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碳排放环境问题范文

碳排放环境问题精选(九篇)

碳排放环境问题

第1篇:碳排放环境问题范文

[关键词]低碳;可持续发展;公路运输;策略

交通运输方面的飞速发展连带着环境问题暴露出了大量的问题,人们对于低碳经济的关注日益增加。因此想要改善公路运输带来的环境问题,就要实行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在公路运输方面,要搭建起低碳的运输体系并且进行不断的完善,满足经济的发展。

1低碳经济与低碳公路运输的内涵以及发展意义

1.1低碳经济

对于低碳内涵的理解,是指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很少或者基本上没有。作为温室气体排放者之一的公路运输,发展低碳经济将会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有效控制,从而避免极端天气的出现对人们造成的不可挽回的危害。因此,低碳经济的大力提倡与发展,响应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节能减排,对我国大力倡导的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方向。

1.2低碳公路运输

低碳经济的提出,为低碳公路运输提供了思路与方向。通过对以往的运输工具以及运送的方式进行不断改进,对减少能源的消耗、温室气体的排放等方面进行持续改进,从而发挥运输的作用,这就是低碳经济下的公路运输。公路运输在低碳运输方式的指导下能够得到更好、更优的发展,顺应了建设生态文明、现代低碳运输的发展趋势。除了对运输载体本身的改善,在其他方面,如基础性设施的建设、运输技术等方面也要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公路运输的低碳发展,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2公路运输低碳环境下暴露的问题

2.1能源使用的消耗以及污染严重

我国的能源主要以矿产资源为主,重工业发展是我国的经济主体。不可避免,在公路运输中,矿产资源是最主要的消耗能源,而为支撑起公路运输需要有大量的矿产资源以供消耗。由此带来的一个严峻问题就是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这与经济上提倡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矛盾。除此之外,也出现了不得不直面的问题——环境污染。矿产资源的大量使用造成了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引起了全球变暖等气象灾害的蝴蝶效应。而除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还有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因此,公路运输的能源消耗与其气体排放问题应该受到重视。

2.2缺乏节能减排的意识

面对着日益严峻的气候问题,中国对联合国在气候变化谈判中提出的要求积极响应,将节能减排这一政策贯彻到底,为共同的地球环境做出努力。在对公路运输系统中进行节能减排的工作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也使得我国节能减排的工作难度提升。主要体现出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不强。宣传力度的差异导致部门执行力度的差异,甚至在宣传与否的情况下,出现两极分化的状况,例如城市的宣传力度强,节能减排的工作更重视,带来的效益也就更高;而农村完全没有宣传,对公路运输的低碳经济发展没有任何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是掌握节能减排知识专家的缺乏。这就导致了低碳宣传到位,对于知识的了解却不到位的情况出现,进而对公路运输的节能减排的实施产生了影响。

2.3技术的落后

公路运输最大的问题就是气体的排放。虽然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然而对于气体排放的问题上,我国的技术始终很落后。这就要求我国需要加大对减少气体排放问题的研究,增加科技投入,培养技术人才,为公路运输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与技术支持。

3公路运输在低碳环境下的发展策略

面对着严峻的环境考验,以及低碳经济环境下对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实现,公路运输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以及宣传力度,对其发展主要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3.1加强绿化,降低环境污染

矿产资源作为公路运输不可缺少的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是不可消除的。而对公路运输环境污染的降低,可从增加绿化这一方面进行有效的遏制。首先,在交通出行方面,将公交作为优先出行的方案,减少尾气的排放,路程较近的,选择步行或者自行车出行;其次,对城市道路周围的绿化带进行建设,扩大绿化带的规模,对尾气进行吸收。

3.2改变传统运输,实现运输一体化

我国的公路运输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的方面,那就是在货物的运输上,占据了公路总运输的一半之多。对此,应该转变这种比较传统的模式进行运输,从而将道路公交、铁路甚至是其他的运输方式都有效地结合起来,建立起共存的综合性运输体系。并且,要减少公路运输过程中出现的载空率,实现有效化运输,减少能源的消耗以及污染气体的排放。

3.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公路运输在低碳环境下的运行是以科技作为支撑的。科技力度的投入,主要在以下几部分。首先,对汽车功能进行改造,将节能低碳的技术设计进汽车本身的构造中,使汽车自身对能源的消耗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污染问题的出现。其次,改善基本设施,实施节约运输方式,减少货物载空率。最后,培养创新型公路运输人才,提倡“走出去”,鼓励各国之间技术性人才之间的交流。

3.4加强低碳节能的宣传

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的方针,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低碳节能理念在公路运输上的宣传,增强群众意识,从而对群众进行科学选择公路运输进行引导。宣传力度的加强,对公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唤起科学低碳、节能减排的意识,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在对公路运输低碳环境进行宣传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环保知识的宣传。环保知识的宣传,让大众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有了充分的了解,从而自觉地选择低碳环境下的公路运输。

第2篇:碳排放环境问题范文

关键词:环境会计 低碳会计 低碳经济会计模式

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并且已经成功地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的环境问题也成为了世界的焦点问题。低碳经济的概念在2003年由英国白皮书首次正式提出,对于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在各国乃至各行业都引起了广泛思考,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已经成为会计行业的研究焦点问题。

一、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相关概念

有关环境会计的定义最早是1971年比蒙斯在会计学月刊中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提出环境会计就是将组织的经济活动与环境影响传递给社会的过程。马林在1973年同样也是会计学月刊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也提到相似的概念。直到20世纪90年代,环境会计问题才引起广泛的重视。在1995年召开的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环境会计。环境会计是以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通过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来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的管理关系的新兴学科。环境会计的目标就是提供对环境信息决策有用的信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载体是环境会计报告,用来反应资源利用情况以及社会责任和社会成本履行情况。在1998年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会议上讨论并通过的《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国》标志着第一份环境会计报告系统的国际指南。我国政府早在1992年就对经济发展和环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措施,并颁发了十几部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面对我国发展环境会计的紧迫性,葛家澎教授将环境会计概念引入我国会计学界,为我国会计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借鉴西方环境会计发展经验和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已经形成了适合我国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低碳会计概念是2008年由Stewart Jones学者提出的,他指出碳会计就是与碳排放和碳排放交易及鉴证等与会计有关的问题称之为低碳会计。低碳会计的构建思路可以是组织部门组织机构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对碳信用的会计规范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相协调的原则,也可以分别计量和报告有关碳排放的会计问题。我国学者周志芳等研究了企业单位在低碳会计计量确认以及低碳会计处理和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问题。可以看出环境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早,在20世纪90年代以及引起了世界的重视,低碳会计概念是在2008年才被提出,起步较晚,低碳但是会计作为环境会计的一个分支,是环境会计发展的重大突破和环境会计的新型会计形式,低碳会计对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了解了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的概念和关系,才能真正发展和完善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

二、我国发展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发展中的问题

虽然我国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问题,但是我国的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核算体系和核算制度处于不断完善中,弄清我国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发展中的问题,对我国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

确认和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如何计量和如何确认是会计核算的首要问题。低碳会计中的首要问题碳排放计量问题中,如何准确计量碳排放问题还没有一致的概念,首先是碳排放系数的统一和相关碳排放交易的数据的认可。碳排放量的确认是进行缴纳碳税金和进行碳交易的基础,所以碳排放计量问题是低碳会计发展的前提条件。碳资产和碳负债等反映单位碳业务科目还没有统一的概念,并且现在目前在会计报表中主要是以增加的方式以反映碳业务信息,使单位内的碳业务不具备完整性和单位间的碳业务缺少可比性。

(二)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中成本问题

成本核算问题是会计核算的核心内容,但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对有关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成本分类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成为了各单位成本核算发展的主要障碍。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会议上讨论通过的《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中环境成本是这样定义的:环境成本是本着对环境负责任的原则,由于管理单位对环境影响而采取的措施而产生成本和为达到环境目标所付出的其他成本。对于环境会计成本核算问题,目前涉及的科目较少,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环境成本的计量。在低碳会计核算中,碳交易中碳排放成本的核算首先根据定义和相关性考虑发生的业务是否和碳排放有关,如果有关是何种关系,符合低碳会计资本化条件直接计入资本科目。费用化低碳会计科目根据属于的会计业务期间根据相应的价值分配到费用账户,但是由于资产和费用以什么价值确认还没有达成一致的口径,给会计成本核算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碳排放业务成本费用分配方法有多种,具体单位采用哪种核算方法还有待商榷。其他涉及对于很多单位碳税相关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仍然属于盲点。

(三)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中会计报告问题

会计报告是单位财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单位财务整体情况的综合信息。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问题也是对会计报告使用者判断信息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报告信息披露问题涉及到几个核心问题,就是有关的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信息由谁以何种方式来来披露,披露内容准确性和向谁披露等主要问题。我国政府机关部门相继了关于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监督执行相关工作的力度不够,各项措施在实施方面还有有待完善。由于单位责任的不确定性导致一些设计会计部门有关实务操作中与环境相关的环境信息问题,影响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也同样影响了政府部门披露环境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和完整性。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国家统计局和环保总局要就企业对企业环境情况编制统计报表,现在我国已经要求单位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但是我国各个单位的环境会计信息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单位没有再会计信息系统中建立环境会计信息系统,所以在单位财务报表中没有报告环境会计信息,并且在短时间内没有改善的意愿。主要在财务报表附注的形式披露相关信息,因此缺乏信息的可靠性。

三、低碳经济下建立会计模式的研究

低碳经济发展下,可持续发展是总目标,要协调好宏观利益和微观利益的同时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和可持续发展。我国以前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的不同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的发展模式要适应我国低碳经济的建设的同时还要满足更多方面的标准。

首先由于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本身的特殊性,应该建立健全保障我国发展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的法律法规,并且切实落实到实处能够促进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的建设。在会计系统建立统一的计量和核算方法,加大有关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计量的研究力度,不断完善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计量和核算的制度体系。加强各部门单位领导和员工的培训,提高单位相关领导的职业素质,传统会计仅仅是实现本单位的利润最大化,而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是将整个社会看做一个有机整体,是以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将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各项核算体系真正的嵌入到传统会计体系内部,而不是作为传统会计可有可无的补充部分。

作为会计系统的会计报告部分,环境会计和低碳会计报告应该建立在会计业务全局的基础上,单位应该将碳业务要素化的同时采取会计系统严密的确认和记录使单位的碳业务真正的融入会计核算的过程,来形成真正反映单位的碳资产和碳负债等科目,最终形成完整并且真实的低碳会计报告。

参考文献:

[1]比蒙斯.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会计学月刊.1971,(5)

[2]马林.污染的会计问题.会计学月刊.1973,(2)

[3]USEPA,“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Case Studies: Green Accounting at AT&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 United States,1995

[4]张劲松,张健.环境会计要素确认研究.商业研究.2001,(2)10-12

[5]Tietenberg.T.,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es,3rd edition,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lisher,1992

[6]Gray.R,“Accounting for the Environment”,Paul Chapman Publishing,London,2001

[7]Stewart Jones,Janek Ratnatunga.2008.A Inconvenient Truth about Accounting:The Paradigm Shift Required in Carbon Emissions Reporting and Assurance.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Anaheim CA

第3篇:碳排放环境问题范文

【关键词】碳金融;碳排放;碳市场;生态经济学

一、碳金融概述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不断加剧,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低碳经济学兴起并不断发展。在这个低碳经济大背景大环境下,碳金融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兴金融工具,不仅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也为不断发展扩充金融体系。

二、碳金融发展路径研究

(一)碳金融研究基础

1.以科斯定理为基础

国外学者对碳金融的研究时是环境金融的延伸而来的。国外学者认为碳金融是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且环境金融是环境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因此对于碳金融的研究是从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特别是以科斯定理为基础。根据科斯定理的思想,学者大量研究了以界定产权的,具体来说是排放权的金融工具与市场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京都议定书界定三种灵活机制就是科斯定理的一个应用。

2.环境金融的延伸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使环境的牺牲成本降到最低,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此基础上,环境经济学诞生。为了能够将经济理论应用于实践,金融手段被广泛研究和使用。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人们越发的认识到气体温室效应的危害性,节能减排成为最重要的环保问题之一。当国际环境保护的重心转向以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为标志、以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这一议题时,环境金融便开辟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碳金融。为了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国际组织机构设计市场机制,使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商品,可以在市场上转让。这些市场机制直接推动了全球碳市场与碳金融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就像刘丽巍(2010)所述,国外是从环境金融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延伸出碳金融概念的,然后在此基础上揭示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投融资作用以及环境风险管理作用,并用丰富的案例介绍碳金融的市场操作机制,把市场力量引进到解决气候问题的方法。

国外对碳金融的研究,是以国际碳市场为基础,重点关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和清洁发展机制(CDM)的运行机制与成效。

3.从低碳角度出发

除了从环境金融的角度出发。我国学者也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去研究碳金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减缓和适应国际气候变化,应该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需要金融支持并做出制度、产品、业务、市场等的创新性安排。即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高度,倡导在国内推行碳金融。

(二)碳金融工具发展路径研究

碳金融的产生与排放主要是由于许多实体经济部门的经济活动,通过何种手段与路径来控制实体经济的碳排放一直是碳金融的研究基础与研究热点。

最初,各国的减排手段是碳税,即采用征税的方式来提高企业排放成本。但是碳税这种方法有其固有的缺陷,一是政府很难获得有效的信息,进而制定有效地税率从而到达有效的减排量:二是,碳税容易通过价格被转嫁与消费者。

Sorrell and sijm(2003)在《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认为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和碳排放交易政策可以有效地共存。只要有助于提高静态或动态效率的交易计划,这些政策工具的组合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共存的政策工具却提高整体减排成本,没有在进一步减少排放量作出贡献,因此在政策组合的目标和取舍必须是明确的。

三、碳排放权交易的研究

碳排放权交易是一种市场化的碳减排手段,是碳金融体系以碳排放为基础和核心。国际碳交易市场在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干预下形成与发展,其中较为成功和成熟的的是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EU ETS)。以碳排放市场为基础,金融机构创新衍生产品,促进了碳金融市场的发展与交易活跃程度。目前,碳交易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基于配额的交易,买家在“总量管制与交易”(Cap-and-Trade)体制下购买减排配额,如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就是基于配额的。二是基于项目的交易,买主向可证实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购买减排额,清洁发展机制(CDM)以及联合履行机制(Ⅱ)就是基于此的。

Rubin(1996)使用了连续均衡模型探了排放权的价格、银行与跨期借款。他运用最优控制理论分析框架下,探讨了分散的企业行为可以使联合成本最小,实现成本最小的方案。得出排放许可证价明确的解决方案的时间路径,讨论了当允许企业同时向银行借贷和只允许企业与银行的交易排放许可证的情况。同时排放权可以借贷的条件下的定价问题,表明减排的边际贴现成本应该不随时间变动,是固定的。由于均衡条件下,排放权应该等于边际成本,因此许可的价格应该随无风险贴现率增长。

我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也是积极参与京都议定书的国家,碳排放与碳金融的研究也成为了我国的学术热点。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碳金融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且碳金融实践程度也较弱。目前我国的碳金融研究多数为定性研究。

(一)我国碳金融研究方法

我国的碳金融研究主要从介绍我国目前碳金融的发展现状人手,指出当前发展碳金融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发展碳金融的对策建议。

初昌雄(2010)对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我国很早就开始着手通过政策引导信贷资源向节能环保领域配置的工作。2009年底,全行家分行全部开展了节能减排项目贷款业务,共支持全国34个节能减排项目,融资金额达到165亿,近几年注册成功的合作项目和签发量都得到了迅猛的增长,在全球碳市场中,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核证减排量一级市场上最大供应国。

(二)我国碳金融发展路径与对策

目前我国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均以开始着手发展碳金融市场与碳交易市场。但是相关制度与机制相对缺失。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发展我国碳金融市场。

1.完善碳金融的法律

碳金融的形成与发展不是自然而言形成的,是高度依赖制度与管制的。目前中国在国际碳市场上缺少话语权,碳市场制度与法规基本是由欧洲制定的。为了提高竞争力,保护我国利益,相关立法保障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国内市场,在碳排放上就没有有力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实体的碳排放的混乱,使得以其为基础的碳金融无法发展。目前并没有从立法上强制要求减排,近年来提出的减排目标也需要后续的额度分配、监测、考核、问责等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只有在统一的社会规范和协调的法律体系下,才能构建一个碳排放的约束环境,真正促进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的发展。同时,健全的碳金融法律法规是确保中国碳金融业务规范发展的必要保障。

2.构建全国碳交易体系

目前我国已成立了四个碳排放交易所,包括成立于2008年的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组建全国统一的碳交易体系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迫在眉睫。

第4篇:碳排放环境问题范文

关键词: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碳审计

一、温室气体排放与低碳经济

近年来,因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急剧上升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引发更多的自然灾害,这不仅使人类生存环境面临日益严峻的威胁,甚至影响到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并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

不置可否,环境问题最终会影响到经济问题,尤其像温室气体排放这样全球性的环境气候问题,已经影响到不单单是个别国家,内部范围的经济发展,而是阻碍了更广泛的全球范围内,国与国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贸易。因此,各国纷纷在经济领域中考虑气候环境的影响,在保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

二、低碳经济与碳审计

由于低碳经济是将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其考虑范畴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所面临的相关风险、不确定因素及挑战性将比政府目前所面临的任何困难都更加棘手。那么为了更好地实现低碳经济各国采取了很多措施,概括而言,主要分为政策层面、经济层面和技术层面。政策层面,各国纷纷制定出台能源政策、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等,目的是通过推行碳预算,颁布严格的能耗和排放约束性标准,优化产业结构,倡导绿色消费行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经济层面主要是碳排放交易政策和低碳财税政策,如美国对新建节能建筑实施减税政策;丹麦、芬兰等对重排放工业和产品强制性征税等。技术层面主要有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温室气体埋存技术、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等。另外,国际贸易方面,一些国家提出征收碳关税,对未遵守《京都议定书》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

当然,各国为实现低碳经济所采取的一系列诸如以上政策、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措施,一方面为有效地减少碳排放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问题:首先,低碳政策制定过程的科学、合理,以及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效果缺乏监管;其次,财税支持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使用效果缺乏监督;再次,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完善要求高质量的第三方独立鉴证服务。目前已形成碳排放交易的市场包括欧盟交易市场、芝加哥交易市场、澳洲交易市场、英国交易市场,他们都规定交易的碳减排量必须是已通过第三方审计核证的减排量。

为应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各国越来越关注碳审计,开始从碳审计中积极主动探求节能减排的途径。简单地说,碳审计就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对政府和企业在履行碳排放责任方面所进行的检查和监督,是对碳排放管理活动及其成果进行独立性鉴证和评价的一种行为。

三、我国碳审计现状

目前,虽然在京都议定书框架内对发展中国家尚无强制性减排要求,但面对日益增长的碳排放量和国际环保、碳关税贸易壁垒压力,我国极有可能在未来很短时间内承担一定数量的碳减排任务,因而,我国已将低碳经济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然而,从发达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的低碳经济之路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间,而低碳审计作为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监督机制,在我国仍处在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比之西方国家较完备的环境财务会计体系及其更具针对性的特殊环境事项会计规范等,我国环境财务会计较为零散,并未形成体系,使得以此为基础的碳审计工作既缺乏理论方面的研究,碳审计实务工作又缺乏指导,理论与实务严重脱节。在我国大陆地区,碳审计仍是个全新的概念,对于碳审计的动因、目标内容等仅仅是一个个模糊且亟待澄清的基础理论概念,更谈不上碳审计标准、方法、绩效评价等以基础理论为契机延伸出来的应用理论。

第二,公众对碳审计能促进实现和发展低碳经济缺乏广泛的认知度,企业甚至质疑碳审计的公平、公正,担心涉及除资金状况以外的碳排放数据会泄露商业机密,以至于出现提供资料不及时、不完整、不真实的情况,大大增加了碳审计取证的难度。

第三,作为一个全新的审计领域,开展碳审计的专业人才不足。目前在有限的碳审计实践中,受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的限制,审计人员主要还是依靠之前在财务审计中积累的经验,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也往往局限于传统的财务审计技术和方法,从而使得碳审计提供的鉴证结论可信度降低,因而绝大多数注册会计师对碳审计望而生畏,这样既丧失了在审计服务市场中拓展的机会,又有碍于审计行业的发展,更不利于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我国开展低碳审计的建议

第一,提高公民低碳意识,鼓励进行碳审计。推行碳审计的第一步是要提升公民对低碳的认知度,政府应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机制,唤醒公众环保意识和能源危机意识,为碳审计的实践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建立起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二,政府积极制定政策促进碳审计发展。首先,政府要督促有关部门尽快建立一套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完整体系,同时建立一套科学、权威的碳审计标准;其次,在现阶段情况下,政府可以先行鼓励企业自愿披露碳排放情况,主动接受碳审计并报告审计结果,在取得一定实践经验后,逐步地要求重排放行业或企业必须披露碳排放情况并接受碳审计,进而推广至全国范围各个行业领域。

第三,加强碳审计业务培训,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企业碳审计涉及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广泛的知识。审计人员首先要掌握各种统计、检测、分析的标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能源投入产出的有关数据计算出各种能耗指标,进而根据这些指标分析出企业使用能源存在的问题,找出节能潜力,提出合理化建议。因此,通过培训可以使审计人员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碳审计方法,提高其业务水平和适应能力,成为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能够胜任碳审计岗位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5篇:碳排放环境问题范文

关键词: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碳审计

一、温室气体排放与低碳经济

近年来,因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急剧上升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引发更多的自然灾害,这不仅使人类生存环境面临日益严峻的威胁,甚至影响到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并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

不置可否,环境问题最终会影响到经济问题,尤其像温室气体排放这样全球性的环境气候问题,已经影响到不单单是个别国家,内部范围的经济发展,而是阻碍了更广泛的全球范围内,国与国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贸易。因此,各国纷纷在经济领域中考虑气候环境的影响,在保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

二、低碳经济与碳审计

由于低碳经济是将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其考虑范畴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所面临的相关风险、不确定因素及挑战性将比政府目前所面临的任何困难都更加棘手。那么为了更好地实现低碳经济各国采取了很多措施,概括而言,主要分为政策层面、经济层面和技术层面。政策层面,各国纷纷制定出台能源政策、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等,目的是通过推行碳预算,颁布严格的能耗和排放约束性标准,优化产业结构,倡导绿色消费行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经济层面主要是碳排放交易政策和低碳财税政策,如美国对新建节能建筑实施减税政策;丹麦、芬兰等对重排放工业和产品强制性征税等。技术层面主要有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温室气体埋存技术、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等。另外,国际贸易方面,一些国家提出征收碳关税,对未遵守《京都议定书》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

当然,各国为实现低碳经济所采取的一系列诸如以上政策、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措施,一方面为有效地减少碳排放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问题:首先,低碳政策制定过程的科学、合理,以及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效果缺乏监管;其次,财税支持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使用效果缺乏监督;再次,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完善要求高质量的第三方独立鉴证服务。目前已形成碳排放交易的市场包括欧盟交易市场、芝加哥交易市场、澳洲交易市场、英国交易市场,他们都规定交易的碳减排量必须是已通过第三方审计核证的减排量。

为应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各国越来越关注碳审计,开始从碳审计中积极主动探求节能减排的途径。简单地说,碳审计就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对政府和企业在履行碳排放责任方面所进行的检查和监督,是对碳排放管理活动及其成果进行独立性鉴证和评价的一种行为。

三、我国碳审计现状

目前,虽然在京都议定书框架内对发展中国家尚无强制性减排要求,但面对日益增长的碳排放量和国际环保、碳关税贸易壁垒压力,我国极有可能在未来很短时间内承担一定数量的碳减排任务,因而,我国已将低碳经济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然而,从发达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的低碳经济之路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间,而低碳审计作为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监督机制,在我国仍处在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比之西方国家较完备的环境财务会计体系及其更具针对性的特殊环境事项会计规范等,我国环境财务会计较为零散,并未形成体系,使得以此为基础的碳审计工作既缺乏理论方面的研究,碳审计实务工作又缺乏指导,理论与实务严重脱节。在我国大陆地区,碳审计仍是个全新的概念,对于碳审计的动因、目标内容等仅仅是一个个模糊且亟待澄清的基础理论概念,更谈不上碳审计标准、方法、绩效评价等以基础理论为契机延伸出来的应用理论。

第二,公众对碳审计能促进实现和发展低碳经济缺乏广泛的认知度,企业甚至质疑碳审计的公平、公正,担心涉及除资金状况以外的碳排放数据会泄露商业机密,以至于出现提供资料不及时、不完整、不真实的情况,大大增加了碳审计取证的难度。

第三,作为一个全新的审计领域,开展碳审计的专业人才不足。目前在有限的碳审计实践中,受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的限制,审计人员主要还是依靠之前在财务审计中积累的经验,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也往往局限于传统的财务审计技术和方法,从而使得碳审计提供的鉴证结论可信度降低,因而绝大多数注册会计师对碳审计望而生畏,这样既丧失了在审计服务市场中拓展的机会,又有碍于审计行业的发展,更不利于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我国开展低碳审计的建议

第一,提高公民低碳意识,鼓励进行碳审计。推行碳审计的第一步是要提升公民对低碳的认知度,政府应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机制,唤醒公众环保意识和能源危机意识,为碳审计的实践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建立起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二,政府积极制定政策促进碳审计发展。首先,政府要督促有关部门尽快建立一套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完整体系,同时建立一套科学、权威的碳审计标准;其次,在现阶段情况下,政府可以先行鼓励企业自愿披露碳排放情况,主动接受碳审计并报告审计结果,在取得一定实践经验后,逐步地要求重排放行业或企业必须披露碳排放情况并接受碳审计,进而推广至全国范围各个行业领域。

第三,加强碳审计业务培训,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企业碳审计涉及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广泛的知识。审计人员首先要掌握各种统计、检测、分析的标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能源投入产出的有关数据计算出各种能耗指标,进而根据这些指标分析出企业使用能源存在的问题,找出节能潜力,提出合理化建议。因此,通过培训可以使审计人员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碳审计方法,提高其业务水平和适应能力,成为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能够胜任碳审计岗位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婧婧,苏宁.碳审计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商业会计,2010(16).

第6篇:碳排放环境问题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物流;运输策略;分析和探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科技以及经济都登上新的高峰。但是当我们回头看去的时候,就会发现人类为了利益的种种行为已经让我们生存的环境满身伤痕。温室效应、酸雨等都是人类发展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最严重的问题。低碳物流就是针对环境问题的一种有效解决措施。

一、低碳经济与低碳物流

(一)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人类的技术创新、转型、开发等手段最大化的减少煤、炭、石油等能源的消耗,从而降低温室效应,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局面。低碳经济针对地球的环境以及能源问题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并且还可以有效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人类的长远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低碳物流

所谓的低碳物流就是指通过技术或者管理手段降低物流行业中碳排放量,在物流过程中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目标,通过能效技术、可再生资源技术以及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使得物流活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有所降低,从而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污染,进一步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并有效的保护环境,可以说低碳物流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低碳经济,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交通、邮政以及仓库的能源消耗大概占据我国能源消耗的10%左右,并且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碳排放量会随之增大,所以低碳物流势在必行。实施低碳物流一是可以降低碳的排放量有助于环保,二是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

二、低碳物流的重要性

(一)低碳物流可以有效的降低环境污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科学技术越来越强大,但同时人类对地球环境的污染程度也越来越大,其中车辆尾气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就是目前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物流运输又是车辆尾气排放的重要部分,所以低碳物流针对于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发展低碳物流,才能有效的控制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只有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被有效的控制,才可以大大的改善目前的自然环境。所以说低碳物流对于人类的未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低碳物流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

近几年汽油和柴油的价格逐渐攀升,这对于企业的物流运输来说等于增加了成本,成本的增加就会使企业获得利润减小。而低碳物流可以有效的控制碳排放量,车辆的排放量被控制也就代表汽车的消耗降低,甚至目前已经研究出其他能源的运输设备。从成本角度讲,降低消耗或者采取其他能源都可以大大的降低企业的成本,这对于企业的自身发展具有良好的影响。

(三)低碳物流理念可以影响其他事物和人员的理念

物流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如果物流运输采用了低碳经济理念,那么这种理念也会针对生产和消费产生一种积极的影响。随着全球污染的严重,迫切需要人们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环保意识才能让我们未来的生活环境变的更好,而不是更糟。

三、低碳经济理念下低碳物流运输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低碳理念

意识决定人的行为,所以只有人们首先意识到低碳物流的重要性,人们才能主动的朝着低碳物流的方向前进。首先政府要加大低碳物流的宣传,要通过这种方式将低碳物流的理念传输到所有人,特别是一些企业,要让企业深刻的意识到低碳物流对企业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其次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应不断的研究和学习低碳理念,要深刻的去理解低碳理念,只有企业内部所有员工都深刻的意识到低碳物流对于企业自身以及生存环境的影响,才能真正做到低碳物流。只有企业树立了正确的意识,才能主动的针对企业目前的状态进行积极的研究、改善和创新。由此物流企业才能最大化的做到低碳物流。

(二)物流运输中的具体策略

1.开展多式联运。多式联运可以针对不同的运输方式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目前众多的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最大的,而水运和空运仅次于公路运输,铁路是相对碳排放量最小的。而企业就可以根据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碳排放量采取多式联运,例如我们可以采取水运和公路、铁路联运的方式来完成业务,这种方式就可以大大的降低碳的排放量。所以基于低碳经济理念下物流企业应多采取多式联运的方式,由此降低碳排放量,达到自己企业经济的增长。

2.采取共同配送的方式

所谓的共同配送就是指几个企业联合起来寻找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承担运输过程。共同配送可以大大的降低运输量,并有效的降低重复运输,降低空载率,由此可以降低运输的次数从而降低碳排放。从经济角度来说,共同配送也可以节省企业自身的运输投资。

共同配送可以让企业将所有精力都放在生产和经营中,而将物流活动通过合同的方式交给专业的物流公司,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企业更好的经营,也可以有效实现低碳物流。

3.发展先进运输方式

甩挂运输可以有效的提高运输过程的效率以及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降低车辆空驶 以及无效运输等情况,由此大大的降低了碳的排放量。除了甩挂运输方式以外,滚装运输、集装箱运输都是目前相对先进的运输方式。这些运输方式都可以有效的降低碳排放并增大运输效率,对于环境以及企业自身都有很好的影响。针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可以使用BP碳排放计算器来有效控制碳的排放量。BP碳排放计算器可以针对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计算,可以针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有效的指导。物流企业使用BP碳排放计算器就可以针对整个运输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掌握,并进行有效的改进。

4.针对运输设备进行有效改进

目前运输设备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原因在于运输设备需要依靠煤、炭、石油等能源来维持动力,所以我们应从动力的角度来进行改进。企业应采用一些无污染的能源运输设备,由此可以降低运输设备的碳排放量。就目前来说,汽油和柴油发动机油耗大、碳排放量高,并且会产生很大的噪音,而且汽油和柴油的成本也过高,所以汽油和柴油发动机并不是最佳的选择。而电动发动机是目前较好的运输设备,电能设备从根本上解决了碳排放的问题。

(三)企业内部管理和建设方面的策略

1.加强企业内部信息化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应加快内部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让企业掌握和了解最新的信息,由此就可以大大的降低一些无谓的消耗,达到降低碳排放量以及降低企业成本的目标。所以企业应构建内部的信息系统,并与其他企业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充分做好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处理工作,消除物流过程中的浪费现象。

2.加强人员的培训

首先针对物流运输来说,司机具有非常重要的因素,车辆的操控都是由司机来完成,所以只有司机具备了良好的低碳意识,并且驾驶技术上也可以做到低排放量,那么就可以有效的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企业应加强针对司机的培训和教育,应将低碳理念传输到司机的思想中,并养成司机一些良好的行车习惯,例如行驶中应尽量保持匀速、停车作业之前必须先要熄火等,由此真正的在运输过程中做到节能减排。

(四)政府方面的策略

1.低碳物流并不仅仅是企业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所以政府必须要给予有利的支持,才能保证低碳物流的良好发展。首先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与法规,针对物流运输产生的污染给予有力的控制,对一些物流运输企业收取一定量的排污费或者推广一些碳排放量相对较低的运输设备等;其次加大低碳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我国低碳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所以我们应加大升级和改造力度:第一,从规划上要做到协调,防止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出现,避免浪费;第二,针对现有的设施进行合理布局,最大化的提高使用效率;第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融资渠道,鼓励企业进行投资;第四,建设无边界物流,不断加快综合运输网络的建设。

2.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政府要意识到低碳意识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所以应加大低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政府应将低碳物流的理念传输到学校中,鼓励学校开设低碳物流专业,并针对低碳物流专业设置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推出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为专业人才铺好路。除此之外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有关低碳物流方面的创业,加快我国低碳物流的发展。企业也可以和高校合作,针对自己需要的人才进行专门的培养,这对于不同企业的低碳物流发展具有良好的影响。

3.打造低碳物流技术体系

要积极吸收引进世界先进的低碳技术,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低碳物流技术发展计划,逐步完善节能、清洁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相结合的多元低碳技术体系。建立专业的低碳物流研究机构,以实现现代物流中心的节能与环保。此外,还要制定一系列的物流行业能效和碳强度标准,进行自愿的碳结合管理,使得物流企业向低碳物流转型过程中,有强大的技术后盾。

4.加强低碳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首先,要对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加以利用与改造,整合功能,对其规模布局进行合理调整,使得现有设施的应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充分发挥其综合效能;其次,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要进一步扩大,针对公路、铁路、航空、城市配送等设施,要持续加大建设力度;一些物流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以及信息平台项目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或者投资的方式参与建设,增加基础性、公益性设施建设的投入,鼓励企业低碳经营。

5.大力推广绿色包装

现在合成塑料包装材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在供应链物流环节,绿色包装非常值得大力推广,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装材料,尽量不用昂贵包装,不可过度包装;规模化应用生物降解塑料,加强其它环保包装材料的研发与推广;鼓励包装的回收与二次利用,提高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鼓励绿色包装;针对环保包装材料企业,政府可以实行专项补贴或者税收减免等鼓励措施。

第7篇:碳排放环境问题范文

【关键词】碳会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剧。冰层融化、极端天气、土地荒漠化、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现在人类正在想尽办法保护环境。

环境问题最大制造者是工业企业,怎样才能制约企业的不合理行为,避免企业对环境破坏,成为关键点,由此出现了环境信息披露制度,2003年的原国家环保总局了《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旨在使民众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2006年国资委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上海证券交易所2008年8月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2009年深交所要求纳入“深证100指数”的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同时,全球开始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各国纷纷开始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1992年“气候变化框架条约”被环境组织提出。2005年《京都协议书》正式生效,该协议标志着人类第一次通过约束的方式规定每个国家的减排量,之后发达国家率先建立了地方性质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例如美国芝加哥成立的芝加哥交易所。我国在2008年在北京市成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之后又在上海及天津设立了能源和碳排放交易所,2012年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形成“6+1”试点。

这些规范与制度,使得碳会计信息披露有了依据,企业更愿意或者说在大环境下被迫愿意披露碳会计信息。

二、相关理论概述

在环境恶化的原因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物质,特别是二氧化碳,其含量最高,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因子,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有关研究指出,如果全球气候温度升高超过2.5摄氏度,那么所有区域都可能遭受不利影响,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碳会计、低碳出行、低碳消费等概念也相继出现。

(一)碳会计

要了解碳会计信息披露,首先要了解何为碳会计。

当代会计的概念认为,低碳会计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计量、报告企业节能减排的效果,发现新的节能减排方法,目的是实现企业低碳发展,并最终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二)碳会计信息

碳会计信息涵盖的内容广泛,通常是指通过各种独立报告或者年报信息,向企业相关者提供企业节能减排的效果,是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资料的综合,可以是货币信息,也可以是非货币信息,可以是内部碳会计信息,也可以是外部碳会计信息。

(三)碳会计信息披露

碳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将对利益相关者决策有用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披露的过程。

三、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一)环境保护的需要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现在只有进行可持续发展才是出路,不能再以环境为代价进行经济发展。表3.1揭示了煤、天然气、石油对二氧化碳的贡献能力,可以看出,煤对二氧化碳的贡献数最大,同时,2030年比2010年产生二氧化碳增加了145亿吨,比例高达27%,其中天然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加达到了40%,比例最高。详见表3.1。

表3.1 全球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按燃料统计)

单位:十亿吨

我国现在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发展中国家,据《2010年全球CO2排放趋势报告》显示,我国在2010年碳排放量已经高达21亿吨,2030年估计有32亿吨的排放。2025年,我国的碳排放量将会超过美国。我国碳排放形势严峻,因此,必须进行碳排放管理,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道路,制定相关的规范,引导企业进行碳会计排放信息披露,制约企业的不合理行为,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需要

目前,各国纷纷建立了碳排放交易所,碳排放权已经可以作为货物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交易。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形式不容乐观,如果发达国家以我国碳排放超标为借口限制我国出口,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所以,我国必须健全碳会计体系,规范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为我国经济在国际中崛起保驾护航。

四、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会计的作用主要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我国会计在决策有用观的指导下,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有可靠性、重要性、可理解性、可比性、相关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和及时性。由于碳会计信息披露也属于会计信息披露的一部分,所以碳会计信息披露也要遵守以上原则。

五、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标准

目前,碳会计信息披露还没有准确统一的标准,有的在年报中披露,有的随着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有的则作为单独的报告进行披露,所以研究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衡量标准是必要的。

现在,最具权威的便是碳信息披露项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简称CDP)。CDP是在伦敦成立的一个非盈利组织,2000年成立,2003年开始向全球符合要求的公司发放问卷(通常称为CDP问卷),调查企业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数据和信息。问卷主要包括五个部分:治理、风险和机遇、战略、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沟通。

这一衡量标准最具权威性,可信度最高,且披露制度最为规范,这是其他衡量标准的基础,其他标准大多在CDP问卷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但是参与CDP问卷的企业还是少数,范围太小,应用领域受限。

其次,内容评价法也经常作为衡量标准之一,这种方法是从企业的文件中找与碳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文字,计算其字数、句子或者段落数,以数量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标准,这种方法应用范围广,实用性高,但工作量大,且主观性强。

第8篇:碳排放环境问题范文

[关键词]道路交通 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U4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324-01

交通领域碳排放虽然占总碳排放量的比例不大,但是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却不容小觑。目前,我国大城市的60%的CO、50%的氮氧化物、30%的碳氢化物污染来源于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城市污染已经从“烟囱型”向“尾气型”转变[1]。本文以道路交通碳排放为例,分析减少道路交通碳排放的政策和措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1.国外减少道路交通碳排放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欧盟在2009年,通过了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低于120CO2/Km的政策[2]。这一政策限制了上路汽车的尾气排放量的最高标准,对于汽车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在消费者选购汽车的时候,操控性是选择的一个重要决定性因素,大排量往往意味着更好的操控性,例如提速更快等,但是,大排量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尾气排放,为了能够同时保证汽车的操控性和尾气的排放,这就要求汽车企业需要对汽车的技术进行调整,增加燃料的利用率,或者是用其他的能源来代替传统的汽柴油等。据报道,宝马公司正在研发电动汽车,他的工程师称,用可再生能源去填充电动汽车,将不会产生任何的尾气,也就是所谓的零排放。可见,在政策的作用之下,汽车企业也开始提升技术,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

在英国,车辆所有者每年需要根据车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缴纳税费。表1.1是2011年英国的公路税级。从这个表格可以看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越高,每年所需缴纳的税费也就越高,政府希望用这一措施,让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考虑在内。

据报道,欧盟计划在未来40年,减少60%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在这一严苛的计划下,英国甚至考虑将在伦敦和其他大城市,禁止汽车的使用。虽然这一做法略显苛刻,但是足以看出,英国甚至整个欧盟,对于减少道路交通的碳排放的重视。

除了欧盟以外,美国、日本等国家,也有一系列的减少道路交通碳排放的政策和措施,其中最典型的类型,都是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根据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每年向汽车的所有者征税。

2.国内减少道路交通碳排放的政策和措施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在节能减排考核、监测和评估方面的管理体系建设,并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例如,2007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统计局和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和《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以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等。但是,行业性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尤其是道路交通方面,目前还未正式出台[3]。

在道路交通方面,我国正在酝酿汽车尾气排放税。排放税是环境税的一种,它是针对终端消费者征收的,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车主需要为汽车尾气缴纳税款。它是通过外部激励,带动消费者、生产者的环保热情。这些征税,可以减少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的效率,同时可以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但是,这一征税方法,还是存在一些争议和不足。

2.1用电动汽车代替传统燃料的汽车

在对于车辆排放尾气的限制之下,很多汽车厂商开始对车辆进行技术方面的改进。目前,作为一种典型的环保汽车的电动汽车,已经被很多汽车厂商研发。许多厂商都采用可充电的电池来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单纯的从汽车尾气排放的角度考虑,例如宝马公司已经提出,电动汽车可以达到尾气的零排放,这无疑是汽车厂商对于汽车尾气污染方面做出的努力。

但是,通过提升技术来打造电动汽车对于环境来说,似乎不是完全有益的。电池是一类非常难降解的废弃物,大量的使用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也就意味着会产生电池这一类的废弃物,这给环境留下了潜在的风险。有研究表明:一节已好电池腐烂在地下,能使1m2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五号含汞电池会导致60m2大气的汞含量超标。可见,废弃电池对于环境的潜在危害是非常大的,很难把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和碳排放增加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比较,去衡量究竟哪一个问题的风险更大,换一句话说,很难在废电池的污染危害和碳排放增加的环境问题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来使得这两个问题都可以有比较环保的解决方法。

所以,用电动汽车来代替传统燃料的汽车是不是完全的环保,还有待商榷。

2.2“谁污染谁治理”

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车主在开车的过程中,汽车产生了尾气,所以产生了碳排放,所以向车主征收尾气排放税。可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汽车厂商在生产汽车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尾气的排放,那么车主在开车的过程中,也就必然可以避免过多的尾气排放。所以,尾气排放是汽车厂商和车主共同产生的,只是向车主收费,显得有点不合理,这样就把汽车厂商对于汽车尾气排放的责任忽略了或者说是降低了。

对于车主而言,如果说车主现在放弃购买大排量汽车的原因仅仅只是因为过高的税费,那么,等到车主可以承担这样高额的税费的时候,车主依然会选择尾气排放量高的汽车。从这一角度来看,征税可能可以在短期之内让车主在选择购买车辆的时候多了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从而影响车主的选择,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一政策似乎在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方面的作用很难保证。

2.3汽车销量

各个国家制定的关于汽车尾气碳排放的税率,都是希望通过这一政策和措施,能够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使得车辆的尾气排放降低,同时,能够通过征税,降低新车的销售量,在路上的车辆数量降低了,车辆尾气排放也就降低了。但是,根据Rogan,F.(2011)分析了爱尔兰的数据,得到的结论是税费本身,不会对新车的销售量产生影响。如果说税费不会对汽车的销量产生影响,那么道路上的车辆数目依旧在明显增加,汽车的尾气排放也就不会降低,那么税费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在哪里?

3.结论

通过分析道路交通碳排放的政策和措施,不难看出,这些政策和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道路交通的碳排放量,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但是,这些政策和措施依然存在着不足,例如在征收税费的时候,仅仅只是对车主进行收费,而忽略了厂商的责任;在考虑用电动汽车代替传统燃料的汽车的时候,降低了汽车的尾气排放,但是电池对于环境依然存在着非常大的潜在威胁。

所以,单纯的依靠针对某一方面环境问题的政策和措施,可能可以改善这一方面的环境问题,但是,对于环境保护来说,力度是有限的,应该要结合各个方面的环境问题,建立更加完善的机制。

参考文献

1.周新军,国内外碳排放约束机制及减排政策[J],当代经济管理,2013(5):35-39

第9篇:碳排放环境问题范文

论文关键词 保护环境 低碳 生活方式

一、低碳生活方式的含义及构建的必要性

低碳生活方式是指以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为指导,在日常生活中树立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意识,积极主动地以自己的行动减少浪费,尽量避免使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商品和服务,从而减少碳排放的一种简单、健康的生活行为模式。低碳生活方式的本质属性就是低碳排放。它是一种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注重生态、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模式。提倡低碳生活方式有其客观必要性,主要从以下两方面阐述:

(一)人类走文明道路的必然

人口的不断膨胀,资源相对不足,加之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以前粗放的增长方式使得自然和人类的矛盾日益突出,气候变化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也促使人类不得不反思野蛮掠夺自然方式的后果,从而选择更文明的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低碳的生活方式是人类走文明道路的一方面。与此同时,十八界四中全会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在现实社会中实践,而低碳生活方式是人类对建立在对传统发展道路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代表着人类在发展道路和观念上的进步,体现了人类对文明发展方式的重视。由此可见,低碳的生活方式是人类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也是人类对以前粗放道路的放弃对新型文明发展道路的选择。反之,生态文明是“低碳生活”的目标,它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也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低碳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

气候作为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时刻左右着人类的活动,面对着日益恶化的气候现象,它的负面作用应该更受关注,因为这些不利影响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周围生存环境和生态等产生重大影响,还体现在涉及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等其他方面的问题上。应对气候变暖这一国际社会关注度高的棘手问题,绝不是任何国家一时、凭借己国之力就能解决,需要国际社会成员从科学、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等多方面、多国家协作配合和共同努力。低碳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正确战略选择。世界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中逐渐认识到,放缓经济增长速度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注重速度和质量的协调一致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出路,而这需要建立一种低碳型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在经济的发展中也应更加重视二氧化碳的排放对气候的影响,积极配合其他国家做出正确抉择,走低碳发展的道路,发挥民族的凝聚力,汇聚每一个中国人的力量,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同步,共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二、低碳的生活方式在我国发展中面对的挑战

目前各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不同,对有些国家来说低碳生活已经实现,有的国家可能还在努力实现中。就我国的发展阶段来说,在推进“低碳生活方式”中可能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其挑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思想意识薄弱,生活方式粗放

对于“低碳”的理解很多人还是仅停留在口头上,低碳的意识还不够强对于低碳生活方式的具体内容还不够了解,缺乏低碳、积极节约的意识。人们对于生活的关注更多地关注那些能为个人带来方便,能更多地满足个人的需求,关注焦点在享受和舒适上,对于高能耗、高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却不够重视,忽视了日常生活对于环境破坏而导致的生态成本过高的问题。高碳生活方式根源还是在人们的观念上,人们对现代化生活方式含义的片面理解,在过多地享受电气化、自动化、机械化技术提供的轻松和便利的同时导致了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人工环境系统对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与大量消耗能源的动力技术系统置之不理。除了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的原因之外,有时人们为了面子而过度消费,导致奢侈品的购买越来越多,产品的过度包装,人们纷纷追求拥有小汽车,购买时过多地攀比。

(二)受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活习惯的大环境影响

来自于客观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的挑战和压力:我们一直以来的目标是追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目前经济发展还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的情况下,低消耗,低碳的生活的倡导,无疑需要更新设备同时注重科学技术的投入,这自然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随即而来的是产品的出厂价格会相应提高,从而提高了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价格,这与普通百姓习惯了的消费价格相矛盾。因此,在没有完全改变高碳排放的根源问题的条件下,一味地提倡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通过提高商品价格从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来实现低碳排放,在具体实行上难免存在现实压力和困难。另外,在思想上,很多人认为科技的进步、物质的丰富,人生活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理应享受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不想接受低碳生活方式对于生活的限制,它与目前人们对幸福的追求相左。

三、低碳的生活方式在世界主要发展国家的情况概述

(一)国外的法律规制情况

英国除制定了各种保护环境的法规外,为倡导低碳规定了环境税种包括:填埋税、燃料税、总污染物税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碳税等;德国按照循环经济历年制定《包装条例》,规定生产商和销售商首先应避免包装的产生,并对已产生的包装进行回收和利用;欧盟和北美国家相继制定鼓励二手产品回收、绿色包装等法律,例如;欧共体理事会通过的《废物指令》、《报废车辆指令》;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建立,并集中制定了包括废物的回收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日常生活用品的循环利用、包装物的再利用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二)国外在日常生活上的倡导

在日本,由家电生产厂家负责废弃家电循环利用的研究和处理,由家电经销商负责将家电集中起来,并送到主要家电生产厂家出资设立的废弃家电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后并按资源类别进行循环利用;在英国,生活的琐碎处可见其低碳的精神,其中剩饭菜的处理被视为减碳的重要一环,每个家庭配备有政府发放的专门处理剩饭菜的垃圾桶,这样做及大地减少了英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美国,环保主义流行,人们重视对废品和垃圾的加工处理和循环消费,个人将旧货在自家的庭院甩卖,也有慈善机构进行的旧货交易,有的是通过一些商业网站或政府支持的网站进行旧货买卖;在哥本哈根,处处渗透着“低碳生活”的精神,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人用传统的发条闹钟而放弃电子的,选择更健康的户外锻炼而放弃现代的健身房,另外,哥本哈根还有世界首座“自行车之城”的称号,低碳环保的意识在这座城市贯彻的情况由此可见一斑。

四、在我国构建低碳生活方式的举措

(一)树立全民的低碳生活意识,建立低碳文明体系

宣传教育对于提高民众的低碳、环保意识必不可少,没有基本的认识低碳生活方式永远不会建立起来。同时宣传教育也是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每个人要做践行低碳生活的先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借组织、团体的名义进社区宣传降低碳的排放量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宣传此种生活方式对生存环境和个人健康的益处,把低碳、环保的意识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改变人们奢侈的消费模式和浪费的生活方式。要不断规范管理避免出现过度追求高消费的现象,通过媒体的宣传来引导大家做到适度消费、低碳消费。逐步引导大家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自觉从自身生活习惯做起,控制好个人的碳排放量。在生活中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的用品,对于盲目过度消费的行为积极引导,坚决反对身边人的这种消费方式。加强对勤俭节约和简单健康生活的宣传,改变物质丰富后人们铺张浪费、奢侈消费的陋习。

(二)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人民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生活

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的环境政策对环境保护、低碳排放的积极作用的经验,通过完善政府的职能来逐步引导人民的行为,例如:通过增加环境税新税种,环境征税与税收减免抵扣制度相结合或是给予补贴的方式让低碳排放进而保护环境的人们得到切实的利益;结合各国征环境税的经验,一方面,我国可以学习日本的循环型经济模式,让生产大件家电或经销商负担回收和再利用废旧物品的义务,并规定物品的回收利用率,若在规定的时间内达不到目标,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对于超额完成的给予奖励并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另一方面,通过政府的经济手段如税收,来引导社会群体树立健康的消费方式,抑制消费群体的高消费方式。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政府引领低碳消费方式,带头进行节能减排,为践行低碳消费方式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建立个体碳排放配给制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