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坐井观天的故事和道理范文

坐井观天的故事和道理精选(九篇)

坐井观天的故事和道理

第1篇:坐井观天的故事和道理范文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3.把握看问题、认识事物的正确方法。

重点难点:

    1、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持的不同的观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2、理解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持的不同的观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师:小朋友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考考你们,还记得这些词语吗?(课件1出示词语)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坐井观天    回答   口渴    喝水    说大话弄错    无边无际   大得很哪    抬头

二、激趣导入

为了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听吗?从前啊,有一口古老的井,井底生活着一只青蛙。它每天坐在井底,从来没有出去过,就这样平静地生活了很久。终于有一天,飞来了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

请同学迅速把书翻到58面,大声读读这个故事。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读通每句话。

2、想一想: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青蛙和小鸟)它们在争论什么?(天有多大)

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有多大?(无边无际,大得很。)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底)

    板画,井,把青蛙移到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呢?(从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将小鸟移到井沿。

    指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过渡:它们俩碰到一起是怎么争论的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再次小声读读课文,找出它们的对话,用“--------”画记出来。

一共有几次对话?谁来读出他们的第一次对话?

3、对话导读,理解。

【出示第一次对话】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二段和第三段,你从这次对话中知道了什么?

    ②假如你是这只小鸟,飞了一百多里,你会有什么感觉?所以小鸟的话要读出又累又渴的感觉。谁来试试?

    ③1、2组读青蛙的话,3、4组读小鸟的话,老师来叙述。

过渡:青蛙听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觉得更奇怪了,而且一点儿也不相信,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第二次对话。     

【出示第二次对话】

①谁找出他们的第二次对话读读?

②从这次对话中,你知道青蛙认为天多大?(井口那么大)小鸟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子的?(无边无际,大得很)可是有趣的是青蛙还认为小鸟是在说大话,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吹牛,说假话。可见青蛙一点儿也不相信小鸟的话。

③再读青蛙说的话,这句话是个什么句子?(反问句)谁来读读?

改换句式:请看青蛙说的这句话,师读, “还用飞那么远吗?”意思就是说“不用飞那么远。”

   ④指导朗读:青蛙的话应该怎么读?(读出不相信的语气)-------指名读

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诚恳的语气。-----------指名读

师带读-----------分男女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过渡:一个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另一个认为天无边无际,而且谁也不肯认输,你们瞧!

【出示第三次对话】

①1、2组齐读青蛙的话,3、4组齐读小鸟的话。

②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互相讨论一下。你认为谁错了?(青蛙)你们的意见相同吗?

你们都认为青蛙错了,为什么它眼中的天就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4、小实验:

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把书卷起来,卷成一个纸筒,往上面看,你能看到多大的一片天?指名说。我们的视线被纸筒挡住了,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

小结:青蛙不就是这样吗?它一直生活在井里,视线被井壁挡住,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5、想象

    小鸟为什么会认为天无边无际呢?因为它一定飞过很多地方,从来没有看到过天的边际。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是那只可爱的小鸟,你飞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一些什么呢?

边想象边说句练习。(小鸟展开翅膀飞呀飞,飞过高高的山,飞过广阔的田野,飞过茂密的树林,飞过蔚蓝的大海------------)

你们飞过那么多地方,有没有看到天的边际?可是青蛙不相信啊,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它相信呢?(让它跳出井口来看看)

五、总结拓展,揭示寓意

1、【想象第四次对话】

①假如这只青蛙真的跳出水井,它将会看到一些什么?(很大一片天空,美丽的风景)

    ②那它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小鸟又会说什么呢?------ 指名说。

    ③创造想象,续编第四次对话。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惊呆了,看见了_______________,于是对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揭示寓意

    学习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你喜欢课文中的谁呢?为什么?

所以我们认识事物要像小鸟那样站得高,看得远,才能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还自以为是。如果青蛙会跳出井来看看,说明它能够听取别人的建议,这一点还是很可贵的。我们班还有很多同学坐井观天,不懂的东西还有很多,老师希望你们多学知识,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做一个见多识广,多才多艺的人,千万不要做“井底之蛙”哦。

六、板书设计:

                     小鸟

                              站得高

12坐井观天   

第2篇:坐井观天的故事和道理范文

一、故事开讲,激情引趣

良好的开端,造就成功的课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堂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低段的孩子,更需要老师以一种及时有效的方式来引领孩子进入课堂。故事导入无疑是一种理想的方式,它既能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阅读期待,又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到相应的情境中去,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例如,教学课文《坐井观天》一课时,我巧借课文中的现成故事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题目就叫《坐井观天》。从前,有一口古老的井,井里住着一只青蛙,小青蛙天天在井里坐呀,看呀,跳呀,从没有离开过这口井。一天,一只小鸟从天上飞来,飞到东,飞到西,飞到井沿歇一歇。咦!接着发生了什么事?老师也不知道,我们的书上写着呢!快打开课文到书中去读一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故事的“戛然而止”,构建了一个强有力的情感磁场,激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和兴致,当学生怀着一颗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打开书,与课文“亲密接触”时,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故事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为学习课文渲染情境,做好情感铺垫。《假如》这篇课文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上课伊始,我便用《神笔马良》的故事导入新课:“小朋友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讲呢?”当学生绘声绘色地讲完故事后,我顺势引导孩子们进入诗歌的学习: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想拥有一枝马良这样的神笔吗?有个小朋友也想拥有一枝这样的神笔,她还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小诗,诗歌的名字叫《假如》,愿意欣赏一下吗?故事开场,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又使学生一开始便置身于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产生了“未入诗句先入境的效果”。

二、故事串联,乐学新知

众所周知,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工具,然而由于它抽象、枯燥,一直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教学中,如果将它融入有一定情节的故事情境中,把拼音教学同故事结合起来,就能使枯燥乏味的拼音学习变得有声有色、趣味无穷。例如,在教学声母dtnl一课的拼读练习时,可根据课本P13出现的“马、兔、大米、土地”这几个词语和相应的插图编撰成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一天早上,一匹小mǎ驮着一袋dàmǐ到磨房去。小mǎ走啊走,tǔdì上留下了一串串马蹄印。突然,身后传来了叫喊声:“小mǎ,等一等!”小mǎ回头一看,原来是小tù子。小tù子追上小mǎ,说:“小mǎ,米袋子漏了。”小mǎ连忙往地上一看,才发现地上撒了一路的dàmǐ,它不好意思地说:“谢谢你,要不是你告诉我,还不知道要浪费多少粮食呢!”利用书上的情境图编故事,讲故事,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拼音,这样,就把学字母、拼音节、识汉字、积累词语、发展语言等诸方面有机整合起来,并从故事里小兔子乐于助人的行为中获得品德修养方面的教益。另外,拼音教学中有诸多拼写规律、拼读要领,需要学生去强化记忆,如果将这些复杂难懂的拼音知识,灵活转化成故事,深入浅出地表达,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识字的乐趣,感受到识字的魅力,也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学习“拔”时,我一边讲故事,一边在黑板上逐一写出笔画:小白兔到菜园里收萝卜,他用手(扌)拔呀拔,拔了老半天,还是拔不动。他请小山羊、小花狗、小黑猫来帮忙,这么多好朋友(友)一起拔,汗都流出来了(、),才把萝卜拔了起来。小朋友,听了“拔萝卜”的故事可要记牢,“拔”的右边是“友”字加“、”,表示不能忘了来帮忙的好朋友和好朋友流的汗啊!这样,让一个个抽象的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汉字就不再是简单的笔画组合,而是变得富有灵气,充满趣味性。

三、故事引领,训练表达

著名语言大师吕叔湘提出:“语文课首先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最主要的。”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得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听多说,利用学生对故事的酷爱,以故事作为向导,让学生踏着“故事”的阶梯,在听故事、读故事中学习语言,在编故事、讲故事、写故事中学会表达。教材中有很多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还有反映儿童生活和介绍中外历史名人的故事,这些故事贴近儿童的生活和想象世界,充满童真童趣,让学生百读不厌。如《夏夜多美》《小蝌蚪找妈妈》《风筝和纸船》等课文,学了课文内容后,可以请几位学生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评一评谁说得活灵活现;或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回家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家长和好朋友听,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可运用教材中留下的空白,充分挖掘教材背后藏着的故事,让学生驰骋想象,给故事续个“尾巴”。如学了《坐井观天》后,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口后》为题续编故事,想象小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些什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讲述故事之后,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小鸟”和“青蛙”,合作续演故事,在情境对话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创造性地运用文本中的语言,充盈了文本的内涵。另外,围绕“故事”进行写话也是训练表达的好办法,学完一个故事,引导学生与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以表达学生内心的感受和对故事的理解,抒发自己的情感。

四、故事延展,启迪心智

第3篇:坐井观天的故事和道理范文

蔡元培故居坐落在这条笔飞弄的13号,为蔡氏祖父以下几代聚居地。清道光间,蔡元培祖父嘉谟公在笔飞弄自置房屋,初有大厅三楹,后又在屋后加盖五楼五底。 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诞生于此。

我对于蔡元培先生的记忆来自少年时光,因为我家所在,正是在离蔡元培故居几步之隔的白华庵弄之内。因此,可以说我是天天路经蔡元培故居上学的。改为省级文保单位之后,更是屡屡探访这座古色古香的明清台门建筑。少时不晓得建筑的规格和格局,也从不过问诸如“故居的主体建筑是否坐北朝南、是否砖木结构、共几进”之类。踏门槛而入,保留在记忆底片里的感觉是门厅、大厅、座楼规整地排列,因为台门建筑的特色就是四方和规整。因此,后来才知道实际上主体建筑的坐北朝南和次屋的坐西朝东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少年时分,每每徜徉之往返,是被先生传奇般的一生和故居里弥漫的那种砖木结构、花格门窗、乌瓦粉墙、青石板地所构成的一种灵韵所折服吧。

因此,于他人对蔡元培先生故居的景仰所不同,我的每次踏访,是带着玩乐的心情收获的一次课外的滋养,是带着乡人的情感去拜访的那种与老乡晤面的一次次温习。这种探访也不同于后来我遍访绍兴的老酒馆,因为要拍摄人文地理的图片,撰写文字。因此看似喝酒,实则类似间谍(我不喝酒),行为目的是访问人文地理和民间的滋味。

少时还知道,这一带是一个充满了笔飞弄、笔架桥、题扇桥等典故和灵韵之地。正是越地这差不多三步一个典故、五步一个名人的土地上,才可以让我“面晤伟人”的行为那么简单就达成。因此,少时面对这个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后海外求学,学成报效祖国,终成大器,任民国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的蔡元培,所能领悟的,也是后来被美国文学理论家保罗・德・曼所发现的“盲目与洞见”般的灵光。就是说我少时的无意识踏访,与对先生的情感,是后来我所有人生足迹的一次原型般的演练。

这些经历,对我的滋养是巨大的。因为,故居伟人的人格,对那条弄堂里走出去的故人,总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后来,年过三十去上海戏剧学院读戏剧学硕士,年过不惑而考上华东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这些看起来像唐吉诃德的行为,对我却是那么地自然而然。我没有什么觉得不妥的地方。因为求学并不仅仅局限在你的幼年和少年。这一年,中年考上博士的我,没忘记去踏访先生的故居。这一次寻访,我又有了新发现。在我的以戏剧学、文艺学为主攻的学业中,因为经常阅读社会学、建筑学等,而变得视野驳杂。因此,这一次寻访我对先生的一生足迹和事业又有了新的见识和内心的经验。由于视野的增加,这一次的寻访,至于我变成了一次类似康德所言“向善”的沉思。另外,少年的寻访每每对于建筑、地理、格局等空间和物质没有感觉,这次寻访,却仔细地参观了先生住所的空间格局。在三进门厅的座楼东次间,为其书房兼卧室,在他28岁前及在绍兴中西学堂(现绍兴一中)任职时和历次返乡时均居于此。由门厅通往堂厅的前天井特别开阔,差不多有篮球场那么大,周边的围墙也特别高,高墙深院。这种格局终于打开了我的脑洞。我开始相信这种江南开阔建筑格局和江南人相对比其他区域的人“开化”有着一定的内在关联性。

这次造访,我是坐在这偌大的天井边石阶上小憩,神思旷远,我体会着这封闭的建筑中的开阔。在绍兴人的记忆里,天井总与童年往事或过去时代的人文情怀联系在一起。夏日傍晚,在天井的石板上洒一遍井水,搬出八仙桌,围坐在一起,手持蒲扇一边驱赶蚊蝇,一边喝酸溜溜的霉干菜虾汤是平民阶层的生活享受;我还想到了另一个乡贤鲁迅――这位与蔡元培先生有着密切关系的文学家。我在一个阳光充足的日子,走神地想到鲁迅小说《故乡》里下雪的冬天之情境,那雪天中孤寂的天井生活,在少年时代成为鲁迅符号的“我”,是否可以得益于由闰土父亲传授捕鸟技术来玩乐,或从容地在雪地上塑一个雪罗汉自娱自乐?当时,我还想,先生后来以倡导科学和民主为己任,那么,这种思维结构――某种程度上是承认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民主、科学并行不悖的浑然天成――是否得益于故居时代就每每熟悉的这种台门的方正和复杂之间的巧妙平衡,而在将来,一旦有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就生发出了美轮美奂的东方睿智:将科学和民主融入、嫁接到这片当时还混混沌沌的、国民主体性丧失的广袤土地上?

在我的幻觉中,蔡元培故居中封闭的天井,成了一个民主社会的缩影:它的开阔,足以包容一个人对世界的想象。我还想到了普天之下的天井,那些后来在中改头换面由几家混居在一起的天井,社会主义的缩影。只要社会是民主和科学的,这种公共场所的生活就会其乐融融:每逢过节,从乡下送来的柿子、栗子,总免不了要分些给隔壁的太娘、三婆婆、四婆婆们;家里来了客人,左邻右舍旋即知晓,问暖嘘寒,毫无保留。至于下雨天帮忙收几件晾晒的衣服,沈家杀了一只鹅,隔壁陈家也有口福了此等散发市井温情之鸡毛蒜皮小事,更是司空见惯。每次光临,蔡元培故居的古雅、朴素,还令人想到它是今天丧失了精神追求的一代人陷落在金光闪闪的寺院光芒的某种反衬。

作家小档案

濮波 浙江绍兴人,1970年12月出生,华东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英国利兹大学和美国肯塔基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视觉文化和戏剧理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文学作品百余万字,出版有理论专著《全球化时代的空间表演》《三元思辨:当代剧场的戏剧性、空间性和向度考察》等多部。目前任教于浙江传媒学院。

第4篇:坐井观天的故事和道理范文

江南山灵水秀,气候温润,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因此,这块土地上滋养了如此众多名贯古今的好茶也就不足为奇了。昔日清乾隆帝多次下江南游山访茶,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四下杭州访茶的趣闻,可见杭州名茶的吸引力。

虽然比起黄山、庐山这些同处江南茶区的雄奇高峻的名山来说,杭州的茶山只能算是小家碧玉,然而其精致秀美也别具一番风味。趁着大好春光,我们踏上杭州的问茶之旅,在满眼青翠中寻觅那缕沁人心脾的茶香。

狮峰山、龙井村:西湖龙井第一家

“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

寸芽出自烂石上,时节焙成谷雨前。

何必凤团夸御茗,聊因雀舌润心莲。

呼之欲出辩才在。笑我依然文字禅。”

也许连乾隆爷自己都想不到,这首当年御笔亲题的龙井茶诗,一不小心便让他成为了西湖龙井史上最大牌的形象代言人,“西湖龙井”也因此而名声大噪。

兀自沉吟诗中,边上朋友拍肩提醒:“你不是来探茶的么?”确实嗬!“西湖龙井”,这四个字早已让嗜茶多年的我按捺不住了!

沿着美丽的西湖畔一路西行,一到了龙井路,放眼望去,便是漫山的茶园。这山前屋后的茶田青翠如黛,在湿濡水气里成霭成岚。茶树在山边独自发芽抽叶,即使边上信步的闲人,袖口里也藏满了芬芳的季候。在来之前,我便已听说西湖龙井茶,按产地和品级,历来就被分为“狮”、“龙”、“云”、“虎”、“梅”五个字号。我们探访的目的地,便是西湖龙井茶的原产地,以出产最顶级的“狮”字号龙井而闻名,被誉为“中国茶乡第一村”的龙井村了。

从龙井路一路向上,蜿蜒前行,两旁依旧是满目的鲜绿,沿路诸多转弯和越走越高的风光,似乎都为衬托出龙井村“干呼万唤始出来”的气场。见到“龙井村”的牌坊,就算进了村。始见得龙井村其实处于一个山谷当中,四面群山环抱,北面的山势缓缓地向南面“流淌”。据说,龙井村的名字可不是出自村内老龙井的传说,而是地理特征的一种表述,高高的山脊线像一条龙,中间的山谷就像一口井。在风水堪舆专家眼里,龙井村俨然也是一处杭州城难得的风水宝地。

从龙井村村委会附近拾级爬上的茶园是龙井村群体种保护区。在高处俯瞰,茶园呈不规则的梯田状,分布在山坡上。西北面是北高峰、狮子峰、天竺峰形成的一道山脊线,可以挡住西北寒风的侵袭。南面为九溪十八涧,溪谷深广,直通钱塘江,春夏季的东南风易入山谷,通风通气的地理条件为龙井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一顶顶的帽子,那是采茶工戴的遮阳帽。不出城市多远,就能见到这样满山遍野的茶园和手工劳作的人们,真是一幅难得且让人感动的场景。

龙井村里,四处都能看见刚采摘回来的新鲜茶叶摊在圆圆的竹匾里,放在通风处摊晾。沿街的每户人家门前都支起了炒茶锅,多则好几口。炒茶师傅对门炒茶,是一则很好的形象广告,手工炒制,茶香四溢。

陆洲东是龙井村最年轻的炒茶王,当时刚满40岁的他,便在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术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我们一行人来到他家,陆师傅正好坐在家门前炒茶。他瘦瘦高高的,双手十指修长,没有戴白棉手套。他专心地炒着茶,叫人先泡一杯茶让我们喝着。面对炒茶王亲手炒制的新茶,我格外留意品尝。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股淡淡的带着新鲜烘焙的香气直上头顶。看着如雀舌般伸展开来的嫩芽,在水中轻轻颤动,恢复了新鲜的绿色和饱满的样子。之后,芽尖朝上,芽梗向下,慢慢地沉下水去。啜一口,似平淡然无味,但心头却分明涌起了一种太和之味,十分舒服。此时陆师傅已炒完一锅茶,他起身来到石桌凳前坐下,向我们介绍说:“正宗的西湖龙井基本特征为‘两叶一心’,最好的品种为龙井群体种,也就是‘老茶树种’,茶叶通常为黄中带绿,呈糙米色,用80℃的最适宜水温冲泡,杯中有豆花香,且入口有回甘!喝龙井,口感最佳的则为第二道和第三道茶。”听完陆师傅的介绍,我拿起那杯群体种雨前龙井茶又细抿一口,不觉已领会在心。

“既然来了龙井,怎么不去御茶园走走?”陆师傅的话猛然提醒了我,对啊,不去御茶园,又怎能算作“龙井问茶”焉?此时我亦饮够新茶,心满意足,便起身告辞。

进了御茶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就是那著名的“十八棵御茶”了。这御茶树历经了200多年的风霜,依然坚挺地吐露着它那鲜活的生命力,至今每年都会抽出新芽,从不失约。现在人们将它们用白玉栏杆围了起来,显然已把它们当作西湖龙井的一个标志、一座丰碑了。我饶有兴致地听着导游小妹讲述“十八棵”的来历: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三月甲午朔日,乾隆皇帝第三次到杭州,畅游龙井,登上老龙井品茶,赞不绝口,称其色、香、味、形俱佳,于是便御封了这“十八棵茶树”。此刻遥想当年乾隆皇帝为了一品龙井茶的美,不惜舟车劳顿,三番几次下江南,今日的我,却是如此容易便心满意足,真是夫复何求。恰巧,旁边的工作人员也很合时宜地又为我端上了一盏龙井,于是再笑,端茶,一饮而尽。

原本以为“龙井”只是地名、茶名、泉名,其实不然。如今我身临其境,才深知其景,“龙井”和“龙井茶”更是一个景点、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种传承。那口龙泓井,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238-251年),距今已近1800年,井上锁刻的“老龙井”三字则为宋朝坡所书。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便有龙井茶的记载,只不过那时称龙井茶为“龙团”。到了北宋,高僧辩才隐居龙井,建寺,种茶,成了龙井茶的开山鼻祖。同时辩才也是坡的老师。相传当时来龙井拜访辩才的名士众多,他应暇不过,便立下规矩:“山门送客,最远不过虎溪”。但有一次,苏乐坡往访,两人谈得十分高兴,在送行的途中,还是谈个不停。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虎溪桥,到了风篁岭下。左右吃惊地说:“远公已经走过虎溪了!”法师这才醒悟,哈哈大笑,还引用了杜甫的两句诗:“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这件事成为一段千古佳话。至今,在龙井山麓,还存有“虎溪桥”、“过溪桥”、“二老亭”等遗迹。到了元代以后,龙井已是南北游人必经之地了。

茶香薰得游人醉,茶过三盏,醉已八分!此时,朋友的一个眼神分明在告诉我,时候不早,该动身了。

归去的途中,一位刚刚下山的采茶工迎面而来,背篓里是一片片泛着鲜绿的茶叶,她说这是劳动一天的成果。见我们要拍照,便害羞地转过脸走远了。夕阳下,从狮峰山流下的小溪涧里,一位年轻村民正拿着手风琴式的渔网在“桃花流水”的意境中诱鱼。此刻,我再也不忍叨扰龙井村人正在享受的属于他们的自在和忙碌了。

茶本有心,生于草木间,不求美而自美,无意佳乃大佳!龙井问茶,不枉此行。

余杭径山:心有径、茶为道

杭州的名茶并非仅限于西湖龙井,余杭径山所产的径山茶同样声名显赫。在径山,名茶、良泉、水煮笋并称“径山三宝”。径山在我国茶文化史上落下了浓重的一笔:“茶圣”陆羽曾隐居径山,在此他写下了传世之作――《茶经》。此外,径山与日本有着源远流长的友好史,被视为日本临济宗的祖庭,“径山茶宴”更被奉为日本茶道

之源。

以上几条理由,足以让我对径山产生向往,甚至敬畏之心。于是,在“龙井问茶”后的又一个明媚春日,我们驱车驶往径山,去寻找“心之径、茶之道”。

径山是天目山支脉,天目山自西而来,犹如骏马奔驰,至杭州余杭奔突而下,使东西两径形似马缰,径通天目主峰,故称“径山”。径山气候宜人,山水钟灵,五峰围绕,林木幽深,竹海翠滴,曾有“百万峻松双径皙,三千楼阁五峰寒”之誉。山上的古刹径山寺创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6年),距今有1200佘年,其地所产之茶,为开山祖师法钦禅师所栽,专门用来供佛,这就是径山茶之肇始。

如果自驾前往的话,从杭州上高速不用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径山寺,但山很陡,山路并不好走,有点山路十八弯的味道。我们并没有直接驱车到达径山寺,而是开车到洞桥沿着石阶小路行走而至,那真的是别有一番风景。沿着石阶一路行走,快到山顶的时候可以停下来远眺西湖,那一刻真的会让你觉得心旷神怡。在径山寺的后门外有一片竹林,竹林边有一个水塘,两棵竹子上写着一副对联格外显眼。说起这幅对联,就不得不再提起大文豪坡。他久慕径山,一日来游径山寺,方丈见其衣着平常,以为只是寻常香客,不以为然,只淡淡地说:“坐”,又转身对小和尚喊:“茶”,小和尚于是端上一杯普通的茶。稍事寒喧后,方丈感觉来人谈吐不俗,气度非凡,便改口“请坐”,并喊小和尚“敬茶”。经过一番深谈,方丈得知来者乃大诗人坡时,情不自禁地说:“请上坐。”接着又喊小和尚“敬香茶”,并研墨铺纸以求墨宝。东坡先生一思忖,提笔写了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方丈看罢,满脸通红,羞愧难当。

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如常年不会干旱的“金鸡泉”,竹林深处乾隆下棋坐过的宝座,以及让我十分期待的颇具传奇色彩的“十八罗汉井”等。据说深入到“十八罗汉井”内就可以看到十八罗汉当年在径山寺的故事,历代的很多游客就是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去,想去探个究竟。近年来为了安全,径山寺早已把这个井封存了。尽管有些扫兴,还是丝毫不会影响我们对于径山的那份神往。

径山寺禅茶文化可追溯至唐。僧人举行茶宴,礼佛参禅,并制定了独特礼仪,到了宋朝,其影响覆盖江南,被誉为“东南第一禅林”,并成为中日禅茶交流中心。

径山寺的“径山茶宴”,以其兼具山林野趣和禅林高韵而闻名于世,举办茶宴时众佛门弟子围坐“茶堂”,以茶宴之顺序和佛门教仪,依次点茶、献茶、闻香、观色、尝味、叙谊。先由住持亲自冲点香茗“佛茶”,以示敬意,称为“点茶”;然后由寺僧们依次将香茗奉献给来宾,名为“献茶”;赴宴者接过茶后先打开碗盖闻香,再举碗观赏茶汤色泽,尔后才启口,在“啧啧”的赞叹声中品味。茶过三巡后,即开始评品茶香、茶色,并盛赞主人的道德品行,最后才是论佛诵经,谈事叙谊。

我的一个老同学家就住在径山山顶。她告诉我,她最惬意的事就是清晨日出时,站在径山寺门前的大平台上俯瞰整座茶山,金色的阳光洒在蓊蓊郁郁的大片茶山上,微风带着茶香袭来,寺院的钟堂传来悦耳的钟声,那样的清脆、迷人。这幅美景吸引了许多游客起个大早,特地赶来径山山顶看日出,闻茶香,悟茶道,如痴如醉。

第5篇:坐井观天的故事和道理范文

有效地完成新课标要求的教学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如何进行恰当地导入呢?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

一、情境导入使学生身临其境

每节语文课,都有独特的内容情境。教师可在上课时结合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录音、课件、图片或描述等方式,带学生入情入境,体会文章中的人物感情,既可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调动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情绪,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愉快、民主的氛围,使学生最大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如:在讲《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我用电脑放出了当时送总理的画面,同时录音机中播放哀乐,我用沉重、悲痛的语调叙述着画面传递的信息:“1976年1月11日,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这样孩子们在边听边看的氛围中,也进入了课文的情境,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又顺便将学生从被动灌输的角色转换到了主动探究的角色,使学生有了很大的自主发挥空间,自觉地进入到送别的场面情境中,为进一步学习埋下伏笔。

二、故事导入给学生设下悬念

小学生天性活泼,比较爱听妙趣横生故事,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选择小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例如教《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给学生讲故事:“很久以前,有只青蛙住在井里,有天青蛙坐在井底望着蓝天出神,这时,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于是青蛙和小鸟谈了起来,同学们想知道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吗?”这样,从这个故事入手,过渡到要教的内容,给学生设下了悬念。他们可以带着问题,进入新的课堂。当然教师讲述时,在语言上应注意做到形象生动,做到声情并茂,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持久性差,因此,所讲故事要短小精悍,人物事件要高度集中,而且还要融知识性、趣味性、启迪性于一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故事的魅力。

三、问题导入设立引人疑点

第6篇:坐井观天的故事和道理范文

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明弘治元年(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公书院,故名为包公祠。这个土墩又有“香花墩”的雅号。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

祠为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主建筑是包公亭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严不阿,表现了“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的凛然正气。亭堂西面配以曲榭长廊;东面有一六角龙井亭耸立,内有古井,号“廉泉”。亭栏画栋顶端雕有浮龙,晴天白日,龙影映人井底,随着井水晃动,如龙飞舞,俗称“龙井”。

清末举人李国苇根据传说写了《井亭记》,发出“抑或孝肃祠之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欤,是未可知也”的议论,世人改称“廉泉”。其祠四面环水,正门朝南,西廊陈列包氏支谱、遗物、包公家训和包公墨迹,以及有关史册资料。祠四周即包河,相传生红花藕,断之无丝,“包老直道无私、竟及于物”,因此传为佳话。

包公祠占地1公顷,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组成。风格古朴,庄严肃穆。祠内陈展有包公铜像,龙,虎,狗铜铡,包公断案蜡像,《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正史演义等文物史料。包公祠有正殿、回澜轩、清心亭、直道坊、东轩等建筑。祠两侧外廊门拱上刻有“廉顽”、“立懦”四个醒目大字,在“包孝肃公词”大直匾下黑漆大门上,书有红底金字的对联“忠贤将相”、“道德传家”。

包公祠的正堂,供奉着用檀香木雕刻的包公彩绘像。包公白面、长髯、儒雅、端庄。他坐在神坛上,左立捧印文官,右立持剑武吏,案几上放着令箭、朱笔、虎头签、惊堂木等,仿佛升堂在即。令人颇感兴趣的是这个包公并非黑脸,而是一个白面儒生,额头也没有日月阴阳眼,或许这才是“包拯”真实的尊容。摆在大堂一侧的三把铜铡: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寒气逼人,那里终日围满了参观的游人。这三把铡刀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正义之剑!它与包大人须臾不离,仿佛再现了包公在开封府升堂办案的正气与威严。好一派“色正芒寒”、“节亮风清”的“庐阳正气”!

第7篇:坐井观天的故事和道理范文

1 导入新颖

把导入当作教学的突破口,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风格,因而应采取不同的导入法,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本人经常使用以下几种导人方法。

1.1 题目导入。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与文章的立意有密切联系,教师如果能从解题入手,自然导入,一定能帮助学生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理解。这种方法一般在成语故事、童话、寓言故事一类的课文运用。

1.2 表演切入。可根据课文的内容以舞蹈、演唱、讲故事等形式表演出来,吸引学生的目光,集中其注意力。例如第十二册课文《将相和》,可先请几个学生到讲台上来表演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在愉快中接受了所学的知识。

1.3 情境引入。可利用多媒体选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直观的播放。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可以采用了生动活泼的flas:制作一只小鸟在广阔无边的天空自由飞翔,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天是无边无际的,而青蛙坐在井底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他们之间对天空的认识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青蛙的目光短浅,小鸟的见多识广。这种多媒体的使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方法独特

“兴趣教学”是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积极性,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教师的“善教”是激发学生兴趣并乐学的前提,教师的“善教”也是实现“兴趣教学”的关键。农村小学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可以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在变中求新,在新中求创意,以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师生互动式提问。教学过程实质是师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还应该有目的地创设一定情景,促使学生积极提出问题,老师作答。鼓励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互相交流,讨论式的学习,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现性、创造性、发散性。

2.2 直观情景式教学。小学生处于少年儿童时期,比较活泼好动,易于接受比较直观的表现形式。如《灯光》也可出示制作的小油灯,点上蜡烛,让学生对“小灯光”和“朦胧的桔红”的光有直观的认识。再从中引出故事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3 练习别致

第8篇:坐井观天的故事和道理范文

《困》,行于忧患保其忠厚;《井》,劝民辛勤劳作而用之不穷;《革》,因时变革以顺四时之化;《鼎》,君子以柔道安治天下;《震》,以内在的忧惕时加警省。

关键词: 周易大象解;注释;困;震

中图分类号: B24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387(2013)02-0157-06

泽无水①,困②,君子以致命遂志③。

【船山解】

泽非不可有水也。泽居上而不受水,乃自困也。君子之于危乱,非无君可事④,无民可使⑤,躯必不可保,妻子必不可全也,不受福泽,自致于困也。困其身,而后身不辱;困其心,而后志不降。匪石之坚⑥,不求转也;无道之愚⑦,以弃智也;非困则志不可得而遂矣。岂与句曲弘景、豹林种放同其康豫乎⑧? 惟悴枯槁以行乎忧患而保其忠厚,知困而已,岂知亨哉!

【注释】

①泽无水:这是解释困卦的卦象。困卦的上卦为兑、为泽,下卦为坎、为水,故有水居泽下之象。水居泽下,意味着水已从泽中流失,所以是“泽无水”。参看二程解:“为卦,兑上而坎下。水居泽上,则泽中有水也,乃在泽下,枯涸无水象。”(《二程集》第三册,第940页)又见朱熹解:“水下漏则泽上枯,故曰‘泽无水’。”(《周易本义》第53页)

②困:卦名,这里是指君子陷入困乏、困穷、困境。对人事而言,则是指君子被小人陷于困境。参看二程解:“困者,憊乏之义”,“为困乏之义”,“兑以阴在上,坎以阳居下,与上六在二阳之上,而九二陷于二阴之中,皆阴柔揜于阳刚,所以为困也。君子为小人所揜蔽,穷困之时也。”(《二程集》第三册,第940页)船山自解则为君子自困。他说:“阴揜阳而谓之困”,“若困之类,则专取象于人事……共驩自售其奸,非必困舜、禹,而舜、禹困,王驩、淳于髠自逞其奸,非必困孟子而孟子困。刚不可揜,揜之而道穷,故唯柔揜刚而曰困也。若君子遏恶以抑小入,使安其分而不逞,非困之也。”(《船山全书》第一册,第380页)

③致命遂志:致命,认命,忍受其命运所带来的遭遇。遂志,保持、实现自己的心志。此句意为:忍受命运所带来的一切遭受,以保持实现自己的心志。参见二程解:“君子当困穷之时,既尽其防虑之道,而不得免,则命也,当推致其命,以遂其志。”(《二程集》第三册,第941页)船山自解则为:君子“安于阨穷,困其身而必不辱,困其志而必不降,去其膏润,安其枯槁,推致于命之极屯,而皆受之以遂其志,必无求通之心,以困为道者也。”(《船山全书》第一册,第382页)

④事:这里是指的事奉。

⑤使:这里是指的驱使,引申为管治。

⑥匪石之坚:匪石,不同于石。比喻意志坚定,不可转移。《诗·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坚,坚定。此句意为:不是像石头那样容易转动,而是意志十分坚定。

⑦无道之愚:无道,这里是指天下无道。愚,这里是指装着愚蠢的样子。此句意为:在天下无道的形势下装着愚蠢的样子。

⑧句曲弘景,豹林种放:句曲,指句曲山,即茅山,陶弘景曾隐居于此。陶弘景,南朝时为齐左卫殿中将军。入梁时,隐居于句曲山,梁武帝每遇大事辄就教,时称山中宰相,笃信老庄之学及神仙道教。豹林,指终南山的豹林谷。种放曾隐居于豹林谷之东明峰。种放,北宋洛阳人,自号云溪醉侯,早年隐居终南山,不应科举,真宗咸平五年(1002)被召入京,授左司谏,后屡隐屡仕,官至工部侍郎,以其俸禄广置良田,倚势强卖,门人亲眷亦多不法之徒,死后归葬终南山。康豫,安康逸豫。

【今译】

泽不是不可以有水的,但泽处于高坡之上,便不能受水,(因为水会漏失)这是泽所处的位置自己限制了自己。(对于人事而言)君子处于危乱之世,并不是没有君上可以服侍,也不是没有黎民百姓可供管治,也不是自己的身躯性命以及妻室儿女必定不可保全,然而却不愿接受君上赐与的各种爵禄,这也是自己限制、约束自己而陷入困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处危乱之世,君子们约束自己的身躯便可以不致使自己的身躯蒙受屈辱,约束自己的思想便可以不致使自己的心志被迫降服。君子们的心志不是像石头那样容易转动,而是坚定稳固,不可动摇:这只是一种处于无道之世的“愚笨”,只是暂时地放弃智慧的思考。这只是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地约束自己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心志。那能像当年隐居于句曲山的陶弘景,以及隐居于终南山豹林谷的种放那样,一面隐居,一面又接受君上的赏赐,享受安康逸豫的生活呢?处忧患之世,隐居不出,以致于形体枯槁,面容憔悴,就是为了保持自己忠厚的气节。这样的君子只知道甘心情愿地身处困境,而决不懂得要去谋求什么亨通。

木上有水①,井②,君子以劳民劝相③。

【船山解】

坎,劳卦也④。巽为施命劝相之事。劝相之以安于劳,斯以“井养而不穷”⑤。故牧养之勤,不如畋渔之逸⑥ ;耕耨之获,不如采蔌之捷⑦。唯告以人生之在勤,而鼓舞之以尽利,则天下皆可养之土,无不养之人,犹之不恃溪流之可抱瓮⑧ ,而恃井之上以木也⑨。知逸获之利不可终日⑩,而民自足以厚生。斯道也,抑唯用之民耳。孳孳然计木上之且可有水,从无生有,规利以自劳B11,则小人而已矣。故禹、稷勤民之畎浍B12,而孔子曰:“吾不如老农”,“耕也馁在其中”B13。养民则劳B14,自养则否B15,易地皆然。孔、禹之所以圣也。

【注释】

①木上有水:这是解释井卦之象。井卦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巽、为木,故有“木上有水”之象。

②井:卦名,这里是指的汲井中之水或以井水养人。从井中汲水,取之不穷;以井水养人,用之不尽。参看此卦《彖》:“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又据二程解:“木入于水下而上乎水,汲井之象也。”“巽入于水下而上其水者,井也。井之养于物,不有穷巳,取之而不竭,德有常也。”(《二程集》第三册,第946页)又据朱熹解:“木上有水,津润上行,井之象也。”(《同易本义》第53页)又据船山自解则认为,汲井水养人,有清浊之分,清水可以用,浊水则不可用,同时,他还认为“井”为井邑之井,它是不可迁移的!“井之为井也,有数义焉。木之在水必浮,而水上木下,木入水中而载水以上,以罂汲水之象。汲水之瓶,或用木,或用瓦,而瓦虚以浮,有木道焉,引而上之,以致养于人,此一义也。水者五行之初气,内刚而体阳,阳为水,阴爻中虚而为空,水待空而流,凡水皆附于空之下而依地,唯井则水方旁流,穴空而使之聚,其下则黄泉之位焉。此卦上四爻一阴一阳相迭,空而又空,水盈其中,初、二水上而空下,黄泉之区城也;故自三以上,人之所汲,而初、二水下灌于泥滓之窍,入不可用;其清浊用舍,于此分焉,此又一义也。……井之为字,象其形。井九百亩,中为公田,庐舍在焉,而中有井,汲者、溉者取给于此,而远近均。……此卦之象,阳象塍埒,阴象田亩。上四爻一阳一阴,分明界画以外向;下二爻一阴一阳,又殊画以内向;各成乎经界,分田出赋,不一其疆理,有井邑之象焉。邑虽殊,而井在其中者不迁,此又一义也。”(《船山全书》第一册,第387-388页)

③劳民劝相:劳,劳俫,劝勉,慰劳。劝相,劝助。此句意为:劝勉民众,使其相助于农事。参见《二程集》:“君子观井之象,法井之德,以劳俫其民,而劝勉以相助之道也。劳俫,法井之用也,劝民使相助,法井之施也。”(第三册,第947页)又据船山自解:“‘相’,助也。坎,劳卦。巽为命令,所以劝民而助其勤,盖言农事也。”(《船山全书》第一册,第390页)

④劳卦:这里是指劝人勤劳之卦。

⑤“井,养而不穷”:这里是指井水养人不会有穷尽之日,其原因,一是井水本身可以用之不竭。二是井在邑中,邑可以迁移而井却不会迁移。参看二程解:“井之养于物,不有穷已,取之而不竭,德有常也。邑可改,井不可迁,亦其德之常也。”(《二程集》第三册,第947页)船山自解则认为,井水虽可养人而不穷,但需有清浊之分。特别用之于人事则更是如此。他在解此卦《彖》:“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时说:“此赞卦德,而言用之之道也。‘巽’入也。‘上’,引而出之也。其入也有定所,其出也必其所用,则可养而不穷矣。天下岂乏贤才足以裕国安民于无穷哉!侧陋旁求,汲引之若将不及,而君子小人各有界画,类聚群分,古今不易,期得于贤,而非期求于异。若不辨于其清浊之分,则……害且至而不足以兴利久矣。”(《船山全书》第一册,第389页)

⑥畋渔:畋,打猎。渔,捕渔。

⑦采蔌:蔌,野菜。采蔌,采集野菜。

⑧瓮:古时装水的用器。

⑨恃井之上以木也:恃,依恃,依仗。木,这里是指汲水用的木桶。此句意为:依仗井上面汲水的木桶。

⑩终日:从早到晚,一整天。引伸为持久。

B11规利:求利,食利。

B12畎浍:田间。

B13耕也馁在其中:语出《论语·卫灵公》:“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意思是说,从事耕稼,也可能陷入饥饿之苦。

B14养民则劳:养民,这里是指使民众得到安养。劳,这里是指要劝使民众勤劳耕作。

B15自养:这里是指君子自己得到安养。

【今译】

坎卦,是象征辛劳的卦。此卦上卦为巽、为风,象征君上施布命令劝勉百姓的事。劝勉百姓安于辛劳,就能像“井水养人那样可以取用不穷”。所以说:放牧牲畜的辛劳不如打猎捕鱼那样安逸,耕作庄稼的收获不如采集菜蔬那样快捷。只有告诫庶民百姓懂得人要生活就需要辛勤耕作,并鼓励他们依靠劳动去求取最大的利益,那么,天下便都会是可以养活的士民,也没有不可以养活的百姓,就像人们不是依仗有现成的溪流可以抱瓮汲水,而是依靠辛劳用木桶从井中汲水一样。懂得不费多少气力便得到收获的事不可能持久,百姓们便自然会凭借自己的劳动以丰厚自己的生活。但这个道理,只适用于庶民百姓罢了。孜孜计算井里有取之不竭的水,可以从无生有,算计着利益而付出自己的辛劳,这也只是小人的作为而已。所以,大禹与后稷只是劝勉百姓到田间去进行耕作,孔子也说:“(耕种庄稼的事)我赶不上老农”“从事耕种,也免不了挨饿”。这说明,要使百姓们获得安养,必须劝勉他们辛勤劳动,而君子们要求得安养,那是不需要去亲自参加耕种的。大禹、后稷与孔子虽然处于不同的地方,但道理却是一样的,这也是大禹、后稷和孔子之所以被称为圣人的缘故。

泽中有火①,革②,君子以治历明时③。

【船山解】

泽中之火,阴火也④,睛雨之候,将革矣。革者,非常者也。三代有必因之礼⑤,百王有不易之道。旦夕数变,非治道也;初终数改,非德行也。唯治历明时,则无常可守,非革不能。君子之慎用革,而但用之于此,合天变也⑥。因此知守一定之法,以强天从己者,其于历远矣。求之安,则姑安焉,更数十年而不须通变者,未之有也。善治历者,俟后人。不善治历者曰:“天已尽吾算测之中,守成法而不变,可以终古”,求不诬天而乱时也⑦,得乎?

【注释】

①泽中有火:这是解释革卦的卦象。革卦的上卦为兑、为泽,下卦为离、为火,故有“泽中有火”之象。

②革:卦名,按船山的解释,“革”的意思是“改”、“变”。“其义为改也,变也。”(《船山全书》第一册,第395页)又据二程的解释,“革”还具有天道与人事的革新之义,“革,变也”“推革之道,极乎天地变易,时运终始也。天地阴阳推迁改易而成四时,万物于是生长始终,各得其宜,革而后四时成也。时运既终,必有革而新之者。王者之兴,受命于天,故易世谓之革命,……天道改变,世故迁易,革之至大也。”(《二程集》第三册,第952页)

③治历明时:历,历数、历法。时,四时。此句意为:修治历数,以彰明四时之序。

④阴火:指磷火之类,俗称鬼火。《元诗选》韩性《五云漫稿题龚翠岩中山出游图》:“空山无人日黄昏,回风阴火随幽篁”。

⑤三代有必因之礼:三代,指夏、商、周三代。因,因袭。礼,礼法。此句意为:夏、商、周三代有必须因袭的礼法。

⑥合天变:合,契合。天变,天道变化。合天变,契合天道的变化。

⑦诬天而乱时:诬,欺骗。《孟子·滕文公下》:“是邪说诬民。”乱,这里是指的扰乱、混乱。时,这里是指的时序、时节。此句意为:欺骗天道而扰乱了时序。

【今译】

泽中之火,是属于鬼火一类的东西,象征着晴雨气候将要发生变革了。变革,是一种非常的事。夏、商、周三代有必须因袭的礼法,历代君王都有不可更易的治道。治道如果朝夕数变,就不会是治平之道;人的德行如果初终数改,就不会是好的德行。但唯有修治历法以彰明时序,却是没有一定的常规可守的,非要因时变革不可。君子们谨慎地运用革卦所启示的道理,只能用在“治历明时”这一点上,使之能契合于天道的变化。由此可知,拘守一定的历法,强求天道运行服从自己的主观意志,那样便会与本应反映天道变化的历法相差很远了。心想要求得安稳,也只是姑且的安稳而已,(须知)经历数十年而不需变革的历法是没有的。善于治理历法的人都等待着后人来加以通变和修改,只有不善于治理历法的人才会说:“天道运行已完全在我的测算之中,只要墨守成法而不加改变,便可以永远适用。”这种作法想要不欺骗天道而扰乱时序难道是可能的吗?

木上有火①,鼎②,君子以正位凝命③。

【船山解】

大位既定④,天命在躬⑤,居上以凝⑥,宜若无事焉,而非无事之可以胜其任也。夫风自火出,和煦内动,则化止于家;火以风炎,昭明广及,则化成天下。秉大明于上⑦,施巽命于下⑧,则虽当继绪之时⑨,必有维新之政。⑩,以之成熟万物B11,登之典礼B12,然后内不虚先王之器B13,上不负皇天之托B14,承运之后所为异于克家之子也B15。不言大人者,守成之主,君子之道也。

【注释】

①木上有火:这是解鼎卦的卦象。鼎卦的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巽、为木,故有“木上有火”之象。

②鼎:卦名,这里是指的鼎器,它的形状是下有三足或四足鼎立,体形圆,两边有耳。在古代,鼎为一种十分庄严的器物,可以作为最高权力的象征。所谓问鼎中原的“鼎”,就属此意。另外,鼎又是一种烹饪器具。而鼎卦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此卦的卦画与鼎的形状相似。参看《二程集》:“卦之为鼎,取鼎之象也。鼎之为器,法卦之象也。有象而后有器,卦复用器而为义也。”“鼎,大器也,重宝也,故其制作形模,法象尤严……以形言,则耳对植于上,足分峙于下,周圆内外,高卑厚薄,莫不有法而至正,至正而后成安重之象。”(第三册,第957页)又说:此卦“取其义,则木从火也。巽,入也,顺从之义,以木从火,为燃之象。火之用,惟燔与烹,燔不假器,故取烹象而为鼎,以木巽火,烹饪之象也。”(同上)船山自解与二程既有一致之处,又不尽相同。他认为“鼎”对于人事而言,具有以柔道安治天下之意。比如,他说:“鼎以卦画取象,则初为足,二、三为腹,五为耳,上为铉(按:指举鼎的器具)。以巽、离二体言之,则木下火上,为烹饪以登于鼎之象,而义因以立焉。”又说,此卦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巽、为巽命,“火者,两间固有之化,而遇木则聚。木在下而火然于上,火聚而得其炎上之位也。巽为命令,位正则命凝矣。正位凝命,以柔道绥天下,而静以安之。”(《船山全书》第一册,第402、404页)

③正位凝命:正位,按二程解为:“正其所居之位,”即“君子所处必正,其小至于席不正不坐,毋跛毋倚。”凝命,凝为安重之意,凝命即安重其命令。“凝其命令,安重其命令也。”(《二程集》第三册,第958页)此句意为:君上应庄严地端坐在君位之上,严肃而慎重地命令。

④大位:这里是指君主之位。

⑤躬:身体。

⑥居上以凝:凝,安重。此句意为:以安重的姿态居于君上之位。

⑦秉大明于上:秉,持有、执掌。大明,大道之明。此句意为:君主执掌着大道之明于庙堂之上。

⑧施巽命:巽命,皇帝的诏令。《宋史,乐志十》:“佑我皇家,巽令风行。”施巽命,施布皇帝的诏令。

⑨继绪:绪,这里指前人未竟的事业。《诗·鲁颂·閟宫》:“缵禹之绪。”继绪,继承绪统,继承前人未竟的事业。

⑩维新:维,这里作语助词,维新即是更新、革新。

B11成熟万物:成熟,这里作使动词,即使成熟。成熟万物,使万物成熟,产生效果。

B12典礼:这里指制度与礼仪。

B13先王之器:器,这里是指的神器,亦即帝位和君权。《老子》:“天下神器,不可为也。”先王神器,即指先王留传下来的帝位。

B14皇天:即上天。《左传·僖公十五年》:“君履后土而戴皇天。”

B15克家之子:克家,能承当家事。克家之子,即指能承当家事的儿孙。引申为能继承前辈家业的后代。

【今译】

君主的大位已经确定,天赐之命已经在身,庄严地端坐于庙堂之上,像是没有什么事情做的样子,而实际上却并不是没有事情可以使其胜任。从火中生出的风,和煦温暖,只能在火势的范围内吹动事物,就像君上的德行,止于教化自己的家人一样;火因风势而炽烈燃烧,其光明照耀很广,就像君上的德行能化成天下的臣民一样。君上秉持治国的大道之明居于庙堂之上,向下施布诏命于天下臣民,虽说是继承先王的事业,也应有新的政策举措,以促使天下万物的生长成熟,并且还应将这些新的政策举措也纳入典章制度,这样才能对内不致削弱先王传下来的政权,对上不致辜负苍天的重托,也才能在承受天运、登上皇位之后,其所作所为不同于一般的仅能承当家务事的庸碌子孙。文中没有用“大人”的称谓,是因为这里讲的是守成的君主所应奉行的君子之道。

洊雷①,震②,君子以恐惧修省③。

【船山解】

“恐惧”之下,其情易苶④;“修省”之功,缓则罔济⑤。必如“洊雷”之震,兴起迫厉⑥,乃克为功。不慑于外,不懈于中,君子之震,所以主宗庙社稷者在此⑦。震过于动⑧,疑非静理,乃道不得静,勿容自逸。若矫情镇物⑨,因循蒙安,非君子之尚久矣⑩。特勿取乎张皇危厉B11,以滋纷扰而已。

【注释】

①洊雷:洊,重复,一次又一次。“洊,重袭也。”(《二程集》第三册,第964页)“洊,频仍也。”(《船山全书》第一册,第413页) 洊雷,这是解释震卦的卦象,震卦上卦下卦都为震、为雷,有雷“洊至”之象,故称“洊雷”。

②震:卦名,“震”在这里是指雷声震动。据二程解:“震,动也。不曰动者,震者动而奋发震惊之义。”“震为动,为恐惧,为有主。”(《二程集》第三册,第962页)据船山自解则为:“震,雷声也,雷之用在声,声动而振起乎物也。”又说:“凡雷声之所至,其气必摇荡,而物之有心知者必惊。”“君子之震,非立威以加物,亦非张皇纷扰而不宁,乃临深履薄,不忘于心,复时加克治之功,以内省其或失,震于内,非震于外也。”(《船山全书》第一册,第409、410、413页)

③君子以恐惧修省:恐惧,这里是指一种谨慎恐惧的心情或心态。修省,修养反省。此句意为:君子以谨慎恐惧的心情,修养自己的身心,反省自己的过失。参看二程解:“君子观洊雷威震之象,以恐惧自修饬循省也。君子畏天之威,则修正其身,思省其过,咎而改之。”(《二程集》第三册,第964页)船山自解与二程基本一致,他说:此卦上下皆震,“震于内,非震于外也(按:指自己内心之“震”,而不是对别人之震。)内卦始念之忧惕为恐惧,外卦后念之加警为修省,象洊雷之叠至。”(《船山全书》第一册,第413页)

④苶:(音聂nie)疲倦貌。《庄子·齐物论》:“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

⑤罔济:无济无事。

⑥迫厉:急迫而严厉。

⑦主宗庙社稷:宗庙,本意为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祭祀祖宗的处所。亦可作为王室的代称。见《汉书·霍光传》:“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亦可作旧时国家的代称。《礼记·曲礼下》:“国君死社稷”。又《檀弓下》:“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此句意为:主持国家大政之事。

⑧震过于动:这里是指震卦所表现的“雷洊至”即动而又动的道理。

⑨矫情镇物:克制情感装着镇静对待事物。

⑩尚:崇尚。尚与“上”同。这里的“尚”亦可作上策解。

B11张皇:夸张,夸大。《书·康王之诰》:“张皇王师”。

【今译】

“恐惧”之下,情绪容易颓废;“修身反省”的功夫,迟缓了便无济于事。必须像“洊雷”震动,(一个接着一个地)兴起既急迫又严厉,才能收到功效。既不表示出恐惧之情于形色之外,又不松懈省察功夫于内心之中,这便是君上在领悟震卦卦象之理后,之所以能够主持宗庙社稷,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奥秘所在。震卦的卦象是动而又动,怀疑是否违背了动中有“静”的道理,然而客观的道不能“静”。所以,也就不容许人们自图安逸了。如果勉强克制自己的感情,装作镇静,一切因循守旧,以求苟且偷安,那从来就不是君子所应崇尚的态度。只是在修身内省的“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夸大危厉之情,以免滋长混乱罢了。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本文原引用《周易》六十四卦的本源卦,参见《二程集》。

第9篇:坐井观天的故事和道理范文

复述训练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它经过专家精心挑选、整理、编辑,文质 兼美,富于儿童情趣,最适合相应年龄段小学生学习。另一方面是来自课外读物,如儿童喜爱的寓言故事、童 话故事、名人童年的故事、幽默故事、笑话等。

复述训练的步骤大致是:

1.教师先富于情感、绘声绘色地讲读课文或者讲述课外读物中的故事。如果所讲故事有录音磁带,可放录 音让学生听,必要时可重复播放。

2.请学生当着全班同学复述课文或复述所听的故事。提倡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教师以表扬为主适当点 评,也可让同学参与评说,看看说得是否通顺,有无遗漏。通过点评,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复述内容,学会复述 。

3.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轮流复述,互相评说。

4.要求学生回家后向父母家人作复述,并请他们评议。

复述训练的方法有:

1.背诵性复述。这是最初级的复述训练法。低年级课文一般较简短,便于学生记忆、背诵。背诵性复述对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儿童故事录音磁带为示范,选一些课文以外的精彩短小的 故事,让学生听几遍后进行背诵式复述训练(可采用比赛形式),一方面丰富学生的知识,一方面培养学生的 口头作文能力。

2.提示性复述。这是较容易进行的一种复述方法。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和内容较丰富的故事,可采用提示 性复述,减轻记忆难度,使复述能够顺利完成。这种复述,不必死记硬背,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把原内容确切地 表达出来就行了。提示性复述训练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文字提示复述。即把所要复述内容的每个层次或自然段的关键词句写出,让学生进行记忆、复述, 如学习完《刘胡兰》一课,可在黑板上写出每段的关键词句,即:①1947年1月12日……云周西村……被捕了… …②……收买……威胁……把她打得……也不动摇。③……广场上……也铡死你……怕死不是共产党员……④ ……牺牲了……15岁。⑤毛主席……挽词……还可提示每个自然段开头的词句让学生边回忆边复述。如《斧子 的故事》,教师提示:①从前……②突然……③孩子说……④老爷爷说……⑤孩子说……⑥老爷爷又钻进水里 ……⑦孩子摇摇头……⑧老爷爷又……⑨孩子高兴地说……⑩老爷爷微笑着说……(11)孩子说……(12)老爷爷 看着……也可以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帮助学生复述。如复述《哥哥傻吗》,教师可概括性地提示:①哥哥很 聪明,可是小林说他傻。②“傻”的第一个例子;“傻”的第二个例子;“傻”的第三个例子。③可是,儿童 节时哥哥被评为了优秀少先队员。这些不是课文中的原词原句,主要起意义提示作用。有了这些提示,学生复 述不致丢三落四。

第二,图画提示复述。这种方法,需要有贴切通俗的画面(可以是单幅画,也可以是多幅的连环画)。例 如《爱因斯坦小时候》一课,教材用整整一页的彩色画面把课文后半部分内容形象生动地体现出来了。教师在 课文教学的最后,可让学生看着这幅图画复述课文后半部分的内容。又如课文《小山羊》配有4幅形象生动的连 环画面,教师让学生根据4幅连环画面的提示复述课文所讲的故事,学生必然乐意进行,并易于获得较好的复述 效果。有些课文(或读物)只有图画而无文字说明,要学生自己看图说话难度较大,教师可根据自己对画面的 体会,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听老师讲述故事,随后又让学生看着画面复述老师所讲的故事(可有一定灵活 性)。第三册《基础训练7》的最后一题“看图听故事说话”就是很好的范例。

3.创造性复述。这是学生在复述中发挥自己创造性,对原文加以合理的想象,进行适当的补充、续说的一 种复述。如学习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第3课《我爱爸爸妈妈》,第一段是:早晨,妈妈在擦桌子,我拿起扫 帚扫地。(接下来用汉语拼音写:妈妈笑了,我也笑了。)第二段是:晚上,爸爸在灯下看报,我送上一杯热 茶。(接下来仅用汉语拼音写:爸爸笑了,我也笑了。)在课文教学的最后,教师可启发学生作创造性地复述 ,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在每段中间适当加上符合情理的具体内容。比如在第一段中间可加上: “妈妈高兴地对我说:‘我的小宝贝,你能学做家务事了,真乖。’我说:‘妈妈,我每天都要做家务事。’ ”或者加上:“妈妈翘起大拇指夸奖我,我说:‘妈妈,我扫得干净吗?’妈妈连声说:‘干净,干净。’” 在第二段中间加上:“爸爸说:‘谢谢你,我的乖女儿。’我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或者加上 :“爸爸说:‘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我说:‘老师告诉我们,在家里要爱自己的父母,要帮父母做点事 。’”有的课文,可以要求学生在复述时自己加上一个恰当的结尾。如学习完《小猫种鱼》一课,可让学生根 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加上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秋天到了,小猫到地里种鱼的地方刨开土,只见种下的小 鱼变成了鱼骨头。”或者是:“小猫真笨,连鱼不能种也不知道。”有的课文,可以从整体上进行创造性的复 述,或者修改情节,或者补充内容。例如,学生复述《小猴子下山》可以把开头改为:有一天,小猴子的妈妈 病了,小猴子的爸爸要去请医生,他让小猴子到外面找点食物回家。小猴子下山来……把结尾一段改为:小兔 儿跑进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迷了路,心中很害怕,一直转到天快黑了才找到回家的路。他又饿又累,也只好 空着手匆匆赶回家去,心想“我怎么向爸爸交待呢?”还可以加上一句:“后来,在爸爸的教育下,小猴子知 道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不能贪玩。”有时候,用成人的眼光看,学生的想象补充往往不确切不必要,但对于 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却是可行的、有益的。另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改变主人公来进行创造性复述,如把人 物的故事改为动物的故事、把动物的故事改为人物的故事、把某一动物的故事改为其它动物的故事、把某一人 物的故事改为其他人物的故事等。

4.角色性复述。这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当课文或课文外故事中的角色而进行的复述。如能创设相应情境 ,进行表演式复述,就更为生动有趣了。一般对话形式课文或课外读物,适于此法。如第二册《基础训练1》中 练习打电话的对话部分、第三册《基础训练8》第6题和第8题的对话材料等,就可让学生分别充当两个对话的角 色,记熟各自所说的内容,然后按角色进行对话复述训练。有些课文或课外读物,虽然不完全是对话形式,教 师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穿针引线,安排学生作角色式复述训练。课文中描述交代的语言则由另一部分学生或教师 来复述。例如第三册《坐井观天》一课,教师可安排一部分学生为甲,专门复述交代的语言,一部分为乙充当 青蛙,另一部分为丙充当小鸟进行复述:

甲: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青蛙问小鸟——

乙:你从哪儿来呀?

甲:小鸟回答说——

丙: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甲:青蛙说——

乙: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甲:小鸟说——

丙: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甲:青蛙笑了,说——

乙: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甲:小鸟也笑了,说——

丙:朋友,你是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