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背景音乐论文范文

背景音乐论文精选(九篇)

背景音乐论文

第1篇:背景音乐论文范文

一、茶艺表演与音乐艺术的结合

同属于艺术门类的茶艺与音乐,虽然各自独立,却又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结合,带给人们感官的享受与精神的愉悦。其实,茶艺与音乐之间的历史渊源由来已久,文人充当了桥梁的作用,而文化则成为孕育的土壤。茶艺正是在古代文人的参与下才成为了一门艺术。精通音律的古代文人,将茶艺与修养、教化等密切结合而形成了雅士茶道。作为将茶道演变为雅事的重要因素,背景音乐提升了茶艺的文化品位。在古代社会,与茶艺表演相结合的背景音乐多为古琴所奏。在当代社会,茶艺表演引入了更多的新鲜背景音乐元素,更加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二、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选择与创作

(一)依据茶的种类选择与创作背景音乐

由于生长环境不同,不同地域出产的茶的味道不尽相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茶艺表演中的背景音乐,应该根据每种茶的不同特性及其本身带给品茶人的感受进行选择与创作。比如,乌龙茶茶艺表演通常运用《高山流水》等古典音乐作品为背景音乐,或者创作专用的茶艺背景音乐,表达心领神会的茶艺之美,让品茶人品茶之际,神游茶乡的风情,享受茶乡的风味。比如,禅茶茶艺表演中,表演者融传统茶艺文化与禅文化为一体,使品茶者品茶时能够感悟禅茶一味之境界。佛教与茶艺结缘两千年来,禅茶展示了禅宗的对茶艺的体验。禅宗公案记录的称之为手段的形态各异的动作与姿势,不仅有静态的造型,而且有动态的表演。伴随着佛教背景音乐,茶艺表演者变换着茶艺表演的动作与手势,传达着禅意的体验。中国茶的品种多种多样,不同的茶发源于不同的地域,蕴涵着不同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信息,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韵味。由于不同地域与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音乐风格与民族乐器,创作茶艺表演的背景音乐时,应该像创作其他特殊音乐那样,为每种茶艺表演创作适宜的音乐。当音乐在耳畔响起时,欣赏着美妙的茶艺表演,品味沁人心脾的茶香就能推断出茶的品种,使茶艺表演与背景音乐彼此和谐融合。

(二)依据表演形式和品茶环境选择与创作背景音乐

虽然茶艺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但是不管何种形式的茶艺表演,假如不结合品茶环境而选择与创作背景音乐,哪怕表演多么出色,也会给人一种不搭调的感觉,品茶人不能静下心神品茶,就无法品出茶汤之美,也无法感受到茶艺之美。反之,假如茶艺表演能够依据表演的形式与品茶的环境选择与创作适宜的背景音乐,品茶人能够平心静气品茶,与茶艺表演和品茶环境融为一体,更易引发对茶艺之美的感受与茶道精神的思索。因此,茶艺表演时,依据表演形式与品茶环境选择与创作背景音乐是非常重要的。茶艺表演充分考虑品茶环境,选择与创作适宜的背景音乐才可以尽可能发挥表演者的表演。品茶人能够融入茶艺表演中,茶艺表演者才能收获表演的成功。比如,在自然山水之间的室外进行茶艺表演,周围是巍巍高山,泉水喷涌而出,背景音乐就可以选择与创作贴近自然之音的曲目,甚至有时可以不选择与创作背景音乐。在这样的茶艺表演中,达至人境合一,实现自然的和谐,就能将茶艺表演展现得尽善尽美。需要强调的是,选择与创作背景音乐,应该综合考虑表演形式、品茶环境与茶艺内容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茶艺表演既是茶艺的表演,也是茶艺、舞蹈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综合展示,是一种和谐融合的美感展现。

(三)依据民族风俗选择与创作背景音乐

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特色,在茶艺方面也不例外。每个民族选择与创作茶艺表演的背景音乐,都与本民族的文化风俗紧密相关。在茶艺博览会上,不同民族的茶艺表演者身着不同的民族服饰,展示给人们不同民族特色的茶艺,具有民族风情的背景音乐更增加了茶艺表演的民族风味,使茶味中也隐约弥漫着浓浓民族味道。少数民族的茶艺表演,既讲究展现泡茶的技艺,又注重布景、配乐与姿态的搭配。例如,大理白族的三道茶茶艺表演中,茶艺表演者在展现泡茶技艺的同时,伴随民乐的伴奏穿插表演舞蹈,将单一的茶艺表演演绎为小型的舞台剧,使用地道的土陶茶具将泡好的热茶盛给品茶者,使茶的味道平添了不少秋色。少数民族茶艺表演由于具备深厚的民族特色,历来非常受到人们的欢迎。当茶艺表演时响起某个民族的背景音乐,就会使品茶人联想起该民族的特色,茶中也会增加一丝民族风味。所以,茶艺表演时选择与创作背景音乐,应该与民族习俗紧密相关。民族风格发生变化,茶艺表演选择与创作的背景音乐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才能使茶艺表演别具一番风味。

第2篇:背景音乐论文范文

1 十七年时期

十七年时期(1949年-1966年),由保定抗战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有8部之多。它们分别是:《新儿女英雄传》(1951年)、《平原游击队》(1955年)、《冲破黎明前的黑暗》(1956年)、《狼牙山五壮士》(1958年)、《小兵张嗄》(1963年)、《野火春风斗古城》(1963年)、《白求恩大夫》(1964年)、《地道战》(1965年)。这些电影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思想和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创作完成的。它们历经建国初期的试探摸索,继承传统、创新发展,最终走向六十年代的经典确立。这一时期,电影音乐主要采用了配乐的形式,用器乐演奏或无歌词的人声哼唱来表现影片内容。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仅限于渲染气氛和烘托情绪,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千人一面”。电影配乐呈现出依附于影片内容的特点,且创作形式单一,艺术性不强。究其原因是时代政治要求电影为抗战主题和军事思想歌颂服务。在简单意识形态功利目的的绝对支配下,过于强调电影的社会功能和实用功能,淡化了审美娱乐功能,电影的宣传教化作用被无限放大,从而制约了电影音乐参与剧情创作的深入。十七年时期的电影音乐自1959年后迎来了创作高潮,较为宽松的政策激发了作曲家们音乐创作民族化探索的热情。此时,《白求恩大夫》和《地道战》的影片配乐一改惯用的西洋乐队编配,转而采用新的中西混合乐队形式。作曲家对器乐音乐的民族化探索构成了影片配乐创作成功的关键。

2 新时期

1991年,珠江电影制片厂出品保定抗战影片《烈火金刚》。影片音乐《大平原》是一首地域风格浓郁的电影主题歌。全曲以“情”为主线,旋律跌宕起伏、千回百转,歌颂了对故乡、对战友、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流露出爱憎分明、慷慨悲歌的燕赵风骨。这一时期,电影《敌后武工队》(1995年)和《少年英雄》(2004年),电视连续剧《小兵张嘎》和《烈火金刚》(2004)的影视音乐均有出色表现。这些影视剧的音乐多采用歌曲的形式,既有高度概括剧情的主题歌,又有用于重要场景抒情言志、烘托气氛的插曲。英雄世俗化的创作理念,摒弃了高、大、全的审美观点,成功定位平凡与伟大的关系,歌词内容由单纯歌颂、教化转向对人性的探索和真善美的体味。剧中音画配置的关系已不再囿于音画同步的层面,音画对位、画内音乐与画外音乐的交替运用拓展了影视音乐的表现作用,多角度、深层次地揭示影片内涵。新时期保定抗战影视音乐(歌曲)的创作有了本质上的改变。对英雄主义的描绘由过去歌颂“神”变为歌颂“普通人”。歌曲表现的英雄形象有情有义,也有缺憾,呈现出追求自然、真切,具有情感共鸣和亲和力的生活化内容。影视歌曲成功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参与到剧情创作中来,这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与消费社会的迅速形成,与社会生产关系的迅速变革相联系的,是时代与变化了的观众在(影视)创作上留下的印记”。

二 特点和文化内涵

1 感情真挚,与时俱进

这些电影音乐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时代精神,充满了真挚的情感。由于作曲家大多历经枪林弹雨,经历过战火的考验,他们对生死、对和平的体悟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深刻。深厚的生活积淀为创作提供了鲜活素材,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中,他们把对国家、人民、故乡的挚爱融入艺术创作,创作出威震敌胆的李向阳、质朴憨厚的高传宝等多个个性鲜明的音乐形象。这些经典的电影音乐犹如战斗号角鼓舞了全体国人的革命斗志,既唤醒了普通民众的抗战记忆,又有以史为鉴、激励现世的意义。它所体现出的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至今依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

2 燕赵风骨,历久弥新

文化的地域性是区域的物质环境与社会结构交互作用的结果。保定地处燕赵腹地,兼有平原、湖泊、湿地、丘陵、山地、亚高山草甸等地貌。历史上这里曾是农耕族和游牧族对峙、交融的前哨。频发的战争和民族融合,不但蕴育了慷慨悲歌、刚柔相济的燕赵风骨,也赋予保定人重义任侠、安土重迁的品格。保定抗战影视音乐最突出的莫过于根植于乡土艺术中的燕赵风骨。《烈火金刚》里凄楚悲壮的冀中吹歌,《小兵张嘎》中慷慨激昂的河北梆子,唢呐、管子、梆笛、板胡等特色民族乐器的运用,无不彰显着鲜明的地域风格和浓郁的人文色彩。即使是细腻、哀婉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少年英雄》的主题歌),也浸透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风貌。这些歌曲和配乐与影片出殡、结婚等燕赵风俗描写紧密结合,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既展示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又增强了生活气息与艺术感染力。它所传达出来的燕赵风骨虽历经时间的磨砺却愈发生动鲜活。

3 抗战文化,意蕴深远

保定抗战影视音乐作为保定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影视剧播出以来,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不可否认,这种视听结合的音乐欣赏方式,依靠现代科技广泛地传播了抗战文化。它们中有歌唱领袖的《的话儿记心上》;爱国爱家的《大平原》和《在太行山上》;有反映斗争生活的《地道战》、《游击队之歌》、《到敌人后方去》;有歌颂军民鱼水情深的《子弟兵和老百姓》;有宣扬正义反对侵略、赞颂革命大无畏精神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和《五月的鲜花》;还有表现燕赵儿女勇敢正义、不畏的电影配乐。这些影视歌曲和配乐融入时代、地区、民族和民俗等多种文化元素,真实地记录了保定抗战历史,从不同侧面描绘了如火如荼的抗战生活。激昂、悲壮的音乐深刻地揭示了影片所蕴含的抗战文化,使人物呈现出多侧面、立体感。影视音乐成功地作为一个独立的深层叙事元素与画面同步存在。音画同步共同塑造的综合视听艺术形象营造出超时空的艺术表现效果。

三 红色旅游与保定抗战影视音乐文化开发

保定抗战文化挖掘由来已久。早在“十一五”规划和第九届党代会,保定市就提出把红色抗战文化品牌培育作为一项战略列入文化名城建设。2007年1月10日,保定市旅游局推荐的红色旅游线路——“跟着老电影去旅行”,被中央电视美假期评为“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由此揭开了保定抗战影视旅游的序幕。与此同时,保定市委审时度势以抗战文化为龙头,深入贯彻《2005—2010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挖掘抗战影视文化内涵,提出组织创作一批反映保定历史文化和主流人文精神的影视、艺术作品,推出一批具有保定特色的原创型文艺精品,并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诵经典、唱红歌、读红书、讲传统”活动,开启保定首届“红色文化季”,启动“跟着老电影到保定旅行——群星璀璨映保定”活动。2010年8月27日,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保定日报社联合推出,以保定抗战影视音乐为创作主旋律的大型交响乐史诗《太行魂》,再次掀起抗战文化建设的高潮,打造旅 游文化品牌。然而,问题也是存在的。保定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对抗战影视旅游的开发还仅限于影视外景地和故事发生地。许多景点还是博物馆、纪念馆陈列,走马观花式的行程很难融入到当地特定的历史文脉和地域文化中,旅游产品简单化、程式化,客源老龄化,缺乏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虽然拍摄了《水上游击队》、《狼牙英雄》等一批反映保定抗战的新作品,组织排演了新剧目和文化节,但是对抗战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没有形成品牌,忽略了影视文化的传播功能,特别是影视音乐文化的传播。究其原因是思想认识不足,整改措施不到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 完善对影视音乐文化的认识

影视音乐文化泛指以电影、电视方式所进行的音乐文化创造。它包括影视音乐本体研究、文化和音乐的有机联系两个方面,具有群众性、时代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商业性的特点。影视音乐文化开发,旨在把影视音乐当作一种文化现象来进行研究和阐释,探讨其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以及在社会文化中的角色。保定抗战影视音乐根植于闻名中外的保定抗战文化,对它的研究不能囿于影视艺术的本体层面,应运用现代学术的研究方法,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深入到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语境,更多地关注时代文化、经济教育、社会民俗、民间音乐等领域。一方面从时代、社会、文化的宏观层面剖析燕赵文化环境对抗战文化的孕育,探究保定抗战文学的成因及对影视创作的影响;另一方面立足影视音乐是人的一种文化选择、一种文化行为的认识,围绕作曲家、剧作家的创作活动,追溯保定抗战的历史轨迹。

2 依托影视科技,建立红色旅游创新机制

影视艺术自形成之初就与人类的科技创新紧密相连,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其特有的视听语言、综合的表现手段、运动逼真的画面使人们普遍易懂、广为接受。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方式的运用,最大限度发挥影视艺术表现功能的同时,也广泛地传播了影视文化,特别是影视音乐。保定红色旅游不缺文化,缺少的是文化创新品牌和规模化、产业化机制。以抗战影视音乐为例,这些历史厚重、政治色彩鲜明的音乐文化,一定程度上与现代观念包装下的大众娱乐性质的旅游业宗旨相背离。因此,如何将丰富的抗战影视音乐资源转化为旅游产业资源是急需解决的课题。出路在于政治娱乐化,树立品牌意识,建立红色旅游创新机制。一方面从市场出发,满足普通消费者娱乐、休闲的刚性需求,用通俗、时尚的旅游产业发展观来重新解构影视音乐资源,使影视音乐传播引发的旅游活动渗透至主题乐园、拍摄基地、音乐节等新领域;另一方面将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结合,创建“嘎子嘎”、“魅力狼牙”、“浪漫白洋淀”、“地道惊魂”等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影视音乐文化品牌,运用新型技术和影音设备,开发手机铃声、无线音乐、动漫音乐、MTV、广告音乐等现代传媒,拓展红色旅游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3篇:背景音乐论文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背景音乐对剖腹产病人的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将118例产科手术病人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病人手术时播放背景音乐;对照组病人按照常规护理,监测两组病人的心率、血压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室播放背景音乐得到认可,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背景音乐用于剖腹产病人手术中,能稳定患者情绪,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减少辅助用药,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同时使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关键词】背景音乐 剖腹产 应用效果.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一个特定治疗环境,是患者住院期间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一方面可以使患者在心理上产生应激反应,出现焦虑、不安和恐惧等负面情绪[1]。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具有独立操作的科室,背景音乐具有调节人的形神,促使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作用,目前国内已有医院在手术过程中播放背景音乐的报道。医院播放背景音乐能分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对疾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医务人员圆满完成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手术氛围,并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本院2010年9月―2011年3月择期实施的118例产科非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年龄22岁-35岁。神智清晰,表达能力正常,无听觉障碍,愿意配合。两组间年龄、性别、学历、疾病分类等比较,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常规三查十二对后,安置病人舒适的,对病人进行宣教,介绍手术过程和麻醉方法,主动了解病人思想动态,给予安慰和鼓励,增进病人对手术的信心,使病人放松;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向其说明术中播放背景音乐的作用和目的并征得同意。根据病人的文化背景、个体差异、喜好等选择病人喜欢的乐曲。手术结束后及时征询产妇对背景音乐的使用的体会及效果评价。

1.2.1 背景音乐的选择 (1) 音乐种类 :根据心理学治疗理论,背景音乐曲目可选择节奏缓慢、柔和、舒缓的轻音乐、民乐等,一般西洋音乐或流行音乐适合于年轻人,中国民乐适合于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中老年人。据调查,70%的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都喜欢旋律优美的轻音乐[2]。(2)音乐节奏:健康人理想的脉动节律应为每分钟60次左右,每分钟在60拍左右的节奏(即中速)与人的正常生理节奏正好共振。是调养生理的最佳节奏(瑜伽功音乐)都取这种节奏,可以应用于手术室等环境[3]。(3)音量选择:缓慢、轻松的音乐能使患者放松,增加手术室的温馨感,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适宜的音量为50-60分贝左右。

2 效果评价

94.8%的剖腹产病人对播放背景音乐感觉较好:产妇认为音乐能分散自己在手术中对疼痛的注意力及减轻牵拉反应,认为音乐能放松心情,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消除精神紧张,缓解烦躁不安和焦虑情绪。术前、术中征求产妇的意见是否需要播放背景音乐,其中愿意术中有背景音乐的产妇占97%,从我科术中播放背景音乐后,对剖腹产病人在术中的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问卷调查中满意度达99%。

术中所需播放的背景音乐,通过购买CD及网上下载等方式在计算机上构建音乐库,通过电脑配合功放进行中央式播放,提供立体声源,能使播放音乐体现作品意图,以保护病人听力,达到音乐效果,起到播放背景音乐的目的。此技术不需要专门的物质投入,方法简单,成本低,也不需要专门的人力投入。

3 讨论

背景音乐疗法是运用音乐特有的心理、生理效应,使产妇在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消除心理障碍,减轻焦虑、缓解术中疼痛、降低牵拉反应、增加产妇的舒适度的一种治疗方法。

3.1 音乐可以稳定情绪 和谐的音乐旋律能直接改善精神状态,转移人的注意力,使人放松,减轻产妇在等待手术时的紧张感。对于来到一个陌生环境的患者,让其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创造的轻松气氛,使其沉醉于音乐的氛围之中,帮助病人消除术前、术中紧张情绪。

3.2 音乐有助于麻醉顺利的进行,减少的用量 病人进入手术室,往往由于心理紧张,身体不能放松,给麻醉医师实施麻醉带来很大的不利,直接影响麻醉效果。在术前术中播放柔和优美的音乐,能使产妇的呼吸、血压、心率的稳定,有助于各项操作的进行,并通过影响内啡肽等物质的释放而达到镇静催眠作用[4]。

3.3 音乐能减少产妇对手术过程中的不良刺激 术中产妇为清醒状态。手术器械碰击声、负压吸引的噪声、监护设备的机器声、医护人员之间讨论病情的声音以及不经意的叹气都可能对产妇产生精神上的不良刺激。适当的背景音乐使用,能够有效地分散产妇对这些外界不良因素的注意力,从而保持产妇的良好心理和生理状态的作用。

背景音乐在产妇术中的应用使手术更加人性化,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人文关怀”的整体内涵。背景音乐治疗作为国内一种相对比较新颖的心理及生理辅助治疗方法,正越来越多的引起医疗及保健行业的重视和青睐。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和生理辅助治疗方法,音乐疗法具有易于接受、便于推广、双向调节、效果明显、经济实用的优点[5]。

参考文献

[1] 李琼,张俊.应用背景音乐消除手术病人入室后情绪的探讨[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6,15(6):465.

[2] 夏菱,吴新文,李敏. 对手术室播放背景音乐认同情况的调查[J].护理杂志,2002,19(6):27

[3] 高志英.背景音乐在医院应用的必要性[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18

[4] 陈晓英.音乐护理的功效及其临床应用 .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50

第4篇:背景音乐论文范文

关键词:多元;音乐文化;音乐教育

一、多元化教育和音乐文化多元化教育的形成

多元化教育兴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当时的少数民族要求受教者公平、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而提出来的教育理念。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随着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全球化的经济必然带来全球化的文化。人们已经注意到,随着经济生活的一体化进程加快,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成为未来音乐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多元文化中的“多元”二字,应理解为文化的多重风格、多种形式、多种样式、多种内涵、多种表现方式等【1】。

在当前的世界大背景下,音乐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世界民族文化的多元化,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同时,多元化的音乐教育也成为各国音乐教育领域中的发展趋势。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把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教育写入《音乐教育国家标准》,我国的《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提到音乐课的课程价值是文化传承价值。把多元文化教育融入到在音乐教育的理念中,可以利用音乐传承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形态中不可能只存在单一的文化,文化之间的相互承认和尊重是多元文化教育的基础,多元文化教育包含对自我文化的认同,也包含对异文化的承认和尊重。【2】音乐教育应该加强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这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发展趋势

(一)音乐教育内容多元化

音乐教育内容表现在动作、乐器和语言三个方面。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高校应该把音乐教育置于全球多元主义的范畴中,跟上多元音乐文化发展的脚步,发展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其得到传承和发展。这种形式的音乐教育内容包含了自我民族的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对于增进各个地域、民族文化的理解,化解民族冲突有很大作用。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受欧美音乐和其他国家音乐、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了“西方音乐一体化”的理念,在音乐课程设置上多以欧洲音乐课程设置为核心,课程体系对传统音乐教育重视不够。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应注意构建以传统音乐教育为主,世界音乐教育为辅的多元化音乐教育课程体系。

我们说民族与文化密不可分,在音乐上也是如此。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组成了世界音乐文化,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音乐材料来使学生学习和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音乐文化。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使不同的民族音乐文化在内容上表现出多元化特点,乐器和语言也不尽相同。

(二)音乐教育形式多元化

多元化音乐教育内容的多元化使音乐教育的形式也变得多元化。区别于传统教育形式,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形式不能简单只依靠课堂教学,更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创新教育环节,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保证不同民族的学生都能获得平等的音乐教育机会。

我国高校传统音乐教育形式上多以“教师-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理论知识,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去琴房练习。区别于这一传统音乐教育模式,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形式也应该多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化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实现了教学内容的资源共享,互联网上的音乐教学视频更是在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了教育机会平等化。

(三)教育方式细分化和小众化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的音乐教育方式将呈现细分化和小众化特点。这是因为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意味着教学内容多、教学内容杂,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音乐学习者对小众化音乐学习内容的需求,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民间音乐,有的学生喜欢文人音乐,还有的学生喜欢宗教音乐等等。因此,学校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就需要对课程细化,满足学生对小众化音乐学习的需求,注意培养专业性人才。

三、高校音乐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音乐教师文化素质培养

音乐教师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实施人。音乐教师是学习者在学习音乐知识道路上的传道受业解惑者,音乐教师的个人文化素质直接影影响了他的教学效果。音乐实质上是抽象的艺术,它无法像美术、表演那样可以有实物观看,教师在传授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受自身的知识、理解水平和感情等因素影响,会加入自己的个人色彩。在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教师首先应认同并支持多元化音乐教育理念,注重对多元音乐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加对演奏乐器和音乐本体的掌握,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的同时,探索并找到适合自己的音乐教学方法,用多元化的手段进行音乐教学。

(二)进行教学评价

进行教学评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反馈教育成果的手段。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在进行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对这些地方加以改进;当然也要对我们在教学评价中发现的好的成果,加以肯定并推广。评价的内容可以包括教师、学生、教材等。对于教师方面,我们在评价的过程中发现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就可以针对性地组织教师探讨新的、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案设计,对组织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在学生方面,通过学生对学习效果的反馈,对学习状况的评价,也可以用来评价教师工作成果,指导我们进行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改革;通过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可以反馈教材的质量和知识结构是否合适。

近年来,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愈来愈被关注,加强多元音乐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多元化音乐文化的审美,是世界多元文化发展和传承的趋势。音乐教育内容中动作、乐器和语言等的不同造就了多元音乐文化。学习音乐就是学习音乐本身,体会音乐学习中的乐趣,丰富的音乐文化,不仅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文献:

[1]陈国符;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本土音乐教育[J];中国教育W刊;2012年06期

第5篇:背景音乐论文范文

关键字:背景音乐 发展 前景探析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6-0094-01

一、背景音乐的提出与兴起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音乐不是纯粹的艺术,它与人类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艺术的多样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背景音乐此时却正以一种迅猛的发展势头深入人心。背景音乐简称BGM,是Back Ground Music的缩写,从广义方面讲,背景音乐是指以某种类型的音乐为背景来促进或增强人们做某事的欲望,使其成功完成活动任务的一种音乐。从狭义方面讲,背景音乐是一种为掩盖噪声并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环境气氛的音乐。背景音乐已经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生活中, 无论是工农业生产, 还是休闲娱乐,它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不同场合,为其它行业和音乐本身带来了新鲜和活力。

二、背景音乐的分类

不同的音乐风格具有不同的听觉效果,因而不同的背景音乐根据其不同的功能效用适用于不同的场合。背景音乐种类繁多,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1)按表演形式可分为:器乐类、人声类

(2)按音乐性格可分为:柔和舒缓类、热情激烈类、活泼欢快类、风趣讽刺类

(3)按功能作用可分为:休闲娱乐类、学习教育类、日常生活类、促进生产类、影视配乐类、养生治疗类、 陶冶性情类、礼仪交际类等、诗歌配乐朗诵类

三、背景音乐的应用范围及其功能效用

背景音乐具有音乐美的本质特征,根据它不同的类别及各自的音乐风格特征,背景音乐的挑选和使用应依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及人的生理和心理情况的差异性来进行决定的。它的播放使其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情况下对所进行的事物起到积极辅助作用。以下仅例举了背景音乐几方面的使用范围及其功能效用:

(一)应用于影视配乐当中

一部电影需要的不仅是画面上的变化多端,更多时候则需要听觉上的调剂来丰富剧情情节。若情境为恐怖情节,可以给恐怖画面配上惊悚的音乐,预示情节的发展,使观众从听觉上加强对视觉的记忆效果,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丰富电影电视的表现形式与方法。若情境为悬疑情节,可以为作品配上诡异多变的音乐,利用音调、节奏、和弦、速度、力度、乐器及乐队的编排形式及旋律线起伏不定的变化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从心理上充满对情节发展的观看欲望,调动观众的情绪,加强情境所表达的紧张感。

(二)应用于休闲娱乐当中

无论是在咖啡厅、洗浴室、桑拿馆、健身房还是餐厅,你可以无时无刻地听到音乐萦绕耳畔。即使你并不知道正在播放的是什么曲子甚至不会在意是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但你也不会觉得不舒服,因为此刻所播放的背景音乐其真正用意并不是要你去鉴赏,而是营造一种气氛,使人放松心情、愉悦身心,融入一种氛围。相反,如果这些地方没有音乐的话,倒会让人觉得几分冷清与空荡。

(三)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当中

有资料表明:如果给一头哺乳期的奶牛定期播放优美的轻音乐,会增加2% 的产奶量;在蔬菜大棚里边定期播放轻音乐,也会不同程度的提高蔬菜的产量,诸如此类的现象不胜枚举。而在工厂、企业等地使用背景音乐主要目的是消除工作人员对于长时间工作的疲劳感与厌烦感,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愉快而富有意义。

(四)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

人们可以发现,当在商场购物时,经常会听到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通常情况下人们的心情就会愉悦,脚步自然而然地慢下来,购买欲望从而增加。厂商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想通过音乐对人的特殊影响来达到增加销售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五)应用于养神治疗当中

现代科学研究和许多实验证明,音乐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当病人进入手术室时,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个体差异、欣赏程度及其病种,来挑选一些节奏旋律方面协和的乐曲进行播放,音量控制在70分贝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手术室的温馨感,减轻病人对手术的紧张与恐惧感,阻挡器械发出的嘈杂声,同时调节医务人员的情绪,提高工作效率。悠扬悦耳的乐曲使人凝聚全身于乐曲当中,排除杂念,心平气和,全身放松,从而调节身心,最终达到治病的目的。

四、背景音乐的挑选及使用

人们在挑选背景音乐时具有广泛的选择余地,并且形式多样,能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背景音乐的挑选必须与背景环境和谐一致,即要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的环境及不同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播放不同的音乐。合适得当的背景音乐不仅能调节和烘托气氛,而且能起到对正在进行的事物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但如果滥用乱用的话,则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第6篇:背景音乐论文范文

[关键词] 电影;音乐;《功夫》;赏析

2004年上映的影片《功夫》是著名喜剧演员周星驰带给观众的惊喜,凭借这部影片周星驰获得了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而影片《功夫》不仅票房过亿成功抢占了2005年的贺岁强档,同时也获得了最佳剧情片的殊荣,这些成绩是对演员兼导演周星驰的肯定。在影片《功夫》中,除了震撼的视觉画面以及周星驰本身一直备受欢迎的演技外,以民乐为主的多元化电影背景音乐堪称完美,与电影剧情紧密贴合的电影背景音乐不仅发挥出了表达电影主题、渲染电影气氛的作用,同时也带给了观众充足的音乐艺术享受与无穷的回味。本文以影片《功夫》中的背景音乐为研究对象,在对影片中的音乐进行简单概述的基础上,结合影片《功夫》的剧情对其背景音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电影《功夫》背景音乐概述

影片《功夫》中的背景音乐配乐出自著名的音乐制作人黄英华之手,黄英华曾获得过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电影配乐奖,无论是从电影配乐的经验、荣誉、技术等方面来说都堪称卓越。从影片《功夫》的背景音乐来看,无论是对于影片《功夫》本身还是对于黄英华来说都是一种创新和突破,同时也使背景音乐成为影片中的一大亮点。

在对影片《功夫》的欣赏中,观众总会产生一种与影片背景音乐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因为影片《功夫》从插曲到配乐实现了对本土资源的充分挖掘与恰当运用。纵观《功夫》整部影片中的配乐,其中所运用的经典民乐有六部:《闯将令》《四川将军令》《十面埋伏》《东海渔歌》《小刀会组曲》《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这些中国内地的经典民乐创作时间大多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而这些民乐的运用也使影片具有一种浓烈的民族性,同时也使一些爱好民族音乐以及民族电影的观众拍手称道。在以民乐为主的背景音乐中同时添加了外国的经典乐曲,使《功夫》的配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其中包括亚美尼亚作曲家阿拉姆・哈洽图良(Khachaturian Aram)创作的《马刀舞曲》以及夕板甲的帕布罗・德・萨拉萨蒂(PablodeSarasate)创作的《流浪者之歌》,而中国民乐与外国经典乐曲的结合也增加了电影本身的艺术性,使电影的可欣赏性大大提高。

电影《功夫》背景音乐分析

电影背景音乐离不开电影本身,这是电影背景音乐作为一个审美对象与其他音乐表现形式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别,在对电影背景音乐的欣赏与分析的过程中具有一个朴素的原则,即对电影背景音乐的分析应该建立在对电影以及音乐作品具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而不能单纯凭借对电影背景音乐的主观感受或者自己来树立标准去评定电影背景音乐运用的优劣,所以在对电影《功夫》背景音乐的分析中,对电影本身的剧情做出了解并与剧情相结合才能做到客观并真实地对电影的背景音乐展开研究与探讨。

影片《功夫》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20世纪的40年代,周星驰饰演的街头混混阿星从小受尽他人欺辱,但是却想通过加入当地日益猖獗的黑道势力“斧头帮”并借斧头帮出人头地,阿星假借斧头帮之名前去贫民窟猪笼城寨勒索钱财,却不料猪笼城寨中藏龙卧虎,住在其中的居民很多是为了躲避江湖纷争而隐居于此。阿星将斧头帮帮众的死嫁祸于猪笼城寨而引起了真正的斧头帮与猪笼城寨之间的恩怨,但当斧头帮集结帮众打入猪笼城寨后却被城寨内的三个高手挫其锐气。斧头帮请两位杀手除掉猪笼城寨内的三大高手后,猪笼城寨的老板和老板娘终于忍无可忍将两个杀手打得狼狈而逃。而斧头帮也利用阿星小偷小摸的开锁技巧从“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请出了火云邪神来对付武功高强的猪笼城寨的包租公与包租婆。阿星在帮助斧头帮战败包租公与包租婆的同时被打得几乎丧命,也因为如此阿星的任督二脉被打通,从而领悟了拥有巨大威力的如来神掌,并最终将火云邪神打败。在剧情的主线中穿插着阿星与一个哑女的感情故事,而以棒棒糖为线索的这段感情最后也终成正果。影片《功夫》的主线剧情虽然简单却通过各种精彩细节的设计而被演绎得十分曲折、引人入胜,其中背景音乐的合理选用与运用也能够使观众从动作画面中感受到热血喷张而从温情的画面中体会到感动,对剧情的发展和氛围的渲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影片《功夫》开端的配乐在斧头帮彻底铲除鳄鱼帮之后,随着爵士风格的《我不入地狱》演绎了斧头帮在当地猖獗的活动,而这种爵士风格的舞曲与斧头帮帮众的舞蹈以及斧头帮的活动来搭配具有黑色幽默的特质,给予了对这种恶势力的讽刺,同时也从侧面说明了斧头帮形式的诡谲,相对轻快的音乐与血腥、奢靡的画面也更加深化了这种讽刺意味,将黑势力只手遮天的故事背景很好地烘托出来,为故事的发展做出了铺垫。影片中的字幕这样阐述:这是一个社会动荡、黑帮横行的年代,其中又以“斧头帮”最令人闻风丧胆,唯有一些连黑帮也没有兴趣的贫困社区,却可享有暂时的安宁。于是随着音乐《东海渔歌》的演奏,这样一个贫困社区――猪笼城寨出现在镜头中。《东海渔歌》是由马圣龙和顾冠仁在1959年共同创作的民乐合奏曲,取材于东海渔民的生活,这首民乐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并且动听上口,在电影中与《东海渔歌》相对应的画面也与这首民歌十分相符,在猪笼城寨的人们虽然贫困但是一片和谐,用《东海渔歌》来渲染猪笼城寨的安宁平静十分恰当,并且这首《东海渔歌》与《我不入地狱》形成了对比,分别代表了正邪两种势力的音乐主题。

猪笼城寨的宁静始终是暂时的,阿星冒充斧头帮成员来到猪笼城寨,在著名琵琶曲《十面埋伏》的音乐中镜头给到了阿星和肥仔聪。《十面埋伏》这首琵琶曲流传历史悠久,取材于刘邦打败项羽于垓下所用的阵法以及项羽的处境。电影中选用的是《十面埋伏》的引子部分,通过轮拂的演奏技法象征着不祥气氛的产生,预示着恶势力的到来。而如此具有气势并充满杀机的琵琶曲与阿星以及肥仔聪这两个相对形单影只的身影做搭配,在两人夸张的造型与装束下产生了一种幽默的效果。随着一个斧头形状的烟花在空中散开,斧头帮大批人马气势汹汹地闯入猪笼城寨,这个贫困地区的安宁被彻底打破。在这一段,背景音乐采用了《将军令》,电影中的《将军令》是四川扬琴版本,这首乐曲广泛应用于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武侠电影,所以容易使电影观众产生对这种氛围使用这种背景音乐的认同感。音乐在姐弟两个被泼汽油的时候响起,而随着琛哥的打火机飞过来的时候,吹奏乐被添加进来,与此同时“十二谭腿”出现在镜头中并很快陷入了与斧头帮的苦斗,随着打斗的激烈乐曲的演奏旋律也在不断上扬。随后“洪家铁线拳”也加入战团,而他手上由铁圈撞击产生的声音与音乐也相得益彰。紧接着在大鼓声下“五郎八卦棍”进入战斗,此时棍法的打、挑、拨、刺也将功夫以及音乐一起推向了高潮,在各种乐器的混合演奏下,三位高手也与斧头帮搏斗得酣畅淋漓。影片的这一部分无论使用纯粹的画面或者使用单纯的音乐都无法营造出这种令人激动的氛围,正是因为《将军令》的散板、慢板、快板、急板与动作画面配合得天衣无缝,才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使视觉和听觉上同时感受到了震撼。

阿星加入斧头帮的条件是“杀一个人”,当阿星与肥仔聪在街头闲晃的时候,《东海渔歌》的乐曲引出了阿星一段关于“如来神掌”的回忆,同时也为影片的后文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当阿星将目标指向包租婆的时候他们再一次来到了猪笼城寨,阿星和肥仔聪扔出的刀子都插在了阿星的身上,此时背景音乐中的二胡和阿星受伤后痛苦不堪的表情使人忍俊不禁。随后欢快的小提琴乐器引出了包租婆狂追阿星的场景,此处的乐曲为《流浪者之歌》,这种流畅的旋律与漫画式的追逐场面可谓是别开生面。《流浪者之歌》又名《吉卜赛之歌》,这首曲目是萨拉萨蒂小提琴独奏曲的不朽之作,这首乐曲在表现完追逐这一幕滑稽可笑的画面之后又用伤感的部分抒发出了阿星悲愤和失落的心情,在无助的情况下只能用拳头来自我发泄的感情与《流浪者之歌》配合十分贴切,同时也显示了对小人物的悲悯。

斧头帮请杀手榜排名第二的琴魔铲除猪笼城寨三大高手,在琴魔与三大高手打斗的过程中背景音乐选用古琴曲。琴魔随着乐曲的节奏将声音化作各种武器甚至鬼魅来攻击对手,使音乐本身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同时在特效的作用下也使中国虚无的武术能够与视觉很好结合起来,但与之前的大战相比,这场战斗相对更加幽静,随着三大高手的相继加入才将音乐推向了一个个高潮,在这种音乐下与琴魔的功夫特点遥相呼应,给予了观众听觉上的享受与视觉上的冲击。

随着火云邪神的出场,影片逐渐走向高潮,而影片中的背景音乐也以令人振奋的音乐为主。影片中火云邪神以用手抓住子弹来展现自己的实力,而随后唢呐引领出气势磅礴的音乐,这首音乐为我国“”时著名的民乐作品《闯将令》,《闯将令》描写出了战场上的英雄所具有的大无畏精神,而经过一些改编之后,这首乐曲被广泛地应用于香港的电影中作为背景音乐出现,如同样是周星驰出演的《大话西游》等经典作品,当然这首曲目在影片中并没有阐述出大无畏的精神,而是运用其激昂的旋律来突出火云邪神力量的强大。当“神雕侠侣”处于下风的时候,包租婆想用铜钟当喇叭施展狮吼功,此刻影片中将《英雄战胜了大渡河》作为背景音乐,这首乐曲描写的是解放时期为了支援而表现出的无畏精神,而此刻当做背景音乐出现表现出了《功夫》在背景音乐运用中敢于突破、敢于创新的特点,同时也表现出了“神雕侠侣”为了打败火云邪神而排除万难的精神,十分符合影片的剧情。当阿星破茧重生的时候俨然一副绝世高手的风范,而在与火云邪神打斗的过程中,影片的背景音乐运用了《小刀会组曲》以及《英雄战胜了大渡河》,无论是音乐还是影片的剧情都已经推入了高潮,《小刀会组曲》来自于民族舞剧《小刀会》的配乐,乐曲以充满悲悯又富于生机为主体,具有浓烈而悲壮的英雄色彩,而影片也是利用《小刀会组曲》的这一特点与剧情中的阿星成为火云邪神的终结者相呼应,同时节奏也适应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武打画面。

总之,影片《功夫》的背景音乐以民乐为主又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兼有民族性、经典性和戏剧性,在紧贴剧情的同时也给予了观众富有层次的视觉享受。同时《功夫》中的背景音乐在运用方面也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周星驰烙印的风格,而大拼盘式的影视背景音乐用法也将为以后的电影背景音乐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

[参考文献]

[1] 侯燕.音画统一与视听合一:电影音乐特性研究[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7(01).

[2] 张晓云.武侠电影配乐中的中国民族音乐[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3).

第7篇:背景音乐论文范文

【关键词】眼动;背景音乐条件;阅读;音乐

眼动心理学的研究是一门方兴未艾的技术,其研究手段、研究思想和涉及的课题领域都还处在迅速的发展过程中。眼动实验最早是从视觉心理学领域开始的,最明显的视觉能力是眼睛接受大量外界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从中认知熟悉的图形符号或物体,这就是图形认知,日常生活中,从看景物到阅读,都与图形认知有关。迄今为止,心理学中的眼动研究主要集中在阅读和图形认知方面。眼动仪主要应用于:认知心理学研究、临床研究、应用研究等。语言心理学认为,阅读是指从文字系统(包括具有一定意义的其他符号、图表等)中提取信息的过程,也就是说,通过视觉器官接受文字符号的信息,在经过大脑编码加工,从而理解课文的意义。阅读是积极主动的接受和理解信息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技能。包括对语音形式进行文字、句法和语义方面的分析,并进行言语译码加工和理解课文的意义。近年来,阅读速度与阅读质量一直是研究者比较关注的学习问题之一。怎样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也就成为了当今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今,电子产品的层出不穷与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早已让人眼花缭乱。我们在感叹科技发展之迅猛的同时,惊异的发现这些高科技的电子产品早已成为了80后、90后这些新新人类的宠儿。随处都可以见到年轻学生们带着耳机发着短信游走在校园中,听音乐早已不仅仅是学生们娱乐休闲的方式,而成为了一种习惯,无论是学习还是睡觉,都少不了音乐的陪伴。然而在背景音乐的伴随下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呢?本研究主要探讨在不同背景条件下学生进行阅读的眼动指标是否会存在差异。

一、研究方法

本实验的被试全部来自吉林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被试总数24名,两眼裸视视力均在4.8以上,无散光,身体健康,双耳听力正常,无脑病史。被试年龄在17―25岁之间。实验将24名被试随机分成三组,分别接受三种不同背景条件的处理。

本实验的仪器是加拿大SR Research公司生产的高速眼动仪(Eyelink II)。本实验所用阅读材料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鸿门宴》和《欧也妮・葛朗台》中节选的两段材料。《鸿门宴》节选175字,《欧也妮・葛朗台》节选187字。除此之外实验者还根据两段文字的内容分别出了三道细节选择题。实验背景条件一为一首圆舞曲《溜冰圆舞曲》。背景条件二采用一首流行音乐Linkin Park的《somewhere I belong》。背景条件三为没有音乐伴随的情况。

本实验采用混合实验设计:背景条件(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无音乐)×阅读类型(文言文、白话文)。

二、结果及解释

(一)不同背景条件下的阅读成绩

对阅读成绩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发现:阅读类型主效应不显著,F (1,21)=3.395,P>0.05;背景条件主效应不显著,F (2,21)= 1.811,P>0.05;两者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 (2,21)=0.377,P>0.05。

(二)总注视点次数

对总注视点次数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发现:阅读类型主效应显著,F (1,21)= 21.047,P0.05;两者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 (2,21)= 1.035,P>0.05。

三、讨论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除阅读成绩的阅读类型主效应不显著以外,本实验所采用的所有眼动指标的阅读类型主效应都显著。这说明实验材料具有一定的区分度,符合实验者最初的假设,即文言文与白话文相比是难度较高的阅读类型,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并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认知加工,从眼动指标的统计值中就可以得出此结论。其次,阅读成绩和本实验所采用的所有眼动指标的统计值都显示背景条件主效应不显著。这说明阅读者的阅读效率没有受到背景音乐的影响。最后,背景条件和阅读类型二者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这说明背景条件因素的三个水平与阅读类型因素的两个水平没有交互影响。

视觉和听觉的加工过程分属不同的通道,一般情况下二者之间并无冲突。在本实验中视觉任务就是阅读所呈现的材料并回答材料后的问题;听觉任务是听背景音乐但并无特定要求完成的任务。

实验中被试在完成文言文的阅读和白话文的阅读时各项眼动指标统计值均显示差异显著,阅读成绩不显著。这与实验的假设基本一致。所以学生在学习疲劳时偶尔听一听音乐放松一下,或者边听音乐边学习一些难度不大的功课,是不会对学习效率构成影响的。有研究表明音乐不仅可以减轻疲劳,还可以振奋精神,所以一边学习一边听音乐可使学生处在愉悦的情绪状态和适度的唤醒状态,还有可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朱滢.实验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 闫国利,伏干等.不同难度阅读材料对阅读知觉广度影响的眼动研究[J].心理科学,2008(6).

[4] 王穗苹,佟秀红等.中文句子阅读中语义信息对眼动预视效应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9(13).

[5] 杨志良.实验心理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6] M・W・艾森克,M・T・基恩.高定国,何凌南译.认知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8篇:背景音乐论文范文

关键字:背景音乐 发展 前景探析

一、背景音乐的提出与兴起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音乐不是纯粹的艺术,它与人类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艺术的多样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背景音乐此时却正以一种迅猛的发展势头深入人心。背景音乐简称BGM,是Back Ground Music的缩写,从广义方面讲,背景音乐是指以某种类型的音乐为背景来促进或增强人们做某事的欲望,使其成功完成活动任务的一种音乐。从狭义方面讲,背景音乐是一种为掩盖噪声并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环境气氛的音乐。背景音乐已经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生活中, 无论是工农业生产, 还是休闲娱乐,它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不同场合,为其它行业和音乐本身带来了新鲜和活力。

二、背景音乐的分类

不同的音乐风格具有不同的听觉效果,因而不同的背景音乐根据其不同的功能效用适用于不同的场合。背景音乐种类繁多,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1)按表演形式可分为:器乐类、人声类

(2)按音乐性格可分为:柔和舒缓类、热情激烈类、活泼欢快类、风趣讽刺类

(3)按功能作用可分为:休闲娱乐类、学习教育类、日常生活类、促进生产类、影视配乐类、养生治疗类、 陶冶性情类、礼仪交际类等、诗歌配乐朗诵类

三、背景音乐的应用范围及其功能效用

背景音乐具有音乐美的本质特征,根据它不同的类别及各自的音乐风格特征,背景音乐的挑选和使用应依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及人的生理和心理情况的差异性来进行决定的。它的播放使其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情况下对所进行的事物起到积极辅助作用。以下仅例举了背景音乐几方面的使用范围及其功能效用:

(一)应用于影视配乐当中

一部电影需要的不仅是画面上的变化多端,更多时候则需要听觉上的调剂来丰富剧情情节。若情境为恐怖情节,可以给恐怖画面配上惊悚的音乐,预示情节的发展,使观众从听觉上加强对视觉的记忆效果,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丰富电影电视的表现形式与方法。若情境为悬疑情节,可以为作品配上诡异多变的音乐,利用音调、节奏、和弦、速度、力度、乐器及乐队的编排形式及旋律线起伏不定的变化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从心理上充满对情节发展的观看欲望,调动观众的情绪,加强情境所表达的紧张感。

(二)应用于休闲娱乐当中

无论是在咖啡厅、洗浴室、桑拿馆、健身房还是餐厅,你可以无时无刻地听到音乐萦绕耳畔。即使你并不知道正在播放的是什么曲子甚至不会在意是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但你也不会觉得不舒服,因为此刻所播放的背景音乐其真正用意并不是要你去鉴赏,而是营造一种气氛,使人放松心情、愉悦身心,融入一种氛围。相反,如果这些地方没有音乐的话,倒会让人觉得几分冷清与空荡。

(三)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当中

有资料表明:如果给一头哺乳期的奶牛定期播放优美的轻音乐,会增加2% 的产奶量;在蔬菜大棚里边定期播放轻音乐,也会不同程度的提高蔬菜的产量,诸如此类的现象不胜枚举。而在工厂、企业等地使用背景音乐主要目的是消除工作人员对于长时间工作的疲劳感与厌烦感,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愉快而富有意义。

(四)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

人们可以发现,当在商场购物时,经常会听到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通常情况下人们的心情就会愉悦,脚步自然而然地慢下来,购买欲望从而增加。厂商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想通过音乐对人的特殊影响来达到增加销售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五)应用于养神治疗当中

现代科学研究和许多实验证明,音乐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当病人进入手术室时,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个体差异、欣赏程度及其病种,来挑选一些节奏旋律方面协和的乐曲进行播放,音量控制在70分贝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手术室的温馨感,减轻病人对手术的紧张与恐惧感,阻挡器械发出的嘈杂声,同时调节医务人员的情绪,提高工作效率。悠扬悦耳的乐曲使人凝聚全身于乐曲当中,排除杂念,心平气和,全身放松,从而调节身心,最终达到治病的目的。

四、背景音乐的挑选及使用

人们在挑选背景音乐时具有广泛的选择余地,并且形式多样,能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背景音乐的挑选必须与背景环境和谐一致,即要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的环境及不同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播放不同的音乐。合适得当的背景音乐不仅能调节和烘托气氛,而且能起到对正在进行的事物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但如果滥用乱用的话,则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第9篇:背景音乐论文范文

关键词:多元文化 文化策略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1多元文化的相关阐释

文化是特定社会群体所独有的包含物质性与精神性以及能够体现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各类上层建筑的总合,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等,它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与延展性。而现在的文化具体地就涉及到了政治运行、经济发展、教育、科学等各种学科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上所讲的只是纯粹地、抽象的文化策略,而具体到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即必须正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此大趋势之下,又由于各个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使得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多样性的的发展态势,这就是“多元”,多元文化指的就是各民族的文化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各自都是一个独立的“元”,是不容轻视的,是具有其独特价值的。主要原因是文化自身的稳定性与延展性决定了文化对一定群体的凝聚性以及群体自身的认同感,进一步导致各民族对文化的依赖,这就要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个国家之间能够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增进文化的了解,相互尊重彼此文化的特点,认清多元文化格局的现实,否则可能会因为文化差异带来很多摩擦与纠纷,影响各个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影响世界的安全与发展。对于这一问题,我国也有自身的一些认识,文化是人类文明历史的积淀与表现,也是各个民族自身民族特征的体现,如果没有文化,就辨别不出各种民族之间的区别,因此实行多元文化背景下所强调的平等交流,可以增进各种文化、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丰富与繁荣各个国家的文化,从而促进整个世界文化水平与文明程度的提升。

2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育

2.1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1、当前教育制度中过于重视学术研究,重视高校教师的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教学,尤其是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更是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更何况是本来就比较落后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学校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扩招与创收上,使高等教育更本质的教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多元文化下的音乐教育。

2、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师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对各类文知识都有所涉猎,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有兴趣去关注其他文化,更深刻地理解音乐教育,才能适应多元文化下的市场要求。与此同时,教师还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只有教师具备了较高的创新能力,才能够对过去比较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育,但是实际上由于音乐专业的就业市场所限制,导致当前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尤其是创新型的师资更是缺乏。另外,涉及到音乐教育的相关设施也不很健全。这些都制约了我国当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2.2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进步的主要措施

1.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音乐教师应该积极改进音乐教学。音乐教师要在积极学习多元文化音乐的基础之上,对音乐教学进行提高和改进,否则上文所讲的对多元文化的学习就是徒劳,因为音乐教育是音乐发展的发动机,没有了音乐教育,就不会有更多的音乐人才出现,音乐的发展也将不能长久。因此,音乐教师必须树立多元文化式的音乐教育理念,总结经验,改变过去落后的音乐教育模式。同时利用更多先进的适合当前音乐教育的形式,让多元文化下充满活力与挑战的音乐教育落实到音乐教育的每一个具体的环节之中。

2 .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音乐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的音乐内容扑面而来,其带来的不仅是音乐,还有各种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试想如果一个老师不具有综合性的素质,如何能够消化吸收这些异域的音乐,不可避免会对其造成误解和错解,更别提对学生的教学了。因此音乐教师必须敞开胸怀以一个开往的态度,积极地学习和理解新的音乐文化理念,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形式,依照学生的不同兴趣引导其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音乐文化,可以分成不同的文化小组,展开竞争与合作,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仅能学习到我们民族的文化,还能够见识到世界上各种丰富多样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其感叹人类文明多样化所带来的享受,感受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魅力。而这些能够得以实现的前提就是教师自身的素质必须过硬,才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这也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的的要求。

3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发展的前景

实现文化多样性的文化策略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这是由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多极化的实际所决定的,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改变不了的。因此在文化多样化的策略之下,音乐教育也是未来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也将来很多积极的影响。首先多元文化下的音乐教育将会为音乐本身的发展打开新的局面,不断地展现出新的音乐世界,扩大音乐视野,激发音乐灵感,让音乐的创作与表现空间更加广阔,同时也将培养出更多的适合时展要求的音乐人才,促进音乐人才的就业,形成良性循环,让音乐更好地为人民生活服务。其次,多元文化策略下的音乐教育,不仅仅是音乐的发展,因为音乐背后承载的是文化,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和民族的生命力,是一个向世界展现本国的机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荣誉以及利益。最后,多元文化下的音乐教育将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宣扬保持文化多样性的一种精神和思想,让各个国家都处于一个平等地位之上,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团结和世界和平进程的推进。

参考文献

[1]管建华.文化策略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5,02:1-8+61.

[2]闫红.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视角下的中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3]周雅娉,王斌.分析文化策略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国-东盟博览,2013,04:127.

[4]高照飞.新时期中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策略分析[J].神州,2013,14:7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