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

品德与生活论文精选(九篇)

品德与生活论文

第1篇: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108-01

目前,在小学教学中,《品德与社会》学科不被学校、家长重视,有些老师也是占用,拿来上语文或数学,根本没有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建设。因此,我们的国家,不难发现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作为这门学科的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反思自己是否教学到位,研究如何上好这门学科,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质量呢?以我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喜欢《品德与社会》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如果喜欢《品德与社会》课,那么我们的教学质量就会有所提高。激发学生兴趣要从备课开始,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查阅大量的美德故事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上画面、文字、解说、评论等,把一节节容易流于形式的空洞说教的品德课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呈现出来,并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评价,“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以主流价值观正能量去感染熏陶学生,让他们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积极讨论,认真践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点不错,当孩子们真正以上思想品德课为莫大乐趣,那么我们的德育教育也就落到了实处。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只要《品德与社会》的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那么,真实的现实生活就会成为学生最好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让课本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每个小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并通过自己的认知、判断、评价建立良好的是非观念,知道什么是能够做的事,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看一些视频或讲一些真实的故事,让学生讲出这些事情是否正确,换做是自己应该怎么做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优秀的品质和恶劣的品质有什么不同。同时还要让学生接触真实生活的鲜活事例,体验社会生活和将要经历的人生。之所以要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是因为这门课对学生的一生有很大影响。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通过研究找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好、更实际的品德教育,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讨论是最常用的学生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提高该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 “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在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三活”。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四、注重实践,发展学生能力。

“活动性、开放性和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的三个特点。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能依靠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来实现,因为,教师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个性发展的结果,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在儿童与各种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他们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获得了新知,提高了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评教”和“评学”。“评教”针对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评学”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要对教师的工作情况加以全面掌握,采取激励方法,让教师能够端正教学态度,为学生的学习负责。“评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课业完成情况加以评价,并且结合学生的课余生活情况,对学生做出全面的评价。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对学生高尚情操以及正确人生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教师需要肩负起责任,不断采取积极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使学生能够在教学中完成道德、品德塑造,为取得良好的实践成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志华.浅谈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03)

[2] 尹青芝.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愉快教学新探[J].新课程(下),2013,11

第2篇: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人文性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有着浓厚人文色彩和深厚人文关怀内涵的学科,人文性是本学科的性质之一。因此,关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人文性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是时展的趋势。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彰显课程的人文性,仍存在很多困扰。本文欲从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环节入手,探讨突出思想品德课人文性的方法。

一、把握教学方法人文性的原则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师生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桥梁。教学方法正确与否会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影响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在确定体现人文性的教学方法时,应把握主体性原则、认知与情感协调发展原则、自主建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培养人的教育活动的题中之义。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是外在灌输式、填鸭式的方法,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杜威倡导的“新教育”改革,对灌输式的方法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传统思想品德教学“是来自上面和外部的灌输。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1],这样不仅不会促进反而限制儿童的智慧和道德发展。劳伦斯・科尔伯格把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中的受教者比作“美德袋”。他认为,“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2]可见,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违背了道德本质,而且违背了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反思这种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德育方法,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人文性,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主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继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并根据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把它转化为人的内在道德品质。坚持主体性原则,才有利于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

(二)认知与情感协调发展的原则

思想品德课的人文性突出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不是对“学问中心课程”的全盘否定,而是主张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道德认知是形成思想品德的起点,道德情感是由道德认知向道德信念转化的中介,又是道德践行的催化剂。因而,认知和情感同等重要。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向学生一味灌输道德知识,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情感需要的关怀。这种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造成学生的反感和厌恶情绪,使得思想品德课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在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反思中,人文性的教学方法强调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主张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将认知与情感协调统一,把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寓于学科知识的教学当中,使学生的知识和情感需要得到双重满足。如情景对话、角色扮演、游戏体验等方法,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接受知识,达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发展,把学生培养成有血有肉的“有情人”。[3]

(三)自主建构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外部向学生传递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4]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知识是从内部进行重组和建构获得的,儿童是自主学习的主人。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人文教学方法的自主建构原则。在该原则指导下,体现教学方法的人文性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愿性。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强调的是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学习不是被动强制的活动,而是自愿的。第二,把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变量”,关注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和独立性。第三,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学生的道德发展是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体验和感悟获得的,这种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比课堂中的更真切、深刻。也就更有助于学生把道德规范纳入到自己的思想品德结构中,从而实现个体思想品质结构的重塑和建构。

二、突出教学方法人文性的具体方法

第一,平等对话法。该方法建立在师生双方具有平等地位的基础上。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人文性强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关系,彼此之间要互相尊重和热爱。在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教学氛围中,以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教学,能把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情绪调动起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平等对话法的理论基础是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他提出把握世界的两种哲学模式:以对话哲学为代表的“我―你”关系模式和以西方主体哲学为代表的“我―它”关系模式。他认为,决定一个人存在和人之所以为人的是“我―你”的关系,只有在此关系中才能发现人的真正意义,“人通过‘你’而成为‘我’”[5],“我生存于‘你’的关系里”[6]。平等对话法就是把对话哲学中“我―你”的这种对话关系运用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强调师生在“讨论”、“对话”的教学情境中,在师生相互信任、尊重与合作当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这种方法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空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游戏体验法。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体验式学习理论。大卫・库伯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然后发表看法,进而进行反思,总结形成理论,最后把理论应用于实践。[7]该理论强调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环境,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参与,从而获得个人的感受、觉悟、经验并进行交流,然后通过反思、总结上升为理论或形成成果,最后将这些理论或成果投入到实践中。游戏体验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符合初中生学习与发展的规律,也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体现了教学方法的人文性。此方法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现实社会出发设计游戏活动,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和亲身实践,通过他们的体验、交流和反思完成思想品德课知识的内化,并用于指导他们的行为实践。如在进行鲁人版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敞》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合作让生活之路更宽敞这一教学目标,可设计这样的游戏活动:“眼与手的相约”,游戏分两轮进行。第一轮由个人完成,在黑板上画出脸的头像;第二轮由两人合作完成,一人指挥一人画。然后让学生谈游戏感想,并进行总结和情感的升华。如此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既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又让学生在体验中有所感悟。

参考文献:

[1]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46.

[2]Power,C..Kohlberg,L..Using a Hidden Curriculum for Moral Education[M].In the Education Digest.1987:12.

第3篇: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活动课;体验教学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小学生社会性发展,帮助小学生认识、参与、适应社会,为小学生成为具有责任、爱心、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品质而奠定基础。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小学生道德教育主阵地的价值,从“活动课”体验入手,让活动融入课堂,寓教于乐,组织与实施“活动―体验―明理―内化―导行”的活动课,为学生创设情境,构思体验,参与引导,激活体验,讨论交流,内化体验,内化导行,强化体验,让学生认知活动、感受活动、参与活动、活化情感、分析活动、刺激思维、践行活动、固化行为,在活动体验中培养小学生德行,带给小学生品德生长的力量。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活动课模式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秉承“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结合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工作实际,摒弃“灌输德育”的教学弊端,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探求符合小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新模式――活动课模式,加强和改进小学生德育,真正做到“以生为中心”的促进小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活动课是应用系统方法,对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对课堂教学活动课各环节进行整体安排,明确构想“教什么、怎么教、教结果”,将活动融入课堂教学,通过明确活动主题、确定活动目标、做好活动准备,组织与实施活动课,让小学生直接参与活动课,让小学生在活动课动手动脑,体验学习,完成明理,内化导行。

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课模式可以看出,教师基于学生生活,通过“设计活动主题―明确活动目标―做好活动准备―组织活动实施”,为学生创设情境,构思体验,参与引导,激活体验,讨论交流,内化体验,内化导行,强化体验,让学生认知活动、感受活动、参与活动、活化情感、分析活动、刺激思维、践行活动、固化行为,让学生在活动课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三维目标。在品德与社会活动课中,以小学生生活为基础,围绕活动为中心,用活动设计和活动体验组成课程教学框架,用活动交织成为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基本层面。其中,设计活动主题,按照各单元教学内容扩充或压缩制定,兼顾小学生实际情况,让小学生真正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持续发展;明确活动目标,教师需要在每节活动课中,规划设计学生学什么,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学习经验、品德和行为习惯等,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多元化设计活动课目标;做好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好活动课教学方案,做好活动课教学分析工作,如,活动环境考察、学生思想状况等。学生做好在活动课中搜集资料、社会实践等准备,激活小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引导小学生探索活动课,调动小学生活动积极性;组织活动实施,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达到明理、内化体验,实现情感、思维到行动的转化,帮助学生内化导行。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活动课的组织与实施

(一)回归生活:创设情境,构思体验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课中,教师应充分结合课程目标、内容、学生身心规律和认知水平等因素,让课堂活动回归生活,从小学生生活背景出来,针对活动课创设活动情境,在情境中教师和学生对话交流,相互探讨,表达自我意见和看法,教师在活动情境中,注重小学生情感交流,组织品德与社会活动,在新课改要求下,引导小学生体验活动,在活动中构思小学生学习体验,增强小学生对道德的认知,感受活动,理解活动,增强活动体验性,让小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对品德与社会的基本认知。

如,亲情树下我成长单元中的“家庭万花筒”,为了让小学生对家庭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了解传统家庭模式,笔者结合小学生的生活背景,给小学生展示一幅图片――“城市车水马龙的景象――夜晚,万家灯火的景象”,引出“家”的概念,创设活动情境(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家的定义,说一说家是什么样的,家像什么;活动情境(2):给学生播放《红楼梦》视频,让学生说说中国传统大家庭的模式;活动情境(3):说一说自己心目中“传统家庭美德典范”,如《郑氏家范》《孟母三迁》等;《父母――我特别的朋友》让小学生反省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体会和父母的良好感觉,学习和父母的沟通技巧,笔者给小学生创设活动情境(1):家庭调查,让小学生调查和父母的沟通状况,思考自己家庭情况;活动情境(2):阅读诗歌――《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活动情境(3):给父母写一封信。《我是文明家庭一份子》为了创建文明家庭,让学生感受创建文明家庭的快乐,创设活动情境(1)实战模拟,4位小学生临时组建家庭,将文明家庭创建计划、困惑、方案进行演习,为创建文明家庭铺好路。在本单元中,“家庭万花筒”“父母――我特别的朋友”“我是文明家庭一份子”三课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在每一课中创设不同的活动情境,构思体验,让小学生真正感受亲情,关爱家人。

(二)活用活动:参与引导,激活体验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说过:“动作是智慧的根源。”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活动课中,创设情境,构思体验还不够,还需要学生和活动相互作用,活用活动,让小学生参与引导活动,激活小学生体验,小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体验中激发小学生品德情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活动体验效果。在活动课中,教师需要以活动点燃课堂火把,以活动为引领,激活学生体验,提升小学生情感,让品德与社会课燃烧,让学生在活动课中认识、感受、体验,让课堂活动变得“言之有物”,拉近小学生和品德、社会的情感关系。

如,《难忘的校园生活》中,笔者设计“成长记录”活动,真实记录小学生的难忘瞬间,给小学生展示自己班级的集体照,让小学生找一找照片中的自己,让小学生在回忆的时候,引导小学生畅谈感受,激发小学生情感;装扮“展示台”,呈现小学生难忘的“第一次”,小学生回忆从自己进入小学,经历过的许多难忘的第一次,画一画、写一写自己的难忘,将其贴在黑板上,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第一次;细览“风景线”,给小学生呈现出校园内的“风景线”图片,引导小学生回忆学校运动会、春游等画面场景,讲一讲自己和班级的故事,和班级一起成长,回味上学期间在班级中的感人情境,然后让学生填写“收藏夹”,打开自己的记忆匣子,回味自己难忘的校园生活。在本课中笔者创设“成长记录”“展示台”“风景线”“收藏夹”等系列活动,绘制“我的小学生活档案卡”,激活小学生学习热情,真正体会校园是自己学习、交往、生命成长的乐园,激活小学生令人难忘的校园体验,体会小学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三)价值引导:讨论交流,内化体验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在品德与社会活动课中,教师组织小学生讨论交流参与活动的看法,从深层次思考品德、社会,做好活动课价值引导,促进小学生从活动认知、活动情感转化为内在思想,获得真正体验,强化活动课体验,促进小学生品德思维发展。

如,《园丁赞歌》中,笔者设计“老师,让我悄悄走进您”的活动,让小学生自己设计采访记录,具体参与活动,记录被采访老师小档案、采访话题、精彩回放、真情感言,然后让小学生漫游“知识窗”,走进“活动角”,搭建“师生心桥”,通过跟踪采访老师日常,深刻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了解老师的教学风格。在学生采访记录后,组织小学生交流先进老师的感人事迹,从平凡老师的事迹中,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体会老师的辛苦,体会老师的无私奉献,懂得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明白和老师应真诚交流,主动理解老师,也告诉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可能会存在误会,但人无完人,信任和宽容才是美德。小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能够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联系自己老师的事迹,唤醒学生热爱老师、尊重老师的思想情感,增强师生情感。

(四)固化行为:外转导行,强化体验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课中,小学生从感受活动、参与活动、分析活动、践行活动,在活动中逐渐改变小学生道德认知、情感、思维、行为,对小学生实施一体化转化教育,实现从认知到情感、情感到思维、思维到行为的转化,有效实现活动课教学目标,提高活动课品德教育质量。同时,在活动课中,也要注重对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延伸和升华,促进小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小学品德与社会活动课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活动-体验”高效课堂,从课堂、课外的延伸,避免活动课的教学方式和频率,形成品德教育合力,让品德活动课真正“动之有效”,真正在“小课堂”中展现“大德育”,收获德育教育“踏雪无痕”的效果。

如,“诚信真可贵”中,经过“故事屋”“评议箱”“聪明谷”三大活动,让小学生感受诚信的价值,深化诚信意识,交流“小调查”,展开“小讨论”,深化诚信意识,理解诚信行为,指导诚信行为,讨论“金点子”,减少失信后果,让小学生充分交流,寻找弥补失信的办法。最后,为了促进小学生将诚信转化为行为,真正践行诚信真可贵,举办“争当诚信小使者”活动,让小学生以故事、名言朗诵、小品、签名、合唱等活动形式,真正做到诚信待人。在具体活动中,(1)小学生收集诚信名言,如“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养心莫善于诚”“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2)学生集中排练小品,如,小学生编排“诚信是金”“诚信应考”等;(3)制作诚信树,发动学生签名,声明诚信做人。通过搞活“诚信”主题的活动,利用学生实践阵地,在活动中渗透行动,在行动中养成,让小学生亲历活动,参加实践,以活动为载体,创设践行良好时机,让小学生轻松愉快地参加活动,在活动中真实表现自我,养成良好习惯,固化良好行为,强化活动体验。

小学品德与社会活动课中,“设计活动主题―明确活动目标―做好活动准备―组织活动实施”是活动课的主线,“创设情境,构思体验”是活动课的准备,是基础,“参与引导,激活体验”是活动课的主体,是过程,“讨论交流,内化体验”是活动课的实施,是内化,“内化导行,强化体验”是活动课的延续,是升华,让学生认知活动,感受活动,参与活动,活化情感,分析活动,刺激思维,践行活动,固化行为,实现活动课教学目标,提升活动课教育质量。

小学生德育应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基础,建设活动课,增强小学生的认知、感悟、体验。在活动课中,教师给学生创设活动情境,增加小学生德育体验机会,让小学生入情入境,置身情境,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认知,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激感,在活动中养成,在养成中规范,促进小学生智慧生长,品德生长。

参考文献:

第4篇: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 德育 生活化教育 品德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48-01

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所以注重学生人格素养的发展成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关注。德育是提高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德育与生活联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切身体会生活,丰富了对道德素养的理解。本文对德育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的问题展开讨论,并针对中学生的德育生活化教育谈谈笔者的粗浅体会:

1 创设生活化情景,提高教学效率

何谓“生活化教育”,就是要巧妙的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将社会生活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充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教师要勇于向固有模式挑战,充分了解学生、解放学生的天性,把握学生的行为特点,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在快乐中学习知识;采取科学的、积极的教学手段将课堂活跃起来。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课堂进行情景创设,培养学生内在思想品质的形成,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某实验中学的张老师就巧妙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实事热点开展课堂教学,安排了“模拟市场运行”活动:地点在校园的操场上,班上22名学生为商品销售者,25名学生为商品购买者。要求学生们进行买卖交换符合市场规则,上货渠道、销售形式、商品种类、价格标码需要运用市场知识,遵循公平、自愿、平等、友好的原则。整个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都积极融入在“市场交易”的氛围中,推销商品的方法多种多样,还价的手段也出奇制胜。活动的最后,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挣钱的辛苦,也加深了对社会基本知识的了解。创设生活化情景,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交往交际能力,培养了创造思维应变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也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们主动热情的参与投入在教学中。

2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行教学多样性

正人先正己,作为教师,必须以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身养性,形成良好的品格;以高尚的师德作为学生的楷模,培养高素质的养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死板的说教,而是通过创设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以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调动学习兴趣为主旨。美国教育家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教育为生活而存在,教师可充分运用多媒体、录像、图片、录音等教学手段,采用演讲比赛、主体班会、小品表演、主题辩论等多种形式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坚持以学生为主导地位,让学生强化记忆,激发学习兴趣,升华爱国情感,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某实验中学在教学九年级法律常识时开展了辩论赛。题目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将学生分为两组各执一观点进行辩论,每一组成员必须准备充分的材料与论据进行论证,材料的准备与辩手的分工都需要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与分配。辩论中,针对学生的思维、语言组织、论题分析等情况给予量化加分,过程中学生们引经据典、斗志高昂进行激烈的唇齿舌战;活动的最后,学生们不仅收获了更加有效而丰富的新知识,使课堂更加鲜活、真实,而且培养了团结合作、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锻炼了分析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对思想道德的领悟和提升自身品德素质的修养。

3 德育生活化的意义

德育作为提高个人品德修养的一种重要途径,成为了我国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缺的关键部分。实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道德修养,最终成为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与思想品德、修养素质形成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在教学中开展良好的德育工作为学生指引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问题,正确评判生活中的是非对错,形成自己的道德标准。为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快速有效地建立师生之间友好的桥梁,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德育价值观,提升个人的品格素养,为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性修养铺设一条健康明朗的道路。

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素质的养成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实践。为此,德育生活化教育的内涵就是要求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社会实践、认知实际、行为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在学生心灵深处播撒社会道德的种子,帮助和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的感悟与体验,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升华道德情感、思想认知,予以思想的启迪和情操的陶冶,培养学生最终成为有益于他人、社会和国家的人。

4 结语

素质教育是现教学工作的目标,德育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德育生活化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内在修养,促进其全面发展。老师应结合有利于进行德育生活化教育渗透的教学资源,采取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在有限时间内扩大德育生活化教育的影响力,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认知,同时提高学生对思想道德的领悟,提升自身道德素质与修养。这不仅是教育意义的宗旨,更是人文教育的内涵体现。

参考文献:

[1] 林芝.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 邓淦之.中学德育生活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

第5篇: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

【关键词】:活动体验实践

活动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生命,是学生知识习成和技能掌握的最有效方式。《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把基本要求由过去的“识记、理解、运用”改为“识记、理解、活动”,并要求用于“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总课时的20%。这就要求教师应进一步从课程理念的高度,肯定“活动式”教学是品德与社会课的必需。面对课程标准的规定和新课改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求,结合“活动式”教学实践,笔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品德与社会“活动式教学”的立论理念

“活动式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品德与社会课提倡“活动式教学”,主要是基于以下教学理念:

(一)“育人德为先”的理念。

品德与社会教学,最根本的是实现和促进学生品德素质的发展。过去的思想品德课,所关注的只是道德知识的注入,道德观念的灌输,导致学生主体性、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不断销蚀。为纠正和弥补这种缺失,新课程从知识特点和授课理念上由原来的“以道德认知为本位”转移到“以育人为本位”的轨道上来,注意把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形式,因为学生的主体性是在活动和交往中显现的,只有在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才能得以张扬、提升,也只有在活动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生成和发展。

(二)知情行统一的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从道德规范只是“挂在口头上、写在书本上”的误区中走出来,就应当关注活动,发挥实践的功能,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假设体验”,更重要的是“亲身的实践”。这就必须关注操作,特别重视学生的行为实践。采用活动式教学,就是让学生获得“种种机会”,以强化道德行为练习,实现知情行统一的要求。

(三)活动体验的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中的“体验”,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在活动中、在实践中,通过亲身经历,从中获得对客体的认知和主观的感受及感悟。德育课程的实施,不能没有体验,品德与社会要提高教学实效,更不能没有体验。体验是内化学生品德的“基石”,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活动是体验的载体,是促进学生孕育种种体验的源头活水。

(四)开发能力的理念。

宝剑锋自磨砺出,能力必从实践来。借助多种多样的活动,如让学生试一试,说一说,辨一辩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创造潜能,提高道德辨析能力,道德选择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团结合作的能力以及道德行为实践能力等等。

归结上述,品德与社会“活动式”教学,是建立在现代先进教育理念上的自觉行动,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

二、品德与社会“活动式教学”的基本方式

品德与社会课“活动式”教学,包括在一般课型中切入活动环节和设置课堂情境活动两种环节。一般是根据教学进程的需要,与教师讲授、点拨、结伙相整合,相机切入。每一种活动都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从而实现自主、合作和研究性学习。这样的“活动式”教学,基本分为课前活动、课中活动和课后活动三个阶段。活动课不同于活动环节,它围绕一个活动主题展开,三个阶段缺一不可,而且必须是在教师的有限指导下,由学生自主组织、自主探索、自主实践,最后获得预期的活动结果,达到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目的。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探索出以下几种品德与社会课“活动式教学”的基本方式。

(一)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方式。

这种形式就是让学生通过查找报刊、图书等方面的信息,用所学的理论、观点或基础知识来分析说明实际问题。如在讲授《地球生病了》这一单元时,笔者要求学生收集家乡美丽风景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图片、资料等。学生通过找自家的生活照片、报刊上的图片、文字表述等,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家乡的或祖国的山河美景,同时也把当前仍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拿到课上进行讨论交流,很好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学生在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

1、有效性。要引导学生注意收集的图片、材料等信息能够充分说明问题。

2、真实性。所搜集的信息必须真实可信,材料的来源途径正确,要防止虚假与捏造。

3、典型性。所选择的信息必须能明确、鲜明地表明所要说明问题的主题、核心、本质,防止牵强附会、离题万里。

(二)讨论、辩论等探究的方式。

这种形式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一些重要的学习内容(如基本观点、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或一些易错、易混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讨论,使学生在争论中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寻求正确答案或得出正确结论。如:五年级教材中《我的权利和责任》一课,教师讲不如学生讨论、辩论来得深刻。

采用这种形式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1、课堂氛围应该民主、平等。师生平等、生生平等。应充分体现新课改的人文理念。在追求真理、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没有权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要讨论或辩论的问题最好由学生提出,然后组织学生归纳整理。要研讨的问题必须明确具体,有思考、研讨的价值。研讨问题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知识基础与学习兴趣。

3、讨论或辩论活动最好由学生自己组织,独立完成。教师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要引导学生团结合作、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1]鲁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人民教育》2002年增刊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组:《新课程的教学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6篇: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

沈丽萍,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小学品德教研员,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小学品德学科带头人,执着于小学品德教学与研究工作,积极探索道德实践在品德课程实施中的有效作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实践体验教学模式”。其课堂教学视频和教学研究成果在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直播。近年来,已有近30篇论文在《中小学德育》《基础教育参考》等刊物发表,曾获第八届“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一等奖。主持多个省市级课题,担任《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系列丛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分册主编。

学科结缘:懵懂中的选择

与品德课程的结缘源于1992年在盛泽实验小学举行的一次思想品德评优选拔活动。那年,上岗未满三年的我在校级选拔中胜出并被推荐参加吴江县级评优课活动,虽然评选结果仅获二等奖,但已经是莫大的鼓励。因为刚适应小学教师岗位的我,对品德课程的教学还处于懵懂之中。之后,学校开始有意识地让我在品德学科上发展,在各种公开展示中频频亮相。记得有一位老教师曾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们学校对品德这么重视真难得,你如果以后选择走这条路,相比选择语文数学无疑就是一条捷径,因为小学科好比是一条冷僻的小路,但是坚持走下去的话往往也可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带着品德课程带给我的最初荣耀,我走上了这条小径。

随着教学的深入,我发现品德课虽然每周只有一节课,属于名副其实的“小学科”,但却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认知、情感激发和行为引导的平台。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发现学生特别爱上品德课,首先是因为课堂较之语文、数学更加生动,学生在生动的故事、真切的案例、多样的活动中得到体验,获得感悟。其次,品德课后没有书面作业,处于零负担状态。但是,“小学科”的研究与发展也有很多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精力分配问题。同时担任着低年级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我时常感觉自己对于品德教学研究显得力不从心。除非要比赛或上公开课,对于日常的品德教学,往往照搬教参上的教案,每次能应付过去就行了。再者,由于学校专注于研究品德学科的教师相对较少,可以交流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也非常缺乏。另外,由于品德学科配套材料的缺乏,加之90年代初期网络资源的缺乏,能够利用的教学资源少得可怜。在重重困难前,我感觉到无奈和无助,也一次次产生了疑问,这条路我能走得下去吗?

1995年,我被推荐参加吴江县“首届百名上好课教师”的评选活动,凭着品德学科的冷门,我又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再次点燃了我对品德学科的热情和执着,也坚定了前行的方向。我除了积极向校内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更多的是利用好每次外出学习或展示参赛的机会。尤其是抓住每次赛课的时机,逼迫自己一次次磨课、一次次修改。无论是赛课还是公开课,我都自己动手设计制作课件,记得当时课堂教学信息化的标志就是使用幻灯机。为努力将教材内容通过幻灯形式形象地呈现,我努力开发利用课外资源,丰富品德教学内容。我经常自己设计好课件内容,然后请美术老师帮忙在透明的幻灯片上加工绘制。而每次上课的音像材料也多是我自己录制,从配乐故事录制、学生生活情景捕捉与摄录到儿童歌曲选择我都全程参与、精心准备。其中不少的儿歌还是自己创编的。我觉得这个参与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研究过程,让我更明晰了教学目标,更善于分析学情,为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升打下了基础。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努力平衡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品德教学,也逐渐体验到兼课带来的优势。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对班级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班集体建设情况等了解得更深入更全面,这些都为品德教学的针对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丰富了活动内容。我先后代表学校参加吴江市级、苏州市级比赛,获得评优课一等奖、基本功比赛、录像课一等奖,在思想品德课程实施二十周年纪念活动中,我还获得了省优质课奖。相对于竞争激烈、人才济济的语文学科,我发现我选择的这条捷径虽然难走,而每每都让我得到意外惊喜与收获,让我相信,一路向前,定能领略无限美好!

适应变革:实践中的累积

2003年,我从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成为区教研员,人生角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时值第八次课改刚刚启动,品德课程更是进行了彻头彻尾的变革。《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逐渐取代了原来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教材,全面进入小学课堂。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也有了极大的调整和改变。在崭新的工作岗位上,面对全新的品德课程,我感觉一切都应该回到起点,我需要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重新去认识、研究这门课程。

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生活。在研究中,我对品德课程的性质、特点越来越明晰。品德课程是一门立足学生生活的课程,它基于学生的现有生活,注重生活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要做好学生生活问题的解决与生活能力的培养;品德课程是一门活动课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在活动中得到感悟与提升。品德课程还是一门综合课程,从内容上看,它有机融合了原有的思想品德、社会学科的内容,还有机整合了小学科学、地理环境教育、历史与文化、品德与规则教育等,因此要求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多元。同时,它还是一门指向于学生未来的生活课程,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虽然品德课程在课表中每周仅占两课时,但是对学生现在、未来乃至一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这就需要我们能够从更高的视角去审视、研究并实践品德课程的改革。基于课程的生活性特点,我提炼了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路,即“一组二引”,通过重组教材、引生活进课堂、引学生到生活的策略,有效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同时将课堂作为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的场地,将生活作为学生实践和行为检验的平台,进行有效地教学拓展。

是一次教学,更是一项活动。随着对课程的深入研究与了解,我也形成了自己对这门课程教学的独特思路,即生活是品德教学的源泉,体验是品德教学的途径,活动是品德教学的载体,互动是品德教学的策略,成长是品德教学的目的。根据这一思路,我提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品德课活起来”的教学策略,并从教学内容的动态化、教学时空的开放化和教学方式的探究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将游戏、讨论、展示等活动引进课堂,通过前伸、后延、整合等方式进行时空的拓展,将多样的探究性学习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我认为,品德课堂应该是生动而开放的,有开放的教学内容和空间,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以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为主,通过有效组织和评价,使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得到认知与情感的提升,从而内化为道德行为。

是一次整合,更是一种双赢。作为区小学品德教研员,我还身兼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的工作。在课程研究中,我发现两门课程具有相同的性质,即都是综合课程;具有相同的课程内容,即以学生的生活为主要内容;还具有相一致的课程价值取向,即不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为主要目标,而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由此,我面向全区小学开展了“小学品德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可行性”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两门课程具有整合的独特优势,具体表现在师资配置上的一致性。不少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两门课程的相近之处,在师资配备上已经有所整合。而且,调研中发现教师驾驭课程的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对课程的综合性、生活化、主题化和活动化特性有了较深的认识,这样两门课程的整合有了师资的基础,认识到两者具有相同点,可以整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带领区骨干教师团队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青年立项课题“优效视阈下小学品德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实践研究”,并从课程资源的整合、教学目标的整合、教与学的整合、学习方式的整合等多方面开展实践研究。课程整合作为一种趋势,更是一次双赢,推进了两门课程的有效实施。

提炼聚焦:鞭策下的奋发

区域品德课程的发展也给我带来了梦想中的成绩,2008年获评苏州市学科带头人,2010年获评苏州市名教师,成为苏州市名师发展共同体成员,2012年被推荐为江苏省特级后备区级第一梯队成员。接踵而至的荣誉、更高的发展平台无不鞭策着我在品德这条路上勇往直前,并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情况,在教学风格与特色上进行有效提炼、聚焦。

确立方向。作为课题的主持者,我带领课题组教师开展文献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材料。在实践中,我更认识到科研只有与教研有机整合,才能真正体现其实效。由此,我将课例研究引入课题研究,在小课题的带动下积极探索与研究课堂教学。根据品德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基于我区课程整合的前期研究,我将“道德实践”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与方向,积极探索品德课程实施中学生道德实践活动的有效组织。通过资料检索与学习,我充分认识到无论古今,不论中外,实践在道德或品德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道德本身就是实践的。实践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基础,也是品德课程的基本性质。根据选择的这一方向,我开始探究道德实践活动在小学品德课程中基本操作方式、有效的活动类型,提出主动实践、有效实践、深度实践的基本策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最终实现品德教育知行合一的目标。

建立模式。作为教研员,我也经常开设公开课供老师们评析与研究,并力求在课堂指导中实践自己的研究成果。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材,由于内容整合了历史、地理、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使好多老师望而却步。对于高年级的品社课是否可以形成一定的模式供老师们借鉴呢?我在六年级《隔海相望》一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尝试将综合实践活动引入品德课堂,通过学生课前实践、课堂交流体验、课后延伸实践的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以“实践学习单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对台湾的了解,用自己的眼睛审视,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大陆与台湾是一家的事实。经过反复实践、修改完善,我的“实践体验教学模式”形成了,并制定了初步的教学流程,可以作为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其他主题教学的参考与借鉴。很快,我区几位青年教师运用这一模式在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科学技术的喜与忧》等课的教学中进行运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我想,这种模式可能有局限,但是带给老师们的应该是一种导向,那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的感受和体验才是最真切的。

树立旗帜。多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持续不懈的聚焦与提炼,使我的课堂教学和研究不断提升,在省、市各级品德课程研究领域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苏州市教科院组织的各级教研和培训活动中,我作为教研员代表进行评课析课、为老师们作专题讲座,受邀指导兄弟县市区域的品德教学工作,自己的观点与研究成果得到老师们的肯定。2014年,省教研室杜文艳教研员应邀参与我区课程研究,并听了我的研讨课,对我的课堂教学特色和教学研究成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10月初,我的课堂教学视频与教学研究成果在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进行展播,教学视频还被推荐在教育部网站展出,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学习资源。三十多篇教学研究论文也相继在《中小学德育》《基础教育参考》《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

教研相长:转型中的引领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师生角色、关系的重塑与变革,同样,在学科教研活动中,教研部门与一线教师也不再是上传下达或检查评定的关系,而需要重新定位,教研方式需要转型与创新。

小学品德学科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多为兼课老师,主要任务是语数外学科的教学,兼课直接影响着品德教师的发展,使他们在精力投入、专业引领、同伴协助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的现实问题。作为教研员,我觉得自己不仅是学科的引领者、实践者,也应是学校和老师的服务者。

服务者。小学品德学科教师以兼职教师居多,他们的初始专业以语文、数学为主,要引导他们的专业发展由其他学科意向转向品德学科意向,首要的就是给他们创造在品德学科教学领域的成长机会。为此,我以“一转三式”让他们获得成长的体验,从而把品德教学和教研视为一种必须、一种生活。“一转”就是引导一部分教师把专业发展意向转向品德课程,或者转为品德专职教师,把发展的兴奋点转移到品德课程,成长为品德教学的骨干,在全市以及学校教研活动中起引领作用。“三式”则是对具体对象分类、分层,并加以引导培养的方式。一是“天女散花式”,就是面向全体的品德教师,围绕小学品德教学的各个方面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创设平台;二是“锦上添花式”,即面向骨干教师,组织开展以总结、提炼骨干教师经验、教学特色为主的教研活动;三是“雪中送炭式”,面向某些在业务上存在不足的教师,采取缺啥补啥的办法,助推他们成长。根据教师发展程度,我们分别成立了核心组、中心组、协作组三个不同的发展团队,每一个团队成员都制定了个人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根据教师发展需要我们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

督促者。对于忙碌于日常教学任务的一线老师,如果不给予指点明确的研究方向,不布置一定的“作业”是难以达到发展的目标的,因此在每次教研活动,尤其是中心组、核心组活动中,我都在活动前布置一项“作业”,即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做好前期思考,并形成书面交流材料。通过活动中的交流共享,老师们的思维会更加开阔,也更能激发老师们写论文的欲望。记得南麻小学唐妹老师这样说过,“每次沈老师布置的作业都给了我一个写论文的方向,也激发了我写论文的热情,这几年我的论文几乎都是围绕我们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来写的,我觉得选题小而具体,案例充足,老师们的交流还能让我借鉴和补充,我觉得写论文没有以前想象的那么可怕了。”老师们的成长是需要鼓励的,借助教研活动的机会,定期给他们一点“压力”,就会给他们带来无尽的动力。

创新者。为切实改变小学品德教研中存在的粗放化、随意性的问题,我努力转型并创新教研方式,力求做到教研活动“三精”,使教研活动更精致。一是组织精心。教研活动要实现有效,需要我们教研员精心组织,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与内容。比如我在组织品德学科核心组教师活动时多以论坛、沙龙的形式,围绕某一主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个性化阐述。而对于青年教师则多采用案例式、同课异构等研讨方式。先进行研讨课的现场观摩,再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的点评。二是过程精细。我精心设计活动,引导教师全程参与。活动前,要求教师提前熟悉听课的内容,如提前分析教材、了解课时目标等,并根据活动主题做好相关材料的准备工作、了解这一研究主题目前获得的研究结果、存在不足等。活动中,以分组交流、教师代表交流或每人填写听课评议表的形式,为每位教师评课议课提供机会。在活动后,利用QQ、论坛的形式对本次活动或研讨主题开展后续讨论,弥补现场研讨时空和参与人数不足的劣势,有效拓展了教研空间。三是思维精深。一次好的教研活动是老师们思维碰撞、认识提高的过程,而要获得提高,必须积极思维、深入钻研。在活动中,我跟老师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关起门来是一家,所以不说两家话。”引导老师深思熟虑,评课者做到善于追根溯源,善于归因,就听课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展开思索,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授课者在接受建议后能做到行为的跟进。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是教师发展的驱动力。吴江小学品德教师团队,以“四联”,即联手、联校、联片、联区为抓手,形成协力,不仅组织好校内、区内教师的互助与协作,还积极与兄弟县区教研室建立长期友好协作关系,牵手成长、共同发展,实现发展的共赢。在主题导航、精致过程、共享共赢的协力教研机制下,吴江区小学品德教师的发展成果是喜人的。十年间,已从仅有一名区(县)级学科带头人发展成为有市、区各级带头人以及区级能手、新秀的骨干梯队,其中市、区名教师各一名、市学科带头人四名,区级学科带头人七名。多名教师获2A级课或学科能手等称号。教研方式的转型推动了课程和教师的同步发展。

第7篇: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

关键字:小学;品德与生活;综合性拓展;意义;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1

一、 实现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综合性拓展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对逐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品德与生活课程担任着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任务,也是我国现阶段小学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但其在教学设置上又不仅限于与德育方面,其对于启迪学生心灵,开启小学生思维大门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现阶段的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并没有发挥其实际效能,主要表现在其教学开展活动中的德育工作实效性不强,德育目标定位不准确,不能结合学生的成长环境且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开展德育教学,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难以消化,无法在生活实践中具体应用。

2、有利于课程面向生活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内容设置大多面向儿童日常生活,是立足与儿童生活环境特点的综合性学科。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课程内容面向生活、面向实践,且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因此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教学惟有真实且密切的反应社会需要,提高学生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才能体现出学科内容的本质价值。如果在教学实践中,课程内容与生活内容相隔离,使学生无法感同身受,在社会生活中无法利用,这样教学便失去了其意义性。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提出“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教学理论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综合性拓展的具体措施

1、问题或专题的综合性拓展

在传统的学科知识内容教学中,大多是基于学科知识,使学生达到理解并长期记忆的目的。然而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活动为围绕具体问题或专题内容来开展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讨论教学的方式来开展,首先,教学需要根据问题或者专题内容决定是否应用讨论教学,以及为何要采用这一首要问题。假设教师的课堂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复习和扩展已学的科学知识,这些科学知识的来源是教材内容或者课外教学资源,学生能对其中许多知识中未交待的内容进行扩展性讨论,包括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分支,细节内容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置组织、引导讨论教学活动的开展。为确保教学活动能有实际收获,学生的准备活动十分必要。教师应该针对全班学生有目的设置关于倾听、表达、组织、交流等方面。有些儿童通过电视或者其他媒介有可能片面的认为讨论即是通过言辞压倒对方,教师要对此加以正确的引导,做好讨论的组织工作,使学生成为更有效的讨论活动参与者。

2、课程目标的综合性拓展

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融入社会能力的形成,使学生成长为富有安心、公德心、责任心以及拥有健康人格的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是品德与生活课堂设置的总目标。教师在培养学生拥有以上要求的基本素质以外,应将课程目标拓展到情感培养、认知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方面,这些方面是目前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方面所普遍缺少的。传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往往强调知识与能力,而忽略了学生情感认知能力的发展,这与现代素质教学的教学理念不相符合,这使得我们的教学目标存在先天不足。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应该做到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结合,教师要革新教学观念,全面的把握教学目标,改变一直以来重理论知识而忽略情感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丰富教学活动,拓展教学范围,密切关注生活动态等方式,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使其养成健康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提高其参与生活、融入社会的良好社交能力,在掌握必备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做好课程目标的综合性拓展。

3、学习方式的综合性拓展

小学品德与生活学习方式的三种基本形式为: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问题讨论式教学。无论何种学习方式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目的。在学习方式的拓展上,教师应该将小组协作学习、课外研究学习、学生自主探索式学习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辅导者、问题总结分析者的身份来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专业技能提升和积极参加学术交流等形式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的学习科学、先进的教学方式,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丰富、直观、高效、灵活、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提供参与教学活动、能够自我思考、自主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中养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观和社会价值观。

4、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性拓展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本课程的教学活动的开展要积极的结合利用其它学科的有益资源,实现教育的整体效益性,通过课程资源的共享来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教师要善于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点来拓展教学内容,同时把静态的教学内容与动态的社会活动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同时,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开展要结合不同的教学活动来丰富教学内容,如夏令营活动、班级活动、体育活动、节日晚会等相结合。当然,教学资源有着其丰富性也有其交叉重复性,如何合理的对教学资源进行筛选和配置成为与其他学科活动进行资源共享的重要课题。

三、结语

总之,在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顺利开展,需要教师革新教学理念,以全新且科学的视角来审视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建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全面提高的教学目标,积极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通过与社会生活内容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其成长为高素质的现代型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峡,赵亚夫.小学社会课程的基础和理念――兼谈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构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03)

第8篇: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 教学活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24-01

活动是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形式,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和纽带。小学品德课程是小学教育阶段尤为关注的课程,这就需要开展各种品德教学活动,使品德教育成为感化小学生心灵,培养小学生丰富情感,端正小学生价值取向,端正学习态度的有效教育途径。那么如何使小学品德课成为小学生乐于接受、积极参与、能动性强的课程呢,这就需要小学品德教师基于品德发展的现状以及教育趋势,以理论促实践,以实践丰厚理论,采取多样化的品德教学途径极大性调动小学生的参与激情,最终使小学生品德课程教学活动充满生机。

一、创建和谐的品德活动氛围促学生的自主参与性

基于对儿童的身心成长特点探究,发现儿童在自由的、没有约束的氛围内,能够心情愉悦地主动性追求认知和学习。课堂是链接教与学的桥梁,是学生进行求学认知的主阵地,更是开展品德教学活动的空间,它的教学建构、开展模式、活动场景等如何运作,直接关系着学生对于品德教学活动是否乐于接受、主动性参与、热情迸发,更关系着品德教学目标是否能够直接有效实现。因此,这就需要小学品德教师突破原有的教学方法,以现代教育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优点为小学品德教学活动开拓教学思维空间和余地,最重要的是以现代教育教学方法为主要教学模式去创建宽松、活跃和和谐的教学活动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愿意去参与品德教学活动。

例如:在进行《我是中国人》的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打乱以往整齐的课堂桌椅形式,让学生们把桌椅围成两个大半圆圈形式组成两个A和B学习队,教师向学生提问“从哪些方面看出我是中国人”,请AB两队的学生进行自由性讨论和发言10分钟,而后教师让两队分别选出5名代表成员进行发言。这样的学习氛围极大地考虑了学生学习和感情需求,学生们开心地配合教师进行品德教学活动,并热烈参与“我是中国人”的主题讨论中,以往不敢发言的学生都变得积极主动性的参与,而以往积极主动的学生变得更加善辩。最后双方分别派出5名代表,从外形、饮食、生活习惯和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回答。值得注意的是双方互为竞争对手,你追我赶地争先恐后回答,并以每次能够回答得多而为自己喝彩。通过这样的小学品德教学氛围的建构,极大地迎合了小学生身心成长和学习特点,极大地把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调动起来,敢于反驳、敢于提出自我观点,从而使品德课程深入人心,也培养了小学生高尚的品德,使爱国、爱集体、爱家思想融化为学生的一种素养。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品德课外活动促学生乐于参与性

从诸多的品德课外教学活动来看,故事品德教学活动最为普及也最为有教育功效,开展故事观后感活动可以诱发道德情感,促使学生乐于参与品德教学活动。无论是讲故事还是看故事形式都能够引起小学生对故事内容情节和人物情感共鸣,进而在情感上会受到感染形成一种反思,最终会使自己的思想认知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这就需要小学品德教师采用讲故事或者看故事的形式,以满足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需求,特别是教师选取一些内涵深刻,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去感化学生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形成一种教育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分辨是非、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规范自己的言行。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为教学手段,成为小学生开阔其视野的平台,借助于这个教学手段小学生通过接触与自己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件,从而在思想受到触动和启发,与自身的言行形成参照和对比,最终在思想上获得新的认知。

例如:在进行《诚实守信》的品德教学活动中时,教师以观看故事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视频把社会上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有失诚实守信的小故事给予学生们观看,让学生们明白不诚实守信的行为对社会、对他人和对自己造成的不良性后果,而后让学生针对故事中的不诚实守信行为应该怎么去纠正从而形成好的影响。由于这些小故事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很容易地挑动其学生的情绪,学生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而且这些意见和建议富有建设性打动了大多数学生的心声。通过这样的故事性品德教学活动,小学生在故事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并根据故事中的人物性格以及情节对自己形成相应的映射,对于正确的言行会认同并继续坚持,而错误的言行会反思不当之处并寻求正确的解决问题办法,使小学生在思想上能够深化认识,在行动上给予激励或者纠正,最终使小学品德课程富有成效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三、结语

如何以“活”导“动”,提高小学生参与品德课程的积极性,发挥小学品德的教化作用,为其他教学活动奠定思想根基,这就需要众多品德教学工作中扎根于品德教学活动的实践,以实践促教学,以教学促教育,从而使小学品德课程成为品德教育的前言阵地,成为小学生品德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第9篇: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体验教学;学生生活

一、模拟生活,让学生获得体验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从而有所收获。模拟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例如,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前,我布置学生模拟自己见到过的残疾人,为上课做好准备。学生非常感兴趣,有的演盲人――用手帕把自己的眼睛捂住,有的演一只手或者一只脚坏了的残疾人――用红领巾把自己的手或者脚绑住。这节课上,很多同学真实地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残疾人”的不方便,从中体会到作为一个残疾人,是多么不幸啊!从这里我看到了体验所带来的收获,虽然这收获可能很细微,相信经过努力,它一样会成为“燎原之火”。

二、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学会实践

在教学中,我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外,还根据本课程的特征,放飞学生,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如教学第二册第12课《别把花草弄疼了》时,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社区、街道及校内的绿化区进行调查,了解树木的管理生长情况,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组内分工,每个同学负责不同的工作。学生们在活动中团结合作,用许多办法了解到了小组所关心的问题,找到了种养花木的方法和知识,并从中了解到花草树木对我们人类的功劳非常大,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教学《怎样才凉快》一课时,要求学生分组去调查2011年以来本镇的断电断水情况,从而了解到国家水电的缺乏,增强了学生节约水电、爱惜资源的意识。

生活是色彩斑斓的,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和他们一起去体验、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究,才能使他们愉快的、有创意的生活。

三、在讨论中学会交流

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而在《品德与生活》课上的讨论,完全可以让学生找到需要讨论的话题。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讨论,防止形式上的讨论。《品德与生活》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例如,教学《我们的学校》时,参观完校园,我就组织学生讨论这样的问题:“小朋友,你们在参观校园的过程中,都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老师请各组小朋友先在一起讨论,然后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同学来汇报,参观得仔细、讲得好的小朋友,老师要给他们组颁发奖章。”有了参观的过程作为铺垫,学生讨论时就有话可说,有的小组在老师的指点下还作了简单的记录。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我有时让他们推选代表,有时则给各个组的组员编好号码,轮流代表小组发表意见。讨论,是《品德与生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地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充满自信。从而,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得以应用,参与讨论活动。

四、发现生活素材,整合活动资源

学生是课程资源的主体,“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从中挖掘、提炼课程资源。如执教三年级上册《我想要我能要》一课,为了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思想,我让学生用表格体现。课堂交流时,我有意识地选择了几位学生完成的表格,用实物投影出示,然后请他们说说:你想要的物品中哪些已经买了?如果全都买下,会花多少钱?你所买的东西花了多少钱,占全家每月收入的多少?结果发现,有位同学的购物计划竟然超过了600元,占全家月收入的70%。这可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而其购物清单中有一部分是目前根本不需要的,如自行车、名牌运动衣等。紧接着,教师引导大家探究:是不是“我想要”的东西都能要呢?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之后终于澄清了认识。

其实,《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它以浅显的社会公德、生活常识为基本内容;以教育学生养成诚实、勇敢、勤劳、节俭等品德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为主要目的。课程资源来自学生的生活,问题的解决也回归学生生活,这样的教学帮助学生解决了现实的问题,更有助于其道德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峡,康健,丛立新,高洪源.活动课程

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