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范文

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精选(九篇)

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

第1篇: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范文

大众医学:在普通老百姓的眼中,“精准医学”是个很陌生的名词。请问什么是精准医学?

周俭:所谓“精准医学”,是以个体化医学为基础,借助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生物信息和大数据技术,针对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验证,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以及相应治疗或预防的“靶点”,最终实现对疾病和特定患者的个性化精准治疗,提高疾病防治的效果。

大众医学: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这样解释精准医疗:“把按基因匹配癌症疗法变得像匹配血型那样标准化,把找出正确的用药剂量变得像测量体温那样简单。总之,每次都给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间使用恰当的疗法。”这种说法听起来十分诱人,不知是否能够实现?

周俭:“精准医学”的探索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未知等待人们去认识、发现和总结。目前,科学家只确定了少数基因位点与疾病之间的确切关系,真正可以用于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的基因检测并不多。要想真正通过基因检测来诊断和治疗疾病,还需要临床探索实践的结果验证。

奥巴马总统所说的这种理想状态,虽然在短时间内还无法达到,基因与癌症疗法的匹配也并非“一一对应”这么简单,但随着基因检测、大数据分析等研究的深入开展,我们将会更精确地接近疾病的本质,把握疾病的“真相”,最终实现“给恰当的人实施恰当治疗”的个体化治疗目标。

大众医学:精准医学的个体化治疗,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体化治疗,有什么不同?

周俭:通俗地说,精准医疗就是在基因测序、生物信息和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支持下的个体化精准医疗,它与我们通常所看到的以“临床经验”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有较大区别。

以肿瘤为例,医生手中的“武器”有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常规的做法是,医生凭借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或手术,或放化疗,或靶向治疗。这种“经验式”的个体化治疗,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最终结果极有可能是,同一种药物或疗法,对部分患者有效,而对某些患者完全无效。而精准医学更像是“找到靶点精确打击”,借助基因检测等技术,医生可以获知患者的“基因谱”,找到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靶点”),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患者“匹配”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最终使疗效“最优化”、副作用最小化。

大众医学:精准医学目前发展到什么阶段,是否已经在临床应用?

周俭:尽管“精准医学”这个名词是最近刚刚兴起的新概念,但实际上,精准医学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个性化用药、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遗传病诊断、靶向治疗、癌症免疫治疗等领域,精准医学的理念其实早已渗透其中。

比如,在肿瘤靶向治疗领域,精准医学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得益于DNA测序和癌症基因组图谱项目的突破,人们对引发癌症的分子变化的理解更加深入。目前,对于肺癌、乳腺癌等肿瘤患者而言,以“基因检测”为代表的精准医学已经成为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

研究发现,大多数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某些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只要阻断了诱导肿瘤生长的基因,就相当于关闭了肿瘤生长的“发动机”,就能使肿瘤细胞停止生长。靶向治疗就是基于这个原理,靶向药物就是针对肿瘤相关基因(“靶点”)设计的特异性阻断剂。通过基因检测,我们可以知道哪些肿瘤患者有“靶点”,可以使靶向治疗变得更有针对性,避免无效用药。例如,靶向药物EGFR-TKI对存在EGFR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疗效明显,而对EGFR基因突变阴性的患者而言,昂贵的靶向治疗意义就不大了。

大众医学:中山医院精准医学中心首先将启动哪个领域的精准医学研究?

周俭:目前,精准医学的研究在全球均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也正在积极推动精准医学和基因测序方面的技术突破。2014年3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的试点工作,试点项目包括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遗传病诊断、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等。2015年3月27日,我国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中山医院也位列其中。

为使精准医学的研究更快“落地”,并尽快应用于临床,使患者受益,中山医院精准医学中心已经与华大基因达成合作协议,利用他们的基因测序技术,首先在肿瘤学方面进行精准医学的研究,探索肿瘤防治的新途径。

大众医学:中山医院为何选择肿瘤学作为精准医学的“突破口”,这些研究将为患者带来哪些益处?

周俭:中山医院之所以首选进行肿瘤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政策方面的支持,今年3月,中山医院获得了国家卫计委的批准,可以开展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工作;其次是技术支持,目前,中山医院通过与华大基因的合作,可以更快速、高效地开展肿瘤相关基因测序工作,且目前全基因检测费用不断下降,测序速度也大大加快,;第三是临床与科研方面的支持,中山医院与肿瘤的相关科室,如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肝脏外科、普外科、内镜中心的实力都非常强,肿瘤患者诊治数量也很多,有利于研究的顺利开展。

目前,我们已经对20名肺癌患者进行了全基因测序,获得了其肿瘤基因谱、治疗情况、预后等相关信息。接下来,我们计划对1万名肿瘤患者进行全基因测序,分析这些患者的肿瘤基因型、治疗情况、疗效、预后等信息。当我们的掌握足够多的相关数据,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我们或许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破译”肿瘤的“基因密码”,初步确定基因与治疗方式、药物疗效与副作用,以及疾病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临床治疗。例如,如果我们发现某种药物对存在某种基因突变的肿瘤患者特别有效,那么药物治疗或许将成为此类患者的首选;如果我们发现某种存在基因突变的肿瘤患者在术后容易转移和复发,那就提示我们,这类患者在术后一定应加强抗复发转移的治疗和随访;如果我们发现某种类型的肿瘤患者手术效果极差,那么对于此类患者而言,或许将来手术就不作为治疗的选项了。

另外,我们还将通过检测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是否存在循环肿瘤细胞并进行基因测序,来初步判断肿瘤是否已经有转移,及其转移能力的大小,从而科学指导手术方式和术后治疗方案。比如,如果在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到肿瘤细胞DNA,说明肿瘤转移潜能增强了,手术中肿瘤的切缘(通常为1~2厘米)应当适当扩大,术后应当加强辅助治疗;如果检测不到肿瘤细胞DNA,那么手术切缘可维持正常或只要0.5厘米即可。

大众医学:精准医学就是基因测序吗?精准医学的出现会取代现有的诊疗模式吗?

周俭:基因测序是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通过从血液、唾液、毛发或肿瘤的组织、细胞中提取DNA,进行全基因测序。有关基因测序最广为人知的事件,莫过于影星安吉丽娜・朱莉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自己存在遗传自母亲的BRCA1基因缺陷,该基因缺陷会导致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显著升高,分别为87%和50%。为此,她先后于2013年和2015年接受了预防性乳腺和卵巢切除手术,以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此外,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罹患胰腺肿瘤期间,也曾接受过全基因测序。

必须明确,基因测序是精准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准医学得以发展的技术基础,但精准医学绝不仅仅是基因测序。精准医学是个大概念,涵盖了包括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药物研发等多个领域。更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精准医学都不会,也无法完全取代现有的医学模式,而是作为一种有力补充,使医疗行为变得更加精准、高效,使患者最大限度受益。

大众医学:安吉丽娜?朱莉因发现自己存在基因缺陷而预防性切除了乳腺和卵巢,该事件曾一度引起轰动,也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基因体检”的热潮。不知普通人有必要做全基因测序吗?用“基因”来预测未来发生某种疾病的风险,靠谱吗?

周俭:安吉丽娜?朱莉的做法虽然有些极端,但也“事出有因”。首先,她有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家族史;其次,她的体内确实存在容易导致卵巢癌和乳腺癌的基因缺陷。不过,她或许可以选择更“折中”的做法,加强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病变,而不是“一切了之”。

至于普通人是否有必要做全基因测序?就目前而言,我觉得还为时过。理由有三:首先,尽管基因检测在技术上已经没有障碍,检测时间也大大缩短,但基因检测是把“双刃剑”,它虽然能提示将来罹患某种疾病的风险,可以提醒人们尽早采取预防措施,但“发病风险”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病;其次,基因检测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如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可能发生的隐私泄露等问题;第三,对大多数疾病而言,遗传基因是一方面,后天因素也很重要。

正因为如此,针对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国家也采取了“审慎”态度。为避免滥用,我国目前仅批准基因测序技术在产前诊断和肿瘤诊治方面的应用。将来,基因体检或许会变成现实,但就目前而言,进行大规模基因体检的时机还不成熟。

大众医学:展望未来,精准医学将给带来哪些变革?

周俭:首先,在某些疾病的个体化治疗领域,精准医学的应用将帮助我们更精确地“锁定”疾病的“弱点”,采取更有效的“打击”手段,大大提高疗效;其次,在某些慢性疾病预防领域,精准医学的应用将帮助我们更有效率地筛查疾病高危人群,比如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使预防措施更有靶向性和针对性,最终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节约医疗资源;第三,随着基因检测相关法律和制度的日益完善,以及精准医学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更符合伦理原则、隐私保护做得更好、更有参考价值的“基因体检”或将成为现实。将来,我们每个人或许都可以拥有一张“基因身份证”。根据基因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自己罹患某种疾病的风险,也可以了解自己对不同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情况,医生也可以参考这些数据,为患者实施更精准的个体化医疗。

专家简介

周俭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肝外科主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秘书长兼肝癌学组副组长,上海免疫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肝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领军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第2篇: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范文

会上,《中国医院院长》有幸聆听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王劲、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主任理查德・艾伦伯格(Richard Ellenbogen)等一众行业领军人物就国内外学科发展挑战与趋势的热议。席间,记者还就中美学科建设差异、联合诊疗中心发展规划独家征询到王劲和艾伦伯格教授的个中见解,交谈中不时分享着他们对学科建设发展前瞻的无限构想。

学科创新意识相比匮乏

未来,学科建设到底会朝着哪些方向发展?

艾伦伯格以他的本职学科――神经外科的发展趋向作答。他表示,在美国,神经外科的学科建设呈现出四种蓬勃发展走向。

第一,神经外科治疗领域逐步扩大延伸。以血管内治疗为例,以往血管内治疗通常由放射介入医生完成,现在则多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专家协同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神经外科的介入以及术式、路径的创新无不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极大提升了患者的中远期治疗获益。

第二,创新治疗方式为学科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艾伦伯格举例明示,在功能神经外科领域,目前国外专家可选择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症、抑郁症和强迫症等患者,使治疗效果显著改善。“这种基于微创的生物学治疗有望成为学科发展的主流。”

第三,医生价值得到重新优化分配。神经重症监护室曾经是神经外科医生的重要“阵地”之一,而当前,神经重症科医生将在其中逐渐承担起越来越关键的责任使命,因为他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专业化的医疗照护,乃至临终关怀。

第四,在借助科技力量、顺应疾病谱变迁的背景下,需要及时调整学科发展方向。伴随医学科技进步,美国的创伤性神经损伤的治疗收效以及功能康复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语,治疗需求也逐年增加。“这也将成为各家医院医疗实力的重要体现。”

美国华盛顿大学旗下成立的脊柱中心就是很好的例证。据悉,华盛顿大学脊柱中心业已成立十数载,签约医生来自神经外科、骨科、康复科、疼痛科、心理科等专业,时下不仅为患者提供临床整合式服务,而且传统的开放性手术逐渐被微创手术所取代,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以及安全性均更为理想。

会上,一位老专家在听及国外神经外科学发展现状时表示,中美两国相比,对同一病种的治疗效果可能并未存在太远差距,然而中国学科建设的创新能力却明显滞后,“基本上是随着人家走,多一些创新意识与转化能力是当务之急”。

在创新意识相对匮乏的同时,缺乏高品质、规范化的专科医生培养也成为学科深入发展的掣肘要素。

据悉,在美国的26个专科住院医师培训项目中,神经外科学位列其间,而神经外科住院医师的招录也因“最高的准入标准”而闻名。目前,全美仅有110个医疗机构具备神经外科住院医师的招录资质,每年的招收名额约180个,每个医疗机构年招收人数不超过两名。无疑,宁缺毋滥、严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成为神经外科固守行业领头羊地位的基石。

此次,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选择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开展联合诊疗中心,在认可对方学科发展实力的同时,正是看重了美方的高端专科医师培训能力。

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工科背景”以及神经外科医疗水准也恰恰是美国华盛顿大学最为欣赏的特质。艾伦伯格将此次“联姻”界定为“强强联合”,他透露,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将互为神经外科住院医师的海外培训基地,每年两家医院将互派神经外科住院医师接受专科培训。

创新转化能力需合力笃实

神经外科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重点发展科室,隶属于清华大学临床神经科学研究院,由脑血管病中心、脊柱脊髓中心、功能神经疾病中心、胶质肿瘤综合征治疗中心、颅底肿瘤中心、神经内镜中心、神经创伤中心七个疾病单元组成,坐拥200张开放床位。科主任为国内享有声誉的神经外科专家王贵怀,首席专家为现任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的王劲。

王劲是我国神经外科事业开拓者王忠诚院士之子,回国前已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神经外科教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开业之初,他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毅然加盟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促进国内神经科学发展,开展转化医院是王劲的回国创业梦想。他相信,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可以助他完成多年未能实现的医学夙愿,“我非常希望能够借助清华大学的强大理工学科和生物学系优势,践行学科协同创新。”王劲将目光瞄准了转化医学。

在国外工作20多年,使王劲对医学事业抱有更多的思考与设想。对于脑积水分流手术,他发现,国外的手术分流阀既无法精准测量手术患者的颅内压,也无法准确告知流量,而国内相关设备绝大多数自国外引进。“目前,各国学者对这一问题都无有效的解决方案。”

当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向他抛出橄榄枝时,他毅然决定回国。目前,他带领团队与清华大学理工科、生物医学系的学者沟通交流,希望尽快找到解决之道并应用于临床。

“临床提需求,基础做科研,再转化为临床应用,只有形成‘闭路循环’,才能推动实践飞速发展,才能更好地造福患者。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将不遗余力。”在深入开展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转化研究之时,王劲还带领团队在相关学科针对整合式医学服务中心、精准医学、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展开探索……

第3篇: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范文

关键词:转化医学 八年制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114-01

中国医学高等委员会在2004年召开了 “中国医学教育学制与学位改革座谈会”这次会议对我国医疗事业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这次大会通过了,创建八年制,培养医学精英计划,自此八年制医学教育拉开了序幕。

1 转化医学融入临床医学八年制课程

八年制临床医学从2004年开始以“4+4”的教育模式进行试点,2012年首批八年制医学生已经毕业。与五年制本科医学教育相比,八年制不仅使医学生的的基础更加扎实,还增加了学生临床实践的机会,使其临床技能更加纯熟。通过对2012年首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技术能力的调查,可以发现各大医院和研究所招聘时更倾向于八年制学生。尽管本次医学改革在一定意义上达成了初步目标了,但是这批毕业生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还是较弱。所以转化医学与八年制的融合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方案。

在之后的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中,各学校将转化医学作为重点课程教授。融入转化医学的八年制学生素质更高,并且由于基础扎实,所以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会较强,在科研方面作出的贡献较五年制和七年制学生卓越,同样在医院,这些学生的工作能力、反应能力也优于其他人[1]。

2 转化医学融入八年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转化医学八年制的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

中国对医学专业学制的改革并没有提出医学生的培养方向,所以大多数八年制试点学校只是单纯的将“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和广泛社会人文知识、提高自己信息管理、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当做学校培养医学生的主要方向。殊不知这些只是大而空的方向,只是医学生的学习方法或是走向工作岗位后的基本准则。就目前医疗现状而言,培养各领域医学专业型人才才是造福社会的基本方向。

再者,所谓“4+4”的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前四年学基础理论课程,后四年着重于实践教学,所以也称不上完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的结合是在学完理论后就尽可能在短的时间内将其运用于实践,这样才能使更好的完成医学转化的目标。

2.2 课程安排不合理

五年制和七年制的医学院校,虽然学制短,但其只是开设一些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课程,所以在学时上还是比较轻松的。而对于八年制医学生不仅需要在八年内把更高难度的基础学精,还必须熟练地将基础运用到实践当中。所以八年制学校不得不将课程数目增加,学生休息时间缩短,学习生活除了理论就是实践,从而独立思考的时间大大减少,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

2.3 PBL课程名不副实

PBL课程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将学习和任务相结合。一般在医学课程讲授的过程中,老师必定先准备一个综合性较好的案例,此案例的编写可能不是难点,但是在与学生互动讨论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在外科学授课的过程中,因为案例综合性强,学生可能提出本科目的问题,也可能提有关其他科目的问题。这些授课老师大都是各领域的专家,故而对于其他领域可能了解不全面,很多时候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给予准确的答案。又如,为了跟上现代医学的脚步,很多老师都是医院的一线医生,由于工作繁忙,很难让他们静下心来写案例,很多老师都是工作完就来讲课,讲完课又去工作,如此,案例的质量便不能保证。综上,可知PBL课程就形同虚设,起不了它应有的作用[2]。

3 对转化医学融入八年制的探索

3.1 改善传统“4+4”教学模式

前四年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后四年学习临床操作的模式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为了在实践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就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分开来学,应该学完一部分理论就用实践来加深印象、巩固基础。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在考试中成绩更高,将来到了工作岗位上也能适应新的环境。

3.2 增加八年制医学生的课余时间

医学八年制的课程之多、学分之高是人尽皆知的,学校必须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学时数以满足这样的高要求。这样学生不仅没有时间独立思考,还无暇顾及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为病人讲述病情的语言交流能力,对不明确病症的诊断与治疗能力等。所以学校应设立灵活的选课和学分制度,让学生能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钻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老师也需要用心整理讲课时所需课件,做到言简意赅,避免重复。

3.3 巩固学校的师资力量

PBL课程不能严格执行主要是师资不充足造成的。所谓师资不足,不是没有教师,而是教师对教学的投入不够,就此必须要提高教师的自身能力和教学的热情,由于各高校的硬件投入一般都能够达到现代医学院校的要求,所以应该改变教师的激励机制,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本领域的知识长度上,还要多学,多看,提高自己知识面的广度[3]。各学校还可以借鉴比较成熟的学校措施,比如第二军医大学实行的自第三年开始为每位八年制学员配备一位本科生导师。因为本科生导师均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到基础课程上的知识,还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课题实验。

4 转化医学八年制产生的意义

医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疾病的预防和减缓和解除病患痛苦,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目前我国基础医学过于深入,从而怠慢了临床技能,导致很多已存在的临床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转化医学八年制则就是为了解决这类问题而提出的。我国要抓住机遇,提高转化医学的实行力度,加强学科与学科的交叉研究合作。转化医学八年制不仅侧重于基础临床各个专一学科的改革,更注重转化医学型人才的培养。转化医学八年制教育作为国内医学教育水平的最高代表,为国家培养基础医学和临床能力兼顾的高素质学员是至关重要的,对国内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5 结语

转化医学融入临床医学八年制是一次医学界的重大变革,此次变革一旦成功,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就会起到很大作用。所以为了确保其实施,各部门要各司其职,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常诚,刘嘉.我国医学八年制发展现状的质性研究[J].新余高专学报,2010(2):103-105.

第4篇: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范文

【关键词】研究型医院 建设发展

【摘 要】论述了研究型医院发展的战略、发展途径、建设重点等问题。要坚持名院战略,分层次建设好研究型医院;坚持重点战略,分步骤建设好研究型医院;与此同时,建设研究型医院要要适应从“传授技术”向“产生技术”的转变;适应临床诊治重点从“一般疾病”向“疑难病症”的转变;适应临床诊治模式从“多元诊治”向“综合诊治”的转变;适应科研完成路径从“个体研究”向“团队攻关”的转变;适应科技创新方向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变;适应科研发展方式从“量的扩展”向“质的提升”的转变。正确处理和把握“首位”与中心的关系、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关系、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关系、规模建设与内涵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自我发展和借力发展的关系。注意把握危重疑难病症的诊治、前沿新技术的研发、以国际救援为突出优势的复杂战创伤的救治、医疗保健服务的品质、临床医学科学家的培养和数据化网络化的建设六个重点。

1 坚持名院战略,分层次建设好研究型医院

1.1 把创建研究型医院作为发展引领

建设研究型医院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依据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医院具体实际,制定完整可行的发展战略[ 1 ],搞好顶层设计;就是要注重把医院建设的基础和现状、影响和制约医院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医院建设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等搞清楚,科学确立发展规划、目标、步骤和措施,切实理清医院的发展思路。集中全院人员的智慧和力量,深入研究医院在新的历史阶段的性质任务、发展方式、动力途径、模式机制和内外环境等带全局性、普遍性、长远性的重大理论课题,深刻理解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内涵要求、时代背景和使命任务,努力探索创建研究型医院的目标标准、规划思路、发展步骤和建设途径,科学制定研究型医院的医疗数质量指标、教学科研指标、学科人才指标、成果转化指标,全面审视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体制机制和奖励政策,从医疗能力、服务水平、硬件设施、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后勤保障、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进行科学调整和改革。医院的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科室要从微观和局部的角度,把握好切入点、着力点,不断梳理学科所处的学术地位、优势特色、存在差距,探索在创建研究型医院这篇大文章中,如何更好的书写好自己所分管的每一章、每一节,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研究型医院的全面发展。

1.2 把建设研究型科室作为发展途径

建设研究型医院, 必须要以一定数量的研究型科室作支撑,所谓研究型科室,简单的说,就是具有高水平的临床诊治能力、高层次的科研成果、高素质的人才梯队的科室。研究型科室不仅是医院整体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是本专业疑难疾病的诊治中心、新技术新业务的研发中心,始终引领本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如果没有一流的研究型科室,研究型医院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武警总医院在研究型医院建设中,一是大力开展研究型科室评选活动。医院制定了研究型科室的标准条件,从政治思想、科学管理、人才梯队、医疗保健、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等方面对研究型科室的条件标准做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突出医疗特色和科技成果。并对研究型科室在经费、人员、科研平台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办法,通过研究型科室的评选,有力地带动了研究型医院整体推进。二是全面推行亚专科发展模式。根据实际,科学确定专科方向,合理调整人员编组,将主诊医师负责制与亚专科管理模式结合起来,做到重点学科有4-6个亚专科,其他学科有1-3个亚专科。坚持做到正高职人员定向发展,副高职人员相对定向,中初职人员全面发展。使学科既在更高的层次综合发展,也在更深的层次上专业发展。三是提升优势学科群的建设质量。以重点学科为龙头,整合辐射相关学科建设;以同类学科为纽带,组合优化相关学科建设;以疾病诊治为链条,联合带动相关学科建设[2];以重大课题攻关为牵引,凝聚提升相关学科建设。通过研究型科室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医院学科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1.3 把培养研究型人才作为发展重点

创建研究型医院, 必须把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置于优先发展地位。所谓研究型人才,主要是指临床诊治能力和科研创新水平兼优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一大批研究型人才,既是创建研究型医院的主要目标,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实质要求。一是完善研究型人才的评价体系,围绕复合型人才和专业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年轻拔尖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医学管理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等建立选拔、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一整套评价体系, 形成德、能、勤、绩、体考核信息系统,为研究型人才选拔培养提供依据。二是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计划。通过建立研究型人才库,对入库人员逐一分析评估,分清优势劣势,找准差距,在个人提出发展计划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点评,明确目标要求及培养措施。对临床优势明显、科研偏弱的,侧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科研能力突出、临床技能偏弱的,通过指定院内老专家帮带、选送国外知名专科医院进修等方式,提高临床水平。从而加快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步伐。三是打造研究型人才团队,造就新型的优秀医学人才、杰出的医学专家和医学专业创新人才团队,创新人才团队既有基础研究人才,又有临床诊疗人才,还有成果转化人才;既有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 又有中青年骨干人才,还有科研辅助人才。

2 坚持重点战略,分步骤建设好研究型医院

2.1 把科技力量聚焦到自主创新上来

创建研究型医院的途径方法很多,但关键点在自主创新。通过创新科研协作机制,建立科研激励机制,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建立科研作风建设机制,推动研究型医院自主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制定引导科学研究面向临床的科研政策。对以往的课题、文章和研究成果,对各学科的研究方向、人员配置和经费投入,进行综合分析,准确掌握全院科研资源的投向、投量情况。制定有效政策,在经费投入、平台建设、人员配备、出国留学等方面,大力扶持那些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保证医院的科学研究都服务于临床的技术进步,引导科研资源向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自主创新聚焦,注重研发新业务新技术,出技术,出标准、出规范,不断提高课题成果转化率和临床利用率。二是理顺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科室工作合作机制。鼓励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基础研究确定攻关方向,应面向临床诊治一线;临床科室应为基础研究提供病例资源,保证科研课题的顺利实施。三是理顺和完善科研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大科研质量指标、成果转化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注重科研论文的引用率、影响因子,获得课题的层次和成果的等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及在临床治愈中的贡献率,特别要注重自主创新方面的贡献率。四是理顺和整合科技创新的力量。组织好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临床学科与辅诊学科的科研协作,努力开展院际间、国内外的强强联合,形成医药结合、医工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研究与转化相配套的科技创新模式。

2.2 把内涵建设聚焦到质量发展上来

必须把提升质量作为研究型医院建设的核心。构建一整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既是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前提保证, 也是创建研究型医院的重要内容。一是通过抓制度落实提升质量,严格落实三级检诊、三查七对、术前讨论等基本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落实疑难危重会诊、临床病理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出院病例讨论等核心医护质量管理制度;推行手术分级管理,落实技术操作规范,培养一批“一看准,一听准,一查准,一摸准,一针准,一刀准”的岗位尖兵和能手,使各项检查、诊断、治疗更加严谨科学。二是通过抓科学管理提升质量, 严格落实资质准入、技术准入、手术准入制度,推行主诊医师、主刀医师、主检技师负责制,强化首诊医师负责制,推进临床路径管理,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提高。三是通过抓技术创新提升质量,大力开展以基因诊疗、微创技术、再生医学为代表的新业务新技术,增强疑难危重病人的救治能力,在高层次上提高医疗质量水平[3]。四是通过抓监督提升质量,围绕初确诊符合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病历处方合格率、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术前待床率、基础护理合格率等指标建立质量评价指标,创新质量考核方法。把医疗服务质量的标准要求落实到每个人员、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项操作。通过科学管理、从严管理、依法管理,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控的水平。

2.3 把软实力提升聚焦到文化建设上来

研究型医院要充分发展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科技创新的医院文化,创新文化孕育造就创新事业。一是构筑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医院文化,形成医院的核心价值观,以院歌、院徽、院风、医院精神,形成医院的特色文化。其中,核心价值观,是医院文化的精髓, 统领着医院文化的各个方面。院风、院歌、院徽等都是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和生动展开,是形象化载体和多样化的展示。二是丰富创新医院文化的载体,注重创作体现医院文化精神实质的院歌、院徽,建好院报、橱窗、闭路电视、网络等各种文化的平台,鼓励创作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统一、反映身边人身边事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优秀文艺作品, 不断拓展医院文化建设的阵地;三是营造文化兴院的氛围。大力开展重要节庆纪念、歌咏比赛、文艺晚会、体育竞技等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主题活动,打造具有医院特色的品牌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功能、熏陶功能,使大家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提升素质,以文化的大繁荣推动医院的大发展。真正使医院文化成为研究型医院建设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

3 坚持统筹战略,分阶段建设好研究型医院

3.1 适应好六种转变

要确保研究型医院建设健康持续地向前推进,必须适应以下六种转变;一要适应研究型医院从“传授技术” 向“ 产生技术” 的转变。研究型医院不仅要成为医学知识流动和传播的枢纽,而且更应在促进医学知识和临床技术的产生、医学新理念和新模式的探索等方面做出贡献,成为医学知识和技术产生的摇篮。二要适应临床诊治重点从“一般疾病”向“疑难病症”的转变。在完成常规医疗基础上,研究型医院要通过制定规范化的疾病诊疗流程,探索优化的治疗技术方案,力争在临床诊治高危疑难病症上有重大突破。三要适应临床诊治模式从“多元诊治”向“综合诊治”的转变。研究型医院就是要不断研究探索疾病综合治疗模式, 形成批量的、有特色的和标准化的多个学科综合化治疗规范。四要适应科研完成路径从“个体研究”向“团队攻关”的转变。研究型医院就是要打破“小作坊”式单兵作战的科研模式,有计划的组成具有活力的创新人才团队进行联合攻关,实现由“小科研”向“大科研”的过渡。五要适应科技创新方向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变。研究型医院就是要尽快适应围绕一个重大研究方向、凝练科学问题开展自主创新研究,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六要适应科研发展方式从“量的扩展”向“质的提升”的转变。创建研究型医院,不能靠人海战术、拼消耗方式进行,要在保持数量优势的同时,积极引导科研成果向质量型转变。

3.2 协调好六种关系

研究型医院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正确处理和把握以下六种关系。一是“首位”与中心的关系。既要确保医院建设的正确方向, 又要保证医疗保健中心任务圆满完成,使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医疗服务中心,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二是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关系。临床为科研提供需要和基础,科研又为临床提供动力和保证,两者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三是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关系[ 4 ]。基础研究重点解决临床实践中重大的理论问题,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指导;临床研究重点解决临床实践中常见疑难病症的诊治问题,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提供新业务新技术。四是规模建设与内涵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保持适度的发展规模,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注重提高各个发展要素的质量,科学整合发展资源,协调理顺发展关系,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五是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在谋划当前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考虑长远规划;在筹划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时,一定要顾及当前的现实与可能,把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起来。六是自我发展和借力发展的关系。既要立足于自我发展,挖掘和发挥医院长期以来形成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品牌优势; 又要坚持开放办院,充分利用外部的各种有利条件,吸引尽可能多的外来资金、技术、人才来借力发展。

3.3 把握好六个重点

创建研究型医院必须制定明确具体的建设内容,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特别是要注意把握好六个重点。一是危重疑难病症的诊治: 在大器官联合移植、肿瘤综合治疗、组织工程、干细胞移植、微创外科与外科微创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临床诊治疑难疾病做出贡献。二是前沿新技术的研发: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分子治疗、免疫治疗等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为临床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三是以国际救援为突出优势的复杂战创伤的救治:建成颅脑、四肢、胸腹脏器战伤及其并发症的救治中心,野战条件下血液的保存与快速供应的保障中心,战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抢救中心。四是医疗保健服务的品质:打造具有一流基础设施、一流仪器设备、一流学科人才、一流技术水平、一流综合服务的极致化医疗保健服务品牌。五是临床医学科学家的培养: 成为培养研究型人才团队的基地,培育临床医学科学家的摇篮。六是数据化网络化的建设:形成完整、健全、共享的信息网络系统[5],使医院成为实现数据采集实时化、信息存储数字化、信息服务个性化、信息交换兼容化、信息管理规范化的一流数字化医院。

参考文献

[1] 王发强,陈璐,陈金宏.对新形势下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几点看法[J].中国医院,2013,17(10):1-3.

[2] 秦银河,文德功,郭旭恒.创建研究型医院—“301”医院管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 姚军,郭渝成,刘广东.研究型医院发展战略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医院,2011,15(8):2-4.

第5篇: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范文

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以病人为中心推进医院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院长在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国家卫生部、自治区卫生厅、盟、旗卫生局关于各级医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通知要求,今天我们召集全体职工开大会,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动员部署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活动。

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化医院管理的进一步完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强化了医院管理的效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管理工作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有着同等重要性。在任何有成效的业务工作中,良好的技术能力和健全的管理工作往往是提高技术水平的先导。在当今经济高度发展、知识整体优化的年代,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重视,实践证明,事业的发展往往与先进管理方法的应用成正比。医院管理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做为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即与医学紧密联系,又与社会科学相联系。单纯的行政措施已不适应社会事业和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有现代化管理意识。医院是个比较复杂的体系,专业分科越来越细,设备精密复杂,医疗和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要求各专科之间,专科和医疗技术部门之间以及后勤支持系统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和依存,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要使这一复杂的有机整体在有效控制下井井有条地运转,要靠科学管理。为了近一步促进我国医疗事业发展,根据我国国情、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开展“以病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活动。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医院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健全医院的“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项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医院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医疗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因此,要求全体职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深刻领会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医院管理年活动中来,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管理,要充分重视“医院管理年活动”在医院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全院上下行动起来积极持投入到这项活动中,通过活动进一步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推进医院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第6篇: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范文

【摘要】随着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医院的内外环境发生改变,目前我国医药发展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和挑战仍然是管理问题,思想作为行为的向导,可以很好地指导实践,因此,医院管理理念的实践应用对于医院转变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既是医院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笔者对于一个医院在开展管理工作时,需要管理理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

【关键词】医院管理 理念 实践 应用

【Abstract】With more and more intense medical market competition and increasing health service demand of peopl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s of hospitals are changing and at present, the management problem is still the most major problem and challenge in our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As the guide of the behaviors, thoughts can guide practice well. Therefore, the innovation of hospital management concept including changing the management mode,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efficiency, is the requirement of hospital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al analysis and search of several managenent concept when a hospital is carrying out the management work.

【Key words】 Hospital management,Concept, Practive, Application

【Author′s address】School of Medicine and Health Management,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ng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30, Hubei Province, China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9.037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给医院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问题,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管理体制和模式的改革作为医院改革最关键的一环,理念决定行为, 行为决定结果[1],医院管理理念的实践应用也就成了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笔者对在进行医院管理时,需要引入的管理理念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思考,拟为医院管理者进行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强化医院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1.1医院管理理念是深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2013年11月18号,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2]。而在上述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等深化改革的领域,医院改革尤其是医院的管理体制改革是最重要的方面,只有医院改好了,理念转变了,才能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2];才能建立双向转诊和分级医疗体系,以促进优质资源的合理流动;才能遵循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道路,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以上几个方面做到了,深化医改也将不是难题。

1.2医院管理理念是适应医院管理变化的需要[1]

国家关于“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等政策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各级政府的主要精力不再集中于如何办好医院,而是如何管好医院,因此要求管理者转变观念,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内部管理由经验型和粗放型向科学型和质量效益型转变[1],从而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效率。

1.3医院管理理念是医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居民疾病谱的变化、人民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全,绩效工资制度的建立等变化,使得医院“因循守旧”,完全延续过去固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医院要想获得市场竞争的成功,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在创新的引领下,促进医院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医院管理理念

2.1医院治理理念

创新治理体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整个社会系统提出的要求,其目的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2]。笔者认为,医院作为整个大的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创新医院治理理念和治理体制,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医院人本理念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强调了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本理念”也以日益增长的速度在不同的领域得到运用。医院作为一个处处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人本理念”的运用也显得尤为重要。医疗工作的特点是以病人为中心,因此“人”的内涵首先是指病人,其次是医务人员。管理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根本目的[3]。在医院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其目的为了促进医院与人的双赢发展。

2.3医院管理伦理理念

伦理从道德责任与义务的角度探讨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以及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的行为规范。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就是倡导员工行善——救死扶伤[4],并要求医务人员对自己的每位病人负责,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因此,作为医院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要扬善惩恶[4]。因为医务人员在同患者发生医疗行为时,因为受到某种或某些因素的影响,例如利益的驱动等可能会出现不正当的、不合道德的不合理用药或检查等行为,因此,在医院管理中引入伦理理念,引导上到医院高层管理者,下到一线医务人员使其自觉地去按“应当”进行服务,不去做违背“应当”及“不应当”的事,使医院提供的服务工作更加符合社会规范及人文性要求[4]。

2.4医院精细化管理理念

精细化管理思想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5]。在医院进行精细化管理,要求医院管理者在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科学化、精确化、数据化、合理化,从而促进各个环节质量的可控与可测量,提高医院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某些医院采用网络信息化管理、采取临床路径、实施成本核算与控制等,都属于精细化理念的运用。

3医院管理理念的实践与应用

3.1医院治理理念的应用

3.1.1改进医院治理方式

将系统理论引入医院治理过程中,将全院上下看成一个整体,促进全院职工参与医院治理方式改革,实现医院自我调节,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强化法律的规范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医患矛盾和纠纷;坚持医院综合治理,加强道德的约束力量,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规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理念,在医院实施网格化管理,遵循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方向。

3.1.2健全有效预防和化解医患矛盾的体制机制

健全医院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解、权益保障机制,使医患之间的沟通畅通有序,使人民群众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医患矛盾能及时化解、医患双方的权益均得到有效保障。

3.2医院人本理念的应用

3.2.1突出医务人员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由于人才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因此医院管理者在开展管理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到被管理对象,也就是医务人员的诉求,寻求与其的合作,将医院发展目标与员工的自我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医务人员把共同价值看作高于个人价值,在服从共同价值的同时可以实现个人价值,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之愿意主动将个人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转化到对医院的贡献上来,促进个人与医院共同发展,使管理效果达到最优,从而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双赢”。

3.2.2建立和完善“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促进医务人员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全面发展建立一套能够持续性地激发职工创造力和工作热情的环境和机制[6]。例如:实施能够极大的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绩效工资制度;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业绩考核和评价机制;建立能够激励医务人员不断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激发医务人员创新能力的工作环境;建立一套灵活的能上能下、能出能进的用人机制,永葆医院内部的创造活力和工作激情。帮助员工从被动的学习和管理转为主动学习、自我管理状态,不断发现新问题,并以饱满的姿态迎接新挑战,从而实现新目标,使医院保持持续发展的后劲[6]。

3.2.3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实现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服务的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6]。人是社会中的人,因此,患者最根本的属性是社会属性。医生作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不仅仅要看到患者所患疾病的情况,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生理需要和诉求,注重患者的人文关怀。中国自古以来就将医学视为“仁术”,要求医者对病人怀有一颗“仁心”,现如今,“仁心仁术”发展为“医德医风”,并作为一种医院发展的内生性资源,是确保医院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之一[3]。医院管理者在进行医疗环境、设施的建设时,要将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放在首要地位。例如电梯的设计;残疾人通道的畅通、方便;门诊等候座椅的舒适程度等等,从细微处体现了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还要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帮助和强化其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行为。

3.3医院管理伦理理念的应用

3.3.1运用管理伦理原则进行医院工作的开展与评价医院管理者要根据伦理原则制定“应当”、“禁止”、“不应当”的日常行为守则与规范,引导全体医务人员“向善”,而非“向恶”。例如,在应用和引进高新技术时,要依据患者自身经济条件和病情需要而定,而不应该单纯为了增加收入,盲目给患者试用;在开展医疗诊查和侵入性检查时,要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并注重患者隐私保护;在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价时,将医务人员伦理原则的运用和使用情况作为考核标准之一等。通过上述类似措施的规范,促进高新科技的引进与应用、行医与护理、日常医学科研与医疗工作的开展等都具有相应的伦理规范。

3.3.2培养全院职工履行伦理原则的能力“心有余而力不”,“好心办坏事”等体现了如果单纯的只有一颗行善的心,但是却没有行善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医院管理者要注重医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能力、冷静思考的能力、准确判断病情的能力、提高办事效率以减少病人痛苦的能力等等行善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提高每位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则是履行救死扶伤责任和医务的基本能力。医院管理者也要注重培养医务人员的判断和行为预测能力,能够准确评定自己的行为是“善”的,还是“恶”的,是“应当”的,还是“不应当”的,促进医务人员在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医疗行为,从而使医务人员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加快医院发展。

3.4医院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应用

3.4.1优化岗位及流程要求医院管理者撤销不必要的岗位,集中精力改进和完善有需要岗位。并建立相应的规范,使各岗位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各司其职,各行其位。简化管理流程,加强流程各环节的衔接和匹配管理,提高办事质量效率,方便患者需求的上传下达,减轻患者负担和医院管理成本。

3.4.2管理标准化在医院内部实施标准化管理也就意味着要加强医院的组织性、纪律性,克服散漫性、随意性等。例如,制定一套医院的标准化体系,从具体措施的实施到考核都有相应的标准进行规范,并且各类标准之间是协调统一的,使全院都对这套标准有准确的理解与认知,对员工的考核过程也是标准的,可以校准的。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医疗行为的规范、医疗质量的保证。

3.4.3管理制度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与管理的标准化类似,管理制度化要求医院有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维持它的运转,例如医院的产权制度、管理制度、人事分配制度、财务制度等,都是适应于医院发展的现代管理体系与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找出存在制度不规范的部门和领域,存在问题的制度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与补救,并建立监督机制,保证制度的执行力,促进权责明确,管理规范。

参考文献

[1]谭天林,陈昌远,李雪,等.医院管理理念创新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3):38-39.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2013-11-15). http://gov.cn/jrzg/2013-11/15/content_2528179.htm .

[3]郑大喜.基于人文精神的医院管理伦理[J].现代医院管理,2007(6):29-33.

[4]肖先福,刘援增,崔晓东,等.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医院管理伦理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2004(2):68-72.

第7篇: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范文

院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建设和我院一届又一届领导班子及广大职工的努力。医院建设全面发展,医疗工作质量持续提高,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各项工作不断创新,医院综合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医院的医疗技术优势不够突出,钻研业务的风气不够浓厚;科研和信息化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低耗高效运营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医患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调动;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工作作风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与党的先进性要求不相符合;有的思想不够解放,缺乏谋划和推动科学发展的知识和本领,不敢破解医院改革发展的难题;有的改革创新精神不足,安于现状,井底观天,固步自封,工作被动应付,敷衍搪塞;有的学习不刻苦、不扎实,钻研医疗技术、开展科研工作的热情不高等等。这些问题不切实解决,就难以担负起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任,就难以推动我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下功夫,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自己,以排头兵的标准来审视自己,必须结合医院的工作实际,着力查找在思想观念、管理机制、工作作风、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等方面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根源。

院作为第二批学习实践单位,根据呼伦贝尔市卫生局和牙克石市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按照院党总支的统一部署,今天我这里隆重召开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牙克石市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的主要精神,安排部署我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下面,代表党政班子就深入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讲几点意见。

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推进医院科学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关系全党全国工作全局的一项重大部署,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必将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改革创新的热情,必将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二、准确把握呼伦贝尔市卫生局和牙克石市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扎实做好学习实践活动各阶段的工作

今天的动员会,标志着我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全面启动。希望各党支部、各科室要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和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一)要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科学发展上水平,学习实践活动要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长治久安固根基,人民群众得实惠”总体目标,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医院为主题,以实施医院全面发展为载体,以院科两级党员干部为重点,全体党员和职工参加,紧紧抓住解决影响和制约医院发展的突出问题的关键,切实从思想认识,实际工作,体制机制等方面解决实际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医院工作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转化为领导医院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挚情感,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从而达到思想进一步解放,思路进一步清晰,民生进一步改善,能力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的目标。

把握和贯彻好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根据呼伦贝尔市卫生局和牙克石市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关键在于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医院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机制,提高党员干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发展的能力,使医院的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医院各项工作发展的实际中去。

(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握的主要原则

这次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应当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坚持解放思想。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完善体制机制,使医院的各项事业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是要突出特色实践。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起来,同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在学习中推动实践,在实践中深化学习。三是要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吸收群众全程参与,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虚心向群众学习,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四是以正面教育为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好这次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和调研,实事求是地查找医院科室和支部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深刻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和原因,全面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查找和剖析问题既要严格要求,又不搞人人过关,注意保护和调动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把握医院科学质量观

可持续的医院科学质量观应把握以下三个准则:

第一、以质量和安全为价值取向。质量与安全是医院永恒的主题、医疗服务是公益,享受医疗保健服务是人的基本权力。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质量观要求医院必须改变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建立“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医院大质量观,使医院质量管理工作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第二、以内涵建设为发展方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是医院内涵建设的重点,是保证医院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根据医院发展目标,通过内涵建设使医院质量积累更厚的底蕴,有效地促进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科研与教学、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质量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以患者满意为核心标准。以患者满意度作为评判医院质量的核心标准,引导医务人员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感知和社会需求,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确保医院质量能够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医院质量工作,不断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水平。

(四)要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方法步骤

这在《实施方案》中已经写的十分明确,我就不再复述。要特别强调的是三个阶段联系要紧密,前后贯通。我们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部门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鼓励从支部和本科室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开展搞一些实际效果好的“自选动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

(五)切实加强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

院科两级党组织和中层干部要把学习实践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实效性。一是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狠抓落实工作;二是加强检查监督。根据每阶段的具体学习落实内容和要求,组织检查验收,组织部分群众以一定方式参与学习实践有关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评价;三是加强宣传教育。运用各种宣传工具,积极宣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宣传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宣传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成果,进一步把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三、在深入上下功夫,在实效上求突破,以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创建科学发展医院扎实有序向前迈进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要学习好、实践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必须紧密结合医院实际找差距,大力消除不利于改革创新的思想障碍,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努力改变旧的发展观念和工作习惯,使思想认识和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新的办法推进医院医疗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要深入研究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研究解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这是学习实践活动最直接、最根本的收获,也是最重要、最实际的目的。

按照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在具体学习实践活动中,要着力在五个方面下功夫务求实效:

(一)深入学习,在增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上求实效。

各党支部书记和科室负责人要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讨论会,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各党支部书记要组织全体党员参加学习。要针对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的薄弱环节,选择最有针对性的内容和最切合实际的方式进行“补课深化”式学习。要切实组织好活动,进一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学习中推动实践,实践中深化认识,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营造我院推动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深入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能够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胆解放思想,做到五破五立”为推进科学发展扫清思想障碍。一是破除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的思想,牢固树立开放创新、敢为人先的观念;二是破除重经济收益、轻社会效益的思想,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三是破除狭隘的本位主义思想,树立医院发展“一盘棋”大局观念;四是破除重硬件投入、轻内涵建设的思想,牢固树立质量至上、服务至上、效率至上的观念;五是破除片面追求科室及个人利益、忽视患者利益的思想,牢固树立以民为本、患者利益为重的观念。

必须坚持文化立院,医院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确保医院正确的发展方向。一是体现在以病人为中心,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作为指导医院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服务对象定位在为大众健康服务,把着眼点放在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上,倡导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的人文精神。以病人的需求为起点,转变服务观念,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艺术,改善服务环境,延伸服务领域,不断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二是体现在医院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上,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医院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处处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强调围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实施管理活动。三是体现在医院内部的团队精神。医院要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把全院同志的思想集聚在同一目标之下,增强全院同志的主人翁意识,发挥群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要加强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绩效分配制度、晋升选拔制度、政务公开制度、考核奖惩制度以及人事任免制度等建设,体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要坚持用制度管住人、管好人,约束员工的行为,引导员工进行自律。同时协调好医院领导与员工之间、医务人员和后勤管理人员之间以及临床人员与医技人员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医院氛围。四是打造“患者至上”诚信服务体系。诚信”医院质量的首要体现,患者“忠诚度”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打造诚信服务体系的核心是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以诚信赢得患者的忠诚度。因此,医院质量管理在应对挑战时,要着力从倡导服务文化、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措施、更新服务理念以及优化服务流程等几个方面持续改进,构建“患者至上”诚信服务体系,为医院质量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二)深入解剖,在聚焦查找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上求实效。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要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使主观认识更加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加符合医院发展规律。院领导及各科室负责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结合工作实际中出现的问题,深入调研,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形成促进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带领全院党员职工争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维护团结稳定的排头兵,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排头兵,推动医院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三)深入实践,在破解科学发展难题上求实效。

在我院,学习实践活动成效要集中体现在着力破解“五大难题”上。一是破解思想保守、开放意识不强、不思进取、思路不宽的难题,要居安思危,真抓实干,不断开拓我院工作新局面;二是破解工作力度不大、工作作风不实、创新方法不多、效能意识不强的难题,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高效的发展环境;三是破解医疗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医疗需求不相适应的难题,要加快新老两院发展步伐,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以缓解患者住院难的问题。四是破解个别科室发展后劲不足形不成区域优势的难题,努力找准技术发展的突破口,培育新的增长点,跟上医院快速发展的步伐。五是破解人才梯队建设不够合理缺少高精尖技术骨干人才的难题,加快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为医院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第8篇: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范文

关键词:临床学生 人文教育 职业素养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128-01

随着社会对医生的职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医学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按照医生职业化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进行教育和改造,同时在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促进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尤为重要。从而使医学生既有扎实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又有深厚广博的人文社科知识和高尚的医德医风。

一、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背景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素质和职业修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为适应医疗卫生行业的需要所具备的医学专业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医德修养和人文素质。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提出: 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七个方面。《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确立了“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的原则、病人自主性原则和社会公正原则”为医师职业精神的三个基本原则。医学教育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具有优良医德医风、高尚道德情操、精湛医疗技术和广博人文知识,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职业素养是医学生成长的根基,需要学校与社会协作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使其成长为履职尽责、精业勤业、让人满意的医务工作者。

二、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

1.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有待进一步明确,教育体系不够健全。一是医学生对基本职业素养的认知,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与时俱进。二是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偏少,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规范性,与医疗行业要求相一致的理论教材和实践经验不足。三是我国当前对于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培养方式和手段较为单一,注重理论教育,缺少有效的多形式的实践途径。

2.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的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等对于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制度,也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很多高校开展医学职业素养教育工作,却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流动性大,开设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讲授多,实践技能培养少,导致医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扎实,临床技能、动手能力差,不适应社会对医务人员的需求。

当前社会对医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医学院校应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人文教育在医学生职业素养形成中的意义

医疗卫生行业是民生关注的焦点行业,除了“看病难、看病贵”外,还有医德医风建设、医患矛盾突出、医务人员职业素养缺乏等。所谓医生职业化,就是要求医生承担一些原则性很强的责任,其宗旨是:病人利益优先,个人利益居后,病人,社会公平。医生的职业化是医患关系的核心要素和本质所在。然而,现代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当今诸多医疗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我国的医学教育过分关注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临床医学生只关心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愿花时间学习人文知识。 由此导致,有些临床医学生人文素质较低,人文精神缺失,不能转型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医学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属性,并且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营造浓厚医学人文环境是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必然趋势。在医学教育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提高临床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医学人才,使临床医学生提高竞争力,更好地融入社会,成功就业。这不仅是一项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实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同时对促进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四、培养临床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1.适应时展,将人文思想与医学教育相结合

贯彻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医学教育原则,形成以拓宽专业口径、增加创新适应力、提高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以医学专业教育为基础、以通识教育为主体、以养成教育为目标,确立科学的人文教育思想体系,培养临床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道德品质、不断创新的精神、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真正实现临床医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

2.创新培养方式,在实践中培养临床学生的职业能力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增加与职业培养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按照行业标准,将医疗行业的工作流程引入校内实训、临床见习、专业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准职业教育环境中进行实践培训,把职业规范内化为自身职业素养,渗透到思想中去,转化为爱岗敬业的意识。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鼓励医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使他们亲身感受和体验人文精神,达到培养临床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人文教育目的。

3.转变职业素养认知,健全临床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人文课程体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构建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并重的教育体制,修订完善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将人文素|课程纳入医学学科教育体系中。同时优化课程结构,增加相应的人文选修课程,把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必修课为核心,以选修课为延伸,以专题讲座为提升;增设基础性医学人文课程,开设综合性医学人文课程,确立医学人文教育核心课程,通过加强临床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引导,将职业素养教育系统化,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第9篇: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yinghui25”为你整理了这篇医疗保障局2021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与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1年,江北区医疗保障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医疗保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紧抓医保改革契机,努力推进江北区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上半年,现将202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思路简要报告如下:

一、2021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建党百年,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一是加强领导带头学。局党组坚持以上率下、全面推进,推动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拟定《中共宁波市江北区医疗保障局党组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围绕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明确总体要求、学习内容、主要任务,紧盯时间节点,确保党史教育各项工作迅速展开。截至目前,局理论中心组带头开展学习研讨4次。二是深化党员集中学。结合“三会一课”、“周二夜学”、专题培训等形式,同时依托“学习强国”资源平台将党史学习融入日常,深化学习效果,截至目前,实现“学习强国”学习全覆盖,“周二夜学”中党史专题学习研讨6次。组织完成局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四本必读书目的征订,实现必读书目全覆盖。此外,组织开展医保政策业务学习,以学促行,充分调动机关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医保为民”的本领。三是多种形式深入学。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宣讲,在局党支部、团支部的组织安排下,开展了“学党史、谈使命”微党课,积极选派青年干部参加全区青年理论宣讲大赛暨微型党课大赛,选派党员干部参加区党史知识竞赛;此外,赴宁波北仑张人亚党章学堂开展“重温党史激情怀、锤炼党性践初心”主题党日活动。结合4月份医保基金宣传月活动,成立普法宣传小组,开展“‘医’心跟党走,‘保’障为民生”实践活动并做好“五进”现场宣传,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册,参与现场活动的群众达500余人次;组织全区定点医药机构专题培训,培训人员共260人,有效拓宽我局党史教育覆盖面。

(二)深化改革实践,着力推进医保“数字化”转型。一是提升医保电子凭证“应用率”。制作宣传海报和折页、电子医保凭证申领使用简介、给学生家长一封信等,通过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定点医药机构、街道(镇)、学校、企业等进行推广,并与腾讯公司合作开展电子医保凭证有奖激活活动,方便参保群众全面了解、积极参与。此外,走访指导辖区大型医疗机构、连锁药店,进一步提高医保电子凭证使用率,促进申领、使用率整体提高。截至目前,我区医保电子凭证激活率达52.2%、结算率达4.63%。二是提升政务服务“网办率”。开展医保经办培训班和“云课堂”直播,并通过8718前洋直播平台开展线上培训讲解,通过医保政策在线讲解和“浙里办”现场操作示范,让企业和群众学会在线办理医保业务;在医保大厅增设平板电脑,面对面指导办事群众在线办理医保业务;开展医保在线经办宣传,通过印发宣传单、建立钉钉和QQ群等方式,多形式、多角度、广覆盖宣传引导,有效提高医保在线经办知晓率和使用率。此外,针对浙江政务服务网2.0新推出后暂时存在的应用、查询不便等共性问题,汇总问题、形成建议、协调反馈,及时疏通网上办事的堵点。三是推进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化”。全面贯彻12项国家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指导定点医药机构按要求做好国家医疗保障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数据库动态维护。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197家定点医药机构、1502名医生、1218名护士、279名执业医师及药师的国家编码映射;28000余条医疗服务项目、22000余条药品、4500余条医用耗材的国家编码比对及编码入库备案;29家医疗机构门诊慢性病和医保基金结算清单数据上传;70余条贯标问题数据核查整改,并做好新增贯标数据审核上报和赋码工作。四是推进管理服务“精细化”。制定《关于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满意度工作方案》,创新工作理念,优化业务流程,调整医保“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重新认领事项10个,调整事项16个;加强部门协调,会同大数局清理我局超期件9件;有效降低差评件数量,上半年差评件数量(4件)为全市各区县最低。此外,持续推进精准高效参保,截至6月底,我区户籍人口参保率达99.6%,参保人数达273493人。五是实现转移接续“一网通办”。积极对接“长三角跨省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平台”,实现与上海全市,江苏徐州、常州、无锡、连云港、盐城、宿迁、泰州和安徽省本级等省市的医保转移接续“一网通办”,方便参保人“一站式”办结医保转移接续业务。

(三)突出质量效益,精准实施惠民减负举措。一是积极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根据上级工作要求,我局及时制定《开展困难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专项治理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承办医疗救助工作以来,我局累计救助84125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794万余元。2020年协同有关部门积极做好个人年度自负超5万元的高额医疗费用困难人员帮扶救助,共计救助13人。二是高效承接职工医保“二次申报”。社保省集中后,职工基本医疗(生育)保险与社会保险完全拆分,职工基本医疗(生育)保险的征缴模式由原五险统一申报调整为“二次申报”,由医保经办机构负责承接。为积极适应新形势,提高经办效率,我局制定《职工基本医疗(生育)保险二次申报工作预案》,及早宣传引导、增设潮汐窗口、开启延时服务,确保业务顺利开展。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职工医保申报业务6000余件,一次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100%。三是稳妥实施职工医疗保险单位缴费费率减征。根据市局《关于做好阶段性降低医疗保险单位缴费费率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核对并减征2020年12月份医保单位缴费部分,共计16990家单位,168799人,减征金额6436.08万元。四是继续做好2021年度低边人员参保资助。加强与街道、甬城农商银行等部门高效协同,严格审核资助申请材料,顺利将资助金发放资助对象,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参保负担。2021年,共资助三老人员和精减退职职工105名,资助金额35230元。

(四)严格准入支付,规范医药机构协议管理。一是规范定点医药机构准入管理。邀请驻区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参与定点准入现场审核,上半年,共受理6家医药机构的准入申请,经网上审核、现场检查和专家评估,全部审核通过,已签订医保服务协议4家,其余2家经医保系统测试合格即可签订。此外,及时做好约200条信息变更登记,并与相关定点医药机构重新签订医保服务协议。二是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推进辖区10家定点医疗机构DRGs点数法付费改革,以第九医院为试点,探索建立病案填报、反馈复核工作机制,并积极在全区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我区病案入组率和DRGs点数法付费精准率。三是开展统算数据分析。为加强医疗保险总额预算付费管理,我局在积极开展定点医疗机构预算总额指标解答和控费指导的基础上,合理审慎做好预算指标调整初审上报。上半年,共初审通过因床位数增长申请增加2020年度医保预算总额的医疗机构3家合计增加1291万元,以及因职工医疗、生育两险合并申请增加2020年度医保预算总额的医疗机构9家合计403万元,并上报市局终审。四是落实药品耗材带量采购。督促医疗机构按时完成约定量并及时回款,按照采购周期及时完成协议续签工作。上半年,完成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第1批、第2批约定采购量,完成国家带量第2批第2年约定采购量上报并督促医疗机构完成协议签订,并完成国家带量第5批带量采购国家集中采购平台约定量审核上报。

(五)贯彻两部条例,提升医保基金监管质效。一是法制宣传凝共识。为做好新颁布的《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和《浙江省医疗保障条例》(以下简称两部条例)宣传贯彻工作,进一步营造人人知法、人人守法的良好氛围,我局扎实开展“宣传贯彻《条例》加强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活动,通过培训座谈、实地走访、线上线下立体宣传,进一步提高监管机构、医药机构和参保群众的学法、知法、守法意识,共同维护基金安全。上半年,分发宣传册、折页共计1万余册,专题授课8场次,累计培训1200余人次。二是自查自纠找隐患。对照两部条例相关规定,细致摸排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所有医药服务行为和医药费用,自查自纠“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等欺诈骗保行为,本次自查自纠范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30日期间定点医药机构执行医保政策情况。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区全部194家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其中59家不同程度存在违规情况,合计违规费用74.5万元,拟退回金额为11.9万元。三是依法监管见成效。经过长期实践与总结,我区医保基金日常稽核巡查和网上医疗费用审核已成常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也初见成效,医保基金综合监管模式已初步建立。上半年,现场巡查定点医药机构43家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检查32家次,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11家次,查处违规医药机构11家次,暂停医疗保险服务费用结算6家次,解除医疗保险服务协议1家。

二、2021年度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局将继续在省、市医疗保障局的指导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党史学习教育。一是持续深化学习。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培训、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持续抓好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发挥领导干部率先示范做用,带领全体党员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努力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上炼出真功夫。二是坚持以学促干。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根本目标,服务参保群众、服务定点医药机构,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努力破解医保工作在新时期、新环境、新要求下存在的各项难题,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三是践行以学促改。深入开展访民情察民意,发动全局党员干部深入基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学习教育的成果体现在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上,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进一步推进参保提质扩面。一是全力做好居民医保年度申报工作。指导好街道(镇)、社区(村)和学校过细做好年度申报通知和办理工作,做到“全员保”“及时保”“尽早保”,确保全区户籍人口参保率保持在全市前列。二是持续拓展“医银合作”深度和广度。加强与甬城农商银行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深化和提升经办服务和参保资助等工作的质量效益。三是继续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加强与民政、残联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和对未参保的精准扶贫对象的走访帮扶,做到“认定一户、参保一户”,确保全额免缴参保率达到100%。此外,持续开展困难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专项治理,实现困难群众应保尽保。

(三)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一是迎接上级贯标验收检查。积极配合市局完成贯标验收,督促定点医药机构做好相关编码常态化维护,确保医保端国家编码与定点医药机构信息系统逐条关联对应。二是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加强与卫健部门协调对接,及时完成辖区内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申报工作。三是加强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按照《宁波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暂行办法》基准分的规定条件,做好下半年医药机构定点准入工作。12月份,完成辖区内67家医疗机构和127家零售药店的协议续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