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成长与成功范文

成长与成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成长与成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成长与成功

第1篇:成长与成功范文

昨天我去参加了你的颁奖典礼,看着你站在舞台上捧起奖杯,我比你更骄傲,仿佛那个奖杯是授给我的一样,满心都是欢喜。然而,在为你高兴的同时,我心里又掺杂着一丝忧虑。

我知道,这不是你第一次获奖。你从小就是一个要强的孩子,在一次次大大小小的比赛中,你逐渐长大成人。你喜欢对别人说:“让成功伴我成长。”可是孩子,只有成功才能伴你成长吗?我想可能是这些比赛没有让你真正品尝过失败的滋味,让你始终认为在成功中成长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而这正是我心中为你担忧的。我担心你一旦你遭遇了失败,又该如何应对?因此,我想通过这封信告诉你:成长绝不仅仅需要成功,莫把成功看得太重。

我的一位朋友曾向我谈到过自己的小孩如何不肯学习,最后无奈地叹了口气说:让他先成人再成才吧。可见,和成功比起来,还是成长更为重要。

成长并非仅仅表现为由少年到青年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更新自己、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它贯串我们一生。它就像一次旅行,沿途那些或绚丽或平淡的风景就是你成长的见证,而成功不过是那些比较美的景色罢了。其实,失败、挫折、坎坷都是一个人成长的组成部分,并且缺一不可。

况且,成功只是一时的,有如昙花一现。你不会记住你获得的每一个奖项、得到的每一项荣誉。而失败会在你的心头留下丑陋的疤痕,时时刻刻地提醒着你,告诉你曾经在这里犯过错――而这恰恰是成长中最需要的。记得我的老师曾对我说过:若一张试卷在你做对了你会做的题目的基础上你还有几道题不会,你把它弄懂了,那就是收获,就是成长;若这张试卷你做了满分,也就是说没有你不会的题目,那么这张试卷对你来说就是废纸一张。我认为,老师的话是极其正确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成长。

成长的路是坎坷的,没有谁会顺利地成长。每个人成长的过程都是磕磕碰碰的。就像蛹变成蝶一样,它要冲破厚厚的茧层,方能展翅飞翔。倘若你助它一臂之力,帮它扫清成长路上的一切障碍,结果便是蝶饿死在自己织的茧里。没有哪位真正的成功人士是在蜜罐里泡出来的,这一点,我相信你比我更清楚,你最崇拜的著名作家海伦・凯勒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有的人对成功过于迷信,对成功的认识过于狭隘,因此活得很辛苦。因为成功只是人生中一两个点,它是外在的,是由别人去评价的。没有成功的人渴望成功,已经成功的人担心失去,因而内心始终得不到轻松与愉悦。孩子,我不希望你成为这样一种人,这种人最容易迷失在名利场里,最终万劫不复。

作为一个母亲,我想让你活得更好。成长是属于自己的,是内在的,是内心的愉悦。成长的过程虽然缓慢,却会让你充实,让你充满自信,让你迈开脚步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女儿,当你哪一天真正遭遇了失败,我希望你不要恐慌,不要怀疑,不要企图掩盖它,而是尽可能地接受它,品味它,并从中汲取营养。它会慢慢地让你获得比从成功中得到的多得多的东西。

换一个角度来看,成长其实是一种最大的成功。在一生中不断成长,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人所要追求的。

爱你的妈妈

X年X月X日

第2篇:成长与成功范文

我们知道,干体力活的人,一般过了三十岁,体力便开始走下坡路,这是他们长期负重操劳的结果。同理,拳击、散打等靠负重训练增长力量的拳手,其黄金运动期也大都在二、三十岁。

大成拳不是这样,它不靠负重练习增长功力,而是靠站桩,通过放松等手段来激发潜力,培养功力。作为初学者重点体会的是,技击动作的体重加惯性,身上越不用力,打拳就越有劲儿,一发紧反而没劲儿。日常生活中注意肌肉放松就能保持或增长功力。

猫科动物和骡马动物比较起来,老虎身体非常柔软,骡马身上肌肉强健,但骡子和马加起来也打不过一只老虎。

拳击史上,乔治、阿里、福尔曼、泰森、刘易斯等风云人物,无不是三十来岁就黯然退出他们为之热爱的运动生涯,令人为他们功夫的速退深感叹息。

再看大成拳前辈人物,王芗斋、赵道新、姚宗勋、张恩桐等诸先生,无不是年纪越大,功力越精深,至今武林界仍然流传着不少他们年事已高却轻松战胜对手的佳话。而且大成拳学有所成者,绝大多数均享年高寿,这与大成拳功理的合理性,即使练功或有间断也功力不退是分不开的。

拳击、散打等运动项目依赖杠铃、哑铃、沙袋等器械的负重训练可谓紧中求力,是靠外界作用力激发本力,这样容易憋气,加重心肺负担,有损身体健康,其力量长得快,消得也快;大成拳站桩练的是松中求力,放松是无止境的桩法状态下的放松,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身体内部能量的消耗,使体内波浪性力量自脊椎背顺畅向四肢梢端传达,这种功力来得慢,去得也慢。两相比较,前者像栽花,后者如种树,其生命期大不一样。

简言之,大成拳功力不是通过肢体屈伸产生的肌肉爆发力,而是得自周身节节贯穿的传导性力量。不练功时,只要避免重体力劳动,就不影响力量在体内的传导性,无损功力的蓄养。

练成拳,核心功法是站桩,站桩能培养出一动无有不动的协调性,这种动作协调性一旦形成,就像学下棋、骑车子一样,学会了就一辈子忘不掉,练不练都如此。

第3篇:成长与成功范文

成长中,我们面对一次次突如其来的暗战和猝不及防的挑战,在黑暗中咀嚼着只属于自己的酸甜苦辣,然后被时光缓慢地拔节,进而雕琢成一个全新的我,一步步迈向成功。而成功,正是成长的顶点,是我们一生仰望的高地。

纪德在《窄门》中说:“没有进步的状态,不管多幸福,我也不稀罕;没有进展的快乐,我嗤之以鼻。”我想,成长的独特的意义便在于此。第一次的蹒跚学步和学语,第一次的欢笑与痛哭,都是成长烙在人生轨迹上的印记,最终被封存一隅。

成长是林徽因的转身,选择云淡风轻的幸福而与惊世骇俗决绝;成长是张幼仪的蜕变,面对喧嚣红尘表现出宠辱不惊的淡然;成长是三毛的流浪,在无垠沙漠上找寻到一片爱的绿洲……这一个个风华绝代的女子在感情的岔路口作出的抉择,便是一种美丽的成长。

事实上,成长除了情感的成熟,更包括精神上的豁然开朗。如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追问,如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激昂,如秋瑾“人生在世,莫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的豁达……

这种精神上的成长如同细小的水滴,经过点点滴滴的汇聚,便会形成滔天的洪流。于是便有了时代的更替,天地的翻覆。历史用浓重的笔墨记下了这徐缓却又扎实的步伐,见证着每一个人以至这个世界的成长。成长是一种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般潜移默化而又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我们在成长的路上永不懈怠,总会有一天,蓦然回首,忽然发现我们已登上成功之巅。

似乎很难给成功下一个精准的定义。因为成功对每一个个体而言,其意义都不尽相同。而每一个个体就好比夜晚繁星,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璀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于世人而言,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典范。但是谁又能说鲁迅、闻一多、梁实秋、季羡林就不成功呢?尽管他们身上少了诺贝尔奖的光环。人们总认为成功当如乔布斯,开创了信息时代的先河,改变了世界;成功当如乔丹,在竞技场上争金夺银,英姿飒爽。在有些人看来,成功便意味着高高在上,至尊荣耀。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读,成功藏匿在一些更为细小的方面。成功是史铁生经过思想抗争后活下来的执着与勇气,是记者海伦质问美国总统的坦然无畏,是郭明义省吃俭用却慷慨助人的淳朴善良……其实,成功近在咫尺,简言之,就是超越自我,超越昨天。正如海明威所言:“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成功亦如此。

说到这儿,人们或许会追问:“成长是一种以成功为目的地的旅行吧?”其实不然。我以为,所谓成功,只是人生路途中的一座座驿站。走进驿站,让你回顾走过的路,更明确未来的方向,然后,依旧身在旅途,依然追求成长。

红学痴儒周汝昌一生著作等身,风烛残年仍然笔耕不辍;居里夫人将诺贝尔奖奖牌作为孩子的玩具,而后再夺桂冠;莫言更是喊出:“是回到书桌前写出好作品的时候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成长才是成功不竭的源泉,人如若不在不断成长中磨砺自己,即便偶获成功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可惜古往今来,迷恋驿站的舒适安逸而放弃远方的人数不胜数,想来不免令人扼腕。成长与成功,从来都是形影相伴,不离不弃。成长是一种经过,成功是一种结果,当你懂得宠辱不惊、细水长流地成长,成功对你来说便是水道渠成的事了。要坚信,天道酬勤是不变的真理。

第4篇:成长与成功范文

实验目的:

在生活中,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勤奋、天资、机遇、创新等等,其中最基本的是天资与勤奋。也许你曾品尝过通过勤奋获取成功的甘甜,但是你是否注意到有的人获得成功的次数多且时间长久,有的人获得几次成功后就止步了。这是为什么呢?本次实验就是针对一些过度勤奋者的境遇,探究休息对成功的影响。

实验用品:

试管三支,一瓶成功溶液,2克的过度休息颗粒,2克合适休息颗粒和2克少休息颗粒

实验步骤:

(1)向三支试管分别倒入同体积的成功溶液

(2)向A试管加入2克过度休息颗粒,振荡摇匀

(3)向B试管加入2克合适休息颗粒,振荡摇匀

(4)向C试管加入2克少休息颗粒,振荡摇匀

实验现象:

(1)A试管充分反应后,原来明亮的红色成功溶液慢慢褪色变为了灰色,沉淀生成黑色固体

(2)B试管充分反应后,明亮的红色溶液没有褪色,反而慢慢变得更加明亮

(3)C试管充分反应后,“轰”的一声发生爆炸生成黑色烟雾

实验方程式:

A:成功+过度休息成功次数变少

B:成功+合适休息长久成功

C:成功+少休息不再成功

实验总记:

在实验(1)中,由于反应速度缓慢,时间没能与成功溶液发生反映,成功颗粒沉淀下来变为失败固体。

在试验(2)中,反映速度适当,加快了时间与成功溶液反应,使成功溶液得以变得更明亮。

在试验(3)中,由于反应速度过快,时间与成功溶液反应过于剧烈,导致了爆炸。

后记:

一次成功也许很容易做到,但长久的成功能否做到,这就要看你能否把握住工作与休息的关系,做得好就能使你长久成功,做得不好成功将很可能将无法与你再次相逢,甚至导致英年早逝,与成功彻底无缘。

第5篇:成长与成功范文

诚然,“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很有哲理的,对于那些屡屡失败,身处逆境者,只要不怕挫折,卧薪尝胆,孜孜以求,必能苦尽甘来,东山再起,终成大器。这是科学家、发明家等成功人士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我们也可以此勉励学生要有坚强的毅力,要经得起挫折、失败的考验,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因此有人提出要多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磨难教育,这确实很有必要,特别是对那些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但问题是:“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究竟能不能简单套用到学生身上?我认为这是万万不能的。

因为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柔弱的,他们往往还不具备长远的预见能力,很难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在他们看来,任何挫折与失败都可能是永久性的,是灾难性的。尤其是对那些屡受打击,身处逆境,挫折多于成功、沮丧多于快乐的学生;对那些经常受到训斥、被群体冷落,批评多于表扬、否定多于肯定的学生;对那些身患疾病或有生理缺陷,痛苦多于幸福、自卑多于自信的学生,不是让他们继续接受失败的考验,而是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

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个孩子都希望引起注意,都渴望成功。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指出“成功是靠成功推动的”。因而,对教师来说,更应该时刻牢记“成功是成功之母”。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条件,使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学生都能有成功的机会,都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集小成功为大成功,他们就会逐渐增强成就感,进而树立必胜信念,产生必胜行动。这种观点很有代表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所认可,一些学校还在大张旗鼓地搞“成功教育实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应该说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实践,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不可能一帆风顺;生活更是纷繁复杂,免不了要经受挫折、磨难。更不用说每年能被评为三好生,或升入重点大学。而这恰好是许多教师、家长心目中孩子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不管教师、家长如何高期望,孩子如何拼命,最终结果仍有绝大多数的孩子要品尝失败的苦果。如何帮助他们走出这痛苦的沼泽呢?即便是那些优秀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心态,也可能在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羡慕中飘飘然,滋长“骄娇”二气,自满自傲,产生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这同样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失败或成功本身,而在于我们有没有一个和谐的心态。我们应该用什么心态对待失败与成功。对此,我们不妨学一学魏书生。他的人生格言是“怀平平常常心态,做实实在在事情”。在他看来,人生最要紧的是享受乐趣。人能获得在地球上生活的机会,这本身就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像魏书生那样怀平平常常心态,正确对待失败与成功,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既能把成功当享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又能把失败当享受,吃一堑长一智,哪里跌倒哪里爬起。如此,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常怀平常心,脚踏实地,走出失败的阴影,走向成功。

同样地,还有人提出:挫折是成功之母、检讨是成功之母、赏识是成功之母、勤奋是成功之母、实践是成功之母、学习是成功之母等,不一而足。尽管从某个角度来说,以上各种观点都能自圆其说,都有一定道理,但仔细探究起来,与“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成功之母”一样,都是片面的、不完善的。

《学习的革命》一书作者戈登・德莱顿先生说:“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与自己的生命和谐、与周围的生命和谐、与宇宙万物和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周弘认为:“赏识导致成功,但这不是本质,本质是赏识导致和谐。没有和谐,难以保证真正成功;而和谐了,不可能不成功。”因而我想,对基础教育来说,决不能简单照搬“失败是成功之母” “成功是成功之母”等格言,这些格言虽有一定道理,但都有失偏颇,不够全面。

第6篇:成长与成功范文

功垂唐室 玄武门事变崭露头角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初大臣。长孙无忌的先祖,出自北魏皇族拓跋氏,因有殊功,改姓长孙氏。长孙氏是北魏以来的士族高门,属于军事贵族,但长孙无忌本人,在军事方面虽有一定谋略,但并不善于统兵打仗,这种情况与他早年经历有关。长孙无忌的父亲去世较早,他与妹妹一同在舅父高士廉家中长大,高士廉本人“少有器局,颇涉文史”,很有才华和名望,在这样一个文化素养高的家庭中,长孙氏兄妹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长孙无忌“好学,该博文史”,妹妹也是“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高士廉识人很有慧眼,早在李渊父子太原起兵之前,就发现李世民是个非常之人,把长孙无忌的妹妹聘与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做皇帝,册封长孙氏为皇后。长孙无忌的年龄与李世民相仿,二人从小交往友善,妹妹嫁给李世民后,两人关系更加亲密。

从李渊父子晋阳起兵叛隋,到建立唐朝,再到统一天下,长孙无忌一直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但却没有什么显赫之功。他在政治舞台上显露头角,是在玄武门事变中。唐朝建立后,李渊集团发生分裂,最突出的矛盾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争夺皇位继承权。李世民的才能、威望和接踵而至的显赫军功,不仅使其本人产生了觊觎皇位的野心,也引起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忌妒和不安。于是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用重金收买李世民部将尉迟敬德,遭拒绝后,又对李世民行刺,仍未得逞。于是,李建成与李元吉联手向李渊谗毁李世民的谋士,将之逐出秦王府。这样李世民最为心腹之人只有长孙无忌仍在府中,他力劝李世民先发制人,认为只有如此才能转危为安。

正在此时,突厥南下侵犯,按惯例应由李世民督军抵御,但此次在李建成的推荐下,由李元吉代李世民督军北征,并调秦王府将领尉迟敬德等同行。他们的目的很明显,想借机抽空秦王府的精兵猛将,并计划在为李元吉饯行时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得知后立即与长孙无忌等商量,又派长孙无忌秘密召回房玄龄、杜如晦,共同谋划了玄武门兵变。六月四日,李世民亲率长孙无忌等十人,在玄武门成功地伏杀了李建成、李元吉。

改革制度 修订法律

在李世民夺取皇位继承权的兵变中,长孙无忌称得上是首功之人。在酝酿时,他态度坚决,竭诚劝谏;在准备时,他日夜奔波,内外联络;在之时,他不惧危难,亲至玄武门内,所以唐太宗至死不忘长孙无忌的佐命之功,临死前仍对大臣们说:“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李世民成了皇太子后,把朝廷要职授予长孙无忌。然而,长孙无忌的官运,沉沉浮浮。

打天下时,李世民立功,长孙无忌跟着水涨船高,从小文书,到礼部郎中、上党县公。得天下后,长孙无忌是“玄武门之变”的第一功臣,吏部尚书和右仆射的要职,自然而然交给了他。长孙无忌在一年间,就大刀阔斧办完了三件事:精简机构,确定朝廷定员643人;削弱宗室,把李家远亲从“郡王”队伍中降级;调整外交,国力没有恢复之前要对突厥服软。一年下来,得罪人无数。他外戚的身份立刻敏感起来。这时李世民写了篇《威凤赋》,赠给长孙无忌,自陈当时已有求死之心,在长孙无忌的勉励下才重新振作,表达出对这段患难真情的珍惜与感激,堵住众人悠悠之口。

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的成功,重点在于律法严谨,礼仪修明,制度完备,这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长孙无忌。他于贞观元年主持修订法律,历经十年的努力,修成《贞观律》。新律法宽平简约,律条严密,后来以之为本修订《永徽律》,并作《疏议》逐条解释。《永徽律》与《疏议》合为一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唐律》。“西有罗马法,东有唐律。”《唐律》为世界五大法系中“中华法系”的代表作,被公认是中国古代法律之最完善者。它承前启后,集秦汉以来法律理论之大成,也是后世各朝法典之蓝本,其影响遍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唐律》成功将儒家义理引入律法条文中,达到了礼法合一的程度。从此,儒家思想全面深入到法律领域中,进一步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

单是作为《唐律》的制定者,长孙无忌就足以名垂后世。他还主持修订了《大唐仪礼》,以律令来规范礼法条例,便于推广,颇受时人好评。这正是长孙无忌的一贯作风,既注重原则,又注重实效。

辅佐高宗 开创永徽之治

唐太宗晚年,因对嫡次子李泰的过度偏爱造成嫡长子即太子李承乾的谋反,并最终导致承乾被废而悲伤不已,沉浸在过度悲伤中的唐太宗因此没有看出李泰的野心以及李泰对嫡三子李治的威胁。最后在大臣诸遂良的提醒下才看清李泰的野心,本来“阴许立泰”的唐太宗,再三思量之下决定立李治为太子,封长孙无忌为托孤大臣受命辅政。

长孙无忌以回天之力促成李治继立,是为唐高宗。李治即位后,立即拜长孙无忌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二省事,长孙元忌辞去了知尚书省事,但仍任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唐高宗即位初年,实际执政的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忠实执行唐太宗的遗训,继续推行贞观政治:贯彻均田令,社会经济进一步繁荣发展;贯彻以诗赋取士,增加进士科人选,扩大统治基础;亲自组织编写《唐律疏义》,并将之颁行全国,进一步完善了贞观法制;又平定了西突厥的叛乱,有力地维护了大唐王朝的统一;特别是恢复执行唐太宗晚年曾一度中断了的休养生息政策,终结了长期对高丽的战争,顺民情,得民心。高宗统治初年,即永徽年间,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各方面都比贞观时期有所发展,被封建史家誉为“永徽之治”,常与“贞观之治”相提并论。这一成果的取得,有赖于股肱大臣们的齐心协力,特别是受顾命之托的长孙无忌的忠心辅佐。

李治在位三四年,仅仅二十出头,长孙无忌已经将近六十,随时可能撒手归天,因此长孙无忌担心自己死后李治压不住,所以借着高阳谋反案将几个年长的皇子除去,给李治铺平帝王之路。他借故除掉了他认为威胁李治皇位的吴王李恪,清洗了一批与自己不和的大臣,这引起李治疑忌。后来李治欲废王皇后,改立武氏为后,长孙无忌坚决反对,这让甥舅二人彻底反目。长孙无忌素来不结交军方的弊端至此暴露出来,他赫然发现,原来除了君王的恩宠,他没有任何有效手段保护自己。他放弃了和皇帝的抗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著述中去,先后完成了《大唐议礼》《五代史志》等作品。这一部部凝聚着他心血的著作,成为他生命最后的辉煌。

尽管长孙无忌步步退让,皇帝仍穷追猛打。这位大唐的开国功臣,辅弼两代君王的佐命元勋,最终含冤入狱,死在他全心珍爱守护的外甥手里。安定天下的功绩,血浓于水的亲情,亦师亦友的教诲,终究敌不过君臣名分,弹指间尘归尘,土归土。

第7篇:成长与成功范文

在成功品牌的创建和成长过程中,品牌与产品功效的关系通常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创建品牌,即品牌功效化阶段。这个阶段的营销传播活动要功效化,不打空壳品牌。要用功效化的诉求,使品牌定位和品牌内涵在产品中落地,具体化,让消费者通过产品的功能功效,对产品和产品品牌形成认知和偏好,从而使品牌在功效的支撑下成长。

当品牌成长起来之后,营销传播活动进入第二个阶段,即功效品牌化阶段。营销传播活动不再指向单一产品和功效,开始从产品的功能功效中超脱出来,转向品牌化。这时,品牌反哺产品,品牌帮助产品在市场中确立地位,取得信赖,实现购买。

品牌功效化、功效品牌化,揭示了成功品牌在创建和成长过程中的普遍规律。没有功效化,品牌立不住;没有品牌化,企业做不大。

有功效的领域容易创建品牌

号称品牌王国的宝洁,它进入中国的第一款洗发水是哪个产品?是有看得见功能的去头皮屑的“海飞丝”;它进入中国的第一款香皂是哪个产品?是号称有除菌功能、保护全家健康的“舒肤佳"。这绝不是偶然的。品牌功效化,让品牌落地、让产品在消费者心中扎根。

本土知名品牌的创建与成长也印证了这个规律,娃哈哈从“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儿童营养液起家,乐百氏因“生命核能”出名,健力宝更是以“中华神水”名扬中外。

功效,品牌成长的种子

品牌不是空的,但是在品牌创建阶段,品牌恰恰是空的。功效是品牌的种子,卖功效,可以对接消费者的需求,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赢得消费者的好感,让消费者在功效中感知品牌,从而使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发芽长大。

如果不将品牌功效化,那么你靠什么去彰显与同类产品或替代产品的不同?只有通过产品品质及其特有的功效才能实现!

在创建品牌时,一定要将品牌功效化,一上来就玩虚的不行,因为这时你还没有把品牌植入消费者的心中,你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找到一个产品做得到的、个性鲜明、承诺具体的突破口,让产品带着功效,走进消费者的生活和心里,这样才有可能使品牌在消费者享用产品及它的功效中建立起来。

品牌化,品牌起飞的加速器

第8篇:成长与成功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在大都市圈范围内,形成了被称之为新增长中心的新城市区或新产业空间。这种新增长中心充满活力,已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增长中心倾向于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扩散,它引导大都市圈向多中心城市演进,逐步形成了一个与大都市核心区互补与竞争的现代多中心城市结构模式。 一、新增长中心的崛起与多中心结构 新增长中心的崛起。使得大都市圈内部的经济结构和社会景观变得非常复杂。根据新增长中心与大都市区的关系及新增长中心的功能不同,可以将新增长中心分为以下五种情况: 一是副中心区。副中心通常与城市中心区保持快捷便利的交通联系,从空间分布来看,一般与城市中心区在空间上保持一定距离。当城市中心区出现集聚不经济时,城市通过建立副中心把部分功能分散出去,以避免中心区商务功能过度集中对城市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是边缘新区。边缘新区一般位于大城市核心区边缘,有些以“飞地”的形式存在,它是伴随着城市郊区化发展的加速,中心城区功能逐步外迁,而在大都市边缘逐步形成的功能比较完善,且相对独立于大都市的新城区。 三是新产业空间。它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新的生产方式或新的产业组织模式为基本特征的区域。新产业空间往往是在以一种或多种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园或产业园的形式上建立起来的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新产业空间之“新”,最根本的在于它是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与新的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 四是发展走廊。由两个大城市或多个大城市相互向对方扩散形成新的发展区域,这些新区域大多沿着交通通道发展,比较容易被纳入到大都市圈的空间经济系统之中,故称发展走廊。发展走廊是一种“准城市化地区”,它是城市与农村各种要素在一定地理区位上高度混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空间结构形态。 五是专业化城镇。它们是指在大都市外围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专业特色城镇。这些专业化城镇或者依靠兴办专业市场而发展壮大起来,带动了城镇产业和人口的集聚;或者依靠自身的区位交通、商贸物流、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农优产品等优势条件而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小城镇。 上述五种新的增长中心之间有时存在着重叠关系。比如,边缘新区可能同时又是副中心区和产业园区的载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沿海发达的大都市中的企业纷纷向城市边缘区迁移,新兴产业在边缘区兴起,大规模的工业园和商业服务网点也有的落户于此.具有完善城市功能的新城区逐渐形成。这些新城区有的是在新产业区基础上形成的,有的则依托边缘城镇发展起来.不论哪种情况,它们往往都是异军突起,扮演了区域新增长中心的角色。 新增长中心的崛起,不仅使大都市由单中心城市结构向多中心城市结构演进,而且新增长中心自身的结构也呈现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大都市的部分职能逐步分散到了这些新的增长中心之中,从而减轻了大都市区的压力:另一方面,又逐渐形成了组团式的卫星城市结构,从而提高了新增长中心的空间容量。 从全球角度看.新城模式只不过是为了解决城市在某个特定发展阶段产生的特定问题孕育而生的一种解决方案。但是,在我国,新增长中心的出现除了冀望它们能缓解不堪重负的中心城区所承担的发展压力之外,其得以崛起并快速发展也是一系列因素变革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外开放和国际资本的大规模进入、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功能转型,等等。可以说.改革开放提供了新增长中心出现的体制条件,城市化的发展为新增长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内在推动力,而这一切又使新增长中心产生了独特的后发优势。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后发优势就是新增长中心有较低的体制成本和新的运转机制。众所周知,在我国各城市中,新增长中心的发展始终是在国家财政、信贷、土地等特殊优惠政策强力牵引下,在地方政策大力扶植下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从一开始,新增长中心就摆脱了传统体制的约束,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和先导区。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引领护航、体制创新和政府角色转型都大大地降低了进入区内企业的商务成本,为企业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从而强化了本区的竞争优势,使新增长中心成为新的区位利益核心。由于新的增长中心自身的活力和优势,原来的区域空间格局和空间均衡被打破。 由此可见.在我国,大都市圈内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形成过程有着它自身的背景条件。正因为如此,我国的大都市圈的多中心结构比起国外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圈结构有着更为复杂的内在关系。而这种内在 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和大都市圈内部城市之间的竞合关系。 二、圈层结构:大都市区与新增长中心的内在关系 新增长中心的崛起使得大都市圈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在不平衡中向前发展。约翰·弗里德曼用“核心一边缘”的关系来描述这种不平衡发展的过程。一般来说,在大都市圈层面上形成的“核心一边缘”关系中,中心城市充当着区域经济的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职能。然而,实践表明,“核心一边缘”关系的形成并不是单向的,大都市圈结构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尤其是在大都市区边缘地区,新增长中心的出现,使得作为整体的“边缘”被打破,使“边缘”的整体发展惰性受到制约,从而大都市圈域经济发展和经济一体化加快,这是一种多中心整合过程,它运用合力推动了边缘深化。 边缘深化是指在大都市圈的多中心结构的形成过程中,边缘区经济增长加快,边界出现弱化和消散现象。边缘深化的途径分为两种,一种是边缘消散型深化,一种是边缘增长型深化。边缘消散型深化是大都市核心区辐射能力增强使中心与边缘界线趋于消失的现象,表现在增长极的辐射力量越来越强,其半径越来越大,越来越广范围的“边缘”进入到多中心城市结构中,使得大都市较高级的功能得到提升,然后再辐射到距离更远的周边,形成一个更大的圈层结构,边缘增长型深化是边缘地区自身经济迅速增长而使中心与边缘界线消失或弱化,表现在区域一体化实践推动下,制度变迁为一些边缘区域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增长,自己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增长中心,与其相应的大都市圈层结构得以形成。 这两种深化途径都是对边缘起到弱化、稀释和消散的作用,使边缘整体的发展水平上升。其实,边缘深化所面对的是大都市区与新增长中心的内在关系问题。传统理论强调的是边缘消散型深化,它坚持认为中心与周边差距的缩小是由中心城市主导的。事实上,在存在制度障碍或交易成本过高的条件下,边缘增长型深化在多中心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一个多中心的城市结构中,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增长中心可能不止一个。可是,一个地区是否能够形成一个新的增长中心.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一.新增长中心区必须要比原有的经济中心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和吸引力。第二,新增长中心区要比其他的候选地点更加具有竞争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大都市圈范围内.新增长中心不断涌现,表明这个地区正在繁荣且充满活力。当然,在此丝毫不想低估大都市区本身的辐射能力在边缘深化中的作用。相反,把大都市圈的多中心结构的形成看作是都市核心区与新增长中心之间的共生共长的空间过程。 都市核心区与新增长中心这种共生共长的区域,可称之为“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空间是指大都市核心区,以及那些同时承受城市与农村行为的高密集的城市化地区,它是建立在区域整体性发展基础上的都市圈空间形式。“城市化空间”概念的提出并不是试图创造一个新的理论.而是试图将都市核心区与新增长中心的资源空间配置整合起来,探求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圈层结构形态。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地域特征不同,都市核心区与新增长中心在“城市化空间”的结构形态上的表现自然也就会有所区别。归纳起来,大都市圈的圈层结构形态及其内在关系存在着如下几种情况: 圈层结构形态I:都市核心区+副中心区。大都市区内副中心的出现形成了多中心的城市结构。从核心区与副中心的关系来看,建立新的副中心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商务功能在现有城市中心的过度集中,从而创造一个工作、居住和休闲平衡的空间。城市副中心的发展与城市中心区存在很强的依赖关系,即在区域分工方面,二者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城市功能。因此,保持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协调好二者的发展关系至关重要。同时,核心区与副中心区也存在着竞争关系,尤其是在发展初期,副中心区直接面临来自城市核心区的竞争。并且处于劣势。政府有必要通过规划和配套政策来适当限制中心区发展,引导城市功能向副中心区转移。 圈层结构形态Ⅱ:都市核心区+边缘新区。边缘新区是大城市增长本身带来的新的城市形态。边缘新区一般居于大都市核心区边缘.但其功能却与大都市核心区紧密相联。边缘新区的增量发展速度大多快于传统的老城区,这已成为一个共同的趋势。我国的情况也大抵如此。如,上海的浦东新区、天津的滨海新区等。它们都成为这些城市快速发展的“火车头”。因此.边缘新区属于新的“增长中心”或“增长点”,它的经济繁荣和活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由于开放程度较高,住房价格和户籍门槛相对较低,进城的农村剩 余劳动力或新的移民除了转移到都市核心区内部的一部分外.大量地转移到了新城市区内。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追逐经济增长中心的流动倾向较为明显,随着农村流动人口规模越来越大,这个特征也将愈益突出。边缘新区在分散中心区人口就业压力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圈层结构形态Ⅲ:都市区+新产业空间。新产业空间是以产业为主导的新城区,按照功能,可以将新产业空间分为新产业区与产业新城两种情况。前者是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区域.其功能比较单一。后者则不仅发展产业,而且大力发展城市功能.是产业功能与区域城市化功能结合的产物。在我国,新产业空间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园区、出口加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临港工业区等。不论是哪种新产业空间形式,它们一般都毗邻中心城区,具有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的特征。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的发展催生了新产业空间,而作为母体的都市区的城市功能转型,则是新产业空间形成的客观前提。新产业空间在肩负着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任务的同时,也往往代表了一个城市未来的主导产业方向。 圈层结构形态Ⅳ:大都市+发展走廊。发展走廊是两个大城市之间形成的产业带。在产业带中,城乡联系和相互作用不断加强。产业日益多元化、混合化,严格的城、乡景观变得越来越模糊,农村劳动力尽管仍住在乡村或小城镇,但却能在非农部门就业,接受城市生活方式.也能享受城市文化,而且生活成本比城市低得多。因此.发展走廊往往是那些愫怀“城市情结”而又承担不起城市生活成本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落脚地。发展走廊是两个大城市功能扩散的结果。一般地,它与两大城市之间内在联系紧密、商品和要素流通通畅、城镇体系的组织功能完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形成,构成了一个空间关联密切、链条多样化与共轭关系紧密的运行整体。 圈层结构形态V:都市核心区+城市新区+专业化城镇。在靠近中心城市的近郊区或远郊区形成若干经济活跃的专业化城镇,而城市新区和这些专业化城镇的繁荣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城市化过程。城市新区是大城市扩张的前沿地域,它的物质景观具有十分鲜明的城乡交错的特征,但边界并不十分明显。同时,这里也是农村或乡镇产业与城市产业的交融区,不同类型的城市社区和乡村社区并存。因此,城市与村镇的物质、经济和社会网络在这里碰撞、冲突、融合和协调。在这种情况下,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周边小城镇形成互动发展的局面,农村工业化的过程是大城市发展的带动和延伸,是小城镇针对大城市的错位发展或特色发展。这些小城镇,由于实行专业化生产,能够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又由于靠近中心城市,能够依靠中心城市提供第三产业服务,这样能够获取城市化经济效益。 总之,不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大都市圈层结构,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都是资源的空间整合过程。这一过程把大都市与新增长中心之间业已存在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并直接引发一场包括整个经济增长方式在内的制度变革。也就是说,圈层结构的形成必须以制度创新为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演进,则不可能出现新增长中心,甚至使一些本来存在的增长中心也会出现增长困境。同时,大都市圈内多中心结构形态的演变,也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的“城市一乡村”体系,把原来与城市隔绝的乡镇和农村纳入到了大都市圈发展体系之中,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合作,共同发展,进而使我国走上一条新型的城市化道路,即以区域的整体发展为基础而不是单一的大城市或小城镇为基础的集约型城市化。 三、大都市圈内的协调发展与区域资源整合 大都市圈内的资源整合是指大都市与新增长中心的一体化协调发展。区域资源整合的最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大都市与新增长中心之间的结构协调与功能优化,提高大都市圈整体的自组织能力、协同作用效果和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 大都市圈内的资源整合既包括产业、市场、环境、设施等方面的整合,同时也包括功能、体制方面的整合。在大都市圈的不同层面上,其协调整合的重点有所不同。 (一)都市中心区与新增长中心的协调整合 一般情况下,新增长中心都是依托都市中心区生长而成的。作为母城,都市中心区在资源、市场、人才、信息、服务、设施等方面都为新增长中心的起飞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二者存在着“血脉相连”的共生关系,都市中心区与新增长中心的协调整合就是强化这种关系,并促使其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新增长中心崛起以后,往往会与都市中心区产生矛盾。表现在:一方面,都市中心区与新增长中心在功能定位、土 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可能存在着相互掣肘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新增长中心提高了自身的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它可能会凭借着体制上、成本上的优势与原来的经济中心区展开竞争,从而破坏原有的经济秩序。因此,都市中心区与新增长中心的协调整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功能定位问题。母城区是新增长中心的孵化器和摇篮,新增长中心的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依托母城的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供给。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增长中心的发展依赖于都市中心区的发展。当然,中心区的发展也需要新增长中心的创新与支持。因此,新增长中心的功能、空间布局必须与都市中心区的功能布局协调起来统一考虑,通过生产要素的空间重组,逐渐与母城区相互融合,成为都市中心区的功能新区。 第二,要实现都市中心区的传统产业与新增长中心的高新产业的整合。在产业发展上,二者之间不是单纯的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取代,而是一种双向的技术、市场交流和相互支持的过程。新增长中心的产业发展得益于中心区传统产业的创新要求和市场激励。因此,在中心区的产业结构与生产布局调整过程中,要注意高新技术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之间的关系。同时,新增长中心要成为母城区产业转移和国外产业转移的承载地,在功能上必须进行按照城市功能进行开发配套,以提高对各种资源的集聚吸引力。 第三,要将新增长中心纳入大都市区规划和行政管理体系中。在土地利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形成一体化的局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体制性矛盾,最终实现都市中心区与新增长中心的行政区划整合。 (二)不同类型新增长中心之间的协调整合 在大都市圈内,新增长中心不止一个,同时新增长中心也不止一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新增长中心之间在存在着竞争关系。这种竞争不仅可能会导致相邻的新增长中心之间产业的同构化,而且也可能会导致一个新增长中心内部难以形成有机的特色化产业链和产业簇群。因此,不同类型新增长中心之间的整合重点是产业整合。 第一,要通过产业整合。在新增长中心之间形成合理的职能分工与协作。对于那些发展差异不大、等级分化不明显、经济规模相当的各类新增长中心,要按照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规划的引导,根据区位优势的差异和特点,在新增长中心之间形成产业链网络和产业特色集群的错位协作关系。尤其是对于那些跨行政边界的新增长中心,要进一步深化产业和地区分工,协同整合产业优势,培育若干具备竞争力的产业群落以及梯度互补的产业体系。 第二,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大都市区,开发区、副中心与卫星城建设要紧密结合起来。作为新增长中心的开发区建设和发展,为副中心和卫星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利用这一良机,可以将其建设成为具有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经济技术水平和社会功能的新型城区。同时,要摒弃传统郊区单纯发展工业卫星城的模式。将集生产、居住、娱乐、商业、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卫星城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进行开发建设.特别要注意其规模和综合功能的培育。另外,对于那些临近趋同的各类新增长中心,条件成熟以后可以进行合并。目的在于避免同一地区的内部竞争,实现优势互补。 (三)新增长中心与腹地城市之间的协调整合 在以港口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圈内,作为新增长中心的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临港工业区等不仅是大都市圈中产业供应链的核心环节,而且也是腹地城市扩大开放的重要依托。但是,现实生活中,这类新增长中心的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先行区的作用还远未发挥出来。主要原因在于,新增长中心对腹地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和腹地城市利用新增长中心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因此,新增长中心与腹地城市之间的协调整合迫在眉睫。 第一,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以利益关系为纽带,建立起区域性的产业合作联盟,构建大区域的产业协作机制.通过利益协调和利益分享机制使腹地城市都能从整合中获得利益。新增长中心的产业开发应该紧紧围绕产业链网络这个环节来进行,使之成为地区性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以此来牵动腹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吸引腹地传统工业走向沿海地区,引导其生产布局由资源依托型向交通依托型转变。临港工业大多是依托港口资源或依托与港口相关优势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因此,临港的新增长中心建设应当以港口建设促进临港产业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承接全球范围内的资源跨越国界流动以及腹地城市面向海外市场的枢纽。 第三,把临港新增长中心建设成为国际性或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要突出港口 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通过综合物流服务体系,为临港工业的贸易和流通提供支持,并以此来带动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9篇:成长与成功范文

能,在系统的发展变化中,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

学校内部教育评价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从结构上看,可分为以下几个要素(即子系统):

1.评价目标。又称为理想目标,是教育评价系统的导向系统。学校内部评价主要是为了改进教育者的工作过程和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因而

应把提高工作和学习的过程质量放在首位。

2.评价指标。是评价目标的具体化,它应充分地反映评价指标的要求。学校内部评价系统的评价指标的重点也应放在过程质量上,以便让

评价对象随时获得工作与学习的有关信息,及时调整、及时改进、逐步提高。

3.评价主体与客体。学校内部教育系统的三大组成成分校长、教师、学生均应是评价主体,同时也均应是评价客体,这样才能保证反馈信

息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4.评价方法。学校内部评价系统的评价者一般不属于专业评价人员,因而评价方法应兼顾科学性、可行性和教育性。

5.评价结构的处理方式。评价结果的处理方式直接关系着评价目标的实现,在学校内部,评价结果应主要作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了解工

作、学习情况以及改进工作的依据,而不应作为经济奖罚、提职晋级的直接条件。

(二)学校内部教育评价系统的功能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所谓功能,就是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组织形式在运动状态下所发挥的作用。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运用科学的手段,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因而教育评价功能总

是随着教育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教育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前,"世界各地的教育强调了一种选拔功能,教师和行

政人员的许多精力都用于确定在教育计划的各个重要阶段应淘汰的学生。"教育评价的目的是"选择适合于教育的儿童",这时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表现为鉴定功能,即对教育成就、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把评价结果作为评价对象评定等级、区分优劣的依据。本世纪60年代以后,教育评价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必须日益关心所有儿童与青年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是寻找能使每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条件,"教育评价的目的不再主要是鉴定和选拔,而?quot;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教育评价的功能也相应地转变为以导向、激励和调控等教育功能为主。所谓导向功能,主要指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方向性。我国的教育评价是以国家教育方针所确定的办学方向和教育目标为依据进行价值判断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的要求,因而可为教师和学生指明教与学的奋斗目标。激励功能,即教育评价具有激发行为动机,调动积极性的功能。评价可使被评价者看到自己的成绩,找出不足,激发起改进和提高的内在需要与动机,增强信心,努力改进工作和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所谓调控功能,又称改进功能,指在评价过程中运用反馈的原理,将评价信息及时反馈给被评价者,达到及时强化正确的教育行为,及时调整、矫正不当的教育行为的目的,从而使教育过程不断地得到优化。

建立学校内部教育评价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者的素质,调整教育者的教育行为,改进教育过程;对学生而言,不仅是鉴定学习成

绩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为了充分挖掘学习潜力,为学生接受终生教育、实现终生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学校内部教育评价的功能应以导向、激励调控等教育功能为主,以鉴定功能为辅。

上述各个要素(即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就构成了学校内部教育评价系统,这些要素在运动状态下所发挥的作用,就构成了学

校内部教育评价系统的整体功能。系统组成要素的及组成要素联系形式的变化势必引起系统结构的改变,而系统结构的改变又必然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

二、目前学校内部教育评价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对评价目的认识不清。

北京市教委基教二处1997年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目前仍有13.4%的教师和31.3%的校长认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鉴定、考核。因而没有把

搞好教育评价作为反馈信息,改进工作,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而仅仅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还有部分校长、教师认为自己工作很忙,根本没时间搞评价,把日常工作与评价工作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认为评价是游离于日常工作之外的事情。

(二)评价系统结构不合理。

校内评价系统包括对校长、教师、学生的素质的评价及他们的工作、学习过程质量与结果质量的评价两部分。目前,从结构来看,还主

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的、鉴定性的评价,即校长(评价)教师(评价)学生,或者是校长(评价)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这种结构简单、信息传递方向单一的评价系统,不仅未形成信息反馈网络,而且也不可能充分调动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评价系统的功能未充分发挥。

系统的功能是由系统的结构决定的。由于目前学校内部评价系统的结构不合理以及对教育评价的目的认识不清,教育评价的整体功能未

能充分发挥,只是部分地发挥了评价的鉴定、选拔功能,而学校内部评价系统的主导功能即导向、激励、调控等功能没有、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三、学校内部教育评价系统的改进措施

改进学校内部教育评价系统应在明确评价目的和评价功能的基础上,以优化评价系统的结构为重点和突破口。

(一)变鉴定式评价为交互式评价

即变原来的"上级"对"下级"的鉴定式单向评价为"上下级"之间相互评价的交互式评价。

首先,这种交互式评价应表现在系统内相邻成分的相互评价上,即校长(评价)组长(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这样,两个相

邻成分之间(校长、组长之间;组长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评价就形成了一个封闭回路,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他就既是评价者,也是被评价对象,即他既是评价主体,同时也是评价客体。校长也不例外。而原来始终是被评价对象的学生也参与到教师评价中来,实际是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了。相邻成分的相互评价应是校内交互式评价的主体,因为他们之间平时的联系最多,相互最了解。

其次,这种交互式评价也可表现在非相邻成分的相互评价上,即校长与教师之间、组长与学生之间、校长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上。从

理论上讲,成分间间隔的距离越远,评价的难度越大。如校长评价年级组长或教研组长比较容易,要准确地评价全校几十位、甚至上百位教师就比较困难,而要准确地评价全校几百、上千甚至几千名学生就更困难,但并非不可能,只是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如校长通过听课,评价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质量;通过座谈等形式评价有代表性的学生的质量。而教师可通过面谈,学生可通过信箱等多种形式把自己对校长的评价反馈给校长,以利于校长改进工作,提高自身素质。这些评价方式尽管形式各异,有时却能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二)学校内部评价应以自我评价为主

在自我评价中,"我"是评价者,同时又是被评价对象;"我"既是评价主体,又是评价客体,是一种主客体相统一的评价。自我评价可有

两种情况,一种是为他人评价做准备的自我评价,即在他人评价前(特别是在领导评价前)严格按照与他人评价相同的标准所进行的评价;另一种是评价者依据评价原理、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可以自己确定)和评价目的主动评价自己工作或学习的过程或结果。我们更提倡后者,因为①它更能充分地调动被评价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②标准和目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确定,不受外界的控制和约束,同时又有较强的针对性。③不受时间和场合的限制,简便易行。④可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操作,机动灵活。⑤信息反馈迅速,便于及时调整、及时控制和及时改进。

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校长刘永胜认为:教师评价要以教师为主体,要强化教师的自我评价,从而通过评价变管理中的"他控"为"自

控"。他们在教学管理中,开展了"四自"活动,这"四自"是①自选内容,即自己选择教学内容;②自请听课,即自己请学生家长到校听放心课,自己任意请其他教师和领导听课;③自看录相,即电教组把每一位教师的课录制下来,课后自己安排一节课时间看录相;④自己评课,自己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写出评课报告。这种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校一位教师看完自己的授课录相后说:"自己上课时胸有成竹,课后感觉良好,认为是一节较成功的课,但看完录相后,从教育行为、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发现许多不足的地方。自己很不满意,应当改进?quot;这是一个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鉴定、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的过程,通过自我评价,既能使教师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比教师互评和领导评更能使教师心悦诚服,促使教师在完全自愿中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学校内部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形成性评价又叫过程评价或进行型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工作中进行的,并突出发挥评价在进行过程中的控制作用。它可以即时掌握工

作中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或者掌握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类型以及学习困难的原因,便于及时改进,所以过程评价的本质是反馈调节矫正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特有的反馈作用,必须要求两个条件:一是必须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才可能经常进行,反馈与矫正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改进的成效。二是必须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突出在工作过程中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形成性评价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通过分析我们应认识到:

相关热门标签