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血透室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血透室护士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血透室护士工作总结

第1篇:血透室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血液透析室护士 压力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228-02

随着社会发展,医学模式转变,人们维权意识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透析室护士的要求则更严格。血液透析室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常常感到身心疲惫,各种压力越来越多,现将血液透析室护士的压力原因和应急对策阐述如下:

1 血液透析室护士压力分析

1.1 超重的工作负荷。血液透析室专业护士人员相对较少,每天的工作量大,血透中病人病情变化快,容易出现高血压、低血压、心脑血管意外,失衡综合症等各种突发状况,死亡率极高。另外,血透室有许多急诊、重症患者,护士经常加班,体力透支,注意力高度集中,工作责任心强,精神长期处于超负荷和生活无规律状态,疲劳得不到有效缓解,易产生疲劳综合症,睡眠障碍等[1]。因此,超重的工作负荷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护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1.2 对血液透析室护士的职业技术要求过高。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是保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而透析的先决条件就是穿刺术,如动静脉穿刺术,动静脉内瘘穿刺术,股静脉穿刺等,若穿刺失败或按压不正确导致瘘闭,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会影响治疗。

1.3 职业危害的压力。血液透析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血液透析室护士长期与患者的血液、分泌物以及各种消毒剂接触,容易引起结膜炎,眼胀痛,损伤呼吸道粘膜引起呼吸道不适等。长期与患者血液接触,一次职业暴露,如被使用过的针刺伤即可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疾病,医务人员由于职业关系,乙型肝炎的感染率最高[2],因此血液透析室的护理人员是易感染的高危人群,护士总会生出几分担心和压力。

1.4 设备因素。一些老的血液透析机得不到及时更换,常常在透析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病人会争抢新的透析机,不听护士安排,给护士也增加了无形的压力。

2 相应对策

2.1 合理排班,保证充足睡眠。医院领导应充分意识到护士的工作压力对护理工作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按比例配给合适的护士,做好宏观调控,根据工作量,合理安排人力,实行弹性排班制度,调节弛张,保证充足睡眠,减少护士疲劳和工作负荷,从而减轻压力。

2.2 加强护士的业务学习,熟练掌握透析技术。通过讲解,操作考核,经验交流,外出学习等方式来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熟练高超的技术不仅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而且起到心理护理的作用,使患者及家属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3],所以,护士一定要苦练透析和各种穿刺技术等。

2.3 加强护士的自身防护。保持透析室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和换气,定时消毒。护士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及各种消毒剂时应带口罩、手套、帽子、眼罩等。工作中井井有条,忙而不乱,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针头用过后及时妥善处理,避免针刺伤。

2.4 设备安全。对一些老的经常出毛病的血液透析机应及时上报领导,及时更换和维修。护士加强责任心,经常巡视病人情况,对于透析机设备出现故障能够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确保透析患者顺利进行,增加患者信赖感和安全感。

作为一名透析室护士,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无形压力和有形压力,面对压力我们要积极面对,寻找有效的情绪宣泄途径,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维护自身健康,以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健,朱莉.对254名护理人员心身耗竭综合症的调查[J]护理研究 2004,18(2):218—220

第2篇:血透室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血透室;感染;管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197.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18-01

血透室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之一,尤其是血源性传播疾病,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随着血液透析患者的增多,医院感染已成为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为了有效地控制血透室感染,为了血液透析患者的安全,笔者与科室负责人一起,按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措施,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集临床与教学于一体。血透室共有19台透析机,普通透析机18台,感染患者透析机1台。血透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感染监测医生、监测护士组成。我科自2001年成立以来未发生过血源性传播疾病。

2 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2.1 血透室的环境因素: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医疗保险制度的普及,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等综合因素,进入终末期肾病的人数也逐年增多。由于我院的地理因素及布局不合理等因素,血透室不能严格按照要求分区。

2.2 血透室护士的缺乏:随着血液透析患者的增多,血透室护士由于需要专业培养和训练,且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因此造成血透室护士的缺乏。超负荷的工作会造成护士对医院感染工作的忽视。

2.3 血透室护士手卫生不规范:由于血透室护士未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在工作中容易将一处的病菌带到另一处,而血液透析患者抵抗力差,易于发生感染及感染的传播。

2.4 血透室人员进出控制不严格:血液透析患者家属不听工作人员劝导,经常找各种原因私自出入血透室,易于造成血透室感染。

3 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对策

3.1 建立、健全血透室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体系,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在感控科的支持下,血透室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医院感染相关制度和措施的落实。血透室人员要积极参加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同时要认真学习血液净化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做到从思想上树立预防医院感染的观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目的。

3.2 血透室结构和布局的完善:按照《血液净化管理标准操作规程》中对血透室结构布局的要求,在医院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合理布局,严格分区,避免发生医院交叉感染。

3.3 加强血透室人员的管理: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前应在更衣室更换干净整洁的工作服,进入工作区,应先洗手,按工作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工作服等。严格控制探视和陪护,尽量减少血透室人员流动量。

3.4 严格工作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是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在透析操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快使用手消毒剂擦手;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应戴手套,离开透析单元时应脱下手套;在进行以下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操作时应戴口罩和手套;在接触不同患者、进人不同治疗单元、清洗不同机器时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并更换手套;开始操作前或结束操作后;从同一患者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及伤口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后;触摸被污染的物品后,应强调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1]。

3.5 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和监测制度,做好物表和环境的消毒:透析室要严格遵循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并依靠有效的监测制度来保障。每月对透析用水、透析液出口、入口、空气、物体表面及工作人员的手进行培养,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方法。保持透析室内用物的清洁,各室地面采取湿式清扫,并用500mg/L有效氯湿拖每天2次。透析结束后对透析单元用每升含500mg有效氯擦拭,床上物品一用一更换,隔离间物品固定,人员固定,所有物品有明显标识,用后进行有效消毒。

3.6 透析消耗品使用消毒处理:严格执行国家视频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一次性使用物品的相关制度;透析器管路不能复用;乙肝病毒、丙肝病毒、HIV及梅毒感染患者不得复用透析器;一次性物品用于一个患者后应按医疗废物处理要求处理。

3.7 工作人员定期体检:每半年对医护人员进行乙肝、丙肝检测,阴性者建议注射乙肝疫苗。

3.8 加强血透室护士的自身防护,避免损伤:发现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如遇针刺伤或血迹感染,应立即按职业暴露程序进行处理。

3.9 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监测:对于第一次透析的新人患者或由其他中心转人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应该至少每6个月检查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1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能解释的肝脏转氨酶异常升高时应进行HBV-DNA 和HCV-RNA 定量检查[1]。

3.10 透析后的医疗废物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处理,严格执行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

4 讨论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血液透析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维护医护人员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我们通过加强管理和培训,使血透室工作人员提高了对医院感染的认识,自身保护意识增强,最大限度地控制了血透室的医源性感染,保障了工作人员和血透患者的安全。制定完善的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制度,落实科学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有效防止了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第3篇:血透室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管理对策;原因分析;护理不良事件;血液透析室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142-01

血液透析室的环境具有高危性,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该技术适用的症状范围也在不断扩展,患者数量迅速增长,血液透析室也随之制定了许多规范和标准,交由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所谓护理不良事件,就是护理过程中不在预计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护理不良事件为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风险,对此,医院需要分析其发生原因,以制定相关管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于本院血液透析室发生的30例护理不良事件,由护士长主持、其他护士参与,召开讨论会议,对不良事件进行分级。其中0、1两级不良事件在科室内自行讨论,自行整改;2、3或更上级的不良事件,则要记录到不良事件登记薄内,将不良事件的整个经过几最终后果详尽地记录下来,在经过科内护士讨论后将登记簿上交至护理部。

1.2方法

无论是自行处理的不良事件还是上报至护理部的不良事件,全要在科室内进行探讨与分析,同时统计出最近五年科室内护士在透析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良事件,按照其内容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管理对策。

1.3统计学方法

关于本次研究,主要借助于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对文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采用t检验,P

2结果

护理人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详细情况见表1,发生原因见表2。可以发现,低资历的护士具有较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83.33%),主管护师和护士发生几率较小,分别只有6.67%和10.00%。发生原因包括:①查对制度未落实;②业务技术水平不扎实;③思想上重视度不够、缺乏责任心,无菌观念薄弱,自我奉献意识差;④护患沟通不良、健康宣教不完全;⑤资历低,缺少预见能力。

表1不同资历的人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比(n=30,%)

资历 给药不当 留管失败 产生压疮 烫伤 医嘱执行有错漏 采血标本有误 总计

主管护师 0(0.00) 0(0.00) 0(0.00) 1(3.33) 1(3.33) 0(0.00) 2(6.67)

护师 0(0.00) 1(3.33) 1(3.33) 0(75.00) 1(3.33) 0(0.00) 3(10.00)

普通护士 9(30.00) 5(16.67) 3(10.00) 3(10.00) 2(6.67) 3(10.00) 25(83.33)

总计 9(30.00) 6(20.00) 4(13.33) 4(13.33) 4(13.33) 3(10.00) 30(100.00)

表2单因素分析结果(n,%)

原因 例数(n=30) 发生率

查对制度未落实 10 33.33

业务技术水平不扎实 1 3.33

想上重视度不够、缺乏责任心,无菌观念薄弱,自我奉献意识差 8 26.67

护患沟通不良、健康宣教不完全 3 10.00

资历低,缺少预见能力 8 26.67

3讨论

有关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笔者试作如下分析:首先是职称(资历)差异与不良事件率的密切联系,从表1可以发现,资历高的主管护师与护师较少发生不良事件(6.67%和10%),而普通护士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却高达83.33%,可见这是由于护士工作时间尚短,工作经验少,资历低而缺乏预见性的原因[1]。其次,各类不良事件所占比例也反应出护理人员的各种缺陷,如占比30%的给药不当,造成这种事件的原因就是护士未严格进行查对;占比20%的留管失败,其发生原因为护士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缺乏前瞻性的评估,工作马虎不负责;至于造成压疮是因为护士缺乏责任心,烫伤则是护患沟通不佳以及健康教育不到位,采血标本错则是因为护士专业知识匮乏,未按规范操作。

针对表2中的五项原因,血液透析室应该实行如下对策:首先,强化护理人员的管理,鉴于低资历护士在操作经验、规章流程方面的欠缺,可以通过新老搭配的排版制度来实现“传、帮、带”的效果[2]。对护士进行质检,减少再次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可能。其次,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者带头,下属跟从,严格遵守并执行。再次,培养护士的前瞻能力,护理前进行风险评估,提前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3]。此外,还要加强护患沟通,避免护患纠纷,改进查对制度,严格遵守医嘱为患者进行护理。最后,要经常进行查房,加强采血知识培训,避免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

结语:

针对血透室内发生的各类护理不良事件,本了分类,并探讨了发生这些事件的原因,总结了相关管理对策,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沐琴.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2,3(04):16-17.

第4篇:血透室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护理质量;效果

血透室的全称为血液透析室,在医疗救治及急危重症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血液透析的原理是引流患者体内血液到体外,在透析器中将血液和含有机体浓度相近的透析液采用对流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以达到清除体内废物的目的,最终保证酸碱性和电解质平衡。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是整个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在护理操作、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以及过程中。护理流程管理应用于血透室护理中,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各项能力,降低透析差错发生率,使患者治疗的成功率增大,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1]。对2012年~2013年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的8名护士的护理工作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32岁,工龄3~20年。护士长1名,主管护士3名,护师2名,护士2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护理前患者不进行护理流程管理,护理后患者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具体如下。

1.2.1实施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内在护理方面出现的问题,根据上述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完善血透室护理中的各个制度以及流程。

1.2.1.1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根据《血液净化标准操作流程》制定出一系列适合本科室的管理措施,涉及新患者接诊流程、上下机工作流程、管路冲洗流程、透析器复用流程和应急预案等。对血透室工作人员采用绩效考核的方法进行定时考核,同时在原有血液透析同意书和复用同意书的基础上,增设了创伤治疗知情同意书和抗凝药物使用同意书,对出现病情变化的患者做好沟通、记录,避免医患纠纷[2]。

1.2.1.2建立对患者的管理 在透析前对患者进行体温测量,并了解患者的病情。第一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要在血液透析前对其进行各项传染性疾病的检查,例如肝功五项、艾滋病等全方面的检查[3]。在血液透析单上,医师先制定好透析方案并签名确认,护理人员在患者进入血透室后反问式询问患者的一般资料,核对透析器标识,依据透析方案进行参数设置。同时将透析患者的病历、储存柜、透析器、治疗单等标上编号,便于随时存取,避免张冠李戴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1.2.1.3加强护理工作的管理 对护士的血透操作流程以及新患者操作流程等坚决执行,在血透室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加强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培训以及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意识。定期展开护理安全教育,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血透室对专科技术的要求较强,对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作为医院高风险科室,不容许有任何差错,否则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1.2.2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前后的护士各方面能力、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对护理前和护理后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血透患者对血透室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1.3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护理前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比较 相对于护理前,护理后在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后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经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护理前后护理人员的各项能力比较 护理后在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服务水平以及工作能力均明显优于护理前。经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血透室的护理流程管理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入院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治疗以及制定不同的护理流程,护理的整个流程包括对患者的接诊、治疗、护理操作、护理仪器的使用以及保养等,同时包括对患者治疗、心理、用药等方面进行护理的总流程[4]。

护理流程管理可以使医护人员操作更熟练,更系统,护理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在每月的培训中,也使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风险防范意识大大增强,在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方面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5]。除外,以患者为中心,使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的各项护理需求得以满足,加强护理流程管理,提高血透室护理管理的规范性,保证患者在透析时的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中得出,实施护理流程管理的护理人员在各个方面能力以及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有一定的提高。说明护理流程管理对提升血透室护理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密,黄秋鹏,谢琼,等.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效果的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1):196-198.

[2]府晓萍,蒋晨洁,余丽娜,等.探讨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4):405-405,398.

[3]李密,黄秋鹏,谢琼,等.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621-622.

第5篇:血透室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⒉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禁止入内,患者进血透室前***,换托鞋。

⒊血透室内禁止吸烟,禁止随地吐痰,保持室内整洁、肃静。

⒋严格区分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严格执行血透室消毒隔离的原则,坚持传染病人专机透析,分池复用原则。

⒌爱护血透室内物品,并禁止外借,特殊情况必须经护士长同意,科主任批准。外出抢救所带仪器,由出诊医护人员负责,保管。

⒍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及健康指导文明礼貌热情周到的为患者服务。

⒎合理安排患者透析时间,并通知患者本人所在科室,对透析病人做详细登记。择期透析的患者若想更改透析日期,提前一天联系,需急诊透析患者所在科室值班医师与血透室联系,血透室工作人员做好透析安排。

⒏准备好透析物品,透析机,血透室药品、物品、仪器放在固定位置,透析机设专人保管维修,并做好维修登记。以保证透析顺利进行。

⒐透析结束后,即进行透析器、血管路的复用。整理用物,清洁消毒透析机,每日紫外线消毒透析室、治疗室,透析治疗准备室,每次两小时并登记。

⒑每周彻底清扫,每月大消毒透析机及管路,定期消毒反渗机,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反渗水、透析器、血管路等)。

中心采血室工作制度

⒈采血室护理人员在护理部、门诊部的领导下,按岗位责任制工作,并应掌握岗位职责内容。

⒉熟练各实验室的采血要求及标准,严格按其规范采血,以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⒊负责全院各实验室门诊病人的采血,报告单的管理与发放。

⒋采血后的标本、申请单、收据按各实验室分类,由各实验室派专人到采血室领取标本,并行严格接收核对。

⒌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正确评估,做好健康教育。

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差错及交叉感染的发生。

⒎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遵守本室采血时间,保证标本及时采集。

血透室护理工作计划范文二20xx年血透室护理工作要以优质护理服务为核心,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围绕医院的发展规划,不断提高病人满意度及社会满意度。现制定20xx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进一步规范规章制度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流程,确保护理安全。

2、加强演练透析透析室各项应急预案,必须做到人人都能熟练掌握。

3、建立科室内质控小组,加大自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定期查找护理隐患并进行分析反馈。

二、血透室将全面开展优质护理,并将优质护理落实到实处

1、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如:图片、书面、口头等等。

2、加强随访工作,要求责任护士应对自己负责的病人每月必须进行一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动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加强急救药品及抢救仪器的管理工作,每周认真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证抢救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护士长每周检查并记录。

三、加强院内感染管理,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每月定期监测透析用水,每季度定期监测透析用水内毒素。并根据每月监测结果,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并每月进行小结、每半年进

行一次总结。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2、加强手卫生规范的培训,对护理人员将进行手卫生的操作培训,并使其转换成一种意识,杜绝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3、加强医疗垃圾废物的管理,严格遵照医疗垃圾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垃圾废物进行分类、毁形及转运。

四、加强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1、加强护理人员考试考核,要求理论考试合格率95%、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

2、加强和落实血液透析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流程进行各项技术操作。

第6篇:血透室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摘要】随着现代血液净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存期的延长,感染血液性传染病的危险性也不断增加,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由于血液净化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之一。所以血液净化室的感染监测与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病人及医护人员的健康,而且决定着医疗质量和透析水平,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血液净化室 交叉感染 监测

1感染原因(1)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低蛋白血症,重度营养不良。(2)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重度贫血,反复接受输血及各类血液制品。(3)临时、长期置管术,维持性透析患者反复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无菌操作不严格有可能导致感染。

2 医护人员的检测和防护(1)工作人员进入透析室应更换工作服和拖鞋,戴口罩、帽子,病人操作、后都要进行严格认真的洗手。凡上机、下机、穿刺、抽血等操作均需戴手套,防止医护人员的手作为传播媒介将血液污染其它环境或者造成交叉感染。(2)工作人员定期检查肝炎病毒系列和肝功能。对乙肝易感者(表面抗原和抗体均显阴性者)应给予注射乙肝疫苗。

3患者的监测和防护(1)新透析患者在接受血透治疗前需检测肝炎病毒全套及艾滋和梅毒的检测,对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行隔离透析,采取专用透析机和固定床单位。(2)做好饮食指导,加强营养,改善贫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贫血患者尽量动员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最限度减少血液制品的使用。(3)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禁在感染处穿刺,内瘘穿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4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文件[卫医发(2005) 330号]《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建立了我院《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血液净化室消毒隔离制度》、《血液透析用水要求》、《透析器复用处理规范》、《透析器复用质量控制规范》等制度。使责任落实到人,各司其职,制定了《血液净化室医师职责》、《血液净化室工程师职责》、《血液净化室护士职责》、《血液净化室感染管理小组的组成人员职责》、《血透室质量考核标准》等。

5加强全员感染知识培训 加强对医护人员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的培训,并定期检查、考评、督导。医院对各级管理、医务、工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常规培训。

6透析用品的管理 对透析用一次性物品,认真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规定,使用前检查物品的有效期及外包装的完整性,使用后(如废弃的血路、穿刺针、透析器及带血的注射器、敷料等),经消毒处理后装入黄色医疗垃圾袋,送焚烧室。

7血液净化室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7.1 布局合理,符合消毒隔离流程 工作人员与病人分通道进入透析间,有单独的污物通道,血液净化室应明确划分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

7.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7.2.1提高消毒灭菌质量 提高消毒灭菌质量可直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把住消毒灭菌质量关,可预防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为此,必须加强对消毒灭菌物品质量管理,严格区分无菌与非无菌物品,并分室存放。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用品次性使用制度,使用核对物品的有效期,使用后一次性用品应进行消毒毁形置入黄色塑料袋密闭运送,达到无害化处理。

7.2.2血液透析机使用后严格消毒透析机一用一消毒。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血液透析机表面。透析前的病人严格筛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病人应做好隔离透析。

7.2.3水处理系统的消毒管理透析用水质量是保证透析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每次4 h的血液透析治疗约消耗120 L透析用水,因此,透析用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透析质量。我们根据生产厂家的要求每3个月对反渗膜、管道进行化学消毒,每月热消毒。水处理每日清洗再生,使透析用水电导度达到25 US/cm,微生物要求标准达到:内毒素≤2 EU/ml,细菌≤200 CFU/ml。

7.2.4透析液的配制 采用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符合卫生部公布的Ⅲ类医疗器械管理要求的透析粉配制透析液,A液存放时间不超过1周,浓缩B液现用现配。严格控制透析粉配制浓缩液的精度,控制反渗水的化学和微生物浓度在规定范围,并将浓缩液桶每周冲洗、每月消毒,使透析液微生物的要求达到内毒素≤2EU/mL,细菌≤200 CFU/ML。

7.2.5其他感染监测每月监测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总≤500 CFU/m3,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的手细菌菌落总数≤10 CFU/cm2,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100 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7.2.6工作人员监测工作人员防止锐器刺伤,污染的针头应置入锐器盒内焚烧。每年必须对医务人员进行乙肝、丙肝的检测,抗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者注射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医务人员不宜从事血液透析工作。

7.2.7 成立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每月对各项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及时向科室医务人员及医院感染管理科反馈。对监测不合格者组织讨论,分析原因,制定有效整改措施,跟踪复查结果。

8微生物检测 (1)每月检测血透室、治疗室、库房、配液室、水处理室的空气培养,空气细菌≤500cfu/m 3 。(2)每月检测透析液、透析用水、消毒液、物体表面细菌数。透析用水细菌数

综合国际、国内文献报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对医、护、患均构成很大威胁,日本平平山报道,透析单元HBsAG阳性是一般单元的7倍~14倍[1],有报道血液透析患者HBV、HCV、HGV的感染分别高达58%~78.4%、3.3%~80%、3%~26%[2]。美国CDC报道2170个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透析的170028例患者中1.5%患者发生HIV感染[3]。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中,它们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4]。血液净化护士每天频繁的进行动静脉内瘻穿刺、输血、留取血标本、给病人拔针回血、冲洗下机后血管路均可以接触到病人血液,血液净化护士成为易受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必须重视透析单位的感染管理,每天均严格执行透析单位的终末消毒,使用正确浓度的消毒剂。加强科普宣教,增强医护工患的自我防护意识,并且还应注意感染管理制度的实施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17.

[2]陈超生,唐少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肝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J]中华医学感染杂志,2000,10(3):184.

第7篇:血透室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部队;血透室;感染;控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血透室作为全军血液净化中心之一,现有血液透析机11台,血虑机1台,血透护士4名,血透医生2名。统计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各项环境采样细菌培养结果及插管血路感染发生情况监测,(表1-表2)从而实现控制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规范化管理必要性。

1.2开展全科室人员学习 医疗机构制定以下血液透析室医院管理制度包括:《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透析液、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等。

1.3加强血液透析室的环境质量管理 ①合理划分血液透析室区域:明确血透室的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在各区进行图片识别,避免人流与物流的交叉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②加强消毒:血液透析室每日进行机械通气,患者治疗后采用紫外线消毒;血透室地面被血液等污染时用0.1%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③加强血液透析机系统的维护;④加强水处理系统的质量控制:我院通过加强对透析液制备及输入过程的检测、细菌培养等各类透析水指标检查了解透析水的质量情况,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时,仔细排查各个配置环节,反复排查明确污染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透析水≤200cfu/mL、内毒素≤1EU/mL,从而保证血液透析患者的安全。

1.4加强血源叉感染 ①医护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注意进入血透室时穿工作服,换鞋,戴好帽子,口罩,必要时穿好隔离衣;②为了防止院内患者的交叉感染,我院均应用一次性的透析器和穿刺针等;③皮肤接触血液、体液等污染性液体后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进 行冲洗,必要时采用消毒液消毒处理;如果污染液体进入眼睛,可用大量的生理盐水或清水进行冲洗;至于划伤或刺伤,要尽量挤出污染的血液并用清水冲洗伤口,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待伤口干燥后包扎。

2 结果

2.1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实施近2年各项环境采样细菌培养合格率比较 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实施后我院血液透析室各项环境采样细菌培养合格率显著改善。见表1。

2.2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实施近2年插管血路感染发生率差异感染控制管理措,内瘘患者、行股静脉插管后患者,行颈内静脉插管后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见表2。

3 讨论

血液透析技术十分复杂,其设备依赖性高,操作过程易受影响,导致患者较易在血液透析中发生感染,甚至可以引起患者的死亡。血液透析与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健康密切相关,我们要不断健全相关体制,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控意识并加大监督力度,提高血液透析室的安全性,保证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彭薇.强化护士慎独精神,实现医院感染"零容忍"[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345.

第8篇:血透室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 目的总结了如何降低血液透析中常见的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和安全。主要防范措施为:严格规章制度管理,提高工作人员风险和“法规”意识,加强血液透析专科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理论及操作技能,做好护患沟通和健康宣教。护理操作人员应在工作中认真分析存在的风险诱因,加强防范意识,将透析风险降低到最小,保证透析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血液透析技术是一种专业性强,风险性较大的特殊治疗。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目前,全世界有80万人以上尿毒症患者依靠透析疗法维持生命[1]。随着透析人群不断地增加,相关护理操作风险因素也不断增多。加强风险预防的管理是透析患者安全透析的保证,同时也使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对62例各种急慢性肾衰竭、尿毒症、酒精中毒等患者进行了588例次血液透析治疗,回顾分析62例中588例次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中常见的风险诱因及防范对策。

1.2透析资料 采用德国贝朗Dialog5.01型血透机。天创净水TCH纯水机水处理系统,透析器为德国生产的Polyflux 6LR透析器。穿刺针为日本生产的动静脉穿刺针。血管通路以动静脉直穿或双腔管置管。

2 风险诱因及防范对策

2.1从事血液透析医护人员的潜在风险

2.1.1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在透析前未重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欠全面,对透析风险未明确告知.

2.1.2有被某些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护士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物,暴露于多种危险中[2]。在操作中有被血源感染的潜在风险。血透时间长,血透室通风效果不良将造成与患者呼吸道传染病的交叉感染。

2.1.3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伤害 其中血源性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而又最危险的职业性暴露[3]。主要因素是处置针头及处理临床医疗废物时容易被刺伤;个人防范意识不强,工作条理性差也有关。

2.1.4防范对策①开展经常性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认真履行告知义务,融洽医患关系、防范医患纠纷。②提高工作人员风险意识,制定血液透析护理风险预案。③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加强防护意识,自觉执行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吸取教训,有效预防相同原因的针刺伤。

2.2血液透析中患者潜在的风险因素

2.2.1血管通路感染由于动静脉穿刺是侵入性操作,部分患者防御功能差,都是造成血管通路感染的相关危险性因素。

2.2.2 防范对策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无菌技术操作,严防穿刺部位感染。做好临时性血管通路的护理及宣教。

2.3深静脉及动脉穿刺失败

2.3.1由于穿刺者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患者血管条件差。

2.3.2防范对策操作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讲清此项操作的风险并签订协议。严格执行静脉穿刺的操作规程;对血管条件较差者应由技术熟练的护士进行穿刺,最好固定护士操作,透析前用热水袋保暖(尤其冬天),使血管扩张,有利于穿刺。 转贴于

2.4透析器运转不良

2.4.1不熟练机器的使用及故障排除方法,机器异常运转时没有及时发现。

2.4.2防范对策 护理工作人员必须经过血液透析专科培训,熟练掌握血液透析相关理论及操作技能,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上岗。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做好透析机的消毒处理,定期对透析机进行检修和保养。

2.5 透析过程中出现凝血现象

2.5.1由于抗凝剂剂量不足,血液流量因素,出血和术后应用无肝素透析的患者可发生凝血。

2.5.2防范对策密切观察和护理,在透析过程中要维持血管通路通畅,监测动静脉压力,注意观察透析器的颜色。血压过低者,透析过程同时输入液体,以免影响血流量,同时可维持血压正常。对高凝、毒素高、酸中毒严重的患者、根据个体情况可适当增加基础肝素量。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只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风险意识,不断总结血液透析管理的经验,降低血液透析中常见的护理风险,探索出更好的防范对策,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沈清瑞主编. 肾脏病诊断与治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02

第9篇:血透室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空气栓塞; 风险因素; 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5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165-01

空气栓塞是指空气进入人体引起的血管栓塞,是血液透析中不常见但很严重的并发症,常有致命性危险,如不能及时发现处理,患者会迅速死亡。所以做好防范工作至关重要。作者回顾总结2009年10月-2011年10月189例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空气栓塞的风险因素和防范对策。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89例,其中男114例,女75例;年龄18-88岁,平均52.18岁;每例每周血液透析1-3次,每次4-4.5h,血流量180-300ml/min。血液透析机为费森尤斯4008S和金宝,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或颈内静脉、股静脉单针双腔导管。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92例,糖尿病肾病41例,多囊肾肾病11例,痛风性肾病6例,其余有39例。本组189例患者血液透析安全顺利,无空气栓塞发生。

2 风险因素分析

2.1 管道因素 透析管道破损漏气,尤其是泵前管道破损,使气体从破损处进入人体。

2.2 血透机因素 血透机空气报警系统失灵或除气设备失灵,当肝素注射器漏气、透析液内空气随着温度溶解度发生变化被释放出来,循环管路中出现空气,由于空气报警系统或除气设备失灵使空气弥散人血[1]。

2.3 护理人员的因素 ①上机前管道预冲未及时关闭夹子,使空气进入管道或内瘘针、透析管道、透析器内空气未排尽,联机循环后空气被推入血中。②上机时管道连接不严密,接口松动或穿刺针周围漏气、双腔导管部分脱出未发现。③上机后未及时连接或打开报警装置;静脉检测器污染或与静脉壶接触不紧密未及时处理。④血液透析途中透析管路上输血输液,结束后未及时夹住输液器。⑤下机回血速度过快,血流量超过100ml/min,来不及夹住管道或下机回血护士分神,未聚精会神,致使空气进入人体。总之,空气栓塞的发生与临床护士未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未认真仔细巡视观察、工作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风险意识淡薄密切相关。

3 防范对策

3.1 加强管道的管理 每次使用前检查透析管道及透析器的包装,生产日期、有效日期。要确保包装完好无损,在有效日期内。预冲管道时应详细检查管道是否严密、有无漏气漏液,一旦异常及时整套更换。

3.2 加强血透机的管理 血透机有工程师定时主动检查、维护。护士保持血透机的清洁,在常温中工作,如有异常及时报告、通知维修,确保空气报警系统和除气设备的正常,防止风险意外的发生。

3.3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

3.3.1 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护士是血透室的主要技术力量,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守护神。因此血透室护士,要有两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历,一年以上肾科工作经验,三个月以上血液透析从业培训合格[1]。加强操作程序和专科技能的考核,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护士专业素质,使他们更多看到问题的本质,看到事物的内在和全局[3]。从而防患于未然。

3.3.2 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①上机前预冲管道要细心,可轻拍透析器,排尽内瘘针、管道和透析器内空气。②上机时管道接口要严密牢固,确保空气捕捉器液面在3/4处,连接并打开空气报警装置,静脉检测器污染要及时更换。③血液透析途中要加强巡视,做到一丝不苟,特别是输液输血要专人看护,完毕后及时夹住管道。确保机器各项参数在正常范围内,及时处理机器的报警。④下机回血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血流量控制在80-100ml/min,最好有生理盐水回血,到静脉壶及时关泵,然后利用重力回血,回血完毕后方可卸下管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防止意外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3.3.3 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教育 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空气栓塞的严重性和危险性,掌握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和应急流程,若发生意外,有条不紊的采取措施及时进行抢救。少量空气缓慢进入,可溶解入血或由肺呼出,不发生症状。气泡过大,漏气速度较快,一次进入5ml以上,可发生明显的空气栓塞症状,表现为血压迅速下降、发绀、抽搐、昏迷甚至死亡。空气续缓慢进入,会出现胸闷、气促、刺激性咳嗽,喉头阻塞感,头疼,晕厥[1]。一旦发生空气栓塞:①立即夹住静脉管道,停止血液透析,安置患者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使空气积在右心房顶端,避开肺动脉入口,切忌按压心脏。②嘱患者镇静,深呼吸,通知医生。③高流量吸氧,确保气道通畅。清醒病人用面罩吸氧,意识丧失病人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④遵嘱于地塞米松、右旋糖酐等,预防脑水肿,改善微循环。⑤出现严重心脏排血障碍,应考虑右心室穿刺抽气。⑥高压氧仓。

3.3.4 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法规学习 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护理行为中存在法律风险,提高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降低护理职业风险,既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也保护了自己[2]。

4 小结 护理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害性、不确定性特性[4],但也有可预防性。血液透析是体外循环,具有高科技性、高风险性,专业性很强,对护理人员和设备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加强护理人员、机器、管道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工作能力、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护士抗风险的能力,防止空气栓塞的发生,使患者血液透析在安全、有序、稳定的医疗环境中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文艳秋.实用血液净化护理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13,185.

[2] 黄宏春,岳春生.举证责任倒置护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护理进修杂志,2005,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