是有了这样的科学依据,陈鹤琴所总结的儿童教育原则中的道德养成教育思想才有了源头活水。

二、陈鹤琴儿童道德养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1.倡导儿童道德养成途径的多样化

就个人来说,儿童是发展个人的最佳时期,“什么言语,什么习惯,什么道德,什么能力,在儿童的时候学习最速,养成最易,发展最快”。[4]“家庭间的同情心可以格外地发展,牺牲的精神因而得着培养;互助互爱的动作,也可因此养成”。[5] 即不论对个人、社会还是家庭,儿童期都是非常关键的。儿童期道德养成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条。

行为训练。陈鹤琴特别重视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他在许多文章中都提出了对儿童的卫生习惯、待人接物的习惯、做人的习惯、学习的习惯等方面原则的培养。陈鹤琴清醒地认识到培育儿童种种良好的习惯,是培养儿童健全人格的基础。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提出“我们现在不要一般顺民式的儿童。我们要勇敢、进取、合作、有思想、肯服务社会的儿童”。他的这种闪烁着大道德智慧的思想,对今天儿童道德习惯的养成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游戏激趣。陈鹤琴的儿童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游戏心是儿童基本的心理特征之一,儿童心理的其他方面大多通过游戏表现出来。儿童“从这个游戏中所得的快乐愈多,他对于这个游戏的兴趣也愈浓厚;少,兴趣也少”。[6] 儿童的这种愉快的感觉体验有生理、心理和社交上的。正是因为游戏所包含的诸因素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益,所以它是向儿童进行道德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陈鹤琴认为游戏所具有的道德教育价值主要是养成公民应有的品质。各种高尚的品德,几乎都可以从游戏中学习,如自治、克己、忠信、独立性、协作、理性的服从、纪律等品质,都可以在游戏中获得。因此游戏是影响儿童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的有力手段。

言传身教。卢梭说:“你必须记住,在你训练人之前,你自己必须作为儿童仿效的典范。”[7] 陈鹤琴深知,体现于父母人格中的认识、情感、行为等因素对子女具有更强的暗示作用,所以家长必须做到以身作则。儿童的善恶观念薄弱、知识肤浅,而善于模仿又是儿童基本的心理特征,对于所模仿的事物,常常不加选择。所以儿童“看见他父亲随地乱吐,他也要吐吐看;看见他父亲吸烟,他也要吸吸看;或者他看见她母亲以恶言骂人,他也要骂骂看……我们成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能影响小孩子的,他看了听了之后,或立刻就要去做做看,说说看,或到了后来才做出来说出来;他所做的和所说的与我们成人所做的所说的不同,但却有几分是相像的”。[8] 因此父母事事都要以身作则。

激励暗示。陈鹤琴说:“一般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而受责骂而改过,比较的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我知道小孩子大概有这种心理的,所以以激励教育法去教训一鸣,一鸣一听见我奖励他,就很高兴地去改他自己的过失了。”[9] 在这里,陈鹤琴根据儿童喜欢称赞的心理特点,提出了一条教育原则是“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在儿童教育中,他除了运用“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的原则外,还运用了“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的教育原则。据陈秀云回忆,当她们兄弟姐妹做错事的时候,“父亲很少严厉地批评我们,如果我们七个中谁做错了事情,他就会冲我们笑笑,他一笑我们就知道自己错了,马上就会改正。父亲从来不说打击我们、刺激我们积极性的话。因此我们七个子女如今的性格都非常开朗”。[10]

灌输引导。陈鹤琴认为,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善恶是非的种种观念要慢慢在后天形成。他怎样会辨别善恶是非呢?其道很多,但平日做父母的对于善恶是非显出一种态度,而小孩子听了看了无形中受着影响,也是一个方法。所以做父母的看见别人做好的事情或坏的事情的时候,应当以辞色来表示他们的赞许与不赞许。[11]

2.强调儿童健全道德人格的培养

道德人格是一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的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恒久的、整体的心理状态。所以,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12] 那么,健全的道德人格如何产生?它又有什么价值呢?陈鹤琴在《 家庭教育 》的《 自序 》中说:“我们知道幼稚期(自生至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了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13] 教育就是以培养健全的人为其最终目的的,他所列的101条家庭教育原则,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各方面和谐发展的健全人格。他认为,健全的人格尤其应该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具备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高尚品德。他说:“一个人最不好的脾气就是‘利己心’太重。无论做什么事,往往以我为中心。凡有利于我者,没有不高兴去干的;无利于我者,都不愿意去做,那么到了后来,‘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14] 与“利己心”相反,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起码的同情心和无私奉献的爱心。他说,家里有人生病的时候,非有特别的关系,做父母的应当使小孩子得以看病人表同情的机会。[15] 又说:“所以我们要救国保民必定从教育小孩子爱人着手,小孩子今日能爱人,他年就能够爱国了。”[16] 这些高尚品德的形成,在陈鹤琴看来,都源于儿童期良好的品德教育。他说:“好习惯,好思想是从小养成、从小灌输的。”[17]

3.追求儿童道德养成方法的艺术性

儿童道德教育不同于成人教育,有很大的难度。正如陈鹤琴所说:“小孩子难养得很!……小孩子不但是难养的,而稍明事理的人,知道也难教得很!”[18] 但陈鹤琴在儿童教育中却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既明白晓畅,又高度形象化、艺术化的儿童教育路径。比如他的《 家庭教育 》一书,他并没有写成一般乏味的理论性太强的东西,而是就近取材,从家庭中汲取素材,在他的101条举例当中,他的儿子一鸣的就占了73条之多,比如有一天下午,陈鹤琴手里拿着一台照相机,叫他的妻子把女儿秀霞放在摇篮里。预备要替她拍照的时候,儿子一鸣就捷足先登,爬到椅子里去,也要他爸爸替他拍照,陈鹤琴再三劝告他,他总不肯。后来陈鹤琴笑嘻嘻地对一鸣说:“一鸣!你听着!我叫‘一、二、三’,我叫‘三’的时候,你就爬出来,爬得愈快愈好。”一鸣看见他爸爸同他玩,也很高兴地答应了。歇了一歇,陈鹤琴就“一、二、三”地叫起来,说到“二”的时候,他一只脚踏在椅子的坐板上,目光闪闪地朝陈鹤琴看看,等到陈鹤琴说到“三”的时候,他就一跃而起,以显出他敏捷的样子。[19] 从这些充满机智幽默的语言描述中,我们看出了陈鹤琴独具匠心地运用他的教育技法,这种教育技法的确是一种艺术的升华,它使施教者和受教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成某种默契和精神沟通。像这样充满艺术化的教育技法在陈鹤琴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因此,郑宗海在为《 家庭教育 》作的序中说道:“我阅过之后,但觉珠玑满幅,美不胜收,有数处神乎其技,已臻乎艺术的范域。”[20] 这些真挚的话语十分中肯地评价了陈鹤琴的儿童养成教育艺术化的境界!

三、陈鹤琴儿童道德养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陈鹤琴已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但他的儿童道德养成教育思想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今天的儿童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的家长有很强的启迪意义。

遵循以身作则的原则。陈鹤琴在《 家庭教育 》中提出“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的教育原则,例如“做父母的待子女要公平”“做父母的对待子女应当有相当的礼貌”“切不可欺骗小孩子”“小孩子作伪是由父母养成的”[21] 等教育原则都对当代教师和家长有很强的启迪意义。父母是儿童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儿童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父母和教师要以身作则,凡是要儿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同时,父母和教师还要言行一致,不能当儿童的面是一套,背后又是一套。这样做一旦被儿童发现,所有的教育都将失效。

研究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陈鹤琴1935年发表在

《 教育杂志 》上的《 怎样做父母 》一文中说“要教养儿童,我们非要懂得儿童的生理与心理不可”。[22] 作为当代家长和教师,要想教育好儿童,更应该研究儿童的心理和生理。我们只有认真地研究儿童的心理如何发展、儿童的知识如何获得、儿童的人格如何培养、儿童的身体如何发育,等等,懂得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儿童进行教育。否则,我们的教育就会盲动而趋于失败。如何研究儿童的生理和心理,这样的课题还需要家长、教师、社会的共同努力。

培养儿童自立、自强的精神。陈鹤琴在《家庭教育》1947年再版增补的《怎样做父母》一文中说:“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小孩子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生活,自己思想,自己做人,这一种愿望,凡是做父母的都有的,但是实际上做父母的常常违反这种愿望,反而使小孩子没有机会去管理自己,没有机会去独立思想。”[23] 作为当代的教师和父母,在社会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里,当然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人、成才,但事与愿违,不少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过于溺爱,任何事都不让孩子做,都由自己包办代替,还自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其实这样做恰恰害了孩子。孩子失去了自己管理、自己生活、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这与培养儿童自立、自强的精神背道而驰。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做到: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当然,家长和教师应该创造儿童独立做事、独立思考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儿童自立、自强的精神。

除了这些,家长和教师还要培养儿童讲诚信、有爱心、能宽容、顾他人等优秀品质,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独立自主的儿童。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基础部,江苏 泗阳,223700)

参考文献:

[1][2][3][4][5][6][8][9][11][13][14][15][16][17][18][19][20][21][22][23]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文集(上卷) [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7]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第7篇: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范文

从上述两类事件中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无论是作为违法犯罪实施的主体,还是作为被侵害的对象,这些事件的不良后果对个体、家庭、社会造成的破坏性大,社会负面影响强烈。引发这两类事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没有引起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足够重视,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严重缺失。首先,作为儿童社会化第一个场所(家庭)的教育内容涉及法律知识相对较少,无论是留守儿童的父母或者监护人,关注重心主要在集中在学习成绩上,他们都希望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将来能跳出“农”门,这也是大多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的最终诉求;其次,作为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主阵地的各中小学,其法制教育的内容也相对薄弱,甚至缺失,调查显示许多中小学校的教学计划不包含法制教育的内容,有的学校将法制教育纳入到德育课程之中,更有甚者连基本的思想品德课也没有。我们知道,品德教育不可替代法制教育,“道德人”与“法律人”关系虽然密切,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因此,过分重视学习成绩提高,片面地追求知识积累,轻视留守儿童的法制观念、法律素质、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的训练和培养,可能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事件或其受侵害事件增多,作为家长、监护人或学校都负有不可推卸责任。尤其是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逐年扩大的严峻形势下,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保障未成年儿童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并以此为契机,展开对未成人的法制教育,既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对策

当前,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要紧密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要求,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和成长特点,致力于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道德品质,使之逐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充分发挥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学校法制教育具有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以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功能。可是当前许多中小学的法制教育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难有实效。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很多家长、学校认为孩子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往往忽视法制教育。正是在这个时期,儿童的各种不良行为也开始出现,越轨行为的“高发年龄”绝大多数是在十三岁到十五岁之间。农村留守儿童这个时期正值初中阶段,大都是在县城或乡镇的中学上学,离家较远,尤其是在农村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地区,更要发挥好学校法制教育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工作。首先,要在学校确立“一部教材”、“一门课程”和“一只队伍”。

由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指导实施“一门课程”建设,将学校的法制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范畴,将法制教育作为中小学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每学期安排一定的学时,甚至有必要将法制教育作为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由教育部牵头组织教育界、法律界、心理学界等相关专家编写针对中小学的各年级的一本“法制教育教材”,这样,九年义务教育加上高中三年,一共是十二本教材,通过这十二本教材的系统学习,对农村留守儿童乃至全体国民的法制观念必有很大的提升;由各中小学负责组建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加强法制教育师资力量建设,法制教育要配备专职教师,而不是由政治教师、德育教师或其他教师来兼任。鉴于目前一些学校状况,可暂由政治或德育教师代替作为过渡,但他们必须要参加专门的法制教育学习和培训。从长远计,就是要将培养中小学法制教育专门的师资纳入教育整体规划,逐步实现中小学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正规化、专业化;这三“一”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先在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率较高或受侵害事件多发区的中小学实行,由省级人民政府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备案后实施,并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方法、效果,组织交流,若可行,则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

其次,法制教育要理论结合实际,以案说法,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除了书本的法律理论学习,学校还要充分利用书本外的各种灵活多样的法制教育手段,寓法制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可以聘请法律界人士定期给孩子们上课,以案说法,增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效果;与公安、监狱、法院、看守所、少管所等部门合作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利用黑板报、手抄报、校园广播等方式,宣传法律知识;组织学生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还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影视资料、图书馆、普法教育机构等多种方式,开辟法制教育的新途径,丰富法制教育内容,学生逐步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好习惯。中小学的法制教育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途径,既能加深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提高法律素养,强化是非观,不仅有利于降低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率,同时又能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维权意识,减少自身受侵害事件的发生。最后,法制教育还要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互衔接,关系密切。

法制不能取代道德,道德也不能取代法制。不能仅重视法制教育而摒弃道德教育。法律与道德是两种性质不同而又关系密切的社会现象,中国古代社会的“出礼入刑”产生了双重结果:一方面,道德训诫具有了法律的威势,另一方面,法律规范同时要行道德的职能。所谓法律的道德化,主要侧重于守法的过程,指的是法律主体把守法内化为一种道德义务,以道德义务对待法律义务。因此,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的状况,各中小学对留守儿童要担当起引导、监督、管理的责任,建立和完善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机制。对儿童来说,辨是非、明事理的能力较弱,所以先进行法制教育后提升道德素养的方式,在实践操作上更为可行。先规定哪些是法律禁止的,再从道德层面对儿童展开渐进教育,逐渐地把法律的禁止上升为个人的行为准则,最后内化为个人思想道德素养。由此可见,充分利用学校法制教育这一主阵地、主渠道,发挥其应有作用,不仅对降低目前正在增长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率效果明显,而且对留守儿童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危险防范意识的增强以及主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行动也有积极作用。更进一步来讲,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建设,不仅对解决当下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作用重大,而且对于所有的儿童也具有深远的意义,邓小平更是在1986年指出:加强法制重要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法制教育。

(二)整合家庭、政府、社会等各种法制教育资源为重要补充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儿童社会化,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因此留守儿童父母及其监管人要提高对家庭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留守儿童的父母也要主动学习一些法制教育知识,要主动创造机会增加与子女面对面的互动,至少也要通过电话、互联网等方式进行沟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在交流中灌输一些基本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自我保护的常识;留守儿童的监管人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职责,通过学习或培训,不断提高认识,成为合格的家长,以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法制教育缺失。政府各相关部门,如法院、检察院、少管所、公安局等,要积极配合中小学的法制教育,为学校提供法制教育实践基地,并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宣讲员;同时,还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数据以及受侵害的数据统计分析工作,与学校、研究单位、政策制定机构共享,研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及其受侵害案件的特点、行为动机、犯罪方式、采取手段、诱发因素等,寻求预防和减少该类事件的思路和对策;条件允许的话,可在政府相应部门设立农村留守儿童“维权”举报电话、维权热线、法律援助部门、维权服务中心等,让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参与“维权”行动,有利于他们促进自身发展和自我保护,通过参与明确自己的法律地位,树立法律意识,正如派翠西亚•莫恰所讲:“仅仅通过一部法律并不足够,还必须持续开展教育活动和提高社会意识,开展能力建设,征集足够的资源,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包括让儿童全面参与。这尤其适用于保护儿童免受暴力、虐待和剥削”。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尤其要重视当前大众传媒,如电视、广播、书籍、互联网等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的影响。现代大众传媒对留守儿童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特别是互联网产生的负面“示范作用”,如一些暴力、色情和不健康的内容,对那些自控力较差,缺少监管和约束的农村留守儿童有很强的模仿效应,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法制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各种大众传媒有责任将不良内容和信息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加强自律,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在强调传媒社会责任感同时,应该建立专门防止传媒暴力扩散的审查机制,加强监管和审查,大众传媒主管部门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加强对文化市场、娱乐市场的监管。另外,还要充分发挥工、青、妇、村委会、社工组织等单位的作用,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开展各种比赛项目、娱乐活动,益智竞赛等,使他们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活动中远离不良因素的影响。

三、结语

第8篇: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范文

    师资队伍的开放性

    德育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的一大区别就是师资队伍的可塑性较强。实施德育教育的任务虽然主要由教师来完成,但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德育教师往往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有专职德育教师的学校并不多见。农村教学点师资队伍本身就极度缺乏,德育教学往往流于形式,甚至有的教学点根本就不开设此类课程,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保持师资队伍的开放性。农村教学点保持师资队伍的开放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通过“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方式为学校引进具有专业素质的师范生来实施德育教学。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教育信息和教育模式,而且在置换的过程中,师范生可以增长教学经验,教学点教师可以充分把握机会,进行自身的再教育,以更新观念,提高各方面的素质。第二,动员社会力量来实施德育教学。德育教学的重要功能就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教学点可以采取“引进来”的方式邀请校外兼职教师来现身说法,通常都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学点的学生大部分为留守儿童,为了使他们健康地成长,需要父母替代角色的介入。这一角色的承担者主要为社会志愿人员,由此,他们也成为了德育师资的一部分。社会力量的参与需要保证角色承担的持久性、稳定性和经常性。第三,通过轮岗等方式引进中心小学优秀师资来实施德育教学。农村教学点师资的补充也可以通过引进其他小学优秀师资来完成。不同教学区域和不同级别教学单位的教师在教学模式和教学体验上存在一定的差别,相互间的交流可以使教师取长补短,更是教师教学经验积累的重要途径。

    教育教学对象的开放性

    农村教学点德育教学的指向对象为在校学生。德育教学的成效如何直接取决于这些学生是否能积极地配合教师实施教学。由于教学点学生大部分为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监管和关爱,部分学生会存在诸如自卑、孤独、冷漠等心理和情感问题。教师如果想通过德育教学缓解甚至消除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参与。农村教学点德育教学的群体参与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首先是在校学生群体,他们是学校德育实施的核心对象,是关乎教学点德育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学点对在校学生的德育教学最容易实施。其次是学生家庭成员群体,家庭在学生的德行培育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家庭成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言行举止和身心发展。孩子在学校中所接受的教育成果需要巩固和发展,这时家庭成员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基于留守儿童特殊的家庭环境,学校把家庭成员列为另一授课对象也势在必行。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现有监护人的个人素质,而且还会完善这一群体对在校学生的监管效能。对这一群体的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以集体授课或个人交流等方式来进行。再次是与学生相关联的社会群体。教学点教师巩固在校学生的德育成果,还需要将与学生相关联的其他社会成员纳入到德育教学的范围之内。针对问题学生,除了找出个人和家庭根源,还要挖出社会根源。留守儿童大部分自控能力较差,加之家庭监管不力,往往会与周围的其他社会成员形成密切联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密切与该社会群体的关系,引导该群体成员接受德育熏陶,以此来间接达到教化在校学生的重要目的。

    教学形式的开放性

第9篇: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范文

一、调查――提升生活认知

品德新课程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其重要标志就是教材中选取了典型的、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事件。但是学生对生活事件的了解往往是表面的、浅层次的,他们不能理性地分析事物,对身边丰富多彩的生活缺乏回味和感悟,各种生活现象容易进入他们的眼球,却不容易进入他们的内心。这种状况主要是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模式造成的。片面的升学压力,将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压缩为单一的学习生活,导致儿童生活的贫血化和空壳化。如何帮助学生回归生活,深入生活,提升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调查生活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例如,讲解“看不见的手”一课时,教师课前布置调查活动──学校的后勤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城乡公交车司机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电力、交通、医院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是怎么过春节的?等等。有了课前真实的生活调查,学生兴致勃勃地进行课堂交流:“我们学校的清洁工天还没亮就起床了,他们要在师生到校前把校园打扫干净,真不容易。”“医生、护士、交通警察、变电站等工作人员过春节也要加班,无法和家人团聚,太辛苦啦!”……交流中,学生深刻体会到各行各业的叔叔阿姨的辛苦。不用教师过多的引导,活生生的生活事例就让学生对生活有了深刻的认识。

实际教学中,除了课堂的模拟生活,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调查走访、体验生活等活动,让学生走入生活,关注生活,获取更深层次的生活认知。这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感悟――激发生活情感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所以,品德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

例如,在“我在学习中长大”的教学中,教师课前要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全面的了解,让学生观察自己入学以来的照片、衣服、体检表等,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你长大了吗?然后教师继续点拨:你还能从其他方面,特别是学习方面。说明你长大了吗?学生介绍自己的成长过程,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从知识技能、学习方法、经验收获等方面总结自己的成长,体验成长的喜悦。这样,教学内容既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开放――助推德育升华

品德课程的开放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在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生活中一切有效的教学资源,是体现课程开放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开放的课程资源中,选择学生喜欢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灵活地补充教材、超越教材,能让学生在教学中享受品德课带来的快乐。

如“我爱我的家人”的“我的家庭小调查”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访谈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童年时代的生活状况,并与自己的生活相比较,从而感悟当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种有益的补充调查,既能挖掘生活的教育契机,又能助推品德课中德育的升华。

四、引领――展望幸福未来

我们的品德教学不能局限于对学生生活现状的指导,还要着眼于对学生未来生活的规划与展望,帮助学生为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准备,这也是设置品德课程的最终目标之一。

如“我爱我的家人”一课中,教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点滴小事能体现对家人的爱。但是学生对做小事能为家人带来多少幸福仍然很模糊,因此,教学不能就此结束。教师可以进一步组织学生开展换位思考活动:假如你是爷爷或者奶奶,你已经高龄了,身体行动不便,你希望孩子能为你做些什么?假如你是家中的爸爸或者妈妈,你上班很辛苦,下班之后你希望你的孩子能为你做些什么?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创设情境演一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长辈也需要孩子们的帮助,明白孩子的帮助虽然微小,但也是家庭温馨和睦必不可少的成分。

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学生不仅知道了该怎么帮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而且知道了在家庭中自己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那么有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换位思考活动,学生体验了未来生活,明确了今天为老人做事,将来别人为自己做事的道理,从而感悟品德课的核心价值:为人类的幸福未来规划与展望,做一个幸福生活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