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中秋节的文章范文

描写中秋节的文章精选(九篇)

描写中秋节的文章

第1篇:描写中秋节的文章范文

《春》作者以新奇的比喻、清新流畅的语言赞美春天,想象春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以及春天里的人,细腻的感官描写,以及对景物独到的观察、典型景物的选择均有高妙之处。

《济南的冬天》则像讲故事一样充满沧桑感、动感。描写景物着眼于景物特征,“响晴”算是济南冬天的总特征吧,作者先从总体上把握济南特点,然后揭示济南的地理特点,山暖和而安适,水绿盈盈的,写出冬天济南的独特魅力。

《夏感》则抓住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征展开,“热烈”即麦浪翻滚、热风浮动,“紧张”农民忙着打麦子,忙着给秋苗施肥。“急促”指田间禾苗、麦子、玉米高粱,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写景着眼于景物细节,书写生动,概括有个性,角度新颖,见解独特。

《秋天》以叙述笔触为诗,语言清新婉丽,秋天“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转换景物角度,由景及人,脉络分明。诗歌语言的韵律美、和谐美可见一斑。

《古代诗歌四首》书写春秋之景,想象或宏阔,或清丽,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诗歌特色。或是秋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或是春天,“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好课文就是写作的好范例,学习本单元,就是要模仿这些经典文学作品来尝试写作的乐趣。如何才能写好景物类文章呢?

其一,要静心观察,细心体悟。春天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春意表现在一草一木上。只有细心观察,方有独特的审美体验,才能做到描写到位,表达生动。“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才是典型的秋景嘛,撒网捞起的树叶,这是秋天最美的一片叶子。

其二,要抓住景物特征来写。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色,一个季节有一个季节的风情。在作家梁衡笔下,夏天“紧张、热烈、急促”,在曹操笔下,秋天“萧瑟、宏阔、浪漫”。同样是秋景,在何其芳笔下,秋天“清丽、细腻、多情”。这就是说,景物是带有个人独特体验的景物,这样的景物才具有新鲜感、代表性。

第2篇:描写中秋节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散文 写景状物 疑难鉴析

一、《荷塘月色》疑难鉴析

1.通感的手法

通感:又名“移觉”,是指在描写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把一种感官的感觉移到另一感官上,达到用多种感觉来描写同一对象的目的。这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的彼此相通的描写,往往把很抽象的事物描绘得更丰富、更生动。本文第四自然节中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第五自然节的“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都运用了通感的手法。通感一般可分为比喻通感和形容通感,课文中的两个例子属于比喻通感。

2.理清作品的感情线索及作者思绪的变化

一般认为这篇散文流露的感情是“淡淡的喜悦中夹杂着淡淡的哀愁”,但是通过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写文章时的思想状况,可以体会作者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精神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苦闷心情。应抓住文中的关键的语句,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是文眼,不但揭示了夜游荷塘的缘由,而且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理清作者的行踪:出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把握住作者情绪的变化:不宁静――排遣――超脱――不宁静;从而确定全文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的喜悦和哀愁。

3.从情景相生的角度把握本文的情景关系

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这是抒情散文表情达意的需要。抒情散文的要旨是抒情,但情有所系,情感总是依附形象,因为写景是为了抒情。作者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景物不但是客观物象,而且是心理映象。在《荷塘月色》中,作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幽雅安静的月夜荷塘景色图。作者写景是为了抒情,荷塘景物成了情感的借代物。作者借景抒情,用景物的变化暗示情绪的变化,使景物与情感达到高度的融合。

4.领会本文优美的描写语言和抒情语言

领会描写性词语要结合特定情境,既要看这个词语能表现什么,还要看作者想用它表现什么;既要看这个词语特有的色彩情味,还要看它和其他词语配合所增添的新的意味,从而综合把握其艺术效果。赏析描写性词语应注重其刻画形象、表达情感的作用。本文作者运用十分精美的描写语言创造了具体可感的景物形象。作者精心选择动词、形容词并加以艺术组合为荷塘风物传神写照。作者运用比喻、比拟、通感、映衬等修辞技巧,绘形绘影、绘声绘色,准确而生动地传达出对月下荷塘优美景色的视听感受。作者尤其善于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表现景物的形态和神韵,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虚实结合的描写,勾勒繁复而美丽的动感图画。

5.理解文中景色的多重映衬作用

文中有关荷塘及其周围的景色写得颇为动人,勾勒出一幅夜色中的荷塘图画。第四段先写荷塘里高出水面、亭亭如裙的荷叶以及零星点缀着的白花,为下文写月色做了铺垫。第五段再次以叶子和白花做为月色的衬托,同时又用青雾、淡淡的云以及弯弯的杨柳来烘托月色。第六段也是如此,以荷塘四面的高高低低的树来映衬荷塘,烘托月色。作者着意于荷塘及其四周的景色描绘,其意图是与月色交相辉映,突现出月色的诱人之美。

二、《故都的秋》疑难鉴析

1.文章中的“文眼”

所谓“文眼”,就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它可以散布于文章的各个部分。“文眼”于文题之中:一类是文题点明主题,如《依依惜别的深情》、《白杨礼赞》。另一类是文题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荷塘月色》、《囚绿记》、《故都的秋》等。“文眼”于文章的首尾:如《故都的秋》的开头流露出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恋和热爱之情;《囚绿记》则是“文眼”于结尾抒情点题。“文眼”于文章的正文之中:如《故都的秋》中的一处点拨:“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这句点明人们对秋的深情。

2.文章正文中的并列结构

并列结构,又叫平行结构,体现于文章的正文之中。这种结构把几方面内容平行记叙,显得段落分明,条理清楚。《故都的秋》中就是用这种结构来组织材料,文中先后记叙秋院、槐树、秋蝉、秋雨、枣树等。这些记叙内容各自独立,又联缀成篇,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故都的秋景特点。

3.文中对比表现手法的运用

文章主要表现故都的秋,可是文中在写北平的秋的过程中,又屡次写南方的秋。这并非是跑题,而是以南方的秋为对照物,以此突现北平的秋的特征。如北平随处可闻的秋蝉的啼唱与南方稀少的秋蝉的嘶叫对比,又将南方的秋色不浓与北平的浓重秋色对比,从这些对比中越发突现北平的秋的独特之处。

4.如何识辨作者的感情基调

本文的开头句中点明了北平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清――“碧绿的天色”、“淡绿微黄”的枣子;静――“驯鸽的飞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等;悲凉――“觉得有点落寞”、“残声”。作者写北平的秋色中固然含有“悲凉”的情愫,然而这仅是一个方面。作者先写秋蝉的“残声”,转而又写它的“啼唱”,后者绝非是“悲凉”,而是以“啼唱”衬托心境的静。至于写“清”和“静”,这体现出作者对清爽的秋的赞颂。从作者对秋院、槐树、秋蝉、秋雨、枣树的记叙中,也可以看出作者流溢出的颂秋的情感,尤其是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以抒情的笔调直抒对秋的赞美之情。

5.以对秋色的整体观感来颂秋

作者凭借北平的秋色抒情,其秋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景物形象,而是由几种景色组合而成。这就决定了应从对秋色的整体观感来抒情,而且应描写出能反映其整体秋色的各种景物,这样才能达到以景抒情的目的。作者选择的五种景色都各具特色,颇有代表性地表现出故都秋色之特点。如:秋院――“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驯鸽的飞声”;秋槐――“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秋蝉――“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秋雨――“一阵凉风……下起雨。一层云过……天又晴了”;秋果――枣子树各处都有,“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作者调动视觉、听觉、触觉,把这五种秋景勾画出来,组合成一幅故都的秋的风景图,由此引发作者颂秋的情感。

三、《囚绿记》疑难鉴析

1.借物抒情的方法

借物抒情,又称为状物抒情,即借助写物达到抒情的目的。物可以是有生命的动植物,也可以是非生命物体。借物抒情的写法是,先从状物入手,将其写得形象生动,然后借物抒发与物相关的思想情感。借物抒情,其物应是与所抒之情密切相关,蕴含着某种深刻寓意,这样才能由物顺畅地导入抒情。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所状之物,都应当是作为抒情的依托物和抒情的手段及途径。选择抒情的这类依托物时,要发掘其象征和比喻含义,并由此联想,进而升华到抒情。

2.理解文题,把握作者抒情的方式及思想感情

本文属于借物抒情的抒情散文。文章标题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作者首先介绍其居所的室内环境,由此引出作者喜爱绿色。通过这些铺垫,水到渠成地导入“囚绿”这个主要内容。文中自始至终以“绿”贯穿,行文的线索是恋绿――囚绿――念绿,重点是“囚绿”。作者喜爱常青藤的葱茏的绿色,因为它是生命、希望和快乐的象征;之所以留恋常青藤,是因为它具有执着、不屈的品质。文中以常青藤为抒情的依托物,抒发了作者对顽强不屈品格的赞美之情。

3.领会本文的拟人手法

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如“绿叶与我对语”、“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等。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常青藤,赋予其执着、不屈的性格以及不卑不亢的高贵气质。

4.从文中领会散文之“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第3篇:描写中秋节的文章范文

一、细节描写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丰满的人物描写,让人物栩栩如生

刻画人物形象,应该抓住那些最传神,最能体现本质,最具个性特征的细节来写。通过细致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等细节,可以让人物栩栩如生,生动传神。如从王熙凤的“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的肖像细节就可以推测出她精明狡猾的个性,从她爽朗的笑声和一句“我来迟了”的语言细节可以看出她性格泼辣,且在贾府地位很高……

细节描写还可以使本已为人知的人物形象更加完善,更加丰满。如巴尔扎克描写葛朗台贪婪成性,在文章前面就可以看出来,他甚至对女儿都很吝啬。到文章最后,葛朗台生命垂危,他看到镀金的十字架,不禁叫道 “金子,啊,金子 ”,并伸手去抓,然而就是这抓抢的动作让他送了老命。这是一个很大的讽刺,葛朗台的贪婪与吝啬被描写得更深刻,更具讽刺性。

2.照应上下文,情节曲折吸引人

细节描写还可以起到提示下文,照应全文的作用。前文的细节可以为下文作铺垫,后文的细节可以照应前文,使文章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如话剧《市长》中,介绍齐仰之的家时,特别提到加破折号了墙上那幅醒目的字条: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本室主人敬白。这个细节不仅仅说明了齐仰之的惜时如金,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市长见到该字条后,好不容易才“破门”,后又使用激将法让齐仰之为他破例,二人“秉烛夜谈,三天三夜”,可见二人话语投机,志趣相投。此处的“三天三夜”与上文的“不得超过三分钟”形成对比,前后呼应,使文章陡添趣味,情节曲折吸引人。

又如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中,开始作者写到妻子拥有一头浓密的头发,丈夫拥有一块祖传的金表,这些都是他们各自最珍贵的东西。这个细节描写与下文妻子卖头发买白金表链,丈夫卖金表买玳瑁梳子是相照应的。二人都卖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只为了让对方的头发、金表能更美丽。文章前后关照,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对他们真挚的爱情充满感动与敬佩。

3.展现时代风格,体验风土人情

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景物特色、人物着装、风俗文化等是不同的。细节主要是从景物,人物的肖像、动作、心理等方面加以选取描写。因此,从景物、人物的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不同时代的风格特色。

例如鲁迅小说《风波》的尾声,对六斤姑娘用了一个十分精妙的细节描写:“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新近裹脚”,这是中国封建时代摧残妇女的陋习,在外国或是在中国的现代都不存在这种现象。文中的“十八个铜钉的饭碗”是辛亥革命后,张勋复辟时补的,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4.揭示文章主旨,深化主题思想

对人物、景物的细节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的思想倾向,作者要表达的主旨可以通过细节揭示出来并得以深化。

如张籍的诗歌《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歌以思乡为主题。“见秋风”是个细节,秋风起,草木凋落,凄凉的景致下,人难免思乡情切,与主题契合。“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个细节表现了作者有千言万语欲诉但又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心理,乡愁的主题通过“又开封”的细节得到揭示与深化。

二、细节描写的策略

1.要培养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这要求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应多注意观察,而且要细致入微地去观察。越细致,才越可能有独特的发现,更深刻的见解。大自然中,高远深邃的夜空,流落水中的花瓣,俏皮跃水的小鱼,雨后干净苍冷的枯藤等等,都是观察的内容。

此外,书本是学生间接观察生活的舞台。从书本中我们可以随着作者的叙述看到不同的景致、不同的细节,体会不同的情感。学生应自己或在教师的带领下广泛阅读欣赏名家写景、抒情散文,领略大作家笔下的自然风情,人生感慨 。经过长时间的陶冶熏陶,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观察与阅读是积累材料的过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观察与阅读,作文则会无话可说,或是写得空洞乏味,就像无源之水,终会枯竭。

观察与阅读还具有个性化的特点。面对同样的景致,他注意到的是一缕微风,你注意到的是枝叶上的露珠,她注意到的是经历岁月雕刻的树皮……作家丁玲说:“在生活中,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家一定要看见旁人能看见的东西,还要看见旁人看不到的东西。”所以在观察阅读时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感受别人感受不到的东西,这样才能写出个性化的细节。

2.要培养一颗敏感细致的心灵

细致敏感的心灵能够更好地去发现细节,感受细节。细致的心灵可以是天生的,也可以是后天培养的。细致心灵的培养需要提高学生的感受力,这就要求在平时要多体验,多感悟,在体验感悟的基础上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让心灵受到震撼洗涤。请看《红楼梦》中的描写黛玉体验感悟的一段话:

这里黛玉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再听时,恰唱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学生在平时观察和阅读过程中,要像黛玉一样,学会体验、感悟,在物我两忘的情感体验后,豁然明白人生的意蕴。通过不断的体验感悟,学生的感受力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第4篇:描写中秋节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 诗歌 内容 形式 写作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Focus on the Content and also the Form

――Talking about Ancient Poems' Creative Thinking Training of Writing

ZHENG Weiyuan

(Zhejiang Ninghai Taoyuan Middle School, Ningbo, Zhejiang 315600)

Abstract Poetic language concise, rhythmic and beautiful, content rich, especially ancient poetry has always been loved by the people. Therefore, ancient poetry the students an excellent carrier of creative writing, thinking training. The article discussed about this.

Key words poem; content; form; thinking training of writing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于漪老师指出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不认清这种人文性,“只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用解剖刀对文章肢解,留在学生脑海的只能是鸡零狗碎的符号。”而这样做的后果是“把学生的思维捆绑住了,把活生生的学生变成为‘机器人’,把学生的个性、灵气都给打掉了。”

我们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是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诗歌以其语言的凝练,韵律的优美,内容的丰润和情感的喷发而为人们津津乐道。尤其是古诗词,更有那节奏之美,形式之美,语言之美和情感之美,闪耀着诗人创造性思维的光辉,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因此,古诗词也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思维训练的绝佳载体。

重内容就是重视诗词内容理解和主题感悟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根据学情找准激发学生创造性写作的切入点,做到读写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写作思维。

[课例一]《归园田居》

(1)揭题导入。说说你印象中的陶渊明的形象。你能用一个词概括陶渊明的形象吗?(真)(2)解题。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你从“归”字体会到什么?(3)读出诗韵。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导朗诵――齐读。(4)读懂诗意,体会诗境。你能根据注解读懂这首诗吗?自己试一试,说说诗意。(5)读写结合。

读了“带月荷锄归”,你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闭上眼睛冥想3分钟,然后来描述这幅画面。

(提示:可以用上“傍晚……忽闻……只见……原来……”把月夜归耕图描写下来)

学生月夜归耕图描写片断:

(1)羞涩的月亮戴着一顶可爱的睡帽出来了,零零碎碎的星星早已在幽蓝深邃的天空玩耍,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伸向看不见尽头的田野。嘘!听,不远处似乎有人在向这儿走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衣沾不足惜。”伴随着优美的语句,只见陶渊明扛着锄头,穿着一身布满补丁的衣服,穿着一双草鞋,饶有兴致地边走边吟。(骆晨霞)

(2)金黄的月亮在夜空中睡着,星星一闪一闪发着光。曲折的小路直通向农庄,路很狭窄,但路两旁的植物长得郁郁葱葱,十分茂盛。“咯噔咯噔”,是一串听起来好像很轻快的脚步声。谁来了?哦,那是陶渊明。他脸色红润,虽然脸上布满深刻的皱纹,但他似乎感到很快乐,一副年轻的样子。他笑着走着,衣襟在风中摇曳,肩扛锄头,一颠一颠的。因为喜悦,他不禁吟出:“……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冯嘉玮)

教师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通过画面想象――月下归耕图,抓住月下景色和陶渊明的人物描写,在情节空白处做文章,又有方法的指导,找准创造性写作训练点,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我们还可以在思维发散处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训练,通过画面想象,角度变换和多元开放的方式进行练笔。《归园田居》可以设计陶渊明月下归耕遇到不同人的情景写下来。比如分别遇到中学生、记者和县长等,先演一演,再写一写。让学生在画面想象中,在角色变换中,在时空穿越里体会陶渊明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特别是直觉思维往往被忽视,大家都把它归到“第六感觉”,总觉得很不靠谱。其实思维没有高低之分,又是直觉思维往往因其判断迅速,有时一语中的,不但在现实生活有其地位,甚至令我们课堂生辉。同样是《归园田居》,在介绍陶渊明时,有少数同学认为陶渊明傻,放着好好的县令不当,甘愿回家当农民。可以适时安排学生辩一辩――陶渊明到底傻不傻?理不辩不明。然后安排学生描写陶渊明退隐的心理。

[课例二]秋之旅――《天净沙・秋思》(潘天寿中学韩智丹)

(1)导入。如果我们用几个简单的词描写秋天,频率最高的会是哪些呢?

(2)感悟眼中之景。①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这首散曲,要求:找出韵脚,押韵来读。② 要想懂得,首先要找出作者抓住了哪几组景物来描写秋天。③分四个小组,每小组负责讨论交流一幅画面,抓住每幅画面的关键性的修饰词,展开丰富的想象,品味秋韵。(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描写心中之境。①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都是700年前的马致远,漂泊在这条苍凉的古道上,将这首散曲扩写成写景散文(200字以内,适当运用板书中的写景方法),借秋景抒愁情。(板书:借景抒情)②学生创作,师巡视,分层次适时给予点评指导。③展示学生课堂习作(附件),点评。(对板书中的写景方法进一步点拨)④师小结:相信在同学们涌动的文字间,马致远的愁情已有人解。在这一堂课上,同学们就如同一片片静美的秋叶,轻拂着韩老师,在秋韵中慢步,让乡愁在我们的心间流淌。⑤散曲在古代就是唱出来的,让我们再次聆听这首由今人填词的歌曲《天净沙秋思》

学生习作:

我骑着瘦小的老马,漂泊在这苍凉的古道上,秋风迎面而来,使我不寒而栗。环顾四周,几根干枯的藤仍缠绕老树,叶子已全凋零,却只剩一条小溪仍在不知疲倦地流着,一片萧瑟之意。在这枯黄中,夕阳掩映着几只乌鸦成了秋意中的焦点,照射在无人的小桥上,几处人家的炊烟袅袅升起……

我感到了极大的悲痛,紧握缰绳,叹息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薛斌航

《天净沙秋思》作为一首只有28字,却脍炙人口的元曲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它留给后人的不仅是那份难解的乡愁,更渗透着在写景造境中不漏声色的为情铺垫渲染之功,这也正是学生可以从经典中习得的技法。在教学定位上,采用“诗歌欣赏加劲产生扩写欲望” 的策略,让学生在欣赏这首小令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到它的层次美,体会到写景要注意远近、主次、动静、色彩的层次。这样,在欣赏诗歌中进行写景指导 ,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进而走进抒情主体写出“愁”就成了学习本文的最主要的教学目标。韩老师是个有心人,于情景交融处设练。在深入理解小令意境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直观透视、时空整合等,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第5篇:描写中秋节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 诗歌鉴赏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篇章结构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而表达技巧涉及的内容比较繁杂,让很多考生难以辨别把握。为了便于区分和理解,我们不妨把表达技巧这个范围比较广泛的概念细化为几个层次概念,以便于学生系统掌握。

我把表达技巧分为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章结构三个大的方面。表达方式又分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表

现手法是最重要的知识点,可分为抒情类、描写类、修辞类。篇章结构是从结构作用方面划分的。下面分别举例

说明。

一、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一)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如:“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闺怨》)

(二)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三)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如:“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四)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如:“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鉴赏中最重要的知识点,基于对高考题的分析,我认为应将表现手法的范围划大些,避免狭隘的理解。为便于理解表现手法,可从三个方面归类:(一)抒情类,(二)描写类,(三)修辞类。

(一)抒情类

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在此重点分析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包括五类:

1.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如:“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处处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作者通过描写恋花飞舞的蝴蝶,自由歌唱的娇莺抒发了对大好春光的喜爱之情。

2.借事抒情。如杜甫《兵车行》、白居易的《卖炭翁》。

3.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所咏事物的一些特性,来寄托、传达作者的志向、抱负和操守等。如:“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析】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4.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它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如:“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5.用典抒情。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二)描写类。

描法又可分为:1.衬托:正衬/烘托、反衬(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以明衬暗、以乐景衬哀情);2.对比;3.虚实结合;4.白描;5.细节描写;6.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等。

1.衬托。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常见的反衬有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如: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以动写静,用花落、月出、鸟鸣的动,反衬出了春涧的幽静。

2.对比。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物、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加以对照比较,以便说明一定的道理。如:

观祈雨 李约(唐)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析】此诗写观看祈雨的感慨。通过大旱之日两种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

3.白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如:“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析】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4.虚实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和“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运用比较多。重点理解“虚”,“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如想象、回忆、设想等。如:“今夜中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5.细节描写。细节,就是文学作品中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或写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颦一笑;或写平常生活场景中的一瞬。成功的细节描写,对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抒发感情,充实作品内容,表现主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例如: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6.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事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通过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来写战争的惨烈。

(三)修辞类

比喻、双关、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等都属于常见的手法,便于识别掌握。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运用了拟人手法。“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运用了双关修辞。09高考重庆卷[折桂令]问秦淮(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借代、反问修辞手法。

三、篇章结构

诗歌的篇章结构可从承上启下、照应、悬念、铺垫、卒章显志等几个方面理解。如:(2009山东卷)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第6篇:描写中秋节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课本;作文;生命线;描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根据表达的中心,作文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课本的学习,把描写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作文中去。”描写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清新婉丽,凝练明快,形象生动,增添了文章的情趣。描写能够创造文章的意境,令语言诗意盎然,美妙动人,给人以如诗如画的美感。让学生学会描写,教师应从课本入手。

一、借鉴现代文景物描写,美化作文

景物描写的作用就是借景抒情,借景抒情犹如给文章穿上漂亮的外衣,使文章中主人公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中借景抒情的文章安排得井然有序,大多是写四时之景,语言生动感人,美景的描写韵味十足,抒发了作者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在《春》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春的魅力,感受春草、春花和春雨带给人的生命活力,感受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学生在感受中陶醉了。学生们领会到城里、乡下,家家小小都出来抖擞抖擞精神,在春的娇美中享受生活,奋勇向前,积极向上。在春的万物感召下,争着表现自己不断忙碌起来争着奉献点什么。

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感受春花的美艳、娇嫩,带给人美的意境;感受春草带给人的希望;感受春雨的清凉,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花、草、雨等这样的景物中并运用到文章中去。学习《雨的四季》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学习从多种角度描绘雨,如从听觉、视觉和嗅觉等角度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这篇文章中的小草描写别有一番风味:“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可是这时雨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这样从多角度描写雨启迪着人们的情思,不断滋润着学生的心灵。雨的美丽,雨的无私,雨的奉献,雨的可爱,值得讴歌,值得赞美。让人善待人生,收获完美人生。学生经过学习完成了许多优秀的习作,如“失败后是你为我鼓起前进的风帆”,这是学生通过景物描写抒情的习作:

天空黑沉沉地压下来,风雨飘摇中的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走得很慢,但不知不觉还是到了离家不远的路口。我慌忙把试卷塞进书包,忍住泪水,抬头一望,是妈妈正拿着手电站在路口等我。她笑着对我说:“成绩发下来了吗?”我一言不发地上楼走进屋中,妈妈也随着走了上来。她不急不慢地翻出试卷,打开来,脸上没有一丝波澜。妈妈笑着说:“一次月考而已,别想太多了,放松放松吧,下次好好考,不用把目标定得那么高。”话音一落,无声的泪水便在我脸上滑落下来。

二、领悟古诗中的景物描写,充实作文内容

不但在现代文中,古诗中的景物描写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在古诗中学习景物描写,抒发人物的喜怒哀乐。《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写道:“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诗人构思精巧,情韵无限,由欲登高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园,由故园菊而慨叹故园为故场,在这里衬托了诗人思乡之情。学生领会到诗人景物描写,衬托思乡之情,让感情表达得生动感人,更抒发了将士战场的苦寒之心。

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到:“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诗的开头两句写景营造了一种寂寥、凄清的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后两句正面写情“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聊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思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在这万籁俱寂的夜里,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陡然唤醒征人的思乡情绪。学生在这首古诗的学习中更深切地感受到景物描写对抒发人物感情不可替代的作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情,强烈激发着学生的写景欲望。

习作中学生成功地运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的感恩之情,学生写道:“谢谢你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小草感谢大地,感谢它哺育了自己;波涛感谢水滴,感谢它们成就了自己。而我却要感谢你,感谢你在我失败时给我前进的动力,感谢你在我成功时让我不要骄傲,感谢你出现在我的世界里。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正当我想沐浴春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时你出现了,你的出现让我不敢放松,不敢松懈。我捧起书本,努力学习,因为我怕,我怕不能超过你,我怕不能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谢谢你让我不能放松自己。夏天就这样无声无息的结束了,这是一个绚烂多彩的季节,也是一个燥热的季节。当我因取得一点成绩而洋洋得意时你出现了,你狠狠地击倒我的骄傲、我的自负,让我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除了在课文和古诗中引导学生学习借景抒情外,我还教他们在生活中观察景物;春天的百花、夏天的骄阳、秋天的红叶、冬天的白雪,无一不是写作的对象。文章中的景物描写还有很多特殊的形式,我把这些特殊的形式交给学生。如在《秋天的怀念》中;“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烘托我“低落消沉的心情”。“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的烂漫。”这里融情于景,既象征着母亲热烈而深沉的爱,也蕴含着积极向上、面对萧瑟于苦难的精神力量。盛开的犹如坚强勇敢的活过来的“我”,艳丽的色彩是对“我”成功人生的描绘。文章的景物描写随人物对生活态度的变化而变化,是这一类景物描写的典型例子。景物描写在不断变换,人物对生活的态度也在变化。由此可见,景物描写对人物性格的衬托至关重要。景物描写的最高境界是托物言志,以景喻人,这一点在课文《爱莲说》中体现的最好。课文借莲花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高贵品质。莲花在这里烘托了人物的美好品质,表现了人物高尚情操,这就是托物言志。当然这种方法学生较难学习,但是他们也有很好的借鉴。

三、赏析人物描写,丰韵作文内容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散步》中的细节描写:“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顺应母亲的意思,体现了“我”的孝心,结果母亲后来改了主意,反映了她对孙子的疼爱。这两处细节描写生动逼真地表现了一个幸福家庭中各个成员相亲相爱,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生写作中很值得学习的细节描写。学生在学习后深受启发,自己在文章中也运用了许多的细节描写,让文章生动起来,更加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目光,作文分数自然就高了起来。学生在学习中尝到了甜头,于是他们更爱学习课文了。

人物描写也是使文章生动起来的金钥匙,人物描写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外貌描写等。如果文章只是呆板的叙述,那么文章枯燥、生硬,不能吸引读者,要想在作文中运用自如各种人物描写的方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学习课文中模仿比较典型的人物描写的文章。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了动作描写的妙处,是让文章生动起来的法宝,他们更渴望接触到人物动作描写的精妙文章,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借鉴了宝贵的描写方法,找到了作文的生命线。他们不断的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这样从课本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到课本,描写方法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自己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第7篇:描写中秋节的文章范文

一、作文要注重新颖的审题立意

文章贵在创新,推陈出新的立意可以令人耳目一新,拍手称赞。教师在教授学生写作时,要引导、鼓励学生有新颖的审题立意,不落俗套。例如,在《我对“见贤思齐焉”的理解》写作时,笔者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是不是对所有人的模仿都是正确的?”,“在学习别人优点、长处时,我们还要考虑什么因素?”等,学生便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类似“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典故,以此向学生体现并不是所有的效仿、学习都是正确的,也要考虑到客观因素。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做出假设:“设若邯郸学习步法成功,后人会怎么评价?”,“若东施也是一位貌美女子,或比西施更加貌美,那么她效仿西施是不是就会取得成功?”,让学生重新认识“见贤思齐焉”。作业的训练可以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逆向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理解立新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应用到写作中去,多层次、多角度地写出新颖独特的文章。

二、作文选材要贴近生活

素材是优秀作文的基础,以亲身经历的事件作为写作的素材,可以让学生真情流露,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材,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让读者产生共鸣的文章。例如,以《我的母亲》为题的作文,学生作文中经常会出现:“下着大雨的夜里,我生病了,妈妈背着我走到医院,我病好了,妈妈却累到了……”这样的虚假的情节、空洞的材料既表达不出学生的真实情感,也体现不出妈妈的具体形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妈妈的特点,如长相、形态、行为习惯等,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在自己生病时妈妈的照顾、自己开心时妈妈的心情、自己伤心失败时妈妈的安慰等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用这些学生亲身经历的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作为写作的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母亲形象,以写出独树一帜、耐人寻味的文章。生活是作文的源头、真情实感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贴近生活的选材。

三、要注重作文的结构

文章的组织结构关系着文章的整体效果,也是作者具体思想的体现。作文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形式,组织好文章的结构,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让文章具有目的性、层次性和感染力。例如,教学《我难忘的一件事》写作时,为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讲述难忘的经历,可以先向学生讲解不同的写作方法和文章结构。首先对事情的六要素要交代清楚,要确定好叙事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和叙事重点(事件的经过),明确叙事的详略(事件的起因和结果要略写,经过和心理感受要详写),要注重写好事件中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还要安排好典型片段的细节刻画等,要注重首尾呼应和自然过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谋篇布局、段落安排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多练习写作文提纲,让学生写作不拘泥于特定形式的同时把握好文章的组织结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

四、要使用个性化语言

优秀的作文,不仅需要文章立意新颖、形式多样,丰富灵活的表述、独特创新的个性化语言也是优秀作文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初中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具有独特的个性,教师应避免要求学生照搬他人的语言风格,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写作时采用生动、活动的语言,体现自己的个性,抒发自己的情感。例如,在教学《秋》的写作时,由于初中生一直在家长、学校的保护中成长,并不存在大喜大悲的情感,对于古人郁郁不得志的情感把握不准,教师可以引用一些悲秋的诗句让学生感悟和理解,引导学生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写出对秋的理解,也不能让学生盲目地跟从前人描写悲秋伤感的语言抒发心中并不存在的感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排比、拟人等不同的手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秋果的饱满、圆滚、令人喜爱的形象以及人们在秋天丰收时欢乐的情景,要尽情发挥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抒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使用个性化语言写出自己对秋色的所见、所闻、所感,让整篇文章不再空洞、乏味,写出特色和激情。

第8篇:描写中秋节的文章范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关键把握作者的“情”,所谓“文以载道”,就是这个意思。如何把握这个“情”,现在提出以下解题策略:

一、看开头和结尾

1. 看开头

文章的开头是各种各样的。有的文章一开头就直截了当地点明了中心。《桂林山水》一文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样的开头,落笔就点明了中心,作者的“情”当然也就不难捕捉到。

2. 看结尾

文章结尾虽然各异,但一般总结性的结尾作者的写作意图都比较明显,容易捕捉。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卒章显意:“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开头作用往往比较明显:点明主旨、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设置悬念等等,我们要细细分析,不可一概而论。而文章结尾的作用也不可小觑:总结全文、首尾呼应、深化主题等,需要我们仔细甄别,从而领略作者的“情”。

二、析文章标题

按照是否直接点明作者的写作意图,标题分为直接型标题和联想型标题。

1. 直接型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许多文章,看题目就知道它的中心意思。如《为人民服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等课文。有的形象地概括了文章的思想意义,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如《种子的力》一文,就是借助种子的力来赞颂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力量。

2. 联想型

联想型标题背后隐藏着更深的含义,需要我们进行合理想象,才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竹》初看此标题,只知道本文写的是竹子,其背后隐藏的深层含义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比较难了。我们对于这样的文章标题就要反复读并且在读的过程中大胆想象,看看是否有哪些事物与文章的标题可以联系在一起,找出其共性所在。“岁寒三友”:松、竹、梅。松:四季常青;梅:傲然而立;竹:宁折不屈。想到这,我们就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轻松地挖掘出作者的“情”了。

三、找中心句

所谓中心句,就是概括了段落的主要内容,反映作者情感的句子。中心句一般放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需要我们用慧眼把它找出来。

《北大荒的秋天》这篇文章中心句比较多。第二段“天空一碧如洗”,从这儿就可知道本段讲了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天空的特点是“一碧如洗”。从这个“一碧如洗”,就可得知作者对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喜爱之情。第三段“小河清澈见底”,第四段“原野热闹非凡”,从这三个中心句中,我们就可以断定作者对北大荒的秋天充满了喜爱之情。由此可见,中心句对解决阅读问题的关键所在。

四、挖细节描写

细节是对重大情节而言。文学作品往往是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于细微处见真情。具体说,细节描写是通过对一些具体而又有典型意义的细小动作、细微的生活情节进行描写,写出一个人的特点,表现出一个人特有的精神面貌,把人物性格刻画得非常深刻来突出中心思想。细节是文章的精华所在,所以,我们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一定要把文章的细节挖掘出来。

1. 细节与故事情节

在《故乡》这个故事中,闰土的着装以及表情的变化,与故事情节紧紧联系在一起。文章具体而且细致地描绘了闰土的着装以及表情,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有着截然不同的语气,这反映了被压迫农民的辛酸与不幸。

《小英雄雨来》的第一段里有“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的细节描写,表面看,这些细小动作的描写在文章中好像没有多大的作用,其实不然,这个细节不仅为雨来能逃跑,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做了铺垫,而且通过“露、抖、抹、吹、忘”等动词,进一步从行动上准确地反映了雨来机智勇敢的性格。

2. 细节与人物性格

好的细节应该真实、典型,在刻画人物时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雪地里的红棉袄》一文,只要你挖出来“那天,风大,雪大。嫂子穿着红棉袄,在雪地里像一团火焰”“我觉得是一团火焰在雪地里跳跃”“我觉得雪地里有一团火焰永不熄灭”这些细节,然后对其反复读、细细品、慢慢嚼,把这些细节描写与理解课文的思路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你就可以感受到嫂子那淳朴、无私的情感。

3. 细节与文章结构

《妈妈喜欢吃鱼头》一文中“妈妈喜欢吃鱼头”这个细节是文章的“文眼”。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这个细节有力地刻画了含辛茹苦、对后辈呵护有加的母亲形象。如果你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你就明白了,“我明白了,人做了母亲之后,都喜欢吃鱼头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了。

《金岳霖先生》这篇文章紧紧围绕“有趣”这个文眼进行描写。一方面细致地描写了金先生令人忍俊不禁的外貌,另一方面又细致地描写了金先生不同寻常的提问方式与讲课方式。这些细节贯穿文章之中,无不体现出金先生的“有趣”。

在课文中,有许多出色的描写和出人意料的精彩之笔。别看是一个简单的情节,一个普通的句子,往往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对于这些细节描写,我们一定不要轻易地放过。

第9篇:描写中秋节的文章范文

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要对一些物体进行描摹,即状物。状物文章一般包括描写有生命的动物、植物,也包括描写没有生命的物体。如学习用品、生产用具、工艺品、玩具、家乡风物等。状物类文章是对以上物体的形状、大小、色彩、用途等不同方面进行具体细致描摹的同时,表达由此引发的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写好状物文章应做到以下四点。第一,需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准确无误、细致深入的观察是描摹事物的关键。例如:人教版小语第七册16《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是这样描写爬山虎的脚的:①爬山虎的脚是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它的样子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刚长出来的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②爬山虎是这样往上爬的:“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使它紧贴在墙上。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他紧贴在墙上。”③如何巴得牢靠:“爬山虎的脚要是没有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渐变成灰色。便十分牢固。”这样的描写不是十分生动、形象吗?如果不仔细观察能写好吗?因此,仔细观察是写好状物文章的前提。我在指导学生写《我喜爱学校的大榕树》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远看大榕树独树成林像一把绿绒大伞,醒目宜人。近看大榕树枝繁叶茂,盘根错节,茂密的叶子一团团一簇簇,几乎把阳光挡住,只落下点点光斑。在阳光的照耀下,翠绿的叶子绿得耀眼,绿得发亮,显示了勃勃生机。满树的根须像蚯蚓向下垂,形成一片独特的窗帘,有的大象腿一样的气根一根连着一根扎进土里,形成栅栏一样的顶天立地的大力士,风吹不倒,雨打不动。再引导学生体会榕树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春天是我们小同学的遮雨伞,夏天是我们小同学活动、玩乐的好场所。以上是按“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观察,学生习作大有进步。

第二,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作文时只有抓住了所写事物的特点,即它和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奇特之处,进行具体描写,才能使事物形象形神兼备,逼真地再现出来。如人教版小语六册《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作者在介绍杨梅果时,着重抓住了杨梅的形状、颜色和味道。文中是这样写杨梅的形状的:“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软了,平了。”写杨梅的形状与桂圆比较,遍身长着小刺,这是杨梅与桂圆不同之处,这是很明显的特点。写杨梅的颜色“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句子用了“先是……随后……最后……”,不仅写出了杨梅颜色的变化,而且描写得很有条理。最后写杨梅的味道:“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既讲了杨梅由生到熟,味道由酸变甜,又突出了杨梅的特点“甜中带酸”。作者抓住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不同于其他水果的特点来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要注意描写的顺序。状物作文,要注意条理性。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应一层一层有条不紊地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如果是写植物,可以按先整体到局部的方法写,如人教版小语六册《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作者先写春天中的杨梅树,再写杨梅果,着重写了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有条不紊。也可以按时间顺序来写,如有个同学的《我爱石榴树》是这样写的:初春的石榴树长出了一个个毛茸茸、嫩绿嫩绿的小芽;夏天的石榴树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的花儿;秋天的石榴树结了一个个惹人喜爱的果实;冬天的石榴树落光了叶子,在大雪覆盖下沉沉入睡。这样写条理清楚。当然,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写,这要根据所描写的事物的特点来确定。

第四,在描写事物时,还要注意把自己的情感融注其中。我们描写事物,并不是只描写事物,从描写入手或借景抒情,或咏物写人,托物言志。这不仅是状物作文和其他文体的不同之处,而且是能否把一个物体写“活”的关键。如一个小朋友的《我爱石榴树》中对石榴树的描写不是简单描绘,而是充满激情,融入自己的喜爱之情来写。春、夏、秋、冬季节的石榴树的不同特点都采用了多样的描法,写出了石榴树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石榴树的喜爱之情。描写最精彩的是秋天的石榴树。文中写道:“秋妈妈来了,给大地披上了金装。几个月前还开满花的树上,现在已经挂满了一个个胖娃娃――石榴。有的像红色的小灯笼挂在枝头;有的像小皮球,圆鼓鼓的;有的干脆笑破了肚皮,露出了一颗颗石榴子儿,仿佛是个龊牙咧嘴的胖娃娃;有的活像一个笑弥佛。远远望去,好像是在一幅绿如翡翠的丝绸上织起的一朵朵红似火的花。它们有的独自挂在枝头,冷冷清清,显得好孤单;有的挤挤挨挨,三个一堆,五个一群,相互拥抱在一起,亲热得如亲姐妹一般。摘下一个石榴,剥开皮,还真像个蜂窝,石榴子儿晶莹剔透,如一粒粒红色的珍珠,又像一颗颗红玛瑙,馋得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抠一粒,用牙一咬,酸甜的果汁流入口中,真是惬意极了!”作者运用的拟人、比喻、排比等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秋天中石榴的姿态万千、颜色各异的特点,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石榴树的喜爱之情。

总之,写状物文章,要做到写作前多观察、仔细观察。写作时要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要采用多种手法来写,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文中,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生动、形象、感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