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美术“后进生”的转化

美术“后进生”的转化

摘要:每个班级都有“后进生”,“后进生”越多,班级的学习氛围和凝聚力就越弱。美术课堂上学生“后进”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初浅的思考,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同行们更多的研究,共探转化美术“后进生”的新路子。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享受美术

一、摘掉有色眼镜关注,多些尊重和理解

小C是三年级班上的一位学生。他的所做所为除了出格之外,不管是严厉批评,还是好言相劝,他都油盐不进,就像一只硬壳椰子,没有技巧,你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打开它。课上,他没有缘由地插嘴,声音响亮,语气怪异。一会儿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一会儿又和边上的同学拉拉扯扯,骂骂咧咧,再加上他的几个“哥们”时不时地配合着,一节美术课如同在菜市场。如果跟他针尖对麦芒地耗下去,课应该是上不下去的。于是,我尝试自己先改变态度。我不再刻意地指责他的行为,不再经常点他名字,不再因为他无厘头的话语而停下来跟他较真。有的时候他插嘴,我就等他讲完。在做作业时,他和“哥们”谈天说地,我悄悄地提醒:“大家都看着你呢。”工具不带,我把自己的借给他。一旦他遵守纪律坚持了几分钟,我会在大家面前表扬他,尽管他对这个表扬嗤之以鼻,但我知道他还是在乎的,尤其是在他的本子上敲上一个大拇指印章时。其实小C比任何人都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要的是大家对他真正的认可,让他能够理直气壮地撕下那张不好的标签。针对小C的情况,我想首先得尊重他,理解他,关注他。犯错时,不要故意强调他的所作所为,引导他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跟家长交流时,不揭短告状,多讲讲他的进步之处。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只有从内心深处给予他们真正的关注,才会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学习自然走上正轨,“后进生”更需要如此。

二、抓住并放大闪光点,搭建师生之间信任的桥梁

和小C接触多了,我和他越来越熟,我推选他做了美术组长。在接下来的美术课上,他出格的行为变少了。每次收发美术作业很积极,愿意举手回答问题,甚至还特地准备了小本子,用来记录来美术教室排队过程中,要表扬和要批评学生的名单。而我对他的肯定也越来越多,还把他的进步告诉了班主任老师,并希望她在班上多多表扬小C。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明显地感受到由于小C的改变,班上的变化也悄悄随之而来。几个跟小C玩得好的“哥们”物以类聚,也属于“后进生”行列,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是跟样学样,惟小C马首是瞻。我和小C商量,请他帮我管好那帮和他在一起的“好哥们”,做错事要及时告诉我,表现好更要向我报告。对他们的政策依然是一视同仁,多多尊重和理解,关注细无声。小C变了,他的“哥们”也在不知不觉地变化。没有了课堂“尾巴”的异样行为,那么这个班可想而知进步变得非常大。两个学期下来,我任教的三个三年级班,小C的班级由原来纪律最差,印象最不好变成了纪律最好,美术课班风最佳的班级。

三、增强学习自信心,变“接受美术”为“享受美术”

每个孩子的兴趣、个性不同,所以在美术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些孩子因为缺乏自信心和成功的体验,导致他们不敢画、不愿画,或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乱画一气。如果老师一味批评,那么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本来就不是画画的料,如果听之任之随他们去,那么他们会觉得自己得不到重视,从而越发不像样了。长此以往,成为美术“后进生”是必然。小Z是二年级的一位女生,画画时要么说“不会”,要么发呆,不愿老师和同学去看她的作业。有时看到了,却发现作业本上根本就是鬼画符。有一次,她的手工作业一连好几次都没带,编着各种理由逃避我的追问。最后告诉我,她对美术没兴趣。一个人没有兴趣,却强压着让他去“接受”,还有比这更痛苦的事吗?我知道,一会儿打开小Z的心结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为她重新准备好材料,帮她一起完成了那一拖再拖的作业。陶行知先生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于是,我更加注意起这个小姑娘,当她不敢下笔时,我帮她打打轮廓,教她添加的方法;当她制作手工有困难时,我安排同学和她合作,甚至手把手地教她完成。当同伴和她合作意见不统一时,我鼓励她勇敢地发表自己的建议;当她作业有进步时,我第一时间进行全班表扬,并找机会展出她的作品。品尝了好几次成功的喜悦,小Z作业速度加快了,质量也提升了。虽然有时还会出现“失败”的作品,但她每次都愿意重新做一次。生活告诉我们:“当你无法接受的时候,就去享受它吧。”而小Z正走在从“接受美术”变为“享受美术”的路上,这条路上,有我的鼓励和引导,有小伙伴们的帮助,更有她自己不断发挥的聪明才智和与日俱增的自信心。面对“后进生”,陶行知先生曾经提醒为师者,“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有教无类是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教育的真谛在于它能够让每个孩子自觉、自省,进而祛除心中的尘埃与晦暗,也能够让他们用自己纯净清澈的眼睛,看到外面的缤纷世界,感受到内心的真善美。那些被称作“尾巴”的“后进生”,其实就是未经打磨的璞玉,如果我们肯花费时间和耐心,讲究恰当的方法和技巧,去雕琢去修饰,终究他们会成为天地间温婉润泽的玉石。“尾巴”在班级里是不会消失的,我们何不好好利用“尾巴”,让他们成为班集体美好的一部分呢

作者:陈露芳 单位: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太湖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