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下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当下农业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当下农业发展现状

第1篇:当下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1.1分析思维模式的转变。从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分析现状来看,还依然坚持传统的分析思维模式,即以当前农业经济的现状为出发点,反向推论出问题出现的最终原因后,随后再分析问题造成的后果,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虽然将这种传统思维模式运用在农业经济分析中,可以确保开展理论研究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能收获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农业经济分析中,数据分析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分析思维模式则具备较差的数据实效性。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对维护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尤为注重,可以促进信息资源使用价值的有效提高。因此,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视角下开展农业经济分析,一定要积极转变传统的分析思维模式,坚持与时俱进,增强农业经济分析的实效性,从而有效提高农业分析的运用价值。

1.2分析立场的转变。农业经济发展人员在运用传统模式对农业经济进行分析时,往往会忽视客观因素的重要性,他们常常是凭个人的主观经验及已有知识储备来分析当前的农业经济状况,再用这种片面的理解和认知去分析当前的农业经济问题并做出结论给出相应的建意。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往往是农业经济发展人员对各方面问题的片面认知,由于农业经济发展人员自身的知识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总结也具有一定的区别,这样分析立场下得出的结论和建议,往往缺乏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当前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运用中,不能以管理人员的主观性判断作为事物定论的依据,一定要注意定论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惟有采用有效真实的信息,才能对农业经济的分析运用产生真正的效用。因此,我们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视阈下开展农业经济分析,一定要积极转变传统的分析立场,以真实信息为基本出发点,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提高农业经济分析的有效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2.基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视角开展农业经济分析的手法

2.1均衡分析法。均衡分析法是指以农业经济发展中会出现的所有变量作为分析的基本依据,当其中的变量出现相应的变动时,农业经济发展的数据也会随之变化,直到相应变量数据与农业经济发展数据保持一致的经济现象进行有针对性分析的一种方法。在农业经济分析中运用均衡分析法时,一定要提前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尤其是市场调研,了解和统计农业经济发展数据,尤其是当某一种变量对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控制,并且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这一变量满足均衡条件后,对农业经济发展条件作出改变,同时,不能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状况时,才能在农业经济分析中,将这一变量作为主要研究因素,总结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而提出更加有效用的发展方略。

2.2动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是指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区域内,对农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分析整体发展活动中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总量和出现的变量间的制约和影响关系,以及分析在某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上变量对总量的农业发展情况产生的影响。在农业经济分析中运用这一方法时,要符合相应的客观条件:在市场调研中,我们通过融合分析相关的农业经济发展数据,弄明白总体农业经济发展相应规律性变化特点的前提下,就可以在固定的某一个时间段内,将代表性较强的因素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在农业经济发展中,通过综合分析不同时间段的影响因素,找到农业经济受到相关因素影响的规律,将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作为基本出发点,以对农业经济发展数据状态造成影响的因素为依据,判断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农业经济分析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3.结束语

第2篇:当下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土地保护;生产方式;科学素养;社会发展

小城镇建设作为我国农村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出路与方向,必将担负起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甚至会成为我国整个经济社会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因为大力进行小城镇建设,既有利于消除和弥补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所带来的城乡差距,又顺应了城市化的发展。当然,在小城镇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人的城镇化以及相关的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下面具体展开分析。

1.人的城镇化的意义与重要性

小城镇建设在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有其极为广泛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意义。但就具体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来说,仍然意义重大。

就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来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的历史时期适应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在此后的三十年间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的稳定的和发展,但在目前情况下,需要就此不断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农村生产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存在着闲置和效率低下的现象,所以通过人的城镇化,意图在于不断提高劳动效率,不断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的劳动效率和生态保护与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目前状况下,农业生产主要由单个或单户农民从事,地块即为分散,这就使得农业生产仍然具有较强的自然经济属性,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绝不可能会有规模经济的效应,反而造成了效率和产出低下,这使得农业生产收到自然状况的影响极大。所以,就目前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村发展状况来说,非常重要的就是不断实现人的城镇化。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自身及其发展非常容易处于一种低水平循环过程之中。

在这样一种状况中,我们会看到,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处于严重过剩之中,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劳动效率极为低下,在这样的生产状况下,而且并没有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契机,另一方面同时又存在着农村劳动力的短缺。这是一种农业生产现状的结构性和水平性的短缺与过剩共存。在当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随着年龄层次的降低,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逐步下降,农业生产同时面临着劳动者后继无人的状况。所以,当前的农村需要对农村劳动力以与经济相适应的方式重新组合,而这样一种组合,一是提高农业生产本身的集中度和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同时把农业生产从业人员按照现代化农业的要求组织起来,能够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和劳动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在不断节约农村劳动力的同时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和向其他行业不断转移的劳动力能够流向稳定,而现在的情况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和已经转移的劳动力一直处于季节性流动过程之中,这既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升级换代,也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农民的自身发展。

这样,大量的农村人口事实上一种处于不断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徘徊,大量时间在城市,从事各种职业,然后又季节性的回流农村,间断性的从事农业生产,有的甚至已经在城市购房居住,但因种种原因和限制又感到自身并没有被城市接纳,同时因为长期离开农村的原因,自己对农村的认同感又在降低,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初步离开农村已经完成行业转移的农民无论其身份还是起社会情感都处于一种夹层和尴尬的境地,这是不利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和长远发展的。同时,由于农村经济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缺少较为显著的发展,所以其经济活力和农村吸引力有所下降,在人员的流动上也容易造成“强者迁走”,“弱者沉淀”这样一种状况,这对农村的发展也是不利的。事实上,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在社会意识层面还是在经济社会地位与评价方面,不应该存在某一种职业尤其是某一种产业会完全是经济地位、经济收入较低和社会心理观感不高这种状况,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人的城镇化成为最为关键出路。

2.存在的问题及应避免的倾向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并非会一蹴而就,也并非会全是坦途,里面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妥的倾向,这是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高度注意的,否则很有可能会断送城镇化的发展形势,或者会给城镇化建设造成重大困难。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高度注意的是城镇化不是“房地产化”,近年来,在一些地方的农村,甚至是偏远的村落,出现了农村建楼和农民上楼居住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好事,但是有些地方这种建设行为却是某些“开发商”、“建筑商”和乡镇甚至是村委会共同实施的具有极强商业色彩的行为,姑且不论这些楼房是否完全合格,这样一种牟利行为在一定层面适合城镇化发展完全背道而驰的,一方面保留原有宅基地,而楼房采取市场化农民自愿购买,这种行为的结果事实上并没有起到土地腾退的结果,反而是进一步侵占了土地,除允许本村居民购买楼房,同时允许外来人员购买的行为,这中小产权房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和扰乱了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再有一些地方把农民原有宅基地给以极低的价格补偿,在农民上楼后又需要每户农民缴纳为数不少的款项,这就把每户农民都变成了“房奴”,如此,农民并没有因为“上楼”而彻底改善生活,反而背负上一定的债务,使得经济状况有所下降,这样也会招致农民的怨言,也会出现抵制的情况。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因此要注意严格限定城镇化建设方的市场行为,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明确责任,尽量采取政府统一规划,农户自主互助合作的方式,而决不能采取由所谓“开发商”或“建筑商”主导的方式。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农民自愿的原则,采取较为长远的规划,引导农民依据自身经济状况逐步参与,同时对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民,尽量采取政府扶持补助的形式。绝不能稿、搞简单的行政命令、运动式、一刀切,限期搬迁的方式。当然,如能做到上述要求,就必须完全杜绝在农民城镇化过程中在农民身上牟利的思想,采取决策公正透明,过程公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腐败和农民城镇化成本的升高,从而形成农民利益的共同体,也避免少数农民在这一过程中成为“钉子户”,向有关方面漫天要价的行为。

再有,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化建设应该能够起到较好的农民经济生活发展的引导性和发展前景的实现,而不应该对农民现实的生产与生活造成不便。这就需要以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和一定时期内所能达到的经济发展前景相对应,合理制定规划,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能充分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如能充分考虑到农村现有养殖、种植业的综合发展情况,事实上,城镇化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农民的发展,就在于不断促进农业的发展,一次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先进地区的榜样示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避免问题的发生,并对有关问题做及时防范解决。

当然,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城镇化建设必须与农村土地制度流转的实验与改革,农村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通过城镇化腾退出来的土地要能够有合理先进的土地流转制度相适应,应该更加能发挥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土地保护力度,而不是被某些人或者机构所占用,没有起到较好的社会效益,这也可能会造成城镇化的失败。在某种意义可以这样说,土地流转制度甚至应该走在城镇化之前,或者是其最为主要的推动力,一方面既要保证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另一方面又要有效避免农民仅靠对于土地的“食利”而生存,这些都不利于土地制度的流转现代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3. 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思考

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自身的发展,是农民生产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城市化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以及环境的和谐与生态的平衡。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必须对小城镇化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思考。

小城镇化建设首先应该基于一种内源式而非主要依靠外援式发展,小城镇化的主要功能应该是试图建立新型的、适当集中的具有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管理的农村社区,在一定的状况下,这样的农村社区可以适当发展一系列的商业配套和服务设施,这既有助于吸纳一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改善,同时依靠一定的合理的土地流转,将农村土地适当集中,从而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形成与发展,而新型农村社区由于人口聚集可以具有较好的信息交换功能和农村就业人口转移的优势,使得农业人口能够就地转化和长期稳定发展。

与此同时,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为促进人的城镇化的发展与实现,非常重要的是不断实现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提高包含农民生产技能、就业素养、现代科学技术素养、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自身素质,这样既可以使农民能够更好的实现就业从农业到其他行业的转移,也能不断实现农民自身现代意识培养的提高,使农民能够更好地享有现代生活。

事实上,人的城镇化的核心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能够通过农村的的城镇化建设能够实现和不断提升农村的环境保护水平和生态平衡的和谐,首先农村目前较为分散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生态和谐的维护,一是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个体行为很容易造成农药、化肥的误用或者使用超标,从而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而是对于某些个人或者企业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或者损害,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农民自身也缺少有效地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能力和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环境的污染虽然并不十分严重,但有关事件却有可能时有发生。

人的城镇化就是以农民为本,不断实现基于农民自身的发展,所以实现农村环境保护的良性转变和生态系统的不断恢复和保持。如此,必须一切基于农村发展的现状展开,即我们不能以农村的经济发展为唯一目的,还必须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和谐,并且环境保护重于经济发展,生态和谐重于经济发展,山清水秀、绿树蓝天的内在价值相对于经济发展更重要,当然这里也不是要否定经济发展,而是在农村同样也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才能更好的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当然,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农村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非常重要的是,必须循序渐进,决不能一味讲求速度和效率,首先要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尊重农村发展状况的多元化模式和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依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状况、历史特点等等,实现农村发展的多种选择和多样化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与农村多样化的发展状况和现实特点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江晓.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保护机制的构建探究.北方环境2011年第6期。

[2]曹胜亮 黄学里. 城镇化进程与我国农村生态保护.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

第3篇:当下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三化”协调发展概念提出后,不少专家、学者对“三化”协调概念给出定义或阐释,如: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认为:三化协调是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良性循环,而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掣肘、制约发展[3]。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耿明斋进一步说明了三化协调的内涵,认为“三化”协调有两层含义:一是相互促进。工业化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促进,城镇化对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促进。二是均衡。即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均衡发展,齐头并进,而不是错位发展。“三化”协调也就是“三化”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均衡发展的状态[4]29。以上定义对“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进行了形象、直观的描述。本人认为,定义某种经济活动或现象,应从经济学专业角度解读,既要从定性和定量方面进行界定,又须从静态和动态方面加以描述。“三化”协调发展本质上追求的是城乡之间以及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其内涵应包括两方面:其一,“三化”的协调发展状态,指城乡之间以及各产业之间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或一般均衡状态;从定量角度界定这种状态,应满足城镇与农村边际收益基本相等、各个产业边际收益基本相等。其二“,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化”协调发展水平高低,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演变从低到高的阶段性来衡量,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其演进路径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演进过程中亦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这一演进过程就是“三化”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可分别依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为标志,依次定义“三化”协调状况的低级、中级和高级水平。在整个升级演变过程中,既要追求“三化”协调发展的状态,即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累积经济实力,为经济发展实现质的飞跃打好基础;更需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创新推动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打破原有低水平的协调或均衡,逐步过渡到高水平协调与均衡。

二、“三化”协调发展受制度、体制的制约

不论是从“三化”协调发展状态的实现,还是从“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来看,都会受到制度体制的影响。“三化”协调状态代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均衡状态,那么,它的实现过程必然与社会制度、体制及其经济运行机制密切相关。尽管各种制度条件下人们的主观愿望都希望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优状态,但由于经济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不同,导致经济运行质量与结果的差异往往很大。自由放任市场经济制度体制条件下资源配置完全依靠市场机制,但市场机制也是有缺陷的,存在市场失灵的状况,因此无法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央集权的计划体制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依靠政府计划手段调控经济运行,但决策人很难准确掌握市场供求状况,并据此对社会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混合经济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作用被限定在市场失灵领域,市场与计划合理分工配置资源的方式,一般认为其效率相对较高。再从“三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看,重要的是技术和管理创新引发产业升级对这一过程的推动,而创新的实现也与制度体制环境密切相关,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亦需要政府在基础研究等领域有所作为。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化”协调发展的机理

第4篇:当下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地广人稀”是先秦乃至秦汉时期我国广大江南地区的基本发展状况。在这一历史阶段,我国的主要核心农区,如关中农区、中原农区、齐鲁农区等,无一例外地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在这些地区,地方行政机构多且密度大,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地方行政体系。这一状况是与这些地区农区的面状分布相联系的:即由于其开发早,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各个地方农业生产活动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基本上形成了互相连接、相互影响、具有相当规模的农业生产区域,呈现出明显的面状分布特征。而广大江南地区在这一时期虽然已经出现了地方性酌行政机构,但数量少且密度小,农业生产也只是在地方行政中心周围地区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农区也只是以地方行政中心为核心向有限的拓展,明显呈点状分布。汉末以来,随着北方人口的大规模南移和与之俱来的先进农业科技,江南许多未开发的土地逐渐得以开垦,农业区域也因此得以拓展,渐次开始了由点状分布到面状分布的演变;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倍增,地方行政体系也日益完备,这是江南农区由点状分布到面状分布的演变的外在表现。本文以战国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地方行政机构设置数量和密度的变化,以及地方行政体系的完备这一脉络为线,以期勾勒出江南农区在这一时期由点状分布到面状分布的演变轨迹。 一、战国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行政机构设置与农区的点状分布 众所周知,一定规模的人口、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区域的拓展决定着一定时期某一地区行政机构的密度和数量。而战国时期,江南地区见诸史册的地区性政权主要有楚(部分)、吴、东越、南越等。在这些地区性的政权中,没有太多具体的下属行政机构可考,没有太多的能进入史册的、具有影响力的地方行政单位,故此,现在绘制该时期地图的时候也只能大致指明其地理区位⑵。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即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剩余也是相当有限,还没有支持一批消费性城市存在的能力。与之相反,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已经有了相当水平的发展,农业剩余大量增多,有能力支持像蓟、临淄、曲阜、邯郸、洛阳、咸阳、睢阳、大梁等消费性城市的发展,以及渔阳、代、雁门、上党等郡一级的行政机构的存在。并且,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政权分布也是相当可观的,“战国七雄”中的六雄即集中在该地区⑶。这些政权及其行政机构的存在,是以当时的核心农区作为支撑的。例如,秦据有关中农区,韩、魏占据中原农区,齐则有齐鲁农区等。另外,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分布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农区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山东半岛以及成都平原。而这一时期,虽然长江下游地区、珠江三角洲等地的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广大江南地区的大部分地方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农区。在当时的兼并战争中,秦之所以能吞并六国,其农业区域的拓展、农业人口的增加、农业的高度发展才是根本原因。而楚虽据有广阔疆域,但并未占有核心农区,其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综合实力显然与秦等六国有相当的差距,这亦是楚被吞并之根本原因。另外,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在楚越战争中,楚成王兴兵大败越国,靠的主要是“复雠、庞、长沙之粟也”。这一记载,一方面反映出当时楚国较为发达的农业区域大致划定在复雠、庞、长沙这一小块区域,除此之外的广阔疆域中还远非重要的农作地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远在江南的越国实力更弱,其占有的农业区域还远不及楚国,它 的农业发展水平与黄河流域的农区相比可能更为悬殊。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江南的农作地区只是零星分散的,呈现出明显的点状分布特征,并没有规模意义上的农业区域的存在⑷。 秦完成统一之后,实施郡县并行制,把自己的专制力量也推广到了江南之地。但是,我们从当时秦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情况来考察,仍可以看到长江南北农业区域拓展的非平衡性。当时秦的统治区域为长城以南、陇西—成都—昆明以东的广大地区。在其统治范围内,以长江为界,南北版图面积大体相当,但在秦设置的三十六郡中,长城以南、陇西以东、长江以北地区设置的郡为二十四个,并且各郡都有相当数量的县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而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只有会稽、九江(大部分)、闽中、长沙、黔中、南海、桂林、象等八郡,长江南北郡的设置比为1:3.5。而且在这些郡的辖区之内,其下属的县级行政单位见诸史载也是很少的。这些郡的郡所大都设置在农业相对发达之地,如会稽郡治设置在今苏州之地、长沙郡治设置在今长沙之地等,而距郡治较远之地却鲜有记载⑸,这些郡辖区之内的农作地区只是分布在郡治周围有限的范围之内。因此,笔者认为,在秦的短暂统治期间,虽通过强大的国家职能把其统治深入到江南之地,却没有真正的使江南腹地得到大范围的开发,这一时期的江南农区仍呈点状分布。 西汉建立后,实行郡国并行制,在汉初设置的九个王国中,仅有长沙国位于江南,其余八个王国均在黄河中下游区;而先后设置的144个侯国,也绝大部分在长江以北地区⑹。并且,像平阳、信武、汝阴、曲逆、留、酂、绎、舞阳、颖阴、阳都、安国等封户在五千户以上的大侯国,更无一例外的分布于江北之地,尤其是在黄河中下游区⑺。这些材料大致可以说明:一,黄河中下游地区地方行政机构多且密度大;二,黄河中下游地区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农业劳动力资源,有为大侯国分配农业生产资源的客观条件;三,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相当高,其农业区域在整个农区中占绝对的支配地位。四,而与此相反,这些材料也反映出当时长江以南地区农业劳动力资源相对缺乏,农区的拓展缺乏必要的动力资源,农区的地位与黄河流域的农区地位相差悬殊,农区也并未在面上得以开发。 经过二百余年的发展,到西汉末期,江南得到了一定规模的开发,其地方行政机构也渐次增多,丹阳、豫章、武陵、桂阳、苍梧、牂牁等郡就是在这一时期设置。但这些郡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两两相邻的行政中心之间的距离仍然数倍于黄河流域地区。因此,我们也大致可以断定到西汉末期,江南农区点状分布的特征并未得到根本的改观。 我们知道,后汉是因袭前汉的,它在行政机构的设置方面也基本上是在西汉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这一时期在江南地区也增设了一些郡县,但直到东汉末年,江南地区行政机构的设置情况并未得到太大的变动。为说明这一问题,笔者列出了东汉时期地方行政机构设置的基本状况。(见表1)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在东汉设置的105个郡国中,仅有22个在江南;而1190个县级行政机构中,也仅有260个在江南。两项指标中,南北之比分别为1:3.8和1:3.6。而这些统计数字并不包括当时占版图很大比重的西域都护府地区,除去这一地区,剩下的江北版图面积跟秦统治下的江北版图基本相似。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到东汉前中期,江南的开发力度也是相当有限的,江南广大腹地的开发程度离黄河中下游地区仍有较大的差距,江南农区点状分布特征也未发生深刻的变革。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行政设置的变迁与农区发展的由点而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行政机构的设置发生了重大变迁,地方行政机构规模倍增,行政体系也日益完备,主要体现在这一时期南方出现了大量侨置的州、郡、县,以及郡级和县级行政机构的大规模的设置上。为说明这一问题,笔者在参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西晋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状况作了简单的统计。(见表2) 从表二中可以看到,西晋时期江南的郡级行政单位已从东汉时期的22个增加到54个,增幅为154.5%;县级行政单位已从260个增至403个,增幅为55%。促使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该时期社会与经济的大变动。我们知道,东汉末年,由于阶级矛盾的深化和时局的日益动荡,北方地区“无月不战”,黄河中下游地区遭受到战争的巨大破坏,农业人口大量流失,农业生产逐渐旱衰败趋势⑼,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南北朝末期。相反,在江南地区,这一时期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流入,为其弥补了极为匾乏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并且,这些劳动力资源掌握了北方地区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精耕细作的农业思想。农业劳动力的大规模增加,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精耕细作农业思想的传入,为南方农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革命性的因素,促使大面积未经开发的土地日益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人口的增加、农业的发展、农业地域的拓展,从国家管理层面上来讲,必然设置更多的行政机构,完备行政管理体系。而行政体系的完备和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又进一步促使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农区的拓展。它们之间是非常密切的互为因果的关系。江南地区在这一社会变动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契机,不仅其核心地区,如荆州、徐州、扬州、益州等的农业生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就是其周边地区,如现在的广东、江西、贵州等也逐渐得以开发,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的联系日 益密切。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的农业区域,江南农区逐渐呈现出了由点到面的演变趋势。 西晋在结束短暂统一之后,北方又重新走向混乱和战争,北方人民又重新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的向江南迁移。而江南在此基础上,吸纳了更多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和先进的农业科技等,促进了农业进一步向前发展,同时也推动着其地方行政机构的增加和郡县体系的进一步完备。南朝宋末期,在其设置的二十二个州中,纯粹意义上的江南之州已增至9个,而郡已增至90个,县的增加更多。(见表3) 通过表三我们可以看到,到南朝宋末期,其郡级行政单位已经增加到90个,县级行政单位也超过了600个。但这9个州只是纯粹意义上在江南设置的州,郡的统计数字也只是局限于这9个州辖区之内,如交州、越州的县级行政单位也未详细列出。而当时的南充州、南豫州、荆州、益州等州有相当部分的郡县也是设置在江南的。因此,到南朝宋末期,江南的郡县实际设置规模要远大于统计数字的。不过,从统计数字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南北朝末期江南的郡县已远远超出西晋时期。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江浙、两湖、江西、两广、云南等地,其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密度己数倍、数十倍于秦汉时期,尤其是长江中下游的江浙、两湖以及两广之地,其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密度已基本可以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相提并论。这些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基本上奠定了古代中国江南地方行政规划之基础,此后历代中央政权在江南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是在此基础上的因袭与发展。这些行政机构的设置首要前提是有大规模人口的存在,而大规模人口的存在必然要求农业的相应发展来维持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大规模人口的存在也必然促使农业区域渐次向拓展,当两两相邻的小区域农区的拓展相接之后,整个江南农区就成为了一个整体性的结构,完成了由点状到面状分布的演变。这一时期宋在江南的郡级和县级地方行政机构的增多及密度的增大,正体现着江南农区的这一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到魏晋南北朝末期,江南“地广人稀”的格局已得以根本性的变革,农业区域亦由秦汉时期的点状分布逐渐演变为面状分布。 三、结 语 在古代中国,某一地区行政机构的增加和行政体系的完备,是以人口规模的增大、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农业区域的拓展为前提的。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广大江南地区无论是地方行政机构的数量和密度,还是行政体系的完备程度都远远不及黄河中下游地区。各个农作地区也只是 以地方行政中心为核心向有限的拓展,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是呈点状分布的,这时的江南也并非整体意义上的江南。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行政体系日益完备,地方行政机构在数量和密度上数倍、数十倍于秦汉时期,这是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集中体现。我国是以农立国的,在当时,经济的发展最根本的体现在农业的发展上。而当时的农业发展由于受科技发展水平、劳动力素质等因素的制约,主要是外延式的,即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大规模的劳动力投入、大面积的农区开发而得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许多未经开垦的土地逐渐得以开垦,日益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并且,随着人口的增多、交通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各个农区之间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农区亦由先前的点状分布逐渐演变为面状分布。而这一变迁大致在南北朝末期逐渐得以完成。 关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问题,学术界一直有争论,主要持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魏晋南北朝之际,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完成于宋元时期。在这里,笔者无意参与这两种观点的争论。其实,江南地区在秦汉之际的开发力度是显然不够的,“地广人稀”也是客观的;即使在隋唐之际,江南的经济地位也许仍次于黄河流域。但不可否认的是到魏晋南北朝之际南方广大地区经济已有极大发展的事实,不可否认的是江南农区已由秦汉之际的点状分布演变为面状分布的事实。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广人稀”的经济发展状况已经得到极大的改观,其经济地位已经得到质的提升。而这一质的提升的外在表现就是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农业人口的大规模增多、先进农业科技和精耕细作农业思想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地方行政机构的倍增和行政体系的完备,以及农业区域由点到面的演进。 注释: ⑴ 本文所指的江南地区是指纯粹意义上的长江以南地区,即长江主干道以南、云贵及其以东的广大南方地区。 ⑵ 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战国时期全图”《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31—32页(谭其骧主编,地图出版社)中进一步认识。从图中我们看到,现在的江西、贵州、云南等省,在当时很少有地方性的行政机构存在。 ⑶ 当时的楚国也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江南之国,它的相当一部分领土是在淮汉流域的。 ⑷ 当然,成都平原即历史上的巴蜀地区是个例外,因为这一农区在战国秦汉时期就已经形成。但这一农区在当时与其周边的农作区的关系并不密切,它仍是较为孤立的。它的存在仍然改变不了江南农区零星分散的状况。 ⑸ 这一历史状况,我们可以从秦朝“淮汉以南诸郡”图(《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11—12页)中清楚地了解。 ⑹ 这一史实,我们可以参照《史记·年表第五》及《中国文稿地图集》(下册,13—14页)得到明确的答 案。 ⑺ 在《史记·年表第六》中,比较详细的记载了各个仅国所封的户数,参照《中国史稿地图集》(上册,13—14页)所划的各个侯国的地理位置,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封户在五千户以上的大侯国,都分布于江北之地,尤其是在黄河中下游区。 ⑻ 该表未把西域长史府统计在内。另外,由于各级地方行政机构,特别是县级地方行政机构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省置不定,以及一些县级行政单位无史可考,所以统计数字与实际数字之间难免有差距。 ⑼ 参见傅筑夫炙《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二卷)(3—20页,人民出版社,1982)。 ⑽ 这只是纯粹意义上的江南郡县,江南郡县的实际数量要远远大于上而的统计数字。像南充州、南豫州、荆州、益州等州的相当一部分郡县设置在长江以南地区;并且,交州的郡县数字只是部分的,而越州的郡县也没有统计在内。

第5篇:当下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城市经济体系不同是,农村中需求理财产品的客户仍处于零散状态,以及我国农村特有的农村民间金融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用于理财的资金数量。另外,农村人口的理财意识薄弱、商业银行的理财品质不高等问题,都严重限制了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因此,农村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应主要针对本土农业人口,且应认真考察本地的农业种植和养殖特征。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

随着农业人口人均收入的增长,他们已不再满足一般的储蓄业务,而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提出了期望。在这一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农村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开发和销售上也呈现出可喜态势。然而与城市经济体系不同是,农村中需求理财产品的客户仍处于零散状态,以及我国农村特有的农村民间金融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用于理财的资金数量。为此,关于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及探讨也就十分必要。

本文用农村商业银行指代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中小股份制涉农商业银行,从而意味着: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增强自身的增值业务创新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机。另外,本文也将购买理财产品的消费群体界定为农业人口。

1 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的困境分析

从笔者的工作体会出发,目前的发展困境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1 农村人口的理财意识薄弱

不难理解,若要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就需要广大农业人口的需求拉动。尽管部分农业人口通过自主创业和外出打工积累起了一定的资金,但在农耕文化的作用下难以涉足商业银行的理财增值业务。而且这一传统意识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改善。这就意味着,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上述困境,将在长期内持续存在。

1.2 商业银行的理财品质不高

根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定义可知,银行理财业务是指“理财师通过收集整理客户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倾听客户的希望、要求、目标等,为客户制定投资组合、储蓄计划、保险投资对策、继承及经营策略等财务设计方案,并帮助客户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增值。从中可以知晓,良好的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不仅需要理财师专业能力的支撑,还需要具有吸引农民眼球的理财产品。结果,似乎这两点都不十分完美。

2 分析基础上的现状反思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就有必要对当前发展现状进行反思。在反思之前还应强调,在未来发展路径的构建上需要遵循可操作性的原则,即关于改变广大农业人口的传统意识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具体而言,现状反思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2.1 针对需求方的现状反思

上文已经指出,农村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无论在理财师水平,还是在可供选择的理财产品上都不尽如人意。这一点加上农业人口的传统意识,就进一步限制了对理财产品的需求。这些都是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能否从农业生产所需资金的循环特征出发,来设计出符合农业人口偏好的短期理财产品,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不难理解,这里的理财业务须满足区域植根性要求。

2.2 针对供给方的现状反思

上面已经提到了供给方需要着手开展的问题,即设计出满足农业人口偏好的理财业务来。另外,针对农户作为农村经济系统中的基本单位,还需要通过农村商业银行人员的上门访问,来建立起银行与零散分布的农户的联系。

以上两个方面的现状反思表明,在推动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应主要从供给方面下功夫。而对于需求方,则可以在选择机制下进行针对性的偏好引导。

3 反思引导下的发展路径探讨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反思引导下,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路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建立。

3.1 提炼出区域植根性元素

本文一直在强调,农村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应主要针对本土农业人口。因此,当地农业人口的收入来源就与本地的农业种植和养殖特征息息相关。之所以指出这些特征在于,设计变现能力强的理财业务需要认真考虑其中的变现周期。这不仅关系到银行的运营成本,也涉及到理财产品的成功与否。从现阶段的诸多文献中,很难找到这一观点。

3.2 优化当前理财业务结构

农业人口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这就要求在理财业务开展中应简化产品的设计内容,并能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下来告知农户有关增值效果。因此,对于城市银行中的诸多理财业务,在农村区域中就需要抛弃。这里笔者建议,可以将农户自主创业时的资金安排作为理财业务来开展,这样也有助于农村商业银行深入了解该农户的经济能力,并为放贷提供原始信息支撑。

3.3 提升人员上门访问力度

在成本控制基础上的人员上门访问,仍需要借助市场营销学的原理,即需要界定目标客户。一般而言,对于理财有需求的农业人口,往往具有商品经济意识,并积累起了一定相对稳定的资金量。因此,可以将当地的专业养殖户、种植户,以及乡镇企业的管理者作为重点访问对象。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因我国农业人口分布广泛,且各农村区域的自然禀赋条件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本文并没有结合特定区域展开讨论,而是结合当前问题从发展趋势层面进行了原理性探讨。但本文的结论,将支撑各地理财业务开展中的思路。最后,对于本文主题的讨论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展开,但笔者仍在独特的视角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4 结语

本文认为,农村人口的理财意识薄弱、商业银行的理财品质不高等问题,都严重限制了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因此,农村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应在提炼出区域植根性元素、优化当前理财业务结构,以及提升人员上门访问力度等三个方面下功夫。

具体而言,当地农业人口的收入来源就与本地的农业种植和养殖特征息息相关;将农户自主创业时的资金安排作为理财业务来开展;将当地的专业养殖户、种植户,以及乡镇企业的管理者作为重点访问对象。

【参考文献】

[1]胡左浩,蒋方明,余伟萍.在个人理财服务中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以及作用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第6篇:当下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低电压;改善

当前我国社会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速度更是跻身世界前列,城市近年来经济和科技的双重发展,虽然极大的带动了我国城市的进步,但同时受到更为深远影响的仍然是我国更为广大的农村。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之下,农村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农村供电现状分析

近年来农村对于电力的需求激增,但同时电力传输服务的供给状况却并没有随着需求的上升而得到进一步的稳步发展,其中低电压状况就是当前在供电和需求领域最为突出的矛盾之一。

从需求的增长角度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成因,其一在于农村相关产业技术的成熟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并进一步对于电力的供给作出新的要求。诸如养殖业等农副业在农村广大领域的展开,即某些地区仍然处于粗放型农业耕作模式而从客观上要求的灌溉等方面,都为电力的稳定持续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鉴于农村自身的土地优势,也吸引着众多城市工业开始向农村的迁徙,这些都成为对农村地区电力供应新需求的影响因素,其二则在于经济的发展本身推动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上升,加之近年来家电下乡活动的不断深入,更是推动了我国农村地区对于电力供应以及电压稳定性的进一步要求。

从我国农村地区建立的供给状况看,虽然国家电网的服务已经延伸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整个供电系统在农村这一特殊领域中仍然存在多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我国的低压10kv供电线路来源于我国地方电网建设,因此其技术水平和布局方式等方面都会呈现巨大的差异,低压配电网络必然存在极大的参差不齐现状。这种状况对于当前配电网络的维护和管理极为不利,并且在面对当前不断更新的电力需求时,难以在短时间内作出反应进行调整。并且我国农村地域广阔,这也导致了10kv配电网络的供电半径过大,使得电力衰减严重,造成电压过低问题发生。对于农村供电网络而言,还可能会存在部分公用配电变压器容量偏小,以及而存在部分配电变压器未配置带有无功自动补偿的 jp柜。此外,在农村用电环境中,由于专业人员的相对匮乏,可能会导致供电系统架设不合理,其中包括低压线路用户接户线线径偏小等问题均有发生。相关的不规范们还包括电路私接,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安全隐患也是造成农村的电压状况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切实改善农村低电压状况的若干举措

针对于当前农村的电压的相关现状,可以发现想要切实提高农村区域经济,提升我国农业人口的生活质量,对农村供电系统中的低电压问题治理势在必行。针对与上文中所分析的目前造成农村低电压状况的主要原因,综合相关实践经验,可以总结出下几个方面主要的能够切实改善农村的电压状况的措施:

1. 首先从管理的角度看,农村环境中用电总量虽然不及城市,但是用电潮汐现象严重。除从城市迁往农村的相关工业产业在用电方面具有一定的稳定特征以外,其余农副业生产均在电力需求方面具有一定的潮汐现象。而这些潮汐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供电服务的总体质量,对于电压的稳定性有着极大的伤害。针对这一问题,可以考虑根据相应地区的农副业发展,以及区域内的人口和工业发展状况来实现对于用电总量展开估算,并且与时间轴保持对应关系。依据估算结果对整个配电网络和配电过程进行调整,力求获得较为理想的电力供给效果。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对于配电系统末梢的管理,规范供电线路是获取电压稳定管理的必由之路。

2. 从技术角度看,虽然管理工作可以推动电力的供需趋于平衡,但是想要彻底改善农村低电压的问题,只有从技术层面加以改进才能取得根本性进展。具体而言,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很多方面,首先必须提升高压供电能力,进一步完善110kv变电站以及输电线路的建设,对于35kv变电站的建设也必须加以重视,这些都可以成为低压配电系统的有力后盾,有效降低10kv供电半径,对于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率有着积极意义,并且能够有效稳定供给电压。对于10kv配电网络而言,需要深入调查其过载线路的状况,增大导线截面,减少线路损耗。还应当

依据实际的用电状况增加10kv配电线路的出线数量,分流真个线路的供电负荷,此类行为对于稳定供电电压作用不容忽视。与此同时,配电台区的供电能力也应当得到改善,对于超载的供电线路,尤其是对于在供电系统中出现的用电潮汐加以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升配电变压器的容量。

3. 从更为宏观的系统控制角度看,完善数据库是作为更长远的考虑而必然采取的行动。当前对于配电系统的控制,从更具有前瞻性的角度看,自动检测体系成为将来发展的必然,此类系统已经在当前的配电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但是更多的只是关注对于现存系统中故障的及时发现和排除,而对于决策支持和系统优化方面的工作有所不足。基于长远的发展考虑,应当积极获取配电网络中的相关数据,尤其是环境数据,尤其是对于我国农村如此广大的地域环境而言尤为重要。只有基于充分真实的数据,才能够展开对于整个配电网络的深入分析,才能够发现其中的不足,才能充分将对电力的供给和需求加以协调,只有这样,才是消除农村用电领域中的低电压以及相关电压不稳的问题。

三、结论

农村用电环境中,低电压的问题相对比较突出,然而这又是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农村经济的建设,以及农村居住人口的便利程度,都与电力的稳定供给息息相关。只有切实分析当地农村电力供给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有的放矢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第7篇:当下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发展趋势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依然是以传统的管理方式为主,并没有采取先进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和方法。这就导致我国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对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

1.无法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目前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无法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复杂性。我国没有针对农业经济发展和管理建立相应和配套的管理体制,农业经济管理与我国目前农业的发展相脱节。无法对农业的整体发展进行指导,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2.管理人员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了解不够。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以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进行农业经济管理,一些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于我国出台的相应农业经济管理法规和制度并没有足够重视,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效果,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

3.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技术存在不足。我国目前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管理技术存在诸多不足。在进行农业经济与管理的过程中,往往是以传统的管理技术和方式进行管理,缺乏对于现代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这就导致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效率低下,无法达到农业经济管理应达到的效果。

二、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发展趋势

1.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是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发展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已经渗透到了农业经济以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要想促进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就需要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来对农业的整体发展进行管理,要重视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改变原有的农业经济管理和发展模式。

2.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在进行农业管理的过程中信息化的管理技术能够大大提升农业管理的整体效率,同时能够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能够更加有效和便捷的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如果将信息化的管理技术深入到农业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就能够将目前的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促进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

3.产业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发展途径。通过产业化的发展机制能够使我能农业经济发展,达到更高的市场化程度。同时通过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能够实现农业产品的标准化,提升农业产品的整体质量,使我国的农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创新性的体制管理。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只有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够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和发展制度,就能够保证我国农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各种高新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经济战略结构的调整,培养大量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促进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

三、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建议

1.重视农业经济的管理与发展。要想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质量,首先要重视农业经济的管理与发展。我国的相关农业发展部门应当针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和发展的现状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同时应当出台相应的农业经济管理政策,定期地进行农业经济教育和培训,让农业经济的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2.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通过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能够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能够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转变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理念,促进农业结构的转型。能够对我国目前的农产品进行深度的加工,促进我国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应当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整体创新能力,以先进的农业发展技术来推动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

3.充分保障农民的整体利益。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保障农民的整体利益。这就要求我国相关部门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要能够调节各方面的矛盾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防止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和不作为的现象。同时政府部门应当转变自身的职能建设服务型的政府,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

4.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要想达到更好的农业发展效果就要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这就要求我国的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水平,让农业科技的研究成果能够真正运用到我国农业发展实际当中去。通过农业科技创新能够大大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群众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想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整体发展水平。就需要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重视农业经济的管理与发展,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充分保障农民的整体利益,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利益最大化,促进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金英.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3).

第8篇:当下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新疆;设施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2文献标识码:A

新疆的设施农业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与创新,设施农业从最初的小范围已发展成一定的规模,能够将新疆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进行有效转型,构建一个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有效模式。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是技术与资金的集约统一,是农业现代化的象征。

1新疆设施农业当前发展状况

11新疆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新疆设施农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步入90年代后,我国开始实行“菜篮子工程”,各地区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特征性为代表,进行示范引路,使得设施农业的规模逐渐扩大。截至2009年底,新疆地区设施农业面积达到587万hm2,与上年相比扩增了333多万hm2;生产出的反季节瓜果、蔬菜与食用菌等多达60几个品种,总产量达到了290万t,与上年比增多了172万t,其中辣椒、番茄与黄瓜等果蔬类占其60%。为新疆带来农产品总收入6688亿元,其中纯收入为4297亿元,农民依靠农产品所得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00元左右,占据农民总纯收入的105%。新疆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已离不开设施农业,它是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由于新疆自治区设施农业栽培技术地不断提高与创新,设施农业的技术发展从低水平迈向了中级水平,农产业带来的效益在与日俱增。设施农业已同“粮、棉、畜牧、林果”一样成为新疆自治区的重要产业,是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12新疆设施农业当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121设施农业部分建设不合理

从新疆设施农业生产发展状况来看,部分温室建设存在不合理现象,遵循老旧温室结构所占比例大;设施农业的生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手工作业,配套设施不完善,未能实现高水平的机械化生产,缺少专用的农业机械;由于设施农业发展范围不断扩大,劳动力供求问题会越来越紧张;有些地区的设施农业建设过于规模化,而忽略了温室的保温、水、电、设备等各设施的配套完善,忽视了日光温室的合理建设;在温室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省成本、赶进度与轻质量的现象,导致温室的保温蓄热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对环境的可控制力薄弱,在深冬无法有效生产,致使温室生产效益低下。

122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标准不完善

由于新疆各地区的设施农业发展水平不同,设施农业生产管理与技术水平高低不等;现有的设施农业技术标准不够完善,较为分散;涵括设施农业生产全过程符合新疆设施农业特征的技术标准体系不够系统,专业技术的普及范围小,当地农民很难掌握设施生产技术,抑制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由于设施农业对栽培技术与设施条件有一定要求,而整个新疆的设施农业生产水平显示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特别是南疆喀什等地,本地农民占据了主要的劳动力,再加上设施条件差、栽培管理技术与种植习惯落后等原因,造成温室生产效率十分低下,相当一部分温室的产值在45000元/hm2以下。

2基于新疆设施农业发展现状的建议

设施农业作为一种高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模式,现已得到迅速发展。设施农业通过以现代化工业技术成效为基础,以工程建设为措施,让农业产品的生产条件与生产环境能够受人为的调控,保证水土资源与光热资源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以此达到农业产品的周年生产与工业化生产。设施农业能将新疆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进行有效转移,对防治农业自然灾害,节约农村农业用水,促进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新疆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对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21构建一个完善的新疆设施农产业技术体系

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是新疆设施农业发展中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我国须加强对新疆设施农业的科技资金支撑力度,建设适应新疆各地区不同生态区域特色的设施农业工程,开展特色作物的生产,提高对栽培技术的效益探究,构建一个完善的新疆设施农产业技术体系与技术服务体系,实现优质、安全与高效的目标。注重设施结构的创优化与老旧温室的标准化,对建设温室的专用新型材料、设施控制技术、设施农业特用品种的选育、设施水肥结合的调节技术、集中育苗的高效栽培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农产品产后加工技术、可再生能源沼气与太阳能等各技术的综合研究,以此逐渐完善设施农业技术体系,创建一个拥有新疆地域色彩的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实验室,组成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区域色彩的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与研发平台,提升新疆设施农业技术水平,有效促进新疆设施农业生产增效、农民增收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22扩大新疆高效设施农业的示范规模

新疆自治区对于设施农业主产区要建设高效设施农业的示范基地,根据不同地域特征实现各具代表性的规模化,集中示范高效设施农业工程与栽培技术的效果,扩大设施农业技术示范的推广范围,增强设施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完善组织机构,打造优质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培养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提升农产品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全面实行优质、可靠、高效的设施农业生产技术,让新疆各地区逐渐向节能环保型、利益高效型与绿色生态型的设施农业现代化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施农业能够促进新疆各地区农村的农产业经济发展,改善新疆生态环境,有效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必须有效发展新疆的设施农业。

参考文献

[1]马彩雯,王晓冬,吴乐天等.新疆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0(10).

第9篇:当下农业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农村经济 经济发展 发展创新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加强农业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进行深化农村改革。然而近些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依然十分缓慢,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瓶颈”,亟待解决,虽然我国已进行了多次农业管理体制改革,但并没有取得成效,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想要改变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我国应尽快进行农业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农业经济一直处于平稳发展状态,但发展速度却十分缓慢。二零零二年到二零一三年,农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仅为百分之八,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农业创新已经实现了百分之四十七的农业经济增长。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创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基础差、缺少创新者、缺乏创新意识。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基础差

经济基础差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一直以来都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国多数农村经济基础都十分薄弱,不仅农业总产值低下,且地方财政困难,更是无力对农业创新进行投入。农民方面,小农意识强烈,在传统经济观念束缚下,生活上自给自足,农产品商品率低,输出产品多为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所以农民收入十分不稳定,一些农民只好选择进城务工。

(二)创新人才缺乏

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缺乏人才,许多农村人才,都并不希望从事农业,而是希望走出农村,近些年农业院校生源明显减少,农业创新人才缺乏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大多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接受外界新事物能力较差,所以难以打破常规思想,禁锢进行农业改革创新。

(三)缺乏创新意识

思想决定行动,思想意识落后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通病。目前农村人口思想观念都十分保守,多数农民喜欢安于现状,不敢尝试创新发展,依然沿袭着春种秋种,自给自足的老思想,缺少对富裕生活的主动追求,只知以种地为生,缺乏商品观念,无法摆脱传统农业思想。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更缺少市场观念、消费观念以及投资观念,所以农村资金流动性较差,生活消费仍是农村经济主体,这也正是农村经济创新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

二、农村经济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经济创新发展也存在着许多阻碍,想要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经济创新发展,就必须针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农业改革。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农村经济创新发展的建议:

(一)健全土地流转制度

目前农业耕地相对农业人口来说并不丰富,加之近些年工业污染更使我国耕地面大幅度下降。大量劳动力集中在有限的耕地上,造成耕地分割过于零散,所以生产率低下,产值低,更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成本,降低了效益,最终导致了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问题的发生。想要增强农村经济基础实力,必须尽快健全土地流转制度,提倡耕地承包,进行集中生产,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村基础经济实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有利条件。

(二)扶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

想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应大力扶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通过“传带帮”的方式,利用个体私营经济,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应尽快优化农村经济环境,扩大农村经济市场,搞好宏观管理,完善农村经济市场机制,引进先进农业技术、信息、品种,使农民掌握农业创新技术。

(三)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我国应通过改变农业产业结构的方式改变农民思想,促进农业经济创新发展。农民受到新农业产业结构及新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影响后,经济观念便会发生改变,就会积极融入到农业经济创新发展中。首先,必须要打破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结构禁锢,把有限的生产要素集中于主导产业中,以带动整个农村经济,以此改变农村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化经营。另一方面,为了真正意义上改变农村,农村经济发展创新中应以知识型农村经济为发展目标,向市场化农业经济形态发展。此外,还应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农业干部、文化农民的培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速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农业产生技术含量,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被动局面。

三、结束语

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着我国的长治久安,影响着社会和谐建设,为了改变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我国应积极进行农村经济创新,改变农村经济发展局势,使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王佳玉.浅谈我国农业经济中农业技术的地位素[D].湖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2012,13(11):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