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病原生物学范文

病原生物学精选(九篇)

病原生物学

第1篇:病原生物学范文

关键词:广金钱草;根腐病;茄病镰刀茵;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R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1-0147―03

广金钱草为常用中药,来源于豆科山属植物Desmodium styracifolium(Osh.)Men的干燥地上部分,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主产地为广东、广西、海南等。广金钱草具有清热除湿、利尿通淋之功效,以广金钱草浸这膏制成的石淋通片是治疗各种结石的有效药物。近些年,广金钱草需求量增加,各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仅广东南药种植基地种植已达15000余亩。随着广金钱草的连年种植,病害发生日益严重。笔者2006年调查发现为害广东广金钱草生长的主要病害有8种,尤其根腐病发生最为严重和普遍,直接威胁着广金钱草的产量和质量。广金钱草根腐病的病原菌是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Ware.)Sacc.],该菌主要侵染广金钱草根茎,阻塞导管,导致寄主死亡。目前,大量的临床病例研究发现茄病镰刀菌可以感染人眼角膜、口角、下体等,引起真菌性溃疡。同时,寄主体内茄病镰刀菌分泌的单端孢霉烯族毒素(trlchothecene)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子。鉴于目前还未曾有人对广金钱草根腐病病原进行过系统研究,笔者在对广金钱草茄病镰刀菌分离鉴定的基础上,又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原菌分离和培养

广金钱草病株采自广州九佛镇、梅州大柘镇、湛江乌塘镇、肇庆冷坑镇以及阳江新圩镇和塘口镇6处南药种植基地。分离用培养基选马铃薯培养基(PDA)。病原菌分离采用组织分离法,切取病组织5mm×5mm,分别用70%乙醇和无菌水冲洗3次后移在PDA上培养,并进一步进行单孢分离纯化培养。纯化菌株于试管PDA斜面上冰冻保存备用。

1.2 病原菌鉴定

病原菌菌株于光学显微镜下镜检,观察菌丝以及孢子器和孢子的形状,并测量孢子器和孢子大小。按照《真菌鉴定手册》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由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真菌室周国辉教授做进一步鉴定确定病原菌种名。

1.3 生物学特性实验

以下平板培养实验所用菌株取自培养6-8天菌龄的菌落,接种用菌块为5mm x5mm,每处理接3个平板。从第3天开始每天测量菌落直径,到第8天结束,共6次。实验重复3次。

1.3.1 温度设12、15、20,25,30、35,37和38℃8个处理。

1.3.2 pH用O.1%N HCl和0.1%N NaOH调制PDApH分别为3.0、3.5、4.0、4.5、5.0、6.O、7.0、8.0、9.0、9.5、10.0、10.5、11.0、12.0、13.0和14.0。接种菌株后于恒温箱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8'E(下同)。计算菌落每天平均扩展速率。

1.3.3 培养基培养基设PDA、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5%燕麦琼脂培养基(OMA)和查彼培养基(Cza-pek)4种处理。另用不加琼脂的4种培养基配制孢子悬浮液,吸取5mL菌液于载玻片上,在100%相对湿度下保湿悬垂培养,24h后镜检孢子萌发率。萌发孢子以伸出芽管与孢子等长算作萌发。每次检查100个孢子。

1.3.4 碳源以Czapek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将碳源分别替换成果糖、乳糖、麦芽糖及葡萄糖共5个处理,另用不加琼脂的5种培养基配制孢子悬浮液,培养和镜检方法同1.3.3。

1.3.5 光照设24h光照、12h/12h(光/暗)和24h黑暗3种处理。光照强度为3000Lx。产孢量测定是用无菌水配制含2%蔗糖的培养液25mL,倒入250mL的三角瓶内,用孔径6mm的无菌打孔器切取菌龄6天的菌块接人蔗糖培养液中,然后置于3种光照处理下震荡培养。分别在第24、36、48、60和78h光镜下血球计数板计数产孢量。

2

结果和分析

2.1 茄病镰刀菌培养性状

培养7天后PDA平板上茄病镰刀菌菌丝较密,偶见胶质状,正面灰白色或兰绿色,背面奶油色、兰绿色或棕色。小分生孢子卵圆形,0-1隔,着生于伸长的分生孢子梗上。厚垣孢子近球形,淡黄色。大分生孢子呈不对称的纺锤形,较宽短,在1/3背腹处较宽,顶端细胞较钝,多为3分隔,大小为28.1―43.4um×3.8―6.1p,m,平均33.9um×5.3Um。经鉴定为镰刀菌属的F.solani(Ware.)sacc。

2.2 茄病镰刀菌生物学特性

2.2.1 温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茄病镶刀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2-37℃,最适温度20-30℃。20℃以下和30℃以上生长缓慢,12℃以下和38℃以上不生长(表1)。

2.2.2 pH的影响结果显示:茄病镰刀菌对pH不敏感,在pH 3―14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pH为9.0―11.0(图1)。表明茄病镰刀菌更适合在偏碱性环境下生长。

2.2.3 培养基的影响结果显示:茄病镰刀菌在4种培养基上生长差异不明显(图2)。4种培养液对茄病镰刀菌孢子萌发影响较大,Czapek中孢子萌发率最高,PSA次之。PDA和OMA中最少(图3)。

2.2.4 碳源的影响结果显示:茄病镰刀菌在蔗糖和麦芽糖为碳源的Czapek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葡萄糖、乳糖和果糖为碳源的CZApek培养基上生长较差,差异显著(图4)。茄病镰刀菌孢子在果糖、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为碳源的Czapek培养液中萌发率最高,在乳糖中最低,差异显著(图5)。表明碳源对茄病镰刀菌生长和孢子萌发有较大影响。

2.2.5 光照的影响结果显示:光照不影响茄病镰刀菌生长,3种处理第8天的茄病镰刀菌菌落大小差异不显著(表2)。光照对茄病镰刀菌产孢有较大影响,24h光照和1211/12h(光/暗)处理茄病镰刀菌产孢量明显高于24h暗处理的。同时,24h暗处理的茄病镰刀菌产孢时间推迟(图6)。

3 结论与讨论

2006年对广东6处南药种植基地的广金钱草调查发现根腐病发病率为21.1%,是影响广金钱草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鉴定认为引起广金钱草根腐病的病原菌是茄病镰刀菌,该菌主要存在于土壤和药材的病残体中,通过根部伤口侵染寄主。茄病镰刀菌寄主广泛,许多人研究发现茄病镰刀菌是百合、竹荪、黄瓜、花椒等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

第2篇:病原生物学范文

【摘要】: 病原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结合病原生物学学科特点,对其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存在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并进行了有关的教学改革实践,以期帮助学习者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高等医学院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实践

一病原生物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病原生物学》是临床医学专业中的一门主要基础课。本课程由医学微生物和人体寄生虫学两部分组成。传统的教学因其研究范围广、知识点繁多、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许多学生反映该学科难学而失去兴趣。同时,医学知识日新月异的更新,新医新药层出不穷,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手段简单,教学方法陈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不理想。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既拓宽了学生知识面,赶上时代步伐,又使学生主动分析、处理问题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而且,团队合作意识、探索意识都得到了加强。

二、病原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1、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方式改变的前提是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中国教育注重系统的知识学习,创新教育比较落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从研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入手,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它激励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新的理解、加工、组合,提出疑问,探索新的知识领域,鼓励学生应用各种不同方式去得到不同结论,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周密思考,选择最佳方案,并付诸实施。

2、整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病原生物学课程偏重于对基本概念或理论的记忆,缺乏深层次的启迪,很难引发学生探究欲望,具有预设性、封闭性的特点。研究性学习课程偏重于实践性的专题的解决,具有生成性、开放性的特点,其内容要能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用与日常生活中紧密联系的一些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通过介绍近年重大爆发事件如2003年的非典、2006年的禽流感、2008年的手足口病及2009年的甲流等,以及生活中很好的素材如乙肝、狂犬病、口蹄疫、疯牛病、结核等。什么原因引起疾病,为什么这种疾病会爆发流行,如何确诊及防治都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索,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地接受转化为主动地探索,并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先贤们崇高品德的熏陶。第二用学科的疾病的预防、健康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病原生物学知识虽然抽象、难理解,但每一章节的内容都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各种感染后的病理现象学生非常熟悉,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三用学科的最新进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运用课外科普活动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每年的全国科普日、世界艾滋病日、世界防治结核日等时间,可以安排学生在广场举办多项科普宣传活动,并鼓励有兴趣的学员参与进来,进行预防艾滋病、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诊、防、治的科普宣传,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3、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研究性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以知识为基础的对开放世界的问题意识、大胆的探索精神与创造性的研究能力。现有三种模式能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Ⅰ临床病例式讨论模式:根据教学内容,每章节可设置一堂临床病例式讨论课,让学生对临床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并促使学生复习所学过的理论知识。Ⅱ科研课题专研模式:安排适当内容的课外科研,让学生参加科室、小组的科研课题的申报、讨论、研究生答辩等活动,陪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室习惯和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Ⅲ课内、外结合专题研讨模式:采取“课上确定题目—课下研究—集中交流—问题解决”的路线,指导学生课外搜集文献资料、正确选择科学事例或探索事实的条件,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教师思想与知识准备不足,难以适应研究性学习指导的需要

研究性学习对于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目前,由于学生在课题上很大程度可以自主性选择,教师的地位和角色与传统知识相比有了根本性变化。但是,知识更新速度太快、学生研究课题涉及学科知识太多,大多数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存在知识准备上的不足,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个体走向合作,从课堂走近生活。

2学生信息储备量不够,一时难以适应研究性学习模式

病原生物学教学内容多、理论性强,历来是医学专业学生最感困难的一门学科,学生学起来普遍感到抽象、枯燥,缺乏兴趣。随着教学时数的减少,这一矛盾尤现突出。因此,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感觉查找资料无从下手。选题没有思路,难度大,说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信息来源少,阅读涉足面不够广泛,对老师的依赖性强。师生交流没有一个平台,缺乏一个展示平台,学生的兴趣性和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让学生多接触和了解这门学科。

3学生选题中急功近利,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效果不理想

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题研究的成果有无价值及其价值大小,也关系到课题研究能否顺利进行。但是,学生在实际选题过程中,不少学生对于选题的目的不太明确,急功近利,往往选择的问题是自己关心的、熟悉的和容易完成的内容,这样在培养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上达不到所需要的效果。因此,教师在选题上要帮助学生克服急功近利思想,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合作、沟通和分享,以增长学生的见识。

4片面理解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成为唯一的研究性学习形式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单纯把研究性学习理解为课题研究,容易造成研究性学习和学科课程学习相脱节。因此,要求教师把研究性学习向各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5没有建立起科学的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现行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往往是以小组形式完成,每个组员的能力与贡献大小的评价是一个难题,实际过程中实施的情况不太明确。同时,学生选题的实际意义、难易程度、研究价值、研究结果并没有统一实施标准,因此,在目前的评价机制中,学生往往重视的自己最后的分数。这就要求学校及指导老师应该有多个阶段的评价,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6、社会缺乏研究性学习的浓厚氛围

社会支持系统的缺乏对研究性学习也会产生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研究性学习耽误了孩子的学习时间,影响了孩子的考试成绩。这就要求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当充分认识到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起素质教育理念,将研究性学习看成是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索、探究的体验。

参考文献

[1]王晓辉.浅谈分层次教学法在《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19:313-321.

[2]郭娜.研究性学习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391-2392.

[3]杨如松.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3):60.

[4]尚智.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教学方法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9,20:60-61.

第3篇:病原生物学范文

【关键词】PBL;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倡导以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为主,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PBL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受欢迎的三大教学方法之一[1-2],在国内正逐渐应用于各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课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医学生学好临床、药理等专业课的前提。病原生物学知识复杂多样,免疫学内容抽象难于理解[3-4],一直以来,我院由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三个教研室老师共同授课,采用传统的LBL(Lecture-BasedLearning)单一学习模式。我们观察,在教师“讲”、学生“听”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中,创新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等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鉴于此,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出具有较强医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等医学人才,我们将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知识进行融合,把PBL教学法引入了部分专业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中,具体教学过程及实践经验介绍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蚌埠医学院2013级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班,60人,在入学成绩、年龄等方面相近。2.PBL教学实施:理论、实验课根据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传统LBL授课。在理论课程进行中,在学生中以自愿申请和教师审核的方式,所有同学分为6个小组,每组配有一名指导老师。指导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围绕知识点,编写典型案例。教学案例以现有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内容为基础,紧密结合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如腹泻、过敏性哮喘、肺结核等,整理病例资料,每一病例尽可能提供最详细的资料(学习内容),包括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等。将病例内容梳理后进行分解,发给学生的病例资料(学生册)简明精炼且具备感染性疾病病例的典型特征。教师所持有的病例资料(教师册)除了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知识点外,具有更多的扩展内容,可供教师提问和参考。具体过程:①将学生册(病例资料)提前1~2周发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学习资源可来源于专业医学网站、图书馆、教材等,结合案例回答问题并作出书面报告。案例问题可以指导学生针对性学习,课堂上再进行短时间讨论,统一组内意见。此过程教师要参与其中进行适时指导。②上课时由教师指定或推荐一名学生围绕案例后设置的问题进行主讲,所在小组其他同学进行相应内容补充,整个过程都有书面记录,其他组学生若有不同意见或疑问可提出,进行辩论。③问题讨论完毕后,教师对案例所涵盖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要适时,如学生争论的问题不切题,要引导至主题上;有时候甚至需要幽默精神,如讲述些同学们比较关心的热点新闻,调动起学生积极性;④成果展示。学生课后根据上课讨论情况对病例问题进行反思,制作多媒体课件。最后在汇报会上,由团队主讲者向其他同学和全体老师进行展示。整个过程中,教师实时记录教学效果,及时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3.效果评价:问卷调查、卷面成绩等构成评价体系。问卷调查内容有小组内评价表、教师评价表、学生自我评价表,回收有效量表各60份。综合成绩由小组内评价成绩(占10%)、教师评价成绩(占10%)、自我评价(占10%)和期末卷面成绩(占70%)等4部分构成。

二、结果

1.问卷调查:在自我评价和组内评价中,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同学认为采用PBL教学模式,通过对典型病例分析,对于提高学习积极性、逻辑思考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沟通协作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表1~2);在教师评价项目中,很大一部分同学在提出和分析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语言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有着很大提高。但同时有6.67%、3.33%的同学在发展高层次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掌控时间的能力方面尚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见表3)。2.考试结果:综合成绩结果分析显示理论课31.67%(19/60)学生优秀(85分以上);实验课100%(60/60)学生成绩在90分以上,表明通过PBL教学法,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理论内容的理解和融会贯通,而且在实验课时能够把理论知识合理地应用到实验操作中,教学效果较好。讨论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McMarster大学首创了PBL,这种基于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又被称以实践为基础学习(Practice-basedlearning)的教学模式。目前,在欧美各国PBL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教学方法,引入国内后,各大高校都在进行尝试,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5-7]。PBL教学强调以临床疾病为导向,旨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问题背后的相关基础医学知识,在案例中实现各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在解决临床案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实践能力。本研究将PBL教学法应用于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结果显示,与传统LBL教学相比,PBL教学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这句闻名遐迩的教育俗语,它反映了学习的根本在于方法,即howtostudy。在大学,我们要培养学生能够自如地开展自学的能力。未来社会的“文盲”不是那些没有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7]。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首先要根据案例对问题进行界定,搜寻信息,再通过对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创造性地运用,每一步都需要充分发挥他们主动性、自主性来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如腹泻案例,首先同学们要查资料明确致腹泻因素,再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等综合判断是何原因。可以说,问题贯穿整个过程,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恰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结果也显示了参加过PBL教学过程的学生有着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同学甚至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PBL课程结束后积极组成了科研兴趣小组并申报了本课程相关的部级或省级的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进一步加深了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大多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形成了灌输式的“老师讲,学生听”模式。它重教轻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于从事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医学生来讲,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有能力,势必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而PBL教学法则实现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6]。老师、学生之间共同组成了一个探索、反思、协作的学习团队。小组成员之间有分工有合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PBL教学对学生不仅有创新精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锻炼,还进行了沟通、表达、批判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本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PBL实施中,学生反响热烈。同学们会围绕临床病例提出的问题检索资料,会与指导老师进行探讨,会自己制作PPT课件、视频、影片等进行汇报。有的学生甚至查阅了大量的英文文献,很多知识点已经超越了教材的范围,富有进展性。研究结果也表明大部分同学认为PBL教学模式提高了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PBL教学法作为一个新事物,予医学教育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它不仅要求教师在思维上发生转变,更对其专业知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传统教学中教师起到“教”的作用,而在PBL中老师既“教”又“导”,这不仅是形式的改变,更是在教会了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和应用专业及相关知识,在病例选择、编写上下功夫,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具体情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而且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在小组讨论时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寓教于乐,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讨论,真正实现教与学之问的相互促进,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当然,PBL教学也不是完美无缺的[8-9]。大部分学生认可的PBL缺点主要集中在教学重、难点不突出,案例涉及学科知识点太多。一些同学反映课堂讨论时间太短,不能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部分同学表示PBL教学评价没有客观标准,而且期末卷面考试一般没有涉及案例分析;某些案例的场景设计限定了疾病方向,以至于在讨论时很容易形成共识,构不成讨论的气氛;或者设计病例有难度以及前期查阅资料较费时等。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PBL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小组讨论基础上以近似于自学的方式进行。而我国学生长期接受传统式教育,容易依赖老师,满足于获得的“高分”,很多学生缺乏探究、质疑精神。也可能是由于指导教师经验不足,案例编写不完善,未能使学生很好地辨识重点知识。而PBL教学存在的这些缺点则需要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共同努力去克服。医学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学科,如何使枯燥的医学知识变得更加有吸引力,激发学习兴趣,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PBL教学法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方面,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也应认识到其不足之处,结合学科实际情况,不断地探索与研究PBL教学优势,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更有效地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O.NeillPA.Theroleofbasicsciencesinaproblem-basedlearningclinicalcurriculum[J].MedEducation,2000,34(8):608-613.

[2]Hmelo-silve,CindyE.Problem-BasedLearning:WhatandHowDoStudentsLearn?[J]EducationalPsychologyReview.2004(16):235-266.

[3]崔金环,满娜.以病案分析为中心的PBL教学法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4):附页2-3.

[4]张艳丽,王宁萍,韩梅.PBL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7):11-12.

[5]曹博,程志,曹德品,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1):2.

[6]王沁萍,陈向伟,李军纪.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应用的研究现状[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2):1071-1074.

[7]文历阳.21世纪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发展趋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2):1-2.

[8]谭峰.PBL教学法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和问题[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12(9):1149-1151.

第4篇:病原生物学范文

论文摘要:为了提高病原生物学教学质量,我们在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病原生物学包含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2门相关学科,是医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川。实验课是病原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这们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操作的现象。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很难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我们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深切的体会到只有强化病原生物学实验课各个环节,采用经典与创新结合的教学方法,传统与现代并用的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改革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的要求,制定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实验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改革单调的演示验证性实验。逐步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作风

每次实验课前,首先让学生充分预习实验内容,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有菌观念”,养成“无菌操作”的良好习惯。及时纠正错误,规范实验操作,实验课上一定要强调“眼见为实,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强调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实验报告中抄袭实验讲义,编造实验结果,不讲求实事求是的现象要予以严肃批评教育,同时也和未获得预期结果的学生一起探讨原因,营造切磋研讨,教学相长的机会和氛围。在实验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求精敬业的医学职业道德,为以后科研及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技能训练

实践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在强化技能训练的同时,将能力培养和态度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始终。如显微镜油镜的使用、革兰染色法与抗酸染色法操作、细菌的培养与鉴定技术等。对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精细动作,细致的观察力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等都极为重要。通常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涉及实验设计、操作步骤、结果观察、报告书写等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切实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4.1明确实验目的首先向学生阐述实验目的,鼓励其亲自动手,独立操作。

4.2将社会实践融人到实验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常见病原性疾病的实验诊断方法进行相关实验诊断和检测。如学生应用透明胶带法自行检查蠕形蜡感染;应用粪便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蠕虫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对自身血清中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抗原、抗体进行检测。因为这些实验都是检测自己的感染情况,所以学生实验操作都非常认真,实验过程中既掌握了操作技术,又深刻体会了实验技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同时学生在实验中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极大地激发了实验兴趣。

4.3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对部分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的实验,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实验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训练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是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组合在一起来呈现知识信息。多媒体突破了微观限制,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教学内容,将不易单纯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抽象复杂的理论直观地表现出来,变抽象思维为形象认识,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病原生物学实验有一些内容以模式图和实物标本难以展示,应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实验兴趣。比如在讲解用悬滴法进行细菌的动力测定时,学生经常无法找到正确的视野,除了显微镜使用原因之外,更多的是学生对细菌运动没有直观的认识。为此,我们特意制作了常见细菌的动力学观察视频资料,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对细菌的运动和显微镜的使用便有了初步的认识,操作和观察效率大为提高,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有了显著提高。

六、建立合理的实验考核体系

第5篇:病原生物学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 病原生物学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让黑板“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每一位教师都希望有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但是枯燥的教学内容和陈旧的教学手段已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过去我们总提倡寓教娱乐,但具体谈怎样去做还没有现成的模式。而“多媒体”教学充分改善了教学气氛,它利用电脑的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手段让黑板“动”起来,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位心理学家说过“兴趣是激发灵感的动力”,学生们的兴趣可充分带动学生们的思维“活”起来。比如在讲授寄生虫中的蛔虫和蛲虫的形态、生活史时,我们利用电脑制作了一组动画:首先画面上采用渐变式缓慢出现了成虫的形态,并在不同部位配上不同颜色及相应的解说,从而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寄生虫的形态特征;然后,在每一种寄生虫的生活史中,以人体为中心,从虫卵、幼虫到成虫的每一个演变过程中以环形排列在周围,再闪动出现每一个发育阶段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地印象,这样不但使学生记住了蛔虫和蛲虫的形态和生活史,同时还能将两者进行区别。

让微观世界“大”起来

在微生物和寄生虫实验中,观察细菌等微生物时,显微镜的使用频率最高。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有许多学生根本找不到细菌等微生物,更谈不上观察了;而且时常损坏仪器和玻片标本,在经济和教学上都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首先我们把玻片标本制成幻灯片,利用投影仪投到屏幕上,这样真真切切的细菌形态就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便可加以讲解,加深记忆。微生物放大了,学生与它们的距离近了,这样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了。

让知识的函概量“广”起来

病原生物学的内容较多,而授课时数很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把主要的知识讲出来,而不能把一些延伸的知识讲述给学生,这样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而应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使知识涵盖量“广”起来。在讲授细菌、病毒各论的知识和常见的人体寄生虫时,就可以将各种微生物和人体寄生虫制成标本片和精美的动画,学习时将它们投射到投影仪上,并配以恰当的解说词,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加深了学生对各种微生物和常见人体寄生虫的辨别和记忆,较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让教师彻底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素质教育是当前又一在教育界谈论的热门话题。然而仅1~2篇文章和媒体的宣传不够的。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把抽象教学转换成直观教学。但并不是说“多媒体”就是素质教育的形式,它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可以尝试的手段,而且就目前来讲是比较可行的手段。“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等特点,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创设教学情境,展现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丰富的教学信息,从而创造立体化的教学空间。使深奥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也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内容的充实和更新中。

让师生关系“融洽”起来

第6篇:病原生物学范文

1.素材管理见名思意,各种资源灵活插入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授课过程涉及很多图片、动画、视频、网址等资源链接。如果达到课件快速读取,并根据培养目标设计职业情景需要积累大量素材。平时应根据教学目标收集整理建立素材库、案例库,灵活导入资源。同时利用百度网盘、360云盘、金山快盘等网络硬盘做好素材的同步与备份。

2.幻灯片的同步讲解和注释为了强调教学重点,解释难点,便于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课件中的每张幻灯片都使用Storyline同步录制讲解录音,学生在浏览课件的过程中同步收听录音解释,同时也可以将录音暂停或静音。另外,针对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章节中定义多,知识点多,不利于学生识记的特点,将章节中的名词进行收录,便于学生查阅。如在讲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教学中,针对逆转录病毒、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名词进行收录,易于查询。在左侧栏目中还有注释菜单,可以针对每一章幻灯片设计文字注释。

二、交互性测试题的制作

交互性测试题能够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强化技能。利用Storyline2.0软件设置各种题型,如针对HIV的传播途径,设置多选题;针对AIDS的症状知识点,可以设置病例分析题;针对HIV的复制,可以设计图形拖拽题等。Storyline2.0软件也可以设计试题库,从试题库中随机调题,设计固定时间内答完,并计算出考试成绩,不及格需要重新学习,而且可设计在完成测试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便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生网络学习中,可以任意时候进行网络测试,系统可以自动对客观题进行评分,做完后提交,还可以浏览正确答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三、教学中应用体会和启示

1.优化教学方法,促进于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Storyline设计的课件可到网络支持各种格式。的课件除了Flash格式外,还可以HTML5和iPad等移动设备格式。课件包括学生模拟实践操作、匹配测试题、页面交互图层设计等。凭借这些丰富的互动元素,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临床工作环境,使医学教育中遇到的难点化解,复杂的问题化为形象直观、生动的情景,学生学习可谓寓教于乐。学生可以方便的浏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以追踪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根据反馈信息,优化课件内容。

2.强化职业技能培养,突出护理专业特色课件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护理职业特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设计。如建立情景模拟,围绕知识点建立案例库,加强实训环节的模拟与练习等。学生通过课件中的情景模拟,仿真案例库等仿真设计,便于充分理解知识,探求重点和难点,最终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第7篇:病原生物学范文

关键词:PBL教学发展;病原生物与免疫教学;实践

在医学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中,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是比较接近的,在临床中的实践应用关系也非常密切。长期以来,对于医学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的教育,我国教育的实施都秉承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并充分的体现在了课程的设计中,引导着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临床实践的有效结合。随着我国教学的改革,为了更好的促进病原生物和免疫学专业学生的技能发展,其教学中将PBL教学法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应用。

1 PBL教学法概述

PBL教学法也称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其是由加拿大的麦克斯特大学与1969年首创的,目前,PBL教学法已经成为了国际医学教育中一种非常流行的教学模式。在PBL教学法中,其根本的含义为:课程的设计首先以一个临床问题展开,然后以小组研究讨论会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教学法的实施目的是以学生为中心,采取教师辅导制的学习方法对问题进行解答[1]。和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中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相比较,PBL教学法在课程的设计理念、实施方法、评估体系和实际的效果上都存在着根本的差异[2]。

2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2.1病例设计 PBL教学法中,病例的设计是病原生物学和免疫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临床病理作为联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桥梁,其教学中所使用的病例通常都是根据医院真实的病理改变与加工形成的,因此,在病例的设计中需要从5方面着手:①病例的选择需要和本专业的内容具有密切的的关系,所以在病原生物和免疫学中,其病理的涉及主要为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相关的内容;②所选择的病理在结构上要完整,在内容上要详略得当,并和本学科中的重点内容相关联;③病例的难易度要相互的结合,选择中以逻辑性强的经典病例为主,以空间思维比较充分的非典型性病例为辅;④病例选择从学生比较关心的内容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⑤以思考题和相关背景知识的提示为载体,对学生进行适当性的引导[3]。

2.2学生课前准备 PBL教学法主要是按照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的,教学的实施中,教师需要在课前的1~2w前按照实验分组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的人数控制在8~10人,按照病例的内容和难易程度,每组分2~3个病例。在病例的查阅上,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现有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查阅、相关课程教材的查阅、以网络资源和图书馆等相关文献的查阅进行。同时,指导学生利用课余的实践,以自行查阅资料的方式在课前对病理进行初步的诊断,在诊断中探寻可行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了解本学科在社会中的最新进展。

2.3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汇报发言的顺序按照病例编号进行,由负责相应病理的小组进行汇报发言,组内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完善,其他组中的同学可根据这一小组的意见持反对和支持的态度,并针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小组讨论完毕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不同小组中所争论的焦点,以及存在分歧比较大问题进行分析,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分析中逐步探寻最为合适的答案。讨论结束后,病例的总结由教师进行,并对学生在病原生物和免疫学课程中需要要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将基础知识运用在临床实践和问题解决中的思路进行强调。总结完毕后,若课堂中还有充裕的实践,教师可以根据病例向学生介绍和本病例相关的新知识,促进学生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学习中的可拓展性。而在乙肝案例的实施中,经过PBL教学法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的自主查询、讨论、分析和综合,促进着学生对病原生物和免疫学中乙肝知识的全面掌握。

2.4教学总结与评价 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对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课后认真的整理课堂笔记,撰写综合性的实验报告。这样不仅能够使与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相关的知识点连接一个整理,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系统复习,还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归纳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同时,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教师还需要对每一小组或小组成员中表现比较好的组别与组员及时的评价和鼓励。

综上所述,PBL教学法改变了传统课堂讲授的模式,其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为教学形式,由学生主动承担着学习的主要责任。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的实施中,PBL教学法的实践应用,不仅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的学习思维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促进着学生对知识掌握度的提升,是现代医学教育中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沈建新,王海燕,王海平.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10,22(02):36-38

第8篇:病原生物学范文

让微观世界“大”起来在微生物和寄生虫实验中,观察细菌等微生物时,显微镜的使用频率最高。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有许多学生根本找不到细菌等微生物,更谈不上观察了;而且时常损坏仪器和玻片标本,在经济和教学上都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首先我们把玻片标本制成幻灯片,利用投影仪投到屏幕上,这样真真切切的细菌形态就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便可加以讲解,加深记忆。微生物放大了,学生与它们的距离近了,这样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了。让知识的函概量“广”起来病原生物学的内容较多,而授课时数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以医院需求为目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都有就业前景。根据我国护理行业发展,特别是人才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和职业教育的特点,着力提高学习者的操作技能和护理服务能力。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和能力水平,让其分步走。那些能力较强、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走快一点、走远一点。

但必须达到及格线,这是分层要求的最低标准。对基础差的学生,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略有进步,就应该鼓励和引导,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教学目标不同:由于A、B层次学生能力的差异,采取方法时每周的教学进度相同,但教学目标不尽相同。以学生的现有基础出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以便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智力,来达到分层次教学的基本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必须在知识和技能的广度、难度上有层次差异且符合学生学习水平的现状。对于A层次学生教学目标一般比毕业考要求高,教学目的只为今后对口升学考试及护士注册考试奠定基础。对B层次的学生一般与毕业考要求相当或略高,同时注意补缺补漏。教学时数不同:在教学的课时上,A层次的学生严格按照国家规划教材具体要求教学时数,B层次的学生则比A层次的学生每周多一节课。在课时上就保证了上述教学目标的实施。

教学方法不同:A层次的学生经常采用探索式教学法。在教学策略上加强思维训练,注意想象力的培养和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B层次的学生主要采用起步式教学法,低起点、小步走,将大问题设置成几个小问题,逐个解决,并且注意多重复。例如:在学习胸部损伤胸膜腔闭式引流护理时,教学设计是这样的:A层次将课本的演示实验和课后的学生实验合二为一。首先让学生自己设计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实验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讨论通过实验得出气胸及液胸的安放位置,护理时的注意及观察内容;应用观察到的问题解释一些生理现象。B层次教师演示课本实验,在演示过程中注意提示学生有关现象,培养观察现象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逐一分析实验现象,并总结归纳护理注意事项及护理重点;学生完成课后学生实验。对A层次的学生采用这种探索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使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而对B层次的学生,由于采用小步走,使他们能跟得上其他同学,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分层次教学的评价方法平时的测验,A、B层次的试题有所区别。

第9篇:病原生物学范文

关键词:  病原生物学; 网络辅助教学; 教学模式

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教学已经成为新的、重要的教育模式。它采用文、声、图、像等为主要教学方式,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方法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辅助教学手段,具有各种媒体信息传递和人机交互功能,可实现网络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1]。病原生物学含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两门课程,是与临床有密切关系的一门形态学科。近年该学科发展迅速,知识容量大,教学中又存在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为此我们依托校园网建立了病原生物学教学网站,将网络课程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探索出一种以网络教学辅助课堂授课的新型教学模式。

1  病原生物学教学网站建设的基本原则

   

病原生物学教学网站的建设是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教育要有“两个重大转变”为指导思想,坚持课程建设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21 世纪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依照《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制作的病原生物学教学网站。借助网络工具,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病原生物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按照病原生物学教学目标的要求,病原生物学教学网站从教与学两方面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阐述、疾病发病机制的讲授、基本技术的介绍和运用等方面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将其一一展现出来。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式,清晰的框架网页布局,良好的导航系统,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本网站制作内容注重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既可作为教师教学课件,也可作为医学生自主学习和扩展学习的教学辅助手段。

2  病原生物学教学网站的设计

2.1  硬件建设将全部公共资源放在专用服务器上,而软件维持和内容添加则是在局域网中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可以进行,管理人员可以进行指定栏目的文件、图像编辑整理和上传资料功能,授课教师则通过专用帐号以及设置的权限进行网络资源库的上传功能,进行教学课件的管理以及进行网上答疑。

2.2  软件设计采用B/S结构进行后台管理,软件采用微软的C#语言进行编程。数据采用大型sQL-SEVER数据库,满足将来的发展需求,软件的日常维护由学院的网络中心和本学科老师共同进行专业维持。

2.3  人员培养  为了系统能够正确使用,在网络建设初期专门组建了5人的网络小组,其中有本学科教学的业务骨干,也有对网络技术爱好的学生。小组人员通过的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培训和小组内部的学习交流,能够完全胜任目前网络的内容编辑和宣传推广的工作,为全面开展网络教学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4  网络课程的主要内容  病原生物学网络课程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为蓝本,同时兼有免疫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教材,网上公布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力求教学内容丰富充实,并且还具备网络学习下载、在线讨论、作业、答疑辅导、网络考试及评估、e-mail等功能,包括课程内容模块、讨论及答疑模块、作业模块、备课模块及资料库等。课程内容模块使各知识单元以图、文、声、像等多种方式呈现,学习者可随时方便地进入任一自己想学的学习内容。通过讨论及答疑模块应用讨论、答疑、邮件等方式,让学习者对某些学习内容进行深入讨论研究,并设立多个谈论主题,引导学习者深入探讨某些问题。作业模块包含多种题型的练习。客观题部分,该模块能对学习者的回答进行评判;主观题型,则只给出参考答案或设立讨论组,让学习者进行参考对照或进行讨论,此模块有助于巩固学习者的基础知识,拓宽学习者的思路。资料库设有与《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相关的一些资料,有常用名词的中英文对照库、图库、教学录像和实验录像等,有助于丰富学习者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另外还介绍相关网站、建立相关链接以丰富课堂内容。

3  病原生物学网络辅助教学模式的设计

   

课堂讲授法是目前教学方式中运用最普遍的教学模式,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较多知识信息,教学效率相对较高;同时还具有成本低、通用性强、能寓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于讲授中等优点,这些优点决定了课堂讲授法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暂时不可取代的地位。相反“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是交互式信息传递系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并能很好地解决传统课堂上重讲解、少实践、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但“网络课堂”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学习自由度过大,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也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我们构建以课堂讲授为主体和以网络课堂为辅的教学模式,即将80%的课时用于在课堂上进行传统教学,20%的课时用于在CAI实验室进行网络辅助教学;在实验课上以传统教学为主,删减一些验证性实验,补充网站上与病原生物学实验的相关视频内容。另外,开辟第二课堂,CAI实验室、计算机房定期开放,鼓励同学利用业余时间登录教学网站进行自主学习。

4  病原生物学网络辅助教学的应用

4.1  研究对象和方法  分学期对我校2004级麻醉本科班和2005级临床医学本科班学生进行网络辅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