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转化医学范文

转化医学精选(九篇)

转化医学

第1篇:转化医学范文

关键词:转化医学;中医学;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12)01-0099-02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作为当今世界医学研究的新潮流,是从1992年美国《Science》上首先出现B-to-B的概念后,在1996年英国《Lancet》上正式提出Translational Medicine这一名词的。由于其理念符合当前医学以“患者为中心”的研究思路,迅速激起了医学界的共鸣,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转化医学时代到来之际,尽快融入到其中,对中医学未来的发展具有战略性作用,但由于其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特点,这就决定了制定适用中医学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的转化医学研究思路至关重要。

1 转化医学的基本概念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或称医学的转化科学(translational science in medicine)是2003年由美国EA.Zerhouni在Science上发表的NIH路线图计划中提出并确定的[1]。NIH将转化医学定义为:在实验室体外发现和动物体内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人体试验,强化临床研究,验证其效果及安全性,并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转化医学就是从实验台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台连续反复,不断完善的过程。

2 转化医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转化医学的产生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分工越来越细,对从事基础医学研究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基础研究渐渐与临床工作分离,导致两者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脱节,因此客观上也迫切需要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促进其进一步健康发展。

而且,当前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使用,但由于临床医生知识的局限性,对于基础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并不了解,所以很难深入到分子、细胞及基因水平深层次地认识临床中遇到的问题,致使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效率大大受到限制。同时基础研究、药物开发与临床工作之间缺乏快速转化的有效机制,使得这种固有的屏障更加阻碍了研究成果转化的速度。因此,通过多学科优势互补、联合攻关,推动医学进一步向前发展是大势所趋,转化医学正是顺应了国际医学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才迅速发展起来。可以预见,转化医学研究模式必将引领世界医学开创新纪元。

3 转化医学的研究内容

转化医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医学研究模式,是由包括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生物信息学、化学以及材料科学等众多领域参与并共同组成的团队,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以“病人为中心”理念的指导下,采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针对临床中提出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并通过往复式的交互沟通,迅速获得可以用于临床的新技术和方法,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加快医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效率和速度。

4 转化医学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1 充分体现中医学特色和优势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发展之始就体现了转化医学的基本理念,即从临床到基础理论再到临床的发展过程,但是由于其与现代医学研究方法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中医学中建立转化医学研究模式必须在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和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势,针对证候的辨证分类、治则治法、方药运用、证候传变、疗效评价等关键环节,从临床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广泛吸收和应用多学科交叉知识,合理运用现代科技研究成果,开展不同层面的症候发生、发展、分类、治法方药和疗效评价相关联的敏感性生物标志物群的筛选,并给予其脏腑和四诊信息定位等的中医内涵及其临床应用研究[2]。

4.2 在中医学中全方位推进转化医学体系建设 转化医学的兴起和发展给中医学的发展带来了可喜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其建设将为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为中医学走上国际医学之林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所以全面推进中医学中转化医学体系建设将开创中医药辉煌发展的新纪元。

首先,应该重视中医界转化医学人才培养。当前中医药基础研究的人才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整体科研水平相对较低,知识结构也比较单一,学科渗透和交叉能力欠缺,对国际医学进展和前沿动态信息了解迟缓,创新动力不足,因此在中医教育,特别是高层次的研究生阶段,培养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技能扎实又具有良好的现代医学研究知识和技能的中医复合型人才,是决定转化医学在中医界未来发展的重要方面。

其次,必须从顶层设计和制定中医学转化医学研究体制。中医学转化医学研究的过程涉及诸多学科、众多部门,包括基础研究、临床工作、新药研发、市场营销、患者需求及其他多个边缘学科,目前各个环节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只有在顶层及政府部门设计和制定行之有效的体制,才能将各部门、各学科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研究团队,从而为建立体现中医学特色的转化医

学体系奠定基础,仅靠一般的研究和医疗机构是无法完成的。

最后,还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医学发展的转化医学运行机制。中医学积极开展转化医学研究,紧跟国际医学发展的潮流,将促进中医药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但中医与西医存在诸多不同,其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独立的理论体系,所以必须探索适合中医学发展的转化医学运行机制,比如虽然中医学具有先进的防治疾病的理念,但其技术手段仍比较落后,存在严重的创新不足,在基础研究方面还很难规范化和标准化,而且中医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尚不完善,因此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困难还很多。所以,转化医学的兴起对中医学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以临床为基础的中医药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为中医药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5 讨论与展望

目前,国内转化医学整体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全国各地也逐渐建立了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召开转化医学高峰论坛,传播其方法和理念,而且其已经被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将其纳入了《健康中国2020》科技支撑战略,加强了政策的导向作用,在转化医学研究的道路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但是尽管如此还是应该认识到,我国的转化医学研究水平与国外比较尚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中医学的转化医学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以后的中医学研究中重视转化医学研究模式的应用和体现,加快中医转化医学体系建设,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挑战和机遇。

参考文献:

[1] Zerhouni E.The NIH Roadmap[J].Science,2003,302:63-72.

[2] 蔡红兵,杨明会,孙学刚,等.中医中药应尽快纳入转化医学的轨道[J].新中医,2011,5(43):8-9.

第2篇:转化医学范文

当今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的医学人才。为此,医学教育工作者应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医学教学改革。首先,调整教学内容。医学教学要与时俱进,在确立以基本理论、技能为重点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及时将各专业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应用贯穿到教学中,使医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对攻克疾病的重要性。在讲授具体知识点时,不仅要讲清基本原理,更要说明该知识在临床上的应用,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开展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减少演示性实验,增加探索性实验。

其次,改革教学模式。目前,医学院校采取的教学模式有基于讲座的学习方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基于个案的学习方法(CaseBasedLearning,CBL)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LBL是最常用的教学模式,以教师对知识的系统讲授为特点,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CBL是以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讨论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及自学式教学模式,在塑造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有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比LBL和CBL教学模式更有优势,契合转化医学理念,但也存在缺陷,如教学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为克服这些教学模式的缺陷,美国Oklahoma大学的LarryMichaelsen提出了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TeamBasedLearning,TBL),它结合了LBL和PBL教学模式的优点,注重大班教学的系统性和小组学习的高效性,以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为引导,避免了PBL教学中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现象的发生。这一教学模式作为新兴的医学教学模式,已在欧美多所医学院校使用,取得较好效果。最后,还应重视开展医学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培养。多开展临床见习、病例讨论、社区见习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以解决提出的问题为目标进行科学研究,实现从临床问题到实验室研究的转化。

2以转化医学理念培养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培养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在转化医学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和帮助者,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应用相结合,从临床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技能培训。

首先,要保证教师的科研内容与临床实践不脱节。目前医学院校专业基础课程中,病理学和护理学是与临床实际工作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因为我国大部分病理学教师同时承担着附属医院病理科的病理诊断工作,护理学教师也在临床各科室轮岗。但其他一些基础课程(如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等)教师常由从事基础研究而缺乏临床实践经验的研究人员担任。

因此,医学院校可通过组织基础学科教师有选择地参加临床科室查房和全院疑难病例讨论,组织临床学科教师参加医学科研沙龙等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医学院校还可设立转化医学科研基金,鼓励基础学科教师与临床医生联合申请,为基础科研人员与临床医生创造学术交流机会,临床医生可将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反馈给基础科研人员,基础科研人员可通过研究及时将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

第3篇:转化医学范文

转化医学作为一次历史性变革,已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若能跟上转化医学的浪潮,就可以把握住未来医学发展的先机。医院汇聚了医疗、教学、科研等多领域的人才,在进行转化医学研究中将起到独一无二的作用。对我国医院来说,我国病种复杂、患者基数大,在开展转化医学研究中有独特的优势。引导并培育转化医学相关人才,对跨越临床与基础间的鸿沟、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意义深远。但就目前而言,医院内的医学相关人才在进行临床与转化医学实践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障碍。

一、医学人才从事转化医学所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境

1.开展转化医学研究的意识不强,缺乏开展转化医学的相关知识。临床医师所拥有的主要是医学专业知识和实际诊疗操作技能。面对临床与转化研究,对其他学科新技术、新知识深度与广度的需求,缺乏及时获取和掌握的动力和渠道。除此之外,由于临床医生所掌握的知识多集中在临床领域,有一定的局限性,从临床工作中凝练适合研究的问题并非其专长,缺乏对临床难题认知的敏感性,同时也没有掌握科学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法。有些医生甚至认为自己只需看好病即可,无需搞科研,粗浅的将行医和做研究割裂开来,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实践,使患者受益。而对于一些基础研究人员而言,一方面他们并不知晓临床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因而很少以临床医生和患者需求为导向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简单地将在高水平的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认定为最终的研究成果,缺乏将书面的科研结果转化为实际的临床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2.践行转化医学研究的动力不足,医院对医学人才的引导工作仍不充分。医生职业的特点是相对稳定、受人尊敬、收入较高,对医生来说,能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即可为自己带来很高的满足感和收益,若在繁重的医疗工作外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则非常辛苦,往往需要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但收获却很少,因而从事科研活动对医生没有很大的吸引力。除此之外,目前我国的人事考评晋升体制多以的数量质量、课题数量等科研工作业绩为主要的考核、评估方向。研究人员多以能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文章为主要目标,多数是为了研究而进行研究,往往将研究停留在研究论文和科研成果的层面,能真正将研究成果在临床实践中进行验证的少之又少,缺乏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及健康保健中的动力。

3.医学人才间沟通不畅,良好的合作机制尚未建立。目前我国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关研究之间存在着一道无形的屏障,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互脱节,临床医学人才与基础科研工作者尚未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即便在医学院校附属的教学医院里开展研究时,临床医生与基础研究人员也缺乏有效的沟通与整合。有些基础研究学者终其一生都在从事基础医学研究,并也取得了不菲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基础研究学者很少真正到临床中去调研、去探查临床医学的实际需求,这就导致其基础研究往往偏离了临床实际。另外基础研究的对象往往比较简单,而当面对临床实际的复杂的人体时,基础实验的结果要经过漫长的临床试验验证后才能真正为临床所用,患者和民众难以直接快速地受益于科技发展。除此之外,由于临床医生的大部分精力都要投入到临床诊断和治疗当中,若想在做好医疗工作的同时,也做好基础研究并将其转化为让人群受益的产品也是相当困难的。另外,我们所面对的疾病不仅局限于某个单独的医学专业,其复杂性往往覆盖多个专业的研究范围,若想取得可应用推广的突破则需要多机构间具备不同技能和多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共同协作。但当前阶段,医院、研究机构、医疗企业等往往各自为政,封闭的开展研究,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无法形成成果转化链条并产生协同作用。

二、搭建综合化人才发展平台,助力医院转化医学建设

1.优化环境,打造转化医学人才集聚平台。医院环境可以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优化适宜转化医学发展的软环境,就是要求医院要树立“人才是转化医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的理念,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工作氛围,建立以转化医学为导向的医院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院内工作的人员。优化硬环境则包括创建高标准的科研环境、配置与临床转化研究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建立可供临床研究的生物样本库和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平台以及为研究者提供政策法规、生物统计学、流行病学、试验方案设计以及职业道德和医学研究伦理的咨询服务等。通过优化医院的内外环境,一方面可以从外界吸引更多的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医院内部的人才脱颖而出。

2.加强培养,打造转化医学人才成长平台。转化医学是跨专科、跨行业的集成体,其人才培养不能拘泥于传统的专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培养模式往往将基础与临床割裂开,并且由于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基础医学研究者对临床医学的了解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临床医生同样也很难涉足到纷繁复杂的基础医学领域。当前,我国转化医学基础教育和在职教育均存在较大的差距,仅极少数高校开展了转化医学方面的教学内容,转化医学教育还未得到普及,缺乏转化医学的在职教育。针对此现象,医院应在继续教育方面多开展有关转化医学知识的教育培训,如开设讲授转化医学研究特点、手段及方法的课程、邀请国内外相关学者举办转化医学相关知识及转化医学相关领域最新进展的讲座,从而提高院内医学人才对转化医学的认知与了解。同时鼓励并支持员工通过出国进修、提升学历等获得转化医学相关的专业系统培训,帮助医学人才成长。

3.科学引导,建立转化医学人才激励平台。从事转化医学研究活动在医学人才的职业生涯中较为缺乏吸引力。虽然科研本身有一定的乐趣和吸引力,但仅仅依靠研究本身的吸引力是不够的。尽管医院一直在鼓励医学人才从事科研,并把科研工作纳入到晋升、绩效考核指标中,但尚未为对转化医学研究设置专门的鼓励性措施,因而医院需要制定适宜的激励措施,提高研究以及其他学术发展在医学人才职业生涯中的吸引力,以激发其积极性。为推动转化医学建设,医院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将转化医学研究的范畴确定下来,设立相关的研究项目,为转化医学设置专门的经费。同时还要鼓励临床医师、医技人员、护理人员等各方面医学人才结合自身专业优势积极从事转化研究,设立激励机制,调动医学人才开展转化医学的积极性。如设立转化医学项目申报奖励、转化医学科研成果奖励等。

4.加强内部合作与外部协作,完善转化医学人才团队建设平台。任何重大科研项目的突破,都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团队合作。随着医学研究和诊疗技术的发展,医学相关人员的分工日益专业化,单独的某一个学科或领域所拥有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通过多方合作来获取并整合更多的医学资源,打造集临床、基础、公卫、药化、理工、计算机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转化医学团队,实现多学科、多背景、多技能的交叉式研究,是转化医学研究的必由之路,团队之间的紧密合作将是转化医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在团队建设方面,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构建转化医学内部合作团队,如医院内部临床医生与基础医学研究者组建内部合作团队,可就某一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合作研究;另一方面是医院可考虑与外部的医药健康相关企业进行协作、优势互补,加速成果转化和实现诊疗突破。与此同时,在构建团队过程中,不能将简单地将转化医学团队建设等同于普通团队建设,转化医学团队的组成多分布于生命科学的各个相关领域中,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亦可能被涉及。此外在构架团队框架时,各合作单位之间,不应强调领导与被领导区分,强调的是保留专业化特质的同时,在相似价值认识和兴趣、关注的基础上,集聚不同资源,实现对限定领域工作的扩展和突破。

第4篇:转化医学范文

 

1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及其含义

 

转化医学是指能够快速有效地将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最新成果转化为临床医学应用,以及把临床医疗的实际情况反馈给实验室并以此来完善相关基础研究并进_步开展新的研究的医学研究机制,即努力促进实现“从实验室到临床”和“从临床到实验室”的双向通道研究。它是一种强调实验室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双向转化的医学研究新模式。

 

1992年,Science杂志首次提出了“从实验室到临床”的概念0,1996年,Lancet杂志第一次出现转化医学这一名词&]。2003年,时任美国NIH负责人的ZerhouniEA在NIH路线图计划(NIHroadmap)中正式提出把转化医学作为NIH未来工作的重要目标08,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药物研发之间固有的屏障,在从事基础科学发现的研究者和了解病人需求的医生之间建立起更直接的联系,能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新发现和

 

新成果迅速有效的转化为临床实际应用。

 

转化医学核心是推动医学科学研究理念的转变,即以患者为中心,依据临床医疗的实际需要来指导整个研究过程,迅速有效地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的医学研究机制°3。其中心内容是试图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缩短研究成果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过程。

 

转化医学研究提倡建立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双向、开放的研究平台,倡导实验室与临床研究的双向转化。为实现实验室和临床之间及时有效的交流,需要建设强大的、稳定的研究平台。转化医学又是一个多学科的系统,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强调多学科交叉性的课题攻关协作,力求实现多学科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转化医学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的联系,它强调医学研究要“来自临床,服务临床”,将成为现代和未来医学研究的主要模式。转换医学倡导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同时,临床上出现的问题又能及时反馈到实验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种良好的双向互动可推动医学全面、可持续性的发展。通过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

 

2基础医学教育与转化医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现行的医学教育和研究体制造成了基础医学研究的直接针对性和应用性不强,而许多临床上有价值的发现无法准确反馈给基础研究工作者。转化医学研究模式的提出很好的解决了这种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割裂状况,顺应了现代医学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针对性的基础医学教育是转化医学发展的良好基础。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开始着手规划,培养出既懂基础研究又精通临床、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能较好结合基础与临床的高水平人才是转化医学研究开展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2009年9月,在中国工程院与上海院士中心联合举办的转化医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提出了我国转化医学未来的发展战略重点应放在以医、理、工结合的方式培养临床医学科学家。

 

转化医学研究的开展离不开基础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支持。在医学领域中,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而教育是指导科研与实践的基础。转化医学以促进科学发现转化为医疗实践并最终服务于病患为目标,其实现离不开基础医学教育培养的高素质的转化医学研究队伍。高等医学院校作为转化医学研究的主体之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在保持注重学员对知识的掌握和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该有目的、有重点培养学员以临床实际需求为研究出发点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科研能力,让学员在开始就建立基础医学研究来自于临床、根植于临床、服务于临床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基础科学必须与临床医学结合,才有生命力。

 

转化医学所倡导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也是未来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更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如何把握教育、研究和实践三者的关系及其定位,通过教育弥补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差距等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的问题,必须认识到基础医学教育和研究必须与临床医学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只有以转化医学理念作指导,注重培养临床和基础_体化高水平研究人才,才能更好地推进基础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

 

3强化基础医学教育,促进转化医学研究发展

 

转化医学的发展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之间的脱节:临床医生不关心也难以理解相对深奥复杂的基础医学研究,而基础医学研究者对于临床病人的实际情况缺乏直观的认识和了解,研究工作难以切合病人的实际需求。在未来基础医学教育中,我们应该通过完善教学理念,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加强科研反晡教学,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大力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

 

3.1完善基础医学学科建设,适应转化医学的发展学科建设是医学院校和医院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建设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基础医学学科体系,促进新型转化医学研究人才的培养,是转化医学研究顺利开展的根本。完善基础医学学科建设,首先要根据转化医学发展要求调整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理念,我们要以转化医学的思想统领医学学科建设,培养基础与临床工作紧密合作的意识,鼓励学员培养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作的学习和研究习惯。其次要建立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体系,转化医学倡导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医学的发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对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增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可有计划的新开设一些交叉学科前沿领域的新课程。还要建立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实验课程体系,特别是设立打破传统医学的学科分隔、能够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加强临床医学生的个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我校新近综合多个基础医学学科实验室,融合多学科特点而成立的实验教学中心,正是顺应这种要求而产生的,未来也将在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2提高基础医学科研水平,促进转化医学发展基础医学研究是转化医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转化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支持,基础医学研究的水平是转化医学研究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近代医学发展进程中,医学基础研究进展迅速,而临床医学研究则相对滞后,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搭建了沟通二者的桥梁,一方面促进医学基础研究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工作者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结合临床选题,为解决临床需要提供了迅速有效的途径。转化医学的发展要求重建注重基础医学研究的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一方面通过针对临床问题的基础科研水平的提高,实现转化医学的实验室与临床的双向转化作用;另一方面,建立科研反晡教学的机制,在基础医学学习过程中开展基于转化医学思路的课外科研活动,使课堂的理论知识和科学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基础医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可以优化先进技术的运用,充分利用空间及资源,将基础科研与临床紧密衔接,把医学研究实验室建成转化医学人才培养教育实践基地,不断培养优秀的青年转化医学人才,从而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

 

3.3改善基础医学教学,培养转化医学人才培养转化医学人才是开展转化医学研究的关键。在目前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中,基础医学教育和研究与临床要求往往有较大的差距。这种基础医学理论教育和临床实际脱节的现状,不能适应医学改革的需要,更不能适应未来转化医学的发展。我们应依照转化医学发展规律,改革基础医学教学体系,优化教学环节,力求实现基础医学教学和转化医学教育目标的统一。基础和临床研究新发现和临床需求是创新的源泉,培养转化医学研究专门人才需要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就注重创新研究能力和临床能力的共同培养,在加强基础医学教学研究与临床应用互相沟通与交流基础上,着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具有转化医学理念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第5篇:转化医学范文

用转化医学理念加强医学本科生教育,培养转化医学人才梯队

目前,国内外院校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比较重视用转化医学理念进行研究生及博士生的转化医学教育,然而,国内有学者提出,在医学本科生阶段开展转化医学教育势在必行,它对培养转化医学人才梯队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因此,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应重视用转化医学理念,加强医学本科生教育。

应重视教学改革,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转化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转化能力的质量保障。由于转化医学是多学科、多层次、微观与宏观、静态与动态、结构与功能、生理与病理、预防与治疗、人文与科学的交叉融合,因此,为了增进学生对不同学科领域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高校应用转化医学理念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增加利于学生转化能力培养的科目,优化选修课的内容,通过设置多学科整合的综合性实验改进实验课程模式,以期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

应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加强学生转化医学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重要支撑。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本科生导师大多从事科研工作,对本专业的一些前沿性研究有一定的认知。他们在对学生进行转化医学教育过程中,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打开科研、学术之门的钥匙,而且可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使学生树立转化医学的科研理念,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并可为日后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应注重开展医学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的培养:班级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新时期的高校班主任和辅导员,要确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树立“转化医学”的工作理念,真心实意地为广大学生服务。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医学实践活动,如开展“多发病常见病病历讨论”、“到社区短期见习”“预防保健宣传”等活动,从而在实践中使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得到提高。

用转化医学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转化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要靠高素质具有转化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影响转化医学人才培养的实施情况。由于目前国内大多数临床工作者很少接受过正规的基础科研训练,因此,从事转化医学的研究者大多来源于缺少有丰富临床医学背景的不同领域的基础教研人员。那么,如何提高基础教研人员和临床工作人员的转化能力,更深入、更有效地开展转化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笔者认为,学校应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以更好地推进转化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地方医学院校可通过整合多学科知识,加强各学科教师紧密交流和联系,使他们相互完善和发展。基础教学科研工作者要在课程整合过程中,重新构建适合医学人才培养的转化医学知识,基础研究人员要主动和临床医生通过联合查房进行定期交流,共同研究和学;临床教学医院可一方面通过选择一些优势和特色学科,对这相关临床工作人员进行基础科研训练,从而提高他们基础研究的意识、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建立“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与基础研究人员实行资源共享。

地方医学院校要与临床教学医院加强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例如通过联合举办“博士论坛”、“专家讲坛”“学术会议”等学术沙龙形式,为不同专业相同研究方向的教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他们能不断熟悉对方的语言,了解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便更深入、更有效地开展转化医学教学科研工作;通过联合申报转化医学研究的项目,可为有经验的临床医生与优秀的基础科研人员创造学术交流的机会,可使临床医生将临床中急需决的问题反馈给基础研究者,从而使基础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临床应用。

建立地方医学院校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心,推动转化医学的深入发展

如何整合我校基础、临床及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更好地展开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应把经过转化医学培训的精通人文、基础、临床的这部分教师集中起来迅速组建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心。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心,要建立医教研一体化的运行体制和模式,强化和推动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通过由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心全面负责培养教师队伍、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组织和编写“以器官和疾病为中心”的教材、教案和制定教学计划,逐步建立起以“医院”和“病人”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然后,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心也要不断总结及积累经验,积极组织进行多课题、多学科、多途径、多层次的教学试点与实践,以此推动转化医学的深入发展。

转化医学倡导的基础临床相结合不仅是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实施医学教育改革的平台和途径;医学教育改革,不但会为转化医学提供全新的医学人才,而且也可以促进和保证转化医学的发展。因此,只有及早规划,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使医学教育改革更加深入,培养的医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第6篇:转化医学范文

1.1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符合转化医学理念

转化医学概念是新的理念,但其涉及内容并不是新的。转化医学研究旨在消除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之间的“死亡谷”。两千年前,我国汉代名医华佗从植物麻黄中提炼出麻沸散并用于临床治疗;现代青蒿素治疗疟疾和砒霜治疗白血病便符合转化医学的理念。以上案例体现了中医药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化医学思路,为开展中医药转化医学提供了可能性。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观念不断更新。目前转化医学提倡从治疗疾病转变为关注健康,这与中医药强调“上工治未病”,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相符合;转化医学提倡标准化治疗转变为个体化诊疗,这与中医药强调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相符合;转化医学提倡从治疗局部转变为重视人体整体情况,这与中医药强调天人相应,五脏相关相符合。中医药以上的特点与转化医学理念不谋而合,为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1.2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是转化医学研究的必要条件

转化医学强调基础与临床结合、实现基础到临床的快速转化与中医药的发展殊途同归。中医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临床经验进行相关机理的探索,寻找其内在的本质规律,最终指导临床实践并提高临床疗效;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所形成的验方和诊治技术,通过在实验室进行优化、完善,并进一步开发,形成新药和新的诊疗设备,应用于临床,不仅使更多的患者受益,同时还带动和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代科技发展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21世纪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信息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复杂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前沿的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新兴学科不断产生,不断增长的知识、大量的数据库、分析工具和技术,为证实和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可能,也为中医药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1.3中医药自身特点决定转化医学思路与模式必然有别于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基于转化医学开展研究一般按照“基础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社区应用-医疗政策”的转化思路和模式。鉴于中医药自身的特点,中医药发展转化医学研究的思路与模式必然有别于现代医学。与现代医学比较,中医的根源就来自于临床实践,往往在临床经验和古今医籍中寻求解决临床问题的途径,具有注重整体观、重视健康和治未病以及辨证论治的特点。因此中医药发展转化医学,不能照搬现代医学的思路和模式,必须探索符合中医药自身特色的转化思路和模式。此外,中医药转化医学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趋势等尚不清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支撑的预测、诊断、治疗等领域是西医开展转化医学的重点领域。根据自身的特点,中医学转化医学在临床疗效、健康评估与预防保健、慢病管理、中药新药研发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力和优势,需要进一步研究提出发展战略。转化医学的关键环节和过程缺乏共性技术和方法支撑。在国内外大力倡导转化医学的情况下,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相对隔离并未真正消除,两者与预防医学之间未建立有效的良性循环。巨大的科研投入与对人群健康贡献存在反差。这与基础研究学者、临床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转化效率低,转化过程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关。转化医学的理念对医学研究人员的影响在逐步加深,但未能在整个转化过程和环节形成关键的共性技术和方法。

2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思路与模式探讨

2.1中医药特色的转化医学研究思路

结合西医转化医学“BtoB”,“CtoC”,“EtoE”和“MtoM”等经典的转化医学思维,发挥中医药特色,把握中医学和转化医学结合的契合点,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根据中医药来源于临床,注重名医经验和医籍经典的特点,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转化链。

2.1.1中医药“临床-基础”转化思路

以临床专科群为转化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从临床专科中凝练科学需求,借助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生物信息学研究、系统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阐明理法方药机理,将基础研究成果在临床专科中转化应用,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如图1所示。

2.1.2中医药“临床干预-预防保健”转化思路

将中医药治疗干预环节提前至疾病与健康之间的阶段,通过对健康人群进行健康评估管理和治未病干预,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进行慢性管理,在社区与基层推广相对成熟的诊疗技术和方案,实施临床干预和预防健康相互转化的研究思路,实现“重点下沉,关口前移”的卫生保健目标。

2.1.3中医药“经验医学-证据医学”转化思路

在对名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归纳的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方法,通过临床科研方法学设计,形成科学合理的临床研究方案,客观评价名中医临床经验的实际疗效,提升研究证据级别,并借助研究,进一步服务于临床,提高临床疗效。如图3所示。

2.1.4中医药“科学研究-产业化”转化思路

紧密结合临床需求和市场需求,将临床研究成果、名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成果向市场转化,结合市场需求研发中药新药,打造符合国际规范的GCP平台。同时,在开展自身医学检验中心和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基础上,积极与市场接轨,促进产业化发展。如图4所示。

2.2中医药特色的转化医学研究模式

在建立上述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思路(转化链)的基础上,探索有机连接各条转化链的高效途径,构建以临床需求为入口,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预防保健、社区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为出口的多维立体的中医药转化医学模式,寻求让临床问题找到转化路径最短、最科学的转化方式,实现成果的快速转化。建立一个如图5所示的转化医学模式。

3对基地重点病种研究的启示

3.1探索中医药转化医学模式,促进基地重点病种研究的成果产出

以提高重点病种防病治病能力为核心,建立沟通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科研方法学研究、新药研发和预防保健等多个领域的转化链条和网络。从临床一线提炼关键科学问题,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探索有效解决办法,促进名中医经验挖掘、理法方药机理探索、临床评价和治未病等研究成果向临床实践转化应用,提高基地多个平台研究的优势资源和研究成果对提高临床疗效的贡献度。

3.2坚持转化医学理念,进一步整合利用基地多个平台的科研资源

开展转化医学研究,必然需要多学科现代技术的共同参与。基地科研平台和能力建设为实施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硬件条件。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进一步优化创新管理机制,推动各个平台高效协作共同攻关,为重点病种研究提供强大支撑和动力。

4小结

第7篇:转化医学范文

    1转化医学应用现状

    1.1肝细胞癌的转化医学研究

    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属于较为常见的肿瘤,是恶性度较高的肿瘤之一。据统计,在我国,肝癌是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就全世界而言,则位于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三位[4]。近10年来针对肝癌治疗研究的技术领域不断扩展,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学、代谢组学以及转录组学等,使对肝癌的基础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肝癌发生与发展相关的分子机制和关键分子方面也取得了较为领先的地位[5-7]。但是,从临床对肝癌诊治的过程中看,肝癌的总体预后依然很差,难以与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相平衡。2004年,Mankoff等[1]的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就全世界而言,肝癌的发病率仍持续上升,年发病和死亡人数较10年前明显增加,由10年前年发病56.4万人上升到74.8万人,年死亡人数由54.9万人上升到69.6万人。目前,肝癌的5年生存率仍然不足5%。

    我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国是肝癌高发国,患者数量占全世界肝癌人数的一半以上,因此对肝癌诊治的相关研究较为突出,但治疗情况不容乐观。因此,仅就肝癌的转化医学研究而言,转化医学在此领域进展颇微,虽然相关的基础医学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不断更新,但是在检验基础医学应用效果时,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肝癌的疾病治疗却进展缓慢,肝癌的基础研究没有达到提高肝癌预后生存率的效果。与国外相比,虽然我国的肝癌人数占世界肝癌人数一半还多,但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没能通过转化医学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治疗手段,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转化医学的真正意义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1.2心肌梗死治疗的转化医学研究

    目前,对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治疗经验的总结,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应用,已经通过转化医学实践验证达成了比较清晰的共识,一般认为放置血管内支架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国对于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使用心脏支架的态势呈现疯长。据统计,心脏支架的使用量连续3年每年增加6万例,但是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仍然呈逐年上升态势。一种治疗方法是否有效,要通过预后的效果来判断,即预后的生存时间。冠脉支架和/或搭桥手术,对心肌缺血性心脏病的病死率下降仅为3%~5%。从上述例子可知,我国应用转化医学的近10年间,在心肌梗死治疗领域仍然属于探索阶段,还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虽然,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心肌梗死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就是冠脉支架,因为冠脉支架能快速畅通冠脉,但对于一种临床应用技术的判断不能仅看近期的治愈情况,还应该对临床治疗后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做客观评判。但是预后却难以令人满意,转化医学的效果也同样难以让人满意,需要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相关人士共同努力协作发展转化医学,共同寻求最佳的诊治策略[8]。

    1.3实验外科应用的转化医学发展

    实验外科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用实验医学的方法探讨、验证外科领域的未知问题。首先,是通过动物实验来验证手术方法的效果,通过各种实验技术和方法,验证临床诊治应用的合理性等;其次,是外科疾病的病因、诊断、防治与预后等内容,利用循证医学进行判定。

    通过上述可知,实验外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具体说应该是与外科临床医学相联系的重要枢纽,应属转化医学的范畴。在外科临床诊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实验外科的基础医学的相关内容来判断或验证这种问题可解决的办法,进而通过临床实践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临床诊治。

    近30年来,虽然我国的实验外科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主要表现在[9]:(1)在国际上有标志影响力的先进成果不多;(2)每年在SCI具有影响力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很多,但是真正能将基础研究在临床实践中进行重复验证的却寥寥无几,多数是为了基础研究而进行基础研究;(3)对疾病进行诊治的临床知名医生很多,但能真正在临床中发现问题进而转入实验外科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匮乏;(4)临床外科手术创新不够,高新技术成果及应用较少,多为国外新技术的跟踪引进和重复应用,一些重要的技术和设备仍受制于人,临床研究的创新指数和证据级别也有待提高。比如,外科手术技术最先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因临床中难以达到精细操作应运而生的,从2000年首次应用,到2010年短短10年的时间,全世界范围内,欧美国家的装机数量迅速增长[10]。截至2010年12月底,全球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装机数量为1753台。其中,美国1285台,占73%以上;欧洲316台,占18%;亚洲及其他地区152台,占8.7%。亚洲国家和地区共有96台,其中,韩国34台;中国大陆10台,仅占0.6%;中国香港6台;中国台湾7台;日本20台;印度7台;其他国家共12台[11]。由此可见,我国外科学的发展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难有竞争力,因此,作为转化医学范畴的实验外科应从战略高度出发,重视医学科学内部学科间的相互转化,提高我国医疗的整体水平,合理运用转化医学,培养“实验室-临床-实验室”综合型人才,使我国成为高新技术领域的强国。

    1.4转化医学资金投入及其成果发表情况与转化医学初衷相悖

    美国国家肿瘤研究院在过去30年间共耗资2000亿美元,用于基础医学的相关研究,最终发现80%的经费涉及小鼠、果蝇与蠕虫等的基础性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约156万篇,但肿瘤死亡率却未见明显改善[12]。我国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长期以来从事基础医学研究的人员往往将作为主要的研究成果,只要能在Nature、Science、Cell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就视为科研的最高成就。而临床医生则由于知识的局限性,大多不善于基础性研究,对临床上发生的难题缺乏敏感性,往往习惯于凭经验解决问题;即使在教学医院,临床医生与基础医学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也常表现为形式多于实际,缺少有效的沟通与整合,所有这一切都制约了转化医学的发展。对临床工作者而言,实现转化医学的新模式必须改变传统临床科研的思维方法,要以迅速发展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高新技术为基础,从系统生物学角度,对疾病的本质展开研究,以寻找疾病诊断、分型的新方法,提供疾病治疗新的药物靶点,探索靶向治疗的新手段,这是实现转化医学的关键所在[12]。

    2转化医学发展的重点与困境

    综上可知,全世界的转化医学发展似乎存在一个瓶颈,虽然在20世纪中叶就提出了转化医学,但真正意义上的转化需要用时间来判定,需要远期的效果观察来最终做出结论。可以认为,转化医学在世界范围内仍处探索阶段,虽然相关的针对临床实践基础医学研究不断更新,但真正意义上能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的却微乎其微。与国外相比,我国对转化医学的提出和研究起步较晚,相应的投入和对高精尖技术的关注亦较少,与国外差距较大。而转化医学的重点并非“转化”的本身,其真正意义是通过这种转化的过程,使有意义的基础医学研究成果真正成为临床医生得心应手的诊治疾病的工具,而且在今后的效果评价中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目前转化医学发展的重点和困境如下。

    2.1“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形式多于实际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转化医学实施的困境。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就是诠释从实际出发的最好例子[13]:早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胃溃疡是由于长期食用辛辣食物、饮食不规律及工作压力大等原因造成的,而在1982年4月,临床医生Marshall与病理学医生Warren合作从胃黏膜活检样本中成功培养和分离出了幽门螺杆菌,并认为这种细菌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相关。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细菌就是导致胃炎的罪魁祸首,Marshall和另一位合作者Morris不惜喝下含有这种细菌的培养液,结果大病一场。在1984年4月5日,他们将研究成果发表于TheLanCET上,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轰动,通过人体试验、抗生素治疗和流行病学等研究,幽门螺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所起的作用逐渐清晰,科学家对该病菌致病机理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于是,世界各大药厂投资开发治疗疾病的药物,并且临床试验成功。这是转化医学实践从临床中来最后应用到临床的典型例子。但是当前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脱节的原因在于大多基础研究者为了基础研究而研究,没有真正到临床中去调研,查看临床医学实际的需要,盲目进行基础实验,最终实验结果难以达到临床实际需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转化医学难以实施。同样,临床医生往往不屑于基础研究,认为治好疾病就是好的临床医生,却没有认识到在临床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要通过基础研究来解决,达到对疾病诊治的需求。

第8篇:转化医学范文

>> 论地理信息系统的当今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 池莉小说接受的当代启示和前景展望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当代启示 论思想的当代性和当代价值 儒学的当代定位与发展前景 论俗文化的当代意义 还原论的当展 论信仰的当代价值 论“礼治”的当代意义 论儒学的当代价值 论中国陶艺的当代特质 论传统水墨的当代转型 论庆安会馆的当代利用 《实践论》、《矛盾论》的当代审视和价值挖掘 浅谈中国工笔画的当代转化 论原始性科技创新的当代价值和作用 论有神论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论成果 论遵义会议的当代价值 近代西方社会契约论的当代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5] 翁旭初从原子核物理到磁共振成像――200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简介. 生物物理学报, 2004, 4:17-9

[2]傅攀峰. 幽门螺杆菌: 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致病菌――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介绍. 科技导报, 2005, 23(12): 35-7

[3]张发云, 杨真威, 李国明. 幽门螺杆菌与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5, 32(11): 33-6

[4] 郭晓强.体外受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生物学教学, 2010, 36(3): 61-2

[5]郭晓强, 张秀岩. 体外授精之父――爱德华兹. 生物学通[学通报, 2008, 43(9): 57-9

第9篇:转化医学范文

【关键词】 转化医学中心; 运行机制; 管理模式; 实践; 探索

转化医学是当前全球正在兴起的一个医学发展新理念,也是推动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的新战略[1]。其核心是把基础研究所获得的知识、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上治疗的新方法,并通过新方法的实施来验证基础研究中发现或建立的新理论,其倡导的是基础与临床的整合,是一种“B2B”(Bench to Bedside,从实验台到病床)模式[2-4]。在NIH推动下,美国已在哈佛、耶鲁、斯坦福、杜克等30多所名校建立了进行转化研究的医学中心,并以每年2~5亿美元的资助力度推进转化型医学研究,预计到2012年将资助建立起60个以上转化型研究中心[5-8]。相对而言,转化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由科研院所、大学、医院和生物医药公司之间合作建立的各类转化医学机构目前已达70多家[9]。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转化医学研究的科研院校之一,依托一流的科研团队、先进的实验基地以及丰富的临床资源,学院2010年成立了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确立了中心的总体架构和建设目标,规划了管理模式、运行与协作机制以及与企业合作与互利机制等,并进行了两年多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和体会。

1 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目标

1.1 总体目标 以建设正常和疾病组织(含体液)样本和临床资料库为基础,以日益发展的现代医学、生物技术和理化技术为支撑,围绕人类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多学科交叉手段,打造白血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临床新药研究关键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等五大转化研究基地,为发展人类重大疾病预防和诊治的新技术、制定国家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形成一个适合转化医学研究需要的系统化、规模化、集成化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1.2 具体目标 主要包括三方面:(1)以重大人类疾病为研究对象,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大规模的现代化临床样本和临床信息库,为开展转化医学研究提供资源保障;(2)建立转化研究基地和技术平台,针对重大人类疾病的预防、预测和个体化诊断与治疗开展研究,产生若干成果,实现研究成果转化;(3)初步形成一支致力于转化医学研究的学术型医生、科学家及管理队伍,支撑转化医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2 转化医学中心建设思路

2.1 总体思路 聚焦转化医学研究中的瓶颈问题,以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为中心,以临床生物样本库建设为基础,以学科交叉为纽带,依托学院基础研究特色和临床优势,组建多学科交叉团队,开展转化医学研究,建立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平台,真正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构建从实验室到病床双向快速通道,把基础研究所获的知识和成果尽快转化为临床诊治的新技术、新方法,力争在重大疾病的研究和诊治上取得新突破。总体建设思路见图1。

2.2 实施方案的考虑 转化医学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两端之间涉及众多领域和环节,从实际情况来看,转化医学中心不可能一次性地将这些环节整体都纳入进来,需要按照建设的总体思路来分步实施。首先,可以考虑把部分相关基础性公共资源和技术平台的建设作为启动抓手,集中力量先行进行搭建;其次,遴选部分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研发基础的学科作为转化研究基地,支持尝试开展转化研究实践;第三,在全院征集适合进行临床转化的科研成果,通过政策和经费扶持,推进成果转化运作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的探索。第四,在完善前期管理运行模式探索的基础上,对转化医学中心的建设进行深化和拓展。按照这一设计原则,制定了以下转化医学中心具体总体建设思路。

2.3 建设项目及运行管理 管理运行模式是转化医学中心建设的核心[1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中心首期建设主要包括生物样本库、转化研究基地和研发成果转化为主体的三大任务体系,即以白血病、实体瘤、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精神疾病、小儿先心病、眼科疾病等人类重大疾病临床样本库建设为基础,推进若干重点转化研究基地及支撑技术与服务平台建设,并加快实施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的探索。

2.3.1 生物样本库建设 生物样本作为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转化医学研究的基石[12]。本院共有12家三级大型医院,临床资源和病例非常丰富,建立生物样本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医院样本库都存在数量多、规模小、场地分散、缺乏统一管理和专业化的技术规范等问题,医院样本库处于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状态,难以形成有效的开放和共享。对此,学院明确了以生物样本库信息化建设为突破,按照分散存入,统一管理的原则推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样本库建设,并通过政策和项目资金的导向,促使各医院重点落实5项任务,推动样本库的整合[11]。

2.3.1.1 信息化建设 在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开发统一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样本库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全院性的生物样本库信息化平台,在实现样本统一管理的同时逐步推动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2.3.1.2 制定统一的样本库技术规范和标准 组织各类医院特色领域专家牵头起草相关疾病分型诊断标准及样本库采集规范,并在征询各医院意见和建议及组织专家审议的基础上,形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共同遵守和执行,确保样本库建设的规范化和高质量。

2.3.1.3 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 各医院要建立样本库管理的专门机构,组建专职的管理人员队伍,落实专人和专业化的管理。

2.3.1.4 样本建库 转化医学中心根据各医院的临床优势和特色,明确各自重点建库的疾病种类,着力建好自身特色样本库作为示范点加入中心样本总库。

2.3.1.5 组建相关专委会 各医院在实施样本库建设中,应建立各自的专家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以指导和审查样本库从采集到使用流程中的学术与伦理问题。

2.3.2 转化研究基地建设 转化研究基地是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对接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家重大专项,面向国际学科前沿和形成科学高峰”的总体建设目标,中心对进入平台建设的学科级转化基地进行了规划整合,遴选了白血病、基础研究、新药临床、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四个综合实力强、基础条件较好的重点学科作为转化研究基地。各基地负责人由相关学科带头人兼任,以三年为周期,与转化医学中心签订承诺协议,总体负责基地的建设。通过规划研究领域,凝炼主攻方向,每个基地都组织制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实施方案、运行和管理举措,明确了考核的转化成果及建设成效。转化医学中心组织专家对建设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论证,明确准入标准,量化成果指标,要求各基地除了争取常规的科研项目、成果、论文等,必须明确把获取国家临床试验批件(SFDA)、入选国家重点学科等作为具体考核目标。

建设期间,转化中心根据建设任务承诺和指标,确定各基地年度建设任务、进度及完成的要求,年中、年底分别对照进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基地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强化过程管理,确保基地建设按进度推进。

2.3.3 研发成果转化 研发成果的临床转化是转化医学中心工作的重点,也是探索快速、有效转化机制和运行模式的重要载体[13]。在中心成立初期,就率先启动转化项目征集工作,共征集具备一定研究基础和并有望在未来三年内获国家SFDA生产批件的医疗器械、新药创制、诊断试剂等7大类在研项目100多项,并与相关行业协会、政府产业促进中心等部门进行协作,从五个层面对项目作进一步遴选和转化推进:(1)分类梳理和分析征集项目,筛除在建设周期内达不到预期目标和转化条件不成熟的项目;(2)组织医学、工程材料、知识产权等领域专家和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政府等机构的专业人员组成专家组,对拟转化项目进行调研和遴选;(3)举办对接交流会,搭建研发组与企业沟通桥梁,推动双方达成书面合作意向;(4)组织行业协会、政府审评和注册中心等单位专家对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作进一步评估,并与企业商谈合作具体协议,确定最终资助的转化项目;(5)转化中心与研发组以及企业签订三方合作协议,企业支持资金转入学校,与学校经费一起作为共同扶持资金推进研发项目的转化。

3 思考与建议

经过二年多的大胆尝试和具体实践,在建中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中心运行平稳,三大主体项目按进度有序推进,并在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1 生物样本库专业化的集中管理模式初步形成 在有效政策及管理机制牵引下,转化医学中心建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样本库采集技术规范》及十大类重大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和技术规范,并出台了相应的运行操作流程和监控制度,初步形成了样本库专业化的管理体系。同时,制定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样本库编码规则》和《知情同意书》范本,完成了统一的样本库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首期开发,并正在各附属医院推广应用。目前,各附属单位都已完成样本库专用空间布局,建立了相关疾病的分型技术规范和组织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了一体化和规范化的样本库运行管理架构。其中附属仁济医院在规范技术标准和统一运行管理基础上,安排1000平方米专门空间,对原有样本库进行重新规划建设,规划建立样本预处理区、质控与测试分析区、样本储存区以及行政办公区等四大专业化功能区域,并制定具体的运行和管理办法,规范样本采集和技术处理等流程,为形成专业化、国际化的开放共享样本平台奠定了基础。

3.2 转化基地的学科交叉平台基本建立 以新组建的四个转化基地为基础,重点围绕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感染和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建立了首批基于肿瘤、代谢、心血管疾病、感染、免疫性疾病等研究的六个跨系、跨基础-临床交叉合作团队,并通过建立定期学术交流沙龙机制、联合组会、联合培养研究生以及共享特色技术平台和其他科研资源,对跨学科交叉研究试行前瞻性探索建设,形成了多个开放共享技术平台,有效支撑和促进了基地中转化项目的研发。

3.3 科研成果临床转化的有效机制初步形成 通过推动研发项目临床转化实践,不仅首批遴选的转化项目成功签署转化合同,有望在建设期内获国家SFDA批件和产出转化成果,而且在管理运行机制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为未来科研项目转化以及转化中心模式的建立提供很好的借鉴。

当然,在实践和探索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样本库集中管理运行机制的效果还不明显,样本整合与开放共享仍有不少困难;样本库与医院His、Lis等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仍有不少障碍,无法形成高质量的、综合性的生物样本资源库;转化基地对转化研究积极性不高;研发成果的临床转化和市场化应用推广还存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转化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制度不够完善,难以形成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机制,转化人才队伍建设不理想等等。为此笔者建议如下。

3.3.1 加大政策创新和扶持力度,破解阻碍转化医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转化医学倡导基础与临床结合,致力把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代表了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未来必须将转化医学理念尽快融入到医学科学发展的政策思路和管理举措中[14]。当前,研发成果的临床转化、市场化推广以及人才考评等都还存在着不少的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需要从上到下加大改革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制度创新,完善考评标准,优化分配激励机制,形成更有效的支撑转化医学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促进转化医学中心健康、快速发展。

3.3.2 持续推进样本库的专业化、标准化、一体化建设 生物样本库是实施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资源。要充分发挥样本库功能,需建立专业化和统一的技术标准与流程来规范样本库的运行,推动样本库信息化系统与医院的His、Lis等平台对接,确保样本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和随访信息,形成临床信息和样本数据相互关联的一体化资源库体系,提升样本的质量和有效性,满足转化医学研究需求。

3.3.3 实施转化医学技术支撑平台和基地建设 按照转化医学中心建设规划,结合自身基础和优势,整合资源,集中力量,重点支持建立高通量生物数据获取、海量数据分析统计、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新药创制、公共卫生研究等一批支撑转化医学研究的核心技术平台和重大疾病的转化研究基地。

3.3.4 加快高层次转化医学交叉团队建设 推进转化医学的研究和中心的建设,关键是要构建高水平的专业化人才队伍[15]。要以转化医学中心的生物数据获取、海量数据分析、统计技术等公共技术与服务保障等平台的建设为载体,打造专业化的生物信息采集、数据测试与分析、临床研究和管理服务等专职队伍,支撑转化医学中心的建设和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来茂德.转化医学:从理论到实践[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7(5):429-431.

[2]杨春喜,殷宁,戴魁戎.转化医学[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7):499-502.

[3]刘杰,吕有勇.解析转化医学:医学科研选题应源于临床[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38):2665-2666.

[4]段连宁,王志翔,马中立.增强转化医学理念创新临床航空医学研究[J].空军医学杂志,2011,27(1):9-11.

[5]赵玉沛.加快转化医学发展,促进医学模式转变[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217-219.

[6]蒋学武.哈佛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实践的启示[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2):1519-1521.

[7]张士靖,杜建,姚强,等.卓越之道:学科交叉与群体智慧-“哈弗催化剂”个案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0,15(5):68-72.

[8]时占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促进转化科学发展中心最新临床和转化科学基金项目[J].转化医学杂志,2012,1(1):54-57.

[9]洪琪,郭进,刘瑗,等.转化医学:新世纪医学发展新动力[J].医学教育探索,2009,8(3):339-341.

[10]张东旭,陈宗涛,徐迪雄,等.转化医学模式下的医学科研管理[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1,24(3):89-92.

[11]王庆宝.生物样本库-转化医学与第六次科技革命[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33(1):1-3.

[12]张雷,李海燕,范可芳,等.生物样本库与转化医学研究[J].转化医学研究(电子版),2011,1(2):44-45.

[13]张焕萍.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问题探讨及对策[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18(3):166-167.

[14]蔡红兵,李欣,孙学刚,等.加强推进医学力度,促进转化医学发展[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5):74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