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装配岗位职能工作计划范文

装配岗位职能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装配岗位职能工作计划

第1篇:装配岗位职能工作计划范文

1、调研目的 通过对不同物流企业仓储和配送岗位进行调研,深入了解仓储与配送岗位工作流程,在调研的基础上获得《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改革的实用信息、资料。

2、调研原则 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完成《仓储管理实务》课改任务。

(1)突出能力培养

(2)修改传统考试方法

(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4)服务地方经济

(5)衔接国家职业岗位资格认证

三、调研对象 商贸连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生产企业。

四、调研内容 1、物流人才就业岗位群 表1  物流管理职业岗位(群)分布

职业岗位(群)

具体岗位

企业内部

物流部门

原材料、能源、零部件及设备的采购与供应;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在库管理;库存控制;生产物流;销售与回收物流和客户管理等部门

采购员、表单员、信息员、仓管员、理货员、配送员、运管员、报关员、报检员、调度员、客户服务员、结算员等

物流企业

港口、空港、货站、集装箱货场、运输、货代、快递企业

仓库、配送中心、批发中心和物流中心

第三方物流企业

企业内部物流有着原材料、能源、配件、工具等的采购、储存保管、半成品或成品库管理、包装、分拣、配装等岗位群;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有着储存、运输、调配、保管、分装、加工信息与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物流网络服务器管理等岗位群。

表2  仓储配送岗位分析

岗位

岗位名称

岗位能力

初始

岗位

仓管员

配送员

1、收货、入库。       2、货物出库、发运

3、运输交接。         4、拣货、包装的操作标准

5、返程货物接受处理。 6、仓库盘点,确保库存准确率

发展

岗位

仓储配送中心主管

1、配送中心操作能力。 2、人员管理、协调与异常事件处理

3、仓库工作统筹分析与工作安排。  4、员工绩效考核

5、沟通执行能力

2、仓储岗位工作职责 本次调研重点在仓储岗位上,通过有代表性的几家公司,归纳出仓储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

(1)组织商品入库、仓储、出库等环节的工作,编制相应台帐,并报送财务部和生产部;

(2)根据公司的生产销售能力,确定产品的标准库存量;

(3)及时与生产部和市场部沟通,保证商品的库存供给和市场部发送产品所需的库存供给;

(4)定期编制采购物品的入货台帐、退货台帐及库存台帐,报送财务部和生产部;

(5)组织人员保证材料库及成品库的仓储环境,确保库存产品的性质不变;

(6)制定并实施仓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7)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注:加号的也是该岗位工作流程的关键环节。

3、岗位能力要求 岗位主要负责仓储等环节的工作,履行物流计划、质量控制、技术支持和作业监管等职能,承担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等具体任务,相应的能力要求是:

(1)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在物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物流主管、票据中心工作人员要求具备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各种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网络通讯软件和数据库软件,熟练使用仓储管理系统软件。

(2)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具备高度的工作热情,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3)与职位相称的专业技能

根据工作性质和职位的不同,可分为管理决策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3种类型。管理决策人员履行物流计划、质量控制等职能;技术支持人员承担技术支持任务、作业监管等职能;实际操作人员承担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等具体任务。

物流从业人员一般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要想在物流工作的岗位上走得更远,专业的物流资格认证也是必不可少。

(4)综合的职业素养

物流业务很实际、具体,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使得物流人要具备高度的工作热情,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熟悉物资采购程序,了解运输方式及特征,熟悉物流管理业务流程。积极进取,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力、独立工作的能力,有时要同时充当多方手:一个具备战略眼光的配送中心经理,可能临时充当搬运工。

五、课程改革建议 1、课改思路 结合高职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我院人才培养特色,兼顾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仓储管理实务》课程课改的要求是:重点突出,层次清楚,保证学生能够学到够用的专业知识。因此,在综合专业核心知识、人才培养方案、市场需求和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整合,本课程重点改革校本教材、课程结构、实习实训内容。

2、课改内容 (1)重构课程体系:仓储和配送岗位联系非常密切,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一些企业,仓管员、配送员职能合二为一,因此拟将原有的仓储管理实务、配送管理实务有重复的内容进行整合。整合后的课程名称为仓储配送作业技术。

根据物流行业对仓储配送岗位人才的需求,确定仓储配送管理的具体岗位,如仓储配送商务、仓储设备管理、仓储保管、理货、安全质量、库存管理、仓储成本、配送管理等岗位,围绕仓储配送岗位群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教学情景设计,确定这些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情   境

典型工作任务

仓储规划设计技能

1.仓储计划编制任务。 2.仓库货区平面布置设计

仓储商务

1.仓储业务招投标。   2.仓储服务合同签约与客户维护

仓储设备与操作技能

1.仓库生产设备配置任务。  2.装卸搬运设备配置数量确定

入库作业操作技能

1.入库作业流程图绘制。    2.包装储运指示标志识别

3.危险品包装指示标志识别。4.入库货物的接运与验收操作

5.仓储货位编号操作。6.商品编号操作。7.货物入库手续办理

货物在库管理作业操作

1.入库货物堆垛操作。   2.入库货物码放垛形操作

3.入库货物苫垫操作。   4.托盘装盘码垛操作

货物出库送达作业操作技能

1.订单处理作业操作。   2.拣货、补货作业情境操作

3.配装作业操作。       4.送货作业操作

库存管理作业操作技能

1.订货量的确定与计算。 2.ABC库存管理法应用

3.MRP库存控制方法。   4.JIT库存控制方法

5.库存货物盘点操作

优化配送路线操作技能

1.配送方法的选择操作。 2.配送线路设计

3.配送车辆的积载。     4.托盘装盘码垛操作

仓库安全管理

1.仓库治安与保卫。     2.仓库消防管理

仓储成本和绩效分析

1.仓储成本分析。       2.仓储绩效分析

(2)开发校本教材

编写出适应我院实际教学需求的校本教材。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每一情景都由“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内容和独立的实训项目组成,以项目为载体强化实训,力争实现专业课程在理论、实训的教学时间上、教学场所上、师生互动上的一体化。

(3)创新课程实训体系

以顶岗为目标、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建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课程职业性。形成认识实习+理论教学+企业参观+校内实验+校外顶岗实训的教学模式,采取观看录像、参观企业、校内实训中心实际操作、校外实训基地顶岗等方式进行。

(4)改革教学方法

第2篇:装配岗位职能工作计划范文

项目经理岗位职责(租赁)

1.负责项目的市场开拓。

2.完成下达的租赁业务规模及利润指标。

3.在项目立项、信息收集、项目评估、论证到合同签订的全过程中,负责公司内部及外部程序的推进和管理。

4.负责签约项目租赁期结束前的具体执行、管理和监控,包括对承租人、租赁项目及租赁物件跟进等信息的收集反馈,时刻关注项目所处行业或区域的动态信息并及时报告。

5.负责在租赁期间对承租人不间断地协调管控,确保到期租金按期足额收回。

6.负责发展、维护和协调各种业务合作关系,确保项目的积极拓展和正常运行。

7.与其他部门就项目的运行积极协调与合作,包括项目调研安排、资金安排、商务运作、信息收集和信用调査安排及出险后期处理等方面工作。

宽带应用开发(IPTV)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1.负责跟踪研究业界各种宽带互联网应用的业务模式。

2.负责各种宽带互联网应用的产品发展规划。

3.负责宽带互联网应用产品的规范、设计和开发。

4.负责基于各种宽带视频终端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宽带内容和应用。

5.负责组织业内宽带视频终端厂家的定制化生产。

6.负责定制化生产的各种宽带视频终端的市场推广。

高级项目经理岗位职责(机械机器设备)

1.协助公司技术发展战略规划、技术团队建设、产品规划、设计和开发总体管理,以及公司项目流程体系和质量体系的建立与监督执行等。

2.指导、审核项目总体技术方案,组织制定和实施重大技术决策和技术方案。

3.检查、监督、指导、考核项目工作,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4.收集和分析产品市场信息,为公司产品立项、设计提供意见方案。

5.跟踪项目,及时发现项目风险并正确处理。

研发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1.根据总工安排接收新项目,并启动立项申请和人员配置安排。

2.了解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专利著作以及发展趋势,作出技术分析报告,专利分析报告。

3.制订新项目的可行性报告、项目计划书和设计任务书。

4.控制和完成新项目产品的设计和工艺设计,编制设计说明书。

5.控制和完成新项目产品装配工艺流程、装配工装及检具设计,以及零件检具设计。

6.打样和小批量试制产品试装和性能测试。

7.整理、撰写和申请产品涉及的相关专利。

8.负责新项目产品企业标准的制定。

高收益业务项目经理(市场类)岗位职责

1.负责监测并掌握国内外信用卡及相关行业生息业务及功能的开发和运营状况,根据国内信用卡市场发展状况规划开发并包装上市新的生息理财产品和功能。

2.利用数据库信息,对现有生息业务和功能使用客户进行深度分析,挖掘每项生息业务的客群特征及使用者行为特征,为生息业务的经营提供参考依据。

第3篇:装配岗位职能工作计划范文

问题诊断与分析

通过对B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专家从组织结构、组织文化、运行控制、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配置、员工培训、职业发展、业绩管理和薪酬激励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诊断与分析,发现B企业存在大多数国企都存在着的问题。如部门职能定位不明确,或者部门的一些关键职能缺失;“小社会”、“人情化”的文化特征使得员工对薪酬差距拉得太开认同程度不高;运行控制执行不佳;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总体战略和总体规划;职位设置及人员编制不够合理;很少有外部招聘,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引入;缺少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和相应的辅导,晋升通道单一;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管理体系;岗位薪酬层级没有拉开,未向关键岗位/骨干人员倾斜,在奖金分配上倾向平均主义,缺乏激励性。

总体思路与目标

通过对B企业现状的诊断分析,并参考了一些先进汽车企业的做法,太和顾问确定了此次B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与目标:为B企业构建专业化、制度化的管理平台,实现管理优化,同时重塑新的价值理念,形成以“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为基础的良性互动效应,以上两个层面的关键问题之间类似“硬件”和”软件“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促进B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

导入新的薪酬支付理念。确立“为岗位价值付薪、为个人技能付薪、为业绩表现付薪”的薪酬支付理念,理顺分配关系,合理拉开差距,有效吸引、保留和激励优秀人才。建立新的职位价值体系。通过组织设计、职位重新设置、梳理、明晰职责权限和价值评估,构建新的职位级别体系,弱化原有的职务级别概念,突出不同职位之间责任与贡献的差别,实现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合理拉开薪酬差距,达到真正的内部公平。建立“六能”机制。根据员工技能和业绩表现进行薪酬动态管理,建立“六能”机制,实现收入能高能低、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是否能真正建立“六能”机制除在薪酬激励上有所突破外,还需建立“相马”和“赛马”相结合的规则,建立“退出通道”和“分流机制”,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制度改革,使人员合理流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根据B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分析企业战略对人员数量和素质的需求,了解不同类别员工的数量和素质的现状,根据二者之间的差距,制定B企业整体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包括未来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质量、配置方式、对于差距的弥补方式等。在人力资源规划的指导下,统筹设计招聘计划、培训计划、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等整体管理方案。

方案思路

由于B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盘根错节,较为复杂,故此次改革采用了两步走的方法,第一步是设计一个先进科学的体系,第二步再考虑个人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不能违背基本的原则。两步走能够保证B企业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避免使改革在原有思路上停滞不前,有助于摆脱人为干扰因素。

组织结构设计。通过对B企业活动价值链的分析及集团战略规划,以3~4年的中长期需要为目标,在可操作性和一定前瞻性的要求下对其各部门的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并进行了详细的职能梳理,突出了各部门的关键职能,为职位价值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根据部门定位及职能分解结果,太和顾问采用汽车行业通用的评估工具,以职位说明书为依据,组织B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就学历、经验、工作危险性、工作强度、协调责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复杂度、决策程度等因素对所有职位进行了价值评估,重新构建了以职位价值为导向的级别体系,拉开了原有的同一职务级别之间的薪酬差距,改变了岗变薪不变的职务级别体系。

薪酬体系设计

1.薪酬序列的划分。薪酬结构随岗位特征及工作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根据B企业的特点,将所有岗位划分为管理、技术、生产操作三大序列,在薪酬结构、构成比例、发放办法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和管理。

2.宽带薪酬的采用。根据职位评估划分的职级是一种针对职位的相对价值而形成的分布结构,它可以客观、科学地反映各职位的价值。然而,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实际在职者会因为学历、工作年限、技能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因此需对职级进行职档划分,各级别从低到高划分为适应期、成长期、贡献期、变革期四个职档,以区分出不同任职者的能力及业绩水平。任职者所处档位体现了其个人对岗位要求的胜任程度。

3.对车间二次分配的控制。根据新的薪酬体系,B企业对车间统一进行了固定薪酬及浮动薪酬的管理,改变了原有的二次分配方式,各车间管理人员将根据管理办法进行人员绩效考核并上报考核结果,由B企业管理部门进行薪酬支付,即考核权下放,薪酬发放权统一。

4.薪酬成本与企业效益同步变化。审计B企业总体人工成本,建立成本与利润挂钩的机制,保证人工成本增长低于企业利润增长,使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变化保持一致性。

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由上至下进行绩效目标的设定和绩效指标的分解,由下至上进行信息的反馈收集,通过反复的沟通,确认各部门的关键绩效指标及相应的评价标准,为浮动薪酬的发放提供客观依据,以下为某部门的指标示意图。

第4篇:装配岗位职能工作计划范文

一、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由于《成本会计》课程的实践性较强,结合面向岗位、学做一体的职业教育原则,《成本会计》教学应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以企业产品制造成本的核算过程为载体,结合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将实训与理论讲授相结合,实现教、学、做三者的融合,其基本思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为进一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应建立学校与社会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新机制。以笔者所在职业中专院校为例,曾聘请教育界专家和财税事务有限公司顾问、集团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以及若干一线教师成立会计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会计专业教学进行指导。

(二)以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流程为主线,重组课程内容《成本会计》课程应以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流程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增补与整合,并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成本会计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进行。例如,成本会计的品种法核算,应将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以及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分配串联起来,创设一套从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到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完整的制造业品种法综合实训项目。这样既能令学生充分体会到成本会计岗位的职责与所需的能力,了解会计信息传递流程和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和技能以及产生知识需求,又能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成本会计并非单纯的计算题,而是企业财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企业的财务工作。

(三)以项目教学法的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课程结构在相关专家对课程建设意见的基础上,笔者对成本会计工作任务进行了分析,以真实的制造业企业会计业务为情境,按照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整合,将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再将每一个工作任务进行细分,形成了递进式和分解式课程设计结构,让学生真正体验成本会计岗位的核算内容。

二、项目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是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从职业的实际出发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例作为教学的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问题的要求搜集、选择信息资料,通过小组的共同努力研究,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完成任务。项目教学法一般按照确定项目任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或结果应用五个教学步骤进行。

中职教育教学要求突出技能型教学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各项专业技能及实际操作能力。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尝试运用项目教学法,将真实企业的成本核算业务纳入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会计专业的综合技能。例如,采取以成本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围绕成本会计岗位职能,将晋江市权威服饰有限公司、晋江太岳服装有限公司、晋江市新禾服装制造有限公司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伊黛藤服装有限公司的账务资料,并将其划分为若干项目任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体验成本会计岗位的核算内容。各项目的具体设置如下:项目一为成本会计入门,共计4课时。下设成本会计岗位认知、产品成本构成、成本核算流程三个子项目。能力目标主要为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了解成本会计岗位职责以及课程的整体设计,并且能够熟悉晋江市伊黛藤服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过程和成本核算流程。

项目二为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共计24课时。下设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动力折旧、辅助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归集与分配六个子项目。能力目标主要为使学生认知伊黛藤公司的相关费用单据,能够对各要素费用进行归集,并采用适当方法进行分配。项目三为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核算,共计20课时。能力目标主要为使学生能够根据企业生产特征选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并且能够正确填制产品入库单、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及汇总表,进行产品验收入库的账务处理。项目四为品种法综合实训,共计8课时。能力目标主要为使学生能够运用伊黛藤服装公司产品的成本核算资料,采用品种法完成服装成本的计算以及完整的账务处理,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品种法核算方法的程序、步骤以及特点。

项目五为分批法,共计4课时。能力目标主要为使学生熟悉分批法的生产过程、核算流程和特点,并且能运用一般分批法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项目六为分步法,共计8课时。能力目标主要为使学生能够根据企业生产管理特征,分别运用综合结转、分项结转、平等结转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项目七为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共计4课时。能力目标主要为使学生了解分类法、定额法的基本原理,能够依据企业的不同环境选择相应的成本计算方法。项目八为成本报表,共计4课时。能力目标主要为使学生能够编制主要产品成本报表和单位成本报表,简要分析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工情况。

三、项目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下面以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项目为例,说明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明确任务《成本会计》课程中关于职工薪酬核算的问题由于已在《财务会计》课程中进行了讲授,就知识点本身而言有所重叠。又由于晋江处于品牌之都,服装、鞋、伞、食品等制造行业较多,而从这些企业的实际操作来看,校内课程所介绍的职工薪酬核算方法与现行企业的核算方法有所不同。因此,通过收集服装公司的工资核算流程、工价表、考勤记录、产量记录、绩效考核表等资料并进行整合,可将其作为项目任务之一,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伊黛藤服装公司职工薪酬的核算。

(二)制订计划在学生明确项目任务后,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参考资料,组内成员查阅相关的资料,获取有关的信息,以制定工作计划,并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组内各个成员根据各自的特点和所选项目岗位设置要求,按照实际岗位对工作职责进行划分,同时明确每个人的分工和责任。

(三)实施过程根据项目任务的需求,需由学生自由组合为4人一组,每人一岗,岗位分工及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全过程通过演示的方式教授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各组学生按照计划完成各自所承担的项目岗位工作任务,同时还应及时记录项目的进展情况。教师在项目任务实施阶段应密切关注实施中的难点及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时的进行解惑答疑。同时,应分阶段组织学生展示项目成果,及时总结和交流心得,增进各小组及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了解,共同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此外,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各项技能,学生岗位应进行适时的轮换,使每个学生能够体验并完成各个岗位的操作内容。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可以共同讨论所遇到问题,进而互相帮助以解决问题。

(四)检查评估采用具有发展性的评价机制,既关注执行任务的结果,又关注执行任务的过程及能力表现。因此,在学生完成项目后,由教师发放各小组综合表现评价表和成果质量评价表供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每组推选一位学生介绍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的情况,汇报项目成果并对成果进行展示与自我评价。由教师对各组展示的成果、团结合作、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学生和教师自评、互评和总评的方式进行检查评估,使学生通过一次项目任务工作对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有所认识、有所提高。

(五)归档在课程结束后,需将本项目活动中与过程、时间安排、人员分工、工作任务、工作成果等有关的资料进行归档整理,既作为完善成本会计教学工作的参考,又可作为教师进行科研和教材修订的素材。

四、项目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在《成本会计》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时,应重视项目的选择、具体的成果展示、教师的评估总结以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与实验手段等问题。

(一)细分项目,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在实施项目教学的初期,由学生自主制订项目的计划比较困难。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应尽量将项目细分,便于学生理解、归纳,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通过解决学生自己设计的问题,能够有助于了解完成工作的总体过程,清楚完成任务应该掌握的知识以及具备的技能,有利于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并展开实施。

(二)考核评价应真正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教师应根据项目的特点预先制作评价表,根据教学目标恰当地制订评价内容。除了知识、能力等目标外,还应重视对学生情感目标的评价和项目实施中的协作、探索、思考等方面的评价。同时,还应注意评价的质量,即评价本身并非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只有将教学评价当作激励师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工具,才能使教学收到更好的成效。

第5篇:装配岗位职能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工勤人员;岗位培训

消毒供应中心是各级医疗机构无菌物品供应和污染物品回收的场所,承担着全院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工作,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关系到全院医疗、护理的质量。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手术数量不断增加,消毒供应中心工作量亦不断增加,在目前护理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工勤人员成为该科室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保证医院无菌物品的质量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我院的工勤人员由物业公司统一配置,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未经过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为了使他们尽快掌握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并能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满足岗位需求,科室经过持续不断改进,形成一套规范、适用的岗位准入培训计划,并在多次临床应用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3000张,消毒供应中心主要承担全院各临床、医技及手术室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存储及发放工作,每月累积处理各种器械、敷料包60000个左右。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共63名,护士34名,消毒员4名,工勤人员25名,工勤人员占总人数的40%。工勤人员中,初中学历8 人,高中学历 6 人,中专11人,年龄评均 41 岁。

1.2方法

1.2.1制定培训计划 根据科室现有工勤人员的特点结合科室各岗位工作需求,制定各区域的岗位准入培训计划,为期1个月,分为4个阶段(每周为1个阶段),每阶段制定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阶段培训合格后,进入下一阶段培训,同时,建立个人培训档案,详细记录培训内容,由培训者和参加培训人员双签名,以落实培训计划。培训结束,由考评小组结合各阶段的考核情况评估是否给给予准入。

1.2.2培训内容

1.2.2.1第一阶段(第1 w)基本素养和基础知识培训

1.2.2.1.1工勤人员素质培训 包括消毒供应中心工勤人员应具备的的基本素质、岗位要求,使其认识供应中心工作是集科学性、严肃性、协作性、主动性及风险性于一体的复杂工作,要有慎独、细致的工作作风,才能胜任供应中心护理工作[2]。

1.2.2.1.2工勤人员基础知识培训 包括消毒供应中心职能,科室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各区域的划分,进出消毒供应中心的流程及着装要求;医疗垃圾的分类等院感相关知识,个人职业防护,应急预案等等。

1.2.2.2第二A段-第四阶段 各区域专业知识培训

1.2.2.2.1去污区的岗位培训 熟悉清洗班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熟悉污物回收、分类、清点、清洗、消毒的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强调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掌握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熟悉各类器械初步处理的方法及清洗架的装载;掌握各类清洗剂、消毒剂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正确使用高压水枪、气枪,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器,超声清洗机,干燥柜等仪器设备及其维护保养。考核目标:掌握机械清洗和手工清洗的操作方法,严格遵守清洗操作流程,确保各类物品的清洗质量。

1.2.2.2.2检查包装区的岗位培训 熟悉检查包装班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熟悉常用包装材料的种类、悉敷料名称、作用;熟悉常用物品的包装要求,学习各种器械包的包装方法;了解常用器械的名称、规格、保养知识、基本用途;各种器械清洗质量检查、维护保养方法。诊疗包的装配、掌握缝针、缝线、刀片的型号、用途。考核目标:熟练掌握包布灯检的流程及器械包装的注意事项。

1.2.2.2.3灭菌区的岗位培训 熟悉灭菌班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了解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原理、操作及维护保养,掌握待灭菌物品装载要求,熟悉待灭菌物品的外包装检查方法及各种表格的书写。考核目标;熟练掌握灭菌器的装载及注意事项。

1.2.2.3.4无菌物品发放区的岗位培训 熟悉发放无菌物品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掌握手卫生的意义并严格执行;掌握无菌物品的存放时间、存放要求;熟悉灭菌效果监测的方法,无菌物品有效性确认的方法;区分不同手术室的器械物品,做好与手术室无菌间人员的交接及记录。考核目标:能够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及不合格包的处理。

1.2.3培训方法

1.2.3.1讲授法 由科室具有带教能力的护士、消毒员集中讲解消毒供应中心的规章制度、岗位工作流程、各类应急预案、消毒隔离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

1.2.3.2谈话法 专人一对一带教便于沟通,主要从文化程度、工作经历、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学习能力、需求,循序渐进、轻松、愉快学习[3]。

1.2.3.3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图片展示可以更好地加深工勤人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

1.2.3.4操作示范法 一对一操作示范污物回收、分类操作、器械清洗正确流程,器械敷料包的包装方法等; 一对多操作示范各种仪器、设备、设施使用方法、操作步骤等。

1.2.4考核 通过阶段性培训后,对工勤人员进行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对考核合格且身体健康、具备一定语言沟通能力、热爱工作者给予准入,正式独立顶岗。

2 效果评价

2015年2月开始,科室对7名新入岗工勤人员(包括新入科室工勤人员2名,轮岗工勤人员5名)采用规范化的岗位准入培训考核,理论(85分合格)、操作(90分合格)合格率100%,采用科室岗位质量评价标准对其工作质量进行考评,合格率100%。7名工勤人员均顺利通过岗位准入考核。

3 讨论

3.1工勤人员岗位准入培训的意义重大 随着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内工作任务、工作职能不断转变及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的现状,工勤人员的合理利用,已成为保障消毒供应专业向前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为保证这支参差不齐的队伍在科室的工作中发挥最大的潜能,规范的岗位准入培训势在必行。

3.2准入培训要结合人员特点及岗位工作需求 消毒供应中心工勤人员文化水平不一,思想素质各异,人员管理难度很大,科室根据消毒供应中心所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制定适应工作岗位的培训,且培训的方法、方式要通熟易懂、便于接受。

3.3加强思想引领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勤人员能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其岗位职责,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严肃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工作质量随之提高 。

总之,规范、适宜的工勤人员岗位准入培训,对提升工勤人员整体素质,提升工作质量,减少因护理人员不足带来的工作质量缺陷,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李佩芳.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勤人员的培训[J].中国医师杂志 2015,(增):168.

第6篇:装配岗位职能工作计划范文

1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价值

近几年,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法、角色扮演法等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已逐渐渗入我国各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理论匮乏、方法单一、技术落后等问题已得到较大程度的解决,高等职校的课堂教学呈现出新面貌。但是由于教师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时,对其内涵、教学流程和基本特征缺乏全面认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仅考虑知识框架,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只考虑了如何使用先进教学方法,而忽视了教学方法的集成性、应用性、系列性。如果教师能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各要素,充分认识到“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几种实用的教学方法的集成,能够依托企业实际需要,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就能充分地体现出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价值。

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的运输方式,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以及集装箱运输技术、工艺的不断完善与成熟,集装箱运输已成为国际货物运输中主要的运输方式与组织形式,全球贸易货物中70%是用集装箱装运的。这样就使得《集装箱操作实训》这门课有较广的运用范围:集装箱港口、集装箱班轮公司以及与集装箱有关的货运、船舶、无船承运业务、多式联运及第三方物流等。《集装箱操作实训》作为国际物流管理及国际货运等相关专业长期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集装箱运输实务》的后续实训课程。《集装箱操作实训》更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用实践检验理论知识的操作能力,即将之前所学过的《集装箱运输实务》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训练,在训练中对知识进行检验和巩固,学生能够在实训中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且及时纠正。

2 系列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具体研究内容

2. 1 学情分析

《集装箱操作实训》是专业实训课程。开设的时间为第二学年下学年。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以本专业现有的教学条件为依托。运用系统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将实际工作岗位工作内容与实训教学相对接,培养学生实操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职业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更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2. 2 岗位工作内容分析

根据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基本流程,分析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分别设计实训内容、实训任务、考核标准。突出区域特色、以企业的实际工作内容为情景、以企业的真实业务流程为主线科学序化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整合软件和硬件实训资源,强化实训资源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实用性的、系列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2. 3 系列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分析及实施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倡导的行动导向教学逐渐被我们所熟知和应用。“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职业目标,在与该职业的典型工作过程相应的主动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及经验体系。在行动导向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理解验证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负责意识,但是此过程中许多高职院校由于课程内容安排没有充分对接实际工作内容、教学资源没有充分统筹利用以及课程性质局限性等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发挥“行动导向教学”的优势,从而使“行动导向教学”效果参差不齐。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就是要开发适合《集装箱操作实训》课程的系列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该模式具有可行性、延展性、通用性。

3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及评价

3. 1 结合实际企业的工作内容,安排教学内容

本专业与辽宁宝华集团、丹东港集团进行深层次合作。《集装箱操作实训》的课程体系的研究以实际企业为依托,序化集装箱运输企业的工作岗位,并对具体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和分解如下:①检查桥:闸口管理员;②受理中心:③业务管理员、咨询员、财会师、业务受理员、公路、铁路联运受理员等;④堆场:码头堆场管理员;⑤配载:船舶指挥员;⑥控制中心:中控管理员、调度员;⑦船舶计划:船舶指挥员。

3. 2 注重学生实践操作和可持续能力的培养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技术操作能力尤为重要。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形成职业教育特色。笔者充分考虑了这一点,通过具体实际任务的操作,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及专业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深刻思考能力等。

根据实际工作岗位业务流程和业务操作内容将《集装箱操作实训》训练内容做了调整。课程内容框架构建为:

岗位名称:闸口管理员;岗位业务内容:进箱、出箱箱体检验岗位能力要求:①能进行货物、箱损鉴定;②能正确核收单证和资料;③知道港口库场的主要指标;任务内容:集装箱码头闸口管理。

岗位名称:集装箱货运站业务操作员、理货员;岗位业务内容:进行集装箱货物理货、装载业务;岗位能力要求:①知道各货种的理货业务流程和相关法规;②能正确核收单证和资料,准备理货用;③知道各种理货方法、集装箱常识;④能进行货物的丈量、计量及验箱工作;⑤能进行货物、箱损鉴定;任务内容:集装箱货物配装实操训练(订舱、发放空箱、拼箱装货、整箱交接)。

岗位名称:堆场管理员、中控操作员;岗位业务内容:进行集装箱码头业务操作;岗位能力要求:①能看懂函电内容、货运资料;②能正确签收货运资料;③能编制船舶计划;④能根据计划进行码头准备工作;⑤能根据计划组织车船作业和现场调度;教学内容:任务三 集装箱堆场管理(集装箱货物交接、堆场管理,集装箱的归、并、转)。

岗位名称:船舶指挥员、中控操作员;岗位业务内容:进行集装箱水路运输;岗位能力要求:①能编制装卸作业计划、库场计划、集疏运计划;②能进行装卸机械工艺设计和操作安排;教学内容:任务四 集装箱装船管理。

岗位名称:特种集装箱业务操作员;岗位业务内容:进行特种集装箱业务;岗位能力要求:①懂得危险货物保管方法;②能够进行危险货物集装箱单据处理;教学内容:项目七 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特种货物集装箱运输)。

3. 3 软件教学和硬件教学相结合

本门课程现在已有大量的视频、音频、图像等生动的教学资源,并且配套有练习题库,《集装箱码头管理》软件可以使学生从流程化的操作中了解、熟悉集装箱业务的各个岗位的职责;笔者现着力于研究和探索将国际物流实践教学器材与物流管理仿真实训室进行教学对接,一方面可以使国际物流学生得到更多更全面的实践操作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发挥最好的教学效果。

3. 4 系列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第7篇:装配岗位职能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汽车车门装配 项目教学 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汽车拆装与调试课程性质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职院校的汽车类专业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课程改革,汽车拆装与调试是高职汽车类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主干课程,是根据汽车制造企业汽车装配岗位的工作情况,在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汽车装配工”标准,明确了该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并依此确定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 汽车拆装与调试课程教学思路

其课程的教学内容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汽车分装线装配—内饰线装配—底盘线装配—最终线装配—调试返修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遵循“岗位职业素质培养”和“岗位操作能力培养”相辅相成的原则,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汽车装调职业能力的培养,并将汽车装调工艺基础知识、班组管理基础知识和生产现场管理知识等融入教学过程,同时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汽车车门装配项目教学案例

汽车车门装配就是汽车分装线装配子项目,根据汽车厂汽车厂工作实际情况,安排汽车车门装配项目教学一般步骤如下:布置车门装配工作任务、收集相关信息(学生预习、查阅资料)、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交流讨论及老师进行总结点评。

3.1 布置车门装配工作任务

针对车门装配工作任务主要有以下2点:(1)个人能独立按规范完成长安微车车门装配;(2)按流水线装配的形式能顺利完成各个操作工位的装配任务;

3.2 收集相关信息

学生通过预习教材、查阅汽车维修手册、电脑上网等对长安微车车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掌握,特别对玻璃升降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和装配过程重点进行掌握。

3.3 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主要在实操之前确定以下几个内容:(1)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2)制定长安微车车门个人装配工艺及学生组成流水线的装配工艺;(3)装配中每个工位的工具使用;(4)装配中每个工位的装配标准以及以及车门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5)实训操作环节。

3.4 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就是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装配工艺卡及维修手册等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车门装配实训, 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装配、检测设备的认识和理解。要通过对车门装配实训的操作训练、分析,查找相关汽车维修手册及教材等增强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5 检查评估

车门装配实训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车门个人装配及分组流水线装配两项实训检查评估,主要是考核学生个人操作车门装配技能及团队协作车门装配流水线工位操作技能。

技能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工具使用、工艺卡片的识读能力和现场5S管理是否到位等。

3.6 交流讨论及老师总结

考核完成后学生之间分组互相交流车门装配的技能,互相指出对方的装配优缺点,并在现场互相进行实训操作来达到学生掌握该次课的教学目标。

老师总结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指出学生的问题:(1)安装的实操技能:主要总结学生安装过程各工位工具使用是否正确,装配是否按工艺卡片执行情况,特别是玻璃升降器等重点工位的安装是否到位。(2)理论知识:主要总结汽车车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 教学思考及建议

综上,汽车装配于调试课程汽车车门装配项目教学案例中有以下几点教学思考及建议:

4.1 怎么布置教学实训工作任务

教师布置教学实训工作任务时,应着重考虑下列问题:

(1)布置实训工作任务时,应考虑不同班级以及同班级学生基础的差异性,学生分组应尽量同一基础性的分在一组。实训工作任务中尽量培养学生的个人技能和个人在团队实操工作中的技能。

(2)授课前应研究实训工作内容和过程,实践项目应自己课前操作,充分准备在实训工作过程讨论中可能会涉及的相关汽车装配与调试知识,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及可能会提出的疑问。

(3)布置实训工作任务时,如何使实训工作任务的介绍具有吸引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讨论的热情?如车门教学过程中自己设计组装车门生产线等。

(4)在实训工作任务评价时,采用合适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工作过程,切记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以鼓励为主,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寻求更优化的工作方法。

4.2 怎么对学生分组

在项目教学中,将学生分组是一个重要的准备环节。学生的分组应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和实训设备台套数来决定。考虑到既要让小组的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工作过程、有动手的机会;又不能因为小组过多而导致教学时间过长,因此每小组的人数要合理。我校的汽车装配与调试课程所能利用的各类实训设备均按 10台套配置,因此每 4人组成一个小组,每 40人为一个教学批次。

学生分组后,为使每个小组的学习和工作能有序开展,由教师指定一名综合素质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各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根据任务要求,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普适工作过程,团队协作地完成任务,达到任务目标。

4.3 怎么进行教学实施

根据汽车车门教学案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在汽车整车、零部件装配与调试教学过程中,应完全建立企业总、分装生产线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汽车总、分装生产线实际操作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未来进入汽车生产企业工作培养很好的汽车装配岗位的适应能力。

(2)由于各个学校的实践场地及设备不同,很多学校很难满足按企业生产线教学模式,进入对口的汽车企业生产线现场教学肯定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可以使用简单的周转车作为流动的生产线(人工推),将所要装配的部件的各个零件按企业生产线工位的模式进行放置,对学生进行每个工位分配并任命组长、巡验员等组成简单的汽车企业的零部件的生产线的生产教学模式。

(3)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一个班中分成几个组同时对其中的汽车部件进行生产线装配比赛(主要考核装配规范性、完成时间及装配完成质量),让学生感受团队操作带来的生产效率。

(4)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应尽量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对理论及实践掌握能力的不同,对每个学生的不足处分别进行重点教学。

(5)教学教学过程完成后,应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老师应对实践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总结。

(6)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应重视汽车专业领域新技术(如新能源汽车技术)、新的装配工艺、智能装配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汽车装配与调试的实践职业技能和创新技能。

4.4 怎么进行教学检查评估

(1)改革传统对学生单一理论评价手段和方法,多采用平时项目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作为评价手段, 并对汽车装配与调试课程各个操作项目进行个人操作与团队操作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2)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如专业知识、技能、班组管理、现场管理、职业素养等考核项目。

(3)应注重考核学生装配调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动手能力、装配调试过程中碰到问题的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对在装配与调试汽车实训过程学习中有独特见解创新能力的学生应予以特别激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该课程的最终考核为平时实训和期末考试各占50%方式。

第8篇:装配岗位职能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岗位

当前我国机电一体化技能型人才非常紧缺,负有培养机电技能型人才任务的高职院校机电专业也随之成为热门专业,发展速度很快[1]。为全面掌握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等新形势下用人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能力与岗位需求,课程团队选择了区内外十多家生产、制造企业以及历届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与能力需求开展了调研。

1调研过程和方法

团队历时一年多,调研了14家区内外的企业,采用深入企业与人力资源部、生产管理部门及技术骨干座谈的方式,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对82名往届毕业生采用了电话和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

2就业岗位及岗位能力要求

2.1机电设备操作员

机电设备操作员岗位占调研就业岗位的17%,该岗位的常规工作就是操作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生产及设备日常保养,如日常点检、、班前班后的清洁。该岗位需要具备看懂机械原理图,熟悉工艺流程,能根据设备温度、噪声等判别设备的运行状况的能力。

2.2机电设备管理技术员

机电设备管理技术员岗位占调研就业岗位的24.3%,该岗位工作是负责设备的管理和日常检查,包括设备维护、保养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设备资产管理;协助编制设备管理工作计划、设备维修计划;制订设备操作规程,点检作业指导书和日常点检、巡检表;指导完成设备日常点检、巡检及定期检修作业;协助制定设备的更新改造计划。能熟练使用各种检测和维修工具。

2.3产品装配调试员

产品装配调试员占调研就业岗位20.7%。该岗位主要是在制造企业从事机电产品的组装与调试以及协助客户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该岗位需要具备阅读机械装配图、电气原理与安装图、工艺文件、作业计划书的能力。

2.4机电产品设计员

机电产品设计员岗位占调研就业岗位的9.7%。掌握了机电一体化设备加工工艺设计、工艺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的高职机电一体化学生也有机会进入研发设计部门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工作。该岗位需要懂得机电产品的典型结构,轴类零件绘图,套类零件绘图,箱体零件绘图方法,机电设备的原理与应用,简单电路的相关知识及应用方法。

2.5机电产品销售员

机电产品销售员岗位占调研就业岗位的7.3%。此岗位主要工作任务是机电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需要熟悉机电产品性能和工作原理,产品市场渠道开拓与销售方法。能与客户高效交流,签订购销合同,收集一线营销信息和用户意见等。能协助客户处理机电产品的一般故障。

2.6设备维修工程师

设备维修工程师是机电设备管理员的晋升岗位,占调研就业岗位的2.4%。主要负责制定设备维修和设备改造的方案并指导实施;指导设备疑难故障的维修和关键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制定设备的更新、改造计划;参与大型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相比设备管理技术员有更丰富的管理、维护维修经验,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对各项工作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

3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的就业机遇与挑战

3.1就业机遇

国家的发展和富强离不开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机电一体化设备是落实第一生产力的载体,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在机电一体化设备方面起步较晚,目前还有些应用需要依靠进口设备技术,处于稳步追赶的状态,相关人才的需求整体呈上升趋势。现阶段国家提出了中国智造2025发展战略,是“中国智造”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需要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需要更多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人才。

3.2就业挑战

新形势下企业为增强竞争力,已开始广泛使用各种先进的机电设备和先进的方式进行生产,如工业机器人、物联网等,使机电设备从设计到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相关企业需要大量掌握机、电、液和控制技术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来对设备进行研发、制造、组装、调试、操控、维护和管理。对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能力要求。另外,高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定位相似,毕业生之间本身也存在着就业岗位的竞争。如何才能培养符合新形势下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错位发展,办出特色,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的。

4结语

本次就业岗位及岗位能力要求的分析,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体系的调整有很好的参考作用,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准确,课程体系更合理,有助于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作者:刘东海 方小菊 方韶珍 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增平.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6.

[2]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自动化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职教研究,2013(4):1~21.

第9篇:装配岗位职能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校企合作、机电课程体系、校企深度合作、调研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000-00

1 机电一体化专业从事的岗位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随着产业结构的布局调整,机电行业正处于平稳和较快的发展态势。毕业生就业率处在各行业前列。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

实施“高职人才培养改革”具有深远影响,人才培养改革中课程改革显得尤为重要,以保障专业培养目标的实施和人才能力可持续发展。我们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进行了调研,专业团队对山东盛泰车轮有限公司、山东魏桥集团、山东华宇铝电有限公司、山东铝业公司进行调研得出就业岗位。(表1)

通过大量调研归纳出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岗位主要有:机械产品绘图员、钳工装配、钳工维修、电工维修、电气设备操作、机电产品售后服务。核心岗位为钳工装配与维修,电气设备操作与维修,由核心岗位重新规划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使专业与岗位对接。以产学研结合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构建课程体系,进行机电专业的课程标准化、规范化和特色化建设,根据机电产业的发展和机电市场的变化,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行业,企业职业要求,制定课程标准,不断研究和开发本校课程,突出与专业特色相关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的课程建设;积极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与企业的直接合作,大力开展与企业联合办学,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规划。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的能力。

2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

2.1 课程体系的改革

实现课程体系与设备维修岗位职业能力的对接,解决专业服务企业岗位的问题。根据社会需求确立专业培养目标,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过程要突出实践性,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做到优化基础,强化应用,突出能力。高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构建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来构建课程和教学体系。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双元制”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并由培训条例和教学计划两部分组成的双元制课程标准;以岗位能力为基点开展课程改革。在课程体系设计上,根据“机械制造装备+铝冶金设备”维护维修岗位能力及制图员、机修钳工、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选择,能达到这些目标的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等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块,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行业企业市场设备维护维修实际工作,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学习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加大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教学做一体化,落实实践教学课程化;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内容整合,使之更加精炼、实用、具有针对性;使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群相对接。

2.4 具体实施

机械工程系机电一体化专业2010级机电专业1-5班,2010机电专业1-2班,以上七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共计308人,教学效果显著。

2.5 推广应用价值

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共享机械技术及教学资源库,电气工程系电气自动化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业网络技术专业共享电气自动化模块及教学资源库,带动专业群发展。

3 结论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创建和实施了多样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试点与推广,极大地提升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设计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工作内容相一致,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认证相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吻合,把学生技能训练与企业项目有机结合,由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技师共同完成教学过程,课程体系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紧密围绕岗位要求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设置课程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浅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2008、7 作者 王襄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启示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