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市政路规划范文

市政路规划精选(九篇)

市政路规划

第1篇:市政路规划范文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市政道路工程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如火如荼,其工程质量与建设速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合理规划设计路基路面,避免市政道路的路基路面建成后发生病害,我们需要根据以往的始终能够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经过深入地分析、总结,在施工过程中把握每一个环节,控制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市政道路工程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道路的纵、平横断面的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的配套基础设施。其中,路基路面工程必须根据市政道路工程的总体规划原则进行设计和规划,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原则包括:

首先,要在满足城市的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设计道路交通,土地的使用要满通运输需求。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道路交通对于土地开发强度的制约与促进作用,完善和优化城市的用地布局,使城市的运转效能得到提高,改善城市的环境,提供高效、经济、低公害、舒适和安全的交通条件。

其次,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同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个体交通和公共交通优势互补的多元化客运网络。

再次,要充分考虑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保证行动不便者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城市道路,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互结合的目的。

最后,城市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城市的道路交通要紧密结合。与城市的主干道相互结合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电信管广电线、电力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给水管线,结合城市的美化亮化道路灌溉及绿化设施、景灯设施、路灯及交管红绿灯控制设施等。

对各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规划,除景灯、路灯、绿化及部分电信、电力设施设计在路面以上,其他的管线设施都在路面以下,以保证道路的视线通畅、环境良好,道路设施功能完善、齐全,环境优美,引导城市的空间向纵横延伸,确保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关键点

1.控制路基面层裂缝

根据实践总结的经验,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的裂缝控制,关键要采用稳定性能较好、收缩性较小的结构作为基层,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这种类型施工材料裂缝的原理给予充分考虑,其出现裂缝最主要的原因是材料收缩。材料收缩有两个主要方面:温缩和干缩。无论是哪种收缩,都同施工材料塑性指标和含水率有关。所以施工材料的选用中要对施工材料的塑性指标等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检测,经检测符合标准的才可以采购。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添加具有减水、缓凝性能的外加剂来确保施工材料能达到符合施工要求的含水率。只有保证了施工材料这两方面的指标参数,才能够保证很少甚至避免出现裂缝。

2.控制基层平整度

路基是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强度是确保路面稳定的条件。所以,在设计与施工上都要保证路基质量。而面层平整度的好坏对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控制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要对不同的基层区别对待。

由于石灰稳定土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的要求和标准较低,所以石灰稳定土为基础的工程平整度质量比较容易控制,可以使用平地机进行刮平,直到平整度合格即可。

但是对于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质量比石灰土要难,要求也比较高。而且,水泥稳定碎石对面层的平整度影响较大。水泥类的稳定材料不同于石灰土或者粉煤灰、石灰,稳定类材料施工对压实的时间要求并不严格,而终压时间对水泥类稳定材料施工影响非常大,稍控制不好就会影响强度。所以,水泥类的稳定材料接头一般较多,对平整度产生影响。可以用缓凝减水剂延长初凝的时间。通过现场的试验,初凝时间平均为二百七十分钟,至此,可以设计摊铺长度和压实程序。基层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时,要注意摊铺的宽度,过宽时,布料器的转速会加快,使两侧的混合料离析进而对成型和平整度产生影响。

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必须非常严格地控制路基压实度,尤其要注意路堤与人工构造物衔接处的压实,减少衔接处沉降错落影响。

路基经碾压以后要进行密实度、纵横坡度、几何尺寸、标高等指标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可以进行路面结构的施工。

对于各种路面材料要进行必要的试验与施工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果断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对软土地基的处理

通过对大量的市政道路工程调查表明,软土地基的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跳车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图的设计过程中地质钻探的布孔太少,钻探不深,软土地基没有被及时发现,或者对软土地基的深度、范围和物理力学性质等没能准确探明,致使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够完善。

另外,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计算参数和计算方法与软土地基实际情况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距,软土地基的处理很难达到技术要求及预期效果。另外,雨水侵蚀导致路基填充材料流失和强度降低,也是导致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沉降一个主要原因。各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适的适应性和机理各有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用。

4.路基路面排水

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受到水的影响,很多路基的病害都是水的侵蚀导致的。另外,从不损害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必须要做好路基的排水,并且要与地区的排水规划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在路基施工中要重视施工排水,避免水患给路基和路面的施工造成多余的损失。

(1)地面排水

常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有急流槽、对于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排水沟渠,通常都要求铺砌防护。浆砌片石加固应用非常广泛,如今,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要做到迅速排除在路面范围的降水,减少路面渗入,避免水冲刷路基边坡。路面排水通常有两种方式。首先是分散排水,通常应用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势较平坦的长路段,除了加固路基边坡和硬化路肩,也要考虑到边坡下部植物的生长是否会挡住横向排水的通路,导致路面积水。对应措施是硬化路肩并设路肩排水沟,加大沟坡排水。另外一种为集中排水,硬路肩的外侧可以设置现浇沥青混凝土拦水带或者泥混凝土预制块,使其同硬路肩路面形成三角形集水槽流水,隔30―50m的间距设置一道泄水口,和路堤边坡的急流槽相互衔接,将雨水排放到坡脚的排水沟中。

(3)地下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多用渗井、渗沟、盲沟、暗沟等,特点是渗透式的排水。水流较大时多采用有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砂砾料的反滤层大多改用了具备反滤功能土工织物。带有滤布、钢圈与加强合成纤维所组成的加劲软式的透水管很适合在地下排水中应用。

三、结语

总之,在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中,对路基的整体施工性能还要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和设计来进行,根据不同的工程施工情况和施工经验,总结出了路基路面施工设计方法,对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磊,试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J]电子世界.2013(09).

[2]乔立新,试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7).

作者简介:

第2篇:市政路规划范文

一、存在的问题

1、道路经济效益不高。据统计,“”期间我区争取市级资金近9亿元,新建了经五路二期、马高路、路等多条市政主干道,总里程达46公里。但这些道路建成后,在带动沿线经济带、经济圈的形成,拉动城市经济发展上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在视察中我们发现年底建成通车的经五路一期,3.4公里左右的道路两侧商业网点布局比较零散,行业聚集度不高,沿街基本都被自发无序的小商业、小门市占据,每年形成的税收寥寥无几。而对比雨花台区的宁南大道,长不足5公里,建成后的短短几年就已经聚集了华为科技、中兴通讯等220多家软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200多亿元,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区新建市政道路对周边地区经济拉动作用显得十分乏力。

2、两侧环境问题凸显。近些年,我区新建的市政道路大多布局在城郊结合的“城中村”地区。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这些地区“脏、乱、差”的现象原本就十分严重。道路建成后,两侧的城市建设相对滞后,使得周边市容环境差、城市功能落后的问题更加凸显。例如,去年5月份建成通车的经五路二期贯穿、等“城中村”,崭新的道路与周边破旧的环境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落后的环境面貌让来来往往的过路人“一览无余”,严重影响了城市美观。

3、城市管理难度加大。由于长期以来对于新建道路两侧的城市规划包括产业规划、业态布局缺乏有效衔接,加之后期整治不力,往往导致道路一经建成,两边立即有密密麻麻的低档次小商铺、小厂房挨上去,违章搭建、逢路兴场现象严重,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行为十分突出。这种低端的“马路经济”极大地浪费了道路两侧的优质土地资源,反而成为城市管理新的难点。例如,连接市区、新港开发区与仙林大学城的仙尧路,其周边就出现汽修业经营户占道经营屡禁不止、物流车辆随意停放、路面损毁严重等问题,成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久治不愈的“硬伤”。

二、几点建议

1、超前衔接规划,提高地块收益。城市规划以块为主,主要考虑地块功能和资金平衡,没有具体产业规划与业态布局,加上受规划权限限制,地方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把产业布局和招商引资与道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造成新建道路两侧业态布局“自行其事、自生自灭”。要解决这样的被动局面,我们需要主动加强与城市规划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积极参与辖区内市政道路建设、土地利用的规划研究,提前谋划待建道路沿线经济带的产业布局,力争实现道路综合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例如,即将开工建设的经五路三期,北起临江路,南接太新路,道路两侧未来的用地将以商业、商务办公为主,是滨江新城日后重要的开发区域。虽然目前是由化整办封闭运作,但作为所在辖区,我们应着眼长远,“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积极参与规划新建道路两边地区的商业形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专项规划中去,提前谋划、早作安排,为今后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拓宽空间、拉开框架。

第3篇:市政路规划范文

(1.重庆交通大学,中国 重庆 400074;2.重庆市交通干部学校,中国 重庆 401147)

【摘要】本文针对城中村出现交通规划不合理现象,利用国际通用的“四阶段”预测法对交通量进行预测,以昆明盘龙区清泉村为例全面地探讨了城中村改造市政道路工程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适用于市政道路可行性研究框架,为昆明市以及其他城市的城中村市政道路建设提供建议。

关键词 四阶段法;城中村;城市交通;市政道路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中村也随之形成和发展。 “城中村”改造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味、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是建设文明、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保障,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力举措。 “城中村”具有农村和城市双重特征,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产物,因此改造“城中村”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研究如何改造“城中村”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城中村改造必然涉及道路的规划建设。为了更好地改善“城中村”的交通情况,亟需对道路进行规划建设。

1交通预测方法

新建道路的远景交通量预测是合理确定道路建设规模标准的基础资料,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交通需求预测采用国际通用的“四阶段”预测方法,即将预测分为出行发生与吸引、出行分布、方式划分、交通分配四个阶段来进行,预测最终得到机动车交通量。工作步骤见下图1所示。

1.4交通分配

交通量分配根据分布预测成果按趋势型和诱增型合计计算,获得相关道路未来预测年度交通量。

分配时,先从分布OD表中按一定比例(本研究取30%)提取出待分配OD量,将其按最短路径(即最小费用)原则分配至道路网中,然后搜索路网中所有两顶点间的最短路线,再将剩余的OD量按比例提取待分配OD量进行分配,直到全部OD量分配完毕。

2实例分析

清泉村位于昆明市盘龙区,正如很多大城市里面的城中村一样——脏乱差。但是还有更为糟糕的情况,村里唯一的水源——青龙潭于2009年干涸;青龙村占地面积255余亩,但是却没有小学。这些情况都迫使清泉村不管是从房屋建设还是道路建设上都要做出改变。本文就对清泉村市政道路规划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2.1机动车交通量预测

由于本次研究涉及到的2条市政道路盘龙金安路和104号路均位于小坝片区,且2条道路均为城市支路,均服务于地块开发后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出行。外部主干道路网已经建成,未来年交通量变化已基本趋于稳定,预测前期需要事先对片区主要节点道路交叉口进行交通量调查,以及对片区内部交通量出行状况进行摸底,在机动车交通量调查基础上进行机动车生成预测。

(1)交通小区划分

根据道路所在片区的位置,通过分析确定范围是盘龙169号路以北,盘龙13号路以西,铂金大道以南和昆曲高速以东。在此次预测中,交通小区的划分充分考虑了用地性质、道路连接方向等因素,本研究划分了9个内部交通小区和16个外部交通小区,共计25个小区

(2)交通生成、分布

根据公式(1)、(2)分别推算出特征年各小区未来交通发生吸引量;根据公式(3)、(4)得出趋势、诱增交通量一起构成了未来特征年的区域交通分布期望线图;

(3)交通方式划分

(4)交通分配

研究区域特征年路网交通流量及服务水平预测结果见下图,各条道路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2所示。

表2预测特征年交通量及服务水平汇总表

通过表2可以看出,依照上述各道路断面的设计,远景年盘龙104号路的服务水平维持在二级,金安路的服务水平维持在一级,满足交通流量增长的需求。

2.2非机动车交通量预测

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的要求,城市道路应对非机动车进行服务水平分分析。根据非机动车交通需求预测数据,特征年非机动车交通量如下表所示。

参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的规范要求,信号交叉口进口道一条自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可取为800veh/h~1000 veh /h,本研究取850veh/h。盘龙104号路和金安路的自行车负荷度分别为0.36和0.27。由于道路均为连接居住区的道路,道路运营末年盘龙104号路的自行车道路服务水平为一级,金安路的服务水平为一级,满足非机动车交通需求。

2.3行人流量交通量预测

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的要求,城市道路应对人行道进行服务水平分析,现根据道路的预测人行量对其进行服务水平分析。

以行人步行速度0.8~1.2m/s行驶计算,道路运营末年盘龙104号路和金安路的行人服务水平均为一级,满足行人交通需求。

3结语

随着城市范围的迅速扩大,“城中村”已经普遍存在于大中小城市。本文借助TransCAD等软件实现规划地区道路流量的直接体现,发现远景年金安路和盘龙104路两条道路都能满足交通流量增长的需求,预测未来可以在这些节点设置让行控制交叉口。最后,对非机动车交通量以及行人流量交通量进行预测,发现都能满足交通要求。 “城中村”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不管是从社会角度还是经济角度来衡量,都具有可行性,为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罗红安.浅谈城中村的特征及其改造措施[J].广东建材,2010,26(6):156-157.

[2]王巧玲,肖小爱.国内城中村研究综述[J].科学论坛,2008(6).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运输部文件(交规划发〔2010〕178 号)[Z].2010,4.

[4]Cervone F H.Project Risk Management[J].OCLC Systems & Services, 2006,22 (4): 256-262.

第4篇:市政路规划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城市交通日益发展,车流量加大,市政道路的质量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道路的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品质,要做到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稳定和坚固,就要合理规划设计,精心施工。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合理的规划方案和设计方法,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作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市政道路工程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如火如荼,其工程质量与建设速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合理规划设计路基路面,避免市政道路的路基路面建成后发生病害,我们需要根据以往的始终能够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经过深入地分析、总结,在施工过程中把握每一个环节,控制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市政道路工程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道路的纵、平横断面的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的配套基础设施。其中,路基路面工程必须根据市政道路工程的总体规划原则进行设计和规划,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原则包括:

    首先,要在满足城市的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设计道路交通,土地的使用要满足交通运输需求。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道路交通对于土地开发强度的制约与促进作用,完善和优化城市的用地布局,使城市的运转效能得到提高,改善城市的环境,提供高效、经济、低公害、舒适和安全的交通条件。

    其次,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同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个体交通和公共交通优势互补的多元化客运网络。

    再次,要充分考虑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保证行动不便者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城市道路,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互结合的目的。

    最后,城市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城市的道路交通要紧密结合。与城市的主干道相互结合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电信管广电线、电力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给水管线,结合城市的美化亮化道路灌溉及绿化设施、景灯设施、路灯及交管红绿灯控制设施等。

    对各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规划,除景灯、路灯、绿化及部分电信、电力设施设计在路面以上,其他的管线设施都在路面以下,以保证道路的视线通畅、环境良好,道路设施功能完善、齐全,环境优美,引导城市的空间向纵横延伸,确保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关键点

    (一)控制路基面层裂缝

    根据实践总结的经验,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施工当中的裂缝控制,关键要采用稳定性能较好、收缩性较小的结构作为基层,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这种类型施工材料裂缝的原理给予充分考虑,其出现裂缝最主要的原因是材料收缩。材料收缩有两个主要方面:温缩和干缩。无论是哪种收缩,都同施工材料塑性指标和含水率有关。所以施工材料的选用中要对施工材料的塑性指标等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检测,经检测符合标准的才可以采购。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添加具有减水、缓凝性能的外加剂来确保施工材料能达到符合施工要求的含水率。只有保证了施工材料这两方面的指标参数,才能够保证很少甚至避免出现裂缝。

    (二)控制基层平整度

    路基是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强度是确保路面稳定的条件。所以,在设计与施工上都要保证路基质量。而面层平整度的好坏对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控制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要对不同的基层区别对待。

    由于石灰稳定土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的要求和标准较低,所以石灰稳定土为基础的工程平整度质量比较容易控制,可以使用平地机进行刮平,直到平整度合格即可。

    但是对于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层的工程,其平整度质量比石灰土要难,要求也比较高。而且,水泥稳定碎石对面层的平整度影响较大。水泥类的稳定材料不同于石灰土或者粉煤灰、石灰,稳定类材料施工对压实的时间要求并不严格,而终压时间对水泥类稳定材料施工影响非常大,稍控制不好就会影响强度。所以,水泥类的稳定材料接头一般较多,对平整度产生影响。可以用缓凝减水剂延长初凝的时间。通过现场的试验,初凝时间平均为二百七十分钟,至此,可以设计摊铺长度和压实程序。基层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时,要注意摊铺的宽度,过宽时,布料器的转速会加快,使两侧的混合料离析进而对成型和平整度产生影响。

    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必须非常严格地控制路基压实度,尤其要注意路堤与人工构造物衔接处的压实,减少衔接处沉降错落影响。

    路基经碾压以后要进行密实度、纵横坡度、几何尺寸、标高等指标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可以进行路面结构的施工。

    对于各种路面材料要进行必要的试验与施工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果断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三)对软土地基的处理

    通过对大量的市政道路工程调查表明,软土地基的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跳车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图的设计过程中地质钻探的布孔太少,钻探不深,软土地基没有被及时发现,或者对软土地基的深度、范围和物理力学性质等没能准确探明,致使没有对软土地基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够完善。

    另外,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计算参数和计算方法与软土地基实际情况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距,软土地基的处理很难达到技术要求及预期效果。另外,雨水侵蚀导致路基填充材料流失和强度降低,也是导致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沉降一个主要原因。各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适的适应性和机理各有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用。下面以江苏某公路工程的第1标段为例进行说明:

    江苏某公路工程的第1标段,长2km,流塑状淤泥与欠固结灵敏或者高灵敏淤泥质土的分布比较广泛,厚度大,属于软土路基,而且沟壑、鱼塘众多。

    针对这种难以控制路基稳定与固结时间的路段,可以用真空联合的堆载预压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真空联合的堆载预压法具体操作是在软土地基的表面先铺设好砂垫层,之后埋设垂直的排水通道,然后在砂垫层的顶面铺设密封薄膜隔绝大气,薄膜的四周埋入土里,通过砂垫层埋设的吸水管道,使用真空装置抽气,形成真空。抽真空的时候,排水通道和砂垫层会先后形成压差,土体中空隙的水在压差作用下有排水通道不断排除,最终使土体固结。

    (四)路基路面排水

    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受到水的影响,很多路基的病害都是水的侵蚀导致的。另外,从不损害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必须要做好路基的排水,并且要与地区的排水规划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在路基施工中要重视施工排水,避免水患给路基和路面的施工造成多余的损失。

    1.地面排水

    常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有急流槽、对于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排水沟渠,通常都要求铺砌防护。浆砌片石加固应用非常广泛,如今,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要做到迅速排除在路面范围的降水,减少路面渗入,避免水冲刷路基边坡。路面排水通常有两种方式。首先是分散排水,通常应用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势较平坦的长路段,除了加固路基边坡和硬化路肩,也要考虑到边坡下部植物的生长是否会挡住横向排水的通路,导致路面积水。对应措施是硬化路肩并设路肩排水沟,加大沟坡排水。另外一种为集中排水,硬路肩的外侧可以设置现浇沥青混凝土拦水带或者泥混凝土预制块,使其同硬路肩路面形成三角形集水槽流水,隔30—50m的间距设置一道泄水口,和路堤边坡的急流槽相互衔接,将雨水排放到坡脚的排水沟中。

    3.地下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多用渗井、渗沟、盲沟、暗沟等,特点是渗透式的排水。水流较大时多采用有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砂砾料的反滤层大多改用了具备反滤功能土工织物。带有滤布、钢圈与加强合成纤维所组成的加劲软式的透水管很适合在地下排水中应用。

    三、结语

    总之,公路的路基路面质量深刻影响着公路的使用性能,因此,进行路基路面的施工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和设计进行,并针对不同的工程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用相适应的具体措施。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积累经验,总结路基路面的施工设计方法,对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公路使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张迎秋.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0(09).

第5篇:市政路规划范文

关键词:市政道路;道路设计;设计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市政道路设计的根本原则

1、突出特色,反映景象特色

每一个城市经历多年来的发展,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在环境景象方面也各有千秋。现代化市政道路设计应从全部城市的全体特色出发,并加入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元素融入当时的城市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中,重新刻画极具特色的城市道路体系。注意一定要尊重城市的自然环境,做到道路与城市全体环境的彼此和谐、一致,突出城市的文化以及环境特色。

2、坚持“以人为本”的综合布置原则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应保证行人以及车辆的交通疏通及安全性,应结合道路的特点及性质,做到与建筑物以及自然条件的彼此和谐。充分发挥绿化带的作用,便于雨水排放。同时应充分思考到地上管线与地下管线的铺设疑问,防止人防工程、各种建筑物以及管线之间彼此干扰;其次应归纳思考道路等级、行车道宽度、美化遮荫、交通安全、行车速度、工程造价以及噪音等多方面疑问进行合理设计,并联络市政道路设计的近期方针和远期方针进行归纳安置。值得注意的是应满足弱势群体的特别需求,能够在恰当的当地新增孩童设备和场地,为了便利残疾人能够在人行道上设计坡道,为了便利盲人能够增设盲道等。

3、路线性设计的合理

路线设计包含直线、曲线、短线等,不一样的线性设计会发生不一样的作用,比方一般道路,应选择圆弧较大的曲线设计,比短线或直线更简单做到使道路和周围自然风光到达和谐一致,使人们视觉内的风景一向处于改变状况,有助于消除眼睛疲惫,提高道路的安全性。而在交通干道以及骨干道上应选择短线和直线设计,转折较小有助于车辆安全、疾速经过。线性设计不只能够增强道路与景象的彼此交融美感,同时关于交通运输状况以及道路运用质量都有较大影响,可大大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

二、市政道路的设计现状

1、路网结构设计不合理

城市道路的干路系统与交通生成点之间的接洽缺少过渡性的设施,从导致了城市的交通流量过多得集中在主要的交通干道上,造成了交通拥堵,严重的阻碍了城市的交通的分流系统的完善与形成,对不同类别的道路的系统功能发挥作用是极其不利的,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出行。

2、市政道路的交叉口不足够通畅

许多市政道路的设计人员在对道路进行设计时,对相关信息和只是了解不充分,缺乏相应的交通工程的理论作指导,从而导致市政道路的设计方案和实际情况脱节,在道路的交叉口处存在着极其严重的交通拥堵的现象,影响了交叉口与路段的交通的通行能力。有部分道路的交叉口处的车道数、红线和市政道路路段是完全相同的,这就大大减弱了市政道路的交通能力,其通行的能力也受到了限制,再加上道路的交叉口处受来往行人和车辆的影响比较大,存在互相避让与相互等待的现象,这就严重的浪费了道路的网络资源。

三、做好市政道路设计的整改措施

1、做好市政道路节点设计的工作

城市道路节点设计合理与否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有着重要的作用,防止道路交叉口设计不当呈现交通拥堵的状况,有必要做好道路节点的设计工作。首要,应依据道路节点的功能对节点的设计进行分类,首要关于交叉口车辆流向进行分类,如,交叉口经过的车辆状况是高速、晓畅、仍是接连等,再对其节点进行有关的设计;其次,市政道路节点设计要有关于性的原则,尤其是关于一些交通对比拥堵的交叉口,有必要做好全面的思考,而且要依据城市实践状况不一样进行设计,其中有许多区域处在地震高发区、多雨期等。

2、加强市政道路网结构的规划设计工作

市政道路网构造的设计工作,要依据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多个要素进行归纳的思考,以此来做好城市道路网构造设计的全体设计。首要,要依据道路的基本特色能够分为几类,长间隔岔口少高速道路、岔口较多中低速道路等,在设计高速的道路一般都不会依照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原则进行设计,多数是绕过中间交通量较大岔口较多的道路,以高速的优势为车辆节约更多的出行时刻,而岔口较多的中低速道路大多都处在城市交通对比拥堵的当地,用“条条大路通罗马”来描述这样的道路再合适不过了。

四、市政道路结构形式设计

1、市政道路结构形式

实际上也是指整个城市道路体系的平面设计,首要是为了满足城市交通和城市用地设计,习气城市的发展而构成,每一个城市的建设条件、城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异,城市道路体系也会有所差异,市政道路构造方式理所当然也会有不一样的构造方式,当时混合式、自由式、环形放射式以及方格网式是较为常见的四种市政道路体系构造方式。目前,我国城市道路体系多为环形放射式,其首要是环绕市中心设计若干环形干道,以市中心为联络城市其他道路交通而附近放射的干道。

2、市政道路的规划思路

人行道首要是为人行步行供给交通需求,同时也具有埋设地下管线、地上杆柱以及栽树等功能,沿袭在设计人行道总宽度时,应归纳思考地上的步行交通状况、立电线杆、中行道村以及地下埋设工程管线等等需求的总宽度。一般而言,对于小城市的人行道宽度应>4m,而大中城市的主次干路应>6m。

4、机动车道宽度确定

在进行机动车道宽度设计时,应归纳思考该道路设计的年限以及道路等级,断定路面的车道数,每条机动车道宽度最宜控制在3.754m之间。一般状况下,都是依据路面构造来思考运用年限,对该路面上机动车在将来顶峰小时段的交通量以及将来的日均匀交通量进行预测。依据当时中国各大城市的交通量发展状况分析,小城市应选用双向六车道骨干路以及四车道次干道,而大中城市的新建骨干路运用双向八车道,次于道最宜选用双向六车道。

5、市政道路宽度以及车道设计

5.1机动车道宽度断定

5.2非机动车车道宽度断定

第6篇:市政路规划范文

园林道路是构成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连接园林的重要作用,在导引人们观赏景观上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与建筑、植被、地势地貌、山水等等景观元素一起构成了不一样的园林景观,直接关系到园林的功能规划、空间规划、人流交通流量等等,意义重大。就园林道路的规划、设计等问题开展了讨论,给出建议并且论证了园林道路中出现的问题与现状。

关键词:

市政园林工程;道路;合理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4022002

1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设计概述

1.1主体道路类型

主体道路穿插在整个园林内的所有基础设施和每一处的景点,由它构成了整个园林的主体框架,所以,一般的主体园路的布置会比较宽阔。依据各异的园林特点,主园路的规格范围一般是在3——8米,这个标准从规格上完全可以符合消防车辆经过的要求。从道路表面结构来讲,一般的是采用碎石拼接、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或者较厚大理石等。在道路图案的设计选择上,全园主要道路需要大致选取和园林的表现内涵、主题保持一样。

1.2次体道路类型

次体道路接洽着景观的各个汇聚点,是沟通着各节点内部的次要脉络,连接着其他主要景观节点,并且能够辅助着主体道路。因为照顾到不同的游人的不同需要,在布局上还应该在不同的节点之间设置捷径方便到达。园林道路在宽度上的设计要依据园林的人流量、游人总数、功能的要求以及其他的因素来制定。一般的,一个人行走的园林道路宽度应该在0.6到1.0米之间,两个人行走的园林道路宽度应该在1到2米之间,而三个人行走的园林道路应该设计宽度在2.0至2.5米。次体道路在设计弯曲度上面总体上来讲都会超过主体道路,而且蜿蜒曲折富有弹性。另外,在这些次体道路之间应该还含有可供游人们赏玩、嬉戏的小路,这是必不可少的。

1.3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意义

在园林绿地中,园路具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在园林工程各景区的景点之间,它如人体脉络一般贯穿其中。园路在疏通引导交通、导引人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它把园林绿地空间划成了各种大小、各种形状、功能不一的板块。所以,园路的设计规划,将直接影响到景观是否组织得当,人流交通是否通畅,绿地空间各功能是否划分合理,对园林绿地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跟意义。

2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设计缺陷[HJ1.2mm]

首先,因为和设计相关的人员的诸多观点的影响,时常由于过于自信而将一些本来拥有一定的美丽地形而存在的景点给消除了(景点之间出现重影,不仔细观察是分辨不出来的),让其变成了无人问津的状态,最终导致园路自身失去了应有的强烈的立体感觉,更加严重的影响是会将比较平缓的地点变成一个比较突起的小土丘,使得园林道路突兀的变成弯弯绕绕的曲路。

其次,在对待环境的问题上,有些园路也设计的不是很合宜。比如:园路跟圆形的花坛相切的形式,大多都不符合所要求的,这就导致了园林的整体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显得搭配不够完整,没有设计当初存在的美感。

2.2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规划不够合理

第一,市政园林的整体布局在形成的方式上主要包括三种——自然形成式、混合搭配行式和一般规划行式。在目前的市政园林建造中,在这三种方式却出现了这种问题:整体的市政园林完全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物的时候,园林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断头路、回头路,严重违背了以美为主题的设计原则,这种错误是致命的。

第二,如果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某些园路占的面积数量关系之间不适合,这将会不利于交通,可能会引起人们在右上游赏园林的时候踩踏绿地情况的发生。同样的,如果在一些园林道路的设计上,园林道路设计过多过密,这往往将大大的影响整个园林景观的整体表现,并且这会过多的产生浪费资源跟财力。

第三,园路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不合理。一些园路设计的交叉口夹角过小,转弯半径没有在设计的时候考虑进去,这样经常会导致图快捷的人们踩踏绿地的情况发生。相应的,交叉口相交路设计的数量过多也不行,这样会使得游人们在交叉处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3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和道路的设计探讨

3.1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

3.1.1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园路的整体分布上,不仅要根据园林建设的设计式样,而且还要因地制宜,与当地的地形相结合来设计规划。园林道路更多的是曲的比弯的好、自然的比人工刻意杜撰的好,整体形势要行云流水般自然。

3.1.2满足实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园林道路的设计的原则应该首先要按照满足供人行走,这就是要求在设计规划园林道路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人们的行走习惯,一定要以人为本,符合大众的需要。否则会产生园林绿地被踩、园路几乎无人行走的破坏和浪费现象。

3.1.3园路的环绕性,切记设计无目的、死胡同的园路

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要考虑到道路的环绕性,以使道路构成一个畅行无阻的网络。应该严格避讳的是导致设计的道路散漫甚至使人无路可走的尴尬局面。

园林设计工作者要从大局着手,放眼整个园林景观,融合景观道路跟另外的一些特征,使得整个园林景观和谐统一并且形成一定的境界。

3.2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设计探讨

3.2.1园路路口设计

园林路口的设计在园林道路的修建中也是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三岔路口在自然式园林道路系统中比较多些,十字路口则在规划式园路系统比较常见,但是根据园林的游玩性来讲,应该设置多些的三岔路口。

当道路两边相交的时候,更多的是选用正向交互的手段;如果两段道路是斜着相交并且斜向交角度是呈锐角,这个角度要力求不能小于55度。角度不能过小,否则会造成汽车不容易过弯,人们会在行进的时候踩踏绿地。在道路的转弯处,应该把路口尽量设计成圆形的转角。

一般的讲,路口是应该有景点和特点的。一些花台、花坛等等会出现在三岔口,不过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道路与花坛的对称和对应,最好不要使道路与花坛变线相切,如果一个路口有中央花坛的话,那么这个路口应该遵循地形进行设计修建。

3.2.2园路与景物的有机结合

第一,园路与建筑的结合设计路口往往形成于建筑物跟园林路口的交接处。从现实的园林道路跟建筑相互交互的例子来看,多数的是设置一块不大的场地在建筑物旁边以用来跟园路相连通。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是遇到了作为过道用的建筑物等就不用设置缓冲场地了。

一般的园路跟建筑的交接是采用平行跟正对交接,另外也还包括侧对交接。现实的情况是往往都会避免斜路相互交接,尤其是那种正对建筑一角的斜角。对于一些无法避免斜交的园林道路,一般都在交接处做一个过渡,也还可以把交接处的道路角改换成圆形的角,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的。

第二,园路和水的交融中国园林较理想的对待手段往往是把水面作为中心,园林的主干道将围绕着水面来联系不同的景区。为了使园林设计不趋于平淡,当主道路比较靠近水面的时候将不把它平行于水面。往往比较优秀的是使道路与水面根据地势相起伏,使道路与水面互相映衬,错落有致。

第三,园路和景色的搭配在园林道路的设计中,树荫夹道可能是最好的绿化效果。可以在郊区规模比较大的园林绿化中使人行道两旁的树与绿化树相互自由搭配着组合,可以在园林道路上感受到路行走于园林之中。

在园林道路的拐弯处,为了突出强调,植物这个时候就起了很大的作用。例如种植景观花卉,可以起到美化园林的作用。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今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园林景观俨然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的一个场所,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慰藉人们的心灵,并且能够使观景者在欣赏园林景观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的视觉美感同时释放压力和表达自己的心声。而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原理道路的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原理道路应该是作为一条生机蓬勃的、效率高效的、规划合理的景观架构。当然,园林道路设计更加要以人为本,以园林的风格、主题等等有层次、有个性、有组织的展开。并从而进行有序、整体的统筹规划设计。园林设计师们为使园林道路设计更加的趋于理性,可对园林道路的发展和本质做更深刻的调研,以此更加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在实际造园的基础上积累较合理的设计手法和丰厚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刘志蜂.市政园林工程的整体设计探究和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2010,(8).

[2]曾立东.浅谈园路在园林中的重要性[J].现代商业,2011,(2).

第7篇:市政路规划范文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问题

对于整个的城市规划来将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首先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的合理布置是能够保证科学合理的使水资源收到利用和保护,是更够确保城市可以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的规划,可以使城市可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然后高水平的给排水设计规划合理利用城市水资源、科学地保护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发展的设计、管理、实施建设的指南,而无规则或低水平的规划必然会造成对水资源的浪费和对水环境的破坏。因此我们必须做好给排水设计规划工作,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目前国内市政给排水规划的现状

在国际上,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水资源最短缺的国家,人均的水资源的占有量在整个世界的平均水平的1/4,据有关的报告显示,我国的城市水资源只有30%的符合国家卫生部的标准,有50%以上的七大水系已经被污染,在这其中流经过40多个大中小城市,有44条河流中94%的水源也已经被污染,也就是说证明目前我国将会面临水资源的严重短缺、水环境被破坏等现象,那么提高水资源的质量也是目前所有相关部门马上面临的人任务之一,另外也证明了开展对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性,

2、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中的问题

2.1城市给水系统的设计

2.1.1给水系统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对于供水能力和可靠性不足、差,也就是说城市的有很多的城区居民都是靠自己取地下的井水,这其中就没有形成一个很有效的合理管理,在水资源方面就会得不到优化配置,现在每年由于地下的水位过度被利用,已经形成了逐年下降的形式,主要是到了夏天用水的旺季时期,就会出现水量不足的情况,然后是由于过分的开发地下水,会引发地下漏斗,最终结果是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形成水污染,其次是对于水价方面体制不能够使水资源被优化利用,水资源费标准偏低些,水价形成机制也是不合理的,致使价格体制对资源的优化利用起不到推动作用。

2.1.2对于以上的问题建议在规划的设计中可以采取首先可以通过法律的相关法规取消扇子开采地下饮用水源,这样就能够完善市政给水系统,要充分的考虑到近源期的结合,能够为以后的发展留出空间,例如:给水管位在道路管线综合时就要预留出来,给水管径合理确定等等,这样是可以减少重复投资的,是利益最大化、最终就能够使城市的供水系统统一化,其次是不断地要进行科研,要用现代的技术手段为给排水工程提供节水的技术支持,例如可以采用海水谈化等方式来开采新的水资源,然后是要不断的进行水价改革,要尽全力的提高区民节约用水的意识,可以通过对水的分类,形成自来水、备用水、再生水来来制定合理的水价,可以鼓励区民引用再生水,对备用水可以倡导限制,并且在一些高耗水、高污染的企业、单位用水中实行计划管理、超计划加价。来限制其浪费水资源。

2.2城市雨水系统设计规划

2.2.1对于雨水系统出现的问题是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同时,城市建设的发展也在提高,这就无形当中给城市的规划屡次被突破,慢慢形成原有的给排水系统没办法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不同阶段的排水系统要求,这就最终形成了城市的排水系统在结构、规模上没办法适应目前工业大规模的持续发展,然而城市的不透水面积不断提高,那就造成排水系统在没有计划、不定期的情况下会随时修改,使得径流系数增大,在相同降雨量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洪峰出现的,但是按照之前的当时的条件下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安全系数是很低的,一旦出现较大的降雨量,排水系统的承受力是不够的,就不形成内涝。

2.2.2对于城市雨水系统的规划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首先技术人员可以先通过对每个城市气候、发展的状况来判定之后,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再从技术上、管理上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综合考虑,可以在满足城市排水能力的基础上在兼顾成本、效益,然后是与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和城市竖向规划相结合,我们应该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和今后的长远发展,合理选择排涝标准,通过建排涝闸、排涝泵站、修建排涝沟渠等提高河道的泄水能力,以确保雨水排入河道时不受顶托;根据城市竖向规划,划分合理的排水区域,每个分区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按照就近入河的原则规划雨水管道系统,计算雨水管径;还可以采取一些非工程措施,如建立预报警系统对排涝站、排涝闸等进行统一的调度管理,编制超标准洪水预案等。

2.3城市污水系统设计规划

现阶段我国新建城市或城区基本上采用雨污分流制,但老城市或老城区大多仍然是雨污合流的排水体制,许多合流污水是直接排放到水体。而将旧合流制改为分流制,受现状条件限制大,许多老城区建成年代较长,地下管线基本成型,地面建筑拥挤,路面狭窄,旧合流制改分流制难度较大。对于解决的方案是污水排水区域的划分应该合理,减少污水主干管道的埋深和长度,以降低总投资。排水主干管应尽量结合道路建设计划实施。②污水处理集中与分散处理。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污水处理业界比较推崇污水集中处理,其理由是污水厂规模经营,效率高,污水厂运营成本低,处理出水水质有保证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缺点也逐步暴露出来,对此,很多污水采用BOT形式营建,为污水适度分散处理提供了方便。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地进行污水处理是区域污水处理发展的方向。

3、结束语

由此可以看出,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再设计的过程成一定要根据城市各个方面综合进行考虑设计,因此,为了适应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的步伐,改善水资源的利用、改善供水的水质,是目前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方宏.关于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9(3).

第8篇:市政路规划范文

【关键词】:综合管线 地下工程 规划

【前言】: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人们不断提升自身生活水平的同时,人们已经逐渐对地下交通工程进行开发和利用,想要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交通工程,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将市政综合管线规划进行充分的应用。

一、道路地下空间的利用

城市发展空间由地面向地下延伸,这是世界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已经起步,修建了一定规模的地下建筑和设施,包括平地结合的人防工程,结合民用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地铁、地下停车场、地下仓库、市政公用设施、市政管线等,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各类市政管线是地下空间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长期以来,我国各类市政管线的埋设、管理非常混乱,路面经常开挖,影响城市交通,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影响了道路下部空间的开发利用。

依据城市道路的功能,可分为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两大类,根据道路所担负的交通量以及生活性道路的重要性可以将城市道路分为高速交通道路、快速交通道路、主要交通道路、交通道路、区干道、区支路6类。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各类市政管线应根据各类道路的特点进行埋设。高速与快速交通道路严禁路面开挖,所以不应集中设置地下管线,当须集中埋设时,要采用共同沟。主要交通道路与交通道路下尤其要避免多种管道同时敷设于道路下,通常多种管道同时设置时,应采用共同沟。商业服务区道路既要求利用各种市政管线,又要求道路下各种管线尽可能不检修减小对营业的影响,因此在这类道路下尽可能避免敷设各类管线的干管。为保证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居住区内道路下空间的利用应以各类市政管线的敷设为主。

二、综合规划与现状管线的衔接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到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被称为城市的“血管”和“神经”。

在新建地下工程之前首先要对相关道路下的现状市政管线进行勘测获得详实、准确的现状管线资料,其中包括自来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煤气热力管、通讯电缆、供电电缆、路灯电缆、有线电视电缆等。其次,通过分析现状管线与地下工程的结构及施工需要之间的矛盾,在充分利用现状管线的原则下,整理出需要进行迁移的各类管线及工程量。最后,在满足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对需要迁移的管线重新进行规划。 在此过程中其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对于重大市政管线尽量保留现状,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行,如重要的输水管道、高压电力电缆、燃气高压管道、排水主干管等。②当管线间距不能满足规范规定时,在采取有效措施后可适当减小;③规划方案不能妨碍现有管线的正常使用;④当管线不能做到一次迁移到位时,要考虑临时方案,争取规划管线进行二次迁移后达到规划管位。

三、综合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市政综合管线规划是在总规、分规的基础上编制的, 对上一层次规划的解读与分析研究是市政综合管线规划编制的前提。当规划区已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与这些详细规划衔接与协调是市政综合管线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编制市政综合管线规划过程中,有必要对各个详细规划进行整理,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参照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地布局, 与本规划区外其他地块的管网做了妥善的联结。与此同时,管线综合规划应该在各个市政专项规划的框架下进行编制,对各个市政专项规划进行解读与分析研究并做出判断。同时从管线综合方面进行考虑,合理安排各类管线的位置。市政专项规划有道路、竖向、防洪、给水、排水、电力和燃气等专项规划。

四、与相关工程重要节点的衔接

一般道路的管线综合规划相对容易,较难的是地下工程部分节点工程与相关管线的规划设计,节点工程虽然数量少但往往是整个工程设计中的控制性环节,在规划设计中需要花费最多的时间和精力。

(1) 道路交叉口

在道路交叉口,尤其是主干道路的交叉口,各种管线最为错综复杂,纵横向的各种管线均会在这里发生交汇,如何在交叉口对各种管线进行妥善布置是节点设计的关键。平面规划应满足规范要求的各类管线平面布置时的最小水平净距,同时要满足《南京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办法》中间对管线平面布置所做出的规定。断面规划考虑各类管线的竖向布置。一般而言,重力流的雨、污水管置于最底层;有压的给水管和燃气管等置于中间层;电力电缆及通讯电缆等在满足最小覆土要求的前提下置于最顶层。

(2) 地下工程工作井

一般而言,由于施工及今后维修需要在地下交通工程工作井上方不能进行市政管线的敷设,因此,在进行综合管线规划时要尽量避免相关管线在工作井上方的穿越。对于现状管线应予以迁移改造,同时为保证现状用户的正常工作生活需要,要考虑在施工过程中的现状管线保护方案。

五、与各相关部门的衔接

各种管线有不同的主管、设计、施工、管理单位。只有管线综合规划才能整体、全面地反映与地下工程相关的全部地下管线。因此,管线综合规划是地下工程施工建设和各专业管线设计的基础之一。

由于各相关管线管理部门对各自管线的管位、敷设方式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就需要管线综合规划者在规划阶段与各管线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在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前提下,对各类管线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管线的施工时间前后有别。前期施工的管线因种种原因没有按图施工,致使后期施工的管线无法按原设计的上、下行关系或标高穿越交叉点,这就要求管线综合规划者在规划阶段精心设计,协调各条管线间的关系,力争做到既满足规划、规范及开发建设要求,技术上要合理;同时经济上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使方案便于操作,切实可行。

【结语】:总而言之,城市道路构成了城市的骨架,反映城市的格局,协调城市的风貌,同时道路下部空间为城市提供了布置各种管线以及排水管道的有利条件。因此,认真分析市政管线综合规划在城市地下交通工程中,合理的分配及运用资源才会提高经济效率,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

[2] 殷乐福. 谈市政管线的综合规划 [J]. 中外建筑, 2014.

[3] 铁新华,万耀强,王颖. 室外市政管线环境性设计分析 [J]. 河南科技, 2014, 8.

[4] 胡昕. 浅议市政综合管线规划设计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 中外建材科技, 2013, 6.

[5] 刘兰勇. 市政管线综合规划在城市地下交通工程中的应用[J]. 中外建材科技,2012.

第9篇:市政路规划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其实市政给排水设施,只是保证城市地面水能及时排除,以免城市水污染,并使城市水资源保护能够良性循环的不可缺失的基础设施,我国排水工程建设初创于50年代,到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加快,城市水污染日益得到社会重视,而且市政给排水设施建设也得到很快的发展,但市政道路排水设施还是存在很多大同小异的问题,如防洪排水能力不足;平坦地区的排水管渠的坡度偏小,易淤积;部分地区的排水设施不成系统,易形成内涝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设计不合理,日常管理不到位,自然条件变化等。

1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的任务

市政给排水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气降水(含雨,雪水)径流和其他弃水的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主要指建设在市政道路上用于收集,输送和排放城市雨水,污水的市政给排水设施(排水管网及其附属构筑物)的设计。

2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范GB50318—2000《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是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划定市政给排水范围,预测市政给排水量,确定排水体制,进行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和处理程度;确定排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

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一般分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某一规划区(如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和某一规划区(如工业园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排水工程规划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规划在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的统一协调,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规模适宜,投资合理,运行中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因此,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必须首先依据当地的适用的各阶段排水工程规划。

3市政给排水规划存在常见问题

3.1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防洪规划不相协调

工程实例:

某沿海城市滨江路道路工程设计,该道路位于规划新区内,新区规划面积10m2是该市新的行政文化教育中心,规划新区内主体河流内江由北往南流入大海,该市海岸潮汐属于不正规日潮为主的混合潮型,最高潮位3.75m(标高采用黄海基准,以下同),多年最高潮位平均值为3.55m低潮位平均值为-2.30m,20年一遇高潮位3.63m,50年一遇高潮位3.82m,规划新区内水面平均高程0.91

规划新区整个场地北高南低,两侧高,中间低地形起伏较小,高程小于11的区域占84%,小于5m的区域占54.4%,规划新区防潮保护标准采用50年一遇的实测潮高3.9m整个场地最低控制标高4.2m规划的道路最大纵坡≯3.5%最小纵坡≮0.3%,

按上述的规划,滨江路的道路设计为:路线L为1.7km,全线最大纵坡0.581%最小纵坡0.300%,道路中心线设计路面高程4.2~6.1m。相应其道路两用地高程为4.5~6.4m,

3.1.1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高程无法保证,排水工程设计不符合防洪要求按规划新区的雨水规划,在规划区内没有设置雨水排捞泵站,所有道路或小区排水均按重力流的方式排放。

采用重力流直接向河流排放的雨水管,只有其设计雨水管内底高程高于内江的某一潮位高程时,才能保证暴雨期且内江涨潮至此潮位高程时的排水畅通,按防洪规划,排水工程设计应确保在内江50年一遇的实测潮高3.9m时的排水安全。

本工程设计雨水按就近排放的原则,工程设计范围的雨水管分3段(相应分3个雨水排出口),各段的管道长度分别为480m,340m,980m,3个设计管段的最不利点雨水口的地面标高分别为4.05m,4.07m,4.05m,由于与内江潮位相比道路设计路面高程相对较低,使各设计管段的最不利点雨水口的地面标高与50年一遇的实测潮高3.9m的高差(压力差)约为0.15m,与多年平均高潮位3,55m的高差(压力差)约为0.5m,如果要保证最不利点在50年一遇的实测潮高或多年平均高潮位,设计暴雨重现期为2年的情况下排水畅通不造成积水,设计雨水管无论采用压力流或重力流设计均不可能达到要求。

可见,由于规划区用地竖向规划的地面高程太低,导致了排水工程设计无法满足防洪规划要求,而防洪规划中也没有提出对排水工程设计可降低防洪标准的要求。

3.1.2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城市用地与道路,交通,地面排水,防洪以及项目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的结合。局部与整体的协调等矛盾,只有通过用地合理的竖向规划来解决。在规划新区内类似本工程的排水状况尚存在,我们认为其原因是,在规划新区的规划过程中,没有做好排水工程规划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防洪规划的协调,或者是仅考虑提高用地高程会增加土方工程的造价,而没有考虑所在地区的重要性及排水不畅的后果,因为该市雨量充沛,降雨集中,多台风,台风带来的暴雨强度大,对雨水排放不利。此外,应对土方工程与排水工程的投资进行比较。

3.1.3采用重力流和短管压力流两种方式进行排水工程设计

对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高程太低的存在问题,在设计评审中有关规划部门答复不预调整,为了使排水工程设计在受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尽可能合理,结合本工程特点,我们雨水设计中对各管段的水力计算处理为:管段起点至最不利点按重力流设计,最不利点至出水口在设定相对合理的安全潮位下按短管压力流设计。安全潮位是指当内江潮位不高于此高程时,设计雨水管段能在满流的情况下以压力流的形式排水,并可保证排水畅通。计算结果:

第1段管道总长L为480m,最不利段管道L为120m,安全潮位3.05m,

第2段管道总长L为340m,最不利段管道L为260m安全潮位2.65m,

第3段管道总长L为980m,最不利段管道L为640m,安全潮位2.65m,

这样的处理方式虽然达不到规划新区5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要求,但与每一设计管段全部按重力流排放形式设计的雨水管相比,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当然在同样的设计坡度下,由于加大了管径,也就增加了工程造价(本排水工程造价增加了13%),当出内江潮位高于设定的安全潮位同时下暴雨(暴雨重现期为2年)时,最不利附近区域会出现排水不畅的情况,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在规划新区内适宜的位置设置排涝雨水泵站。

3.2在城市建设中不按规划控制与排水工程重要出水口相关的道路建设

排水工程规划确定的重要出水口是根据管网系统的布置及当地受纳水体的条件确定的,如果随意改变将造成不良的后果,

某经济开发区按详细性控制规划的一条次干路由于用地已被学校建设使用经济开发区确定不按规划建设,要求设计单位按取消该次干路的做法进行相关道路的设计,而该次干路在排水工程规划中作为附近区域的雨水排水主干道所在地,且靠近雨水受纳水体,取消该次干路需调整相应的排水工程设计,造成了设计工程的排水工程部分造价增加13%。

3.3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编制滞后,不确定因素多

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往往出现道路要求尽快建设,而设计所需的排水工程规划没有编制或在修编中,造成了一些排水工程不能与道路工程同期设计,同期施工的现象,从而造成道路建成后的重复开挖的浪费;有时设计完成后,或排水工程已在施工中,排水工程规划由于各种原因需修改,同样造成了设计的重复工作或工程改造的浪费。

4对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编制和执行管理的改进建议

为了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更好地避免目前市政给排水设施存在问题的发生,使设计做到经济合理,运行安全,通过对设计实例的分析,现对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的编制和规划的执行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1)认真做好规划前期的调查研究,使规划内容更符合当地的条件。

(2)在规划编制中应注意与给水工程,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竖向,水系,防洪以及其他专业规划的相协调。

(3)应重视规划的科学的,全面的技术和经济论证,避免片面的因素干扰。

(4)应重视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编制的超前性和严肃性,需更改规划时应作充分论证。

(5)在执行规划的过程,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强执行规划的力度,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的环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